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3 09:16: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学教育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一方面继续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幼儿阶段是最容易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的阶段,因此,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简要介绍了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内涵,进一步阐述了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联系,然后分析了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从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与创造意识、丰富幼儿的情感、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氛围等方面论述,最后笔者给出了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路径探讨,从主体层面、课程设计层面、实践活动层面展开,通过对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路径探讨,希望为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
幼儿;艺术教育;科学教育;融合研究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人类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加工提炼创作出来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结晶,哪怕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也有艺术的存在;科学是人类逐步进化,寻求自身发展、自身突破的内在需求,是以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领域的许多现象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抽象,找出隐藏在其中的最基本的规律,从而影响人的思维和活动,进而再作用于客观世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与艺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研究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路径探讨,希望为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提供一些启发。
一、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概述
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针对的主体年龄段是3———6岁,这是儿童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一个阶段。幼儿艺术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内涵理解如下:
1、幼儿艺术教育
对于幼儿艺术的理解,可以从三个层面把握,第一,幼儿艺术是幼儿情感的表达,是幼儿自身的文化、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的表现;第二,幼儿艺术是幼儿将自身的情感、特征投射到客体身上,并且把客体当做自己的一个方面;第三是幼儿艺术的成果方面,指的是幼儿的艺术创作成果。在此基础上的幼儿艺术教育是指,艺术教育者根据3-6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艺术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情感和个性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
2、幼儿科学教育
幼儿科学是幼儿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发生的,是幼儿把握自身所认识到的周围世界的一种方式。幼儿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探索,产生好奇心,通过发问、观察的方式,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儿童科学进行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科学教育仅仅是一个启蒙阶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对3———6岁的幼儿,通过自身的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和探究事物的方法,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二、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联系
艺术与科学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也是这样,他们在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上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教育目标上,无论是幼儿艺术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是以培养幼儿全面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根本,在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培养幼儿专心钻研的素质,无论是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都需要幼儿潜心、专心的做事,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孩子专心做事、心无旁骛的基本素养,还可以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受益终生的,因此,幼儿教育与科学教育都有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作用。在教育来源上,虽然幼儿艺术教育的教育内容以音体美的教育为主,向其他形式扩展,科学教育的教育内容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看起来二者的教育内容并无太大关系,但是,二者在教育来源上是相同的,都是以幼儿的生活、接触到的有限的对世界的认识为基础,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比如对幼儿开设的自然科学的课程,也是以幼儿对周围世界的疑问为基础开展的,比如为什么会打雷,飞机为什么会飞,等等,对幼儿开设的手工制作的课程,也是鼓励幼儿以身边周围可以随处接触得到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也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虽然科学要求更加严密,追求合理性与逻辑性,艺术追求创造力,追求灵感的闪现,但是他们在教育手段与方法上,都主张积极的交流与合作,都认同在合理基础上的大胆探索、追求,对任何知识都是谦虚、谨慎的态度,不盲目服从权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怀疑但不过激的良好教育方式方法。
三、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体现在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上,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体现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创造意识、丰富幼儿的情感、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
1、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创造意识。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但这种能力在幼儿时期是最不受束缚的,也是在幼儿时期最容易培养的,幼儿时期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产生好奇心,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蚂蚁、飞奔的汽车,幼儿无时无刻不在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把这种好奇心进行有力的引导,向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引导,通过对二者的融合,恢复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生态的教育,通过充分利用游戏形式的艺术化的教育,幼儿以自身的视角与思维方式,来表现他们对于陌生世界的认知,他们的创造性在这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也被激发出来。在艺术化的教育中,幼儿的潜能最容易被激发出来,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与创造意识。
2、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与感情世界。
科学研究需要细心,艺术需要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感情,这二者的结合,将会使得两种状态向有利的方向结合。我们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与培养,然而科学研究并不是机器,在枯燥的、日复一日的研究中能够坚持下来,除了对于科学的热爱,也离不开精神世界的丰富,而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恰恰有利于幼儿在其小时候就拥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其他工作,都能以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阳光开朗的人,而不是只会从事某一个工作的无趣的人。通过二者的融合,有利于幼儿人际交往的开展,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其思想不断成熟,沟通交流能力也在不断地往更高的水平迈进,通过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教育,处事更加稳重,行为更加从容,而且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在与别人进行合作时表达,让别人可以懂得自己的意愿,这都有利于幼儿的人际交往,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3、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有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塑造与智力的开发。
众所周知,让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与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同样重要的,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非常有必要,而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比如在科学教育过程中,面对一些趣味实验,有多次失败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幼儿树立自信心,不断尝试,面对同伴的质疑,是否可以从容应对等等,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此外,通过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通过广泛涉猎艺术与科学知识,不断学习,增长学识,培养广泛的情趣,拥有求知创新的心态,可以全方面的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与意志力的培养。
四、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路径探讨
1、在主体层面,逐步渗透
在主体层面,我们进行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针对的对象是幼儿,而幼儿是3———6岁的儿童,这一时期的幼儿对于科学教育的接触比较浅显,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科学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科学教育,要想把幼儿的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进行融合,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多种工具、多种形式、多种生活学习情境刺激幼儿的积极与主动性,从而在多方面把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我们可以在儿童文学中渗透科学教育,利用艺术形式使幼儿对教育活动产生好奇,有求知欲望。比如在叫幼儿乐器或者唱歌的时候,可以通过通俗的语言给孩子解释乐器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人的器官是怎样相互协作发出声响的,在教幼儿的唱歌过程中,把艺术与科学完美的融合,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的渗透。
2、在课程设置层面,注重关联性
在进行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时,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建立具有明确教育目的科学与艺术教育体系。比如,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甚至带有破坏力的特点,让孩子了解某玩具的构造,拆散后再重新组装起来,这既培养了孩子的耐心与恒心,还让孩子在拆卸、组装玩具的过程中,学习了科学知识。在课程设置时应该努力引导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比如可以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给幼儿一幅画作原形,让幼儿根据画面的构图、造型的不同把事物或动物比作人,按人的心理变化来创作出作品等等。
3、在实践活动层面,注重动手能力
我们教育孩子,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要真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才能达到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目的。而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手工制作或者简单的实验,结合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也可以进行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活动需要探究所要制作物体的性能,按照其原理进行科学设计,在感知基础上探究原理,整个过程需要不断与幼儿相互配合,根据设计的需要不断调整设计,这就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充分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激发幼儿渴望学习知识、帮助同伴的愿望。并且,幼儿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比如放大镜、潜水镜等等,我们可以在让孩子进行简单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或者进行简单的美术手工制作,也可以邀请民间艺人,比如剪纸画等等,充分调动孩子动手的积极性,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实践证明,孩子更乐意在动手过程中学习、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这都离不开对幼儿的科学培养,而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的培养模式,无疑是最佳的培养方式,虽然艺术与科学各有各的教育价值与认知体系,艺术教育强调情感表达及审美,科学关注真实,但诚如笔者前面分析所言,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等等方面都是相通或者相类似的,他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对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研究,以期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李红竹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系
参考文献:
[1]柳志红.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提高大学生就业力之我见王建美,WANGJian-mei
3.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胡桂兰
4.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法律思考陈军,路海峰
5.大众化后期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制度研究陈鹏,CHENPeng
6.改革考试机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张艳慧,张济林
7.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的历史研究探微李文兵,LIWen-bing
8.教会大学对中国近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性贡献岳爱武,熊小燕,YUEAi-wu,XIONGXiao-yan
9.对我国建国初期院校调整的回顾与反思李国良,赵俊芳
10.教育公平研究综述袁敏,YUANMin
11.中国高等教育产品的差别定价机制研究袁蕾,孙琪瑛,YUANLei,SUNQi-ying
12.国学与大学生古典文化素质培养骆兵
13.PDCA循环理论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李波
14.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的风险预测喻娟娟,苏中文,YUJuan-juan,SUZhong-wen
15.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分析岳武,YUEWu
16.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探析王帆宇,WANGFan-yu
17.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看方法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艾红梅,王平,任志锋
18.90后大学生民族意识的研究分析宋洁,潘苏苏,李艳刚
19.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思考门瑞雪,常有余
20.论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周晓虹
21.以落实《纲要》为契机推动吉林省高教科研工作刘勇兵
2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刘永芳
23.2010年吉林省高教科研工作会议纪要刘新财
24.成人高等教育转型摭谈姜振宏
25.抵御金融危机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以吉林省为例李生京
26.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正确定位和科学构建王典
27.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资源建设模式与途径丁志斌,李茂莉
28.整合·本土·拓延: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文化学思考李崇爱,刘小群
29.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传统艺术设计课程建设的反思——从中国特色谈起吴振韩,顾媛媛
30.从需求分析视角探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卓新光,王晶
31.论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战略王荣德,刘爱生,沈钢
32.本刊公告
33.新升本科师范学院学科建设的意义、阻力与策略张爱珠,贾长胜
34.国外教育机会均等观举要张国强
35.感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特质——以美国佐治亚大学为例童猛
36.中、美、日三国高等教育主要指标统计分析——基于1999~2007年UIS的数据肖月,房巍,李万龙
37.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论杨吉春
38.自我更新: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新视点于四海
39.中国特色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EAP课程体系的建构梁砾文
40.当代研究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塑邱忠信
41.高校规模扩张中的财务风险探析刘义荣,刘静娴
42.我国高校教师权益保护研究述评金劲彪,刘斌
4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任春梅
44.关于现代工程师培养的几点思考王立国
4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孙延娟,田波
46.论本科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四个维度"及其基本原则——以《教育研究方法》为例党亭军
47.基于"结构——定向"教学理论的"物质的量"教学实践与研究王友兵
48.潜在课程在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张秋红
49.英语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视角武英杰,赵义泉
50.高校药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若干思考岳慧
51.浅谈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潘国臣
52.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再思考王新
53.松原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1.教育公平视角下我国高校招生的省市差异郭延凯,GUOYan-kai
2.大学生就业信用标准体系下小订单培养模式初探刘黎莉,王艳梅,陈振江
3.高等教育大众化下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及其对策李宪印,陈万明,LIXian-yin,CHENWan-ming
4.不同类型企业选拔毕业生的主要考量因素的差异研究——基于台州市企业的调研李常香,林朝斌
5.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向分析与对策研究李影
6.从线性到域性:高校教师发展制度意义理解的新视角张德良,ZHANGDe-liang
7.改革开放30年来教师教育政策法规浅析徐维忠
8.时代主题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回应卢洁莹,LUJie-ying
9.本质、内涵、路向:高职教育文化发展的三个基点张金磊
10.STP战略在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的应用冯强,蔡春红
11.论公安高职高专院校校警合作办学模式的构建王彬
12."学评教"机制下的师生合作博弈及其关系研究黄秀海,HUANGXiu-hai
13.英国大学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动因分析及其启示汪雅霜,杨晓江,WANGYa-shuang,YANGXiao-jiang
14.2007AQTF框架下澳大利亚海外项目质量评估的实践研究——以澳大利亚海外项目"BHI-SDJU"质量审查为例刘淑芸
15.微型企业: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规模选择与策略张楠,周明星,ZHANGNan,ZHOUMing-xing
16.地方农业高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探析由晓霞
17.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创业教育实训基地途径的研究高凤民,许秋奎,雷明
18.女性硕士生学业幸福感及提升策略姜毅超,JIANGYi-chao
19.加强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指导——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中的生源差异、家庭经济情况差异调查研究游薇,吕鹏,YOUWei,LVPeng
20.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思考向欣
21.烟台地区大学生性观念及性教育调查分析张鹏,白雪,倪晓倩,付露露,王桂芹
22.二战后哈佛大学发展战略马利凯,赵俊芳,MALi-kai,ZHAOJun-fang
23.筑波大学学群制度解读及其启示胡义伟,伍海云
24.中美印日古高等教育投资水平国际比较研究秧志强,吴绍春
25.少子化趋势下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对策及启示吴丽华,罗米良
26.美国大学"教学学术"理念对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周婷
27.我国大学形象的应然、实然与必然苏州,SUZhou
28.试析高校形象广告的理论基础严亚
29.学习之道:新时期大学之道的根本王学青
30.极端中创造平衡构建新型学术范式——论大学教学学术思想的发展轨迹王晓瑜
31.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新视点陈昌兴,李俊奎
32.论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构建杨建文,郑慧芳
33.中国儒家德育心理学说的有机整合——论的大学德育心理学思想与实践王阳安
34.学校道德教育之病态解析赵联,孙福平
35.浅析高校德育中生态意识的培养胡雨霞,孟新宇
36.CIO:高校信息化建设亟待管理机制创新李雅琴
37.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及启示夏颐
38.基于教学过程导向的高师实习指导课程开发曾本友
39.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龙春阳
40.本科教育专科化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分析李俊义
41.刍议地方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的变通策略陈萍,金保华
42.基于现代工程师的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培养杨英杰,邱俊,金星
43.独立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谷再秋,于福
44.美国私立高校经费筹措及其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王雪燕,戴士权
45.论民办高校的文化建设秦和
46.对独立学院施行层级式教学的探讨孙加工,陈艳波
47.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对内地高校的启示王秦辉
48.英语生命化教学模式:理论构建与实践样式赵玉民,崔铁刚
49.关于"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的思考王为全,李艳菊
50.法学本科教学应试化现象及其对策刘建刚
51.正在崛起的四平职业大学学校宣传部
1.我国大学组织内部机构生成机制探析——基于"985工程"大学的分析胡仁东
2.试论高校学生管理的本体和功能黄厚明
3.生命与生活: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根基安世遨
4.浅议高等学校校办企业的会计委派制朱延辉
5.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状与对策研究秦福利
6.吉林省高等教育资源地域性共享模式研究熊卫卫,李富英,孙忠才
7.论高等教育的宏观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徐德斌
8.大学通识教育的认识障碍及其超越李艳,岳学军
9.高校与学生间之合同关系论要黄忠,薛海明
10.高教科研工作要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李军
11.高等教育质量分析与对策探讨张德江
12.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纪要刘新才
13.关于高职法律专业困境的思考徐升
14.高职教育: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类型杨东铭
15.高职院校"课程-专业"双轨制教学人员管理体系的构建丛文龙,
16."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任爱珍
17.对行政管理专业问题与改革的思考杨诚
18.关于高校精品课程研究综述罗雪莲
19.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述评杨吉春,赵丽光
20.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陆国志,杨兆海
21.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校学科发展战略程永波
22.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构取向朱永江
23.广西高职院校国际物流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研究兰必近
24.民主治理视阈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向探究吴太胜
25.大学生大众文化的本质及其影响张永华
26.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马勇
27.高校战略评估对战略管理调控机理初探郭必裕
28.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变化研究王鹏,王秋芳
29.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朱立明
30.和谐社会视角下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与反思——以江西某高校和某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个案李曦
31.关于高校招生制度变革的若干思考杨清溪
32.论高校德育资源及其配置常立飞
33.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叙事取向探究秦天堂
关键词:班主任; 教育 ;科学; 研究
一、班主任进行教育研究的目的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目的的,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什么是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不是把以前的东西掉,自己再搞一个新的东西出来,而是在日常工作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做出的点点滴滴的尝试。班主任如此,学生亦如此。所以,对于广大班主任来说,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二、班主任进行教育研究的方式
1.班主任需要什么样的研究
提起研究,很多人立即想到课题立项啊、论文写作啊、方法追求啊等等,就头疼得要命。把教学研究看得过于神秘、高大,使得大多数老师望而生畏。其实,班主任的研究不同于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我们每天都在搞研究只是无意罢了。没把日常工作中对教学问题的点点滴滴的尝试与研究挂上钩,只是一味的用他人的理论来代替自己的理论,用他人的实践来代替自己的实践,教育研究变得有问题没实践,有论文没成果,忽视了学校教学研究的实质。
班主任研究与专门研究者的研究是有区别的:用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的话来说,我们班主任的研究目的是解决前沿实际问题,研究的课题就是教育教学中困扰我们的问题,研究的对象就是学生、自己和课堂,研究的过程是整个教学过程,研究的成果就是学生的发展、质量的提高,把整个过程用文字表述出来就是成果(论文)。即:班主任即专家,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效果即成果。
有的班主任说,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忙,没时间搞研究,将教育研究看作软任务。实际上,班主任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认识,教育实践水平的每一次提高,往往先来自教育研究,所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过程总是和教育研究交织在一起。只要我们心中有问题,有探索教育的热情,并在教学中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就和教学是一致的,只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教育学生,而不会增加额外负担。这就像会自行车的人只会感到骑车方便,而不会觉得车子是负担一样。
2.班主任研究的主要方式是校本行动研究
校本行动研究从基本理念来看,与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管理等完全一致,都充分体现了“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的主要思想。它的基本特征为:它使学校生活中每日每时发生的平凡事件,班主任和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情景,常态中的教学行为、教学现象和教学细节成为研究的主体内容。“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就是行动研究的过程。
三、教学行动研究的过程
行动研究的价值追求主要是解决实践问题,并使班主任在研究中获得发展,至于是否能为教育理论的创新添砖加瓦则在其次。因此,班主任搞研究要从身边的问题入手。
1.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研究的开始先要找问题。选择一个我们在教育学生当中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如低年级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照顾学生的差异、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班主任去探索、去研究。
对问题的选择要小、实、活。当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大有小,班主任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恰当选择,在选题上总的要求是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就是说应尽量选择小课题,以小见大,做深做透,而不要大题小做,浮光掠影。要选择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不选择抽象空泛的问题。要随着改革的发展灵活选题。也可以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对原课题的内涵做适当调整,而不要固步自封、一成不变。
2.分析和表达问题
问题分析越清晰,表述越具体,越有操作性。选中问题就是选中了课题,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比较笼统、模糊的问题做进一步分析,抓住最关键的因素,对症下药。如对语文学习兴趣,可分析为作文兴趣、写字兴趣、作业兴趣等等,作文兴趣又可分为观察兴趣、修改兴趣、课外阅读兴趣等。这样一路盘剥下来,病根就被我们找到了。然后抓住一点,确定要研究的对象(学生、自己、课堂),进行研究。
3.拟订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
针对具体化的问题,基于对原因的分析,进行思考:有哪些可能的办法能解决它?在已有经验中寻求,也可以学习相关理论,逐一列出可能解决的办法,选出最佳方案,确定实施计划。
4.实践尝试解决问题的策略
班主任的研究方式是行动研究,即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实践可以是对个案(一个问题、一个学生、一堂课)的研究,也可以是整体的研究,时间可长可短,直到问题解决。
针对班主任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当前课改工作的需要,我们特别倡导进行个案研究。此种研究可以对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范围小,时间也相对短一些,操作性强。在新的课改中,由于教学理念的转化,课堂教学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许多班主任对此感到困惑。以一节课作为一个研究的个案,组织班主任进行深入研究,对班主任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个案研究对于班主任来说看得见摸得着,贴近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也有助于班主任通过个案将教育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个案研究最大的好处是能帮助班主任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
另外,在行动研究中要注意观察、收集资料。作教育的有心人,时刻保持一颗对问题敏感的心。对问题经常思考。我们眼里有问题,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对上课的例子、感受立刻记下来,“勤”会让我们受益无穷。不要等到写总结的时候,那些在研究过程中曾经使我们感动的事例、真切的感受都成了昨日的记忆,早没了鲜活的味道了。
四、研究结果的表述
在解决问题之后,班主任需要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如何表达研究结果?它决不是论文写作这一种形式。像调查报告、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总结(对教学所得所失的回顾)、教后记(教后一得,教后疑问)、教学日记、教学随笔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点自由选用。表达结果要从最细微处着手,细心思考。把自己的课堂智慧、案例、教学感想切实的表达出来,这就是自己研究的足迹、成长的梯子。
有些班主任写作论文时,往往喜欢宏大、神秘,层层包含,一味追求对“大道理”的谈论,使研究结果的表述变得空泛,缺乏生命力。校本研究的方式决定了结果的表述方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写作,所以“教育叙事”成为行动研究结果表述采用最多的方式。教育叙事,即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过程。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班主任叙述教育故事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学思维。一部好的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班主任自身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其他班主任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实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技能技巧,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胜任幼儿园的一线工作岗位。为了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笔者将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目标确定为:第一,通过教育实践,使学生对幼儿教育事业以及幼儿产生教育情感和兴趣,建立初步的专业素养;第二,通过教育实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以便运用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第三,通过教育实践,使学生能够具备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技能,并能独立组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设置多样化的教育实践内容
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应立足于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岗位需求,设置与人才目标相适应,以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为核心、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全面的教育实践内容。开展教育实践宜采取“理论课程中的教育实践、校内实训、校外见习、短期实习、顶岗实习”一体化的实践模式。
(一)理论课程中的教育实践
在所有的专业理论课程中,最凸显教育实践课程内容的是各科教学法,包括健康、社会、科学(科学和数学)、语言、艺术(美术和音乐)等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主要让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的方法和技能。在此课程中,教师运用大量的教育活动案例,通过观看教育活动案例视频,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并掌握一些教育活动组织的技巧和方法;教师鼓励学生采用讨论式的课堂活动方式,评价教育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最终以学生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为考核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幼儿教育理论,掌握一定的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技能和方法,为下一步的幼儿园实习奠定基础。此外,学校要求教师制定本课程的教育实践大纲,要求每学期的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中必须包含至少2周的实践课时。
(二)校内实训
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已配备包括奥尔夫音乐实训室、蒙台梭利实训室、亲子游戏室、感统教学实训室、幼儿园教学模拟实训室、幼儿行为观察室、儿童卫生保健实训室、自然科学观察室、陶艺实训室、情景教学实训室在内的20个校内实训室,校内的实验实训条件为本专业开设“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提供了保证。教师与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越条件开展实践教学,包括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0~3岁亲子教育等课程,另外,学校根据实训室的条件还开设了相关的专业选修课,包括蒙氏教育理论与实践、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感觉统合训练与指导等,并聘请附属幼儿园具有丰富经验的幼儿教师进行授课与教学。
(三)幼儿园实践
幼儿园实践主要分为幼儿园见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等。以前,一般把教育实践的重点放在学生毕业前2个月的集中实习,忽视了整个学程中的教育实践,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实践效果。事实上,真正的教育实践应贯穿于整个学程,可以建立贯穿入学至毕业的教育实践体系。学生在大一和大二年级时每学期进行为期1周的教育见习,分别安排在我校的4个附属园和其他的市内幼儿园,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幼儿园保育活动、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园游戏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等;旨在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增强他们对幼儿教师的感性认识,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学生在大三年级进行毕业实习,为期3个月;另外,我校每年从大三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培计划”的顶岗实习,为期2-4个月,并认真完成实习手册和顶岗手册,最终由幼儿园教师和指导教师给予成绩评定。除此之外,学校在寒暑假还为学生布置了见习作业,让学生在自己的家乡选择一所或多所幼儿园进行深入观察和调查,并完成见习心得与听课记录、观察记录、一日常规活动记录等。教育实践时间的延长和次数的增多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幼儿园工作,更快适应幼儿园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笔者在学生的评教调查中发现,学生最希望任课教师是具有良好教学能力、理论基础与研究能力以及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定期入园实践,完成教师专业实践发展记录手册,让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定期到幼儿园进行全岗实践,亲自参与幼儿园的具体工作以熟练掌握各种教育技能,提高教学水平,使他们能立足实践亲自示范、现身说法;二是建立“传、帮、带”的长效机制,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培训和业务进修,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国内高校研修相关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三是定期聘请教育专家来校开展教育讲座,把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师生;四是加强课题研究,联合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和合作,使理论与实践能够密切联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加强教育实践实习的指导和考核
目前,很多院校存在学生教育实践与实习中无教师指导和监督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教育实践往往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学校应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一)加强教师对教育实践与实习的指导
要保证学生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专业教师应全程参与并提供教育实践指导。在实习之前,指导教师首先应明确实习的内容和相关要求,并提出明确的要求;其次,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亲自到幼儿园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通过试教指出学生在教学方法选择、教育活动组织、教具选择及师友互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改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组织技能和方法,使教育实践达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学校要求指导教师编制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大纲,编写教育实践指导书,以保证教育实践的效果。
(二)综合考核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学校应根据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结构,建立科学完整的教育实践考核标准,力争为每一位学生进行全面合理的教育实践能力评价。具体的考核方法有:一是每次教育实践的作业由教师批改并评分,按一定比例记入总考核成绩,教育实践作业包括见习心得、每学期的实习作业、寒暑假实习作业以及毕业前的实习手册等;二是毕业前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学生先抽签确定试讲的内容,然后准备一份教案与相关教具,并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最后分组试讲,由幼儿园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评定并给予成绩;三是提交实结,由幼儿园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给予评价,按一定比例记入总考核成绩。学校应采用多种方式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学生应具备的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五、结语
[关键词]新加坡 小学 科学教育特点
当代社会是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发展水平。作为亚洲“经济四小龙”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尤其重视科学教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吸收其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和措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加坡小学教育概况
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能够成为今天这样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得益于其“人才立国”的教育宗旨。
提到新加坡的教育,就不得不先了解其独具特色的分流教育制度。分流教育是新加坡教育部门根据本国独特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等因素确定的特殊学制。所谓“分流”就是通过考试和考核,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再分别进行不同要求的教育。新加坡小学为六年制,小学四年级有一次校级统考,作为第一次分流,即语言流。此次分流把学生分为三层:EM1、EM2、EM3,逐级降低对语言学习的要求;第二次分流时间为六年级离校考试,即课程流。此次分流把学生编入不同课程班:特选课程班、快捷课程班和普通课程班;在初中毕业时进行第三次分流。分流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多次的选拔,可以节约教育资源,因材施教,适合新加坡的国情。但是分流的时间、依据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首先,分流的标准比较单一。分流的标准主要依据是英语和数学,分流的结果可能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完全一致。其次,被分入单语课程的学生往往容易失去社会、学校、家长的信任和期望,极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对他们的后继教育。最后,分流时间过早。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早晚不同,女生较男生而言成熟较早。
总的说来,新加坡小学教育具有以下特色:①重视双语学习。新加坡非常强调语言学习,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母语,以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新加坡,华人占75%,还有马米来和印度人,双语教学可以消除种族冲突和语言障碍,使各民族和平共处。②重视科学教育。新加坡的科学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据1995年第三届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会(TIMSS)调查表明,新加坡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全球名列前10名。新加坡将科学与英语、母语、数学并列为四大考试科目,科学教育不流于形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技能。③分流教育,因材施教。分流教育既培养了高级精英人才,又有可靠的职业训练。在不浪费资源的同时使社会上的人都能各尽其职,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新加坡小学科学教育的特点
为了清楚地认识新加坡小学科学教育的特点,以下主要依据新加坡教育部门于2004年出版并于2005年推行的《初级学校科学课程标准》来分析其科学教育的优势所在。
1.《新加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特点。
(1)强调科学探究活动。《新加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为使小学生能够有意义学习,让他们亲自经历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确确实实地探索和发现知识,这些都在他们的环境中或者实验室中。然后这些知识必须有效的融为一体,并且把新概念与原有的概念体系相联系。”
科学探究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任何一种有效的教育都必须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科学探究让学生亲自体验寻找答案的过程,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加强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探究活动能够激发、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学生好奇心。其次,探究活动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能力。同时探究的过程能使学生深化理解,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再次,探究活动能锻炼学生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探究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合作、协调能力,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最后,探究过程中难免有失败和挫折,借此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其能够正确的对待成功和失败。
(2)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统一性。《新加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最基本的目标是使小学生能意识到,看似不同的话题之间的联系,因此允许科学的想法的最终整合。”科学课程的五大主题是:多样性、周期性、系统性、能量、相互作用。所涉及的知识有:生物(生命)知识、物质(物理)知识、地球宇宙知识。其中有许多知识是交叉的,如“能量”主题下的知识在物理和生物知识中都涉及到了。通过不同主题把各个学科内部的不同分支联系到一起,体现了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3)运用螺旋上升的方法途径。《新加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纲要的另外一个特征是螺旋上升的方法。它的特征是在不同水平和逐渐增加的深度上重新学习概念和技巧。螺旋上升的方法使对科学概念、技能的学习与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它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对概念已有的理解,并且使掌握技能变得容易。”
首先,在课程纲要内容上运用的螺旋上升的方法途径。据课程纲要内容,整理出以下表格(表1)。从表1中可以发现对每个主题的学习都有重复,但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学,而是增加了难度或者广度。
其次,在方法技能方面也运用了螺旋上升的方法途径。无论是基本还是复杂的方法技能,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一步一步慢慢学会并运用的,一旦学习了一种方法,必须继续学习和使用,以达到巩固和熟练的作用。另外,学习内容的制定是根据学生的大脑结构的发展及其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之上的,这种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运用。
2.《新加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特点。
(1)评价模式多样化,包括:笔试、实践工作、完成作业、多媒体的展现、做模型、讨论会、戏剧、创造性地作业等。前两项比较容易量化,评价起来相对容易。但是《新加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尽管前两种方法经常用于正式的评价,例如,持续的和学期性的评价。但其他可选的模式也应该考虑用于正式评价中,因为他们在评价小学生创造力和思考力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评价内容侧重于理解、推理应用和动手操作能力。如要求小学五年级学生“知道地球和月亮存在规律性的运动。运用模型展示月亮围绕地球转动,并把月相与这个运动联系”,学生们应能理解和应用概念,但不用记住定义。
(3)评价目标有弹性。不同水平(年级)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掌握程度要求不一样。
(4)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新加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从评价结果中,老师做出明智的决定,怎样去加强学生的学习或者改进他/她的教学方法。”评价主要发挥改进功能,使教学得到反馈并及时调整,实现教学最优化。
另外,该课程标准还强调科学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认为学习科学的方法是建立在学生能够联系他们的日常经历和在平常观察现象的基础之上的,让学生把课堂所学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并且要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以正确态度对待科学,克服负面影响,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三)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1.具体安排各个年级所学知识。新加坡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知识以表格形式列出,并且具体安排到各个年级各个层次。这样的安排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每一学期的学习目标,步步为营,最终掌握所有知识。中国的科学课程标准也详细列出了小学生应掌握的科学知识,但是每一年级学习的内容并没有明确指出,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2.因材施教。学生的分流是新加坡学制的传统,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能使所有人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因材施教不仅节约教育资源,也使社会上的人各尽其职,找准自己的社会地位。在我国,社会各界极力反对开设“试验班、快班”,为的是照顾学习差生的身心健康。而这种不分好差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好学生不够学、差学生跟不上,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又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如果学校能抛去顾虑,为一些具有出众才华的学生提供特别教育,就能够培养出一批精英人才。
3.多种评价模式。新加坡对学生的考核除了笔试外还有科学观察记录、社会调查、小组试验等形式。在中国“一考定终身”是各门科目的考核方式,笔试也就意味着有许多的死记硬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我国小学应学习新加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4.重视能力甚于重视知识。通过比较发现,中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对知识内容的规定十分具体,知识总量也比新加坡课标内容多。新加坡对掌握知识的要求比中国低,但是对技能方面的要求较中国高,新加坡重视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国教育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应试教育还没有彻底根除,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参考文献:
[1]马红艳.分流教育在新加坡[J].基础教育参考,2005,(3):19-20.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挥创造力,增强他们的科学意识,使他们的创造力获得提高。
一、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
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正处于初步对世界进行认知的阶段。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利用趣味性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探索掌握知识,促进他们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提高。
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快乐的探索中发现问题,引发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在趣味的活动中,幼儿把玩和学相结合,有效激活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大胆思考,创造性的完成探索活动。由于幼儿的自制能力不强,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很容易被周围的人和事所干扰,对他们的思路造成影响,使他们不能有效解决教师布置的探索活动。
因此,在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对幼儿的参与情况进行关注和引导,使他们尽可能的保持注意力集中,促使科学启蒙活动的顺利、高效的完成。
二、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在幼儿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大纲上要求的内容,还要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知识,让幼儿通过学习了解天文、地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把科学知识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认真探究,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让幼儿认识各种交通工具时,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初步接触到科学发明制作。
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让幼儿观看海底中动物生活环境,同时向他们介绍运用什么物品可以帮助人们潜入海底。通过学习,幼儿了解了要潜入海底必须穿上深海抗压潜水服,带上氧气瓶。在探究丰富的学习内容时,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主动探究掌握了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知识,让幼儿对科学奥秘产生了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意识。
三、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教学,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探究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掌握科学奥秘,使他们的科学意识和学习科学的兴趣逐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性的运用自然资源进行教学,使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树叶收集活动,组织幼儿来到自然环境中收集各种树木的落叶。在快乐的收集活动中,幼儿认真观察收集到的叶子,了解叶子的颜色和形状。
收集活动完成后,教师让幼儿利用自己收集到的叶子进行创意组合。通过幼儿的充分想象,有的幼儿把树叶用针和线穿起来,组成一个树叶项链;有的幼儿利用树叶进行创意绘画,在一片树叶的基础上画出不同的小动物;还有的幼儿用胶水把大小不一的树叶粘贴成了一条小鱼。在幼儿自由自在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用作品展示了他们的想法。完成制作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让教师和其他幼儿了解自己的创造意图时,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获得了提高,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四、创设浓厚的学习环境,让幼儿主动进行知识探究
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可以给他们创设浓厚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主动进行探索,通过仔细观察掌握更多的知识,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1.设置科学图书角。在教室中开辟一个图书角,摆放上又饿喜欢的科技书籍,让他们积极主动的阅读这些知识,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家的故事,让他们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2.设置动物饲养角。学校专门开辟一个地方进行动物饲养,如饲养鸡、鸭、鱼、兔子等小动物。让幼儿给他们喂食,并进行认真的观察。掌握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特点,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在有趣的喂养过程中了解小动物。
3.设置种植角。学校在种植角中种上豆角、黄瓜、大蒜等蔬菜,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果实生长时间和果实的形状、颜色等。
五、结合实验进行教学,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使他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认真观察和操作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动手能力。例如,幼儿都很喜欢不倒翁的小玩具。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不倒翁,让幼儿进行玩耍。在玩的过程中,教师给幼儿提出问题:为什么用多大的力推不倒翁,它都能重新站起来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幼儿一边玩一边探索,他们发现不倒翁的底部很沉,推测出这是不倒翁倒不了的原因。
为了验证幼儿的推断,教师让他们用准备好的鸡蛋壳和沙子来进行实验验证。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幼儿先把鸡蛋壳中装满沙子,然后推到鸡蛋壳,发现鸡蛋壳没有站立起立。然后他们把鸡蛋壳中的沙子倒出来一部分,再次进行推导鸡蛋壳的动作,这时,鸡蛋壳倒下后马上立起来。简易不倒翁的制作实验让幼儿掌握了不倒翁的原理,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对科学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和生活中不断探究各种科学实验,在发展他们科学意识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综合素质,使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顺利进行,有效促进了幼儿综合全面的发展。
六、结合自然现象进行教学,让幼儿掌握更多的自然常识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把握时机,结合自然现象进行教学,让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探究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自然常识。例如,在下雨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演示雨的形成过程,通过观看,使他们了解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点或小冰晶,小水点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并合,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就是雨。在出现日食时,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日食形成的原因,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拓展,让幼儿掌握月食的形成原因。通过结合自然现象进行教学,给幼儿创造了更多的和科学知识接触的机会,有效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七、鼓励幼儿进行发明创造,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在幼儿教学中,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发明创造,让他们在课外时间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通过大胆想象和创作,幼儿能初步制定自己要制作的作品,通过家长的帮助找到制作材料,共同完成幼儿的发明创造。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制作出来的小发明能让幼儿对科学发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小发明作业。
例如,教师在让幼儿学过歌曲《小雨沙沙》的歌曲之后,给他们布置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乐器的作业。在趣味性的作业中,幼儿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有的用纸盘制作手鼓,有的用雪糕棒制作木琴,还有的把矿泉水瓶装上沙子制成打击乐器……通过幼儿的大胆创作,让他们初步产生了进行发明创造的意识,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多的关注和科学发明相关的书籍,随时收集发明创造用的材料,使幼儿启蒙教育高效进行。
八、及时对幼儿进行表扬,激发他们的探究自信心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学习进行指导,在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进行及时表扬,使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下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进行探究。在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多对幼儿进行鼓励和引导,在幼儿出现错误时,不要对他们进行严厉批评,而是要耐心引导,使幼儿消除畏惧的不良情绪,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学习中,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在幼儿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获得信心。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的相结合,在对幼儿进行表扬时可以和多媒体相结合,如幼儿回答对某个问题后,电脑中会出现表扬的画面,可以是五角星、小红花,还可以是得分情况。另外还可加上语音,如你真棒、太好了等。电脑中的表扬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刺激,对幼儿也有一种激励作用。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通过参与活动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让他们养成善于探索和思考的好习惯。在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时,教师要给幼儿创设一个浓厚的科学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科学启蒙教育取得实效。
[关键词]系统科学;耗散结构理论;开放系统;教学设计;学习理论;教学事件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1-0026-07
一、耗散结构理论及教育研究范式革命
一直以来,在教育研究中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的当属简单性、决定性的还原论科学研究方法,它是建立在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线性数学原理基础之上的。这种思维至少强调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世界的本原是由不变的实体构成的,对于整体事物的研究,可以通过将事物分解为若干部分,再对各个部分加以研究来进行。第二,事物的构成是简单的。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声称,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什么多余的东西来夸耀自己。他把简单性作为科学信条,置于众法则之首。爱因斯坦同样推崇简单性,认为它是一切科学的伟大目标,即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设或公理出发,通过逻辑的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第三,事物的演化发展是线性的、决定性的。后一发展阶段以前一阶段为前提,遵循线性因果关系。无疑,分析有利于深入认识事物。还原论的分析观在科学发展的一定时期,对于科学的进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分析更是为了综合。一方面,如果一味地逐级深入分析下去,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割断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当今科学知识总量呈爆炸式的增长,以及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化学习平台,使得人们短时间内就需要处理大量的知识,对个人的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应该再把注意力集中在几个点上,而应该进一步弄清这些点之间的联系,需要把个别的知识综合起来。
数字化学习理论的新近研究证明了这一点,Conneetivism学习理论由加拿大学者George Siemens(乔治・西门思)于2004年提出,其后获得了较大发展。它之所以被誉为“里程碑式的”数字时代学习理论,就在于它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把学习描绘成大量节点相互联结构成网络整体的过程,认为学习与知识建立于各种节点及关系之上,在这些节点相互关联进而表现出各种关系的过程中,个人的知识网络体系被建立起来,学习活动就是发生在这些数量庞大的节点所构成错综复杂关系的过程之中。这一学习理论因其比其他学习理论更灵活、更接近人脑实际的优越性而受到推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者,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十分善于利用系统科学的科学研究方法来克服还原论思维的片面性。正如他在其专著《结构主义》中所阐述的那样:“许多学科都得出结论:过去把研究对象分析为许多组成成分的办法行不通,整体并不是各成分的简单总和,它比部分的总和还要多一些,即整体还有整体作为整体本身的性质。从整体出发来认识部分,实验证明是有效的。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的是一般系统论的初期系统科学果。实际上,时至今日,系统科学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一般系统论、自组织理论、复杂性理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埃德加・奠兰的复杂性研究范式,被公认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它们的形成代表了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超越还原论更加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1.教育研究应重视系统科学研究成果
何克抗先生多次发表文章,强调系统科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重要影响,从教育技术学科的历史发展来看,他提到“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由于将系统科学(它包含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也称‘老三论’)的系统方法,首次运用于解决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问题,从而创建了‘教学设计’这一新理论,并促进了教育技术学科的蓬勃发展。”再从教育技术学的当前研究来看,他认为“系统科学本身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基本内容已由原来的‘老三论’发展到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超循环理论为代表的‘新三论’,相应地系统方法也有了较大的拓展。所以,新的系统论研究方法应该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得到哪些体现?以及如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这都是国内外教育技术界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
正如何克抗先生所述,教育科学研究离不开系统科学的支持,二者的关系曾经十分紧密。主要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科学理论与传播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共同构成了教学系统设计的四大基础,长久地为教学设计提供着方法论指导。
(2)考查学习理论的发展,可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如前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直接源于皮亚杰创建的发生认识论,在皮亚杰的整个理论体系中,“结构”是最基本的一个概念,皮亚杰认为结构首先应该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一个集合。具体说,结构就是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通读皮亚杰的《结构主义》一书,可以发现“整体”、“系统”、“平衡”等词语散见于全书的各个章节,而这些内容正是系统科学中的关键术语,虽然该书中对于这几个重要概念的阐释不如系统科学中来得详尽,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二者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可以将皮亚杰的相关思想与论述视为系统科学早期思想的应用。毕竟皮亚杰的《结构主义》一书最初发表于1968年,那时候系统科学的发展仍然处于第一阶段,徘徊在强调整体性的一般系统论层次。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学习理论领域中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皮亚杰十分重视系统科学的研究,并且将发生认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统统建立在系统科学的根基之上。
(3)皮亚杰仅是强调学习与系统科学紧密联系的科学家之一。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系统科学对于学习研究的重要性,具体说就是系统科学与思维科学的紧密联系。1981年,他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一文,倡导对这三门前沿科学及其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我们知道,思维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学习必然离不开思维的参与,学习理论研究目
标之一就是破解人类思维本质与发展规律的难题。从这个角度来说,皮亚杰与钱学森的思想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4)系统科学中耗散结构理论是一个重要代表思想,在自组织理论中居于首位。它的提出,直接引领了系统科学由一般系统论的第一阶段向自组织理论的第二阶段转化。后现代主义教育研究者们指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带来的是一场重要的观念变革。他不仅改造了物理学,赋予物理学一种新的文化内涵,而且包括教育、课程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各领域,也都将受益于该理论的振聋发聩的洞见。耗散结构理论的普遍方法论意义正在逐渐被教育领域认可和引介,它对于教学理论研究启示和指导意义已不容怀疑。当代课程大师派纳(Willam F.Pinar)在他的巨著《理解课程》中,著名的课程理论学者多尔(Willam E.Doll,Jr)在他的《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都对耗散结构理论与课程的关系给予了极大关注。在最近出版的多尔的著作《混沌、复杂性、课程和文化》一书中,多尔又将耗散结构的理论用作课堂对话分析的一种工具。
鉴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育科学研究对系统科学进展的关注由来已久,并在后现代主义课程大师的引介下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对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阐释其中重要的代表性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促进系统科学在教育领域内的应用,发挥系统科学对于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
2.系统科学发展及其应用于教育历程的简单回顾
20世纪40年代之前,系统科学处于萌芽阶段。还原性、简单性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先哲们的思想,它们作为一个最为古老朴素的观念和信条存在着,在认识论领域始终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可以说,此时非线性思维还沉睡在意识深处来被唤醒,线性思维大行其道。绝大部分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思维,直接地取自还原分析的方法论,遵从线性推理、逻辑演绎的模式。但也有一部分先知先觉的科学家偶尔猜测到它、运用它,如:早期希腊哲学家混沌地猜测过混沌到有序的历程;笛卡儿玄学地提出过复杂性的漩涡宇宙演化模型;彭加勒从对三体问题研究得到了非线性结论,等等,这些都是思维史中注意到复杂性的典型。
由于简单性思维根深蒂固的思想基础,以及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在这一思维模式指导下的科学研究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因此,常常对这一方法论难以割舍,仍然徘徊在因循守旧的简单性思维模式中止步不前。这在教育领域内的表现尤其明显,从宏观的角度上看,我们的教育研究仍然以还原、分析的方法论为基础。当前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的教育理论研究尚对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重视不足,更不用提落后于理论研究的教学实践了。
20世纪40至50年代,系统科学处于第一发展阶段――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由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是第一个明确反对还原论的科学理论,它使得“系统”、“整体”和“整体性”不再被看作超越科学界线的形而上学概念,转而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几乎是同时,维纳的控制论和香农的信息论开始兴起。在诸多综合性横断学科中,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因此被人们合称为“老三论”。它们虽然角度不同,但探讨的是同一个问题:将对象作为不可分割的系统,考查系统的整体性规律。同时推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研究理念。
系统科学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成果多集中于引介和应用一般系统论的思想。皮亚杰的整个发生认识论大厦就是建构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的,特别强调系统、整体、整体性等。教学设计领域的研究者们关注系统论,并发展它为教育设计的指导思想之一,也多是集中研究其中的整体性方法论,即停留在一般系统论的阶段。教育科学和系统科学在这一阶段的联姻相对结出了较多的成果,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查有梁先生的著作《系统科学与教育》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系统介绍了老三论的研究成果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概况。
20世纪60至70年代,系统科学处于第二发展阶段――自组织理论。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高津于1969年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随后,哈肯的协同学、艾根的超循环论、托姆的突变论等相继创立,形成了研究系统演化发展的自组织理论。其中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突变论被人们并称为“新三论”。它们分别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数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系统自组织演化发展的条件、动力机制和途径等问题。吴彤教授认为:“耗散结构理论是解决自组织出现的条件环境问题,协同学基本上是解决自组织的动力学问题,突变论则从数学抽象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途径问题,超循环论解决了自组织的结合形式问题,至于分形和混沌理论,我认为它们是从时序与空间序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复杂性和图景问题。”
如前所述,教育研究领域对于系统科学第二阶段研究成果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引入以耗散结构理论为代表的“新三论”思想方面。从历史上看,最早想把“新三论”引入教学设计领域的学者是美国的乔纳森(JOnassen,D.H.)。他是当代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发表于Educational Technology杂志的题为《思维技术:教学设计中的混沌》一文中,就指出教学设计过程充满混沌性,主张用混沌理论改造或重构新一代教学设计(即所谓“混沌教学设计”)。但自那时起整整20年过去了,国际上对乔纳森观点的响应寥寥无几。近期,课程大师派纳和多尔分别在新近的研究成果中对耗散结构理论给予极大关注,由此唤起了部分研究学者,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者们的兴趣。但目前这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也就仅止于此,相关著作不是很多。
从国内的文献检索情况来看:一方面,我们看到在历史、文化、艺术等各个社会领域中,对耗散结构理论引介、应用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已近完成,分别呈现出欣欣向荣、争奇斗艳的可喜态势;另一方面,耗散结构理论在教育、心理领域内的应用研究文献不超过20篇,在CNKI上,以“耗散结构理论”为题名的检索结构中,左侧的“学科类别分组”虽然多达60项,几乎囊括了数学、物理、医学、地理、旅游、农业、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唯独没有教育、心理相关的任何一个独立分组。可见,教育科学与自组织理论结合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展开,在引介的基础上,还要建立自组织理论应用于教育的深层次关联。
20世纪80年代以后,系统科学进入第三阶段――复杂性理论。1984年,在三位诺贝尔学奖获得者盖尔曼、安德森、阿罗的大力推动下,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复杂性科学为研究对象的机构――圣菲研究所。圣菲研究所的成员背景不同,有来自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但他们的志向相同,那就是改变分门别类进行复杂性研究的现状,打破以往的科学界限,建立统一的复杂性科学纲领。他们目前提出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已经得到承认,被看作一种看问题的新角度、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代表着科学研究的又一次重要思维范式的转变。
与耗散结构理论等自组织理论比起来,复杂性理论的教育应用成果更多一些。著作方面首推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莫兰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邀,发表的他对于未来教育理念的见解;下篇中,莫兰倡导进行教育、思想改革要超越简化的片段性认识,这种认识看不见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复杂性化解为简单性和遮蔽根本性的问题,还会导致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的可悲的分裂。同时莫兰强调:教育的目标与其说是造就充满知识的头脑,不如说是造就构造得宜的头脑。
国内文献检索方面,在CNKI上以“复杂性”为题名可检索到的文献有8000多篇,其中唯一与教育直接相关的学科分类――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下共有140篇,其中权威的《教育研究》上2003-2008年发表了5篇,还有相当一部分发表于《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电化教育研究》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
二、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
耗散结构理论是系统科学与教育结合的一个关键研究点,一方面由于其显赫的地位,普利高津因其在建立耗散结构理论方面的贡献获得了1977年的化学诺贝尔奖,因此,无论是在系统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各理论,还是在指导教育研究的诸多理论中,耗散结构理论都是首屈一指的,理论本身的科学价值不容置疑。另一方面,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课程大师多尔和派纳正致力于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领域中来,专家们的研究进展让我们看到了耗散结构理论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巨大潜力。
耗散结构理论以开放系统。为研究对象,酱利高津教授认为开放系统更具有研究价值,因为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实际生活中,绝对意义上的孤立系统和封闭系统都是不可能存在的,系统必然是开放性的存在。可以说开放系统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大到宇宙中的各种系统,小到粒子物理的微观研究;也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生物个体。因此,无论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还是历史、文艺等社会科学,甚至哲学,都可以应用该理论的研究成果。事实L近三十年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进展已然证明r这一点。耗散结构理论围绕“耗散结构”这一荚键概念展开,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即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就是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以及它的形成、稳定和演变的科学。人们无法创造耗散结构,但可以创造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这有可能使我们控制系统并为系统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导致耗散结构的实现。系统形成耗散结构需要具备以下必要条件:
(1)开放性。开放性是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基本前提。开放意味着打开了交换之门。耗散结构只有在开放系统中才能形成并生存。它的存在需要消耗系统从外界交换而来的物质、能量或信息,所以必然要求系统的开放性存在。只有开放系统才能走向有序,有序意味着系统的进化、发展;非开放系统只可能走向无序,无序意味着系统的退化、灭亡。
(2)远离平衡态。“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开放系统的热力学状态有三种,分别是热力平衡态、衡态和远离平衡态。在热力平衡态和衡态的线性区,系统分别是处于稳定状态和趋于稳定状态的,分别趋向于无序和趋向于平衡,此时小的涨落和扰动很难改变系统的当前状态,因此系统也就不可能出现新的有序结构。只有当系统远离平衡态时,才有可能通过涨落或突变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的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处于稳定平衡结构的系统不再与外界交换物理、能量和信息,是一种没有任何生机和活力的“死”结构。与此相反,处于动态稳定有序状态的耗散结构不断地活动着,是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活”结构。
(3)非线性作用。非线性作用是系统内部运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系统内部各要素问的相互作用或者是线性的,或者是非线性的。线性相互作用的特点是简单地进行叠加,此时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相当于1+1=2,各要素间表现为确定性的因果关系;而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则要复杂得多,并不是要素间的简单叠加,是通过相互制约、相互耦台形成一种在整体上完全不同于各部分的崭新的整体效应。此时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相当于1+1>2。如果系统中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仅仅是线性的,那么无论这些要素如何组合,将只有量的积累,而不可能有任何质的变化;非线性相互作用则能使系统各要素间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彼此通过协同、竞争、调节、消长,进而发生突变,达到有序。
(4)涨落导致有序。所谓涨落,是指系统中的某个变量或某种行为对平均值的偏离,通俗地讲即系统中微小的扰动。涨落虽然是偶然的、杂乱的,通常会被衰减掉,但处于临界点附近的涨落,则可能被放大,形成巨涨落,从而引起整个系统宏观上的突变。耗散结构理论强调,开放系统所以能从不稳定走向稳定的有序化自组织结构,并不是由渐变产生的,突变才是根本的原因。涨落一旦越过某一特定的阈值,系统就有可能表现出宏观上的有序结构。
三、耗散结构理论对于教学系统设计的冲击
实际的教学过程本身充满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常常出现教育进展情况与事先的预设不相符合的状况,主要表现为信息输入的确定性与学生思维的非预测性矛盾,教学过程的封闭性与学习内容的开放性相矛盾,以及教学设计的线性与学习者、学习过程的非线性矛盾。
教学系统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共同构成,教学没计是对教学系统的优化设计。教学系统中的人作为最活跃的构成要素,具有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潜质,而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即是思维的发散性。学习理论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然揭示: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知识的传递或转移,而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学生知识经验的整体图式得到改善和充实。即便是处在同一教学情境中,面对同一个教师和相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意义建构也可以是不同的,具有差异性。这其中既有个人认知能力、思维特点方面的影响因素,更在于每个学生是带着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走进课堂的。奥苏泊尔曾经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日: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应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教学系统设计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在于其线性的教学模式设计上。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学与学生发展之间呈现出清晰的因果决定关系,认为一定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相应的发展变化,假设知识、能力和简单累加自然会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师的教学依此而行,就很容易使得教学简单化、机
械化。课堂教学往往被设计为线性的一维过程。把预定的目标和步骤的顺序作为达到最终目标的途径,一经给定,就再无变化。教师常常把预定的教学方案强硬地塞给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者。如果说这种教学观点对于知识教学还算能够勉为其用的话,也仅限于其中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而已,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力不从心了。我们知道,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对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现在获得较多认可的教学模式通常是面向问题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因在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方面的卓越表现已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面向问题的学习是一种非线性的网络化学习过程(见图1)。
围绕能力培养这一核心,周围形成指定目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启发思维和控制目标的松散结构,并不一定要求以什么地方为起点,在各个结构中都有可能发生其他结构的学习,形成一种多维的、非线性的教学模式。
在系统科学的复杂性、不确性框架下实施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根本不同,还表现在对于教学事件的处理上。此处的教学事件与加涅所指的“九大教学事件”不同,而是指和课堂教学目的无关而直接干扰教学,突然发生的外来刺激或事件,即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在以往决定论主导的教育研究视域下,教学事件常被视为无关的干扰因素或被驱逐出课堂,或被想尽办法予以消解,以使得教育教学严格地围绕着规律、模式、结构平稳地进行。
随着耗散结构理论、复杂性理论等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被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中来,我们应该看到突发教学事件在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在正视它们的前提下加以利用,而不是简单地排斥和规避。教学事件虽然是教学主体不能预设的教学情境,但它同样是在预设的教育情境基础上发生的,是预设教育情境的延伸、拓展和补充。完整的教育过程应该是连续性教育情境与非连续性教育情境的统一。教学事件能够被用来作为开展生成性教学的契机,既帮助学生生成知识和能力,也帮助教师认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生成教育机智和教育智慧。
教学事件一:一位教师在进行“年月日的认识”教学时,有的学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有平年和周年之分?为什么通常4年一闰?为什么二月不是30天或31天?”这样的问题本来不属于这节课所探讨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找理由回避这样的问题。但是这位老师从学生们投采的好奇目光中读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就将这些问题与这节课的内容结合起来,简要地讲解了地球公转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教学事件二:还有一位语文教师在《坐井观天》一文快学完时,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说几句话。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讲着,内容不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便是“青蛙真正感到了自己见识少”。这时,一个学生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又跳回井里。”话音刚落,同学们便捧腹太笑。老师还算“幽默”,也随口说道:“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有的老师还会说“不懂就别发言,没人会说你是哑巴!”难道这位学生的观点就没有道理吗?该生在课后写作文时仍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写道:青蛙跳出井后,来到一条河边,想喝水,突然,听到旁边老青蛙的警告“不要喝,水里有毒!”紧接着,又听到老青蛙被人用钢又刺死的惨叫声……看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该生为什么会说青蛙“觉得还是井里好”了。他由坐井观天联想到了环境污染,多么精彩的观点!多么有思想和创意的孩子!遗憾的是老师没有让他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试想,如果教师当时在课堂上再追问一句“青蛙为什么又跳回井里了?”该课堂会怎样?我想,全班同学不再是嘲笑他,而会为他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喝彩。
可见,生成性事件可以拓展预设的教学内容,促使教师灵活调整教学活动的方式和策略,改变教学活动静态化、程式化的局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生成性事件可以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使教师从依附于教材文本的范式中解放出来,进一步发挥创造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吸收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来看待教学呢?
首先,教育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而非封闭系统。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开放,才能生存。教育以人为研究对象,而人又是一种开放性、创造性的存在,因此,在耗散结构形成的四个必要条件中,教育视阈内应首要关注教育的开放性。开放意味着注重从外界引入严格甄别的有效信息作为负熵,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教育系统的进展演化提供保证。作为设计者,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封闭系统走向无序化的死寂是不可避免的,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绝不可能在封闭的观点下仅仅通过若干简化的、程式化的步骤来实现,只有通过系统开放、引入负熵,尽量将影响学习的诸多因素,整合进我们的系统中来考虑,遵从开放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才是研究教育教学更加全面的、科学的方法。教学系统应该具有动态性,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意义的构建。能力的形成,都应该通过动态生成而获得,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可以是线性的,也绝不排除顿悟、跃进的方式。
其次,学生的学习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前提,具有不可逆性、不确定性。当整个系统的秩序被某些可变因素扰乱时,我们既要看到系统波动的消极影响,也要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意义。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可能通过自我组织和自我更新而成新的有序结构。思维科学的进一步研究指出,简单的符号加工理论已经解释不了人的高级思维和学习过程,人的复杂性思维和学习遵从的是由无序到有序,再到无序的螺旋上升进展过程,教学系统的演化过程既有确定性的一面,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貌似随机的非线性过程。从狭义的角度看,如果我们暂且把教学设计理解成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那么耗散结构理论排斥教学内容的简单累加,认为队列式的排布关系在促进学生的理解方面并不十分有效,强调的是系统内部各部分间的非线性联系,将它们设计成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似乎更好,各部分内容之间呈现出交错的广延性关联,对于每一模块,都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切人,从多个方面来认识。具体地,教学内容以知识单元为最小模块来组织,在一定的总体结构下,面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作出变化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教学结构因此能够迅速、容易地变动,易于从用户的角度进行设计,达成对学习者需求的适应。教学在本质上就是要帮助学生将表面上杂乱无章的知识,根据其内涵、本质及内在相互联系,逐步变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有序结构的出现是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通过临界点附近的涨落被放大形成巨涨落而达到的,整体上表现为认知结构的自组织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刨设问题情境。经验证明,越是奇异的、与学生们的既有认识越不相符合的问题,越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原因就在于这样做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认知平衡,这首先构造了一个学生的头脑准备吸收新知识的“势场”,形成一股强大的引力。另外,教学系统中的临界点是教学目标的进阶之处,也是使得系统向有序演化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识别学生的认知临界点也是十分重要的。这要求教师注意实际复杂教学情况中的变动因素,把握机会,创造条件,争取将学生思维临界点附近的微小涨落转化为巨涨落,促进整个认知系统进一步形成更加有序的结构。
四、总结与展望
教育部在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评价意见中指出,需要进一步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这说明当前的评价机制已经严重制约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重视研究数量,轻视研究质量,重视人情和门户之见等不良现象都是现有评价领域的弊病。一些教育管理部门规定研究成果只有发表在“来源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才有效。导致这些学术期刊看重的是纯理论,没有真正关注实践领域的问题,即便有的关注到这个领域也没有提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措施。而且这些刊物的发行量都是有限的,对教育实践领域的影响力也很有限。
二、新时期教育科学研究方式的转变途径分析
(一)制定教育科学研究战略规划,重视研究内容管理第一,在国际层面上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战略规划的制定,确定相应的战略目标。教育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要站在宏观角度上对教育科学研究现状以及教育知识的质量等进行分析,进一步确立当前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强化对宏观政策方面的研究,使教育决策更加科学、合理。第二,扩展渠道,增加教育知识的存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界也引进了很多国外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但是跟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教育知识的存量仍旧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当前能够很好的指导我国教育发展实践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所以,要加快教育知识创新和转化的力度。加大教育科学知识的存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知识的质量,这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就教育科学研究内容来说,理论研究要以实践为基础,学校的研究要以教师的发展为基础,教师的研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这是确保研究价值实现的法宝。要重视教育结构的调整,不断创新教育体系,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推进我国教育公平性的实现,促进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工作人员与实践工作人员的合作,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实践方面的研究。
(二)建立研究人员培养机制,提高研究专业化水平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我国也建立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专业职称评审机制,但是高的学习和职称未必就有很高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所以,要针对研究者的研究能力的不同,为他们创造环境,实施针对性的激励和培养机制。一方面要健全学术规范机制,另一方面也要严格教育科学研究人员的准入机制,还要优化研究人员的行为模式。对于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来说,要多些统筹方面的研究,减少系统思维,克服片面化的思维模式。在研究人员进入到实践领域的时候,理论思维与实践逻辑可能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转化逻辑思维模式。除此之外,还要对教育科学研究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主要是研究方法上的培训,积极倡导他们注重实证研究,注重量化与质化的结合,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
(三)完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在传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论文的发表数量。比如,在一个直辖市2012年度立项课题公报中显示,在201项获取了立项专题的课题中,其中一小部分课题跟实践相关,大部分都是“研究论文、研究专著”等作为其预期的成果。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在评判研究成果的时候避免以简单的出版物跟刊物不同来定论。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大评价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机制。比如,进一步完善评价答辩制度、公示制度以及申诉制度等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活动有序化进行。还要不断完善同行专家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突出专家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优化评价的过程和方式,重视评价的实际效果,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四)强化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增加经费投入第一,重新定位教育科学研究部门的职能,不断提高这个部门对于教学科学研究资源的整合能力。第二,要不断的扩展教育科学研究经费的来源。事实上,各级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团体对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力度不大,这些经费很难支撑以数据为主要基础的实证研究。所以,要不断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在政府教育支出中,要把教育科学研究经费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看待,对科研课题的资助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建立相应的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可以提高政府等部门的委托项目经费,这样一来,教育科学研究才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鼓励社会公益机构和企业团体等力量对教育科学研究进行资助。甚至可以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大经费的审核力度,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让教育科学研究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