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29 10:07: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学专业必修课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

第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64-02

财务管理本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在微观层面应掌握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应具有分析和利用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的能力,能够捕捉企业发展机会。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与时俱进地思考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程体系框架

为了支撑财务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专业基础课需硬而实,能够构筑坚实的知识基础;专业必修课应准而精,真正扎实支撑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选修课宜多而活,足以建设人才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在这一课程设置思路下,财务管理所有专业课程可以归为四类: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环节。其中专业基础课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并据以分成经济知识模块和管理知识模块,其中经济知识模块包括基本经济知识、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管理知识模块包括企业管理知识和会计知识;专业核心课是体现专业特征和支撑人才能力培养的中心课程,如投资学、财务管理等;专业方向课是体现和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课程,方向一是加强对学生会计核算以及审计能力的培养,方向二是深化学生对金融环境、金融工具等把握能力的培养,允许学生跨方向选课,增加学生的选择多样性。

二、具体课程设置经验借鉴

具体课程设置可以借鉴在本专业具有明显发展优势高校的课程设置,这里以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为参照,进行比较分析。

复旦大学:必修课程包括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选修课程包括金融工程、期权与期货、金融实务、保险学、中国金融市场、基金管理、固定收益证券、金融风险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公司财务。

中国人民大学:必修课程包括货币银行学、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分析、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资本运营、全面预算管理、计算机财务管理、跨国财务管理;选修课程包括保险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期货贸易、成本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另外必选课程包括财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审计、证券投资学、资产评估、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任选课程包括高级会计学、国际会计、会计制度设计、会计专题、审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专题、集团公司内部核算、纳税筹划。

上海财经大学:必修课程包括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与预算、公司财务、财务工程学、税收筹划、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跨国公司财务;选修课程包括金融市场学、公司治理、管理咨询、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企业价值评估、个人理财、兼并与收购、风险投资管。

东北财经大学:必修课程包括金融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导论、公司理财、国际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基础、财务分析、财务模型分析与设计;选修课程包括金融市场学、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会计、审计学概论、财会职业道德专题、资产评估实务、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准则、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专业文献阅读、资产评估案例分析专题、当财前沿问题专题。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各高校的共同点体现在:(1)必修课程设置方面,各高校普遍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跨国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作为必修课程,同时在必修课程里普遍设置金融学的部分内容,但具体课程有所差异。(2)选修课程方面,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纳税筹划等课程在多个高校的选修课程中出现,管理类课程是选修课程的一个重要构成,除了战略管理在多个高校开设之外,其他管理类课程差异较大。不同之处体现在各个高校由于发展历史、发展目标的差异,具有不同的课程设置理念:复旦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特别重视学生的金融基础,金融学相关课程设置的非常细致,而企业管理、会计和专业核心课程比重偏低;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则特别重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核心专业课程在必修和选修中均占据绝对优势,其中,中国人民大学除了重视核心专业课程的比重外,会计类相关课程的设置比重也非常突出;东北财经大学则非常重视对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把握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选修环节设置了专业文献阅读和理财前沿问题专题。

第2篇

【关键词】:高考新方案 化学专业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75-01

从2005年秋季开始,江苏省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为了使高考与高中新课程相衔接,江苏省教育厅研制了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并实施至今。随着新方案的出台,化学学科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化学列入水平测试科目;实行等级记分;课程内容模块化。高师化学专业需要相应调整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培养最适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师储备军。

一、现行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教学体系

现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反映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确定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内容主题,规定了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

模块化和学分制是现行的化学课程标准对以往教学大纲的突破。现行的高中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分别是化学必修1和必修2,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选修包括6个模块,分别是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完化学必修1、必修2之后,再从选修课程中选学一个模块,既修满6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相关专业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学分。

二、现行的高师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及特点分析

现行的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包括了公共必修课程、博雅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四大类。其中专业教育课程又包括了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分类研究可以发现,培养化学专业基础能力的课程基本在一、二年级开设,重点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高年级培养学生延展能力的课程,则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延展能力和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现行的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依然是把基础知识放在最主要的地位,在所有的基础课程中,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都列为A级别,学习内容深、难度大,而大学物理和化工基础都列为B级别,与A级别比较就浅显一些。同样是基础课程,学校就是在着重基础性的同时考虑到了学生的需要,不再强调难度深度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注意到广度与深度的平衡。从纵向分析,课程设置的循序渐进,也符合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的发展顺序。

博雅教育课程使师范生的课程设置更贴近社会生活,它包括了“人文与社会”、“科技与社会”、“艺术与人生”、“政治与法律”、“中国与世界”五个方面。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掌握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些基本技能。

三、现行的高师化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修订建议

课程设置定义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它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四个阶段。化学专业师范生课程设置,应越来越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社会的需求,可在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应当缩减专业基础课程在现行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分析现行的课程设置,基础知识课程共有70.5个学分,占总学分161的44%,共有1566个学时,占总学时3216的49%。但是太深的专业内容,对今后走上高中化学教师工作岗位的帮助甚微,而有些必需的内容在大学里涉及的又不够多。例如,在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学习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在本科阶段,无机化学课程的重点却是放在理论基础上面。无机化学Ⅰ中教授的主要是基础理论,占用了90个学时,无机化学Ⅱ中主要教授元素化合物知识,仅占用了54个学时。可以调整学时,降低难度,让师范生学习更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其次,应当突出课程设置的师范特色。现在师范生基本在大学三年级才学习到教师教育课程,这使得学生的教学技能比较薄弱,可以适当将这样的课程提前。开设教师教育系列课程,可以以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的形式出现,如“高师技能”、“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工作及形象设计”、“中学教与学心理”、“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演讲与辩论”等。

再次,应当加强师范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这一点上,博雅教育课程的设置已经迈出了很成功的一步,但是对于学习理科的师范生来说,还可以增加文学类课程的学习。比如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及历史课程。作为一名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为人师表,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基本的文学修养还是必须具备的。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修读指导计划(上)[M].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编.2006.

[3] 何少华、毕华林.化学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 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美】小威廉姆 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苏教基〔2007〕7号).江苏省教育厅,2007.

第3篇

1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社会背景

近代以来,受到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逐渐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扎下根来,从而引起对各级学校体育师资的社会需求。中国的体育教师培养工作从20世纪初由官办的师范学堂附设体操学堂或体操科开始,至今已历时百余年[1]。解放以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一直是指导我国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与此相适应,体育教师也一直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理所当然的重要成员,成为主司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职能的社会职业。体育教师由于其工作性质和社会职能所决定,只有通过专门培养训练才能担当起这一神圣的职责,这就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过程。

解放后的几十年里,我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大力兴办体育教育专业。在50年代初期最先创办的六大体育学院和部分师范院校里,体育教育专业是最早设立和举足轻重的专业。根据李鸿江汇集的材料,到2004年,创办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已达208所[2],其势头方兴未艾。据此可以推断,截至目前为止兴办本专业的学校或多达300多所。60年多来,体育教育专业已经为国家培养数十万合格的各类学校体育师资人才,为我国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经历了5次重大改革,每次改革均会推出新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3]。这些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的实施,对于保证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的规格化、科学化和整体优化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教育部最近一次出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是在2003年[4]。它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颁布的,也是在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以及本专业人才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时期颁布的。该课程方案是现阶段指导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方案,是本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的基础。据黄汉升等人研究,该课程方案是“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培养面向21世纪高质量的体育师资为出发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素质教育的要求,主动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全面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意识,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特点。发展个性,全面育人,推进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深化改革为重点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计划,大力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出更新教育观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调整课程结构,合理分配学时;整合主干课程,突出课程弹性;开足选修课,增强适应性;规范任选课,课程小型化;拓宽专业口径,增设新型课程等基本特征[5]。

武汉体育学院是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成立的六所体育学院之一,一直是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据统计,该校体育教育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二万多名各类学校体育师资人才。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已经具有了优厚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2008年,体育教育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财政部特色建设专业。2010年,该专业顺利通过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验收,成为湖北省第三批高校品牌专业。该专业的体操课程、篮球课程是近年来教育部确定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拥有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田径等一批省级精品课程。

然而,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同全国其他体育院校一样,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许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仓促上马”和“盲目扩军”,造成本专业培养规模急剧膨胀,使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并不乐观,就业压力逐渐增大;与此同时,“扩招”后直接导致的教学资源过度开发和超负载使用,使得教师队伍和原有学科的优势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社会对体育师资人才新的要求,使得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的深层矛盾开始显现并日益尖锐起来。作为传统的老专业,既有文化积淀深厚、教学资源丰厚的传统积聚优势,也有接受新事物迟钝、改革创新迟缓的传统思维定势。因此,本专业的发展必须跟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找准培养方案新的突破点和创新面,着力培养学科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以促进本专业培养过程进一步优化完善,从而在新的形势下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有鉴于此,当务之急就是对本专业培养方案的精心设计和有效落实。

2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思路

专业培养方案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具有严密科学内涵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从纵向观察,由上至下可以包含四个基本层次。其中,第一层为专业人才定位,即专业人才的职业定向、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层次和人才培养水平定位等,它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第二层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思想、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学时安排等,它是人才培养的决策思维。第三层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包括课程建设(教材、技术与理论)、教学过程(教、学、传播媒介)和养成教育等,这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第四层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与监控,如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学生质量调查、就业率等(图1)。由此看来,培养方案居于人才培养系统的第二层,上达人才培养系统的顶层设计,下接整个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以及质量监控体系,具有承上启下引领实践的基础性作用。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处于核心位置。一方面,各种人才培养措施,都是为了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而培养目标的定位,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需要,同时也要受到专业和学科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培养目标又直接制约着课程体系的设置、教材体系的构建、教学体系的实施和教师队伍的培养等。当然,要制定好科学实用的培养方案,还要考虑是否拥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只有切实解决好以上诸方面的问题,才能真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图2)。

可见,科学地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定位和顶层设计,又与人才培养实施和反馈相通连,因此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这就说明,本专业以培养各级各类体育师资为基本目标,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职业活动需要的体育操作技能。然而,仅有专业技能还不够,当代学校教育要求体育师资首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人体健美的塑造师”,是教书育人的实践者,因而在培养过程中应当广泛渗透教师职业活动的多元性知识。同时,“复合型”是本专业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利器。由于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哪怕学生在体育师资岗位上不能充分就业,依赖其体育知识和技能,也完全有可能在广幅的“体育”岗位上就业。因此,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应当注意克服“只注重专业技能,不注重全面发展”的偏向,坚持“文理兼修、多专多能”的专业特色,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不断丰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以知识、技能为专业载体,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最终目标,坚持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四位一体,把学会做人做事和适应就业创业有机结合起来。

3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修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把握体育人才培养的特点。一般而言,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必须涉及如下一些与课程体系相关的问题,即通识课程与专修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技术课程与理论课程、专长课程与普修课程,以及传统课程与时尚课程的关系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破解,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1通识课程与专修课程

通识课程又称公共课程,或称思政课+综合素质课,是涉及到人类文明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不可缺少的素质和人格培养知识。在我国,通识课程主要涉及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课程,以及语言类、计算机类相关领域的知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本专业通识课程(公共课)有专门的规定,并规定总学时为720学时。该类课程具有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特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本训练课程。专修课程则是专业人才培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课程,其课程体系的门类和学术水平,是专业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经专业培养的大学生适应社会竞争需要的有力武器。

从目前本专业培养方案运行情况来看,学生对通识课程普遍存在着较严重的倚轻倚重现象。在总体上对通识课程不太重视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偏重于外语学习,部分学生偏重于计算机学习。这就说明,如何真正发挥通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如何促进通识课程的实用化,以及课程内容学时的弹性化和个性化,具有现实的迫切性。专修课程对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目前学生的就业渠道不够畅通,就业形势不够明朗,造成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对专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如何通过对此类课程的优化设计,促进其专业课程适度简约化和功能最大化,是方案修订者必须破解的一个难题。

3.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教育部2003年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将本专业必修课程的学时规定为1126学时,6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的学时为880学时,50学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大约为5.6∶4.4。当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趋向是稳定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这种趋向在本方案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研究认为,必修课程大都为专业主干课程,对于培养专业人才的作用无可取代。鉴于当前必修课程过泛过滥的情况,有必要对本类课程加以整合,科学地精选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反映专业特色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是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而开设的课程。其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为专业课程,可以被置换但不能或缺;自由选修课程为专业拓展课程,是根据学生个人意愿而自由选择的课程。自由选修课程与培养目标的相关度不大,但与素质与人格培养和社会需求有关。因此,应当在保证必修课程前提下适当扩大选修。同时,必修课程需要强调整合,选修课程需要强调多样化。

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在修订思路上可以有一个重要转折,就是由学生选择方案,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不是由方案约束学生。也就是说,可以在牢牢把握必修课程质量的基础上,把选修课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做法是:可以从总体上控制必修课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总量,督促学生学精学深,而将其他课程列入选修课程菜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享有这类课程的选择权利。这样,学生自己主动选择了某门课程,就会认真对待和认真学习,少数学生中存在的厌学态度和“逃课”现象就会大为减轻。

那么,哪些课程可以列为必修课程呢?通过分析,以下十一门课程,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习最为重要,应当列为必修课程,即技术课中的田径、体操、健美操、武术、大球一项、小球一项;理论课中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学校体育理论、教育学课程。这些课程应当是本专业教育立身之本,舍此则树动枝摇。就目前而言,这些课程的份量可适当加重,促进其“领域化”。有的课程,如理论课中的运动心理学、体育统计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概论、体育健身学等,技术课中其他球类、游泳等,其地位也很重要,但带有性质,甚至可以被取代。这些课程有则如虎添翼,缺则影响不大。有的新兴项目课程,如攀岩、定向、毽球、跆拳道等,其地位带有拓展性质。这些课程有则枝繁叶茂,缺则亦无不可。有的课程则要拓宽,如融通课程、顶点课程、实践课程等,从而架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

3.3技术课程与理论课程

技术课程与理论课程(即术科与学科)的划分,是体育教育专业特有的课程划分方法,也体现出体育类专业的课程特点。在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训练中,有必要强调学习领域的实践性质。体育运动具有丰富的操作性、技艺性、表现性和直观性,没有这些特性,也就丧失了体育和体育专业存在的价值。因此,应当把技术课程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在学时比例上给予充分保证。

同时,体育教育专业以培养体育师资为己任,带有明显的师范性质,教师的理论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运动员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对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一般运动员要全面得多。因此,将术科与学科二者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培养方案修订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3年教育部分布的五套课程方案中,似乎有一种偏向,即过分强调理论课程而对技术课程重视不够。比如,从1980年“课程方案”中技术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例基本持平,到了2003年,理论课程的比例竞达到60.8%,技术课程却只有39.2%,二十多年来理论课程大约增加了11个百分点,而技术课程却减少了一成多。这种情况,对于入学前未从事体育专项训练而进入本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然,保证技术课程的学时,是同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联系在一起的,在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克服长期存在的“竞技中心主义”和“学科中心主义”倾向,加强能力培养、教法研究和学习指导,真正把专项教学发展成专业化教育的科学轨道上来。

3.4专长课程与普修课程

技术课程中专长课程与普修课程之间的关系,也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和见仁见智的问题。所谓专长课程,即本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培养和自身条件,在个别项目中运动能力突出和专业水平较高的实践课程,或理论学科中的优势课程。专长课程因人而异,各有各的专长,有更多的学时保障。由于几十年来专业人才培养的积累,体育院校与一般师范院校相比较,在专长课程方面具有优势,这已为业内所公认。所谓普修课程,则是大学生适应教师职业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多项运动技能和理论课程。由于体育教师担任着多种体育课程教学和全面育人的任务,有必要掌握适应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广泛的体育项目知识和技能。因此,正确处理好专长课程与普修课程的关系显得极其重要。

武汉体育学院本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一种创新思维是将专长课程由原来的“一专”合理设定为“二专”,即使学生担当二个运动专项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其中,第一专项是学生本人所具备的运动优势项目,反映出体育技术训练中的核心竞争力。第一专项往往是现代竞技运动项目,或是原先在中小学阶段所重点形成的体育运动优势项目。而设置第二专项的目的,则是灵活地反映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代趋向,紧贴时代脉搏和社会需要,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便于学生因势转轨和另辟蹊径。从目前的社会反馈意见来看,社会对“二专”设置构想和实践持充分肯定的意见。同时,在实践中还应当注意提高学生对普修课程的重视程度,防止专长课程学习面过窄而缺乏社会适应力的偏向。

3.5传统课程与时尚课程

本文所称的传统课程,是指那些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体系中较为稳定并逐渐形成传统的体育技术课程。时尚课程,即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而逐渐开展或拓新的体育项目课程。由于体育运动的生活化步伐的加快和现代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确立,时尚运动项目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过去称之为贵族性的时尚运动项目,正在逐步地回归到普通人群的生活中,并逐步演变成体育课程。任何一种专业培养方案,都会存在传统课程与时尚课程的合理配置问题,人们需要保持传统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必须与时俱进和紧扣时代脉搏,既不离“源头”,又要有“活水”。

在传统体育课程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田径课程和体操课程。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最基础的运动项目,它包含参加体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跑、跳、投掷等基本运动技能。然而,田径运动又较为枯燥,缺少像一般球类运动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传统体操课程基本上由一些竞技运动项目组成,这些运动项目由于其难度偏大而与普通中小学生渐行渐远。因此,对田径和体操课程,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造创新,使其适合普通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近年来在田径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活生存等课程,在传统徒手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健美操,为传统课程的现代性改造开辟了新路。

时尚课程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培养的要求而开发的课程,如网球、高尔夫课程等。与时俱进地发展时尚运动课程,有助于提高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促进体育运动生活化。许多时尚运动项目课程,由于其自身特点而得到广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喜爱,成为确定运动专项时的首选运动项目。但是,学校毕竟不同于社会,时尚运动课程由于其自身特点所限制,许多项目难以成为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更是难以成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因此,对时尚项目必须有选择地加以利用,修订培养方案时要注意克服“跟风”和“赶时髦”的倾向。

第4篇

1.有利于切实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

理论上讲,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应该具有比较高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但由于应试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安全教育缺失或不足的问题,使众多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却依然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在面对突发安全事故或不法分子所设置的圈套时,不少大学生存在警惕性低、防范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差等问题,这也是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之时许多大学生不知所措、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与他人的重要原因。高校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落实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会有效培养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提升其安全素质。

2.有利于平安、文明高校的建设

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潜心向学,都离不开平安的校园环境的支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加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高校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安全校园面对的挑战也因此而逐渐升级,平安高校的建设任务刻不容缓。平安高校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安保部门的努力,还应该放手发动广大学生来共同参与,在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就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大学生可以在安全教育课程中接受到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使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在面对突发安全事故或不法分子的挑战时,就可以做到沉稳应对,有效自救。

3.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只有在安全稳定的社会氛围中,才可能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特征。作为社会的高素质群体,走出高校大门的大学生应该是安全素质高、意识强、知识和防范技能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者,是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做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无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安全建设和社会主义“安全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培养出具有高安全素质的大学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先进教学资源,搭建起全校大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的平台,真正的培养出具有高安全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

二、开设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具体实施办法

1.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

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公共必修课程安排在大一学年两个学期,主要进行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普及、安全意识培养和安全技能学习。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可以贯穿至整个高等教育全过程,主要是根据各个不同院系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指导与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可以由各高校教务机构将其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时间、地点和师资面向全体大学生授课;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可以相对灵活一些,选择周六、日高校素质课教学时间来进行设置,在学生选课的基础上由教务系统统一设置或由学生所在院系来进行统筹设置。无论是公共必修课程还是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安全教育课程都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理论教学更侧重于大学生安全知识的普及与安全意识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则更侧重于大学生安全技能的培养与锻炼。

2.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和具体实施办法

安全教育课程具体实施方案可以根据各个高校不同的特点来进行设置,总体来讲安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的安排应该属于新生入学教育的范畴,在大一上学期(最迟不超过大一下学期)开设比较合理。教学内容除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户外活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用电用气安全、易燃易爆及剧毒化学药品安全、校园设施设备安全等常规的安全教育项目之外,还应该有网络安全、国家与国防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与现阶段国家形势或大学生自身相契合的安全教育项目,以及包括面对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如何紧急撤离、疏散、逃生,突发疾病如何采取紧急救助措施,社会活动时如何有效防骗防盗防害等方面安全技能的强化与培养。高校安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可安排12~24个学时进行理论教学,6~12个学时进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方面可以利用高校课堂现有资源由专业教师进行安全知识的理论讲解,或邀请安全专家做相关知识的讲座;实践教学则可以尝试走出教室,走进校园、社区的模式,通过模拟演练、参观安全教育基地、组织社区安全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形式,帮助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使其安全意识的加强和培养及安全防范技能的掌握和锻炼真正的落到实处。

高校安全教育不同专业选修课程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因为不同的专业有其自身专业的特色和不同的针对性,在安全教育方面也应该有其不同的侧重,因此这个问题不应该一概而论,而是需要与各院系、各专业相联系,在保障其安全教育的功能之外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既求实效,又不失客观,可单列教学安排,也可将安全教育渗透至专业教学的相关环节,例如实验室安全教育,职前安全教育等,就可以结合大学生专业特点,选取不同的阶段进行恰当的对应。

高校安全课程既包括理论教学又包括实践教学,既有公共必修课程又有不同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不同、性质不同,这就决定了其考核方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公共必修课程理论教学环节的考核主要以试卷形式为主,包括闭卷和开卷两种形式;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要结合学生的实践实效来进行,主要的考核依据包括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参观心得、演练总结、社区活动的组织文案等。面向不同院系、专业学生开设的安全教育选修课程,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应以课程论文考核方式为宜。总之,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是以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技能为其终极目标的,因此,考核方式也应体现其素质教育本身的实效性,不要给大学生增加过多不必要的学习压力。

三、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主要障碍与建议

1.课程容易被忽视,流于形式主义

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纳入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之内,这本身就是体现着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加强和重视。但是,由于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认识不充分的因素,例如认为高校本身就是相对安全的,加上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理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不需要在安全教育问题上下太大功夫等。基于这些对安全教育认识不够的心理,有些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就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形式主义色彩,搞突击教育、搞敷衍上级检查教育的做法屡屡可见,这些做法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导致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并不是教育部门统一要求开设的课程而不必太过于重视,从而对该课程的学习浮于表面,使课程起不到真正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作用。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教学教育管理部门、课程负责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教育管理部门对安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总学时,按相应的学分计入大学生学习档案,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并努力为该课程的开设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负责安全教育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更应该将课程的重要位置摆正,积极组织课堂资源、探索更为机制灵活的授课模式、合理利用先进教学设备和手段,努力把安全教育课程打造成为更灵活、生动、形象、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吸引力的精品课程,使该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落到实处。

2.专业师资缺乏,影响课程实效

专业师资缺乏是影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开设和课程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内正式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大学尚不太多,除北京市教委统一要求其所属高校普及安全教育课程,记入学生学分考核,并统一下发《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培养》教学课件、教材之外,其他省市教育部门尚未对其所属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做统一的要求,各地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基本都是依靠高校自主安排,专业师资、系统教材不足的现状仍是普遍现象,这势必会影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效。

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充分发挥校内现有资源的优势,使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法律学教师、心理学教师、国防教育教师、安全工程教师、公共卫生教师等不同专业的教师形成合力,承担安全教育课程中不同项目的授课任务。还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模式。走出去是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实践课程带到社会上,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参观学习、实例解析和宣传普及等形式的学习,使安全教育更加立体、直观;走进来则是要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例如可以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防爆专家等来到课堂给学生做专业知识讲座、现场演示或指导师生进行模拟演练等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使得安全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第5篇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目标上突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品质与素养、能力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化学知识情景化,这就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了有效途径和生动载体。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科知识要点,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勤于思维,在多元、探究、协作的大课堂中求得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挖掘新教材,领悟新理念,把握教学课堂“放”的艺术

1.“放”之有纲

“放”不是指教师放手不管,任其自流,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性的放。这个“纲”就是全面理解教材结构,准确把握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首先是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其次是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困惑难解之处。在“放”的阶段,学生的学习虽然有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引导、规范,但学生的认知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带有肤浅、零乱的特点。从课程设计来看,必修模块的目的是促进全体高中生形成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因此必须强调其基础性。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如“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必修模块中是作为化学反应的分类类型来介绍的,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理解和判断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对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将在相应的选修模块中进一步学习。教师对内容深广度要求的处理要做好严格的把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教学设计,适当拔高。

2.“放”之有度

“度”作为衡量客观事物的尺度、标准、是普遍存在的,如排球比赛要求一传到位;锻冶工作要求掌握火候;艺术表演要求恰到好处,化学教学也有自己的“度”,教师在教学中,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哪些点上讲,哪些面上讲,都应该全盘考虑、认真推敲。教学中内容适宜、方法恰当、节奏和谐,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度”。我很欣赏有老师提出的“跳摘法”,这种教学法的神韵在于一个“跳”字,学生的能力在一跳一摘中获得了提高,学生跳起摸高的位置就是我们教学“度”的上限。要求过低,学生学习无压力,容易滋生懒惰情绪,不利于知识的掌握;要求过高,学生不能接受掌握,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同样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物质的量”这部分在必修课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教学课时安排上都显得较少。物质的量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生经常将有关概念混淆,对物质的量的理解和掌握要有一个过程,要经过反复训练,所以我们补充讲解习题到四个课时,这样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问题,为今后化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放”之有法

化学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课程意识,要站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系统的高度去审视必修课程模块。即不仅要考虑“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要考虑“为什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这就要求对化学必修课程模块的地位和功能、目标和要求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在研究化学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变学生“学会”为“会学”,授学生以“法”,从而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练有所得,学有所获;切忌满天撒网,无头无序,纵不能拉,横不能收。比如,在探究“Fe(OH)2的制备装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创设情境,展示老教材的实验装置并演示实验过程,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方案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实验让学生自己做,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这样,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探究氛围中,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新课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三、走进新课标,在实践教学中总结课堂“放”的经验

第6篇

【关键词】材料化学 教学大纲 教材 教学方法

培养既具有材料专业知识又具备化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结合我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我校于2009年成立材料化学专业,下设于稀土学院,并于2010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新生。为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就依赖于材料化学专业的定位,基于此,我院材料化学专业设置了两个方向:一是工业催化;二是能源材料。而专业定位的落实直接依赖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基于学分制实施的要求和学校关于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总体思路, 以“重基础、宽口径和强能力”为指导原则, 我院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反映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 注意改变知识简单任意拼凑、课程之间相互脱节状况, 整个课程以通识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理论课程和实验体系课程都进行了模块化设置。另外,为了解决目前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对于一些在不同课程中的重复内容需要删减,这就需要把教学内容进行严格的限制和有效的对接,因此,对于刚成立不久的材料化学专业,制定服务于专业方向的合适的课程体系和精简的教学内容,就依赖于教学大纲的编定。

一、教学大纲的编写

课程教学大纲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教学计划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它既是一门课程或某一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是选用教材、制订授课计划、实施教学和教学检查的依据。制定和编写规范、科学的教学大纲,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规范化教学的重要措施。

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都要服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课程内容与体系的安排,既要考虑课程的纵向联系,又要照顾到横向联系。对于通识必修课程和部分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由相关学院的基础教学部负责,部分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类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由我们本院或本系负责。在有限学时的控制下,专业理论课内容的选取、深度与广度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能充分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成果,避免与已学课程或后续课程的不必要重复”为原则,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目标。

在此思路的指导下,我们理顺相关课程开课顺序,重新编写所负责课程的教学大纲,并进行了严格把关审核。实践课程体系中专业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教学大纲由我们负责,其大纲的编写以“理论课程”为基础,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专业方向”为特色,以“综合能力提高”为目标,课程的内容进行系统的设置,避免实验的重复开设,将实习与毕业进行有效的连接。

二、教材的优选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的选用是高校教材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稳定教学秩序、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优秀、适用的教材是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我们依据审核后的教学大纲进行了教材的选择,尽量选用公认水平较高、已获得国家奖、教育部奖、省级优秀教材奖、十五规划教材、21 世纪教材。但是大多数课程一本书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往往需要将几本优选书的内容进行筛选整合才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所以经过几轮讲解之后,可能需要进行自编教材。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该充分利用高科技,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学方式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PPT讲述和黑板板书,而是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课件,做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形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要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最后,应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比如为了巩固课堂的理论知识,要安排相应的习题课,让学生自己做并在课堂上给同学讲解。对于前沿性的成果,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总结,然后在课堂上为自己同学展示。对于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方案,我们提供实验条件,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就会使学生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落到实处。

本文依据课程体系的设置从教学大纲的编写、教材的优选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思路。相信在此改革思路的指导下,材料化学专业将会培养出“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金玲,蔡颖,董忠平,吴楠楠,胡锋. 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科教文汇,2013(33).

第7篇

2012年10月10日下午,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高一学生陈奇超,走进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西餐实训室。

当其他高中生在教室里学数理化时,他却在这里和一堆瓶瓶罐罐为伍,有滋有味地学调酒。陈奇超此刻学的是正经八百的高中课程——一门包含调酒技艺的“西餐厨艺”课,刚刚被写进萧山六中的选修课表。

今年9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实施新课改,其中一大变化,就是学生必须在选修课上拿到足够学分。

六大措施深化课改

刚过去的这个暑假,省教育厅负责深化课改的处室,全省高中校长、教研室主任、主课教研员、骨干教师,过得都不轻松。

他们在不同会议室,反反复复开研讨会——关于这个学期在全省推行的深化高中课改方案: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每个学生可以有不同课程表;学有余力者高二就可毕业参加高考;学生实行走班走校上课……

这样的改革探索,全国有很多实践,但都在单个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在一个省份全面推行,浙江在全国领先。

早在2006年,浙江省已经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2011年4月,全省30所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深化改革方案的试点。经过1年的试点及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讨论,今年6月,省教育厅正式《浙江省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据悉,这次推出的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是一个系统性改造和完善高中课程的方案。主要有六方面的内容:

第一,调整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减少必修,切实加强选修。必修学分从116分减至96分,选修学分从28分增至48分。

第二,凸显个性,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类,学校可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建设满足本校学生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

第三,发展特长,全面实施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鼓励学生制定个人修习计划。实施弹性学制,学生应在3年内完成学业,同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

第四,培育特色,进一步扩大学校课程自。规定在确保每学期开设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必修课程,每周在校课堂教学时间不得超过26小时的前提下,学校可自主制定学校课程开设计划。

第五,改革评价,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高中会考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11门必修课程,每年开考一次,分别在1月、6月施考。学生参加同一科目考试次数最多2次,以最好成绩录入。

第六,强化保障,逐步实行普通高中学分制收费。将学费分为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实行学分制收费。在2012—2013学年选择若干普通高中进行试点。2014年秋季,争取在全省全面执行普通高中学分制收费制度。

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

整个课改方案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选择性,选择是这次课改深化方案的主旋律。即通过有效减少必修,全面加强选修,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

“今后全省将不再有统一课表。”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说,在确保每学期必修课程、每周在校课堂教学时间不超过26小时的前提下,学校可自主制订课程开设计划,并鼓励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在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后,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我们希望通过深化课程改革,让孩子能多学些自己想学、自己有能力学、自己学得好且对实现自己志向有用的东西,让每一名孩子都能多品尝一些学习和成功的快乐,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向着全面而有个性的方向发展,推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多样化人才。”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道。

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鲁林岳认为,一直以来,固定的课程让学生鲜有机会去了解自己的兴趣,这也导致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学生盲目选择专业。浙江的改革,为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记者了解到,开学前,浙江大部分高中都已经制订了自己的开课计划。宁波效实中学校长周千红表示,由于学校之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校本课程,目前已经为新学期高一学生准备了70多门选修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课程,学校在开学初的两周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在9月中旬进行选课。

脱钩高考,课改会否动力不足?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课改明确宣布暂不与高考招生挂钩,这引来了一些家长的质疑,也有一些教师担心改革会因此动力不足。有关专家亦表示,从全国其他地区的经验看,如果缺少与高考制度的衔接,改革恐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对此,韩平认为,高中课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立刻与高考挂钩,选修课程很有可能会变成“必修”,从而加重学生负担。“‘暂不挂钩’是防止选修课被‘异化’。”

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2011年4月,浙江省教育厅在全省30所高中进行了选修课程试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选修课沦为必修课的现象并不鲜见。浙大城市学院一名大一学生告诉记者,自己上高中时,选修课就成了必修课,不喜欢的课程也要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

刘希平认为,不能为增加改革的动力,就硬性规定选修课程在高考中占有一定比例。事实上,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步伐加快,高中课改完全可以与之实现“柔性衔接”。

近年来,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一直在推进,并于今年探索实施了“三位一体”高校招生录取试点,即高校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三项综合来录取考生。

据介绍,浙江省参与“三位一体”试点的高校已有17所,基本囊括了比较好的省属高校,计划招收学生1600余名,报名学生超过1万人。“尽管与全省31万考生数量相比,录取人数还很有限,但影响还是很大的。”刘希平说,目前高校面试已经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专业兴趣、潜质和素养的考察上,这体现了一种明确的导向性,与高中选修课建设形成了对接。

2012年10月10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正式与萧山第六高级中学签订协议,为普高生开设多门选修课。据悉,萧山六中学生在浙江旅职院选修的课程学分,在该校的自主招生中将享有加分政策,并有望带入大学。这种高中和大学之间的“学分互认”,也将成为课改的新方向。

“开设哪些课程主要考虑了3个因素,一是紧贴生活技能,争取让学生学有所用;二是对接高中的学习知识,希望让学生的高中必修课和选修课能够相辅相成,比如,导游课程涉及到高中地理、生物知识,中西餐烹饪则有专门的烹饪化学环节,与高一、高二的化学学习密切相关;三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职业倾向。”

浙江旅职院副院长王忠林透露,目前,高中与大学的学分互认政策已在制订中,旅职院还会根据自身情况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接下去,浙江旅职院还将与杭二中等合作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

警惕新的城乡教育差距

开设选修课程,不仅需要学校有相应的师资,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资源也至关重要。由此,有人担心,这对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挑战,改革可能会造成新的城乡教育差距。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方红峰表示,全省普通高中总体上都具备了开设选修课程的条件,但城乡差距确实存在,一些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的村镇学校,确实面临能否开出足够选修课的问题。

为此,开学前,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建设的113门选修课网络课程也通过专家审议正式上线。“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网站中提供的选修课,有电子教材,有教学课件,还有教学视频。

通过这个网站,浙江省普通高中的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选修课程进行学习了。与此同时,学校则可以利用网络课程直接组织教学,或利用网络课程提供的丰富资源开发新的校本选修课程。

另外,教育厅还将重点加强对农村普通高中及城镇薄弱学校校长课程领导能力、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组织城市优质高中与这些学校共同开发选修课。

韩平表示,农村高中尽管课程资源不如城市学校丰富,但找准自己的定位,也可以开发出有特色的课程。

第8篇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以具备“专、知、能、善、健、雅”全人素质标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产业、企业、职业实际需要,构建以“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为主体,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项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技能鉴定和岗位要求为准则的开放式课程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 :综合职业能力;开放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1-0079-04

一、课程体系构建背景

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提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就意味着各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要通过课程的实施才能得以实现,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中职学校的正确定位、办学特色和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课程体系的科学合理构建对于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来说至关重要。

作为一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一直坚持树立“全人教育”的育人理念,实施“宝贝计划”,把每一个学生当成宝贝,提出了“专、知、能、善、健、雅”这六个方面的素质标准,着力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具备“专、知、能、善、健、雅”全人素质标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产业、企业、职业实际需要,构建以“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为主体,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项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技能鉴定和岗位要求为准则的开放式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二、课程体系构成要素

(一)把好“两个关口”

从市场经济角度讲,学校就像一个人才加工厂,企业是客户,学生是产品。学校根据客户需要,设置课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成为企业所需的产品。为了制造出客户所需要的高质量产品,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把好“两个关口”,即“入口关”和“出口关”。

1.把好“入口关

在课程体系构建之初,学校必须考虑到市场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了解岗位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情感的要求,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心理取向、梦想追求等情况。只有把好这个“入口关”,课程体系的构建才能不出现偏颇,从而既能满足企业和岗位的实际需求,使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需要,成为合格的“岗位人”,又能适应学生终生发展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和“社会人”。

2.把好“出口关

对于学生的“出路”,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升学,一种是就业。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两种结果,开辟升学与就业两条通道。一方面,要整合课程资源,推动中、高职衔接,或是通过选拔考试组建高考班,为学生开辟升学通道。另一方面,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式,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为学生开通就业通道。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必须把好“出口关”,即学生除了成绩合格或修满规定学分之外,还需获得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证书,达到“一本毕业证书+多本技能证书”的人才培养要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着力“三项能力”培养

综合职业能力是学生从事现代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知识、素质、技能和心理等在职业活动中的外化,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其中,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由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通用能力构成。专业岗位能力是针对某一具体岗位的应用能力,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就可直接上岗工作。专业通用能力是为适应某一职业领域或岗位群的工作需要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方法能力是学生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包括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适应变化能力等能力。

三项能力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方法能力是学生有效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开展社会交往的基础,专业能力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应职业的保障和立身之本,社会能力则是学生是掌握方法、适应岗位、自我提高以及创业等必须具备的能力。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着力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这三大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发展并掌握专业技能(即掌握专业能力,学会做事),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掌握方法能力,学会学习),要教会学生善于融入社会,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即掌握社会能力,学会相处),还要使学生得以开发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即学会做人),最终实现学生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关注“三大课程”

1.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主体部分,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工学结合课程三大类。专业能力培养以必修课程为主。公共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通用能力,设置有人文素质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和身心健康课程三类课程。通过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通用能力,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帮助,而且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诚实的品质和健康的身心,为“专、知、能、善、健、雅”全人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培养专业岗位能力。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理实一体课程和考证考级课程三大类。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理实一体课程以岗位(群)教学项目为主,通过任务驱动,在学校特定的实验实训场地进行。考证考级课程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是为学生参加劳动、人事部门的职业证书资格考试而设置的课程。通过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过硬的专业知识,掌握必备的专业岗位能力,达到“专”的全人素质标准,而且更加熟悉企业、行业,了解市场,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工学结合课程包括校内工学结合和校外工学结合,重在“让学生亲身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一些在所学专业(职业)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综合性的工作任务”,是学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在实践中的运用。

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分为校级选修课和学区选修课两种,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能力。校级选修课是由学校根据教师特长、学科或专业拓展需要在全校范围内统一设置的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延伸,包括专业技能类、人文素质类、职业规划类和体育艺术类四大类。其中,专业技能类课程主要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技能竞赛、考证考级服务,人文素质类课程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陶冶情操服务,职业规划类课程为学生走近职场、创业创新服务,体育艺术类课程为提高学生体育艺术素养、锻炼意志体魄服务,学区选修课则由学区根据学生个性需求、专业特点而在学区范围内开设的课程。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及需要报名参加校级或学区选修课程,以走班制形式上课。

学校还把周四下午第七、八节课开辟为选修课“四声”开放式教学时间。“四声”是指:朗朗的书声、开怀的歌声、有劲的运动声、隆隆的机器声。“四声”开放式教学时间追求开放的态度、开放的课程、开放的资源、开放的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发展兴趣的机会。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提高方法能力,增长才干,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3.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课程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重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行动中收获,学会团队协作,学会与人交往,学会直面挫折,学会适应变化,提高社会能力。学校以“强专业、厚基础、增自信”为目标,以“知行相结合、文技相融合”为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主要有以赛促学为主导的技能活动,以人文素质培养为核心的经典诵读活动,以职业生涯发展为重心的创新创业活动,以愉悦身心为目的文体活动等四大活动。

在四大教学活动中,技能活动以专业技能展示和技能运动会为主。专业技能展示以“夯实常规促提高,教学相长展风采”为主题,侧重于一个“展”字,即展示师生在专业技能中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技能产品、图纸、实训报告等成果的展示。技能运动会以“比赛点亮青春,技能引领未来”为主题,侧重于一个“赛”字,即设置师生专业技能比赛,要求班班参与、人人参与,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经典诵读活动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构建诵读、阅读、践读三维活动模式,让学生在诵读活动中提高人文素质,提升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创新创业活动以“实践促进创新,以创业带动发展”为主题,建有集培训、指导、实训、孵化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园,帮助学生专业实践、规划职场、构筑创业梦想。文体活动以“生命因运动而精彩,青春因艺术而美丽”为主题,以田径运动会和文艺汇演为主要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

三、课程体系的开放性

课程体系必须是开放性的,既要立足于知识的横向拓展,为学生提供职业学习和良好素质养成的广阔空间,又要着眼于未来的纵向延伸,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必须坚持在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开放性。

(一)课程开发的开放性

课程开发不是学校或教研室闭门造车,而是要与行业、企业、高校专家、校外机构合作进行各类模式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心理等因素,让课程更加适合学生。

(二)课程设置的开放性

一是课程设置要与专业岗位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实现“岗、课、证”三位一体,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二是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课程板块应相互对应,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以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全人素质的形成。此外,各课程板块对于三种能力的培养虽各有侧重,但能力的形成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三)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是指课程内容要具备动态发展和弹性调整的特点。动态发展表现在学校要根据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不断整合课程资源,更新课程内容,开发具有职教特色的校本教材。弹性调整表现在学校要根据市场与企业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使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新知、课堂与社会结合起来。

(四)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是指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与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学习相结合。重点是要加强实践教学,运用模块教学、项目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知识、技能、态度的教学融为一体,真正实现“教”、“学”、“做”的统一,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全人素质的培养,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五)课程评价的开放性

课程评价应摒弃传统的以书面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形式,淡化以分数为标准的甄别方式,实现开放性的多元化评价。一是评价形式的开放性。如以实践操作、项目演练、报告撰写、产品制作等形式进行考核评价。二是评价主体的开放性。可以是教师考核,企业专家考评,学生之间互评,也可以由专门的技能考评小组进行考评。三是评价内容的开放性。除了考试成绩之外,学生的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技能比赛获奖证书等都可以作为考核的内容,通过学分替换获得成绩。

参考文献:

[1]於芳.中职全人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46-47.

[2]张磊,李敏.探索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3):12-15.

[3]李贤彬,王学东,路建彩.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5):10-11.

[4]肖放鸣.以“三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0(l4):35-37.

[5]任重,韩华.构建学分制下适应市场需求的中职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7):15-16.

[6]杨俊,唐菀.基于能力本位的“6+1”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9-12.

[7]卢镜.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层次一模块”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4):74-75.

(责任编辑:王璐)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ies by Building Open Curriculum System

——A Case Study of Shaoxing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FU Wei-li

(Shaoxing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Shaoxing Zhejiang 312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