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9 19:03: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智慧城市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关键词:施工企业 工程项目 成本控制
论文摘要:如何加强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目前非常紧迫任务。如何进行成本控制以及成本管理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与坏,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本文通过对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对解决这些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获取生存能力,需要加强自身的成本管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目前施工企业市场全面开放,全面施行招投标,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已经很小,施工企业要想创造效益,现实的途径是强化内部管理,挖掘企业潜在效益,必须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一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预定的计划,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指导与监督工程施工的进度。成本控制是以避免浪费、增产节约为原则,追求经济有时效性,还能控制工程项目的开支在规定的标准与原定的计划内; 成本控制还能保证项目的盈利,因此加大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力度,对企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思想认识对于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否贯彻落实工作,工作是否进行得顺利,思想认识都对其有重大的影响。思想认识不足的体现主要有:注重工程的经营开发、而轻视轻项目的风险;重视增加收入、而忽略了节省开支;成本控制的工作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某个部门的事情;成本控制的工作只停留在语言上,没有实践;成本控制管理过于严厉,影响了员工的利益等思想,这些认识都能使成本控制在管理上的执行力减弱,导致成本控制在管理执行上的效率不高与效果不佳。
(二)轻视事前预测环节工作,计划制定不到位,成本控制目标欠缺细化
企业不进行事前成本预测及成本计划,使得成本控制没有目标,管理存在随意性。不按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实际的成本控制中无法细化到分项工程及主要成本控制点上,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
(三)控制措施的执行力不强
在工程进行前,缺少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规划与预算,工程中标之后,也未依据工程项目的真实情况,做好调查研究的工作,对成本进行规划与测算。在工程进行中,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执行力与监督力均不高,不按照生产计划与定额控制成本进出的数量,并且在选取材料供应商时也不按照程序招标,采购的材料也缺少足够的市场调查。
(四)奖罚力度不强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不能得到落实,主要是因为没有把工程项目的责、权、利结合,而且企业内部也没有建立关于成本控制的管理部门,不能明确工作职责。奖罚不按照规定执行,奖励的力度薄弱,处罚的力度也不强,没有很好的激励与约束的作用,致使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成本控制。
三、提高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对成本控制的思想认识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里,提高对成本控制的管理是必须的,因此企业的各个部门与全体员工应达成共识。并且应有效解决成本控制在管理工作上的开发及项目风险关系,让员工意识到加强对成本控制的管理同企业的生存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调动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企业共同参与对成本控制的管理。
(二)建立健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
发挥成本控制职能确保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确保执行力贯穿全过程。首先,实施项目成本预测,可以为施工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编制项目成本计划提供依据;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成本计划和成本管理目标;再次,目标成本的制定细化分解到各分项工程,按照成本核算的内容细化成本控制目标,依据施工计划将成本目标分解到基层施工组织,编制项目部费用收支控制明细表,以落实相关的成本控制责任和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三)完善物质材料采购机制,实现经营方式创新
进一步加强对物资招投标和物质采购监督工作,规范物资管理工作。对于中标的材料严格按招标结果进行采购。采购人员要深入材料市场,在保证材料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选择实惠优质的材料;加强对材料运输组织的管理,选择经济实惠的运输方式,降低材料的运输费用;加强材料的仓库管理,并按要求及时办理材料的进出仓,领退料手续,做好实物管理工作。加强物资验收,入库检验工作,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
(四)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的管理,尤其是材料费的管理
降低材料费用支出
加强材料管理,强化用量控制,要从材料的采购、保管、使用、回收等各环节入手,综合考虑采取降低材料费用支出的措施,对进料的价格、质量、数量和时间以及运输方案等做出合理选择,既要保证施工又不要形成积压,减少场内运输,合理使用新材料,制订消耗定额、仓储定额等各种合理的材料定额,做到控制有标准,层层落实,节超奖惩。对材料的管理做到善始善终,达到对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具体措施为:为了更有效加强工程物质的管理,避免 物质的损失与浪费,由物质供应部门的人员 对所有工程材料的领用统一开具领料单,进行材料控制。根据预算管理部门的工程预算,将材料分为:严格控制与灵活控制。主要材料列入严格控制,实行严格的领料手续审批程序;辅助材料列入灵活控制。对于退料,剩余的材料退回仓管部门,仓库按规定办理退料手续。对于超预算的材料领用控制,由项目部门上报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审批手续 ,物质供应部门方可开具发料单,对于工程材料移用控制,工程材料由一项目部移至另一项目部须经项目管理部门审批,必须严加控制,办理相关手续方可办理领退料,严禁工程竣工后发生领实物料,若发生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强竣工后材料的核算
在工程结算时,经常会出现实际领料与俊工图抽料不符的问题,要把握好三关,工程项目部做好材料分析,把握好竣工图纸准确性,若有误,会同预算部门查找原因,采取可行措施弥补,并确认材料缺失责任人及承担责任;由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对包干工程和按实结算工程进行材料核算。
(六)严格实行施工材料管理奖罚及赔偿制度
根据工程结算情况,若材料发生缺失,将视具体情况并分析具体管理责任,对责任人从严处罚,由相关责任人赔偿部分或确保损失。
(七)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及其他检查制度
当今的经济迅猛发展,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与其他的检查部门变得日益重要,因此企业更需注重成本控制的管理的作用。并由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的检查报告,监督工程项目的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管理工作,及早发现与纠正违规的行为。
总而言之,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应灵活的运用。虽然工程的规模不同,建筑企业也不同,甚至是管理体制都不相同,不过成本控制能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及费用,能更好的监督、指导、限制与调节。因此企业应在实际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之处,以保证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能顺利开展,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益,促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一)生产方式的变革对成本内涵的影响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强调产品的个性化,产品的主要生产特点是“小批量的单元生产”。生产企业这时会选择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这就会引起企业生产准备过程中的调整费用将会大幅度增加。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将产品成本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已经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对产品成本进行重新界定划分已经势在必行。
(二)生产要素的扩展对成本内涵的影响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在资本论中提出著名公式W=C+V+M,即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此公式在工业经济时代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上是以人的智力资源为第一要素,在商品价值的构成中,知识资源的含量越来越大,所以产品成本构成中必须包含知识资源消耗这一要素,因此商品价值个构成公式应该写为:W=C+V+I+M,其中产品成本=C+V+I。
二、知识经济对成本会计环境的影响
(一)知识成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也成为了产品生产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资源已经取代资本资源成为企业之间竞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与之相对应,知识资源也将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资产的主体。因此企业必须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的要求,改进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二)改变了成本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一批新产业兴起,例如网络公司的出现。这些公司只是虚拟公司,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实体,而且对于现行的制造成本占全部生产经营成本的比重会越来越小,而知识资源的消耗比重会越来越大。成本内容和成本结构发生了变化,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随之发生变化。
(三)“零存货”成为可能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和营销过程将普遍的融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系统将完全实现自动化,在这种情况下,原材料的供应、前后工序的相互衔接都将趋于协调,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库存就将消失,实现“零存货”。(四)新的制造环境将对成本会计产生巨大的影响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影响,传动的会计成本技术与方法如果继续使用,将会造成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的问题,使成本控制也可能产生反功能行为。为了适应新的制造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也必然发生一系列变化。(五)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消费者的社会需求将会多彩多样,企业生产将强调产品的个性化,生产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产品的主要生产特点是“小批量的单元生产”。
三、知识经济对成本会计核算的影响
目前国际通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制造成本法,这种成本核算方法与现行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现行成本核算环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逐步拓宽成本核算的内容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已经成为了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知识的投入和消耗也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对知识资源的投入和消耗应作为自创的无形资产进行准确的计价和核算,并将该无形资产的价值摊入产品成本。因为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有形资产价值在产成品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小,如果无形资产不计入产品成本,则产品成本会严重失真。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与否、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往往决定企业的效益,而这些又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素质。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支出在目前核算体系下计入费用,这样会低估产品的成本,所以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成本应该计入产品成本。
(二)改进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引进作业成本计算法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制造费用的内容和金额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技术的发展,固定制造费用比重增加,劳动力成本则相对下降。如果仍然按照产品生产工时或者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就会造成知识含量高、工艺复杂的产品成本偏低,而知识含量低、工艺相对简单的产品成本偏高,造成产品成本失真。作业成本计算法不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的有机结合。作业成本法引入了作业、作业中心、作业动因、资源动因、成本动因等多个新概念,显示了作业成本计算中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作业成本法将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个作业或作业中心,然后将作业成本按作业耗用资源的情况,将资源耗费分配给产品。因此,对制造费用的分配使用作业成本法,这样使得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更接近于真实成本。
(三)以产品成本中知识资源的消耗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由于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大大减少,而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劳动力将大幅度提高。而且工业经济时代那些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和制造的劳动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将逐渐由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或者由他们所操控的机器所替代。因此,在工业经济环境下选择以工人工资或工时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是合理的,但是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产品成本的高低已经不取决于活劳动的多少而是取决于知识资源的消耗,所以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资源的消耗将取代工人的工资或工时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
(四)用分批法替代分步法、品种法的核算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强调产品的个性化,生产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产品的主要生产特点是“小批量的单元生产”。以前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工艺特点的品种法已经很难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发挥作用,所以用分批法取代分步法、品种法的核算势在必行。这样才能发挥分批法核算的特点,体现知识经济对成本核算要求。
(五)改变成本会计计量模式在知识经济环境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成熟,公允价值的获取手段和获取途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样就可以使公允价值计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这时应当改变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采用适应知识经济的成本计量模式,以反映各类资产的公允价值。
四、结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成本会计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的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递延成本、未来成本等等。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这些管理决策成本范畴的研究分析,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夫,为保证企业作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
一、新市场经济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一)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新市场经济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大大促进了成本会计学科的发展并丰富了其内容。其中对成本会计系统有影响的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发展而来的,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全面质量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地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它的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零缺陷”,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全面质量管理对计量和报告员工业绩的会计来讲,就产生了质量会计这一新学科。但由于提高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质量会计发展的重点就放在质量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上。一般认为质量成本由五大类构成:
(1)预防成本;(2)检验成本;(3)内部失败成本;(4)外部失败成本;(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另外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情况下,会计人员绩效衡量标准包括了产品的可靠度、服务的及时性等促使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非货币性指标。第二,目标管理。按目标进行管理,要求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当确定总的奋斗目标,如利润总额、资本利润率等,并据以指导、组织、动员员工为完成企业总目标而努力。围绕这个总目标,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乃至每个人都应当制订自己的奋斗目标,如销售量目标、成本目标、技术目标等,并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以保证总目标的完成。实行目标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盲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目标管理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就是目标成本的制定、分解、控制和分析。第三,适时制。适时制是一种严格的需求带动生产制度,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紧密协调配合,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保质保量并适时地送到后一加工(或销售)环节。其目的是使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等各类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尽可能实现“零存货”,以降低存货成本。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可能采用倒推成本法,就是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因为在采用&’(的企业,从收到原材料到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间大幅缩短,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使传统的分批或分步成本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货的必要性大打折扣。第四,限制理论。根据限制理论,每个公司至少有一个瓶颈制约着它的发展,否则无论公司定下什么目标都会实现(如利润最大化)。企业限制因素通常可分为资源、市场、政策、原材料和后勤五类。限制理论把企业看成一系列链状相连的过程,如果薄弱的联结处得到了加强,那么整个链也就得到了加强,但是如果加强了其他的联结处,整个链就不会得到加强。限制理论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是: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认识到,在有些情况下,不能一味强调降低成本和费用,要有逆向思维,要在企业的薄弱环节加大投入量,“为了省钱而花钱”。如果企业待解决的瓶颈是更新设备,引进新型设备会发生一笔较大的支出,但在今后设备使用期间,因设备利用效率提高而增加的产出,加上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的综合效益,可能抵补支出而有余,就总体而言,效益可有所增加,这也是“成本———效益”原则的另一种诠释。第五,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管理方法的新趋势就是基准与持续改进的结合。所谓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的生产活动。持续改进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地确定基准,而是持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日本丰田公司是贯彻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典型,基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和会计师们认识到,降低成本要向本行业最好的公司学习,以同质产品的最低成本作为基准,了解自身与最优者的差距,并分析其原因,进而实行企业再造工程以增强竞争力。第六,战略管理。所谓战略管理,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确保有效完成公司目标。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公司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战略成本管理所包括的范围,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价值链分析;(2)市场定位;(3)成本动因分析。每一方面都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二)现代科技成果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第一,新市场经济环境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它具体包括:(!)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工程及电脑辅助制造系统。电脑辅助系统不但提高了电脑的功能,并且为厂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用电脑辅助系统可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弹性制造系统:是指使用机器人及电脑控制的材料处置系统,来结合各种独立的电脑程式机器工具进行生产,它有益于产品制造程序的弹性化。使用弹性制造系统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从事多样化产品的生产,解决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制造资源规划:是指制造业所采用的电脑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流行的材料需求规划是制造资源规划的前身。它有助于管理当局进行及时、有效地投资与生产经营决策。(")电脑整合制造系统:是指以电脑为核心,结合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工程、电脑辅助制造及弹性制造系统等所有新科技的系统,以形成自动化的制造程序,实现工厂无人化管理。
第二,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如果继续使用,将造成以下两方面影响:(#)$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因为在新制造环境下,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已经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从传统制造环境下的%&’("&’降到了现在的不足)’。但制造费用剧增并多样化,其分摊标准如果只用人工小时已难以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成本控制可能产生反功能行为。传统成本会计将预算与实际业绩编成差异报告,即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在新制造环境下,这一控制系统将产生反功能的行为。例如,为获得有利的效率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大量生产,造成存货的增加。另外,为获得有利的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可能购买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进行大宗采购,造成质量问题或材料库存积压等等。
二、采取的相应对策
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要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并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一)加强成本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成本会计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打破传统会计观念的束缚,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求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成本会计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益、成本回避思想,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标准。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成本只表现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至于这种耗费效益如何,却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一是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是投入减少快于产出减少为好,五是投入下降产出上升为好。在实践中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势必挫伤企业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但却必要的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所以,为未来增效而树立成本效益思想,有利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成本回避的核心是要求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使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向预防性方向发展。我国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范围上看局限于生产领域,从内容上看局限于制造成本,从时效上看局限于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已经受到了严峻挑战。我国成本会计的改革应构思成本回避的具体方法,并力求在实践中应用。
(三)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是当务之急,是实行新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提。因此,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将会计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入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算化的应用,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生机勃勃勃的学科,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例如,适合我国当前多数企业实际需要的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和近十几年孕育的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对此,我们应结合国情和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总之,为了完善发展我国的成本会计,借鉴西方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种学习要有创新,而创新只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从而探索并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成本会计体系。
1 引言
随着城市环境、能源、人口以及社会管理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城市发展相关问题再一次成为研究焦点。自“智慧城市”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全球各个城市纷纷将智慧城市建设列入城市发展战略。但如何依据实况建设智慧城市?如何评价一个城市的智慧化水平?用什么方法对智慧城市未来发展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这些问题在当今社会仍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下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2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模型的设计思路
此研究主要有指标选择、指标分类和指标体系架构建三方面内容。本文对现有的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通过模糊集思想选择指标,采用DPSIR模型构建体系架构,引入ANNs理论确定权重;利用spss平台对指标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对指标权重进行了计算,完成了信度效度检验,最后得到一套适合评价中国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2.2模型的构建
DPSIR模型由五大维度组成:Driving(驱动力),Pressure (压力),State (状态),Impacts (影响)和 Responses (响应)。D(Driving缩写,下同)是指公共生活领域对环境施加的压力;P是指由此产生的对被调查对象的消极改变;S是指被调查对象的状态;I是指前三者对被调查对象的最终影响,如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R是指被调査对象的压力,如对被调查对象立法的社会响应。
2.2.1基于模糊集合思想的指标体系筛选
为保证获取广泛和及时的指标,论文搜集了21个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并进行归类,论文避免了用主观性过强的凭经验选留指标,而是引用模糊集理论,通过构建隶属度函数来进行筛选。[1]
2.2.2指标标准化处理
指标库的指标可分为三类,为了统一比较,需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它们标准化:①百分数型指标无须转化,直接将百分比作为该项分值;②绝对数据型指标需进行转化,如沈阳市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是11.4年,营口是10.5年,则将沈阳的得分记为100,营口和沈阳相比百分数记为营口得分;③相对差异程度指标需利用差异性来进行合成,如用高低收入人群上网比例的差异性来解释互联网的公平性程度。
2.2.3指标信度检验
进行指标的信度检验是为了保证指标的有效性。本文对指标信度检验所采用的指标是主流的信度系数——克隆巴赫(Alpha)系数a(a> 0.9信度很高,0.7 ~ 0.9能够接受,a < 0.7不能接受)。[2]
2.2.4指标一致性检验
借助SPSS软件对总库指标进行一致性分析,算出一致性信度系数a值,用以判断各指标信度是否达标,指标能否保留。
2.2.5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采用ANNs算法来计算指标权重。经过ANNs训练,先明确隐含节点的数量m,再构建一个神经元模型,该模型由一个输出节点、n(n表示由以上四步骤得到的指标个数)个输入节点以及m个隐节点组成。计算输入向量xi到所有隐节点的权向量,权向量的绝对值之和|ωi |就是指标i对应的权向量 wi。即指标i的权重。[3]
2.3指标体系的建立
经过上述操作,建立了由五大维度18个指标组成,并附有指标权重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 智慧城市预测体系的构建(营口市案例研究)
传统SWOT分析存在很强主观性,而AHP具有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特点,在SWOT分析中嵌套AHP可以极大增强模型的决策能力。
3.1营口市区域的基本状况
3.1.1地理位置概况
营口市地处辽东半岛中部,在渤海东岸,地理坐标E122°13′,N40°39′,隔海相望于葫芦岛和锦州,相邻于鞍山海城南侧,在岫岩、庄河东交界处,相接于大连瓦房店等地北侧。
3.1.2港口资源概况
作为东北地区第二大开放港口,营口市有着较高的港口吞吐量、丰富生物、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2014年营口港吞吐量超过3.3亿吨,2017年预计实现4.3亿吨;营口市已发现39种矿产,乔木170多种,药材资源多达726种;营口市环境怡人,在历届旅游城市评选中多次上榜。
3.1.3社会经济概况
①第一产业。2015年营口市农渔业总产值199.8亿元,比去年增长了5.4个百分点;②第二产业。营口市在印染、乐器、家纺等传统工业方面形成优势,在石油化工、新能源、科技创新领域也具规模;③第三产业。2015年营口社会消费总额为416.5亿元,其中批发业占多数,比去年增长了9.4个百分点。
3.2因素统计及因素分析准备
首先对本文所列指标的进行初步筛选,列出影响营口市发展的各种SW(内部)和OT(外部)因素,找出影响营口市发展的S(优势)、W(劣势)、O(机遇)与T(威胁)以进行S分析、W分析、O分析、T分析和SW、OT交叉分析。
3.3建立S、W、O、T及组间成对比较矩阵
对优势组、劣势组、机遇组及威胁组通过S分析、W分析、O分析、T分析以及SW、OT等六项交叉分析的结果,构造各组的成对比较矩阵,最后依次进行矩阵之间的一致性检验,确认这些矩阵是否需要调整。
3.4结果分析
将每组中优先权数最大的因素作为该组优先级因子,重组判断矩阵,最终得到组优先级如表2所示。
从表2得出的组间分析结果可以确定,影响营口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因素按影响程度排布的顺序是劣势 > 威胁 > 优势 > 机遇。表2中组优先级权数的值代表了SWOT中四个方面因素对营口市智慧发展的影响程度,根据这些值构建营口市智慧发展战略四边形,根据运算法则[4],结合相关数据得出此四边形的重心坐标为P(-0.0605,-0.0071),即此战略四边形的中心位于坐标体系的第三象限,将营口市的发展战略定位为“防御型战略”,其目的是减小被破坏的风险,削弱外部因素产生影响。
3.5营口市未来发展预测
①加快港口开发步伐。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加大营口港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②实行区域产业改革。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加快营口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改革,注重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形成产业链;③注重资源合理配置。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发展少用地的港口加工产业和少耗水、少污染的物流产业;④合理运用环境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开发营口旅游产业,创建旅游型营口。
4结论
论文构建了一套基于DPSIR模型、ANNs算法和模糊集合思想且适合我国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通过了指标的信度检验、效度检验,完成了指标可靠性检测。通过对营口市实证研究,结合AHP对“SWOT分析在智慧城市未来发展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研究手段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本文研究成果能够为智慧城市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方法,这对指导智慧城市未来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伍建桥. 应用模糊集理论评价高职实践教学质量[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5):316-318.
[2] 陈思,彭博,江林强.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上接P23)表之信度客观性的实践检验[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69-70?
关键词: 智慧旅游; APP应用; 旅游资源; 线路查询; 信息分享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11-44-04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phone APP Yuncheng wisdom tourism for Android
Han Ruido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YunCheng University, Yuncheng, Shanxi 044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visitors to play in Yuncheng, Yuncheng wisdom tourism, a mobile phone APP for Android is designed by using the development tool of Myeclispe. This APP realizes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for tourists: the introductions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Yuncheng, the service of tourist map, the query of tourism information, the query of tourist route, the query of surrounding information and the sharing of tourism information etc. The APP test shows that, i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most tourists of visiting Yuncheng.
Key words: wisdom tourism; APP; tourism resources; route inquiry; information sharing
0 引言
所谓智慧旅游,就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游客就可以借助方便携带的智能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主动感知旅游资源以及信息[1]。因此,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应用就被提出了。
运城,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其魅力之一在于她的旅游景点,如广为流传的西厢记、四大名楼鹳雀楼、关公故里、运城盐湖等。为了让中国游客更加了解运城,来到运城以后更加方便快捷地游玩,基于此,设计出一款智能APP,游客通过该APP可以了解运城旅游,方便游客游玩运城各大景点。
1 应用需求分析
1.1 可行性分析
通过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以及需求调查,对该Android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Android系统中所有的开发工具及环境都是开源的,硬件包括中高配置电脑,软件包括Eclipse、ADT、Android SDK等,经济可行[2]。
技术可行性:Android最近几年发展火爆,国内Android论坛很多,Android书籍也很多。作为主流的移动平台,学习交流的渠道很多,真正掌握Android的核心思想,软件功能就会很容易实现。
社会可行性:手机APP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或工作方式,给人民带来了极大便利,基于Android平台的旅游平台可以帮助大量的游客,具有一定的社会可行性。
1.2 业务需求分析
基于Android的运城“智慧旅游”手机APP应用能够帮助运城市的游客在在线或离线的状态下实时获得想要查找的旅游资源,并在上面分享旅游体验及意见,给游客提供参考。游客打开该APP,显示出客户端界面,查找自己所需的旅游信息,如景点、住宿或餐饮,并在地图上定位显示,并会出现推荐的抵达路线。对于景点周边的信息也会被定位出,游客也可以在该APP上发表自身体验,以及推荐景点,实时分享动态[3]。
1.3 功能需求分析
该APP应用区别于传统的B/S或C/S系统,其不仅支持在线,也支持离线状态下的旅游信息服务,通过文字、图片供游客查询或浏览运城的景点、住宿、餐饮、线路等信息。本应用界面干净、功能完整、设计合理。实现功能如下。
⑴ 旅游地图服务功能
游客通过地图服务功能不用移动网络就可以查看运城市离线旅游电子地图,节省流量,游客可以在地图上标记热门景点和相关路径,想对哪个景点资源有进一步了解,只需手动点击相关图标即可,同时该地图还提供缩放、平移等相关操作。
⑵ 旅游信息查询功能
游客通过该功能实现对运城市旅游景点的相关查询,运城市区县旅游资源如表1所示,有4个子功能[4]。
⑶ 旅游线路查询功能
游客通过该功能实现对运城市区县内景点的线路查询,如从游客所在地到旅游景点的最优自驾游路线,或几日游推荐线路。
⑷ 周边信息查询功能
游客通过该功能可以实现对当前所在地周边范围的相关信息的搜索,如景点、住宿、餐饮及购物等。并且可以显示出周边地址离游客所在地大概有多远,帮助游客做出相应的决定。
⑸ 旅游信息分享功能
通过该功能游客能够对其旅途中的自我体验及相关意见进行,也可以对相关景点进行评价打分。
1.4 其他需求分析
该APP应用也从性能、兼容性、安全等方面进行了需求分析,在开发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些需求进行开发设计[5]。
2 应用设计与实现
2.1 应用总体设计
本应用主要由前端Android版APP客户端和Web服务端组成。
2.1.1 APP客户端功能模块
经过需求分析后,手机客户端需要实现如下功能:游客可以注册登录,可以保存自己所喜欢的旅游景点或美食,也可以发表体验和意见,游客通过该APP能够对运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快速了解。该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2.1.2 Web服务端功能模块
手机客户端的数据都来源于服务器,只有服务端对运城市区县的景点、美食、住宿或餐饮进行修改更新,并且结果会同步到客户端进行重新显示。因此,必须设置权限,只有管理员可以对这些旅游资源信息进行更改,如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其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2.2 应用实现
2.2.1 客户端应用实现
游客登录成功后,进入APP主界面,可以看到所有的功能列表,根据自己所需进行相应选择。如图3所示。
⑴ 运城简介
通过点击打开该功能,可以看到里面有对运城市的文字介绍,包括历史、文化、景点、交通、特色等信息。
⑵ 景点推荐
⑶ 美食推荐
美食推荐跟景点推荐一样,游客可以根据图片查看相关信息。
⑷ 地图定位
本模块主要包括路线查询、周边搜索等功能,本应用调用了第三方地图软件如百度地图对运城市进行定位,如图5所示。
⑸ 个人管理中心
在“我的中心”中,游客可以发表收藏景点并发表体验或评论,如图6所示。
2.2.2 Web服务端应用实现
管理员登录成功后,进入主界面,如图7所示。
管理员在后台可以对运城市的景点、美食等信息进行修改、增加、删除等相关操作。图8所示为对于景点的列表显示。
3 “智慧旅游”APP设计思路
运城“智慧旅游”APP客户端开发流程:先主界面设计,然后使用Android在Eclipse开发环境中编写代码。
Web服务端开发流程:先设计数据库,用MySql数据库具体来实现,Web界面使用jQuery easyUI来设计,然后用java编程语言在MyEclipse开发环境中进行代码的编写与测试。
4 结束语
本文以运城市为例,整合运城市现有的旅游资源信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智慧旅游”APP应用。该APP基本实现了旅游信息(景点、美食、酒店等)查询功能、地图服务功能、周边信息查询功能、线路查询功能以及信息评论与分享功能等。该APP经过测试,满足应用的性能、兼容性和安全性等需求。通过利用该APP,游客们可以方便、快捷、舒适地游玩运城。由于个人能力及时间有限,本文中的APP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如应用界面UI需进一步优化、旅游数据的更新或离线下载、旅游资源的全景展示以及语音导游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沈红.智慧旅游背景下智能手机APP的旅游应用研究[D].福
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 Meier R. Android 4高级编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 刘士润,崔忠伟,韦萍萍,谢建国.基于Android的“智慧旅游”
手机APP开发[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8:85-86
[4] 张志刚.基于APP技术的智慧旅游的研究和应用[J].无线互
联科技,2014.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地理信息;项目运营
作者:李英单位:常德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院
1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时代也随之到来,在新形式的影响下,国家对智慧城市的发展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智慧城市建设已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的基础上,如何促进智慧城市更好地发展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另外,在信息时代,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投资额巨大,在政府财政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运营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为推动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运营的健康发展,及时明确智慧城市的主要运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为其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已是势在必行。
2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运营的主要模式
2.1由政府主导投资建设的模式
政府独资建设模式是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较为传统的运营模式之一,具体来讲,就是政府通过利用财政资金向市场购买技术服务和基础支撑环境,完成政府各个部门主管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如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多规合一、天地图、智慧城管、智能交通等项目的建设都由政府主导、部门建设,从而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目标的顺利达成,使政府能够提供质量更高的治理服务。这种模式相对成熟,在智慧城市项目实际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通常会通过外包或代建制等形式寻找企业合作方,向企业发出技术服务任务的委托,企业再以总体设计方案为依据实施建设项目。
2.2由企业自由投资建设的模式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通信在终端推广范围的不断扩大,优质的商业模式吸引的用户量越来越多,用户注册的资料信息、互联网使用轨迹、手机信令均是企业软件开发工作中不可代替的信息基础,即所谓的数据汇聚。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可以采取自由投资智慧城市项目的运营模式,此时企业不受政府控制,可以根据收集和抓取的数据与信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进一步加强产品的个性化[1]。
3不同角色选择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的建议
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到现阶段,国家层面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指导意见,设置了许多试点,顶层设计已经成熟,基础设施建设部署得到了积极的推进,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技术支撑方面,许多优秀企业,如腾讯、华为、中国移动等,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都发挥出了卓越的水平。在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中,政府和企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重要角色,即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
3.1基于政府角度选择的运营模式
在选择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运营模式前,相关人员应以项目类型、属性为根据,选择与实际情况符合程度最高的模式。智慧城市建设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多数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与空间位置服务,但基础测绘数据和部门专业数据通常与城市安全以及居民隐私关系密切,这些数据的产生也并非以盈利为目的,因此,采取政府主导的运营模式最佳。与此同时,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管理还需要充分发挥BT、BLT模式的重要作用,在云计算中心和物联网感知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建设运营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进一步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2]。其次,对于便民出行、生活购物、旅游等项目,政府需提升对适当引入民间资本的重视程度,经实践证明,达成与社会资本间的合作,不仅能使政府财政压力有效降低,企业运营管理能力与商业运作能力也能得到全面发挥。
3.2基于企业角度选择的运营模式
首先,企业需明确发展领域是否属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领域。实际上,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工程量巨大的工程,目前,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瓶颈,如信息条块分割、数据整合困难、数据缺乏清洗等。面对这些困难和瓶颈,企业应发挥核心技术优势,向数据治理和云平台方向出击,争取政府扶持,从而共同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通常情况下,政府对通信、公共管理和民生服务项目的资金投入与扶持力度较大,企业在实际选择运营模式时,可以选择与政府合作投资的方法,通过BT模式、BLT模式以及PPP模式等,在有效吸引政府进行投资的同时,实现合作双方共赢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智慧旅游,影响,建议
一、智慧旅游含义
“智慧旅游”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它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简单地说,就是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游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
二、宜昌旅游现状
宜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宜昌自然景观和现代工程交相辉映,巴楚文化和土家风情水融。宜昌市拥有三峡工程、三国古战场、昭君故里、屈原祠等众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31家,其中5A级3家,4A级12家,3A级16家,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共有旅行社126家,其中全国百强社1家,5A社3家,4A社2家,3A社16家;星级饭店55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29家;2013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20.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0.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8%、29.82%。
三、智慧旅游对宜昌旅游市场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智慧旅游”成为时代的潮流趋势,对于旅游产业中的各类主体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旅游目的的变化,自助游成为最受欢喜的出游方式。随着大众化、散客化旅游时代的来临,工薪阶层的旅游消费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在智慧旅游环境下,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出游方式等方面与传统大众旅游存在着很大差别,旅游目的地除传统景点、景区外,一间普通民居、一间古老作坊、一处水潭清溪都可以是旅游者的目的地,范围极广,因此,旅游者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再局限于某些比较成熟的景区,而是广大旅游者心目中的目的地,旅游者的旅游目的也更加多样化,休闲、放松、修学、寻梦、寻根等都是出游的理由。目前人们出游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自助游和跟团旅游两种,跟团旅游因其缺乏个性化体验而受到众多追求实现自身价值和高质量体验的旅游者的摒弃。智慧旅游将网人合一,实现旅游者深度参与、生命体验。因此,高效的自助游在智慧旅游环境下将成为未来宜昌旅游最受欢迎的出游方式。
2.旅游活动方式异彩纷呈,促使个性化旅游时代的来临。在智慧旅游条件下,一方面,潜在旅游者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检索到适合自己需要的高效、准确的旅游信息,旅游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更能激发潜在旅游者的创造性和出游动机。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方式、活动项目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智慧旅游的个性化、智能化的特征,互联网能根据潜在旅游者需求偏好,对旅游者偏好进行细分,将具有类似需求特征的旅游者深度聚集,形成个性化的群体。
3.营销模式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营销的手段也随之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旅游企业为游客提供的多为直接、面对面的线下旅游产品服务,而智慧旅游带来智慧的营销模式。由于在线营销系统大大节约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将被引导至全新的智慧旅游系统平台之上,由线下服务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相辅相成的经营模式;营销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或者软件的编辑将广告植入智慧旅游系统平台的界面中。采用对话或者动画的形式,迅速抓住游客的注意力。
4.人才需求的变化。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信息化技术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一领域将会需要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智慧旅游建设需要两类人才,第一类是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第二类是既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又掌握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缺乏的是复合型人才,此类人才缺口很大。
四、加快发展宜昌智慧旅游的建议
1.加快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统建设。智慧旅游建设的核心是旅游信息化,一是建设宜昌智慧旅游公共数据服务中心,为行业管理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信息平台。二是适时推出 “宜昌游客助手”手机客户端。利用智能手机整合集成宜昌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旅游资讯。为各类游客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化的旅游体验;三是应尽快实现移动网、互联网、广电网的联合,手机、电视、电脑屏幕的融合以及电子消费品、通信产品、计算机产品的三项融合。
2.实现“宜昌智慧城市一条龙”的试点建设。选择成熟的高品质的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及娱乐中心等进行试点建设,游客可通过智能手机、景区体验触摸屏及各类游客体验终端,实现智能化自助导览、导游、导航及餐饮、娱乐等一条龙服务。
3.推广智慧旅游产业联盟建设。旅游产业联盟就是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盟。在旅游行业,经常是旅游区域之间的合作。由于市场竞争较为剧烈,很多旅游企业还存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经营理念。这种落后的经营理念不仅限制了宜昌旅游企业的发展,也使得宜昌旅游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阻碍了旅游业的升级。旅游产业联盟最大的特点就是联盟企业之间能够实现客源互送、资源整合、营销互动,共同打造无障碍旅游圈。通过联盟可以积极推进区域精品旅游产品开发,共同打造旅游产业联盟旅游品牌。
4.培养智慧旅游建设人才。当前智慧旅游所需要的精通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专业队伍相对匮乏,需要引进及培养相关的技术支持人才。
智慧旅游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核心是通过信息化来实现城市环境和服务品质的提升,由于投资大、项目多、科技含量高、建设周期长,必须在考虑地方现实经济基础上,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旅游智能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维凯.成功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关键因素分析[N].中国旅游报,2013年2月。
[2]盛海斌.旅游智业时代的智慧旅游发展内涵.中国旅游报.2012年3月。
[关键字] 博物馆 历史文化 地位 功能 城市
[中图分类号] G26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114-1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是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这说明博物馆与城市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不同的时代,在城市中留下了不同的文化遗产反映出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事业越发的蓬勃兴旺。笔者不揣谫陋,浅谈一下该博物馆在城市历史文化中的功能和地位。
1 博物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展示者
城市的历史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物古迹保护点;二是传承在民间的艺术、民俗文化、手工工艺等;三是博物馆。其中前两者分散在全国各地。但博物馆却不同,它可以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集中展现在大众面前。通过考古发掘、收集和博物馆征集而来的文物,每一件都有着特定的意义,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创造力的展现,而这些文物的脉络序列,反映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博物馆是收藏这些文化遗产的场所,是对漫漫历史的记录,是全面记载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重要载体。博物馆馆藏可以集中反映出城市历史文化的悠远深厚,其包涵的巨大社会财富和人类智慧,是城市中其他地方所无法相比的。
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文物靠有效地陈展、宣传等,带领观众沿着脉络清晰的历史隧道,从当地最古老的年代走到时下。一个优秀的博物馆陈列,能够通过文物、照片等结合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将城市的一个个历史时期串联起来,把握当时的时代特征,抓住城市历史变迁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向观众讲述一个形象生动而又延绵相续的"城市故事",使观众在参观中,对城市历史变迁中的重大事件印象深刻,从而将城市的历史串联起来。
2 博物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博物馆被认为是"浓缩的历史",它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博物馆因职能,而天然具有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者的功能,其保护的对象同时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见证城市历史的馆藏文物,博物馆需要妥善的保存、修复和保护;对当地传承在民间的的民俗文化等,博物馆虽无法直接参与其活态传承,但它担负着收藏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载体"的责任,又拥有大量相关遗产历史资料和专业人才,可以对遗产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促进遗产的活态传承。同时,博物馆可以成为某一遗产项目的整体保护者。
博物馆的文物、标本和出版的研究成果,可供社会科研机构研究和参考。博物馆通过收藏工作,完成历史见证物的征集与保护,有效的实现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再通过科学的研究工作,结以现代科技手段,将研究的文化成果全面细致的展现给大众。博物馆不仅要保护文化,梳理历史文脉,更要传播文化于当世及后世。
3 博物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教育、启迪基地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血脉和灵魂。但是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人口流动的频繁和强势文化的介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模糊、淡忘了城市历史文化。博物馆就是普及城市历史文化的基地之一。
博物馆丰富藏品所蕴含的文化,让具有不同背景的人们都可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并从中发现和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可以说博物馆是一座社会大课堂,让现代人能够从中领略前人智慧和创造力,欣赏和赞叹前人创造的灿烂文化。同时,我国的近现代史,是一段遭受屈辱的历史,也是民族奋起的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城市历史文化,不仅包涵了前人智慧的结晶,也包涵的中华民族的灾难和复兴,这些都会激发参观者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令参观者获得更多正面动能,进而迸发出更大的精神力量,为社会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博物馆不仅会让人了解城市历史文化,同时起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精神的作用,这对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 博物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名片
城市在历史文化中形成,又在历史文化中不断发展更迭。而博物馆就是一本厚重的"书", 一本展现深厚文化底蕴和古老悠久历史内涵的"书"。没有博物馆的城市是贫穷的城市,博物馆见证着城市的历史,是这个地区的文化橱窗和精神象征,是文化记忆和文化创新的阵地。博物馆在塑造一个城市的文明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博物馆的各种展览,把 "文物"变成通俗、无形的世界性语言时,就能扩大这个城市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位。今天,在许多西方国家的著名城市如巴黎、伦敦,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已经成为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名片。博物馆的建筑也往往被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文化标志和文明形象而存在,成为重要的人文景观。在我国,诸如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本身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体现着城市的历史内涵和文化追求,对于塑造城市环境,提升整座城市的文化品味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博物馆不光是一个城市的文明标志,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它是城市历史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精神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博物馆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录者,还承担着传承的重任;博物馆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进而弘扬城市优秀的文化历史,教育和启迪更多的观众,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标签。我们有责任办好博物馆,将更多的历史文化的遗存保护和传承下去,让城市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泓:《博物馆在新兴城市中定位的思考--以烟台为例》,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