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28 10:42: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师就业工作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领域,越来越多的建模、渲染以及工程软件(如Alias、Rhino、3DMax、Vray、Keyshot、UG、Pro-E)被开发研制,但这些软件都没有反馈和交互的功能,建模过程中学生无法体会到模型体量感及不同材质硬质和特性的区别。虚拟模型制作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几何变形方法,主要使用自由曲线、曲面等数学描述方法,用户需要较深的数学背景知识才能控制局部变形所需的操作,目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领域;另一种是基于材料切除方法的虚拟模型制作技术,用户通过“雕刻”体素模型来产生所需的变形效果,主要用于数控加工仿真过程中[6]。西北工业大学的闫锋欣等人提出了基于QT的虚拟油泥模型系统(VCMS)[7],以虚拟油泥造型方法为研究对象,研究虚拟油泥造型方法中的实时力反馈交互技术和造型控制机理,建立了一种新的虚拟反馈力仿真计算模型,讨论了并行计算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曲面品质分析方法在虚拟油泥造型过程中的应用,完成了一套带实时力反馈交互技术的虚拟油泥造型原型系统。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模型制作教学的虚拟模型制作系统(VMMS),简化了原型系统的图形显示功能和力觉渲染效果,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虚拟模型制作系统成本更低、更易上手,功能简化更加适合实际的教学需要。
二、虚拟模型制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模型制作课程可以训练学生多向性、多维性的思维能力。本文将虚拟模型制作系统引入实际教学,分别通过传统方法和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方法制作模型,采集数据以验证VMMS应用效果。课程实践教学在工业设计系大三学生中展开,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大多数基础课和专业课,有良好的专业基础,能较熟练掌握专业软件应用,操作虚拟模型制作系统同时,可以直观体验该系统与传统制作流程的区别和特色。学生一共有40人,分8组,每组5人。8个组选择同一设计题目———多功能储物柜,要求从设计构思、草图、电脑建模、模型制作(分为传统模型制作和虚拟模型制作体验两个阶段分别展开)等各个流程展开设计任务。任意抽选4个组进行传统手工模型制作,另外4个组采用虚拟模型制作系统进行虚拟模型制作。设计调查问卷,对8个组成员分别进行传统模型制作和虚拟模型制作的使用特点调查,通过数据整理、对比得出传统模型制作和虚拟模型制作的各自优缺点。该课程学时数为32课时,对于传统手工模型制作来讲,时间紧任务重,故选择设计难度一般的题目。课程设计任务可以分解为以下八个部分:一是明确设计要求,本课题要求每组设计并制作一款多功能储物柜,随机抽取4个组进行手工模型制作,另外4个组使用VMMS系统进行虚拟模型制作。二是确认工作条件,比如根据组员各自特点进行分工协作,各组分配设计资源(模型制作材料、工具、仪器等)。三是产品形态、尺寸、材质等设计标准输入。四是产品调研、市场定位、概念设计。五是草图应用、方案讨论。六是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阶段,方案建模、渲染。七是传统模型制作。八是虚拟模型制作系统验证。
三、贯穿整个工业设计流程的课程实践教学
1.概念设计阶段注重设计创意的表达
根据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本课程进度安排为:概念设计阶段两次课,8学时(每次课4学时)。方案构思阶段通过徒手绘图来表达设计意念,结合对模型的观察理解,分阶段、有步骤地要求学生针对不同要素,以绘图方式表达,在绘图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和谐、均衡、统一等审美标准,为审美能力、设计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4]。概念设计阶段主要考察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现能力,将绘图作为思维训练的台阶,借以激发学生草图创作的积极性和空间想象力。指导教师通过设计样稿与学生进行创意及理念交流,推敲形式与色彩的情感表现,考虑各种材料的表现力、尺寸与比例、形态与体积、设想模型的整体效果等,并针对设计意念与效果图,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2.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可大幅度提升表现效果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阶段两次课,8学时。该阶段主要考察学生使用专业软件进行电脑效果图创作的能力。草图方案确定之后,根据设计方案,学生使用设计软件建立计算机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的创建,学生深入推敲方案构思,将多方案体块模型进行比较,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改善思维定势,并通过改变模型体块关系,发现并产生新的构想,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传统模型制作可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传统手工模型制作阶段四次课,16学时。该阶段主要考察学生手工动手操作能力。对于传统模型制作来讲,材料的选择对于方案视觉表现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8]。为了追求逼真实用的效果,要求选用木工板、模型板、胶合板、有机玻璃等多种材质制作产品模型,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模型制作前,学生需考察建筑材料市场、装饰材料市场,对于各种材料的应用范围、性能、规格、加工方法有最基本的了解。除此之外,一些废旧材料、工业生产边角料、日常生活用品等,只要是具有一定视觉效果,或在模型表现中有一定环保意义的材料都可以收集用来制作。学生在该阶段模型制作过程中积极发现新材料、新用途,对传统模型制作有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
4.虚拟系统可以更加高效地辅助完成模型制作
虚拟模型制作阶段四次课,16学时。该阶段是本课程的最大创新之处。虚拟模型制作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为MSVC2005,图形核心库为OpenInventor,用户界面使用Qt应用程序框架,触觉反馈力的计算使用OpenHaptics函数库。同时,由于OpenInventor是基于OpenGL开发的,因而使虚拟模型制作系统也具有很好的硬件兼容性和跨平台运行能力。与传统的模型制作相比,虚拟模型制作操作过程周期短、费用低。在虚拟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实时感知的触觉反馈力大小来控制模型制作过程中材料的刮削量。通过虚拟模型制作系统的使用,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方案材质、视觉感受等设计元素的把握,提高学生对方案进行深化理解的能力,通过事先的参数设定,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反馈力度,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各种材料的硬度、加工性能等信息,不用购买每一种材料,就能够非常方便地考察各种材料软硬度、工艺性、成形性等特征的差异性,同时也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感性的素材。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还可以充分利用模型的实体性和三维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相比传统模式,新模式模型制作效率更加显著
课程结束,对所有8组学生针对传统模型制作和虚拟模型制作做了问卷调查。传统模型制作组的同学认为,手工模型制作操作容易,工具简单,材料便宜而且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任何材料应用到自己的方案中,自由发挥余地大,在模型制作过程中依然可以根据突发的灵感来修改模型,而且模型细节部分和表面处理起来相对容易,最终模型也很直观、一目了然;缺点是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较恶劣,制作周期较长,中间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扰而停滞,操作过程中某些环节容易受伤,安全性较差。虚拟模型制作组的同学认为,使用VMMS系统进行模型制作能极大的提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模型制作周期较短,工作环境好,劳动强度小;但是设备相对昂贵,能得到上机操作的时间有限,故短时间内对软件命令掌握不够熟练,致使最终模型制作的精度一般。相信经过较长时间的软件培训之后,能够制作出高精度的虚拟模型。两个组别的同学意见经过整理,归纳见表1所示。经过传统模型制作组和虚拟模型制作组同学交流后,发放调查问卷,就创意表现性、评估性、易操作性、效率性、节省材料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打分量化分析。以5分制为例,5分表示该项性能非常好,4分为好,3分为一般,2分为较差,1分为差。发放调查问卷40份,收回40份,均为有效问卷。详细数据见表2。
我们现在的“工作室制”其实是由学徒制演变而来的,我们传统的学徒制是师傅带徒弟,学成后出师另谋出路,而将“工作室制”引入职校将师生关系演化师徒关系是职业技能教育的升华,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欧美国家的设计类专业采用真实训练项目、实际生产设备操作、实际工作环境教学的“教学工厂”式实训基地,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目前,我国高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各高职院校火热开展,但是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整体的理论和实践框架不完善,虽然政策上鼓励教育改革但是至今也没有高职院校对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具体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现有的相关高职院校的工作室制也属于初步的探索阶段。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现状
德国包豪斯学院成立,开创了设计教育的先河,其“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理念至今都深深地影响着设计教育界。在欧洲院校的设计专业教学基本上都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将企业实际项目融入课堂教学,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室设备齐全并有专业教师与熟练的技术人员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指导并解答设计过程中的疑问。
虽然现代设计教育继承了包豪斯的理论体系,但在各国有不同的做法,大多数欧洲职业院校在实践性教学中直接引用企业实际生产设计案例项目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种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对高职教育是非常有效的促进,学生反映良好。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也纷纷模仿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但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经验。
二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特色
1教学模式的创新点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短时提高学生的一些专业技能,但是在知识体系培养上不够系统,在此基础上,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将基础知识通过项目训练得到提升,使学生在实践项目的训练中提高专业技能,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实物的形式体现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1)丰富教学资源库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使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的设计案例在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的双重指导下,将目前设计行业的新资讯新形式引进课堂,有利于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和新形式的掌握。在工作室中,专业课教师引导和组织整个教学,将校内外教学资源整合,让整个教学过程充实而完整,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让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社会行业发展同步。
(2)师生设计能力和专业知识共同提升
师生?c企业共同协作,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及教师的业务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与特长,进行重点培养。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也逐渐得到提升,让学生感觉充实而又自信。在工作室制项目教学中,对于合作项目,教师也能接触到最新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准确把握设计发展动态,实现教学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样对于师生是一个双赢的状态。
三 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方法
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总体设计思路应为:
(1)修订教学大纲,调整课时安排,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调整以适应工作室制教学;(2)将企业项目、客户需求按照教学目标,经过筛选后作为教学项目进行教学设计;(3)按照企业部门的设置形式,设置工作室的部门配置,分配工作室内部部门的岗位职责,配备工作室部门所需要的软硬件;(4)结合企业项目将设计知识分解渗透到各个环节;(5)完成企业项目设计后,做效果评估。
1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的实施过程:
(1)理论知识
老师需要提前将基本的理论知识、设计方在项目设计之前进行集体讲授,这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也是从事专业工作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这一阶段学生的目的就是掌握相关设计理论知识,了解职业要求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准备。
(2)准备阶段
设计专业是工程与艺术结合的行业,工作室制教学主要是为了提升在学生在创新、创意方面得到较多的锻炼的教学模式。工作室实行双向选择,学生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加入对应的设计专业工作室,负责工作室的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通过创新设计能力测试对学生进行选择。
(3)教学实施
设计工作室对外直接承接校企合作单位的项目设计任务,聘请企业指导老师共同讨论设计方案,指导设计任务,根据教学安排选择设计项目,并把项目列入实训教学计划。专业教师根据项目时间分配设计任务:按照企业部门设置工作室的部门,将学生分组编人各个部门,将设计任务分解非配每个部门,部门负责人负责项目实施中不同的任务和阶段。
(4)确定设计方案
设计项目确定后,指导老师下发项目任务,指导学生收集设计资料整理设计资料,构思设计初步方案,由学生拿出多个方案,经小组讨论和老师指导后确认最后的设计方案。
(5)设计方案实施
设计方案完成后即开始实施,这个时候后期的设计服务也是学生学习长知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如涉及工程施工的问题,是需要到现场解决问题的,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习处理设计问题与工程现场的协调,是灵活变通的能力,这对于常年在课堂教学的老师来说也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6)考核阶段
设计最终完成后,学生的考核主要由企业指导老师和专业教师按照客户需求与现代设计理念,对学生实际的教学成果进行检验考核评分。考核标准侧重于考察学生对设计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在设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管理模式
工作室制教学是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的,工作室就是模仿企业的机构设置和岗位要求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在工作室制教学管理中主要考虑的问题如下:
(1)负责人分工设计
工作室制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明确的是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宏观把控,参与工作室组织管理分工,科学合理的分配是整个设计任务合理推进的重要保障。根据学生的特点分配到适合的部门也是保障整个工作室高效运转的保障。
(2)工作室的空间布局
根据设计行业的需要空间布局,根据任务需要设置办公区,如方案区,效果图区,施工图区等等,主要是为了业务衔接和沟通。
【关键词】工作分析;民办高校;教师;激励
近些年,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些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实力和水平超过了部分公办的二本院校。他们所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无论是从考虑问题的思维视角还是从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来看,都毫不逊于国内部分公办的二本高校。民办高校为何能在短期内取得令人瞩目的教学成就?我们在反思民办高校的成功经验后发现,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广大优秀教师的辛勤付出,也正因为有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才有了民办高校如日中天的发展。不过,民办高校当下这种快速的发展态势究竟能保持多久?我想,现议还为时太早。因为民办高校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尤其从民办高校的内部环境来看,民办高校的教师激励问题成为其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从工作分析的视角入手,选取民办高校教师激励问题作为研究范畴显得尤为重要,以期为民办高校的持久、稳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相关概念
1.工作分析。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视域来看,工作分析是指工作分析人员为了实现组织某一特定的目的,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构成工作岗位的职责、任务、内容等做出规范性的说明与描述,以服务于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和组织规划,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他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的一种管理活动。工作分析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石,它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力资源规划变得更科学、更有效,使招聘变得有章可循,人与工作之间实现完美匹配,可以减少培训成本提升培训效果,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可以使员工的薪酬体现更加合理、完善,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在满足大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改革计划教育体制模式和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方面贡献巨大。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方面作用显著,但是民办高校并没有摆脱社会民众的轻视和嘲讽,甚至有些民办高校的老师在提到自身的社会地位时,他们都觉得与公办的大学相比难以启齿。我们想问,为什么民办高校内外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民办高校的认知会是如此的雷同?关键问题在于这些人不明确民办高校的基本内涵。所谓民办高校是指政府机关、国家企事业组织之外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自筹经费,依据国家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高等学校设置标准,面向社会实施的高等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它与国家公办高校相比,其在办学主体、资金筹集渠道和设置标准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民办高校当前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不过从总体上看常见的有如下三种:一是国家批准独立建制的具有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民办院校;二是在公办高校中设立二级学院;三是国有的民办高校。
二、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现状分析
民办高校教师作为其内涵建设的中坚力量,由于年轻、需求多样化,物质需求占主导,职业稳定性差的特征,因此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措施,满足民办高校教师的物质需求,减少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不安全感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可是,个别民办高校的领导为追求“好、大、喜、公”的工作业绩,往往忽视教师这一作为天底下最让人尊敬的群体的尊严和需求。民办高校教师激励问题已成为制约民办高校持续稳健发展的不利因素。
1.激励措施比较单一。民办高校把教师作为“经济人”的联合体,认为他们只应当给予物质上的需求,这或许同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息息相关,也或许和民办高校对教师需求的不重视有关。有学校对教师的奖励仅限于每学期期末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等级给教师发放一定的货币性激励,还有学校会因教师学历上的提升发放一定的非货币性奖励。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比如精神激励、荣誉激励、参与激励、情感激励、培训激励等。还有学校的奖励并不是根据工作本身及教师的能力水平,而是依赖服务年资、隐形关系及档案户口的落实情况等进行发放,领导岗位和普通岗位之间的工资差距太大,这与工作分析的思想内涵相违背,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物质激励力度不够。民办高校的教师多数是25~35岁之间的年轻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正值物质需求旺盛的阶段,因为这一阶段正是年轻老师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时候,对于学校发放的微不足道的工资收入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此外,多数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成为问题,民办高校毕竟不同于公办院校的国家财政拨款,除去用于基础建设、教师工资和股东分红外,基本上所剩无几。因此,大多数民办学校没有足够的财力给教师发放物质奖励。没有物质奖励徒有华而不实的精神奖励和情感奖励也不能发挥实际功效。
3.职业稳定性比较差。民办高校教师不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师的“正规军”,处于社会的非主流群体中,随时面临着被解聘和不再续聘的危险。此外,有部分民办高校虽然也在住房、保险和福利方面开出了比较优惠的政策,但是要获取这些外在的随机性的福利待遇,可能会受到学校方方面面的规定和约束。比如,有的民办学校要求教师职员必须和学校签约10年的劳动合同,才能正式享受到如上提及的一些福利待遇,如果期间发生一些无法自主支配的意外事故,被迫中止合同,可能还得承担一笔不小的违约金并如数归还劳动合同存续期间校方所支付的一切保险费用及住房补贴费用。因此,民办高校每年会有大量的教师流动,职业稳定性太差影响了教师整体的数量和质量。
4.培训考核不很合理。培训作为民办高校对教师最大的福利,应据不同教师的工作、岗位和教学需要,并根据教师完成某一工作的个人特征,制定对应的培训内容,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以达到不同的培训效果。大多数民办高校仅在新教师入职前有一个岗前教师培训,之后随着工龄的增长和实践教学的需要所需的知识也与日俱增,亟需根据工作岗位的内容、任务和职责进行培训,但是这样的培训需求却并没有对应的培训机会。此外,绩效考核依据的并不是以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为考核准则,而是以某些人非公开的主观想法为考核标准,这势必违反工作分析对绩效考核的基本要求,不利于广大教师正常开展教学及科研工作。
三、基于工作分析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对策研究
民办高校教师作为学校持续稳健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激励他们成为民办高校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工作分析作为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依据工作分析的基本思想和价值理念建构民办高校的激励对策,不只可以让民办高校教师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与价值,还可以减少民办高校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机会成本,为民办高校的稳健快速持久发展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1.完善民办教师现有激励措施。根据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就需要。民办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最为鲜明的特色是年轻化,生存需要占支配性地位。因为民办高校教师多数是年轻人,沟通起来比较容易,同事之间的相处也比较融洽,因此关系需要并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加之民办高校教师正值谈婚论嫁、成家立业的时候,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顾及教授或副教授的职称评定。可见,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收入、福利和待遇,适当提高教师的课时费用,开设一些有偿的讲座、专题研讨会,给教师提供外出挂职锻炼的机会,对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颇为有用。为此,民办高校要对教师的岗位职责进行详尽的分析,成功地寻找出胜任某一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实现工作岗位要求与员工素质和能力的合理匹配,实现“适才适用,合理配置”的工作分析目标。不同的工作岗位的职责、内容,或者同一岗位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可以实施弹性的岗位、绩效工资制避免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应根据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考核结果,及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贡献增设一些情感奖励、荣誉奖励、培训奖励和晋升激励,从而充分激发在校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增加民办教师的职业稳定性。民办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虽然为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他们在目前还不属于高校教师的“正规军”,这主要缘于民办教师没有国家正式的事业编制,不能享受“五险一金”的福利待遇,有些学校虽然提供保险待遇,但是长期的劳动合同基本上可以终身禁锢一个人的发展空间。至于带薪休假、子女入学等其他福利待遇更是可望而不可得,这极大地增加了民办高效教师不稳定、不安全感。为此,许多老师不能把教育事业作为自身终身奋斗的事业。因此,部分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可以尝试施行“公注民办”的办学政策,先前为那些愿意为教育事业献身,愿意扎根民办高校所在地的教师解决编制问题,为他们提供评职、评优和晋升的机会,保障教师的基本工资收入水平,提供“五险一金”待遇及外出旅游、出国晋升等机会,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生活、工作顾虑,以良好的环境、人性化的制度和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留住人才。
3.改进民办学校培训考核体系。完善的培训是对员工最大的爱,应理清工作岗位的职责、内容,觅寻民办教师的个人特质,把岗位与对人员要求结合起来,根据民办教师不同的工作要求,结合民办教师的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达成适应岗位要求的培训效果。新教师入职前要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以尽快适应大学教师这一特殊的角色,新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以结对子的形式帮扶新教师,着力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此外,要将教师的考核纳入常态化管理,明确考核不只是为了监督老师,而是以考核作为评估手段,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和以评促管的实效。民办高校应改革考核的内容与形式,杜绝考核过程中随意性的、人为性的因素,根据工作的内容、任务、职责和效果,尽量克服考核过程中的同工不同酬现象。
总之,民办高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同的民办院校面临的组织内外环境各不相同,民办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要防范因教师激励问题影响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正常展开。教师激励问题关乎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还是早日解决教师激励问题,别因小失大耽误了学校发展的大好时机。
参 考 文 献
[1]萧鸣政.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一、前言
政工师就是企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企业管理中起着沟通协调的作用,对企业的组织管理和文化建设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观念也不断的发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政工师做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理方案,以引领员工思想政治朝着正确进步的方向发展,进而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国有企业中政工师的角色定位及作用进行了分析。
二、政工师角色定位的特点
1.国有企业的政工师在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把经济效益作为中心,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以创造效益为前提。这就是它的从属性特征。
2.政工师的工作对象是企业中的每个员工,以个性化解决主要问题,用倾向性解决普遍问题,在特殊的情况下,政工师要灵活的变换角色,学会接受大家的建议或者批评,以不断的进步。这就是它的交互性特征。
3.政工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挑战性、创造性,是国有企业员工团结一致、和谐共处的保障,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工师与国有企业的成长紧密相连。这就是它的隐蔽性特征。
三、政工师应该遵守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
政工师要融入基层,了解基层员工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且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员工实现思想觉悟的提高和道德素质的提升,最终实现职工和企业同进步的目标。
2.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在工作的最重要的位置
政工师在工作过程中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上的困难,也关心他们生活上的困难,竭尽全力保障企业职工的利益,这样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提高。
四、政工师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角色分析
1.沟通协调者
当企业职工内部出现矛盾或者误会时,政工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协调,和矛盾双方进行沟通,进行心理疏导,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矛盾。政工师就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沟通协调者,时刻为加强企业凝聚力而努力着。
2.组织管理者
政工师要时刻保持学习,深入理解现代组织管理学等相关知识,使自身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不断的提升,要帮助企业开展组织管理工作。
3.幕后默默无闻的服务者
政工师的工作业绩很难计算,尤其是在企业经济利润逐年递增的情况下,政工师的工作贡献很难衡量,相对比较隐蔽,他们在工作中默默的付出,他们是企业的幕后服务者,默默奉献,但是他们对企业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的工作努力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为企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政工师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维护国企员工的合法权益
政工师在工作过程中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上的困难,也关心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学会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加强员工的维权意识,鼓励其采用合法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竭尽全力保障企业职工的利益,这样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提高。
2.对国企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起着指导作用
政工师的工作内容是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员工的思想起着指导的作用,对企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工师要时刻注意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
3.引领着企业的文化建设
政工师引导着企业的文化建设,为了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政工师们精心策划、认真研究,使企业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增进了企业的文化氛围,员工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也为企业带来了无尽的社会效益。
4.政工师能够引导企业建立学习型企业
政工师要进行合理的学习定位,收集学习型企业建立中容易遇到的难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也要注重观察员工的思想动态,不断的引导员工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建立学习型企业而努力。
六、结语
总之,政工师是国有企业中的沟通协调者、组织管理者、幕后默默无闻的服务者,是企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企业管理中起着沟通协调的作用,对企业的组织管理和文化建设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习型企业的建立。因此,作为政工师,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作用,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
各位委员、同志们:
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有关报告,这是本届人大常委会的第一次专题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非常重视,从2月份开始就成立调研小组,制订调研方案,深入地开展调研工作。纵观整个调研过程,有三个特点:一是调研内容具有广泛性。既有职业院校,也有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职工培训,既涉及到职业教育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也具体涉及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和培养模式等;二是调研对象具有代表性。调研组先后赴缙云、云和、景宁、遂昌、松阳等地,走访了10多所学校和5家企业,原创:从而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出我市职业教育的不同层面的基本状况;三是调研手段具有多样性。调研采取听取工作报告、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多种形式,并赴发达地区考察,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可以说,这次调研工作深入、细致、扎实,不仅为本次会议审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为以后常委会的调研工作做出了示范。
应该说,撤地设市以来,我市的职业教育发展总体是良好的。无论是政府的工作报告、人大的调研报告,还是各位委员和同志们的审议发言,对取得的成绩都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当然,我市的职业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既有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投入不足等“硬件”方面的问题,也有办学理念陈旧、管理方式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等“软件”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现有的教育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刚才各位委员和同志们在审议中,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针对性强的建议意见,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本次会议通过的审议意见,结合大家在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整改落实工作,推动我市职业教育工作又快又好发展。
借此机会,我就职业教育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形成共识,切实增强抓好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三市并举”战略、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在实施“三市并举”战略中,特别是在我市快速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需要一大批掌握实用科技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技术工人和一线劳动者。我市水阁的工业图区逐步建成投产后,招工难的矛盾已逐步凸现出来。“民工荒”实质上是“技工荒”。这既给我市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看到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为增强我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些都有赖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必须加强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通过农民实用技能培训、通过化技校、农民夜校等途径,促进“农科教”结合,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谋生本领。对我市这样欠发达地区而言,现在多招一名职技校的学生,将来就能减少一个贫困户,增加一个小康家庭。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市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而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目前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一方面大量闲散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却招不到有用的技术人才,特别是技能型工人严重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把人口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发展现实的先进生产力,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社会稳定。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说普通高等教育是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为主,那么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主,两者之间只有方向不同,而没有贵贱之分。我们必须消除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的思想,树立只要有一技之长、受市场所欢迎的人都是人才的理念,要通过教育制度改革,让所有人都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让各种类型的人才都有用武之地。这次我们到深圳大芬村就充分地感受到这一点,那些画家、画工也许数理化功底并不深、学历并不高,但是他们却很有艺术天赋和经营头脑,这些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
总之,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教的观念,自觉把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我市职业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融公益性与产业性为一体,是教育体系中最富活力、最可深化改革的领域。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在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
要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进一步转变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在促进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政府要从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办学目标要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职业教育的自身规律,加快建立和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要强化政府的统筹管理职能,进一步统筹规划、统筹办学、统筹资源,对学校和专业的设置进行合理配置,通过资源整合把优势做强、把强势做优。要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或资助职业教育,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着力在提升内涵、办出特色上下功夫。职业教育本身与经济社会有着最紧密、最直接和最广泛的联系。要主动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坚持面向市场、贴近经济,深入研究市场需求。要以办企业的理念来办职业教育,切实搞好市场调查研究,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要按照就业需求配置教学资源,从本市最需要最紧缺的人才需求出发,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训和证书制度,使受训者达到“一证在手、一技在身”,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培养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尤其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培训,促进他们尽快地转产转业。
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院校的培养途径和教学方法,着力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就业率上下功夫。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由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向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由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向重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转变。要坚持育人为本,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要发挥优势,创造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主线,以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学科体系改革,鼓励各个学校形成各自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要切实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要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行持证上岗,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度,建立鉴定、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开展政工师、技工师职称评定工作。加强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标准的沟通与衔接,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考核。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推荐指导机制和信息交换平台,为广大职技校毕业生和经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牵线搭桥,提高实际就业率。
三、加强领导,齐心协力,不断开创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要切实把职业教育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市政府要象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职业教育,象抓经济工作那样抓职业教育。原创:要做好规划,制定措施,及时督查,及时研究解决制约和影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改进服务,为职业教育发展出谋划策,多办实事,真正形成支持、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要依法推进全市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发展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提高依法办学水平。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督导检查,整顿和规范办学秩序,坚决纠正各种违法违规现象,保障职业教育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要努力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完善职业教育的投入机制,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经费逐年增长。要重点支持骨干院校、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扶持农村职业教育,在加快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积极实施职业教育扶贫计划。要积极利用金融、税收、社会捐助和市场化的手段,筹措职业教育经费,改革职业教育收费制度,使收费更加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要完善职业教育管理办法,保障职业技术院校办学的自。
关键词:工作室;教学模式;技能培养
1.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概述
工作室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设计制作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包豪斯还与企业以及各界实践单位积极联系,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之后,就能够进入企业跟着教师进行实践研究,从实践中来提高自身的技能。这种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教学领域得到大家的认可,随即便在世界各国教学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驱动力是项目设计,其中起导向作用的是市场,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所以说,这是一种集教学、实践和研究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通过弱化传统教学形式,进而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将工作室作为自己的实习基地,可以参与到每一个实践环节中,针对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独特意见,从而展示学生自身的个性魅力和创造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其注重知识与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学特征更符合传媒策划专业的发展和需要。
2.工作室教学模式在传媒策划专业技能培养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提供了专业平台,这种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项目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他们提供实践题材,让学生能够在策划中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利用不同学科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策划技能。学生逐步脱离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自主学习,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具体的项目中遇到问题能够自己想办法解决,发现问题能够自己独立解决。工作室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
(2)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传媒策划专业技能人才要从事婚礼策划以及影视策划等创作工作,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开拓思维,需要丰富的文化艺术素养才能够使策划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厚度。策划专业人才需要有严谨的理性思维,掌握相关技术,同时还需要丰富的感性思维表现艺术,具备灵活的商业头脑,以促进市场运作,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工作室教学模式通过项目设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训,在项目设计中主要通过调查、信息收集以及实际分析、方案设计等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工作室教学模式中有作品展出经验交流环节,这一环节是工作室与外界的交流,传媒策划人员所策划的作品可以通过展出的方式实现与外界的交流,这一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对作品的探讨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对展出的作品进行评价,可以让他们看到别人的思维构想,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丰富其艺术想象力,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策划出更有个性特征的作品。
工作室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丰富学生的创作思维。传媒策划作为一项实践性技能要求极高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是教学的根本所在,其教学过程中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作品,可以大大增强传媒策划专业人才的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民办二级学院 学生 就业
一、引言
民办二级学院,就是“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迅猛发展,伴随而来的民办二级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有哪些困难?怎样才能提高就业率?本文就做好现阶段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学生的就业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二、当前影响民办二级学院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当前,民办二级学院学生就业难有多重因素,涉及到方方面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民办二级学院学生入校分数低,学习基础薄弱。4年的学习期间,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认识,没有学习热情,成绩不理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其次,部分学生对就业指导课不重视。他们认为上不上就业指导课无所谓,因而对有关求职就业的基本方法、技巧了解不多,有些同学甚至连简历都做不完整,更缺乏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以至于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因此在就业时很被动,不知所措。
第三,就业观念陈旧,毕业生普遍期望值过高。部分学生还没完全真正意识到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他们不仅挑剔岗位、地域,还希望得到较高的工资。有些学生甚至把进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唯一目标,而企业、社会、个体创业等岗位都不在自己选择之列,从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第四,心理素质不强,耐挫性弱。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如价值取向、个性特征、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在求职过程中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就业困难重重,容易产生抱怨、悲观和消极的思想,这给就业与管理工作也增加了难度。
2.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具有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不够,针对性的就业指导系统仍有待完善。二是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品牌效应不高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学校针对民办二级学院学生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不太理想。民办二级学院培养的人才不能能够完全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是否具有就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还是一个问题。
3.社会原因
民办二级学院毕业生跟本二毕业生比较起来,自身受到歧视,一些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不是从本单位实际需求出发,选人聘人缺少标准,片面追求高学历,见到本三学生就直接拒绝,从而影响了民办学生的就业,造成人为的人才浪费。此外,就业市场中还普遍存在性别歧视,制约女性就业。还有,很多单位在招聘人员时,社会及家人的就业观念影响着毕业生就业观,对于那些民办高校学生家长而言,由于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自然也希望孩子能找到一个收入较高又相对稳定的工作。这些观念无形中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必然加大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
1.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对于三本学生要想在求职时脱颖而出,首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提高同学的成绩。从刚入学就要一直坚持狠抓学风建设,要全面把脉每位同学的学习成绩,每个学期都要对上一学期的各门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及努力方向,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风建设打下基础,帮助有挂科同学通过考试,从而提高自身学习成绩。通过提高成绩和综合素质来促进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
2.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引导三本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通过媒体和社会舆论导向,让大学生清醒认识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的就业难度;通过近年来的就业形势分析,打破大学生们仍抱有的天之骄子的幻影,回归现实。在毕业生中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程序、就业技巧、就业观念等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上岗、后选岗的就业观念。
3.鼓励和引导三本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建功立业
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就业,到“非铁饭碗”的各种企业就业。摒弃“一个单位定终身”和“非行政事业单位不进”的传统就业观念,只有扎根于企业,与企业共发展、同进步,才能真正实现学有所用,使自身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学校还应鼓励三本采取多种形式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学生报考“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等,总之,民办二级学院应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千方百计地寻找就业机会以实现就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良好就业心态,缓解就业压力
鼓励大学生树立自信心、敢于竞争的勇气,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引导大学生勇敢面对就业逆境,化逆境为机遇和挑战。对学生着重加强耐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暗示来增强择业信心,战胜心理上的障碍,暗示他们要适当给自己一份耐心与宽容,选择与自己的实力相当的岗位。同时,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积极的心态,克服懒惰、依赖的消极心理,走出宿舍,多跑招聘会,增加就业的机率。尽早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消除就业焦虑,建立良好就业心态,缓解就业压力。引导大学生及时主动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相信自己,自觉地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科学进行择业心理辅导,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培养自己的择业竟争意识,积极主动地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5.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配置作用,加大高校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择业的力度,组织各类大型人才交流招聘会及日常人才集市,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何斌.激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主动性调查分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
[3]张景胜.论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当代教育论坛,2005,(5).
关键词: 民族地区普通高校 艺术设计专业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一、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艺术教育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培养艺术综合性人才的有效载体
我国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致力于培养艺术素养宽厚、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熟练、面向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设计教育快速而超常规的发展给设计教学、设计产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不少院校未将艺术设计实践纳入教学体系,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成为现代艺术高校的通病,这种问题在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尤为突出。
(二)传统课堂教学的授课形式需要改革
学生在沉闷的教室中没有艺术灵感,大部分的设计构思局限于参考资料的框架之内,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了思维,违背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宗旨。一方面,相当多的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偏僻,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其实践条件不高,造成实践教学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设计专业本身对实践条件要求很高,设计项目所需要的所有实践场所和设备必须是诸如实际工程、设计项目、模型或仿真软件等实际的东西。
二、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理论研究
(一)教学理论研究工作者为实践教学提供智力支持
各大高校针对中国的国情、设计艺术实践教学的自身规律及社会对设计艺术人才的需求,认真研究办学层次问题,并对每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面向的社会层面进行系统研究等。且在我国很多高校已经采用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院、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等。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的共同话语
在包豪斯的教育体制中,作坊(或者车间)是教学的主要场地和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技能技巧,通过实践提升设计产品化意识,推动艺术设计教学。
三、创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模式的构想
(一)明确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模式的目标
1.创新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这些年来在许多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正在尝试开展,以引入项目式教学推动过程式教学研究在很多高职院校进行试验及推广,工作室教学就是一个很好地把项目教学引入实际教学的一种教学改革方式,并从真正意义上弥补先基础后专业学习的僵化教学”[1]。根据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实践教学模式——工作室制模式。工作室制以专业为依托,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密切联系社会,了解市场规律,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得宝贵经验,提升设计能力,为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打开一个窗口,搭建一个平台。
2.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摆脱一味强调学生追求结果的应试教育模式,通过对课程体系中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容的研究,建构一种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合理的具有实战经验的师资结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新体系。
(二)创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模式实施方案
1.确立实践课程具体目标。“工作室制下的项目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拥有更多的自与更实际的教学作用”[2]。要有效实施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师生必须理解课程所包含的专业技能及所要达到的素质与能力要求,该实践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什么环节和位置,它解决岗位工作过程中哪一项或哪几项工作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让师生明确该实践课程的具体目标。
2.建立实践项目操作平台。成立与社会市场经济接轨的校内设计公司或工作室,直接参与市场大循环,捕捉和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并以此及时充实教学内容,更好地为张家界市的地方城镇建设、园林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旅游工艺品的设计、旅游地规划与设计等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子琳.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之工作室制度教学初探[J].高职教育,2012(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