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环境的概念

生态环境的概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25 09:57: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态环境的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生态环境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 生态环境;文学翻译;操控

[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生态翻译学与其它翻译研究范式对比研究,项目批准号:L12DYY035)。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04-1

随着生态翻译学一系列术语和概念逐渐形成体系,其基础理论研究已显雏形,它已经被应用于翻译研究中诸多领域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翻译生态环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与操控。

“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最早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一文中提出来的。随着对这一概念的深入研究,“翻译生态环境”更为明确地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构成的要素包含了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翻译生态环境是影响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方梦之教授在“论翻译生态环境”一文中指出:翻译生态环境是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这里的主体是广义的,即参与翻译活动的一切生命体,包括原文作者、译者、读者、翻译发起人、赞助人、出版商、营销商、编辑等。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与翻译研究的发展。翻译的发展离不开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的生态环境是以翻译为中心,对翻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生态环境可分为三个分析层次:一是以翻译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或复合的翻译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翻译现象,某一翻译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翻译系统,它反映了翻译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翻译生态环境脱胎于生态学,可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生态学强调整体论(holism),即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观念。同样,翻译生态环境也是以一个整体的形态存在的。译者在特定的生态场中起作用,受其他翻译主体的牵制。

生态环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与操控。翻译生态环境分为内部生态环境和外部生态环境。对文学翻译起操控作用的主要有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语言环境,规范环境,以及译者的生理和心理环境。

1.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直接影响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适应和选择的策略。可以发现不同的历史阶段译者的具体词汇的选择语言的风格特别是翻译方法都会有较大的差异。比较《麦田守望者》的两个译本:施咸荣翻译该作品时,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社会的政治大环境,译文的读者大多为内部人士和部分官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翻译的生态环境,操控着译者的适应性选择,因而施咸荣的译本政治目的很明显;而孙仲旭在翻译时是处在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读者范围得到了扩大,读者的社会文化意识也相对开放,译者切实考虑了很多情况下的读者接受性,因而孙仲旭的译本受现今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比较多。

2.语言环境。文学作品的语言体现着整部作品的灵魂,是作者传达思想,刻画人物的载体。

3规范环境。翻译的规范环境,亦称之为价值环境或者精神环境,是人类在社会群体的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特有的风气、气质、态度和观念,大致包括文化、科学技术、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是翻译生态的主要规范环境,对文学翻译有较大的影响概括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涵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

4.译者的环境。社会环境、语言环境和规范环境一般来说都是翻译的外部生态环境,而译者及翻译研究者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却是其内在的生态环境。翻译界一个永恒的话题便是对译者的研究,凸显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重要性。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是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人的生理状况以及心态都会影响翻译的生态状况。

结语:生态环境对翻译实践的影响虽不像语言那样明显,但它对21世纪这个科技高速发展,同样也是“语言高速进化”时期的翻译实践的影响是巨大的,从翻译策略的运用到翻译目的的确定都体现着生态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概述[J].外语教育与研究,2005,(2).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8.2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108-01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本文从生态环境教育的含义、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 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观看有关录像;在校内定期举办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披露环境污染情况;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等。并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写小论文。

第3篇

关键词:金融生态;内涵;社会属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60-02

金融生态研究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特殊国情,我国的金融生态系统还存在明显的功能不健全和脆弱性,金融生态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和经济建设的核心基础,通过对金融生态问题研究,可以充实金融发展理论。

1 前人对金融生态概念的界定

金融生态作为一个仿生学概念,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首次提出。他将生态学的概念和理论引入金融领域,是金融理论研究方法的一大创新,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生态的关注。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金融生态的概念尚未给出明确的定义。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狭义或广义等角度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周小川(2004)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制度环境、中介服务体系和企业改革与银企关系等方面。李扬等(2005)认为金融生态的概念可以从自然生态的概念中引申出来,根据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演化和自身的结构特征,指出金融生态是由金融主体以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组成,并且两者之间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5)借鉴和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金融生态环境三方面对我国的金融生态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金融生态是金融和金融环境之间通过资金和信息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且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但其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 本文对金融生态的理解

纵观现有文献,对金融生态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学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这些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应当说,为我们客观和深入的理解金融生态奠定了一定基础。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的需要,本文尝试着从生态学和金融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这一角度对概念重新诠释。

2.1 金融生态系统的涵义

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金融生态系统也具有一些其类似的特点:首先,金融业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演化进程。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也不断促进金融的动态演化。其次,金融生态的基本结构是从竞争中形成的。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没有劣的淘汰,就没有更有效的金融机构脱颖而出,金融业之所以比之金融生态,就是因为金融具有生命。再次,金融生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文化等环境下形成的。因此,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好的环境有利于金融生态结构的优化。最后,金融生态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体系。据以上分析,金融生态应该包括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生态调节三个方面。

然而,与一般自然生态系统又不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最一般的自然属性。金融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则无不带有人的印记,它是由活动着的人群(居民、企业和政府等)或人群活动的积淀(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等)形成的,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而人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就是具有社会属性。因此,金融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自身特点就是具有社会属性。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金融生态定义如下:金融生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动态平衡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外部金融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定结构特征、发挥一定功能和拥有自动调节机制。

2.2 金融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

根据上文对金融生态的定义,金融生态系统应包括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生态调节三个方面。为了更深一步研究,现就这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2.2.1 金融生态主体

金融生态主体是具有种群特征的活动主体,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是金融生态系统的中心。在金融生态系统中,不论是金融生态主体还是金融生态环境,都贯穿着人的行为,这使得很多金融参与者的定位出现多重性。因此

对金融生态主体的界定不能简单以金融机构为着眼点,而应以其功能划分。在现代金融市场中,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主体应包括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金融中介及服务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

2.2.2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总和,是金融生态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特定的金融生态环境下,金融生态主体的各要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资金从最终供给者向最终需求者的过渡或转移,支持和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可以说,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金融活动主体是否能健康发展,金融生态系统是否能实现稳定运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得以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那么金融生态环境具体由哪些因子组成呢?根据生态协同学理论,尽管一个生态系统的变量数巨大,但涉及系统变化的临界点附近,起关键作用的只有少数几个。因此,生态系统本质上是简单的,复杂的结构本身往往只由少数变量主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制度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信用环境四个核心要素。其中,经济环境与信用环境因子为金融主体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存条件。没有良好的经济环境,金融主体就难有很好的发展,金融资源总是流向经济环境和信用环境好的方向。而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为金融主体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是金融主体由资源――需求过程中的催化剂,影响金融主体的投入――资源和产出――需求关系,延缓、加速或提高金融主体的资源获取过程、资源增值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综上所述,制度环境是金融生态运行的保障,经济环境是金融生态发展的基础,法律环境是金融生态运作的规范,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稳定的保证。

2.2.3 金融生态调节

金融生态调节是指中央银行及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生态主体及其所处环境的调节和维护等方面的功能,目的是为了保持金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只要包括自我调节和非自我调节。自我调节只要指金融主体为了适应外在环境,实现的自我适度内的调节,如利率调节机制、破产兼并调节机制等。非自我调节主要包括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政府的干预机制和非政府组织如行业协会的调节机制等。

2.3 金融生态系统的特征

按照本文对金融生态内涵的理解,不难发现,金融生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金融生态具有关联性。如同自然生态中各因子之间密切关联一样,金融生态各要素之间也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首先表现在金融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如资金供求者之间以及与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易,维持着金融系统的日常运转。其次在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如外部金融环境影响着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等。

第二,金融生态具有适应性。在自然界中,外在环境的不同会引起生物形态、生理活动和遗传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同时,生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也不断的调整自己。和自然生态一样,由于各国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同,如法律制度、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等,也会造成各国金融生态具有不同的印记。同时,为了适应各自特殊的环境,金融主体也必须动态的调节自己的交易行为。

第三,金融生态中的各因子之间具有相互依存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链的存在而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之间也存在依赖关系。金融生态也不例外。一方面,金融活动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如资金供给者为资金需求者提供了融金,是后者的发展带来了可能;资金需求者又为资金供给者创造了运用多余资金获得受益的机会;金融中介机构利于资金供求双方的资金调节,促进资金的运作和收益的提高。另一反面,金融活动对外部金融环境的依存。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必然会窒息金融主体的金融活动,阻碍金融的运行和发展。

第四,金融生态具有演进性。自从金融活动产生以来,金融主体就依附着外在环境不断的进行或发展着金融活动,这种自发的金融活动虽然可以通过系统自身的调节功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但随着经济社会各种新生因素的不断出现,这种平衡会遭到打破,其表现就是金融主体之间、金融主体和外在金融环境之间关系的失衡,由此而引发的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为了防范这种风险,国家就需要制定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以恢复金融生态的平衡。可见,金融生态的平衡实质上就是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样一种动态演化进程。

第五,金融生态具有社会属性。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然属性不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和子系统都是由活动着的人群(居民、企业和政府等)或人群活动的积淀(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等)形成的,“人”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核心。换言之,金融生态系统无处不带有人的印记,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同时也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金融生态具有社会属性。

参考文献

[1]周小川.法制金融生态[J].中国经济周刊,2005,(3):11-12.

第4篇

现代生态高速公路建设其不仅肩负着交通运输的职责,还要兼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由此,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念得以提出,为现代生态高速公路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概念,是美国在1969年提出的,随后被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所借鉴和引用,我国也在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将这一概念的内容予以明确,而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也得以发展。目前,随着公路路域生态学的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得以在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施工和营运过程应用和发展,而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也正是基于此而被广泛关注,并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而被不断的细化研究。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评价追求的是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科协发展,涉及面很广,贯穿于高速公路建设、营运的全过程,主要针对与高速公路相关的人类活动、环境质量与影响以及环保政策和措施的评价,是一个综合行的评价过程。

2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2.1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为了能够使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全面的反映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的不同层面,在进行评价指标选取时应该充分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尽量选取对其影响重大并可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指标;同时还应对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予以充分考虑,并有效结合地区差异、公路等级以及生态系统的不同要求,来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通常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是依据Delphi法和主成因子分析方法,也即在根据各指标的不同权重来进行指标的筛选,对于权重系数较小的影响因素则不予考虑或是并入相似的权重。

2.2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初选

依据上述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结合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初步确定了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其具体分析如下:(1)工程设计,其选线、避绕率、隧道、桥梁、排水能力的设计都可能会对公路周围的水土、路基、表被植物和其它生态情况造成不利影响,应该被纳入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2)环境质量类,针对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对于生态环境影响和破坏程度进行的评价分析,包含多方面的因素,空气环境和噪音为主导因子,都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将其纳入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3)景观生态类,生态人文和自然景观都是高速公路建设中应该予以充分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林地、植被、土壤、水流、沙漠草原等需尽力减少破坏,实现最大保护,同时,设立分割区域、防护栏、隔音带等。(4)建筑附属物,高速公路沿线的收费处、服务区、管理所和加油站等的设置对于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很广,对于土壤、水资源和环境影响重大,需要谨慎部署。(5)管理类,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关键在于管理的科学性,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评价是高速公路建设中关键因素,其不仅影响着生态环境保护回报率,而且还关系着整个公路整体布局、监管。

2.3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立

通过上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选择,采用网路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的筛选,确定各个指标权重系数,从而依据抓大放小的原则,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实现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体可通过一级、二级以及三级等多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判断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并结合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运营的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其权重,使其更加符合高速公路的实际。

3结语

第5篇

金属材料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材料,对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开采、生产、使用、废弃金属的过程中,同样也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趋利避害,要求人们在生产材料时,减少消耗资源和能源,在使用时充分利用其性能,废弃时能再循环利用[2]。也就是要使金属材料能成为生态环境材料,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发其特殊功能,优化使用,即低合金化,较宽的使用范围,促进金属材料的环境协调性。

一、生态环境材料与环境协调性评价

1.生态环境材料

生态环境材料最初是由日本学者山本良一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生态环境材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尽管它的研究和开发刚刚起步,但是却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生态环境材料是指同时具满意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或者是能够改善环境的材料[3]。其中,良好的环境协调性是指资源、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再生循环利用率高。它要求从材料制造、使用、废弃直至再生利用的整个寿命周期中都必需具有与环境的协调共存性。材料的环境负荷就是材料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指资源、能源的消耗及污染环境的废弃物的排放。在生态环境材料的开发中(包括从设计、生产、使用、废弃、回收各个阶段),都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力求降低材料的环境负荷。

生态环境材料便是这种考虑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开发的材料,是充分考虑人类、社会、自然三者相互关系的前提下提出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环境协调性评价(LCA)

材料的生产过程是一个消耗大量资源、能源,产生大量环境污染的过程,研究如何减少与材料相关的环境污染的过程,研究如何减少与材料相关的环境污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生态环境材料能否深入人心,能否将环境意识真正地引入材料科学与工程,其关键在于环境负荷的具体化、指标化、定量化。材料的环境负荷评价涉及材料寿命周期中的环境问题,目前公认的环境负荷评估方法是LCA(Life Cycle Assessment)[4]。

LCA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通过确定和量化与评估对象相关的能源、物质消耗,废弃物排放,评估其造成的环境负担。(2)评估这些能源、物质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3)辨别和评估改善环境的机会。

LCA具体步骤:收集与产品相关的环境编目数据,应用LCA定义的一套计划方法,从资源消耗、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对产品的环境影响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并进一步分析和寻找改善产品环境表现的时机与途径。其技术框架如下:

图1 技术框架

3.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MLAC)

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是将LCA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应用到材料的环境负荷评价中,与材料或产品的设计相结合。由于与材料相关的环境污染占的比重大,对材料进行环境协调性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典型材料的评价,是众多产品评价的基础,对典型材料进行MLAC可以减少评价的重复。通过评价,促使材料设计者、生产者转变观念。MLAC概念提出后迅速得到了国际材料科学界的认同。评价材料的优劣要根据这一背景,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补充新的评价内容。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从传统的包装材料,容器等产品领域转向各种金属、高分子、无机非金属和生物材料,从传统侧重于结构材料的评价转向对功能材料的评价。

4.金属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的重要性

以钢铁材料为例,经过采选、储运、炼铁等过程,平均8t矿石可炼成1t钢;再经过轧制、切削加工,得到约700kg的金属制品。这些金属制品按质量计算,能被有效使用的不到500kg。况且这些金属制品,还有一定的服役寿命,最后都将被废弃而进入环境中,由环境来承担吸收、消纳和分解的任务[5]。金属材料从采矿、冶炼、轧制、产品制造、产品使用,一直到产品报废和材料再利用,始终都伴随着环境协调性问题。因此对金属材料进行环境协调性评价非常重要。

二、金属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设计

1.材料环境协调性设计的原理

由于传统材料的设计主要是开发高性能材料,结果使材料的组成越来越复杂,造成材料再生循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设计是将LCA方法应用到材料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新概念,它要求在设计时要充分兼顾性能、质量、成本和环境协调性,从环境协调性的角度对材料设计提出指标及建议[6]。

环境协调性设计时在材料孕育阶段就开始自觉地运用生态学原理,使材料生产进行物质合理转换和品质合理流动,使材料的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结合成有机的整体。生态设计原则和方法不但适用于生产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也适用于传统材料和传统产品的改进设计。环境协调性设计的生态设计思想如图2所示。

图2 生态设计思想

2.通用合金与简单合金

目前世界上已经正式公布的金属材料及其合金的种类大约有三千多种,仅常用刚就有几百种。这些材料的合金元素类型及其含量是各不相同的。这样,就使金属材料的废弃物再生循环很困难。这些材料的合金元素类型及其含量是各不相同的。这样材料的废弃物再生循环就很困难。这是因为以前设计材料时,基本不考虑材料的环境性,仅追求材料品种的多元化和用途的专门化。如果从生态环境材料的合金化原则出发,传统的思路和方法应该更新。从材料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应该发展少品种,泛用途、多目的的标准合金系列。所以就出现了通用合金和简单合金的概念。

2.1通用合金

合金的种类越多,再生循环就越困难。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金属制品用一种合金系来制造。通用合金是指通过调整元素含量能在大范围内改变材料性能,且元素数最少的合金系。通用合金可以使产品的材料种类减少。同时,合金元素数越少,合金的再生循环性能就越好。

例如Fe-Cr-Ni系钢、Ti系合金。

2.2简单合金

简单合金是指组成简单的合金系。通过选择适当的元素,不含有害元素、不含枯竭元素和控制热加工工艺来改变材料的性能。简单合金在成分设计上有几个特点:合金组元简单,再生循环过程中容易分选;原则上不加入目前还不能精炼方法除去的元素;尽量不适用环境协调性不好的合金元素。如日本开发的SCIFER钢。

3.金属材料环境协调性设计

世界上与材料相关的环境污染占到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充分研究材料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改进材料的设计、控制材料的生产过程,对于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几乎所有产品的寿命周期都包含了材料生产的阶段。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和环境材料的研究代表着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新思路和新方向。从事材料研究和生产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在传统材料成分、结构、性能、工艺和成本的考虑中加入对材料环境影响的考虑,尽量不断地降低材料造成的环境负担。

对于金属材料环境协调性的设计原则,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3.1回归自然,环境材料的综合要求就是节材、节能、污染小、可以再生和高性能。因此,要求对金属材料的设计有一种“回归自然”的设想,就是说,要大力开发少品种、多用途合金,最后是生产几种万能合金,这样特别易于回收和再利用。另外,尽量不采用合金化,而采用控制与优化显微结构的工艺,如细化或超细化晶粒强韧化、复相化,改变相的形状、分布和数量等措施来改善材料的性能。采用复合材料强韧化的方法,也应采用成分单一的复合材料,以使再循环使用时,工艺更简单,从而减轻再循环过程的环境负担。

3.2开发再循环性材料,金属材料是易于循环再利用的材料。若要使金属材料充分扮演好环境材料这个角色,就必须充分利用循环使用的特点以降低环境负担。为此,需要建立两个新的合金设计原则,一是低合金化,即在保持材料性能指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金属材料的合金元素含量或合金元素数目;二是非敏感元素的合金化,即研究和开发对某些元素的含量不敏感的显微组织,而这些元素主要来自材料的再生过程,且是杂质元素或不期望元素。对于元素不敏感合金,可以通过晶粒超细化来增大晶界或相界面积,以降低晶界或相界处的夹杂物浓度。考虑到为使金属材料易于再生循环,较为理想的是:某一材料具有较宽范围力学性能与物理性能,且该材料寿命全程中环境负荷小。目前,钛合金是一种很有希望的环境材料,因它具有α、β、α+β、α2、γ等多种晶体结构,其对应的性能也可在较宽范围内调整,但其不足是钛冶金过程环境负荷大。对于复合材料,其再生难度稍大,关键是多相物质难以转变成单一物质的均质体。为了复合材料的再生,一方面,要设法控制复合材料的相界面结构,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相界反应,使复合材料能分解成单相物质。另一方面,也对设法将树脂聚合物作为粘接剂引入到复合材料相间,当该材料被加热至高温时,树脂聚合物分解,同时使复合材料分解,以利于再生利用。

3.3时刻考虑环境负担,通常考虑金属材料的环境负担是从制造过程、使用过程和废弃过程3个环节中考虑。现在,多品种、少批量、能源多耗型金属产品需求趋旺,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因此,更要求我们注重制造过程的低环境负担,通过高成品率(高合格率)、低能源消耗、副产品少的手段来达到。使用过程的低环境负担是通过轻质、高刚性(减轻了材料使用量,提高燃料消耗效率来间接或直接降低环境负担)、局部性附加高功能材料(如表面处理、表面改性和复合材料,这样可有效降低能源使用量和材料消耗)、长寿命材料(通过延长材料寿命来延长产品寿命)的使用来达到。而废弃过程的低环境负担则是通过再循环利用来实现的。

三、结语

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以自然资源和环境协调性为基础。新世纪人类面临能源、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及生物的生存。特别对于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金属材料,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其环境协调性,加强金属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设计,广泛采用生态环境金属材料。

参考文献:

[1]李涛,毕站英.生态环境材料及环境协调性评价[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4):67-68.

[2]路学成,崔辉,黄勇.浅论有色金属的环境材料化[J]. 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4(12):11-12.

[3]石孝洪,李军,桑雪梅.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设计[J].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7):54-56.

[4]苏向东,杜键,马亚芹.金属材料的LCA评价方法论探讨[J]. 贵州科学,2003,21(4):13-16.

第6篇

一、金融生态的理论发展

(一)、生态系统学

按照生态学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仿生,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泰斯勒认为生态系统是指生物有机体及周围一切空间和所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有机体的环境共同组成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协调,共同形成的具有统一功能的系统。

自然界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但各类系统基本上有两部分组成,即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或叫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其中生物群落是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物理环境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条件。所以生态系统是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物理环境体系构成。

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是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动态关系。这种动态平衡是在生物体演进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样的生态系统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就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所以不同的生态系统就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而生态系统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相互维持与制约,循环往复,并进行自我修复,具有自我修复和完善的功能。

(二)、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的学科,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结合上,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生态经济结构、功能、规律、平衡、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数学模型等内容,旨在促使社会经济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美国海洋学家莱切尔卡逊在1962年首次真正结合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几年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正式提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他认为生态系统是稳定的,经济系统是增长的,生态系统供给的稳定性和经济系统的渴求增长性之间的矛盾必须要经过协调才能更好的发展。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生态经济基本理论、生态经济区划、规划与优化模型、生态经济史。这些研究内容就主要包括了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与生态需求,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三)、金融发展理论

1、金融发展理论的概念

主要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系,即研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

格利和E.S.肖分别发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两篇论文,从而揭开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他们相信金融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指出,金融理论的职责在于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确立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罗纳德·麦金农和E.S.肖提出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适当的金融改革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使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是金融发展理论的行程。金融约束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以达到既防止金融压抑的危害又能促使银行主动规避风险的目的,进入新金融发展理论研究。金融政策包括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市场准入的限制,甚至对直接竞争加以管制,以影响租金在生产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分配,并通过租金机会的创造,调动金融企业、生产企业和居民等各个部门的生产、投资和储蓄的积极性。政府在此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采取一定的政策为银行体系创造条件鼓励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进行储蓄动员,从而促进金融深化。

二、金融生态的内涵

参照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分析,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构造原理以及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理解为金融主体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金融主体,既包括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这些直接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主体,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也包括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主要是指接受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的个人、企业、机构和政府,还包括那些保证金融交易得以顺利进行那的第三方,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金融咨询评估机构等,也包括以制定政策,确定规范,进行调控和实施监管为职能,从而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同时也直接影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供应之种类、规模、价格、质量、范围等的金融决策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

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由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

徐诺金认为金融生态,又可称为金融生态体系,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在这个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也是相互依存和彼此影响的。一方面,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主体得以生存的活动空间,它决定着金融主体的生存条件、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金融主体则以主动及被动的方式接受金融生态环境与制造其生态环境。(作者单位: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校级课题一般项目《贵州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079-02

一、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一般理论

(一)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一般理论

1.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是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总称[1]。中国的“城镇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看法认为,城镇化就是工业化发展引起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城镇化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不断扩大;广义的理解则认为,城镇化就是社会化、工业化集聚区域的城市要素逐渐增加的过程,同时包含着人们的精神文明层面的巨大进步的过程。

2.生态环境的内涵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生态环境是生态和环境两个名词的组合。生态是指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实际上是人类的环境。当代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

(二)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依据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自文化始祖周公提出“以德配天”的思想后,经不断演化,“天人合一”的学说就在儒道两家的文化中盛行开来。这种观点认为,天即自然,人与自然组成了世界上的有机统一体,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整体内是动态和谐的、对立发展的。从生态角度讲,“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强调发展应当注重整体性,“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自然发展的规律十分重视整体的平衡,多余的就会丢弃,而缺少的部分也会得到及时的补充。现在,我们实施的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各领域全面发展的战略,实际上就是在实践古人的“天人和一”的整体性发展理念。自然的法则是神圣的,人只有遵循法则,改造自然才会取得“上天”的准许;否则,就会受到它的严厉惩罚。古人在这个方面显然比今人的认识要深刻,“天下大生谓至德”,放眼整个地球,我们应学习古人对自然的“取之有时”、“取用有度”的绿色生态主张,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

2.的生态哲学思想

在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马克思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界。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3.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协调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揭示了怎样发展的问题,既包括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又包括人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既包括产业及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又包括地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收入或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特别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根源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1.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

(1)城镇用地失控。近年来,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与“人口城镇化”出现大量水分因而城镇化发展质量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过快,城镇发展空间严重失控,这是“冒进式”城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由于对土地的审批不严、管理力度不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现象,造成大面积的撂荒地,致使不少地方出现“土地危机”现象,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城镇供水紧张。由于城镇人口的增多,对水的需求量增大,生活污水相对增多。生活用水排放设施的缺乏,使大量的生活用水排入河流,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大量的污染工业布局在城镇周围或水源地,对城市供水造成巨大威胁,细菌等微生物污染、工业废水等无机物污染、工业污染排放等潜在的有机污染,造成城镇供水的三大污染物。

2.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1)城镇空气污染。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成为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4]。2013年全国大面积出现的雾霾、阴霾,就是因为天空气体中充斥着汽车尾气、工业废气。这主要是由于城镇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由其他污染物的反应中形成的带有光和热的光化污染。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巨大,人体持续暴露于空气污染中,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当空气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将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甚至会导致疾病和死亡。

(2)固体废弃物污染。近年来,城镇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有增无减,而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落后于城镇的发展和功能需要,废弃物的细粒,增加了大气中的粉尘含量,加重了大气的尘污染;无序堆放的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由于挥发及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导致大气污染。由于对中央财政上缴比例过大,地方财政的压力增大,特别是县、乡(镇)财政连吃饭都保证不了,哪有财力来治理和防范环境污染和破坏。甚至对明显的污染企业和作坊,因其是本地的财力来源而放任自流,明显加大了对环境治理和防范的难度。

(二)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1.生态环境的制度根源论

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既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存在着深刻的制度根源。只有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树立新的生态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生态环境资源得到合理和有效配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只有从制度的层面上加以透析,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走出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出现的边治理边污染、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来的恶性循环的怪圈。

2.生态环境的科技根源论

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城乡环境污染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在目前人类可以实现的生产力水平下,一个生产过程往往只能利用某种原料的一部分,而把其余部分作为废料排放到环境中去。生产技术水平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高,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数量就少;反之,生产技术水平低,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低,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数量就多。因此,与科学技术落后相联系的污染治理技术水平低下,也是环境污染严重的因素之一。

3.生态环境的文化根源论

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缺失公正的伦理观、片面的道德观、缺位的政绩观,是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哲学思想根源。人的出现对自然界而言,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效果,既有可能加速,也有可能延缓自然的演变过程。要使人类的行为作用于自然界时产生正面地、积极的影响,就必须按照自然规律来遵循自然;而一旦反其道而行之,则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的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类不可能逃离自然规律的控制。

三、推进解决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保证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随着中国环境的日益恶化,体系较完备的法律系统,对城乡环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显得越来越重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严格、明晰的标准也是很重要的。完善立法,扩大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范围;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责任制度,明确规定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度。

(二)建立高效的综合环境管理体系,强化环境行政权力

在中国,建立有相应的责任机制。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加强部门配合,强化执法检查,从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监管并重,对违反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坚决处理、绝不手软,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三)有效推进自愿性行动,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

在城镇协同治理背景下,城镇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在协同治理的过程中,各方能充分实现其权利,从而达成共赢的良好局面[5]。未来城镇生态环境的目标是建立和谐、文明、创新的新型生态城镇。这样的目标必须倚仗社会各个群体的团结合作,所以这里的“共治”是多方面、多群体、多方向的协同治理。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努力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牢固树立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运用媒体和广告网络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J].鄱阳湖学刊,2013,(3).

[2] 王雪松.生态哲学思想及启示[J].江淮论坛,2009,(3).

[3] 董玉宽.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哲学思想[J].生态经济,2010,(2).

第8篇

关键词: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42-03

前言

土地作为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中的主体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制约性也日益明显。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和人口的高速增长导致非农业用地急剧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城市、交通及工业等各业用地之间的需求矛盾日益加剧。对土地的利用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土地利用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用,而应该是在强调生态利用的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利用,即既要追求经济利用和社会稳定,也要强调生态效益。因此,土地利用效益中要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研究区概况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8区10县(市),2008年总人口989.9万。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连接欧亚大陆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近年来,哈尔滨经济高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4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7%。从2002―2007年,哈尔滨地均GDP由2 382万元/km2,增长到4 667.73万元/km2。生产总值由12 642亿元增长到24 768亿元。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由4.75 m2增加到6.65 m2。但是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却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如表1所示)。

二、评价模型

(一)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函数模型

fi=wijxij F(X)=wifi(1)

gi=pijyij G(Y)=pigi (2)

式中:Xij,Yij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各指标的标准化值;wij,pij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各指标的权重;fi,gi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层得分;wi,pi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层权重;F(X),G(Y)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得分。

(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数评价模型

T=α×F(X)+β×G(Y)(3)

T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依据土地利用中社会经济效益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

(三)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

根据协调概念的定义,F(X),G(Y)的离差越小越好,C为协调度,反映了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程度;k为调节系数,一般情况下,5≥k≥2。它反映了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或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即F(X)与G(Y)之和一定),为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复合效益或发展水平(即F(X)与D(Y)之积)最大,两者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显然,0≤C≤1,协调度C达最大时即最佳协调状态;反之,协调度C小,则越不协调。

C=K(4)

(四)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

协调度C是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重要指标,它对于约束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行为,促进两者健康协调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协调度在有些情况下却很难反映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或综合效益的大小(或发展水平)。因此,引入度量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协调发展度”就十分有必要。

D=(5)

(五)耦合度模型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推广得到多个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度模型,即:

R=(u1,u2,u3,…,um)(ui+uj)1/n (6)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具有耦合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由此得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函数,可以表示为:

R={[F(X)G(Y)/[F(X)+G(Y)(F(X)+G(Y))]}1/2(7)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

通过确定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得出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以及协调度、协调发展度、耦合度(如表3所示)。

由计算结果得知,哈尔滨市2002―2007年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波动较小,属于平稳上升阶段,说明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势态良好,生态环境指数由2002年0.468到2007年0.496。2003年和2005年指数值相对较高,这一方面反映哈尔滨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基本良好,另一方面暗示着它的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情况较好,而同阶段中,社会经济效益则变化明显,由2002年0.275发展到2007年的0.464,说明近年来,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尤其是2002―2004年,呈直线上升趋势,到2005年和2006年有缓慢下降趋势,2007年又达到0.464的高值,说明哈尔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对生态环境破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现正向发展的方向。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哈尔滨市2002―2007年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关分析图,如上图所示,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发展度趋势与协调度相似,总体上呈协调关系,说明哈尔滨市六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良好,经济的发展没有破坏到生态环境,反而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尤其是耦合度也是非常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显著。

结论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具有系统的相关性,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借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相关分析模型,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土地利用效益相关分析。总体看来,2002―2007年六年间,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效益处于协调发展阶段。

为维持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的趋势,土地资源开发要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同时,注意经济结构优化,通过科技创新,降低能耗,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