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职业中学学前教育

职业中学学前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27 10:33: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职业中学学前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职业中学学前教育

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40-02

音乐欣赏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职业学校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欣赏教学活动所普遍采用的还是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播放录音)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为教学顺序的课程模式,与学生在音乐领域进行实践的需要相距甚远,不能有效的激起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新《音乐课程标准》和奥尔夫教学法,尝试改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运用"学科综合法",教学音乐欣赏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中职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知识面(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等),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在教学时,如果把音乐欣赏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是行不通的,尤其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对作品的感受、分析和理解能力。

何谓"学科综合"音乐欣赏教学呢?所谓"学科综合"音乐欣赏教学就是指把几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巧妙运用到音乐欣赏教学中去,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人文式"。两者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是相辅相成的。

1.1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教学。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位置,会产生风格各异的音乐。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历史、地理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去,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地理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在欣赏校本教材"客家山歌"时,可先讲解客家人的南迁历史及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的地理特征,了解客家山歌委婉秀丽,富有客家人的情调、淳朴与勤劳的音乐风格的音乐背景,让学生结合自已的见闻,认识两者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1.2音乐与文学的综合教学。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 如教学 "音乐与诗歌"中《阳关三叠》欣赏课时,让学生了解诗中伤感绝望的离乡之愁后,再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和这首诗情绪相反的诗句,这种做法很新鲜,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连许多平时上课不很积极的学生都在搜肠刮肚的思考,当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找到后 ,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陡然提升。

1.3音乐与美术的综合教学。音乐与美术也是姊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流动的画面",把美术称为"凝固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能使学生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

运用"学科综合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能使音乐欣赏课更生动、更立体,既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又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音乐欣赏课真正达到了"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目的。

2.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培养音乐想象、表现能力

2.1引导学生想象,激感共鸣。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与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记得一本书里曾经有郭沫若先生讲过的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职学生时代正是富于想象的年龄时代,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她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养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也不是单一的,是多姿多彩的。如,在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时,可要求学生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音乐播完后,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乐曲起不同的歌名。于是"丰收锣鼓""舞""闹新春"……等名字诞生了。虽然有的同学在欣赏过程中断章取义,但需要肯定的是她们确实动了脑筋,展开了想象。又如:"舞"这个名字,学生解释为"当我听到音乐时,我感到它带给我一种想跳的冲动,于是我就为它取名为'舞'。"这个名字虽然和乐曲的名字不一样,但他是用心去听、去想了,且很"雅",很富于想象力,敢于创新,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新世纪学生应须具备的素质。因此,我在教学音乐欣赏课时,每道题都允许有无数个答案,以激发学生想象的火花。

2.2引导大胆表现,培养表现能力。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如不注重表演,而侧重于感受、体验音乐,会使课堂变得沉闷、凝重。针对这一事实,我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欣赏课中大胆的加上体态律动这一项,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浓郁、活跃,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上,引导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拍打、运动,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对乐曲的不同理解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既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能动性,又让学生大胆的表现了音乐,还给音乐欣赏课平添了几分活跃气氛。

3.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音乐鉴赏兴趣

21世纪,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平台的建立、多媒体的运用为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新天地,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方式的改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特网上用之不竭的艺术教学资源信息,有助于突破传统欣赏课程的狭隘性,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3.1创设网络环境,改变学习方式。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如,利用因特网和校园网络,围绕阶段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有质量的、有个性的音乐学习网站,让学生随时可以欣赏音乐,查找有关资料,在这个"大环境"中,自然地接受音乐的熏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2依托网络平台,拓宽艺术视野。以音乐课程为突破口,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优势,创建有特色的音乐欣赏课。如,教学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欣赏课时,教师可根据教材需要,适当加入有关民族的舞蹈欣赏。先请学生课前上网了解相关民族的风土人情、音乐文化和网上欣赏、模仿自己感兴趣的民族舞蹈等,在课堂上再加以表演的方式,使学生形成多元文化观,达到传承民族文化,拓宽艺术视野的目的。

3.3发挥网络优势,关注学生发展。在音乐欣赏课中,要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这个巨大图书馆的优势,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浓缩世界音乐艺术的博览会,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艺术风情。教会学生上网学习的方法:如怎样搜索资料、如何利用关键词进行搜索等,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扬利除弊,学会学习、感知、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以进一步丰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艺术审美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总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网络资源,充分运用综合学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定能调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兴趣,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王西靖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篇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堂的课时安排比较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参与和体验,而舞蹈本身就需要学生多练习、多体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只需安排少量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然后安排学生进行练习,自己在旁边观察与指导。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所从事的是幼教工作,所以教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今后的教育工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有时候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舞蹈排练中,与学生共舞,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舞蹈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创编舞蹈,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艺术感悟、生活经历等都融入到舞蹈中,使得所演绎的舞蹈既充满艺术美。此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对幼儿的心理特征以及接受能力并不完全了解,所以在舞蹈教学中也应渗透幼儿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运用游戏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等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舞蹈。中职学校还可以与当地的幼儿园合作,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短暂实习,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真实的幼儿园教学环境,也能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幼教职业,明确自身的未来职业方向。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每位学生提高

当新生进入中职学校时,在舞蹈教学课堂上,就应该由专业的舞蹈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舞蹈基础展开一系列的摸底与评估,可以通过口头询问、集体考察或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此前的舞蹈学习状况。教师结合学生的舞蹈基础状况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课时,尽量从舞动基础开始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舞蹈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舞蹈基础等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行因材施教。例如,可以把任务教学法与分层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结合学生的舞蹈基础,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舞蹈基础良好、无舞蹈基础但身体素质良好和无舞蹈基础且身体素质不佳等,教师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舞蹈基本功练习方案,并引导和督促学生按照练习计划积极练习,且需要做好练习记录。给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用任务作为导向驱动学生用心练习舞蹈,鼓励学生之间积极交流与互助。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种综合教学法的效果十分明显,在学生的任务报告中,看到学生详细地记录了舞蹈练习的情况,包括自己的进步与不足、重难点动作、身体的变化、柔韧度的变化等等,还有些同学记录到与同学互帮互助的温馨与感动。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明显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性评价,表扬他们在练习中的表现和进步,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再次分层,这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渗透舞蹈文化教学,增深学生对舞蹈的理解

舞蹈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技巧,更需要让学生深刻地体味到舞蹈艺术的魅力,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进一步增强舞蹈的表演效果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学习舞蹈文化,就能让他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与了解舞蹈,丰富自身的舞蹈知识和舞蹈情感,便于自身舞蹈表演与舞蹈创作。教师要重视舞蹈文化的教学,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从中感悟到丰富的正面情感,从而可以使他们的内心情感得到发展和提升。例如,在完成民族舞的基本动作和芭蕾舞基本手位的教学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长,让各个小组自行编排舞蹈,一周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还要求学生在编排和练习舞蹈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心理感受和参与行为。在各个小组正式表演时,教师主要承担拍摄和拍照的工作,记录下每个小组的学生的表现,并由学生选出表演优秀的照片,进行集中展示,向学校申请可以在校园文化展示栏中进行展示。这样的方式,就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舞蹈文化,能够带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地学习舞蹈、表演舞蹈,激发内心的情感,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能力。

四、总结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是重点教学环节,教师必须引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的差异,鼓励学生大胆地创编舞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促进每位学生的全方面提高,进而让他们能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教育好每一位幼儿。

作者:李坤 单位:黑龙江密山文化馆

参考文献:

[1]金羽丹.浅析舞蹈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4(11).

第3篇

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后,不得不让我们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美术学习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学习美术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使得我们的教育工作能否真正实现目标,以及能否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怎样才来增强创造性思维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创造的动力

兴趣是学生努力获取知识的动力,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只有对美术拥有了强烈的兴趣,才会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创造,为能增强创造性思维做好铺垫与基础。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过:“教学成功与否,90%是如何使学生感兴趣,10%是教学。”可见,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只有当老师让学生培养了对美术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自愿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发展他们的个性特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够通过假设的情境,不断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让学生能够更富有激情与创造力,在创设的情境中,可以打开学生的臆想世界,让他们脱离这个世俗,追求更加纯粹的美术魅力。

三、贴近生活,发挥形象思维

只有做到贴近生活,才能高于生活。往往是因为创作贴近生活才更加的吸引人的眼球。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很多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他们有着自身具有的浓浓乡村气息,他们眼里的色彩更加鲜艳,见过更多的美丽景色,他们有着比生活在城市的人有着更多的生活经历,因此,结合这样的特点,老师教会学生贴近生活,发挥形象思维,创作的作品就更加引人入胜。

四、自由式的开放课堂,给学生以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目前社会倡导的是自由开放的社会,那么以前传统古板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必将加以改变。教学模式也应从以前的古板灌输模式转换成自由开放模式,老师不仅仅要站在讲台上授课,而是要走下讲桌,与学生们打成一片,鼓励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表达自己的思想。

学生是具有思维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思想,在自主实践中,他们因为每个人都境遇不同,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他们对同一事物当然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老师只有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更好地体现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的更自由的空间。

五、提供更新鲜的素材,增强创造能力

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鲜素材,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他们的绘画表现形式,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绘画经验和经历。

美术是一项感性的活动,创造性思维也是自身对感性材料的一种思考,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自身感受事务,通过对事物的多听、多看、多观察已达到对事物的感官认识,增长学生的积累,开阔眼界,为他们的绘画提供更多的创作资源,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美术带来的乐趣。

六、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积极性

1.营造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环境是老师站在高高的讲台,学生在下面整齐的望着老师,这样的环境会让学生潜意识地抗拒和压抑。而轻松的环境应该是学生围坐在老师旁,大家就像在轻松地聊天一样,自由开放的学习,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同学以及老师的耐心回答,这样就不断地使学生有不断地思考学习的动力。

2.采用活泼多样的学习方式

一成不变的学习方式只会造成学生学习的枯燥乏味,因此,采取多种的学习方式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要采取怎样的学习方式呢?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是所有人都能追捧的。只有课堂是愉悦气氛,学生才会更加把知识牢记于心,不仅仅是靠死记硬背,而是从真正性质上的理解了知识的涵义。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而不是老师。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老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和参与者,倾听学生们的独特的见解,并在一方面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一方面指出学生想法存在的不足,这样不仅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提高了学生不断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3.多方面的课堂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依附书本教材,还要从有限的教材中寻求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老师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与收集,平时要注意生活的每个细节。遇到什么好的素材,拿给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就不断激发学生的绘画创作灵感,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其实也是源于生活。在对课堂的拓展时,也就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与积累,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有了更多的感受。

4.学生动手能力训练

第4篇

关键词:中职 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 个案教育

班级管理需要爱心、耐心、细心,和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要爱岗敬业,爱心塑人。要尽职尽责地去干好这份工作,要对得起学校、学生和家长,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班主任要热爱并尊重每名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让每名学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苦心,他们就会尽心尽力地去做好各方面的事情。

一、个别教育案例

案例一:迎春是一个好动、散漫、脾气倔强的学生,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学生,现在却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她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舞蹈、钢琴技能考核不合格,还经常影响同学学习和技能练习,任课教师多次打电话反映她的情况。我多次找她谈话,可每次谈话,她表态很好,但在行动上却没有一点儿进步。有一次我上课,她旁若无人地趴在桌子上睡觉,当时我心里非常气愤,但怕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所以就没在班上批评她,直到下课后我让她到办公室里来。虽然心中充满怒火,但我还是没有严厉批评她,因为我知道她脾气比较倔强,说得过重反而适得其反。我问她今天是否身体不舒服还是其他原因要这样做,并谈了一些做学生的道理及人与人应互相尊重等,她可能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态度不是很强硬。经过耐心观察,我发现她的一些爱好特点,如喜欢美术、打羽毛球等。于是我积极走进她的生活,陪她打球,了解她的心理世界,从全方位对她关心,并积极引导她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她,我会有意识地先向她问好;只要她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她生病时,我主动关心她。久而久之,她也逐渐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好”,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案例二:阳阳家住市内,听说有早恋的倾向,我找她谈心,循序渐进地聊到早恋的事,向她了解情况,并且做了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告诉她青春期的孩子有互相吸引、彼此好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对“爱情”还不够成熟,要以学业为重,只有掌握了一技之长,才能理想就业,如果真的喜欢,可以把感情埋藏到心里。后来又多次找她谈心,并且教她如何去处理好这一关系。又抓住校运会她为班级争得很多荣誉这一契机,在班级大力表扬她,把她的注意力吸引到为班级、为自己争得荣誉上,进而一心一意努力学习,为班级和自己赢得了荣誉。后来这件事她处理得很好,虽然现在她还有些贪玩,但可以看到她一点一点的进步,我的心里也很高兴。

二、个案教育体会

1.“严师出高徒”。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否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教师态度的强硬和武断,时间长了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导致依赖性、神经质、敌意等不良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2.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我们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初中阶段大多不被老师欣赏和信任。如果我相信他们的话,他们就会特别高兴,对老师的要求照做不打折扣。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最不稳定的时期,此时尚未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缺乏耐心,不分场合当众揭短、挖苦嘲讽,会导致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损伤。尊重学生,是师爱最真诚的流露,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其自我价值的发现。

3.密切与学生的交往。深入学生当中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师爱的突出表现。世界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当教师使一个学生认识到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希望得到师爱的滋润。一般说来,感受到了师爱的学生,均会激发出对教师之爱。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会产生神奇的教育实效,它能使学生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甚至于因对其教师有好感而发展到对该教师所教课程感兴趣,确实体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4.班主任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使整个班集体具有凝聚力。要做到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说话要三思,说完后一定得兑现,不能让学生觉得班主任说话不算数,这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要做到勤跟班级。班主任常到班级中去,一方面多留心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无时无刻不在他们身边关注着他们,这样,学生就会时刻谨言慎行,形成自我约束力。

第5篇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中职学前教育问题应用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保持一致,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和过硬的职业技能的人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特有国情下的产物,它极大的弥补了师范类学校对学前教育师的培养不足,满足了社会的需求。然而中职教育的学生起点低,综合素质较低,尤其是对专业课的学习来讲,更是有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满足社会对工作者的要求,未来的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所以中职学前教育要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推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一体化教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为了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保持学校的理论课能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在学校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以后的就业中,更好的进入自己的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的需求。然而在现今的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专业性的教学,只是一味的理论陈述,而且教材大多更新缓慢,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没有相应的实践部分,导致进入社会不能很快的将知识转换为生产力。所以我们需要将一体化教学应用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来。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所谓的课堂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中心,还是我们实践练习的产所,通过教师的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能对知识加以牢记,还能很好的将知识转化为劳动技能。一体化教学在多种教学方法的配合下更有利于知识教学的展开。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一体化教学的原则。首先,根据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学校的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相结合,从学生的自身情境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通过建立与学生知识结构相似的模型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好方法的掌握,在这个要求下,教学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结,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引导他们积极的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自我探索的能力,形成一种自己主动学习知识和转化为技能的习惯。所以教学的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其次,就是现在大多学校的教学仅仅是限于知识的传授,而且多门课程中还有很多重复学习的部分,浪费了大多的时间,更严重的是这些教学与实际的工作技能有很大的偏差,就是课堂的内容仅仅只是一种传授,没有与以后的实际工作相联系。理论与实践脱离,不能做到相互促进,互为影响。要知道学校的教育是为企业和社会提供需要的人才,一切得以社会的标准为主。所以一定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 课程目标一体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不仅具有很高的职业技能,还要有很高的综合能力,在生产和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型人才。按照教育部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主要的内容就是改变现在课堂中对知识过于重视的现状,注重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培养和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现在要求课程教学必须要达到下面的三个目标:第一点就是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实力,需要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在专业方面的技能,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掌握学前教育的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钢琴、舞蹈、绘画、游戏等基本技能,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的学前教育专门人才,努力构建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化教学课程体系。

2 课程设置一体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以三学六法为主体。这种模式看起来比较合理,但是经过认真分析之后不难发现这种教育模式并不能和现在的教学体系以及课程体系相适应,这种模式机构非常的复杂,管理等方面都很混乱,同时这种模式还占据了很多的教学资源,使得教学资源不能够得到最合理有效的利用,师范性和职业性不能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三学主要是指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中职教育中应该选择课程中的精髓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学到专业方面的技能。这些课程必须高度凝结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既要反映学科的精华,同时还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幼师教育课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六法,但无论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还是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育课程的重点和内容还是偏向于六法。在现在的教学体系中六法的弊病逐渐开始凸显出来,其过于注重教师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但是六法教学还是拥有很多的优点,这些教学优点元素是中职学前教育所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不能够因为六法存在一些较小的问题二将其抛弃,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将六法进行完善,同时结合全新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通过有效合理的组织,实现技能方面的提升。

3教学方法一体化。项目学习法:运用项目学习法将课程学习任务分解为多个学习项目,使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能够不断的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操作练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演艺,活动设计,观点辩论等多种途径主动探究,来解决问题。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三段式,也就是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归纳小结,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顺序,让学生能够深入全面的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最后几分钟,利用这几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课堂的感想以及对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能够保证学生真正的理解学前教育。

综上所述,实现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应用,不仅对于完善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理念,同时还能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有力的推动本专业的发展,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为我国以后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还更好的丰富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顾更好的通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要求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邱学军,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钳工教学中的探索―以中职学校为例,科技信息,2012

第6篇

(一)专业术语使得学生学习感到困难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乐理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有许多抽象难懂的专业术语,这些专业属于对学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比如说乐理知识中的五线谱、切分音、跳音、间奏、伴奏、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等,都是音乐的基本乐理知识。并且这类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主要就是通过记忆来实现对其的把握,这就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

(二)中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音乐乐理基础

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都是文化课成绩不高且从前没有接触过音乐专业,进而造成缺乏音乐乐理基础。如果一上来就对学生进行这些乐理知识的灌输必然会使得学生丧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这就无法实现学生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乐理相关知识,无论是之后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就业都会受到影响。

(三)教师的教学难以落到实处

许多教师对于这门课程也会感到苦恼,主要是因为本是枯燥的内容,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按照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对于知识的把握也得不到实现。所以教师很多时候会感到教学力不从心,也会使得教师的教学难以落到实处。

二、改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教学现状的措施

(一)把握好第一堂课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入意义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把握好第一堂课对于学生的指导意义非常重要。教师要在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堂课就抓住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走进课堂,真正的爱上乐理学习。首先要对音乐教学提出宏观的要求,让学生愿意走进音乐的海洋当中畅游。其次还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学习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学习的难点,这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开展将会有一定的帮助。学生带着期待走入课堂,也就会对这一专业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根据学生具体实际进行分层教学目标的设定

分层教学也是当前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之后,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实际情况,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按照学生不同的特点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针对于大多数人的,这个目标和要求应该是大多数同学可以实现和满足的,这样教师教学的开展才会有一定的意义,学生学习起来才不会感到过于吃力。

(三)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中且具有实用性

由于中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生源都来自于农村地区且大多数学生的文化课程并不优秀,所以这就造就了学生学习功底的薄弱,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教学内容难度设置要适中,并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并且还要考虑到学生未来从业的幼教要求。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包括乐理基础知识,也可以包括如何将音乐传递给学生的技巧,让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之后的从业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有效经验,进而提升专业水平。

(四)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更乐于接受知识。由于乐理知识本身就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教室就应该努力让学生尽可能的放松,即便遇到了一些困难,教师也应该耐心的给予帮助和辅导,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对于乐理知识的传授,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将跳动的音符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一些乐曲的播放,让学生沉浸在其中,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同时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乐理知识的填充做出努力。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钢琴学科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091

《钢琴》这门课程,对中职学校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实践和创造力,而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存在着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练琴时间少;钢琴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离;钢琴教学形式单一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忽视钢琴的基础教学及对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探讨等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心智未完全成熟,学习钢琴的条件较差;中职学校学制短、科目多,学生练琴时间难以保证;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教师常常强调钢琴弹奏的技巧、难度等,忽略了培养目标;中职学校缺少系统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钢琴及琴房严重不足。就如何构建适合学生身心特征与专业特点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笔者在教学工作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研究对策。

1 改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钢琴》课的教学目标

中职学前专业的钢琴教学不是培养钢琴演奏者,而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钢琴教学的目的从狭义的角度讲是培养学生与键盘有关的幼儿园音乐教学能力。从广义的角度讲国家教育部与2011年12月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更加强调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游戏离不开音乐的伴奏,这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只进行钢琴的单科教学,要把乐理、试唱、声乐、幼儿歌曲弹唱、音乐欣赏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到钢琴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及品行修养,适应当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2 选好教材吃透教材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1 选好教材吃透教材

首先,教材的选用既要考虑整个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又要适合学生的实际,中职学前专业的教材要偏重与基础训练,强调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知识,如正确的弹奏姿势、基本弹奏法、常用技巧训练等,使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有继续学习发展的潜力。基础训练可以选择哈农《钢琴练指法》,入门可以《拜尔钢琴基本教程》为主、练习曲可选择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作品849,随着程度的提高可加入简单的复调,如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及古今中外各种风格的乐曲,如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钢琴小奏鸣曲大全》等来扩展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作品的选择以其所能达到的技术难点为“度”。

其次,教师要心中有数, 吃透教材,钢琴学习的教材通常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几大类,吃透教材就是要熟知教材的类型、内容、程度、训练的目的等。

2.2 教材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首先,教材要科学搭配,循序渐进。要尽量全面地将常用的练习曲及乐曲按技术类型、难易程度依次编排分类,每首练习曲有自己的训练目标,乐曲可配合其技术类型,根据学生的程度穿插的选用,在学习中强化巩固。

其次,要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材要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特点、教学进度作相应调整。对自然条件好、接受和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进度就可以加快。对自身手小、手指独立性、灵活性等因素限制的学生,进度就可以慢些。教学中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条件及技术差异挑选相应的练习曲。

3 教师要注重教学法的研究

钢琴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乐器,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音乐实践能力,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法的研究。

3.1 常用的钢琴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教师讲解所教授的练习曲、乐曲。②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奏所教授的练习曲、乐曲。③欣赏法:教师通过演奏或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④模仿法:教师示范演奏练习曲、乐曲,学生进行模仿。⑤练习法:用于课堂上的实训和课后的练习。⑥交流法: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改进课堂教学。⑦实践法:课上的知识与幼儿园实践的结合。

3.2 要选择的运用多种教学法

钢琴课除了采用以往常用的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外,还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有选择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对比式、任务驱动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讲解颗粒型与歌唱性键盘触键的不同时,除了运用讲授法、示范法给学生示范讲解弹奏要领外,还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学会倾听音色的不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对比法讲解手臂跳音可比喻“鸡叨米”、 讲解手腕跳音可比喻“拍皮球”,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比较二者的不同;运用任务驱动式、探究式的方法讲解伴奏音型与幼儿歌曲的运用。

另外,还要尝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教学展示、运用音乐电子示教版进行乐理试唱教学、运用电子钢琴教室进行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等。

4 《钢琴》课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4.1 打好钢琴弹奏的基本功

钢琴弹奏的基本功包括钢琴弹奏基本的姿势和基本奏法。“基本姿势”包括坐的姿势,身体的姿势,脚的位子,手臂,手腕的形态,手型和每个手指的触点。“基本奏法”包括最基本的三种奏法,非连音、连音和跳音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如:和弦、装饰音、音阶、琶音等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技巧。钢琴基本功是学前钢琴教学的基础和保证,是每个初学者必须首先进行的专门训练,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钢琴弹奏的基本能力,为以后的钢琴学习、儿童歌曲弹唱奠定基础。

教学可采取以下措施。

4.1.1 做好《钢琴》的启蒙教学

首先,手指训练应从重心较稳的3指开始,接着加入2、4指再学5和1指。其次,采用中央C入门法,用中央C开始入门同时学习高低音谱表。逐步向高、低音扩展是较适合中职学生的。所以,教学时可借鉴中央C入门的教材或把《拜尔》入门时进行改编教学。再次,教好钢琴的三种基本奏法:非连音奏法,关键体会重量落下手指触键掌关节的支撑和指关节的巩固以及其它手指的放松;连音奏法的关键是重心移动,先从两个连音开始,像走路一样把重心转移过去连音的落下与抬起与非连音奏法一样:跳音的学习主要讲解手臂跳音(手指一触及键盘立刻反弹跳起)和手腕跳音(用手腕主动发力,抬起手来迅速下键,触及键盘后立即反弹跳起)。

4.1.2 强化4、5指的训练,提高五指的均衡感

多数学生在学习连音奏法之后,感到4、5指不独立灵活、弹奏时还会出现不均匀,漏音的现象,教学时可采取由3指学习非连音奏法,接着学四指,使之尽早开始训练;凡是能用4、5指弹奏的音位不能用其它手指代替;运用哈农《钢琴练指法》NO.4、6、11、22、27、30等进行4、5指的连、断及变奏练习。

4.1.3 及时解决弹奏中的问题

学生在学琴之初由于键盘不熟,常会出现不看谱弹奏、在书上标上简谱或其它符号、只用2、3指或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指法弹奏等问题,如不及时纠正,后患无穷,教师除了指出利害关系外,还可以采取强制的措施,如检琴时,挡住看键盘的视线、换调无标记的书、分析指法的科学合理性等,并逐步变被动为主动,引起学习的良性循环。

4.1.4 注意音乐感的培养

从学琴开始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通过非连音的掉手练习让学生体会只有良好手型和正确触键才能弹出好听的声音。而在学习各种基本奏法的同时仍要启发学生主动表现音乐。对学生音乐感的培养,要从层次感和节奏感两个方面进行,一首新曲子在弹奏之前要让学生一起打节奏、试唱旋律、分组分声部的进行,同时要求学生互相聆听,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节奏感的培养,要从节奏的准确、统一和节奏的自然强弱进行。音乐感的培养,除了在教学中进行以外,还应当通过欣赏优秀的演奏、演唱听音乐会、进行同专业的技能比赛等多层次多渠道的进行。

4.2 教学形式要机动灵活,面向全体学生

钢琴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一对一”个别授课方式,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机动灵活的授课形式。

通过集体课讲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理论、方法及作品分析等钢琴学习中的共性问题,省去了个别授课内容的重复讲授,使讲授内容更系统,更有条理。学生在一起也可取长补短、互帮互学。

通过小组课把教学进度和内容大致相同的学生分在一小组授课。这是中职《钢琴》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计划、教案的填写要以小组课为主,讲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要求和奏法,解决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一个组的学生布置同一首曲目,让他们各自弹奏,教师指导并分析其优缺点,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通过个别课针对不同学生各自存在的问题及小组课回课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4.3 加强键盘实践,提高学生儿歌伴奏的编配与弹唱能力

教学中从以下几点入手。

4.3.1 通过《钢琴》课进行引导、点播

对《拜厄》、《车尔尼599》教学中涉及到的柱式、半分解、全分解典型伴奏音型、调式调性等教师可加进伴奏指导,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分析伴奏的形式及所适合的儿童歌曲,为学生掌握即兴伴奏的理论和实践奠定基础。

4.3.2 通过集体课讲授伴奏的基本理论及编配方法

熟练掌握C、F、G、D、B、大调a、d小调正三和弦、属七和弦的连接方法;柱式、分解、半分、琶音基本伴奏音型的运用,然后再拓展付三和弦、重属和弦、调试、调性,歌曲的体裁、结构的分析、每节课要本着精讲多练,选择典型的小曲通过练习增强举一反三的能力,并做到堂堂计分,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4.3.3 通过见习、实习加强键盘实践能力

见习、实习之前要制定好计划、方案,准备几首编配伴奏的不同风格类型的歌曲在同学们之间展示、交流、改进,再到幼儿园教学中去检验。

4.4 掌握好的练琴方法,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4.4.1 掌握好的练琴方法

避免一首曲子从头到尾不断的弹奏,科学的练琴方法是根据内容把乐曲、练习曲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要分手、分声部练习再合起来练习,练好一部分再练下一部分,重点、难点要单独练,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连起来弹奏时要把每一个动作放慢进行,把快速不易察觉的细微动作做充分,最后逐步达到要求的速度。

4.4.2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做到:尽量保证一天一节课的练琴时间(45分钟),先练基本功,再练练习曲,其中基本功的练习占练琴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要利用好零散的时间练琴。如早自习、课间、中午、放学;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制定好练琴的计划。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的现状、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我们要正确认识中职学前专业《钢琴》教学的重要性;要了解学生、吃透并选好教材;教学形式要机动灵活;要打好钢琴弹奏的基本功;加强键盘实践,提高学生儿歌伴奏的编配与弹唱能力等等。目的是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教学效率,适合社会对幼儿教师在钢琴技能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代白生.钢琴教学法[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黄少芸.钢琴即兴伴奏[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第8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教学科研;职业教育

一、声乐教学对学期教育专业教学管理的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能够培养将来能够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学前教育工作人员或其他相关研究机构的人才而设置的专业学科。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并毕业的学生将来可能面对的会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这是一份很有荣耀的工作,也是一份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现在的小孩都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宝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和激烈的现实环境使得父母更加希望子女获得比他们更好的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课程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具备多样化的才艺才能,使其能够以更加鲜活、灵动的面貌出现孩子面前,激发孩子对于音乐的兴趣,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开发;同时,声乐教学也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心灵的宁静,让自己的心更纯粹、更自然,这样更能接近孩子们的世界,对自己也是不错的熏陶。

二、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的师生质量偏低,新进学生音乐“零基础”较多当前职业教育在我国尚是一个误区,许多人包括不少的教育工作者都认为职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补充,职业教育吸纳的都是那些上不了好大学、好高中的学生,这种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导致了我国职业教育长期沦为通识教育的附庸,职业教育吸收的生源也是通识教育挑剩下来的,普遍存在主动学习意识较差、学习能力较弱、性格缺陷(如自卑、过度叛逆等)等问题。而且,由于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音乐课程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占比较少,到了初三以后更是因为升学的紧迫任务而有名无实了。这导致许多学生并没有接受多少正规的音乐教育和声乐训练,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孩子,可能连像样的音乐器材都没见过。偏薄的音乐基础使得声乐教学进展缓慢,也收效甚微。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中职学校长期处于被忽视和轻视的地位,地方政府的资源支持缺乏,优秀的老师也不愿过来,没有好的老师又怎能保障声乐教学的高质量呢?而且,许多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师来源于音乐学院,缺乏幼托机构的实践经历,属于学院派,这对于注重实用性的学前教育专业类似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声乐教学难接地气。(二)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过于向专业化看齐,同自身的学科特点不符在教学模式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沿袭音乐学院的教学教学方法,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通过“听、学、唱、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表达能力,提高乐感和找准发音、呼吸、唱腔等的正确方式;在教材内容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也大都采用高等音乐院校的音乐教材,采编了大量的艺术歌曲,注重乐理的学习等。这种过度倾向于专业化音乐教学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偏离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自身发展特点,毕竟学前教育专业并不是培养优秀的歌唱家、音乐家或者鉴赏家,而是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和表达能力,着重学生的音乐渲染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借助音乐同孩子进行沟通和对话,并传递教育理念和情感。事实上,许多学生在工作环境中需要歌唱的更多的是幼儿歌曲,其面对的也并不是那些经验丰富、乐感出众、表情严肃的音乐家,而是一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过于专业化的教学倾向会束缚学生的行为和思想,造成他们同孩子之间的鸿沟。(三)学校对声乐教学课程不重视,授课学时安排过低声乐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然而学校对声乐教学课程重视程度并不够。许多学校安排的声乐教学课时可能就是一周两节。这么短的教学时间,老师可能也就是基本完成教学课程任务,根本不可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深耕细挖、咀嚼精华,只能是囫囵吞枣、求个大概。授课时间有限,老师就更偏向于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如此反复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声乐教学质量始终难有质的提升。(四)忽视对改进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探讨,教学质量长期低谷徘徊当前中职学校整体科研氛围并不浓厚,缺乏相应的中职科研管理机构,也缺乏固定的中职科研工作者。中职教学科研存在随意的、没有固定课题的现象,同时,中职教学科研也存在科研成果缺乏有效鉴定的现象。由于人们对中职教育的漠视,许多中职教育科研成果长期遭受冷落,也缺乏相应的媒体和组织机构去宣传和推广。当然,科研经费的缺乏也是中职科研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师资力量偏弱,缺乏有水平的科研工作者,致使教学科研长期处于落后和被忽视的境地。这种对教学科研的忽视,使得声乐教学长期因循守旧,始终处于低谷徘徊,难有大的突破。

三、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一)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年复一年的严峻,注重“学用结合”的职业教育重新被人们所提起和重视。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时候给予其应有的地位和社会资源了。国家应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放置在同等社会地位上,给予同样的生源保障和资源给付。通识教育作为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平台,职业教育则作为技术人才的实训摇篮,两者同样重要。同时应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转变过去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促进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平衡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藉此带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升。(二)明确培养目标,找准学科定位,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中职学校应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即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同学前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前儿童完成学前的智力准备和心理准备的幼儿教育人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应确立起实用导向型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渲染和沟通能力,更多的是交会学生用所学的音乐知识达成同孩童的交流。当然,基础的声乐技巧和乐理知识仍需掌握,否则学生难以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应通过更富于表现力的教学方式,如实验教学、院园结合、分组教学等提振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针对新进学生普遍音乐基础较差,可以采取“以老带新、以先帮后”的方式,鼓励具有音乐基础和声乐学习优异的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指导和帮助,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营造更为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材上,教育部门应组织编写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教材课本,提高针对性。教师也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培养目标,合理删减、重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和时效性。三)提高对声乐教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中职学校应合理制定声乐教学的教学任务要求,并按照教学任务要求和培养目标科学安排授课课时,以保障教师能够充足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学校也应保障声乐教学的教学需求,如训练场地、声乐器材等,加强声乐教学的硬件建设。(四)鼓励和推动中职教学调研,加大教学调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创新是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针对当前中职教学科研环境较差的现象,应努力做好四个方面鼓励和推动中职教学科研发展,为提高声乐教学质量铺好路、架好桥:一是教育部门应在科研机构内部设置中职教学科研研究机构,并配备相应的科研人员;二是加强中职教学科研的经费投入。教育部门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经费和课题项目推动中职教学科研发展,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对中职教学科研的支持中来,多元化筹措中职教学科研经费;三是加强教学科研成果鉴定和宣传应用;四是做好中职教学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工作。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