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1 10:28: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海洋经济产业投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 本文利用业绩指数工具考察了山东省海洋产业利用外资的业绩水平,并建立VAR模型研究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目前山东省海洋产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和绩效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为相关部门制定海洋产业利用外资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海洋产业 外商直接投资 业绩指数
一、引言
海洋产业指的是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所形成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可分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近年来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山东省作为全国的海洋经济大省,2009年的海洋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占到了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近年来,大量外资随着海洋经济的兴起涌入海洋产业。早期数量上的扩张对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海洋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数量的日益增长,单纯的数量增长的作用暴露出一种局限性。在持续吸引外资规模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外资的质量,改变过去“重数量轻质量”的引资模式,向质量优化的外资吸引模式转变。
目前对山东省海洋产业利用外资绩效的研究仍属空白,本文把研究我国海洋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绩效作为目标,对目前山东省海洋产业利用外资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山东省海洋产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绩效水平做出评价,以期为日后山东省或者全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外商直接投资绩效问题的研究成果颇多,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业绩指数、潜力指数的研究,对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外资业绩指数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潜力指数的考量始于2002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了《世界投资报告》,用来评价各国利用外资的业绩与未来吸引外资的潜力,衡量各国外资引入的情况。随后,一些中国学者将这两项指标应用于全国、地区及省市的研究中。例如,葛顺奇、郑小洁(2003)比较了广东、江苏和浙江三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结构、业绩和潜力,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高嘉勇,刘玲和杨春妮(2006)通过对天津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业绩和效率两方面的实证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进行了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绩效的另一种考核方法是考察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即外商投资在多大程度上能带动经济的增长。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过研究。他们分别建立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以期找出外商投资数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些文献既包括对单个国家的研究,如Fedderke和Romm(2006)、Alfaro和Charlton(2007)分别对南非和希腊1960-2002年间外资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也包括对国家群体的研究,如Tam和Ilan(2009)对1980-2003年间经合组织成员国的12个行业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进行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如萧政和深艳(2002),分析了中国和其他23个发展中国家总量时间序列,认为GDP与FDI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经济增长、低公司税、政府机构行为的可预测性和可信赖程度以及承诺兑现程度是吸引FDI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潜力指数和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但尚未将以上内容纳入到统一的绩效研究框架下。
三、山东省海洋产业利用FDI的业绩指数
1.UNCTAD的利用FDI业绩指数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构造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用来衡量一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业绩水平。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FDI的流入量占全球FDI流入量的比重与其GDP总值占全球GDP总值比重的比值:
其中,Pi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FDIi和FDIw分别为该国和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量,GDPi和GDPw分别表示该国和全球的国内生产总值。
2.修正后的海洋产业利用FDI业绩指数
如果要将其利用到一国范围内,则必须对UNCTAD的这一指数加以修正。一个地区或一个产业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该地区或产业FDI的流入量占总体FDI流入量的比例与该地区或产业GDP占GDP总量比例的比值。用 表示山东省海洋产业吸引FDI的业绩指数,则:
其中 表示山东省海洋产业历年FDI的流入值, 表示全国海洋产业历年FDI的流入值, 表示全国历年的海洋产业总产值, 表示山东省历年的海洋产业总产值。本文选取1996―2008年的数据对山东省海洋产业历年吸引FDI的业绩指数进行了计算1。
四、山东省海洋产业利用FDI效率的实证研究
1.理论模型与数据的选择
衡量一个地区或产业利用FDI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该地区或产业吸引的FDI对该地区或产业的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为考察两者不同时期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VAR模型进行实证,并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对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更为具体的判断。VAR模型结构如下:
其中,Yt为山东省海洋产业利用FDI的对数序列LNFDIsdo和山东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对数序列LNGDPsdo构成的列向量,i是系数矩阵,Ut为随机误差项矩阵,为截距项。t表示时期,i为滞后期,k为最大滞后期。
2.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为避免虚假回归,我们先对LNFDIt和LNGDPt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如表1所示,序列LNFDIt的ADF值为2.04,其绝对值大于对应临界值-1.98的绝对值,因此LNFDIt是平稳的。同样地,序列LNGDPt的ADF值为6.69,大于临界值-1.97的绝对值,因此也是平稳的。
3.协整检验
为检验两个序列LNGDP和LNFDI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我们用LNGDPt和LNFDIt两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
当原假设为rk()=0时,迹统计量的值为20.01大于临界值15.49,因此可以拒绝原假设,认为LNFDIt和LNGDP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当原假设为rk()≤1时,此时迹统计量的值为0.23小于临界值3.84,因此接受原假设,LNFDIt和LNGDPt之间存在一个长期关系。
4.模型估计
根据施瓦兹准则和赤池准则的数值,判定滞后期为3利用eview5.1,模型估计如下:
海洋产业利用FDI水平从第一期到第三期全部与海洋产业总产值同向变动。FDI每增加一个单位,总产值分别增加0.4298559007、0.3709895285和0.05672537152个单位。也就是说,推着时间的推移,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水平对总产值增加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在第三期还出现上升。在第二个方程中,LNGDP(-1)、LNGDP(-2)对LNFDI的系数为负,这与我们的推测,即山东省海洋产业总产值会对海洋产业利用FDI产生正向影响的推测不符。到了第3期以后,总产值开始对利用FDI数量产生影响,总产值的增加导致利用FDI水平的增加,一单位总产值的增加将带来1.638550617个单位FDI的增加。总的来说,模型估计的结果显示,山东省海洋产业总产值和利用外资水平之间互相促进的关系与我们的推测基本一致。
五、结论
1.山东省海洋产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和全部产业利用外资的总业绩指数呈现出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从增加幅度来看,海洋产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增长快于全部产业的总业绩指数。山东省海洋产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不仅增长速度大于全部产业的总业绩指数,而且在经济波动时期平稳程度也比总业绩指数要高。
2.与业绩指数的平稳上升相比,山东省海洋产业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潜力指数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全国水平。说明虽然山东省海洋产业利用外资效率较高,但在投资环境方面的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
3.山东省海洋产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会在短期内对海洋产业总产值产生推动作用,而总产值的变动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产生的作用会有一个时滞的过程。从本文的实证来看,这一时滞过程大约为九年左右。即海洋产业总产值的增长,需要九年左右才能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产生积极的作用。从另一方面来看,利用外资水平对总产值的增加在十几年之后还发挥着明显作用。由此也可以判断出山东省海洋产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效率相对较高。
注释:
①1996-2000年的数据来自,2001―2008年的数据来自.
参考文献:
[1]Alfaro,L.Charlton,A.,Growth and the Qualit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s Al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qual? HBS Working Paper NO.07-072.
[2]Fedderke,J.W.,Romm,A.T.,Growth impact and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to South Africa,19562003. Economic Modelling,2006(23):738-760.
[3]Dritsaki M.,Dritsaki,C. and Adamopoulos,A.,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for Greece. America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2004(3):230-235.
[4]Maravelias,C.D.,Efthymia V. Tsitsika. Economic efficiency analysis and fleet capacity assessment in Mediterranean fisheries. Fisheries Research,2008(93):8591.
[5]Mihail,Sabine,German and Michiel. An improved methodology to measure flag performance for the shipping industry. Marine Policy,2010(34):395-405.
[6]Talley,W.K.,Port Performance:An Economics Perspective. Devolution,Port Governance and Port Performance.2007(17):499-516.
[7]高嘉勇,刘玲,杨春妮.天津市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绩效实证分析.当代财经.2006(5).
[8]葛顺奇,郑小洁.江苏浙江及广东利用外资业绩与潜力比较.国际经济合作.2003(9).
[9]李楠.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税务与经济.2004(2).
(一)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融资特点
第一,规模小、资产单薄、信用机制不健全。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大中型企业的融资特点是间接融资高于直接融资,债权融资高于股权融资。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地域属性,依靠间接融资的可能性更小。在对威海市200多家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些企业的融资选择一般是自有资金和向亲友借贷。调研结果显示,78%的调查对象因为规模小,或者正处于发展阶段,缺乏足值的抵押物,无法取得银行信任,导致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①
第二,贷款金额小、期限短,时效性强。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的主体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渔业等企业。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资金需求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尤其是对于季节性非常强的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其资金需求表现为资金流量大、集中投入高、回笼周期短、季节性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融资借贷时,就是每笔贷款金额小、期限短,时效性强。
第三,海洋经济具有高风险特征。海啸、飓风、赤潮等海洋自然灾害会对沿海地区相关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海洋经济的高风险特征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借贷影响非常明显。在银行信贷总体规模趋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会下降,其理性选择必然是那些成熟度高、抗风险能力强、周期性不太明显的行业。同时,在与大量新兴的海洋经济产业的竞争中,传统产业居多的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上开辟出新的融资渠道。
(二)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优势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产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由共同技术连接在一起的企业和相关组织;这些组织包括上下游企业和客户,提供互补或辅助产品的其他行业的企业,还包括政府、大学、质量标准机构、培训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提供公共服务、技术、培训等支持的机构。①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地理环境临近、生产性质相似,极为符合产业集群的条件,可以通过产业集群解决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产业集群能够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有利于增进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利于提高企业间的的合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单个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贷款需求急、金额小、需求频繁、不确定性高等诸多不利因素,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融资意愿。但中小企业集群后增强了中小企业的担保能力和信用水平,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融资优势。
(三)海洋经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可行性分析
1.理论上的可行性。首先,企业、机构地理位置上的临近性。企业、机构在地理位置上是集聚的,地理上的临近能够降低运输成本,便于企业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及时获得当地供应商和市场竞争的实时信息,因此地理位置上的集群十分重要,也是产业集群的一个前提条件。其次,配套性。众多聚集在一起的企业和机构都是通过具体的产品而紧密联系相关的,并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或供应链,企业与企业之间及企业与机构之间具有很强的配套性。政府、金融机构、大学、科研机构和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形成集群的配套体系,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的综合体。再次,知识共享和创新性。集群所在地存在着复杂稠密的社会网络关系,当地的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机构之间通过竞争和合作形成本地化网络。网络中各行为主体间以正式或非正式关系,频繁地进行着商品、服务、信息、劳动力等互动和知识交流,形成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机制。最后,根植性。集群内企业家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或制度环境,以此为基础,人们之间经常联系、频繁交往,使用近似的圈内语言,了解类似的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因而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相互信任成为圈内最有价值的资源。
2.操作上的可行性。第一,我们通过对威海市200余家中小企业的调研,发现威海市海洋经济中小企业分布较为集中,很多经营相似业务的企业都会聚集在一条街道上,地理位置临近。此外,威海三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环翠区)空间距离很近,分布在这三区的中小企业在地理位置上有集群发展的条件和优势。第二,大多数海洋经济产业都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相互配套。以生产渔具类企业和海产品加工企业为例,生产鱼竿相关企业涵盖了生产鱼竿、鱼线轮、鱼竿箱、鱼竿配件等配套部件的生产企业;海产品养殖企业以养殖海参为例,包括大面积海参养殖区、海参加工企业、海参包装企业、海参出售、出口企业。因此,将处在一个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进行集群即可获得规模效应。第三,很多海洋经济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和资金的限制,其产品往往缺乏核心技术,海产品养殖多为普通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只有极个别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和品牌,所以大多数企业都愿意互相交流学习,不断完善和改进生产技术,共同创新。第四,威海市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是土生土长的威海本地人,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了解当地各个行业的交易规则,因而企业具有很强的根植性,是实现产业集群最有价值的资源。
二、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有效模式的构建
(一)互助担保联盟模式
根据海洋经济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海洋经济产业由于中小企业的集群,在进行间接融资时可以建立互助担保联盟模式。互助担保联盟模式通过设立互助担保基金,形成中小企业信用互助担保,从而改善中小企业与银行谈判时的弱势地位,为中小企业争取更有利的贷款条件。
1.互助担保联盟模式的基本框架。中小企业在集群环境下成为互助担保联盟的主体,同时也是互助担保公司担保基金的主要出资者和融资的需求者。互助担保公司以中介的方式,联通企业和政府、协作银行和民间资本。协作银行和民间资本分别作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资金提供者,地方政府作为互助担保公司担保基金的出资人并在政策上支持互助担保公司。此外,企业与企业间可以通过赊购(销)、预付货款等方式实现类似银行同业拆借的短期资金需求。
2.基本运作方式。
第一,组织形式。政府通过税收减免、风险补贴等方式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牵头,吸引有意向的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组成互助担保联盟。联盟按照商业化模式运作,建立各种配套部门,负责办理中小企业的入会、贷款申请、组织调查、组织评审,并负责与协作银行的业务往来及关系维持与拓展等日常工作。互助担保公司以首先满足会员企业需求为主,其次依据业务状况,若有剩余能力可为会员外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增加公司收入。
第二,担保基金的来源。互助担保联盟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提供的启动资金;企业缴纳的股金;企业一定比例的有效资产抵押折现。政府向互助担保联盟提供启动资金,并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扩充互助担保联盟公司的担保基金,以及在政策上给与扶持。企业交纳股金,该股金也作为其贷款时的保证金;采用部分有效资产抵押折现,一方面有助于增加互助联盟的代偿能力,另一方面保障了企业的利益;另外,从企业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扩充股金。
第三,融资方式。互助担保公司中小企业借助互助担保公司的担保从银行获取贷款,但其所能取得的贷款最高上限由该企业的信用等级和其缴纳的股金以及入股资产共同决定。企业可以先与互助担保公司签订债务协议,然后由互助担保公司全额代偿担保,将债务协议转让与民间资本,从而利用民间资本实现直接融资。对于同一价值链上的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间的赊购(销)、预付货款等实现企业间的同业借贷。
(二)“观海听涛”模式
根据海洋经济中小企业集群的特点,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观海听涛”这一融资新模式。目前我国的互助担保机构绝大多数是在地方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建立的,在这些政府参股的互助担保机构中,政府往往过多地干预担保业务活动,致使信用担保重蹈政府干预贷款的覆辙,出现各种形式的指令性担保。另外,政府财政对互助担保机构的支持资金数额比较小,担保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股东缴纳的会费或股金,致使担保机构可运用的资金规模不大,互助担保发展缓慢。“观海听涛”模式可以克服政府不适当的干预,打破传统融资模式中企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三方的囚徒困境,引入促进融资环境完善的第四方。
1.“观海听涛”模式基本框架。
2.基本运作方式。第一,运作流程。首先,由集群中小企业寻求合适的担保公司为其融资提供担保。在这里,政府对集群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可以作为对于担保公司的一种反担保机制,降低担保公司风险。担保公司受理后,对集群中小企业的价值做整体分析,并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根据集群的项目状况寻找合适的投资公司,与投资公司在担保条件的协商上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当企业现金流发生未预期的变化而导致财务危机发生并进而无法按时偿付银行贷款时,投资公司将为企业带来现金流用以偿付银行债务并保持企业的持续经营,同时集群企业也要释放一定的股权给投资公司或者从利润中给予一定的红利。其次,各主体寻找合适的合作银行,取得资金并与银行商定贷款条件,包括利率、还款期限等。与此同时,政府给予银行一定的风险补贴,积极促成集群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贷合作。第二,“观海听涛”模式的适用范围。集群企业要有一定的资本市场价值。投资公司的介入是希望能从中取得一定的利润和收益,普遍而易于操作的方式就是集群企业释放一定的股权或分发一定的红利给投资公司,这要求集群中小企业必须要有能够吸引投资公司进入的亮点。集群企业要有技术优势,在资本推动下能获得快速增长。投资公司的投资行为十分慎重,在选取投资对象时一般都只注重能够进行技术创新、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这些企业在取得资金投入后,能够迅速摆脱财务困境,短期内实现盈利。投资公司尤其是风险投资公司,要求的都是高回报,因为他们承担着高风险,所以对于提供担保所能带来的回报将会决定集群中小企业与投资公司的合作能否实现。集群中小企业要合理估计自身实力,提出有价值的回报方式,吸引投资公司,促成合作。
3.“观海听涛”模式的创新与优势。其一,五方共赢———利益链的延展。对于集群中小企业而言,风司的介入,使得担保力度增强,有助于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取得资金,为下一轮投资打下基础。对于政府而言,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是其优化资源配置的责任,在这种模式下所扶持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科技型的中小企业,而是举凡有良好成长前景、能够受到投资公司青睐的,都将可能取得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能够从政府那里取得风险补贴,同时其他三方都承担责任,相当于又增加了一个安全系数,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会更容易实现。对于担保公司而言,为使风险降至最低,担保公司对于担保对象的选择十分慎重,投资公司的介入以及政府的扶持,使得现有的担保资本金能够担保更多的业务和拓展业务网络。对于投资公司而言,投资公司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银行发放贷款也绝不仅是为了能够按时收回本金,追逐利润是银行不二的选择。因此,在这个模型中,实际上是银行和担保公司在为投资公司筛选项目,构成了一个网状的项目筛选模式。其二,风险共担———合作链的博弈。在这个模型中,各主体之间既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又可以从彼此身上取得与风险相对应的收益。在构建模型伊始,各主体就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合作对象,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力图利润最大化。正是这样一个动态的合作博弈,维持了整个模型的稳定性,模型中的各主体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而且,政府的参与也为整个操作流程起到了引导与监督的作用。
三、对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相关建议
(一)政府及其相关机构
在蓝色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中,应突出海洋经济产业的集群优势与特色。在产业集群的发展初期,面对集群内基础设施不完善、企业合作意识不成熟,集群经济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围绕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完善集群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优质企业进入产业集群,为海洋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熟阶段,通过提供税收优惠、产业扶持等政策措施,重点建设集群组织联盟等中间组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为集群内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又好又快地发展。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与特点,大胆的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建立适合于海洋经济产业集群特点的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提高融资效率。中介机构作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可以利用掌握信息的优势,为集群组织联盟、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讯服务机构定期不定期地有关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的信息,为各利益相关者及时掌握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防范和化解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提供帮助。
第一,发掘隐性的海岛海洋文化资源,丰厚文化内蕴,增强发展潜力。增加海洋文化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海洋文化产品的品格,是扩大海岛海洋文化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的基础性条件。我们应把一些原先并不被看好的海洋文化资源逐渐开发成文化产品,以满足日益扩大的精神需求,并应着力丰厚海洋文化产品内蕴,提高其档次,增强其文化影响力。
第二,通过海洋文化节庆,逐步形成并发展有特色的海岛海洋文化企业。举办海洋文化节庆,展示当地的独特海洋风情,是推动海洋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海洋文化节庆应逐渐向海洋文化企业策划运作为主的方向转变,这样既可以省钱,也可以锻炼队伍,提高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经营能力,并能保持海岛海洋文化事业的长久发展以及节庆文化的长盛不衰。我们应尽力扶助发展本地的海洋文化产业,通过企业化运作的方式举办有关节庆,达到产业发展,社会满意,经济效益好的多赢局面。
第三,主动打破海岛封闭性,增强海洋文化企业的竞争实力。从海洋文化企业的角度看,此种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具有海洋文化策划的创新理念和实施能力、特色的海洋文化产品、符合海洋文化企业特点的科学管理机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适度的企业规模。市场经济不保护弱小,海岛海洋文化企业只有练好内功,主动走出去,熟悉岛外海洋文化大市场,参与岛外海洋文化大市场,才能拓展视野,扩大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海岛海洋文化企业经营者也应主动邀请外地同行、专家出谋划策,并吸收优秀的海洋文化产业人才来海岛工作,逐步提高海岛海洋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水平。
关键词: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机制;风险投资;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是指对国家的经济有重大影响,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或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按照联合国组织的分类,高新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技术以及管理科学技术。可见,海洋高新技术无疑是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没有形成海洋高新技术的统一定义和体系,我们把应用于海洋监测、海洋探查、海洋开发利用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的新技术理解为海洋高新技术。主要包括了海洋监测与探测技术、海洋深潜技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海洋深海采矿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海洋化学资源提取技术、海洋能源技术、海洋空间利用技术等。
1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特点
海洋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和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下面首先分析海洋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及其产业的特点。
1.1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1.1.1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产业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是高技术,它的研究和开发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技术突破的难度大,失败率高,这就形成了海洋高技术产业的技术风险;海上勘探成功率比较低,承担的经济风险也比较大:恶劣的海洋环境和灾害的频繁发生也是造成高风险的因素之一。虽然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的特性,但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也是高收益的产业。比如海洋石油的开发给一些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甚至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英国的北海油田、美国的墨西哥湾石油开发以及海湾国家的海上石油开发等。
1.1.2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各种技术的集成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可以说是集各种科学技术知识于一体的产业。海洋资源的分布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在不同的水域有着不同的海洋资源,各种海洋开发活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如海洋游资资源的开发,就要考虑到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因此海洋开发技术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
1.1.3 创新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既包括了知识的创新,也包括技术创新。在海洋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背后,依靠的是一整套海洋科学知识体系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如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物力海洋学、信息科学等。海洋油气理论的突破。可以指导寻找更多的油气资源:海洋生物技术的突破可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
1.1.4 国际合作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合作是指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资金、市场和管理的国际化。近十年来,世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其表现形式是地区贸易集团扩大了国际间贸易,加速了高技术、信息和资金的跨国界流动,如海洋油气资源的合作勘探开发,美国海洋石油资本向东南亚国家,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流动,加速这些国家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
1.2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特点及作用
海洋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一般包括技术的研制、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这样几个阶段,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个阶段技术成果都具有商品的性质,都具有潜在的或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且与产业化的模式之间存在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可以提升传统海洋产业,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并且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科技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作为产业化对象的海洋高新技术,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能够为其产业化活动提供现实可能性,一种不成熟的或者不具有领先优势的技术是不具备产业化的客观前提条件的。
二是从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看,具有按市场需求投资、生产和经营以及产供销一体化运行的特点。
三是从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效果看,其成果转化率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可以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实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对于国家海洋经济、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可以提升传统海洋产业,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把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建立在坚实的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产业,从传统的海洋经济活动到现代海洋高新技术在海洋开发活动中的应用,可以加速传统海洋产品的更新,向深加工、精加工、高技术发展,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推动作用,从而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传统产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
②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科技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海洋经济、海洋开发事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要提高我国海洋科技、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关键是依靠海洋科技的创新和进步,开发出更多更有竞争优势的海洋高新技术成果,并使之产业化,从而在国际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同时,通过海洋高新技术的引进和输出,加强我国海洋高新技术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更好地促进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所形成的产业是高度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是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社会商品生产融为一体的产业,可以加速海洋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同时,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将技术创新与传统产业作为一体来研究、开发和利用,使研究开发直接建立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从而使其成果具有直接的应用性和民用性,保证了海洋高新技术能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机制分析
对于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一般可以这样理解,即把对海洋经济有重大影响、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能形成产业的高新技术通过产业化的方式,进行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生产和网络化营销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使海洋高新技术的研究、中试、制造和推广应用全面实现商品化经营。
2.1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在机制
科技成果的出现如果不是以市场为导向,能够适应市场要求的,则这样的科技成果就不具备产业
化的条件和要求。而海洋产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才是海洋高新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研究海洋产业的科技成果如何运用到生产中,也就使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海洋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可以分为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应用推广。基础研究是一切产业化行为的基础,通过基础研究可以形成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它们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而可以进行应用研究,通过技术开发可以形成新的技术和产品,通过技术发展科技最终可以形成多规格产品的规模生产技术,实现海洋高新技术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变:最后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和扩散可以形成产业化、国际化的生产模式。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应用推广,最终实现海洋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2.2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投资金融支持机制
海洋高新技术的高风险性、多方面性、国际性等特点决定了海洋经济活动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领域,是高风险、高投入、回收周期长、专业参与性高的产业。目前,融资障碍是我国海洋科技与产业分离,高新技术产业化迟滞的主因,要化解这一矛盾,必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组织结构设置,使资本市场和创新产业有效结合。风险投资就是在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它能有效化解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障碍。
风险投资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起着推动器的重要作用,它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孵化器”。在海洋高新技术企业中,科研、中试、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并且投资规模越往后越大,可以说资金是海洋高技术向商品转化的“媒体”。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为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可有三种筹措资金的方式:企业积累、向银行借贷、通过证券市场融资。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耗资巨大,单靠企业自有资金往往捉襟见肘。而银行在贷款时通常以稳健为原则,强调收益与安全并重,因而普通银行不愿向海洋高新技术企业所从事的具有高风险的研发项目融资。虽然证券市场汇集大量的民间资本,但证券价格的不规则波动使得证券投资本身就是一项风险投资。风险投资通过聚集社会闲置资金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风险资本,对科研成果的转化进行投入,缓和海洋高新科技风险企业对初期资本大量需求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有利于提高海洋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缩短转化周期,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3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产业集群外部支持机制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技术传播,同时由于企业密集和资本密集,从而使得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能够更快的得以实现。这种建立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方式不但能够推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而且能够推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存在有几个基本要素单位:海洋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其促进产业化运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能够通过中介组织的介入把科研机构、政府以及企业联系起来。海洋高新技术大多衍生于大学、科研院所。通过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桥梁作用的发挥,使这些科研院所、大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能够迅速在集群内得到企业的资助,从而尽快实现产业化。同时由于集群优势的存在。更容易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模式,从而有利于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
二是集群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结果。海洋高新技术产品处于不断的动态知识更新状态之中,因此要求企业不断的学习和创新。这些企业主体之间为了保持竞争地位,需要不断的创新和积累,因此客观上诱发了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与之具有联系的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服务机构等的资源、经济要素的关系,进行更大的投入进行技术研发,并产生强烈的变高新技术为现实生产力的意愿。
三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自溢出效应。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自溢出效应指的是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和成果会被迅速地共享和仿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技术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即“外部性”,而自溢出效应是其主要的表现。知识和信息在产业集群内的迅速和大规模的流动,会产生一种知识的自溢出效应。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的某一个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之后,有利于其提高市场份额,增强竞争的优势地位,但同时也为集群内的其他企业带来启发,纷纷仿效。因此有利于提高整个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3 海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影响因素
海洋产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技术的成熟程度、市场需求状况、要素投入能力、基础产业状况以及国家政策等。
3.1 海洋高新技术的成熟程度
成熟的技术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并不是所有的海洋高新技术都可以产业化,能够产业化的海洋高新技术首先要具有创新性,在国内外应处于领先地位,这样的技术进行产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可以实现企业海洋产品的差异化,进而在市场上具有优势,获得超额利润,这是企业投资进行海洋高技术产品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利益;其次这些海洋高新技术要具有完善性的特点,没有做到完善的技术是不可能实现产业化的,这里的完善不仅要做技术上的考虑,更要做市场方面的考虑,也就是在技术和适应市场两方面实现完善;最后,这些海洋高新技术要具有可操作性,这主要指实现从概念产品到实物产品,商业蓝图到生产作业,原材料到商品转化的现实性。因此,并非所有的海洋高新技术都可以产业化。只有具备了创新性、完善性以及可操作性的高新技术才可以实现产业化。近期可以产业化的领域主要是海上石油、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能利用等。
3.2 市场需求规模
任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而制约生产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规模,因此,只有那些具有很大市场潜力的海洋高新技术产品才具备产业化的基本前提。海洋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的目的就是实现社会化的大生产,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福利,这也是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反过来说,也正是有了市场需求才有了技术创新的动力。没有市场需求的海洋技术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社会对该技术以及其物化的产品有比较广泛、持久的需求,包括终端性消费需求和中间性生产需求,从而具有一定规模的长期、广阔的市场,这项技术才有可能实现产业化。
因此。在实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时,必须客观地考察市场需求的种类、数量、特征、内容等,以此决
定产业化的重点时机、进度与规模。要以商业化为出发点,以产业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这是世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所普遍遵循的规律。要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导向,尽快从科技基础着手,在重点领域展开攻关,使海洋高技术产业化成为新的海洋经济增长点。
3.3 基础产业状况
任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不可能孤立地产生和发展的,从其孕育形成到产业化的过程中,始终需要一定水平的基础工业和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撑。这些基础产业为其发展提供能源、原材料、交通、通信等各方面的支持。任何一项海洋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过程都离不开相关基础产业的支持,特别是陆域基础工业部门的支持。在新科技革命带动下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与过去的传统产业有很大不同,它们不再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大宗货物,而更多需要的是技术和信息的支持。而海洋高科技产业又有自己的特点,它所需要的技术并不是单一的某一方面的技术支持,它更需要的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性技术。因此,考察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产业支撑状况,所需要考虑的情况更为复杂,具有多样性。
现代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环境与以往的产业大不相同,以往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能源等物质条件。而现代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更多的则是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并重,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
3.4 要素投入能力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资金密集、投入密集。因而是一种高要素投入的产业。它所需要的科技人员的数量,相当于成熟的低技术工业的5倍,技术工人数量比传统的制造业多70%。它还需要巨额设备投资。除了科技人员、资金、设备的要素投入之外,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还要有得力的企业家和营销人员、发达的信息网络,以及相适应的政策和管理体制与之相配合。
一、建立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据国家海洋局的《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6987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0%。其中,海洋渔业总产值4402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25.92%;海洋交通运输收入2940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17.31%;滨海旅游业收入5052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29.7%。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作为海洋支柱产业,占主要海洋产业的比重近四分之三,其中滨海旅游业位居各主要海洋产业之首。海洋经济总体水平在世界海洋国家中已处于中上水平,一些海洋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海盐总产量和沿海主要港口全年吞吐量蝉联世界第一。同时,我们也应看到2005年我国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的产值分别只占到海洋产业总产值的4.81%,4.35%,产业规模不大,增长幅度缓慢;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海洋化工业、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的产值分别只占到海洋产业总产值的0.28%,6.42%,1.72%,1.20%[1]。这些海洋新兴产业规模整体偏小,带动效应不足,产业效率低。要使我国海洋新兴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应制定恰当的产业政策,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大力扶持新兴海洋产业。要使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着力建设一批海洋产业区和新兴海洋项目,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海洋产业带,提升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促进海洋产业集中度提高、产业聚集力和带动力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形成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
2、对新兴海洋产业,国家应在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科技协作等方面提供支持,以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海洋未来产业技术储备的研究,促进海洋未来产业的发展,逐步开发海洋清洁能源和深海采矿业、海洋信息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不断开拓新兴的海洋空间利用领域,不断形成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4、在大力扶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方面,对海洋第一产业,在保障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的同时,海洋捕捞渔业要努力保护近海资源,积极发展远洋和外海渔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促进海洋渔业从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调查开发新的渔业资源,积极推广名优新品种和生态养殖模式,要加强海洋生物技术开发研究,逐步向海洋农牧化发展。
5、积极调整并发展海洋第二产业。着力培育港口运输、临港工业、船舶修造、海洋能源及其利用等主导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进行结构调整,优化港口布局。通过优化布局和资源整合,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体系。适当加大投资规模,积极吸纳国外和民营资本,加快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步伐,进一步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压力。
6、继续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优化滨海旅游资源,培育发展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历史文化、都市体验为一体的滨海旅游业,使滨海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二、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提高海洋产业的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海洋科技创新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临海国家都把开发海洋定为基本国策,竞相制定海洋科技“开发规划”、“战略计划”等,把发展海洋科技作为战略性投资,摆在向海洋进军的首要位置,把海洋科技作为世界新技术革命最重要的内容来对待。中国是海洋大国,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提高海洋产业的竞争力,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显得不十分协调,这已成为影响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面对世界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这个中心环节,促进海洋综合开发。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快速升级,提高海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从海洋资源消耗型向海洋资源节约型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关键:
1、海洋科技创新要高起点发展。要在吸收和采用国际最新的科技成果的基础上,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发展我国的海洋高新技术,特别是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养殖技术;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海洋产业循环经济利用技术等方面。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海洋科技创新要面向市场,加大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对海洋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要从科学上的可行性,设备、技术和开发的可行性,经济效益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规范技术交易,加强技术市场的中间环节,建立情报、信息、、风险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中间机构。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根据市场发展对海洋产业和产品的需求,提业发展和产品开发的技术支撑,保证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衔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3、科技创新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联合攻关。要根据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技术发展、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能力,确定相关领域和重点发展技术,联合攻关重点海洋科技创新项目,提高海洋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
4、加强海洋科技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人才是关键。应及早研究并采取对策,通过健全海洋教育培训体系,营造让大批优秀的青年海洋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优化海洋科研人才结构,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海洋科技队伍。
5、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为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利用市场机制,大力拓展投资渠道,积极推进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资资本参加开发海洋,增加社会力量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6、加快科技创新机制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成熟的海洋科技成果和国际先进的海洋管理理念和手段,扩大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使我国在海洋科技创新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完善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建设,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是台风及风暴潮灾害多发区,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海洋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仅次于内陆的洪涝和风沙等灾害。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频发,影响范围广,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部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2.4亿元,较2004年增加约5倍,为194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2]。近年来,我国海洋灾害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和完善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建设,研究评价海洋灾害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各类海洋灾害的特征、分布规律、发生机理,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对策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包括海啸预警在内的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和海洋防灾减灾应急响应系统,该系统在海洋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现有的海洋防灾、减灾预报系统,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家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和海洋防灾减灾系统,争取把海洋潜在灾害损失降到最小,为海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全面服务。
1、加大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的资金投入。应将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纳入国家、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加大资金投入,使海洋灾害应急机制的日常运作和信息化建设所需经费得到保障。切实做好应对灾害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确立海洋预警预报服务系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预报灾种等,使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在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完善海洋灾害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和海上应急救助系统。国家海洋局应会同有关部门和省、市建立相应的信息交流机制和协调机制,强化对海洋灾害日常的监测和信息报送、,实现海洋灾害预警预报远程会商系统,积极开展多种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方法的开发与应用。通过这些系统,提高海洋灾害的监测技术水平,及时监测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移动和消亡,迅速传递灾害信息,有效地指导防灾和救灾工作。建立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科学有效的防范体系,加强指挥协调,逐步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
3、提高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处置能力和水平。对重点区域,如海滨城市、海滨集镇、沿岸护堤等,应具有完整的地形测绘资料,根据不同灾种和地区制订应急预警实施方案。内容包括应急监测预警报、信息、人员物资转移、组织疏散,应急避难场所及设施的确定,救援队伍的组建,救灾预备、紧急救援支撑体系,灾情调查评估、灾后恢复重建措施等。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海洋灾害预警预防能力、应急决策能力、应急保障能力、现场处置能力、恢复重建能力;增强公众个体的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社会的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海洋灾害给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4、建立和健全海洋防灾、减灾、救灾服务保障体系。海洋灾害破坏力大,造成的损失巨大,人们对海洋灾害的抵御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建立海洋灾害的保障体系十分必要。海洋灾害保障体系应是以政府救灾、灾害社会保险和灾害商业性保险为主要力量,以灾害互助保障与灾害社会援助作为辅助力量的多种灾害保障方式并存的灾害保障体系。通过海洋灾害保障体系的建立,达到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尽快恢复灾后重建。
5、积极开展海洋灾害防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海洋灾害无国界,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中的许多方面,如海洋环境监测,灾害信息的全球收集、传输和交换,海洋灾害诊断分析、预报以及海上救助等方面,都需要国际间、地区间的协调与合作。减轻和防御海洋灾害是全人类的事业,有必要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3]。
四、强化对海洋资源环境约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海洋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对环境、资源的负效应也日益显现出来,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能源短缺,海洋环境污染,海洋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已成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强化对海洋资源环境约束,有效配置海洋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晨
当前,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就是要以海洋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为核心,依托循环经济技术,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形成海陆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应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立健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促进机制。国家应出台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应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海洋新兴产业、降低能源消耗、清洁生产、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认识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制定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应有重点、有层次推进。海洋循环经济的重点应放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比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和具有较为成熟的海水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产业领域。我国海水综合利用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已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沿海缺水城市应在海水的综合利用方面优先推进。重点发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技术,降低成本,扩大海水综合利用的产业规模,推动海水资源产业化的全面发展,改变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结构,促进沿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支持和鼓励海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政府应及时向社会有关海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加快循环经济法规标准体系建设,设立海洋循环经济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海洋循环经济核算体系。
已有研究表明,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生物和空间等资源,以海洋资源为依托的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1-4]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有关海洋的国际公约、发展议程或行动计划相继出台。海洋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成为全球性共识,沿海国家开始大力推行海洋强国战略,纷纷推出海洋开发计划。[5]如1999年,美国即开始实施“国家海洋经济计划(NOEP)”;日本也非常重视海洋经济,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提出了“以海洋能源保护大海安全”的研发口号,开始对海洋能源加以开发研究;1997年又制订了《海洋开发推进计划》,提出运用科技以加速海洋开发。近年来,日本全方位推进海洋开发与建设,形成了海洋产业与海洋科技联动发展的基本格局。中国也深刻意识到了海洋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并加快融入到海洋经济发展热潮中。据统计,近年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总产值已从2001年的7234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8439亿元,10年间增长了4倍多;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迅猛,2010年总产值达35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从2001年的4.7%递增到12.8%。继国务院先后确定山东、广东、浙江3省为“全国海洋经济建设试点省”,2011年3月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提出:坚持“以海引陆、以陆促海、海陆联动、协调发展”,注重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形成重要海域基本功能区,推进构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①作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港城宁波集港口优势和区位优势于一身,拥有优越的自然、人文及社会经济条件,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占据重要的核心位置。目前,全市正积极响应国家及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向海洋经济强市跃进。显然,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宁波市核心区为例,就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的国际合作问题进行较深入分析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无疑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二、示范区建设开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海洋经济是一个完全开放和不断发展的经济系统。开展国际合作,不仅是海洋经济开放性的内在要求,也顺应了“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宁波海洋资源比较丰富,海洋产业基础扎实,港口条件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显,但也遇到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生态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对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阻碍。建议通过加强“国际合作”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国外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海洋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示范区及全国海洋经济发展。
(一)必要性与目标分析
1.优化海洋资源与要素配置的需要。由于各国和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具有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互通有无,促进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为各国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要素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和地区之间不仅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文化领域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各国和地区经济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程度大为加深。由于历史、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各国和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此外,海洋经济主要是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主的生产活动,而海洋资源开发是一项风险大、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的活动。对此,宁波可以利用海洋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来为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服务,而发达国家或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资金或者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来投资宁波的海洋产业以取得丰厚的经济收益,最终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2.协调海洋资源利用矛盾的需要。如前所述,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掌握着未来。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以海洋及其空间资源为基础的海洋经济成为各国海洋利益角逐的焦点。但由于海水的流动性,海洋天生就是个一体化区域,纵使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各国海洋区域权利进行界定,但涉及海洋的争端仍时有发生。我国南海更是争端多起的海域,多国觊觎着南海丰富的资源,纷纷提出管辖的要求。这种因争端引起的资源所有权纠纷,导致开发利用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并有激化的可能。春晓油田开发向周边省市提供了丰富的天然气,但也引起了日本投来觊觎的眼光——由于油田距离日中中间线只有5公里,日方认为油田开采会带来吸聚效应,进而损害日本的利益。声称如果中国决定在“春晓”油气田开展生产活动,日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对中日关系带来一定挑战。此外,一些渔民海洋意识缺乏,经常忽视海洋法的规定,去他国海域进行捕捞;海洋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也造成了他国海域的污染。类似矛盾和冲突,都需要通过“国际合作”这个平台解决。
3.解决共同性海洋问题的需要。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逐渐加深,开发利用的程度不断深入。但这片辽阔的水域仍有许多不为人所知之处,也存在着众多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例如,海洋灾害海啸、地震等此起彼伏,尤其是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起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露使世界大为震惊,也使人们对海洋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人类开发海洋或者由于意外事故而引起的海洋资源锐减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等,也时常发生。显然,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及灾害的预报等海洋事务,也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加以解决。
(二)可行性与潜力分析
宁波是海洋大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较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同时,宁波已经与许多海洋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实践,加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和较强可行性。
1.要素资源的互补性。宁波发展海洋经济资源基础雄厚,包括漫长的海岸线、辽阔的海域、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优势以及富饶的滨海旅游、渔业等资源。其海域总面积达9578平方千米,海岸线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特别是港口优势明显,在国内港口排名第一,在世界港口无论是货物吞吐量抑或是集装箱吞吐量都位居全球前十。而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一些自然因素的制约,资源条件存在一定的局限,双方合作开发潜力大。近年来,宁波审时度势,认识到自身海洋资源优势,加大对海洋科研的投入,并且拥有宁波大学生物学院、宁波海洋开发学院、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学院等海洋科研机构,拥有9家海洋与渔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在海洋科技方面取得重大的进步。但与海洋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仍不乏存在差距,诸如:深海勘探以及大洋钻探方面与世界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国的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热能转换技术;日本在海洋图像与数据处理和地球变化方面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双方在要素资源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互补性。
2.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关系到港口物流、临港工业以及一些海岸带产业的发展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到海洋经济的规模。由此可见,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重要基础。宁波由于自身优势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的倾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以及设施间的有效配套衔接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杭州湾大桥的建成以及甬台温铁路的通车,使得宁波的交通大为改善,港口集疏运网络日趋完善。现阶段,浙江省以及宁波市正加大对一些海岛的基础设施包括能源、电力、水利等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提高这些海岛的基础设施水平,以便有效开发当地的海岛资源。近年来,宁波市一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成了海岸及市区的防洪工程,海滨地区防御台风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些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宁波开展海洋经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以及提供了硬件基础。
3.雄厚的海洋产业基础。当前宁波海洋经济初具规模,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海洋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一位。现阶段,宁波已经形成了以临港大工业为支柱,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运输业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海洋产业体系。其中,临港工业在宁波工业中的比重已达三分之一,主要以钢铁、造纸、机器设备、石化、能源及汽配和修造船为主,并形成了产业群。宁波拥有丰富的海岛资源以及滨海旅游资源,滨海旅游业不断快速发展,日渐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兴海”战略的实施,海洋生物产业、海洋清洁能源业等高技术产业开始起步,目前宁波有宁波超星海洋生物公司、宁波海浦生物公司、绿之源、大红鹰生物等海洋生物产业。海洋清洁能源主要有海洋风能、潮汐能等。以海洋风能为例,目前慈溪鹤浦风电场、象山檀头山风电场、高塘岛风电场和北仑穿山半岛风电场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些都为宁波发展海洋经济,开展海洋经济合作奠定雄厚的海洋产业基础。
4.显著的对外开放优势。早在1842年,宁波就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30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宁波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宁波与世界其他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特别是入世以来,宁波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其中利用外资在宁波对外开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0年宁波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95个,合同利用外资4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实际利用外资23.2亿美元。宁波是一个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地区,2010年宁波外贸进出口跻身全国前十名,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29.04亿美元。宁波拥有众多开发区,包括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宁波出口加工区,这些区域外向型高,开发开放较为完整;此外,这些区域还设定不同的优惠政策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目前宁波有众多外资企业,包括韩国三星重工、美国埃克森公司、日本岩井、印尼金光集团、泰国正大集团。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宁波在引进外资、技术及管理经验上有众多招商引资的创新举措,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示范区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的路径与策略选择开展海洋经济国际合作,不仅是促进宁波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具备了一系列有利条件。尤其是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合理利用国外要素资源和巨大市场,提高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实现海洋经济振翅腾飞。
(一)引进国外资金及先进技术,促进海洋资源有序开发资金与技术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虽然宁波经济实力雄厚,民间资本充裕,但其海洋经济投入较海洋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对不足,更缺少先进的核心技术,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不足。对此,可以通过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如国际信贷合作、国际融资合作以吸收国外资金,充分利用国外风险投资,实现资金与项目的对接,包括无人岛的开发利用;同时发挥宁波渔业资源丰富的相对优势,鼓励外资企业直接或间接投资,促进海洋经济与渔业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进程。技术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包括引进国外海洋科技人才、召开科技专题会、专家互换、交换科技情报、建立联合科研机构与培训中心或进行设备进出口等方式,学习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稀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配置水平。换句话说,加强国际合作不仅在于引进资金、技术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人才与先进装备的引进,改进管理体制,提高海洋经济创新能力,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
(二)加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许多海洋经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投入都很高,并给予了相关政策支持,形成了海洋产业园。如美国的大西洋海洋生物园和夏威夷海洋科技园、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海洋产业园以及日本的海洋科技中心。但受技术、资金等方面制约,目前宁波临港大工业突出,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清洁能源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及海洋新兴产业并给予战略支持。宁波可以与国外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合作,通过利用国外的科技成果,着力建设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为宁波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途径,为提升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撑;还可以积极引导国外企业加盟,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促进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三)健全相关法规和合作机制,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和环境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优良的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发展将是无稽之谈。沿海各国对海洋开发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公共海域资源与环境也造成了极大污染和破坏,特别是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防范能力差,生态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当今国际社会最具权威的海洋法规,公约明确表示各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为此,各国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必须履行公约义务,同时树立全球意识,对一些欠发达国家进行海洋环境保护援助。为此,宁波应大力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治理工作,在制定外商投资优惠政策时,进一步明确海洋环境保护的义务,规范外商的行为,做好减排减污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东盟、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组织在海洋环境保护的作用,构建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包括健全针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基础及具体操作程序,设立专门的负责机构,明确海洋环境问题预防及解决措施和方法,促进宁波及全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金融系统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也日益加深。美国作为经济大国,其货币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国际影响越来越明显。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受到其他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也更加显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条件日趋完善,在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海洋产业,把发展海洋产业列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因此,探讨中国海洋经济在发展转变中面临的国际冲击十分必要。Kim和Soyoung(2001)对1974年—1996年间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美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他国经济的发展有正向的影响[1]。Mackomiak(2007)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可以解释新兴市场经济体宏观经济波动的3%到6%[2]。贾俊雪,郭庆旺(2006)利用1992年—2005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美国经济冲击对中国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3]。李星(2009)研究了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她认为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主要是通过金融与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进行传导,其中包括直接的传导,如进出口需求波动,也包括间接的传导,如世界利率对中国的冲击[4]。庄佳(2009)对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美国货币政策的冲击通过政策渠道、贸易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对中国产出造成影响[5]。本文基于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一般原理,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和评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海洋经济的影响,以期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1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汇率的角度分析,美国增加货币供应量将导致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引起中国海洋经济出口市场需求量的萎缩,不利于中国海洋出口企业的成长。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减弱了海洋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利于出口市场的扩张。另外,由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引起国际资本流入中国,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给企业成长带来诸多压力。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发展迅速。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通货膨胀预期、人民币升值等现象,会对中国海洋产业造成较大冲击,进而引起海洋经济周期的波动。2010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15531亿元,比2009年增长13.1%①。2009年—2010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如图1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在海洋经济增长中占较大比重。近年来海洋油气业得到快速发展,其对中国海洋经济的贡献也越发明显。四个产业在2009年和2010年占海洋经济的总比例分别为82.2%和87.5%[6]。
1.1对中国海洋渔业的影响
美国增加货币供应量对中国海洋渔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美国货币宽松政策使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使水产品出口企业的财务成本增加,影响出口企业的利润;二是人民币相对升值使得中国水产品的外部需求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及盈利;三是中国海洋渔业产业海外融资的困难加大,影响中国海洋渔业的长期增长态势。
1.2对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海洋交通运输业涉及了港口设备器材、运输业、交通运输船舶、港口物流产业、相关保险产业等40多个产业。美国货币供应量增加一方面导致了能源资源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国内流动性的增加导致了出口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这些因素导致了港口业务量增速放缓、出口货量下降的趋势。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具有明显周期性的高风险行业,在全球航运能力过剩、需求萎缩的情况下,中国航运周期呈现拐点。
1.3对中国滨海旅游业的影响
美国增加货币供应量对滨海旅游业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中国入境客源主要来自欧美国家,美国宽松货币政策使得美元贬值,外国消费者出游意愿降低;二是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入境旅游的价格优势降低,周边国家的滨海旅游具有了相对竞争优势;三是美国增发货币导致国内流动性增加,预期的通货膨胀降低了国内游客的旅游意愿。这些都对中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1.4对中国海洋油气业的影响
油气能源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海洋油气的需求越来越大,海洋油气业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中国海洋油气装备的进口,降低海洋油气开发的成本。美国增发货币导致世界流动性泛滥从而推动资源、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海洋油气资源出口的收益。从上述分析来看,美国增加货币供应量对中国海洋油气业发展具有正向影响。
2数据来源及处理
为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海洋经济周期的影响,本文选取美国的货币供应量M2的同比增长率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作为影响因素,分别用am2和huilv表示。对于海洋经济周期的定量描述,通过选取代表性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合成海洋经济状态综合指数,用该综合指数描述海洋经济周期的波动,并利用hp滤波法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海洋经济状态指数(zs,见表1)来反映海洋经济周期波动趋势,样本数据选择从1996年到2009年②。变量am2和变量huilv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标。
3实证研究
3.1数据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
3.1.1数据平稳性检验
在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时,需要先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变量zs、am2、huilv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不平稳的。D(zs)、D(am2)、D(huilv)表示相应的一阶差分值,D(zs)、D(huilv)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而D(am2)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都是非平稳的。综上所述,变量zs和huilv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一步做协整检验进行分析。
3.1.2协整检验
如果经济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就意味着经济系统不存在破坏均衡的内在机制。如果变量在某时期受到干扰后偏离其长期均衡点,则均衡机制将会在下一期进行调整以使其恢复到均衡状态。zs与huilv的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运用两种协整检验方法,得到一致的检验结果,即在5%显著水平下,变量间至少存在着两个协整方程,说明海洋经济周期波动和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3.1.3格兰杰因果关系
两变量间具有协整关系并不能说明它们具有因果关系,需要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确定两者在时间上的先导—滞后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由检验结果中P统计量值可以看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海洋经济指数的格兰杰原因,中国海洋经济指数不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格兰杰原因。在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影响分析中我们指出:一方面汇率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会对中国海洋涉外企业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外资对中国海洋产业的投资力度,这进一步对中国海洋产业的周期性波动产生了影响。
3.2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3.2.1VAR模型从式(1)可以看出中国海洋经济指数自身的滞后项和美国货币供应量以及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的滞后项对海洋经济周期的影响程度:除自身滞后项的影响比较大外,相对于美国货币供应量,海洋经济周期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较大,并且滞后两阶的影响大于滞后一阶。滞后一阶的美元货币供应量及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对海洋经济周期是正向影响,而滞后二阶的美国货币供应量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负向影响。
3.2.2脉冲响应分析
对zs,huilv两个变量的协整检验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受到随机干扰项的影响短期可能偏离均衡值。基于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进一步说明变量受到某种冲击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图2反映了10期内海洋经济hp滤波指数对美国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和汇率变动冲击的脉冲响应。zs受am2的冲击在第2期到第4期产生的是负响应,第5期到第7期产生的是正响应,第8期到第10期又转为负响应。zs之所以在正响应和负相应之间出现这么多的反复变化,是因为美国货币供给量增加对中国海洋经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一方面会导致中国海洋产业获得的投资增加,海洋产出增加;另一方面会带动中国海洋产业的原料价格、消耗的能源价格、员工工资等上涨,不利于海洋产业发展。zs的响应值出现的波动是这两种力量较量的结果,但从整体来看,zs的累积响应值为-0.4,说明美国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利于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zs对huilv冲击的响应值在第7期开始显现,一直到第10期均为负向响应,波动不大。zs对huilv的累积响应值为负,说明从整体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经观察可以发现,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对海洋经济周期的影响不明显,是因为现实经济中存在价格黏性以及厂商的生产调整需要时间。但是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中国,增加海洋产业的投资和基础设施的兴建;另一方面,使中国进口国外的大型设备变得成本更低,有利于海洋产业更新生产设备,扩大海洋产业生产能力。所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有利于中国海洋产业发展。
3.2.3方差分解
对zs进行方差分解,分析huilv对zs的贡献率,以更清楚地解释zs的波动原因。由表5可以看出,zs的波动除受自身影响外,还受到am2和huilv变动的影响。第一期zs波动只来自于自身的标准误差,所以为100%,往后逐期自身的贡献下降,在第10期出现回升。zs受到am2和huilv冲击的影响在第二期才充分体现出来,am2的冲击效应在第6期达到最大,以后有所回落;huilv的冲击效应比较平均,最大时22%,最小时为15.9%。可以看出,huilv的冲击对zs的解释能力高于am2的冲击对zs变化的解释能力,且每期huilv对zs的方差贡献率小于来自于zs自身的贡献率,说明zs增长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因素。
4政策建议
一国货币政策尤其是经济大国的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及结构调整的大局。结合前文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能较好应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提供决策参考。
4.1积极利用外汇市场投资工具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很大程度通过汇率的传导来影响中国海洋经济。海洋出口企业应积极利用各种外汇市场投资工具,避免出口产品的结售汇受到汇率变动较大程度的影响。同时,出口占比较大的海洋产业可针对自己行业的特点开发适合自己的外汇衍生产品。
4.2促进海洋产业出口产品市场多元化通过拓宽出口产品的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在拓展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同时,应加快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形成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提高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
在主题为“蓝色经济――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这届论坛上,400余位海内外海洋经济,科技,管理领域专家就区域创新集群与海洋科技产业化、海洋科技进步与蓝色经济区建设、深海战略与蓝色经济发展新空间、海洋环境保护与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八个方面的议题进行了演讲。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开幕式上表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富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有力、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发挥科技创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战略规划”这六个方面的工作。
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对各位嘉宾出席论坛表示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姜异康表示,山东省政府将以这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努力开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新局面。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做了题为“全力打造蓝色硅谷,当好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排头兵”的演讲。李群介绍,在未来5年蓝色经济区规划实施中,青岛拟组织总投资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资金,投向逾300个项目。分布的产业包括海洋产业、临港产业等。具体项目包括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等五个功能带动区。据了解,总投资逾120亿元的青岛新国际机场也将选址莱西或即墨开工建设。“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李群认为,青岛将努力在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进程中先行一步,当好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