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6 14:51: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作为一个旅游大县和农业大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著名综合旅游区。享有“山石冠天下,风情醉国人”的美誉。石林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
一、石林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石林不仅有闻名世界的自然遗产资源、也有璀璨夺目的以阿诗玛为代表的民族文化资源。石林辖区居住着21种民族,乡村民俗风情资源丰实厚重。近几年,国家级农业园区――云南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在石林的良好运营使石林的乡村旅游发展更有特色。在石林,以庄园经济、休闲旅游、高新科技为主导的高原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依托石林气候资源宜居、交通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使得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与石林景区旅游优势互补。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在这样的平台上,石林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可喜的变化,石林乡村旅游已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态势。以云南印象、景苑花卉,万家欢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企业经营运转良好 ,为石林地方人员就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及促进石林旅游业与农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石林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林县乡村旅游发展尽管条件优越,但由于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石林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整体规划还有所欠缺
石林县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境内的5A级石林风景区早已闻名世界,还有近几年来,云南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良好运转也让石林的知名度越来越大,这些都是石林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优势。但同时,由于境内的许多地方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范围,有些乡村旅游必须的设施由于受到自然遗产保护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建设。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时候受到的限制也比较多,所以,石林的乡村旅游规划还有所欠缺。
(二)旅游产品单一
石林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还只是处于几个企业自主经营阶段,目前经营的好的也只有万家欢、阿着底等少数几个,其它好多乡村旅游资源很好的景点还未对外开放。比如香气四溢的云南印象烟庄、四季花开的景苑花卉等。还有乃古石林、长湖、大叠水景区开发滞后,乡村旅游点长湖阿着底、圭山糯黑单打独斗,开发进程缓慢,开发模式单一,各景点串联度不高,整体开发水平较低。可以说当前石林乡村旅游发展产业要素不配套,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业对其它产业没有形成应有的经济带动作用。
(三)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石林县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尚处在起步阶段, 部分旅游服务单位品牌意识淡薄, 宣传方式陈旧, 缺乏新意; 多数乡村旅游项目经营还处在坐等游客上门的阶段, 主动宣传和建立品牌的意识还欠缺, 同时宣传形式单一, 手段落后。品牌的宣传还主要依靠旅游过顾客的私人信息传递。总体而言,除了万家欢,其它石林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尚未真正建立。宣传促销力度不强等原因也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四)人才缺乏
当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专业型旅游人才稀缺,尤其缺乏旅游资源策划、规划及开发等高素质管理人才;本土人才合理使用和外来人才引进机制不够顺畅,加上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了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乡村旅游地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经营者,真正懂得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的人才极其缺乏,这些因素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石林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目前,石林的乡村旅游已经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石林县既有迷人的世界自然遗产风光,又有新颖的台创园现代观光农业气息;还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土文化。只要我们合理利用、开发好资源优势,必能使石林乡村旅游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做好发展的长远规划
做好石林乡村旅游发展的长远规划,一要科学前瞻性地编制和完善全县乡村旅游规划、示范区规划和核心区规划。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石林高原特色农业,、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按照总体规划及示范片区规划要求,不断完善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功能规划,保证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长远发展。
(二)用好资源优势
石林有5A级石林名胜风景区,有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区,有常年出口花卉的景苑花卉,还有21个民族给我们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石林的这些地域文化是其他地方不可替代的,只有开发好,应用好这些独特的资源,就能增强石林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三)做好宣传工作
相对于目前石林旅游风景区的宣传促销,石林乡村旅游的宣传工作还做得很少,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所以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一要突出石林乡村旅游特色注重产品宣传,完善营销网络。二要鼓励旅行社等企业推介乡村旅游,以专业的市场促销吸引更多的乡村旅游者。
(四)加强石林县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
石林乡村旅游要有突破性的发展,必须有专业人才,政府及企业可以通采取多种措施聘请旅游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强对当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进而带动乡村旅游全面发展。
总之,在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热潮中,石林要抓住有利时机,推出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和产品,用好石林神奇的自然景观、灿烂的多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高原特色观光农业产品。让乡村旅游成为石林的又一个亮点,使石林的旅游业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一、研究回顾
有关旅游目的地结构方面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段就出现了,研究内容集中于旅游城市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市场结构以及旅游纪念品的结构等,内容广泛,成果丰富。
由于乡村旅游的起步较晚,因此,对乡村旅游结构的研究从21世纪的2005年才出现,而2010年后的研究发展迅速,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2010年至2012年这两年内。研究内容可分为三大类:第一是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结构特征的研究。这类的研究较少,目前只有郭丽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调查并进行了数据统计,对珠三角地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地域结构和游客特征进行分析。第二是对于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整合与优化的研究。2009年徐清基于点―轴系统理论,分析宁波市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现状,并提出构建中小尺度区域乡村旅游的结构模式。2010年张春霞等以广州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为基础,研究得出广州市乡村旅游供给的空间分布的多方面特征。2010年王爱忠等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平衡指数、地理联系率等分析方法,对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研究。2011年刘春等研究者引入基尼系数,从定量的角度探究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村落的空间形态,指出其表现出显著地非均衡集中分布特征。总之,研究空间结构的方法较多,大多数是使用了定量的方法进行微观研究,即研究某一个城市的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缺乏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整体的理论研究。第三是对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交融的研究。这类的研究很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乡村旅游是在农村发展起来的,所以它是否能够与农村产业就够很好的交融关系到乡村旅游是否能够健康高效发展。邱云美认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而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又具有促进作用,二者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关系。高谋洲认为为了规避或矫正乡村旅游的不足,必须加强整体规划和机制设计,提高建设规划水平,充分利用价格机制,加大政府的指导和管理力度,保证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这类的研究较少,并且都是宏观的理论研究。
二、研究区域概况
椴树岭村属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相当于进入北部山区的门户,全村有住户286户,人口668人,占地面积2.59平方公里,地形复杂,风景秀美。在十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椴树岭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无论是乡村建设本身还是农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随着“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村党支部成立了自己的“旅游开发公司”,由村党支部书记任公司经理,负责全村旅游项目的招商和开发。椴树岭村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两个优势:(1)交通优势。椴树岭村位于怀北镇的最北端,与北台子、黄土梁、干河峪、八亩地、冷水峪、峪道河等八个自然村一起,沿111国道呈南北条形分布。怀丰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2)旅游资源优势。辖区内有百泉山、幽谷神潭、天池峡谷等自然风景区,都以自然风光为主,山水相连,风景秀丽。椴树岭村果树品种多样,具有山区特色。干鲜果品有板栗、核桃、苹果、梨、桃、山杏等,秋季果实累累,可以供广大游客旅游采摘。同时作为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村,村民从90年代初就依托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搞起了民俗旅游,成为全镇乃至全区的民俗旅游“领头雁”。如图1所示,这些都为椴树岭村的乡村旅游也发展奠定了基础。(见图1)
三、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
(一)研究方法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出椴树岭村旅游资源的结构。然后采用深入访谈的方法,对该村的10户民俗户中的从业人员进行访谈,主要询问他们的年龄、学历等。同时,对椴树岭村的游客进行调查,在一周时间内,每天选择100个游客,一共是700个,询问他们的来源,即是北京游客还是外地游客,或者来自北京城区还是郊区,还有旅游方式,即自驾游还是跟团旅游。
(二)结果及分析
(1)资源结构:对2012年内,游览幽谷神潭景区、紫云山景区、天池峡谷景区、百泉山景区以及参加民风民俗活动(农耕、垂钓、篝火)的游客数量进行了统计,其中由于百泉山在秋季有山果的采摘活动,因而把百泉山景区分为观赏和采摘两部分,结果如表1所示。可见幽谷神潭景区的游客数量最多,其次分别是天池峡谷景区、百泉山景区、紫云山景区、民风民俗活动和百泉山秋季采摘活动,不难发现,自然资源在椴树岭村的旅游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民俗旅游只占一小部分。(见表1)
根据表1的数据,总结各景区以及民俗活动的游客人数所占的比重,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椴树岭村的自然旅游资源所吸引的游客量占到了游客总量的90%,民风民俗的旅游只占到10%,说明椴树岭村虽然有着市级民俗村的称号,但是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民俗特征的作用,没有形成成熟的民俗旅游体系,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旅游的文化内涵的提升,使得民风民俗与自然旅游资源一起发挥作用。(见图2)
(2)从业人员结构:选择了当地的10户民俗户,一共有51口人,基本上都是在家乡发展乡村旅游的,所以我们把这51口人都归为从业人员,对其进行访谈。主要询问了他们的学历和年龄,把学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及其以上四个级别;根据被访问者的年龄特征,把年龄以40岁为界点,分为40岁以上和40岁以下,具体结果。(见表2)
由上表可以发现,其中初中学历的人数最多,有29人,其次分别是小学、高中、大专及其以上;在年龄结构上,很明显绝大多数是40岁以上的农民,总数达到45人,而40岁以下的只有6人。另外,一般40岁以下的人员学历是高中或者大专及其以上,40岁以下的是小学或者初中学历,所以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3)游客结构:选择一周的时间,对周一至周日的游客结构进行调查,每天选择100人,总量为700人。主要询问他们的来源地,来自北京城区还是郊区或者是市外,旅游方式,是自驾游还是跟团,结果见表3。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周一到周三,北京市区和北京郊区,即北京地区的游客站大多数,北京周边的游客数量为零或者极少数,从周四到周日,北京郊区和北京周边游客的数量均有上升。在旅游方式上,很明显是以自驾游为主,也有很少的是在旅行社的组织下进行旅游的。(见表3)
把客源地统计起来如图3,可知来自北京市区的游客比重最大,其次是北京郊区、北京周边,而把前两个加起来可知北京本市的游客比重占到了88%,因此可以说,椴树岭村的客源地以北京本地为主,只有10%左右的游客是来自外地,而且是北京周边地区的。总结一下旅游方式,700名游客中654名是自驾游,占到了94%,只有6%的游客是跟团过来的。所以椴树岭村在对外宣传方面还不够完善,今后应该考虑提升知名度,吸引更多不同客源地的游客。(见图3)
四、建议和思考
(一)调整旅游资源结构,充分发挥民风民俗的特色旅游作用
对2012年椴树岭村的全年接待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把5-10月份划分为旺季,最高的是8月份,这是因为椴树岭村夏季平均气温比市区低4-6℃,是天然避暑的好地方,能后吸引大量的游客。其余月份为淡季,尤其是冬季的三个月份。(见图4)
在冬季的三个月份里,建议椴树岭村可以结合特殊的节日,如农历十月份的祭祖节,农历十一月份的冬至,腊月的腊八节以及正月的元宵节等,推出具有民俗特色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相对于冬季的雪景,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更能够吸引周边的游客前来,让人们在欣赏漫山雪景的同时,领略乡村民俗节庆时的独特,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内涵,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二)吸引当地的或者外来的旅游规划人才,提高经营者(从业人员)的素质
针对椴树岭村的旅游业从业者学历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并且年龄是以40岁以上的当地农民为主的情况,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注重旅游规划专业人才的引进,提升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年轻的经营者也更能够制造出有创意和特色的活动内容,使得乡村旅游具有更多的活力。尤其是村党支部成立的“旅游开发公司”,更加应该引进比较专业的人才。随着椴树岭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显见,也可以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并留住当地的年轻人在家乡就业,留住当地的人才更有优势,因为当地的年轻人比外来人才更加熟悉旅游地的情况,有利于他们对比新旧政策,制定出更好的发展方案。
(三)做好宣传工作,提升民俗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
由于绝大多数的游客来自北京地区,只有10%左右的游客来自北京周边地区,说明椴树岭村只是市内人们放松心情的选择地,在市外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而椴树岭村目前也是打着“京郊旅游”的旗帜,主要目的是吸引北京市的游客,所以对外的宣传还不到位,或者还没有开始采取对策吸引外来游客。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0-0107-03
[作者简介] 姚宁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地理学和旅游开发研究。(江西 南昌 330029)
一、乡村旅游与江西新农村建设
在欧美发达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我国现代乡村旅游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但对乡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却影响深远。因为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农民脱贫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江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旋律的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早在四、五年以前江西就有一些乡村搞起了以欣赏田园风光、感受地方风俗、品味特色农家饭菜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如庐山脚下的农家饭庄等。目前,在将江西建设成为“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后花园”的战略思想主导下,全省各地都在本着“政府主导、农民自主、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推动农业产业化、特色化相结合,积极扶持乡村旅游发展,使不少偏远山村初尝发展旅游的好处。乡村旅游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1.江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江西自古以来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有风光秀美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更有我们祖先辛勤耕耘留下的宝贵遗产。有世界双遗产的庐山、革命圣地八百里井冈、道家胜地三清山和龙虎山、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等自然景观;有千古第一村――流坑、客家文化的象征――赣南围屋、人间绝境――上堡梯田等著名的人文景观;有萍乡傩神舞、兴国山歌、赣南采茶戏等民间戏曲歌舞;有南丰蜜桔、信丰脐橙、兴国红鲤鱼、樟树药材、婺源绿茶、萍乡腊肉、上饶夏布等品种繁多的土特产;有候鸟之乡、毛笔之乡、烟花之乡、夏布之乡、客家风情之乡等特色村镇;有景德古窑、新干商墓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2.江西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多种多样。江西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大致有4种:(1)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即以村落民居建筑为凭借和吸引物,开发旅游项目。如以赣南客家围屋、安义古村、婺源徽派古建筑群等以古民房、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南昌郊区则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来展示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凭借和吸引物,充分展现农耕文化、乡土特色、民俗风情。如萍乡的上栗傩神节和湘东春锣、赣南客家文化、兴国山歌节、信丰脐橙节、樟树药材节等。(3)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屋、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将农村生态和农事风情、旅游与休闲相结合,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如庐山脚下的农家饭庄、上堡梯田等。(4)综合型的乡村旅游模式,即将各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集中于一体进行开发。如星子县开发的温泉度假村,位于庐山之南的秀峰脚下,交通方便、环境幽雅清静,就是一个很好的商务会议型乡村旅游的好去处。
3.江西乡村旅游消费群体相对集中,多以自助游为主。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其动机一般是:(1)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回归大自然的享受;(2)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特别是增加少年儿童对农村、农事和大自然的了解;(3)各种类型的故地重游,如“知青情结”、“寻根情结”的推动;(4)渴望对神秘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了解。这就决定了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就是城市居民,江西也不例外。有关调查显示,人们正在逐步放弃过去那种集中式的(如黄金周)、拉练式的长途跋涉,而更加钟情于在城市周边地区一两天、两三日的度假休闲,特别是双休日的乡村旅游。因为乡村旅游时间短、消费水平不高、多以散客为主,旅行社普遍对此兴趣不高,游客多以随心所欲、闲庭信步式的自助游为主。
江西乡村旅游虽然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乐安流坑村在港澳地区也小有名气、婺源甚至赢得了“中国最美的乡村”的美誉。但是江西乡村旅游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水平低,品牌意识差、重开发轻保护,也是不争的现实。
1.江西乡村旅游层次较低。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将乡村旅游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农业旅游,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农家乐”;第二是农村旅游;第三是农民旅游。江西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局限于低层次的“农家乐”,以吃农家饭为主,对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实际上,乡村旅游应该是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围绕行、游、住、食、购、娱6大要素,将其精心设计制作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包括:文化探密、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生态观光、体验生活等。
2.江西乡村旅游配套建设不到位。很多地方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的道路、停车场地、公共厕所、垃圾处理、通讯设施、住宿和饮食卫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3.江西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目前,江西乡村旅游项目政府投入不足,大多以村民自我管理为主,人才的严重匮乏导致管理的不到位。而乡村旅游经营者知识缺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让不少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笔者曾陪几位慕名而来的远道朋友前往有“千古第一村”之称的流坑,流坑村在古代共出了2位状元、78位进士,可谓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其颇有特色的明清古建筑,虽屡经战乱,仍保持完好,是江西难得的古建筑遗产。然而,其管理水平却不容乐观。就是其作为流坑百年沧桑历史见证的祠堂,里面也是杂物横存。
4.江西乡村旅游综合开发水平低。近几年,江西乡村旅游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大多仅局限于观光旅游、吃农家饭,而对旅游的延伸产品开发严重不足。仍以流坑为例,在整个流坑村居然没有一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或手工制品的商店。流坑村的道路颇有特色,都是用鹅卵石铺就而成,有天然按摩器之称,为行走方便村民都穿用千针万线手工纳就的布鞋,笔者一行听了导游小姐的讲解后,为了旅游更加舒适,也为了更好地融入古朴的小村之中,都想买双布鞋,却只能是带着遗憾而归。
5.村民生态保护意识亟待提高。村民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受益者,但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如为建度假村而随意破坏生态,导致污水横流、蚊虫肆虐的现象随处可见,使旅游者感到是在花钱买罪受。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教授彭兆荣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要让当地人认识到,贫瘠的土地、污染的河流、贫寒的生活、肮脏的环境、鸟兽罕至的农村是不会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只有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农村传统习俗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的村寨才能成为游客热选的旅游目的地”。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势在必行。
三、精心打造品牌,促进江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无庸讳言,乡村旅游的发展关系到江西农民的脱贫致富,关系到江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直接影响到江西新农村建设成败。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精心打造特色旅游,促进江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江西乡村旅游起步晚,各地发展不平衡,因此各级政府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政府导向性投入。乡村旅游又是一个系统工程,规划必须先行。为避免景点建设中一哄而上和雷同建设带来的弊端,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组织专家为乡村旅游把脉,对乡村旅游景点实行区域化布局和差异化规划设计。同时,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会对原先的状态造成变化或破坏。变是必然的,不变是相对的,关键是要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这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在规划中,我们必须把握几条原则:(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尽量做到“一村一品”,避免程式化;(2)贴近自然、保持乡土特色,避免城镇化;(3)注重人文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传承传统民族民俗文化,避免过度现代化;(4)统筹规划、配套设施到位,避免低档化。
2.市场定位,创造需求。毫无疑问,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高楼林立、喧嚣拥挤、空气污染、景观呆板的城市,加之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社会竞争,使许多人产生了向往大自然、渴望放松身心、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针对市场需求,我们必须积极创造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服务、特色的项目,做到处处特色突出、品位高雅、文化悠远、民风淳朴,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让消费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下榻农家庭院,品尝山野菜、农家饭;或游走古宅深处,欣赏先人的杰作,感悟历史的久远;或围坐篝火旁,烧烤野炊、享尽人间美食,观民俗表演、尽享民风乡土之情;或垂钓于田野池塘,体味乡村文化;或徜徉田园,采摘时令蔬菜、新鲜水果,分享收获的喜悦,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心灵的放松。
3.挖掘遗产,突出特色。消费者对假日旅游的需求更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新西兰的旅游人类学专家科林・比姆指出,“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如果你们有独特的建筑,那么就保护它们,并让它依旧是古雅的模样;如果你们有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那么你们就保护它们,让它古色古香;如果你们有独特的耕作方法,那么你们就保护它们,并教给他人;如果你们有传统的文化信仰,那么就保护它们,并熏陶他人。千万不要破坏这些资源!”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保留本地特色,不能盲目跟风。保持村寨的原始风貌以及当地居民仍然还有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真正体现“人住农家院,享受田园乐”,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如开发和完善特色农业游、瓷都文化游、客家文化游、道教文化游等。
4.培育人才,提升素质。在目前难以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到乡村进行乡村旅游研究与管理的情况下,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尤为重要。要把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作为“培育新农民”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使村民认识到他们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受益者,认识到只有洁净优美的环境才能吸引游客,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改变那些不讲卫生的陋习;通过培训,使村民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他们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成为自己文化的主动传承者和保护者;通过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改变过去那种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坏习惯;通过培训,提高整体的接待水平;通过培训,研究开发旅游的延伸产品,提高农特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概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培训,造就一批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乡村旅游经营人才,进而扶植一批经营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市场信誉好、发展后劲足的乡村旅游企业。
5.规范管理,塑造品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使乡村旅游产品、产业开发从粗放型向精致型转变。可以实行“旅游接待证制度”,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进行评定考核;实行“上岗证制度”,对接待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并定期检查;实行“星级评审制度”,目前江西已出台《江西省农家旅馆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推行评优活动,对条件较好、服务质量优秀的农户或单位进行星级评审,并挂星级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建设,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乡村环境保护草案、乡村旅游开发申请办法、乡村旅游经营者上岗管理细则、乡村旅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通过采取这些切实有效的举措,来规范管理、打造精品、塑造品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乡村旅游才不会是昙花一现。
6.开展合作,谋求共赢。江西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先天不足,因此多方合作、综合开发尤其重要。(1)谋求政府在基础设施、道路建设、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提高乡村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与参观游览的安全舒适性;(2)研究机构合作,挖掘整理民俗文化遗产,提升文化品位;(3)与媒体合作,通过媒体搭建信息平台,强力推介旅游产品,特别是互联网,网络营销具有廉价、速度快、影响面宽、服务功能强、信息全面而又易形成个性特色的优势,更适宜乡村旅游的营销;(4)与大的旅游景区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促进共同发展;(5)与旅行社合作,通过旅行社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包装,对游客的推介、招揽,实现景点与旅行社双赢;(6)组建乡村旅游协会、乡村旅游研究会等经济合作组织,制定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互助合作规范和行业自律公约,加强行业自律和互助。
参考文献:
[1]罗明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旅游调研,2006,(4).
[2]蔡家成.大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旅游与反贫困[BE/OL].中国乡村经济网,2006-02-18.
[3]朱润胜,李佳明.秦皇岛乡村旅游激活“村旮旯”[N].中国旅游报,2006-01-02.
[4]裴闯,石新荣.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BE/OL].新华网,2004-10-19.
关键词:生态文化;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实践
一、基本概况
王家坪镇位于永定区东南边陲,东邻桃源县牛车河乡,南接沅陵县七甲坪镇,西抵本区沅古坪镇,北靠慈利县金岩、洞溪乡,版图面积167.2平方公里,辖19个村(居)16188人,居住有土家族、苗族、汉族等民族,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89.3%。境内自然景观优美、土家文化历史悠久,人文汇萃,是历史上享誉湘北的“九都文化之乡”,先后2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8项国家级荣誉。荣获“湖南省旅游名镇”“湖南省生态镇”“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湖南省美丽乡镇”等30余项省级荣誉。
二、发展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景点开发单一
一直以来,我镇大力加强土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土家吊脚楼保护一直不敢松懈,建立了10个古村落土家吊脚楼核心保护区,取得了巨大成效,成为我镇文化旅游的重要品牌,因而我镇在旅游景点开发上,一直力推土家吊脚楼这一龙头品牌,因而造成景点开发定位不科学,内容雷同,难以迎合不同需求的游客。
(二)交通滞后,亟待提质升级入镇公路
王家坪镇距市区57公里,公路翻山越岭,路面坑洼狭窄,坡陡弯急,经常造成车辆拥堵,导致游客望却止步。交通滞后,已成为王家坪镇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亟需解决张桃公路三岔隧道至王家坪镇路段公路的提质升级,改善旅游交通条件。
(三)资金匮乏,亟需解决旅游配套资金
近年来,我镇积极需求建设资金,完成了集镇“对联一条街”建设,每一个店铺都挂有木刻的对联;完成了集镇民族剧院改造和农技站穿衣戴帽工程,但集镇街道其他建筑穿衣戴帽提质升级资金、相关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土家吊脚楼修复开发资金等严重不足,造成土家文化特色不能充分展现,难以彰显旅游价值。亟需上级部门给予财政和项目资金支持,打造具有土家特色的文化一条街,完善全镇水、路、电、网等整体硬件设施,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园路、休息设施、景区指示牌等旅游服务设施。
(四)基础设施滞后,亟需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王家坪镇目前无停车场、无农贸市场,集镇水、路、电、网等整体硬件设施,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游道、休息点、指示牌等旅游服务设施严重滞后。如罗峰山万亩映山红景区公路仅供单车行驶,旅游旺季车辆拥堵严重,旅游安全性难以保障。亟需有关部门重视完善,在公路整修、道路硬化、水利设施建设、电网改造上给予政策倾斜和财政扶持,逐步相关旅游配套设施,推动生态文化旅游持续发展。
(五)人才短缺,亟需强化统筹规划指导
目前,王家坪镇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正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原有的粗放式、自发性的管理经营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更不利于长久可持续发展,继续专业人才加强指导开发。王家坪镇旅游管理人才缺乏,旅游开发管理多是通过考察学习逐步推进,力度小、见效慢,虽制定了镇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缺乏统筹规划及专家的专业指导,影响力和成效不明显,亟需市、区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重视与指导。
三、发展旅游需要采取的对策
(一)科学谋划定位,厘清发展思路。一是高标准定位。王家坪镇党委政府按照“张家界的山水,王家坪的民俗”和“张家界自然风光之外的文化瑰宝”定位为全镇的发展方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紧抓生态环境保护不放松,着眼推动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打造文化重镇、产业强镇、生态美镇、旅游名镇的“四镇”发展目标。二是科学制定规划。聘请吉首大学专家团队及本土学者共同编制了《王家坪镇土家吊脚楼保护发展总体规划》,启动了“民俗风情旅游名镇”规划编制,制定完善了《王家坪旅游管理总体规划》《王家坪镇“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王家坪争创文明景区奖励条例》《王家坪旅游安全管理条例》等12项旅游发展规章制度,并积极开展争创文明景区,争做文明村民的评选活动,大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三是市场化运作。2015年10月,为进一步抓好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等工作,王家坪镇党委政府组织注册了张家界王家坪民俗风情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200万元,由镇文化站站长担任公司法人,进一步夯实了旅游开发的组织保障,王家坪镇生态文化旅游开发逐步走了上市场化渠道。
(二)强化资源保护,推动特色发展。王家坪镇最大、最具亮点特色的土家文化就是土家吊脚楼,为保护好这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遗产,王家坪镇党委政府制定了《王家坪镇土家吊脚楼保护管理办法》《王家坪镇土家文化保护与发展考核办法》等5个保护土家吊脚楼的规章制度,建立了13个土家吊脚楼核心保护区,在核心保护区严格控制修建钢混砖房,禁止拆楼房建砖房。签定了镇、村、组、户四级保护责任状,对核心保护区的2198栋土家吊脚楼登记造册,挂牌保护,借助国家危房改造机遇,先后投入3000万元对1288栋吊脚楼进行修缮加固、粉檐垛脊、扳爪翘角,提升民俗旅游价值,使其转为旅游经济优势。同时,采取政府资金和民间资本相结合的措施,对土家吊脚楼、风雨桥等传统土家建筑物进行修缮补充,新建土家吊脚楼8栋,修复、新建风雨桥5座、传统水碾坊12处、木榨油坊13处、筒车28个。土家吊脚楼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珍贵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王家坪镇一张“金名片”。
(三)挖掘民间文化,彰显民俗魅力。成立了土家文化保护与发展领导小组,以镇文化站牵头,联合民间文化艺人、退休干部、教师成立民间文化艺术挖掘小组,在对传统土家歌谣、舞蹈、节庆习俗、农耕文化开展积极保护的同时深入挖掘土家民俗文化,不断发掘具有土家特色的民间传说、故事、歌舞等文化资源。整理出版了《王家坪密码》《王家坪民俗系列丛书》《王家坪印象画册》等80余本书籍,并积极进行申遗工作,其中《糊仓》节目成功申报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为保护传承土家民间文化艺术,编制了《王家坪镇土家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总体规划》,每年聘请民间老艺人,在镇中心学校开展“土家文化进学校,民间艺人上讲台”活动,培养民间文化艺术班接人。自2011年以来,已培训中小学生3000人次,部分学生现已成为优秀土家民间艺术传承人。
(四)抓好平台建设,提升旅游名气。一是抓好民俗文化活动平台。以文化站、民族剧院和两所学校“一站一院两校”为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加大旅游宣传推介。5年来,先后举办了“罗峰山・湘西北山歌擂台赛”“中隧杯篮球赛”等几十场大型旅游宣传活动,被央视宣传报道8次,湖南卫视、经视、都市频道报道30余次,王家坪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2016年1月24日,举办了“王家坪镇湘西北首届农民春节文艺晚会”,获得了强烈反响,省、市、区各级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二是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平台。将取得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编成土家民歌进行传唱,举办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民族文化活动,并将获得的多项国家、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的荣誉刻入巨石立于交通要道,作为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象征和促使人民开拓创新、不断超越的鞭策。 三是抓好媒体宣传推介平台。积极邀请央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等知名一流媒体采风报道,邀请专家学者调研考察,举办学术研讨会、采风活动。同时,加强自我宣传推介,在打鼓台、张桃公路沿线等交通路口设置旅游导向牌,在人民广场举办王家坪镇自然风光暨民俗文化摄影展,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介作用。并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主流媒体移动互联平台,用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王家坪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推出了《诗意王家坪》《醉美王家坪》《罗峰山上映山红》等60余部宣传推介短片,进一步提升了王家坪知名度、影响力。
(五)优化产业发展,增添发展活力。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剁辣椒、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打好“资源牌”。成立了张家界首个辣椒专业合作社,吸纳60多个专业种植户,基本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七星椒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4000亩左右,创建了砂子垭、湖田垭、蔡家坪等千亩七星椒种植基地,年产值约2000万元。剁辣椒加工企业、手工作坊发展到14家,其中龚康、马头山、灵洁3家企业年产值突破500万元。大力推进“523”行动计划,新建罗峰山黑山猪生态放养、将军洞大鲵生态养殖等20多个养殖场。马头溪国家级大鲵自然繁殖核心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新增大鲵3050尾。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更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增添了活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乡村旅游发展而言,其不仅要对生态文化进行相应的传承,还要对其自身的品牌进行相应的建立,并且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进一步促进我国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玲.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文明评价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无景点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无景点旅游是旅游者自发的一种旅游活动,其游览对象上不依赖知名景点,游览方式上不参团,出游动机以休闲和体验为主,是旅游者注重放松身心、体验过程的一种“慢”游。无景点旅游的内涵有以下三点:
第一,不依赖于景点,不受限于门票。景区门票价格逐年攀升,高门票带来了旅游消费的高排他性,促成无景点旅游选择非景点、无门票的旅游吸引物,并成为了无景点旅游的重要标志。
第二,注重体验。无景点旅游与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不同,更强调旅游者与当地居民近距离的接触,深入体验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从而满足游客猎奇、呼吸新鲜空气的愿望,提高旅游体验。
第三,旅游活动的随意性。
无景点旅游使旅游进入了一种小众的方式,给旅游者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出游过程中,游客可以随性的调整游览行程,摆脱各景点之间奔波的疲惫,充分放松身心,达到休闲的目的。
(二)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内容
按照旅游目的地的人居密度可以分为城市旅游、乡村旅游、荒野旅游。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的一切事物为旅游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其目的在于观赏、享受、体验与乡村生活有关的各类事物的旅游活动[1]。
乡村旅游的游客群体以都市人为主,目的是为了体验文化差异。乡村旅游的吸引物是乡村本身,包括以山脉、湖泊、河流、森林等为主的乡村环境;以传统建筑、寺庙建筑、教堂与村庄为主的乡村遗产;以当地手工艺、地方事件、特色食品、传统音乐为主乡村生活;包含骑射、种植、园艺、垂钓、水上体育等乡村的特色活动;以及乡村旅游社区。乡村旅游社区以乡村本地居民的日常物质生活、传统的社会文化生活为载体,是乡村旅游的核心。
乡村旅游以秀美的田园风光、别样的村落景观、浓郁的乡土文化为依托,这三方面的旅游吸引物恰恰符合无景点旅游的内涵要求,并将无景点旅游和乡村旅游天然的结合起来。
二、长治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当前长治市各县区及乡村的乡村旅游产品多是以农家乐、草莓采摘为主,也有水上乐园等娱乐项目。但各村庄农家乐中的菜谱、室内装饰、住宿环境等基本一致,采摘以草莓居多,水上乐园的娱乐设施基本相同。这种旅游产品同质化的现象不仅影响游客的体验感受,也加剧不同经营者之间的恶性竞争,阻碍乡村旅游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化发展。
(二)基础设施条件差
无景点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出游者大多是自驾出游者,因此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交通可进入性尤为重要。但长治地区属太行山南段,许多村庄交通出行条件差,与高速、省道距离较远,例如沁县杨沟村,种植作物、养殖花卉、有独特的黄土高原风貌,但从市区前往需两小时车程,且后一小时车程几乎都是乡间小路,可进入性较差。此外,村庄内停车厂、公共卫生间、直饮水设施、网络等基础设施都亟待改善。
三、基于无景点旅游的长治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区位因素分析
长治市古称“上党”,地处黄河流域,属中原文化,山川险峻、人文厚重,有l展无景点旅游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条件
长治地区坐落于太行山脉南段,丘陵和山地占80%以上,平均海拔1000米,森林分布茂密,空气质量相对较好。耕地、牧区、山区的多样性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多样的资源环境。长治地区年平均温度10度左右,年平均湿度60%左右,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属于典型的半湿润季风气候。与城市相比,长治地区的乡村是夏季乘凉、冬季看雪景的最佳选择。
(二)人文资源
1.古建资源丰富
晋东南地区保留了很多古建筑,且保存相对完好。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的结果显示,长治市共有3580处清代以前地面古建筑,191座元代以前木结构古建筑,约占全国元以前木结构古建筑的一半。
地处平顺县的龙门寺,较好的保存了古建筑的特色。寺庙建筑集聚了五代时期悬山式建筑风格、唐代木结构的建筑遗风、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建筑特征。寺庙建筑外露木构件中的彩绘,内墙保留的金代壁画,琉璃烧制的鸱吻装饰,都彰显了他的独特魅力和较高的观赏性。
大云寺内的大佛殿和七宝塔为五代建筑,其他的建筑都是清代建筑。整个大佛殿是木结构所建,是中国仅存的五代木结构建筑之一,殿内保存有20平米的珍贵五代壁画。
古建筑不仅是古代建筑艺术的体现,同时围绕这些古建遗迹,衍生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了地方文化的精髓。旅行者游览这些坐落于村落中古建筑,感受古色古香,犹如在时光中穿梭,心旷神怡。
2.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民俗活动凝结了地方文化的精华,构成旅游文化的要素。乡村旅游以及无景点旅游的核心都是“文化”,只有融入乡村生活,参与有仪式感、参与度高的活动,才能感受特有的文化。长治地区典型的民俗活动有庙会和赛社。
长子县的灵湫庙会,周围十多个村庄都会参与其中,庙会期间有告神、游街、取水请神等活动。东峪沟村的九天圣母庙会,庙会中有舞狮、说唱表演、乐户的面具舞,以及牛拉四景车绕场跑的“原神”活动。
潞城贾村迎神赛社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赛社,是地区祭祀文化的精华,并于2005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观看赛社、参与赛社是上党地区居民继承本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其他地区旅游者感悟独有的上党文化的重要契机。
3.农业文化源远流长
长治古称上党,有悠久的建城历史以及久远的农耕文明。传统的农耕技术、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传统农耕信仰、传统的农业生产制度及本地特有的农作物品种等都是农业文化的精髓,更是乡村旅游的内在――乡村性的重要体现。深度挖掘上党地区的农业文化因素,外化为乡村旅游的吸引物将成为开发乡村旅游和无景点旅游的重中之重。
(三)市场需求
长治地区乡村旅游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潜在目标群体主要有以下三个。
1.家庭出游者
随着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增多,为享受家庭欢聚,父母带着年幼的子女,或者一家三代共同出行,成为当下的一种趋势。以家庭为单位的出游更多选择短途、近郊的目的地,因而城市周边的山川、村庄成为首选。长治周边有许多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能满足家庭出游的需要,提供儿童嬉戏、长辈回忆年少时光的家庭放松场所。
2.亲近自然的出游者
城市中的儿童、青少年成长在高楼大厦的环境中,缺少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甚至出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情况。l村的新奇满足青少年的猎奇心理,同时观赏田园风光也是对青少年进行自然教育的重要机会。近年来,采摘园的兴起正能体现这种市场需要。乡村农作物的种植过程,花卉的培育环境,动物的饲养繁殖,以及食品的加工过程都是对青少年最好的自然教育素材,并在此过程中贯穿素质教育,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陶冶青少年的情操。
3.休闲体验者
城市人群有着强烈的逃离工作、释放压力的心理需要,所以这部分群体需要的不是行程紧凑、人头攒动的游览过程,而是节奏缓慢、放松身心的“慢”游,无景点旅游和乡村旅游正能满足其需求。田园开阔的视野,乡村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田间地头的漫步,体验民俗活动等,都让人从高压的环境中得到释放,放松身心。
四、长治地区发展无景点旅游的对策
(一)提高交通可进入性
乡村旅游的目的地一般位于偏远的村庄中,并且自然性保存较好的村庄所在地离城市距离更远。对于乡村旅游者,居住地与目的地的距离是游客出游前较重要的因素,而抵达目的地所消耗的时间则会影响游客的出游满意度,及出游后评价。居住地与目的地的距离相同,但抵达需消耗时间却不尽一样,这就取决于两地之间的交通状况,准确说是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包括是否有高速公路相连、村级道路的路面设施、路线绕行情况等因素。乡村旅游目的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开发过程中更应该将改善交通可进入性放在首要位置。
(二)完善村庄配套设施
乡村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前来,但不配套的旅游设施会成为游客败兴而归的危险因素。如拥挤的停车场、长时间的停车等待、停车场距离较远、公共卫生间卫生状况差及数量少、缺少直饮水设施、网络条件差、不支持网络支付等。因此考虑到自驾游客为潜在目标群体,需要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选址建立停车场,并留出合适的备用空间,以备停车场扩大建设。就公共卫生间而言,需合理选址建设、增加数量、且外观装饰与村庄自然风光相符合。此外,在移动支付的大背景下,对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网络培训,使经营者提供支付宝、微信、主流银行终端等第三份支付渠道,考虑增加农产品邮寄功能,为游客消费支付提供便利。
(三)打造品牌吸引物
当前长治地区周边的乡村旅游雷同严重,竞争激烈。从地方政府而言,需要在全局思维指导下统一规划、合理化乡村旅游的产业布局,建立各目的地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不同的品牌,实现自然观赏型项目、农事体验型项目、亲子娱乐型项目、菜品品尝型项目、农产品购买等相结合,打破“村村相似、到处农家乐”的现状。从旅游经营者而言,避免盲目跟风,结合自身村庄的实际情况,挖掘村庄独有的文化传统、历史典故、遗留建筑等特色,开发相应的乡村旅游产品,打造独特的乡村旅游名片。
(四)多渠道推广,提升区域知名度
乡村旅游的开发,类型多样,其中关联到的因素很多,涉及到主要依托资源及开发主体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开发主体、不同的资源类型,其开发模式也不尽相同,远见主要从资源利用角度将乡村旅游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传统农家乐模式
农家乐是一种乡村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
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
2)休闲农庄模式
休闲农庄模式是以休闲农庄作为经营单位的发展一种乡村旅游的模式。
休闲农庄是指占地有一定的规模,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主体。
3)景区依托模式
景区依托模式是指依托旅游景区(点)开展乡村旅游,把附近旅游景区(点)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并融入一些乡情活动,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乡村发展的一种模式。
4)民俗风情模式
民族风情模式是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
5)品牌餐饮模式
品牌餐饮模式是指某一特定乡村旅游地以品牌化的特色餐饮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从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游客对旅游地的深层体验,“从味蕾开始”。特色餐饮,是乡村基于饮食传统文化,投入最少,最易于经营的旅游服务。比如:生态渔村。
6)乡村酒店模式
乡村酒店是指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旅游住宿单位,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体验的经营主体。乡村酒店的档次介乎于城市酒店和农家住宿之间,让游客能在农村享受到酒店级的服务。
乡村酒店模式是以乡村酒店作为主要旅游接待设施,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种模式。
7)古村聚落模式
古村聚落主要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长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历经年代久远,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
古村聚落模式是指以浓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筑为核心吸引物,以保护为主,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一种模式。
8)创意产业模式
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创意产业模式是指依托乡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创意产业所形成的氛围,开发艺术家社区等具有鲜明创意产业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并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2、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旅游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科学性、规范化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科学规划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开发大都基于业主自己的想法,没有按照科学的规范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致使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安全设施等布局不合理,甚至连最基本的导向指示牌也没有。大部分乡村游客旅游归来后,都在抱怨景区停车难,停车场缺乏安全保卫人员和措施。让游客进入其中就像是无头苍蝇瞎转悠,人流量大的时候特别危险。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开发者没有对科学规划足够的重视引起的。
2)盲目开发,重复建设
有不少的景区是村集体或私营业主自行开发的,由于没有经过对资源条件、市场诉求、周边竞合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致使开发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开发主导者只是基于自己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远的发展,甚至都没有思考开发与周边资源的协调与竞合,重复建设也在所难免。
3)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服务水平偏低,并且观念比较落后,没有统筹安排,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致使管理比较混乱。
随着旅游形式的多样化,乡村旅游形式逐渐成为游客日常休闲的选择,以往较为混乱的服务不在能够满足游客的需要。服务“短腿现象”日渐凸现。
4)缺乏商品意识,产品单一
乡村旅游仍然处在“吃农家、住农家”这样一个基础的接待服务阶段,真正农村的本地文化没有得到挖掘,有的已经在开发乡村文化,但也没有上升到商品的层次,使乡村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形式单一,旅游产业链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真正实现旅游对乡村发展的拉动作用。
5)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不少旅游者比较在进行乡村旅游时,比较热衷于现场宰杀、烹饪还在饲养的羊、鸡、鸭等畜禽。这种做法实际上隐藏着不少问题,现场宰杀的畜禽几乎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疫,其中暗藏的疾病游客和经营者是无法分辨出来的。而乡村的厨房、碗筷也缺乏正规的消毒措施,没有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管,很难达到与城镇餐馆相提并论的消费要求和卫生标准。有的经营点甚至还出售明令禁止销售的保护野生动物,如野猪、蛇类、青蛙等动物。
3、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1)乡村旅游分布的变化与新格局的形成
随着旅游消费意识的成熟,乡村旅游的格局也由观光、餐饮为主的旅游圈向休闲、体验为主的旅游圈转变。
观光、餐饮为主的旅游圈,以城市为中心,大型城市周边50公里,中型城市周边25公里,小型城市周边15公里范围区域。
休闲、体验为主的旅游圈,以城市为中心,大型城市周边250公里,中型城市150公里,小型城市周边80公里范围区域。
2)乡村旅游从依托城市向依托景区发展
乡村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再以出游距离作为第一选择,而更多考虑的是旅游过程中的得到的服务和体验。
乡村发展旅游要么依托自身资源的吸引力,自身没有资源的只有依靠附近的景区进行联合品牌,打造特有的服务接待。借助景区的客源。
3)乡村旅游从单一观光采摘农业型向休闲、度假、体验乡村型发展
乡村旅游有待产业的升级,随着大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和旅游者消费心理的成熟,单一的观光采摘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乡村旅游者,旅游者到乡村希望得到乡村的生活体验和心灵的安宁,那么乡村旅游必定也应该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旅游转型。
4)乡村旅游从自发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
乡村旅游的自发发展是初期市场主导下的一种状态,是一种被动反映,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自发的旅游状态将不再适应旅游者的需求,乡村旅游必须以规范化的姿态主动出击,找到与市场的契合点,这是市场化的必然。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摘 要:近年来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政府的职能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梳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找出我国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失灵情况,期望为相关旅游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 :乡村旅游;政府失灵;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263-01
收稿日期:2015-02-18
作者简介:常雪(1993-),女,辽宁省沈阳市人,沈阳工程学院,本科在读。
一、引言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异军突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业,为农村提供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式,既可以满足广大乡村旅游者休闲放松、回归自然的需求,又是农民脱贫致富、大幅度提高收入的有效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但近几年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却并不令人乐观。乡村旅游在历经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后,游客开始减少、效益开始下降,衰败迹象日益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产品开发模式雷同,产品缺乏个性和深度和文化内涵,价格竞争成为主要的手段,难以长久地吸引游客。由于,大多经营户处于低利润营运状态,根本无力进行再投资,维持现状尚属不易,产品的升级上档更是无从谈起。乡村旅游的低端产品特征,既是经营农户先天弱质性的结果,又与政府职能缺位有关。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失灵现象
(一)政策缺位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搜寻各地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这需要政府财政、金融、工商、交通、卫生、环保等各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中一个相对年轻角色,政府方面对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定和相应指导,尤其是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政府机构,“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现象严重,导致很大旅游地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匾乏等,严重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法律规范缺位
依法治旅是保障旅游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保障。目前,我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各地政府也较少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经营者经营无法可依,游客的权利无法得到保护,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无章可循,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服务缺位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公共服务,然而,但由于大部分乡镇经济基础较弱,财力、物力有限,很多乡村旅游目的地公共基础设施缺失,公共服务缺位,交通设施落后。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游客不能享受到“货真价实”的服务水平,从而影响游客体验质量。服务缺位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四)规范引导缺位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引导。但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各行其是、无序竞争的状态,地方保护主义、行业分割和短期行为的现象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地方政府和乡村旅游经营者对本地资源状况的欠分析、缺规划、少策划、高评价,导致对分散的旅游资源缺少科学整合,凭热情盲目上项目、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城市化倾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使得乡村旅游渐失特色。
(五)宣传缺位
由于乡村旅游刚刚兴起,知名度还不够高,宣传促销也多为自发和分散的行为,政府没有发挥旅游营销中的重要作用,不重视整体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政府大多采用静态图片与呆板文字相结合的宣传手段,尽管不少地区政府也建立了乡村旅游网站,但内容单薄、信息陈旧滞后。此外,节庆活动是政府进行乡村旅游宣传较多采用的方法,但各地大同小异,缺少特色,诸如此类的宣传无法有效而准确地传播乡村旅游信息,难以激发游客的热情。
三、总结
乡村旅游的发展涉及旅游企业、农户、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发展主体,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历史,政府介入发挥主导推动作用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道路。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政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政策性引导,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第二,法律规范,通过法律法规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规范管理;第三,资金支持,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做好乡村旅游目的地宣传工作。如何使乡村旅游规范发展,走上健康的道路,政府的作用极其重要,希望相关管理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它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速度。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更需要政府扶持,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景明.“农家乐”发展中政府的“缺位”与“越位”.旅游学刊.
2006(3)
[2] 崔耘.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经验,促进蓬莱乡村旅游跨越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外出旅游时将乡村旅游当作苜选。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集观察、考查、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形式。虽然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在近几年来发展颇快,已逐步形成共识,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也对此表示了很大的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比如,部分地区乡村旅游产品没有紧密结合当地生态特色,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或者雷同、缺乏艺术感、生态意识;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缺乏一定高度的统筹规划,建筑取材的乱砍乱伐现象,农家乐产生的垃圾、开发建设中的建设垃圾使当地的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品质有所下降;乡村旅游业中有不少从业人员服务环保意识差,缺乏基本的服务水准和环保意识;农村普遍没有建立起基本的对生活和工业垃圾的处理系统,乡村旅游势必产生一些“城市性”的垃圾,废弃物到处丢弃,影响环境美观,再加上游人的踩踏、攀折也破坏着生态,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毁坏,等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当地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李渔,做为中国古代具有较高艺术造诣和生活品味的哲人,他的生态美学思想对于现在农村旅游文化发展与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以《闲情偶寄》为代表的作品可以充分体现李渔追求人与子自然相互尊重、相互交融的生态思想。该作品除关涉戏曲理论外,还触及居室设计、园林建筑、花木种植、保健养生等诸多生活领域。李渔将艺术依附在细微而琐碎的生活细节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融通和相遇共鸣,创造出一种活色生香的生活情趣,显现了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是典型的生态美学观。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李渔生态美学思想开展具体的分析和探讨以期能为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李渔的生态美学
李渔(1611-1680),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明末清初戏曲家、小说家、诗人、戏曲理论批评家。他一生著作丰厚,代表作有《闲情偶寄》、《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肉蒲团》、《凤求凰》、《玉搔头》、《一家言》、《耐歌词》等戏曲理论集、小说、戏曲、诗词,不一而足。其中以《闲情偶寄》为代表的作品是李渔一生艺术与生活经验的精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中国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十大奇著”之首。林语堂在谈及本书时说其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杜书瀛先生则视其为“一部美学小百科”。总之,李渔在该书中所呈现的对生活百科知识、技艺、修养与人之美的认识,充分展现了其对生活藝术的追求以及诗意的人生境界。
和谐的自然观。李渔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生态美学思想首先体现在其对自然美、和谐美的追求,他主张让自然本身呈现而没有人为痕迹,让自然本身呈现美,美在自然。《闲情偶记·种植部》中,体现尤为鲜明。“予谈草木,辄为人喻。岂好威势者哉!世间万物,皆为人设。观感一理,备人观者,即备人感。天之生此,岂仅供耳目之玩,情性之适而已哉?”李渔亲近自然,却不拘泥于自然,而是从植物的角度出发,生发出不一样的人情事理和审美情怀。他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天人同品,天人同性,自然万物都具有灵性,并非单一仅供人类愉悦的工具。由此可见,李渔这种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情怀。
在生活美的追求中,李渔认为最重要的是尺度相宜,体现自然美。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他提倡“因地制宜”法则,对“宜”的境界追求达到极致,其居室设计体现出顺应物性的自然原则。“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房舍忌似平原,须有高下之势”,窗户和栏杆则要“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居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总其大纲,则有二语: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李渔还强调艺术设计应顺应自然律动,追求天巧自呈的生命本然发展,反对任何诉诸于外力的努力。所谓“天巧”即不假雕琢,自然工巧,它排斥了人工外力的干扰,强调美是自然本身的显现,是与宇宙生命的韵律遥相呼应。
简朴的生活观。李渔简朴的生活观是以喜爱自然、崇尚自然为基础的。这种去繁就简、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亦可体现其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追求。《闲情偶寄》中的很多内容都能体现这种观念。《闲情偶寄·饮馔部》中提出“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认为蔬菜是最适合人类食用的食物,原因是“渐近自然”。同时他还提出和“肉食者鄙”的观点,并进一步说“非鄙其食肉,鄙其不善谋也。”。此外,李渔直言“惟《演习》、《声容》二种为显者陶情之事,欲俭不能,然亦节去糜费之半;其余如《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诸部,皆寓节俭于制度之中,黜奢靡于绳墨之外。”这其中就将节俭意识直接呈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在倡导自然简朴的生活习惯时,他还提出要有一颗闲适的心,讲究创新,物尽其用。在提到瓜茄瓠芋之类时,他说:“实则不止当菜,兼作饭矣。”“一物两用,何俭如之?”这种追求自然、以闲适心态对待世间万物、物尽其用的思想,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李渔简朴自然的生活观念,而且充分体现了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更为重要的事,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进一步提出“创立新制,最忌导人以奢。奢则贫者难行,而使富贵之家日流于侈,是败坏风俗之书,非扶持名教之书也。”在倡导自然简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反对奢侈,这对于当时的时代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超前和超然。
诗意的人生观。李渔不仅是中国古代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文人,也是极具生活品味的哲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游玩娱乐氛围的陶然,使得李渔对艺术独具慧眼,体现出独特的人生观。李渔不但继承了明代性灵小品无视道学的传统,也清晰认识到了知识、技艺、修养与美好之间的依存关系,追求艺术化的生活和诗意化的人生。这与海德格尔所提出的“诗意的栖居”思想不谋而合。《闲情偶寄-凡例七则》指出:“然近日,人情喜读闲书,畏听庄论,有心劝世者,正告则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劝惩之意,绝不明言,或假草木昆虫之微,或借活命养生之大以寓之者,即所谓正告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也。”《闲情偶寄》中的听琴观棋、养花种竹、蓄养禽鱼都能让李渔进入“神与物游”、“思与境偕”的境界,获得精神的自由舒展。可见,之于李渔,艺术与生活、美与生活、创造与欣赏都是内在融通、和谐共在的。这样一个惯常的生活空间在他眼中就成了一个“诗意的栖居地”。
李渔生态美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