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4 10:49: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语言教育的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既然幼儿语言教育内容存在着“无序”现状,它对幼儿各方面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就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以确保语言教育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有序性。这主要表现在幼儿语言教育内容的选择、安排应以幼儿需要为核心,从情感出发,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使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运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等。具体而言,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合理地安排语言教育教学内容:
一、按照幼儿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
在幼儿园期间,幼儿在语言知识、社会知识、科技知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有鉴于此,教师在安排语言教育内容时就应该循序渐进,如讲述的凭借物、谈话的主题、文学作品的阅读等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要有所区别,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方面的要求也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有层级的要求,在难度等方面应该逐步加深而表现出不同年龄班应有的差异。比如,对于小班幼儿,完全可以将幼儿的学习内容还原到日常生活中,选择“我的家”、“过生日”、“天气预报”、“交通规则”、“家用电器”等作为活动主题。这类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信息量较大,会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运用的量大大增加,而且它对促进思维的加工、概括有着明显的作用。而对于大班幼儿,则可以进一步扩大活动主题的范围。如“环保标志”、“每日新闻”、“抗洪救灾”、“有趣的书”、“玩具展览”等语言活动,涉及幼儿的日常生活、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大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会看到、听到这类信息,有一定的熟悉感。同时作为语言教育活动内容,它们对幼儿来说也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此基础上开展活动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又可以促进其关心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生活,从而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体现幼儿原有生活经验的内在联系
幼儿的语言学习是不断获得语言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幼儿园、家庭、社会不断为幼儿提供各种新的语言经验的过程。如何使语言教育活动提供的语言经验能够为幼儿所获得,成为幼儿自身语言经验体系的一部分,这就要往选择活动内容时,考虑幼儿原有的语言经验体系。即每一类活动内容都要具有内在联系的经验组成,使幼儿每一次获得的语言经验都能成为其以后语言学习的基础。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其周边环境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同样应成为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语言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幼儿原有的经验基础(包括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提供适合其水平的新经验内容,让幼儿在与新的信息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增长语言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注重幼儿生活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积累、认知能力发展情况以及过去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选择符合幼儿需要的内容,注重趣味性、新颖性,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根据语言教育目标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
幼儿语言学习是他们的语言、认知和社会的知识与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语言教育内容就是向幼儿提供各种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是确定幼儿语言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新《纲要》明确规定,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是:“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因此,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时,所安排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有助于循序渐进地实现不同类型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注重全面地对幼儿进行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这四种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必须将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渗透到各领域的活动中。例如,在开展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时,教师组织活动时,一方面要注重文学作品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如故事中主人公的语言习惯――骄横无礼还是温文尔雅、作品的价值观如何等。只有这样,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才不只是教语言知识,而是和其他领域相互渗透,实现教育的多重价值。
四、遵循幼儿本身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
从有关幼儿教育实践看,有的教师没有一定的计划与目标,有的是即兴发挥,有的是年年照搬,不注入新的内容、新的方法,不能利用幼儿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体现不出教学内容的有序性;还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整合课程或主题活动的形式,而把各种不相关的或者并不适合于同一年龄段的内容放在一起,以致忽略了主题教育的“灵魂”――将各种学习内容有机整合,让幼儿获得较为完整的学习经验,也背离了教学内容的有序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大纲 CBI课程 英语基础阶段教学
一、引言
当今社会,在中国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英语教育与此同时科学的课程设置对很好地完成英语专业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年,成千上万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从14所外语院校以及大约600所综合院校毕业。但是很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仅仅很好地掌握了英语语言技能而缺少广博的知识积累,这样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North Project Group,1998)。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英语毕业生,国家于2000年出台了新的《英语教学大纲》。新大纲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英语专业2000年版《英语教学大纲》)。正如新的《英语教学大纲》所描述的那样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所以在基础阶段90%的课程都是关于语言技能训练。只有在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的部分课程是扩展学生知识面的课程。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英语专业毕业生可能会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但是知识面狭窄将是制约他们发展的主要障碍,我们应该找到如何在夯实基本功的同时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的办法。
二、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CBI
当我们绞尽脑汁为我们的英语专业学生寻找出路时,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CBI)作为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已经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很多西方国家如加拿大、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CBI理念在于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教学或基于某种主题教学来进行,被认为是将外语同内容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Dupuy,2000; Kasper,2000; Stryker & Leaver,1997) CBI理论认为当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时,当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时,便产生了最理想的外语、二语学习条件(Stryker,Stephen & Leaver,1997)课堂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种知识结构的探讨上 这种知识结构可以是任何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从严谨的学科知识到学生最喜欢的流行歌星,甚至可以是些话题新闻或电影之类的东西 让学生使用目标语而不是用母语来学习学科知识,最终目标语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 这种教学理念被认为是发展语言能力更为自然的一种方式,与我们最初学习语言的方式相一致(Peachey,1999)
三、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CBI指导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语言结合课程模式研究
如何把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结合起来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最大的作用是沟通与交流同时语言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我们在交流思想,传播文化时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充分利用这丰富的内容去学习语言一定会令英语学习更加有趣、更有成效。我们可以用英国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政治、风土人情、当代大众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人交往的文化课等CBI课程代替基础英语、听力、口语、泛读、写作、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课等纯英语语言技能课程。在学习CBI课程时,我们既可以夯实英语基础又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CBI课程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效果也就更好。
四、结语
把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构想,要想把这一理念付诸于实践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证实其正确性与必要性。笔者也将继续将此研究进行下去为中国英语专业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Dupuy,B.2000.“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an it help case the transition from beginning to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Foreign language Annuals33.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Kasper,L.(ed)2000.Content-based college ESL Instruction.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
君不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层出不穷,有针对少年儿童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班;有面向青年人的诸如心理、生理健康咨询等;有专为中老年人而设置的老年大学等。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我们可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看到人们学习外语的身影与热情……凡此种种,无不表明我们的国家已把全民的素质教育纳入到民族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来;全民参与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兴趣也越来越浓厚。除了有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外,还有像社会艺术教育(如青少年宫、群艺馆、业余艺术团体、老年大学等机构),个人艺术教育(如社会上以个人名义兴办的各类艺术教育活动)等。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不少新闻媒介中还出现了像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的艺术教育方式,使得艺术教育以越来越多的形式和渠道进一步拓宽,覆盖范围也越大,社会成员不分年龄大小,不论何时何地,都能便捷地找到合适的形式,自觉自愿、身心愉悦地成为艺术教育的终身受益者。种种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既提升了全民的综合素质,也对个人、社会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纳入到全面素质教育中来,使得我们的教育成为了一种完全的教育。
实现审美教育其最根本的形式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以其自由、超越的审美愉悦使人得到陶冶,精神得以升华。假如每个个体,甚至群体都能受到这种审美趣向的感召,则所谓的功名利禄、困惑疑虑、工作生活的不顺都会因此而变得淡然。假设这种超脱精神、审美情怀溶入群体道德意识和行为中去,那么它带来的正面效应将是巨大的,就会像一个巨大的社会过滤系统,排除不良成份,保留并制造出社会所需要的良性循环体系,有助于社会向着稳定、有序而自由的轨迹前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艺术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艺术教育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易被大众接受、喜爱的教育形式莫过于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范围不只是包括专业音乐教育(对从事音乐专业的人员所进行的教育),也包括国民音乐教育(教育的对象是社会大众),而这两种教育都是不分年龄,不分阶段,不分阶层,贯穿始终的。我们知道,音乐教育是美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重在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进而提高人对美的鉴赏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塑造健全人格,使人更趋向完美。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的独特形式来实现美的,因此,它不仅具备了美育的非强制性;非乏味说教性;具体形象、情感性;主动创造性;寓教于乐等特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些特点构成了音乐教育的巨大作用力,它作用于人,人反过来作用于社会,使得整个社会水准得以提升。我们不妨就音乐教育对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加以探讨。
音乐教育具有审美功能任何艺术,都是用来表现人类情感的。早在公元三世纪,荀子的《乐论》就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揭示了音乐对人的感知觉、性情气质、意识及审美理想的影响。音乐作为最具情感,最擅长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以音响的形式,或可创作,或可表演,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性情。对于音乐的美育作用,先哲们有许多论述。《论语》中就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于斯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国家篇》中:“节奏与乐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深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界事物中的丑陋,但看到美的东西,就会赞赏它们,并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此外,我们还可以从音乐审美心理的角度,了解音乐对人的积极影响。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主要通过人声和乐器、演唱、演奏,用特殊的表现手段(旋律、节奏、和声等)组织起来的音,构成诉诸人的听觉的音响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即使对作品很难一下子就有较多的理解体验,仍能从感官上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这恰恰是获得美感的基点。如若随着对音乐进一步理解,感知能力增加,审美直觉提高,审美想象丰富,情感与音乐产生碰撞,将这些心理审美活动联系起来,使得音乐的审美过程得以完成。人的本能和各种欲望有时会受到制约,不能完全释放,压抑过久易生成负面影响,可以尝试用音乐排解。其结果是把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感性和理性统一起来,完成对人性塑造。现在的音乐可谓百花齐放,形式无限,无论你有任何的情感需求,都可在音乐的或轻歌曼乐,或古典深邃,或低沉舒缓,或跌宕暴烈中得以宣泄,精神获得平衡,心灵得以升华。音乐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以情感为基础,否则会苍白、乏力。
音乐教育正是德育良好情感基础的有效手段。它不是强制的、说教的,而是以音乐本身的魅力深入人心底,不知不觉便产生效果。古代思想家荀子《论语》中:“乐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的论述,表明他深知以乐感人的教育功能。我们说,培养集体主义思想,懂秩序,守纪律,简单说教费时费力,效果未必,若以音乐教育为手段,比如在学校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在社会上以群众自发或有组织的召集等形式组织各种歌咏比赛(比如合唱等),大唱健康向上的歌曲,则既拉近了人与人之间密切合作的关系、集体的荣誉感,还会使人懂得如何在群体范围中守纪律,守秩序,在艺术上也进行了很好的实践。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当代青少年更有必要。利用音乐教育的易接受并寓教于乐的性质,用具有教育功能的音乐作品如《黄河大合唱》、《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等教育他们,使他们了解祖国从受压迫到走向自强、走向繁荣的历史过程,唤起他们巨大的爱国热情。更多地接触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则有助于了解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音乐艺术教育能够启迪智慧音乐艺术教育还有发展智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智力的物质基础是人脑。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经过音乐教育,能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提高思维能力。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功,一部分得益于他终身的音乐活动,他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我们以往的学习、工作,只重视于智力。同时倾向于按我们所喜选择专业,可能终身只有一个专长,对我们的智慧的发挥极为不利,这是智育倾向于知识分化的结果。音乐注重的是整体和完满性,它可以作为智育的互补手段,使人成为全面的、富有生气的、宏观思考并创造的整体人格。音乐艺术教育能够以美促健音乐教育有调节人的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作用。
一、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幸福的关键因素。那么,什么是思想道德素质呢?“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作为人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道”,即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应该遵循的规律、规范和原则;“德”就是符合“道”的思想和言行,是“道”在思想行动方面的体现。思想道德素质就是指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在个人思想言行中的体现,是个人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所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和引导人的思想、情感、言行和动机符合社会公认的规范,遵守社会认可的原则,也就是说,使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合情合理。
教育要从小开始,品德教育更不能怠慢。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就是使幼儿在潜意识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在集体生活中,将爱集体、爱劳动、爱惜公物、互利互助的思想发展为一种情感;在待人处事方面,培养他们热情、诚实、团结友爱的意识和尊重长辈的情感;在学习方面,使幼儿养成遵守纪律、不怕困难、好学好问的习惯;在个人性格方面,养成开朗活泼、积极热情的性格……总而言之,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就是培养幼儿“爱”“诚信”“讲礼貌”“严谨”“好学”“承担责任”“乐观向上”“勇敢坚定”等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言行。
二、幼儿品德教育策略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家长送去幼儿园,或者参加各种幼儿教育培训班。因此,幼儿园和托管班文化建设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幼教工作者,首先要做好榜样和表率,为幼儿创作一个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幼儿善观察、爱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幼儿好奇心强、爱模仿的特点,幼师可以结合传统的品德故事、图片以及日常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模仿。对于在言行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老师应该给予奖励,并将其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在传统节日中,将节日与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例如,在妇女节时,鼓励学生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在劳动节时,组织学生进行班级大扫除和学校大扫除,也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内植树种草,培养学生劳动的品质;在端午节时,以故事形式向学生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并传递给学生屈原的道德品质……营造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品德教育的熏陶,从而使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达到深远持久的效果。
(二)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品德教育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同伴与幼师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掘并利用幼儿身边的教育资源,以此来丰富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幼师应该充分掌握道德品质形成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阶段,在日常幼教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不失时机地让幼儿在体验、认知、实践以及内化为自觉行为的过程中变到道德教育。例如,在洗漱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节约用水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用餐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不挑食、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在与同伴玩耍时,可以培养幼儿合作、谦让、玩具共享的优秀品质;在幼儿犯错时,可以启发幼儿明辨是非,让幼儿学会知错就改;还可以适当地举行一些班级活动让所有幼儿参与其中,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分享互助、团结友爱的快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蕴含着道德的因素,幼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因素,发挥出幼儿道德教育的最大功效。
(三)家园一致,教育同步
良好品德的形成发展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幼儿正处于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只有通过不断地纠正幼儿不当的言行,引导幼儿言行得体,才能更好地将品德教育做好。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很低,对他们的教育引导要一以贯之,不可观念不一致或者互相“打铁”,使幼儿意识迷乱,无所适从。如果家庭和学校对幼儿的教育不一致,双方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就会影响对幼儿品德教育的效果,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幼师与家长应该经常性地、及时地进行互相沟通,幼师向家长传达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向幼师传达幼儿在家里的表现,双方互相了解幼儿在不同环境中的思想言行动向,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品德教育,引导幼儿发扬优点,改正和克服缺点。
The Reach of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 in English
Teaching of Vocational Architectural Colleges
LAI Ji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
Abstract As an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 is very effective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teach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 English Teaching; Vocational architectural Colleges
1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理论概述
1.1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概念
内容依托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即CBI)源起于加拿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到我国外语教育工作者关注并引进国内的,一种通过主题教学或者学科内容教学,达到既定英语学习目标的先进教学方法。其作为一种将语言和实际教学内容相融合的先进教学方法,重点强调教学模式上从学习语言到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最后达到语言学习目标的转变。该语言学习方法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发展,逐渐固定为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具体教学模式:主题教学模式、辅助教学模式、保护教学模式、沉浸语言教学模式以及内容加强模式。
1.2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特征
(1)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使用前提是对学科知识的极度重视,整个教学法必须在相关语言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而非以往一味地注重语言形式以及语用功能。
(2)该语言教学模式之下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教学和学生学习材料,都应该选用英美文化环境下的原始语言材料,学习的目的应偏重于英语的应用能力。
(3)在该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个体情况,诸如:语言学习的基础、语言情感、个人喜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在了解此类学生的个体情况之后,才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2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与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
2.1 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1)教材缺乏建筑类的职业性,所设置课程针对性不足。现行高职类英语教材出于对高职类学生学习基础稍显薄弱特点的考虑,在教材设计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英语语言以及英语相关专业知识,忽略了建筑类学生的“职业性要求”,不能使学生通过对所有学科的综合学习来巩固英语。甚至,还有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方向严重脱节的情况发生。此外,英语教材更新换代速度跟不上建筑类的行业发展,所学英语知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作为一门实用性语言工具的效用。
(2)建筑类高职院校师资薄弱,教师在跨学科教学环节力不从心。作为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强调英语在传达建筑专业知识的效用。但是,担任该类院校的英语老师很难做到英语专业和建筑专业的“两通”。一般情况下,英语教学工作都是由专业英语老师承担,其虽然能做到在英语专业知识讲解上的驾轻就熟,但是由于其在建筑类专业知识层面的欠缺,使得其在建筑类专业知识的讲解环节非常吃力。也有考虑到该问题的院校和领导选用专业建筑老师来承担建筑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工作。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英语课程在建筑类专业内的“专业性”,但是由于其英语语言素质普遍偏低的原因导致整个英语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3)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效果不明显。目前,大多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仍然是沿用了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以授课老师为中心,采用单词、句子、语法点逐个讲授以及翻译课文的教学方法。在此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学习“主体”地位很难得到保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知识的主动性。
3 CBI模式在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 内容依托教学法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提高的具体表现
(1)内容依托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并将之运用到建筑类课程的综合学习之中。在该种教学法所设置的情景模式之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通过多种课程的综合学习,有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结合建筑行业的真实资料和数据,使学生不仅在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而且对建筑专业的知识也多有涉猎,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3.2 教学法创新与改进策略
(1)英语教材的改进和创新。其一,有效整合现有英语教材,加大具有“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力度。目前,多数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都将对专业英语知识本身的学习作为第一出发点,在“职业”性上考虑很少。应该在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指导下,整合出一本具有建筑类专业“职业”性的英语教材。
其二,加强辅助教学资料的开发。可以在建筑类专业已有的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大量搜集、整理一些建筑类专业性较强的英语教学辅资料。
(2)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改进。首先,在建筑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新型教学设备,采用“立体化”的教学手段。其次,利用建筑类专业的学科特色,创设模拟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与应用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实现远程教学,将之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
(3)加大英语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力度。出于对高职类院校英语教学的“职业性”考虑,为了提高整体英语教学质量,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考虑到高职类院校英语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主动学习和了解建筑行业知识,提高自身“跨学科”英语教学能力。学校可以尽可能为英语教学团队提供一些专业的建筑行业常识的学习机会,让广大英语教师在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建筑类专业知识,做到对建筑类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涉猎。如此一来,就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效性,达到英语教学的“跨学科”目标。另外,学校还可以发动各专业教师,组织一些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取长补短,全面提高自身“跨学科”教学能力。
(4)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实效性作用重大。建筑类高职学生在入学前多是理科出身,在英语基础上具有明显的劣势。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难到易,逐步提升教学内容的难度。另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需要尽量选择一些轻松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型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明显加快教学进度,增强高职类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程整合;计算机语言;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2-6390-03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mputer Language Course and 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ZHANG Yong1, YI Dan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63, China; 2. Jiangxi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Nanchang 33009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ollege student waste time and cuold not achieve the goal to the essence of learning problems because of the dispersed learning of the knowledge points and solutions which should be contacted together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but also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llege computer language course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in order to better train personnel needs of society, this paper, discussing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about a computer language course, provides the specific integration method and the benefits to the teaching after integrated.
Key words: course integration; computer language; teaching content
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硬件技术迅速发展,多媒体、 网络和通信突飞猛进。这些飞速发展,直接带动了软件的开发思想和开发工具迅速向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发展,出现了传统的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编程语言 ,纷纷向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靠拢、转型。计算机编程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从机器到汇编语言以及高级语言,甚至可能发展到智能开发语言。高校在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及编程思想上也不断地发展和提高,通过课程设计等实战型培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但在学生学习过程常会因多种联系在一起的知识点和解决方法分散学习而浪费时间以及缺少项目实战,不能达到彻底学习到精髓。因而本文着重研究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和项目教学法应用的可行性和带来的优势。
1 课程整合及项目教学法应用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通过整合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和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多种语言在表达同一个算法思想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异同点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多种应用(如:多种语言的混合编程等),进而找到最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分层次和专业需求地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通过分初、中、高以及实战型等不同层次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同时也能减少学生在学习同一个知识点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应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实战工程项目的各种能力,包括团队协作、适合工作角色的工作能力等。同时也要求教师教学思想不断进行创新、发展。通过彻底研究一个最典型的例题,从数据结构、语法、算法、优化、规范化编写代码等不同方面和角度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和编程思想,同时有效节约学生和教师为熟悉不同例题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利于学生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学习体会计算机编程语言,从而更快更准更有效定位学习兴趣和计算机编程语言选择,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高效率地学习。
2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可行性和方法
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项目教学,围绕项目展开教学。以任务为驱动, 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开展多种教学方式,如互联网教学、手机Wap网络教学、以及多种自由化教学模式,尽可能发挥师生最大能动性,使得师生同时进步。使得程序设计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学生的兴趣,而不再单纯地作为学习一门课程。将计算机编程语言整合教学,通过彻底研究一个最典型的例题在不同编程语言中的应用,从而达到触类旁通和不同角度分析、认识、转换、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实战教学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创造的独立能力,从实战中学习体会编程思想和团队合作能力,充分发挥个人在团队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中,很多内容是十分相似的,可以整合到一门课程里来讲授,这样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给学生讲授新技术,新方法。例如,在C语言,C++语言,JAVA语言中,有些内容是类似的,请看下面的实例。
假设我们要实现一个阶乘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1)用C语言实现如下:
// fac.h
int fac(int n)
{int r=1;
if (n
return -1;
else if (n==0)
return 1;
while(n>1)
{r=r*n;
n--;
}
return r;
}
//fac.c
#include
#include "fac.h"
void main()
{int n;
printf("Please input a number n to calculate n!:");
scanf("%d",&n);
printf("%d!=%d",n,fac(n));
printf("\n");
}
2)用C++语言实现如下:
// fac.h
int fac(int n)
{int r=1;
if (n
return -1;
else if (n==0)
return 1;
while(n>1)
{r=r*n;
n--;
}
return r;
}
//fac.c
#include
#include "fac.h"
void main()
{int n;
cout
cin>>n;
cout
}
3)用JAVA语言实现如下: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fac
{
int fac(int n)
{int r=1;
if (n
return -1;
else if (n==0)
return 1;
while(n>1)
{r=r*n;
n--;
}
return 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n;
fac f=new fac();
InputStreamReader inputStream;
BufferedReader bufReader;
inputStream = 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buf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inputStream);
try
{System.out.println("Please input a number n to calculate n!:");
String num = bufReader.readLine();
n = Integer.parseInt(num);
System.out.println(n+"!="+f.fac(n));
}
catch(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中,有些内容是类似的,在C语言、C++语言和JAVA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表达式,运算符,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组和函数等非常类似,这样一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只在一门课程中将类似知识点讲透彻,其他课程就有更多的时间去讲解其他技术,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作者在从事计算机语言教学多年中,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和计算机语言课程的内容,探索了一套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课前按照教学计划预习,课堂上尽量不要翻书,把精力集中在听课和对问题的分析理解上,课后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另外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时不时的参杂家乡话活跃课堂气氛,作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做了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试题库,每个教学阶段都要求学生做题库,发现学生做题库的积极性很高。同时,在教学中针对课程的特点,采用从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归纳出一般规律或步骤,选择实际的项目简例,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程序。学习者不仅确定所要学的问题,而且对问题解决过程拥有自。作者在教学中激励学习者思维,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探索以启发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灵活地运用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提高学生调试程序能力非常有效,而较强的编程能力和调试程序能力是一个理工科学生,特别是计算机类学生良好业务素质的最好表现。
4 小结
通过实践表明,整合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及应用项目教学法,更能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创新和自我总结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就业,提高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永,江泽涛,蔡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227-228.
[2] 杨奔全.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优化与整合[J].计算机时代,2010(5).
[3] 黄宝玲.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4).
初等教育学现在已经是一门正在建设发展的独立学科,然而关于其是否有必要成为一门二级学科一直是学者们争议的焦点。为了推动该学科的独立发展,确定该学科建设的必要性,首先需要我们渐渐明确的一个问题:初等教育学要“学”的是什么?即其研究的到底是什么?初等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来说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值得我们思考,而这一点也是其作为一门学科不断走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支撑。
一、初等教育学的基本学科概念
厘清学科内的基本概念问题是学科建设发展的起点,因此,需要在某些基本概念问题上达成共识和统一,这样才能在矛盾和发展中推动学科的建设。
(一)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正在建设发展的二级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前提之一。但有关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明确一致的看法。同样作为二级学科并且发展逐渐成熟的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很明确地提出将高等教育作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因此,很多学者直接借鉴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也应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我们不禁会问,到底什么是小学教育?关于小学教育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针对小学教育的概念性问题,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第一,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与其他学科并列的独立学科;第二,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独立的教育类专业;第三,认为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当中与其他教育阶段平行但具有重要基础特性的阶段。由此看来,不同角度理解下的小学教育也存在着概念性的分歧。那么,如果初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将小学教育作为其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定位究竟是小学教育这个专业本身还是小学教育这个阶段过程?若以小学教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那么与之相关的专业发展性问题应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若以小学教育这个教育过程阶段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在小学教育这一基础教育阶段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作为研究的重点来思考;抑或是这两者皆应有所研究。因此,想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内容,首先需要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问题做出明确一致的界定。
(二)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必须使用的关键概念,是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和历史起点具有一致性, 是对认识角度、构成事物的基本矛盾、事物的细胞或细胞形态、构成事物的原始的基本关系等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那么,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构成其最基本的、本质的、一般的单位是什么?而这一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的最基础的概念。很明显,若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并不适宜。因此,有学者提出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小学儿童恰恰是小学教育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是构成小学教育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且满足了逻辑起点的四个要件,因而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
对于上述观点,笔者也秉持一致的看法。因为“立足学生,以儿童为本”是小学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宗旨,小学教育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应是以“小学儿童”为基点并围绕其展开。而这一点从教师、教学、学校等这些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上都有所体现。例如,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小学儿童”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核心理念,同时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立足点。从我国新颁布的2012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学生为本”的教师教学宗旨,而国外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等所颁布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明确表示学生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指标。因此,小学儿童无疑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研究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单位。
(三)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其逻辑体系、研究内容等密切相关。初等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小学教育实践等探讨形成自身的基本理论,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科学理论,这里不仅强调其理论性,同时更需关注其科学性。科学理论性质的的体现不仅在学科本身,即发展本学科独特的理论体系;还包括吸收相邻学科的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生理学等,除此之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成果也应纳入学科的发展之中。其次,初等教育学也应是一门应用理论。因为它还关注小学教育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问题中生成理论以指导实践。
(四)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
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首先需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位置及它在学科体系中与其相关他学科的关系。初等教育学虽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最终发展的明确目标是成为与高等教育学这样的相关学科所平行的二级学科。但同时,作为教育科学体系当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是其一级学科。因此,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明确与教育学的学科范畴的区别,确定其独特的研究内容是促进其学科范畴日益明晰的重要条件。
二、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
按照潘懋元教授的解释:“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一般认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层层推导,逐步展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其逻辑起点是小学儿童。小学儿童则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单位。因此,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要以小学儿童为起点,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探讨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从而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同时,笔者认为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是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进行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而非“儿童”,这一点是需要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以 “儿童”为逻辑起点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是儿童学,而我们所强调的“小学”儿童则不仅关注儿童,同时还关注儿童的社会角色身份及儿童参与成长活动的“场”。
三、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研究
研究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研究的方法论是指研究者的基本立场、研究角度和相应的一套概念和假定,是研究者进行问题研究的思维模式和指导思想。研究者借助这样的视角来关注、思考、研究教育理论或教育活动。笔者认为,作为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初等教育学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论视角,但同时也要在发展中不断突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就需要初等教育学的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打开思维、大胆创新,通过学科交叉或迁移,生成新适合于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
例如,现在有些学者采用现象学的方法论、生命哲学的方法论等新兴的研究角度来研究小学教育进而发展初等教育学,相信这样的指导思想会使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高度。其实,不管是教育学还是初等教育学,它都是一门研究复杂性问题的复杂学科,这样的学科特点都要求其方法论的研究要多元化、动态化。因为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所需要的指导方法论也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不强调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是固定的,但却需要研究者创造出一些能够支撑学科发展的范式,这些范式的发展和变化是推动初等教育学方法论系统化的基础。
四、“元初等教育学”研究
元研究是学科发展中自我反省意识发展的必然。“元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则是对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本身问题的研究,而非小学教育当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尚未建立和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笔者认为,尽管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仍处于朦胧的状态,我们仍可以借用“元研究”的思路,采用倒置的研究方式推动学科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站在“元初等教育学”的高度来思考初等教育学的理论陈述、理论体系、发展机制、学科构建、进步方法等,以理论的构想来推动实证的研究也是促进学科向前发展的方式。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以正向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问题的发展和解决,但若我们能够站在另一个更高一层的方法论层面上来指导研究,这无疑会使我们促进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
五、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问题,归根到底是建设支撑初等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实证问题。就需要我们思考下面这些问题:该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学科建设的意义;学科建立后需要研究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来研究,研究又是为了什么,所研究的这些成果能否支撑学科的发展,支撑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等等。这些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相关的基本问题包括学科建设的价值、学科建设的动力、学科建设的核心,以及推动学科建设的“问题”和“人”即研究内容和研究队伍的建设都是发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关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明确是促进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日益丰富、日益成熟的前提。
初等教育学目前还是一门正在建设发展的学科,然而学科的发展和成熟,一定是在这些基本问题和基本内容的研究过程中促进和推动的。就目前而言,对于学科本身的一些基本问题,研究者们还尚未达成一致。因此,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基本的概念性问题和理论逐渐形成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促使学科的发展走向明朗化和系统化的成熟。
关键词:ERP系统;内容管理系统;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TP311.52
1 管理系统的发展
企业信息管理可分为分散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及内容管理系统三类。
1.1 分散管理。早些年,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有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负责管理本部门应用需求。如企业的会计核算由财务管理系统负责管理;人力信息由职工管理信息系统负责管理。各系统之间无相互关联,信息不能共享。一旦有需求提出对各独立系统数据的整合应用却几乎无法实现。
1.2 企业资源管理。随着企业的发展各部门系统数据格式多种多样,实现技术大相径庭,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企业资源管理(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系统化的管理理想,为企业提供决策和运营手段的管理平台。主要是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下,针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分配,同时兼顾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交流。
1.3 内容管理系统。ERP系统主要管理企业的内部资源且管理对象主要是结构化的数据。然而随着信息的不断扩充,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如:如文本、图像、声音、网页等。而对该类信息的管理,ERP没有太多优势。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迫切需要更安全性、高效性、可靠性的管理方式。内容管理系统进入人们视野。
内容管理起源于许多ICP公司用于管理他们复杂的数据内容。一个大型的政府网站或者企业网站每天可能会上千条甚至更多的文章,如何使用先进的技术节省人物力,如何在增加内容服务的同时减少编辑人员,是保证企业在不断的竞争压力下稳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要求。
2 相关概念
2.1 内容。内容也称为数字内容,是比数据、文本、信息更广泛的一个概念,是以数字方式展现的各种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文档、信息的聚合。内容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字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Web页面、业务文档、数据库表单、XML文件等。
2.2 内容管理。内容管理的概念,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机构有着不同的理解。一般可定义为:协助组织和个人,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内容的创建、储存、分享、应用、更新,并在企业个人、组织、业务、战略等多方面产生价值的过程。
2.3 内容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是指用于管理数字内容的系统;是能够支撑内容管理的一种工具或一套工具的组合和平台。它位于Web端(Web服务器)和后端业务应用系统、办公系统或流程(内容创作、编辑)之间的软件系统。内容管理系统一般由文档模板、脚本语言或标记语言和数据库的集成构成。
3 内容管理系统的分类
内容管理系统在国外的开发起步较早,系统发展也较为成熟,产品种类十分丰富。国内内容管理系统的开发虽然晚一些,但由于国外产品普遍价格昂贵,功能过于丰富、技术应用难度大,对中文支持不友好等因素,国内厂商也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与市场。内容管理系统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成不同的类别。
3.1 根据技术平台分类。根据内容管理系统的技术平台不同,可将内容管理系统分为基于ASP、.NET、J2EE、PHP的CMS产品。基于ASP、.NET的CMS应用开发比较广泛,主要有:Microsoft的CM系统解决方案、Ludico CMS、国内的动易smart系统解决方案等;基于J2EE的CMS技术要求较高,如国外Vignette公司的Story Server 3、Oracle公司的通用平台CM解决方案等;基于PHP的有最早的PHP-Nuke、Joomla CMS等。
3.2 根据是否开源分类。根据内容管理系统是否开源,可将内容管理系统分为开源系统和商业系统。主要的开源CMS有:Plone、Drupal、Joomla CMS、织梦CMS等。商业系统:Vignette公司的StoryServer 3、IBM Workplace WCM,动易CMS、逐浪CMS等。另如PHP-Nuke,在8.1版前是开源系统,8.1版后就变成了商业软件。
3.3 根据主要用途分类。根据内容管理系统的主要应用侧面,可将内容管理系统分为商业CMS、企业CMS、政府CMS和个人CMS等。
3.4 根据系统架构。根据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不同,可将内容管理系统分为以下类别:(1)基础平台框架型。这类产品的厂商主要有Oracle、IBM与Vignette。其中,Vignette为世界网站内容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领导者,其产品功能齐全、应用成熟,主要面向企业级客户;(2)页面平台系统型。Plone、Red DOT是以页面平台系统为主的典型代表。Plone着重于适合各种组织使用。它带有一个工作流引擎、预先配置的安全和角色系统、一组内容类型和多语言支持;(3)模版系统型。这类CMS以PHP平台下的居多。比较有代表性的PHP-Nuke、EZPublish等。其优点是模板的功能强大,几乎所有的查询都可以在模板中直接定义而来,同时在模板中还提供逻辑类标签;(4)对象型。ActionAPPS、Rhythmyx是基于对象的CMS。目前,国内CMS厂商以拓尔思、中科汇联、逐浪、动易等为代表,发展也日趋成熟。以拓尔思为例,其紧扣国内客户的实际需求,整合了从底层架构到具体应用的所有架构层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
4 内容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的CMS有近千种,用户选择看似很多;但在实际推广中存在诸多问题。除价格因素外还存在功能全的不易使用、容易掌握的安全性差等问题。故个人认为内容管理系统将主要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支持移动互联:随着各类无线终端的普遍应用,大数据、移动化、用户体验是构成网站应用的三大要求,只有全力支持移动互联网,才有市场竞争力。因此更好地支持移动互联服务是CMS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具备管理多元异构信息的能力,并支持开放数据标准;(2)强健的架构、良好的集成扩展性:未来CMS必须基于优良强健的体系架构,易于与其他应用相集成和功能扩展;必须提供方便的管理维护功能或工具,并可以快速部署;具备企业级应用特点,如集群、负载均衡、缓存、高复用系统支持;(3)完备的功能、易用性、可用性和安全性:CMS除具备完备的功能外,还应具有界面交互友好性、功能应用灵活性、可用性高及易用性等特点;同时随着内容应用环境进一步复杂和开放,对系统安全保障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 讨论与总结
CMS必须是一个具有平台性概念的开放产品,面向快速部署和灵活扩展,保证系统整体的高效率和灵活性,降低成本。使网站管理人员、IT人员、合作伙伴、系统使用者和最终用户均能从中持续收益,从而获得理想的效益。但目前国内外的内容管理系统还存在价格昂贵、对中文语言支持不够理想、安全性不高、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振新.基于开源Web 内容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比较[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7(04).
[2]游洋.运用CMS建设高校信息平台[J].科技信息,2009(03)
[3]伍波华.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
[4]梁亚南.门户网站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大学,2013.
作者简介:王秋红(1981-),女,河南周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