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学思想

中学思想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22 22:32: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学思想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学思想

第1篇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要和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用言行和举止来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才能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才能够用积极的态度进行解决,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他们多进行鼓励和表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投入到思想品德学习中,并从实际事例中学习到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思想品德素质。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实现生活化教学

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内容,合理有效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改变传统教学中生搬硬套教材的做法,要灵活运用教材,并联系和学习内容相关的社会、生活事件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要通过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触到更多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在探究中对社会、生活素材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从中得到深刻的体验和感受。教师要让学生对国家大事和时政新闻进行关注,增加他们对社会的了解,通过让他们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来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压抑的学习氛围中解脱出来,给他们创设一个活跃、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下充分发挥探究积极性,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各行各业的人进行采访,并让学生针对自己在采访中的所见所闻和收获进行分享交流,以提高学生对各个行业的认识,使他们意识到: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对社会在做贡献,就是有用之才。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学习和探究中加深对道德行为的理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反映在实际行动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来抓好对学生的教育契机,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高行为道德评价能力,促进其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实现高质量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学。首先,通过对比加强学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同一环境下不同人物的做法来让学生进行分析,使他们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道德观念来对不同的行为进行分析,获得对行为的正确评价,加强他们的体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在教学《爱护花草树木》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两幅画:第一幅是两个小朋友在开满鲜花的公园中,一个小朋友在给小花浇水,另一个小朋友采下一朵花插到头上。第二幅是两个小朋友把快要折断的小树用绳子加固,另外两个小朋友一起摇晃小树玩。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对比图上小朋友的不同做法,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如何做才是对花草树木的爱护,并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其次,利用换位思考加强学生的体验。换位思考是让学生从客观角度出发,对人所处的环境和行为进行体验和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体验,让他们通过亲身感受提高道德认识,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有效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例如,在教学《同情帮助残疾人》时,教师可以针对一些人对残疾人进行嘲笑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换位体验,让他们思考:如果自己是残疾人会是怎样的心情?在换位体验和思考中,学生认识到对残疾人的嘲笑是不对的,要主动帮助残疾人,学会正确对待残疾人。

五、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第2篇

作为从传统教育模式走出来的中国现代教育家,舒新城身上有一种现代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忧患意识,这激发了他反思这一时期中学教育转变的历程。首先,体现在他对戊戌维新后中国近三十年中学教育改革的认识上。戊戌维新后三十年间,中国社会形态从晚清封建帝国转变成为中华民国,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历程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也鲜明反映在中学教育改革的历程中。舒氏作为这一教育改革过程的实践者,对这一变化历程的整体认识尤为深刻。他把这三十年间中学教育改革历程划分为八个时期,“第一期为中学启蒙期,第二期为建立学制统系期,第三期为清代教育积极进行期,第四期为文实分科期,第五期为民国教育革新期,第六期为添设二部注重职业教育期,第七期为三三制期,第八期为四二制期。”[1]他的这种划分方法,是运用当时流行的进化史观来认识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结果。其次,舒新城对每个时期中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作了概述。启蒙期(1896-1902年),虽传统书院仍占大多数,但这一时期由书院改办而成的中学也零星出现了,而且,“中学学制上的系统与学校中的地位并经确定了。”[2]这为以后中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根基。建立学制统系期(1902-1903年),学制抄袭自日本,但系统的学制未曾实行过。清代教育积极发展时期(1903-1908年),主要表现在“癸卯学制”的颁布和实施上。他说:“此时的中学不独在理论的学制系统上有确定之位置;因科举递减,各府书院改为中学,在实际上,中学亦定了不拔的基础。”[3]关于文实分科时期(1908-1911年),他客观地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学改革的优缺点,“此期最重要的意义,在使中学教育倾重于适应个性———但实行者甚少。”[4]民国教育革新期(1911-1917年),他认为最主要的变化为把中学年限由5年改为4年,而且订立了女子中学规章,这树立了男女教育平等的观念。注重职业教育时期(1917-1921年),他总结了其中学教育的三个特点,即开始注重职业教育、分科选科、女子中学教育,实用主义色彩浓重。三三制期(1922-1925年)和四二制期(1925-1926年),他认为这主要是根据中学教育的年限划分的。这一时期的中学教育开始分为初中、高中两个阶段。最初,初、高中各三年,即三三制;但后来变更为初中四年,高中两年,即四二制。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舒新城对中国近现代转型期的中学教育的整体认识有几个特点:第一,他对近现代转型时期的中学教育的认识是以当时流行的进化史观为依据的。这一方面当然是受当时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另一方面更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积极学习西方的热情。第二,舒氏发现近代中学教育改革,经历了由最初的效法日本到德国,再到美国的转型历程。在这一转型背后,蕴涵着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即在中国近现代,特别是后,中国的文化教育活动都是“对‘救亡’(经世、救国、救民)的关注,‘现实功利’压倒了对‘知识、学术、真理’本身的关注。”[5]舒氏的这种认识实际上反映了近现代转型时期的中学教育改革由最初的间接引进西方教育(以日本为中间媒介)到后来直接引进的转变,而且,在引进中更加注重实用和现实价值。

二、论中学学制和中学课程的改革

舒新城有着十几年的中学教育实践经验,这为他充分认识中国近现代中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感性经验;作为一名教育家,他又善于从理论高度去总结中学学制与中学课程改革的经验。

(一)关于中学学制改革

1921年7月,舒新城被聘为上海吴淞公学中学部主任。此后,他应邀到京、津、宁三处的一些重点中学,如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南开学校中学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江苏省立一中等参观调研考察,在这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他写成了《中学学制问题》一文。此文开篇指出了现行中学学制(即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年限过短、第一年课程与高小第三年课程重复、课程规定机械化等。然而,他认为,“学校设立于社会之中,一切设施,均与社会需要有极密切关系”[6],教育应当服务于社会现实的需要,因此,他“主张升学预备与职业教育双方兼顾。”[7]他还指出,这种教育改革还可以从中学生个性特点和社会现实需要两方面来看,“儿童至青年期,个性之差别渐显,个人之需要渐异,有偏长于艺术者,有偏长于数理者,有偏长于其他各种科学者,有宜深造者,有宜浅就者。学生因个人家境之关系,有毕业后须升学者,有毕业后即须谋生者。”[8]针对以上问题,舒新城提出了具体的中学学制改革构想:第一,根据各个学科和教材的程度,划分为若干学分,每一学科划分为甲、乙、丙等十学程;第二,实行学级编制,即以学生学习程度不同划分不同等级,以每一科相同学程学生为一组,学生学级升降标准,以对于某一科某学程之学分能否合格为主,不牵涉其他各科;第三,学生某种科目,应在某组受课,经教员考查学业成绩后加以审定。考察、审定办法是由教员组成委员会议定;第四,学生所修学科,分为必修科、选修科与分科。必修科学生均须修学,分科共分文、理、商、师范四系。每个学生修业期限定在五年,但允许修满四年并修满学分学生提前毕业。五年不能毕业者,也允许延长修业一年。

(二)关于中学课程改革

关于中学课程改革的建议构想,也是建立在他对京、津、宁三处的一些重点中学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得出的。他利用当时引进的西方统计法和对比方法,综合考察了各个学校的中学课程的共性,1922年写出了《中学校课程的研究》这篇长文。他在对比各个学校中学课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时我国中学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在课程设置上,中学分科必修科占比重低,普通科必修科占比重高;共同选修课占比重低,分科选修课比重高;师范必修科比重高,选修课比重低;第二,各科教授时数以英文为最多,中文次之。针对以上问题,他提出了中学课程改革的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一般原则为四点,即,课程是达教育目的之一种方法;课程是随着教育变迁而变迁的;课程的内容与适合现代生活之中要具有打破现实生活的精神;课程应具有达到教育目的的简捷性。[9]特殊原则为六点,即:中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兼顾普通文化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也应当两方兼顾到;中学学生身心发育正盛,思想变迁甚速,课程科目应有选科以应其需要;中学学生活动力强,课程材料宜选择与日常生活切近者,使与环境多有接触;中学学生感情特盛,课程的科目宜多,方面宜广,以丰富其生活而使之社会化;中学教育非以研究纯粹科学为目的,课程材料的排列宜多心理的少论理的;中等教育应注重学生自动,故授课时间每周最多不得过三十小时。[10]在上述中学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指导下,他设计了一套中学各级课程表,如初级中学普通课程表、幼稚师范课程表、高级中学师范课程表、文科预备课程表、理科预备课程表、农科预备课程表、商科预备课程表等。总之,从他对中学学制和课程的设置上可以看出一个特点,他主张把升学预备与职业教育双方都兼顾起来,但其重心还是在职业教育上。他之所以有这种重心偏向,正如有学者所说:“舒新城在中学教育中强调职业训练,一方面,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有感于中学生失业问题的严重。”[11]

第3篇

一、引入数学思想,开发创造性思维

中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理论及其数学知识的概念。除此之外,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数字、数量与形体、形状互相结合的思想,从而开拓数形结合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遇到难题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比如,在讲勾股定理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中自行车架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勾股定理中数与形的联系,这很明显会让学生理解数学题的意义。

二、体会数学思想,构建数学学习的模型

中学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由比较抽象和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的知识,在构建数学模型的同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会开发内在空间想象能力及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巩固数学思想,加强自身的反思

第4篇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调整学生心理灵活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溶于学生学习、生活中。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可以使学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调整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培养正确学习、生活态度

中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正确舆论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一些特殊心理活动现象,有些就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之一就是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那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概括起来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主观因素。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中学生时期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但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

第二,客观因素。错误的舆论氛围、家庭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认知障碍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再者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也有一些不尽人如意的方面使中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我们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真心爱护学生使学生从对立面走过来其次注重事实,耐心劝导学生改正错误最后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社会实事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本科的重要性。这样有了学习积极性就有了学好思想政治的强大保障。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一)活用教材,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可以把选“例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把课本中学生感兴趣的小资料拿来让学生们讨论,教师再结合课本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由于所学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就会发挥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的教学也将事半功倍。

(二)巧设活动,把学习教材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没有创造性地学习。教材中甚至有意无意地压制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这样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不但吃力不讨好,学生也会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拿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讨。教师最后进行学术总结。这样思想政治使他们有了一种能够分析时事的能力。有了这种成就感学生会在心理上感到学习思想政治使他们更有思想更加成熟,符合了处于青春期心理。以后他们会自己找时事来分析,查课本、找资料进而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样既可以深一层提高教学效果又可以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帮助。

总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从讲台上走下来,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根本上扭转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局面,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通过学习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在《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们一直强调通过反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在教育当中同样适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活动:

(一)个体反思。“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学习日记,想想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学习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教师的试卷讲评,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第5篇

一、利用教材,贴近生活

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了众多的情感因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结论,主动去求索,使其在教材理论的指导下,用自己亲身实践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并将它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编写教学案例,进行思想教育。此外,教师在讲解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还应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并且学会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或用自己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例如,在探究“人不能选择父母”一课时,应引导学生认识“父母赋予我们太多,我们要应该孝敬父母”,教师在备课中,分析教材蕴含的德育情感,以“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对我们的爱―――孝敬他们”为其内部情感联系。要把握这种条理清晰的情感思路,引导学生知道怎样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观点的理解,也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创设情景 ,联系生活

当代初中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与见识,对社会关系有很强的理解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更多的情境,是知识生活化。例如,在教学“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这一主题后,我设计了“集思广益”的活动,向学生提供了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校外遭人勒索、网友约见等情境,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在教学“法律助我成长”时,我设计了“请你当法官”活动,提供教室安装摄像头、在书店买了劣质图书、社区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案例,让学生通过有争议的合作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

三、亲身体验实践,延伸课堂学习活动

第6篇

关键词: 中学思想政治课 基础知识 启发式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的新时期,要求整个国家的教育与之相适应。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继续获得新知识,善于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的科学思维能力。我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马列主义、思想的基础知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是中学政治课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要认真学习哲学,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学生的能力培养要建立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能力的发展表现于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要结合变化的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不断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办法。例如以下思考题:从2010年2月1日起,全国首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的地方性法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不利于收集、提供、制作、或者传播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信息,不得实施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如何理解和做到上述规定的要求?此题是一道文字材料型题目,要求指导学生回答“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回答出“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体现尊重各民族的,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宣传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大成就,与影响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应用理论观点,结合我国政治生活的现实情况,分析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时政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权利义务。

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根本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主动地通过自己的思索接受知识,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就需要借助提问进行引导。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启发式教学就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分解问题,有步骤地在各部分讲述时提出小问题,以此统领一个部分的讲述与学生的思考,科学地引导学生思维,并训练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达到使学生努力汲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形成一条科学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索合理而有效。例如以下思考题:“自2012年1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是什么?”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3.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了解了国家发展战略意图,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的能力。此外,培养自学能力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能力的根本,它通过已经理解记忆的知识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钻研、刻苦努力,自觉探索,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包括熟练地使用各种工具书,查找资料,阅读,做笔记能力等。

第7篇

1.有利于提高解题能力

化归方法是指导学生解题的指路明灯,“转化”是探寻解题思路的主要手段。从现代数学方法论的研究可以看出:数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作是不断“造模式,用模式”的历史。所谓模式就是“已经建立了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数学模型”,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等。实际上一切数学概念、公式、数学理论体系以及由数学概念与符号刻画出来的某个系统的关系结构,如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所说的“早已解决的问题”、“辅助问题”“可资模仿的正式模式”等都可称为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式,就结果而言是“造模式”;用数学理论解题,就结果而言是“用模式”。化归思想方法的教学,即为学生展现了“造模式”的过程,又为学生提供了“用模式”的途径。具体地说,化归思想方法教学为学生解题提供了方法和手段,通过解题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各种化归策略在解题中的灵活应用,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2.有利于促进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

奥苏贝尔认为,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己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己有知识结构中去的过程。加涅同样认为,在教授新知识前,首先必须激活学习者头脑中相关的已有知识。可见学习过程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扩大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现代学习理论中的认知同化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学习,如果原认知结构中的某些观念与新知识具有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可根据新旧知识的逻辑关系,把原有的认知结构主动地与新知识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作用的方式主要是“同化”或者“顺应”。如果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以化归思想为指导,着眼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不仅有利于新知识的领悟,而且有利于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系统,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化归思想作为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它不仅贯穿教材始终,而且统帅着众多思想方法,对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有着重要作用。运用化归方法对逐章逐节学得的知识进行消化、提炼、整理,就可得到系统的知识结构,将零星的知识编织成一张有序的、主次分明的知识网络,收到易懂、易记、易用的效果。

二、 化归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原则

1.化隐为显原则

中学数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归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方法与具体的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协同发展。由于化归思想方法是具体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很难找到外在的固定的形式,教材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哪些问题的解决要用化归的思想方法。因此,进行化归思想方法教学时必须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把隐藏于知识背后的化归思想方法显示出来,使之明朗化,这样才能通过具体知识的传授过程达到化归思想方法教学之目的。

2.螺旋上升原则

学生对化归思想方法的认识是在反复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也必须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上升过程。不同知识阶段的再现,对化归思想方法教学有不同的要求。

3.启发诱导原则

教师在进行化归思想方法教学时,启发诱导应当能够激起学生紧张、活泼的智力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启发只有在切合学生实际时才可能避免盲目性,只有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启发才可能是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在权威式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真理代言人和学术权威,学生很难真正做到自由地、充分地提问和思考。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将自己当做人格上与之完全平等的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才可能真正地被调动起来。

三、 化归思想的具体教学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结构

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完整的知识结构是掌握化归的基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数学优等生与差生区分的第一标准就是基础知识及知识结构掌握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定理、性质、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的过程,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也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数学基本技能也是在这个过程学习和发展的,数学的各种能力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的。

只有学生的基本功过硬,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充分展现它们的活力。此外,要在平时教学中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例如做好单元小结,其中画知识结构图或总结知识列表是完善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板块化的有效方法之一,还可以通过表格或网络图使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依存关系一目了然,为问题转化提供了准确的路径。

2.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体现化归思想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指出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机会,从多种观点中识别关键概念,由此促进学习者对真实活动过程复杂性的鉴赏力,以及形成学习者在根据独特的生活活动情境中发现应对问题方式时的灵活性。因此在化归思想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置好问题情境,给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的空间,从不同角度展示出问题的共性,发现总结规律,体会化归思想的实质。

第8篇

小组合作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对学生的政治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多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其切实提高中学政治教学效率。那么,具体来说,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遵循什么策略呢?

(一)合理分组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而言,分组是最首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说,是否科学分组决定着学生是否可以高效地完成小组合组学习。那么如何合理分组呢?我们可以由以下几种分组方式:按成绩划分小组、按座位划分小组、自由结合。当然,最常见的是按照座位划分小组,一般都是选择这种方式。当然,按座位划分小组便于小组间活动,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有的小组都是学困生,有的小组都是优等生。所以,合理的分组方式是按照成绩分组,将每个小组中至少安排一名优等生和一名学困生,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划分方法来分组,保证小组间的竞争是公正、公平的。此外,教师还应考虑分组须具有相对稳定、适时变动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活动的效率在于小组的合作,而合作的默契需要时间的磨合。随意而不稳定的分组不利于学生间的磨合,但是完全固定不变的分组又会减弱交流对象的新鲜感,同样会影响小组活动的效率。因此,教师要尽量做到合理分配,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不合理的分组,应适当调整。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讨论话题及不同的活动形式临时改变分组方式。

(二)合理分工

小组内的学生个性不同,学习成绩不同,优劣势不同,所以在分配任务的时候,也应该按照这些因素合理分工。很多时候,面对一项学习任务,是小组长分配任务,随意分配某个人做某个环节的工作,但是这样的随意性不利于学生发扬优势,避免劣势。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合作的时候,要告诉学生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合理分工,什么样的学生做什么样的任务,担任什么样的角色,确保人人都能参与小组活动,人人都能从小组活动中获得成长,发挥自身功效。

(三)精心设计任务,促进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之前,都会有一定的学习任务分配下去。而这任务,大大影响着学生合作的效率与积极性。比如,我们在教学之后,设计一些社会调查的任务,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积极互动,通过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来积极学习,深化课堂知识,培养思考与思维的能力。而一些简单的任务或者问题,就无需进行小组合作,只需要让学生自己思考,或者同桌之间交流即可,因为小组合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过程,简单的问题反而会使繁琐的小组合作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教师要及时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过程

小组合作虽然是学生的合作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但是并非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完全脱离了教师的视野。学生是未成年人,包括自制力、组织能力等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存在欠缺,如果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就可能会变得无序、无效。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虽“放手”,却要在放手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合作过程,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予以监控,并在适当的机会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对学生的合作过程加以规范,对其合作内容加以引导,对其交流环节加以调控,通过自己的关注与引导,使学生的合作过程变得更为规范,更为高效。当然,引导并非越俎代庖,教师不可以对小组合作指手画脚,要尽量让小组内的成员自己去主动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