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1 10:58: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外伤,老年患者大多数骨折前已经存在骨质增生及骨质疏松、老年性骨关节病等各种老年性慢性疾病,加上随年龄的增长,有轻微的外伤便可致骨折发生。骨折可以使老年人的肢体功能低下加重,也可以致使原有的疾病加重,导致老年人骨折后恢复缓慢、卧床时间较长、临床并发症增多。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围手术护理策略。
1 临床资料
老年骨折患者在临床骨折患者的比例中呈上升趋势,骨折发生原因多因跌倒及车祸引起。从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共收治272例老年骨折患者,年龄在65岁至90岁之间,251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其余21位老年患者选择保守治疗。
疾病特点:患者年龄偏高;临床并发合并症较多。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尿路结石、褥疮等其它疾病。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护理工作者要耐心、细致、及时的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让患者身心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积极主动的与其沟通,让患者了解并熟悉病房环境、同室的病友,让其家属多鼓励、安慰患者,让他们感到被关心、被尊重,减少其心理顾虑,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详细清晰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前后护理方面的注意事项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后,让患者知道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前应给予适当饮食,尤其是注意身体状态不佳、年龄偏大的患者,应配合医嘱进行全身支持疗法,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营养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护理人员要经常鼓励患者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其对肢体愈后不良引起功能障碍产生的恐惧心理。部分手术导致身体部分缺损,这会给患者的精神上打击很大。因此要求护理人员积极、热情,运用熟练的护理技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细致认真的为患者介绍治疗的具体措施、手术的过程及相应的治疗效果。医生是根据不同的病情来确定手术方式,同时介绍相同的成功病历,减少患者顾虑,增加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手术,并请患者家属主动鼓励其面对现实,振作精神。
2.2术前检查 手术前三日应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包括各项常规辅助检查。
了解患者一些现存的及潜在的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备皮。胃肠道准备,遵医嘱通知患者术前6小时禁食水,晨起给予生理盐水清洁灌肠。术前进行常规备血。
3 术后护理
3.1术后心理护理 在患者术后,不仅要照顾患者的生活,还要密切注意其心理变化,减轻伤痛的同时要培养其自理能力,经常督促协助患者自理,在病情允许时,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人生。手术后机体生理功能被破坏,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很大创伤,应给予同情、支持与鼓励,要密切注意患者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及交流,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其自我调控的能力,调整好心态。要求家属重视关心患者,使他们适应目前的生活方式,消除其心理负担,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饮食、肢体的功能锻炼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争取早日康复。
3.2术后生理护理 术后护理应遵医嘱及按护理级别为患者实施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吸氧,并观察患者意识变化。
观察局部肢体血运情况,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及手术肢体末端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功能情况。大量输血患者应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出现枸橼酸钠中毒。
防止出现局部及全身感染,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各种导管操作时防止逆流感染。加强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保持正确,根据病情发生不同,指导老年患者采取正确,让肢体保持功能位。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功能锻炼,鼓励患者采取主动功能锻炼及辅助锻炼两种方法,应循序渐进的进行。
3.3功能锻炼指导 护理人员要耐心的指导其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多做示范,让患者掌握准确的锻炼方法。肢体的功能锻炼应分期进行。早期可卧床患者可进行肌肉的舒缩训练,时间为术后几周。开始阶段,老年患者会感觉到肢体酸痛,会懈怠练习。护士应耐心说明锻炼的意义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中期功能练习需要在初期锻炼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运动量、强度及时间,时间为术后3-4周,应叮嘱患者功能锻炼戒急戒躁,适度而为。老年人的机体耐受力弱,应当以患者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感到疼痛为度。后期骨折已基本本愈合,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积极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同时应辅助于理疗按摩等方法,促进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4 小结
根据老年骨折患者特殊的生理特点及在围手术期护理的特殊性,应当给予适当的生理护理,密切注意其心理变化,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努力积极的配合治疗。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肋骨骨折;手术固定;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4.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1(b)-092-02
肋骨骨折在钝性胸部损伤中最为常见,占创伤住院患者的4%~12%,占钝性胸部损伤的55%,多发性肋骨骨折大多数能保守治疗,但胸腔塌陷、骨折断端明显错位、骨折断端刺激引起长期胸壁疼痛者需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本院2005年2月,2009年2月,共对22例不同原因所致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19~52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6例,坠落伤3例,挤压伤2例,砸伤1例。单侧肋骨骨折17例,双侧肋骨骨折5例;骨折4~11根。本组并血气胸和肺挫伤22例;失血性休克5例;颅脑外伤3例:胸骨骨折1例;锁骨骨折2例;其他骨折6例。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研究结果说明,心理护理能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痛阈,有助于外科手术疼痛的减轻,促进康复。本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通过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不适,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做好心理调适,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消除对未知事物的畏惧,减轻其恐惧感,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2.2 呼吸功能锻炼
骨折处疼痛会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剧。常限制正常的咳嗽,极易造成肺不张,同时呼吸变浅,容易导致低氧血症。术前制定呼吸功能锻炼计划,使患者在术前,特别是术后能学会和应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在执行呼吸功能锻炼前,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给予适当的镇痛剂。有吸烟史者,鼓励戒烟。肺部有感染者给予抗生素、祛痰药。
2.3 术前准备
2.3.1 疼痛的护理利用痛尺测量患者的疼痛程度,对胸部轻度疼痛患者,采用分散注意力、松弛疗法”;对中重度疼痛患者,采取给予口服或肌内注射镇痛药或肋间神经阻滞麻醉,以保障睡眠与休息。同时对患者加强巡视,倾听主诉,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弹性胸带松紧度和移位情况,嘱患者避免过度左右侧身,防止纵隔摆动。
2.3.2 皮肤准备从术前3 d开始,每日用温开水清洗手术区,术前1 d,术区备皮。选用一次性备皮刀,防止交叉感染;备皮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划破皮肤。
3 术后护理
3.1 监测生命体征
使用多参数监护仪,手术后2~3 h,每15分钟测量生命体征1次,脉搏和血压稳定后,改为30min~l h测量1次。术后24~48 h,血压会有波动现象,若血压持续下降可能与出血、疼痛、组织缺氧、循环血量不足及心脏疾病有关;注意体温监测,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手术切口位置高,随着术后麻醉作用的消退,切口疼痛会越来越明显,患者由此惧怕深呼吸和咳嗽,只能作浅而快的呼吸,且不能及时将气管分泌物咳出,从而影响有效呼吸。密切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双侧胸廓运动是否对称,注意有无呼吸窘迫现象。手术后给予氧疗,2~3 L/rain,以增加血氧含量。麻醉清醒后即鼓励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3.3 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几乎所有术后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咳嗽、翻身、运动、坐起与下床活动,剧烈疼痛可引发神经性低血压。①手术后48~72 h,适当给予患者止痛剂,减轻其疼痛,以利于呼吸、有效咳嗽及其他活动。给予止痛剂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抑制的现象。②深呼吸及咳嗽时要用手支托患者胸部及伤口,以减轻不适。③手术后用弹性胸带固定2~3周,有利于减轻骨折断端的压力,减轻疼痛及促进骨折愈合。④移动、更换时,应避免牵扯而造成疼痛不适。⑤安排舒适,麻醉清醒后或血压平稳即改为半坐卧位,此既有利于膈肌下降,促进肺扩张,又可减轻切口疼痛。
3.4 平衡液体与营养补充
定时测量CVP,以评估患者的心肺和循环功能。记录输入和排出量,并评估是否平衡。输液或输血速度予以适当控制,以免因入量太快造成肺循环负荷过量而导致肺水肿。若患者清醒后无恶心、呕吐,即可少量饮水,给予流质饮食,肠胃功能恢复后,改一般饮食。
3.5 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及护理
有效的胸腔引流能促进受伤肺的扩张,重建胸膜腔内正常的负压。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定时挤压保证有效负压。观察引流量、颜色,如引流量>100~200 ml/h,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立即停止负压吸引,并报告医生;若引流量忽然减少,应考虑引流管是否堵塞或脱出胸腔,并给予处理。胸部X线片确定已完全扩张时,可拔除胸腔引流管。
3.6 并发症观察与预防护理
肺不张、肺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外伤后致多根肋骨骨折,患者会不同程度存在创伤性湿肺。由于长期卧床,因疼痛不敢深呼吸和减少有效咳嗽容易引起肺不张、肺感染,因此要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避免着凉而诱发呼吸道感染。注意观察痰液的性质及痰鸣音,做到“早雾化”、“早助咳”、“勤翻身”,鼓励患者做有效的咳嗽、咳痰,按医嘱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祛痰药,以预防肺感染,本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4 康复护理
4.1 手臂和肩膀的活动
当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应鼓励其活动。运动的目标是预防组织塌陷、肺扩张不全以及肺换气不良,预防术侧肩关节粘连与僵硬及手臂的挛缩,维持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及身体的正确姿势。运动时注意事项:①运动前根据患者的疼痛度给予适量的止痛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其活动时达到更有效的氧合作用。②运动时护士要指导患者遵循先躺坐姿斗站姿的顺序,运动量由少渐多。③鼓励患者尽量利用术侧的手执行日常生活的活动。④运动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气促、发绀和疲倦现象。
4.2 出院指导
功能锻炼是一个长期过程,通过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接受能力,于患者出院前3 d开始进行出院健康宣教,使患者和家属均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第1日强调坚持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要求患者能正确地进行1次主动锻炼。第2日教会患者家属协助被动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第3日患者能正确复述出院后生活中禁忌动作。出院后1个月内仍要施行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要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和接触上呼吸道感染者。注意居住环境卫生,加强营养和休息。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护理
老年人股骨颈骨一旦受到创伤性骨折,必然会遭受着精神与身体上的双重受挫。而且老年人发生骨折后大多会造成长期卧床,进而容易产生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良好的全方位护理有助于帮助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更好的恢复。
1心理护理
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其精神和肉体上都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往往会产生悲观、忧虑、恐惧等不利的心理,甚至会对治疗失去信心,不主动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作为护理工作者首要任务是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多接触,加强交流与沟通,安慰和鼓励患者,解除患者的担心恐惧心理。给患者讲解骨折护理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手术治疗的要求,列举一些身边真实的年纪相仿的痊愈患者案例,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手术前护理
患者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首先要叮嘱患者在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将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逐一讲解,嘱咐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想方设法让患者放松情绪,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做好手术。其次,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检查与观察,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各种常规检查,如:血常规、X 射线检查、重要脏器的检查等。再者,可以对患者进行局部按摩或者热敷,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避免手术时出现肌肉萎缩、局部僵硬的情况。同时做好手术区皮肤的准备,剃毛、清洁、酒精消毒,无菌包扎,全面降低手术风险。最后,应该提前教会患者术后应该进行哪些肢体的恢复训练,使患者能够提前熟练掌握康复锻炼的基本内容。
3手术后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手术完成后,第一就是要减轻病人的疼痛。手术完成后手术口可能会发生剧痛,医护人员要及时、适当地给予镇痛药物和镇静药降低疼痛,还可以合理运用机械牵引,便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同时,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 伤口包扎是否过紧,若发现肿胀及毛细血管充盈缓慢,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处理。将切口引流管接无菌负压吸引器于床旁,保持引流管道通畅,不折叠受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一般术后若24小时引流液少于20ml可以拔管。其次,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保持合适的,防止已经固定好的骨折部位发生移位。经过医生的允许可以更换,但应避免患处内收、外旋或髋部屈曲。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如果必须进行搬运移动患者,要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防止关节脱位或骨折断端造成新的损伤。定期协助病人更换,按时按摩受压部位和做皮肤护理,防止老年患者发生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指导协助患者加强关节和肌肉活动,进行有效的功能性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若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可进行氧气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最后,要协助患者练习在床上大小便,当患者有排便意识时,护士人员可以用手按摩患者的合谷穴,帮助患者排便,同时鼓励患者养成卧床定时排便习惯,避免形成性便秘。
4饮食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需要有充足的营养补充,饮食要具有规律性。良好的饮食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力和对手术的耐受性,还能够降低手术后的各种风险性。有的病人因不习惯在病床上大小便,从而自己主动减少进食、进水。护理人员更要注意加强做好饮食相关宣教工作,劝导病人进行饮食,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控制好患者手术后饮食的调剂,在遵循高蛋白质、高糖、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原则下,给予清淡、低脂、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多食具有通便作用的水果和饮料,对于老年患者应给予高钙饮食,提高骨质的钙质含量,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等食品。个别患者可能因为发热、疼痛等影响了食欲,未能够及时饮食补充能量,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静脉补充液体、电解质和能量,避免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康复期护理
康复期良好的护理,可以帮助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加快康复,早日出院,恢复平时生活状态。当关节置换的病人引流管拔除后,情况允许可以进行关节曲伸旋转练习,可以运用CPM机被动进行髋膝关节活动,并逐步调整弯曲角度,逐渐由被动活动改为主动活动。恢复到一定程度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协助其进行坐立练习。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该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与出院注意事项。如:叮嘱老年患者防止跌倒,睡觉时尽量平卧,侧卧时可以采取健侧卧位,两腿之间夹着枕头,保持患肢外展,避免做重体力活和剧烈运动。让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复诊,注意饮食调理,运用功能锻炼方法,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并教会家属在家里进行护理的一般性方法和常规。
6 结语
作为一线的护理人员,当遇见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时,要认真对其进行心理的护理,配合医生的手术进行手术前后的相关护理,细致做好日常饮食护理,全力帮助康复期护理,一定有利于患者降低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聂世俊.老年骨股颈骨折病人术后护理 [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4).
【关键词】 颈椎骨折;手术;护理
据调查研究得知,颈椎骨折时极易造成颈脊髓受压而致病人高位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颈椎骨折常常要采用手术治疗。因此对手术的颈椎骨折病人, 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降低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 最大限度恢复病人的功能有重要意义,还是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次通过对一组颈椎骨折患者的手术以及护理,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一系列的工作和实践说明,在颈椎手术的护理方面,制定正确的护理方案,以及关键环节的把握和注意是至关重要的,值得总结和深入体会,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37例颈椎骨折患者,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16例。年龄在20~72岁之间,平均年龄大于50岁。致伤原因多为为车祸或高出跌伤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颈部疼痛以及活动受限,多数的四肢感觉基本都运动正常。
1.2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多功能监护、静脉点滴等一系列治疗和护理措施。16例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 21例行择期手术治疗。从术前到术后对患者采取了全程的护理措施,并密切监控康复进展。
1.3 结果
多数患者在术后前3天内,诉颈部疼痛及双上肢痛感明显好转。最终所有患者在术后护理下无一例并发症,均如期康复出院。
2 护理的分析总结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大多都有紧张、焦虑表现。因此要用恰当的语言关心、安慰病人,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1]。责任护士应向患者介绍病情、治疗及神经恢复过程, 给病人以希望, 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及时与患者沟通,及时向主治医师反馈有关信息。入院后立即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通过评估适时讲解疾病的症状、体征手术方法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2.1.2基本护理
根据颈椎骨折病人情况备好板床,很多需要采取颈部垫枕,头部两侧分别置沙袋固定或行枕颌带牵引、颅骨牵引以防病情加重。保持室内的环境卫生良好通风并经常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指导吸烟患者戒烟酒等, 指导调节饮食,限制探视人员并说明意义,严格规范病区。
2.1.3疼痛护理
颈椎骨折后疼痛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并因骨折牵引以及长期卧床会致病人痛苦增加, 随着新的医疗改革模式的转变, 忍耐疼痛已经转变为预防疼痛, 减轻疼痛。解决疼痛的方法。除了病因治疗外, 药物和心理治疗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减轻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反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生活过的愉快、充实, 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减轻痛苦。
2.1.4其他护理
其他包括术前各项检查的目的要求,术前1日备皮,给以剃头擦浴更衣,交代术前12 h禁食4 h禁水是为了防止全麻术后引起呕吐窒息。以及术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给患者一种安全感。必要时带患者看望同种手术患者康复情况并让患者熟悉相关的医疗用物如氧气、负压吸引、心电监护仪等以免产生恐惧心理。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的观察及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将患者安置到监护室, 给予吸氧2L/min, 持续心电监护, 同时注意观察口唇、甲床、耳廓有无发绀等缺氧情况。当SPO2
2.2.2伤口观察及护理
一般术后若伤口有少许血性渗液, 可在颈部两侧以砂袋压迫止血3~7h。术后24~72h内严密观察伤口引流液、渗血、有无颈部增粗等情况, 若有异常及时处理。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
2.2.3护理
一般手术后去枕平卧6h ,颈下垫沙袋(长约20cm)保持颈部后伸, 颈两侧各放1个沙袋制动,防止出血及植骨块滑脱,术后植骨块脱出为严重的并发症[3]。24 h后改用颈托固定, 抬高床头1015度角以利于呼吸;在接手术患者时应特别注意保持颈部适当的,搬运患者时必须注意保持颈部的自然中立位,切忌扭转、过伸或过屈。有颅骨牵引者,搬运时仍应维持牵引。
2.2.4注意药物副作用的预防
颈椎术后常需要使用大剂量激素预防脊髓水肿, 而大剂量激素的应用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如应激性消化道溃疡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4]。其中诸如对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可能者, 应监测生化指标并观察相应的临床表现。而对于有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严密观察其有无呕血、黑便等症状, 预防性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2.2.5并发症的预防
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预防褥疮。定时给患者拍背, 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 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量, 以训练膀胱的感觉及收缩功能。鼓励患者多饮水, 饮水量保持在每天2500~3000 ml, 预防泌尿系感染。每天按摩四肢肌群2~3次,被动活动相应关节, 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6康复训练
适应性训练包括呼吸功能训练,气管牵拉训练,生活习惯训等来克服手术后的不适。术后当日即可进行瘫痪平面以下肢体的向心性按摩及四肢被动运动,每天4~5次。防止关节僵直和废用性萎缩。术后2~3 d开始进行肢体和关节的活动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对于截瘫患者应指导其家属做好股四头肌收缩、舒张, 踝关节背屈、跖屈。后期康复训练主要进行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一般拆线后可开始逐渐下床行走, 可先半卧位2~3 d, 再坐位2~3 d, 然后扶床站立。截瘫不严重者可到康复科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做康复训练,以尽快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3总结
颈椎手术病程较长,患者自理能力下降。通过实施科学的护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的疗效。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提高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成功率。
本组37例病人,由于加强了术前、术后护理, 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密切配合, 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效果满。说明,作好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这一些列经验总结将使下一步的颈椎手术护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龚群英.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的护理. [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8):685.
[2]贺萍萍, 傅国美, 等. 颈椎前后入路一期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护理. [J].护理与康复,2007,6(5):306-307
【关键词】 腰椎爆裂性骨折;完全脱位;围手术期;护理
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完全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该病多由严重创伤所致,脊柱三柱结构严重破坏及失稳,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特别是对脊髓无损伤或部分损伤者,围手术期护理更为重要,否则极易加重或损伤脊髓。我科于2000年2月至2007年5月,用GSS系统与AF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完全脱位16例,疗效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均为男性,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8岁。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例,车祸伤3例,重物砸伤11例。腰椎均为完全脱位或侧方移位,L1椎体3例,L2椎体7例,L3椎体5例,L4椎体1例。术前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评定采用Frankel法进行分级:A级5例,C级7例,D级3例,E级1例。
1.2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取俯卧位,经后方入路行椎管减压,对影响复位的周边软组织进行松解,必要时切除交锁的小关节突,切除部分椎体,使脱位之椎体复位。GSS系统内固定11例,AF系统内固定5例,术毕放置引流管,继续抗炎、激素、脱水及对症治疗,同时予以高压氧治疗。
1.3 治疗结果 本组16例,完全得到随访,随访1~2年,完全复位14例,复位50%1例,复位75%1例。所有患者术后椎体完全融合,无断钉、退钉现象。骨折脱位复位情况无丢失,后凸未见进行性增加,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意外致伤,骨折后须绝对卧床,生活无法自理,加上创伤带来的痛苦,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因此护士一定要以真诚的态度安慰鼓励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方法及术后的疗效;同时请同类疾病康复的患者做经验介绍,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增强对手术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1.2 护理 由于患者脊柱三柱结构严重破坏及失稳,所以应严格平卧硬板床,以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的损伤。翻身时患者双下肢屈曲,护士一手托肩,一手托臀,双手协同用力更换卧位,保持椎体平衡稳定,防止脊柱上下部分反向扭转,患者躯干成一线。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翻身的注意事项,嘱患者不可随意更换卧位,主动做好配合。
2.1.3 术前准备 全面了解患者健康问题,检查患者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心肺肝肾功能,了解有无手术禁忌症。安排患者进行X线、CT、MRI检查,明确损伤椎体的节段,椎体压缩程度,椎弓根和椎体后缘骨质破坏情况。遵医嘱术前运用抗生素,常规备皮、配血、留置导尿,术前12h禁食、水。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按全麻后常规护理,术后6h去枕平卧,吸氧,严密监测体温、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
2.2.2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和衣被,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压迫、脱出,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引流液量多或引流液颜色明显变淡,应考虑为脑脊液漏,可将床尾抬高30°,停止负压引流,并加压包扎切口。
2.2.3 护理 麻醉清醒后协助患者进行轴向翻身,翻身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术前。
2.2.4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和脱水剂治疗,患者切口疼痛时可给予心理护理,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2.2.5 密切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由于手术牵拉,椎弓根螺钉直接固定于胸腰椎椎体上,易造成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手术后24~72h须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血液循环、感觉及运动情况,嘱患者做足趾运动,并与手术前做比较,观察双下肢肌力的恢复程度,若患者出现双下肢活动及感觉异常,大、小便功能障碍,应警惕发生瘫痪的可能。
3 预防并发症
3.1 肺部感染 患者麻醉清醒后,应及早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吹气球等膨肺锻炼,并告知患者多饮水、及时咳痰防止痰栓形成;少食肥甘厚味之物,减少痰液生成;每2h翻身叩背1次、必要时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
3.2 泌尿系统感染 每日清洗和消毒尿道口2次;膀胱冲洗每日2次。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约3000ml,增加尿量以达到自行冲洗尿道作用;术后3d内开管,3d后实行夹管,每2h~4h开放一次,防止膀胱挛缩。
3.3 压疮 每2~4h翻身1次;侧卧时用软枕垫于身后,防止脊柱上下部分反向扭转,可使用气垫圈减少局部长期受压;勤擦洗、勤更换内衣裤及床单;定时按摩受压处皮肤,同时涂婴儿爽身粉皮肤;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中单,以免影响透气。
3.4 便秘及腹胀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早期宜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饮食,并少量多餐;少食甜食、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每天顺结肠方向按摩腹部3~4次,每次15~30min,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腹胀和便秘;必要时行肛管排气,清洁灌肠或口服番泻叶导泻。
4 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
无肢体瘫痪者,术后3~5d行直腿抬高、双下肢屈伸功能锻炼,防止神经根粘连、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术后12~14d拆线,拆线后2~3d行腰背肌锻炼,具体锻炼方法为5点支撑法[1]:仰卧位,先屈肘伸肩,而后屈膝伸腕,同时收缩背伸肌,以双脚、双肘及头部为支点,使腰离开床面,坚持锻炼10次/d,同时带腰围或支具下地站立和行走。2周后改为3点支撑法:双肘屈曲贴胸,以双脚及头枕为3个支点,使整个身体离开床面,坚持锻炼10次/d,最少坚持4~6周,下床后仍应继续坚持锻炼腰背肌,最少坚持半年以上。
有肢体瘫痪者,应保持肢体关节于功能位,主动或被动活动肢体各关节,术后1周鼓励患者端坐,同时带腰围或支具保护,折线2~3d后坐轮椅户外活动;指导和协助进行穴位按压、肌力锻炼,促进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肌力练习:肌力0~1级时: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同时配合按摩,被动运动肢体;肌力2~3级时:可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负荷运动和助力运动肢体,但需注意助力不可太大,强调靠患者主观用力;肌力4级时进行抗阻运动[2]。锻炼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锻炼强度以不引起疼痛和不适为度。
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手术不是终结,康复才是开始。回家需继续加强功能锻炼,出院后继续卧硬板床休息至骨性组织愈合,3~6个月内需带腰围或支具进行活动,半年内避免过度弯腰、提重物和负重,避免坐软椅,防止腰部极度屈曲或扭曲,遵医嘱于1个月、3个月、6个月来院复查,如有异常不适及时来院检查;指导患者多摄滋补肝肾食物,如牛奶、猪蹄、排骨、虾类等,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5 结论
腰椎爆裂性骨折多有骨块突入椎管,常合并脊髓损伤,在围手术期中我们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饮食和功能锻炼指导,提高了手术后治疗效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病例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压疮、感染、螺钉断裂或再度移位等并发症,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骨折的常见病,骨折后多需手术治疗易出现并发症及肢体残障,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41例,经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1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62~76岁,平均67.08岁。患者入院后视损伤部位和程度采取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其中29例经牵引3~5 d后行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闭合式开放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0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2例。住院天数18~32 d,平均22 d。41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治疗效果优(无疼痛,步态正常)27例,良(偶有疼痛,不需服用镇痛药)11例,中(偶有疼痛,需服用镇痛药)3例。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由于手术前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和手术后伤口的疼痛,被动强迫的,可引发患者情绪发生变化,易出现焦虑和烦躁。老年人体质较差,股骨颈骨折后卧床时间长,很难恢复正常的骨结构,因此心理负担重,对康复缺乏信心,多表现为抑郁、悲观、恐惧等。护理人员要护理人员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各种心理活动,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告知术后的注意事项,借以减轻或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稳定心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2 早期功能练习 早期康复训练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的成功和患肢的功能康复至关重要。术后早期功能练习可保持肌肉张力,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术后1周开始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取仰卧位,收缩股四头肌,缓慢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使髋屈曲,足尖保持向前,屈曲角度不宜过大,同时应每日进行深呼吸预防肺部并发症。运动时,要求以患者最大的耐力维持,但不引起疼痛为原则。
2.3 上、下床的护理 下地时可让家属在场,使他们掌握协助患者下床的护理技巧。方法:患者双手拉住拉手或用力支撑床面,屈曲健肢,患肢保持伸直位,移动身体至健侧床沿。护士在健侧协助,一手托住患肢足跟部,另一手托住患侧窝部,随着患者的移动而转动,使患肢保持轻度外展中立位,直到完成此动作。另一护士则用力扶住患者,使健侧肢体先着地,然后将患肢轻轻放于地上,递给助行器。患者扶住,站稳,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站立5~10 min后上床。上床时患者双手拉住拉手,健侧肢体先上,护士托住患肢足跟和窝处,协助将患肢放于床上。注意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患肢足尖向上。
2.4 后期功能练习 术后8周~3个月重点练习髋关节伸展,直腿抬高平衡练习,10~15次/d,l~2 min/次。术后继续使用双拐6周,然后改为单拐4周,活动量不宜过大,以免髋部疼痛,保持髋关节外展位,屈髋
2.5 便秘的预防 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弱,易引发便秘。因此,我们针对不同患者给以高营养、富含多种维生素的粗纤维食品,如海带、紫菜、芹菜、蜂蜜等。由于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应注意适当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多吃牛奶、豆腐等含钙丰富的食品。
2.6 预防并发症 老年人,尤其伴有基础病的患者,应鼓励做深呼吸,帮助患者拍背、翻身术后6 d扶患者在床上坐起,但髋关节屈曲不能超过90°。协助患者调整适应,教会患者自我按摩法。对于体弱者,护士或家属帮助患者按摩骶尾部,2 h按摩1次。保持床铺平整、柔软、干燥、舒适,避免使用粗糙、脱瓷便盆,以免损伤皮肤。另外,卧床进食,注意头侧位,以防止进食过快,导致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老年人因机体组织器官衰老,在骨折的同时,往往伴有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的慢性疾病,长期卧床、活动减少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一些基本常识,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水分和营养的摄入,促进骨折愈合,预防便秘及泌尿系感染,防止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7 康复指导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中骨折愈合时间较长的疾病。出院后需在家继续进行康复锻炼。指导患者3个月以后至1年内,扶单拐轻度负重行走锻炼,以防止患肢压力过大,而造成股骨头周围供血不足,营养不良,从而产生股骨头坏死的不良后果。护士要教会患者在家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2]:①坚持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等张性收缩锻炼以及髋关节、踝关节屈伸运动,每个运动10次/组,2~3组/次,3次/d。术后4周内禁止侧卧及90°坐位,患侧髋关节屈曲勿
参 考 文 献
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THA)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发生率约为0.3%~4%[1 ] ,一旦发生将对患者心理和身体造成很大影响, 本科自1996 年1月—2009年12 月共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23例,其中10例术后并发脱位。针对引起脱位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0 例发生术后脱位的病人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69 岁。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4 例,股骨头坏死4 例,髋关节发育不良者2 例。10例病人中,肌肉明显萎缩,发生脱位时间术后1~14 天。
2原因分析
2.1患者自身因素
2.1.1长期卧床有长期卧床史的患者,髋部肌肉明显萎缩,肌力减低。手术后,髋关节不能维持正常的张力可能是导致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
2.1.2有手术史既往手术引起的髋关节广泛软组织松解和术侧肢体长度恢复不当可能是造成脱位的主要原因。
2.2手术操作因素
2.2.1手术入路THA 手术分为侧前方入路、外侧入路和侧后方入路,采用侧后方入路时,髋部外旋肌群已切断,很容易向后脱位; 而采用侧前方入路时,由于患者仰卧,可以触到两侧的髂前上棘,可用髂前上棘作定位参照。因此,脱位的发生相对较少。但由于采用侧后方入路有术野显露方便、出血少等优点,故仍有不少医生喜欢采用。
2.2.2假体安放位置不当正常情况下,髋臼外展角度为45°~55°,股骨假体前倾角度为5°~10°。
2.2.3多余组织或异物存留术中安放髋臼假体后,未清除妨碍人工关节活动的多余骨赘或增生的髋臼缘;同时,多余的骨水泥可起到杠杆支点作用,造成关节脱位,同样会妨碍假体的复位。
2.3术后因素
2.3.1搬运不当人工髋关节脱位好发于THA 术后的早期,术后3 个月以后发生的晚发性脱位较少。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手术结束后的麻醉苏醒过程中,患者发生躁动时容易引起脱位;另一方面,手术后回病房时,患者往往仍处于未清醒状态,下肢肌肉松弛,加之搬运时未严格将患肢置于外展位,这些均为发生脱位的主要原因。
2.3.2控制不严不同的手术切口对患者术后及活动方式的要求有所不同,如对于行髋关节后外侧切口者,要求3 周内保持下肢外展中立位,不侧卧、不翻身,屈髋不> 60°。但由于患者及家属不知道保持的重要性而擅自改变了,致使关节脱位。
2.3.3术后康复训练与护理不当术后康复训练与护理不当,患者出现过度的曲髋、内收、内旋,常可导致髋关节后脱位,脱位也可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早期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及有效的心理干预,将有助于患髋功能恢复,使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下降,减少早期髋关节脱位。
3护理对策
3.1做好心理护理由于髋关节疾病长期困扰着老年人,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THA 逐渐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他们对手术后肢体功能的改善抱有极大的期望,因此,护士要向患者介绍成功的病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使他们重视术后的要求,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减轻恐惧心理。
3.2功能锻炼术后患肢保持正确,术后平卧,两腿间置高密度海绵制成的梯形枕,术肢远端置于用木材制成的防外旋箱内(注意足跟垫棉圈,防止压疮),使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外展15°~30°;禁止患肢内旋、内收。术后2~3 天拔除引流管后,患者可在床上做坐起活动,但屈髋不能>90°。术后1周可扶双拐离床,3个月内患肢禁止作内旋、内收、外旋动作,屈髋不能>90°。
3.3下地练习术后开始下地行走的时间受假体类型、手术操作和患者体力恢复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使用的是骨水泥固定型假体,又是初次接受THA,术中也未植骨、未发生骨折,则术后3天即可下地练习步行;如为髋关节翻修术,下地练习步行的时间则推迟至术后3周。认为患者第1 次下床就立即行走的弊端较多,因为大多数患者在起床后都有头晕,严重时会发生晕厥。因此,可先协助患者做下床站立的练习,每日2 次,待患者适应后再练习行走。下床时,可让家属在场,使他们掌握协助患者下床的护理技巧,以免回家后束手无策。方法:患者双手拉住拉手或用力支撑床面,屈曲健肢,患肢保持伸直位,移动躯体至健侧床沿。护士在健侧协助,一手托住患肢足跟部,另一手托住患侧腘窝部,随着患者的移动而转动,使患肢保持轻度外展中立位,直至完成此动作。另一护士则用力扶住患者,使健侧肢体先着地,然后将患肢轻轻放于地上,递给助行器。患者用力扶助行器站稳,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站立5~10 min 后上床。上床时,患者双手拉住拉手,健侧肢体先上;护士托住患肢足跟和腘窝处,协助将患肢放于床上。注意使患肢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患肢足尖向上。
4体会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髋部肿瘤等疾病较佳的治疗方法。无论哪种原因引起脱位,即使复位成功,都可能影响病人的后期步态及关节假体的寿命,给病人生存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2]。所以对病人做好健康教育,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技能,保持患者患肢正确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关键[3]。
参考文献
1吕厚山. 人工关节外科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80 -181.
1 术前了解患者心理,进行人性化护理
发展与转归,解释手术的目标,说明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患者在术前这一短暂而特定的时期,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反应,更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医护人员的关心。保证患者术前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睡眠。术前一天手术室巡回护士到病区查阅资料,同时向管床护士、医生了解患者情况,如病史、病情、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全身情况及手术相关的问题,使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手术。然后由管床护士陪同到床旁,进病房有礼节的向患者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全面仔细了解患者的近期病情,家庭情况,个人信仰,对手术的要求等。耐心倾听其所述,并辅以点头、微笑等体态语言表示理解。可使用幽默鼓励的话语,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患者交流、沟通,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对手术的恐惧,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各种设施布局与病房不同,穿戴也与病房有差别,患者感到手术室是一个既神秘又可怕的地方,访视时我们带上自制的手术室环境、手术麻醉及工作人员照片给患者看,介绍环境、设备、手术组成员、术前准备目的、手术过程、注意事项等;使其心中有数,帮助其树立信心。教会患者硬膜外麻醉的摆放、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正确引导患者认识手术治疗和麻醉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和引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在未进手术室之前已基本了解手术过程,减少各种不适应,使其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在做好患者沟通的同时,适时做好家属指导,以取得家属和患者的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术中的关心体贴护理
当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态度一定要和葛,动作一定要轻柔。当手术患者送至手术室门口时,巡回护士再次三查七对,核对无误后,与患者家属告别,陪同进入手术间,边走边和患者交谈,谈些比较轻松愉快的问题,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使患者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我昨天去看过您,您还认识我吗?不要害怕,我会一直在您身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告诉我!”,进入手术间,问患者冷不冷,要不要加毯子,告诉他口唇干渴不适的原因,并体贴地用湿棉签湿润患者的口唇,以缓解不适。静脉穿刺输液时,操作动作要轻柔、熟练、准确,穿刺成功后向患者致谢,不成功时向患者道歉,在实施麻醉时,手术室护士应在患者身边,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帮助减轻恐惧,向患者介绍正确的,防止不当影响呼吸和循环或压伤肢体。对于患儿巡回护士用哄和抱的方法使其产生信赖感,对语言不通、听力障碍的患者采取手势等身体语言促使患者的合作。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可适当与患者握手,给予亲人般的关怀和体贴,术中经常巡视,触摸患者四肢,观察面部表情。硬膜外麻醉、臂从麻醉、和局部麻醉时,患者在手术全过程神志清醒,护士应根据不同手术向患者讲明可能体会到的各种感觉,如使用高频电刀、电动骨钻、骨折上钢板等会听到一些器械撞击声。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的配合手术。手术顺利结束后,亲亲地呼唤患者的名字、谢谢他的合作,告诉他现在就把您送回病房、您的家人正在外面等候您。
3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当手术室护士护送患者回病室后,首先要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好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第2~3天对患者进行探访,询问切口疼痛、愈合情况,肠蠕动恢复情况,肢体血运、活动、肿胀情况,有无压疮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多数患者都会希望手术治疗能达到立即好转,但实际上无论大小手术都对身体有一定的损害,尤其是大手术的患者,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的手术效果,术后常切口疼痛难忍,这样会使患者想到是否手术时损伤其他部位等各种离奇的想法,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当手术室护士出现在他的面前时,患者会得到很大的安慰,因为通过交谈,他可知道手术非常胜利,术后的转归也一定很好,手术后的思想顾虑就会解除。同时要做好耐心的细致的解释工作,就患者的不适给予做好保护性医疗,需要和家属交待的都要避开患者,以防引起情绪波动,影响切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