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道德与法治的认识

道德与法治的认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29 14:42: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道德与法治的认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道德与法治的认识

第1篇

一、加强德育工作立体化建设

德育工作立体化,强调全员参与德育、处处彰显德育、各方支持德育,让学生在全方位、立体化德育合力的文化沐浴下,感受成长的快乐,体验生命的多彩,享受教育的幸福。

一是全员参与德育。在导师团建设上,每个年级组根据班级数量成立若干个导师团,班主任为导师团的组长,学科教师为导师,确保每一位导师都有相对固定的被导学生,每位学生都有导师。

二是处处彰显德育。在学校的建设上要切实营造良好的育人情境,学校的每处建筑物、每幅宣传画、每个景观花园、每条文化走廊等等,都要用智慧去打造和完善,切实造浓德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三是各方支持德育。学校在努力创建浓厚的德育环境的同时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德育,让社会支持学校德育。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校联谊会等活动;聘请社会知名人士为校外辅导员,并要求校外辅导员经常性地为同学们作激励性的报告,以洗涤心灵、激发斗志。

二、注重德育模式的科学灵活

全员育人导师制一改以往的德育模式,尝试将育人模式与课间活动、学科教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促进德育模式的科学化和灵活化。

一是巧用课间活动。我们可以尝试将德育工作和每个课间灵活地结合起来,组织丰富多彩的小活动,比如:大课间操、成语沙龙、两人三脚走、互相评价找差距、折纸比赛等,在活动中促进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在平等、欢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调节心情、减轻压力、增强意志、树立自信。

二是植入学科思想。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学科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把学科思想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比如:语文课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自然课要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科学地利用大自然,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是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导师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他们都能学得会、学得好、学得有兴趣。对学得好的优等生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让他们有努力的方向;对中等生要不断进行鼓励,让他们产生赶上优等生的决心;对后进生也要不断进行辅导,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不丧失上进的信心。

三、强化导师三重角色的协同

育人导师制下的教师,要自觉承担起三种角色――像父母,在生活上体贴关怀;做良师,在学习、品德、心理等方面鼓励指导;成益友,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思想交流。

一是像父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不爱学生,无异于歌手发不出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导师要牢固树立“爱而后教”的教育理念,要学会用两只眼睛去看学生,一只是母亲慈爱的眼睛,一只是教育家期望的眼睛。

二是做良师。导师在完成学科教学的同时,要认真批阅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对责任内的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习辅导,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定期开展“导师主题活动”,如打球、郊游、游戏、德育体验实践活动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教育学生。

三是成益友。我们要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只有学生把我们当成知心朋友,我们才可以毫无遮掩地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对症下药,引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四、做足学生励志教育的文章

1.文本励志。朗诵励志经典是最好的励志途经,因此,建议每天早中晚集体朗读励志文章各一次,周一升旗时,全校学生在国旗下集体朗读励志经典。同时,指导孩子认真填写成长记录,勤于反省一天的收获,记录成功点滴,学会运用Franklin(福兰克林)自我评价法,克服生活学习中的不良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

2.班会励志。班会是学生最为认可的集体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将励志因素引入班会,班主任每周要确定一个励志班会主题,让学生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这样就可以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

3.活动励志。励志活动是让学生保持昂扬斗志、乐观豁达人生观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尽可能丰富活动载体,活化活动形式,例如:在校开展各种主题的励志演讲比赛、搜集励志故事比赛、聘请社会成功人士及名牌大学优秀学生进行励志专题报告、组织观看励志影片等。

第2篇

关键词 学导式 任职教育 学员主体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导式教学法是在教员指导下,学员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它能充分发挥学员自身智慧,引导学员通过自主探索、分析,主动获取知识。而司务长任职教育是以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核心,对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创造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教中,可以结合学员的特点,推广运用学导式教学法,这也是积极应对部队人才的新需求,为基层培养出更多知识结构合理、全面素质优良的后勤人才。

1学导式教学法的优势

1.1学导式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

与以往教员主观灌输、学员被动跟进的注入式教学法相比,学导式教学法更关注学员的自身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突出学在导前,先学后教,学员能够积极进行“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充分利用“已知、已会、已能”去主动获取“未知、未能”。事司务长学员独立自学的潜力是很大的,他们大多经历过学历教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并且课堂上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员的悉心指导,更有利于开展。教员运用学导式,学在导前,先掌握学情,才能以学定教,关键在于激励学员肯“学”会“学”,学导结合,给学员发展独立自学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学导式是对启发式的发展与创新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员在教学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员自觉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也一直运用于司务长任职教育实践中,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启发式教学总是以教员为中心,学员则一直处于“不启不发”甚至“启而不发”的被动地位。学导式突出学员学、教员导的思想,这种教学模式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员,同时也把学好这门课的责任交给了他们,学习过程由学员自己掌握,教员只需相机引导。同时,学导式也有利于形成多方向探讨、多层次交流、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间相互启发,达到以导引学、以学促教的效果。

1.3学导式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

目前部队需要更多适应现代战争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后勤人才,全面培养学员的主动学习、独立分析的能力非常必要,传统教学把学员置于被动地位,压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员全面素质的提升。学导式强调以学定教、学中求导,突出“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员探索未知的兴趣,真正把学习质疑、标新立异的主动权交给学员,同时得到教员恰到好处的诱导启发,从而获得学会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学员通过这种学习,变得充满自信,课堂成为他们尽情展示自己学习潜能的舞台,不仅能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综合能力、优化品行道德,使学员各项素质获得普遍发展。

2学导式教学法的实施

提示:开课时要提出本次课的目的与任务,任务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在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探索能得出部分答案,尽量结合学员自身经历,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自学:结合教员给出的任务,学员开始自学、自练,积极阅读相关材料,反复练习,掌握教学重点,发现问题及时做好记录,为后续供依据。

解疑:由学员提出问题,可采取分组讨论、各抒己见,也可由教员进行辅导答疑,这一过程最好发动全员参与,学员既要提出问题,还要思考别人提出的疑问,给出自己的解答,教员适时给予评判和鼓励。

精讲:通过前面的提问、讨论,教员总结出学员疑问较多的知识点和教学重难点,进行专门的讲解、示范,确保学员能够消化吸收。

演练:重要知识点不仅精讲还要多练,在课堂上出一些练习题,引导学员依据所学知识自主练习,课后也要督促学员坚持练习运用,握知识技能。

小结:知识传授完毕后,请学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员也可对学员进行评价,评价可围绕知识内容展开,也可就个人疑问提出,解决遗漏问题的同时融洽师生关系,最后提出课后作业和下一次课预习的要求。

3学导式教学法的误区

3.1内容选择的误区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此方法,教员应事先选择难度适中的内容来实施。司务长任职教育中专业课程偏多,某些较难的知识点用自学的方式不是所有学员都能胜任,教员如果一味地要求所有学员都以自学来完成课堂任务是不合理的。此外,对于课堂自学环境的设计也需要教员多思考,如果仅仅是形式上的自学,而不让学员参与其中,其实质仍然是传统教学。

3.2研究讨论的误区

很多教员认为只要自学了,解决学员提出的疑问就没问题了,这只是将课堂参与形式虚设,而没有产生讨论情景的实效性。司务长的岗位指向性很强,教学尤其要注重贴近实际、讲求实效,如果仅仅是把“提出自学问题――学员开展自学――进行互相探讨――学员汇报知识――教员板书总结”的流程走个过程,看起来好像没问题,但这一过程中,教员与学员缺乏深入的交流互动,教员的“导”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导致教学只是简单地为了“讨论”而去“讨论”,没有针对疑难问题深入研究探讨。

第3篇

关键词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高校德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28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WEI Pengfei

(School of Marxism,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Kolberg's theory of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school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moral theory, his moral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mode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respect students' subjectivity, teaching, innovation method,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with strong the significance of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hina.

Key words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递进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道德判断的认知结构的变化发展的过程。”①随着年龄的变化,处于不同阶段的个体对于同一个道德问题的判断和解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的区别。据此,科尔伯格将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包括前因循水平、因循水平、后因循水平三个水平和他律道德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易阶段,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社会制度和良心阶段,社会契约或功利和个人权利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等六个阶段。

1.2 科尔伯格学校德育的两种模式

(1)新苏格拉底模式。该模式得名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式的教学原理,采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这一模式要求教育者设置一个道德两难性环境,以道德两难问题使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从而令其积极思考以发展其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学生的道德水平就可以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但是,如果一个群体缺乏民主和公正,学生会对道德两难问题产生伪善性的认知。因此,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只能间接地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基于这一原因,他把研究重点转移到道德行为上,创立了新柏拉图模式。

(2)新柏拉图模式。科尔伯格借鉴涂尔干和杜威的思想对新苏格拉底模式进行改造,充分发挥团体公正在个体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模式因为类似于柏拉图“理想国”的主张而被称为“新柏拉图模式”。该模式采用公正团体法,把学生置于一个民主、平等、友好、协作的全体成员共同管理的集体中,在民主管理的道德氛围中,通过参与处理集体中的各种事务来促进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这一模式是对新苏格拉底模式的改进和提高,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道德水平。公正团体法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充分发挥了学校和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2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

(1)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因循水平向后因循水平过渡的阶段,道德思维水平已经从经验型思维上升到理论型思维,已经可以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然而,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还存在脱节的现象,既有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的大学生,也有存在严重道德问题甚至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大学生道德问题知行不一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在高校中普遍存在。

(2)高校德育片面强调社会功能,忽视个体差异。在我国高校中,德育的主要阵地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课。课堂集体授课的形式使得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难以得到落实。受我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教学内容更多涉及到集体层面的内容,强调道德教育要的社会功能,对学生的个性需求很少关注,这样就难以满足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个体需求。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道德认知发展水平都是不相同的,采取统一的教育模式,高校德育工作难以收到实效。

(3)高校德育过分突出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地位相对较弱。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主要通过显性的德育课程和隐性的道德教育两种途径来开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显性的课程教育普遍受到重视,而隐性德育明显不受关注。过程性评价的缺失,使得隐性的道德教育途径难以在实际的道德教育中得到落实。同时,家庭社会氛围、校园文化以及教师个人魅力等隐性道德教育的因素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4)我国部分大学生受“道德价值相对主义”的影响。道德相对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坚持道德的相对性、易变性,否定其绝对性,否认道德判断有一个普遍而永恒的标准,否认各种道德观之间的等级差别和对之进行评价的可能性。②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也日趋多元化。道德价值相对主义被一部分大学生所接受。这样就难以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化为大学生自身遵循的一种道德标准。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难以得到保证。

3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提升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启示

3.1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1)高校德育工作要符合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道德发展有其客观的内在规律性,道德教育不能凭教育者的主观愿望随意跳跃。③教育者在设置德育目标时,必须要注重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要把握住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依据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制订高校德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和实施方法,引导大学生逐步走向成熟。目前我国高校在德育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在制订目标和要求时忽视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的问题,导致德育的内容“假大空”,直接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在开展德育活动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德育目标符合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特征。

(2)高校德育要融入日常生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科尔伯格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研究中非常重视从实践中开展研究,而这正是我国高校德育所欠缺的。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更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工作,而忽视了对道德认知成果的实践检验。脱离了生活的德育工作对于解决现实中的道德冲突等问题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因此,要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将德育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实践来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得到发展。不然,学生学到的就只能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无法使自身掌握的道德知识与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相联系,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同时,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以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为主要任务。④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片面强调灌输的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能得到有效的调动,德育的实效性就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平等对话,实现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开展和道德知识的有效内化,保证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3)高校德育必须做到因材施教,突出大学生的个性化。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时,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者必须深入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所处的阶段。在现有的教育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在满足大多数学生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道德认知水平的差异。要针对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特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个性差异,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这是保证实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3.2 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模式对提升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启示

(1)创新德育方法,实现“灌输”与“认知发展”两种方法的互补。灌输的方法是我国高校德育的传统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但是灌输的方法片面的强调社会和集体的地位,忽视了个体的价值,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道德认知的发展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和发现,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的内容。但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目标性针对性相对较差。所以,要实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升,必须要创新德育的方法,将传统的灌输方法与道德认知发展方法相结合,以满足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需求。

(2)优化高校德育环境,重视隐性德育的作用。我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注意优化德育环境,充分发挥良好的环境在人的道德认识的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隐性德育是一种无意识道德的教育,它在不被学生察觉的情况下,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提高。高校要重视隐性德育活动的价值,主动开发隐性德育的课程,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开展隐性德育还应注意构建一个立体的网络,包括校园文化设施、校规校纪、校训校歌、校风学风等一系列构成要素。通过这一网络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隐性德育,要比单纯的显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具有感染力。为了提升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教育者必须重视隐性德育的重要作用,善于在德育工作中使用这一方法。

(3)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为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提供人才保障。在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者必须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道德认知过程中的不足,解决他们在道德认知中面对的矛盾和冲突,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向更高的阶段发展。要提升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要求我国高校的德育老师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扩充自身知识储备并内化,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

注释

① 郭本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心理学思想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68.

② 韩亚丹.促进道德认知发展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29.

第4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法院错判导致债权利息损失扩大保证人应否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已于2000年7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2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8月12日起施行。

二年八月八日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川高法〔1999〕72号《关于因法院错判导致资金利息扩大的部分损失保证人应否承担责任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第5篇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校内测试 指导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得到应用语言学家和各国语言教学实践者的广泛接受和认可。在我国现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采用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了积极的作用。面对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任务型教学法受到了业界人士的不断关注,众多专家和教师对任务型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进行了实践。

一、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特点

Vygotsky首先在其1962年出版的《思维和语言》一书中提出“任务”一词,20世纪70年代,Prabhu在他主持的一项语言教学改革项目中,从交际教学法的实践中提出了“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的理念和方式(Willis,1990:52)。20世纪80年代初期,Willis开始了她的“任务型教学”实验,并于1996年出版了《任务型学习原理》一书。该书在教学实验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描述了“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框架、主要特点、任务分类和具体操作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任务型教学”渐成体系,并被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Nunan在他的“交际任务和语言大纲”一文中,归纳和总结了“任务型教学”的五个主要特点:(1)“任务型教学”强调学习者通过使用目的语进行交互活动,进而掌握语言交流的实际能力。(2)“任务型教学”要求将真实的社会活动中的语篇引入课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情景之中。(3)“任务型教学”要求为学习者在教学环境中提供更多的使用目的语的机会和相应的素材。(4)“任务型教学”更加提倡将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与语言交流结合起来,并把这种经历看做是课堂学习的重要成分。(5)“任务型教学”试图将课堂语言活动与课外语言激活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通过不同的语言“任务”实现的。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促进其积极参与交流,有利于发挥主体性作用。但是作为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大学英语测试,更需要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指导,加大改革的力度,争取在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以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指导作用

测试与教学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促进,紧密结合,测试的反拨作用帮助语言教学实践者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完善大学英语的教学体系,从而增强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任务型教学法的大范围应用为大学英语测试,尤其是校内测试提供了更新、更丰富的资源,也对校内测试的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环境下,任务型教学法对校内测试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般说来,大学英语期末测试的目的在于:检测学生一学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情况,是否达到教学大纲要求;检测学生语言拓展能力状况;诊断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出现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反馈意见。(刘延,2007)传统的校内测试一般是教师自编,并非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而是根据学生的水平状况,确立能够反映学生真实水平的测试。然而受传统教学方法和国内英语等级考试,如CET4等的影响,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校内测试还是以试卷为主的,例如笔者对天津某高校2010级大学英语期末测试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期末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50%)、期中考试(35%)和平时表现(15%)。其中期末考试卷面组成:客观题(85%—90%),包括听力考试内容,大部分为CET—4等等级考试的模拟题型。不可否认,这样单调和片面的测试形式无形中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动机产生影响,严重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极大地削弱任务型教学法在日常教学中所起到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相反,高信度和高效度的英语测试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手段,对英语教学的过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在任务型教学法的指导下,改革传统的校内英语测试方法。Bachman & Palmer(1996)指出:设计或开发一项新的考试时,应首先考虑语言测试行为与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相一致。根据被试者的特征和教学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无论是学期内的课堂测试、期中测试,还是占分比重较大的期末考试,都要围绕教学过程中输入的信息资源和教学方法进行。

2.期末试卷布局力争科学,设计合理、理论知识是基础,运用能力是重点,以激发学生潜力。

3.测试形式多样化,将教学过程中的情景模拟,与社会环境交流等结合起来,力争考试过程真实化,体现语言学习的实用性。

4.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传统的语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任务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协调者,并根据学生对任务的评价及学生现有的水平,在实施任务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测试形式。

5.推进测试形式的现代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建立多样化题库和高信度的评分阅卷及成绩分析系统推进测试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面对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层面:课堂教学、课后练习到校内的各种测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融会贯通任务型教学法的同时,做好大学英语测试的改革,是各个高校各位教育工作者应当极力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当中继续推进。

参考文献:

[1]刘延.试论“任务型教学”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03.

[2]龙星源.大学英语期末测试卷的设计与思考.赤峰学院学报,2011.06.

[3]Vygotsky,L.S.Thought and Language,Cambridge,Mass:MIT Press,1962.

[4]Nunan,municative Task and Language Curriculum[J].TESOL Quarterly,1991(25).

第6篇

从本质上来说,赏识教育并不是表扬和鼓励,主要是赏识学生的一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在教学中创建良好环境,为学生指明发展方向,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教师的赏识教育,因为他们处于成长期,在行为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所以有必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将赏识教育合理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赏识教育的合理融入会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产生较强的信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第二,赏识教育让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学生对教师教学产生较强的信心,就会针对具体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和分析。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会共同进步,最终强化师生关系。第三,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赏识教育为学生提供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朝着多个方面发展和进步。总之,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的具体途径

1.规范教学语言,重视学生学习表现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语言进行规范。在教学中,要运用和谐和幽默的语言,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和和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关注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这样,就会深入了解学生,在具体事情上展现出德育素养和法治思想,最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教师在“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教学过程中,要从交友的原则出发,让学生对友谊进行交流和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会对朋友产生清晰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并鼓励和肯定学生,最终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拾信心。这样,学生学习的表现得到认可和鼓励,就会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最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产生清晰的认知。

2.关注学生个体发展,赏识行为和品德

教师在实际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良好行为和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得到相应的肯定和表扬,其个人荣誉感会得到满足,并最终展现出一定的带头示范性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具体学习表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学生的行为表现。比如,教师在进行部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交往艺术新思维”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呈现出人们交往的相关视频,学生在真实案例的激发下,会深刻理解何为交往的艺术。在此,教师开展赏识教育就会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满足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要求。

第7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近年来相关教学进行的重要改革。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更丰富的情感,对建立学生的人品与人格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鉴于道德与法治课是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平台,因此长久以来相关教育一直持续进行。但是在以往,传统的教育方式采取的是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靠教师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口述,学生则是靠死记硬背进行学习,而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得以更新,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教育的开展形式和方法也得到不断的优化,一改以往教师单一的口述教学,而形成了渗透式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认识到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应当享有的权利,并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德育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对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的讲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使课堂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热情。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主要采取的是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学过程中学习重点的突出完全依靠教师的口述,学生通过教师的“指点”对“学习重点”进行硬性记忆,不仅学习效率无法提高,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中,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提升学习主动性,发挥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使其情感态度不断成熟、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必要、正确的引导完成高效率的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在个性及人格方面获得健康的成长。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分析

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全新的教学理念开始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发挥起了重要作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已逐渐被淘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成为新课改的重点。随着教师与学生在日常教学中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成为自己学生活动的组织者,而教师则以引导者的角色定位开展日常教学,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职责,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才能使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表现出的情绪变化,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找到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疏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努力思考、分析,从中获得更有效的帮助,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情感、素质,使学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2.优化教学手段方法,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很多都是需要大段背诵的,而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书本上的死板枯燥的内容进行灵活应用,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的联想提升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教师可以借助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媒体技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对教学内容进行可视化处理,使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快速进入学习角色,掌握相关知识。

3.利用真实案例,实现多角度教育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只是将相关理论知识硬性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因此也使得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兴趣缺缺,更不会主动进行学习,寻找学生更有效的方法,这也是相关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在以往的很长时间内无法提高的真正原因。随着新课改的推动,相关教学开始利用真实的案例加强对学生的多角度教育,如现在在中学生中比较流行的网络交友,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多种真实的正面及负面的真实新闻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利弊,并从中学会正确的交友方法,学会分辨好坏、保护自己,把握好网络交友的分寸。

4.结合现实生活,渗透德育教育

与生硬的说教相比,真实生活中的学习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面对相对枯燥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教师应多关注社会热点,通过利用社会资源完成对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能更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并形成关注社会时势,不断充实自身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将德育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渗透的教学价值体现出来。

第8篇

参训教师:郭兰芳   单位:西池学校

今年8月17日至19日,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教材全员培训。专家的讲座以及一线优秀教师的交流与互动,让我受益良多。

以前初中政治教材叫思想品德,现在改为道德与法治,这一变化,响应和贯彻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强化了法治教育(尤其表现在八下整册为法治专册)将依法治国理念根植于中学教育之中,推进“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真正落实到从娃娃抓起。

康利教授就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实施做了精彩的讲座:从课改的缺憾谈到课改的方向再谈到有关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考,真正让我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与反思。下面摘录对我触动较大的与各位分享:

其一:一个学校的产品是学生?(不,应该是课程。)

其二:能力=?素养(素养特别考虑自我的态度,要喜欢。)这里康利教授特别强调了核心素养,并做了注解,即为中国未来20~30年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1个、2个,不能太多)也即创新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

其三:“道德”在教材内容板块(心理、道德、法律、国情)中是基础,是根本,是中轴。通过精彩片段的展示,让所有参训人员印象植入大脑深处的一句话是:“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这是部编教材改版的一种指向,要让学生,让所有人有一种“问心”即所谓的信仰;这也是做为一名教师自身积极向上的一个突破口;也将会是今后考试的一种导向。

其四:教材“超越知识,指向价值教育”,这是部编教材之魂。有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却又润物无声地渗透于其中。

除此之外,实验中学杨肖利老师对七上教材的解读也甚为赞之。尤其思维导图的建构值得借鉴,不仅可也帮学生建构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