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4 12:51: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音乐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笔者从事小学音乐教育多年,本文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性体会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一、关于小学音乐学科在小学知识系统中的定位
长期以来,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把小学音乐课称之为副科,从而使小学音乐课教育在小学知识系统中的定位陷入误区。一个“副”字,折射出的是学科的歧视。在这个错误理念的影响下,一些司空见惯的怪现象在一些学校出现了。诸如:音乐课被所谓的主课挤占,音乐课时被借用(借而不还),音乐课变成自习课。更有甚者在有些学校没有固定的音乐课教师,有的极个别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
上述现象在一些偏远学校表现尤为严重,但却没能引起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以致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从而导致小学知识体系链条断裂缺环,综合素质教育营养不良。
音乐教育归类在美育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成为育人的百年大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中小学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全面认真严肃的贯彻执行,尽快地走出在小学教育知识体系划分所谓主副科的误区。
二、小学音乐课的教育功能
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结晶,是社会精神文明、道德情操的鲜活载体,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助推力。
对青少年的美育启蒙教育,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基础教育,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强化教育启蒙教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相对比越是发达的国家,对此重视的程度越高,其社会效果亦就越显著,社会知名的音乐大师多出现在发达国家,多出现在对青少年美育教育起步早,重视程度高的国家和家庭便是明证。
令人高兴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窗口的打开,国人的视野开阔了。对青少年美育启蒙教育必要性有了理性的认知,近些年来,社会上美术、音乐、舞蹈班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就是有力的证明。
正常青少年的智商大体上相差不大,然而在不同知识领域内的潜质相差却很悬殊,有的可堪称天才。或许可以说在某一领域内人人都具有天才的潜质,能否最后成才,在青少年时能否通过启蒙教育,使潜质得到开发教育,对后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名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启蒙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音乐天赋较强的学生。注意培养这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早期开发,挖掘他们的先天音乐潜质,就有可能引导其走上未来的音乐人生,音乐就有可能成为其终生所从事的事业。这位老师也就成了受人尊重的伯乐。
一所生机勃勃、充满怏然生气的校园。不但有朗朗的读书声,也一定还有嘹亮的歌声。在这种校园文化氛围中学习生活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各领域内必然会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把音乐课程置于语文、数学、英语同等地位纳入综合考评。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音乐教学器材也要与各类实验室、电化教学设备享有同等的资源待遇。从而使小学音乐课教学也同步与其他科学一起走向现代化。
三、小学音乐课教学的普及与提高
小学的音乐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启蒙,所以普及理念应置于首,面向全体学生。其目的在于以音乐课为载体,通过学习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文明精神,焕发青少年的活力,营造生动、活泼、奋发向上的校园。以音乐为载体,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社会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小学音乐教育要以教学大纲为范本系统传教授音乐基础知识,要循序渐进,在乐感、节奏、耳音、发声、识谱的基础上下功夫。
要开设有特色的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在普及的基础上,注意发现音乐天赋较强的,给该小灶,着意引导,开发其潜质。
学校要在第二课堂对音乐天赋突出的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如组建合唱团队组建小乐队,组建演出队等等。通过实践活动为音乐天赋,表演天赋较强的学生日后有可能报考艺术院校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四、对经典青少年歌曲断代的关注
三十年来,出现了一个值得音乐界教育界关注的怪现象,即经典青少年歌曲断代。三十年来,还没出现一首象《少年先锋队歌》、《歌唱王二小放牛郎》、《我爱北京天安门》、《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红星照我去战斗》、《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样在全社会,在校园广为传唱的反映强烈的时代信息,表现广大青少年奋发向上精神风貌,洋溢爱国爱党激情的青少年校园歌曲。
改革开放三十年,各行各业都有突飞猛进大发展,都有革命性的大变化,为什么在青少年歌创作这一领域出现了断代现象!
关键词:小学音乐 音乐游戏 作用
引言
音乐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使学生自己主动的参加音乐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开发出来,这是特别重要的。
一、音乐游戏的意义
音乐课堂中的游戏,是把游戏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称为音乐游戏。音乐游戏加入了各种音乐要素,如节奏、音高、力度、速度、旋律,以音乐为主题开展活动,使游戏更富有音乐特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放松心情,自然而然地接受各种音乐知识,并加深了对其的认识、理解、掌握。音乐游戏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手段。音乐游戏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可以使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音乐的教学之中,恰当的运用音乐游戏,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不仅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还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达到了音乐审美的目标。[1]
1.音乐课的学科性
跟其他的学科比较,音乐课是具有很独特的学科性,轻松、愉悦、活泼的气氛使学生们很喜欢。它把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和抽象难懂的音乐符号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教学。比如说学生认识1、2、3、4、5这几个音符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游戏教学,做一做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戏,让学生们当小猴子,把1、2、3、4、5这几个音符写在“桃子”上,小猴子摘到“1”的时候,让学生们唱“1”。摘到“2”的时候,就唱“2”,这样的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能够记住这几个音符了。
2.音乐游戏的主体作用
音乐游戏的课堂教学能够真正体现老师的主导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比如说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设计智慧豆豆快长大的游戏。在黑板上种下智慧豆豆。如果哪一组的学生表现最好,老师就让那一组的智慧豆豆发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智慧豆豆的长叶,最后再看哪一组的智慧豆豆能够开花结果。以这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
3.音乐游戏的情感培养
在进行音乐游戏的活动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积极交流活动的精神。教师需要做的事就是创造良好合理的音乐游戏情景使学生自己亲自体会到音乐美;提前设计好音乐游戏,让学生来扮演游戏的角色深入情境去学习音乐。比如在《蜗牛与黄鹂》中,学生能够按照自己喜爱的角色单独或者团队来表演蜗牛、黄鹂、葡萄架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价值,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自信心在无形中都有提高。如果你是一个热爱音乐教育的老师,那么你一定会仔细的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让更好地运用音乐游戏呢?不能一直让整个课堂闹哄哄的,只为了游戏而游戏,导致学生只感到好玩儿,教学的真正目的却没有达到。我个人认为要注意这几点:首先,你一定要探究分析音乐游戏的规则和注意的地方,并且严格要求一定要遵守课堂中的规则,服从老师合理的指挥。其次,一定要研究每个年级不同的音乐游戏。小学低年级的同学活泼好动,好奇心大,爱表现,容易被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所吸引,运用音乐游戏来聚集他们的注意力。
4.音乐与教育的统一
在运用游戏的时候,一定要与音乐的教育相统一。学生不能在有趣的游戏中就只知道玩,而没有从中获取知识,老师也一定要明确游戏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要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游戏的作用。也要抓住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和音乐性来设计游戏,比如说培养音乐感受的能力、音准的训练游戏、节奏性的训练游戏等等。
5.音乐游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穿插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
不同的音乐游戏放在音乐教学的不同环节进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游戏放在导入环节,可以起到创设情境、提高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音乐,为之后的音乐教学做好铺垫。比如在教一年级的音乐课之中师生之间都很陌生,可以用节奏性的开场,师生之间进行自我介绍:我叫XXX。这样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是一种对学生的节奏训练。
二、音乐游戏的显著作用
1.音乐游戏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在音乐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的身体协调性。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
特别是三四岁的幼儿听到优美的音乐就会手舞足蹈,尽情地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情感的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减退。
2.音乐游戏可以促进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儿童的自我游戏是未成年人对世界定位的原始表现,同时也帮助他们获得了社会交际的最初经验。”学生在游戏时,大家会相互交流自己的好想法、也会采纳别人的意见,相互交流情感体验,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而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的游戏效果,学生之间会很好的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完成任务。[2]
3.音乐游戏可以使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音乐本身是一种享受,是快乐的,但音乐中所包含的一些乐理知识会有一定的难度,老师上课讲授这些知识时苦于无从下手,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困难。
结束语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而律动则是智慧的行为,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
最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坐着不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律动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艺术火苗在每个学生心中燃起。相信动起来,音乐课堂一定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摘 要
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然而,我国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这就严重背离了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1基本理念。针对当前现状,笔者对音乐审美教育的改革问题做了1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地位;作用;改革
ABSTRACT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音乐,是洗涤和启发灵魂的美妙乐章,伴随着我们一路成长。小学音乐课堂的设立使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音乐,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基础乐理知识、经典名作以及音乐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等。小学音乐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对音乐有主动想要探索学习的冲动,进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但是在音乐教学中难免会有一些问题,下面就分析目前音乐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新型的音乐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效地发展音乐教育事业。
一、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现如今,我国小学音乐的教育教学还有一部分受到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影响,虽然新课改不断实行,但是小学音乐教学仍然有一定的问题和缺陷:
1.小学音乐教育不能得到高度重视
小学是学生接受一切事物的初级阶段,小学音乐是学生时代接触音乐艺术、培养音乐美感的初级阶段,教师需要在这一阶段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认知能力、感悟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多让学生听一些美妙的经典名作,多接触一些乐器。每个人对不同的乐器喜爱程度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与长处,积极鼓励学生学习音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更能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变现力和创造力。然而,很多学校不能高度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他们有的占用音乐课讲解习题,有的甚至不上这门课,宁愿设立自习课也不安排音乐课,更不要说请好的音乐教师了。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和美术一样,都属于艺术类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和美感,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等。
2.小学音乐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
很多学校并不重视小学音乐的教育,也就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了。主要表现在:音乐教学内容不够全面,小学音乐的课程内容并没有随着新课改而改进,很多还是按着教材授课的传统教学方式,没有额外的创新内容,很难跟上现在的社会发展水平;音乐教学条件不过硬,有些学校的多媒体设备相对落后,故障多,课堂上不能让学生更多地听,音乐课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听,激发学生的兴趣,落后的教学设备不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对策研究
创新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现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它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注重学生的发展、潜能、利益等,从各个角度全面考虑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化的音乐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感悟能力以及审美观念。如何改进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创新是必要的要点之一。
1.将音乐教学目标理解透彻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音返闹匾性,学校要高度重视音乐课,一周适量安排音乐课,教师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给学生灌输音乐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后,培养学生多听音乐,积极鼓励学生学习一种或几种喜欢的乐器,让学生爱上音乐,并鼓励学生探索音乐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生活中找到灵感,并有可能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风格的音乐。音乐教学的目标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对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感悟能力和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丰富学生的生活。
2.创新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一、对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传统教学方式陈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大部分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都存在着:“上音乐课好无聊,还有多久下课呀”“音乐教师总是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各种音乐符号,上音乐课太没有意思啦”等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不但会大大降低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降低了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可见,传统的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能够达到音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完成新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资源匮乏,轻视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且大部分学校不重视音乐这一学科的重要性,传统和陈旧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进程。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只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缺乏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很少为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没有一点创新和新颖,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循规蹈矩,不能够有效的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三)学生的音乐素质欠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家长都严格要求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进而导致大部分的学生的音乐知识、唱歌技巧以及识谱能力欠缺,这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学生不能有效的将乐谱、歌词、节奏结合起来,在没有节奏的环境下,就不能单独完成一首歌的演唱,但是对于考试乐曲,教师会对学生加强练习,进而使学生机械的记住,但是这样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还严重的违背了音乐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也加重了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压力和负担,严重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创新和持续发展。
二、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有效的推动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模仿能力强等,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审美感。然而,游戏教学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团队竞争、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
(二)更新小学音乐教育理念。要想有效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音乐教师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新教学观念,转换教学主题,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听觉、视觉等多种方式有效地刺激学生的神经中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学生实际的音乐学习情况,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采用层次性的教学方法,使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而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的感受中对音乐进行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基本功、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崇拜,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审美能力、感知能力为主,进而创新教学方式,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与尽可能多的掌握乐器演奏,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化;重要性
一、趣味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1.符合儿童音乐的自身特质
儿童音乐自身具备认知性、童乐性以及幻想性,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师要传授给儿童的,其中的音乐作品也是让儿童唱的,儿童在教学的课堂上往往自我教育、自娱自乐,所以说教师应当以儿童的心态来体察儿童的音乐需求,这就使得儿童音乐的趣味性更为重要了。
2.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智能
首先,音乐可以最大限度使得小学生集中精力,不管是在演奏还是自聆听音乐的时候都是如此,其次,趣味化的音乐教学还可以使得小学生的动作以及直觉达到完美结合,最后,趣味化音乐教学还能够使得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得到有效锻炼。要知道一个人的毅力和耐力是其生活在这个世上最基本的素质。
3.陶冶学生情操
众所周知,音乐通过声音的传递而作用于人的心灵,进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尽管小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思想内涵不是很明白,但是通过长时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定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还能起到净化心灵的良好作用。
4.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趣味化的小学音乐教学能过有效增强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适应能力。因为音乐能够有效地与人的心灵产生共鸣,加上音乐的表达要通过艺术的表演进行传播,这就使得音乐表演着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适应与交流能力,正是因为音乐有着如此多的优点,音乐的学习对小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如此的重要,所以音乐教师尤其是小学音乐教师更应当采用有效措施使得音乐教学充满趣味性。
二、提升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性”的策略
1.将生活中的趣味导入音乐教学中
由于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也就使得其注意力很难持久,所以说,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自身的教学过程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小学生能够在较为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找群岛音乐的美妙所在,同时也能使得小学生体验到自身生活环境中的情趣所在。比如说,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叫声,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音乐声中较快的联想到自身的体验,进而集中精力,仔细聆听细水潺潺流动的声音,树叶发出的沙沙声,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所在,在这个时候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竞赛,把自己听到的动物声音记录下来,比较一下看谁记录的多,并已于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以及兴趣。
2.创设情境,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音乐教学是对创造性思维要求较高的教学活动,音乐教师应当积极地创设相应的音乐教学情境,在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进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的时候,应当向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景:在生日宴会上,爸爸妈妈以及爷爷奶奶在一起为自己切蛋糕、唱生日快乐歌,这种熟悉的场景以及熟悉的歌声往往会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个时候由音乐教师带着领唱,小学生也就会不急觉得跟着唱起来,仿佛真的回到了自己过生日的现场一般。在此时,音乐教师应当抓住时机向小学生介绍这首歌的来源,并且尽量让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只有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之中,小学生才能更加容易的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去,自然而然的就能领悟到歌曲的魅力所在。
3.将游戏导入音乐课堂教学中
在上文中提到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往往哪个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继而也就会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所以说,音乐教师应当在音乐教学中添加一定的趣味活动或者环节,或者将音乐教学课堂搬到户外进行。比如,小学生比较喜爱丢手绢或者踢毽子的游戏,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定一个游戏,然后播放音乐,比如击鼓传花,音乐停止之后实物在谁的手中,谁就要讲课上老师教授过的舞蹈或者歌曲表演一遍,由其他的学生进行指正。在这样的游戏教学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减轻小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娱乐作用。教师要尽力保证到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可能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性在富有戏剧性的教学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4.在教材建设中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
小学音乐教师不应当只是局限在音乐教材本身上,要知道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可以适时的向小学生介绍,小学音乐教师要对教材十分熟悉,不断挖掘其中的美感所在,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审美情趣,要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音乐教师要领悟音乐教材的精髓,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以及演唱、演奏等形式让每一个小血红色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思想内涵,比如当前很多小学生盲目崇拜港台偶像明星,对于自己本土的音乐却不感兴趣,此时,音乐教师就应当采用适当地方式将其传授给学生,可以让学生通过音乐的学习和鉴赏对我国的民族乐曲、乐器以及民歌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
三、结束语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生自身耐力、心智的发展,趣味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只有首先从观念上意识到趣味化教学的重要作用,不断探索,才能进一步寻找到提升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性”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杜军.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的趣味性[J].林区教学,2010(7)
首先,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随琴声学会节奏:节奏卡片如何讨论更通顺流畅?当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便纷纷讨论起来,这回他们可忙了,有的用手拍节奏,有的安排顺序,有的眉开眼笑,有的双眉紧锁,有的拍手叫好,看着他们一个个认真的样子,我也不断地在一旁给予鼓励,最后还让全班同学评价他们的游戏,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大家在游戏或观察的过程中都很投入,发言也很积极。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掌握了节奏的排列要领和方法,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实际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新的课程观认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则是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施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学生学习的探作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同学间缺乏交流,合作、动手机会少,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便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对音乐失去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摆正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三、以课堂为主渠道,从生活取材,展开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生活经验,最后又回到生活。这些设计,将音乐教学生活化、平凡化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其实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四、创新意识应贯穿音乐教学始终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立足于本民族又要面向于全世界,在吸收西方理论的同时,注重本民族的音乐发展。作为小学生,正是逐渐培养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阶段。通过学校的音乐教育,在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向他们传播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让他们继承优秀的民族音乐。因此,普通基础教育是专业音乐发展的基石,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应当从小学基础音乐教育开始。
二、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小学教育中音乐教学虽然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对于民族音乐的教育程度仍然远远是不够的,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一,民族音乐教育没有受到重视。长期以来,虽然音乐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是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面对西方音乐、日韩文化等大量文艺作品的涌入,我国民族音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崇洋的教学方式取代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忽视了民族音乐的传承。其二,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素质不强。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音乐素养的高低影响着学生们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目前,一些小学教育中,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音乐教师,由此,直接影响着学生音乐教学的质量。其三,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具有片面性。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大多只是关于唱歌和舞蹈方向的教学,传统的民歌说唱和戏曲方向的课程甚少涉入,因此,学生对于我国国粹了解有待深入,缺乏基本的常识。其四,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缺乏规范性。通常来说,当前民族音乐教学的内容只是穿插于各节音乐课程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孩子们缺乏民族音乐的概念,对于民族乐器和戏曲方面的知识了解更是甚微,这些都不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三、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充实民族音乐教学的内容音乐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工具,因此可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使用的教材中适当地加入我国各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从而突出民族音乐的教学特色。其次,通过加入一些贴近小学生生活,并且能够得到他们喜爱的、经典的音乐素材,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置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教学课程现如今小学的民族音乐课程单一,大多是以教育唱歌和舞蹈为主,缺乏对于戏曲、说唱和乐器的教导,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应该设置一些相关的课程。例如设置欣赏课程,让学生们了解基础的民族音乐四大件,了解一些著名的民歌、民族舞和乐器。与此同时,也可设置相关的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们亲身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小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也要提高教师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审美和热爱。例如,在小学生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可以将传统的节奏乐器和小学生经常使用的木鱼、三角铁和沙球等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体现作品的思想,还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对节奏感的敏感性,更突出小学音乐教育的民族特色。
(三)改革民族音乐教学的模式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小学的民族音乐教学。为了真正使小学生热爱、喜欢和接受民族音乐,学校必须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口传心授”的方式,通过“感染熏陶”使得学生们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主动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民族音乐的图画与录像,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演”,通过这些视觉材料,切身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