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生哲学观点

人生哲学观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4-06 10:02: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生哲学观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人生哲学观点

第1篇

安妮宝贝有一首诗,叫做《爱已如风》。如今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在谈论爱的时代。最早的时候我们把爱这个字写在黑板上,注上拼音,读:al。现在它被写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网络上复制,传播。但是我们却有一种无法触摸到它真是的一面的感觉。爱正在以风的速度与我们背向而去。

在我们人类成长的历史中,爱不断地给定义,被赋予新的概念,但是它的存在却永远是我们无法掌握的。爱是一种能量,关于它的解读有很多,但是解读仅仅是了解它的方式之一,体验爱,获得爱的能量,能够在心里去体会它,表达你的爱,这才是最难的。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学会唱一首新的情歌,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去爱。爱的复杂与简单,就是这样的微妙,需要我们仔细地去体会。

爱其实是人生哲学,它是人的一种心灵能量(Dsychlc energy),爱是一种呵护,也是对人类整个存在的庇护与召唤。你爱一个人,才有能力去爱更多的人。如果父母不爱孩子,那么孩子长大后大多数会变得冷漠、暴力,这个原因就在于爱的缺失与中断。而为我们忘记了爱的意义,所以内心的养成就遭到了破坏,没有了爱生命和性格、幸福都会被轻易地扭曲。这也是“这些都是我给你的爱这本书所体现出来的一个观点,它的内在编辑理念也是围绕着这个基础展开的。

第2篇

【关键词】王国维 叔本华 交集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欲解“人生问题”而事哲学研究

王国维的人生一开始便充满悲剧色彩。就时代而言,国家可能随时倾覆;就个人而言,幼年丧母、自小多病、科场屡败,人生处处不如意。1901年秋,年届25岁而尚无所成的王国维在罗振玉的资助下出国留学,寻求新的人生。然而到日本仅数月,因脚病发作而被迫归国。对此他曾感叹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①。自日本回国之后,王国维彻底结束了学生生涯。与此同时,长期困扰他的“人生问题”急剧膨胀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他将精力投向哲学,试图在哲学的智慧中求得答案。

需要说明的是,王国维决定专事哲学研究之前,就曾对西洋哲学有着特别的兴趣,而这发生于他求学东文学社期间(罗振玉创办)。王国维的日文教师藤田丰八曾对来华留学的狩野直喜谈及王氏此间的学习情况,藤田氏对王氏的评价是,他“对西洋哲学深感兴趣,其前途大可属望。当时青年有志于新学的,大都对政治学经济学有兴趣,而想尝试研究西洋哲学者却极罕见。”②此间王国维开始广泛涉猎西方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哲学。其《三十自序》所谓“余之研究哲学,始于辛壬之间”说的就是此间的读书情况。1901年罗振玉创办《教育世界》杂志于上海并聘请王国维担任主编,《教育世界》开设有“哲学丛书”栏目,专门刊发时人翻译的外国哲学著作,其中就有王国维翻译的著作,如《哲学概论》《哲学小词典》就分别收录于“哲学丛书初集”和“教育丛书”二集之中。王国维对1902年及其后的读书生活,尤其是哲学方面的读书情况有如下描述:“所购哲学之书亦至,于是暂辍心理学而读巴尔善之《哲学概论》,文特尔彭之《哲学史》,……既卒《哲学概论》、《哲学史》,次年(即1903年,笔者注)始读汗德之《纯理批评》。至《先天分析论》几全不可解,更辍不读,而读叔本华之《意志及表象之世界》一书。”③王国维大量研读哲学书目是从1902年开始的,不过此间他一如既往地广泛涉猎西方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稍后由心理学而转向哲学史,然后再由哲学史转向对具体哲学家的研读。在专人专著的研读过程中,王国维较早用力的是康德的论著,但因康著艰深晦涩难以读懂而转向了叔本华。事实上确如王国维所言,在康德最经典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论著中,除《判断力批判》相对容易外,其余两大“批判”均晦涩难懂。笔者认为,王国维放弃康著而转向叔本华的原因固然有他所说的前者“几全不可解”原因,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叔著是面向红尘世界的思考,而其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生的悲剧性问题。与此相应,“人生问题”是王国维长期以来所欲求解而不得其解的问题,因此自1903年接触叔氏《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始,王国维与叔本华的“神交”便真正开始了。

神往叔本华

王国维将西方哲学作为主攻方向虽然始于1902年,但是此间涉猎的主要是哲学史、哲学概论、哲学工具书一类的宏观性著述,而对特定哲学家论著的深入研究尚不多见,这种状况自1903年始便有了根本性变化。1903年伊始王国维对西方哲学的热情从“史”、“概论”、“工具书”等宏观层面的研读转向了对专人专书的研读。“癸卯春,始读汗德之《纯理批评》,苦其不可解,读几半而辍。嗣读叔本华之书而大好之。自癸卯之夏,以至甲辰之冬,皆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④本来王国维开始“专究”的对象是康德,但是《纯粹理性批判》太过晦涩,尤其是“先天分析论”部分犹如“天书”,所以只好暂时放置而转向叔本华。出乎意料的是,叔本华的著述相较康氏著述而言不仅易于理解,而且其内容尤其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思考深深吸引着王国维。另外,叔本华的《知识论》关于世界本质与人的关系的论述为王国维理解康德学说尤其是先前难以理解的“先天分析论”开启了智慧之门,使其有茅塞顿开之感。

第3篇

关键词: 先秦道家 人生观 历史基础 逻辑线索

一、先秦道家人生观的当代魅力

当今时代,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一方面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繁荣,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及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目前正面临由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转型而带来的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在这一转型和变化中,人们面临新旧交织的人生困惑和迷误。从整个世界的视野来看,人们对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主流,精神生活却往往被忽视、冷淡。长期下去,人有可能变成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变成没有精神追求和情感生活的单纯的技术性和功利性动物。因此,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主导下拯救精神,解决人们“信仰的缺失”、“意义的失落”、“精神的焦虑”、“人生的危机”,就成了时代的呼声和要求。因此,人生观问题作为一个关系到个人安身立命、社会和谐发展的常思常新的永恒话题,在社会发生转型、曲折和变迁的特殊历史时刻,激起了人们广泛而深入的追问和反思。

人生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它的核心内容所在。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哲学的特点就是发挥人学,着重讲人。”[1]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最富,其所触及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2]在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体系中,先秦道家人生哲学更是独树一帜。正如陈鼓应先生所说:“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然而,如果我们了解老子思想的真正动机,我们当可知道他形而上学只是为了应合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3]

先秦道家人生观思想内容丰富深邃,它那身重于物的人生追求、返璞归真的人格理想、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谦下不争的处世之道及自然达观的生死智慧,无不显现出其与众不同的历史光彩与当代参考价值。当前,在哲学和马克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指导下,结合现实情况,深入研究先秦道家独特而深邃的人生观思想,通过对积淀在这种传统思想资源中的“古今共理”的揭示、阐发和改造,实现其传统价值的现代转换,对于我国新的民族文化和现代化道德的营造和构建,推进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显得十分重要。

二、先秦道家人生观的历史基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观念源于现实,同时有其相对独立性和自身的逻辑发展过程。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之前,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神权观念和政治宗法观念,人们还处在一种对社会及自我认识上的蒙昧状态。与以前不同,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的反抗逃亡,导致了奴隶的初步觉醒和社会对奴隶的新认识,进而导致了人对自身本质的觉醒,人们开始从崇拜神灵的梦寐中觉醒过来,开始认识到人的力量。伴随着人的觉醒,许多进步思想家突破旧的天神观念,掀起了一股强大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的特点是十分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生活的改善与社会地位的提高。相应地,人生观问题、人生哲学的诸命题,就成为这些思想家们十分重视的探索内容,于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就形成了一个人生哲学思想发展的高峰。之所以如此,还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社会剧变的时代,即是一个政治大动荡、社会大混乱、文化大融合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作为旧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最高原则和依据的周礼正在崩溃之中,体现天命意志的周代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已经不适合新情况的需要,阻碍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念激烈交锋,冲击人们的思想和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人们的一切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在冲突中变革。旧秩序被破坏,新秩序尚未建立。于是,开明的政治家们,获得解放和自由讲学权利的士们,都在思考这个令人迷惑的时代和社会,都在寻求一种能让人满意、使天下有道的救世方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充当宗法制的“补天”者为己任,主张改革周礼,把周礼从一种体现天命的强制人们服从的外在规范和制度改造成主体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墨家主张“尚贤”,打破血缘宗法的用人路线,还主张“非兵非攻”、“兼爱利人”;法家主张制定法律,保障新的力量的利益,同时限制和遏制他们过分的行为。所有这些主张都从不同角度缓解了当时社会各种力量的矛盾和冲突,推进了社会变革过程。出身史官而又晚年隐退的老子及后世庄子从对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冷静观察中,更加关切个体、生命、自由等这样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以独特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与众不同乃至完全相反的救世学说和方案。

三、先秦道家人生观的逻辑线索

在先秦各大流派的救世学说中,对于自然的奥秘,真知的标准,历史的演变,政治的理想,都进行了广泛探索,而谈论最多阐发最深因而成就最高的则是关于人生的问题,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人生态度等涉及人生观的根本内容,先秦诸子百家都提出了深邃的观点和明锐的见解,并借此为人处世,安顿心灵。先秦儒家人生观思想极为丰富,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义高于利”的人生价值观、宽厚善良的待人观和乐而忘忧的苦乐观;墨家创始人墨子提出了“兼爱”的古典人道主义思想、“利人”的人生价值观及“非命”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则提出了“求实重变”和“利己不害人”的处世思想及“以力致富”、知足常乐的人生幸福观。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人生观正是面对当时恶的时代和苦难的人生,通过对先秦儒、墨、法等其他流派尤其是儒家人生观的反思和批判(尽管这种批判不失偏激和片面)中提出的。

面对百姓民不聊生的严酷现实,出于对普通劳动者当时所生活的社会处境的深切同情,先秦道家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都卷入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老子明确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49章),认为有道者是没有自己的私心的,他们应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以百姓心为心。首先,老子十分同情当时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提出了强烈的反战思想。面对诸侯国频繁的征战,老子敏锐地看到了当时战争的后果:“师之所出,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其次,老子以人为本的思想还表现在这位思想家对当时人民所受到的繁重剥削和掠夺的深切同情。他尖锐地指出:“民之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75章)老子指出,这种社会不公平是完全违背自然规律的,他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77章)为消除这一违背天道的现象,老子提出富有者要“不积”(《老子》81章),“去甚、去奢、去泰”(《老子》29章),充分体现了老子对受层层盘剥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上述思想构成了老子人生观的思想基础和出发点,由此老子提出并阐述了一系列人生所应恪守的原则和理想,形成了人生观体系。与老子一样,先秦道家集大成者庄子也对苦难的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同时他更关注那些身受迫害的士阶层。在战国时代,出于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各诸侯国为争得霸主的地位,纷纷重用士阶层为他们出谋献策,同时各国统治者们又把士阶层仅仅当做他们役使的工具,甚至滥施迫害,使士的命运漂泊不定。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处境下,产生了庄子的人生观思想――他想为以他为代表的贫困不安的士阶层找到一条摆脱苦难的人生道路,从而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珍视的思想遗产。

参考文献:

[1]冯友兰.论中国传统文化.三联书店,1988:140.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65.

第4篇

关键词:叔本华;艺术;人生;痛苦

中图分类号:B51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6-0048-04

人为什么要进行艺术创作?为什么要从事审美活动呢?简单来说,艺术是人类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必要条件,人类出于自身的生存需要而无法离开艺术。叔本华认为:人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恐惧,最后以任何人都难以逃避的死亡作为终结,人生和世界本身因此而变得毫无价值、缺乏意义。为了生命的继续和完成。人们创造了艺术作为形而上的补充。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艺术和审美才获得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才让人愿意付出努力去追求和创造幸福的生活。

艺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生存的根本需要,尽管艺术不是真理,而只是人为了对抗人生的痛苦创造出来的幻象,但离开了艺术,人在这个世界便举步维艰。艺术和审美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身处这个冰冷残酷、充满痛苦的世界,带着审美的人生态度去生活才能对抗现实人生的痛苦。审美的人生态度通过审美和艺术活动将人生艺术化,通过赋予生命新的价值创造出人生新的欢乐。基督教总以善恶来评价生命,认为生命的本质即为罪恶,最终造成了人们普遍的罪恶感和对自身自然本性的压抑。审美的人生态度就是要引导人们摆脱罪恶感,脱离对生命的善恶评价,从而能够真正享受到灵魂的自由和人生的快乐。

一、叔本华的人生哲学

在考察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叔本华的人生经历。叔本华自幼性格孤僻、狂妄傲慢,不善与人相处。他的母亲约翰娜·叔本华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但叔本华与他的母亲一直关系不和,隔阂很深。他的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是位非常成功的商人,与叔本华一直相处融洽,可惜在叔本华十七岁那年,他的父亲自杀逝世。父亲的逝世给叔本华带来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也让他对人生的痛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验。1750年至1850年间,伴随着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新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向资本主义原有的社会秩序宣战,这给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新旧体系的转型期,一个满是矛盾和痛苦的社会充斥着叔本华的双眼,让他根本看不到社会发展的出路。此时,功利主义价值观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衍生出来,这是一种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讲究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社会变成了一个人们为了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地相互进行激烈的竞争和殊死搏斗的场所。在这样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环境中,叔本华很难不形成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并从此走上了思考人生哲理之路。

19世纪的欧洲盛行着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叔本华唯心主义的人生哲学就是为了反对这种推崇纯粹理性的哲学学派而产生的。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以来主要以抽象的概念作为研究对象,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的直观认识论改变了这样的局面,使哲学研究更多地开始关注到人本身。人的生存是叔本华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这使得哲学研究方向从纯粹的理性思辨慢慢偏向了感性的个体生存本身。这种对人的内心的研究不断地揭示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不变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哲学研究的领域。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把人的生存问题上升为哲学本体论问题,把人作为一切哲学关注的中心,所有的研究均围绕着人展开。他认为,科学和理性都只是人的工具,只有意志才能决定人的行为和活动,从而决定整个世界。

意志决定着人的活动,也同时决定了人生的悲剧。因为意志分化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而要满足无穷尽的欲望是不可能的。即使人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快乐也只是短暂的,紧随其后的就是可怕的空虚和无聊。“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不停地在这两端之间摆动”,不是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痛苦就是在欲望满足后变得空虚无聊,总是处于永恒的痛苦之中。越是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人越会被自己的思考所累,比那些愚者更加痛苦。更令人绝望的是,意志是永不消亡的,总是伴随着新生命的诞生而诞生。这样,意志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也随着人类的繁衍不断延续、重复着旧路。纵观叔本华生平的著作,不难发现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人的生命基本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的一生总是逃离不了烦恼和痛苦的纠缠,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和乐趣。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主要涵盖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因为有了欲望和冲动而倍感痛苦。意志是人的本质,欲望和冲动又是生存意志的直接表现,因此,意志是人不可消除的生命欲望。叔本华将意志分为生存意志和生殖意志。生存意志通过无穷无尽的生命欲望维持个人生命的存在。生殖意志则是通过肉体的欲望维持整个人类的生存繁衍。这两种意志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维持人的生存。意志客体化最高级的产物是人,理智在意志达到最高等级时也会产生。由于意志本身的非理性和盲目性使得它与理智始终处于一种对立之中。人的理智使他们认识到自身作为世界的表象注定要消亡的事实,自此之后,人一直孜孜不倦地试图依靠理智让自己生存得更舒适,生存得更长久。尽管人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分努力都是为了生存,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死亡的结局。在叔本华看来,正是认识到了这一事实,人生之路才因此充满了无尽的痛苦。“生物愈高等,意志现象愈完全,智力愈发达,烦恼痛苦就愈显著。”②叔本华的这个论断进一步印证了他智者劳心的观点。他认为,越是有知识、有智慧的人。他的痛苦和烦恼就会越多;天才就是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这种极端的、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让天才拥有了最佳的创作灵感,成就了天才的创作。

第二,人因为欲望源源不断的产生而无法摆脱和逃离人生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的分裂性的矛盾。痛苦、烦恼和空虚因此充斥着整个人生,使人无法获得幸福。在叔本华看来。意志的欲求是人的行为和活动的动力。人因为自身的缺陷和对现状的不满而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欲求,欲求的不满足性与其痛苦的本质直接导致了人生的痛苦。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觉得痛苦;当一个欲望实现,人在短暂的满足之后很快产生新的欲求。人欲壑难填的本性让他们永远陷于欲望所设置的陷阱之中,在不断努力去满足一个欲望后,又会产生另一个新的欲望,如此不断地循环反复,让人总是处于一种永无止境的痛苦和挣扎之中。欲求是痛苦产生的根本原因,痛苦和欲求如影随形。人生因为其无止境的欲求而在本质上成为一种形态繁多的痛苦,在一个欲望和另一个欲望之间徘徊,永远无法逃脱出欲望的循环。

第三,人的欲望具有独特性,每个人的行为都会遵循着自身的欲望而不会考虑他人的欲望,在这种人人都只为自身利益着想的环境下,人生就变成了一场灾难。在叔本华看来,人的意志决定欲望,不同的人因为意志的不尽相同而产生了种类繁多的欲望。人只会追求自己的欲望,不会了解更不会去追求他人的欲望。“每人都想一切为自己,要占有一切,至少是控制一切,而凡是抗拒他的,他就想加以毁灭。”③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只考虑自身利益的利己主义的环境中,利己主义成为了一切斗争爆发的根源,人与人之间为了获取自身更多、最大的利益必然发生争斗、欺诈、战争和统治。

第四,人生自始至终就是悲观和绝望的,欲望和迷幻支使着人的行为并且带给人们痛苦,可是一旦人停止追求欲望,生存立即显得空虚和荒芜。叔本华认为,人生是一场无止境的悲剧,尽管某些环节显示出了喜剧的特点。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总是短暂的,一瞬即逝,唯有痛苦和悲哀显得深刻而隽永。快乐包含于人生这一整场悲剧之中,它的存在并不与悲剧相矛盾。事实上,快乐和幸福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痛苦,因为它们同样是人的一种欲求,而人一旦有了欲求,就会陷入痛苦之中。因此,人们对幸福和快乐的美好追求,根本不可能让人逃离人生的苦难,最多只能改变痛苦的表现形式,而无法撼动其本质。尽管意志所带来的痛苦可以随着生命的离去而消亡,但人生的痛苦就在于人自出生以来就不断追求生存的欲望,这种对生存意志的肯定注定了人生的悲剧。人们在追求幸福和快乐的同时。这种欲求所带来的痛苦也在不断增加,也就是说痛苦和幸福是相辅相成、如影随形、不可分离的,人要追求幸福,就必须承受更大的苦楚。无论是生存意志还是生殖意志,它们都随着人类的繁衍世代传递,那么意志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也随之代代相传。

第五,人的意志与生俱来,唯有死亡能让人摆脱意志的控制,只要生命存在人生就会被意志驱使向前,永不停止,因此人的一生如同一场噩梦。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四篇——“世界作为意志再论”中,叔本华对人生做出如下比喻,“如果我们把人生比作灼热的红炭所构成的圆形轨道,轨道上有着几处阴凉的地方,而我们又必须不停留地跑过这轨道;那么,被局限于幻觉的人就以他正站在上面的或眼前看到的阴凉之处安慰自己而继续在轨道上往前跑。”叔本华认为人生从头至尾受着与生俱来的意志的控制和驱使,没有任何自由,因此,他将人生比作在灼热的红炭轨道上奔跑。人在意志的支使下永不停歇地奔跑,那些所谓的“阴凉之处”事实上并不存在,不过是人望梅止渴、自欺欺人式的自我安慰罢了。

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基本观点都是建立在其生存意志论的基础之上,将生存意志作为人的本质使得叔本华得出了他人生哲学的基本结论——人生就是痛苦。这也是导致他陷入悲观主义的根本原因。叔本华从生存意志出发,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尽管他在其人生哲学包括幸福论中有着非常精彩且深刻的见解,他仍然坚持认为幸福只是人生中消极、否定的因素。叔本华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和伦理学的观点否定了人生是幸福的生存,人生的幸福问题不存在于他的哲学体系内,因为他认为痛苦和幸福根本无法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讨论。在西方哲学史上,叔本华是第一个以悲观主义的哲学观系统地考察人生的哲学家,他将悲观主义哲学观推到了极致。他向人们展示了人生在终极意义上的痛苦,同时也肯定了人生有获得有限的、短暂的幸福的可能。

二、艺术解除人生的痛苦

叔本华哲学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探索人如何摆脱痛苦的人生境遇,这也可以说是叔本华哲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意志维持着个体生命的存在。由于个体生命的存在总有消逝的一天,而生存意志却永远不会消逝,两者之间所必然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了痛苦的产生。叔本华的生存意志理论解释了人生痛苦的根源,同时也指出,审美活动带来的愉悦只能够让人暂时摆脱痛苦、忘记欲求,达到瞬间最幸福的状态,而禁欲主义则能够更有效地让人远离痛苦的人生。叔本华哲学的现代性特征就表现在他的哲学研究关注的是人本身。他在看清了人生是痛苦的事实后,积极地为人们指出了两种摆脱人生痛苦的途径,这两种摆脱痛苦的途径都要求人要超越现实、超越意志、达到纯粹认识的高度。要摆脱充足根据律对现象世界的掌控,唯有当人成为了纯粹认识的主体,人的认识成为了纯粹认识。此时,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和认识本身同时超越了意志、痛苦和时间,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在自失于审美对象之中的那一瞬间挣脱了充足根据律的控制,审美主体的认识与本体世界中的理念达到了同一。在禁欲主义的人生中,生存意志被彻底地否定,没有了意志羁绊的人生也就没有了欲望和痛苦:脱离了充足根据律的控制,人们的内心就是一个虚无的、完全自明的世界。人生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意志,因此,想要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唯有放弃欲望的追逐以脱离意志的束缚。彻底否定生存意志是人生能够真正获救并摆脱痛苦的唯一前提和必要条件。

叔本华非常欣赏西班牙剧作家迦尔德隆在《人生如梦》中的两句诗:“因为一个人最大的罪过就是:他已经诞生了。”⑤人们怎样才能赎回原罪,摆脱苦难人生?在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中。他提出,否定生存意志是唯一能帮助人逃离痛苦的方式。否定生存意志有两种途径可以实现,即对生存意志的暂时否定和对生存意志的彻底否定。艺术的审美活动可以让人摆脱意志的控制,暂时忘记欲望的追求,从苦难的人生中得到刹那间的解脱,实现对生存意志的暂时否定。艺术的超功利性使得艺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都在艺术中超越了生存意志和功利主义。在审美活动中,欣赏者能够暂时忘却现象世界里无止无休的欲望,获得心灵上短暂的幸福和宁静。“也就是认识从意志的奴役之下解放出来,忘记作为个体人的自我和意识也上升为纯粹的,不带意志的,超乎时间的,在一切相对关系之外的认识之主体。”⑥除了艺术的审美活动,哲学的沉思和道德的途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生的痛苦,让人的心灵获得短暂的解脱。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的第五章——“建议和格言”中讨论了人应当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命运和世事的发展。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认识摆脱了意志的束缚,审美主体成为了纯粹的认识主体,注意力不再关注于现实世界中的欲求,而是关注于眼前的艺术作品。当人在欣赏一部小说或一部电影时,欣赏者的情绪随着小说或电影的情节跌宕起伏,为了主人公的命运暗自神伤或欢喜雀跃,被小说或电影的剧情冲突中主人公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深深吸引。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欣赏者完全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和现象世界,内心达到一个平静愉悦的境界。但是,小说终将结局,电影终将散场,当曲终人散,艺术的审美活动结束后,作为欣赏者的审美主体不得不离开艺术的世界回到现实世界,继续为追求、实现自身的欲望而处于痛苦之中。因此,叔本华认为,欣赏艺术作品的确能让人暂时地脱离痛苦,与此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独立的思考和坚强的毅力、节制欲望、适时独处、避免大喜大悲也有益于缓解人生的痛苦。

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人能够遗忘欲求暂时摆脱人生的痛苦。一旦审美活动结束,人仍然必须重新回到现实世界继续痛苦的煎熬。叔本华认为,艺术对于痛苦人生的拯救总是短暂的。造成艺术拯救暂时l生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艺术创作的内容总是来源于生活,生活由于意志使然总是充满着痛苦和空虚,即使偶尔实现了一个愿望获得的满足和愉悦也是转瞬即逝的。艺术作品反映的只能是人为了实现某一个愿望所做的努力和斗争。不可能表达出持久的完美的幸福。因为现实生活根本不存在持久的完满的幸福和愉悦,所以这种幸福也不可能成为艺术创作的主题。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通常是在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达到某个目的后就匆忙收场,《灰姑娘》、《白雪公主》的创作者总在结尾处用一句“历尽千辛万苦后,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来结束整个故事,因为创作者总会发现主人公曾试图寻找的完美的幸福生活也许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即使创作者想要继续创作,也会发现只是狗尾续貂。

另一个造成艺术拯救暂时性的原因在于。虽然艺术能够通过审美愉悦让人暂时忘记痛苦,但是审美主体的欲求只是在审美活动中暂时沉寂。欣赏艺术时,主体的意志并没有被真正、彻底地否定,而只是在审美活动中暂时隐匿。审美活动给人带来的愉悦让人一时沉醉其中。艺术作品将人从欲望的洪流中剥离出来,此时主体的认识不再为意志服务。主体也不再仅仅关注欲求的动机。审美的愉悦让主体的认识与对世界本质的纯粹认识达到了同一,在那个瞬间,人们从自身所处的现实世界中抽身而出,超越了时间、欲求和意志。然而,由于生存意志并没有被彻底地否定,艺术的审美活动带给人的愉悦稍纵即逝。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幻象。一如永不破灭的希望、美好的生活、甜蜜的享受,这些幻象纠缠着人们,将人再次拖回到充满欲望的世界之中,让人重新背负起意志的枷锁。

无论是艺术的审美活动,还是哲学、道德的途径都只能让人获得短暂的解脱和瞬间的安宁,当审美活动结束后一切喧嚣散去,人们仍然会重新回到充满欲望的现实生活中。因此,要想永远摆脱人生的痛苦,必须要对生存意志实现彻底否定。彻底否定生存意志不是要人放弃生存走上自杀之路,消灭肉体不仅不能否定生存意志,反而给人带来更大的痛苦。个体的死亡并不能终止意志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幸,意志随着人类的繁衍继续存在着,意志的冲动所带来的痛苦也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发生任何改变。在叔本华看来,自杀这种个体对自我生存毁灭的行为,只能证明个体无法承受生存所带来的痛苦,这种懦弱愚蠢的行为反而是对生存意志的肯定。彻底否定生存意志需要人压抑生命本能,磨灭激情斗志,放弃追求欲望并漠视所有情感。唯有这样才能让人的身心达到绝对安宁平静的状态。叔本华深受东方佛教的影响,在他看来,佛教中的涅槃境界就是生存意志彻底否定后的人生状态。在涅槃境界中,人对身外之物无欲无求,没有了欲求也就意味着人从欲求所设置的陷阱中彻底解脱出来了,从而也就彻底摆脱了人生的痛苦。因为,只有彻底摆脱了欲求,才能彻底摆脱痛苦。叔本华强调,要想彻底否定生存意志,就必须践行禁欲主义。意志被彻底否定之后,所有因为意志的冲动而产生的欲求、痛苦和恐惧也随之归于寂灭,个人的意志重回到初始状态,与宇宙的绝对意志达到同一。此时的人生从痛苦中永久解脱出来,无欲无求、宁静怡悦,这也是叔本华人生哲学的最终归宿点。

第5篇

关键词:庄子;红楼梦;好了歌;贾宝玉;浮生若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027-01

一、《红楼梦》主题歌《好了歌》蕴含的主旨

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是追求精神的自由与绝对自由。庄子认为,人如果能顺其自然之性,也就是纵情任性,便得自由,但这只是相对的自由。至于什么是绝对自由,如何获得绝对自由,《逍遥游》作了详尽的阐述:有所依赖的自由,只能算作相对自由,无所依赖的自由才是绝对自由。《红楼梦》主题歌《好了歌》旨在指出若要人生好,须要“了”了“功名”、“金银”、“娇妻”、“儿孙”。而庄子主张“无名”“无功”“无情”,最终才能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由此可见,两者旨趣的完全相同。

《好了歌》主张了情,而《红楼梦》开篇却说此书“大旨谈情”,二者看似相悖,其实则不然。从“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可见,本书确实写情。但是书到最后,几乎所有情痴情种都以死退出了人生的舞台,而宝玉最终无情,随和尚道士离开了滚滚红尘,复得“天下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的逍遥。可见《红楼梦》用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让人了解:人生最苦,情难了,无情最逍遥。在功名、金银、情感中,不慕功名最易,不贪金银次之,难舍者乃在“情”。若无情则无所不能“了”,如此便能逍遥。由此看来,《红楼梦》“大旨谈情”的真正目的在于劝勉世人“无情”,因此可以说庄子思想已深入《红楼梦》骨髓了。

二、宝玉的命运与道家思想的联系

对老庄人生哲学的认同,作者在塑造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上尤见其功力。第三回宝玉首次登场亮相,作者用两首《西江月》词概括了他的性格特征,这两首词将其纵情任性、蔑视功名富贵的超凡脱俗概括得淋漓尽致,生活中的宝玉也的确如此。宝玉蔑视功名富贵,纵情任性,因而也逍遥自在,这正是老庄所谓自由的境界,但它还未能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因为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即道破宝玉本性:乃“天下第一人”。

宝玉无时无刻无事不记挂着黛玉,可他的真心往往不被黛玉理解。“金玉良缘”之说成了黛玉心中的一个魔咒,况且宝钗深得贾府上下人心,宝玉又有“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之嫌,因此黛玉总是不放心,常以“金玉良缘”之说嘲弄宝玉,以假意试真情,反惹出了不少口角之争,致使两人都为情而苦。宝玉为情而痴为情而苦的过程,也就是他渐渐转向无情的过程。第二十一回宝玉看到《外篇·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一段时,不禁提笔续曰:“……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由此续可见,宝玉似乎已隐隐地感觉到了闺阁之美给他带来的烦恼。第二十二回“宝玉悟禅机”,听到《寄生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时,称赏不已。可是这时的宝玉还无法做到“无牵挂”。直到黛玉离去,宝玉开始叹人生,悲也喜也爱也恨也,一切都成空。痴情一生,苦一生,情不了,苦难尽,此时应了情,无情最逍遥。宝玉最终无情而返青埂峰,复得“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变无悲”的绝对逍遥。

三、道家“浮生若梦”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追溯中国文学史,人生如梦的思想正是由庄子在《庄子内篇·齐物论》中首先提出来的。《红楼梦》在第一回作了交代:“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这一番话暗示了作者人生若梦的感悟。“梦”可视为《红楼梦》的精华、特色、灵魂,若将这些梦幻从《红楼梦》中抽移出去,那么《红楼梦》就没了精髓。由此可见,《红楼梦》通篇笼罩着“人生若梦”的感慨。联系到庄周梦蝶的故事,二者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回中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对顽石的劝语:“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所以顽石化身的宝玉及仙界诸艳化身的红楼众女儿的人间情事纠葛以及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在全书的总结构中,则属于一大幻梦,本身便是虚无的。

贾宝玉多次梦游太虚幻境,特别在第五回作者写到宝玉梦中如神仙般惬意到了极致,可是美梦过后,万事皆空,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人生一场,转头万事皆空。这是一种典型的道家的浮生若梦的观点。

其他人物的梦境,如秦可卿临终前托梦凤姐之言:“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贾元春给贾母托梦“荣华易尽,须要退步抽身早。”等等,均反映出道家“人生若梦”的虚幻思想。

综上所述,庄子道家的思想深深影响并贯穿于《红楼梦》的始终,只有全面了解道家思想与《红楼梦》的联系,才能真正读懂这部伟大的作品。

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和问题 改革与对策

一、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最早在1982年跟1984年,教育部就强烈提出普通高等学校必须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在1987年教育部再次提出《法律基础》跟《形式与政策》成为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必修课,《人生哲学》、《思想修养》、《职业道德》成为选修课。

1.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经在全国高校范围开设,其中《形式与政策》已经在全国92.55%的高校开设;《法律基础》已经在全国93.65%的高校开设:《人生哲学》已经在全国67.52%的高校开设:《思想修养》已经在全国75.21%的高校开设:《职业道德》已经在全国55.92%的学校开设。

2.全国很多地区都相继成立了“德育研究所”、“思想品德研究所”、“德育美育研究所”等研究所。各大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团队也在不断地扩大,据不完全统计,90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教育专职教师共计3527人,兼职教师共计13528人,其中,13名教师具有教授职称,348名教师具有副教授职称。

3.思想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已经成为全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成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建立下引起的。要解决面临的问题,就必须扭转这个局面,就必须详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些问题。这是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证明表示,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将近80%的学生认为改革很有必要的[1]”“83.5%的学生认为思想改革一定都能成功[2]”“80%的学生不认同为了他人的利益或集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利益的观点[3]”“92.8%的学生当看到同学有困难的时候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4]”

我国在十多年的思想教育发展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思想政治课程课时还需要调整;教材还需要完善;教学研究室还需要进一步扩建。

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对策

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问题,我们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目前面对的主要任务就是必须通过有力的措施加强教育。

1.首先,我们要安排思想教育和马克主义思想理论课,一方面,把思想教育课跟理论课相互结合起来,争取让这几门课每学期都要有几节。另一方面,把思想政治教育课跟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尽量的避免课程的重复。例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门课就有重复,首先是教学的内容和其他政治课本有重复。其中跟《中国革命史》的章节有重复,还跟《哲学原理》的有关章节重复,还与《形式与政策》的有关内容重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的有关内容比较陈旧,思想比较过时。这是最为重要的局限性。目前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课本内容还是停留在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论述之上,而教学的内容在调整上还赶不上中国现代建设的脚步。所以,我们要在减轻老师教学跟减轻学生听课的负担上,力从节约人力、财力、物力方面上着手,优化教学质量,所以应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门思想政治教育课本删除。实际上很多学校已经将这门课程删除掉了,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科学的。

2.调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几门相近的课程合为一门,例如将《人生哲学》、《思想修养》、《职业道德》合为一门,或者将《人生哲学》、《思想修养》合为一门。其实我国在几年前就这样做了,最后只剩下这三门课即《大学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思想品德修养》,实践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

3.需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建设。首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比如: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育,中学生在进行思想教育时通过讲事实的方式进行教育,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教育。其次,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内容和要求,把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跟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的重点。

4.必须加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实验室的建设,抓住教师团队,①教学实验室的教学科研资金必须到位。②建立健全的科研室制度,统一科研室名字,进行统一编号。③提升教学老师的自身素质。④为老师谋取福利,在思想政治教育前线的教师给予职称待遇优先照顾。⑤在学校的各项改革当中要真正的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5.加强深化改革,任何一门课只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时代的要求,就能保持永久的活力。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应该在理论跟实际相结合、做到少而精并且保持原则的基础上,这样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系统的可以分成两步,第一,原则上遵循国家教改委的相关规定,认真教学、材、合理安排课时。同时,必须抽取一两个高校进行试点改革。第二,总结进行试点改革学校的经验,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形成统一制度以后,面向全国进行推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结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们越来越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发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当然这还需要大量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才能实现。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和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对策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并提出了本人认为可行的几点建议。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缺少科学、系统的研究,望众多教育科研学者能够进行详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青年研究》1985年,第12期,第2页

[2] 《青年研究》1985年,第5期,第2页

第7篇

《现代企业文化》:首先请您谈谈“道”与中国式管理“人道”的涵义。

张正平: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也。”关于“道”这一个字,殷周之际的金文中已经出现。但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的“道”,目前普遍认为其最早源于《老子》,其涵义博大精深。就其原义而言,道指道路,是指行进的线路。人们行走的线路谓之道路,物体运行的线路谓之轨道。

按照我们中国式管理学和人为科学的理解,天道应该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及其规律、存在的形式等,而人道是指人、人的价值、伦理道德、人的认识(包括自然、社会、人生、思维规律)以及历史观点等;包括客体、主体以及主体对客体的认知等。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人道其实就是主体人的人生哲学,即关于人生意义、人生理想、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和规律的学说。在现代管理过程中人道就是要尊重人的终极目标,必须尊重个人的价值,遵循人生发展的准则和规律,从而实现全人类的“人生价值”。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谈谈中国式管理的“人道”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张正平:人道主义(humanism),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

中国式管理的人道原则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人道原则是指“把人当人看”,一方面人道原则认为将人自身视为最高价值,另一方面主张将一切人都当做人来善待的思想体系。总之,“人道主义便是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善待一切人、爱一切人、把一切人都当做人来看待的思想体系,简言之,便是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把人当人看的思想体系。”狭义的人道原则是指“使人成为人”,它把人本身的发展、完善、自我实现看作是最高价值,从而把人本身的发展、完善、自我实现奉为道德原则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认为人本身的自我实现是最高价值,从而把人自我实现而成为可能成为的完善的人奉为道德原则的思想体系。

管理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人为为人”。管理的特性决定了中国式管理的人道原则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现代管理学家已经将视角转向人,向着中国式管理所一贯强调的真实的人道管理的方向迈进,尊重人的价值并最终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在管理和人生实践的基础上,相信天下有大道,有制约人生发展的根本规律;在行为和结果方面,要循道而为,相信只有循道而为,才能事半功倍,获得成功。

《现代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是中国式管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式管理哲学的精髓,请您分别谈谈它们的管理哲学。

张正平:中国式管理学人道行为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管理哲学、西方古典管理哲学、西方现代管理哲学和华商管理哲学。中国式管理的人性化管理与西方的理性化管理的融合、行为科学与人为科学的融合,是现代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式管理的管理哲学――人道理论也正是在融合古今中外管理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引领未来管理发展趋势的新的管理哲学。“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是中国式管理学的核心思想,中国式管理的人道行为就是在遵循这“三为”哲学思想的指导下的人生管理哲学基础之上的管理实践。

人本管理之道。人本管理哲学是奉行中国式管理的“主体人”哲学思想。“主体人”思想认为,“简单的善与恶不是评判人性的合理标准,人不仅是其自身的生命主体、道德主体、精神主体,也是管理主体,组织中每个人的个性和人格都是独立、完整和平等的,人在组织中有分工的差别和职位的差别,但在管理中都一律平等地处于主体地位而不存在谁依附谁、谁掌控谁的关系。”因此,在这种“主体人”哲学中,人不再是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人和人之间不再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而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所进行的平等的互相协同、互相支持、互相服务、互相配合的关系。

第8篇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从整理分析几种泪入手。从离别泪,亲子泪,奋斗泪,慈悲泪,感恩泪来总结本文所真正想阐发的人生哲学,也就是眼泪之所以能变成珍珠,泪珠为什么又是珍珠的原因:生活中,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它是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虽历尽困苦,流尽辛酸泪,亦需有一颗像珍珠一样明亮,充满光泽,晶莹圆润的珍珠。

教学目标:

1.整理、分析文章中所写的几种泪

2.体味文章中蕴涵的感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学

3.联系实际生活,细细再品味文章中的感情,使之升华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味文章蕴涵的情感,寄寓其中的人生哲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

用一组题为“这个多情的世界总让我们流泪”的图片导入课文。

二、介绍作者

强调作者琦君的散文风格——温润素雅,犹如雨后丁香所散发的淡淡清气;在平常无奇中蕴含至理,在清逸朴实中见出秀丽。这篇散文就是她在70岁时所写的。

三、美读课文

请四位同学为配乐美读课文,同时,请学生们找出文章中有几个关于泪珠的故事。

四、泪珠故事的寻找、定位

在找出泪珠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故事归为三类:书中泪、现实泪、圣人泪。

五、学生讨论(设置有梯度的三个讨论题)

1.这么多关于泪珠的故事,相信一定会有哪一则能拨动你内心深处的琴弦。请学生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感触。(小组讨论)

学生在讨论中涉及到泪珠的三重境界:纯美、至真、至善。这三种境界,环环相扣,层层相进,既呼应了之前总结出的三种泪珠,又厚实地展现出作者对人生的别样的觉悟,这种觉悟充满了理性的哲思。

2.书中的这些眼泪能不能换个顺序来写?

明确:任何一个教人向善的观点,或者说宗教,都有一个原则,就是推已及人,从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到基督教导大家“爱你的邻居甚至爱你的仇人”,无非是谈这一点。文章开始的泪为自己而流,到为自己的孩子而流,这已经是无私,伟大,纯洁的泪。再到对自己的生命,事业,追求。但是我们看到的流泪的范围是越来越宽,宽到最后是慈悲泪与感恩泪。

小结:作者对泪珠的认识由浅到深,由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知,到自己的亲身体验,再到更高境界的升华。入世愈深,愈能体验到泪珠的美。从爱己到爱人,这泪珠闪烁着最美丽的光辉,是人性真、善、美的光辉。

3.而在这个升华的过程中,又是什么把这些如珍珠般晶莹璀璨的泪珠串起来的呢?

明确:“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小结:作者就是用这根线,将这些闪亮的珍珠串在了一起。给我们展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琦君告诉我们,有爱的泪珠就是珍珠。

六、谈经历

让学生谈谈十六七岁的人生当中,经历了哪些泪,说说自己的人生体验。

学生大多谈到“书中泪”“现实泪”,而“圣人泪”却没有涉及。于是在此适时提出这个问题。强调慈悲之心是一种爱,一种对整个人类的悲悯情怀。

七、看图结课

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冷漠,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够因为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而抹杀我们应该有的感恩慈悲之心。慈悲之情应该是一种源于内心的爱,善,与正直。当你把爱善施与世界上应该施与的人的时候,这才是慈悲,这时候,你的泪珠就是珍珠。

用一组“我们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的图片结课。

教学后记:

由于是公开课,这篇课文笔者准备了很长时间。课后又经过组内老师批评指点,得出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在备课和讲课中,主观把课文中的“圣人泪”预设为只有观音和基督信徒们才能流下的眼泪。即把“圣人泪”神圣化了。其实,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为自己父亲的去世流泪,全班学生为他的遭遇流泪,为父母们的养育之恩流泪。此时,笔者的学生就已经有了圣人的心肠,掉落圣人的眼泪了。而笔者却在课堂上强调“为全人类而流泪的悲悯情怀才是圣人”,是多么简单啊!

其次,当学生讲述自己流泪经历时,谈及电视剧《我们的父亲》中伟大的父爱时,全班的气氛推向了一个,但是笔者却因为缺乏经验,没有给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推波助澜的评语,十分可惜。

再次,课件制作方面有一个声音与图片循环链接的小问题,是备课时不够细心所致。致使课件缺乏一个整体感。

如果说这堂公开课有什么经验可谈的话,大概就是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散文化的、美的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只有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才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比如导入与结课的设计。利用一组题为“这个多情的世界总让我们流泪”的图片导入课文,用一组“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的图片结课。使得课堂教学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