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3 09:16: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发展的方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新时期 中小企业 发展方向 选择
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作为经济体的构成内容之一,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等特点,适应了市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在新时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通过中小企业来平衡经济发展的差异,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析
战略目标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市场和社会定位,这些定位既是各个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也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就我们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来讲,一方面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另一方面要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相互统一。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需要同世界经济形势相符合。本研究就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做研究,以期更好的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运动状态支持目标分析
运动状态支持目标我们从中小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分析,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在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中才能有效的前进。所以,中小企业的运行状态支持目标,就成为企业战略目标中最为主要的目标之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的支持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成为中小企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因为中小企业较多的存在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难以与大型企业相竞争,这就需要政府从企业发展环境、资金、政策等角度予以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动因。其次是社会服务要到位。因为中小企业其自我生存能力与大企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政府部门通过有利的措施,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社会资源等。
(二)中小企业运行结果目标的分析
运行结果目标作为中小企业内部机制,对其战略定位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运动支持目标能够为其发展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从根本上帮助中小企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企业自身需要构建科学的内部机制。首先要增加数量,因为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要体现在数量上面。其次,要不断的提升中小企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再次,要解决中小企业运行体系中的结构矛盾,帮助中小企业构建科学的产业结构。
(三)中小企业运行的社会效益目标分析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下竞争的主体,其利润是企业发展的保证,但是因为中小企业盈利目标同企业的社会效益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每个中小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不一定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因此,需要我们强调在中小企业运行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企业利润的实现,又要体现社会效益的科学化程度。随着我国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更多的人们开始重视通过投资来开办中小企业,更多的中小企业在社会上涌现,这对社会效益的产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与实践分析
(一)要全面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小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程度的不断激烈,具备了产品特色的中小企业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加强对特色中小企业的培养,是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各个地区的中小企业要根据市场、资源配置、劳动力等条件,全面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小企业,为更好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社会作用。
(二)做好配套型中小企业的创建于发展
在我们国家,很多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为国内一些大型企业服务的,通过中小企业的配套生产,来更好的促进资源的分配和劳动力的分工,为中小企业所在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生产群,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和人力支持。中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主要从事那些科学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低水平产业,产品生产只重数量,忽视质量,片面追求产品的低成本,因而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三)加大国有、集体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型、集体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要更好的实现中小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改革力度,通过提升中小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化,来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国家既要制定相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又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提高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作为较为特殊的企业类型,其公益性更为明显。要想促进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首先需要解决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政府的支持,即政府提供的扶持性资金,第二个途径是社区内成员的集资。这两个途径的合理使用,能够帮助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快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有效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员。新的时期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加强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方向的研究,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实现中小企业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新建.实现就业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跃[J].中国劳动保障.2009(05)
【关键词】企业 工商管理 现状 发展方向
企业工商管理即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及时代化管理理念来管理企业的经营决策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工商管理是企业领导层的必修课,包含着对企业形象的营造、帮扶着企业各项制度、理念的改进,塑造着鲜明独特的企业文化等,在企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企业工商管理是对企业组织活动的日常工作、人力资源、财务筹资、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全面化管理,是提升企业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获得经济效益,帮助企业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
(一)企业管理定位不清
当前随着国际大环境及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对企业管理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思想方面。企业不仅仅以营利为主要目标,还要履行社会责任及对员工的人性责任。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要转粗放型为集约型,要把创新及以人为本放在重要位置,以人的功效及创新思想、创新方法来提高企业效率。
(二)企业管理制度缺乏
好的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能使企业政令通畅、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并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条件。缺乏有效的企业制度能让企业陷入瘫痪、造成信息封闭、人员懒散,难以做到对市场、销售、产品的有效配合。当前企业管理制度的缺乏及不完善,难以做到环节环环相扣,难以做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管理应用落后
由于我国当前企业制度尚不健全,企业管理者素质及管理理念不高,致使企业工商管理对企业经营贡献有限。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尚未发挥出巨大功效,也就停留在人员工资及社保福利等管理工作方面,真正起到人力挖掘及如何提升人的效率方面成效显微。同时,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也难以做到有效洞察,无法提供长远的发展规划,使之无法与企业紧密结合,无法成为企业核心,难以为企业提供有力支持。
(四)企业文化建设不足
企业只有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才能实现企业全面发展。企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但当前多数企业文化建设形虚设,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理解片面,难以让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导向、推动作用。
二、企业工商管理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的企业工商管理正经历长久而深刻的变革,要在此种找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之路,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大力增强企业诚信意识
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重要条件,只有企业诚信才能让企业经济效益稳定增长,才能建立正常、规范化的经济秩序,才能形成良性、健康的市场环境及社会氛围。因此,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必须要积极创建企业的信用体系,以诚信生产商品、以诚信销售、以诚信售后。只有坚持诚信的理念,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足,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深远发展。
(二)重视对人的管理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元素,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企业必须重视对员工的管理,重视对员工思想政治、业务水平、日常生活、绩效薪酬及培训等方面进行关系和重视。在企业未来发展中,人员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要极力处理好之间的问题纠纷,让他们善于利用自己的管理知识来管理工作,进而发挥他们的能效。管理人才多由高校及相关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企业可以高校与培训机构签订合作意向,要求管理人员一专多能,让专业的管理人员既有系统的管理知识,又有实际的工作能力,多才而精务的管理人才是今后企业管理人才的方向。
(三)走国际化道路
企业要做大做强,要以核心竞争力冲破阻碍,要让企业持续发展,国际化是必经之路,尤其是对于那些竞争激烈产业尤其如此。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多数产业在国内市场已经饱和,要留守国内市场不仅需要强大的实力,而且利润还微乎其微,只有将眼光投向国际市场才能继续壮大发展。然而当前国内多数企业都不约而同内化矛盾,以价格战争抢国内市场,最终得不偿失,无利可图。由此可见,只有走国际化道路,才能产生更多的价值,才能让企业走得更加深远。
(四)培育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核心技术及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指标,实现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能有优化资源配置,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核心技术是企业独有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属性,因此企业应在工商管理过程中分析现状,立足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对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改革,实现竞争力的提升。企业需要在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资金、科技、人力,才能加强自主创新,才能赋予企业长久生命力。
三、结语
当前的企业工商管理需要立足时代背景,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制定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并通过技术创新及理念创新,以企业核心竞争力及企业文化才能占据市场,才能实现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不仅如此,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解读,结合不断发展的时代,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做到经久不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子木.浅论新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科技博览,2011.
[2]陈子琼.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分析及发展趋势[J].大众商务,2010.
面对如此现状,业内一些人士开始担忧,企业报是否还有其生存的必要?企业报今后将如何发展?
企业报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发展
企业报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企业中有效地发挥着宣传政策、示范导向、沟通上下、传递信息、服务经济、连接市场、展示形象、维护权益、动员职工、凝聚合力、聚焦热点、监督舆论、陶冶情操、传播知识等多种功能,在企业的舆论宣传中起着其它报纸无法替代的作用。
企业报的作用,决定其存在的必要性。
一、企业报是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兴办起来的。企业的存在是企业报生存的基础,可以说,只要企业不倒闭,企业报就会继续办下去,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企业的壮大而壮大。
这是因为,企业需要有自己的“喉舌”,需要自己的形象代言人,需要自己的发言人,需要信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现代化规模企业,这种需求显得更为强烈。就笔者所在的包钢来讲,企业在创业之初,就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创办了《冶金建设》——《包钢日报》的前身。到1957年,包钢大规模工业建设起始,也是《包钢日报》正式诞生之时。从此,《包钢日报》如影随形,见证着包钢的发展壮大。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包钢处于职工发不出工资、维持生产的最困难时期,《包钢日报》也一直坚持正常发行。1998年,包钢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工人员大量压缩。企业思想统一、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决策的宣传贯彻、企业各层面的信息沟通等等,更多地依赖《包钢日报》以及其他媒体的作用发挥,而不是通过会议或政工人员的上情下达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这样讲,随着企业的大发展,企业报的作用会随之增强,而不是削弱,更谈不到生存危机。
二、企业报与市场竞争无关。企业报完全依靠企业投资生存,免费向企业职工发行,企业报与其他党报以及行业、社会报纸不构成竞争。企业报由于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不可或缺。它也不会影响其他党报党刊在企业的订阅,更不会因为其他党报党刊在企业的发行而受到排斥。企业报与市场的关联仅限于关注市场变化,提供信息为企业发展服务;宣传企业,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推动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报有一定的创收压力,参与广告市场的竞争,但其根本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发展和实力。所以说,企业报无须面对严酷的报业市场竞争。
企业报发展压力巨大
企业报没有竞争对手,无生存之虞,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安享太平、安于现状,其发展压力更大。
企业报是为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而生存发展的。因此,企业报的发展压力主要来自于企业的需求。如何适应企业的需要,为企业发展提供满意的服务,是企业报人面临的严峻课题。企业报的发展目标是做精做强,而不是规模的扩大。企业报不能以扩大规模为发展方向。很显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发展,企业以及企业各单位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息交流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他报纸可以通过扩大规模、增加版面来满足这种需要,只要有市场就可以滚动做大做强,企业报却不能,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实力决定着企业报的规模。企业报能不能通过市场化来实现规模的扩张?实践证明此路不通。前几年,包钢新闻中心内部也有人提出《包钢日报》市场化,其理由是依托包钢,将免费赠阅改为收费订阅,在保持现有发行量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发行,从而扩大发行量,并依赖市场实现滚动发展。但通过论证,企业报报道内容限于企业内部,在社会读者群中没有什么影响力,也谈不到什么可读性,没有市场前景;抛开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就会降低为企业的服务功能,企业还会买单吗?事实也是如此,据了解,《本钢日报》是全国各大钢铁企业中第一个步入市场的企业报,经过几年艰难运作之后,不得不重新回归。由此可见,企业报必须依存企业,否则就会失去生存基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企业报为企业服务的宗旨不可动摇。企业报规模的扩张只有依赖于企业的大发展、实力的大增强。
企业实力决定着企业报的规模,资金投入超出企业的承受力,企业报的规模发展就走入了死胡同。以有限的规模、有限的版面,要满足来自企业方方面面的需求,要为各个层面提供良好的服务,企业报的发展压力更为巨大。
对做精做强企业报的认识
企业报欲做精做强,解放思想是先导。
笔者在《包钢日报》从业15年,参与和见证了《包钢日报》的快速发展期。结合《包钢日报》不断做强的发展历程,就企业报如何解放思想、强化服务,不断做精做强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办报理念,突出服务功能。要树立“以有为求支持”的理念。《包钢日报》隶属包钢新闻中心。包钢新闻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明确提出了“服务于大局,为职工说话”的办报理念。这一理念,首先突出强调的是服务,既要为维护公司大局稳定健康发展服务,又要为职工群众服务。
二、加强策划,做强主题报道是提升企业报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强化服务功能,企业报报道内容必须紧密围绕企业当期中心工作来进行,要为企业当期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把企业当期中心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急迫性,以及企业员工工作努力的方向和途径等,通过创新的报道形式,反复不断地向广大职工讲清楚、说明白,在潜移默化中让广大职工接受这种形势任务教育,形成内化了的思想,指导工作,支配行动,推动企业中心工作的快速实现。
三、把握尺度,做好监督报道。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媒体发挥监督作用难,企业内部媒体发挥监督作用更难。但作为媒体要提高服务功能,搞好监督报道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企业报进行监督报道不可避免地涉及左邻右舍的兄弟单位,同时,企业报的发展也离不开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企业报无法实施对企业的监督,很难想象企业办的媒体会反过来自揭伤疤。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监督报道?这就是一个尺度的问题。尺度把握得好,这种监督报道不仅不会招来非难,而且其积极效果会非常明显:其一,有利于企业某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二,为职工群众办了实事;其三,提高了企业报的影响力和地位。
四、加强横向联合,拓宽覆盖面。企业报也要注重扩大社会影响力,这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力的要求。企业报的影响力源自它的覆盖面。近年来,包钢新闻中心大胆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在努力提高为企业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在扩大覆盖面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积极参加协会,诸如全国记者协会、全国冶金新闻工作者协会、内蒙古记者协会,与协会成员单位互换报纸。其次,面向社会创办子报。包钢新闻中心先后创办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包钢日报·校园周刊》和面向社会大众的《包钢日报·生活周刊》。第三,谋求与地方合作。
[关键词]市场营销;渠道模式;企业
1前言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大多采用渠道营销作为主要营销模式。渠道的选择直接影响其营销策略。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变化,传统的渠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来不断调整渠道模式,以使企业的销售量持续增长,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营销渠道是连接生产者与最终用户之间的纽带,作为市场营销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企业发展战略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企业营销渠道的发展趋势
传统模式下的企业营销渠道是:厂商—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一市场渠道存在严重缺陷,其厂商和最终用户之间包含的中间销售机构的层次较多,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权益,为了改变其模式,使厂家与消费者更直接、更便捷地交流沟通,采用“零级渠道”、“一级渠道”模式,从而使厂商的业务及市场开拓面较宽,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更好把握整体渠道市场格局和动态。目前,企业营销渠道模式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直接营销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加强。随着现代型企业的不断涌现,很多企业的产品都有自己的优势,包括专业性、技术含量等各方面,由于产品技术越来越复杂,中间商就很难为消费者提供较好的售后服务,例如:产品安装、操作指导等,只能厂商与客户直接交涉沟通,这就要求使用直接营销渠道;另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希望能够收集到更多的市场信息,把握产品策略,从而有利于产品的营销及推广。而中间商经营产品种类繁多,很难针对某个企业的产品进行推荐宣传,客户对产品的评价信息也不能及时反馈,所以有些企业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就承担起了产品分销的工作。
(2)加强营销渠道的整合。传统营销渠道系统中,渠道成员之间都是以各自的利益为出发点,独立完成各自的职能。其存在的关系只是纯粹的买卖关系,而很少重视相互间的交流合作。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想适应其发展,使渠道能够高效运作,提高各自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成员之间的协调统一,促进垂直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在这种新型整合的营销渠道下,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就要联合成一体,由以前的“你、我”关系转变为“我们”的关系,从以前的交易型活动方式转变成伙伴型活动方式。这样大家都以渠道系统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联合在一起营销,将会提高其经济效益,提升行业地位,也是今后渠道发展的重要方向。
(3)加强直接零售的短渠道营销模式。目前,厂商为了其产品能够更好地打入并深入拓宽市场,积极创造营销条件,也希望能够掌握更丰富的市场信息,以便厂商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这就需要厂商与消费者直接沟通。但是,对于一些大型的、产品多样化的厂商来说,其客户群体很多,如果直接与消费者进行营销不切实际,因此,企业就采取减少渠道营销环节,缩短渠道,绕过批发商直接供应零售商,既可以让零售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直销的好处。随着中间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分工界限的淡化,缩短渠道成为可能,但是对于批发商来说,地位逐渐下降,其经营方式与零售商趋近相似。
(4)零售终端实力增强,大型零售企业积极争夺市场主导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购买力的增强促使零售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其竞争实力也逐渐提高。零售商绕过批发商,享受厂商的优惠价格销售产品,同时也将与厂商进行价格战,来尽可能获得更大的利润价值,还能够利用其企业实力及声望拓宽市场,与厂商争夺市场支配地位。
(5)电子营销渠道成为渠道营销的创新方式。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电子营销渠道成为主流渠道,其主要是指利用简单、快捷的电子通信方式使厂家与商家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与传统渠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营销效率高、费用低等特点,也能够使营销市场无限化,营销方式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节省了商品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从而降低产品价格,对消费者也是一种极大的优惠手段,其空间开放性又打破传统营销手段的局限性,从而使企业的渠道营销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现代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随着企业营销渠道的发展变化,从形式上向“短化”和“宽化”发展,使渠道成员的关系趋于整合,其功能趋于丰富,管理水平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因此,我国企业为了适应营销渠道的发展趋势遵循以下原则,从而更好地把握其发展方向。
(1)渠道成员关系战略化——垂直型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的构建。垂直型市场营销渠道是实现专业化管理和集中控制的网络构造,其中有一个渠道成员拥有其他成员的所有权,大多数是生产者占主导地位。事先规定好要实现的经济效益,从而使生产者和经销者一体化经营,消除各渠道成员为追求各自的利益而造成冲突。这样,通过协同合作,生产者与中间商双方共同提高市场营销网络的运作效率,减少其中的复杂运作环节,获得更大的利润。
(2)营销渠道多极化——多极型市场营销渠道的模式建立。多极型市场营销渠道指的是企业建立两条或者更多的分销渠道来获取更多消费者市场信息,而传统的生产者只通过一条渠道来销售产品,营销渠道属于单极化。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日趋完善,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赢得更多的客户资源,一些企业采取了多极型市场营销渠道。这样对生产者来说,提高了市场覆盖率,降低了渠道成本,同时也能够获取更大的利润价值,何乐而不为?
(3)中小企业营销渠道的新选择——中间商为主导的渠道模式构建。垂直型渠道和多极型渠道的建设,都是以生产者为主导的营销渠道,这就需要企业有较强实力和完善的管理水平、雄厚的资金以及高质量的产品系列,才能保证渠道营销正常运转。而大多数中小企业产品较单一,资金基础薄弱,对于渠道经营资金成本占用比重大的产品无法有效、较好地营销,如果企业把营销渠道的主导地位转移给中间商,产品营销的主要任务交给实力较强、信誉度较高的中间商负责,可以通过其实力提升自己的品牌,同时企业也可以将重心转移到产品的质量和新技术的研发上来,将资金投入到生产领域,从而使企业从自身提高经济实力。这样,生产商和中间商就可以分工合作,各行其责,达到双赢的效果。
(4)营销渠道的革命——电子商务的兴起。虽然我国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受物流配送系统及安全保障体系等因素的制约,但是企业已经在最大限度缩短新产品的由销售到形成现金流的时间,减少了各个组织层次的运作,同时全方位通过信息传递产品本身及售后服务内容等,便捷、有效地完成商品的营销过程。
总之,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营销渠道构建处于一个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好其可操作性,企业营销渠道的建设受到市场因素、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要在宏观上进行整体规划,使其建设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
关键词:乡镇企业;信贷缺口;民间借贷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信贷资金需求情况
乡镇企业是在农村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下,以农民作为投资主体,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其资本形成的企业形态。乡镇企业在我国工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2008年1-7月,全国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45702亿元,同比增长11.54%;实现利润11680亿元,同比增长11.65%;支付劳动者报酬9060亿元,同比增长11.76%。
乡镇企业的前身是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社队企业”,特点是注册资本少、资金不足、企业规模较小、对市场较为敏感、生产能力较强但营销能力较弱。乡镇企业广泛涉足于周期性行业,如钢铁、水泥、采矿等行业等,这些周期性行业往往都是属于高投入、重装备型的企业,资本性开支很大。同时,乡镇企业所在的行业往往是没有实质进入壁垒的,新的竞争者很容易进入、兴起,其市场份额再大也不能改变它们对上下游企业的谈判地位。
乡镇企业运营的特点及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决定了其要害是缺乏自由现金流。流动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就面临破产的风险。
二、乡镇企业较难获取银行贷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资本金有限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乡镇企业却极难得的商业银行的贷款。在2000年,乡镇企业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33.30%,但其从银行、信用社获得的贷款却仅占6%,这与乡镇企业的巨大贡献是极不相称的。同时,在对乡镇企业贷款中,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占绝大部分,长期贷款较少。
目前,乡镇企业较难获取银行贷款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条:
首先,从乡镇企业自身的缺陷来看,其自有资金严重不足;固定资产不足、缺乏贷款所必需的抵押品;企业家族式经营的氛围较为严重,对财务管理缺乏重视,其财务报表往往修改痕迹严重,甚至一部分管理混乱的企业连规范的财务报表都无法提交;乡镇企业经过考察论证市场前景好、技术可行、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不多,难以保证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入;同时,乡镇企业的信用状况一直在恶化。
其次,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我国国有银行传统上以国有企业服务、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的,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强烈的信贷倾向。同时,很多金融机构正向商业银行体制转变,风险意识大大强化,对信贷资产的质量更为重视。即使是在信贷充裕时期,商业银行也不愿意向乡镇企业贷款。
第三,在制度层面上,缺乏为乡镇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
第四,缺少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
我国银行业在审批执照上的行政垄断,导致银行业虽然成员众多,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及农村信用社等,但是不对民间资本开放,行业基本处于寡头垄断状态。
三、民间借贷对于乡镇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我国至今仍是一个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的国家,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对于建设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鉴于乡镇企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巨大促进作用,解决乡镇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成了中国经济的一件大事。乡镇企业的融资,仅靠其内源性融资是不足的。目前在商业银行不愿意贷款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只能依靠不合法的民间借贷,即高利贷来发展。过高的利率带来了企业的“道德风险”,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同时农民的储蓄也不能实现合法的保值增值,一旦企业经营失败,往往会带来经济秩序的巨大混乱。在民间借贷难以取缔的情况下,促使农村金融市场对内开放,培育新的合法的民营金融机构,是解决乡镇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途径。
新的民营金融机构相比国有大型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有很多优势:其地处乡镇,本地化色彩较浓,对辖区内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较为了解,从而可减少贷款的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乡镇企业参与其中可使彼此的利益冲突弱化;其出资人明确、产权清晰,治理结构较为合理;没有不良资产的历史负担。
四、结论
金融机构作为企业的一种特殊形态,同样遵循着“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的原则。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银行的信贷造成了巨大的融资缺口,从而造成了高利率的民间借贷的存在。面对这一事实,政府要做的不应该是对民间借贷赶尽杀绝,而应该在制度层面实施对内开放,使更多的经济主体进入乡镇企业的借贷市场,发挥竞争机制的巨大作用,让本地化、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小型金融机构来承担乡镇企业的信贷业务。同时,设立专业的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部门,防范乡镇企业借贷中的金融风险,才是应该采取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涌.乡镇企业融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
【关键词】中小企业 供应链融资 发展方向 现状 对策
“中国企业缺乏供应链管理能力,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金融海啸中,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而陷入困境,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付出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提供更好的有利于从事供应链管理的服务体系,这其中就包括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这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曾说过的一段话。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对其发展起到制约作用的就是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缺乏。为此,必须通过自身与社会的努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一、供应链融资的发展
对供应链管理产生背景进行回顾,可以加大企业对新管理理念与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企业管理中供应链管理将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方向。Lee提出,70年代行业领导者必须对产品质量加以重视,促进全面质量管理与零缺陷等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企业生存中80年代起产品质量已经发展为企业的必备能力,在竞争中产品质量已经不再是竞争优势,而开始转向提升生产效率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管理理念与技术,如精益生产、准时制等。大部分企业在90年代后,都提升了其生产效率,从那时起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也就是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这种运作方式可以为各个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供应链管理愈加完善,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部分企业已经不单单重视企业自身的成本与收益管理,将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看作是一个整体的价值链,并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同时,利用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企业外一切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实现优势互补,并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在1000万家、在企业总数的99%,产值为总产值的64%,税收占总量的43%,但在融资方面,中小企业却仅占了30%,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中小企业占用资金很多。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与就业压力缓解中,中小企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现状
通过20多年的努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与就业压力缓解等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被称为“毛细血管”,中小企业发展是否健康,对国民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法律规章的限制、缺乏专业人才及难融资等问题。中小企业具备稳定的融资渠道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通常情况下,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及私人资本市场是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缺乏一个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并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在股票、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中相关部门进行了准入条件的制定,如要求企业资本规模、信用等级等具有较高的规定。但中小企业市场内具有较高的融资准入标准,如到2008年5月,中小企业获准发行的上市企业只有244家,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十分狭窄。
(二)内源融资提供的资金不足
作为企业资本融通的重要渠道,内源融资的优势为成本低与效益高,这也是形成中小企业资本的主要方式。消费与积累矛盾、税收优惠缺乏及过低的规定折旧率等是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问题。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具有较小的资本,通常情况下只有30%以下,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机制还不完善。在中小企业机制建立早期,资金需求量较低,可以通过内源融资的方式有效处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内源融资已经无法对企业资金需求进行最大限度的满足,对信贷融资需求越来越高。
(三)银行贷款难度大
大部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度较大,但仅仅依托内源融资却很难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都集中在间接融资渠道上,如银行贷款等。从经营风险和收益方面来看,商业银行融资服务的提供更趋向于大型企业。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银行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规避银行风险。因为中小企业市场存在较大的风险,企业具有较高的倒闭率,其自身具有不健全的财务制度,并缺乏足额财产抵押与担保,为此,出于安全性的考虑,银行往往不愿将贷款贷给中小企业。基于此,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度也在不断提高。
(四)间接融资渠道不完善
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票据贴现等都是通常意义上的间接融资渠道。但除银行贷款以外,在我国这些间接融资形式还不完善,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间接融资渠道,这样导致间接融资方式选择性较小,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发展的对策
在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服务拓展,应对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防范加以强化,进行供应链融资主体的创新,突破传统服务模式。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发展中,因其自身原因、国内环境及市场因素的制约,导致融资难度不断加大,为此,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必须从企业内容进行资本经营效率的提升,进行信息共享平台与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可以有效扩展供应链融资领域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资本经营效率从企业内部提升
拓展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必须完善企业管理体系,资本经营效率从内部提升,可以对供应链融资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降低。从表面看企业产品与综合实力的竞争,也就是供应链网络的竞争。基于此,在企业集群中,核企业应树立并强化集群化管理理念。价值重构与组合整个产业链,并对财务供应链进行优化。并将供应链融资激励机制引入与强化,增强成员企业的归属感.形成相互依赖的“信誉链”、“利益同共体”,这是完善供应链融资的重要保障。
(二)进行数据信息共享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的构建,对供应链融资技术进行突破
供应链融资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信息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利用共享信息,可以确保企业能对生产经营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为供应链上企业现有资源的高效整合及配置优化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但市场经济发展中,供应链企业因其发展具有独立性,导致信息标准化程度不高。为进行数据交流共享平台的建立,需要通过多方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传递的畅通,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
(三)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健全
作为一种信用经济,市场经济在完善信用制度及处理好信用关系的前提下,可以对供应链融资过程中企业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但无法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基于此,必须进行供应链融资信用体系的完善,这也是中小企业供应链有效融资的方式。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可以对市场交易的安全性进行有效提升,还可以对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进行有效提高。只有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才能打消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顾虑,并设计合理科学融资方案,帮助企业及时对自身融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在企业信用评级中商业银行都采用统一标准,因规模、综合实力等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与贷款标准符合的极少。往往增加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基于此,国家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商业银行也必须对中小企业信贷标准进行适当地调整,进行与中小企业特性符合的信用评定、评级办法的制定。并改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设计,进行与中小企业授信评级体制和贷款管理模式相符合供应链融资方式的建立与完善。
(四)对供应链融资领域进行扩展
现阶段我国主要的间接融资方式为商业银行贷款,在多种供应链融资方案中,供应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在我国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供应链融资发展中由间接融资转变为直接融资是必然趋势。只有对资本市场下供应链直接融资加以重视并大力发展,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才能促进供应链融资的发展。在直接融资领域金融市场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借贷市场、抵押市场、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力量实现融资证券化,有机连接金融市场每个层次,才能促进我国供应链融资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企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融资难等问题。目前,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体系,才能有效解决融资问题,同时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潘晓惠,陆岷峰.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和对策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1).
[2]苟文峰,刘杰.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问题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1(05).
[3]宗建新,蔡琳,袁蓉霞.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与创新[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3).
[4]杜瑞,把剑群.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共赢之道――供应链融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02).
虽然国人对创名牌的热情很高,但对于什么是名牌,学术界却存在不同的看法,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从生产者角度对名牌进行界定,但又有不同的表述。有人认为,“所谓著名商标,是指某一商品的商标具有高知名度、其商品销售量大、销售范围广、竞争力强的特性。”(张天久,1995)也有人认为“名牌产品的总体特征应是品牌知名度高,企业实力强,市场需求度高,品质优异,生产规模大,企业实力强,产品和企业在全国或地区的平等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其本质特征就是经济效益好。”(孙月平,1996)还有人认为,“如果一种品牌具有高知名度、高美誉度、高信誉度和高附加值,这种品牌就是名牌。”(晓钟,1999)(2)从生产者、消费者与竞争者相互关系的角度对名牌进行界定。有人认为,“品牌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有杰出的表现,得到相关顾客公认的、能产生巨大效用的企业品牌、商标和商号。”(刘仲康等,1997)(3)认为名牌是一个总体概念。“名牌应是名牌产品、名牌商标和名牌企业三个层次的总和。名牌企业是名牌产品和优秀企业素质的统一体,它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卓越的企业文化和独特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产品以高品质、高特色性、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与非名牌同类产品相比较)为特征。名牌商标就是名牌产品的商标,是现代企业驰骋市场的巨大无形资产。”这种观点认为名牌与驰名商标不是同一个概念。(孙在国等,1998)目前,学术界对名牌的定义仍没有统一的说法。
但学术界对名牌的讨论也达成了一些共识,这些共识成为制定和评价国产名牌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由于在我国人们习惯上把“最有价值的品牌”和“驰名商标”都称之为名牌,有关部门和机构在评定“最有价值的品牌”和“驰名商标”时都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但相比之下,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名牌产品评介管理办法》更全面、更科学,也更符合名牌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更有利于国产名牌与世界名牌的接轨。该《办法》规定了名牌产品的10项条件:(1)产品生产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2)产品实物质量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率、品牌知名度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4)年销售额、工业成本费用率、总资产贡献率居行业前列;(5)企业具有先生可靠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能力居行业前列;(6)产品按照国际先进水平组织生产,企业具有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和计量保证能力,企业质量健全并有效运行;(7)企业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顾客的满意程度高;(8)产品质量长期稳定,产品应在全国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最近组织的监督检查中连续三次以上均为合格;(9)近三年出口商品检验合格,未出现重大质量责任事故;(10)产品在国内生产或进口元材料组装,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该《办法》还规定了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市场、质量、效益和发展。市场评价主席体现为市场占有率、用户满意度和出口创汇三项指标;质量评价是考核被评价产品的实物质量水平和持续保持这种水平的能力;效益评价重点选择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总资产贡献率,主要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发展评价指标主要从产品的生产企业能否长期持续稳定的角度进行评价,主要评价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适用市场的状况。(参见《中国名牌》2001年第8期)这些规定不仅从微观上规范了名牌产品应具备的条件和评价指标,而且重视对名牌产品的宏观引导,同时对名牌产品提出了国际水平的技术要求,有利于国产名牌的国际化,创世界名牌。 二、世界名牌的行业发展趋势
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世界名牌的行业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对于加快国产名牌的发展,创世界名牌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上述分析,名牌在最终消费品领域比较容易生成,这也是一个规律,世界各国都是如此。表1列举的1996年世界名牌的行业分布证明了这一点。
在表1统计的368个品牌中,“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最高,为434.27亿美元,最低者为汉高公司的“花”(Fa)牌,其品牌价值为2700万美元。在这368个品牌中,可以直接归入最终个人消费品的有304个品牌,占82%,余下的64个品牌也可部分地归入最终个人消费品之列。世界名牌的这种行业分布实质上反映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名牌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在表2列举的2000年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前75名)中,最终消费品有35个,占所列品牌总数的47%,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已增至725亿元。这同样说明了名牌容易在最终消费品领域得到较快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次,名牌在高科技领域发展很快。这是因为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而且容易产生某种经济垄断,限制其他竞争者的自由进入。在表1中,高科技产品世界名牌只有26种,占总数的7%,而到2000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高科技产品所占比重已上升到19%。再次,传媒产业产生了一批世界名牌。在1996年,传媒产业还与世界名牌无缘,而在2000年的世界名牌(前75位)中,已有6个新媒体(雅虎、路透社、美国在线、亚马逊、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成为世界名牌(见表2)其品牌价值分别为63、49、45、45、22、11亿美元。这些都是世界名牌发展的比较明显的趋势。
三、现有国产名牌的行业分布
在我国,人们习惯上将“驰名商标”、“最有价值的品牌”和“中国名牌产品”都称之为名牌。但实际上“最有价值的品牌”和“驰名商标”都只反映了名牌的部分特征。“最有价值的品牌”强调的是名牌的资产意义,即品牌的价值含量;“驰名商标”则更强调名牌的产权意义,即受到商标法律的特别保护,而且不受国别限制。而这两方面却恰恰是“中国名牌”的不足。因此,将三者联系起来考察,对于认识名牌可能更有意义,三者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名牌,或者说,真正的名牌应当既是驰名商标又是最有价值的品牌。这也是每个实施名牌战略的企业的最终目标。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目前的名牌并不多,而且名牌的行业分布也不尽合理(见表3)。
上表中所列的是1995——2001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中的前20名,由于各年进入前20名的品牌并不相同,因此表中所列的品牌数超过了20个,达38个。表中所列驰名商标是国家商标局2001年底以前历次所认定的,共196件。表中所列中国名牌是2001年9月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首次公布的52种名牌产品。从表3中可以看出,驰名商标与最有价值的品牌耦合率最高的是行业是烟草(66%)、家用电器(57%)和交通运输(50%)三大行业,这些行业有一半以上的驰名商标同时又是最有价值的品牌。其次是白酒(44%)、高科技产品(33%)、食品(23%)、药品(16%)、纺织服装(12%)和饮料行业(11%),但这些行业之间的名牌数量差异较大。再次是机器设备、家具厨房设备、服务、洗涤用品化妆品个人护理品、文化体育娱乐、钟表缝纫机和其他等行业,这些行业共有驰名商标65个,占驰名商标总数的33%,然而却没有一个最有价值的品牌。而在52个中国名牌产品中,家用电器类有27个,占52%;纺织服装类11个,占21%;食品类和高科技产品类各有5个,分别占9.6%;交通运输工具类3个,占5.9%;照相器材类1个,占1.9%,而烟草、白酒、服务、机器设备、药品等行业则没有一个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也就是说,这些行业没有一个真正的名牌。这固然反映了中国名牌的评价认定的政策导向,反映了中国名牌的评价体系与驰名商标和最有价值品牌的差异,同时也说明国产名牌的这种行业结构是不合理的。
造成国产名牌行业分布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人们通常从企业资产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来分析名牌的形成,这是正确的。但人们往往忽视了企业所处的行业对名牌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事实上,即使是在前者条件基本相当的情况下,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其品牌知名度及品牌价值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也是造成国产品牌行业分布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表3中可以看出:
(1)名牌比较集中的行业,其产品大都是最终消费品,面对的是普通消费者,能直接满足消费者某一方面的需要,其产品品牌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与偏好,具有较大的品牌价值。这与“常柴”(柴油机)、“钻石”(硬质合金)等机器设备是不同的,这些产品都是中间产品,它们往往只能为特定顾客所熟悉,其较高知名度也是相对于这部分相关公众而言的,而不是所有的顾客。因此,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发展名牌的难度要比提供最终产品的企业更大。
(2)驰名商标、最有价值品牌和中国名牌比较集中的行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其中,烟草、白酒是典型的行政垄断性行业,当然在这些行业内部也存在竞争,但垄断限制了竞争者的进入,是这些行业的名牌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他行业如家用电器、交通运输工具等则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垄断(如专利、技术等),这种经济垄断使不同企业的同类产品之间产生差异性。产品差异既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可能性,也引起市场份额向这些存在差异的优秀品牌集中。即使象饮料、食品、服装等同质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厂家也千方百计突出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使自己在竞争中能得到消费者更多的“货币选票。可见,一定程度的垄断,是名牌形成和发展名牌的又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既无经济垄断,又得不到行政垄断的保护,创名牌也就很困难。表1中的照相器材、家具、厨房设备、洗涤用品、化妆品、个人护理品、钟表缝纫机等行业之所以缺乏最有价值的品牌,除开其他原因外,产品的高度同质化可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烟酒行业的驰名商标与最有价值品牌的耦合率很高,而没有中国名牌,则与产业政策或名牌导向有关。 四、国产名牌发展的方向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表1、表2和表3,我们认为,国产名牌发展的主要方向应当是:
(1)服装、食品、饮料类 这是满足消费者生理需要的产品。我国是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存在着巨大的持续的市场需求,此类消费品市场是发展国产名牌空间最大的市场。但目前我国食品行业和饮料行业仅有3个和2个最有价值的品牌,分别占最有价值品牌总数的8%和5%;驰名商标分别为13和18个,分别占驰名商标总数的6.6%和9%;食品行业有5个中国名牌产品,占名牌产品总数的7%,饮料行业则没有一个产品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而这两个行业中1996年的世界名牌分别为53个和36个,分别占14%和9%,2000年世界名牌的前75位中,食品和应料名牌分别占有7个和10个席位,分别占总数的9%和13%,但这些都是规模大的企业,很多规模、实力稍靠后的企业还未列入其中。因此,此类行业发展名牌的市场空间最大。
(2)化妆品及个人护理品、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类 人们的需求是有层次和不断发展的,当生理需要基本满足之后,人们必然追求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这是需要发展变化的又一规律。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和高质量的生活成为人们刻意追求的目标,新的欲望促使他们把目光开始转向品牌、商标、包装和符合潮流等方面能给消费者带来精神愉悦、幸福、轻松、华丽、新鲜等感觉和气氛的商品。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交往的增多,需要社会提供多种服务。因此,化妆品及个人护理品、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是名牌发展的又一大市场空间。据美国《金融世界》提供的资料,在1996年世界名牌中,属于上述行业的名牌达116个,占总数的31%。其中,化妆品个人护理品类就有78个。我国目前上述行业有驰名商标10个,但没有一个“最有价值的品牌”,也没有一个“中国名牌产品”,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名牌。因此,在此类行业发展名牌是大有可为的。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的服务应当是广义的,即既包括盈利性质的服务,如金融服务、多元化服务等;也包括非盈利性质的服务,如名牌大学、名牌医院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看出驰名商标与名牌的区别。
(一)财务管理的历史演进 一般认为,财务管理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当时的西方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商业股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合理的预测资本需求以及有效筹集资本,出现了附属于商业经济管理的财务管理的雏形,直至19世纪末。从20世纪初起,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重大改进和商业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财务管理也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王化成(2000)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将20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筹资管理理财阶段。筹资理论和方法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为财务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资产管理理财阶段,又可称为“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项目,财务分析,财务计划以及财务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投资管理理财阶段;通货膨胀理财阶段;国际经营理财阶段。
(二)财务管理理念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1993年以前的财务管理实际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管理的化身,没有独立的理财主体,直到1993年的“两则两制”,特别是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以后,财务管理才真正回归到企业,真正事先围绕市场的筹资、投资、分配等方面的现金流管理,体现出理财的本质。郭复初教授(2006)从财务学的核心问题出发,从宏观和微观探讨了现代财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促进宏观的可持续发展中,构建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务制度,完善适应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有资本配置机制,在微观层面,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筹资、投资以及盈利和支付等财务治理能力。可见,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主体愈加多样化,研究内容愈加广泛,财务管理的理念也开始逐渐成熟。
然而,较西方发达社会,我国的财务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财务管理的理念也相对落后。财务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许多管理学的理论和理念也应当融入斤财务管理的研究中,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财务管理研究方面,基础理论的研究占了多数,通用技术理论、特殊业务理论和其他的领域涉及的不够全面,这也是未来财务管理发展的一个方向。
(三)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及实际工作经验的丰富,财务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其理念以及操作方面,出现的新的发展趋势,开始朝着高效率低能耗的方向发展,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应运而生。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微观层面,配置效率关注的是经济参与者如何使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来最优的满足其经济需求;在宏观层面,配置效率关注的是稀缺资源如何流向最能产生价值的地方。就目前来说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有:(1)管理理念全局化。在财务管理产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业界一直将财务和会计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在实际的企业运营中,也一度将财务工作等同于会计核算,财务部门的工作也只是处理一些简单的出纳、记账、结账等基础工作。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财务管理理念的发展,很多的专家和学者逐渐开始将财务和会计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一般的认为,财务管理更加倾向于管理,是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以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财务管理理念的发展能够推进会计核算工作的进展,因此,各大企业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部门进行细分化,有助于财务管理理念的全局性发展,凸显了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财务管理信息化。21世纪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当今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通行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的必备手段。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很早就已经被提升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因此,作为管理的重要分支,财务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有将信息化与其管理理论相结合的必要性,而企业ERP以及ERPⅡ的逐渐引进,更是从实际上证明了这一点。(3)工作流程绿色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组织层次将会日益增多,财务部门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部门结构日益庞大,沟通成本的日益增大,组织效率愈发下降的问题,使得更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对企业财务部门进行流程话的改造,李植煌(2008)以财务管理流程梳理和优化为研究课题,并以ITG公司为实践对象,对公司的财务流程,尤其是对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投资管理方面的流程进行了优化重建,使得公司的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4)财务信息高效化。2007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对于我国的财务管理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新准则中处理代售固定资产的核算,企业资产减值提取和预提费用、待售费用核算的取消等都涉及企业预算控制,所以,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对于企业的预算控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另外,新准则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都详细规定了经济业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这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前瞻性与指导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演进分析
(一)精益化管理历史演进 精益化管理理念起源于精益化生产方式,而精益化生产方式则是对丰田生产方式的赞誉式概括。丰田生产方式是丰田公司在上世纪50年代,陷入非常境界的实践产物。它是在大野耐一和一批丰田式生产方式的创始者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后,探索出的一条适合日本国国情的生产道路。“他是在准时、彻底消除多余和浪费的坚定、明确、坚持不谢的系统目标下融合调用了一切可调用的智慧,在消除工厂内各种各样多余和浪费的实践中,创造性地逐步建立起来的”。
二战结束不久,汽车工业中主流生产模式是以美国福特公司为代表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而日本的丰田公司,1933年成立到1950年的十几年间,总产量只有2685辆,还不及福特的一天的产量,1949年丰田汽车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因此,精益化的最初的认识可以大致概括为,有效控制成本,减少浪费,提高生产率。丰田式的生产方式对丰田公司的生产效率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丰台田公司也很快占领了世界许多重要行业的有潜力的市场,上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使日本社会和企业界开始认识到了丰田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中的精髓开始被业界所认识。
80年代,日本制造业开始取得世界领先地位。1982年,丰田公司的人均年产量达到55辆,人均年利润为14000美元,而通用汽车的人均年产量只有6辆,人均年利润只有1400美元,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从原来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上升为美国的10倍左右。美国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失败,美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认识到,其竞争失败的关键是美国汽车制造业中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输给了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筹资了500万美元,用了5年的时间进行了详尽的研究.D.ROOS、J.P.Womack和D.Jones等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在1990年提出了精益化生产(Lean Production)这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并加以传播。
1992年,J.P.Womack在其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改造世界的机器》一书,系统概括了丰田生产方式,并结合MRP的管理理念,总结出了精益生产系统,并对其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含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4年之后,J.P.Womack又出版了《精益思想》一书,进一步概括和总结了精益生产中所包含的新的管理理念,在书中,他把 “精益制造”定义为包含5个步骤的流程:定义顾客的价值(customer value)、定义价值流程(value stream)、建立无间断的操作流程(flow)、拉式(pulling)生产制度、努力追求卓越,并将其理念扩大到了制造业以外的其他领域。至此,精益化管理理念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发展。
(二)精益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精益化的管理理论框架包括“一个目标”、“两大支柱”和“一大基础”。
(1)一个目标: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少投入创造高效益,即用较少资源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以较少的投入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精益化管理理论框架中的“一个目标”。
(2)两大支柱:精益化管理的两大支柱是及时化和“自化”及时化,即JIT,在精益化管理中,这种及时化可以描述为,通过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管理目标,及时向市场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减少一切浪费,不断改善以获得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增值;“自化”,其背后的含义之是丰田对人的价值的强调以及人与机器的完美结合。在精益化管理中,这种“自化”就很好地体现在了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及对于管理质量的全面控制上。
(3)一大基础:精益思想的一大基础则是现场持续改善的理念。精益生产在组织、劳动力、设备三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柔性,确保了在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监控。正如丰田公司的那句名言:“价格是可以商量的,但质量是没有商量余地的。”精益化管理中,持续改善的理念更应该体现在管理的全过程中,永无止境地对尽善尽美的追求,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向着更高的境界发展的重要通道。
三、精益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精益化理念的应用领域 精益化管理理念源自于精益化生产方式,对企业的各方面进行精益化改革,以全方位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它首先是对于思维的革新,进而在产品设计、组织模式、计划、控制、供销、质量、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然后是硬件设施的改进,以进一步企业效能。因此,精益化的理念精髓就是“精――少投入,少浪费;益――高效益、精益求精”。精益化管理从提出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其管理经验也已经从单一的生产方面拓展到各个领域。
(1)人力资源管理。马田骏(2010)从精益生产思想出发,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在精益生产思想下的变革和应遵循原则,认为,在精益思想下,应首先把员工看成是企业重要的基石,因此,实施精益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到首先强调团队合作精神;要求员工做到一专多能;鼓励员工的创造性;提供多渠道的晋升空间,总之,根据精益化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2)供应链管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一般分成三个方面,供应商物流、制造物流以及销售物流。而供应链管理的精益化则应该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对供应链中的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制造和分销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根据不间断、不迂回、不倒流、不等待和不出废品的原则制定创造价值的行动方案。刘丹(2007)以中邮物流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对中邮物流公司精益物流的实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3)精益会计。唐大鹏(2008)从精益思想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随着制造业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的改进,企业的会计核算流程也应该做相应的精益化的改进,应该建立以价值流为核心的会计核算。
随着精益思想的发展,精益化管理理念在企业运行的各个流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并且从制造业企业逐步发展到了其他的各行各业。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随着企业整体精益化的演进,更应该朝着精益化的方向发展。
(二)精益化管理的评价体系 众所周知,精益化管理理念的核心是彻底消除多余和浪费,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收益,而从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提出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算起,精益管理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精益化管理的理念也逐步开始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然而,其评价体系并没有真正的形成。“在实际的系统构筑改善过程中、系统运转过程中还存在着系统评价的标准,只不过有许多是存在于大野耐一等丰田生产方式专家的头脑中,并没有提出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就成为一种活的标准。”然而,光有专家是远远不够的,一套系统客观的评价体系,将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引入以及应用精益化管理方式。而很多的专家和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凌国良(2007)在对丰田式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之后,从丰田生产方式的精神确立到丰田生产方式的理念思想,再到组织、计划等17个方面提出了丰田式生产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丰田生产方式评价指示体系表。吉绚、刘广宇(2007)通过对众多汽车企业的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以及资料的查阅之后,提出了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创新型的利用球形模型说明其指标因素之间的联系。另外,也有专家和学者主张,评价精益化生产的业绩,应该紧跟精益化实施的思路,分为价值流和精益单元两个部分,在精益单元部分,采用非财务指标进行评价,而在价值流中,则采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的方式。
基于大量文献,笔者认为,精益化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精益化管理植入程度的评价。由于精益化管理理念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理论体系,企业在进行精益化管理的改革的时候,并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评价精益化管理的绩效时,应当首先建立在精益化理念植入程度的基础上。这部分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由精益化管理理念在企业中的确立程度为起点,到企业的组织、计划等管理职能的精益化改进为导向进行评价。第二部分是属于实施精益化部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部分可以根据产品或是服务的流程所形成的价值流,参照各项财务指标进行评价,以非财务指标作为辅助评价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