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1 10:58: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浅谈高中德育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教材、活动、意义
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如何能把思想品德教育艺术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德智相长,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语文知识技能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这句话同样适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离不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德育教材。再者,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因素,把它渗透给学生,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索。应该在充分研究教材。把握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侧重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热爱大自然。以及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等人生态度方面的教育。如在进行《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时。教师应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壮阔意境,感受伟人博怀的基础上,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如七年级第一单元是人生问题面面观,既谈理想,又谈奋斗;既写艰难历程,又写成功经验;既有痛苦,又有乐趣。落实到具体课文,在《山的那边》写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意见小事刻写如何面对困难,是成功的经验之谈;《生命、生命》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生命的严肃思考;《紫藤萝瀑布》触景生情、富于哲理,写人在遇到不幸时要豁达、乐观、积极、进取。七年级新生入学,是他们人生道路上新的起点,这正是教师教育学生怎样从容地面对未来,准确地把握人生的好时机。因此,教学本单元是,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文主题,联系实际感悟生活,从而树立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方法与艺术性探索。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在教学中要主次分明,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因此德育教育在渗透中要讲究艺术性和操作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进行德育渗透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现在的学生在正确对待人生和刻苦自律、热爱劳动、服务集体、勇于奉献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他们看问题往往偏重于表面而忽略了本质。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例如讲读课文,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从而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受到思想教育,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在讲解《师说》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反复理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让学生理解教师的含义,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中师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思想基础。这就是语文德育与智育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说明语文学科的德育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进行,要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课文语言文字本身。
2、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意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生收到实效。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贯穿德育渗透的意义。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因此,在高中阶段不能简单地延用初中的教学方法。
一、教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复习旧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则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至于丧失了创造力。从学生的潜能开发、思维拓展、身心发展、自主健全的角度来看,教师以“讲”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害的。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
课前可用问题提纲布置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并初做书后简单练习,归纳出重难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其认真听讲,主动学习。
2.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老师上课要在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难点,突出思想方法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外学生的主要差距在于,中国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待于加强;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3.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社会的进步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高中数学课程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用计算机、计算器等工具进行探索和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对号入座。
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学法
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用心感受数学,欣赏数学,掌握数学思想。
有位数学家说过:数学是用最小的空间集中了最大的理想。
2.要重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区别是概念多并且较抽象,学起来“味道”同以往很不一样,解题方法通常就来自概念本身。学习概念时,仅仅知道概念在字面上的含义是不够的,还须理解其隐含着的深层次的含义,并掌握各种等价的表达方式。例如,为什么函数y=f(x)与y=f■(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而y=f(x)与x=f■(y)却有相同的图像;又如,为什么当f(x-1)=f(1-x)时,函数y=f(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而y=f(x-1)与y=f(1-x)的图像却关于直线x=1对称,不透彻理解一个图像的对称性与两个图像的对称关系的区别,两者很容易混淆。
3.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的学习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拓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4.多听、多做、多想、多问。
此“四多”乃培养数学能力的要诀,“听”就是在“学”,做是“练习”(做课本上的习题或其他习题),也就是把您所学的,应用到解决问题上。“听”与“做”难免会碰到疑难,那就要靠“想”去弄通,假如还想不通,解不来就要“问”——问同学、问老师或参考书,务必将疑难解决为止。这就是所谓的学问:既学又问。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观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采取的评价手段往往是考试,以分数作为最终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教师关注的只是学生对于知识和信息是否吸收,而对于学生将那些知识有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行动缺乏监督和评价。因此,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即可,临时抱佛脚就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高分低能的现象。例如,一些学生在思想政治考试中的成绩优秀,然而,在学校和班级所组织的一些活动中却表现得自私自利,毫无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还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虽然好,但是心胸狭窄,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和广阔的胸怀。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往往只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视而不见,这就导致一些正在进步道路上的学生的积极性大受打击,造成的后果可能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看不到自己的努力,因此,学习的动力也消失了。现代教育观念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结果,还要重视过程。在对学生做评价时,要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自己的评价结合起来。在改变传统教学评价观的同时,也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在课堂上,教师应少讲一些“假如考试出到这类题时应如何如何”之类的话,多问一些“对你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觉悟,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注重德育内容的内化过程
所谓道德内化,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动。培根认为:“一切天性和语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思想品德培养的最重要的目的,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检验政治课德育实效性最客观的标准之一。但是,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只完成了对道德规范的了解或浅层次的常规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依然没有确立。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往往满足于形式上的说教和灌输,学生在多年的教育中对道德概念、规范准则早已耳熟能详,很多时候,他们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而是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而不去做。所以,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道德行为的产生,在认知与行为两者之间,还有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凸现德育的主体性,使学生由被动地参与者成为主动的参与者。相比较而言,现行初一教材浅显易懂、可读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领悟、体验、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提高认识,受到启迪,获得感悟。例如,在讲《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交给学生讨论:1.照片反映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在认识国情上不了解过去,也就不能理解现在?2.你认为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和地位?3.怎样使每位同学在中学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些问题,从学生原有的思想认识水平出发,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其成为内化的动力。这样,既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教育性,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三、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的内容,选取近期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根据现实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加深对教学理论的认识,并且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教育合力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单靠学校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有力帮助。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某种行为和思想给予了否定,而家庭中家长对这种行为和思想却不反对,而且在社会上这类行为和思想比较泛滥时,那么,学校的教育就不会取得相应的效果。因此,作为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家长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引导。另外,对于社会大环境来说,相关部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道德之风,给予学生健康的影响。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孩子接收到的信息量已经远远大于父母和老师,他们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以及自尊思维已经与长辈们形成不对称的局面。一般说来,现在的孩子都有着优良的素质,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擅长运用网络,成长平顺;他们关注自身发展、敢于冒险、富有激情、重视权利。他们更注重规则意识,知识面广,表现出了极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接纳能力。
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缺乏责任心、好高骛远、没有目标;缺乏爱心、偏激自私;娇气任性、以我独尊;心高气盛、好高骛远、目中无人;独立能力弱、依赖心理强;缺乏合作精神、不愿意接受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没有组织和集体的观念,娇气、感情脆弱、缺乏心理承受力、不愿意接受批评等等都在这一代人身上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度包办和代替,其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相对低下;过度的保护,使其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出现不足。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关注他们的情感,唤醒他们的情感,已经成为家庭、学校教育的重点。
卢家楣教授认为情感,是主体对客体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所持有的态度体验。广义的情感不仅包括情绪,也包括审美、道德、认知、劳动、自我情感等等。情感和认知是人的心理发展和教育的不可分割和作用的两个方面。
情感教学与认知教学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有着同等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仅进行着传递知识与训练交际能力的认知活动,而且也进行着各种情感交流活动。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情感具有高度的感染力,能对学生的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以情言情,以情感人,用真挚的情感、赤诚的爱心唤醒学生的情感。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把握师生情感交融的原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说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学生有自己的情感和人格特质,而教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的个体,一个小小的课堂上,能够和谐愉快的完成整个课堂,是师生沟通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1.多一点体谅,少一点责备
在同一个课堂中,班级学生存在的不同的能力上的差异,授课教师如用同一种评价标准来对待不同特质的学生,必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例如:有的同学在你的课堂上在做其他科目的作业,如果这位老师以斥责的语气训学生一通,固然会最快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是也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的学习气氛,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多一点体谅,少一点责备”采用换位思考原则,不是以斥责的口气,而是以过来人的身份体谅学生,将这种同甘共苦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我也经历过高中,这确实很累……”效果会更好,这样和谐的课堂更有利于紧张的高中生活。对学生“多一点原谅,少一点责备的换位思考原则”可以化解师生课堂上的矛盾,春风化雨,其乐融融。
2.多一点微笑,少一点严肃的鼓励原则
由于认知能力的基本差异对学科兴趣差异,以及客观存在对知识能力运用的差异,一个班级里总有“怎么学也学不好”的学生,当他们付出与其他学生相同的甚至更多的努力,但仍差距不小的时候,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会放弃这个学科,甚至放弃这个课堂,此时教师的一点微笑可能会改变学生的整个人生。
学生的自信自强离不开教师的微笑,微笑时课堂教学中一种美好的沟通方式,教育是微笑的事业,用微笑关爱每一位学生,他们的心田需要阳光和雨露。
3.多一点准备,少一点隔阂的共鸣原则
高中生的人格特征已经基本定型,他们具有自己独立的思维特征。他们不像小学生或初中生那样对教师授课有较高的认同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是逆向思维。
教师的课前准备不仅仅是按教学内容备课,更要查阅资料,使书本上的授课内容变为与学生生活相关事物,甚至要跨越学科的限制,这就是为了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有了情感上的呼应,教师的课堂才能一呼百应,教学过程才能事半功倍。
4.丰富一点,活跃一点的愉悦原则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懂得更多一些,让我们的课堂丰富一点,让我们课堂丰富一点,让我们的课堂气氛更活跃一点,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上,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这些教师更多的付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越来越大,我们在家庭生活和职业中磨砺成长,我们的成熟在学生看来就是落伍,我们的严肃在学生看来就是僵化,我们的认真在学生看来就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总之,我们与学生之间有一道鸿沟――由年龄和阅历造成的代沟。
年龄和阅历不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包袱,而是我们沉甸甸的收获,是我们不同于或高于高中生的财富。但是,师生之间的沟通,这需要情感上的愉悦原则作用,在课堂上丰富自我,不仅仅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教授考试的心得,更应让学生了解阅历才是财富。
二、情感教育对高中生课堂学习的影响
现代情感心理学表明,情感的动力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人的体力上的影响而且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普遍的增力和减力的效能,影响到人的行为活动的积极性,情感和动力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创设一种适合于学生的情景,引起学生积极性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的情感,起到“放大”内驱力的作用。
(1)化难入简,化理入情
以情为纽带,以师之情去波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课本,虽然教材选材很广,篇目与学生的知情空间距离较大,但是只要把学生带入教材的情境中,使教材的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教师的主观感受,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主观感受,从而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的基调,选择合适的手段(运用表演、音乐、电影等)来创造情境,还可以利用角色效应,设计角色让学生充分活动,并以教材语言出发落实教材语言,不断沟通结合,情境才不至于虚设,从而才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学生对情境本质的认识。
(2)亲其师,信其道情感信任的试金石
师生之间有一种移情现象,良好的师爱不仅能换来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把教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上来――这是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反之在师生关系紧张,情感对立的情况下,老师看不起学生,学生对老师抱有意见,学生就有可能讨厌他所任教的课程,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注意研究学生,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信任会使原本不出色的学生成为飞出鸡窝的凤凰,也会使原本是佼佼者的天之骄子放弃学业。高中生不像他们自己想象的那样成熟,教师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相信他们才能使他们更加相信我们。
三、结论
一、情感教育引入到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必要性
人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有机个体,感性的发展与理性的发展应该是全面和谐的,任何一方面的片面的追求理性势必会导致学生人格发展的障碍。而一味的追求理性思考的深刻,而对感性思考的严重忽视,不仅不会使学生理性思维力的更好发展,相反可能对其有阻碍其发展的严重后果。在语文课程中,有的教师总是喜欢按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的教学步骤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往往用自己得出的想法或感悟去灌输成为学生的感悟,要求学生只能从某一定的角度去理解以求达到同一层次的认识。而事实上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品味是不同样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按这样不重视个体的发展只求统一塑造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莫大悲剧。
教学中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有利于我们教学取得成功,我们要充分发挥优良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作用就能更好地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优化教学,促进学生认知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的教学情感影响学生教学效果与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与实践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感染作用无疑是最直接的,老实无论何时在学生面前都要表现出乐观的态度和蔼亲切的表情、仪表端庄、言谈高雅、举止潇洒、朝气蓬勃,用老师自己情感去感染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学生,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并在学生身上潜移默化地后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将会极为深远。
“祖国明天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语文教学的学习只有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优良政治业务素质、稳定激情的高中语文教师团队,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学校语文教学的核心,因为这直接影响实践训练与课堂教学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其实是具有两面性的。老师和学生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两个不同的角色,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哪一方的行为与心理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另一方的行为和心理产生相应不同的影响。这种现象在理论中被称为“互动”现象,其中以教的变化尤为重要。教师愉快的心境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对学习的兴趣,除了做好好自身老师角色外,还必须深入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一起与他们游戏与学习,与学生一起欢笑,一起谈论,这样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可以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与促进,学生视你为良朋、知己,乐于与你交流,同时也尊重珍视您为导师。可见,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扮演好教师的角色,还要参与和了解学生,真诚与学生建起情感,成为知己良朋,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三、积极的教学情感是提高高中语文课教学效果的途径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要旨不在于本领的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需要激发和培养。伴随着高中语文教学进一步深化改革,语文教师将需要继续保持积极,饱满与肯定的情感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诗歌教学
一、课堂中对诗歌的朗读,是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平台
诗歌的美,不但在于内容,也在于它的语音。在诗歌中,它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因此平时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语言是促进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必须能够运用准确、清晰、形象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及表述;指导学生诵读,并且必须注意重音的处理,指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字,就是诵读时重音所在;根据诗歌内容,朗读时要读得铿锵动听、扣人心弦,要把自己沉浸在诗的意境中,带着学生慢慢地品味诗歌的内涵,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再引导学生带着情感去朗诵诗歌。这样,学生的人生观也会在这种阅读中慢慢地得到提升,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鼓励学生积极去观察生活,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把他们写成诗
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想象体现在诗歌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高度的概括性和语言的省略,因为诗歌本身就是诗人借助非常精练的语言,用十分简洁的词语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作者高度概括或省略了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诗歌的未尽之意,加以补充,使画面完整、充实起来,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愁”,作者用“一江春水”来比喻,形象、具体、逼真,把无形的“愁”摆到了读者面前,使读者能想象到,给读者对其他抽象事物的理解以启迪,撞开了读者想象的大门。还有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做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这也需要我们学生展开想象:“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的生活十分“贫困”,这样教师再一点拨,学生就会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中放飞自己的想象力,也让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再加上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积极观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动笔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这样语文的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升。
三、教师也要不断提升、完善自己
人们常说:“学生需要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其实,教师就应该是一眼清泉。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不应该仅靠教材上的知识,也要为学生扩充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除了认真备好每堂课外,教师也应该多去准备一些课外的资料。比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去查一些图片和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教师还要自己多角度地去阅读一些中外名著,使自己的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教师丰富的知识、独到的见解、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语文课堂气氛,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让学生在诗歌的文化中,感受中国古代的文明
有人说:“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它拨动人们的心。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她如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可见,如果开展古诗文诵读,有利于学生吸取古代文化的精华,接受中国古代传统文明的熏陶,这关系到人的素质和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三个方面都有好处,对性格塑造也有帮助。
关键词:高中体育;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走进了学校,走进了广大师生的生活。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了学习真正的主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在新课程的理念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以“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如何有效开展高中体育教学进行如下探究,希望能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安排体育课程,根据教材的要求来要求学生,教学还是“本本主义”,整个教学课程照本宣科,与实际情况严重脱钩;再就是教师本身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认为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敷衍了事,让学生做几个简单动作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对学生不管不顾。这些思想都是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相去甚远的。体育教学要落实以学生为本,首先是要教师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有学生才是根本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而不是规定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课程方案的设计和制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精神。
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学目标的改革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它规定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此外,它还规定了教学的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在以往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包括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良好品质。按照素质教育的理论来看,传统教学目标的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方法。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由此可见,方法甚至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目标还忽略了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生掌握打篮球的技能的时候,不仅要提出知识、技能和技术的要求,反复向学生传授动作技术,更要让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正如陶行知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三、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要尊重学生的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首先,学生有性别差异,男生和女生不但存在生理上的差异,也有心理差异,男生和女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是不同的,普遍来说,男生较之女生更喜欢体育课。男生在体育课上好动,女生在体育课上却喜欢聚在一起“聊天嬉戏”。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性别差异,要根据男女生身体和心理特点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要让男生和女生都喜欢上体育课,让体育课不再只是男同学的体育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对体育课有着不同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体育课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教师要考虑不同个体的需求,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安排体育教学任务。
四、以学生为本就要坚持适当的运动负荷为基础
高中体育教学要以适宜的运动负荷为基础,要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这样才能响应“达标争优,增强体魄”的阳光体育运动号召。中小学体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其他各方面的素质,所以不管课堂形式怎样多样化,课堂内容怎样丰富化,必保证学生的运动负荷水平,必须要让学生进行适当地运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教学的大方向,在给学生充分自和选择权的前提下以运动负荷为基础,因为没有运动负荷学生的体育课就毫无意义,不能纯粹为了学生的喜欢把体育课变成“闲聊课”“游戏课”,不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要坚持负荷适中,每个学生的运动负荷都不能超过其身体和心理承受限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在每个学生运动负荷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再安排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
五、在教学的评价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论文关键词:艺术教育;高职教育
论文摘要: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地方,以培养思想素质好,“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为己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发展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把艺术教育融入到高职教育中,从而提高和加强对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使艺术教育在培养高职教育中的起到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重要形式,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把艺术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当代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积极尝试的教育模式。因此,在高职教育的大学生中,积极发展艺术教育,使其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 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切实体现
学生的教育素质不仅包括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知识功底,更包括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诸如思维的能力,联想、想像的能力,识别的能力,欣赏的能力,自控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也包括开发学生智力的教育目的。
高职教育以来的科学研究发现,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与发展学生的智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教师们都在把艺术教育引进到课堂教学,构建一种多元素,主体式的教学模式。
事实正是这样,我们学院的学苗大多数都是以不高的分数考进我院,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已成为重中之重,我院开展一系列的大学生艺术节活动,如:成立了百人女子军乐队、仪仗队、合唱队、舞蹈队、武术社、诗歌社、美术社、广告设计展等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选修科目。并在参加省市级的各种大型活动受到专家、领导的好评,从而带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展示自己的亮点,提高了校园文化生活,展示了学院特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了更好的铺垫和自信心。
2 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
在艺术教育中,教师通过组织艺术选修课,如音乐欣赏课、美术鉴赏课等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而且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记忆力的发展。艺术教育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例如在艺术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欣赏《森林狂想曲》、《梁祝》《摄影》等优秀作品,借音乐、美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有关事物的联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挥。 转贴于
3 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科学实践证明,艺术教育中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学生的负担较重,专业课开设的比较枯燥,大学生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样会导致其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培养学生对艺术教育的爱好,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调节和驾驭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身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4 艺术教育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
人在面对危急时引起的恐惧感,看到丑恶事物时引起的憎恶感,欣赏完美的艺术时所产生的愉悦感,对美好事物产生的爱慕感等。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即是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情感最有力量地推动着人的行动。如:当听到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会让人感觉精神振奋,产生庄重、严肃、重任在肩的情感;当听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后,会给人产生从困境中站起来的精神;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能让人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还有《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人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人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这些作品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唤起人们对高尚、健康、向上精神的追求。从这里,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效果是其他教育类别所难企及的。
5 艺术教育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趋于完美
古代教育家荀子说,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艺术教育是重要手段之一,能给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艺术教育是国家实施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只有切实把艺术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进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能培养出思想素质好,“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