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发展计划

文化发展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20 10:09: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发展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化发展计划

第1篇

齐莉娜,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博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人文地理专业访问学者,汉通设计集团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旅游首个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大)《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开发及示范》项目与课题负责人,首批全国特色景观名镇评审专家,主持国家及部委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规划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1 怎样理解文化是景区景点旅游的软载体?

如果说旅游景区的硬载体是土地和产业,那么软载体就是文化。因为土地上或有资源或无资源,都可以承载景区因为发展而需要的项目:产业则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载体,因为产业可以解决旅游景区除了门票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实现体验式旅游阶段使旅游者和景区所有者同时受益的双重功效,比如景区里的农业、渔业、制造业等。

可是,土地到处都有,资源可以投放,产业可以进入,那么景区之间最核心的差异是什么呢?就是文化。因为文化是历史遗存的,是已经深入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的,都是后续投资和土地无法追加获得的。这些由于历史而形成的文化甚至文明,是景区发展重要的载体。

比如宁夏目前正在100万亩的土地上打造10个或者更多的葡萄酒小镇,因为土地资源的差异不大,而产业又多为农业、旅游业等内容,所以小镇之间只能在文化上各自寻找自己的独到之处,以期用文化来让自己的小镇技高一筹。而石嘴山葡萄小镇,突出了两条最重要的文化要素:石嘴山葡萄小镇所拥有的贺东庄园是宁夏域内历史最为悠久的葡萄种植园之一,除了有种植文化,还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农业合作社文化,这两种文化中,种植文化能让旅游者相信这个小镇是由来已久的,是有历史沉淀的:而农业合作社文化则让现代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去那里体验那个年代。这两种文化的挖掘和表现,让石嘴山葡萄小镇在其他小镇中独树一帜。2 文化对景区景点的旅游规划建设有何影响?

在做一个景区的规划时,规划师在进入现场之后,甚至在没进入现场之前,最先思考的就是这个场地有哪些文化,包括历史朝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形式、文学作品、文化遗产遗址等:如果这个场地内没有这些文化,规划师就要在场地所在的更大区域范围内,比如景区所在的市、省范围,看这些文化是否已被建成的景区表现出来,如果还没有完全或者部分表现出来,就以此文化为基础,结合其他需求,形成规划师笔下的景区定位、产品、项目等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旅游规划的核心部分。可以说,文化是旅游景区规划的基本定调,也是旅游景区规划中设计旅游产品的依据。

比如在呼和浩特新城区做整个区域的规划时,考虑当地最突出的文化是草原文化,因此,依据草原文化,我们设置了很多与体现草原文化有关的景区,草原马会,新城牧歌,草原风情小镇等。可以说,在旅游景区规划中,旅游产品的设置来源于文化,而这些旅游产品又成为解读文化、展示文化、体验文化的物质形态。3 在帚区景点的建设中,如何利用文化来提高景区景点的细名度?

利用文化来提高景区知名度的要点是:一定要把景区宣传的内容与人们对这个地区认知度最高的那段历史阶段和人物结合起来。

比如我们在规划哈素海旅游区时,发现人们对“哈素海”的认知度并不高,而对“阴山”和“敕勒川”的认知度极高,因此我们策划的哈素海旅游区的形象定位是“纵歌阴山下·寻梦敕勒川”。这两句口号,分别主打了阴山文化和敕勒文化,阴山文化代表的是悠长的历史背景下的诸多题材,比如农牧交错,抗战等:而敕勒文化则代表北魏时期的题材,以认知的最高点覆盖哈素海。4 在您的论文《以科学发展现指导旅游业发展》中提出旅游业是能够全面体现科学发展现的载体之一,请谈谈文化旅游与科学发展现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即论述文化旅游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首先,文化与旅游的发展受科学发展观指导。因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始终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服务于民:强调全面而非单一:强调协调发展而不是一枝独秀:强调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一蹴而就。

其次,文化与旅游的发展也处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文化和旅游服务的对象都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历史上服务于某些特权阶层的奢侈品

因此体现了以人为本:文化和旅游也体现了全面性和广泛性,一方面是文化内容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的体现:关于文化和旅游的协调性,众所周知,二者是魂和形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文化的延续性,时间虽然是不可逆转的,但通过旅游产品把文化再现,就形成了旅游发展的可持续。5 在景区景点建设中,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文化的软实力?

第2篇

1.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性

目前的电算会计是为替代手工记账,从以会计核算对外报告为目的传统会计中产生的,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体系封闭,无法实现网络化管理,更无法支持电子商务。传统的电算会计由于产生的技术背景落后,只能支持局部应用,难以协同企业的财务与业务,无法实现网络化管理,更无法支持电子商务,不能适应网络时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1.2过分强调中国会计制度,会计信息缺乏国际可比性。目前的会计电算化所依据的基础是中国会计制度,从某种角度讲,正是中国财务会计制度的特殊性给中国电算化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空间。然而,中国会计必须走国际化道路,闭封自守不是它应有的特性。

1.3会计信息单一、滞后且缺乏前瞻性。一方面,由于传统会计核算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计价方法多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其软件也只是核算已经发生的历史会计信息,而忽视了前瞻性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传统财务软件无法做到会计信息的实时动态处理,事前的预测并提供前瞻性信息无法实现。

1.4单币种、单语言。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计账本位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律通过人民币进行核算反映,而企业使用财务软件主要以"甩账"、对有关部门提供相关报告为目的,这就决定了传统财务软件单币种和单语言性。

1.5对管理会计考虑甚少。财务软件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监督会计的束缚,强调的是遵循会计准则,以对外报告为主要目的。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不断融合的今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将越来越关注于通过财务软件获取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真正有用的信息财务软件不单单是一个核算的工具而已,在功能上应突出管理的作用如企业计划、预算、控制、成本管理、项目管理等,并建立决策支持系统。

2.会计电算化发展特点分析

面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冲击,我国会计电算化必须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这里的“国际化”特指参照国际会计理论及架构管理会计,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全面实现网络化管理和全面支持电子商务应用的一种全新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信息系统。

2.1从技术角度看,会计电算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应具备如下特征:

2.1.1基于网络计算技术和Internet/Intranet技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企业信息系统结构实现由文件服务器系统(F/S)向客户机/服务器(C/S)方式的转变现在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应用已日趋成熟,为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优越的资源管理平台,不仅能处理结构化的数据如各类关系数据库,又能处理各种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象、声音等。Internet/Intranet技术具有开放性、标准化、分布式、使用简单易于维护等特点,它为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同时,这一技术为企业涉足电子商务提供了技术基础。

2.1.2通过大型数据库技术实现会计信息的海量处理。为适应竞争的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将由分散走向集中,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协同处理、会计信息处理实时动态化显然,小型数据库如ACCESS等无法达到数据海量处理、高速运行及安全性的要求,因此新的会计软件必须采用如ORACLE等大型数据库,使得企业的业务处理如企业采购、销售等完全不受限制。

2.1.3多层结构技术和组件开发技术的采用,实现软件的N层分布式计算模式,从而为企业建立全面信息系统,开展电子商务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2.1.4开放性技术的全面采用,包括对各种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等的开放。其中跨平台技术指对各种数据库平台的支持开放以及对各种网络操作平台的支持。

2.1.5网络安全技术。新的会计软件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应用必须从技术上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安全防范体系。

2.2从功能角度看,会计电算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应具备如下特征:

2.2.1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支持比较会计。软件应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支持多国语言和多币种核算,可将会计信息按照不同国家会计准则或者会计核算制度进行相互转换、翻译,为企业提供具有国际可比的会计信息。

2.2.2全面网络化管理,增强集团控制力。国际财务软件从设计到开发应用都定位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网络环境不但包括常规的以客户/服务器(C/S)计算模式为基础的环境,而且还包括WWW、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络技术在内的环境。集团企业可通过国际财务软件这一网络化管理平台,利用各种远程通讯方式轻松实现下属机构与集团网络的互联,集团总部可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各分支机构的运营情况,从而全面增强整个集团的控制力。

2.2.3全新架构管理会计,加强内部监控。国际财务软件的开发设计应在财力会计基础上全新架构管理会计,软件各模块高度集成。一方面,它满足企业的日常财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达到财务业务一体化协同运作,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集成统一。另一方面,国际财务软件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扩展和发展,为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服务,软件更加注重管理功能,如决策分析、预算管理等,使软件能充分发挥预测、决策等功能。

2.2.4全方位开放体系,支持电子商务。国际财务软件支持各大型数据库系统,还支持各种网络操作平台以满足大中小型企业的不同需求,对金融、财税、审计和第三方软件对接或者与企业前台交易系统的衔接,都能开放和兼容,保证了软件的通用性及其全面的开放性。在网上交互方面,国际财务软件全面支持电子商务应用,支持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网上支付的商务运作模式,可与各电子商务系统无缝集成有效衔接,实现从前台到后台、从内部到外部的有效整合与协同运作,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第3篇

关键词:科技文化发展;内部机制 ;外部机制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1.06.025

科技文化建设现在正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为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科技文化,我们有必要弄清科技文化的发展机制。

一、科技文化发展的内部机制

(一)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和革命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包含诸多内容,从文化的视角看,科学技术是由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活动、科学技术方法、科学精神、科技道德、科学技术体制等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其中,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占据核心地位,其他因素或者是以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为基础产生起来的,或者是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而服务的[1]。因而,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进化是科技文化进化的重要源泉,而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进化无非是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并在集聚到一定程度时发生革命来实现的,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和革命是科技文化进化的重要内在机制。普尔曾对直线式积累的科学发展模式提出质疑,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大胆地提出假设,通过证伪,然后理论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是不间断地革命,通过从问题开始,经过试探性理论,又经过批判性检验、排除错误,进而提出新的问题等环节循环往复而不断前进的。历史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库恩则提出了既不同于传统“渐进积累”模式,也不同于波普尔的“不断革命”模式的新的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其中,前科学时期,各种理论、观点、假说相互竞争,但没有一种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确认。常规科学时期,是科学共同体在范式指导下不断积累知识的时期,通过常规研究,不断验证和发展范式,为新观念、新理论的突破奠定基础。科学革命时期,出现了与范式所预期的不相符合的反常现象,当调整范式不能解决反常的问题时便出现危机,这时原有的范式便受到质疑,科学革命从此开始。这些多种多样的科学发展模式,虽然各自本身都有一定的缺陷,但它们或肯定科学发展中存在积累,或肯定科学发展中存在革命,或既肯定有积累也肯定有革命,反映了科学发展的实际,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科学知识的积累和革命是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机制。

(二)科学技术各门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

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按照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领域的不同可划分为许许多多不同的学科。由于自然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科学技术的各门学科也应该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之间会发生相互融合和渗透。这种融合和渗透不仅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各门学科密不可分地构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网络系统,而且会导致新的学科产生以及出现新的科学技术生长点,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化。从科技史来看,近代科学从古代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而获得独立发展时,刚开始只有少数几个学科,且各门学科彼此是互相隔绝的,彼此有十分明确的界限,各自划定了严格的隶属自己的研究范围。但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各门学科的界限开始被打破,各门学科不再有严格的研究范围,各门学科间的融合和渗透逐渐成为科学技术的主旋律,科学技术发展的繁荣期也随之来临。及至现代科学技术,学科间融合和渗透的趋势更是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也就在更高的水平进化。学科融合渗透机制具体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一个学科借用另一个学科的某个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学科借用另一个学科的某种方法,还可以是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研究综合性的问题等。学科融合渗透机制发生作用导致的结果也有多种――可以产生边缘学科,也可以产生横断性学科,还可形成综合性学科等等。

(三)科学技术方法的变更

科学技术方法的更新对科技文化的进化,如同人类不断发明和更新工具去从事生产而对社会产生的进化一样,是极为重要的。俄罗斯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指出:“科学的跃进往往取决于方法上的成就。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也仿佛随之升高一层,从那高处,我们就可以望见广阔的远景,望见许多先前望不见的事物。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2]科学家乔治•萨顿曾说:“一部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工具史,这些工具――无论有形或无形――由一系列人物创造出来,以解决他们遇到的某些的问题。”“科学史实际上就成为一种研究方法。”[3]事实上,全部科学活动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理性思维,当一个新现象得到解释,一个新问题得到解决时,新的理论观点便会产生,而这种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又会转化为新的思维方法。掌握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往往就成为科学技术进化的关键。科技史表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往往是由于科学方法上的突破。例如,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崛起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的成果便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这固然与很多因素有关,但从科学技术自身来看,其与近代科学技术广泛采用了实验方法、分析方法和数学方法是分不开的。而现代科学的巨大发展则与系统方法、信息方法等等方法的出现密不可分。因而我们完全可以说,科学技术方法的变革是科学技术进化的重要原因。更进一步,甚至可以把科学技术方法看作是科学技术进化的基因。从生物学的解释来看,进化的实质是基因的变化。科学技术方法的变化必然导致科学技术的进化。按照这一看法,真正的科技史不应仅是对发现的描述和对科技成果的记录,因为发现是昙花一现的,具体成果也是随时在更新的,而应当在科学技术中发现那些规律性的内容,探求思维方式的演变,要进一步对那些具有普适性的科学技术方法作出深入研究。我国近些年来出版了许多科学技术的读物,这对繁荣科技文化作出了贡献。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不少读物仍然还只停留在对科学事件的描述上。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要培养出大批的科学大师,更好更快地发展科学技术,需要重视思维方式的演进,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方法,不断地在科学技术方法上创新。

(四)科学与技术的互动

科学与技术是两种不同的活动。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认识、解释和预见自然现象,提高人类洞察自然的能力。技术是利用、改造自然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创造人工自然,提高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科学的主要动力源于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本性。技术的主要动力源于人类试图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动机和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的欲望。二者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不同。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为:选题――获取科学事实――加工整理――形成假说――验证――建立理论体系。其基本思路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实验、概括、抽象、归纳、演绎、假说等。科学研究常常撇开某些次要、偶然的因素,在纯化和理想化的条件下进行。技术研究的一般程序为:技术规划(预测、评估、确定课题)――技术构思――设计――研制――试验――形成产品。其主要方法是类比、外推、移植、试验、模拟等。此外,二者的成果形式、约束条件、评价标准等也都有所不同。科学的成果主要是以知识形态存在,如新的概念、定律、定理、公式、原理及由它们构成的理论体系。技术的成果除了以知识形态出现外,很多以物质形态存在,如新的工具、装置、工艺、技巧、仪器等。科学主要受认识程度制约,技术除此之外,还要受社会经济、法律、道德、安全等条件制约。对科学理论的评价,主要是真实性与创造性。而对技术的评价则主要看其水平是否先进,是否有用,以及经济效益的大小。由于改造和利用自然与认识自然是分不开的,这又决定了科学和技术本应该是一对天生的“伙伴”, 彼此需要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并相互结合才能促进彼此更好地发展。科学与技术的互动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机制。但从历史上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和技术却基本上是分立发展的,结合不很紧密,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上升为科学的过程比较缓慢,科学和技术在发展上相互脱节。技术的进步往往依靠传统技艺的提高和改进,只凭经验摸索前进。科学理论也经常是跟在实践之后来概括和总结人们在生产技术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材料。因此,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时技术上由于生产发展需要,已经出现了一些重大革新,但却不能上升到科学理论高度,并用它指导技术的发展。如蒸汽机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而热力学定律还没有总结出来。而有时科学上已发现了的东西,在技术上却很久不能应用,如19世纪末,麦克斯韦已建立电磁理论,并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出来,然而很长时间里,英国没有出现任何应用电力的装置。19世纪下半叶,科学和技术的联系开始得到加强。20世纪以来,科学和技术的联系空前增强,使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科学技术化。即现代科学的发展对技术进步有高度的依赖性,一些重大的科学研究完全离不开先进、复杂的技术手段,离不开各种类型技术人员的合作。另一方面,技术科学化。即现代技术的进步高度依赖现代科学的发展,任何现代技术的创新、发明必须以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先导,都是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正是这种科学和技术的一体化趋势,迎来了科学技术的空前兴盛。

二、科技文化发展的外部机制

(一)需要机制

科技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科技文化进化是人类文化进化中的“亚物种进化”。因而,考察科技文化的发展,必须考察它与社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文化发展最重要的社会动力可归结为社会需要。人类任何活动追根溯源实际上都是由需要引起的,正是由于有物质需要,人们种植粮食,生产各种产品,正是由于有精神需要,人们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创造出各种文化。可以说,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动力源泉,没有需要,人们就难以有动力从事各种活动,人的任何活动将无从谈起。由于人的需要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某种需要被满足后又会产生出新的更高级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因而人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也永无止境。人的活动就是在需要产生――满足――新的需要产生的不断循环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可分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前者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需要,后者是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的需要。社会需要源于个人需要,而个人需要又要受社会需要制约。显然,作为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主要是社会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也毫无例外地受一定社会需要所推动,科学的发展也只有满足社会需要才有生命力,事实上科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满足社会需要。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来自于各个方面,如社会生产的需要、经济的需要、政治的需要、军事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文化的需要、人类追求精神满足的需要以及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等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一旦与社会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可能性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必然性相整合而构成社会推动科学技术的有效需求,便会极大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整个社会而言,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社会需要。无论是科学工作者个体还是科学共同体,他们所进行的一切科学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固然取决于他们个人或集体的意图、愿望、兴趣、爱好,但同时也不能不受到社会需要的制约。人们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社会的需要:一方面,社会需要刺激人们从事相应的科学技术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只有符合社会需要的科学技术活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扶植和奖励。因此,人们从事什么科学技术活动与当时有什么社会需要有很大关系,社会需要引导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例如,在古代,由于丈量土地和确定生产季节的需要,促使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在近代,由于对高效动力的需要,促使热学和电学的发展;在现代,由于航空工业和火箭发展的需要,推动空气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的迅速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4]当然,社会需要极其广泛多样,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方向,而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社会需要对科学技术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因此科技工作者不能仅仅埋头于科学研究而对周围社会中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反应迟缓,要时时关注和了解社会需要,自觉遵循社会需要开展研究,这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激励机制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在研究科学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时,开创性地引入了科学奖励系统的概念,认为科学奖励制度是科学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他从科学的建制目标出发,对科学奖励的实质作了独到的分析。

在默顿看来,科学的建制目标和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理解科学奖励的实质的前提。他指出:“科学的通常目标,就是扩充正确无误的知识。”[5]实现这一目标是科学共同体所有成员的责任,需要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奋斗。那么,如何引导科学家聚焦于这一目标?靠什么调整科学家的行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实现?默顿认为,在科学建制目标的指导下,科学家们建立起一套特定的行为规范来制约他们的行为。这些行为规范是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合理怀疑性。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科学家把他们的行为指向科学发展的目标。显然,规范是必须的,但是,仅有规范又是不够的。因为规范只是强调科学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仅靠规范还不足以最大限度地激励科学家的全部积极性去实现科学发展目标,规范对于促进知识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要更好地实现科学建制目标,并保证科学行为规范被很好地遵守,还需要建立科学奖励制度对科学家的行为进行调整,通过对那些努力实现建制目标并遵从规范的科学家予以积极的承认并赋予荣誉,以激励他们作出进一步的贡献。实际上,关于科学规范和科学奖励对调整科学家行为的作用,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科学规范是通过“纠偏”的方式消极地调整科学家的行为,它防止科学家有任何偏离科学建制目标的行为,而科学奖励是通过鼓励的方式,激励科学家向科学目标迈进,它是调整科学家行为的一种积极方式。这样,从实质上讲,科学奖励是出于激励科学家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满足实现科学的建制目标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科学奖励和科学规范一样,对于促进知识增长,调整科学家行为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保障科学建制目标得以实现的作用。

科学奖励可归结为社会承认,包括两个方面的承认:一是对科学家科学成果的社会承认;二是对科学家科学能力和贡献的社会承认。承认是对科学家的最高报偿,承认意味着认可科学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正如默顿所说,科学王国的基本通货是承认。因此,科学家十分关心和注重承认。科尔兄弟指出:“在科学中,承认是财产的功能等价物,要求得到‘承认’确实是科学家不可剥夺的权利。”[6]如果说科学家渴望获奖,其实质乃是为了得到承认。

科学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方式,之所以能对调整科学家的行为起着巨大作用,其原因在于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与荣誉的需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时,并不是完全埋头于研究,也需要荣誉即关心社会承认,因为这关系到其活动的价值。科学家一旦有所成就,社会就会以各种方式对其贡献给予荣誉和奖励。而这种奖励又刺激着人们更加努力,以获得更大的成就和荣誉。按哈格斯特龙的说法,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追求真理和获得科学奖励二者不断相互交换的过程。科学家把自己的科学成果作为礼物奉献给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返还给科学家荣誉和承认,彼此交换,和谐发展。

(三)传播机制

如果说需要机制和激励机制构成科技文化进化的社会动力机制,那么科技文化要在全社会得以扩散,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还需要有传播机制。

科技文化传播机制包括传播指导思想、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方式(或手段、途径、媒介)、传播资金投入、传播人才保障、传播制度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的不同以及联结的方式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科技传播模式。传播模式的不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是从西方引进的,晚清时期(1840-1911年),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大面积、大规模传播,但晚清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并没有像西方那样飞速发展,这与当时中西科技传播模式有很大差异是分不开的[7]。近代科学技术本来就源于西方,科学技术在西方的传播与发展是主动创新型。它的发展是一个由科学共同体内部进行自主创新的过程,而它的传播模式则是由科学共同体内部向外辐射式传播。从科学技术传播的三个层次来看,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开始受科学共同体以外的因素影响较少,是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传播。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经济上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使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开始进行科普式的传播,最后渗透到文化中。也就是说,其传播模式是向外辐射式。见图1。

反观中国,晚清时期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型。它首先是由教会在传播基督教文明时,附带传播的。然后由洋务派官员、近代企业等在社会上层进行传播。从科学传播的三个层次来看,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模式,一开始就受到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较大影响,中国近代科技的传播模式是向内收敛式。见图2。

进一步对比同时代的中国和日本,可能更有说服力。晚清时期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启动近代化,从西方引进科学技术,但结果却大不相同。日本很快成为科技强国,而中国却沦为半殖民地境地。这可从两国科技传播模式的差异找到原因。相比日本的科技传播模式,晚清时期的中国科技传播模式存在诸多缺陷[8]。首先,晚清中国科技传播模式实际上包含了以官方主导的“主动式”传播和以外国教会主导的“被动式”传播两套系统。而这两套系统的目标显然是不同的,晚清官方是以“求强、求富”为目标,而教会则是以传教为主要任务,附带进行科技传播,实行的是文化渗透和侵略。因而,它们的活动常常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往往造成科技传播的混乱。其次,从科技传播的内容看,晚清偏重于与军用技术密切相关的技术传播,没有移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西方科技文化,大部分时期停留在“器技”传播的阶段,因此属于部分嫁接式,而日本则是整体移植式。再从科技传播的主体上看,晚清的科技传播者主要是以洋务机构和教会机构以及留学生和洋员洋匠为主,而受传者也是以为其培养的学生和企业技工为主,因此传播主体范围比较狭窄,没有向大众普及科技知识的愿望。此外,晚清科技传播的资金投入、人才保障以及传播制度基础等等外部条件也都是远远落后于当时日本的。

(四)保障机制

科技文化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在社会中正常运行,需要有多种社会因素的支撑,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科技文化的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科技文化发展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入保障机制。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是一种知识生产,如同物质生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样,科学研究也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进行。社会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是由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即经济实力决定的。经济实力强,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多,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队伍就强大,教育和科研机构就发达,科研条件就好,则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就快。反之科学技术活动就难以进行或发展缓慢。如美国每年提供的科研经费居世界之首,而美国的科研成果也是世界最多的。随着现代大科学、高技术的兴起,科学技术已成为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如此,现达国家都注意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科研经费,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投资渠道也不断拓宽,为适应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还出现了风险投资的新形式。

二是决策保障机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加强科技管理和作出正确的决策是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机制。科研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更好地调动发挥科研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据相关的规定、制度来规范科研活动,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管理部门应及时向决策层提供相关的科研信息和动态,并作出科学性的分析与预测,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排除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障碍。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复杂,对社会作用的影响不断加大,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决策,包括制订合理的战略方针,引导产业升级调整,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等等。

三是制度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是从完善相关法规,健全各种体系和相关制度,如组织体系和组织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中介服务体系和服务制度等方面来保证科学技术活动的顺利进行。许多国家都重视利用这一机制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如二战后,日本为了能迅速成为经济技术强国,先后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法》、《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法》、《研究交流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来支持和促进科学进步,促进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另外,为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率和保障资金使用的公平性,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法规体系。如美国颁布的《联邦会计和审计法》、《政府公司控制法》和《首席财务官法》,日本最高科技部门出台的《关于防止公共研究费不正当使用的共同指导方针》,文部科学省出台的《研究机构的公共研究费的监管指导方针(实施准则)》等规定,都是以行文的方式明确规定科研经费的预算、拨放、使用细则。我国财政部和国家科委共同制定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也是让各科研单位在在财务方面有章可循,进一步规范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除此之外,许多国家还制定了专利制度,科研工资制度,诚信制度等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保障科技行为规范,为科技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上述科技文化发展内外机制是共同起作用的,缺少任何一种都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从中可看出,科技文化发展涉及诸多因素,因而,要更好地发展科技文化,需要把科技文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

[参考文献]

[1] 高建明.科学社会学新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3.

[2] 巴甫洛夫.巴甫洛夫选集[M].吴生林,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4.

[3] 萨顿.科学的生命[M].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3,3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5.

[5] 默顿.科学发现的优先权[J].科学与哲学,1982(4):137.

[6] 乔 科尔,斯 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赵佳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0.

[7] 高建明,李 斌.论晚清时期中国科学技术传播模式[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3):14-20,110.

[8] 高建明,李 斌.晚清时期中日科技传播模式比较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3):84-89,112.

On the Mechanism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O Jian-ming ,CHEN Ma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WUT,Wuhan 430063,Hubei,China)

第4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河北经济;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10-0081-03

文化创意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兴起的一个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它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具体表现。文化创意以其独特的意识形态和表现方式与各行各业发生广泛而复杂的联系,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是全球的经济运行和文化发展,所以文化创意得到了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

一、文化创意的内涵和特点

文化创意作为一个概念的提出,是知识、文化在经济领域中地位日益凸显的结果,是经济发展对文化知识依赖性越来越强的表现。国内外目前对文化创意概念尚无统一界定,有时采用的名称都有很大差别,文化创意又称创意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所谓创意产业,就是通过个人的创造力、生产技能结合自己的天分从中获取新的发展动力的产业。可见文化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高度交融的产物,强调产业的价值基于文化积累和科技发展所激发的创意,来源于个人的创造力、生产技能及其才华,经过个人创作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新兴产业。它提供给人们与文化、艺术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视电影,甚至时尚、玩具和游戏等等。

由文化创意的概念可以看出文化创意的基本特征就是强调通过文化内涵的创意,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新的文化要素,为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的精神体验,从而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在消费产品的同时也享受精神文化的熏陶,提高人们消费的文化品位,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文化创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创新是文化创意的核心和灵魂。创造性是文化创意的生命线,文化创意最忌讳沿袭陈规俗套,由创新凸显其独具特色文化意蕴,这样才能“击中”人心,在市场上获得超值的效益。第二,文化创意与文化、艺术、信息、休闲、娱乐等精神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娱乐需求的“第五产业”,是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融合在一起的新载体,是现代服务业的高端组成部分。第三,文化创意集文化、知识和经济于一体,将文化融于经济活动过程,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体现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底蕴,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改变过去必须依赖实体才能生产与制造的传统观念。文化创意作为一项产业开拓了艺术型、知识型、休闲型、娱乐型的新的产业形态,培育出新的文化消费市场,涵养了新一代创意消费群体,以推动文化意识在经济领域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机制的改革创新。

文化创意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各个地区也给予特别的关注。我省应努力探索和学习各国和各省在文化创意方面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特殊的地理优势,将传统的、相近的以及在文化等方面具有共性的产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与其他各省的交流与合作,汲取和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和谐的发展,从而实现我省从制造型产业向创造型产业的重要转变。

二、河北发展文化创意的现状和问题

河北文化创意作为一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虽然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在经济领域也凸现其重要地位,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它在经济领域中的支配地位仍然没有确立,河北文化创意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 我省文化创意的相关人才严重短缺。文化创意是典型的以人才为根本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人才是文化创意发展的命脉,这一产业的核心资源是丰富的文化积累和创造性的个体创意精神。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的创造力决定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人才比较短缺,能将创意内容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人才就更为稀少。政府有时在政策方面虽然兼顾到企业,但没有充分考虑个人的创意行为,不利于创意人才的发展和引进。

2. 我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低。由于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对落后,再加上部门和行业之间分割现象严重,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致使大部分国有文化部门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文化创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较大差距,文化创意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文化创意的资源优势还没有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

3. 有关文化创意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不完善,产业发展缺乏依据和保障。文化创意其实质就是尊重和肯定个人创造力的价值,对其原创性产品进行承认和保护,这实质上就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很不完善,我们必须将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上升到战略高度,在社会中形成保护和尊重个人作品和个人创造力的氛围,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4. 文化创意产业中,各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从我省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以软件、网络及计算机为基础的影视、动漫和新闻出版业都还处在起步阶段,艺术设计虽然有一批专业设计公司,但多数设计活动仍内化在工业生产领域,产业分工体系还不够完善,各行业文化创意发展参差不齐,相互之间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行业间没有形成相互拉动和整合的势态,除少数企业拥有文化创意的内涵外,大多数企业依靠的还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三、发展文化创意,促进河北经济发展的策略

河北省环绕京津两大都市,东临瀚海,具有山口兼海口的地缘优势,处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原等四大行政区域的连接地带,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是文化资源组合条件最好、投资成本最低的理想之地,是在大都市周边布局建设大型品牌文化创意产业的首选之地。为了促进河北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之路,引领第三产业突出文化创意的内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利用河北特殊的地理优势,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政府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事实上,在文化创意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应该成为文化创意的最大投资者和支持者。河北省政府在引入新的竞争机制的同时,应发挥自身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制定河北文化创意发展战略,推动河北“文化复兴”,建设类似于西柏坡、地道战等等红色旅游博物馆,燕赵古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等等,准确定位河北文化,建立一批河北独具特色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扩大河北与全国乃至于世界的文化交流,培养文化创意的骨干人才,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这将对河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2. 吸引和培养具有文化创意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文化创意实质上是利用人们的“智力资本”进行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的新兴产业。这样的“智力”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人们创造力的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最终依靠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首先我省应着力营造吸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文化氛围。比如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廉洁高效的治理环境,透明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绿化洁净的生活环境等等。其次,加强人们文化素养的教育和培养。文化创意不仅需要专业创作和设计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所有国民的艺术涵养和文化修养,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时时刻刻渗透着创造力的火花,人们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是文化创意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基础。

3.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协调有序发展。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有责任营造一个适宜产业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遵循经济的发展规律,把文化创意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引导文化创意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首先政府要制定有利于文化创意发展的法律政策,创建有利于文化创意发展的人文环境,特别是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因为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关键。其次,政府牵头,采用投资和引资的方法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创意的开发和生产中去,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区。此外,在聚集区内要加强引导,总体规划,科学实施,避免多项目的重复建设。

4. 充分整合多元文化资源

河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燕赵人民是华夏儿女的优秀分子,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革命文化滋养中,河北文化底蕴深厚、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整合创新燕赵传统文化,挖掘其文化精髓,把它们融入到河北人文精神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之中,是我们河北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发展特色文化,利用特色文化催生特色产业的重要创举。

当产品和一定的文化深度结合的时候,文化所涵盖的地方也是产品所涵盖的地方,一个成功的品牌一定根植于文化,文化创意把文化和创意结合起来,不仅使产业具有了文化内涵的支撑,而且同时带动了文化的创新,实现了文化创意持续健康的发展,使河北经济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石无畏,等.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第5篇

一、科技文化发展的内部机制

(一)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和革命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包含诸多内容,从文化的视角看,科学技术是由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活动、科学技术方法、科学精神、科技道德、科学技术体制等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其中,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占据核心地位,其他因素或者是以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为基础产生起来的,或者是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而服务的[1]。因而,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进化是科技文化进化的重要源泉,而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进化无非是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并在集聚到一定程度时发生革命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和革命是科技文化进化的重要内在机制。普尔曾对直线式积累的科学发展模式提出质疑,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大胆地提出假设,通过证伪,然后理论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是不间断地革命,通过从问题开始,经过试探性理论,又经过批判性检验、排除错误,进而提出新的问题等环节循环往复而不断前进的。历史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库恩则提出了既不同于传统“渐进积累”模式,也不同于波普尔的“不断革命”模式的新的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其中,前科学时期,各种理论、观点、假说相互竞争,但没有一种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确认。常规科学时期,是科学共同体在范式指导下不断积累知识的时期,通过常规研究,不断验证和发展范式,为新观念、新理论的突破奠定基础。科学革命时期,出现了与范式所预期的不相符合的反常现象,当调整范式不能解决反常的问题时便出现危机,这时原有的范式便受到质疑,科学革命从此开始。这些多种多样的科学发展模式,虽然各自本身都有一定的缺陷,但它们或肯定科学发展中存在积累,或肯定科学发展中存在革命,或既肯定有积累也肯定有革命,反映了科学发展的实际,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科学知识的积累和革命是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机制。

(二)科学技术各门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按照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领域的不同可划分为许许多多不同的学科。由于自然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科学技术的各门学科也应该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之间会发生相互融合和渗透。这种融合和渗透不仅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各门学科密不可分地构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网络系统,而且会导致新的学科产生以及出现新的科学技术生长点,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化。从科技史来看,近代科学从古代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而获得独立发展时,刚开始只有少数几个学科,且各门学科彼此是互相隔绝的,彼此有十分明确的界限,各自划定了严格的隶属自己的研究范围。但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各门学科的界限开始被打破,各门学科不再有严格的研究范围,各门学科间的融合和渗透逐渐成为科学技术的主旋律,科学技术发展的繁荣期也随之来临。及至现代科学技术,学科间融合和渗透的趋势更是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也就在更高的水平进化。学科融合渗透机制具体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一个学科借用另一个学科的某个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学科借用另一个学科的某种方法,还可以是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研究综合性的问题等。学科融合渗透机制发生作用导致的结果也有多种———可以产生边缘学科,也可以产生横断性学科,还可形成综合性学科等等。

(三)科学技术方法的变更科学技术方法的更新对科技文化的进化,如同人类不断发明和更新工具去从事生产而对社会产生的进化一样,是极为重要的。俄罗斯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指出:“科学的跃进往往取决于方法上的成就。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也仿佛随之升高一层,从那高处,我们就可以望见广阔的远景,望见许多先前望不见的事物。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2]科学家乔治•萨顿曾说:“一部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工具史,这些工具———无论有形或无形———由一系列人物创造出来,以解决他们遇到的某些的问题。”“科学史实际上就成为一种研究方法。”[3]事实上,全部科学活动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理性思维,当一个新现象得到解释,一个新问题得到解决时,新的理论观点便会产生,而这种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又会转化为新的思维方法。掌握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往往就成为科学技术进化的关键。科技史表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往往是由于科学方法上的突破。例如,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崛起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的成果便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这固然与很多因素有关,但从科学技术自身来看,其与近代科学技术广泛采用了实验方法、分析方法和数学方法是分不开的。而现代科学的巨大发展则与系统方法、信息方法等等方法的出现密不可分。因而我们完全可以说,科学技术方法的变革是科学技术进化的重要原因。更进一步,甚至可以把科学技术方法看作是科学技术进化的基因。从生物学的解释来看,进化的实质是基因的变化。科学技术方法的变化必然导致科学技术的进化。按照这一看法,真正的科技史不应仅是对发现的描述和对科技成果的记录,因为发现是昙花一现的,具体成果也是随时在更新的,而应当在科学技术中发现那些规律性的内容,探求思维方式的演变,要进一步对那些具有普适性的科学技术方法作出深入研究。我国近些年来出版了许多科学技术的读物,这对繁荣科技文化作出了贡献。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不少读物仍然还只停留在对科学事件的描述上。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要培养出大批的科学大师,更好更快地发展科学技术,需要重视思维方式的演进,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方法,不断地在科学技术方法上创新。

(四)科学与技术的互动科学与技术是两种不同的活动。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认识、解释和预见自然现象,提高人类洞察自然的能力。技术是利用、改造自然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创造人工自然,提高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科学的主要动力源于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本性。技术的主要动力源于人类试图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动机和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的欲望。二者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不同。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为:选题———获取科学事实———加工整理———形成假说———验证———建立理论体系。其基本思路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实验、概括、抽象、归纳、演绎、假说等。科学研究常常撇开某些次要、偶然的因素,在纯化和理想化的条件下进行。技术研究的一般程序为:技术规划(预测、评估、确定课题)———技术构思———设计———研制———试验———形成产品。其主要方法是类比、外推、移植、试验、模拟等。此外,二者的成果形式、约束条件、评价标准等也都有所不同。科学的成果主要是以知识形态存在,如新的概念、定律、定理、公式、原理及由它们构成的理论体系。技术的成果除了以知识形态出现外,很多以物质形态存在,如新的工具、装置、工艺、技巧、仪器等。科学主要受认识程度制约,技术除此之外,还要受社会经济、法律、道德、安全等条件制约。对科学理论的评价,主要是真实性与创造性。而对技术的评价则主要看其水平是否先进,是否有用,以及经济效益的大小。由于改造和利用自然与认识自然是分不开的,这又决定了科学和技术本应该是一对天生的“伙伴”,彼此需要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并相互结合才能促进彼此更好地发展。科学与技术的互动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机制。但从历史上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和技术却基本上是分立发展的,结合不很紧密,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上升为科学的过程比较缓慢,科学和技术在发展上相互脱节。技术的进步往往依靠传统技艺的提高和改进,只凭经验摸索前进。科学理论也经常是跟在实践之后来概括和总结人们在生产技术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材料。因此,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时技术上由于生产发展需要,已经出现了一些重大革新,但却不能上升到科学理论高度,并用它指导技术的发展。如蒸汽机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而热力学定律还没有总结出来。而有时科学上已发现了的东西,在技术上却很久不能应用,如19世纪末,麦克斯韦已建立电磁理论,并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出来,然而很长时间里,英国没有出现任何应用电力的装置。19世纪下半叶,科学和技术的联系开始得到加强。20世纪以来,科学和技术的联系空前增强,使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科学技术化。即现代科学的发展对技术进步有高度的依赖性,一些重大的科学研究完全离不开先进、复杂的技术手段,离不开各种类型技术人员的合作。另一方面,技术科学化。即现代技术的进步高度依赖现代科学的发展,任何现代技术的创新、发明必须以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先导,都是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正是这种科学和技术的一体化趋势,迎来了科学技术的空前兴盛。

二、科技文化发展的外部机制

(一)需要机制科技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科技文化进化是人类文化进化中的“亚物种进化”。因而,考察科技文化的发展,必须考察它与社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科技文化发展最重要的社会动力可归结为社会需要。人类任何活动追根溯源实际上都是由需要引起的,正是由于有物质需要,人们种植粮食,生产各种产品,正是由于有精神需要,人们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创造出各种文化。可以说,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动力源泉,没有需要,人们就难以有动力从事各种活动,人的任何活动将无从谈起。由于人的需要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某种需要被满足后又会产生出新的更高级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因而人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也永无止境。人的活动就是在需要产生———满足———新的需要产生的不断循环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可分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前者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需要,后者是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的需要。社会需要源于个人需要,而个人需要又要受社会需要制约。显然,作为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主要是社会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也毫无例外地受一定社会需要所推动,科学的发展也只有满足社会需要才有生命力,事实上科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满足社会需要。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来自于各个方面,如社会生产的需要、经济的需要、政治的需要、军事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文化的需要、人类追求精神满足的需要以及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等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一旦与社会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可能性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必然性相整合而构成社会推动科学技术的有效需求,便会极大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整个社会而言,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社会需要。无论是科学工作者个体还是科学共同体,他们所进行的一切科学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固然取决于他们个人或集体的意图、愿望、兴趣、爱好,但同时也不能不受到社会需要的制约。人们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社会的需要:一方面,社会需要刺激人们从事相应的科学技术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只有符合社会需要的科学技术活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扶植和奖励。因此,人们从事什么科学技术活动与当时有什么社会需要有很大关系,社会需要引导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例如,在古代,由于丈量土地和确定生产季节的需要,促使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在近代,由于对高效动力的需要,促使热学和电学的发展;在现代,由于航空工业和火箭发展的需要,推动空气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的迅速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4]当然,社会需要极其广泛多样,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方向,而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社会需要对科学技术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因此科技工作者不能仅仅埋头于科学研究而对周围社会中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反应迟缓,要时时关注和了解社会需要,自觉遵循社会需要开展研究,这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激励机制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在研究科学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时,开创性地引入了科学奖励系统的概念,认为科学奖励制度是科学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他从科学的建制目标出发,对科学奖励的实质作了独到的分析。在默顿看来,科学的建制目标和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理解科学奖励的实质的前提。他指出:“科学的通常目标,就是扩充正确无误的知识。”[5]实现这一目标是科学共同体所有成员的责任,需要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奋斗。那么,如何引导科学家聚焦于这一目标?靠什么调整科学家的行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实现?默顿认为,在科学建制目标的指导下,科学家们建立起一套特定的行为规范来制约他们的行为。这些行为规范是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合理怀疑性。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科学家把他们的行为指向科学发展的目标。显然,规范是必须的,但是,仅有规范又是不够的。因为规范只是强调科学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仅靠规范还不足以最大限度地激励科学家的全部积极性去实现科学发展目标,规范对于促进知识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要更好地实现科学建制目标,并保证科学行为规范被很好地遵守,还需要建立科学奖励制度对科学家的行为进行调整,通过对那些努力实现建制目标并遵从规范的科学家予以积极的承认并赋予荣誉,以激励他们作出进一步的贡献。实际上,关于科学规范和科学奖励对调整科学家行为的作用,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科学规范是通过“纠偏”的方式消极地调整科学家的行为,它防止科学家有任何偏离科学建制目标的行为,而科学奖励是通过鼓励的方式,激励科学家向科学目标迈进,它是调整科学家行为的一种积极方式。这样,从实质上讲,科学奖励是出于激励科学家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满足实现科学的建制目标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科学奖励和科学规范一样,对于促进知识增长,调整科学家行为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保障科学建制目标得以实现的作用。科学奖励可归结为社会承认,包括两个方面的承认:一是对科学家科学成果的社会承认;二是对科学家科学能力和贡献的社会承认。承认是对科学家的最高报偿,承认意味着认可科学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正如默顿所说,科学王国的基本通货是承认。因此,科学家十分关心和注重承认。科尔兄弟指出:“在科学中,承认是财产的功能等价物,要求得到‘承认’确实是科学家不可剥夺的权利。”[6]如果说科学家渴望获奖,其实质乃是为了得到承认。科学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方式,之所以能对调整科学家的行为起着巨大作用,其原因在于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与荣誉的需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时,并不是完全埋头于研究,也需要荣誉即关心社会承认,因为这关系到其活动的价值。科学家一旦有所成就,社会就会以各种方式对其贡献给予荣誉和奖励。而这种奖励又刺激着人们更加努力,以获得更大的成就和荣誉。按哈格斯特龙的说法,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追求真理和获得科学奖励二者不断相互交换的过程。科学家把自己的科学成果作为礼物奉献给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返还给科学家荣誉和承认,彼此交换,和谐发展。

(三)传播机制如果说需要机制和激励机制构成科技文化进化的社会动力机制,那么科技文化要在全社会得以扩散,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还需要有传播机制。科技文化传播机制包括传播指导思想、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方式(或手段、途径、媒介)、传播资金投入、传播人才保障、传播制度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的不同以及联结的方式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科技传播模式。传播模式的不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是从西方引进的,晚清时期(1840-1911年),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大面积、大规模传播,但晚清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并没有像西方那样飞速发展,这与当时中西科技传播模式有很大差异是分不开的[7]。近代科学技术本来就源于西方,科学技术在西方的传播与发展是主动创新型。它的发展是一个由科学共同体内部进行自主创新的过程,而它的传播模式则是由科学共同体内部向外辐射式传播。从科学技术传播的三个层次来看,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开始受科学共同体以外的因素影响较少,是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传播。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经济上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使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开始进行科普式的传播,最后渗透到文化中。也就是说,其传播模式是向外辐射式。见图1。反观中国,晚清时期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型。它首先是由教会在传播基督教文明时,附带传播的。然后由洋务派官员、近代企业等在社会上层进行传播。从科学传播的三个层次来看,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模式,一开始就受到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较大影响,中国近代科技的传播模式是向内收敛式。见图2。进一步对比同时代的中国和日本,可能更有说服力。晚清时期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启动近代化,从西方引进科学技术,但结果却大不相同。日本很快成为科技强国,而中国却沦为半殖民地境地。这可从两国科技传播模式的差异找到原因。相比日本的科技传播模式,晚清时期的中国科技传播模式存在诸多缺陷[8]。首先,晚清中国科技传播模式实际上包含了以官方主导的“主动式”传播和以外国教会主导的“被动式”传播两套系统。而这两套系统的目标显然是不同的,晚清官方是以“求强、求富”为目标,而教会则是以传教为主要任务,附带进行科技传播,实行的是文化渗透和侵略。因而,它们的活动常常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往往造成科技传播的混乱。其次,从科技传播的内容看,晚清偏重于与军用技术密切相关的技术传播,没有移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西方科技文化,大部分时期停留在“器技”传播的阶段,因此属于部分嫁接式,而日本则是整体移植式。再从科技传播的主体上看,晚清的科技传播者主要是以洋务机构和教会机构以及留学生和洋员洋匠为主,而受传者也是以为其培养的学生和企业技工为主,因此传播主体范围比较狭窄,没有向大众普及科技知识的愿望。此外,晚清科技传播的资金投入、人才保障以及传播制度基础等等外部条件也都是远远落后于当时日本的。

(四)保障机制科技文化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在社会中正常运行,需要有多种社会因素的支撑,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科技文化的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科技文化发展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入保障机制。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是一种知识生产,如同物质生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样,科学研究也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进行。社会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是由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即经济实力决定的。经济实力强,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多,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队伍就强大,教育和科研机构就发达,科研条件就好,则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就快。反之科学技术活动就难以进行或发展缓慢。如美国每年提供的科研经费居世界之首,而美国的科研成果也是世界最多的。随着现代大科学、高技术的兴起,科学技术已成为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如此,现达国家都注意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科研经费,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投资渠道也不断拓宽,为适应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还出现了风险投资的新形式。

第6篇

诗经文化是房陵文化中最为特殊的部分。说其特殊,是因为在这里发生的与《诗经》有关的故事并不多见,丰富特别的说唱吟歌传统和丰盈特殊的民俗表现样式,就连《诗经》采邑人尹吉甫也与房陵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至今,《诗经》时代的歌谣还在传唱。房陵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流放文化,曾经是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历史最长久、人数最多、官职最高的流放地[2]。据确凿考证,流放至此的王侯不少于十人,被百姓传说最普遍的就是流放房陵十四年之久的唐朝庐陵王李显,一个个被流放的王侯把宫廷文化也带到了此地。而今,想必享誉全国的皇(黄)酒就是留给后人的战利品吧。可以说,房陵文化浸泡在草药里,品尝在酒茶里,响彻在民歌中,习见于婚丧嫁娶的民俗里。而今,走在房陵大道上,我们还能感受到这份文化气息。

以神农架和武当太极湖两大旅游风景区为依托,整合好周边山水文化资源和文化艺术盛典(如郧县七夕文化节、武当山太极文化节、武当山道教文化节、武当山旅游文化节),在活动中将房陵文化进行交互式的点缀或植入,以此获得外界对房陵文化及相关生态文化的认知,提高房陵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自信,让文化具有生产的能力。以诗经文化节为主打的文化盛典每年都是房县人的大手笔。新网络、新传媒时代的时空跌进,据不完全统计,房县“尹吉甫诗经文化”在央视及各大媒体亮相20余次,诸如“房陵诗经吟唱大赛”、“房县诗经民歌擂台赛”、“诗经文化研讨会”、“诗经文化摄影展”、“房陵诗经文化进社区”、“房陵诗经文化进校园”、“诗经文化系列电视专题”类节目信息不胫而走,传播及影响广远[3]。由此,注重对这类载体文化视觉识别符号进行的挖掘、设计与传播,把节目视觉化,把文化视觉化,把视觉应用规范化,努力构造出有厚重文化内涵的房陵第一品牌。在房县,家家户户酿造黄(皇)酒已经有百年历史,房县人因为能酿造香醇的黄(皇)酒而被外界所熟知,更因为房县有黄(皇)酒而骄傲,因为黄(皇)酒的文化流淌在房县人的血脉中。但注重对黄(皇)酒文化进行提炼,在提炼基础上对黄(皇)酒进行视觉符号的表达与传播还趋之若鹜。即使是有,也是些“之乎者也”罢了,不足以成为品牌。在此,笔者认为,酒文化与区域文化、酒文化与品牌文化、区域文化与品牌文化之间有许多泛文化可以浓缩提炼并加以升华为经典地视觉符号,努力把黄(皇)酒文化品牌打造成为房陵文化新的名片。据史志记载,房县正月十三上街闹春的习俗起源于唐代[4]。春节游行文化涵盖了舞龙灯、划旱船、扭秧歌、腰鼓队、灯谜会、舞火龙等各种传统民俗艺术,是对房陵文化生活活生生的再现。这类地域性载体形式应更加注重对房陵文化元素的再设计,凸显区域节目的特色、提升房陵文化的品位、构造人们的精神区位。

地域文化蕴涵的意义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对地域文化元素相关的认识也会变异和拓展[5]。在以神农文化、巴山文化、诗经文化和流放文化为主而形成了千里房陵,如何寻房陵文化与视觉设计的契合点并借助视觉设计研究不断挖掘出房陵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提升房县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形象,从系统设计方面去提升房县对外文化的软实力及影响力等问题都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时代背景下待解决的问题。当然,在地域文化提炼的基础之上,如何探求将地域性视觉设计研究转化为应用成果这一课题同样亟待解决。

本文作者:张乐曾润工作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第7篇

    积极推进农机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把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重点放在增加耕、播、收3大环节农机科技含量,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上,不断加大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环节的农机化适用技术、机具的引进推广力度,着力提高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和特色产业增效瓶颈环节的科技化水平。坚持依靠政策扶持、政府推动和法律规范。坚持速度与效益协调,数量与质量并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提高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进经济作物和牧草作物机械化发展。积极扶持农机大户、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和中介组织,培育作业市场,开拓服务新领域,创新服务机制,提高经营效益,壮大农机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机产业化进程。

    农机化发展取得的成绩

    1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

    近年来,民勤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紧紧抓住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机遇,着力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全县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①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25万kW,同比增长8%。拖拉机拥有量达到49356台,配套农机具达到100746台,联合收割机226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585台,畜牧机械5910台,林业机械5台,设施农业机械2382台。②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完成农机作业总量650.4万hm2(9756万标亩),其中机耕面积4.47万hm2(67万标亩),机播面积3.67万hm2(55万标亩),机收面积2.34万hm2(35.1万标亩)。农田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③农机化经营效益显着提升。随着各类农机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经营效益大大提高。全县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达521个,从业人员达65859人。全县农机经营总收入达24150万元,纯收入达6588万元。

    2农机制造业发展迅速

    由于政府重视,政策支持,民勤县先后涌现出了许多农机制造厂,生产出很多适用的农机产品。如民勤县晶鑫农机制造厂生产的“晶鑫”牌系列机械产品,通过了国家质量的监制和推广。民勤县陇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ESTN-200型双轴灭茬旋耕机,填补了甘肃省同类型机具的空白。该机的试制成功减少了拖拉机下田次数,避免了多次进地压地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民勤县农机研究所和民勤县陇宇机械制造厂联合研发的MT-120型葡萄埋藤机,可有效解决葡萄种植户在葡萄藤越冬掩埋过程中劳动强度大、人工工价高和埋压速度慢的难题。

    3农机补贴切入全县工作重点

    民勤县农机局紧紧围绕全县重点工作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机具保障,得到了领导和农民的肯定,也树立了农机部门为民服务的新形象。①全力配合日光温室建设。借卷帘机纳入国家农机直补目录的机遇,在全县广泛宣传和推广日光温室自动卷帘技术,选择有条件的示范点补贴日光温室卷帘机,分别在蔡旗乡沙滩村、苏武乡西湖村、收成乡宙和村3个点15户进行试验示范,共补贴236台,使用补贴资金40余万元,受到农民群众一致好评。②全力配合畜牧产业的发展。县农机局利用农机补贴资金60万元在全县补贴铡草机、粉碎机和综合饲料加工机等725台,极大地提高了饲草质量和利用率,净化了农村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畜牧产业的发展。③全力配合春耕生产。县农机局早动手、早安排,对农民急需的机具在政策范围内提前登记,先后补贴耕作机械1007台,播种机械248台,确保了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科学,乡镇农机管理服务职能弱化。乡镇对农机管理人员安排随意性大,调整频繁,部分农机管理人员专业不对口,业务不熟,工作开展不力。乡镇中心工作牵扯精力过多,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有的长年包村挂点,精力主要用在包村工作上,农机工作成了“钟点工”。乡镇农机站农机管理服务职能弱化,农机项目实施、农机推广、示范点建设和农机服务等职能在乡镇几乎不能履行。

    (2)农机化发展水平不协调,速度和质量、效益不统一。由于众多农民购置农机设备时,不考虑本地区某种机械的社会拥有量,往往是看到别人买什么机械,自己就跟着买。造成的结果是,一些常规的机型在本地区饱和,而大型、高效和性能更先进的机械反而成了空白,造成资源极大浪费。装备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机具配套比低,出现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低档次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的“三多三少”问题。

    (3)农机与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影响了大宗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目前尚无统一的农作物种植标准或要求。

    (4)中小型农机生产企业融资难、创新难,缺乏熟练的技术人员。同时缺乏创新性企业管理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制约了中小型农机企业的发展壮大。

    设想和建议

    (1)加大投入力度,给农机部门一定的科研开发资金扶持,推进重点产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服务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按照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继续加大玉米机收推广步伐,力争尽快解决玉米机收难题。开展棉花、洋葱等大宗农产品收获机械化问题研究,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大对甘草等新型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关注力度,探索特色农业走机械化发展路子的渠道和途径。

    (2)强化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农机化意识和技能。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建立健全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并以此为宣传前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送农机科技信息到田间地头活动,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农机培训和新技术、新机具演示会[2]。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机工作,充分发挥农机宣传工作在推动全县农业实现机械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3)建立新型的农机管理推广部门联系企业制度,为农机工业生产企业提供政策技术信息支持。引导农机工业企业加强与农机、农业科研院所的联系,解决农机工业发展中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引导农机生产企业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解决企业发展中资金不足的瓶颈。

第8篇

大力培育产业增长点。积极发展汽车工业。着力打造国家级经济型汽车生产基地,全年争取生产整车8万辆。继续推动*(吉利)汽车工业城、吉奥皮卡和微型车项目做实产能,扩大产量、提高质量,支持中能等汽车生产企业上项目、早投产。大力引进汽车零部件企业,提高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加快吉利(*)汽车研究院建设,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共享平台。加快自主研发新车型,满足产能扩张需要。积极发展生产资料类市场。着眼工贸产业的互促共进,坚持“合理集中、就地整合”原则,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培育壮大塑料制品、机电和汽摩配等产地型市场,抓紧建设华东塑料城和钢材、旧机动车等专业市场,整合提升横街不锈钢市场、新桥废塑料市场,加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场群,不断提升市场集聚能力。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抓紧开展*物流基地公铁联运项目和金清物流基地、金清物流港的前期工作,加快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和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构筑综合立体交通运输平台、物流信息平台、政策服务平台,推动物流产业化。加快联托运经营机制改革,推动传统物流企业转型,提升物流业的集约化经营和规范化服务水平。

不断提高制造业整体素质。努力提升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和行业布局规划,壮大机电、再生金属资源、塑模和建材等主导行业实力,引导工业重心向滨海工业新城转移,加快启动首期区块,抓紧完善*工业园区、黄琅废盐场工业基地的基础设施,有效整合镇(街道)工业特色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形成新的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循环型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努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继续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对地方产业的带动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争取新增规模企业80家。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公司化改造步伐,推动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引导企业与大院名校深化“产学研”科技合作,办好浙大*研究院*机电研究所,做好科技孵化基地前期工作,积极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努力提升产品竞争力。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鼓励开展各类质量体系认证。继续实施名牌培育工程,发挥电机、洁具等行业协会作用,争取建立区域性行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积极培育区域名牌,提高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鼓励自主销售,争创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快提升服务业总体水平。整合提升传统商贸业。积极推广电子商务、配送展示等现代经营模式,大力引进精品百货商厦、名品旗舰店和连锁超市,建立完善与现代流通业态相适应的信息、仓储、货代、商务等市场配套体系,抓紧建设*世贸中心等商业设施,逐步改造提升小商品市场和机电五金城。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加大十里长街招商和宣传力度,浓郁老街商业氛围。推进市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市场股份制改造,不断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发展其它服务业。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增强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大力发展会展业,逐步把塑交会培育成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展会。引导发展旅游和文化娱乐业,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继续壮大建筑和房地产业,培育中介、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业,进一步增强综合服务功能。

进一步提高经济外向度。突出“产业招商”和“零地招商”,继续做好招商选资工作,注重引进项目与现有支柱产业对接,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打造“出口名牌”,着力扶持汽车等大宗商品和机电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设立境外生产机构,力争实现产地多元化,主动应对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协作,继续实施回归工程。

(二)着力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

积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拓宽发展领域。在继续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田产出率的同时,进一步抓好瓜果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扶持育苗、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配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培育休闲、观光和生态农业,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争取完成金清渔港经济区建设前期工作。增强发展后劲。抓好金清高科技农业观光休闲园、桐屿绿心生态区及横街现代农业设施示范区等特色基地规划建设,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鼓励和引导各类工商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合作社,规范改造合作社10家,培育销售产值超5000万元的合作社1-2家。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点100个,扩大“农民信箱”平台。加快农技推广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推行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责任追溯制度,逐步建立农产品标识与编码体系。探索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积极推行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

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深化“全面小康村”建设。抓好村民点选址和详规调整深化工作,继续开展村庄整治,加快旧村改造和“生态村”建设,完成清水河道建设176公里。健全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巩固村庄整治成果,加快建成一批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整洁的农村新型社区。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文化阵地工程、“连锁超市”和“放心店”工程,努力提高农村文化教育卫生水平,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努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实施强村富民工程,鼓励农村发展二三产业,引导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转变,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认真研究村级集体留地落实问题,着力抓好薄弱村帮扶工作,继续引导村企结对;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造,加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确保完成培训10000人。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重心下移,力争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人。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创新农村民主管理模式,加快实现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着力提升品位内涵,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按照“古今商城、生态都市”定位,突出城市特色和建筑风貌调控,完成“四线”规划编制,强化城市空间管制;加强各类规划协调衔接,统筹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农田保护和基础设施等空间布局。拉开城市框架。结合东方大道二期建设,完善片区规划,大力支持金清次中心建设,同步推进蓬街集镇发展,鼓励新桥、横街在规划、建设方面融合互通,推动中、东部优化整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不断丰满城市形象。大力推进新城开发,彰显新城形象,重点实施商贸、商务设施和高档住宅项目,确保商城石化大楼全面竣工,玉宏半岛花园和刚泰艺鼎广场主体结顶、世纪大厦主体基本完工,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和永源、泰隆商务等大厦加快形象进度,尽早开工建设商会大厦、水务大厦、双菱大厦、汇鑫广场和东方广场。同步推进旧城保护与改造,启动核心区块2个“城中村”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二期改造。积极推进主城区东西两翼组团建设,加快甬台温铁路场站规划区建设进度。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多城同创”。重视城区主要街道与入城口的美化、绿化、亮化和城市公园、城市小品等景观建设,做好背街小巷亮化工作。继续实施“乔木进城”,力争启动绿心区块村庄整治试点。以“城中村”和背街小巷为重点,大力整治市容环境薄弱部位和环节,加强公厕建设和管理,加大违章建筑查处力度。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数字城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强交通管理,增设停车场所,改造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探索道路保洁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行市政设施社会化养护。探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整合城管资源,推动城管重心下移,构建大城管体系。

(四)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要素保障,改善城乡发展环境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对外交通体系,抓好甬台温铁路*段建设,加快沿海高速公路*段、104国道西复线等工程前期工作,争取104国道西复线工程列入省重点项目。加快完善城乡路网,突出城区“半截路”延伸改造,完成南官大道南延、银座街北延、石浜隧道复线和财富大道至院路连接线道路工程,分期实施吉利大道北延工程。加快东方大道二期、疏港大道等主干道路建设,改造完善石八线等县乡道路设施,加快农村主干道和危桥改造,促进城乡道路干支衔接、畅通便捷。做好*客运南站迁建和城区公交总站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农村公交站点建设,完成区内短途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加快城乡环卫保洁设施建设。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加快铺设三级污水管网,不断提高截污率。全面建成镇(街道)垃圾中转站,完善垃圾收集、清运设施,争取启动垃圾焚烧项目。

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努力破解资金紧缺难题。进一步强化“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意识,加强税收征管,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利用民资、外资,盘活国有资产。按照财政支出“控、保、压”要求,加强政府性债务计划管理,建立行政成本控制机制,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公益性、基础性领域和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努力突破土地资源制约。高度重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局部调整,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狠抓土地存量盘活,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完善土地征用办法,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努力拓展土地增量,加快三山涂、黄礁涂围垦进度。严格土地管理,强化土地执法,维护土地管理秩序。努力增强水、电供应保障。深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配合市里完成*供水二期工程建设,着手编制并分年实施城乡供水管网改造五年规划,年内启动水厂沉淀池项目,改造下陆至金清供水干管和新桥加压泵站,力争启动建设东部供水二期工程泵站。完善供水管理体制,妥善处理区、镇(街道)、村的水厂和管网问题。加快建设500KV台东变、220KV白枫变、110KV中部变和后施变,启动改造110KV*变,建成110KV广场变。

(五)着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以“名师名校长”工程和校舍建设工程为载体,努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善教学条件,加快发展幼儿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争取蓬街私立中学成为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30%以上镇(街道)成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抓好*实验中学、蓬街私立中学和金清中心小学扩建等工程,高度重视学校危房改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实用性,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继续加强成人教育,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鼓励民资办学。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繁荣文体事业。继续实施“文化燎原”计划,繁荣文艺创作和群众文体事业。稳步推进“1123”工程,逐步完善公益性文化设施,启动建设区图书馆;加强文物古迹保护,大力发掘历史文化遗存,抓紧修复邮亭古驿。实施“111”工程,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巩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构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三大体系,进一步加强直接面向群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力争上半年动工建设市恩泽医疗中心,继续抓好区二院迁建工程。有序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创新人口计生管理机制,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支持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扩建区老干部活动中心,争取启动老年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加强人才工作,健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管理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加快广电事业发展,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入户率达93%;加快有线电视“模转数”进程。加强民族、宗教、人防、武装、外事、台侨、残联、档案等工作。

完善民生保障措施。加强就业与社保工作。建立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完善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市场公共职介服务,重点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争取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000个。完善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社保扩面工作,完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政策,建立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制度;健全社会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改善群众基本生活条件。高度重视和努力解决农民正常性建房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完善农民住房套式安置政策;积极启动经济适用房建设,扩大廉租住房政策覆盖范围。加快燃气管道铺设,保证燃气、自来水等生活必需品的安全稳定供应。加强食品、药品和餐饮监管,保障饮食和用药安全。加强村居(社区)管理,改善社区工作条件,建立薄弱村村干部报酬补助制度,进一步发挥村居(社区)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优势和作用。减轻群众医疗和教育负担。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医疗采购和服务行为,严禁不合理的医疗检查和小病开大处方行为。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继续免收城乡义务教育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活费;处理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推进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强化对水、大气、噪声和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巩固“小冶炼”取缔及固废拆解整治成果。推进生态区建设,加快阔叶林改造步伐,加强林木资源和海洋资源保护。

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增强“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城乡网格化大巡防机制,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与引导,强化重点场所管理,坚决打击黄、赌、毒、偷及涉黑涉恶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探索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措施,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突出市场、“多合一”建筑、居住出租房及住房改营业房等场所的隐患整治,加强交通、消防、渔船、森林防火和危险物品等专项安全整治,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力争安全生产三项控制指标实现零增长。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增强110的联动功能;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加强防台救灾基础工作,提高防范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工作成效。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倡导以“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和睦”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弘扬*优秀商贸文化,进一步建立健全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体系,树立*人民新风尚。

(六)着力为民服务,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管理水平,着力打造对人民高度负责、“为民、务实、清廉”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认真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小事,就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大事,政府既要抓发展大事,更要抓民生“小事”。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不浮躁虚华,为解决民生“小事”而尽心尽力是政绩;不计个人得失,为*事业而勤勉工作是政绩;不急功近利,为长远发展而默默奉献也是政绩。政府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深入基层,倾听呼声,关心群众的柴米油盐、冷暖安危,特别是要探索和掌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方法途径,做细思想工作,畅通诉求渠道,认真解决好社会治安与公共安全、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行路难、环境污染和供水供电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千方百计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努力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

狠抓政府效能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搞好产业引导和市场监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制度,继续完善行政许可审批、电子管理和监控系统,进一步简化环节,规范程序,提高政府部门尤其是窗口单位的服务水平;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扩大网上审批范围。全面开展绩效评估,完善公务员工作评估以及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效能监察力度,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反对本位主义;继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反对奢侈浪费,营造良好的政风环境。

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社会公示和听证、专家咨询等制度,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完善行政复议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议、提案。认真听取各派、工商联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高政府行为的规范性、政策的连续性和规划的相对稳定性,努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