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02 00:49: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职业发展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职业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和高中后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以及大量从业人员岗位培训,这是21世纪相当长时期我国人力结构和教育结构调整时必须考虑的关键环节,它的发展关系到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
(一)21世纪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必将对我国人力结构和教育结构体系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的表现之一,就是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初中级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我们国家目前并在相当长时期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面临着加快实现工业化和迎接知识经济的双重任务。从经济发展形态来说,目前全国实质上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处在萌芽状态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状态并存的状况。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很不相同,对人才的层次、规格、类型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是我们研究教育结构体系的重要依据。最近,我们组织了8个包括农业、电子、电力、冶金、建筑、铁道、商业、金融等不同的行业领导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研究分析各个系统人才的整体结构,并且注意他们合理的配比关系。结果表明,科学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能进入世界高新技术前沿攻坚和不断开拓新的领域的科技带头人以及高级管理人才,在行业和企业发展中起统帅、引导作用,这类人才在人才总量中虽然只占少数,但他们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乃至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不足,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研究我国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生产的发展和提高,还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在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在当前仍然还是我国教育结构中的薄弱部分,它使我国大量先进技术只能停留于样品、展品而无法转化为产品。同时,任何时期也不能忽视劳动者也即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人们可以从外国买到科研成果,但买不到生产的质量,这是靠生产者的技术、知识和正确的劳动态度创造来的。在这方面,本文拟多用一点篇幅。以农业生产为例,全国种植业生产的人力结构,目前仍以两亿农户为主,以家庭经营为主要特征。当然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农户家庭也发生很大变化,根据调查,按农户的经营规模、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大体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1)企业型农民。这些农户从事的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程度较高,他们所受的文化与专业教育的程度也较高,大部分是中专和大专生。这是未来农业劳动者发展的方向,但是现在为数还很少,仅占10%左右。(2)技术经营型农民。这些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较高,产品有较大的专业性和商品性,接受新技术能力强,是农村采用新技术和进行专业生产联合体的骨干。这类农民的素质,一般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有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术操作及经营能力。1998年这类农民的数量约占20.2%。(3)初级技术农民。他们具有当地农业生产的一般知识和掌握一般的生产技术,能在上述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下,较快地采用新技术、新成果。这类农民应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并经过一定的农业推广培训和应用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此类农民在相当一段时期仍是多数。(4)普通农民。是指较多地使用传统生产经验和知识技术的生产劳动者,目前一般是小学毕业或文盲。其数量将逐年减少,到2010年都应达到初级技术农民水平。1999年,我国农业劳动者中,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9.5%(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半文盲占46.75%)。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日本,农民中受过高中阶段和高中后教育的已达80%以上。在提高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方面,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二)从我国各行业现有人力结构学历水平来看,初中及以下阶段学历层次从业人员还占较大比重,对发展高中阶段和高中后职业教育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在全国6.79亿从业人口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73%左右,同时还存在10%左右的文盲率。这两者所占比例高达83%。以铁路运输系统为例,到1997年底,受过大专、中专、技工等专业技术系统训练的仅占26.5%;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仍高达42.3%以上。因此,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对发展各种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出了巨大的需求。
从当今世界情况看,根据1998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28个国家和亚太经合组织11个国家共39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初中后分流(即高中阶段教育分为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两种)的国家和地区有29个,包括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挪威、葡萄牙、波兰、俄罗斯、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韩国等等;高中后分流的国家有4个,包括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小学后分流的国家有5个,包括爱尔兰、墨西哥、菲律宾、智利、巴布亚新几内亚(其中智利、巴布亚新几内亚小学教育的学制为八年)。这些都说明,当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需求。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如果忽视或者削弱中等职业教育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大力发展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是当前和相当长时期我国教育结构体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紧迫任务。
(一)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以及我国正处于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学龄人口的高峰,发展高中阶段和高中后各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显得更为紧迫。
去年初中在校生已达到5811万。根据1999年当年的统计资料,全国有1589万初中毕业生,尽管当年普通高中招生增长10.23%,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共招生779万,其中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83万,将近1/2。特别是高等学校当年招生年增长率高达47%。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还有810万初中毕业生(占初中毕业生总数50%以上)和174.5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和高等学校,需要在就业前进行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因此发展高中阶段和高中后职业教育的任务将是十分艰巨和繁重的。
(二)在业人员和非在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任务将十分繁重。
前面已经谈到全国6.98亿从业人口文化程度总体上较低的状况。另外,据1995年的统计资料,全国尚有近两亿16岁以上不在业的劳动力人口,约有1500万人有寻找工作的要求。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以及他们不同的志趣、爱好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不仅有利于他们个人的生存、发展和提高,而且对促进各行各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对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首先要转变对人才的观念。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但究竟什么是人才?则有不同的人才观。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9年5月编制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这些不同类别的职业活动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相互关联、相互服务、不可缺少的社会活动,并都具有相当长时期的稳定性、规范性和群体性。这些不同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同志最近强调指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对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是有深刻意义的。对所有的儿童、青少年和社会成员来说,只要对社会对人民有强烈的责任心,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刻苦钻研,无论在哪一行,都会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都会对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成为人们尊敬的人才。有位教育家总结数十年教育工作的经验说,“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我认为是说的很有道理的。树立新的人才观,首先是我们教育部门的任务。当今世界,在教育观上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或者革命。教育的空间已由学校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工作场所,教育的时限已由在学校学习,延续为每个人的一生。教育的价值不再仅是培育少数“精英”,而在于能否为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才能的机会和途径,把成才之路铺在每个人的脚下。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如此。
(二)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学习的终身化,职业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使职业教育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应当进行改革。这里我想突出强调两个问题。
(1)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办出特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择业观的教育,使学生有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做有觉悟、有技术能力的劳动者和各类技术、管理、服务人员的志向和意识;要大力加强和企业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紧密联系和结合;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对学生的技术能力特别是新技术能力的培训。
(2)根据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变化比较大的特点,要根据终身教育的思想,进行重大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工作接收继续培训和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融合和衔接,努力构建和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成员对学习多样化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
从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从初中阶段开始,就把职业指导作为学生的必修课。1991年6月美国劳工部发表了《2000年的美国,要求学校做什么样的工作》的报告。该委员会对所有学校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无论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还是计划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学生都应获取五种基本能力(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和三部分基础(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和个性品质)。对这八项都制订了详细明确的标准。这份报告反映了美国用人部门对包括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要求。不少国家的初别是普通高中都相当普遍地开设各种职业选修课,以满足一部分学生进入社会的需要。同时,在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中,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经过中间教育机构的文化补习,进入上一级学校学习的机会;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也有通过一定的教育机构的培训进入社会就业的机会。逐步缩小中等教育阶段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的差距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这对我国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当长期的发展过程,但是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对我们来说则是十分紧迫的。
(四)积极发展非正规(非学历)职业教育。
我国当前初中和高中后教育结构存在某些混乱,同社会需求存在某些不相适应的问题之一是教育结构中过于学历化的倾向,加之教育管理又常常以学历教育规范各类教育,这就促使许多本应由非学历教育承担的教育培训采取了学历教育的形式,造成了教育结构的混乱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大量事实表明:在社会从业人员中,需要在初中或高中毕业文化基础上通过正规学历教育就业的只是一部分,相当数量的则只需要通过非学历教育培训。我国江苏阳光集团、三毛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的毛纺集团之一,企业的装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年销售额连续几年都在一亿元以上,从人员构成来说,三毛集团职工6000人,其中生产第一线工人有5000人,据这个企业的总经理说,由于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对工人在操作上的要求比较简单,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初中毕业生经过三个月培训,就可以上岗。这个总经理诙谐地说,如果招大学毕业生做这个工作,不仅对这些学生是大才小用,而且这个企业也会因生产者没有积极性而倒闭。同时,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终身教育思想的实施,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更为广泛和多样,单一的学历教育不可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社会教育需求。在普及基本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各种非学历非正规教育,是适应社会对教育多样化和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趋势,应该确立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五)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发展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并为构建和发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社会化、多样化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难得的良好机遇。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遇。
摘要:发展目标“十一五”规划三大思索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七类发展目标,涉及到经济增长、增长质量和效益、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前三类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后四类是非经济类发展目标。职业教育发展成功和否,直接或间接关系到“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的质量和效能。为此,2005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国务院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十一五”期间的“四大工程”、“四项改革”和“四个计划”发展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主要新问题不在于满足“量的增长”,而在于如何“实现目标,确保目标的‘含金量’”,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发展目标的指标化和定量化之思索
“十五”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概念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对西方科学精神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融合的结果,是一种“聪明的发展观”。“发展”起初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答案,一个用往返答“匮乏”新问题的答案。匮乏是相对于需要而言的,而需要是有高低之分、新旧之别的。因此,《国务院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也是一个涉及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合法性的“硬道理”和“战略目标”。
《决定》和“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基于我国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两个大的变化,一是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决定》提出的“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具体包括“四大工程”、“四项改革”和“四个计划”,其要旨在于摘要:首先,进一步审阅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即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视为摘要: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新问题的重要途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其次,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力求做到“四个必须”,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再次,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最后,面向市场、整合社会资源,多元化办学,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现在的关键新问题在于如何依据《决定》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框架,合理科学地设定全面和具体的规划目标体系,尽可能将这些目标指标化、定量化,即提出的绝大多数的目标是有明确的指标,可定量的、可测定的和可评估的。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成功经验证实摘要:发展目标的指标化和定量化,有助于体现职业教育“绩效责任制度”(accountabilitysystems)的建立。所谓“绩效责任”,就是通过管理(management)取代行政(administration),籍由市场(markets)、契约(contraets)替代官僚体制(bureaucracy)。职业教育绩效责任的内涵,也就是要回答摘要:谁(who)?应该负责什么(what)?以及对谁负责(whom)等新问题。正如经济学专家胡鞍纲在《尽可能将发展目标指标化定量化》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发展目标的指标化和定量化,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他认为,发展目标指标体系要正确熟悉和处理市场经济转型和开放条件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区分三种不同的功能,即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不同的功能和它们之间的互补功能。根据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的不同类型产品和服务,来划分三类不同的领域摘要:由政府提供或干预的非竞争性公共服务领域;私人产品和服务竞争性市场领域;由政府适当干预、指导并利用市场机制的混合产品和服务领域。为此,他提出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包括摘要:责任性、猜测性和指导性等三类。
《决定》中提出的“四大工程”目标,即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性人才培训工程和城市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工程,而其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各级政府责任性(如政策保障、投入新问题、基础建设、教育资源整合和社会环境等)、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办法的统筹管理的力度,探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重大新问题的效度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先政策和办法等。《决定》指出,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而地方政府的指标,主要体现在执行力和创新发展力两大方面,具体包括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地方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规划和人才培养规格、类型、层次的规划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发展目标的主体地位之思索
现今世界职业教育可分为三大模式,即学校职业教育模式、企业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模式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模式。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经验和特征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和实践的借鉴意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主体地位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策优惠确定的,政府和企业、行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起主导功能,国家通过立法和优惠政策对政府和企业均有明确的要求和引导,规定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相应的实习场所和条件,否则需要支出经费请行业内相关的企业代为提供培训岗位,一方面保障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履行主体地位的法律义务,即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承担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职责。
综观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多元化趋向,呈现出市场化模式、计划性模式、市场和计划混合模式、政府和企业、行业共同承担模式以及普职渗透模式,但其间共同的特征在于摘要:政府和企业、行业的“两个主导功能”互相融合。事实上,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是发挥“两个主导功能”的基础,现在的新问题是摘要:我国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主体地位的缺失”,至今的《决定》仍然停留在“鼓励”或“倡导”企业参和职业教育发展事业的“一般性号召”要求上。为此,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呼唤“企业、行业主体地位”,不仅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不可回避的命题”,更是职业教育发展“本质内涵的具体体现”。上世纪90年代中,我国许多地方纷纷进行所谓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将企业、行业所办的职业学校和培训职能收归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团体管理和实施,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和“沉重代价”便是摘要:技能型人才数量和质量“匮乏”;学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和劳动力市场“脱节”;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教师没有实践经验,专业化发展碰到“瓶颈”;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愈趋普通教育化”,丧失职业教育特色。假如说,企业、行业从前所办的职业学校留有“计划经济的烙印”,那么,现今职业教育呼唤“企业主体地位”,则更多是顺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企业、行业主体地位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办学,而现在无论是功能或是功能范围更为广泛。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其意义和功能主要体现在摘要:
1.企业、行业的需求和猜测,有助于制定职业教育和培训规划,提升职业教育应对劳动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2.企业、行业在开发制定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颁发证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话语权”;
3.企业、行业在参和国家对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方面,赋有“雇主”和“劳动力市场裁判或鉴定师”的“双重身份”;
4.企业、行业在培训员工和实施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提升了本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又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5.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毕业生和受训者的“就业竞争力”方面,企业、行业不仅提供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机会、基本条件,而且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供了规划思路;
6.企业、行业的主体地位,有助于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带来的不仅仅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和投资融资、资源调整的多元化,而且密切了教育和经济、学校和企业、育人和用人、学业和就业的联系,企业、行业的需求、市场的要求成为职业教育改革最强劲的“源动力”。.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业已验证,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其贡献就是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品牌地位和为质量提供保障。具体做法包括摘要:通过9个行业技能委员会开发“培训包”(Trainingpackages),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开发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
三、发展目标的关系之思索
为了实现《决定》中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非凡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就晕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全面协调职业学校内部不同群体的人和人、普通教育教师和专业教师、实训教师工作以及劳动市场和人才培养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保证职业教育学校、高等职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观是对见物不见人、求量不求质、求规模不求内涵、求当前不求长远的片面发展观的否定。为此,须处理下列几个关系摘要:
1.就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就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我国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又有许多失败的教训。其中最值得反思和令人关注的课题便是摘要:职业教育的发展理论或概念仍聚焦于社会需求层面、经济发展需求层面,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从人的“个体需求”、“个别差异”、“多元价值”和“终身教育”等层面去建构职业教育发展概念。事实证实摘要:现代的职业教育不仅已经摆脱了过去的从属工具性质,而且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假如说,传统的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那么,现代职业教育则是“有业者乐业”,就业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和正在实现几个转变摘要:即职业教育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生性”;职业教育目标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从“找工作岗位”到摘要:自主创业”;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职业教育的“工具”发展成为一种“生存教育”和“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生命的连接”的手段和途径。”这是因为马克思早就论述过,劳动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要素本质上是“人格能量释放的结果。”因此,现代学校职业教育除了为学生的就业作预备,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满足多元需求。况且,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劳动力过剩条件”的目前状况,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以升学和就业并重,不妨是一种选择。
2.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决定》中提出摘要:“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量化目标摘要: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规模的目标固然重要,但质量更为重要。因而关注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探究,必须和探究科学定位和内涵发展建设同步进行,进行整体性探究。事实上,职业教育院校是否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校企合作经营机制等原则,检验的标准不是其一时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办学条件等优势,而是在市场化发展进程中和普通教育政策“不对称”条件下,继续打造“可持续发展实力”和经受瞬息万变市场的考验。因此,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则是当务之急。
广义地讲,首先需要对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类型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育市场定位加以明确。并通过这种明确,和其他学校作一市场区隔。这应当成为职业院校打造核心竞争方的二个前提。广义地讲,职业院校类型定位和市场定位应包括学校经营方式定位;专业发展和方针定位、服务行业和企业定位以及生源市场定位、服务区域企业和行业的定位。学校经营方针定位,从最一般的意义讲,指的是在“发展”和“追求”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经营方针之间作出选择。专业发展和方向和此相应的品牌课程的定位指的是摘要:学校需要明确是以学历教育为主,还是包括学历、非学历的教育多种形式并存。在有了明确的劳动市场定位之后,就可能明确自身的经营策略。当然教育经营策略有别于产业、企业经营策略,但就其本质而言,又具有许多共性,涉及到场心竞争力的市场占有率、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的辐射影响力。简而言之,在教育市场方向体现在生源质量、专业的吸引力和知名的品牌产业的营销力。殊不知,生源的质量和数量是职业院校生存的“第一桶金”。
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来自职业院校内部、内部核心机制,来源于这个内部核心机制是否能够使职业院校和普通院校共同互动发展关系,而非其专业名称和学校声誉等外在表现。
我国职业院校发展历史和水平和普通教育学校相比存有一定差距,其中最突出体现在摘要:没有真正形成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等值”地位、生源质量的“落差”、投资和政策未能享受“公民待遇”。基于上述,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市场差异性大、政策严重不对称,专业设置“同构性”倾向严重条件下,职业院校采取或选择提升核心竞争力策略主要有下列四条摘要:
一是根据自身发展成功经验和比较优势条件。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具体包括学校类型定位(偏重人才生产、技术应用教学型)、培养目标定位传业智能应用性人才)、生源定位(以本区域为主或是跨区域)、毕业生源流向定位(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新兴产业、三资企业和生产企业等)。
二是注重品牌专业建设和市场需求互动发展。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和品牌专业、品牌课程营销策略,实现“两个零距离”(教育教学和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岗位需要零距离),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教学和评价整体、同步改革和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是以骨干专业建设和品牌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相对稳定教师队伍的前提下,拓展教师来源多元渠道,引进骨干教师,改变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相适应的目前状况。为教师创设专业发展的“个性和自我发展”空间。倡导教师参和校本探究,创新教学和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四是重构职业学校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绩效。逐步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压力传递的绩效责任制”。也就是说,学校层面加大服务功能、协调机制和引领战略发展思路;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课程和评价的常规工作,真正形成“教师治教、校长治校和政府谋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促进机制的格局。
(一)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应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合理分配资金:
(1)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国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产业经济的增长。因此,政府财政投入应当是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2)鼓励社会和企业资金投入。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满足了企业招工需要,社会和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也应当承担起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
(3)引导家庭和个人资金投入。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是由国家和个人承担,就我国国情来说,为了发展职业教育,家庭和个人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家庭和个人对于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仅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技能人才,助力我国经济增长,更有利于提高家庭和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对于我国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二)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于保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技术人才地位,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体系,主要是成立由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行业认证机构、证书机构及鉴定站组成的认证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形成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机构体系;
(2)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管理。我国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来源复杂,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信度,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资格认证的权威性。因此,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颁发及管理机构;另一方面,要建立标准化和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实现教考分离,考评的组织实施由政府授权的考试中心负责,建立公正公开的第三方认证规则;
(3)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严把生产操作流程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市场经济劳务用工的规范作用,就必须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对于无证上岗的现象,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坚决打击劳务用工乱象。
(三)完善教育衔接机制,促进校企合作
完善教育衔接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保障。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完善教育衔接机制,提高办学层次。一方面,我们应该完善职业教育内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机制,使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更高层次深造;另一方面,应选取有条件的地区试点,率先开办本科层次与研究生层次的职教专业,逐渐形成职教系列的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职教人才的高质量需求;
(2)促进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一方面,政府应当制订相关鼓励政策,支持行业协会、企业与职业院校密切合作,帮助有办学能力的大企业办好本企业的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另一方面,要引入学徒制思想,建立校企共赢的利益链,实行弹性学制,合理分配在校学习和企业顶岗实习时间,教学与实践交替进行,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和管理,组织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在行业、企业的推动下,使职业院校不断深入市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四)保障就业,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
保障就业,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保障就业,提高职教毕业生就业率。职业学校应合理设置专业,与企业实际需求相适应;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使学生具备上手快的就业优势;同时要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及时掌握招聘需求信息,通过签订协议班等方式保证学生就业;在就业政策上给予优惠,在户籍、档案、职称评定以及创业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对职教生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给予同等的关注和重视;
(2)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劳务用工行为,优化劳动环境,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各级劳动和人事保障部门要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咨询指导,增强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带头重视技术工作,重视技能人才,重视职业教育,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经济作用,从而提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
二、总结与讨论
总之,上述实证分析表明,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不同地区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各不相同,要提高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必须在各地区采取符合当地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
(1)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特点及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初、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而对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级技能人才,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2)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重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努力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进人新世纪,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十五”计划圆满完成。“十一五”时期将是新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发展阶段。但同时也指出,当前新疆科教整体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巫待提高和加强。如何正确分析当前职业教育现状,使新疆的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新疆经济发展服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新班职业教育的现状
据统计,2005年新疆职业技术院校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人学人数超过10万。自2002年以来,新疆300所职业技术院校和民办职业培机构已向社会输送了200万名实用技能型人才。新疆的职业教育从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就业人手,设置了稀缺的生态环保、计算机软件开发、旅游管理等课程,开发了园艺、水利、保安、足疗等多个培训项目,使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有效地结合了起来。
同时,由于新疆受地理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与内地和沿海相比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也还没有准确定位。在职业教育的认识上还存在偏颇,职业院校生源也在逐年减少,生源基础较差,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就业准人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新疆职业教育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观念偏差是高职教育发展滞缓的重要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鄙薄职教的思想仍未能得到根本的扭转,人们追求知识型、研究型人才的意识逐步升温,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相当多的初、高中毕业生的无奈选择。在高校招生中,高职的录取在本科之后,招收的生源较差,于是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把职业教育看成“低层次”教育。新疆是我国的粮食、煤炭、石油基地,依据我国现有的产业政策的要求,本该有更多的人去学农务农,学工务工,立志为新疆的工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而事实上,新疆的多数家长、学生在择业观念上却与现实发生了严重错位,同时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绝大部分家长和学生把“学而优则仕”,“金榜题名”作为读书的奋斗目标和成功的标志,这种现状造成新疆职业教育的生源严重不足。
(二)师资力量滞后于人才培养需求
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几乎都是从普通教育岗位上转移过来的,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有理论知识基础,却缺少专业技术知识,不懂实用技术。由于职业教育学校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的能力有限,结果导致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出现了年龄老化、素质偏低、数量不足的状况。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二、三产业的专业门类不断增加和现代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仅有的少数“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术知识已经很难适应新的教育教学需要。
(三)学科本位的育人模式是创新职业教育的主要障碍
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教学中,仍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中专延长”和“本科压缩”的影子挥之不去;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和权威性,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需要,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理论认识上,一些院校对职业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在师资上,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
(四)职校生的技能训练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职业学校培养的目标是既有文化素质又有较强职业能力的技术工人,而这个目标在多数职校难以落实。原因是:学校缺少与专业相配套的技能培基地;缺少相应的训练经费;没有与技能训练相配套的指导教师队伍。许多职校学生的技能训练往往停留在口头上,难以落实到行动上。
(五)与行业、企业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当前,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比较弱,产业及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胜互动、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从职业教育角度看,现阶段部分职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不一致,与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职校的功能定位不够科学,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取向不明显;从行业、企业角度看,行业、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片面追求用人的低成本,加之就业准人制度执行不力,普遍招收未经职业培训的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川。
二、新疆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更新观念
第一,增强生存意识。职业学校面对危机和挑战,既要正视危机,又要抓住机遇,在职业教育范围内进行创新。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决定它必须要按市场规律运作,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只有不断重塑自己,才能有新的辉煌。
第二,增强前沿意识。要适应市场需求,预见市场需求,还要创造市场需求。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必须站在市场前沿;专业技能和专业设施必须要站在行业前沿。
第三,增强品牌意识。品牌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要重视在管理领域和教学领域的创新,就要特别重视在管理和教学领域的借鉴。要借鉴企业的经验,兄弟学校的经验,兄弟省市的经验以及国外的经验,从中受到启示,再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创新。
(二)办出特色
发展新疆的职业教育事业,要从实际出发,探索符合新疆地区实际的教育模式,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在办学方向上,要坚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紧紧围绕区域内优势产业经济、特色经济发展,在培养创新拔尖专业人才的同时,着力培养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使职业教育推动当地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劳动就业和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为进一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要在着力培养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高科技产业化的复合人才群体(包括研究、开发、信息、管理、金融产业化的复合人才群体)的同时,把职业培训提到应有的战略地位。县级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要与乡村的职业学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加强联系,分工合作,形成农村职业教育网络,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功能和效益。
(三)建立有效的教育运行机制
要加大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统筹力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教育纳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制定推动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配置各类教育资源,统筹安排招生就业工作,使实施同层次教育的各种教育之间公平竞争,促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要加强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结合。在城市要加强教育与行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校企合作,特别是职业教育要主动为促进劳动就业服务,积极开展转岗、转业培训,参与实施再就业工程;在农村要加强农科教结合,职教与扶贫结合,使教育发展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衔接配合起来,使经济开发、扶贫开发和星火计划的实施与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有机结合,统筹使用各方面拥有的技术力量和基地设施,统一筹措、合理安排各方面的资金。超级秘书网
要调动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面兴办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兴办和支持赞助教育,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要重视和支持学校发展校办产业,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措施,推进实施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落实劳动者就业、上岗前必须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新疆地区与内地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结成对子,共同研究确定合作内容和项目,帮助新疆地区改革和发展教育,鼓励双方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加强合作。东部地区的国家级重点院校应带头与新疆地区的院校建立校际联系。
新疆院校应拓宽办学领域,提升办学层次,走出国门,与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职业技术院校联合办学,吸收他们的先进经验;改变观念,推动本地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与创新,严格就业准人制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和远程职业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等。
(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论文摘要摘要: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功能。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必须在改革办学体制、调整学校布局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所突破。
摘要: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改革
一、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1.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又离不开和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的开发,没有人力资源的支撑,任何好的发展思路都将无法实施。随着我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不断推进,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现象将会愈发严重,职业教育如若不能承担起繁重的培训任务,人力资源新问题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失业人员找不到工作,而高级技工又聘请不来的情况,这凸显了产业调整所带来的人力资源上的需求变化。从这个角度讲,高精尖人才可以引进,但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的形成必须依靠职业教育来实现,因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显得尤为紧迫。
2.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现实生活中,由于农民整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还比较低,大部分农民工进城后只能集中在建筑、餐饮等传统行业,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仅仅依靠粗放式的简单体力劳动,在短时期内要想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自己积累更多的资金而实现小康是不可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在方式和层次上有所转变和提高,必须依靠职业教育。
二、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类型教育之处在于,对社会经济服务的直接性、直接参和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1.职业教育的功能是通过人的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来实现的。职业教育投资最终体现在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上。职业教育将个体由自然人进化为职业人,将以体力劳动和运用经验技能为主的简单劳动力变成脑力劳动和运用科技知识为主的复杂劳动力,从而提高劳动力的智能素质,改变劳动力的形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促进经济的发展。
2.职业教育可以对现实的劳动力进行再教育、再加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知识和技术的半衰期,在19世纪约为30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缩短到5年左右。一次性的教育和培训很难使劳动力工作终生,现代职业人一生都要进行不间断的知识更新才能适应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由于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比普通教育更密切,因而在劳动力再培训中比普通教育有着更大的优势。
三、我国职业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
1.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职业高中的经费短缺尤为严重,具体表现为生均预算内经费增幅不高,许多学校缺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设施和设备,缺乏必要的职业实习资金和教师进修提高资金,办学条件尚未达到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2.职业教育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不合理,地区间发展差距很大。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的部门分割、行业分割以及部门、行业和地区间的分割;中等职业学校的职高、技校、中专之间专业重复,资源不能融通、共享;农村职业中学办学方向出现偏差,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脱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够清楚,缺乏特色,发展的力度不够大。
3.社会上歧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少人总认为职业教育是低水平、低层次的教育,因而轻视中等和初等职业教育,而且对近几年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持轻视的态度,这在某种程度上都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四、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
1.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调整职业教育体制、推进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努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职前和职后教育培训相互贯通的体系,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相互衔接,并和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大有发展潜力,只要办出职教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其发展的前景是非常远大的。
2.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国家应强调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面,依法举办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落实各自的职责和义务。职业教育经费可通过各级政府财政拨款,行业组织、企事业组织及其他用人单位合理承担,举办者自筹,受教育者缴费等多渠道筹集,从而建立起稳定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应提倡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并促进其向深层次发展,使合作各方都成为办学主体。还应大力倡导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加快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推进两种证书制度。要统一协调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的就业政策,让所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的就业逐步转到面向社会、进入市场、公平竞争、自主择业的轨道。
3.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的整体效益。通过调整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和成人中专的布局结构,改变由于条块分割所造成的学校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支持鼓励有条件的重点职业学校自主确定招生规模,并可以跨地区或跨省招生。
4.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活力。原有的职业教育模式单一、办学机制适应性不强,这是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解放思想,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让职业学校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旺盛的活力。
参考文献摘要:
[1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教育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2000-2005.
[2教育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网络资料),2000-2005.
[3沈超.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职业;终身体育思想
终身体育思想、全民健身计划已是现代社会健康概念的主旋律。健康文明不仅体现在身体的强壮,良好的精神面貌,高尚的情操,还体现了一个人的包括心灵的美、情感上的高尚、内在的无私等一系的行为。高校体育的组成部分不仅仅包括体育课、群体活动、体育锻炼等身体方面的内容,它还包括心理、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信任互动等方面的内容,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达到情感、意识、品质和体育整体素质上的升华,从而更好的从事学习和工作。
一、高校体育的内涵和外延
1高校体育的内涵
(1)多样的课程设置
体育课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同时接受身体教育和理论知识并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特殊课程。体育课的开设是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所喜爱的课程,通过教师身体的示范和学习理论知识,使之达到对体育项目发生兴趣,学习并掌握,并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
体育课程的多样性是给大学生各种素质的完善统一。体育教师通过身体和语言形象描绘了身体的各种活动和各项机能指标,让学生知道如何科学的锻炼身体,保证锻炼的实效性问题。多样的体育课程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终身受益,并且提高了学生课余活动的质量,能让他们更好的体会体育给他们带来的身体震撼、发泄缓解压力、人际关系的改进和情感的交流等等方面的乐趣。
(2)单项体育俱乐部的创立
学校建立各种单项体育俱乐部是为了学生的不同体育爱好而设立的。通过统一的管理,统一的制度,来发挥、满足学生最大限度的创造性和兴趣,这是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可以发掘出一批体育骨干力量,在各单位发挥重要作用。体育俱乐部的创立是体育选修课的延伸,是学校群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带动了高校体育不断完善和发展。建立单项体育俱乐部是开放搞活高校体育的重要机制,是和各单位、学校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3)学生对技能和机能的要求
学生个体的发展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它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能力、思维和想象能力。学生不光对身体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战术以及运动生理指标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相应的学习动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地启发学生,激发他们的潜智,创造意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积极性所产生的驱动力为推动运动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心理条件。
(4)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高校体育也必须要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真正得到素质教育。高校体育实施有效的素质教育,是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的,应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诸方面的教育要相互渗透,互相促进,以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学校体育的外延
(1)终身体育思想的理念
高校体育是学生时代的最后身体教育阶段,可以影响一个大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可以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终身体育的形成是与社会环境、社会制度、体育社会化的程度有直接关系的。所以终身体育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由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和特点决定的,而且受社会的发展和影响而发展。终身体育的形成、发展与我国体育事业的性质和高校体育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也就是在体育自身发展前提下,和体育多功能观的影响下,伴随终身教育思想发展起来的。
终身体育是从微观上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提供具体、科学、可行的方法。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终身体育作为现代人的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标志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种现象的产生本身就证明了终身体育,对社会有着促进作用。同时也说明社会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新的体育形式取代传统的形式。终身体育的发展,将非常有利于高校体育和全民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它体现了现代社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是人们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体质的需要,更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从而使整个社会向着两个文明方向发展,使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变为现实。
(2)全民健身计划的体现
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学校阶段是学生形成个性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体育活动进行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对走向社会后终身体育活动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全民健身计划是从宏观上给予科学指导的作用,要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必须建立科学的系统工程,使全民健身计划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上,使广大学生、群众从科学健身中享受到实际健身效果。
(3)健康意识的培养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建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健康为主的体育知识为基础,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具体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培养。使其发掘潜能,完善个性,在受教育过程中进德、益智、健身、促美,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高校体育教育职业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1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社会地位
首先,要利用全民健身计划的战略优势,广泛宣传高校体育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重大而深远的社会意义和作用,以形成良好的社会体育风气,提高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终身体育理念,完善高校体育工作;其次,加大高校体育改革力度,增加学生体育空间,改善高校体育设施,给学生自由发挥空间。真正肯定高校体育重要的基础作用,确立了高校体育的社会地位,才能提高学生及全民的体育意识。
2把握高校体育教学方向
应该面对全体学生,把工作的注意力重点放到全体学生的体质与健康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处理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才能使有限的财力、物力产生更大的效益。
3发挥高校体育多功能作用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朝着“快乐化、生活化、终身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终身体育将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强调体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把生活引入课堂,使之与将来社会(生活)接轨,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协作、竞争、拼搏、进取等现代人的意识;通过高校体育的最终教育,使学生养成自发、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为学生终生服务。
三、结论
高校体育应尽快建立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体育教育新体系、新措施,把树立大学生终身体育观作为体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搞好高校体育改革,使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为培养跨世纪的优秀科技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从哲学和社会科学视角认识体育运动[J]体育科学,2002,3(22):40-42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35-04
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党的十七大,到“两型社会”建设,到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的正式公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已成为一个新的有重大意义的发展方向。[1]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把握它的历史背景和实现条件,如何认识它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如何平衡方方面面的利弊得失,如何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为起步不久的伟大战略,十分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出发,研究怎样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伦理观念形塑方面的优势,探索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方法和途径,形成科学有效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理论,以达到顺利推进这一伟大战略的目的。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下,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伦理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进行的工程。这既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有其不容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
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合理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可以也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选择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进行生态文明的伦理教育,应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前提和逻辑起点,它有其充分的合理性。
1.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内在地蕴含着要开展生态伦理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观的树立,无非两个途径:一是现实的生态困境和“生态危机”对人们的教育,因生态忧患意识的产生获得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生态文明观念。进而产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行动;另一个就是通过学校教育,习得生态文明的观念。为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准备,而学校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可见,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内在地蕴含着要开展科学的生态伦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当以尊重生态价值为特征的生态伦理成为植根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人格特质时,才能克服那些危及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观念上的、深层次的文化痼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协同进化。
2.与现有社会文明的其他规范相比,生态伦理具有独特优势
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一方面是社会的法律体系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规范、各种社会习俗等外部力量的约束,但是,这些会使人感受到其主体性受到抑制,因而常常伴随精神上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思想道德的规范,它使人内心有了德性的引导,从而在调节自己的行为时能感受到自由、尊严和幸福。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尤其是这样,既要有法律的规范,更应该作为一种德性进入人们的心灵之中。加上生态环境本来就与人们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一旦进入人们的德性世界,成为人们的道德追求,就会彰显出不可小视也不可代替的独特优势。通常情况下,某种伦理原则和规范一旦形成,就必须借助于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人的存在和社会进化的观念体系、实践路径、实施方法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才能具有真正持久的生命力。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生态伦理教育并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3.探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伦理教育的依赖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依赖大批具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的人的有效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及时弄清在目前的中国,要培养这样的具有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的人如何入手?要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什么?生态伦理教育又如何保障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中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借助有效科学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可以较好地认识和有序地解决这些问题。
4.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形成中作用独特优势明显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着眼于人们的思想。人的思想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因素组成的综合系统,它包括动机系统、心理过程系统、观念系统。在这些因素中,思想政治教育又侧重于人们的政治思想及观念系统的构建。政治思想所关心的主要是国家与社会的前途与命运,以及如何认识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政治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一,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各种社会意识中居于首要的支配的地位。同时政治思想也是社会政治经济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伦理观念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理应站在时代前列,以加强现代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和帮助人们树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体系为己任,努力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任务。
其次,从学科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已实现了学科体系的跨越式发展,正在迈向精细化研究的新台阶,一大批研究专著的问世表明,这个学科不仅研究方式多样化,还呈现出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态势。从专业人才培养来看,该学科已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建功立业的实践表明,这个专业优势明显,风格独特。在此基础上介入和开展生态文明伦理观念教育优势十分明显。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
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可行性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历史的新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人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切入,将生态文明理解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台阶。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过警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做出过深刻的反思。1972 年,在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1987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了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推动了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建设。这些都为进行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提供了现实基础。从理论方面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是自20 世纪中 期以来,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学者们将关于生态环境的理论思考推向了广阔的领域。西方的生态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生态等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有非常丰富的理论探索。这些无疑对我们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以及树立怎样的生态文明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二是近年集中于对生态文明的特征的研究,国内以姜春云、张云飞、刘湘荣、廖福霖、李锦、陈寿明、吴凤章等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对生态文明的特征都有深刻研究。这些为进行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巩英洲对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作的深刻的哲学审视和理性描绘;杨通进、高予远对现代社会生态转向和生态文明的构建这一正在展开的历史过程的描绘;薛晓源、李惠斌的《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对当前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进展做了很好的概括;[2]姬振海在对生态文明问题研究中,将文明分为意识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产业文明四种的学理创新;[3](P35-37)苗启明在提出制度文明之后,进一步将社会生态文明区分为生态-技术文明、物质-财富文明、制度-权力文明、精神-规范文明和生活-行为文明五层双质结构,以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深层思维方式:熵理思维方式;[4](P51-55)特别是最近张云飞先生关于生态文明历史方位的分析等,都极具启发意义。[5](P5-11)这些研究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
然而,许多研究者只是借用“生态文明观”这个概念,借用国外生态学理论、工业化发展的得失经验来阐述今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什么是生态文明观、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应该和可以坚持怎样的生态文明观、怎样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等类似问题的研究却十分少见。国内外的学者对于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研究也不多见,研究成果相对稀少。就实践层面来看,仅有局部的、少量的诸如兴办“绿色学校”、提倡“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城市”、“生态村镇”的类似实践。对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问题的研究还远未形成系统的、明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参与机制。至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与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研究进行理论整合,探索其实践路径、应对策略的基础研究则几乎为零……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和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同时,该研究的有效展开,还必须在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中就如何突破难点、选准重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环节上精心设计,以保证研究的可行性。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
文明观伦理形塑的价值和意义1.理论价值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由于生态危机的强烈影响,使得全人类不得不面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又由于生态危机的产生和克服都不是孤立的,必须以系统的方法才能解决。因此,人们应该选择和坚持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倡导和弘扬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塑造方面的独特优势,就成为必须及时展开科学研究的问题。如前所述,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观的树立的研究尚没有充分展开,研究成果相对稀少、专著也未曾见到,远未形成系统的、明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机制。因此,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做出系统研究,既能体现生态文明观的时代精神,又能建立一整套进行实际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体系,填补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
2.实际运用价值
“建设生态文明”虽然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但在现实中人们究竟会把生态文明摆到何等地位,以及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其真正成为一种文明趋势,“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尚任重道远。伟大的事业,急需大批具有现代生态文明观的优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应该依赖自身在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顺应时代呼唤,在办学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基础上再立新功,以解决当前的新问题。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研究,不仅可以探索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途径与方法,推进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认识和寻求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还可以加深我们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的系统论证,增强实践操作效果。此外,还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的现实问题,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的时代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并为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具体的实践指导,从而增强其运用性。
四、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
有效开展生态伦理形塑教育1.确立可行的研究目标
首先,要探索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介入我国公民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领域和方法,为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称得上中国特色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能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献计献策。其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向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实践转化的途径与方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为培育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的、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用之才而努力。第三,努力论证以下观点:(1)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特殊性;(2)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与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伦理教育关系密切;(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生态伦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4)生态文明观的树立离不开社会意识形态的良性控制;(5)高校应成为生态文明观的倡导者,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者和中坚力量。通过这些研究,努力在可行性方面打开道路。
2.构建科学的研究内容
要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和系统研究,全面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在树立生态文明观中的基本特征、地位作用以及内容体系、基本路径。第一,尽早开展生态文明观的基础研究。即生态文明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包括生态文明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生态文明观与生态伦理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观念的伦理形塑的关系等问题的基础研究。特别注重对一些基本 概念和范畴的立场观点的研究和清理。第二,开展树立科学生态文明观的实施路径研究。即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现实研究。主要是在现有的生态文明观念和应有的生态文明观的实然与应然模型分析中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伦理形塑的实施对策与路径。第三,开展生态伦理与当代价值观的转型研究。即生态文明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发展研究。主要从意识形态理论的变迁和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拓展中来思考当代中国人的生态伦理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生成与变化过程。第四,开展生态文明观与生态伦理的个案研究。即从某省、某地区的实际调查出发,从生态文明观的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有关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与现代人的生态行为选择、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中国本土的生态文明观体系,探索可操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对策与途径。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现代与原始共生共存、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社会观念结构迥异,因而,对这种复杂地区的个案研究成果,可以用来与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观念进行对比,从而有很大的深入分析的时空和理论探讨意义。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若干问题和策略
(温武训,中学政治一级教师,工作单位:揭阳岐山中学,地址:广东省揭阳市东山区营前村揭阳岐山中学,邮编:522031,联系电话:13502658962,邮箱:wenwuxun@163.com。)
【内容摘要】
当前,学习形式化,缺乏生命力;学习散漫化,缺乏凝聚力;学习功利化,缺乏创造力等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严重制约着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基于此,要采取以学习为抓手,培养教师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凸显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研究功能;以学习为手段,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凸显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实践功能;以学习为先导,培养教师反思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凸显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反思功能;以学习为载体,提炼教育科研成果,构建积极评价机制,凸显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发展功能等策略加强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构建。
【关键词】
教研组;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教研组;教研共同体。
一、序言
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学校中各学科教师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和效益的教学研究组织。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对做好教研工作,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品德学科作为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于发挥其学科特点与本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健全学生的健康人格,实现学生的最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基于此,加强对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研组的建设研究就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建设学习型教研共同体是加强初中思想品德教研组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制约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教研共同体建设的因素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在一些具体环节还存在严重的缺陷和问题,制约着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研组学习形式化,缺乏生命力。一些教研组一般都安排了正常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内容和要求,看似井井有条、轰轰烈烈,其实透过现象看其本质,这些安排均形同虚设,往往是“活动目的不明确,活动主题不具体”,从而出现了活动过后收效甚微甚至一无所获的状况,这种活动当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1]现实中,教研组工作事务性多而研究性少,教研组工作活动性多而主题性少, 教研组工作分散性多而合作性少,教研组工作褒扬性多而纠正性少。这确实是目前许多教研组活动形式化的真实写照。“学校教研活动越来越沾染上‘媚俗’之气,愈加失去了对教师的吸引力”,教研活动变成了教师职业的负担。[2]
第二,教研组学习散漫化,缺乏凝聚力。有的教师教学的板书设计合理、优美俊秀;有的教师根据教材要求画图栩栩如生;有的教师风趣幽默、旁征博引、妙语联珠;有的教师思维严谨、思路广阔。如何加强组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现实中,组员之间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分散性单兵作战的现象比较普遍,而教师之间合作交流、集体备课的立体性的协同作战比较少见。这种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教师之间的真诚合作与交流,当然也就制约着各位教师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和教研组优势资源的充分挖掘,这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很不利的。
第三,教研组学习功利化,缺乏创造力。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而研究不是自己的职责。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时,可能就会茫然不知所措。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即便教研组也举行些许教研活动,但纯粹是为成果而研。结果是为科研而科研,追求教研论文的发表和数量的攀比,应付各种考核,不能做到以研促教学,以研促发展。目前学校教研活动的“功利化”泛滥,导致活动功能搁浅,形式主义浮出。这种所谓的教研没有实际的意义,更谈不上教研组的自身发展。[3]
三、建设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策略
以上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严重制约着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基于此,学校必须对传统的教研组学习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建设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教研共同体。
1、以学习为抓手,培养教师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凸显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研究功能。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是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适应时代对教育的需求。[4]
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在积极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背景的基础上,深刻而独特地去体验、理解、感悟作者的文字和再造文本的过程,所以坚持阅读能够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要加强课题研究。教研组的成员都是走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非常适合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中,应围绕课改实践的需要,鼓励组内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发挥教研组集体力量联合攻关。以我校为例,结合本校实际,先后申请了广东教育学会中学思想政治课专业委员会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东省思想(品德)政治小课题《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实施民主教学的研究》和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教研组建设研究》子课题《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教研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已顺利获得立项,进行实验和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有教学竞赛获取一等奖,教学设计获省三等奖,论文获区一等奖。
由此,我们研究发现,构建学习型教研组,首先应该以教研组为平台,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让教研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研,打造研究型教师和具有研究功能的教研组。
2、以学习为手段,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凸显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实践功能。湖北省的一位教育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群体的最有效两种学习方式,一个是做中学;另一个是把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实际上就是说,教研组及教研活动要务实,如此才有真正的意义。[5]
要开展磨课活动。一次次的磨课,给予我们的不止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重要的是在磨课的过程中,有同伴之间的交流切磋,有师傅们高瞻远瞩的引领,有智慧的碰撞,有深刻的启发,有豁然开朗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还有精神层面上的对治学的严谨态度,对教学的执着追求。
要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如此,更能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和思路,在教学理念、手段、方法上进行合理的借鉴。推门课由于事先不通知教师,很容易引起误会,所以,听课者在听课过后,千万别忘记“拉上”教师的课堂之门,应该及时与上课教师沟通交流,在实践“收放自如”管理技艺的同时专心做好“反馈”和“指导”。
要开展青蓝工程。大力开展“青蓝工程”活动,通过精细化管理加快我们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聘请本校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通过指导老师的传、帮、带、手把手地传授给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在备课、上课、作业、命题、课题研究等方面给予指导,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尽快成为教学骨干、能手。
我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构建学习型教研组,不能停留理论上,应该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研活动中讨论、研究问题,并付之于实践,使学习型教研组成为务实的具有实践性的教研组。
3、以学习为先导,培养教师反思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凸显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反思功能。著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6]我校的教研组的教师及教育教学活动都渗透了反思行为,并取得成效。我们认为,学习型教研组,应该是反思型的教研组。
倡导“深度汇谈”。深度汇谈是一个开放的发散过程,教师们首先根据主题悬挂自己的假设,也就是摆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互相探询的方式进行深度汇谈。深度汇谈的原则是视彼此为合作伙伴,互相敞开心扉,通过过程顾问的引领,让每个成员说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使讨论不断向深入迈进。
要不断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故事和论文。教师上课前后的感受,课前课后教师或学生的教育教学故事,都可以写下来,形成宝贵的资料。教学反思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被广泛地视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言以蔽之,构建学习型教研组,不能浅尝辄止,应该思考我想研究(或解决)什么问题(确定研究问题);我为什么要研究(解决)这下问题(写出问题提出的背景);我认为应当怎样去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这个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写出问题解决的效果及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故事和论文,使学习型教研组成为务实的具有反思性的教研组。
4、以学习为载体,提炼教育科研成果,构建积极评价机制,凸显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的发展功能。学习型教研组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内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型教研组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可以在学习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可以实现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教研组可持续发展。构建学习型教研组,无疑要打上发展的烙印。[7]
提炼整理教科研成果,彰显教师发展的轨迹。要创造条件充分展示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以我校为例,利用A幢大厅文化宣传栏平台,展示办学以来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各方面的成果;编辑学校教师成果,结集出版;举办岐山教育论坛,展示教师风采等等。这种做法,既在一度程度上展示了学校的办学成果,正面宣传了学校,也有利于鞭策教师进一步加强学习研究,增强了其对教育事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对促进其专业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构建积极评价机制,树立教师正确的发展观。教学评价是指导、监督、引领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能对教学工作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教研组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关注强调的重点,就应是在教学评价中实施的要点,抓住重点,实施要点评价,会使评价工作更好的为教学工作服务。
实践证明,构建学习型教研组,应淡化师生分数挂帅的负面影响,提炼整理教科研成果,彰显教师发展的轨迹在师生中建立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发展型教研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