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绿色农业发展分析

绿色农业发展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25 09:57: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绿色农业发展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绿色农业发展分析

第1篇

[关键词]绿色农业 科技创新 寿光市 农村经济

绿色农业是继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理论之后提出的新的农业发展理论,代表着世界先进的农业发展方向。特别在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参与的市场竞争也更加强烈。在此背景下,我们选择寿光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提出绿色农业的发展对策。

一、寿光市农业经济现状

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辖15处镇、街道,人口100万,是全国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寿光市采取各项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连续八次跻身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三年排名提升47个位次,农业增加值列全国第19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列第38位。目前,寿光市已形成了以蔬菜大棚、海淡水养殖、盐业生产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组合,培植起了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二、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现状

近年来,寿光市加发展绿色农业,始终把实施农业项目作为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了良种繁育、标准粮田、预警项目、良种补贴、阳光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等一项列农业项目,使全市的绿色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的模式主要有:

1. 企业带动模式

以企业为主体,有相关农户加入的绿色农业组织模式,公司对外连接市场,通过公司的运营和对市场的把握来指导农户进行生产,农户根据公司提供的信息进行农产品的初级生产,初级产品再返销给公司,公司经过深加工成为市场上最终需要的产品。

2.市场导向模式

通过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产生的原动力来带动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特别是专业市场形成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农民可以和专业市场订立供销合同,直接参与市场活动,了解市场经营,把握市场动向。

3.主要产业模式

主要产业模式就是充分考虑当地区域的农业资源,从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及传统生产方式入手,发展“一区一产业,一村一产品”的经营模式,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农产品的生产上最容易符合对绿色产品的要求。

4.合作组织模式

以各种农业协会、研究所、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为媒介形成的合作性质的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组织的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5.企业自主模式

是指由企业通过租赁土地、土地参股等形式将农户的分散土地流转能统一经营的生产基地,再由公司自主经营,“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公司的职工参与生产、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

三、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根据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和农民传统的种植习惯,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现已形成了中南部乡镇的大棚菜、大田菜和出口创汇蔬菜生产,北部乡镇的冬枣整合集聚管理、海淡水养殖、盐业生产等高效产业。培植起了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2)加快科技创新推广,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通过健全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农业示范基地及借助菜博会,抓好科技成果推广等形式,架起农民与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桥梁,使广大农民解放了思想,拓宽了致富门路,进一步提高了科技素质和文化水平。

(3)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一是强化基地建设管理。二是狠抓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先后注册优质农产品商标23个,培育了“乐义”、“欧亚特”等知名品牌,获得农业部新认定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30万亩,认证优质农产品9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59个,绿色食品33个,有机食品5个。

2.劣势分析

寿光市在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同样存在着:耕地减少、绿色农业产业化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农业生产基地集约化的规模效应不强、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创利能力低、投资融资渠道单一,缺乏资金保证、市场开拓薄弱,占有率偏低、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专业人才缺乏等一系统问题。

四、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和措施

1.增强政府作用,提高政策指导性。

通过政府性的政策指导,引导转变传统农业模式,逐步导向绿色农业的发展轨道。政府通过其主导作用,对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实施收缩战略,对符合环保潮流、采用新型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的生产进行大力扶持

2.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

通过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加强各种绿色农业模式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完善绿色农业产业化系统内部利益联结机制等形式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

3.提高对发展绿色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认识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并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出现的误解及偏差,通过科学的讲解和示范,使过去主要依赖农药和化肥来取业的农业增长,转变为利用生态内在机制取得增长。

4.增加投资、融资途径

通过各项鼓励政策及措施,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林业、水保基金制度,支持绿色农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扶持工商企业投资发展绿色农业,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农民共同投入的机制。

5.健全农业制度创新

健全相关法规体系,加强环境法制管理,并以质量为保证,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监管体系。加大农业立法力度,积极健全创新农业法制建设是未来我国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第2篇

自上世纪中叶开始,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低碳农业进行研究,“环保型”低碳农业逐步成为人们推崇的传统“工业型”农业最重要的替代方式之一。传统“工业型”农业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核心,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典型特征,由此带来了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农业环境污染的最重要原因之一(SLJohnsonetal.;JSShortle,2001)。随着时代变迁,国外学者对农业碳排放进行研究,指出农业碳排放源于农业利用方式、农业废弃物的随意处置、畜禽肠道发酵与粪便管理、农业能源利用、水稻生长以及生物燃烧(Woomeretal,2004;ohnsonetal,2007;ACILTasmanPtyLtd,2009),虽然在农业碳源来源上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对低碳农业存在的巨大意义和低碳农业对于传统“工业型”农业改造升级上达成了共识。对低碳农业生产率的研究,国外学者也较早做出了研究,McMillan(1989)、Lin(1992)、Wen(1993)等学者首先对低碳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测算,此时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以Griliches生产函数为代表的平均生产函数。而后,Mao(1997)、LambertandParker(1998)、Locatelli(2004)、Ernesto(2008)、Hugh(2009)等对碳汇、碳测算和低碳农业生产率进行了再探索,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tochasticfrontieranalysis,SPA)和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为代表的生产前沿面方法在生产率测算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传统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可归纳为:传统施肥方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条件下的效率要求,农民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单位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农用化学品污染加剧;规模化养殖造成的种养业分离,导致大量的禽畜粪便直接排入河水中形成水体污染;多样化种植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被单一品种的专业化生产所取代,局部地区农作物品种的单一会导致农田生态失衡和土壤肥力的下降。低碳农业对环境的提升方式归纳为:减少有害投入品,减少面源污染;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推行无公害生产;推行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食用安全性;推行清洁能源模式;国内,王昀(2008)首次提出低碳农业概念,认为“低排放、高收益”就是低碳农业概念的最早雏形。而后王松良等(2010)、罗吉文等(2010)、刘静暖等(2012)等对低碳农业再次认识,将低碳农业认识提升到理论高度。而后,众多学者均对低碳农业发展进行了探索,均对低碳农业发展持支持态度(周诚,1995;杨素群,1998;卫新,2003;李国忠,2005;黄初枝、黄贤金,2007;李谷成等,2007),认为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型农业的替代模式,能够实现农业各生产要素的活力充分调动的基础上实现环境保护,维护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协调统筹。在农业碳排放研究方面,李迎春等(2007)董红敏等(2008)、谭秋成(2011)、闵继胜等(2012)、田云等(2012)、李波等(2012)、王才军等(2012)比较了农业与工业碳排放的区别,对我国农业温室气体和农业碳排放量进行了再测算,并对其时序演变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农业碳汇研究方面,吕劲文等(2010)、马晓哲等(2011)、张大东等(2012)、陈秋红(2012)、李长青等(2012)、肖玲等(2013)利用CO2FIX等模型对湖北、重庆、山东等省级碳汇量进行测算。在低碳农业生产率方面,钱丽等(2013)分析了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强调纯技术效率是制约其提升的关键因素;曾大林(2013)通过DEA评价方法对各省区市低碳农业效率进行评价,表明发达地区低碳农业效率高,农业大省较缓慢,吴贤荣(2014)分析了东中西部碳排放约束下农业效率贡献因素,东部凭借技术发展提升生产率,中、西部波动性较强且主要依靠技术效率。

2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问题

浙江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走在全国前列,乡村绿色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依然在政策体系、创新体系、产业发展、宣传监管等方面存在漏洞,需要我们聚焦重点、以点带面,全面发力,推动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第一,政策扶持体系不健全。浙江省制定了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省绿色农业行动计划,出台“一揽子”计划,定位“六个绿色”,构建“六大体系”,推进“三调三治理”,落实“六个引领”,形成低碳绿色农业新格局。但是在政策扶持体系上依然不健全:一是主体扶持政策体系不健全。农业中小微企业资本薄弱,融资难、融资贵,从粗放型到绿色创新发展需要大量投入,但是政府扶持体系尚待完善,需要加大投入;农民、农业合作社等主体资金倾斜、政策倾斜、人才扶持等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农民、农业合作社等主体在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的需要加强。二是管理政策体系不健全。低碳农业发展的规范化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监督管理机制未能有效建立,违反低碳农业行为的纠偏制度、惩罚机制未能有效建立。第二、创新研发体系存短板。浙江省在创新发展上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攻、科研院所主研、跨级科研合作跨越式推进的方向发展,但是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包括:一是“硬联通”存在短板,科技基础设施创新体系存在短板,特别是在浙江西南方向,在交通基础设施、冷链物流、绿色防治体系、现代农业机械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二是人才队伍引进存在短板,虽然在杭州、宁波等大中型城市人才引进量巨大,引进了很多高层次人才,但是对于偏居一偶的乡村还是存在吸引力不足、发展平台优势不明显、企业实力不强、创新创业环境不够佳等突出问题,人才问题成为乡村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三是科技“软联通”存在短板,在城乡科技创新制度融通方面存在不足,乡村与城市相比在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很多劣势,特别是创新组织体系、科研体系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缺活力。产业发展是低碳农业的核心目标,也是低碳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浙江省农业与二、三产业进行了深度融合发展,在乡村产业发展上打造了“浙江样板”。但是依然缺乏活力:一是产业集聚效益不明显。浙江省乡村农业产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缺乏农业龙头企业,而且农业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全省域的统一产业发展科学规划,虽然形成了具有积极作用的竞争产业新格局,但是也致使行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受阻。二是全产业链条体系有待建立。虽然探索建立衣食住用行于一体的乡村农业发展体系,打造生产、加工、储存、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但是在基础产业和高层次产业链之间未能形成互相耦合的产业体系,产业链存在断层的现场,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和空间巨大。三是产业主体缺乏参与积极性。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主体创新投入主动性差,对科技创新短期利益效益敏感性较差,难以在科研创新投入上形成政府参与、企业主导、社会协同的共治共享格局。第四、宣传监管机制有漏洞。浙江省乡村绿色农业、低碳农业发展成就享誉全国,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典范,依然存在宣传和监管方面的一些问题:一是存在外热内冷的现象。虽然全国各地纷至沓来,学习先进经验,但是本地许多乡村宣传力度不够,对向低碳农业发展方式重要性认识不足、发展思路不清晰、发展举措不力,成效不显著。二是以点带面效应不强。目前,浙江形成了安吉等一批低碳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地区,形成了点状分布格局,但是面上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很多乡村现代低碳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三是监督依据和方法不多。浙江农业发展,很多发展污染、排放、资源消耗指标都在在先行规范标准之内,但是对于高质量低碳农业发展,远远不够,需要对先行低碳农业标准体系进行再构建、组建机构和人员体系,建立处罚查处机制,确保标准高、措施实、有成效。

第3篇

 

农业经济是我国立国的根本,目前农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标,各地农业部门应积极探索加快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思路,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绿色化、现代化以及技术化发展。

 

一、增强农民群众的农业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意识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水平偏低,整体的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环保等公共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在增强农民群众的农业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意识时,可通过展示一部分典型示范项目等形式,指导农民群众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从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农民群众亲身感受和掌握农业资源和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其对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认知度。同时,还可以积极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运用可预见的经济收益以激发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觉了解循环经济原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过程中来,从而营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良好氛围,进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成效。

 

二、立足农业生态环保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

 

首先,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一要制定有利于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安排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划好生态建设、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试验示范的补助方案,同时减免相应的税费,提高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补贴;二要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进行投资,以此来保障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具备充足的资金;三是金融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金融部门应制定优惠的生态循环农业信贷政策,增加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在有效解决农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需求的同时,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建立健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发展的激励体系以及奖惩机制,要积极倡导、鼓励开展植树绿化与水土保持等农业领域的综合性开发,加大对大型农业生态工程以及农业资源保护区的投入。

 

其次,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地农业部门要综合分析、研究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倡导、引领农民群众依据当地生态资源环境来有效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各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加强有机肥、无毒性生物肥料的引进和施用力度,进而有效降低各类农业生产污染源,同时还要注重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此外,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还必须强化农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从而保证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明确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及职能,做到管理和建设同行。故此,应当建立健全引领机制,有效指导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积极引导各地方政府以及农民群众的行为,有效配置及重新组合城乡资源,并不断进行改进与优化,全力扶持与鼓励环境友好型措施的具体实施。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政府资金与金融资金之间的相互联动体系,并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形成社会资本引领机制,拓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资金的投资渠道。另外,各地政府要设置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专业机构并组织与协调农业生态环境取得可持续发展,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兼顾工作。

 

四、强化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加大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开发力度并加以支持,有效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财政投入,各地政府在此基础上应不断地吸引社会各方资金,形成多元化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投入机制,致力于生态循环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建设和研发上,逐步形成投资与收益相挂钩的新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相应的基础。一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要加快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率和转化率;二是加强推广应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畜禽排泄物治理、秸秆还田等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深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和示范工程,推广立体养殖、生态种植以及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的生产养殖模式,扩大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空间,达到资源循环发展以及节约的目标。

 

(二)现阶段我国农业种植的间作套种、休耕轮作以及精耕细作等技术与经验已十分成熟和丰富,因此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创新应在充分汲收传统农业技术之精华的基础上有效进行。但现代社会是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的时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还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部分发达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已开始广泛应用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有效实现了生态循环农业的信息化、技术化以及标准化生产,这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

 

五、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农业资源不断紧缺、农业环境不断恶化的现阶段,加强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各地农业部门应积极宣传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农业发展支持投入力度,包括资金和技术等各个方面,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4篇

【关键词】绿色管理;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技术创新;管理方法

农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产业,现代社会中,农业对人类生活领域的影响日益扩大,农业发展也在日益深化。进入现代化农业即“石油农业”时代后,农业生产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效应,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日益冲突引起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为了保持农业永久耕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和呵护地球永续发展,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农业的种种弊端和危机,生态农业的概念孕育而出。1991年,国际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大会并发表《登博茨宣言》,提出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纲领,近年来,针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农业生态补偿等诸多问题的绿色管理逐渐成为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环境管理和创新管理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应用,专家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内涵

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来的。尽管不同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综合国内学者阐述,我国的生态农业可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全面综合在一起,实现自然资源的能量多级利用,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同时能将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形成大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发展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绿色”一词,是指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所具有的“绿色”的抽象规定性,即节约、再利用、再循环。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特点来看,尤其是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得由一种有机物排泄出来的废物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作食物而吸收,充分体现了对资源的“经济性”再利用。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开放的闭路循环系统,其中的自养者、草食者、肉食者、腐生者正好构成了一个“生产—消费—复原”的闭合链条,实现着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绿色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环境管理的关注。有关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的研究表明,通过实施环境管理的“最佳实践”活动,企业可以显著降低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绿色管理的内涵不断得到扩展,不同领域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理论视角赋予绿色管理丰富的内涵。今天的绿色管理已经从环境管理扩展到了绿色技术、生态环境响应、绿色公司治理、企业的环境责任、环境利益相关者等诸多方面。研究视角也从演化适应延伸到资源基础观、生态响应、制度以及利益相关者等诸多理论。目前,人们对绿色管理普遍定义为以追求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控制为特征,多种多样的绿色技术为手段,逐步降低人类给予大自然的环境承载负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绿色管理可以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转化为外部经济,通过对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消费及至消费后产生与排放的废弃物、毒物的数量及质量的控制,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等全部活动。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

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界定是正确规划和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前提,农业中的绿色管理要求农业发展要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在物质和能量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使农业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绿色化转向。研究农业的绿色管理就是将“绿色”要求纳入农业发展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污染、无公害、无损害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用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长远目标。从社会化再生产的角度来看,绿色管理应涉及到产前研究、产中研究和产后研究范畴,以及这些研究范畴中的管理与服务等内容。

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应重点体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绿色技术管理创新。从农产品生产和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选择和管理,研究最能体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生态生产经济协调型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是绿色管理的重点。绿色技术创新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技术创新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综观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发现大多数农业技术创新只是从单项工程技术层面或经济效益层面上来研究技术创新的,而从生态经济层面研究所见甚少。因此,要实现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向,不仅要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要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低成本化和公益化。除此之外,如何适度开发与节约农业生态资源、治理土壤退化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一体化产业集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点。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方法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实现的必然途径,而高效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科学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是实现绿色农业的基本手段。

(1)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生态农业作为一个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系统功能,通过系统分析,能更好地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找出各种可行的管理方案。生态农业系统的分析方法立足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分析技术,将大量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生态农业进行系统设计、运行管理、故障诊断等日常管理。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研究重点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管理系统工程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系统特征分析方法(如系统模拟技术,系统可靠技术,系统评价技术)、生态农业系统逻辑分析方法(如确定性分析技术,随机分析技术,结果预测技术)和生态农业系统工程技术方法(如工程管理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系统开发技术)等。

(2)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应从规划区基本情况、所规划产业的发展情况、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规划的总体方案(包括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与布局)、单项内容规划、投资估算、效益分析、风险分析、运行管理和政策措施等方面来研究。在进行生态农业规划时,首先要以新观念定位生态农业,不断挖掘传统农业资源(产品)的新功效、新用途,加强对农业资源(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加工增值,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去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设计。其次,以新机制运营生态农业,通过建立具有明晰产权以法人为中心的生态农业产业运营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决策机制。再次,以新设施装备绿色农业,除了包括常规的保护性设施(钢架大棚、温室、太阳能温室)和节水设施(喷灌、滴灌及供排水管道、水处理设备)外,还应包括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监控设施(温度、湿度、养分、光照、病虫害控制系统)、优良品种培育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控设施、生态环境监控设施和园艺游乐设施等。最后,以新技术升华生态农业,引进与开发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储运的相关技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技术和新品种研发技术等。

(3)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生态农业的实质和核心,研究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方法,就是要探讨如何应时、应地来进行科学决策,选择特定时空条件下最优的发展模式。在对生态农业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原则,通过科学的设计程序进行可行模式方案选定、评价、实施和反馈管理,并为保证模式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率,还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模式设计技术,例如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评估技术,博弈决策技术等。

(4)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是对一个复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应用定量定性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排出优劣次序、设立标杆。在收集一个高质量、内容丰富的信息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结合实践需要,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限,再选择正确有效的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的指标分为确定性指标和非确定性指标,根据指标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对多维度、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评价一个生态农业系统,综合评价生态农业的绩效有重要作用。

(5)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管理方法。生态农业的发展应以优化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制订符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通过产品质量等级、定量包装、计量、包装标识、商品条码等手段,加强流通领域的生态农产品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确保上市绿色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通过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体系把农产品的末端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结合起来,还包括探索建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绿色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评价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绿色管理研究对于发展生态农业,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种种弊端和危机有着重要意义。而未来在农业发展中对绿色管理的研究,可从市场经济转型下的制度环境深入研究绿色管理与绿色效益、经济效益的共生关系;绿色管理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市场机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绿色产业,也创造了创新的就业机会,同时绿色管理问题也给企业提出了挑战。把绿色管理研究拓展到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每个生产阶段,为引导生态农业建设和绿色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致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探讨[J].学术纵横.2010(6)

[2]李新字,唐海萍,赵云龙.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J].生态环境.2004(4)

[3]李维安.“绿色管理”:后金融危机时代管理新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2009(6)

[4]吴树波,严立冬.绿色技术创新的特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排放;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识码:A

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非常大,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化肥与农药占有很大比重,在高产农业实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化肥和农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非常大,高能耗、高污染、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对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也非常严重,不利于土壤的良性循环。化肥与农药在农业中大量使用,导致碳排放量增大,我国的农业碳排放量占到全球的30%左右。所以,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需要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1 现代低碳农业的特点

低碳农业要符合环保、生态及高效的要求,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多种措施和方法,降低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对社会、环境、经济等造成的不良影响,达到生态安全效果,这也是现代低碳农业的特点之一;现代低碳农业的实现,要求在农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低碳、高效的目的,构建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系统,实现低碳经济的需要。

2 现代低碳农业的功能

控碳是现代低碳农业的功能之一,是将大气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的方式进行吸收和固定,使之成为植物的一部分,可以理解为对碳的捕捉。在农业生产中,很多环节都会出现碳排放,例如农产品的形成、收获、农资准备及作物生产等。化肥、种子及农资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石油等能源,间接的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反刍动物的饲养,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农产品的流通、包装、加工过程中,同样会消耗大量能源。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在燃烧处理中,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因此,现代低碳农业应该是对碳的收集,而不是对碳的排放,在农业生产中,增加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提高土地整治工作,这样就能满足低碳的要求,发挥现代农业的低碳作用。

3 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策略

3.1 节能农业

在农业生产中,加大对太阳能的利用力度。例如,冬季可以建造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发展禽类养殖技术,降低能源和饲料的消耗,禽舍的温度可以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调节,降低能耗。提高对沼气、秸秆气化及太阳能的利用率。沼气是污染小、可再生的一种能源资源,在生态农业发展中,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沼气能够替代肥料、饲料、能源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种综合的能源利用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一建三改富民工程,不但能够获取能源、净化环境,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也推动了绿色有机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在农业生产中,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用农家肥替代化学肥料,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农药及生物治虫方法等,实现节能农业的发展。

3.2 因地制宜

发展现代低碳农业,要根据当地农业的发展特点来施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1 推广有机农业

对于适合植树造林的地区,可以营造生态林,增加植被覆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化肥及农药,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在生态林下可以种植豆类或发展养殖业,使有机农业得到发展。

3.2.2 发展特色农业

为了使低碳农业在粮食产区的发展,产区可以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拦河坝,引进低碳新品种,扶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建立起规模化经营,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3.2.3 推行节约农业

在农业生产及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中,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节约种植,推行节水、节肥、节地、节油、节电、节粮等措施,采用低毒高效农药、测土配方施肥等,有效的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

3.3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要在低碳实现的方式上进行研究,还需要对农民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培育新型农民,为多元化的农业经营奠定基础。通过现场会、培训班及发放资料等方式,让农民了解到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充分利用当地高校、职业院校等阵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3.4 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

以桂林市灌阳县低碳经济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例。该县在“第三节中国低碳生态城乡发展论坛暨首届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论坛”中,被评为“中国绿色农业示范县”。该县以雪梨和黑李2大水果闻名。该县在发展低碳经济现代农业中,坚持“生态立县、农业稳县、文化兴县、旅游旺县”的原则,实施“以养殖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加大生态农业的建业,走出一条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在农产品销售环节,以“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并加强对农副产品的安全监督工作,对上市农副产品加强安全检测的力度。该县质量检验中心每天都要对蔬菜市场、蔬菜基地进行抽样检查,抽样合格率达到96%以上。对于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严谨在市场上销售,责令其退出市场。通过该县农副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进展,使得绿色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促进了全县绿色农业的发展。

4 结语

农业生产中,大量的碳排放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低碳农业的发展有效的改善了生态环境,然而我国的低碳农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现代低碳农业发展尚未形成高效的发展模式,还需要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的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钱静.新时期低碳农业发展思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2(05).

[2] 李建君,杨玲,张丽.浅谈垦区发展低碳农业的几点措施[J].现代化农业,2011(08).

[3] 谢淑娟.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广东社会科学,2012(05).

第6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路径;绿色发展;贵州

贵州农业发展面临着耕地坡度大、土层浅薄、肥力较低、水土保持能力差、生态十分脆弱的客观条件。这些条件决定了传统粗放的、低附加值的农业发展方式不仅难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也不可能持续发展,很容易陷入农业低效益扩张与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这就要求贵州农业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方式,探索绿色、高效、多元、优质的发展新路。

1科技创新引领生态农业发展

绿色生态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贵州生态农业的发展首先就要构建起全方位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生态农业的发展重点是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变为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变为依靠科技创新。围绕贵州山地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和模式引进、集成、试验、示范推广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清晰的技术路线。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及产业基地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科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依靠产学研合作,以特色产业为重点,开展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加快构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机制,搭建平台、协同研发、交流人才、共享成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创新成果,针对全省农业发展需要,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农业产业聚集区探索建立专业化农技服务推广机构,加大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力度。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云平台。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探索“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推广方式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建设贵州农业大数据平台,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将农产品生产计划、产量信息等与销售环节对接,实现以市场为导向、超前预测、灵活快速调整的生产方式;积极沟通国内大型电商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题;构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物联网信息平台,提升农业示范园区运行效率;鼓励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促进消费者参与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消费者认知感和信任度。

2产品结构优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建成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大省,发展以种草养畜为核心的草地畜牧业,着力打造贵州生态畜牧产品品牌,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贵州宜牧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广晴隆“种草养羊”的先进经验,把畜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生态茶产业,发挥贵州生态环境良好、污染程度低的优势,以提高茶叶质量、增加优质茶园面积为抓手,把生态建设与培育茶产业链条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做好低产茶园综合改良,茶树种业提升,在现有加工基地基础上做好提升建设,促进茶园集中连片发展。打造国内面积、产量具有明显优势,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的茶产业基地。在发展夏秋蔬菜、早熟蔬菜、反季节蔬菜的基础上,加大无公害蔬菜发展力度,使贵州成为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提供高品质蔬菜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推进无公害蔬菜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物流一体化建设。瞄准香港、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促进无公害蔬菜出口,积极开拓贵州农产品国际市场。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贵州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发展中药材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打造贵州地道药材品牌,严格按照中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要求,以现代化、规范化、规模化、优质化、无公害为标准,建立一批高品质中药材种植基地。着力扶持一批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重点培育一批支柱品牌,提高中药材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发展马铃薯产业,建设以黔西北高海拔地区为主的种薯基地,积极推进威宁县等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以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抓手,发展马铃薯系列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国内具有高度影响力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和深加工基地。

3示范园区建设助推农业集约发展

通过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增强贵州农业发展中的资源整合、要素聚合、产业融合能力,推进农业集约式发展,发挥标杆带动作用。在园区建设要求上,打造生产标准化、产业集群化、覆盖农业主导产业、具有山地特色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提升农业经营规模。坚持以绿色环保标准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开展入园企业标准化生产和原产地保护认证工作,培育绿色品牌,把园区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着力提高示范园区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在产业布局上,推动农业示范园区由农业种养单一功能向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农业商贸物流、农业观光旅游等多功能融合发展转变。拓展农业园区功能,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把农业园区建成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和先导区。在经营模式上,以主导产业为纽带,发展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民与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紧密联结。依托示范园区开展产业精准扶贫,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收益、园区企业就业收入、园区带动下的农牧种养收入和乡村旅游收入等多渠道促进贫困户可持续增收。

4绿色品牌建设开拓农业市场空间

品牌建设是开拓农产品市场特别是高端农产品市场的基础。加大贵州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积极鼓励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管理,加大省内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等评定力度。围绕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帮扶力度,创建扶持一批品牌价值高、综合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集中力量建大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产品知名品牌;针对同一产品品牌多、品牌分散、知名度不高等问题,要积极促进地区、企业间合作,集中力量创建一个能代表贵州特色的公共品牌;鼓励企业联合创建品牌和地方政府主导创建地方公共品牌。对成功申报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优质农产品的企业和地区给予奖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名优产品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实施贵州绿色农业品牌推介行动,举办好具有贵州特色的农产品展览展销会,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会。

5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绿色和安全

生态绿色农业的发展必须确保生态环境可承载、食品安全有保障,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监控体系。一方面,要对农业生产及其相关延伸产业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控,全面监测水土流失、水源质量、土壤条件、农药残留、地膜残留、重金属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问题。建立网络式、层次化的产地环境数据管理库系统与平台,实现产地环境信息获取的实时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数据库更新的动态化以及信息分析处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食品安全监控。注重打好“绿色牌”,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建立农业安全生产督查制度。对化肥、农药、农膜、植物生产调节剂、饲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进行定期监督抽查,严控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投入品施用。健全省、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体系,并逐步向村级延伸,建立“从种子到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层层负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覆盖。

[参考文献]

[1]廖洪泉.生态生产力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产业选择与结构优化研究:来自贵州的启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

[2]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J].中州学刊,2016(5).

[3]蓝海涛,王为农,涂圣伟,等.“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思路及任务[J].经济研究参考,2016(27).

[4]李米龙.长江经济带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及范式转型[J].改革与战略,2016(9).

[5]刘超,朱满德.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3(3).

第7篇

关键词: 绿色生物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EM技术

一、我国农业当前面临的几个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及意识日益提高,食品安全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我国农业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提高产量,大量采用化学肥料及农药,虽然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解决了我国的温饱问题,但是极大地影响了农副产品的安全保障,近年来,接二连三地引发农副产品的污染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化学农业的未来发展。

我国历来是农业资源紧缺的国家之一,人口较多,因此人均农业资源的百分比低于世界的人均水平。2005年的统计调查显示,耕地面积18.31亿亩,人均达不到世界人均40%的水平。因此,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是我国农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化肥及农药的使用面积日益扩大,严重污染了我国的耕地,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大阻碍。与此同时,很多研究者把目光转向先进国家的农业发展经历及研究,仔细地分析了国外的农业发展及研究情况。

二、国内外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美的一些学者先后针对西方的常规农业的弊端提出有机农业的理念与实施方案,到40年代,有机农业在瑞士、英国及日本等国家得到发展,60年代很多欧洲农场开始有机耕作。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各国设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为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给他们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向了新途径。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绿色生态农业的概念,提倡环保型农业,促进农副产品的质量的提升。日本对于绿色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在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十分显著。本文所介绍的EM技术(有用微生物群)是1982年日本琉球大学教授,农业博士比嘉照夫先生发明的一种生物工程技术。当时能够实现无农药,无化肥的生态农业是日本很多研究者们的研究目标。比嘉照夫教授找到了利用微生物作用能够实现生态农业的途径。笔者2007年至2008年,在指导教授的推荐之下,有幸参与了在日本东京的一个用EM技术净化日本川河水的活动,体验了EM技术的使用整体过程。EM技术只是日本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之一,除此之外,很多研究机构及大学研发了很多技术及绿色生态农业体系及模式等。在世界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领域,日本的成绩十分突出。

我国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中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概念。如今,我国生态农业的研究及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模型等试验很多。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结构的复杂等原因生态农业的规模仍较小,技术等方面没有成熟。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日益提倡,绿色生态农业体系及模式的研究得到很大支持。政府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提倡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党的十及全国两会的影响之下,很多地方政府提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措施,实施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农业行动。很多高校或研究机构开始了绿色生态农业的研究,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途径。

三、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对先行研究及相关资料分析,从先进国家的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可以借鉴及吸取之处。第一,绿色生态农业是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新型农业模式,提倡绿色生态农业是为了保护农业资源及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农业是资源消耗性农业,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传统农业,在农业经营的同时破坏生态环境,耕地沙漠化的现象较常见,化肥农药的作用下耕地盐碱化,等等,都是给农业资源带来很大污染及损害,给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对于农业资源紧缺的我国来说,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有效利用及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绿色生态农业是农产品安全保障的新型农业模式。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的农副产品通过绿色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后进入市场,因此,残留农药及各种污染等可能性大大降低,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很大保障。绿色农副产品的不断普及,对于普通的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

第三,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随着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很多农副产品走向品牌化道路,通过认证机构的认证,走向市场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走向世界市场是农业经济发展新的趋势。因此,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新农业模式,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四、从化学农业到生物农业的挑战

生物农业是最近出现的概念,是指自然生物作用下保持农业的生产及促进牲畜的健康成长的农业体系。EM技术是多种微生物结合而产生的有益微生物群,是1982年日本农业博士比嘉照夫教授研究发明的绿色生物农业技术,使种植业能够远离化学肥料及农药而发明的技术。这次我们的“循环型绿色蔬菜试验项目”采用EM技术体现了蔬菜的无农药、无化肥的理念,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回复等方面做了验证。根据当地气候及自然条件结合,搭了一座蔬菜大棚,以喷灌及管灌等两种方式进行灌溉,发酵有益菌原液一周,然后灌溉到蔬菜大棚里,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及发病等状况,跟普通的没有采用有益菌的蔬菜比较。验证了有益菌的实际效果,同时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了视察,最终对蔬菜的口感及品质等做了比较。

试验的初步结果可以总结以下几点:第一,对土壤的肥沃度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有益菌的发酵作用下,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化带来很大促进作用,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元素形成被植物易吸收形态,对于蔬菜的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喷灌作用下,有益菌喷到蔬菜的叶面部分,抑制有害菌的生成,抗病方面提高蔬菜免疫力,不易发生病害。第二,无化肥、无农药的情况下生产蔬菜,提供了绿色健康的前提,在蔬菜的口感及品质上达到了绿色标准,不会产生污染,包括环境污染和农副产品的污染。

以上两点的实现,为我们提供了微生物对于种植业的有效作用,同时,初步验证了EM技术适合通辽地区的土壤,是对于种植蔬菜上有很好作用的有力依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进行土壤肥沃度变化数据和蔬菜产量变化数据等方面试验,更进一步验证了EM技术绿色生态农业上的效应。总之,农业的未来发展的方向中,怎样弥补化学农业的不足之处,怎样有效发展生物农业是农业领域值得研究及探索的未来课题。

参考文献:

[1]新能源与低碳行动课题组,主编.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1.

[2]比嘉照夫.地球を救う大涓.株式会社サンマ`ク出版,2008.08.

第8篇

1 昌吉州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代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农业的评判指标和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参考农业部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和指标,对照分析昌吉州各单项指标,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等指标单项发展水平较高,均已超过初步发展阶段标准: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单项发展水平较低,均未达到初步发展阶段标准。十项指标综合后昌吉州现代农业综合水平超过了起步阶段标准。初步测算:目前昌吉州现代农业综合水平达到起步阶段的143%,达到初步发展阶段的87%,达到基本实现阶段的55%。也就是说当前昌吉州农业总体处于现代农业初步发展阶段。

2 昌吉州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昌吉州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盐碱化、沙化逐步加重,水资源矛盾突出。

2.2 推广体系不健全

昌吉州72个乡镇中,农技服务存在盲点。每年重大农业科研项目理论研究的多,科技成果实际推广运用的少。

2.3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产品加工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3 昌吉州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农牧民持续大幅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以完善投入机制为基础,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保障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4 昌吉州现代农业发展目标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到2015年达到1.48万元以上。整体实现万元州目标。农牧民合作社入户率达到70%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产业支撑体系、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率先在全疆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

5 昌吉州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工作

5.1 提升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加快建设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建成200万(667m2)高产稳产优质小麦基地,总产达到100万吨;二是稳定玉米面积,建成120万(667m2)高产优质玉米基地,总产达到90万吨;三是优化棉花区域布局,抓好优势区域生产,建成120万(667m2)高产稳产优质商品棉基地,总产达到18万吨“十二五”末,昌吉州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覆盖率、高效节水灌溉率、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

5.2 加快六大新型产业发展

一是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建成乌昌地区最大的蔬菜供应基地和反季节蔬菜应急储备中心。“十二五”末昌吉州设施农业发展到22万(667m2),其中温室12万(667m2)。

二是加快种子产业发展,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制种基地、研发基地和集散中心。把两年一届昌吉种交会办成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辐射中亚南亚的国际性种子交易会。“十二五”末昌吉州制种规模发展到65万(667m2)。

三是加快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加快以加工番茄、马铃薯、红花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十二五”末,昌吉州特色农业种植比例占播种面积的30%以上,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50%以上。

四是加快贮藏保鲜业发展。“十二五”末,昌吉州储藏保鲜能力发展到50万吨以上,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五是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十二五”末,昌吉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05万(667m2)以上。占播种面积的30%左右。

六是积极推进创意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家庭认养、绿色疗养、休闲观光、特色产品采摘等创意农业。力争到“十二五”末,昌吉州创意农业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5%以上。

5.3 加强五大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完善州、县、乡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强化队伍管理,放开搞活经营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检验检测网络。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基础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加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镇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充实完善农业信息员和农业专家队伍,提高装备水平,提升服务效果。

四是农村沼气物业化管理服务体系。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县、乡、村三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络。

五是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体系。开拓创新,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参保率。

6 昌吉州现代农业发展措施

6.1 抓项目促发展

加快制定、完善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围绕规划,积极打造、争取一批重大农业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助推昌吉州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6.2 转变发展方式

积极推广现代农业经营成功模式,重点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大户带动型等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扩大合作社统一经营土地规模,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6.3 加快外销平台建设

以办好郑州、上海、北京、福建“四大展会”为契机,加强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和品牌创建工作,建立集散分销渠道和营销网络,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扩大外销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