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4-02 11:28: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第1篇

语文教学的四种思路,各有不同的性质,属于不同的范畴,在不同的阶段各显其重要性。

教材编者思路具有人为的规定性和针对性,是师生思维加工的重要信源。教师的教学思路是一种使教材的知识信息按学生的思维实际重新加工组合,并采用适当的传递方式传授给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这四种思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这四种思路和之间的运动是不平衡的,变化的。那么什么是语文教学的同步共振呢?所谓同步共振,就是指参与语言教学的各个思路,能够沿着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同步运行,和谐变化,产生共鸣,使师生的求知活动达到理想境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要实现语文教学的同步共振,关键在于处理好语文教学四种思路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掌握学生思路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地根据学生的思维流程来调整教学设计,切实做到教师思路、课文作者思路与学生思路同步进行,和谐变化,发生共鸣,从而获得师生求知的优化境界。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是展开教学的基本,排除学生思路障碍是引导学生思路的主要手段。可以说,教学的全过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不断地排除思维障碍,疏通学生思路的过程。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的思维出现了迟钝或停滞,这就说明学生的思路磁到了障碍。学生的思维障碍,是由学生的心理障碍所引起的。“满足感”与“冷漠感”是导致学生思维停滞的主要原因。

第2篇

( 一) 信息文化环境复杂多变。从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在微文化时代,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文化多元化、信息碎片化。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信息化时代,可想而知,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微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起着很大的作用。这种微文化,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方便大学生随时随地查阅和学习; 另一方面大量信息的出现容易扰乱大学生的价值观,尤其是一些负面信息的出现,会诱导大学生对一些事物产生错误的认识。

( 二) 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水平不高。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微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加深,微博、微信的使用,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越来越快速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对一些东西的追求越来越急功近利,进而导致理想信念逐渐缺失。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较弱,自我意识较强,与人的沟通能力逐渐下降,实践能力不强,导致人生的阅历浅薄; 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对一些问题没有自己的看法,不能产生深刻的见解,知识面较窄等等。

( 三)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缺失。从客观的教育环境来看,在微时代的环境下,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一些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做得并不是十分完善。例如,一些高校过于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他们实践能力的锻炼; 目前大多数高校仍然沿用以前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立足实际,所以很难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正确的教育。

( 四) 微文化带来娱乐化、功利化的信息。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网络的兴起,社交媒体的普及,微博、微信、微支付等等一系列微文化的兴起,为了获得更高的点击率和搜索率,很多媒体传播的内容越来于功利化、娱乐化。而且微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很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这种微文化有时候会扭曲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认识。

( 五)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处于浮躁功利的社会环境之中。近些年来,出现了一系列触碰道德底线的社会现象,例如,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食品安全问题一再被提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难免对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情绪,在这种浮躁功利的社会环境下,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

( 一)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明确发展方向。在微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一是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而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二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大学生的需要展开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

( 二) 对信息的传播进行监督,对网络进行管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途径获取资源和信息,而这些微文化的兴起,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弊端。所以,这需要相关部门对网络进行监管,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控制,引导大学生获取有益的信息,进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 三) 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创新教育理念。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虽然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接受大学教育,但是大学的教育方式仍然多数采用应试教育,并没有与时俱进,从大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建立符合大学生发展特点的教育体系。所以,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教育,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出发,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建立健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效。

( 四)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重视素质教育。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所以,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不断地熏陶学生,对学生进行素质文化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园的资源,开展相关的教育讲座等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

( 五) 发挥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有效的教育,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三方面的努力,仅仅依靠一方面的力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要三管齐下。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要加强对信息的监管,做好舆论导向,相关的政府部门要让大学生了解到微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的教师,包括辅导员以及其他任课老师都肩负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责任,要对大学生进行微文化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明确发展方向; 从家庭来看,父母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帮助孩子确立自己的远大的理想,坚定理想信念。

第3篇

关键词 品读诗意 感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062-01

“我为语文而来!是语文滋润我粗糙的感觉,是语文放飞我稚嫩的幻想,是语文点燃我喷涌的激情,是语文唤醒我沉醉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为语文而精彩!” 这是王崧舟说的。拿到王老师的《诗意语文》这本书,我就迫切地开始寻找着“诗意语文”的答案,慢慢地咀嚼着“诗意”的内涵。于是我便在诗意般的文字里徜徉,默默地感受着大师的智慧与灵性,倾听着大师的精辟见解。语文课堂是诗意的课堂,语文教师也是诗意的教师。真遗憾自己没有足够的底蕴来学习他的诗意语言、诗意课堂。阅读之际,似乎点燃了我教学的激情和欲望。

王崧舟认为: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追寻理想和回归本色其实是一回事,是对存在本身所作的不同角度的观照和表达。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贵族气质,在它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也许这些语句还仅仅是现象的描述,带着理想的言说。但静心想想,如果语文教学没有激情,没有理想的追求,那么她必然面容枯槁,人见人厌。常认为只要把语文知识教给他,只要学生会认、会读、会写、会用就可以了,哪曾想到语文中的奥妙无穷。朴素的语言、朴实的风格、其内在蕴含着无穷魅力的诗意,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不仅学习知识,同样能感受到诗情画意,那是何等的快乐,何等的幸福!

什么是诗意语文?诗意语文不是一种教学风格,也不是一种教学流派,而是一种超越风格、超越流派的教学现象。“诗意”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模糊概念,不同的角度可以有着不同的阐释。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致于太抽象。”如果将“诗意”置于每个读者的主体视野,那么对于阅读文本的体验意义却又是无限的。所以,什么时候将诗意语文解释透彻了,什么时候也就宣告了诗意语文的死亡。

我多次聆听了王老师的课,总觉得意犹未尽。纵观王老师的语文课,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多情”融于读。他的课堂中的“读”既有饱含深情的读,也有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既有融会贯通的读,也有出神入化的读,是多姿多彩的读。读中融合了阅读主体的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而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王老师的课堂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精神生命的永恒存在,也让我真正走近了诗意语文、诗意人生的殿堂。教师与课堂达到了人课合一、融为一体,语文带给了我精神上的震撼。回想我们的的课堂似乎老师缺少了一双发现诗意的好眼睛,失落了一份品味诗意的心情。

2.“举象”中体味。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引领着孩子们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又到语言的转换。这种引领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鲜活的形象,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情境和感触,从而触摸到文本蕴含的真情再现。文字与举象之间的转换才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终追求。

3.文本细读,倾听文本的灵魂。他改用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名言:“慢慢读,欣赏啊!”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愠不路躁,慢慢品、慢慢赏,让文本与阅读主体亲密接触。当你行走在文本的丛林中,看到了潺潺的清流,听到了悦耳的鸟鸣,嗅到了扑鼻的花香,你的精神得到了震撼。在文本中你看到自己美丽的倒影,真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佛不渡人人自渡”。

第4篇

一、学好文言文

文言文学习语感是第一步。要想有良好的语感,朗诵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都体现着朗诵对文章的理解记忆的重要性。可是,我们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却忽视了朗诵这点,只是一味地解词、翻译语句,这是学生文言文语感差的直接原因,也是学生对文章理解难的一方面原因。

二、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教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三、联想自身

在教学九年级《范进中举》时,我这样设计:中举在古代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也要面临此问题,虽说不上是关乎光耀门楣的,但在自己的人生转折点上也是及其关键的。学生想不想先睹为快,看一看文中的人物遇到问题时的临场表现啊?学生的兴致极其高涨,心理上也对文本有一个心理需求,也有想观察一下别人是怎样做的一种心理冲动,这恰好是激起学生产生需要的最好的基点,自然就达到了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第5篇

一、利用教材自身魅力,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涉及面之广,内容之多。是其他学科无法与之相比的。新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浓缩了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仔细研读教材,寻找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寻找那份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的真情,从而带着感情,带领学生融入课文中,了解作者,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与作者与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携手投入“情感世界”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与交流者。教师要全身心地融入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其次,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真诚地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新课标中的教材大多情文并茂,这也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情感教育。如在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时, 于漪老师曾这样感叹过:“我曾在阳光撒满天安门广场的十月的一天,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啊,有十层楼那么高,看到它,先烈们的高大形象一个个如在眼前。站在纪念碑前,忆中国革命经历的艰苦道路,看现在获得解放的幸福,崇敬之情充盈胸际。缅怀先烈心向党,深感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为四化大业作出贡献。”

三、领情入境,让学生产生审美的情感体验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诵读;魅力;背诵

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无非就是把学生带进一个由优美的、纯净的语言构成的精神大花园。让他们自己鉴别美妍媸,让他们自己在这里耕耘,并开辟他们自己的精神花园。这里只有骀荡的春风和满园的桃李,只有琅琅的书声和交谈的笑语,师生之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要完成这一职责,需要指导学生诵读,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读书上。

1.小学语文教学的诵读能让学生感受巨大的语文魅力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最荒唐的事,莫过于老师不把精力放在读书上,而放在“做题目”上,这是十足的舍本逐末。须知,做题目的目的不过是测量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掌握了多少,应该有个度,适可而止,题海战术束缚着学生健康成长的大脑,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学生需要充满感情的朗读、背诵,我们就不能一味让学生泡在题海里边,这就犹如生了病不吃药,整天用温度计量寒热一样,不对症下药,病就医不了。

对语文教学而言,读书应该放在第一位。怎么读?出声地读,琅琅地读。文章的精华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都不会自动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铅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先在你的嘴上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上活起来。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千古奔涌的爱国情怀不就是令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语文魅力吗?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不就是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语文魅力吗?再如:“茅檐低矮,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寻常村居风光也流溢着让人感动的语文魅力;就连“炮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的民俗节日中也饱含着让人温暖的语文力量。而这种魅力,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朗读中,语速要么缓,要么急,声音要么洪亮,要么低沉,语气要么严厉,要么亲切……这一切元素加在朗读的整个过程之中,语文的魅力,才会光芒四射,爆发出深远的影响力。

语文是生活的浓缩,语文是情感的记录,语文是心灵的历史,生活的魅力有多大,语文的魅力就有多大,心灵和情感的魅力有多么巨大,语文的魅力就有多么巨大!

无论古诗还是现代文,它的语文魅力无一不体现在文字的声音和气韵之中,多读之后你就能够产生一种“如闻其声,甚至如见其人”的感觉。感悟它的语言特色,不多读几遍,是学不到其文笔之精华的。

2.小学语文教学还要背诵

背诵是语文教学不可少的功课。说起背诵,它真正的好处是使你熟悉名家名篇的话语,熟悉了他们的话语就能进一步把握他们的性格;把握他们的性格再进一步就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达到一个从“诵其文”到“知其人”的境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倘若能把他们的话语消化而成为你自己的话语,名家的诗文背多了,如同在他们的心灵世界里漫游,最后,“不分彼此”,你自己的声腔口吻都登上了一个台阶,话语再带动你的思想,胸襟境界也能登上一个台阶。其实背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一个人背了不少书,就等于为自己建造了一座精神的乐园,闲来无事就可以在这一座精神乐园漫步徜徉,在这里他们有许多知音,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背他们的这些诗文,陌生的是他们随时会发现这些诗文新的意义,产生新的感悟。

由此看来,背诵,启发智慧,增加修养,激发才华,加深记忆。是啊!古诗文中蕴涵的爱国精神,热爱人民、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还有高妙的语言艺术,是世世代代饮之不竭的、不可代替的甘泉。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背诵不可忽视,必须从小时候开始,背诵精彩的篇章,做到持之以恒。不仅会构成一生享用不尽的文化财富,而且据科学家研究,人脑,只是不大的部分被使用着,更多的部分实际是在闲置着的。因此,强记硬背,是激活开发脑细胞的再好也没有的手段。

3.指导学生诵读、背诵的根本要诀

首先,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示范和带读。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何处理朗读中的情感问题,只有老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老师的范读,让学生找到了模仿的目标,天长日久之后,学生也能够逐渐达到老师的朗读水平。而在小学的低中年级阶段,语文老师的带读显得尤为重要。老师一句一句地带读,牵引着学生一步一步走向自读的阶段。学生在对老师声音、语速、语气等一系列的模仿之中,逐渐培养成了自己的朗读能力。其次,教师要关注重点段落或句子的反复指导。有些段落或句子,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对于这些片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多对学生在朗读技巧方面进行指导,对于学生把握文章主旨,是有极大帮助的。再次,朗读与背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熟读成诵。培养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更应该培养学生背诵的兴趣。通过背诵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句子以及精彩片段,必将达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的理想效果。

总之,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任何创造、创新能力都是以拥有丰厚扎实的知识为基础的,丰厚扎实的知识基础是需要记忆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摆脱记忆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素养,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教学方法赋予新的生命力,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当代教育新理念》,张德伟,北京出版社,2005年。

[2]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何晓芳,北京出版社,2005年。

[3] 《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唐晓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第7篇

1.1影视作品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鉴赏能力

影视是当今世界最富有魅力的综合艺术,它和文学是如此息息相关,很多语文教师在抱怨影视作品脱离作者的原意时,常常忽略它们之间的相通和不同之处正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把握原著,从而进行理性的分析,并投入到审美鉴赏活动中去。比如学生在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常常很难把握好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心理,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教师鼓励学生去看相关电视,在分析两者不同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的分析,这可以借助演员的台词、动作、面部表情等,帮助实现对作品本身的理解。类似相关的影视作品还有《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三国演义》等,这些影视剧在某些环节上能帮助学生先从视觉形象上对作品进行审视,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来细读文学作品就有了深度与广度,对作品的审美就显得顺理成章。

1.2影视作品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非智力因素

众所周知,当前的语文教学还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表现在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情感投入上显得令人失望。由于语文教师习惯于采取讲读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灌输,单一的教学方式必然使求知欲望强烈、性格活泼的学生感到枯燥和厌倦,语文教师要改变现状,思考是必需的,而实践更重要。在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影视的功能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乐意观看和值得一看的影视作品作为教材,因为优秀影视作品对于人心灵的净化功能将与语文教学实现相通,从而发挥情感交流。学习《莫高窟》时,教师先放一段本文的配乐电视散文,精美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营造了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让音乐电视以它特有的魅力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精彩的画面,鲜明的色彩,优美的音乐,深情的朗诵,使学生求知生动,获知愉快,这不正是教学的理想境界?这里,音乐电视把平面、静止、单一的课堂优化为活动、立体、多维的情境,从而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使语文课堂成为一个独特的教学磁场,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引发无穷的想象。

2影视资源优化语文课堂的措施

2.1给个疑点,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学贵有疑,一个有价值的疑点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能引发学生创造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疑点,抓住疑点。影视片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如果能将二者进行比较,探讨其中的得失,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2.2给个境点。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语文学习本质上是精神自由空间的开拓,学生必须有自我生命的情感投入。因此,语文教学尤其是诗词散文教学要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教学情境。许多根据诗词散文拍成的音乐电视配乐散文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如学习《黄鹤楼送别》时,教师先放一段配以长江画面和主人公抒情的音乐电视片来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以音乐电视特有的魅力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发他们无穷的想象。

2.3给个支点。让学生撬起名著的大山

影视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将名著的学习与影视片结合,能使学生更形象地感受作品、了解作品,并由此引发学生读名著的热情。名著学习使学生通过阅读与大师对话,使他们自人生伊始就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有一个精神的高起点,对其终生学习和精神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学习《三顾茅庐》之后再看电视片《三国演义》片段,学生目睹刘备谦逊、求贤若渴的风采,但觉得还不过瘾,渴望进一步阅读原著,于是图书馆的《三国演义》被争借一空。由此可知,利用影视激发学生读名著,不失为值得一试的好办法。

2.4给个高点,让学生领略语文的美感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自觉地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欣赏影视片原本是一项重要的审美活动,影视片用来辅助语文教学能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美感,得到启迪,受到教育,并由此提高审美水平。读完《海伦?凯勒》,人们总有一股冲动,一种向往,真想认识自强不息的凯勒。电影《奇迹的缔造者》通过艺术家的再创造,带人们走近凯勒,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这里,小说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相互补充,让人感受到海伦?凯勒对命运的不屈与顽强的抗争,使人的灵魂受到洗礼,心灵得到净化。

第8篇

一、通过语文教材载体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教材课文,它本身就有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如今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教材以新课标为指导,在内容的选编上都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语文教材内容既有文化内涵,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审美情趣和未来意识兼具,具有浓厚的语文学科的特有魅力。文章的题材空前丰富,涉及到古今中外许多富有人文精神的作品比比皆是。教材中所选的作品都能引导学生提高其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品都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学语言敏锐的感知力,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积极探索的精神;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同时,新教材为了对课内学习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延伸,还编选了一套与之匹配的语文读本,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视野。

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给予学生教授,学生就会受到感染、熏陶和震憾,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

二、教学中创建人文文化的教学环境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要有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因此,语文教学时要创建一个人文化的教学环境,由此并能更好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人”即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他们自身的价值。

首先,教学中建立真正意义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构建人文化教学环境的根本保证。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是指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交往。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师生的交流与对话,突出学生与学生的交往、学生与教材的交往。

新课标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用应体现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之中,应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中与学生学习成功后喜愉的笑脸上。在教学中,洋溢于教师心中的应是对学生浓浓的关爱;书写在教师脸上的应是殷切的期待。教师要有长者的宽容,去善待每一个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过错误与过失,让学生在心灵的震撼中,经历精神与生命自由成长的过程。

其次,课堂教学中创造人人参与的和氛围,这是构建人文化的教学关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时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以往的教学过于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导致学生厌学,兴趣不浓,学习时习惯于被动学习。教学中我们只有创造人人参与的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语文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这样才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加强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

教师作为教育的关键和主导,决定了在构建人文精神中的独特作用,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

首先,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人师表,重视自身的人文修养,在教学时能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使学生既掌握书中正确的理论,又体察到生活中真实的人生,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获得心灵的净化、情感的陶冶,从而提高理想境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其次,教学中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方法都是教育媒介。以语文教材内容为例,教学时可充分挖掘教材中具有思想教育作用的因素,把价值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将人文精神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全部过程之中。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于课堂教育中意义非凡。从学生步入校门到高中毕业,长达12年之久的语文学习,它“实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的对话和交流”。而作为语文学科的内容,无不承载着深厚的思想内涵、情感灵性和文化底蕴,显示着人的终极价值。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与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晶进行倾心的精神交流,使其受到基本的道德意识、人格精神、人生理想、处世之道及生存意识等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学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