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农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4-17 15:39: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发展趋势及前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第1篇

关键词:有机农业;稻田养鱼;共生系统

引言

稻田养鱼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有机农业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尤其是其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特点,不仅维持了农业生态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也创造了极大的市场机遇和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发展趋势值得期待。

1稻鱼养鱼产业发展现状

稻田养鱼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分布区域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区有江西、湖南、辽宁、吉林、浙江、云南、贵州等,各地区的稻田养鱼生态系统基本相同,普遍实现一田稻鱼两用,将稻田的功能性发挥到极致。据科学研究表明,稻田养鱼的生态结构可以实现稻田的产量增加,同时,稻田的鱼生长也极为健康,市场反响热烈。尤其是在经过后期相关产业的深度加工,为稻田养鱼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方向。例如,吉林省企业针对稻田养鱼的生态模式,提出了渔业发展的新方向。为了尽可能保持鱼的鲜活程度,将收获的活鱼放在充满氧气的包装袋中,加入适量的水分,在5℃以上范围内,可以存活3到7天,进一步提升稻田养鱼新的销售形式,为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输送新鲜的活鱼。江西乐安县出台了发展稻田养鱼政策,鼓励群众发展稻田养鱼,提倡生态模式采取稻田套养鲤、鲫、鳝等,条件成熟可套养殖甲鱼、蟹、蛙、田螺等经济品种,将收获的活鱼加工成鱼干销售。这样的加工模式,不仅提升了鱼的综合价值,也间接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全新发展。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新的销售模式,增加了新的销售收入。这些技术带来的发展变革,也是稻田养鱼的新营销模式。不仅仅是鱼更加受欢迎,稻田的发展更是值得深度推广。稻鱼共生系统下的稻田产量,无论是质和量还是亩产效益都可以和单一种植水稻一较高下。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不仅如此,稻田米的种植形式属于有机农业种植,因此,其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极为可观。

2稻鱼养鱼的意义

2.1控制水稻病虫害发生

由于全国各地区的稻鱼共生系统的鱼类种类各不相同,以江西乐安县为例,乐安县位于江西中部四季分明,适合鲤鱼、鲫鱼、鳝鱼、泥鳅、荷包鲤等,品种极为丰富。稻鱼共生系统可以为水稻和鱼提供相适宜的生存环境,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虫害的发生,为水稻的生长提供绝佳的保障,同时,针对稻田不使用任何农药,最大程度降低了水中的污染物质,保障了鱼类的生活环境。并且,稻鱼共生系统中,如果发生水稻病害,例如叶鞘、叶片等部位受病,稻田中的鱼可以剥食受病部分,减少病害的延伸和发展,降低病害传播。不仅如此,还可以从根源上减少水稻受病的几率,降低风险的发生。而被鱼吃掉叶片后,增加了通风透光能力,进一步降低水稻纹枯病、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仅是受病叶片,还有一些特殊的虫害,鱼都可以帮助水稻提高抗风险能力。例如螟虫,对于水稻的危害能力极强,但是,一但螟虫在稻杆之间转移过程中,掉入水中,那么就成为了鱼的盘中之物。另外螟虫喜欢从底部侵蚀禾苗,而底部的叶稍已经被鱼类剥食,因此,降低了危害及风险。另一方面,不少昆虫都喜欢将卵产于稻杆底部,例如稻飞虱,而鱼类的存在,再一次保护了水稻,减少了虫卵的有效孵化。经过科学验证,不养鱼的稻田发生螟虫危害的数量是养鱼的稻田发生螟虫危害的数量的600倍以上,植株危害比是200倍以上。因此对于水稻的保护作用不言而喻。纹枯病的发病程度,养鱼稻田的发生几率降低了一半以上。

2.2抑制稻田杂草生长

传统的稻田种植模式,是单一种植水稻大量使用农药和除草剂,获得稻谷产量。但是,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不仅会产生部分农药残留,降低了稻谷的市场价值,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而稻鱼共生系统则与众不同,不仅解决了这一难题,还改善了稻田中的生态模式,不仅减少了除草剂和农药的使用,还可以获得优质产品,增加额外收入,同时,鱼可以广泛觅食水中大量杂草。因此稻鱼共生系统中,稻田上基本没有杂草,除草效果优于除草剂,也可以节省施洒除草剂的人工费。通过科学统计,稻鱼共生系统可以减少费用支出,对于广大传统种植户而言,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2.3提升土壤肥力

传统稻田种植中,为了确保稻田足够的养分和能量,需要不断补充各种肥料,如钾肥、氮肥、磷肥等,提升土壤肥力,确保稻谷增产丰收。而有机农业是坚决抵制各种化学肥料的使用,尤其是额外地添加一些生长激素。有机农业的生态理念,是打造无污染、纯绿色、纯天然的农产品。因此,为了提升土壤的肥力,稻鱼共生系统中的鱼类粪便成为了稻田的养分,同时,适当地投入一些有机肥料如人畜粪便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为稻田提供更多的营养和能量。

2.4提高经济效益

在我国高端农产品市场中,占据主流的基本都是有机农业的产品,因此,市场前景广泛,经济效益突出。例如吉林省著名的柳河大米,乐安红米都是有机稻谷的典型,不仅市场需求能力旺盛,同时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受到广大种植户的热捧。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是有机农业的普遍现象,而稻鱼共生系统中,渔业和稻谷的双向发展,不仅增加更好的综合效益,也带动了当地的农业发展,经济优势极为突出。受各种惠农政策扶持,稻鱼共生系统不仅可以得到大量的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还可以为当地的农业产业打下夯实基础。例如辽宁省盘锦市,不仅仅是盘锦河蟹名满天下,盘锦的稻鱼共生系统生态链极为完善,不仅鱼类资源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盘锦大米的美名也在东北传扬。为当地的经济建设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第2篇

一 、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的制造业一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但由干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落后,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其主要表现有:

1.设计方案及制造工业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完整经历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改革,传统制造工艺手法成熟,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时期也高于我国。相比工业强国的制造业技术,我国的制造业工艺粗糙,现在化水平较低,尖端技术仍在开发中。比如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普及纳米技术、微激光加工技术、复合型加工技术等,而我国大部分的制造业仍是农间作坊的模式,虽有一定的机械工艺雏形,但仍缺乏高新技术。

2.制造行业的落后。工业强国经过原始资本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业制度,在体制内的所有制造业企业都具备相应的准则,而且企业的管理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生产系统运行精确高校,生产模式更新换代的周期短。二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大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只有少数的企业运用了计算机管理模式,而大部分小型企业仍然处于人工管理阶段。

3.自动化生产程度低。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自动化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全自动机械,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集成化以及智能化。而我国仅有极少的大型企业采用柔性制造系统,大部分民间的制造企业处在刚性自动化阶段,非常依赖人工管理。

4.企业管理方面。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发达国家将计算机运用制造业管理中。国外的企业更加重视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组织管理,提出了精益生产、准时生产、高效生产都全新的管理思想。而我国进入信息时代较晚。计算机管理模式运用并不广泛。

二、 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特点

我国对于农业发展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农业发展的进程,也同时为农业机械提供了强大的发展空间。农业机械绿色制造在传统机械生产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先进微电子、仪器等信息控制技术,综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基本环境,创造出的更适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应用机械设备,对农业绿色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现代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涉及到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农业以及气象环境等多方面领域,整个生产制造是多领域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除了具备一般机械生产的共性特征与需求条件,农业机械绿色制造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现代农业机械绿色制造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作业速度快的优势

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农业复式作业机具与专业化生产机械的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促进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快速进步,提高自动化水平,也同时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提高自动化程度,改善了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为推广使用新技术、进一步降低作业成本创造了条件,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农业机械绿色制造具有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的优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消耗掉大量的自然能源,并造成一定的能源再利用不足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人们关注度的不足,大量的开发生产作业产生的废气物质对周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污染世界环境。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绿色制造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进一步收集和积累农业发展信息,对于肥料、农药、以及能源的使用上利用绿色环保的观念精确使用份量和时间,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农业绿色可持续经济观念的正确引导下,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

3.对于现阶段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机械生产使用产生的原材料与能源的浪费

传统农业机械产品周期缺乏全局性与一致性,在使用年限后不能继续作业,废旧或者闲置设备的回收率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造成了每年均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同时废弃的农机产品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机械的绿色制造,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以上难题,节约人力、物质、能源和财力的投入,从而在全生命周期意义上实现资源利用率高和环境污染小的绿色设计制造,以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技术投入,在农业机械制造上产生明显的“绿色经济效应”,提高信息共享度。

三、 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发展趋势

对于现代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来说其是从社会、经济、环境3个主要因素的系统结构出发,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和方式,实现 3 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于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涉及科学、环境等多方领域的综合研究和发展,因此,目前还处于不断完善的情况中。在带动农业,甚至国家经济发展同时,还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道路上具有非常好的前景,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更加完美的发展趋势。

另外,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决策目标体系是现有制造系统目标体系与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集成,农业机械绿色制造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并且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实施将导致一批新?d产业的形成,包括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装备制造业、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服务产业、绿色产品设计与制造业以及实施绿色设计与制造的软件产业等。

第3篇

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困难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中应用前景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农业发展;应对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中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把金融运用到互联网业务中,以在传统互联网功能下再实现融通资金、管理风险、信息中介的作用,达到互联网和金融的有机结合。1995年首家互联网银行SNFB成立,是互联网金融起步的标志。2012年,互联网金融浪潮席卷中国,人们对这个新型模式关注度逐渐升高。2013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飞速发展势头,随后几年,该模式在各行各业不断取得突破。迄今为止,欧洲70%以上的客户选择网络银行完成基本业务,中国的网络渠道实现了50%以上业务,电子渠道正成为主流的业务方式。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前景引起各行业关注,可通过该模式的视角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农业互联网金融融合了金融对资金使用的敏感性及互联网提供的广泛平台,又注入农业属性,开创了一个新领域。由于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中的应用具有农业的特性,农业互联网金融应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使农业互联网金融不仅具备金融和互联网的特性,还兼存农业具有的特色发展优势。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农业应用问题

(一)我国农业发展的固有问题

第一,农产品过剩以及价格不稳定。由于国际竞争力低,大量的农产品只能自销国内市场,我国主要消费地是城镇,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地是农村,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49.68%)少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而我国城市消费(占总消费86%)远远高于农村消费(占总消费14%),供需之间的地点和时间的差异常造成产销过剩的问题。同时,我国农业发展存在断层,农户没有农产品销售渠道,往往只能等待中间商收购,常常造成某些区域产品供不应求而其他区域产品滞销的问题,不仅使农产品生产过剩,还使价格存在区域性差异。第二,国际间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大。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其他国家输入输出农产品贸易增多,其中美国农业基本上以大面积的农场和牧场为主,其国土面积940万km2,耕地有28亿亩,而仅500多万的农民却为2.9亿人口提供食物生存保障,且美国是世界范围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因为规模化是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农场主平均耕种面积达600英亩,其生产的农产品成本低、产量高,然而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而耕地面积仅占1.43万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仅1.4亩,未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中人力和物力的成本较高,这种现状下,我国粮食等农产品的出口的竞争力远不及发达国家。第三,农产品供求之间的直接信息缺失。我国农产品的销售多通过中间商的采购,不仅增加中间环节的流通成本,削弱农民的实际收益,还抬高了农产品价格。而“互联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态,农产品销售的互联网化有助于供给和需求的对接,使得供给需求随市场变化同步,减少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

(二)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中的推广运用问题

我国的农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而农业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应用需要知识基础为前提。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率低,大型机械化设备应用不高,农产品大多通过中间商收购买卖,少有未涉及网络电商模式,农民对互联网金融的接受程度是制约该模式在农业应用的瓶颈。同时,正因为这种模式市场未被深度开发,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中的应用将是一片蓝海。

三、互联网金融促进农业发展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创新营销策略,提高核心竞争力

农业企业最核心的内在动力是产品品质,诚信经营加之适当的网络营销方式,可以迅速打开农产品销售市场,扩大网络市场占有率。以安徽小蚂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具有生产育苗、种子配种、服务配送、生态观光等多种新型业务,坚持“从农场到餐桌”原则,发展产业链平台的“一条龙”服务。将互联网金融模式贯穿于整个产业链,在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直销通路。同时开展农业园观光和农业基地旅游创新业务,增大影响力的,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二)拓宽销售渠道,丰富经营多样性

应用互联网与网络技术能拓宽农产品的供销渠道,争取更大的发展平台。社交软件如微博提供了新型销售渠道,而这种销售渠道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更广,能有效提高市场认知度,增加市场份额。农户个人或企业应选择在农村地区使用较为广泛的社交软件,建立公众号并利用软件转账以及支付功能,直接促成商品交易,并将产品直接邮递到顾客身边,降低中间环节的时间成本。此外,农产品企业或个人也可构建自身的网购平台,如安徽的小蚂蚁优选和厚土农牧有限公司都分别创建网站,开放会员注册,与电子商务紧密接轨,结合农业服务性和高效性。

(三)规范农产品生产,赢得客户的信任

农产品的规范生产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因此,现代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互联网使其逐渐规范化,减少人力、时间的消耗,提升生产效率。如小蚂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运营管理、物流及客服团队,不仅实现企业规模化生产服务,同时赢的客户的信赖与选择。可借助互联网应用各种传感器对作物的环境湿度、光照情况以及温度进行分析观察,通过农产品生长状况图片的拍摄,将农作物信息进行定时定位,通过综合整理分析,判断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措施,使农作物的生长更规范、更科学、进而改变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问题,规范农产品的生产。

(四)创建农产品溯源体系,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

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中的应用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预定、选购、配送等一系列需求。运用互联网云端,建设多重监督的农产品溯源系统,比如农牧产品的生产记录档案及生产过程中的全程摄像传递。建立VIP手机客户端以及建设现代农场互联网,使得客户在生产、运输、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可以参与监督。云端在农业中的运用最终可以为有需要的顾客“定制”农产品,将种植养殖过程全程摄像,并传递到顾客的手机客户端。在这种新媒体运用的情况下,客户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属于自己的产品,还在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作用。

作者:徐阳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秀霞.浅析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金融发展路径[J].科学与财富,2015

[2]谢方舟.互联网金融技术应用于农村金融的思考[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

第4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改革下,农业技术也积极探索,完善自我,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多类型、多层次、多体质共存的混合型农业技术体系,但是在往后的社会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自己,还有待探索。本文主要从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创新内容、推广体系探索等几个方面对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出探讨。

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主要有3大方面:市场经济体质改革、旧体质下的农业技术体系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和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发展也随着走向市场化发展方向,以往的农业模式并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农业方面的劣势就越发明显。农民在进行农业建设中遇到各种困难,运用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农业发展和科技的关系。伴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农业发展中去,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及意义

2.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开辟新市场、产品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来源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创新不仅是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是指已存在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科学生产中。农业技术创新从理念到生产都有不一样的创新方法。

2.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义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动力,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有健全的农业技术发展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构。我国是一个实行科教兴国的国家,农业技术只有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前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理念不够重视农业主体——农民,其管理体质和运行机制都适应不了当下的社会经济体质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不够紧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必须把农业发展强大作为国家坚实的后盾。

3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

政府扶持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得,但是遇到的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推广办法、推广组织形式等与时代步伐不一致,需要做出相应改变,下面主要在这3方面的优化做出探讨。

3.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改革探索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从推广体系体质下手。农业技术使用承包制,让经营性技术推广与公益性技术推广相分离,从而农业技术从无偿变为无偿与有偿相结合。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质改革,完善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

3.2 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培养科技特派员是地方农业部门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非常实用的创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所谓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政府或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根据乡村农业发展科技要求,进行人才筛选,选拨出的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到乡村里参与农业发展,科技特派员作为一种最直接的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桥梁。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分赴全省各地,分片开展科技培训与技术服务已经很多年了。这种做法既调动了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还促进了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3.3 推广组织形式优化探索

在早些年,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形式主要以农业科技园的形式出现,但是农业科技的名称各不相同,有的地方叫现代农业科技园,有的地方叫现代农业实验区,到目前为止,它们的数量在我国是庞大的。农业科技园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把分散的农业技术规模化,由零到整,对农业科技更好的管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形式的优化依赖与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因此要想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就要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科技园只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之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科研教学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机衔接,实行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很多形式。

4 结语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经验,总结我国为推广创新农业技术体系所要做的准备如下:强化政府推广农技创新的公益性,改善推广体制,优化推广方法以及推广组织等,加快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水乡.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01).

[2] 高启杰.我国农业推广投资现状与制度改革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8).

第5篇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农业生产 技术研究 问题 方法

引言: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计算机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引用技术机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流行开来,但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还为得到普及,因此,我国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引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走现代化农业的道路,当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部首次开始将计算机农业发展研究作为农业发展的前景列入一项专题,经过近30年以来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从传统农业生产走入到现代化农业生产。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项高科技技术,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不成熟,农民素质不高,知识量不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高,因此,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普及范围不广,使用率较低。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许多差距,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还有许多道路要走。

二、计算机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农业产量的提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因此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大。传统农业生产靠人力牛耕为主,基本上靠天吃饭,因此农业产量不高。当前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引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从各个方面检测农业的生产,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能够做到了如指掌,因此,可此提高农产品的产量。2、有利于节省人工。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是靠人来耕种,农民一年四季被捆绑在土地上,这样就大量的浪费了人力,到收成的时候还不一定能够有好收成。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更多地减少人力,减少人为因素对于农业产量的影响。3、有利于确保粮食的安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但可耕种土地面积不到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大多都是山地和荒漠土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因此,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使用计算机技术,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更加科学、有效的选育种子。4、有利于确保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其中尤其以耕地污染破坏更为严重,截止到2010年统计,我国的受污染破坏耕地约为1.4亿亩以上,这些被污染的耕地大多是污染水灌溉,不合理科学的耕种,固体废弃垃圾填埋引起的。为了促进耕种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耕种土地安全,我们应该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计算机技术,更加科学安全的耕种土地。

三、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者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高。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者大多素质不高,知识层次不足,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高,在农业生产中实用计算机技术,首先要在农业生产劳动者之间进行推广和普及,要先使农业生产者能够使用计算机技术并且会用计算机技术。2、普及度不高。由于我国的贫富差距太大,行业差距太大,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完全普及到千家万户,在农业生产中更是普及度不高,即使有的农业生产者拥有计算机,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不会使用也不会维修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度并不高。3、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不足。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资源共享、普及传播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当前,我国的农业科学研究系统还不完善,农业技术研究人才太少,建立的网络农业技术信息库不完善,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共享率不高。国家对于网络的农业生产信息监管不到位,这也使得一些不科学的错误的农业生产技术在网络上传播,误导了农业生产者。

四、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应用解决措施

1、大力普及和推广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应该大力普及计算机技术,政府应该加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加快安排计算机技术人才以及农业生产研究人才到基层农村宣传计算机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技术。2、加快我国农业技术研究。政府应该大力研究农业生产技术,培养更多高素质农业技术研究人才,要边研究边发展边普及。要把农业生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及时做好风险的预测,及时规避风险。3、加强对于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教育。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普及不高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农业生产者素质不高,接受新鲜事物能力不高。政府应该加强对于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教育,要让农业生产者能够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对于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加快在农业生产者之间的计算机技术普及,使更多的农业生产者能够使用计算机技术,并且能够维修计算机。4、提高资源共享率。计算机技术的最大好处是能够资源共享。我国应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加强农业生产信息库建设,开放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资源共享率。

五、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引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计算技术的应用必将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的方式,对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参 考 文 献

[1]张升堂,刘音,郭传金.中国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节水农业必需性分析[J].西北水力发电,2013,18(4):50-52.

第6篇

关键词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河北唐海

中图分类号 S62;S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190-01

近年来,唐海县委、县政府以“服务新区,一体发展”为总揽,围绕加速建设曹妃甸新区及京津唐地区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重点支持了唐海镇绿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六农场大棚蔬菜基地、八农场高效农业园区、九农场和十农场设施(蔬菜)农业园区建设,逐步做大曹妃甸新区的蔬菜产业。截至2012年4月全县设施农业面积1 017.00 hm2,其中日光温室面积507.07 hm2。

1 唐海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011年,新建设施农业面积170.67 hm2,其中新建日光温室面积140.33 hm2,完成设施小区建设7个。总面积100.40 hm2,日光温室520座,共落实市级补贴资金140万元、县级补贴资金140万元。十农场于2011年11月通过河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300.00 hm2。以及以前的六农场和九农场均认证无公害基地666.67 hm2。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 500 hm2,其中日光温室面积460 hm2,平均产量82.5 t/hm2,总产量37 950 t,平均产值18.0万元/hm2,总产值8 280万元;大棚226.67 hm2,平均产量90.0 t/hm2,总产量24 000 t,平均产值9.0万元/hm2,总产值2 400万元;中小棚213.33 hm2,平均产量52.5 t/hm2,总产量12 250 t,平均产值7.5万元/hm2,总产值1 750万元;全县露地菜播种面积600.00 hm2,平均产量45.0 t/hm2,总产量22 180 t,平均产值3.0万元/hm2,总产值1 800万元。主要品种有芹菜、西红柿、黄瓜、甘蓝、辣椒、青椒、土豆、豆角、油桃、生菜等。唐海县六农场、八农场先后为瓜菜注册了“天茂”、“郁之源”商标,使唐海县果菜产品打入了省内外。全县先后建立了唐海县曾茂蔬菜专业、唐海县志农萝卜专业、唐海县绿鲜缘蔬菜专业、唐海县梅苑蔬菜专业合作社,建昌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主管部门+公司+基地+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不足

蔬菜生产投资很大、筹资较难。发展蔬菜产业特别是日光温室资金需求量大,如果扩大面积,投资大、群众自筹难,也是制约发展的因素之一。要想人人参与,把产业做大,需要依靠政府扶持,采取灵活多样的信贷方式。

2.2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

蔬菜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尽管近几年唐海县结合农民需求,组织开展了系列农民培训活动,使一大批适龄农民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务工就业技能,但从整体上来看,农民的技能素质仍难以适应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

2.3 种植品种、模式比较单一

以六农场为例,截至目前,该场蔬菜产业主产品仍为西红柿,西红柿种植面积占蔬菜产业面积的80%。因而,由于种植品种上比较单一,导致种植的模式单一化,大棚种植一般1年为3茬,即2茬西红柿、1茬芹菜。

2.4 品牌意识缺乏

六农场、九农场、十农场已取得了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其无公害农产品也得到了认证,并注册了商标,生产的蔬菜、果品也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但是,菜农的品牌意识比较薄弱,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2.5 经纪人队伍有待壮大

大棚果蔬产品的产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由于缺少有能力的经纪人员对大棚产品进行销售,导致销售中存在着同质同品却不同价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棚农的收益。当有些品种出现价格低或者滞销时,无人帮助菜农及时解决销售问题,降低了菜农的收入。

3 发展对策

3.1 按区域分别规划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

对于已有基础的设施农业基地,应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发展档次较高的设施模式;对已进行设施生产的经济水平一般的农场、乡镇,应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发展,逐步对现有设施条件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设施农业效益[1-2]。

3.2 制定设施农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技术,加大对农户购买装备机具的补贴力度。二是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

环节,帮助、引导农户进行小额资金贷款,扶持设施农业发展。三是设立专项奖励资金,主要用于以下3个方面[3]:扶持高档园区、特色园区的标准园建设;完善设施配套建设和基础建设;扶持农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也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示范创新,促进设施农业由数量规模型向科技效益型转变。

3.3 注重科技创新,加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引进推广适合当地的温室(棚)结构及配套设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清理和控制装备、农产品冷藏保鲜设备的推广应用[4]。定期培训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提高其推广服务能力。举办阳光工程设施农业专题培训班,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3.4 实施品牌战略和特色农产品战略

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积极培育产地交易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促进产销的流畅和衔接,积极向外界销售信息,解决农民的销售难、售价低等问题[5]。

4 参考文献

[1] 李俊有,翟志军,胡桂杰.赤峰市设施农业存在的主要气候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12,39.

[2] 万学遂.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农业机械,2000(11):4-6.

[3] 肖学祥.宁夏设施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J].农机科技推广,2009(2):54.

第7篇

关键词:农村电商 发展趋势 思考

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所谓的农业产业化强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户或是龙头企业合作社为纽带,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生产的环节联合成为有机的整体,连通种养和销售。换而言之,就是实现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在这个模式中,最基本的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式生产模式,农业产业化的形式实质是企业化。

(一)完善供需双方信息沟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供需双方架起了沟通的桥梁,通过双方的沟通,能确保农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降低农业产业的风险。与此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农产品交易的空间限制,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协调供需矛盾,减少农产品滞销的风险。

(二)促进新技术在农村的传播。人才缺乏是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通过互联网,农民可获取更加广泛的资源,甚至能够请全国乃至世界的专家,为自己解疑答惑,有利于我国农业从粗放式转向高效化。

(三)能够减轻农户负担。对于农民而言,即是农村电子商户的卖家,同时也可以是买家,农户通过电子商务,运用采购招标等方式,可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成本,另外农户也可采用团购等方式减低成本,减轻负担。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我国农村市场具有巨大潜力,而近些年来,政府部门也越来越强调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无论是市场还是政策导向都是大势所趋。

(一)农民花钱网络化。现如今,网购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也不再是“城里人”的独享的便捷,随着计算机、智能机等设备的普及,农民也走上了网购之路。例如,在浙江遂昌的农村,农民已经将集市搬到了网上,不仅在网上购买化肥、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甚至大型电器、私家车等都会在网上购买,足见如今农村电商发展的大动力。

(二)农村电商与政府关系愈加密切。在我国,农村电商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深层次来说,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助推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而这些问题与政府关系密切。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是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是工商企业与用户互动的社区平台,助农政策落地的途径。因此,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还应该要积极政府政府部门更多的支持。

(三)发展前景广阔。近些年来农村电子商务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我国现代农业正想着智能化、精准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应该把握好“模式+服务”的特点,将农村行业的特点在农村电子商务的模式中进行优化,利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技术,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更加深刻的变革。

三、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无论是对农产品生产者而言,还是对整个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农业信息都是至关重要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职能,只有政府部门直接参与到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统一规划,整体协调,才能确保农业信息化网络能够由城镇覆盖到农村,真正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另外,政府部门具有权威性,政府部门搭建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更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农村电子商务才能正常运作。

(二)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较多,但鱼龙混杂,网站质量参差不齐,农业信息资源内容不足,重复信息较多,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和实效性,网站建设地域分布不均衡,在设计方面也未能体现专业化和个性化。笔者认为,必须要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不断提高其质量,及时更新信息,美化网站设计,提高网站的吸引力。

(三)尽快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目前,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农产品要实现成功交易,就必须要正确传统农产品信息。为此,我国部分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开始了一些尝试,例如制定统一的标准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真正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建设还远远不够。

(四)完善配送体系构建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还需要要不断完善配送体系,配送体系的建设是关系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环节,农村电子商务网站若无法充分运用配送资源,发挥分工优势,必然会被物流瓶颈所限制。

(五)积极引进和培养信息人才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劳动者的素质不够,信息意识不强。在这种形势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就迫切需要一批高质素人才。为此,应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实施远程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其信息意识,培养一批新型农民,使其成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头雁”。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面临着人才、配送体系、网站建设、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现实,但总体来说势头强劲,前景广阔,发展壮大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骆莹雁.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以沙集淘宝村为例.[J]中国商贸,2014(02)

[2]张振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创新路径.[J]对外经贸实务,2015(12)

[3]张勤,周卓.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1)

[4]施锐,马坤.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8)

第8篇

守望农田的娘子军

根据1996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女性占从事农业劳动力的51.78%;10年后的2006年,女性在从事农业劳动者中的比例已提高到61.3%,而在一些农业大省,女性所占比例更高,如山东省妇女在农业劳动力中的比例达到65%,福建省甚至在70%以上。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回归家庭耕作又几乎跨越了四分之一世纪。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经历了60年男女平等观念和政策措施的渗透,并且官方话语还不时强调妇女就业的政治含义,但在现实生活中,乡村妇女就业的经济意义占据了压倒之势,而政治影响已变得微乎其微。不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青年女性,像青壮年男子一样憧憬并倾力于在农业之外或在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作为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的一个主要标志——农田生产劳动,现如今愈来愈遭到青年女性的鄙视和拒斥,而父母一代也不希望女儿还走自己的“老路”。

“农业女性化”犹如一把双刃剑。从积极意义上讲,这为乡村妇女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农妇主耕使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贡献及作用显性化。伴随妇女在日常经济社会生活中自和决策权的大增,妇女的社会经济赋权是显而易见的。独自照料农田和管家的经历,使一些妇女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体验。即便男性回归后,一些妇女也未必自愿交出其管理角色。与此同时,长年外出的男性对户内事务也会变得隔膜起来。一些妇女于是“权也有,钱也拿,成为名副其实的‘生产队长’”。留守妇女的“能动性”在这样的陈述中跃然纸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妇女不全然是“农业女性化”的牺牲品。

改善农业女性境况

我国农民的非农化和我国农村的城镇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那么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滞后不再仅仅是妇女发展的问题,而是将直接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性别比例均衡以及未来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如何针对非农转移带来的农业女性化状况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促进和保证农业、农村和农村妇女的共同发展,进行有效地农业经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