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0 14:45: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管理的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传统型企业 现代型企业 管理特征
一、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的比较
传统管理体系与现代管理体系的差异源于两种管理思想体系的差异。在近代由于面对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管理环境的复杂度展示不够充分,人们对管理本身的认识还不够完整和深入,因此其思想特征具有五方面的集中表现:一是突出物本观念,即偏重于对设备、厂房、物料等的管理。二是突出个体观念,即管理的对象总是针对某一孤立的对象,面对管理问题的处理大多是就事论事,通盘考虑不多。三是突出简单决策观念,即决策是直观的、经验的、线性思维的决策。四是突出战术管理观念,即管理问题的揭示、分析、管理措施的制定,管理方法的调整大都是针对企业内部的,或某一工作环节的、或眼前的状态变化而进行的。可归为五个方面:一是突出人本观念,即一切以人出发,以人为根本,注重对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的管理思想。二是突出系统观念,注意个体与整体的配合协调,强调一切从整体出发,旨在优化整体功能的管理思想。三是突出择优决策观念,即决策必须是多角度、多因素分析之后的多方案比较,然后择优。四是突出战略观念,即对企业长远发展而进行的,它强调管理行为要高瞻远瞩,管理者要具有超前思维。五是突出权变观念,即管理行为必须是随机应变,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宜。
二、传统企业管理行为与现代企业管理行为的比较
第一,人与物管理的侧重点差异,即传统企业管理重在管物,重在对物的分配、调度、安置、收入、支出;而现代企业管理重在管人,重在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
第二,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差异。传统企业管理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宗旨是用周密的制度约束,确保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而现代企业管理注重人的素质、人的协调、人的激励和人的自控。它旨在通过较高的领导层素质和员工素质,以及合理的人力资源配搭,使企业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和自律自激机制,最终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每一次接受媒体采访,老总们大都会说,它的企业最重要的是人才,是员工。这是一句绝对讨好、“永远正确”的话。
第三,单维管理与多维管理差异。传统企业管理行为总是针对某一管理因素实施,不管是在对问题的揭示、问题的分析、或处理措施的制定基本上是直观的线性思考。思想管理问题的交错联系,复杂关系。
第四,数量优先与技术优先的差异。传统企业管理偏重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张和产品实物量的增大。现代企业直接利润的大小决定于企业产品是否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决定于产品从质量到包装,从内容到形式,从基础使用价值到延伸消费功能是否能为消费者所青睐,以及能否适应市场的变化,这一切实质上都取决于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有先进的技术才有先进的质量,先进的功能,甚至也才有先进的生产规模,因此技术优先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品牌与商誉: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在市场中持久生存的关键所在。
三、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关系
首先,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有着质的区别。传统管理对于管理对象的认识和处理基本上是静态分析、个态分析、近态分析,把经济系统基本看成一个封闭系统。而现代管理对于管理对象的认识、处理基本上是动态的、系统的、前瞻的。如2003年,我国造纸行业整体进入了供大于求的不利环境。由于竞争激化、价格下跌、利润下滑,使得降低成本成为造纸企业的共同关注点。淄博博汇纸业把市场与企业经营动态地联系思考,把公司各部门、各环节、各人员有机地联系思考,把成本构成作为一个成本系统来思考,从而建立起了具有较强市场适应力的目标成本控制系统,最终在成本降低,利润增长方面取得了令同行惊羡的业绩。反之一些就成本论成本、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寻求降低成本的做法,或只图一时见效而采取偷工减料、掺杂使假行为的企业却始终未走出买方市场带来的困境。
其次,传统管理是“基础结构”,现代管理是“上层建筑”。传统管理并不是现代管理的完全对立物,现代管理也并不完全扬弃传统管理,而是包含了传统管理,提升和完善了传统管理。如淄博博汇纸业的“目标成本控制系统”是以现代管理理论中的系统思想,现代管理会计原理、行为科学、目标管理等作为理论基础的,可谓不折不扣的现代管理,但如果缺少了科学合理的定额制定,缺少完备的岗位责任制度,缺少规范的工作操作程序,这套现代管理方略能否奏效,恐怕没人敢持肯定的态度。事实上,实行现代管理并不意味着传统管理中的制度约束、定置管理、生产过程管理、数量规模效益等就不需要了。恰恰相反,没有这一切成熟的传统管理的实施,就不可能有效开展现代管理。
1.1儒家的管理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在现代儒家思想也备受推崇,儒家思想在中国管理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家的传统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儒家基本上坚持“尊尊”、“亲亲”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主张“仁治”。儒家思想中的德仁义礼等观念长期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2)儒家提倡德治主义,鼓励通过道德的力量来教育感化人。这种教化方式,从本质而言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知耻辱而无奸邪之心,并教化人心向善。这是最积极,也是最彻底的方法,绝非是仅仅依靠法律的制裁就能达到的。(3)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内涵表现为“异”,即使尊卑、贵贱、长幼有序并各自遵守其特殊的约束规范。儒家主张“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从本质而言“礼”其实是法的一种形式,换言之如果违背了“礼”的约束就必然会遭受“刑”的惩罚。
1.2道家的管理思想
道家作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览中国几千年的管理思想史,封建社会自汉唐以后各个时期出现的鼎盛繁荣景象,都与管理上沿袭“内用黄老,外用儒术”的思想有关,即以道家作为管理的实际指导,而儒家则是一种形式。[4]道家的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守柔”的管理特点。“守柔”是道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老子之所以认识到“守柔”的重要性正是来源于世间万物由强到弱的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只有保持柔弱和谦下的地位,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处于不败之地。(2)“无为”的管理原则。道家认为“道”是宇宙间所有事物借以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来源,“无为”作为道家管理思想的根本原则,要求统治者遵循“道法自然”的客观规律,从而在不断地变化中谋求发展。(3)“无弃人”的用人思想。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道家尊重自然规律,用人方面提倡在发现和尊重人不同特点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不同特长和才能,以达到“因人制宜,人尽其才”的效果。(4)少私寡欲的领导品质。老子认为,让庶民过上“甘其食,美其衣”的生活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根本目。为此,好的领导者应为他人而不为自己,应为百姓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1.3墨家的管理思想
作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重要学派之一,其管理思想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墨家管理思想崇尚“平等、博爱、节俭、自然科学”,墨家力图打破尊卑、贵贱、亲疏的等级制度,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相爱平等的理想社会。[5]墨家的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兼相爱,交相利。墨子针对当时出现的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认为“别”是产生各种现象的根源所在,导致了划分彼此你我,彼此间追求利益,只求爱己不求爱人,只求利己不求利人。为此,墨迹大力提倡“兼相爱”的思想,要求由此及彼,相互关爱,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如此才能消除误会,避免隔阂,改变时弊。同时墨子认为利益是相互的,损他人之利也会损己,因此提出通过“交相利”的方法以达到兼爱的目的,只有彼此相利,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整体利益相统一,才能实现国富民强的愿望。(2)尚同控制,尚贤使能。尚贤在墨家管理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墨家认为对于德才兼备之人,不仅要招纳选拔储备,还要予以足够重视,并做到各尽其才。“尚同”则是要求在贤人治理国家时,应该一统天下之义,做到下级服从上级,以上级的意志为行动标准,由此才能实现政令畅通,社会稳定。“尚贤”与“尚同”是相辅相成的,是实现“尚同”的保障,依墨子而言,只有将贤能作为用人标准,同时实行自上而下的贤人政治,才能实现尚同。(3)贵义。在《墨子•贵义》中说到“万事莫贵于义”。贵义与兼爱密切相关,贯穿于墨家的整个管理思想体系之中,是墨家管理思想的重要部分。墨家认为义即利也,其中的利也并非是一己私利,而是社会公利。“义”与“利”也并非是矛盾对立的,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为此墨子提出“志功为辩”,使“义”与“利”、动机与结果得到了有效的统一。
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比较分析
2.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在企业协调管理上的异同
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就重视关注“和”的重要性,传统的儒家思想倡导的“天人合一”,就是要求人为之事必须要顺应天意,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法则,以达到天与人的和谐统一;道家则主张“道法自然”,指的是“道”遵循自然法则独立运行,主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兵家在军事中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协调统一的重要作用。[8]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无不体现了和谐、协调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对现代的企业管理、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等均产生了有价值的思考意义。对现代企业管理而言,同样要将企业的协调管理置于重要位置,将“和谐”的理念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只有在企业内部之间达到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部门与部门乃至在企业外部达到不同企业间、企业与社会的协调统一,才能有力促使企业的健康发展。在西方企业管理思想中,泰罗提出合作互利的“精神革命”,强调只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企业做大做强,从而使员工和雇主二者之间相互对立转化为互相协作,虽然这种“精神革命”并未出现,但对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法约尔最早将协调管理纳入企业的五项管理职能之中,强调企业内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管理中应在组织分工的基础之上使企业部门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2.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在企业战略管理上的异同
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有关于战略管理的内容最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的莫过于《孙子兵法》,虽然《孙子兵法》最早运用于军事管理,但对于现代企业的战略管理也极具有重大意义。孙子作为兵家的代表人物,其在战略管理方面表现出来的最大优点就是权变性,要求根据环境展开的行动,而不是遵循既定的方针计划,但在行动的过程中也以相应的原则为指导,并要求遵循规律。这种“因变制宜”的权变思想对现代企业在实际运营和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企业在制定目标计划和实施具体战略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考虑和分析市场的变化、产品的结构和消费者的需求等因素。现代战略管理理论最早产生于20实际60年代,早期以安德鲁斯的目标战略管理理论、伊戈尔•安索夫的资源配置战略管理理论和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战略理论为代表,自20实际90年代以来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向战略联盟、战略竞标以及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这些战略管理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已有明显的体现,如果说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关于战略管理思想是灵魂和纲领,那么现代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转变则是对中国传统战略管理思想的延续和创新,但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仍然对当前企业管理和战略规划具有现实性和实质性的影响。
2.3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在企业组织管理上的异同
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对组织结构的管理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孔子提出的“五伦”追求亲密性的人际关系,对现代企业而言则是要求构建紧密的组织结构;荀子在《荀子•王制》中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提出了中国古代管理组织理论中的“明分使群”的组织构建模式,阐述了“使群”的前提在于“明分”,“明分”的目的在于“使群”。[10]无论是孔子倡导的“五伦”还是荀子提出的“明分使群”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要求用“礼”和“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这样的组织模式仍然适用于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构建,以“分”达到“群”的目的,同时用礼仪道德约束组织中的人,其中华人在海外创建企业的显著特点就是,这种大“群”小“分”的组织管理结构形成了以“平均、宽厚、仁爱”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并配合现代企业管理手段,使组织结构中的人员和组织上下层紧密配合,从而使组织的力量得以汇集和放大。[11]现代企业管理论中,法约尔最早提出了五种管理职能之中的“组织职能”,并在企业组织结构的构建提出了“等级制度”和“人员团结”管理原则,在企业组织结构中增强的人员的团结和凝聚力,等级制度不断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马克斯•韦伯在企业组织结构上将权力等级构成一个5级3层的金字塔,这种组织结构存在明显的职能分工和等级制度,其行政组织理论尤其是其组织模式为许多组织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规定化的典型,现代企业中普遍采用的低中高层管理同其理想的行政组织结构基本一致。
3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3.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协调管理的启示
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的和谐观,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等学派均对协调的重要性进行了独特鲜明的思想阐述。时至今日,直面企业中存在的客观问题,这些优秀的传统和谐观依然对现代企业管理中协调管理的运用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启示。首先,树立正确的协调观,克服工作中的本位意识。企业内部各部门都是围绕公司的整体工作展开的,因此要注重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工作,同时从企业的整体利益目标出发,克服本位思想,相互合作团结。其次,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确立各司其职的思想。管理人员要贯彻落实协调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最后,建立健全企业激励机制,构建企业激励文化。从深层次而言,重塑企业文化是充分发挥协调职能的关键所在,只有充分发挥激励文化在企业协调管理中的作用,才能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实现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管理,摆脱落后的被动管理模式。
3.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启示
作为我国古代军事典籍的《孙子兵法》,其包含的战略管理思想也不再局限于军事管理领域,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思想宝库,为现代企业制定相应的战略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参考价值。[2]中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以及飞速发展的时代有效地实施好既定的企业战略,不仅要善于在执行制定的战略决策的同时,还要时刻洞察可能出现但对企业有重要影响的变化,这就要求巧妙运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制定企业的战略决策,孙子提出“伐谋、伐交、伐兵、其次攻城”、“因变制宜”以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战略管理思想为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战略的目标和原则永远保持不变,而战略的模式和进程可以随着时间、地点、人物进行调整,这就要求企业把握协调好变化性与连续性,持续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持续,只有如此才能在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朝着制定的战略方向靠近。[12]
3.3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的启示
摘 要 管理哲学是人类理性哲学试图找寻普遍有效性的管理思想,管理规律,恒常不变理性本质并借以控制、改造自然、社会、把握事物的活动规律,是一种基于管理的哲学思考。它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西管理哲学各有特色。通过从地理环境渊源和内在精神两个深层次方面的比较,我们能在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精华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管理哲学的合理内核,取长补短,以实现管理哲学的中西融合。
关键词 管理哲学 管理思想 人性假设
管理哲学理论是人类理性哲学试图寻找普遍有效性的知识理性,恒常不变的理性本质和规律并借以控制、改造自然、社会、把握事物的活动,是一种基本哲学思考。管理活动中每时每事都涉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矛盾运动、人性的思考和哲学思辨。西方管理哲学是一种理性化的操作化的、明确的、定量化科学式管理,而中国管理哲学则是一种整体性的、模糊性的、不确定和非优化的混沌式管理。二者的这种技术与操作层面特征区分来源于它们在管理价值观上的不同。中西管理哲学思想的这种差异反映了二者各自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也决定了其不同的历史作用。出于这种差异,现代管理思想已经出现了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两种路线的分歧。
一、渊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国和西方的管理哲学各自具有自己的“民族的精神标记”,它们不同的特征和内容来源于不同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和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生产劳动,从而也是管理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哲学的性质和特征。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地理因素当然不只是背景,它实是构成中国与欧洲文化间模式之差别及其所包含的一切意义之要端。”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东亚大陆,这种一面临海,三面陆路,对外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自然环境,使中国的管理活动具有典型的大陆民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向心。在管理哲学上表现为:一方面讲集中,求统一,管理活动大多是围绕着如何加强中央集权这一主题而展开的,以整体性的宏观管理为主。二是求同。中国的地理环境使得管理活动获得了一个完备的天然的“隔离机制”,一方面使得管理体制和思想具有极强的融合能力;另一方面又使中国的管理思想强调统一,主张协同,追求和谐的境界。
作为西方管理哲学源头的古希腊,其地理环境与中国则大不一样。它有漫长的海岸线,而内陆交通却极不方便,因而只能向外拓展以求发展,使得商业和航海业发达较早。这种海洋民族的管理模式也有其鲜明的特征:一是外向。海上交通的发达、人员交流的频繁造就了一种外向型的民族心理,以地中海为走廊,几个文明古国之间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文化融合,其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曾多次相互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系统。二是求异。标新立异是希腊文化的一个特征,它一方面表现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形成了求知的科学方法(如形式逻辑)。另一方面在社会管理上进行过多种形式的试验,特别是城邦形式的
复杂的奴隶制民主管理制度,这种“城邦提供了自由讨论的实践经验,并证明了我们称之为协商式管理的价值”。
二、中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特征
(一)侧重于方法意识和技术层面的西方管理
整个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可看出其主要特征是操作化和理性化。操作化准则和理性化的思考开拓了新的管理领域,扩大了人类管理的境界,甚至改变了人类管理的世界。操作化准则是和方法意识是密切相关的,它导致了对方法意识的寻求和在管理技术层面的拓展。因此在西方管理哲学思想中方法愈识非常强。在西方早期管理哲学思想中,从西方管理学说渊源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和苏美尔人的管理文化到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的管理理性思考和哲学倾向,都突出地表现出了对方法意识的追求。在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中,从古典管理理论开始,便首先表现为方法意识上的突破。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学派的形成,首先便是以寻求方法开始的。经过泰罗等人的努力,科学管理方法成了规范化、定t化、最优化的方法。事实上,自牛顿时代以来,西方社会的基础思想就包括了这些规范化、标准化、定量化、简单化和最优化。从方法论角度来看,科学管理的崛起恰恰只是因为它在方法上进行了革命。在行为科学理论时期,同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兴起相适应的。管理科学比之科学管理,在科学与技术的严格决定论上走得更远。它是试图以严密的科学定量方法去处理问题,是一种完全的方法决定论。
(二)混沌化的中国古代传统管理哲学思想
相对于西方管理而言,中国古代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并非是原始的,也并非是等同于西方近代和科学管理发展之前的状态。中国传统管理是一种极有特色的,完全有别于西方管理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方式。它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而历久不衰并成为一种文化积淀。应该说,中国传统管理是有其原始的一面,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整套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在个人心理、人际关系、组织系统和管理文化等许多方面都有着极其深刻的论述和实例。但中西方管理有着明显区别:西方管理重操作发展为近现代西方精确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中国古代传统管理并不重微观管理,而是将微观管理同宏观管理混同起来。中国传统管理和西方主要管理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建立在一种不断发展着的规范化、确定性和科学性方法的基础之上的,而中国传统管理则要求的是:有限规范,模糊界限、整体性人文、人伦的方法。在同西方管理哲学思想比较来讲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明显地具有以下特征:
(1)文化伦理本位主义:纵观整个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史从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甚至到阴阳家等的管理思想,虽各流各派内容、形式不同,都有着其自身的一套管理思想,但它们整体上看却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文化伦理本位主义思想。中国传统的管理哲学以人为核心。以儒家为例:孔子主要思想之一是“仁“。孔子认为“仁者,人也”;同样说法为“仁者爱人”。因此,中国传统的文化伦理结构是以人伦为主的结构,这种文化伦理结构是从属于人文主义的,所以文化伦理主义所涉的管理活动,基本前提假设是伦理本位原则。文化伦理主义所隐含的管理结构,可以用春秋时“义以生利”,“重义轻利”来概括。这是与西方管理思想完全不同的一种管理结构和管理观念。在文化伦理主义的伦理关系中,人际关系是主要关系,在中国传统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即是人际关系。人际协调在管理中发挥普主要作用,人际规范取代了明确的法律规范。不同于西方管理思想中的方法惫识,操作准则和技术主义倾向的是:中国传统管理将具体的管理操作方法是放在文化伦理支配下的管理原则之下的。
(2)道德教化和道德示范。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突出表现为一种道德伦理性质的文化,以及体现在管理中的文化伦理本位主义思想使得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首要管理方法即为道德教化和道德示范。通过道德教化,提高其道德修养。而道德示范则是通过“修己”,而达到使被管理者受到无形影响、自然实现管理目标,即“无为而治”。应当说,道德示范方法在古代是具有相当大效果的。它不仅影响的是被管理者,而且也对管理者产生制约作用。
(3)混沌管理。在这里,“混沌管理”是一种借用说法。意于指一个人格化的自然状态,表现纯朴自然,混沌意指混乱、模糊、整体化,但又包含从混乱中再生秩序,在进化中重现混乱的多重含义。实际上讲,混沌是体现了界限的模糊和清晰的对立,发展进化的不确定性。本质上讲,“混沌管理”是适合于复杂人假定和复杂管理的方法论。混沌管理的概念是针对西方科学管理提出的。西方科学管理是一种清晰化确定性的管理。而混沌管理则正好与之相反。定义中国传统管理为一种混沌管理,基于以下三方面方法论特征:
一是管理的非规范化。中国传统社会中,现代化大生产的规范化 分工操作是没有必要的。中国传统社会的职业分工主要是士、农、工、商,而以农为主。并且农业也是压倒一切的主要产业。同时,农业也几乎是完全的手工生产方式,只使用了非常简单地农业器械。农业生产的规范也极小生产方式和个体农民的生产方式没有根本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规范化要求不仅不必要,而且还会对生产起破坏作用。这种非规范化的方法无论在宏观,还是在微观上都是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的现实状况的。
二是管理的非优化。与非规范化相适应,中国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混沌管理的另一特征是并不追求最优化和最高效率。这是由稳定的古代管理价值观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为求稳定,反对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技术的改进,而这恰是最优化和效率提高的基础。这也造成了中国科技发达早却长期基本上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孔子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即是该管理思想的极好写照。
三是非确定性和数量观念的缺乏。确定性即决定论的因果关系是西方管理所存在的墓础之一。管理方法是作为原因与管理的效率作为结果是一种因果确定关系。但是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混沌管理的方法论讲究“无为而治”,是文化伦理本位主义,不讲究具体结果而只是使管理的过程在没有确定的效果的情况下任其自然发生,不加以干涉。是一种“自然主义”管理。这种不确定性又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管理中数t观念的淡薄。
(三)发展与稳定,对东西方管理文化的一种理解
中西方管理价值观的区别即是: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产生以来西方管理的攀本价值观是以发展为主题,是关于发展和要求发展的价值观,而中国传统的管理价值观则是以稳定为基调的,是关于稳定和要求稳定的价值观。这两种管理价值观的不同是起源于中西两种管理哲学乃至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存在着相当浓厚的整体思想。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来讲,它强调“天人合一”,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联系与和谐。这种“天人合一”论哲学,是肯定世界和以宇宙为中心的;但另一面,从总体上讲,它是一个顺应世界的伦理体系。这种宇宙中心的取向也使得世俗社会中“二元”意识缺乏张力,进而造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只重认识世界而不去追求创造、改变世界,管理价值观上也追求稳定。而西方则是一种系统分析论哲学。是把作为整体的系统各部分分开来加以研究,并以要紊组合来表现系统功能。
三、小结
总之,中西管理哲学各具自己的特点,从深层次看来,也不乏相通的地方。而且优劣共生、利弊相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长处和短处,在中西管理哲学中往往具有对应和互补的关系。因此,中西管理哲学的交流、移植和融合,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造和重建,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彭新武.管理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6.
[2]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8:20.
[3]魏冬.21世纪易经管理哲学之兴起.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1.
【关键词】网络环境;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现状;对策
1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加强医疗服务管理,优化医疗服务能力,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身体素养,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医院的现代化发展。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已经融入各个工作领域,医院若想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也应该积极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便推动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2网络环境下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现状
在网络环境下,医院在运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积极推动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当前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水平整体不高,信息技术条件相对比较薄弱,信息技术标准相对比较落后,同时在应用、管理与维护中,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整体不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医院的现代化发展。一方面,医院缺乏明确的信息化管理目标。在医院管理信息化进程中,部分医院并没有充分认知到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和作用,而是进行盲目的跟风,这就使得医院信息化系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医院,脱离了本院实际,盲目套用现成的管理模式,这不仅容易造成信息系统建设投入的增加,也影响着医院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医院在进行计算机系统设计过程中,没有遵循科学的规范,也缺乏制度保障。虽然医院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辅助管理,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与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管理的统一性,制约着医院管理的效益。最后,医院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相对比较薄弱,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运用过程中,存在着重应用轻维护的思想。
3网络环境下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对策分析
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全面优化管理效率,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应该结合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现状,采用科学全面的优化对策,以便综合性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
3.1结合医院特点明确信息系统管理目标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有效优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需要医院明确自身的特点,精准把握医院各个部门、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树立科学的管理目标,精确而有效地实施管理工作,综合性提升医院管理的水平。一方面,医院应该明确自身的网络建设目标,以此为引导,科学而精准地开展医院管理工作。医院是一个复杂化的多元体,包含着非常丰富的部门及科室体系。医院在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实践中,应该在总体目标的情况下,按照不同科室或者部门的特点,积极推动网络模块化建设。如图1所示,在对门诊系统进行管理时,应该将门诊系统分成挂号模块、收费模块等等。另一方面,医院在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时,应该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构建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便捷各个科室人员能够按照需求来进行网络访问。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优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医院应该科学设置访问权限,医院不同科室的人员按照工作特点和方向来实施针对性的访问,未经授权不允许随意使用外网登录。此外,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还需要明确安全管理目标,运用科学的安全技术,全面加强非法行为的监测等。
3.2优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设计
医院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机构,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过程中,为提升管理实效,应该积极优化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设计。一方面,医院应该紧密迎合时代潮流,不断优化技术条件,积极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人员,注重计算机网络协议的标准性,保障医院信息平台的顺利构建,全面提升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医院应该不断优化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设备,积极更新网络技术条件,全面加强数据共享与传输,实现交换机和总服务器的连接,全面加强信息数据的交互与共享。
3.3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素养
在医院管理实践中,为全面提升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水平,应该加强医院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素养。一方面,医院应该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采用最新的技术条件,实时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系统内部的安全漏洞,综合性提升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另一方面,着力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素养,改变传统的重视利用轻视维护的弊端,引导使用人员按照技术规范科学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选派专业人员来实施管理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4结论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6 — 0124 — 03
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规模发展阶段,高校数量增多,在校生数量激增,现在全国高校数量在2000所以上,在校学生3000多万,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今高校从规模发展阶段进入了内涵发展时期,而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中学生工作是保证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从理论上不断加强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路径,以此来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机制。
一、人性化管理概述
1.人性化管理提出的背景
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提出来是经过管理理论和实践100多年发展的结果。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管理领域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其运用于管理特别是企业管理的代表就是“泰罗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把人视为物,以物为本,实现了管理的机械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实行非人格化管理,他们主要依靠强迫、控制、指挥和惩戒等手段,辅之以金钱的刺激,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生产效率,也称为传统管理模式。科学管理理论重视物的因素,把人当成机器,制定和出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措施,辅以金钱的刺激,对人实行严格管理,以此来提高效率,其忽略了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未注意到管理和生产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20世纪2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提出了人是“社会人”的假设,后来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沙因的“复杂人”理论、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利克特的支持关系理论等。
行为科学理论是将人作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假设基础上来看待,而不在仅仅把人当成“经济人”。它们认为人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人的因素是管理的核心因素,管理过程中应该采取“民主化”和“人性化”管理,通过多种方式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以此激励他们在管理中的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管理效率。行为科学理论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优化了管理的效果,它强调人的作用,关注人性,按照人性的需求和满足来优化管理。
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产生了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它不仅汲取了科学管理理性的一面,又吸取了行为科学理论“人性”的一面,同时注重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系统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与以往理论不同,他不是将将激励的理论和方法落实到单个员工身上,而是过渡到树立企业的整体共同价值观念上,以形成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同时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文化的调控职能,把硬性管理技术和软性管理艺术结合起来,刚柔并济,从而在管理中将理性与人本主义结合在一起。西方管理客体思想由‘物本管理’演变为‘人本管理’。”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生产中具有核心的地位,人是知识的载体,对人的管理从体力劳动者的管理转变到脑力劳动者的管理,从而使人本管理发展到能本管理阶段。能本管理,是以人的内在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本,比人本管理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更强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实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以能力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力资本价值。能本管理阶段是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是人本主义思想的集中根本体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现代管理论不仅强调了严格管理的理性一面,更关注管理过程中人性的一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为在管理过程中采取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由于人性化管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成功。因而由企业管理领域扩展到多个管理领域,从而出现了人性化管理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
2.人性化管理的含义
所谓人性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它注重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关注人性要素,尊重人、理解人,以此来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业绩。人性化管理的实质是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被管理者,给予其关心和帮助,为其提供发展空间,从而挖掘其潜力,发挥其创造才能,人性化管理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是指学校对学生工作队伍和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合理满足从事学生工作队伍人员的物质和精神性要求,十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工作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一种管理模式。
3.人性化管理的内容
人性化管理是根据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来实施管理的,是将人性学理论应用在管理理论中,由传统的物本管理变为人本管理,人性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满足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基本要求来实施的。首先是在管理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满足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基本要求,主要包含人的生理的需要,如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身体需要和人的安全的需要,如生命、财产、职业等方面的安全需要。
其次是在管理过程中满足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基本要求,主要包含人的社会交往、受尊重程度和实现人的自身价值等方面。这就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措施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满足人的各种基本社会需要,为其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和广阔的空间,从而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最后是正视人性的特点,保留传统管理模式的长处,以人性化管理为主导,做到人性化管理和传统管理的有机结合。传统管理在保证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方面有其优势,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实行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不能一味地排斥或反对传统管理,相反人性化管理应该在传统管理的基础实施,做到人性化与和传统管理的有机融合,在保留传统管理优点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因而在人性化管理的内容中首先必须制定和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管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
二、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的意义
1.高等教育理念的改变,需要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
我国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照搬了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原则和体系而形成的,其强调高等教育单纯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和理论教学而忽视了人的发展及其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脱离社会经济发展,闭门办学,专业设置、学生数量和办学规模随意性大;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也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而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专业素质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在这种理念下形成的高等教育机制和体制,在当代已经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高等教育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还要承担大众化教育的艰巨任务,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而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高校的学生工作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应在“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下,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把学生看成高校的生存之本,学生工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成人成才。
2.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呼唤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
我国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管理理念上强调严格管理、绝对服从;管理体制和内容僵化,实行制度化、行政化管理;管理方法单调、多依靠经验管理,缺乏创新。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整齐划一、循规蹈矩、易于操作、便于管理,但学生成为被管理对象,且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就是管理形式单一、内容统一的机械式管理模式阻碍了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性。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人才的创新性要求,这种管理模式已经阻碍了管理效率的提高和人才质量的培养。因而高校为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需要在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上做出变化,改变传统管理模式,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改变强制性管理而采取服务性管理,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变管理为服务。
3.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要求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今我国在校大学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自我意识增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思想更加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条件优越,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就业压力变大,心理承受力较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学生工作“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已经阻碍了人才的培养,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人才创新性的培养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要顺应时代潮流,改变以前刚性化管理模式,依据大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个体的学生做出符合学生个性特征的教育管理工作,从而实现人性化管理。
三、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的策略
高校学生工作实行人性化管理,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工作和调动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一是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调动学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学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坚持人性化管理,调动学生工作队伍工作积极性
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培养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专业化工作队伍。
(1)坚持以人为本,设计和制定工作制度
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是一支人数众多的专兼职学生工作队伍,加强这一支队伍的建设,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各个高校在制度设计之初要根据人性化管理要求,制定辅导员、班主任的任用、培养和管理各项制度,为学生工作人员在制度层面创设一个培养人,提升能力的制度平台。
(2)贯彻人性化理念,确立工作激励机制
在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关注学工队伍人员的自身发展,满足其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为此要确立一套完整的、合理的激励措施,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是建立工作绩效机制,设立专项经费,奖励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其次是建立职务和职称晋升机制,教育部在2005年1月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要根据这个文件精神,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职务和职称晋升机制,对于那些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达到一定期限,成绩突出,而职称问题又没有解决的,可以设立非领导职务岗位,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从而为其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3)坚持人性化管理,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学工人员编制上,高校要按照教育部1:200(辅导员和学生)的规定,及时足额配备辅导员,减轻辅导员工作量,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做好学生工作;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改善其生活条件、办公条件,为其提供便利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上,加强辅导员、班主任业务培训,通过建立定期专业培训和日常例会等制度,加强工作交流和培训,建立一支学习型的学生工作队伍。
2.坚持人性化管理,调动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两个平台建设,即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平台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平台建设。前者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一个安全的、有序的环境平台,其是基础性平台,后者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一个锻炼和成长的平台,其是层次提升的平台。
(1)以人为本,打造安全、有序的学生常规管理平台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作保障,高校根据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要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要坚持以生为本,制定各种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首先是学生安全工作,主要包括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命安全。做好安全工作先要对学生灌输自我保护的思想,然后是学生工作部门要抓住学生“人头”,即要清楚学生何时何地在做什么,这就要求高校对学生在校期间要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检查方法,做到管理到位,不能听之任之;其次是加强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保证学生按时起身,按时上课,按时就寝,从而形成一个学习有氛围,生活有规律,安全有保证的良好环境。
(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动力,高校学生工作要从关心学生切身利益着手,满足现代大学生个体利益的需求。首先是进行思想引领,加强专业教育,以就业和创业为目标,改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是采取有效地激励措施,设立各种奖学金制度,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综合奖学金,专业的考级、考证过关奖,考研、考公务员奖等;再次是邀请知名学者、教授给学生开设一些高质量的讲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是有针对性的分层次进行学习辅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立学生学习互助组并且辅导员、班主任老师要经常关心和帮助他们,使其走出困境,顺利毕业;对立志考研,考公务员和考各种专业资格证书的同学,学生工作人员要为学生参加辅导班,如考研英语、数学辅导班、公务员考试辅导班、司法考试辅导班,提供力所能及地帮助。
(3)以生为本,搭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平台
高校学生工作要坚持学生为本,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搭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平台,为学生成人成才服务。这个平台的建设主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各种文体活动、技能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得到锻炼,提升素质。首先是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结合一些爱国主义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开展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主题教育活动;其次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的文体活动,如读书活动、演讲辩论比赛、学科竞赛、文艺晚会和多种体育比赛等;再次是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的各种素质大赛或文体比赛,让他们在不同层次的舞台上展现自己,锻炼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第四是建立和培养一批责任心强,敢于勇挑重担学生干部队伍。要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参加活动积极性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活动能力的特点,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让其在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是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大学生由于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自我控制和约束力差,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再加上就业压力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而高校学生工作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那些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配合医院和家长做好治疗工作,促其早日康复。
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条件,高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还处于探索和发展过程之中,高校学生工作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人为本,采取各种措施,探索出一条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的路径,从而提高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
本论文为淮阴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大学生课外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阶段性成果。
〔参 考 文 献〕
〔1〕〔美〕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 〔美〕托尼·布洛克特.管理理论与原则 〔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4〕 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企业管理;管理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西方企业管理异同与管理融合趋势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5日
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背景。中国古代有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美国学者克劳德・小乔治曾经说过:“从中国古代记载中,已经可以看到当时中国人早已知道组织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管理原则。”在同时,西方对于管理思想也有着更深刻、更系统的论述,从泰勒、法约尔、梅奥,到孔茨、西蒙、德鲁克,西方国家凭借着成熟的市场经济优势利用经济一体化、科教信息化的时机,将其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国。
一、中西方不同的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基本取向。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集中反映在诸子百家的著作中,主要体现在以富强为君主治国的目标,以富足、自由、快乐为国人的生活目标;视仁为君臣的个人修养以及为政的指导,视礼为君臣为政的行为原则;尊重民众的自由意志,不愚民;反对家天下,倡导有德者居之。总的来看,其基本取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仁为本。以人为本是儒家学说管理思想最鲜明、最重要的特色和标志。孟子“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告诫数朝数代的管理者要重民,民贵君轻,要通过养民、富民、惠民的方式,达到得民心的目的,实现对国家的治理。
2、中庸之道。儒学所提倡的中庸之道更是多数人立身做事的原则。克己(恕)尽己(忠),内仁外礼,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中正平和,是人们评价是非的标准。处理问题上人们主张调和与折衷,反对过度偏激。而中庸的要点在于时中,无论何时,中的内容都要根据具体情势而有所变化,这就要求管理者既能坚持正义,又能通权达变,追求在一定范围内的整体和谐。
3、无为而治。无为是道家管理思想的最高原则。无为就是尊重世间万物各自发展的规律,道法自然,从而达到无不为的境地。对于管理者来说,就是要善于抓大事,把具体工作分配给具体人员和机构去做,无须事必躬亲。这样才能分工协作,权责分明,各展其长,各尽所能,管理工作就会井井有条,获得最佳效果。
(二)西方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当代西方管理思想的各种管理理论体现在诸学派的学说之中,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科学人阶段。科学管理倡导用科学取代经验,强调工人操作以及对生产的管理都应抛弃经验做法,实行科学化。它开辟了生产作业与行政管理两个研究领域,并在这两个领域倡导科学精神。
2、社会人阶段。梅奥的人群关系论和巴纳德的组织论从组织内社会关系的角度研究管理,倡导在实践中抛弃传统的高压式管理方式,推行旨在满足人的社会需要的管理措施,并将组织直接定义为自由人的协作系统,提出组织成员协作愿望是组织存在的第一前提。
3、丛林化阶段。丛林化阶段的理论主要包括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程序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等。在丛林化阶段之后,管理学理论仍在迅速向前发展,主要表现在人性管理和知识管理两个方面。在整个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自由和科学始终是其精神实质。
二、中西方管理的异同
(一)激励方式。管理以人为本,提高管理绩效的关键之一在于运用适当的激励方法,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概括为公式,即工作绩效=能力×动机激发。中国古代的激励方法与西方管理理论提出的激励方法有共同之处,都是从物质和精神方面进行激励。其共性说明在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社会制度下,人有着某些共同的需要,因而激励有着一般规律。然而,由于二者产生的背景不同,激励方法的侧重点存在着很大区别:
1、中国古代激励重情。儒家认识到对民“爱之如父母,则归之于流水”,主张把家庭伦理推广应用于社会管理,人人都爱,建立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历史上,中国成功的统治者、管理者非常注重感情投入,以赢得人心,如诸葛亮七擒孟获。而西方则比较忽视情,长期只强调用铁的规章制度管理员工,劳资双方冲突尖锐。直到20世纪二十年代,西方管理理论才认识到人不只有物质需求,还有被尊重等社会需求。
2、中国古人强调心治,重视精神激励。“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治也者治心,安也者安心。”这里实际上已提出了心治管理之要的思想。中国古代统治者历来重视塑造人的精神,主张通过教育来造就理想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统一民众的心志,向臣民灌输儒家思想,教育臣民要忠、孝、仁、义。这种教育使得在国家、组织中产生一种具有很强凝聚力的整体精神。而西方的精神激励方法则强调个人奋斗,实现个人价值,组织缺少一种整体精神。西方管理学家已认识到这正是其企业价值的一个缺陷,主张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精华。
(二)侧重方面
1、西方管理侧重于方法意识和技术层面。现代西方管理思想从古典管理理论开始,首先表现为方法意识上的突破。从18世纪工业革命起,寻求一种全新的具有严格规范的管理方法,以充分协调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科学管理应运而生。
2、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侧重情理。相对于西方管理而言,中国传统管理是一种完全有别于西方管理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方式。中国传统管理与西方管理有着明显区别:西方管理重操作,发展为近现代西方精确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中国古代传统管理将微观管理同宏观管理混同起来。中国传统管理作为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管理方法论和管理模式,是整体论的宇宙问题观、方法论和管理上的人文伦理本位主义哲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和西方主要管理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建立在一种不断发展着的规范化、确定性和科学性方法的基础之上,而中国传统管理则要求的是:有限规范、模糊界限、整体性和人文、人伦、人际关系的方法。在同西方管理思想比较来讲,中国传统管理明显地具有文化伦理本位主义、道德化和道德示范、管理的非优化等特征。
三、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
进入21世纪后,知识、信息、技术的传播和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生产的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促使不同国度管理思想的相互整合,尤其是要注重集体取向和整体思维的东方管理思想与注重个体取向和系统思维的西方管理思想的相互融合。
(一)以人为本,结合情与法。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人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要使人力资源具有生产性,要使每个人的技能、期望和信念,都能在共同的劳动中得以发挥和实现。该理论认为,企业是为人的需要而存在和生产的;企业是依靠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科学理论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如果我们能够借助管理科学所提供的管理工具、管理方法,并融入“情”的特质,做到情与法的有机结合,管理工作将会有更高的效率。
(二)因时制宜,把握时中原则。时中即因时制宜,管理的目标应根据具体情况而设定。西方管理中的权变理论也包含着这样的思想。以往的管理目标是生产者利润的最大化,今天我们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时,管理的目标是多元化,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实体,同时也是社会实体,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相关者和谐共处,在企业目标实现的同时,要保证利益相关者目标的实现,追求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满意、社会满意等多项指标。这样就使管理的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化,并确保了管理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三)无为而治,实现柔性化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快速多变,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要求企业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灵活而有效的反应,保持一种有利于进行创造性思考的环境。柔性管理是指企业在市场机会不断变化、竞争环境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快速反应,不断重组其人力和技术资源,获得竞争优势和利润的管理模式。在柔性管理的组织中,员工处于一种宽松融洽、心情舒畅的环境中,创造力和潜能得以最大展现。柔性化的管理方式是对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最好实践。
(四)以德为先,建设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者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确立企业文化,并身先士卒地去实践,通过自己的言行,向组织成员展示企业的价值观念、管理制度、经营特点等,对其成员的行为起到引导和同化的作用。领导者的这种影响力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以德服人”中找到最好的解读,同时我们还可以领悟到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即企业文化的建设。优秀的领导者要确立经营理念,并由此形成企业的管理风格、管理理念,构成整体的管理氛围。
尽管中西方企业在管理文化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互有利弊,但彼此的共同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成员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自身价值的最充分体现。中国企业应始终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文化有机结合,着力于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文化建设。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同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会更加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中西方管理文化的融合与趋同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星闽.中西方企业管理差异性分析[J].理论建设,2009.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广大软件开发工作者和财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各类财会软件的运用为推动我国经济管理手段现代化、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人机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维护需要运用较为复杂的信息技术、会计知识。它首先需要有一支既熟悉计算机技术,又精通会计业务的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最重要的组成人员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的系统维护与管理人员,即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岗位的职责内容主要包括;(1) 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阶段,负责协调软件开发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软件评审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2) 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阶段,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帮助系统操作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3) 检查督促系统操作员对数据的备份情况。(4) 检查各操作员操作的日志记载情况,对计算机开机、关机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非法调用和操作。(5) 为保证会计软件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保密和安全,不得进人数据库直接对会计数据进行修改。(6) 运用电算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分析模块,紧密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情况,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简要分析,为企业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7) 对于系统内发生计算机病毒等情况须运用杀毒软件消除病毒,并向负责计算机安全的公安机关反映。(8) 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系统管理员权限主要包括:(1) 有权设置属于本岗位权限范围内的操作保密口令。(2)有权对会计信息的录入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3) 有权拒绝来历不明的软件或带有病毒的软件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运行。(4) 有权对有关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设置和调整。
会计人员对系统管理员的要求是:事事必会,出现问题能够彻底解决;当应用程序出现不干活、报表数据计算错误或者系统死机了,会计人员首先想到的是找系统管理员,而不是其他人员,因为他们认为系统管理员应该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他们不能判断是系统方面的原因,还是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原因。这无形中提高了对系统管理员工作的要求,也突出了系统管理员的重要性。系统管理员首先应该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熟悉会计业务,了解会计软件的各项功能及其结构、联系,尤其是网络版软件的功能设置。其次,系统管理员要掌握会计法、会计制度及财经纪律的各项规定。第三,系统管理员必须知道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基本知识,单机条件下应熟悉基本的计算机硬件,如软驱、硬盘等,出现硬件的小问题知道错误在何处及解决办法;网络条件下的系统管理员还必须掌握网络方面的基本硬件知识等。第四,系统管理员还必须熟悉本单位主要业务情况,了解主要工作流程。最后,系统管理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修养。鉴于系统管理员岗位的重要性、特殊性,其工作涉及整个系统的会计数据、重要工作口令等,故而要求系统管理员应忠于职守、诚信自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信念。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方法
中图分类号 P9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5-0148-05
传统的流域主要体现其水文学特征,是指被地表水或地下水分水线所包围的范围,也就是河流湖泊等水系的集水区域。随着科学、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流域的概念又有了更为广阔的内涵,除了具有基本构成要素外,还具有了一定的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是一个不仅包括了水资源,同时还包括了天、地、气、生等自然要素以及人文社会经济要素在内的复合系统。与流域概念的不断发展一样,流域管理也在不断发展。综观发达国家流域管理的发展历程,都经历了一个由片面注重单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到强调改进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到强调广泛合作基础上的流域统一管理,再到现在的强调流域范围内水、地、气、生、人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过程。由此,树立流域可持续发展观,从流域环境与发展统一的角度考虑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经济系统和流域社会系统的流域复合系统管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人员长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1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了解生态系统管理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深刻理解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因此,首先介绍生态系统管理。
1.1 生态系统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随着生态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和系统化,以及人类对其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在传统的环境管理中逐步引入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生态和景观单元内实施环境管理的理念得到认可和发展。郭怀成教授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小组认为在生态系统方法、物种保护、综合资源管理以及区域规划等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在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研究和管理实践中新的热点。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的第一本著作是1988年由Agee. J. K 和D. R. Johnson写的关于公园和野生地的生态系统管理,作者提出了实现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目标和过程的理论框架。之后,有很多学者对生态系统管理展开讨论。1992年,美国林务局宣布将采用“生态系统的方法”来管理国家森林,这在美国是第一次,或许在全世界也是第一次官方采用生态系统的方法来管理自然资源[1]。1993年,美国克林顿总统为了实现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设立了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评价工作组(FEMAT),发表了题为“生态系统管理:一个生态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评价”的报告,标志着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框架的形成[2]。200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第V/6号决定,提出了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的5项导则和12项原则,为进一步实施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南。
虽然美国林务局(1992)、美国环保局(1995)、FEMAT(1993)、美国森林学会(1992)、Agee和Johnson(1988)、Keiter(1989)、Christensen等(1996)等尝试从不同角度定义生态系统管理,但是,目前对生态系统管理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引用最多的或许还是来自Crumbine(1994)的阐述[3]。Crumbine(1994)通过对1993年6月以前发表在经同行评议的期刊上的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的论文进行分析,总结其共性,确定了生态系统管理的10个基本内容,包括: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生物多样性等级,寻求各等级之间的关联性;管理者必须超越行政的或政治的边界,在恰当尺度内界定生态边界;注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保持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学数据的研究和收集;管理者对行动的结果进行监测以对成败进行定量评价;适应性管理以应对不确定性,增强管理的灵活性;加强合作,包括管理机构间、与私人间等,综合考虑各种冲突;组织变化,包括结构和运行方式的简单和复杂的变化;承认人类根植于自然;人类的价值对于实现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的重要性等[4]。
生态系统管理概念的提出使人类由对自然的无序利用和被动适应,开始走向实施主动的生态恢复和科学管理[5]。郭怀成教授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小组认为目前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处于起步阶段。
以上介绍中出现了“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系统方法” ,有研究认为生态系统方法和生态系统管理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生态系统方法是一种框架和理念;而生态系统管理则是一个过程和实践,并有相对更窄的目标和更实际的应用[3]。
1.2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开发田纳西流域水资源的立法,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流域综合管理机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取得了综合开发治理的良好效果。二战以后,很多国家都研究美国的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制定出了自己的水环境流域综合管理方案。英国泰晤士河、欧洲的莱茵河和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流域是综合开发、保护和治理流域的又一典型:把握了流域具有系统性的特征,把局部与整体统一起来,强调区域间的合作,制定流域综合规划、把流域内水、土地、植被等生物资源综合考虑,充分吸收公众参与并重视地方知识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了区域间为区域利益而牺牲流域利益的利益之争、部门间为部门利益而牺牲流域利益的利益之争、以及区域与部门间的利益之争。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流域管理模式。90年代,随着可持续管理理论的提出,流域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Gardiner(1993)最先提出以流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域综合管理。流域综合管理的内涵包括:流域是资源开发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最佳单元,运用综合观点对流域资源、生态、环境开发和保护进行管理,流域综合管理是一个统筹兼顾的协调与协商和动态的连续的发展过程,流域综合管理应用行政、市场和法制手段来进行优化管理,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1]。对比流域综合管理内涵和生态系统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流域综合管理体现了重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参与的广泛性、应用适应性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相关利益主体的合作与协调性等生态系统管理最为基本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流域综合管理是一种流域管理的模式、框架和理念,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则是基于流域综合管理模式,应用生态系统方法,通过具体的行动、过程和实践,促进和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有研究就流域综合管理和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及分析工具等进行了探讨[2~8]。随着流域生态学的发展和流域管理实践经验的丰富,流域管理也更侧重于生态系统的管理[9]。
2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
综合以上研究,总的来说,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①注重流域生态系统特征,包括从生态界限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尺度更宽、各生态系统间和生态系统内各组分的相互关联性、生态系统健康包括自然恢复力、生态系统具有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在区域层次上存在着结构和组成上的差异等;②从流域环境与发展统一的角度考虑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经济系统和流域社会系统的流域复合系统管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③适当调整机构和组织以适应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需要,加强机构合作、协调与沟通能力等能力建设;④由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时滞性,并且管理必须认识到变化的必然性,因此要采用适应性管理的方法,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及时调整行动;⑤承认人类根植于自然,因此人类的价值对于实现流域管理目标非常重要,应该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重视地方居民生态系统知识的运用,有利于管理措施的执行,鼓励各利益相关主体(stakeholders)共同参与、协商、讨论和决定流域事务;⑥采用多学科方法,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⑦应用行政、市场、法制等多种手段进行管理;⑧加强信息能力建设,做好流域生态系统相关基础数据等信息的收集、监测、统计和分析等,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依据;⑨注重制定流域中长期规划,并做好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和评价工作。
3 中国实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 中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现状
中国从21世纪开始引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探索创立一种跨越部门、行业和区域的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框架[14]。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正在逐步采用生态系统方法,如,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纲领性文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制定便是明证。又如,2000年中国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也贯彻了生态系统方法的思想。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在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文件中正式地提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但是我国目前已经开展了大量的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目标的研究和实施工程[5],特别是近年来,流域相关机构的管理者和流域管理的研究者正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和会议的召开等多种形式的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正在不断引进和学习有关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这为中国实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2 中国实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障碍
3.2.1 探索中国流域综合管理新机制和新体制,应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科学界共同努力的方向[5]
流域管理体制设置是中国实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重中之重,急需建立以机构为主线的新型流域管理体制和区域与部门的合作机制,这是由于:机构固有的惯性,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系统管理产生约束[15,16],必须加强机构的合作、协调与沟通能力等能力建设;目前中国流域管理存在的矛盾往往涉及流域管理机构、相关的行政主管机构、地方政府、地方各相关主管部门等机构之间。如,地方立法机构作为地方最高权力机构地位的尴尬,地方政府部门权力的越位,地方财政机构和发展改革机构权力地位的显著。由于现实权力的配置改变了法定权力的配置,从而使得很多流域事务无法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去执行,只能依照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由于综合管理是一种非集中的分权决策,区域与流域的统一管理需要运用协同管理理论,即分权理论,将政府和地方资源使用者之间权利和义务进行分配[18]。研究表明,如何从更大范围考虑生态安全问题,需要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合作才能解决[19]。从莱茵河流域区域间合作的成功案例分析,只有各区域协商达成共识,治理才会更有成效。否则,法律规定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统一”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3.2.2 法制保障不足
主要体现在:①法律规定还不足以支持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我们已有的研究表明,总的来说,中国在流域立法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指导、《环境保护法》、《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为主,其他相关法律为补充的较为系统的、旨在促进、实现和保障我国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立法,其对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先进理念有所体现,但是还存在差距,必须通过适时和合理的修改才能够支持我国流域的可持续发展。②法律的执行不总是好的。环境保护领域的“有法不依”在中国并不新鲜[20],因此,即使有法律保障,倘若不执行,法律也就成了摆设,只是充个面子而已。③立法程序。在中国,特别是地方,立法的程序总是由某个政府职能部门首先根据自己的需要向政府法制部门提出立法建议,由政府法制部门经过调研论证认为可以纳入立法计划,再由提出立法建议的某部门具体拿出立法草案的初稿,经过讨论,再提交人大的相关委员会调研、论证和审议,最终才可能形成立法。这虽然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但是,这个“下”往往不具有利益的代表性,而是体现某个或某几个部门的部门利益,当然,因此形成的法律因为有部门利益倾向得不到其他部门的认同,从而实施效果并不好。当然,为了避免因为部门利益产生的冲突,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也往往由人大或政府法制部门斡旋,但是造成的结果可能是法律规定不明确造成执行中的困难,或者为了多个部门能够分享利益而使立法违背了初衷,法律规定不符合自然规律而是为了满足部分利益相关人的心愿,由于从法律中得到的利益不一样,从而不同部门的履行态度不一样。
3.2.3 生态极限与生存极限之间的冲突造成了管理措施的“执行难”
仅考虑生态的因素,低估了人文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充分考虑到各种利益群体对资源管理承受的极限,会使遵守法律和政策与生存和发展产生矛盾,从而导致现实中为了生存而不顾生态极限。因此,建立社会上和生态上都可接受的环境管理方法和政策是至关重要的。甚至环境保护的社会因素必须优先考虑[21]。
3.2.4 过分依赖行政手段的运用,对市场机制运用不够
目前中国流域管理的相关文件或法律规定大多是义务性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多是采取罚款等行政手段,对市场机制的运用考虑不够,即使有规定,也较为原则,无法实施。如排污交易许可,其实施难度大,缺乏细致的措施是主要的障碍[22],在中国,国家尚未出台排污许可证和总量控制的实施办法,导致地方排污许可证发放和总量控制工作缺乏法律依据。
3.2.5 分区研究不够
要实现流域的可持续管理,必须强调全球变化背景下,流域的环境变迁、气候变化、生态耦合以及未来短尺度趋势预测,强调自然科学的和人文科学的有机融合,强调流域尺度兼顾多种利益和区别不同区域特征的综合集成机制[23],这是以往的研究所欠缺和不足的,从而不足以指导实践。而针对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干扰来源的特点,通过合理构建区域生态格局来实施管理对策抵御生态风险是目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新需求,也是生态系统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4]。
3.2.6 适应性管理能力不足
适应性管理即“边走边看”,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及时调整行动,采用该方法是流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因此,具有不可避免的风险性。为了降低风险,需要一个公众、政府、环保组织、企业等利益相关人共同参与决策的过程。而参与式决策过程也使执行适应性方法成为必然[16]。但是目前,在流域事务的决策中,由于环保意识不够、参与渠道不畅通、参与缺乏制度保障、信息公开不够等诸多因素,导致公众参与不足,地方知识的运用不够,决策更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被动接受过程,“参与式决策” 远远不够。事实上,在许多自然资源管理活动中,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权力下放被视为重要的资源管理目标[24,25]。因此,利益相关人参与到流域管理的决策中来显得非常重要。而地方生态学知识的运用正是提供了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选择,特别是对资源的使用者直接参与到管理决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6]。
3.2.7 流域信息建设不够
流域信息建设不够,从而没有更好地支持流域决策,而研究表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数据等都是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方法[27,28]。这一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缺乏,使实时监测更多地成为一种“理想”;信息的来源渠道多元导致数据的不一致;缺乏正式的信息沟通渠道;非正式的信息批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创收”渠道等。
4 中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实现
由于机构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本文试以机构为主线,探索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实现。首先,应该成立由政府部门代表、行业代表、环保组织、专家、公众包括妇女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咨询委员会,融合多学科知识,并从多视角共同商讨流域事务,包括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修改和具体实施方案、中长期流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途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等,有利于为中央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并为地方政府的具体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为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咨询委员会直接为中央政府在流域管理事务决策中提供咨询建议,并监督和评价流域管理措施的制定情况,同时中央政府就其咨询建议的采纳情况及其他在流域管理事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咨询委员会反馈。各级政府层面,其机构设置保持不变。中央层面,主要负责制定流域综合规划和激励政策,协调各种利益的平衡,促进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合作,从宏观上掌握流域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导和监督流域管理措施在地方层面上的执行情况。地方层面,为中央层面负责,按照中央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功能划分,考虑当地具体的人文、生态因素,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贯彻执行相关法律和政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Kelly F B, Tomas M K. Theory into Practice: Implementing Ecosystem Management Objectives in the USDA Forest Service[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5, 35:138~150.
[2]郑景明等.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103~109 [Zheng Jingming, etc. Review of Researches in Forest Ecosystem Management[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2,24(3): 103~109.]
[3]Grumbine R E.“What is ecosystem management?”[J]Conservation Biology. 1994, 8: 27~38.
[4]马克明,傅伯杰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生态学报,2004,24(4):761-768[Ma Keming and Fu Bojie, etc. The Regional Pattern for Ecological Security (RPES): the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Basis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4,24(4):761~768.]
[5]杨桂山等.流域综合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Yang Guishan, etc. Introduction to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M].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4.]
[6]Laine A, etc.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Boreal River Basins: An Application to the Finnish River Siuruanjoki[J]. Archiv fuer Hydrobiologie Supplement.2002, 141 (3-4): 387~399.
[7]Coccossis H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 an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J]. Focus.2004, 4:411~419.
[8]Miguel A, Marino. Slobodan P. Simonovic,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 [C](I) , 2001.
[9]Brebbia A, Anagnostopolos P.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C] (Ⅱ), 2002.
[10]Berberoglu S. Sustainable Management for the Eastern Mediterrannean coast of Turkey[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3, 31:442~451.
[11]Fall O. Toward 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Plan of the Djoudj Park Water Resources: Senegal River Mouth[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3, 31:14~28.
[12]COP 5 in Nairobi, Kenya, Decision V/6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 May 2000.
[13]邓红兵等,流域生态学―新学科、新思想、新途径,应用生态学报,1998,9(4):443~449[Deng Hongbing, etc. Watershed ecologyNew Discipline, New Idea and New Approach[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1998,9(4):443~449]
[14]蔡守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的发展概况,政法论丛,2006.3:5~18[Cai Shouqiu, A Surve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ed Ecosystem Management Law[J].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2006.3:5~18]
[15]Margerum R 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o Integrated and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Matching Strategies to Constraints[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1, 28:421~431.
[16]Rebekah R. Brown.
Impediments to Integrated Urban Stormwater Management: The Need for Institutional Reform[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5, 36:455~468.
[17]Born S M, Genskow K D. Towards Understanding New Watershed Initiatives: A Report from the Madison Watershed Workshop[R].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Madison, Wisconsin, 2001.
[18]Berkes F, George P and Preston R J. Co-management: the Evolu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Joint Administration of Living Resources[J]. Alternatives1991, 18:12~18.
[19]Chen L D and Gao Q C. Chance and Challenge for China on Ecosystem Management: Lessons from the West-to-East Pipeline Project Construction[J] Ambio2006, 35(2): 91~93.
[20]Gu Lixin, William R.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stitutional Challenges for EIA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Development Versus Environment Protection[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5,36:125~142.
[21]Derek R.Armitage.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olicy in a Dryland Ecozone:The EyasiYaeda Basin, Tanzaniza[J]. Ambio 1996,25(6): 395~401.
[22]Marianne L.The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Stakeholders Preferences and Catchm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Are They Reconcilable?[J] Ambio 2005,34(7): 495~500.
[23]王根绪,程国栋,徐中民,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学报,1999,14(2):109~116[Wang Genxu, Cheng Guodong, etc.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 and its Influence on Eco Environment in the Northwest Arid Area of China[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1999,14(2):109~116]
[24]Pomeroy R S, Katon B M, Harkes I. Conditions Affecting the Success of Fisheries CoManagement: Lessons From Asia[J]. Marine Policy 2001, 25:197~208.
[25]Colchester M, Erni C. Indigenous peoples and protected areas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C]. International Work Group for Indigenous Associations. Copenhagen, 1998.
[26]Ian G B, Mark S. Flaherty. Mekong River Fish Conservation Zones in Southern Laos: Assessing Effectiveness Using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5, 36: 43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