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原因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27 15:08: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原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原因

第1篇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文化导入教学效果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受到经济、政治、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从这个意义上,有的学者将文化上升到思维方式的层面,将其看成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东西,所以文化的差异,不仅是文化本体和文化形态或产品的不同,更是一种模式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1.哲学渊源层面上的差异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更注重和顺应自然节奏,遵循自然规律,同时也形成了守旧复古、循规蹈矩、求实中庸的思维方式,而不善于对自然的探索和科学的追求。西方哲学的源头在古希腊,强调天人相分,以求实求知为主旨,西方民族的个性自由、民主精神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样形成了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探索自然的品质。

2.思维模式层面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朦胧、写意、含蓄,强调在和谐中体悟达观。西方人的思维方法从最初就把着眼点放在大本大原问题上,注重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逻辑推理。中国人习惯从整体中看个体,善于把握整体,合二为一,注重平衡,异中求同;而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逻辑片面性,强调理性,习惯从个体中看整体,喜欢化整为零,一分为二,注重分析,同中求异。

3.价值观与交往行为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交往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的立场出发,强调个性。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独立性,因此中国人非常重视参与,以及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

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语言和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息息相关。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文化的产物。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在词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英汉语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如动植物词汇、颜色词汇、地名词汇、数字、习语等,通过对比分析英汉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展示中西方文化差异。

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通过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进而学习英语语法,减少Chinglish(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以英语思维模式学习英语,排除母语文化和母语思维的干扰,按西方人的观念和思维进行有效的交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广泛收集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如各类报刊、文摘、杂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有助于在深层次上对异域文化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借助此幻灯片、娱乐电影等,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三、英语教学应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交际能力不但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社会规则的了解和熟识。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对比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但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在交际规则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英语的学生不但要了解而且要深入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交际规则、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不断引导学生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使他们逐步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把握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准确理解和正确、灵活运用英语的目的。

1.分析和掌握文化差异的本质

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虽然语言因文化不同而不同,但我们只停留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面现象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学习文化差异的本质,才能达到准确的理解。如果英语教学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文化差异现象,而没有深入到差异的本质并对学生作出解释,学生就不可能做到对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只能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所以讲清“为什么”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将表面某些零碎的差异现象系统化,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分析这些看似零散的差异现象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分析差异现象找到其本质。如此循序渐进地学习,学生才能逐步学会适时、适宜地把握语言环境,熟练运用各种交际手段。

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现今,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识到,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它至少包括三方面的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和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其实,跨文化交际学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比较,关注的核心就是文化差异,因此其研究成果就是帮助学生找出造成语言表面形成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在英语教学中指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搞好英语日常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有目的地在教学中渗透一些交际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辅的课外阅读,或组织观看英语原声电影,运用网络将相关的社会文化内涵渗透到学生心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触摸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世界。同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在课堂上用纯英语教学,创造一些英语听说氛围,通过创造模拟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对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忽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交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唯有注重提高学生对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社会知识的了解,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运用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John C. Condon & Fathi S. Yousef.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Bobbs: Errll Educational Publishing, 1997.

[2]Scollon,R.& Scollon,S.W.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 [M].Blackwell,1995.

[3]Thomas,Elliott Berry.Values in American Culture:Statements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 [M].The Odyssey Press,Inc.,1966.

第2篇

文化差异影响原因翻译方法王佐良先生指出:“翻译的最大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多元化的。同时,它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方式、思考习惯、价值观念等。中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人文地理、语言思维、教育礼仪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翻译时,会遇到文化差异影响翻译顺利进行的情况,尤其表现在如何选择词汇方面。

那么,中西方文化差异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传统习俗的差异。中国人注重形式、注重的整体观念、崇尚热情、注重外形上的美感、重写意、重情感;西方人注重内容、注重个体意识、注重理性注重内在实用性、重写实、重理智。

第二,历史文化差异。中国人重道义,重感情,中国文化强调“道”“仁”,即教化的工夫,血缘的亲情在中华文化中是割舍不断的,是首要的。西方人重功效,重理智,西方的一切学说都始于哲学,即智慧的学问。

第三,宗教神话差异。中国受佛教影响深远,所以汉语中有许多与佛教有关的表达方式,而基督教及《圣经》对西方的语言文化有巨大的影响。

我们在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后,自然对这些差异所导致的影响翻译的原因也有所了解。翻译是一个再认识、再表达的过程,我们通过准确地选择词汇,来体现原文风格,并为读者接受。翻译家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这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那么,影响词汇翻译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第一,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中英语言词汇出现空缺情况。词汇空缺是指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等或契合的词。它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物质生活方面和文化方面。例如,汉语文化中的道教以及和道教相关的词汇,在英语当中是没有对应词汇的。除此之外,汉语文化当中还有本命年等相关内容,也不存在于英语文化之中。同样,英语当中的一些关于文化的词汇,如hippie等在汉语中也是没有精确对应的词汇。

第二,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下,中英文词汇出现词义差异现象。例如,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来看,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这也就导致了汉语词汇当中存在大量和农业有关的词汇,而英语中与之意思对应的却是一些和海洋有关的词汇。又如,中国文化喜欢一些和美好词汇谐音的动物,如蝙蝠、蟾蜍、龙等,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于这些动物却是不喜欢的。这就导致了一些俗语和约定俗成的语言用法存在了很大的差异,容易导致歧义现象。

第三,由于长久以来存在的传统差异,导致中英词汇出现词义冲突。通俗地说,词义冲突是指中英文中的一些词汇在表层意思上是一一对应的,但其所表达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底蕴是有所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例如,在颜色的表达方面,中文中和蓝色相关的词汇是褒义词。而在英文中,和蓝色相关的词汇既可以做褒义词,也可以做贬义词。即便是褒义词,其具体内涵和汉语中的内涵也是不相同的。

第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人们对于中英文中的一些词汇产生了不同的联想。由于受到不同文化氛围的影响和不同思想的指导,人们对于中英文中一些特定词汇的联想也不尽相同,这也影响了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对于词汇的选择。例如,汉语中的“吃醋”“酸葡萄”,在翻译时我们不能直译过去,需要采用英语的能够表达嫉妒的词汇。否则,就无法表达愿意。所以说,我们在表达同一含义时,要根据不同文化内涵,选择能够产生相同语用涵义的词汇。

由于以上文化差异对词汇翻译影响的原因,使得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丢失、误导中西方文化中的信息,造成理解障碍、理解错误,无法体会源语言的内涵和魅力。这种词汇语义无法对应文化内涵、无法反映文化价值的现象,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选择词汇时应当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谨慎,仔细地分析隐含在词汇背后的文化因素,按照目的语的习惯进行选词,尽量做到准确地转化语言、移植文化。那么,我们在翻译中选择词汇时,应采取哪些方法呢?

第一,虽然中西文化存在差异,我们也可以采取直接译出原文的方法,即直译法。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源语言词汇的形式,也可以传达出源语言的内涵。它既能够体现出源语言的文化,也利于译语的理解。例如,acid rain(酸雨),black market(黑市),pour oil on fire(火上浇油), gentlemen’s agreement(君子协定)等。

第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得一些源语言词汇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词汇,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例如: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等。

第三,由于中西方文化在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我们在翻译人名、地名、菜名等专有名词时,可以采用音译法或谐音翻译法,必要的时候可以加注解释。例如,sauna(桑拿浴“源于芬兰的一种蒸气浴”),a Don Juan(唐璜)等。

第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需要我们在翻译时要对一些词汇进行解释,即释译法。在采取这种方法的时候,我们要做到有理由、有根据准确翻译。例如,The study had a Spartan look.(这书房有一种简朴的景象),等等。

第五,为了避免文化差异导致译文晦涩难懂、死板模糊,我们在翻译时可以采用增译法,即增加适当的解释的词汇。例如,As a result of those economies, many of our new projects became possible.(由于采取了节约措施,我们的许多新工程才得以实施。)

第六,中英语言里的固定搭配、习惯用语的差异很大,我们在翻译时可以采用代换法,将词汇的意义具体化或抽象化。例如,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等。

总之,翻译既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交流。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成就了翻译的必要性。反过来,翻译也促进了文化的沟通、传播。一方面,我们要了解这些差异,找出这些差异对于翻译选词的影响原因。另一方面,也要针对这些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有效的翻译。

参考文献:

\[1\]王佐良.翻译:思考和试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奈达.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3\]刘川,段跃萍.跨文化差异与词汇翻译,翻译译丛\[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第3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观;差异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问题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广泛地关注。众所周知,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当中,并影响着人的具体行为。价值观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选择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具有很大的差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现实中,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差异容易激发矛盾,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于对立甚至是剑拨弩张的状态。这种现状,严重背离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的研究,以缓和国与国之间的紧张态势,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中国与西方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问题作了详细地阐述。

1.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

在现实中,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形成对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本文对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表现作了如下概括:

1.1行为模式差异

众所周知,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思维模式不同,行为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在中国,人们提倡“三思而后行”,做事谨慎小心,考虑问题细心周到,对人要以诚相待。而且,中国人将有野心视为一种不可取的行为。而与此不同,西方人将有野心视为一种积极的行为模式。在西方,孩子从小就接受自信与自立教育,使人们养成了“进攻”意识,这种意识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果断、直接、有野心。

1.2家庭观念差异

在现实中,中西方的家庭观念差异很大。而且,这种差异表现地特别明显。在中国,人们特别重视亲情,自觉地遵守三纲五常。对待父母,人们要孝敬,尽量做到百依百顺;对待兄弟姐妹,人们要同心协力,互帮互助,共同克服一切困难。在中国的家庭中,亲情的氛围异常浓厚,家庭成员之间缺少隐私。此外,中国人对待客人,视如家人,讲究一团和气。

而在西方国家,家庭观念就稍显淡薄。在西方人的眼中,家是一个私人领域,各自卧室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出入。而且,在西方家庭里,长辈与晚辈间可直呼其名。再有,西方家庭的孩子成年以后,就会搬出去自己住,过独立自主的生活。此外,在西方,亲人的概念划分地较为明确,有的家庭在就餐时还会各自付款。

1.3人际关系差异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影响下,中西方的人际关系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特别重感情;而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更重视实际。具体而言,在中国,儒家思想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较大。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人提倡“仁”与“礼”。其中,“仁”是指做人的基本标准,向人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而“礼”阐述了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在规范人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仁”与“礼”的有机结合,实现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进一步讲,“仁”主张尊尊亲亲的人际关系。而且,受封建思维的长期影响,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特别重视社会与情感因素,“长幼有序”与“朋友有信”是他们一贯奉行的人际关系原则。

受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西方人还养成了自由、独立、直率、冒险的民族性格。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西方人提倡人人平等。即使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可以为追求平等而进行竞争。与此同时,西方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去过多地考虑情感因素。与中国相比,他们更加注重公事公办。在处理问题上,即使双方存在亲属与朋友关系,也可以不讲任何情面。在物质分配的问题上,他们秉承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不会因为一些特殊关系而偏袒一方。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在这里,我们只是以中国为参照物,相比中国而言,他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单纯而已。绝大多数西方人不会拿“人情”去交易,去谋求各种不正当的利益。在西方,他们也爱好交友,对人热情大方,为人处世上重视礼数。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辩证地看,考虑问题要全面。

1.4语言表达差异

语言表达是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重要表现形式。这里所说的语言表达,主要包括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两个方面。首先,在口语表达方面,中国人显得既含蓄又排外,而西方人却表现地直接与简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思想观念差异导致的。在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而儒家思想又以“礼”与“仁”著称。在此影响下,中国人口语表达就表现的谦虚而谨慎。而在西方,人们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更大,再加上自身果断与直爽的文化特性,使得他们的口语表达显得开门见山。例如,同样是获得别人的赞扬,中国人会说“哪里!哪里!”,而西方人却说“非常感谢!”这充分说明,直接与含蓄是中西方口语表达的最明显差异。

而在书面表达方面,汉语非常重视用词,强调用词的严谨与含蓄。而相对来说,汉语对句式的要求就显得比较宽松。与此不同,西方语言特别重视句式,强调以形统意。此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喜欢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汉语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与模糊性,这正是这种习惯在语言上的表现。同时,汉语讲究隐性连贯,在造句上少用甚至不用连词。这说明,与西方语言的以形统意不同,汉语注重以神统形。而在西方,人们却喜欢从个体上把握事物。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实现认识与理解事物的目的。以英语为例,它强调句子的结构。一个句子只有符合主谓结构,才能满足句子的基本结构要求。我们通常所说的简单句,就是只有主谓语的句子。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复合句,是在主谓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一些附属结构,如连词、介词、副词等等。与英语不同,汉语有些时候可以省略某个主语或谓语。即使如此,它也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1.5知识获取方式差异

在知识获取方式方面,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通过观察事物,在观察中发现事物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也就是说,中国人是通过演绎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

而对西方人来说,他们将事物看成个体,通过对个体联系与区别的分析,实现认识事物的目的。换句话说,西方人是通过分析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此外,在认识过程中,中国人注重整体观察、审美情趣、直观经验。而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与伸缩性。而西方人在认知过程中更强调理性,其思维方式则具有直线性分析的特点。总之,演绎与分析是中西方在知识获取方式方面最显著的区别。

2.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成因分析

国与国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但是,这种现实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经济、历史发展与思维方式是三项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这三项因素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

社会经济因素。在现实中,社会经济发展不仅带来物质条件的改善,而且也引起了文化观念的变化。在工业革命之前,西方社会经济还远远落后于中国,这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尤其是在封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国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化成就,并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开始加强文化统治,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统治工具。长此以往,人们逐渐变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思想文化出现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的局面。而与此不同,经过工业改革的洗礼,中西方的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颠倒性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而且这种差距还越拉越大。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影响下,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和发展。而中国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外来侵略带来的文化腐蚀,使得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呈现出严重的落后态势。由此可见,中西方社会经济的差异,是造成中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历史发展因素。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对中国来说,它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例如,中国人尊崇尊老爱幼,强调安分守己,重视个人身份。在这种文化底蕴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一些特定的价值观念,并得以传承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它们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与三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思想也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在这种历史发展的影响下,它们形成了倡导自由平等与个性解放的价值观念。可见,中西方历史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造成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思维方式因素。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思维方式不是凭空产生的,而要受到民族哲学基础的影响。在中国,儒学、道学与佛学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地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持续性,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或者根本无法消除。从这三种哲学思想的角度看,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非常重视悟性。在此影响下,中国人在处理问题上显得比较含蓄,需要经过思考才能真正领悟他的本意。而与此截然相反,西方人在处理问题上却显得比较直接,其要表达的意思也是通俗易懂。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奉行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特别是理性主义,其注重形式论证,对西方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总之,思维方式是形成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不可忽视的因素。

3.结束语

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总体而言,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巨大。中国讲求“利他”精神,注重群体意识;而西方却讲求“利己”思维,重视个体意识。出现这些差异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经济因素、历史发展因素、思维方式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尽量避免国与国之间不必要的文化冲突,我们必须对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表现、成因、研究对策等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易顶强,艾超.中西方宪法文化的价值观差异比较—以近现代中国的立宪运动为视角[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03).

[2]周义龙.中西方人格特征差异成因的文化背景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3]陈静.从冲突走向融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价值观[J].新疆大学学报,2004(07).

第4篇

摘要:习语是文化的载体,最能体现一国文化的特质。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文化层面的翻译给中外很多译者都造成了困扰。怎样在最完整的保留源语言习语风姿的同时,在目的语读者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给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言的文化特色成了众多译者追求的目标。本文注重介绍了习语翻译中的用得较多的异化规划策略。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异化;归化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3-0171-01

一.造成中英习语差异的原因

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分别是英汉两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受各自民族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等的影响。下面主要从思维方式的不同和文化差异方面来说中英习语差异的原因。

1、思维方式的不同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会受到职业、性别、教育程度、自身性格的影响而不同于别人,但生活在同一国家的人其思维方式会有很多相似。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大背景的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相似点较少。中国人民重伦理,西方人重认知。中国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几千年可谓已根深蒂固,这从中国人日常使用的很多习语中可见一斑。如“顺其自然”“听天由命”等等。西方文化更看重的是对自然本质的认知,他们对天文学和地理方面这些自然界具体存在的事物更感兴趣。中国人重直觉,西方人重实证。中国人重直觉深受儒家文化,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从如下几个习语中可看出。如“恍然大悟”“了然于心”等等。西方人更注重通过对知识的认知、分析和实证来得到合理客观的结论。所以英语习语中有很多有关自然和科学的。

2、文化差异

中西方历史文化的不同。我们都知道习语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很多洗浴烙上了历史的印记。要真正的理解习语的深层含义需考虑到特定的历史背景。如汉语习语中“不为五斗米折腰”就要知道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个典故,很多习语都有历史典故在里面,英语习语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中西方地理文化的不同也是造成习语差异的很重要原因。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地貌特征使一国人们在面对同样的自然现象所产生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在航海事业发达的西方国家,有很多习语都与航海相关。就形成了很具特色的航海文化。英语习语中有“Still water runs deep”等习语。而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的国家,所以很多习语都与农业不无关联,诸如“力大如牛”“对牛弹琴”等可谓比比皆是。宗教文化的不同也是习语差异很大一原因。西方国家多信基督教所以很多特定的习语都出自《圣经》如“an eye for eye, a tooth for tooth”“apple of one"s eye”等习语都与《圣经》有着渊源。中西方价值观上存在有很大不同也是习语差异的一大原因。中国人备受推崇的是集体主义,坚信的是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诸如“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硬如铁”“众人拾柴火焰高”等习语有很多。而西方国家是个崇尚自由与自我的地方,独立与个人意识很强烈。此类崇尚集体主义的习语颇为少见。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有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典故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和翻译。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中的“a dog in the manger” (占着茅坑不拉屎)“egg in the beer(得寸进尺)” “a Pandora’s box”(潘多拉盒子,泛指灾难、麻烦、祸根的根源)。

二.翻译策略

说到习语翻译中中的策略,异化与归化是出现最早的也是翻译界一直存有争论的。接下来将主要从异化归化的定义,习语中的异化策略及其主要分支,习语翻译中的归化策略及其主要分支谈起。

1、异化与归化的定义

异化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

2、习语翻译中的异化策略

异化最常用的策略便是直译。对于中英习语中很形象很易于理解的习语,在采用直译策略可行的情况下要优先考虑直译。因为直译一方面保留了源语言中习语的形象,还丰富了目标与读者的词汇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向目标语读者传播异域文化很有帮助。诸如习语“笑掉大牙”则可直译为"to laugh off one"s teeth",而不会对目标与读者产生歧义。在直译不能完全传达习语含义的时候,直译加解释这一策略便发挥了作用。例如英语习语“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在被翻译成把煤运到纽斯卡尔时很多人很困惑,倘若在后面加上多此一举,意义便很明显,此类例子还有很多,如汉语例子“五十步笑白白”再翻译成英语的时候也要采用此等策略。用的很多的还有仿代策略,即对于中英习语中很多在形式上很相似,翻译后意义大体相当的要考虑此策略。因为这类习语已被人们所熟悉,仿代的话很容易在目标与读者哪里产生共鸣。如我们汉语里有一个歇后语“说曹操曹操到”就可以翻译为“Talk of Tsao Tsao, and he will appear”在仿代了英语习语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之后。这产生的效果要好很多。

3、习语翻译中的归化策略

归化策略里用得最多的是意译策略,所谓意译指的是在原语习语形式得不到保留的情况下要注重将它的深层含义传达出来。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之大,很多时候习语的有一定的不可译性。归化策略下常用的还有同义习语借代,省略还原等。

三、结论

归化异化策略无好坏之分,在翻译过程中要以翻译的文本,翻译的要求,翻译的目的,目的与读者的可接受程度作为考虑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异化归化在习语翻译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J],中国翻译,2002(05)。

[3]李明,汉英互动翻译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第5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父亲角色 中西方 差异

“角色”一词最初是在戏剧中使用的概念,后被社会学借用,指“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体系”[1]。“父亲角色”没有统一的定义,从传统养家者的经济角色,到西方工业革命以前的道德指引者,到20世纪20年代末的性别角色榜样,再到70年代中期以来的多元化角色,有关“父亲角色”的界定一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父亲角色”被笼统地定义为“特定社会对父亲期待(规定)的行为(职责)”[2]。本文中的父亲角色主要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有所不同,父亲角色在不同的家庭教育中又存在差异。虽然存在差异,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却是共同的,父亲扮演好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不仅能与母亲角色的相对缺陷形成互补,还能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使父亲自身及妻儿的幸福感有所提升,从而有利于家庭和谐,有利于社会和谐。

一、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表现

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中西方父亲在参与程度、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缺席”与“在位”

“缺席”与“在位”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程度的差异性表现。中国父亲的缺位现象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出现,在核心家庭、传统家庭及婚内家庭、离异家庭的家庭结构中,都会出现显性或隐性的父亲缺位现象。据《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调查统计,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父亲一方外出的就占40.2%,4.3%的留守儿童一年连父母的电话也接不到一次。城市家庭中,据英孚教育联合腾讯教育频道的问卷调研显示,在近5000个被调查者中,78%的人认为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仅6%的爸爸会把80%以上的业余时间用来陪伴孩子,但用来亲子共读、科学探索等高质量的互动仅占不到25%。因此,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陪伴质量更是得不到保证,这是中国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普遍状况。传统家庭中,孩子主要由祖辈照顾,易出现教育不一致;在核心家庭中,很多男性忙于工作,经常不能陪伴孩子,孩子虽然生活在双亲家庭,却只感受到母爱,出现很多“婚内单亲妈妈”,很多爸爸变成“隐形爸爸”;在离异家庭,父亲很少有机会和意愿陪伴孩子,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父亲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则稳步上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1965~2010年间,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从每周2.6小时大幅增长到7.2小时。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201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家有5岁以下孩子的父亲,96%跟孩子一起进餐,98%跟孩子一起玩,90%给孩子洗澡、换尿不湿或者穿衣服,60%给孩子念故事书。即使孩子父母离异,孩子的父亲也会时常陪伴孩子,注重孩子健康成长。

因此,与中国父亲相比较,西方国家的父亲在陪伴孩子时间、质量方面更可观,对孩子成长更有利。

(二)“集体”与“个人”

“集体”与“个人”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内容的差异性表现。“集体”指中国父亲注重培养子女的集体意识,“个人”指西方父亲注重培养子女的个性发展。集体主义文化是中国的一大文化,这一文化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通过集体中的他人对自己进行定位,认为个人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出来。受此影响,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父亲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做横比,引导孩子用外在的标准衡量自己,以了解和调整自身在集体中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服从和服务集体。如2012年春节期间,漫画《别人家的孩子》走红网络,引发了网友的感同身受,反响热烈,很多网友疯狂转发,转发和评论量一度达到了13万之多。不少人纷纷吐槽,最恨“别人家的孩子”,因为父母总是拿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且自己永远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同时,《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扬子晚报》、《江南时报》、《青年报》等报纸都刊登了这则漫画,一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共鸣。

与此相反,西方父亲对孩子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认为个人高于集体,个人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集体应该满足个人的需要。西方父亲普遍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他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天分,因此,西方父亲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会引导孩子表现自己的天分,充分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你真棒”是美国家长经常用来鼓励儿童的一句话,通过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所以,家庭教育中,中国父亲注重通过横比培养孩子在集体生活的能力,而西方父亲很少拿孩子做比较,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导致中西方孩子在个性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差别。

(三)“管教”与“陪伴”

“管教”与“陪伴”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的差异性表现。中国父亲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大多数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或者在子女做错事情时出现呵斥甚至打骂行为,“不行”、“不许”等命令式词汇更常见。在中国父亲看来,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子女就应该听从自己的命令和管教。同时,大多数中国父亲认为子女没有社会经验,而父母是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他们认为对子女进行管教能帮助其少走弯路,所以中国父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大多数扮演的是管教者的角色。

而在西方家庭教育中,父亲普遍扮演陪伴者的角色,他们会鼓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孩子从自身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在西方父亲看来,人生而平等,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与孩子处在平等地位,所以西方父亲会选择尊重孩子的意见,他们会选择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引导孩子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西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是陪伴者的角色,与中国父亲管教者的角色存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

二、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古代“父权”观念的影响程度不同

父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权利,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在一定时期内都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其历史法律中都有相关对父权的保护条例。具体来说,古代父权主要包括父亲对其子女的生杀权、责罚权与送惩权、财产权。“但中西方法律在内容上不完全相同。中国的父权几乎是绝对的、永远的,而在西方社会,则有一定限制,并随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父权在中国一直得到强化,在西方则逐渐削弱,最终走上不同道路”[3]。随着时展,尤其商品经济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转变,古代西方的父权观念逐渐淡化,西方的孩子逐渐被视为独立的个人,所以有关父权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基本已经消失殆尽了。

但中国不同,由于中国是自然环境比较封闭的农耕社会,因此当父权观念在西方社会逐渐淡化的同时,中国的父权观念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甚至在现代化社会,父亲仍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这种现象尤以农村家庭为主,而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可能导致父亲的优越感,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古代父权观念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到古代父权观念影响程度不同,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就呈现出差别。

(二)父亲自身的角色意识程度不同

“现代科学在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发现,父亲对孩子来说和母亲一样重要,只是其影响方式有所不同”[4]。同时有较多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对孩子的认知状况、个性发展及社会化程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相反,若父亲普遍缺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各方面健康发展则会受到影响,部分孩子甚至走上危害社会的犯罪道路。因此,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父亲角色的重要性,中西方父亲的意识程度存在不同,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关于父亲角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推进程度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父亲自身的重视程度有所差异。关于父亲角色的理论研究,西方国家起步早于中国,而在其理论支撑下,西方国家开始重视父亲角色,在实践中一步步推进父亲角色参与家庭教育的程度。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西方父亲普遍认识到父亲角色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会主动参加相关亲子教育培训课程,会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如美国的父亲会带孩子参加童子军组织,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会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中国父亲有所不同,由于国内对父亲角色的研究起步比西方晚,社会上有关的亲子教育活动普遍较少,主要以专家讲座形式开展,且宣传覆盖面较窄,因此中国父亲了解父亲角色重要性的途径较少,从而导致中国父亲对自身角色意识程度整体性不高现状。另外,由于中国父亲主要把精力放在挣钱养家上,投入家庭教育的时间相对较少,即使部分父亲能够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付诸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与西方父亲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据2006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8.3%的父亲听说过“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其中,城市地区有33.5%的父亲听说过,农村地区仅有21.5%的父亲听说过。另外,约有25%的父亲不知道自身对孩子成长有何影响力,23%的父亲只能笼统地说出是孩子的榜样,只有35%的父亲零散地谈到了一两点影响,如对孩子性格、三观、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关于对自身独特角色的认识,中国父亲没有认识到,或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三)母亲态度及他人看法不同

罗斯・帕克和艾斯利・拜特等人于1993年就发现:母亲所持的态度与父亲的实际参与水平有关,这个结果是他们通过调查300位初为父母者得到的,其中父亲在育儿过程中均有所投入。具体来说,“母亲对父亲的育儿技能和参与活动感兴趣及对父亲参与水平的评价等都能对父亲的参与水平产生影响”[5]。因此,母亲对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父亲的参与程度。

在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中,母亲主动承担大部分教育责任,但是中西方母亲对父亲角色投入问题存在态度上的差别。例如,当父亲给孩子喂奶或者换衣服手脚笨拙时,中国的母亲大多会说“你放那儿,让我来”,而西方母亲可能就会耐心教导父亲的动作,这种反差可能造成中西方父亲在角色投入中积极性的差异。另外,中国人看到父亲整天和孩子腻在一起,可能就会觉得这位父亲“奶味”较重,也会质疑这位父亲的工作能力有问题,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父亲的形象应该是高大上的,是忙于挣钱养家的,这就间接导致在意他人看法的中国父亲可能避免或减少角色投入。

但对于西方人而言,家庭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他们看来,陪伴孩子是正常的事情。例如,部分美国的男卫生间里,有专门为带孩子的父亲准备的换尿布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更常态化。

(四)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同

“目前,不少国家的父亲可利用三种形式的假期照顾年幼的孩子,分别是父亲假、育儿假及在孩子有突发状况时的临时假期”[6]161。瑞典的父母一起可以获得480天的带薪病假,其中60天是分别分给父亲和母亲的,另外孩子出生时,父亲还有额外的10天带薪假期;芬兰父亲有最多可达54个工作日的陪产假,可以和母亲共同分配孕妇假期休完后的育婴假,同时有育婴假后的育儿假,以及兼职育儿假;英国法律规定父亲享有两周法定陪产假,允许夫妻共享育婴假,西方其他国家,如美国、保加利亚等都有相关假期。西方国家在相关法律政策出台后,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近来最重大的政策发展莫过于1996年的福利改革法案的通过”,“这导致2006年至2010年联邦计划每年要分配1.5亿美元支持婚姻和父亲项目。5000万美元已经作为推进责任型父亲项目的支持金预留下来”[7]189。另外,美国白宫于2012年6月专门发了“中央文件”,题为《促进有责任感的父道》,促进美国社会有责任感的父道,让更多孩子健康成长。同时,美国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父道”网站,以帮助美国的父亲成为一个更有父道的父亲。因此,西方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得到了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父亲角色的投入程度。相比较而言,中国没有父亲假、育婴假等相关假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父亲角色投入不及西方。

三、中西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扮演的相互借鉴

中西方父亲角色投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异。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中西方父亲角色的扮演各有优势所在,中西方父亲要相互借鉴。

(一)中国父亲应积极主动参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8]。相关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个性形成及行为塑造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因此,身为父亲,一定要扮演好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相比较而言,西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要高于中国父亲,因此,中国父亲应该向西方父亲学习,积极主动地自觉参与到家庭教育中。一方面,中国父亲要从思想上积极主动起来,积极了解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另一方面,中国父亲要从行为上积极主动起来,积极投身于家庭教育活动,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二)中国父亲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根据美国权威学术机构2004年2月17日公布的一张“全球最有创造力的国家”排名榜,北欧国家瑞典高居榜首,其次是美国、芬兰、荷兰、丹麦。这些西方国家之所以有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除了制度开放,同时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西方父亲在参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在父亲引导下逐渐得到培养与发展。中国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给予过多的身体保护和物质嘉奖,反之,给予的情感呵护及精神鼓励则较少,尤其在父亲缺位的现状下,祖辈抚育孩子的情况较为普遍,而祖辈又过于溺爱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孩子的创造性发展。因此,中国父亲要学习西方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从而让孩子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三)西方父亲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

个人与集体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是集体中的个人。因此,在重视孩子个性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并融入集体。在这方面,中国父亲比西方父亲更具优势,因此,西方父亲应向中国父亲学习。一方面,父亲要让孩子认识到国家、社会、集体的重要性,在必要的时候,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全局观念,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当集体利益需要个人力量的奉献时,要不吝啬给予。

(四)“管教”与“陪伴”合理结合

“管教”与“陪伴”合理结合,指中西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时,要善于采取严格教养与民主教养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严格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并没有导致比西方国家有更多儿童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出现问题,而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积极作用”[9]。虽然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各自社会价值取向有所不同,但西方父亲仍可合理借鉴中国父亲的严格型教养方式,对孩子进行适当管教。同样,中国父亲可学习西方父亲民主式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更多陪伴,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理解和温暖。因此,中西方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要善于将“管教”与“陪伴”相结合,掌握适当时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父亲角色参与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政府、社会、家庭及父亲自身都要提高认识,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父亲角色参与程度,提高父亲角色参与质量。家庭教育中,中西方父亲角色参与存在显著差异,但各有优势所在,要相互借鉴,充分发挥父亲角色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社会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2]赵娜.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陈志.古代中国父权与西方古代父权的比较[J].江西警官学院学报,2005,(6).

[4][5]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

[6][7]张亮,徐安琪.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用[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第6篇

[关键词] 文化差异;国际商务 礼仪 障碍 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将日益频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和外交谈判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在当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掌握和运用得体的涉外礼仪知识,增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人民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一、文化差异的体现

文化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一个社会特有的风俗、习惯、信仰及社会结构。简单的讲,文化就是社会实践和信仰的总和。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的内容通过民族形式的表现,映射出鲜明的民族色彩。由于中西方(在这里西方主要指讲英语的英、美等国)地理位置不同,历史发展和社会制度也不一样,所以制约着人类整个活动过程的文化规则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在语义的不同

含义是词的隐含的附加的意义。据《新编韦氏大学词典》,含义即“一个词明确指称或描写的事物之外的暗示的含义”。也就是说,词的含义不同于它的字面意义――基本的和明显的意义。对于从事对外商务活动的人来说,要正确地掌握并运用英语词语的真正含义,以免在对外商务活动中令人贻笑大方甚至引起误会和不快。例如,dragon(龙)这个词,在汉语中“龙”是伟大、吉祥的化身,但在英语中dragon却是凶恶、残忍的象征。再如old(老)一词,在中文中“老”表达尊敬的概念, 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受到别人的尊敬。但在西方人眼中,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他们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大相径庭。中国人蔑视狗,有“狗腿子”、“狗东西”、“癞皮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等之说。西方人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对狗的赞誉也不胜枚举,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以及“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由于中西方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产生的背景和深刻寓意也不尽相同。首先,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则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其次,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此汉语中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另外,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如汉语中的“东施效颦”、“叶公好龙”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惟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等等。

2.体现在思维模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具有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特色,具有含蓄、委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而西方人的思维则是非此即彼,具有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特点。例如,当受到表扬和赞美时,中国人习惯上总要说“不敢当”、“过奖了”之类的客气话;而西方人则会说“谢谢你的鼓励”之类的话,表示肯定了对方的评价。西方人对中国人这种间接、委婉的回答方式常常感到困惑不解;而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也同样难以理解和接受。再比如,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和象征着喜庆、欢乐和热情,所以新娘在婚礼上身穿大红嫁衣;而在西方人眼中白色是纯洁无瑕的象征,因此新娘在婚礼上身披洁白的婚纱;而在中国白色则被视为不祥之兆,是葬礼服饰。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一样。长期的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造成了我国独特的民族心理,强调一种乡土情谊、一种乡邻情谊。我们不是常说人生有四大喜事,即“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在西方是淡漠,西方人一般没有同乡会。而我们常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落叶归根等等,本乡本土观念很强,这些都跟我们的社会有关,带有浓厚的情感。这种感情因素在西方,恰恰表现得很淡薄。从哲学和文化体系角度说,我们受影响最深的是儒家哲学,而他们是基督教文化。

由于种种历史、地理、人文因素的冲击和沉积,中国和西方的思维模式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既然语言体现思维方式已为人们所共识,那么学习一门语言而不知其思维特点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在学习英语时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培养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便于我们进行国际交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对外商务礼仪中的体现

礼仪属于道德范畴,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它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外在表现的行为规则和形式的总和。换言之,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这种行为规则和形式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在风俗习惯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品性、程序、方式和体现的风度等。礼仪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礼仪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感受人格的尊严,增强人们的尊严感;它有助于发展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友谊。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的形象往往是通过其成员和民众对礼仪的重视及履行程度来体现的。因此,在对外交往中,良好得体的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决定了他国人士对自己国家的文明程度的评价。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礼仪、重视礼仪、善用礼仪。

不同的文化特性往往集中地体现在一个国家独特的民族性上。所谓独特的民族性,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共有的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上,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特性,其基础就是其特有的文化根基。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的不同,因而都有表现自己民族特色的习俗礼仪,在对外交流和谈判中对问题的看法往往容易产生对立或误解。中国独特的民族性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那就是十分爱“面子”。在谈判桌上,如果要在“面子”和“利益”这二者中做出选择,中国人往往会选择“面子”;而西方人则不然,他们则看重利益,在“面子”和“利益”之间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很显然,只有正确地认识并妥善地把握中西方存在的独特民族性的差异,才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强化自身的优势,利用对方的缺点,瓦解对方的优势,在对外商务合作中做得更好。

三、国际商务活动中应注意的礼仪

“细节决定成败”。很多时候国际商务合作的失败就在于礼仪细节的缺位。在国际商务活动中, 懂得并掌握必要的礼仪与礼节是对外商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尊重习俗和禁忌。不尊重客人,是最大的失礼。例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也忌谈猪,连猪革制品也要回避;有些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把牛当“神”,绝不吃牛肉;吃抓饭的国家,如印度、马里、阿拉伯等国家,认为左手不清洁,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或用左手传递东西;天主教把“13”和“星期五”看作是不吉利的数字和日子,等等。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在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 尊重对方国家的习俗和禁忌, 这才是成功之道。

2.女士优先原则。在对外商务活动中,要做到女士优先,这是一种美德。乘车、下电梯时,请女士在先;在用餐或宴会席上,如果邻座是女士,请女士先行入座;进出大门主动帮女士开门、关门。这些都应养成习惯。

3.遵时守信。参加各种对外商务活动,一定要按时到达,不能提前过多,更不能迟迟不到。如果不能赴约,必须事先通知对方。如确实因某种原因迟到了,也要表示歉意。不遵守时间,无故失约,在国际上是失礼的行为。

4.举止端庄,言行适当。不要做一些异乎寻常的动作,如不要用手指指人,不喧哗,不放声大笑。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立时,身子不要歪;坐着时腿不要乱跷、摇晃,更不要把腿搭到椅子扶手上或把裤管撩起。手不要搭到邻座的椅背上。女同志不要叉开双腿。

5.其他细节。切勿随地吐痰。不乱扔烟蒂或其他废弃物品。在公共场合不可修指甲,剔牙齿,掏鼻孔,擤鼻涕,挖耳朵,挖眼屎,搓泥垢,搔痒,摇腿,脱鞋,打饱嗝,伸懒腰。参加对外商务活动前不要吃蒜、葱等味大的东西,等等。

四、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实现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商务合作也日益增多和频繁,礼仪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愈显突出。我国是礼仪之邦,学习礼仪、遵循礼仪、弘扬民族文化是大学生人生修养的重要内容。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彬彬有礼,待人接物恰如其分,诚恳和善,就必定受到人们的尊重。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遵守国际惯例和一定的礼节,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展现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貌,也有利于自身事业的发展和成功。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2

[2]Earl and Katharine Willmott. Western Manners[M].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1986

[3]李荫华主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第7篇

摘 要:当今,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全球市场上的政治与经济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在多国文化的背景下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人们逐渐增多,这就意味着现在我们需要大量精通商务领域专业知识并且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国际商务英语人才成功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

关键词:商务英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文化 差异

一、我国当前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语言被称之为活的艺术,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高校中所进行的语言教学大多是照本宣科的讲授,其根本仍是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教学上,以教师讲授为主,通常包括词汇扩展、句型比较和语法分析,其结果学生只是机械的掌握了英语学习技能,他们忽略了英语的专业性,从而破坏了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主要是因为缺乏跨文化能力培养。不同国家的文化,他们的价值观取向不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因为大多数人在跨文化交际中都倾向于用自己本国的观念强加给对方,这也是导致跨文化交际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的根本原因。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特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愈发明显,在实际交际中,中国学生对中西文化习俗了解不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交际障碍,我们不应忽视这种差异产生的影响,为了促进中西文化礼仪的完美融合,我们有必要了解中西文化礼仪的差异:

1.交际语言的差异。打招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情了,中国人打招呼的典型是“您吃了吗?” “上哪啊?”等等,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但对于西方人来说,此种打招呼的方式会让人感到像是一种“盘问”,目的是询问对方的私生活。西方人日常打招呼常用“Hi!”或“Hello”,或说声“Good morning!”(早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则常常谈论天气。

告别语在中西语言中存在许多不同。在探望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用“多吃点”、“注意休息”之类的语言,以表示对病人的关怀。而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吃点”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容易被对方误会。他们一般会说“多保重”或“一切会好起来的”等等。

2.接待与宴请的不同。商务接待是商务活动的首要环节,直接关系着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接待行为直接代表着公司的形象,接待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双方能否成功合作。在我国,人们首次见面通过握手来表示友好,而西方人则会选择拥抱。在中国搀扶老人过马路或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被视为传统美德,然而在西方国家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西方国家,那的老人则会毫不领情。

宴请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方式,中西方人士都乐于此道。中国主人和西方东道主宴请的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宾客时,地位尊贵的客人会被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其他客人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中国人宴请时,会很客气的说:“薄酒素菜,请多包涵。”西方人会因此而产生疑惑,明明是一桌丰盛的宴席,为什么说酒少菜少呢?之所以产生疑惑,乃中西方生活习俗不同所致。

三、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习外语时,应当既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具有很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现在的问题已不是有无必要,而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此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按商务英语特点设置课程。商务英语的特点主要在于专业化和口语化、以及较强的针对性,其最大的特点是实用性,它不仅能提高语言和说话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生活和生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前要广泛了解商务英语的相关文化背景和学科的专业知识,在教学中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扩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商务文化素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导入相应的跨文化理念以及商务礼仪知识,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同时提升商务文化素养,提高语言的正确性和应用的得体性,从而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

2.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教师更多注重的是语法、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口语交际能力,课堂上学生成为了的接受者,缺少了对学习的兴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哑巴英语”。 教学模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练习,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和灵活性。可以采用案例法、情景教学法等,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消除课堂压抑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开口、敢于开口进行交流,提高其思考性和创造性的能力。

3.多渠道了解商务文化。时下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学生们寻找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跨文化知识教学,尤其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及时方便了解西方国家最新的资讯和文化动态。教师可有选择的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西方商务文化的电影、视频资料等,使学生通过以上途径能够直观感受到西方生活的氛围,提高其英语听说能力,增强学生对商务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四、结束语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而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的商务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应该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当今国际经济形势下,单独掌握一门外语或是只具备有限的商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够占有主导地位,我们必须要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去接受这种理念,才能提高对文化的差异的适应性,真正使我们成为实用型的应用人才;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交际,真正使我们能够行于世界。

参考文献:

[1]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姜忠平,杨柳.中西人本主义比较及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邵阳学院学报, 2005.

[3]张臬.实用商务英语谈判与实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李太志. 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培养[J].教育探索,2005.

第8篇

文化意识是构成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目标之一,加强文化意识教育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为此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发展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文化意识;英语国家文化;汉民族文化

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交际,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而跨文化交际就必须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关注中西文化的差异

语言专家邓炎昌指出:“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包含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灿烂文化源远流长,其语言由象形文字演绎而来;而英美历史短暂,美国还是个移民国家,其语言由字母组合而成。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文明历史不同,生活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所形成的语言自然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文化差异,加上交际双方缺少跨文化交际知识,因而中国的谦虚,可能被英美人视为“虚伪”;英美人的干脆,可能被中国人视为“冷漠”;中国人的热情,可能被英美人视为“繁琐”;英美人的许诺,可能被中国人视为“骗术”……如果不关注英汉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的差异,必然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会,引起尴尬,甚至导致冲突。所以,新课标要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

纵观仁爱版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用书》,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后面呈现“背景知识”,这是为教师提供一些教材话题和文化意识的补充材料。其中提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知识不少。例如,七年级上册Unit1 中,西方交往“七不问”:①年龄②婚姻③收入④住址⑤经历⑥工作⑦信仰。在西方,询问女士和长者的年龄是不礼貌的行为。在Unit2中,在西方,对人的外表进行描述时,经常会描述一个人的头发和眼睛的颜色,而在中国,描述人的外表是不区分其头发和眼睛的颜色的。在用颜色词的方面,亚洲人认为红色代表幸运、财富和吉祥如意,而在西方的观点里红色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革命、动乱,蓝色则代表冷静和沉着。在Unit3中列举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中西餐各具特色。在七年级Unit5中提出了中西方中学生交通方式、作息时间、课程安排等的不同。在 Unit8中,中西方传统重要节日的风俗习惯,特别提到英美人的忌讳。在九年级上册列举了英语国家语言特点及英美两国英语的差异……如此等等。英汉文化差异牵扯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家庭、学校、社会群体氛围观念的文化差异,有口语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有书面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等。要想在交际中,在教学中就必须采取文化背景教学与语言交际并举的教学策略,逐步缩小学生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做到得体地使用英语。

二、加深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拓展学生文化视野

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要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行为源(behavior source)与反应者(responder)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交往,必然产生不得体的言语交际。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加深对母语文化的理解,又要拓展文化视野,扩大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才能使跨文化消除障碍,减少摩擦,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跨文化交际研究专家林大津认为,个人本位与人伦本位是打开英美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一把钥匙。英美文化以个人本位为主线,因而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特重“私事权”,钱财你我界线分明,不管大事小事总忘不了“Thank you ”或“I’m sorry”。而汉文化民族则以人伦本位为主线,我们经常地把个人之事视为大家之事,做事总爱面子,总是戒骄戒躁,抑已扬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入,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由于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如今祖国大陆,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处处可见,另一方面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在文化意识教育中,既要着眼传统的汉族文化,又要关注中国文化的动态发展,从而全面认识汉民族文化的全貌。这主要目的在于,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能够客观地描述当今中国文化,能够全面地对外介绍中国,能够顺畅解答外国人提出的种种疑惑。

综览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输入中国文化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例如:七年级下册Unit8 Topic3 谈论节假日,就介绍了如:Spring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等丰富的本民族传统节日。笔者在教学时,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充分地全面地谈论了有关传统节日的各种习俗,并不时帮助补缺补漏,使学生不仅熟悉了本民族节日文化,而且能够用英语表达。

文化知识浩如烟海,光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文化背景知识去应付实际的跨文化交际,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来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一是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文化知识的空间。二是引导学生从相关学科,如语文、历史、地理中获取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信息。三、选择有关书籍和英汉简易读物,扩大学生英语阅读量,增加了解英美国家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名人轶事等知识。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就有可能避免误会,消除障碍。

三、调整文化意识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得体地运用英语

1.结合话题,课题导入引关注

英语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的一环,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设计好新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传授有关文化背景知识时,可结合教材中的话题,或介绍些文章的背景,或讲些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发生误会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关注。

例如:教学九年级下册Unit6 Topic1 Section C时,我先向大家说:“Wang Lin is a lucky dog. Her mother loves her very much.……”话未落,马上引发哄堂大笑,王玲也满脸通红,学生诧异:我为何说她是“dog”?接着,我自然引入中西方关于动物文化的差异。

2.结合词义,领悟喻意要合理

研究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虽然使用同一词语,心里联想到的词语含义却不尽一致。比如《新英汉词典》在bottom词目下列有“底部“[口]屁股”等义项,接下来将固定词组“Bottoms up!”解释为“干杯”,可在一次招待会上,中国主人向外宾祝酒时劝大家“干杯”。译员译作“Bottoms up!”引起外宾哄堂大笑。因为bottom的外延既可以是“酒杯的底部”,也可以是“屁股”,如果是后者,那就是劝大家都“屁股朝天”,怪不得外宾大笑。因此,在词语含意上要注意中西方差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含意。

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3 Topic3 Section C时,学生对“blue Mondays”不理解,我就解释:不同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内涵,“blue”在西方文化表示忧郁的意思。

3.结合语境,社会环境须理解

所谓语境,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内部语境指一定的语言片断和一定的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外部语境指存在于言语片断之外的语言的社会环境。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初中教材涉及的许多话题,对交际文化有着广泛的内容,包括人们在社交中的日常谈话、致谢、祝愿、禁忌等。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在社交礼俗、风俗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语言得体性要求也不一样。因此,结合社会语境,加强学生对交际文化的理解是十分必 要的。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3 Topic3中,教学“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时,我介绍了中国人不管想吃还是不想吃,都会客气说“不用”。而在西方国家,有想要就说“Yes, please.”如果不想要,就说:“No, thanks.”这恰恰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西方人的直率。

4.结合语法,讲清现象循规则

英语语法和中文语法不尽一致。由于学生对英语文化特别是跨文化交际所知不多,加之受母语文化的干扰,常不知不觉地把汉语的使用规律套用于英语,结果违反了英语用语规则,让人感到生硬别扭,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进行语法教学时,把英美国家的文化对英语语法的影响融入教学中,提醒学生注意具有文化特点的语法现象,这样的语法教学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