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30 10:25: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治理基本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必然是今年中考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政治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教材内容虽然很多,但其“精华”却是主要的政治理论观点,譬如初二教材的“一条规律”、“四个原理”,以及私有制、阶级、国家、科学文化等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涵义、产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初三教材的我国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的人口问题、法制问题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初一教材的有关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体内容的概念、必要性及行为要求,均属教材的主体内容。我们在教学(或复习)中,必须紧紧把握这些内容,力求弄懂、弄通,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地“照本宣科”、“死记硬背”。
二、题目灵活多变是近年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也是今年中考应认真对待的一大难题。
在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中,其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的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观点又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难以学到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中考试题灵活多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既是对政治课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也是规范政治课教学的手段。那么,规范的政治课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如何才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呢?那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抽象过程,即从客观事物入手,讲清理论观点。譬如讲国家的概念,首先应从国家的产生过程讲起。为什么会产生国家呢?那就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便随之产生了。这时,一部分人就有可能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于是又产生了阶级。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在不同的阶级中,一些阶级就会凭借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对另一些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但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是不会甘心的,他们必然要起来进行斗争和反抗。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剥削、压迫地位,就建立起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对被剥削、被压迫阶级进行统治。这种暴力机关就是国家。所以,国家的概念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国家的概念,而且也便于理解掌握国家的本质和职能,使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同时,它也为理论知识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会是今年中考的重点。
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完成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关键,理论联系实际则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政治课教学只有在扎实传授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运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才能使政治理论真正发挥其“理论武器”的作用,并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所以,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是对政治课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是在规范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然而,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却既是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又是大家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所谓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是说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政治课教学任务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只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忘记了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分析、认识客观事物;所谓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是说大家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不够得法。
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把培养学生能力列入教学的过程之中,并持之以恒。其次,要明确所谓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理论知识的运用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这里的“理论”指的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实际”指的是社会实际(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现象、社会热点问题等)、教材实际(教材中的史实、事例等)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指的是用教材的有关理论对具体事物(即客观实际)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一般来说,运用教材理论分析、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可分以下几步来完成,即首先认识客观事物,找准教材的有关理论;其次摆出有关理论;再次找出理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譬如:“运用社会发展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然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其分析、认识的思路应该是:第一步认识客观事物,找准应该运用的教材理论。改革是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实际上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运用。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必须运用社会发展规律。
近年来,我国经济、工业、农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众所周知的是,20世纪初,工业的发展伴随着大量的污染,因为人类的通性是先顾及眼前的利益,在这种发展形势及人类思想的影响下社会的环境在20年后的今天环境意料之中的恶化了,所以绿色化学理念应运而生。如何从源头上治理污染?如何将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到初中化学教学?本文将对绿色化学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渗透途径进行综述。
关键词:
环境污染;治理;绿色化学;渗透途径
一、绿色化学的产生背景
20多年前,传统的化学化工作为生产主力,秉承着“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发展了多年以后,随之而来的问题终于一发不可收拾,传统的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已无法承受沉重的环保费用,这需要国家大力研发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的工具。因此环境保护和治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人类的健康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人类创新出新的理论和技术手段。绿色化学作为环境友好化学,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在这种大背景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对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绿色化学理念的形成,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具体特点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使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者消除有害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按照绿色生产的原则,具有的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反应物;(2)操作反应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的反应物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料利用率,使所有原料在反应中都被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对环境有保护作用、对社区安全的和对人体健康的产品。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途径
绿色化学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绿色化学的特点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哪些途径?在化学课程中绿色化学理念怎样得到渗透?针对现阶段我国绿色化学教育的现状,在本文中,将从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法、化学实验课程的布置安排及课下习题等方面,对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渗透绿色化学理念、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何种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结合课本内容,开展绿色化学教学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化学也是,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精确把握,在课堂上将绿色化学理念穿插到每个知识点中。课上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现在大气、土壤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灌输绿色化学的理念,让他们对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问题有更生活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观察的能力,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环保问题,并将社会问题与日常知识点集合起来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
(二)以“课上常提问,课下勤思考”的方式开展教学
为了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的认识,课上对学生提出化学相关的、生活化的问题,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行解决,无论是通过查阅资料还是求助亲友的方式,目的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和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课上出题,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购买无磷洗衣粉?为什么农业部禁止使用敌敌畏,BBT等仿效优越的农药?日常生活中的废电池该如何让处理?第二节课再公布答案。这些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基本可以解决,这样一方面可以学习到许多前言东西,熟练掌握查阅技术;另一方面,又可以从生活琐事中获得化学知识,了解使用无毒无害制剂,平常注意节约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用所学知识来为保护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三)在实验课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日常实验课程必不可少,实验的重要性包括(1)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印象深刻,培养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扎实掌握化学知识。(2)反应物是实验必需品,教导学生选择过程中必须注意无毒无污染,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3)反应过程可能会产生废气或者废料,进而造成的较严重的污染,这时候可对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进行更为环保的实验设计,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甚至是并未环境改造做出努力(4)实验尽量避免大型实验,一方面可节约实验药品,另一方面又可减少污染。
四、总结
环境污染的治理任重道远,绿色化学的蓬勃发展作为最有效的方法,需要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才能够取得持久进步。学校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及课外时间中将绿色化学的观念慢慢渗透,可以通过组织绿色化学知识点答题赛、绿色化学主题征文或者传统工业利与弊的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走在时代前沿为祖国的花朵引导方向,掌握更多的绿色化学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为我国环境改善竭尽全力。
作者:王忠艳 单位:吉林市双吉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生态农林业;常规农林业;传统农林业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75-02
农林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农林业经济量增长,受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双重制约与影响。当前我国农林业生产很不适应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社会新形式发展的需要,传统农林业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迫切要求构建一种新型的农林业生产体系。
1 生态农林业
1.1 生态农林业的基本概念
学者叶谦吉将生态农林业定义为“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林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林业发展模式”[1-4]。
1.2 经营模式
1.2.1 三维生态农林业模式。这种农林业生态系统组建的的理论依据是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原理,该模式可使处于不同位置的生物种群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矿质物质、营养元素,形成多序列、多层次的三维生态农林业模式,具体有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等[1-4]。
1.2.2 生态治理模式。为了根治生态环境的恶化,减少水土流失,即从微观层次上恢复区域生态系统,重建良性生态系统,调整农林业产业结构,形成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农林业发展模式和治山治沙的生态农林业模式。前者首先建设“草林―牧―农”型系统循环网,待有所发展后建设“草林―牧―农―商”型系统循环网,最后形成“草林农―牧―工―商”型系统循环链网,其模式有半退半耕式,林、粮结合式,乔、灌结合与林、草结合式集流高效经济林[1-4]。
2 常规农林业
2.1 常规农林业的基本概念
常规农林业及石油农林业,也叫现代农林业,是指以机械代替人力、畜力,用高产品种和新耕作法代替农家品种与传统耕作,以商品经济代替封闭式经济,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农林业。
2.2 常规农林业目前的使用情况及其带来的后果
常规农林业即石油农林业,捷克曾对农林业发展与能源的关系做过一项为期10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农产品每增加1%,农用能源消耗就要增加2.5%。石油农林业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向农林业投入能量,以获取最高的农林业产量。例如美国近40年来,投入农林业的能源增长了近80倍。这种高能量投入,刺激了农林业迅猛发展,使农林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
3 传统农林业
3.1 传统农林业的基本概念
中国传统农林业是以人畜力为主的农林业,是指在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科技水平不发达、劳动生产率相当低下的条件下所从事的农林业。
3.2 传统农林业的理论基础与主攻方向
中国传统农林业是封闭式自然经济,农林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低,其是在科技水平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不断对农林业生产要素“天、地、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索,对其规律总结和概括,逐渐进步的结果。
4 生态农林业、常规农林业与传统农林业的区别
生态农林业、常规农林业与传统农林业三者的区别具体如表1所示。
5 参考文献
[1] 艾美荣.湘南地区庭院生态农业模式的能值分析[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2] 岳云,王琳,陈炳东.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现状及推广前景展望[J].甘肃农业科技,2005(12):6-8.
[3] 王玉叶.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J].农业科技通讯,2003(11):4-5.
[4] 章家恩,骆世明.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5,24(11):1365-1370.
[5] 宋兆民,孟平.中国农林业的结构与模式[J].世界林业研究,1993(5):77-82.
在学科体系上,行政法被称为动态的宪法,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自不待言。同时,行政法与民法等私法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井水不犯河水”,相反,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是现代法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私法原则与规范在行政法中进行适用就有了较大的空间[2]。因此,法学专业的行政法课程教学往往以这些课程为基础。尽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并非和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全一致,但是没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公共管理类的学生学习行政法学课程可能会造成囫囵吐枣、似懂非懂的不良后果,开设行政法学课程的目标恐怕也就难以达成。当然,一些本科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了《法学导论》或《法律概论》等课程,普及了最基本的法学知识,这为行政法学课程的教学奠定了一定基础。不过,《法学导论》等课程一般只有两个学分,且其内容十分丰富,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其知识的获取量并不一定非常理想。故而在行政法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课程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做适当的补充,例如,讲授“行政法律关系”,那么有必要讲解什么是法律关系;讲授行政法学的学科性质,有必要对什么是公法?什么是私法?其划分标准是什么?等内容做简要阐述;讲授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有必要说明什么是归责原则,以及解释它与民法侵权赔偿的归责原则有什么区别。当然,由于课时的限制,在讲解这些基本法律知识时要做到适可而止,没有必要做过多的理论上的追问。在此,有些人可能认为,由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定位决定了该专业的学生并不是为了进行法学理论研究,所以,行政法学课程教育应更注重理念的培养。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理论学习,如果仅知晓“果”,而对“因”一概不解,我们很难想象公共管理类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效地运用理论,尤其是对那些进入公共组织部门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二、注意基本概念的阐述
任何宏达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的,行政法学自不例外。笔者在讲授行政法学的课程中,常常有学生向我抱怨该课程的概念太多、太繁杂。但是,如果不掌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就无法准确理解相关法律法规。笔者认为,阐述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应注意如下两个问题:第一,适当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公共管理类的其他课程也会涉及大量概念,但相比而言,诸如公共管理学、非营利组织管理、行政伦理学等课程比较“年轻”,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等课程在我国产生的时间不过是十多年或者是近几年的事情,所以,这些学科的研究范式尚不成熟,许多概念的界定不同教材常常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其内容甚至还存在较大偏差。比如“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非营利组织”与“第三部门”、“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这些概念组是否存在差别,是有不同观点的。再比如公共事业管理到底包括哪些具体的方面,亦是众说纷纭。故而,很多时候,对这些概念的讲解,教师除了表达自己的主张,恐怕更多是依据学界权威的观点。然而,行政法学的概念更加讲究其精确性,其原因:一是行政法学作为一个学科在世界范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尽管与民法、刑法相比还稍显稚嫩,但基本概念还是较为成熟的;二是行政法中的许多概念有法律上的依据,比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等概念法律做了明确界定,有些概念如行政行为、行政征收、行政赔偿等,法律虽无明确界定,但这些概念的界定必须紧密结合相关法律,在法律文本的框架之下进行阐释。所以,对行政法的一些概念,必须逐字逐句的讲解,如行政主体的概念,主体要素、权力要素、责任要素,缺一不可。第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其他一些课程如公共管理学与行政法学有许多类似的概念。如行政机关(构)、行政处分、行政行为、行政程序等,但是在不同的学科语境下,它们的差异性却非常明显。例如,在公共管理学看来,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在用词上并不需要做过多的区分,行政法学对这二者的区分却非常明显。前者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后者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成为行政主体。再如行政行为,在行政法学视域内,其主体既可能是行政机关也可能是被授权的组织,而公共管理学只会将其视为行政机关的行为。可是就行政行为的内容而言,行政法上的行政行为仅指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公共管理学上的行政行为则包括行政机关作出的所有行为,且不会注重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的区分。其他类似的概念还有法规与规章、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在公共管理学教学中并不做太多的区分,讲授行政法学课程时,任课教师却有必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
三、注重案例教学与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法学知识的薄弱,决定了在讲授行政法课程时必须要做到通俗易懂。倘若教师满课堂的理论分析,其场面可能是“教师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台下昏昏欲睡”。当然,这不是指理论讲解不重要,恰恰相反,上文一直强调理论讲解的重要性,而是指必须以大量的案例来支持理论分析。在“行政国”时代,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政府的影响,行政法学强烈地体现了实践性的一面。因此,“行政法案例就成为支撑行政法学科的基点,作为以这个学科之状况为依据的教学活动就不能离开行政法案例。”[3]行政法学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举出大量的案例或事例。而且,行政法案件也是当下新闻媒体经常播报的内容,高质量的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栏目,对一些行政法案件的剖析具有较高的水准。同时每期节目时间也比较适合课程放映,并且发达的网络为我们获取这些资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案例教学,既可以使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发现法律文本与实践执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并反思今后立法或执法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与良好的公民德行。当然,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行政法学的教学还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囿于硬件设备和学生法学知识的不足,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太可能组织起类似于模拟法庭的活动,但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发言。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来鼓励实践性教学,行政法学安排了0.5个学分的实践教学课程。为此,笔者采用了案例讨论的方式来实现实践性教学。具体做法是,由笔者提供行政法方面的事例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课前准备时间,2至3位学生一组,课堂上的事例分析时间限定为15分钟,之后再由其他学生提问进行五分钟时间的讨论。每次课结束前我对学生表现、存在问题做简单的点评。坦诚地讲,由于课时的限制,整个实践性教学的过程安排非常紧张,以至于常常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挥。但是,从总体上看,学生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有的可以说超乎了我的预期,比如有的学生对案例的梳理非常细致,较好地把握了案件的核心要点;还有的同学结合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从国家宏观政策出发,立足于行政法的理论,得出颇为新颖的结论。尽管一个学期只有8个课时,无法给予学生太多登台讲演的机会,但与学生的私下沟通得知,他们在分析案例、准备讲演课件的过程中有实质性的收获。
四、突出公共管理的学科背景
众所周知,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法学的共同研究对象,作为两个学科,二者存在一定的功能划分,即“行政法属于法学的一个领域,其主要课题是提出对行政的规范性要求……而行政学则是要分析行政的组织与功能的实际情况,阐明其相互关系、作用方法、存在条件,其对象涉及行政运行于行政环境”。[4]258-259但非常遗憾的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法学之间长期以来缺乏有效沟通,形成了很强的学术壁垒及相互对峙的“两面理论”,后果是二者的距离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学者认为法学方法应当单独应用,以其他社会学科丰富行政法不符合研究领域的划分原则,导致方法合成主义[5]106。在法教义学的影响下,行政法以法律解释为主要方法,对现行法律进行描述,对法律概念———体系进行研究,进而提出解决疑难法律案件的建议。按照这一要求,多数教师在讲授行政法学时的主要任务即:对有效法律的描述;串联法律之概念体系,提供建议以解决法律案件的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法律解释的方法与技术。但这样的教学方式永远使我们无法告诉学生什么是最好的行政政策,什么是理想的政治图景[6]。事实上,“每一种行政法理论背后,皆蕴藏着一个国家理论。”政府系统本质是它运作其中的社会的一种宣示,只有将行政法植根于它存在其中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背景下,这样一种方法才可以确保我们对行政法性质的探究牢牢扎根于各个时代的现实之中。因此,“公法只是一种复杂的政治话语形态,公法领域内的争论只是政治论证的延伸。”[7]31而且,近十年来,行政法的发展充分展示了它的宽容性与创新性,固守行政法传统研究“阵地”与研究方法的学者也越来越少。相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鼓吹行政法政策学,探索每一个行政法案例背后的制度因素。如我国台湾学者叶俊荣教授所提倡的“三层次分析法”,既强调传统的请求权基础的分析方法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又重视私权救济的分析过程中的背景因素,将解决个案的智慧回馈到制度层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案例背后所隐含的政策问题以及推动的策略考量[8]42-43。在我国大陆,知名行政法学家章志远教授亦是这一分析方法的鼓吹者与实践者,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全球治理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为行政法的发展提出了众多挑战,也为行政法的创新提供了大量的现实素材。“行政法学的知识体系日益开放,传统属于公共行政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知识元素被有序呈现在行政法理论框架之中,多学科知识在行政法学中日益累积。”[9]公共管理(行政)学、政治学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是公共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拥有比法学专业学生更加宽泛的知识背景,这应该成为该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行政法的有利条件。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在课堂上充分挖掘与行政法理论点有密切关系的公共管理理论、政治学理论。比如,在讲解行政法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势时,必须用政治学的国家理论、民主理论来阐释;讲解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与西方国家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比较时,必须结合各国的政治体制安排;在讲解为什么存在行政立法时,在列举行政法理论的一般观点之后,可以再运用政治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作出适当分析;在讲解行政相对人、行政程序等问题时,有必要结合民主理论来分析公民参与的必要性;在讲解行政委托、行政授权、行政合同等问题时,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民营化”则是不可绕过的内容;在讲解行政给付时,就不能不提及服务型政府理念;讲解行政许可的立法背景、行政许可的作用时,有必要从政府管制与政府寻租等视角切入;在讲解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的设置权的立法安排时,不能不从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说起,等等。在行政法学课程教学中,适当凸显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知识,能够把行政法融入到公共管理的学科框架之中,不至于使学生产生“法学”与“管理学”是两张皮的感觉,进而学生对行政法理论的理解也会更加容易。
五、结语
摘要: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时髦并被广泛接受的名词,原来的人事部已纷纷改称为人力资源部,然而,仅将人力作为资源还不够,还应将人力变为资本,使其成为企业的财富,让其为企业所用,并不断增值,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关键词:人力资源;转换;人力资本;对策
1现代的人才使用
1.1人才开发。
(1)人才开发的目的。使社会人才成为企业人才,虽然我们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做了基本的规定和审核,但要想使应聘者的能力能充分为我所用,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培训。(2)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是培训,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既可以是参加培训课程,也可以是在工作岗位上的辅导和训练,还可以用鼓励员工自学的方式使员工自己通过上学,进修等方法来进行自我培训,因为是以为企业开发人才为目的,因此,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从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出发,鼓励员工按企业的要求去不断提高自己。
1.2人才使用。恰当地使用人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并能引导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相比有其独特性,即其创造利润的能力有很大的弹性,一个工人可以每天生产20件产品,也可以每天生产50件产品,一个销售员可以每年带来10万元利润,也可以每年带来40万元利润,这关键看企业如何去使用员工,从人力资本开发的角度来讲,员工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要想使人才创造最大价值,就要为员工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种支持,包括相关的培训,相应的办公设备,其他部门的配合等等,这样,员工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
1.3激励:激励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为企业做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对员工进行引导,鼓励员工去做正确的事,使员工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使人才增值。激励的方法,激励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种方法来实现,满足物质需求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福利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满足精神需求可以通过提供晋升或发展机会,感情关怀,工作成绩认可等方式来实现。
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2.1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不外乎三种观点。一是具有一定能力的人,二是包含于人体内的特定能力,三是具有服务潜能的抽象的人。相对而言,第一种观点更为科学,合理,因为它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性,而且体现了其量的规定性,同时,它也强调了作为人力资源的人应具备的基本前提——有劳动能力或服务潜能。
2.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主要在于:
(1)两者的概念范畴不同。一方面,人力资源是一个社会范畴概念,它是从劳动能力方面反映一定时期社会的财务存量,人力资本则是一个经济范畴概念,它着重从价值方面反映一定时期的经济财富量。包括存量和流量两个方面,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是一个相对泛化的概念,它泛指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而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凝聚,准确地说,是与这种投资相关的人力资源增量效用的资本化价值。(2)两者的影响因素不同。
人力资源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其中既有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如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人口年龄构成,人口迁移等,也有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如遗传因素,营养因素,教育因素等。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则主要是对人力资源投资的规模和效率的影响。(3)两者的治理目标以及所依据的基本治理理论不同。从治理目标看,人力资源的治理目标在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流动,达到人尽其能,人尽其才,人力资本的治理目标则在于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或者说是资本增值最大化。
3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意义
人力资源资本化至少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点:(1)树立人力资本的投资观念,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包括社会投资、家庭投资及个人投资等。(2)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率,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保特定的投资能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获得最大程度的增长,二是确保知识,技能,经验等无形资产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有效运用。(3)在合理界定不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人力资本的产权制度,还要做好人力资本索取企业剩余的制度安排。
4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条件
4.1完善人力资本市场机制。
(1)建立健全公开,公平的人才竞聘机制,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克服用人单位在人才选聘上的“暗箱操作”和“近亲繁殖”。(2)建立健全在特定供求关系约束下的按效率计酬,按贡献分配的人才价格机制,克服基于劳动同质性假设下的按“时/人”分配的绝对公平。(3)建立健全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机制,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包括,由于知识快速更新使得原有知识陈旧过时而导致原有人力资本发生贬值的风险,由于投资方向决策错误而导致不能按预期目标就业或虽能就业但投资的净现值为负数的风险等,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机制具体又包括风险约束机制,风险平衡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
4.2做好人力资本索取企业剩余的制度安排。人力资本使用权是一种天然属于个人的私有性权利,这一点在理论界已达成共识,人力资本的使用权包括合约权和剩余控制权,前者是企业合约赋予经营者在治理和决策方面的权利,后者则是经营者对合约之外的不确定事项的相机处理权利,无论哪方面的权利行为,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水平,高效率的权利行为能够提高收益水平,低效率的权利行为则会降低收益水平,甚至引发亏蚀,基于人力资本使用权的私有特性,要维护高效率的权利行为,有赖于建立健全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的合理选择就是赋予人力资本剩余索权,实现剩余分享激励,这种机制之所以具有合理性,它体现了资本以谋取剩余收益为目的基本属性,能够促使人力资本产权主体行使最优行为。
1知识的内涵
知识的具有战略内涵和行为孕育力,而知识的基本概念从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成为哲学界争辩不休的话题,至今流派众多。这也是导致知识管理领域的知识这一基本概念模糊繁杂的原因之一。本文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进行定义式的辩论,而是通过对知识概念的梳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丰富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知晓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本部分从哲学、哲学—管理学、管理学3个方面对知识内涵予以探讨。
1.1知识内涵的哲学角度研究
在知识管理研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概念首推柏拉图(Plato,428-348BC)的定义:知识是经过验证的信念。知识是一种信念,而且是经过验证的,经过实践检验后而进行思考的结果。2001年,美国西点军校的知识论教授波伊曼拓宽了知识的内涵,指出知识作为具有理性的创造物,是整体能力的结果,即知觉、反思和正确行动的能力的结果[13]。波伊曼把知识的内涵扩展到了人的主观知觉,有限理性的思考和在此指导下实践行为后形成了一定能力的结果。从整体高度贯穿了知识的整个进程,暗含了信息处理、认知模式和行为能力的知识联结特性。与组织学习的双环学习类似,2007年,斯蒂芬对知识的内涵进一步深入,指出知识是行为修正的结构,镶嵌于个人经验的流程和社会与文化背景的系统[14]。把社会和文化大背景也增加进来,完善了知识的孕育环境。如表1所示。
1.2管理学—哲学交叉角度的知识内涵的探讨
管理学者一直努力从哲学汲取营养,丰富着知识管理领域的知识内涵,即把知识的哲学内涵引入到管理实践中来,为知识管理实践理论提供必要的支撑。2000年,斯泰西(RalphD.Stacey,2000)通过对复杂性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来源于自然科学的复杂理论如果运用到社会科学中,必须进行一定的修正和重新定位,并结合米德(G.H.Mead,1934)的精神(Mind)、自我(Self)和社会(Society)的演化哲学理论,认为知识就是人们之间的意念与沟通之间的产物[15]。意念存在于个体中并涌现和受制于群体中,往往受到个体经历、价值观念、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是个体心智模式的基础。通过群体的沟通和交流,不断相互反映,修正其个体的意念和行为。斯泰西强调知识是个体之间相互反映而形成的产物,知识场所为个体,而乔治和丹尼尔(GeorgSchreygg,DanielGeiger,2007)强调知识是社会系统的产物,存在于社会中。由于管理研究中知识的概念比较繁杂、不清晰,乔治和丹尼尔对知识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基于科学哲学(哈贝马斯Haber-mas,1986)和语言哲学(柏格曼Bergmann,1958;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922)认为知识基本上依存于交流(Communication)和反映(Reflection),构建于社会交流过程中[11]。
1.3管理学研究中比较代表性的知识内涵研究
在知识管理研究与实践领域中,很多学者进行了各自具有特色的知识内涵研究,本文仅对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概念予以探讨。日本学者野仲郁次郎(IkujiroNonaka,1991,1995,2006,2008)对柏拉图的知识概念进行了具体深化,认为知识是人际间个人信念朝“真实”的方向实现验证的动态过程[7]。强调知识是实现验证的动态过程,把知识的内涵由静态属性转迁到了动态过程,知识具有时间演化属性,战略和信念导引功效。第一本《知识管理》专著的出版者,具有会计背景和企业实践的著名知识资本计量专家斯威比(Sveiby,1997)认为知识具有行为指导内涵,进而形成能力,指出知识可以理解为采取行动的能力[16],进而对企业的知识予以评估和测度。可以说把能力和知识联结在一起,但是知识载体,个体价值观念等心智模式被忽略了。1998年,达文波特等(ThomasH.Davenport,LaurencePrusak.1998)定义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的经验、价值观、相关信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合,它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的评价和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17]。这一概念指出知识的动态组合特性,知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对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研究更加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2知识的来源
在哲学研究中,对知识的来源/知识怎么产生的辩论一直促进了知识内涵的丰富,提高了对知识这一概念的认识。首先是英国的经验主义学派,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1776)、乔治•贝克莱(GeorgeBerkeley,1685—1753)。他们认为知识是由经验驱动的,存在于我们记忆和大脑景象中,没有被我们感知的东西(知识),那么它们是不存在的[18]。后来维尔•杜伦(WillDurant)进一步发展认为任何事物的知识仅仅是对它的感知。那么知识就存在于人类的神经系统(KennethBoulding,1910—1993),并作为有机系统需要人们生活复杂性来维持[19]。与该学派相对应的就是法国的笛卡尔学派。笛卡尔(ReneDescartes,1596—1650)认为我们的知识是由人们的推论演绎的过程而产生的,哲学家罗素(BertrandArthurWilliamRussell,1872—1970),进一步指出知识仅仅存在于我们的意念中,不是来源于我们的感知。后来著名的哲学大家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对这两个学派进行了集成和综合,辩证的认为知识的来源有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先验知识,另外一个是后验知识。米勒(Mller-Merbach,2007)根据康德(1724—1804)基于先验和后验的知识创造2个路径,指出知识可能涉及5种后验知识:人造结构(man-madestruc-tures)、科学发现(scientificdiscoveries)、纯粹实证事实(purelyempiricalfacts)、社会公开(socialdis-closures)和行为假设(behavioralassumptions)[20]。这仅仅是对知识存在的形式进行分类,强调知识的实践反馈修正特质。如表2所示。
3知识的构成/分类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ca.384-322BC)提出任何事物(包括知识)具有4个构成元素:具体内容的材质,材质的存在结构和形式,具体操作的产品进程,产品的目的和用户群。这一概念的提出深深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知识。维格(KarlM.Wiig,1993)提出知识包括事实、信念、观点、判断、期望、方法论(Methodology)与操作知识(Know-How)[21]。受到信息科学与技术影响的阿拉维和琳达尔(MaryamAlavi,DorothyE.Leidner,2001)提出知识包含几个方面:精神、物体目标、流程、获取信息的条件和能力[22]。达文波特等(ThomasH.Davenport,LaurencePrusak.1998)定义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的经验、价值观、相关信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合。这些研究是从知识的内容角度对知识的构成予以探讨,见表3。除此之外,还存在属性角度的分类:米歇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1962)的个人知识理论提出知识具有隐性和显性两个属性,人类真正具有个体行为的差异来源于其隐性知识能力[23],该理论构成了野仲郁次郎的知识创造螺旋的理论基础,给知识管理的研究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这也是知识管理从1990—1995年的信息为主研究转入到2000年左右的隐性知识研究的哲学基础动因之一。而后许多学者在此范式下进行了深入研究。1996年,斯本德(JCSpender,1996)对知识管理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概述性研究,在野仲郁次郎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基础上增加了个体和群体知识分析维度[9]赵春伟(ChunWeiChoo,2001)把知识分为3种类型:隐性知识、显性(规则)知识和文化知识[24]。突出了文化这一社会特有产物在知识中的映射。1995年,布莱克勒(FrankBlackler,1995)指出知识的概念是复杂的并与组织理论密切相关,结合知识在组织中的镜像提出知识种类:具体化(Embodied)、内嵌化(Embedded),头脑化(Em-brained)、文化化(Encultured)和编码化(enco-ded)[25]。该分类基本涵盖了知识在组织中存在的不同形态,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了多维视角的探析。而具有哲学背景的波伊曼(LouisP.Pojman,2001)根据对知识内涵的确证,把知识分为:熟悉的知识、有能力的知识和描述/命题的知识3种主要类型[13]。如表4所示。
4知识分类的新视角
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是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对人类的行为区分为3种:技术、社会和伦理。米勒(HeinerMüller-Merbach,2006)进一步进行了延伸,提出了技术性知识、社会性知识和伦理性知识的知识分类框架[27]。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知识进行了探索性的分类,没有进一步详细阐述其内容和三者关系。顾基发和朱志昌(1994)通过对系统方法论发展进行回顾,借鉴东方系统思想,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事理—人理的三理理论(WSR)。物理就是研究可管理知识的技术物质方面属性;事理是指构建知晓过程的认知机制;人理涉及对知识持有者的社会—政治关联的治理。朱(ZhuZ.C.)认为这是一个整体性方法,集成整合了技术、人的认知和制度[28]。该理论可作为组织进行知识管理提供了方法论支撑。社会学家哈贝马斯(JrgenHabermas,1968/1971)在对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知识理论进行了反思与批判,从哲学人类学(philosophicalantholo-gy)的角度指出对应于人类的技术旨趣(technicalinterest)、实践旨趣(practicalinterest)和解放旨趣(emancipatorinterest),人类社会形成“经验—分析的、历史—诠释的和批判的3种不同的知识[29]。那么相对于社会单元的组织而言,组织的知识也具有技术子知识、社会子知识和伦理子知识。
【关键词】上市公司 会计舞弊 识别 治理
一、引言
纵观全球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现象随处可见。中国的万福生科、新大地、蓝田股份;美国的世通、安然;意大利的帕玛拉特等这一系列案例足以说明会计舞弊已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的全球性经济问题。任何一个国家要想经济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都必须积极应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
二、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基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会计舞弊是舞弊的实施者通过欺骗等非法途径以损害他人为代价谋取个人或集体经济利益的不正当行为。
(二)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
1.公司内部原因。(1)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制度形同虚设。舞弊公司其内部控制的特点是:公司高层参与舞弊现象泛滥;公司内部亲戚关系非常普遍。大多数民营企业,控制权过度集中,以至于公司的高层集管理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于一身,正因如此造就了不健全的内部控制。
(2)举债的比重小,债券结构的畸形。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借款和应付款是债务的主要来源,债权筹资的比例比较小,这样的不合理的债务结构使社会投资者对企业的决策产生不利影响,也使得投资者不能监督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
(3)董事会的结构不合理。我国的上市公司董事中从股东选派来的董事占董事会的绝大多数,公司中存在的一股独大的现象,使得从企业选出来的董事也是代表着公司企业管理者的利益的。另外,部分公司的独立董事都是社会地位很高的专业人士,但是其对该公司的CEO和财务总监的舞弊行为不闻不问、视而不见,并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2.公司外部的原因。(1)我国法律方面存在缺陷。会计信息揭发的实施必须要依赖完善的法律体系,也就是说如果法律环境有缺陷那么会计信息披露的实施就一定会受到影响。我国法律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当前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理力度不够;二、我国的会计法规可实施性差。目前我国对于会计舞弊惩罚力度不大,违法犯罪的成本与上市公司通过会计舞弊得到的利益可谓九牛一毛。无论是我国的《会计法》、《行政处罚法》还是《公司法》对会计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明显偏弱,我国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主要是罚款与警告处分,罚款的金额很小,而会计舞弊获得的经济利益要远远超过其处罚金额,这对于上市公司实施会计舞弊是足够大的诱惑力。
(2)会计监管方面存在问题。显然有效的监管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但是我国行政部门在会计监管机制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实行监督的行政监督部门主要是审计机关和证监会等部门,这些监管部门因受到行政划分的权利影响,使其在行政监管权上受到一定的权限约束。比如深沪两市的几千家上市公司就仅靠这两个部门实行监督和管理,由于其人员相对不足,无法详细核查全部的上市公司,这就让某些舞弊的上市公司乘虚而入,舞弊者的违法犯罪行为却又不能及时被发现和惩罚处理。
(3)法律责任的主体不明。尽管《会计法》已经重新修订,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一法律条文还不十分明确。在舞弊事件中董事、监管人员、财会人员、经理以及注册会计师等相关责任人在追究其法律责任上尚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则是法律责任的主体不明。
(三)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危害
1.会计行业的诚信问题受到严峻考验。由于我国的会计舞弊现象相比之下是很严重的,会计行业就必然面临着信任危机,这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之路,同时又使整个社会的信用问题发展为一个恶性循环。
2.广大投资者蒙受巨大的利益损失。在资本市场上的大多数投资者都是依据财务报表而采取的投资行为.如果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舞弊,势必会使投资者因依据不真实的报表结果而错误投资,从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3.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被破坏。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几乎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常态,这就使得市场经济的指标严重泡沫化,使得原本正常的市场经济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也就使得经济秩序紊乱。
4.整个社会的利益受到侵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会计舞弊并不会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量,而只是将一部分人的财富通过会计舞弊手段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而且是通过不光彩的违法犯罪的方式。这不仅违反了国家的财政法规,而且也有悖于严肃的会计法制度.久而久之,侵害了社会利益,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三、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基本手法
(一)销售方式的舞弊
上市公司若销售给控股股东或非控股的子公司,因不用合并报表,因而也没必要实现最终的销售。如此这样对于上市公司本身来说,销售额和利润会因此而增加,但对于其控股股东和非控股的子公司来讲,实际上是应付款的增加和存货的堆积,一般来说这样制造利润的假象也很难维持。
(二)提高资产账面的价值或者虚拟的资产
公司有可能在存货、固定资产估价入账时为了增加资产的价值而故意提高其价值。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资产的价值,一方面也使资金可以通过多记的应付款项付出后流出公司,形成资金的体外循环。
关键词: 水利工程;水环境修复工程;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77-02
0 引言
现代水利是生态水利,为了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对水利工程硕士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1~4]。然而,目前水利高等教育在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相结合的领域,明显滞后于水利建设的需要[2~4]。在水利建设中已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河道、生态灌区;污染水体的治理已明确划归水利部门承担的时候,许多水利类院校的课程体系中还没有涉及水环境水生态方面的理论课及实践课[3,4]。从产学研角度考虑,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以社会需求、企业需要为导向,加强与生产单位的联系,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协作解决实际问题[5~7],故在水利工程硕士生中开设水环境修复课程很有必要。
《水环境修复工程》课以工程学的概念和方法为基础阐述了湖泊水库、河流、地下水等水体修复工程基本概念、原理和工程步骤。内容涵盖污染物在水体的迁移转化规律;环境修复技术基本原理、工程设计原则和步骤;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具体修复技术等。本文以作者在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生一年级中开设《水环境修复工程》课二年来的实践为基础,解析了该门课程开设面对的问题,阐述了为提高教学效果所做的一系列做法。
1 开设的必要性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水利行业已从过去的工程水利发展到现代的生态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治水思路转变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新的历史形势赋予水利行业新的使命:除了传统的防洪排涝外,还应解决水污染的问题。相应地,不少地方水利局转制为水务局,其职能发生了改变,从以往单纯建造水利工程,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到现在强调治水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改善。这一系列观念上、工作方针上的巨大变化,对水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少水利专家认为水利专业课程设置也应作出相应调整,将过去以防洪排涝发电设施的设计建造为主,拓展到水体污染控制与修复等方面[1,3,4]。
水利工程建设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往往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负面影响,近年来这种影响引起了各方的关注[8]。大家认识到,疏导河流、修筑闸坝和大规模引水等,会改变地形地貌,影响到水生态环境。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水利工作上的具体体现。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同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水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利工作者必须承担起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双重任务[1~4]。故为了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及环境保护意识的高级人才,必须在水利工程硕士生中开设生态环境类课程。
2 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生中开设《水环境修复工程》需要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列举如下:①由于没有开设先修课程,学生们普遍缺乏基础知识:水利工程专业大部分硕士生的本科专业为水利水电工程,小部分为水文水资源;传统水利学科主要从水的物理变化角度来研究水体,尚未开设化学类及生物、生态类课程,而这些课程恰恰是水环境修复课所必须的先修课程,故学生们对于对于微生物在污染物降解中的具体作用等重要而基本的问题无法体会。②目前缺少水环境修复工程的相关的教材,特别是适合水利工程专业学生的水环境修复工程教材。③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开设水环境修复工程实验课程:水利专业实验室目前普遍缺少水污染方面的实验条件,并且课时也不够。
3 产学研分析
3.1 《水环境修复工程》课程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水环境修复工程》课程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5~7]。一是教学单位要和治水的相关部门及相关机构相结合,对学生的教学要和实际的水环境修复工程、水资源管理实践相结合。二是学生和教师要主动地、广泛地关注和参与全国范围内的重大水事活动、治水实践、课题研究和项目实施,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内与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以工程训练、素质教育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三是密切注意科技发展动态,及时将各企业中的水环境修复工程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编入教材和讲义并引进课堂,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开发和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