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4 14:31: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食品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今年来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农业生产应用范围的扩大,转基因农产品和其安全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转基因食品是基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bjects, GMO)中的一类,又称基因修饰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MF)。GMF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它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GMO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就是GMF。现阶段的GMF主要以GMC为食品(比如转基因番茄)或以GMC作为原料而加工的食品(比如利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豆奶)。转基因技术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险。
一、GMF发展概况
1994年,第一例进入市场的GMF(转基因番茄)在美国诞生。现在至少有13个国家种植了GMF,其中美国的种植面积最大,达3030万公顷,68%;其次是阿根廷1000万公顷,23%;加拿大300万公顷,7%;我国50万公顷,占1%。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确定的GMF品种达43个,有60%以上的加工食品有转基因成分,GMF的销售额达百亿美圆;有调查显示,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大多接受了GMF,仅有27%的消费者我食用GMF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我国已批准了6种GMF的商品化,其中食品3种:抗病毒甜椒、抗病毒番茄、延迟成熟番茄。随着我国对GMF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的GMF品种会越来越多。目前,研究重点是开发转基因水稻、转基因鱼等食品。
根据GMF的来源可以将GMF分为植物源GMF、动物源GMFH和微生物源GMF。现阶段的主要是植物源GMF,涉及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包括: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番茄、转基因油菜、转基因马铃薯等。全球转基因种植中,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最大2580亿公顷,占全球GMF的58%。
二、转基因食品的特点
GMF与传统的食品比较:传统食品是通过自然选择或人为的杂交育种来进行。虽然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以及新近发展的亚种间杂交技术相比,在基本原则是并无实质差别,但生产GMF的转基因技术着眼于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操作(通过重组DNA技术做基因的 修饰或转移),因而更加精致、严密和具有更高的可控制性。人们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并且可以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种。比如,可以杀死害虫的食品植物,抗除草剂的食品植物,可以产生人体疫苗的食品植物等。其具有如下特点:
(1)成本低、产量高。成本是传统产品的40%60%,产量至少增加20%,有的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
(2)具有抗草、抗虫、抗逆境等特征。其一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其二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000年的GMC达4420万公顷,其中抗除草剂的有3280万公顷,占74%;抗虫性状的有830万公顷,占19%;抗虫肩抗除草剂的占7%。
(3)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提高。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谷物食品赖氨酸含量以增加其营养价值,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小麦中谷蛋白的含量比以提高烘焙(bei)性能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
(4)保鲜性能增强。例如,利用反义DNA技术抑制酶活力来延迟成熟和软化的反义RAN转基因番茄,延长贮zhu藏和保鲜时间。
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1998年,英国苏格兰研究所的Arpad Pusztiai 教授用转基因马铃薯喂老鼠,1998年秋在电视上宣布大鼠食用后,引起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免疫系统受损。此事引起国际轰动。这是对转基因食品提出的最早的,有所科学证据的质疑,并在英国及全世界引发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大讨论。虽然,英国皇家学会于1999年5月宣布此项研究“充满漏洞”,从中不能得出转基因马铃薯有生物健康的结论。
转贴于
1998年3月,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批准了一项由美国农业部和DPL(Delta and Pine Land)公司联合申请的所谓“终结者”技术(terminator technology)专利,“终结者”技术获得专利后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因为该技术不是一般性技术,利用这个技术可以使作物第一年种植获得的种子不育,在第二年种植时,种子会自动死亡。“终结者”技术是将一种终止子基因插入到作物基因组中得到转基因作物种子,种子公司在种子出售前,在种子表面喷上一种诱导剂,农民播种后,种子可以长成正常的植株,结出成熟的种子。但是在诱导剂的作用下,插入的终止子基因会在种子成熟时激活启动,产生毒素杀死种子胚胎,因此收获的种子在第二年再种植不能正常发芽,但这种种子在油脂、蛋白质等方面完全正常。
美国农业部发言人声称,“终结者”技术是为了保护基因工程技术的知识产权。1998年10月,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在华盛顿召开会议,明确提出禁止“终结者”技术,理由主要有:外观上不能辨认终结者技术生产的种子,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通过花粉非故意传播造成生物安全风险。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一个研究组报告,一个斑蝶食用了转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bt)玉米花粉后44%死亡,表明GMF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此事引起科学家对GMF的广泛争论。Bt玉米中的杀虫晶体蛋白CryLA是特异毒杀鳞翘目害虫,斑蝶属于鳞翘目昆虫,自然会受到bt蛋白的影响。事实上,Science、Nature拒绝发斑蝶的文章,审稿人认为,这并不反映田间的情况,最后在Nature上以简讯的形式报道。但该事件却成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等报刊的头版消息。最后,该事件被科学界否定。
2001年7月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承认,GMF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它们可能把自身的基因传递给相关物种,产生超级杂草,也可能会对其他植物或动物产生意想不到的有害影响。有关GMF和GMC的潜在危险和安全性的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才能下结论。因此,对GMC和GMF的种植于市场化要慎重,否则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虽然目前没有发现GMF对人类健康有害的案例,并不表明没有危害,因为它进入人类的时间还太短,其潜在危害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来。直到目前为止,人类长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成疑,而科学界对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共识。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国际消费者联会(成员包括全球 115个国家的250个消费者组织)表示“现时没有一个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
目前大量的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仍可以看出,转基因食品目前还没有可以评估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时间上的验证。
参考文献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食用油;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4-0649-03
伴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的脚步,作为生物技术革命前沿的转基因农作物日益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围绕着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讨论与争端,诸如进出口贸易、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不仅频频出现在科技、经济领域,也成为政治、社会学术领域中纷争不断的话题。转基因技术被视为一种全球化的生物技术革命,而它在不同的国家,因各自不同的政治体制、社会构成与文化传统,又遭遇不同的市场反映,有着不同的命运。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可以成为全球化背景下透视与分析不同社会与文化及其变迁、融合的重要切入点。
在诸多转基因农作物中,转基因大豆是值得特别关注的一种。看似不起眼的大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能从中透视出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全球化与地方化的演变过程与特性,正因如此,它当然应成为社会人类学关注与探讨的对象。
1转基因大豆的优缺点
转基因大豆是大豆育种和生产领域重大的技术突破。目前,尽管国际社会对种植抗除草剂大豆仍有争议,但与传统大豆相比,转基因大豆的应用优势已在多方面得到证实,如它能简便、高效地控制杂草,保护土壤以及减少除草剂活性成分从而利于改善环境等。
1.1转基因大豆的优点
1.1.1控制杂草简便、高效控制杂草简便、高效是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最突出的技术优势。目前在全球种植最为普及的转基因大豆是抗草甘膦除草剂大豆,其改良功能在于能抵抗草甘膦除草剂[1]。“草甘膦”除草剂不仅可以有效去除多种杂草,还可将以前所使用的多种除草剂减少至“草甘膦”这一种。因为农户在种植这种转基因大豆之后,只需喷洒1~2次草甘膦除草剂即可控制杂草生长,而大豆生长却不受影响。抗除草剂大豆的推广,逐渐改变了除草剂使用的格局。
1.1.2保护土壤的技术优势与传统大豆耕作相比,转基因大豆的种植还有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技术优势。因为对于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而言,使用草甘膦这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可以不受土壤条件及施药时间限制而都能达到稳定的除草效果。于是这鼓励了许多大豆农户纷纷采用少耕或免耕的耕作方法。在作物耕作中免耕或少耕法的长处有:一是免耕法因不再耕作土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二对于少耕法而言,由于耕作次数减少了,从而也减少了农用机械的使用,进而降低了燃料的使用,也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三是抗除草剂作物(包括转基因大豆作物在内)采用免耕或少耕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可以提高土壤固碳量。比如2007年,此法的使用使“二氧化碳固存达131亿kg,相当于减少了580万辆汽车的排放。”这对减轻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都起了积极作用[2]。
1.2转基因大豆的缺点
1.2.1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可能会损害人体的内部系统转基因大豆的组成物质与非转基因大豆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如植物凝血素提高了约1倍、蛋白酶抑制剂高了26.7%,而蛋白质和苯丙氨酸有明显下降,维生素B2复合体胆碱的含量低了29%等,这些组成物质的变化可能会使长期食用其的人身体生长发育缓慢,致身材矮小;转基因大豆中还含有一种类似雌性激素的化学物质,它会破坏人体荷尔蒙,导致生殖器官异常,并损害免疫系统。此外,有证据表明,食用转基因大豆食品与非霍奇淋巴瘤发病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1.2.2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可能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全世界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发生过食品过敏,而90%的过敏是由蛋、鱼、贝壳、奶、花生、大豆、坚果和小麦等8种食物引起的。转基因大豆由于其引入外部基因所以可能对人体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事实也证实了转基因大豆存在一定的过敏性[3]。
2我国的转基因大豆油市场现状
2.1转基因大豆油的利用情况
中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又是一个食用油缺乏的大国,每年需从国外进口食用油约占总量的2/3。我国本土传统生产的大豆、花生、菜子、葵花子等农作物均属于高油脂作物,可以直接用来榨取油脂。而由于转基因大豆的“侵入”,这些农产品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培育,致使转基因大豆油不断侵占我国的食用油市场,使中国消费者成为了国外转基因大豆的“试验品”,而对中国的农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由于受到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冲击,近几年来,我国农民相继出现了卖大豆难、卖油菜子难、卖花生难、卖葵花子难等“多难”现象。我国的大豆种植规模较小,即使是在土地资源丰富的黑龙江,专业农户的土地规模也只有10 hm2左右。相比之下,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农场大豆生产规模远远超过我国,大豆的种植成本大大低于我国。按完全的种植成本比较,我国的大豆种植成本比美国高出33%。美国所种植的大豆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大豆,其中大部分出口到中国,主要用于生产大豆色拉油,其次是用于做豆浆、豆粉等。研究表明,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一般在19%~22%,比国产大豆16%~17%的出油率高出2~5个百分点。大豆的出油率每相差1个百分点,加工10万t大豆,其效益就会相差1 500万元。受效益影响的冲击,使中国传统的大豆这曾经的“金豆子”变成了“愁豆子”[4,5]。
我国是世界上的大豆、花生、菜子、葵花子主产国之一,大豆主要产于东北三省和华北地区,花生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安徽、辽宁、新疆等地区;菜子主要产自以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产区;葵花子是以华北为主产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种植油料作物的农民达2亿以上,播种面积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4以上,是一个油料作物的生产大国。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又是一个油脂需求大国,但是却出现一种怪异现象:一方面我国大量生产油料作物,另一方面却又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作为油脂原料,致使本土的油料产业逐步萎缩,农民卖油料难的现象日趋严重。
2.2转基因大豆对中国食用油产业链的影响
转基因大豆进入我国后,大部分进入了以外资为背景的食用油加工企业,形成小包装的色拉油后进入市场。这种油品虽然有汽油残留,但由于价格低廉,很能吸引一些消费者的眼球。而我国本土的一些食用油加工企业,例如黑龙江九三油脂公司、贵州长城油脂公司和以山东鲁花为代表的花生油加工企业等,他们使用的是国内农民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菜子、花生,采用的是传统的压榨工艺,其油品具有安全、营养、健康的优势;但同时他们又具有成本高、价格贵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转基因油品经营者斥巨资大力宣传油品品牌,而模糊转基因的可能危害,以改变转基因食品的劣势状态。由于我国对转基因大豆的警惕性不高,有针对性的宣传不够,如此背景下,国外转基因油品在我国销售势头良好,而国内食用油制造企业的经营举步维艰。如贵州省有3家稍具规模的食用油企业,其中两家常年遭遇行业性亏损。仅一家长城油脂公司由于2010年未开展生产而躲过一劫,2011年被迫将规模扩大至年处理300 t。2010年上涨的油菜子收购价格完全背离了市场规律,以2.80元/kg计,每吨成品油成本达6 600~6 800元左右,而当年的成品油价格最高为6 400元/t,因此生产得越多亏得也越多[6]。在转基因大豆油的价格支配下,我国油脂企业效益急剧下滑,经营陷入困境。目前只有山东鲁花等企业因实现了规模经营,加上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才有着较好的效益,使黄河流域的花生价格3年翻了一番。但这只能算作我们民族食用油加工企业的一个特例。
3我国大豆生产与加工的出路
3.1限制转基因大豆的进口
从保护国民健康的目的出发,我国应抑制转基因大豆大量进口的现状。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国际上尚没有得到科学的确认,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这些措施对抑制转基因食品的大量进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光有这些政策法规还远远不够。我国已是WTO成员国,WTO农业协议允许成员国政府采取正当的以保护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命安全为目的的贸易限制措施。由此可以灵活运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以国产油料为原料的内资企业实行税收、科技等扶持政策,促其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有能力反哺国内农民,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主要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加工原料的企业,可以考虑严格进口程序的审批,使这些企业的进口成本上升,拉大进口转基因大豆成品油料与国产非转基因作物油料的价差,扩大我国非转基因油料的优势。同时,对非转基因原料产地进行保护,提高我国非转基因油料的竞争优势。并对转基因农产品在市场流通的各个环节实行全国统一的强制性标识制度。从欧盟、日本和韩国的情况看,此举可从很大程度上抑制转基因大豆的市场需求,进而影响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加工、进口及销售[7]。
3.2加大宣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推动我国非转基因产品的发展
根据我国的现有国情,有必要开展一场全民的食用油安全食用方面的宣传教育运动。应大力公告转基因油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宣传非转基因油脂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强调转基因油脂与非转基因油脂的本质区别。我国长期以来的舆论对于转基因产品的报道,只注重了关于标识的问题,而对转基因油脂对国内各领域产业构成的潜在威胁,以及对人类未来生存的可能不安全隐患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建议我国舆论应深入、客观地报道“转基因”问题,将转基因产品的知识逐步灌输到消费者的思想意识中去。站在民族利益和道德的高度大力宣传国内非转基因产品的高价值和安全性,全面剖析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产品之间的价值差别,让广大消费者树立健康的绿色消费意识,倡导安全、营养、健康的消费理念,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中国农民的利益[8]。
3.3实行政策支持,保护本土非转基因产业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对转基因食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对非转基因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够,导致我国的油料产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甚至还有几个转基因食用油品牌被评为了中国名牌产品,让消费者更加无所适从,致使国内的非转基因作物油料产业“雪上加霜”。鉴于此,呼吁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时,应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用政策法规来大力扶持国内非转基因油脂产业,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使我国农业和农民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4展望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是现代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产物,是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成果,但它也与科学技术一样,对人类的发展来说是柄“双刃剑”,福祸相倚。如何趋利避害、化险为夷,在于对其正反两方面的关系和机制有充分的认识,要掌握得法、监管适宜、运用恰当,摆脱转基因大豆对我国食用油产业链的影响。寻求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生产与加工的出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化解当前的危机。建立我国独立的食用油原料基地,培育壮大本土食用油加工企业,进一步提高转基因原料进口的门坎,以造福我国广大农民。同时加大宣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将转基因油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非转基因油脂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转基因油脂与非转基因油脂的本质差别等信息告之公众。让广大消费者深刻了解非转基因农作物的天然品质才是值得选择的绿色健康消费,倡导安全、营养、健康的消费理念,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行为。实行政策支持,保护和扶持本土非转基因产业,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民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生存发展,使中国的食用油产业链更加安全健康。
参考文献:
[1] 苏少泉. 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种植与问题[J]. 世界农业,2006(2):41-42.
[2] 姜萍,王思明.转基因大豆技术发展动因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4):342-347.
[3] 张丽君.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可能风险[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8(4):4-7.
[4] 陈继承,周瑞宝. 转基因大豆及其安全性[J]. 粮食与油脂, 2004(9):39-42.
[5] 罗振风,李启云.转基因大豆产业化现状及展望[J].大豆科学,2008,24(30):220-223.
[6] 施鹏翔,林志光. 关于转基因大豆――也谈它对健康、环境及贸易等问题的影响[A].夏友富,田仁礼,朱玉辰.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1世纪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论文摘要:随着基因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转基因食品在世界农产品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相应地占世界农产品国际贸易总额的份额也在迅速提高,因此,积极关注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的现状,对当今亚须解决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办法和对策,这既是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权益的根本所在。
随着基因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而在未来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2000年世界农产品国际贸易总额达到5600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基因生物工程技术有关。因此,转基因食品逐步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焦点。这种现状对作为传统的农产品贸易(出口)大国的我国在该领域保持并扩大份额无疑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积极关注和预测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中的有关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尤其是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已日显紧迫。
一、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
基因(gene)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DNA双螺旋结构片段。无数特定的基因相互连结,构成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转基因(genetransfer)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中,使其生物性状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的过程。以转基因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叫做转基因食品。
自从1983年首例转基因烟草问世以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争论甚为激烈,逐步形成了支持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支持方的观点为:(1)转基因技术可增强粮食产量,减少食品生产的投人,有助于解决世界范围的粮食间题;(2)转基因农作物具有抗病虫害特性,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3)可以利用某些基因增加食物品种,使食物更加可口;(4)转基因技术可准确地生产人类想要的动植物品种,克服传统嫁接及杂交技术的不确定性,使癌症等顽症的治疗可望取得突破。反对方的观点为:(1)转基因技术使不同物种的基因相互融合,可能造成“基因污染”,引起生物学上的混乱;(2)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毒性问题,疾病可能有很长的潜伏期,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长期影响难以确定;(3)一些人对转基因食品存在过敏反应;(4)转基因食品的营养作用、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对环境的威胁等问题还未得到证实或解决;(5)一些实验已经表明了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影响。上述两派观点争论至今,双方都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因此,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尚有待时间来证明。
二、当前国际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1997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播种面积约为1100万公顷,1998年上升到近3000万公顷,1999年底达4000万公顷,2000年约为4500万公顷,增长十分迅速。进人21世纪以来,其发展势头更是迅猛。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是转基因技术采用最多、最先进的国家。目前美国农产品的年产量中SS%的大豆、45%的棉花和40%的玉米已逐步转化为通过基因改制方式生产。目前,大约有20多种转基因农作物的种子已经获准在美国播种,包括玉米、大豆、油菜、土豆和棉花。据估计,从1999年到2004年,美国转基因农产品和食品的市场规模将从40亿美元扩大到200亿美元,到2019年将达到7S0亿美元。专家预计,在本世纪初,很可能美国的每一种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基因工程的成分。
1997年初,欧盟以安全为由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玉米,使美国出口商每年蒙受约2亿美元的损失。美国要求其出口商向欧盟提供他们出口的玉米并非转基因产品的证明,但欧盟只认自己的检验标准。1999年7月,欧盟环境部长们决定无限期延长对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禁令。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调查报告表明,受欧洲国家和本国市场抵制的影响,2000年全美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锐减了24 %,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比例已由1999年的55%下降到2000年的48%转基因大豆则由1999年的57%降至2000年的52%。
近年来,我国转基因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也有较大进展。中科院植物所提供的资料表明,我国已经开展了棉花、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品种的转基因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在转基因药物、转基因作物、农作物基因图谱与新品种等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但目前我国只有抗虫面、矮牵牛花、抗病毒甜椒、抗病毒和延熟番茄等少数品种进入了商业化生产阶段。据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发表的报告,1999年中国种植了3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较1998年增长了2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主要品种是棉花。该报告表示,目前中国转基因农产品的播种面积仅次于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居全球第四位。另外,我国在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据报道,国家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日前利用改进的PLR结合核酸杂交技术,从一批进口大豆中成功检测出了转基因成分。此外,广东、江苏等省的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也具备了对转基因产品的检测能力。
三、各主要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立场
在世贸组织的现有多边贸易协议中,与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有关的协议有二,即《卫生与植物检哭刻昔施协议》( SPS)和《技术贸易壁垒协议》(TBT)。前者规定:各成员国为保护境内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或健康,可以采取必要的检疫措施,并允许各成员国在认定某种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时,自行制定本国的规则并建立相应的贸易壁垒。后者规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必须有合理的目的,而且实施的成本必须与目标相称。具体到转基因食品,由于各种观点的科学依据不足,人们的认识不同,现有多边贸易协议的规定过于模糊,解释空间过大,对转基因食品缺乏约束力。
由于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疑虑,世贸组织有关协议的规定不甚严密,以及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世界各主要农产品贸易国都对转基因食品的国际贸易采取了不同立场,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国际贸易争端不可避免。以下为各主要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立场:(1)美国:在生产、流通中不给予任何限制;不人为划分消费食品是否属于转基因种类;基因改造作物毋须用标签注明;反对在国际贸易中对转基因食品施加贸易壁垒。(2)欧盟:对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持谨慎态度;要求在其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产品加贴标签,提醒消费者可能存在风险;强调世贸组织成员国应有权采取预防性措施,主张制订有关生物标签的多边规则。(3)英国:支持发展生物科技,但在没有证据显示基因食品是否有害的情况下,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大型连锁超市和餐厅不得出售经基因改造的玉米、大豆等食物,多数地方禁止学校和老人院的餐厅使用转基因食品;自1999年9月起,饮食行业必须在菜单上标明食品里转基因成分,否则罚款5000英镑。(4)俄罗斯:不明令禁止转基因食品上市销售,但对2000年7月1日前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有在包装上做出提醒性标记的要求;从2000年7月1日起,没有做出提醒性标记的转基因食品将禁止上市。(5)日本:持较为中立的立场,一方面对转基因食品有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对其安全性又有所顾虑;规定采用基因技术获得的农作物及食品不能作为绿色食品;2000年4月公布30种转基因食品目录,对目录中列明的品种需要加注标签。
据上可知,对转基因食品所持的不同观点和立场,将直接决定一国或地区对此所采取的不同的政策。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在转基因技术开发领域一直处于国际前列的国家,极力主张对转基因食品采取宽松的管理。美国作为转基因产品商业化生产的积极倡导者,认为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与非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没有实质的区别,转基因食品是一种科技创新,是用现代科技去加快自然选择的过程,只要转基因食品通过新成分、过敏原、营养成分和毒性等常规检验,就可以上市。
二是欧盟内部大多数国家奉行较为严厉的管理制度。基本的认识是,在转基因食品(作物)拥有众多优越性,如遗传性稳定,有利于保护环境,加快光合作用,提高作物抗病害、抗盐碱、抗干旱的能力,增强作物产量等等的前提下,其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至少存在着潜在的、不清晰的危害性,而对此则需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的发展来加以进一步的证明,除非有技术的证据支持,并足以表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否则将不改先前的严厉的管理措施。
三是相对于美国和欧盟,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应用性开发较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措施尚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之中。这些国家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权衡转基因食品(作物)的利弊,往往采取较为温和的政策和措施。基本的观点是,转基因食品(作物)是未来农产品发展的必然方向,虽然目前尚存在一些较模糊的、不确定的、不安全的因素,但只要深人研究,趋利避害,就一定能在避免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转基因食品(作物)的发展,同时又满足本国及世界经济未来发展对粮食产量的进一步要求。
四、我国的相关对策分析
各国在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之争。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的不一致,转基因技术水平的差异,以及产业规模的不同,更加剧了各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市场决定观念,欧盟及其他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抵制,究其实质,则是对美国在这一领域垄断优势的抵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其经济利益。鉴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长期影响,世贸组织各成员国在短期内不可能在科学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因此难以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各成员国只能自行制定相应的贸易标准和政策。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应尽早制定有关转基因食品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法规。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出相应的对策安排:
1.
对转基因食品的政策选择。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对转基因食品的政策选择上有三种模式或路径:一是将转基因食品视同其他普通农产品,对其进口不加管制;二是采取“二嗯英”模式,禁止转基因食品的进口;三是在严格检疫的前提下,有条件地允许转基因食品进口,并在进口的转基因食品包装上作出提醒性标记,让消费者判断是否购买。不难发现,第一种选择可能对我国农业带来巨大冲击,导致某些农产品市场最终被几个拥有转基因技术的跨国公司所垄断,以致对经济安全造成影响;第二种选择可能会给我国对外谈判、履行承诺带来很大压力,并可能引发贸易战;第三种选择符合国际惯例,可能是对我国较为有利、可进可退的政策选择。此外,对进口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转基因检疫,张贴提醒性标记,会加大进口商的成本(约增加10%左右),消费者也可能会持慎重态度,从而削弱进口农产品的竞争力,以维护我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摘要:本文在阐述转基因产品概况及贸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转基因产品利弊的争论分析,进行了对各地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及其原因的研究,得出了转基因产品争端主要是背后各自经济利益驱使的结论,从而给我国转基因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贸易保护生物安全
二十世纪末,世界农业部门引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转基因技术,并且迅速对世界农业生产和国际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转基因产品(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以下简称“GMO”或“GMOs”),是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导入特定的外源基因(包括其它动物、植物、微生物、人工设计合成的基因等),以改变物种的细胞信息,使动植物获得超过自然选择和人工繁育所得的机能,创造出具有新性状的产品或物种(/viewdiary.18954524.html)。转基因技术是当今世界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因而深受世人关注。由于目前转基因技术主要在农业领域运用,对农作物和农业生产进行作用,所以在本文中将转基因产品和转基因农产品视为等同的概念。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转基因技术和产品迅猛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猛增到2007年的1.143亿公顷。目前,世界各国种植的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籽,它们在所有转基因产品中的比重占到了99%左右。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是转基因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及出口国。由于转基因技术还不成熟而可能对生物安全产生影响,在各国采用程度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而各国对转基因贸易采取不同态度。这就产生了因转基因农产品而带来的贸易纠纷,当然,这些贸易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背后经济利益的驱动。中国是较早涉及转基因作物种植与生产的国家之一,经过10余年的努力,在转基因产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国内中国主要种植转基因棉,同时在国际上是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大国。
1转基因作物种植状况及其农产品贸易状况
随着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也日益增加。199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是170万公顷;1998年是2780万公顷;2000年种植面积达到4420万公顷;2002年达到5870万公顷;2004年则是8180万公顷;2006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02亿公顷,首次突破1.00亿公顷大关。仅1996年至2006年这十年间,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就扩大了60倍,居所有作物技术推广速度之首,而2007年的增长率再次高达12%,达到了1.143亿公顷。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2007年提供的数据,全球77%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集中在4个国家:美国(50%)、阿根廷、巴西和加拿大。美国2007年种植规模为5770万公顷(2006年为5460万公顷,下同),阿根廷1910万公顷(1800万公顷),巴西1500万公顷(1150万公顷),加拿大700万公顷(610万公顷)。印度和中国也种植了大面积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为620万公顷(380万公顷)、380万公顷(350万公顷)。95%的转基因农作物集中在4种植物上: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2007年种植最广泛的转基因农作物是大豆,种植规模达到了5860万公顷,这与2006年持平。其次是玉米,种植面积为3520万公顷,高于2006年的252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为1500万公顷,高于2006年的1340万公顷。油菜为550万公顷,高于2006年的480万公顷。两种转基因类型占主导地位:抗各种杂草的,抗一些虫害的。
又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推广协会(ISAAA)称,2007年全球23个国家1200万农户种植了1.143亿公顷转基因农作物,2006年有22个国家1030万农户种植了1.02万公顷转基因农作物。2007年新加入的国家是智利和波兰,伊朗2007年没有种植转基因农作物,而最初的1996年仅有6个。
章东权(2008)指出,随种植面积的增长,贸易额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据估算,1996年大豆、玉米、油菜籽、棉花四种主要转基因作物的出口额7.18亿美元,1999年分别增至102.52亿美元,增长了13.28倍。同时他提到有人预测2010年全世界90%以上的农作物将是经转基因技术改良过的转基因品种,其中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到2025年美国转基因产品的市场贸易总额将达到25200亿美元。
温海波(2007)认为世界转基因作物品种分布比较集中,主要是大豆、玉米、棉花、油菜;转基因产品出口国和地区主要集中在美洲,种植国家有美国、阿根廷、巴西和加拿大;转基因作物的进口地区主要是亚洲和欧洲。同时他还认为转基因作物面积还将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转入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之中;转基因技术产品应用范围还将继续扩大。
章东权(2008)认为尽管转基因产品因本身的原因存在很多的争议,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目前仍在着某些贸易争端和贸易保护现象,但现代生物技术将是21世纪的主导技术,世界各地都在抓紧时间研发转基因产品,所以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的全球化、一体化将成为大势所趋。李晖(2005)也认为,争议的转基因产品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挫折,但它在21世纪是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其前景是很光明的。
2转基因产品是把双刃剑转基因产品是好是坏在世界各地的争议很大。
林毅夫(2001)指出,生物技术的发展符合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但在短期内对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各异,就亚太地区的农民和消费者而言,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抓住机遇,善加利用,就能带来好处,否则,就有可能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杨昌举、黄灿(2001)论述了转基因作物对近缘野生种群、农业害虫和益虫,以及对生态平衡和土壤中的生物、土壤肥力可能产生的影响,探讨了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生产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风险。
马述忠、李晓嘉(2001)指出转基因食品不仅能够生产出口味更佳的食物,而且能够抗病虫害、抵御旱涝灾害,便于储运,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人类的食物质量,产量的提高则特别适合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但同时他们又通过世界各地的具体态度及法律适用情况表明,转基因作为外源基因,它的结构可能不够稳定,人类食用后可能在体内产生基因突变损害人体健康;还有转基因生物对农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将不可预见,它可能造成“基因污染”,并危害生物多样性从而造成生态失衡。
王志振(2008)也认为转基因产品在很多方面说不清楚,值得商榷。他援例指出我国每年进口的大量转基因大豆,其制成的色拉油没有任何问题;但同样例证指出英国一位研究人员在电视节目中公布了他的实验成果:用转基因马铃薯饲养大鼠,引起了大鼠的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3转基因产品引起了的贸易争端
程涛(2005)指出,转基因产品引起的贸易争端最大的就是欧美转基因农产品贸易争端。美国为转基因农产品出口大国,欧盟为进口地区,因为种种原因,欧盟对进口转基因农产品加以限制,贸易大战由此而生。中美在转基因大豆上也产生了贸易争端,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无论在价格还是在质量上都占有优势,于是中国仿照外国在进口大豆时进行限制,大豆之战从而展开。
而关于引起贸易争端的原因,相关学者有较多的论述。
李晖(2005)将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不平衡,欧盟为了保护其幼稚产业,获取具有光明前景的基因产业经济利益,候鲜明(2007)也有相似的观点,他说表面上看,双方争论的焦点是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但这只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问题,若置于国际贸易的大背景中,则是由双方经济利益的冲突引起的。二是技术因素,即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转基因产品检验和鉴定的科学标准很难统一导致容易产生贸易争端。三是安全因素,即转基因是否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还不得而知,各个地区的认识有分歧从而产生贸易争端。
陈俊红(2003)则将原因归结为五点:一是经济利益分配不均;二是生物安全看法不同;三是政策制定出发点不同;四是公众接受的信息差别;五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差别。
刘正良(2003)指出,现代转基因产品存在一种独特的垄断优势。转基因技术的垄断厂商多为美国公司,他们势必利用知识产权法寻求市场的绝对控制权。欧盟日本等国家认为,美国主张转基因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目的就是在于维持既有的垄断优势。
【关键词】转基因油;知晓情况;认知程度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29-02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被认为是新的一轮农业技术革命,并且已经在全球很多国家被加以广泛使用。然而发生在各国的一系列转基因产品安全事件,使得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信心大为降低。在不断推广转基因技术的过程中,国际社会很有必要建立足够的国际性安全共识,从而保证转基因产品在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能做出正面的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转基因产品管理条例。
本文就是以在市场上大量流通的转基因食用油为代表,选取上海的超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面访的调查方法进行关于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和态度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和对象 调查地点为上海市闸北区、普陀区三个超市,调查对象为随机选取超市消费人群,调查总样本数为702个消费者。
1.2 调查方法
人群调查 采用随机问卷式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知晓情况;(2)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程度;(3)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接受程度。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均汇总至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进行录入和二次校验,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以及t检验,P
2 结果
2.1 样本构成
本次调查发下调查问卷702份,收到有效问卷共701份,调查样本统计特征如下:在701个被调查的消费者中,男性302人,占总人数的43.08%,女性399人,占总人数的56.92%。年龄段在20岁以下的为70人,占9.99%;年龄段在21-40岁的为282人,占40.23%;年龄段在41-60岁的为230人,占32.81%;年龄在60岁以上的为119人,占16.98%。从样本的月收入情况看,2000元以下的为220人,占31.4%;2000-5000元的为339人,占48.4%;5001-10000的为115人,占16.4;10000元以上的为27人,占3.9%。从样本的受教育程度看,初中及以下为88人,占12.6%;高中、中专为258人,占36.8%;本科、大专为305人,占43.5%;硕士及以上为50人,占7.1%。
讨论
早在1957年,美国技术评估机构(US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就已经开始关注消费者对生物技术的接受程度,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转基因食品真正进入了市场,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关于消费者对生物技术接受程度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迅速升温。
消费者个人及家庭特征、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消费者的风险意识等是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的主要因素。消费者的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居住地域等。
首先,从性别角度看,男性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比女性相对要略高一些[1]。然而也有研究表明,性别并不会对消费者的态度产生明显的影响[2]。
其次,从年龄结构看,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是对转基因食品接受程度最低的群体[3]。
第三,从受教育程度看,一份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研究报告分析了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对转基因食品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越高,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预期也就越高,这种现象在具有学士学位以上的消费者群体中表现更为明显。
第四,,收入越高,消费者就越不会购买转基因食品[4],理由是,收入高的群体主要考虑健康问题,而收入低的群体主要考虑温饱问题,转基因技术可以使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使得价格降低。
此外,消费者对社会管理机构和专家的信任程度也会影响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疯牛病和口蹄疫的爆发使得欧洲消费者对相关管理机构和政府社会管理系统的信任程度明显降低,对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更是持怀疑态度。
结合本研究结果,在国内,转基因油的知晓率较高,但大多数人并不真正了解,年龄、教育水平是影响转基因油知晓率的重要因素,21-60人群及教育水平高的人群对转基因油知晓率较高。群众了解转基因油的途径多为电视、杂志、互联网等媒体途径。
但仅有少部分人表示清楚转基因食用油与非转基因食用油之间的区别,可见群众对转基因油的认知程度有限,仍存在较大空白。大多数人认为相比于非转基因食用油而言,转基因油的优点在于价格便宜并富含营养,其缺点在于可能存在危害并且不确定性大。大部分人不确定转基因油是否危害人的健康和安全,并表示希望进一步了解转基因油。而你那些购买过转基因油的人群亦仅有少部分人表示后悔。
而在购买倾向方面,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53.35%的人群倾向购买非转基因食用油。交叉分析显示性别、月收入情况及教育水平对人群购买倾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因素方面,女性人群较男性更倾向于购买非转基因食用油。月收入情况方面,月收入高者更倾向于购买非转基因食用油。教育程度方面,教育程度愈高者,更倾向于购买非转基因食用油。另外媒体报道同样是对人群购买转基因食用油意向产生影响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Morris S. H. and C. C. Adley. Irish public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 modern biotechnology: an overview with a focus on GM foods [Jl. Trends in Biotechnology,2001(19/2),PP:43一48.
[2] Jill J. McCluskey,Kristine M. Grimsrud,Hiromi Ouchi,et al. Consumer Response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Products in Japan [J].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Review,2003(32).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实验室里,明亮的日光灯下摆着一排培养皿,里面一棵棵水稻苗刚刚长出细长的嫩叶。旁边一个实验台上,武汉大学教授杨代常拿起一个装着半瓶淡黄色大米的玻璃瓶。在这看似普通的粳米粒的胚乳中,正蕴含着宝贵的人血清白蛋白。
日前,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杨代常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转基因水稻大规模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文中描述了美好的前景:在稻田里种植出转基因水稻,可以在其胚乳细胞中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这是目前只能从人类血浆中提取的紧缺物质。
这个消息迅速占领了包括《自然》《科学》杂志等科学媒体的新闻版,随即登陆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其中《时代》周刊相关报道的标题赫然:从大米中挤出人血来?
白蛋白告急
人血清白蛋白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约占健康人血液总量的30%。在医院的药房,医用人血清白蛋白注射剂为粘稠的淡黄色液体,被称为“救命药”,常用于失血、烧伤引起的休克,以及肝腹水、癌症等危重病症的救治。在低蛋白血症的治疗中,每支5g/20ml人血清白蛋白试剂可维持机体渗透压的能力,相当于100毫升血浆或200毫升全血。此外,作为稳定剂,人血清白蛋白也广泛应用于疫苗等医药生产中。
据粗略估算,中国每年临床和疫苗辅料需要150吨~170吨人血清白蛋白。而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血清白蛋白都从人类血浆中提取。在中国,为生产人血清白蛋白所需要的血浆量,就相当于2亿人年均献血100毫升。
现实中,血浆供应远远达不到生产需求,人血清白蛋白经常告急。原料紧缺也是自2006年整治非法采血、血浆供应减少以来,不少自蛋白生产厂家的普遍现状。
国家发改委对限价药品的定价中,每支10克、50毫升/瓶的人血清白蛋白的价格应为360元。由于供不应求,其黑市价格往往翻倍。巨大的利益空间吸引了制假者。
2007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曾曝光,2000多瓶假冒人血清白蛋白制剂流入市场,甚至出现在吉林省的一些公立医院的药架上。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国开展人血清白蛋白专项整治,在吉林、山西、青海、湖北、山东、辽宁、重庆、新疆等多个省份查获了假冒人血清白蛋白。
直到2008年,仍有新闻报道,江苏的数名患者因注射用蜂胶兑水制成的假冒人血清白蛋白致死。
“种”出自蛋白
当混入重症病房的假冒白蛋白使得人心惶惶时,武汉大学教授杨代常开始在稻田里“种植”人血清白蛋白的实验。现在,他手中的玻璃瓶中装着的呈淡黄色的大米,其中就蕴含着人血清白蛋白。
这些大米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其中植入了人类生产血清白蛋白的基因。但与逐渐被大众熟知的转基因粮食作物不同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被改造的水稻并不再作为食用产品,而只是作为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的生物反应器。
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中,第一、二代转基因产品着重于提高粮食作物的抗虫、抗病特性和增加营养、改善口感,而类似“造血大米”这样的作为工业、医药和生物反应器等的第三代转基因产品,目前正成为国际上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
杨代常教授从事通过水稻表达特定蛋白质的研究已经多年。他之所以选择水稻,是因为中国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测序,生物学背景清晰,为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和纯化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再者,水稻的转基因技术已经很成熟,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生物安全性较好。而且水稻繁殖系数高,更容易实现规模化。
“技术并不复杂。”杨代常对笔者说,研究团队将特定的人类基因通过遗传载体,整合到一个水稻基因组内,形成一个新的水稻品种。在这种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通过该基因的转录及翻译,将指定蛋白表达在水稻种子中。即在水稻成熟的过程中,人血清白蛋白不断地被合成、积累在大米的胚乳里。
“等水稻种子成熟后,就可以从中大量提取人血清白蛋白了。”杨代常说。作为学者的他同时还是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禾元公司)的董事长。在公司位于武汉郊区的厂房,几个不锈钢容器中,白蛋白正从成熟的大米中分离出来,经过提纯,成为最终的产品。
杨代常表示,通过基因工程生产人血清白蛋白并非是他首创,用转基因细菌生产白蛋白的尝试早在1987年就有先例。“后来用酵母、转基因牛的哺乳细胞等,都没有太好的结果。”用植物细胞表达白蛋白也已经有相关研究,在美国和加拿大,有研究人员成功地从马铃薯中“种”出白蛋白。
“由于产量上不来,这些研究都仅限于在实验室里做,不能满足产业生产。”杨代常说,“理论上说,用转基因植物生产人血清白蛋白,可以规避输血中的污染和通过血液传输病毒的风险,但产量低、成本高、难以规模化,是制约工业化生产白蛋白的三个难题。”
不过,这些问题在杨代常的研究中似乎已经解决。《自然》杂志报道称,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基因工程疗法专家威廉・维兰德(William Velander)表示,和利用人血浆制造白蛋白相比,杨的方法在大规模生产上、安全性上都做得更好,而且更具成本效益。
用这种方法种出的每公斤大米,可以生产2.75克人血清白蛋白制剂成品,这个产量在业内被认为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价值。
禾元公司在湖北某农村租种的30亩土地中,今年收获的“造血大米”已经收割完毕;在实验室中,他们正在对稻种做进一步改良。
杨代常说,“我们的稻谷种子在常温下放置三年活性无变化,而且在种子中的表达量可以维持七代或更长的稳定性。”
杨代常介绍,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的医药,已经有八十多种,目前有十多种进入了临床二期、三期。又据《自然》杂志报道,杨代常也已经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递交了第一份临床试验申请,希望在两年内在临床上测试从大米中种出来的人血清白蛋白的安全性。
杨代常表示,用水稻成功大规模生产白蛋白另一方面的意义,在于做出了植物表达人体蛋白的先例,开辟出一条通路。医学上,人血清白蛋白的使用量通常以克计算,当人血清白蛋白的表达得以实现后,一些其他用量更小,达到毫克、微克级的蛋白,如抗体、因子等,更能够轻易地实现量产。
“为什么我选这么难的课题来做?只要这个做通了,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植物这条路就通了。”杨代常透露,他的课题组还在研究通过植物生产其他的药品,例如胰岛素。
“造血”路漫漫
杨代常的办公室位于武汉大学校内一座二层小楼上,楼前是一小片用铁丝网笼罩着的试验田。
杨代常告诉笔者,他的30亩试验田几近苛刻地遵守着国家关于转基因作物种植的要求。一般的转基因作物周围100米不得有同类作物,而他的试验田五公里之内没有其他水稻。农业部一年来两次进行现场监察,禾元公司还购置了专门的收割机、烘干机等。“每块田地边都建了缓冲带,即使有人偶尔在田埂上想拿都拿不到?种多少我们回收多少,1克都不流出去。”
中间试验、环境释放,以及随后的生产性试验,是农业部规定的转基因作物获得商业化种植安全证书之前的必经阶段。一个转基因品种通过这些阶段后,是否能够拿到安全证书,还是―个问号。
目前,中国仅发放了两种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安全证书。这两种水稻从开始试验到最终拿到安全证书,经历了漫长的11年。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转基因水稻研究专家表示,即使2009年拿到安全证书后,在社会舆论的争议风潮中,这两种已近成熟的水稻至今尚未开始商业化推广。
杨代常也深知如此超前研究获得安全证书的难度。“我们现在想做生产性实验,但是我们国家在这一块的法规是没有的。”
杨代常透露,他了解到有关部门正在做相关产品的审批制度研究。作为医用和工业的转基因产品的评价审批,目前参照农业的安全证书制度,获得证书之后要经过一系列程序,最终经过种子公司推广。“我们的产品不需要推广,种多少,收多少,不进入市场,不进入食物链。”
对于杨代常的研究,一位水稻专家表示,用植物表达人血清白蛋白在理论上完全行得通,但选择水稻这一中国大多数人的主粮做生物反应器的做法值得商榷。
“并不是说,含有人血清白蛋白的转基因大米是有害的。这个蛋白是没问题的,人吃一吃也没什么。但如果一旦水稻成为生物反应器的主体,去表达其他的东西的话,一旦流入食物链,后果是挺可怕的。”
众筹
有人在美国拍了部转基因纪录片“我们把他的路线重走一遍!”
“我们也在美国拍一部转基因纪录片吧!”2015年,自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已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读研究生的南冰,收到了本科好友周施展的提议。“不是有人在美国拍了部转基因纪录片吗?把他的路线重走一遍!”在美国超市采购时,南冰并不会过多关注食物上的转基因标签,通常是买到什么就吃什么。但很多有关转基因食品的说法,一直困惑着南冰。大一时,她听说“中国大豆都是转基因的吃了致癌”,还一度放弃了“天天都要喝”的豆浆。
“脑洞很大”、“好像挺好玩儿的”,是南冰听到提议的最初想法。然而,就读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她只是个穷学生,一没有转基因技术的背景知识,二没有足够的财力,真的能拍出一部严谨、客观的纪录片吗?“其实最开始对转基因完全不懂,只知道大家在吵。”考虑之后,南冰开始向身边的同学、朋友广泛“撒网”,希望聚集同伴的力量,一起完成拍纪录片这件事。
南冰的本科校友、负责团队媒体推广工作的何盼娅,就是在此时加入的。作为新闻专业出身的学生,也是在看完国内某媒体人拍的纪录片之后,才开始关注转基因的话题。“其实我就是个‘吃瓜群众’”,何盼娅说,后来看了些文章,发现网上的声音比较两极,甚至有一些妖魔化的说法,孰是孰非让她有些迷惑,“希望能够更加全面、理性地了解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像何盼娅一样,陆陆续续有志同道合的人加入纪录片的制作团队,包括很多生物技术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和博士后。科学顾问、拍摄、剪辑等各方面的人手有了眉目,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周施展的建议下,南冰决定发起众筹。“其实团队里不止一位同学提过,所在学校有相关项目可以给钱,但我们不想接受任何学校、企业或是政府的资助。”南冰说,选择众筹这种方式,除了资金募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持独立性。
想在正规公益平台上发起众筹,要将项目挂靠在基金会的名下,以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规范。团队在联系基金会时也费了一些周折。“或许是因为转基因议题相对敏感吧”,何盼娅说,前后联系了几家大型公益基金会,对方表示会看看,但随后就没了下文。最后联系上一家关注农业的小型基金会,才答应他们的请求。不过,网友对项目的热情和关心超过了团队的预期。何盼娅记得,众筹发起不到一天,就完成了3.5万元的目标筹款。
拍摄
中美两国15位科学家受访 想找到倾向“反转”的科学家有点难
从今年3月开始,美国的主创成员利用春假和周末的课余时间,逐一走访美国转基因领域的各方人士,包括科学家、农民、消费者等。同时,考虑到片子的目标受众是中国老百姓,北京小分队也迅速成立,以反映和记录中国的现实情况,让片子更接中国的地气。
在多方咨询、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团队摸清了相关领域最权威的科学家群体,开始了新的“撒网”过程:不停地给科学家写邮件,陈述团队的背景和初衷,邀请科学家接受采访。有些邮件很快得到了回复,有些则石沉大海。南冰笑着举例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病理学系教授PAMELA RONALD本已拒绝他们,但是团队也给RONALD教授的同事写了采访邮件,同事认为这件事很有意义,从中推了一把,竟然又让RONALD改变态度,愿意接受采访了。
用纪录片来探讨有争议的议题,如何确保正反两方面声音的平衡呢?南冰说,他们在确定采访对象时有意识地考虑到,科学界“挺转”和“反转”的声音都要有。但实地调查后团队发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低于普通食品,确实是美国主流科学界的共识。想找到倾向于“反转”的科学家,竟然挺困难。“我们也联系了一位坚定反转的科学家,希望能请他表达观点,但是他始终没有回复我们的邮件。”南冰说。但团队并没有就此放弃,转而联系了一些对转基因食品持保守态度的人文社科领域权威学者。
最终,共计有15位来自中美两国的科学家同意接受采访,其中有三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括世界上最早实践植物转基因的科学家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OGER BEACHY。这些科学家并非全部来自生物技术领域,还有一些是法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公共卫生学专业的教授。南冰说,团队也是在做功课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转基因食品远不是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不希望只是简单贴上“挺转”和“反转”的标签,而是去倾听各行各业支持者、反对者或是中立者的声音,全面、客观、平衡地呈现各方的观点。
所以,在这部纪录片里,你可以看到美国农业部植物基因表达中心主任谈转基因食品会不会致癌,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谈应不应该给转基因食品贴标签,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谈如何看待被很多“反转”人士指责的中国监管问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谈对于社会问题应抱怎样的讨论态度等。
回响
不想陷入无谓的口水战“希望更多的人能理性判断”
“其实美国人也不吃转基因!根本不是放心吃了20多年!”这是一些“反转”人士的代表性观点。那么,美国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到底如何呢?南冰他们也在片子中做了呈现。超市中随机采访的几位消费者,有的很坚决地表示“不吃”,认为转基因食品有害健康;有的则表示并不在乎,对于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并不会区别对待。
不过,南冰也坦言,美国的超市对于摄像机拍摄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他们找了很多家超市都没有得到许可,所以主要的街头采访是在学校附近的一家超市完成的。由于样本很小,并没有办法充分代表全美民众的看法。跟身边的同学朋友聊时,倒是觉得他们大多跟那位表示“不在乎”的受访消费者一样,没有很关注转基因这件事。
自11月初至今,《转基因食品探索之旅》在腾讯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已经突破30万。南冰等人也收到了一些反馈的声音,其中不乏质疑与批判者。“有些人看完之后还是觉得我们说得不对,其实我们非常欢迎这样的讨论,希望越多越好。”谈起网上的反馈,“90后”的南冰也忍不住吐槽了几句,“但是有些人根本就没认真看完,就开始骂。唉。”
南冰很同意一位受访者的观点:一部时间和内容都有限的纪录片,肯定是有局限性的,但是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获得一种科学的视角,以开放和交流的态度,重新审视关于转基因的种种争议。“我们不想陷入无谓的口水战。”南冰觉得,不只是在转基因问题上,在中国的很多问题上,一些固执己见的人其实拒绝了交流的尝试,只是一味拿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甚至是阴谋论来反对,这样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的。“我们的目标受众其实还是那些有好奇心、愿意倾听不同观点、愿意交流和思考的人。”
“公开交流的空间是等不来的,需要我们主动讨论打开这个空间,使它变得良性。”在纪录片中,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对于转基因的讨论发表了如是看法。“我们确实非常努力地保持中立、客观,没有在刻意地宣传什么或者诋毁什么。”在南冰看来,“这个片子其实只是一个起点。”她说,正像郭教授所说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在面对有争议的问题时,充分交流、理性判断。
花絮
采访到了孟山都公司被质疑收了孟山都的钱
在纪录片中,你甚至可以看到孟山都公司的现身说法。这家全球最大的转基因种子供应商常年处于转基因食品争议的风暴中心,位于美国的公司总部门口更是隔三差五地引来“反转”的示威抗议者。
“纪录片后,还有人怀疑我们收了孟山都的钱,其实根本没有。”面对这样的质疑,施皖有些哭笑不得。他回忆,联系孟山都公司的过程甚至比联系大牛科学家还麻烦,因为“越是大的公司,发声越是谨慎”。在全面考察了团队的项目计划书、采访提纲以及已经采访过的人之后,孟山都公司才同意接受采访。
观察
对于转基因美国国内讨论相对平和理性
有转基因相关专业背景的施皖,8年前就开始听到相关争议。那时候他对此想不通:很多问题,科学上其实很明确了,有什么好吵的呢?“关键是自己吃会不会出事,老百姓这么想,完全可以理解。”通过访谈和讨论,施皖如今意识到,转基因争议绝不仅仅是科学层面上的,更是极为复杂的社会问题。想进一步探究这一问题,必须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尊重不同甚至对立观点的重要性。
不过,他还是希望,除了食品安全本身,大众也能关注到纪录片中谈到的转基因技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没有转基因技术的帮助,粮食问题上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比如全球人口增长与气候变暖导致粮食不够吃,很可能等不到后代,直接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在施皖看来,现在大众想不到这么长远,“是比较遗憾的事情”。
在美国,施皖曾亲眼看到“反转”人士到孟山都公司的门口抗议。谈到“挺转”和“反转”者的比例,施皖说自己没有做过调研,不能轻易下结论。只能说就他的切身感受而言,各种态度的人都有。但是他觉得,就全美的情况来看,民间的讨论氛围相对国内更加平和与理性。
揭秘
中美两地作战影响效率“跳票”3个月才正式
团队本来的计划是8月1日纪录片,样片在还差两周时终于赶工完成,但大家对样片并不满意。团队科学小组成员之一、刚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拿到植物生物学博士学位施皖觉得那只算个半成品:全片由访谈构成,略显冗长,逻辑结构不够清晰,视觉元素也比较单一,此外还有配音、配乐等细节上的瑕疵。怎么办?预期时间是众筹时就定好的,主页和微博上一直有人在关注,催着问片子什么时候出来。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延期实在是不好跟大家交待,自己的面子上也过不去。经过再三讨论,团队达成共识,顶着压力延期,继续打磨。直到11月,大家都比较满意的片子才终于制作完成且正式。
1台机器是向老师借的 外出拍摄成员吃饭自费
拍摄用的两台机器,一台是纪录片课的老师友情借用的,一台是团队成员毛馨柔自己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在美国密苏里州,去其他城市时,成员们尽量选择开车而不是乘坐飞机。钱是众筹来的,团队成员不敢乱花,只有在交通和住宿上才使用,吃饭都是自费,每顿约合人民币六七十块钱,对学生来说是笔不小的开销。有人试探性地问,饭钱能不能包在预算里?南冰就出来劝:“哎呀,我们就当春假出去玩儿了嘛,饭钱还是自己出吧。”
尽管汇聚了各方力量,也成功约到不少专业人士,南冰还是觉得自己低估了纪录片拍摄的难度。每到一地,来不及从旅途的奔波中恢复,团队就要开始联系采访,晚上回到宾馆,既要整理当天的采访素材,又要演练第二天的采访任务,“每天都忙得像打仗一样”。中美两地作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协作效率。最终的素材超过30个小时,负责剪辑的同学在国内,南冰等人需要把原始素材上传到线上平台;剪辑同学下载粗剪后,又要把片子传上去,美国的成员才能看到并提出修改意见。加上有时差,大家沟通起来不够顺畅。
团队还组织了看片会 请周围的同学来提意见
“对这个片子我也没做什么贡献,有一个是成功说服大家‘跳票’。”施皖曾在朋友圈里这样开玩笑。“跳票”确有其事。团队成员就此产生了分歧,施皖属于支持延期的那一方。“费了这么大的劲去做,要做就做好”,在他看来,片子不够理想,即使按期了,也会让大家失望。万一成为反面典型,让原本愿意支持和讨论的人冷了心,使后来者想做类似的探讨时遇到障碍,就更糟糕了。
参与了片子后期制作、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神经学博士生李泽冉说。为了使片子更加清晰,团队抛弃了最开始的线性叙事,转而拎出了转基因食品会不会导致不孕不育、会不会导致癌症、会不会更容易过敏这三个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关心、最可感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组织呈现各方的观点。修改过程中,团队还组织了几次看片会,请周围的同学来提意见。李泽冉则找了很多的动画和资料视频,以丰富片子的视觉语言,让片子更加活泼、立体。配乐上她也下了功夫,试听无数次并综合大家的意见后,最终选了八段音乐放在片子里。整个团队非常重视片中音乐及影像的版权问题,专门找到这些视频和资料的上传者,联系他们获得授权。11月,大家都比较满意的片子终于制作完成。施皖笑称,跳票这事儿是给自己挖了个坑,但还好最后给填上了。
转基因是什么?
转基因作物,指的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农业生物。根据农业部1996年的《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基因工程是指利用载体系统的重组DNA技术,以及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把重组DNA导入有机体的技术。
2016年5月,美国国家科学院了《转基因作物:经验与展望》的综述报告。报告称,没有食用转基因作物制作的食物而造成不良健康影响的有力证据。不过报告也提醒,监管部门应主动向公众传播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农业产品如何被监管,以及监管的新方法,也应积极向公众就这些问题征询意见。
7月,百余名诺贝尔奖得主联名发表公开信,支持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精准农业。公开信指出,经过审批的转基因农作物和食物,哪怕不比其他方法生产的农作物和食物更安全,至少也是与之同等安全的。迄今没有任何一个能被确认的由转基因食品导致的健康问题案例。
声音
可以确定的是,没有科学的、可信的证据表明,食用携带较少病毒蛋白的转基因抗病木瓜,会比食用携带十倍量病毒蛋白的有机木瓜更有可能导致不育。如果你要问,转基因食品会导致不孕不育吗?这个问题就好像手机会导致不孕不育吗,甚至,计算机技术会导致不孕不育吗?这些都是类似的问题。这里会有答案吗?你能证明手机不会导致不孕不育吗?――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病理学系教授PAMELA RONALD
目前没有发现转入植物里的基因和癌症之类的事情有任何关联。但是曾有一些很糟糕的研究,试图证明草甘膦(草甘膦是一种除草剂,绝大多数转基因植物植入了耐草甘膦基因,以达到除草剂只除杂草、不伤庄稼的效果)和癌症有关联。曾经有项研究没有设置对照组,又或者对照组与试验组同样得了癌症,这篇研究论文虽然曾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但后来又被撤回。――美国农业部植物基因表达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SARAH HAKE
有的时候,我们很久之后才发现某种东西是有害的。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在我父母那一代,很多孕妇会选择服用一种叫做DES的药物,在美国这种药物曾被使用了长达30年。因为人们曾认为,孕妇服用DES可以减少孕期中的并发症。30多年后,我们发现,当时服用过药物的孕妇们所生的女儿,由于在母体内接触到DES而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教授GLENN STONE
论文关键词 花色;基因工程;花色苷;植物色素
论文摘要 基因工程在植物花色改良中正发挥着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植物花色苷基因工程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包括花色苷生物合成基因的分离克隆、基因的遗传转化和基因工程改良的基本策略。
利用基因工程改良花色是花卉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不再受植物亲缘关系的限制,花色改良的效果通过目测和少量辅助手段即可判断[1]。花色苷是植物次生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黄酮类物质,它是花色素与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各组织细胞的细胞液中,使植物呈现从红、紫到蓝等的不同颜色[2]。花色苷的生物合成途径是被最为广泛而深入研究的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特别在主要模式植物中,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3]。许多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和调节基因均已经从不同植物中克隆到[3,4]。转基因花卉主要用于观赏,易被公众接受,具有传统育种手段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必将给花色改良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已成为当前花卉育种研究的热点。
1 花色苷生物合成基因的分离和克隆
植物花色苷基因工程改良遵循一般植物基因工程规律,了解特定色素生物合成途径、克隆关键酶的基因是植物花色基因工程改良理论依据和前提。首先是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基因的克隆,第1个被分离的花色苷合成酶基因是CHS基因,它是从欧芹(Petroselinum cnispum)悬浮细胞用差异杂交分离到的[5];以后利用转座子标签、PCR扩增、异源杂交、差异cDNA克隆、电子克隆、蛋白质纯化与差异筛选等方法分离克隆到了多个花色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花色苷的生物合成是从莽草酸代谢途径合成苯丙氨酸和脂肪酸合成代谢合成丙二酰CoA开始,经苯丙烷类途径合成[6]。根据基因对花色苷生物合成的作用可分为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7]。结构基因直接编码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生物合成酶类,如PAL、4CL、CHS、CHI、F3H、DFR、F3′H、F3′5′H、ANS、3GT等基因;另一类是调节基因,它们调控花色苷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强度和模式,同时控制花色苷在时空上的变化,如AN1、AN2、JAFl3和AN11等[8]。
2 基因遗传转化的方法
基因转化的主要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9]、基因枪法 [10]、花粉管导入法[11]、化学试剂诱导法[12]和电穿孔法[13]等。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方法是迄今最可靠、最有效的转化方法。现在的转基因再生植物中,80 %以上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主要有叶盘转化法、整株感染法和原生质体转化法[14]。
基因枪法又称微弹轰击法,是由康乃尔大学Sanford等[10]建立的基因导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亚精胺、聚乙二醇的粘附作用将外源DNA包被在微小的金粒或钨粒表面,然后在高压的作用下微粒被高速射入受体细胞或组织。
花粉管通道法最早由周光宇提出[11],其基本原则是利用开花植物授粉后形成的花粉管通道使外源DNA 沿着花粉管进入胚囊,转化尚不具备正常细胞壁的卵、合子或早期胚胎细胞的方法。
化学诱导法[12]的主要原理就是聚乙二醇、多聚-L-鸟氨酸、磷酸钙在pH值较高的条件下诱导原生质体摄取外源DNA分子。
电穿孔法又称电激法,首先由Neumann提出[13],是在高压电脉冲作用下,在新鲜分离的原生质体的质膜上形成可逆性的瞬间通道,从而发生外源DNA 的摄取。
此外,还有脂质体转化法、低能离子束法、病毒载体转化法、转座子介导法和浸泡法等。
3 花色苷基因工程改良的基本策略
花色苷合成由多个代谢步骤、多基因决定,所以利用基因工程改造花色苷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还原法,即欲修饰某个性状时,先要明确决定该性状的特异生化物质,然后对形成该生化物质的代谢途径进行基因工程操作。具体就是分析催化各反应步骤的酶、编码这些酶的基因及其表达调控[15]。多步骤的代谢途径有限速步骤,而限速步骤对整个代谢途径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对限速步骤的遗传操作往往是还原法的重要突破口。增强某种关键酶的表达,往往可使花色苷合成途径朝生成其催化产物的方向进行;而抑制该酶的表达,则会使反应朝合成途径的另一分支进行,导致另一种产物的积累[16]。
3.1反义抑制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花色苷修饰的常用方法是反义抑制法,首先明确决定花色苷的特异生化物质,然后分析该生化物质代谢途径中催化各反应步骤的酶,克隆编码这些酶的基因,反向转入到目的植株中,外源DNA转录产物与内源的互补mRNA结合,而抑制目的植株中这些生化物质的合成[17]。利用该技术已在矮牵牛[17,18]、[19-21]等几种观赏植物中进行成功了花色修饰。
3.2共抑制法
共抑制法,又称正义抑制法,即正向导入1个或几个内源基因的额外拷贝,反而抑制该内源基因转录产物mRNA的积累, 进而抑制该内源基因的表达[22,23]。该技术在矮牵牛[24]、[19]、蓝猪耳[25]等花卉的花色修饰方面已取得成功。
3.3导入调节基因
如果植物已具色素合成结构基因,只是因为组织特异性或缺乏调节基因表达产物的激活而不表达时,导入调节基因并使之适当表达可活化特定的结构基因, 改变花色。如Quattrocchio 等[26]将系列花色苷合成的调节基因转入矮牵牛,获得红色的愈伤组织和粉红色花色的转化株。Kim[27]将玉米C1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烟草,使株花瓣变狭长,颜色显著变浅。
3.4导入新的外源基因
Meyer等[28]首次将源自玉米的编码DQR的A1基因导入矮牵牛白花突变体中,产生了开砖红色花的矮牵牛。1992年澳大利亚Calgene Pacific公司与日本Sundory公司合作向蔷薇中导入F3′5′H基因获得成功,同年该公司在矮牵牛中导入该基因获得蓝色矮牵牛[29]。此外,在花色基因工程操作中,也可以导入调节基因以增强或减弱原有代谢产物表达,或导入其他与花成色作用有关的基因,如pH基因、辅助色素基因、细胞形状基因等,也可以同时导入与某种花色有关的多种基因。
转贴于
4 植物花色苷基因工程改良的安全性
植物花素属次生代谢产物,与植物防御系统相关。因此,基因工程改良花色可能妨碍植物的生存。同时,无法预测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遗传背景中会产生的作用和后果[1],在环境安全性方面存在潜在的威胁,如转基因花卉杂草化、产生对人类有害的代谢物、因基因漂流而污染环境、给传统的传粉者带来困惑等。
5 参考文献
[1] 赵昶灵,郭维明,陈俊愉.植物花色呈现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基因工程改良[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6):1024-1035.
[2] WINKEL-SHIRLEY B.Flavonoid Biosynthesis.A colorful model for genetics,biochemistry,and biotechnology[J].Plant Physiol.,2001(126):485-493.
[3] HOLTON T,CORNISH E C.Genetics and biochemistry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J]. Plant Cell,1995(7):1071-1083.
[4] BARTEL B,MATSUDA SPT.Seeing red[J].Science,2003(299):352-353.
[5] KREUZALER F,RAGG H,FAUTZ E,et al.UV-induction of chalone synthase mRNA in cell suspension cultures of Petrosklinum hortense[J].Proc. Natl. Acad.Sci,1983(80):2591-2593.
[6] TANAKA Y,TSUDA S,KUSUMIT.Metabolic engineering to modify flower color[J].Plant cell physiology,1998(39):1119-1126.
[7] SPRINGOB K,NAKAJIMA J I,YAMAZ M,ET AL.Recent advances in the biosynthesis and accumulation of anthocyanins[J].Nat. Prod. Rep,2003(20):288-303.
[8] DE JONG W S,EANNETA N T,DE JONGDM,et al.Candidate gene analysis of anthocyanin pogmentation loci in the Solanaceae[J].Theor.Appl.Genet,2004(108):423-432.
[9] HORSCH R B.A simple and general merhod for transferring genes into plants[J].Science,1985(227):1229-1236.
[10] SANFORDJ C.Biolistic plant transformation[J].Planta,1990(79):206-209.
[11] 周光宇,翁坚,龚蓁蓁,等.农业分子育种——受粉后外源DNA导入植物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1988(21):1-6.
[12] KRENS F A.In vitro transformation of plant protoplasts with Ti-plasmiddNA[J]. Nature,1982(296):72-74.
[13] NEUMANN E.Gene transfer into mouse lyoma cells by electroporation in high electric fields[J].EMBOJ,1982(1):841-845.
[14] 刘建强,孙仲序.植物基因转化方法的研究概况[J].河北果树,2005(5):4-6
[15] 付永彩,刘新仿,曹守云,等.水稻抑制衰老的嵌和基因的基因枪转化和表达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9,7(1):17-22.
[16] 赵云鹏,陈发棣,郭维明.观赏植物花色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2003,20(1):51-58.
[17] 何小铃,王金发.观赏花卉的品质基因及其基因工程问题[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8,34(6):462-466.
[18] VAN DER KROL A R,LENTING P E,VEENSTRAJ. An antisense chalcone synthase gene in transgenic plants inhibits flower pigmentation[J].Nature,1988(333):866-869.
[19] GUTTERSON N C,NAPOLI C,LEMIEUX C.Modification of flo-wer color in florist’s Chrysanthemum:production of a white-genetics[J].Bio.Technology,1994(12):268-271.
[20] ELOMAA P,HONHANEN J,PUSKA R.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er of antisense chalcone synthase cDNA to Gerbera hybrida inhibits flower pigmentation[J].Bio.technology,1993(11):508-511.
[21] AIDA R,KISHIMOTOS,TANAKA Y. Modification of flower color in torenia(Torenia fournieri Lind.)by genetic transformation[J].Plant Science Limerick,2000(153):33-42.
[22]NAPOLI C,LEMIEUX C,JORGENSEN R.Introduction ofachimeric chalcone synthase gene into petunia results in reversible cosuppression of homologous genes in trans[J].Plant Cell,1990(2):279-289.
[23] RJORGENSEN R A.Co-suppression,flower color patterns and meta-stable gene expression states[J].Scence,1995(268):686-691.
[24] 傅荣昭,马江生,曹光成,等.观赏植物色香形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文献综述[J].园艺学报,1995,22(4):381-385.
[25] SUZKI K I,XUE H M,TANAKA Y,et al.Flower color modification of Torenia hybrida by cosuppression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genes[J].Mol.Breed,2000(6):239-246.
[26] QUATTROCCHIO F,WING J F,LEPPON H T.Regulatory genes controlling anthocyanin pigmentation are functionally conserved among plant species and havedistinct sets of target genes[J].Plant Cell,1993,5:1497-1512.
[27] KIM Y.Expression analysis of maize C1 regulatory gene in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Nicotiana tabacum cv.Xanthi)[J].J. Kor. Soc. Hort. Sci.2001(42):48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