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9 10:15: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文价值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由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是管理史上的一场巨大的革命。但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仍被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对人的开发被视为达成组织目的的手段,这与人本管理以人为目的,从人出发、依靠人、为了人的价值取向相背离。为了保证企业人本管理的有效运行,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超越
早期的企业管理理论中,虽然有大量的对人管理的思想,但是却没有设立对人管理的专业部门。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用工数量与工种的迅速增多,在企业中才出现了人事管理部门,并逐步完善了今天所说的传统人事部门的主要功能。在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受长期形成的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人事部门表现出明显的行政性,除了管理人事档案以外,主要就是办理诸如接受新职工,老职工退休或者内部人事调动等程式化的例行公事似的事务。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由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是管理史上的一场巨大的管理革命。它摆脱了传统人事管理执行僵化教条、程式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和对人的行为进行简单约束的缺陷,逐渐认识到人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真正的资源,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
但是,正如彼德·德鲁克(PeterDrucker)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的:人力资源拥有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特质:即协作的能力、综合能力、判断力和想象力,和其他资源相比较,唯一的区别就是他是人,并且是经理人必需考虑的具有“特殊资产”的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仍被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一种活的主体性资源,而没有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是一个可以自主决定自身投资方向的资本对象。对企业而言,人更多的是以劳动力的角色出现的。资本拥有者关心的是选择什么样的生产要素,如何充分利用他们,以便达到最佳的效益成本比例。至于这些要素自身的特点、需要以及发展,即使被资本拥有者考虑到了,也只是出于更好地满足追求经济利益的需要才不得已而为之的。对此,有学者这样评价:“如今的人力资源管理新观点,也无非是把人作为一种不能简单对等、潜力巨大而等待开发的一个‘资源库’来重新认识而已。一切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与技术,都是为了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和使之为企业的目标服务。”
我们说,将人力资源放在不如物力资源重要的地位,或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既不符合人本管理理念,也不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管理的历史一再证明,只要管理不能进入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境界,管理中的技术就具有诱骗和不道德的成分,就会很快被人们所识破,从而也就会很快地失效。以员工为目的、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的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为了实现人本管理,必须构建一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使命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即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帮助人们认同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实现工作动力的“内置化”和自我激励,最终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对未来研究极富盛誉的“罗马俱乐部”总裁奥雷列奥·佩西在他的报告《未来一百年》中指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提示未来,有一点必须肯定--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做到开发使用和保养培育有机结合,促进员工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一)要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终身就业能力
传统的企业观把人作为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也遵循同其他资源一样的供求规律,从市场上获得。企业需要什么样能力的人就去招聘这样的人,企业只是人的简单使用者。从这一点上说,人力资源同其他资源并无多大差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性的逐渐觉醒,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脑力劳动在企业中主体地位的日益加强,传统的企业用人理念受到挑战,简单地强制性地去榨取和挖掘人的智慧、才能,已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效率。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彻底转变观念,对员工不应只是简单地使用,而是要加强培养,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实现。
加强培训对员工自身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是员工追求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类工作观因物质的丰足而逐渐由“工具性”工作观转变为“精神面”的工作观,寻求工作的“内在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在择业时看重的不仅是较高的待遇,而是更加注重自身才能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企业培训可以满足员工追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员工充分体会到企业“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从而培养个人与企业休戚与共的情感,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第二,它是提高员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的内外环境瞬息万变,这不但对企业的应变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而且对企业员工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员工必须经常学习、不断提高,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同时,在新型就业关系中,虽然仍然有全日制工作,包括日益增多的支付合理、福利有保障的管理工作,但员工不会再有长期的职业保障。而“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企业在无法为员工提供终身就业保障的情况下,通过培训帮助员工增加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能够为员工提供一种终身就业能力。第三,它是坚持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必要条件。从本质上讲,劳动者都是主人,但具体落实到某一个人时,真正实现主人翁地位就取决于劳动者的自身价值,也就是劳动者当家做主的能力和水平。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没知识、技术、不懂管理就不可能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当家作主。通过培训,大力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够增强其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从而促使其充分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观是一种新型的培训观。它彻底摒弃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将培训简单视作企业的人工成本支出,只是对员工的技能进行培训,重在授予员工企业所需要的一技之长,而没有将培训与员工的发展有机结合的不足,把培训视作企业获取战略性长期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员工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培训不仅着眼于提高员工对岗位要求的适应性,而且更着眼于提高员工的体力、智力、精神等素质,增强员工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驾驭能力,培养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创造热望及进取精神,完善员工的个性,开发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员工形成由管理客体向管理主体角色转换所需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通过以上努力,有效地促进企业员工更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要注重员工职业发展,帮助员工实现工作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高度和谐
职业发展是指“个体通过一系列的职业阶段取得进步的过程,而每一阶段都由一系列独特的问题、主题和任务构成”。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计划是指对个人今后职业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一种个人或组织对前途的展望,是一种愿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协调有关员工个人成长、发展的计划与组织需求和发展相结合的计划就称为职业管理。
传统职业发展途径是指“员工在组织里,从一个特定的工作到下一个工作纵向上发展的一条途径。”这种职业发展途径的特点是一级接着一级,从一个工作到下一个工作进行变动,把员工未来的发展道路清晰地展示出来,让员工在心理上知道自己未来可能占据的序列位置,从而进行必要的知识和经历准备。但是,却使员工只能在某一特定职业内进行升迁,从而会在事业上和心理上严重地影响员工的发展。对此,马克斯·韦伯(MarWeber)进行了形象的描述。他说,在科层制下,一个人在职业发展中就像一个“小齿轮”,“他们依附于较低的职位,并通过各种努力向高一层的职位缓慢地爬去,……这种情况足以把一个人驱使到绝望的境地。”这种机械地、被动地、毫无希望地等待着他人决定自己命运的职业发展途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员工发展的选择余地,压抑了员工潜在能力的发挥。随着现代企业的出现,传统职业发展途径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已经不能适应员工尤其是知识员工要求从工作中得到成长、发展和获得满意的强烈愿望。从职业发展观的角度来讲,为员工构建职业发展途径,协助员工解决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责任。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担负起这样的责任。为此:
一要指导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计划。企业帮助员工制定发展计划,不仅可以使员工的发展计划与企业目标相协调,让员工感受到他们被当成企业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感,而且还有利于员工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目标。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这种相互了解既能促使双方有效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双方的目标,又有利于人尽其才,扬长避短,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益。同时,还会因双方相互信任,使企业气氛更加融洽和谐。
二要为员工建立多种职业发展路径。传统职业发展途径使员工一生仅限于一种职业,严重地影响了员工的进一步发展。以人为本的职业发展观认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年龄、特长、兴趣和心理需要的不同,建立多重职业发展路径,使员工根据企业和员工个人需要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岗位,从而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有更多自我实现的机会。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努力,企业不但能够解决员工与工作的配合关系,用人与育人的关系,而且有利于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利益共同体关系,为员工实现工作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高度和谐奠定基础。
三、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着力点
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价值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合理使用人是着力点。合理使用人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合理分工
分工是指“并非让一个人完成全部的工作,而是将工作划分为若干步骤,由一个人单独完成其中的某一个步骤。换言之,个人是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分工避免了资源浪费,节约了投入,扩大了产出,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但是,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一再证明,并不是所有分工都是合理的,过度的分工虽然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但同时也会产生组织成员的非经济性后果,即使工作变得简单重复、单调乏味,导致工作人员产生厌倦、疲劳、压力、忧虑、焦躁等不良情绪。更为严重的是,会使工作人员的能力片面发展,工种交替与职能变换的能力和频率下降。因此,过度的分工实质上是对人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的一种压抑,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限制。要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就要针对劳动分工所产生的不良后果,采取工作轮换制、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等方式,设法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多彩,让员工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创造出物质财富,而且也能够获得某种愉快,并在劳动过程中尽可能的得到全面发展。
(二)适当的能岗配置
从员工个人能力和岗位责任的结合过程来看,往往存在三种典型的现象:“大材小用”、“小材大用”、“能岗匹配”。“大材小用”会使员工失去显露才华的机会,产生怀才不遇之感。不仅如此,员工可能会因为岗位责任太小而丧失工作兴趣,长期下去会使员工精神状态松弛、才能衰退,造成员工心理挫折,影响其身心健康。“小才大用”导致的结果是,员工一方面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极度的紧张或压力,逐步丧失自信,甚至对工作产生厌恶感。“能岗匹配”是员工与其岗位之间达到的最佳适应,是指员工的能力与工作岗位的要求基本相当。同时,还包括员工能力稍微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状态,因为适度的压力会变成鞭策员工前进的动力,挑战性工作可以使员工的精神状态保持一定的张力,从而促进员工不断发展自己。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尽量保证员工与其工作岗位之间的合理匹配,由此实现人尽其才,岗尽其用。
(三)重视工作环境的改善
工作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员工工作效能和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发挥的直接情况和条件。合理使用人必须重视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首先要培育和谐的人际关系。合作友善、团结友爱、平等公正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有利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员工身心的健康发展。相反,如果企业处于人心不齐、结构失衡、纪律涣散、相互掣肘的不协调甚至内耗状态,那么无论是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对置身于其中的员工的身心发展都极为不利。人员协调、组织结构合理、管理职能发挥恰当、规章制度明确适当是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前提,应当从这四个方面着手,积极开拓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要设置合理的人机作业系统。人机作业系统是企业员工在直接生产社会财富的过程中与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发生作用和联系的系统环境。技术进步使人机系统的技术和工艺对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人机作业系统的技术不完善、工序不严谨、没有充分的信息保证、程序设计过于狭窄而不合理时,就会导致员工对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使用人,就要求人机作业系统的设计不应由机器、生产流水线和作业节拍来决定,而必须考虑人对于技术和工艺的优先地位,以此为前提去研究员工在作业系统中动作合理、行为规范、工作有效性等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同时,帮助员工摆脱和消除在作业系统中被异化的心理和状态,并在不断发展的人机作业系统促进员工的智能开发、和谐发展中得到技术和工艺的保障和支持。
最后要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除了家庭以外,企业是员工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工作场所环境的安排布置,就不应仅仅考虑如何有利于生产、方便工作、提高效率等问题,还要设身处地从员工的角度来考虑,即从最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出发,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文明的劳动环境,使其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态度。
人文价值教育提倡教师利用身边的素材或资源,在教学中渗透五大人文价值,并进一步指出:真理、和平、正当行为和非暴力并非相互孤立,而是从根本上依赖于仁爱。当仁爱与思想相联,就演变为真理;当仁爱被引入你的活动之中,你的活动就演变为正当行为;当你的感觉里饱含仁爱时,你的心灵就充满了高尚的和平;当你让仁爱指导你的理解与推理时,你的智能里就充满了仁爱。由此可见,人文价值并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每个教师都可以利用身边的素材或资源,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开展生动活泼的人文价值教育,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人文观念和道德品行。一是系统分析教材,挖掘价值渗透切入点。首先,把整套教材中包含人文价值教育主题的相关课文罗列出来,有利于整体把握教材。其次,在讲授某课前对教材涉及的人文价值理念进行梳理,并确立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最后是依据教学目标开发体现人文价值的多媒体课件,包括音乐、图片和格言等。二是补充本土资源,提升价值渗透效果。本土资源指的是学生身边的人事物,比如班级里的“好人好事”和图书中的“警醒教训”等,这样的价值渗透会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讲授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时,可以让学生补充分享自己“圈养雏鸟”“一天多次给金鱼喂食”等出于好意却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自然之道”,同时学到了“尊重”“关怀”和“同情”等人文价值。
二、实施静思,提升教学效果
人文价值教育把静思看作渗透人文价值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在课前2至3分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心境平和的价值观。而语文教学则认为静思是语文课堂的一种教学形态,主要是营造安静的读书场和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可见,两种静思的理念是一致的,巧用两种不同理念的静思将能最大程度地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人文价值教育理念下的课前静思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和进入课文情境。静思的操作方法很简单:它以静坐数分钟为主要形式,过程中一般伴以音乐或引导语,研究证明它具有提高注意力、放松心态、促进记忆和认识自我等作用。例如在讲授人教版第九册《慈母情怀》之前,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平稳而有节奏地深呼吸,静心聆听乐曲《懂你》;然后在大脑中回忆并想象母亲关爱自己的场景,温习母爱,感受母爱;待学生进入状态后教师吟诵导语“:爱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给人温暖;爱是沙漠里的泉水,给人希望;爱是给予,爱是力量。有份爱一直温暖着作家梁晓声的记忆,今天我们就和他一起用心去品味那本《青年近卫军》中蕴含的母爱吧!”语文教学中的静思是一种教学形态,其作用是营造安静的读书场和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书声朗朗与静思默想》一文中也曾论述“:‘读’”并不只是表现为抑扬顿挫的声音,也有静思默想的默读。因此,我们应该思考一个我们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课堂要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默默品味的‘场’,也就是营造一个‘静静学习的场’。”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动静结合的、张弛有度的。
三、总结
人类高校体育文化产生和渐进发展的历史渊源,学界总结为典型的劳动起源论说、军事起源论说、游戏起源说、宗教起源说、教育起源说等五种基本类型。这五种起源论说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校体育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但从另一个维度来看,高校体育文化产生内涵要素至少包括锻炼、制度、精神与物化产品四个要点。由于适者生存的生态法则的使然,迫使人类在其自身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因其全面健康的发展而进行有意识、积极主动的身体锻炼活动;在人类获取基本的生存条件后,人类为了所谓的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逐渐形成并制定多种制度;人类为了促进群体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必须强调深层次上的体育精神文化,用于规制部落或统治者群体在完成体育活动时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应该产生出多种物化形式的物质产品,用于彰显高校体育文化内涵,比如吉祥物、标志物、火炬、奖杯等载体形式。高校体育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在于其创造性地集成了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体育之所以是一种文化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这是有且也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出来的社会活动。而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就是只有人类能够创造出多种文化系统,而这样的文化系统就囊括了体育。由于动物各种肢体活动和嬉戏都是其本能活动,并不具备文化意义,而人类创造的体育均源于后天学习,而并非遗传所及。其次,体育运动具备文化的多种特征。这些文化的主要特征诸如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阶级性等均可从体育运动中明确、清晰地得以印证。第三,高校体育文化拥有其赖以存在的活动形式、物态体系和精神标志。而其精神标志就必须包括运动内在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等,人类较为深层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核心内容,现在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理想的组成部分,比如奥林匹克精神、体育道德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繁荣,高校体育文化终将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的主导标志。
二、高校体育文化的价值
如前所述,高校体育文化在原始历史发展时期就与宗教、教育、娱乐、医疗、军事相伴而生,终究在人类近代历史时期才得以形成独立的形态体系,体育运动在己经孕育了相当规模和社会投入情况之下,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标志之一。而体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高校体育文化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文化形态所不能取代的。因此,体育在其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其存在和发展都将有助于完善和健全社会的文化,也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协调和发展。仅从体育运动的本身来看,体育运动是开发人的自身强健、自身潜能的过程。但从高校体育文化的角度来看,体育的价值远不止这些。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论犹太人问题》)。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文化价值就在于给予人自身的价值,即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人的身心的完美展开和全面实现,是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和谐与统一。这就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原生态的价值所在。通常将产生于校园的高校体育文化称之为校园高校体育文化。校园高校体育文化的价值尤为独特,校园高校体育文化已经发展成为其它校园文化所不能取代的文化存在形式,校园高校体育文化连同其它校园文化一道促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整体,其它校园文化也通常依存于高校体育文化,从中汲取、借鉴、迁延某些其独具特质的元素。校园高校体育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有助于完善和健全校园的文化,而且有利于师生自身的协调和发展。校园高校体育文化的首要价值在于能够不断改造和创造着环境。校园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文化形态和现象也改造和创造着人类自我的个性生理环境,乃至社会群体的生理、心理环境。校园高校体育文化的另一价值在于它是师生自身向“社会的人”回归的体现。尽管从体育活动的行为和方式视角审视校园高校体育文化,校园高校体育文化存在着强健自身、促使潜能力开发的属性,但如从校园高校体育文化的文化视角审视校园高校体育文化,校园高校体育文化则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回归(马克思语)。校园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内的一种实践活动的文化价值更是在于人自身的价值的体现,马克思所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校园体育运动的文化价值就在于师生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校园高校体育文化促成了师生身心完美的实现,构建了师生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和谐与统一。
三、校园高校体育文化与高校人才培养
(一)多样化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
采用过程化审计的方式,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并存转变。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把审计工作贯穿于业务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有利于节省事后审计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再者,人民银行审计对象的复杂化和范围的广泛化,单纯依靠手工的现场审计方法已日益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将传统的审计方法与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先进方法相结合,将传统的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结合起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耗费,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益和效率。
(二)为风险管理服务,发挥内部控制效果
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风险管理都是其业务运行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有效的风险管理,良好的内部控制,为组织治理创造价值。内部审计作,通过提供风险识别及评估等方面的建议促进组织建立风险框架,通过指导和协调组织风险管理活动,保持和发展风险管理框架,帮助制定控制风险的策略,通过提供专项咨询参与确定组织风险管理战略,进一步改善风险管理框架,就风险应对措施的合理性、风险监控的及时性、恰当性、有效性等信息进行内部的交流和沟通。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实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再者,在对风险管理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其内部控制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深入的评价,通过评价内部控制状况,衡量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程度和有效性,指出内部控制制度上的缺陷、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从而找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而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之内,实现组织价值增值。
(三)参与组织治理,增加组织价值
一个组织要进行有效的治理必须重视战略计划和决策制定过程。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则通过评价组织的战略计划和决策制定过程促进有效的组织治理,内部审计可以审查工作安排的合理性,是否与组织目标一致,是否有明确的阶段花花.是否有合理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安排等等,同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其完成各项治理目标和工作计划,最终实现价值增值。
(四)审计多样化,实现组织价值增值
内部审计包括保证和咨询两类业务,人民银行传统内部审计属于合规性审计,主要保证业务正常运行的范畴,针对管理中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意见。随着知识的日新月异,业务不断扩大和深入,决策层、管理层及其不同业务部门面临的新问题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问题随时都需要内部审计把脉问诊,风险导向审计、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多形式的审计产品应运而生,审计产品关注的重点不同、范围不同、方式不同,可以提供多方位的保证和咨询服务,最终增加了组织治理价值。
二、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几点思考
(一)价值增值目标强调的是一种理念
直接将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到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强调内部审计人员是重要的直接参与者。首先,内审部门应抛弃传统的以查处问题为重点的审计理念,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以被审计单位的角色开展工作,努力与被审人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强调被审计单位价值链,形成以内部审计为中心的价值网,提供与被审计单位组织目标相一致的保证和咨询服务。
(二)需构建合理的审计组织架构
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审计保证和咨询功能的发挥,应向高层次监管部门转变,独立性是审计的基本特征。审计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机构独立、经济独立、工作独立和人员独立上。平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其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结果和审计报告造成了太多的影响,致使内审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立性,影响了审计责任的履行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三)为价值增值提供人才保障
一、英语教育的人文价值
(一)人类符号系统的精华是语言
语言本体就是美,语言美的展现既在意境也在韵律。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和词汇、结构的运用,英语语言表现出色彩斑斓的意境美。英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语言的美学价值被充分发掘,为学生们提供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在品味英语语言的韵律和意境之美时,得以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二)表达思维的工具
英语语言展现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自我成长、社会生活和历史演进中对大自然、社会角度和心灵世界的体验、感知和阐述,是他们理解自我和周围世界的成果精髓之所在。英语语言也代表着与汉语大致不同的概念范畴、表达逻辑和系统的崭新的思辨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以差异化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方式,创造新概念与新知识的思维工具。
(三)思想道德的载体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及规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使其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英语语言是思想道德的载体,组合的字母以真实可靠的方式反映出这些价值观的精神意义。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材中提供的大量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间和谐相处的德育素材,更是传达了积极的三观,成为促进提升学生品质的重要内容。
(四)体现英美文化的特色
中小学英语教材中,英美国家历史、地理、人物、节日、风俗、宗教等文化内容的语言材料不在少数,成为了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渠道。在对异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中,学生必然可以发现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所在和相通之处,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到异域文化的精妙。因此,基础英语教育体现出了强烈的文化属性,承担起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
二、我国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的迷失
(一)固守“工具论”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便一直被禁锢在以效率为追求目标的 “工具论”思想之中,而本应该是占据最重要地位的,可以促进人类发展、激发人们追求真善美以及解放人的个性则一直被边缘化,语言本身具有的真善美被遮掩,语言教育的人文价值被禁锢,学生的各种道德成长也被扼杀。
(二)忽视了人文内涵的多元化
英语教育不仅应该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应该重视人文价值的培养。然而,教育实践中往往忽视语言教育的德育、智育、美育。当提到英语教育的人文价值时,人们局限在了语言本身所表达的历史、风土、文化等,造成的结果就是,忽视了英语教育人文内涵的多元化,英语教育更深层次的东西得不到体现。
(三)人文理想和教育实践之间的裂缝
纵然一些教育者认识到,在进行英语教育时应该注重人文教育的多元化,可是在实践中却得不到落实。教师在授课时,依然采取一味灌输知识的方式,以考试成绩为目标。即使部分教师胸怀满腔的人文情怀,却因现实情况,不得不低头。对于学生来说,本应该是一个追求全面发展培养自身素质的时机,却被现实的教学模式扼杀。这使得英语教育的人文理想与教学实践产生断裂。
三、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的回归
(一)理念上的转变: 从“工具论”到同时兼顾人文精神
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的综合发展,是人性的一种释放,是美德、审美、思辨等能力的综合发展。所以,教育者应该转变思想,采取多元价值观来衡量英语教育的尺度,做到既注重其工具价值的同时也追寻人文内涵。只有这样,基础英语教育才可以真正为学生带来人生中所需的真善美的体验和追求。
(二)内涵上的开放: 从单纯的能力追求到多元追求
传统的英语教育以文化理解为主要追求,忽略了英语语言和教育本身所应有的内在统一联系,造成英语教育内涵和人文价值的缺失,这就不可能培养出全面的人,从而促进学生生命力的成长。人的根本价值和追求是在美的发现中获得的,只有将知识与人文相结合,才可能发挥出英语教育应有的人文价值。
(三)实践上的重构: 从以学习技能为中心到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较多的注重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忽略了根植于语言本身的人文价值追求。英语教育不仅要注重语音、词汇、语法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更要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对美的欣赏和追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在,中职学校已经背负着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职责,并且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技术专业人才的责任。现在,针对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的特点,当前的目标是将中职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培养起来。首先,应该了解目前中职学生仍存在很多厌倦学习的问题,例如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逆反心理较强、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会做出一些违反道德底线的行为,导致中职学校出现了很多不良风气,这就证明了现在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够逐渐改善这些状况。其次,应该正确认识到中职学校的职责是为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也应该让学生学会怎样才可以适应这个社会、怎样面对压力、增强自身对未来的目的性等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环节。所以,加强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方面的工作势在必行。
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现有情况
随着最近几年我们国家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被国家及社会关注,但是依旧有很多缺陷存在于中职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已经在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很多学校对德育教育思想仍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德育教育的具体内涵没有足够理解,至今还只是停留在追求升学率的层面,却忽视了中职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同时,中职学校的领导以及教师也都过分迁就学生,中职学校只是注重不断招纳新生,忽略了针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仍然只是遵照我们国家传统的德育教育方针,平时课堂教学过于单一,没有具体的教学方案。长此以往,不仅学生对课程提不起兴趣,教师教学过程也非常枯燥,缺乏信心,造成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困难。
三、加强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1.培养良好作风的班干部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更注重成长的环境就是班集体,一个班级的人文环境以及心理想法甚至学习风气,都跟学生的生活成长密切相关,所以一个班级的班风非常重要。而一个班的班风除了在班主任的影响下,更具有影响力的便是班干部。在对班干部进行选拔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可以偏听偏信,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选拔班干部的依据,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班干部选拔中,并且定时定期地对班干部工作进行验收考核。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对班干部进行监督作用,也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可以树立优良的班级风气。
[关 键 词]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目前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理论界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认识上的偏差。对此本文本想一一加以评判,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有一些似是而非
的,甚至是模糊的认识进行一定意义的探讨,笔者认为是有必要的,因为深化对的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必须是建立在尊重劳动价值理论的原创精神的基础上的。故本文拟在若干问题上与同仁们共同商榷,以求澄清劳动价值理论之内涵。
一、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的区别问题
商品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有价值,所以分析商品实质上就是分析价值。无论简单商品经济社会还是发达商品经济社会,商品都是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经济现象,只有从此人手,才能了解价值的内涵,才能进而说明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比较复杂、比较具体的范畴。正如列宁所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的发展,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总和中的、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①“这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②然而有的学者却以此为依据提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原始的纯粹的实物交换,没有货币居间,更没有资本的余地,除劳动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劳动是简单劳动而不是复杂劳动。在超越了这些条件后,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至少是值得怀疑的。”显然他是把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所遵循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认定为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条件,从而混淆了价值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与价值研究方法这样两个命题。
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有了商品交换就产生了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价值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相联系的,那么作为价值问题的研究也就会自然遵循这一原则。对此恩格斯曾指出,“不仅是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历史过程和对这个过程加以说明的思想反映,是对这个过程的内部联系的逻辑研究”。③所以《资本论》第一章所分析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的商品,并不是“在两个原始公社之间的原始物物交换中刚在艰难地发展着的商品”④,而是“充分发达了的商品”⑤,诚然马克思在研究价值形式发展是从原始公社时的物物交换开始的,但这是基于研究方法的要求,即逻辑的展开要求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可是这并不意味劳动价值理论仅仅只适用于研究的起点,恰恰相反,劳动价值理论正是遵循逻辑的展开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的基础上,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进而深刻地揭示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总之,劳动价值理论对价值问题的研究是遵循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要求即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逻辑
的展开和历史的发展相一致的要求。而劳动价值理论所揭示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规律,只要是处于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理论所包含的基本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尚处于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在相当多的地施很不发达,只有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才能促使生产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并由此带动生产关系向前发展。如果简单的以所谓的现实已经超越了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条件为由而断章取义地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且认为劳动价值理论过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害的。对于部分学者所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只适用“有条件性”论断,应该说是一个重大误解。
二、正确认识价值的决定和源泉问题
在价值的决定问题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内容,而这个内容最初同这种形式无关。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⑥可见,作为交换价值物质承担者的使用价值,它是有别于商品学研究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要研究使用价值是因为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即政治经济学只是研究产品成为商品的条件下,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使用价值。那么,在交换过程中两种使用价值交换的依据是什么呢?真的如有些学者所讲的是由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或者是由所有参与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作为依据的吗?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商品的交换价值与商品本身有多大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两回事。因为:“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咽。它体现两种异质的使用价值背后存在着可以通约的东西,而这种可以通约的东西,绝不能由使用价值来决定。即“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⑧。事实上,交换的前提的确是该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这毫无疑问。但前提并不等于依据,交换所依据的东西是抽去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人类一般劳动。但有学者认为既然是各种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但为什么单单只抽象出—个人类一般劳动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的枢纽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即体现在商品中的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异质的具体劳动是形成使用价值的要素,同质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其实所谓的异质指的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在质上是不同的;所谓同质指的是形成价值的劳动,在每个商品上是同质的,只是在量上大小不同。那么很自然,交换价值的依据只能是人类劳动一般,只有以此为依据,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才具有量的可比性。如果将各种要素也参与到交换价值的比较中,交换势必会陷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劳动和劳动过程是怎么样的循环陷阱中。
而且,马克思指出,“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并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
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形成价值。这就是说,要把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在一定的物体里面,即一定的对象里,它才形成价值。”⑨由此可见,马克思从来也没有如有些学者所认为的“脱离使用价值抽象地谈论价值”,而是将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起来谈论价值的。其实仅仅认识到交换价值的依据是人类劳动一般还不够,因为还并没有认识到价值最本质的内容,马克思是把价值创造的劳动当作社会劳动来看待,把价值当作社会关系来看待,商品和商品相交换,其实质是体现人与人的劳动交换关系,不过在商品社会里,人们交换劳动是通过商品为媒介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以无论从交换价值的依据来看,还是从使用价值的属性与价值的属性是无法替代性上来看,商品的二重性都是存在的,是不能划一的。所以有的学者提出的“交换价值只不过是使用价值的一种延伸和另一种广义的使用价值而已,商品的二重性实质上还是一重性”的认识是极其片面的。
在价值的源泉问题上,特别强调的是价值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是两个概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生产价值必须以生产出使用价值为前提,生产使用价值的条件同样也是生产价值的条件,但绝不能混淆生产价值的条件和价值形成的源泉,也不能混淆价值形成的源泉和财富形成的源泉。生产价值的条件和生产使用价值的条件是同一的,但二者的源泉则是不同的,前者的源泉是人类抽象劳动,后者的源泉是劳动和生产资料。这是因为价值所代表的是人类劳动的交换关系,而财富的生产是体现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蕴涵着不同的内涵,故不能简单划一。
此外,更加令人担心的是有学者提出,“各种生产要素都有可能充当交换价值的源泉”的论断,其实不过是马克思对此早已进行过严厉批判的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对此马克思指出,资本;土地和劳动这三者“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彼此之间毫无共同之处”⑩,就象公证人的手续费、甜菜和音乐这三者之间毫无共同之处一样。其错误之处在于,把各种收入的源泉之间能联系起来的社会生产关系抛掉以后,又把它们还原为互不相关的各种收入的直接源泉,而且上述三种收入,只是一种分配关系,而并非收人的实体本身,至于收入的实体本身是什么?收入本身是无法回答的,因为收入不是与实体本身,要分配,必须以所分配的实体已经存在为前提,那么收人的实体是什么?就是物化的社会劳动。物化的社会劳动由于存在不同的所有权可以转化为不同所有者的收入,但不能把不同的收入转化为实体本身。
三、正确认识价值和价格的关系问题
首先,在价值和价格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了详细地阐述,他指出,价值决定格,而“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即价格只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因为商品是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模的着,价值虽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却和商品不同,看不见、摸不着,价值要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和货币发生交换关系。故商品所有者要想把该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必须把自己的舌头塞进它们的脑袋里”,也就是说内在的价值只有通过外在的价格才能得以表现,价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已。
该地块南侧为城市绿化带,与校园内绿化融为一体,延续了城市空间形态和文脉,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带动了城市的更新和发展。校区分为三大片区,东侧为文化运动区,西侧为行政教学区,西南角为后勤生活区。各区功能设置分明,形成开敞的动的空间和半围合的静的空间的对比,各自富有不同使用功能空间的个性。主入口的设置突出了整个校区的中心,与城市道路相连,有利于快捷、便利的疏导车流和人流。
整个建筑群由六栋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组合而成,分别有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图书馆、宿舍楼、食堂以及体育馆等。除图书馆、行政楼外,其他建筑的朝向均为南北朝向。行政教学片区包含普通教室、实验楼、图书馆和行政办公区域。此区域远离吴越路,对吴越路的噪声做到有效地隔离,保证主要教学空间的安静。生活片区包含宿舍楼和食堂,方便学生往返于教学和生活空间。体育运动片区各类球场集中布置,体育馆与校园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形成校园的标志性空间。各单体之间利用室外连廊连接,形成丰富的、形式多样的空间形态。每组建筑群又形成各具特色的庭院空间,为校园师生提供充满活力、富有人情味的交流场所。层次分明的空间序列,整合出内外有别、互相渗透的校园空间,完整而丰满。
该项目结合地面道路、硬地及绿化沿建筑四面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地面停车带结合绿化分散设置,满足不同人流的临时停车需求。在宿舍楼、体育馆分别设有地下自行车库及地下汽车库,满足学校学生和校外车辆停车的需要,使各车流路线简短流畅。无障碍设计贯穿了整个设计,无障碍坡道及电梯的设计,让人性化理念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完美表达。(见图1)
1.1教学楼设计——内外通达,阳光活力本教学楼(见图2、图3)为普通教学楼,由三栋单体组成,每栋层数为四层。均南北向设计,教学楼之间由室外连廊连接,西立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体块,使三栋单体教学楼形成独立的建筑群。利用虚实空间及色彩的对比,宁静中又不失朝气。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8769.0m2,共设有48间教室,功能以教室、办公室为主,各栋教学楼设有配套的辅助用房。一层连廊可直接出入到室外活动和绿化空间,。二层至四层形成半封闭的室外空间,充分享受到阳光的照射和满足通风的要求。同时给学生营造了一个高雅、有文化氛围、有活力的校园环境。教学楼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师生通行、沟通的便捷性,体现了人文关怀。
1.2实验楼设计——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实验楼独立位于校区的东北角,层数为四层。平面朝南、朝北布置教室,总建筑面积为3358.7m2,共设有16间实验室,实验室通过内走廊连接,实验室之间设有准备室或教具室,并设有配套的办公等辅助空间。师生群体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实验楼的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给学生提供了探求知识和真理的场所,并全心全意为学校师生的安全着想。
1.3行政楼、图书馆设计——分区明确,功能齐全行政楼、图书馆(见图4、图5)地处校园的中心,宽大的台阶和独特的设计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建筑总层数为四层,平面设计近似于正方形,把平面分为两大区域:办公区域和图书阅览区域。两区域相对独立设计,互不干扰,又通过内走廊及厅联系在一起。江南格局的内庭院设计,使各区域房间变得开敞明亮,达到更好的通风采光效果,降低了能耗,丰富了整个空间序列的流动。在这里,阳光通过幕墙映射在桌面上、地板上以及白色墙面上,让人感到舒适而惬意,静静享受知识的乐趣。
1.4宿舍楼设计——人性合理,温馨舒适宿舍楼(见图6)地处校园的西南角,分为男生、女生宿舍楼。两栋宿舍楼单体建筑通过楼梯和平台连成另一道校园风景线。建筑层数为五层,地下一层。宿舍楼设有地下自行车库,方便学生停车使用。一层设有值班室,用于宿舍管理。每栋宿舍楼各有宿舍59间。人性化的宿舍楼设计让学生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时,也倍感温馨舒适。
1.5食堂设计——四通八达,用餐方便食堂位于校园的南侧,与宿舍楼相邻。总层数为三层,局部设有夹层,正方形的平面设计联系着各个方向来就餐的学生,尤其与室外走廊的连接,更方便了不同方向和楼层的学生用餐,同时也缓解了餐厅出入口的交通。食堂一、二层为学生食堂,共满足1488位学生同时用餐,三层为教职工食堂,可满足420位教师同时用餐,并设有配套的厨房和相关的辅助用房,为全校师生安全享用美食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利。
1.6体育馆设计——空间层独立,观赛视角好体育馆(见图7)与食堂相邻。建筑层数为三层,建筑平面设计呈方形。设有地下汽车库,可停车99辆,汽车出入口与校园内的消防车道连接,不影响校园的人行交通,同时也提高了一定的安全性。一层多功能教室和运动区域,各设有单独出入口,形成独立的空间,避免了人流交叉。在南侧设置了贵宾入口,从这里可直接进入到二层看台及室内篮球馆。三层看台区域设置在球场两侧,共有1921个座位,既满足了学校的使用要求,又使观赛视角得到了最佳。
1.7大门设计——对称美观,庄重大气大门做为学校出入的管理用房,设在校园西侧主入口处,以校园中心广场为轴,对称布置,体现出校园的庄重。东侧设次入口处,方便各个方向的人流、车流出行。立面造型与整个校园风格一致,烘托出学校文化底蕴的深厚。
1.8连廊设计——有机联通,通行便利室外连廊是该校园的一大景观,它把校区的每栋单体建筑有机的联系起来,连廊之间又相互联系,交错设计,丰富了校园的气氛,同时也拉近了学生和每栋单体建筑的距离,方便学生在校园跟区域之间的通行。
2立面设计——围而不堵,温情怡人
建筑造型简洁大方,以黑、白、灰为基调,结合江南民居的基本元素,大面积的白墙和局部深灰色的陶板墙面的组合素朴而高雅,大气中又不失对细节的精致处理。建筑与建筑间既联系又分散,形态规整,注重对墙体、连廊及体块关系的塑造,力求寓简练于变化之中。立面材料更是融入光亮平整的技术意味和温情柔质的人文意味,结合遮阳与光影塑造建筑不同的肌肤表情,弱化现代建筑的生硬冷漠,致力于平实中的精致,塑造舒适的怡人空间。校园总体空间组织上创造了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形态,不仅丰富了立面造型,而且形成了“围而不堵”的庭院效果,在现代格调上融入了江南园林的意蕴,结合庭院塑造出幽雅的人文特色和浓浓的书卷意气。使整个校园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朝气。从而完成了从室内空间到公共活动空间的过度,为校园师生提供了充满活力、富有人情味的交流场所。
3交通组织设计——分流分区,畅通便捷
由于学校的使用主体为学生和教师,其出行方式主要以步行为主,所以交通组织设计力求体现“人性化”交通。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交通流线的组织,做好人流、车流之间的关系,并处理好各功能分区的交通联系,做到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尽量减少了对周边城市道路的交通影响。学校内道路主次分明,并处理好了静态交通、动态交通区域的分区设计,安排足够的空间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并结合外部自然环境做好了绿化设计。在不影响校园景观环境的前提下,在学校出入口处,设计了一定规模的临时机动车位,解决了学生家长接送学生的机动车辆的停放问题。
4景观设计——文化深厚,以景育人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通过对景观元素的打造,创造出了具有教育意义、反映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校园环境。具体设计中运用校园建筑、景石、景墙、小品、标志物、植物等各种物化载体,整合学校的人文资源、城市历史遗迹、历史人物、民俗故事、文化典故中与学校相关的元素,突出表现了学校文化特色。校园景观设计,根据各分区不同的功能特点和使用要求,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分别进行设计布局。主入口区:设置对景和标志物,创造出优雅而具特色的入口环境,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入口区也是上、放学期间人流的集散地,景观设计时预留了方便人流集散的合理空间与通道,确保师生通行安全、便捷。
行政区:景观设计采用规则式布局,达到庄重、严谨的环境气氛,同时与入口区景观融为一体,形成统一中有变化,严肃又活泼的景观效果。教学区:景观设计既严谨又不失活泼,利用教学楼之间的绿地,营造出一个学生课间活动休闲交往的绿色空间,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以适当放松;通过设置文化墙、雕塑等景观小品,适当增加其“文化味”,例如一些名人名言,警示性的语言等,充分发挥校园景观的教育作用。另外,在景观设计中,特别注意了教学楼建筑的通风采光,周围植物的选择,特别是常绿乔木与教学楼之间的距离,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特点,选择无刺、无毒、色彩鲜艳的植物。体育运动区:结合运动场地的特殊性,四周种植绿篱进行空间分隔,形成独立的活动空间。运动场地周边种高大乔木,边角处种植花卉灌木,丰富操场景观和层次。球场种遮荫树,设置树池坐凳,为师生休憩纳凉之用。
生活区:景观设计布置了各类小型休息活动空间,铺装场地,将花坛、坐凳、特色铺装等景观元素以各种方式和形式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不同特色的景观绿色空间,突出校园宁静、优雅、舒适的特色。生态休闲区:生态休闲区的景观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采用规则式、自然和混合式等多种布局手法,将各种不同的临水平台、亭、廊、构架、座椅、林间小径等景观元素有机组合,得景随形地创造出丰富而有趣、恬静而舒适的校园景观休闲空间。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