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4 02:03: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顶岗实习工作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没有意识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有些学生在人际关系、工作纪律等方面有时存在问题而影响到实习工作。有的学生实习一段时间后,会发现顶岗实习与自己的理想有偏差,对顶岗实习失去兴趣。有的学生不守企业纪律,对实习工作缺乏敬业精神。
1.2学生对毕业顶岗实习进行专业学习有问题
顶岗实习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的学生认为参加顶岗实习只是为完成实习环节的学分,对实习工作存在应付态度。有的学生甚至没有真实在单位进行实际实习;到实习结束,只是叫单位盖章了事。
1.3学校对毕业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存在问题
有些学校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缺乏实际管理或有效管理。一些学校不能适时地掌握学生在企业实习状况。有的学生没有真在在单位进行实际实习,学校也没有发现;发现了也没有及时处理。
1.4学校对毕业顶岗实习学生专业要求存在问题
有些学校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专业要求过低,也缺乏实际专业指导或有效专业指导。一些学校没有详细的专业要求,对学生专业要求仅仅限于毕业论文。
2毕业顶岗实习改革情况
毕业生顶岗实习被本校视为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会计专业学生职能培养上。因此,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2.1强化了安全与纪律教育
要求学生学习安全知识。顶岗实习安全生产知识学习材料,有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建筑施工安全知识、应急预案知识、安全使用电气设备知识、预防焊花引发火灾知识、使用危险化学品注意事项、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知识、《安全生产法》所明确的从业人员的义务、安全色、灭火器知识、用电安全知识、火灾类型和灭火器的选择知识和使用方法等,还有施工安全手册。要求完成安全作业试题。学生《安全生产知识学习》作业-试题,题型分为简答题(60分)、论述题(40分),简答题内容有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救、发生火灾事故报警、在施工现场中行驶走、上下“五不准”是什么等,论述题有请列举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条款;请调查一下实习单位目前关于安全生产要求方面的有哪些制度,结合安全生产知识和岗位要求谈谈你将如何做来确保在顶岗实习中的安全。强调顶岗实习纪律要求。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按实习单位的作息时间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向实习教师和班主任请假。尊重实习指导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行,维护学校的声誉。积极收集资料。查阅资料要注意爱护,不损坏、不丢失,并注意保密。实习期未满,不得擅自离开或调换实习单位。个别学生确因特殊情况,需中途调换实习单位时,须征得指导老师、所在系及原实习单位同意后办理相应的手续。如果自己的联系方式发生变动,要及时告诉班主任和校内指导教师等有关人员,并且确保提供的联系方式正确有效等。
2.2细化了顶岗实习专业要求
在顶岗实习系统网上平台,按系统要求逐项填列实习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实习期间,每周于周末在顶岗实习系统网上平台,认真记实习周记。实习周记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每天(一般是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实习内容,工作的经验教训、心得体会等。周记字数要求在300字以上,周记篇数会计方向不少于12篇。要求按时编制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并上传在顶岗实习系统网上平台“开题报告”项目;按时编制顶岗实习专业工作报告,并上传在顶岗实习系统网上平台“实习报告”项目(后来为方便统计,改为“毕业论文”处);还要求登记本顶岗实习手册所要求的顶岗实习日志等。请校外指导教师填写本顶岗实习手册所要求的有关表格(含实习月度评价表、成绩评定表、实习单位鉴定等)。实习结束,上交本顶岗实习手册、顶岗实习专业工作报告等。顶岗实习专业工作报告的字数不少于10000字(其中专业调查部分不少于2500字)。毕业顶岗实习专业报告装订要求:左侧装订,封面要求采用塑封。上交安全作业等有关其他要求。
2.3改革了开题报告与毕业论文等要求
开题报告方面。开题报告改为毕业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内容目前包括封面、毕业顶岗实习单位介绍、主要工作岗位及职责、主要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分月或周)。笔者建议可以包括毕业顶岗实习目的、实习岗位及职责(实习单位、实习主要岗位、职责)、实习工作任务(指主要实习工作任务、内容)、具体安排(总时间段、分月或周具体工作安排)、遵守纪律承诺等方面。毕业论文方面。要求写毕业顶岗实习报告,而不是毕业论文。毕业顶岗实习主要书面成果是顶岗实习专业工作报告。毕业顶岗实习专业工作报告分封面、目录、正文,正文由四部分组成:实习单位介绍、专业工作情况、专业工作调查、专业工作体会。专业工作调查先要选定题目,选定调查对象,确定什么调查方法,调查哪些问题,统计调查数据,分析调查结果,给出合理建议。专业工作调查由学生根据实习实际情况来选定,系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参考选题。计划和报告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毕业顶岗实习完成后,请将专业工作报告制成电子文本(用word格式),并根据要求放入顶岗实习系统,还要打印装订成册。
2.4整合了毕业顶岗实习任务、要求、内容
【关键词】农机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管理
宁夏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省区,尤其是引黄灌区是我国四大自流灌区和七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但由于地处内陆不发达地区,本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品一直较低,到2008年全区耕种收割机械化水平只有38%,而全国水平为43.8%。近五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农业的倾斜,自治区对农机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每年都有一大笔资金投入到农机购置补贴中去,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农机企业发展起来。但由于这几年来从事农机使用与维护的从业人员并没有增加多少,各农机企业一直处于用人荒的地步。在这种状况下本校在原有老牌涉农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这个新的专业,随着几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有几批学生开始为我区的农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经过几年其他专业的探索以及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我校的农机专业自专业建设之初,就一直实行“2+1”教学模式,即两年在校理论学习,一年到企业实践锻炼,也即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实习基地与企业员工从事一样的生产实践活动。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工作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是以职业人的身份从事生产性工作,承担工作岗位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顶岗实习目前已经成为中职学校的基本教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经。实施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后,已取得了显著的实效。学生入学之后,学习专业理论、练基本功都在学校实行课堂化教学,而实习时直接到企业,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校学习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解决了学校实习场地不足和学用脱节的矛盾。使学生能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得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这尤其在农机专业上体现明显,因为在农忙和农闲期间,农机的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这样就对于我们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同时由于工作环境的影响,顶岗实习学生离职换岗现象严重,稳定性降低,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而在其他学校还发生了学生在实习中出现违法犯罪或者意外死亡等重大事故。不仅对学生本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对学校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有极大危害作用。本团队就对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调研后,提出以下粗浅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一)缺乏国家配套政策制度支持,增加管理难度
目前国家许多具体的关于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配套规定和政策尚未完善,在没有政府明确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学生走出学校牵涉到学校、指导老师、学生、家长、企业多方利益,当出现利益冲突时,很难找到具体的政策依据。
学校的目的在于培养企业能用的上的优秀员工而企业的目的在于创造效益。看似两者没有冲突,但由于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受到应试教育及本科教育的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还是以传统的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即强化了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弱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知识的运用和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而企业在用人方面恰恰相反,他们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为企业创造效益,并能够比较快速熟练掌握新技能的员工。由此就造成了两方在许多方面的认识出现偏差,甚至产生矛盾。如:学生的实习补助问题,工作时间问题,加班工资问题,学生食宿问题等等。由于没有具体的政策法规,出现矛盾后只能由学校和企业协商解决,从而造成学校和企业的互不信任,对以后的顶岗实习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顶岗实习脱节,顶岗实习性质改变
长期以来,一部分企业把顶岗实习当作“顶岗生产”,把学生顶岗实习作为缓解劳动力紧张、降低劳动用工成本的手段,顶岗实习学生经过简单的技术适应训练,就直接安排到生产岗位,对他们生产劳动要求与正式工人一视同仁,唯一不同的就是报酬、福利等待遇比不上正式工人。校企双方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组织管理、指导、培养等工作版块形成几乎空白,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难以实现育人目标。没有经过顶岗实习系统训练的学生,素质规格难达标,职业环境难适应。
(三)环境变化导致各方面的不适应
学生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而陷入迷茫和困惑。主要有四种情况:
1. 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感到不适应。(1)由于农机的工作环境主要在田间地头,对于很多刚从农村出来的学生有点不能接受,总想着通过学习跳出农村,但最后又进入了农村。(2)对企业的要求不适应。有的不能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有的也还不能尽快从学生转变到员工的角色上来。
2. 不能吃苦。这是现在大多数的实习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用人单位反映最多的问题。有的感觉工作太累,企业加班等身体受不了中途离岗;有的是因为心理压力大,心理疲劳等。
3. 对社会期望值太高。有的认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当逃兵,开小差;有的甚至轻信别人的游说,为追求高收入而走入违法之道等。
4. 为人处事的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礼仪,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沟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
(四)顶岗实习管理难度大,缺乏规范统一
1. 对于农机专业来说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学生与学校时空的阻隔,同一个单位实习的学生但岗位也不同,农忙时到处乱跑,农闲时无事可干,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信息互通困难;学生自律性较差,个人空间自由度大;顶岗实习教学起步较晚,存在很多评价标准上的空白和考核办法上的不完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了顶岗实习的教学稳定。
2. 由于对用工双方对合同制约的不重视,学生自由离岗换岗现象频繁发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责任难以届定。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不到位,目前也没有设立家庭监管职责的相关法规,得不到家庭的配合,学生往往因出现小困难向家里诉苦,家长非但没做学生思想工作反而心痛孩子鼓动其离岗换岗。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和违法事件偶有发生,不仅对学生本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对学校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有极大危害作用。
二、对顶岗实习存在管理难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专人管理的领导小组,出台相关制度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
在学校相关实习、实训等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制定顶岗实习管理相关实施细则,使之更具体更便于操作,以此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 提高认识,明确职责,为学生安全实习提供重要保障。
(二)明确学校、企业、家庭三方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组织和培养的义务、职责, 建立 “联合培养”机制
学校与实习单位签定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学生与学校签定实习管理协议书、家长与学校签定学生实习管理协议书。明确顶岗实习工作操作规范,共同履行过程管理。
在与实习企业的合作中,校企双方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场合、方式,避免学生在生产、服务中受到身心伤害,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三)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1. 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应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并与实习单位的管理者做好沟通工作。
2. 对实习学生进行宣传动员,将实习的目的、要求、安排和计划告诉学生们,并对学分的考评方式也一并公布。
3. 实习前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建设一支优秀“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全程监管实习过程
选拔和培养一支品德高尚、工作能力强的“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全程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发挥联络沟通桥梁作用。
根据专业人数和实习单位要求不同,有的分散,有的集中,学生集中的单位则安排老师长住,学生分散的则一个地方或区域安排一个老师,经常下到各点去看望学生。指导教师要求了解实习学生和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在实习期间要依据实习方案和实纲内容,制定实习工作计划,按实习工作计划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参观和现场教学,并做好教师实习日志记载。及时总结经验,丰富教材、教法,适时调整完善实训内容,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五)做好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
要建立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案和细则,围绕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应用发展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情况,建构以 “岗位任务”、“实习过程”、“实习成果”、“技能水平”、“职业素质”等细化版块组成的指标体系,科学划定考核评价内容和指标,量化体现考核评价结果,全面如实反映学生顶岗实习情况。
参考文献
乙方:
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双方就共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 学院 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总则
1. 通过合作,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2. 成立组织机构,负责制定学生实习、就业及其他校企合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 制定工作计划,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校企合作协议书程和教学资源;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
二、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 甲方同意乙方为甲方的“校外教学及就业基地”,列入协议用人单位,在尊重学生本人意愿的前提下,向应届实习学生和毕业生推介乙方。
2. 甲方与乙方合作,参照职业岗位任务要求,共同开发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共同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
3. 甲方与乙方合作,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4. 甲方与乙方合作,将企业和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5. 甲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与乙方共同协商后,确定部分课程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与乙方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将课堂设在乙方进行,经双方确认后组织实施。
6. 甲方与乙方协商后,安排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有组织地安排相关专业学生到乙方进行顶岗实践。
7. 甲方可以根据乙方的具体要求,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服务。
8. 甲方根据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乙方参加顶岗实践工作,并协助乙方管理参加定期顶岗实践
的学生。
(二)乙方
1. 乙方管理人员应甲方邀请,作为相关专业的校外专家和企业兼职教师,为甲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出谋划策,并安排相关岗位的一线员工实质性承担甲方的授课任务。
2. 乙方可以接受甲方的专业教师深入到乙方企业参加顶岗实践。
3. 甲方学生顶岗实践期间乙方将按公司现有各类规章制度对顶岗实践学生进行工作管理,按照同等对待,同工同酬的原则,按照____元/小时为学生发放顶岗补助。
4. 在顶岗实践期间,乙方应负责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安排实习生在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关的岗位上进行工作,不安排实习生从事与学生专业无关的工种和岗位、危险和粗重工种以及其他教育部明令禁止的岗位。结合实际情况,为实践师生提供学习专业知识、从事专业实践活动的机会,并委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5. 乙方安排专门车辆,组织甲方实践师生的来回接送,并保证其途中人身安全。
三、合作时间
本协议有效期为 年,即 年 月至 年 月。
五、其他
1. 如因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协议无法履行,则本协议自动终止。
2. 合作双方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来解决协议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其他情况。
3.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一)召开动员大会环节
召开动员大会环节可安排在前期宣传环节结束后的当月或下月,重点围绕顶岗实习的教学形式、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和实习内容等三个核心问题展开。进一步让学生和教师认识到顶岗实习以“半工半读”的教学形式,开展专业课程实习,即将部分专业课程由原先的课堂理论教学转变为实习教学,通过教师的分组指导,学生带着相应的选题和实习任务,在实习中学习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职业技能,最终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达到专业培养目标。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应的学时和学分设置,具有相应的教学和考核要求,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需要的日常办公技能、作业操作技能、业务处理能力和基层管理能力等四个方面展开,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作风,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榜样激励环节
榜样激励环节应安排在学生离校前,结合已结束顶岗实习和毕业的学生情况,集中宣传优秀实习生和优秀毕业生的成功经验。通过宣传栏对实习成果的专题展示、表彰大会、新老生座谈会等形式,转变学生对物流企业工作“苦、累、脏、险、偏”的错误认识。学生实习期间存在的心理困扰和心理危机是制约其顶岗实习质量与成效的重要因素,应结合有关研究,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机构建干预体系,克服学生初入社会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工作挑战,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预设问题,做好规划和解决方案,争取更优成绩。
二、完善组织机构规范制度做好组织保障
(一)组织机构设计
为保证顶岗实习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做好组织机构设计。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实施校、系和教研室(指导教师)间实行单一职能的直线型的“三级”管理,这种组织机构设计的缺陷是职能单一,其工作对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依赖性强,独立性和功能完整性差。为加强组织力度、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和做好保障,应改进单一职能的直线型组织机构设计,可以成立校企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合作委员会,统一对顶岗实习进行领导、决策和统筹规划。委员会下并设宣传动员组、对外联络组、实习指导组、协调保障组和测评反馈组等职能机构具体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各工作组的协调配合,可以高效整合各类资源,有力地保障了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其中对外联络组主要负责与政府部门、校外实训基地和实习单位、其他院校等组织的沟通、合作和协调工作,促进实现教育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和谐。协调保障组则主要负责对内进行教学计划安排与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冲突的协调、提供各类所需办公文经费、物资,各类管理规范和文件,接受学生和家长咨询和收集意见和提供心理辅导等工作。测评反馈组则是独立对整个顶岗实习各工作环节进行研究和评估,包括组织效率评价、教学效果测评,学生、家长和企业态度测评等,目的在于真实反映顶岗实习的实施效果,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组织机构的健全,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顶岗实习环节的教学管理,充实了教学管理的内涵,提高顶岗实习环节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顶岗实习活动
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是顶岗实习关键工作之一,包括院级管理制度文件和系部顶岗实习规范设计作业文件等。为保证顶岗实习活动规范有序,应完善如校企合作工作流程、校外实训基地管理规定、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实习学生守则、实习安全守则、优秀实习生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和办法。通过各项制度来形成校企合作机制、明确教师职责、规范学生实习行为,理顺各方关系。其中学生的实习行为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活动是重点规范的对象。具体来说,在实习中要求学生应服从学校和实习单位安排,在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指导下,按照实纲要求,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期间须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准无故迟到、早退和缺勤,严格遵守请假制度。在实习期间须做好实习记录、按时完成实习内容和实习作业。要虚心向实习单位员工求教,注重调查、主动发现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中须注意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持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联系,遇事及时向指导教师反映。实习结束后,须按要求提交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表,准备好实习笔记、实习作业等资料备查。指导教师须切实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敷衍了事,应加强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沟通,保障实习顺利进行,应做好学生的考勤和专业指导工作,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实习情况,做好实习指导记录,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同时注重实习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并做必要的分析和研究。
三、加强教学过程监控以确保教学质量
顶岗实习的教学过程监控一直是工作重难点之一。加强过程监控是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之一。教学过程的监控应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综合考虑。
(一)时间维度的教学监控
顶岗实习虽然是综合性实训,强调学生独立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但仍需要将实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纳入有计划的安排和监控之中。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在时间维度上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应分别对学生提出分段实习内容,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第一个阶段为实习的前两个月,实习内容为日常办公能力,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日常办公设备的使用,熟悉物流企业工作环境,规范使用工作术语等。第二个阶段约4个月,实习内容为物流业务操作能力,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熟悉物流企业业务工作质量要求,掌握作业关键控制环节,会使用各种物流设备和器械。第三个阶段约3至4个月,实习内容为物流基层管理能力,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熟悉基层物流业务管理工作;能编制基层部门或岗位工作计划,初步具备控制执行、反馈和处置各环节的能力;掌握对基础工作定量分析的方法,能提出改进作业的意见和建议。第四个阶段约为后期的1至2个月,实习内容为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能识读财务报表,利用有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掌握市场调研的基本方法,具备与客户沟通和开拓市场的基本能力。熟悉公司运作的内外环境,能为决策层提供有关的量化决策依据。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具备工作团队的领导能力。
(二)空间维度的教学监控
物流工作特点之一是跨区域性和地域广泛性。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中小物流企业数量众多,物流企业在接纳顶岗实习学生的数量上也十分有限。因此学生实习分布总体呈“区域广泛、自然积聚、小而分散”的特点,即学生实习单位分布会覆盖全国范围,但同时绝大部分又会聚集分布在如以苏州、上海为主要聚集地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州、深圳为主要聚集地的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和物流业密集的地区。在同一地区,又分布在大小不同的各类物流公司、快递公司、物流园区、物流地产等企业。这样的分布会严重影响对教学环节的有效控制从而影响学生按计划和要求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针对这一客观现状,结合有关分散型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以在空间维度监控上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对教学过程实行实时监控和指导。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电话、短信、飞信、QQ、MSN、邮件等多种现代通讯方式一对一的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使指导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加强了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时指导。二是建立联系人制度。以强调学生自律为基础,在实习学生较为聚集的地区,设立学生联系人,通过联系人来从另一个方面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的情况,使教学监控更加立体、信息更加全面、真实。三是抽样走访,现场指导。选派部分指导教师对相对集中的实习地域和企业进行走访,一方面慰问了实习的同学,了解了实习情况,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交流。从走访情况来看,实习学生思想稳定,实习单位对学生总体评价较好。此外,还需将“2+1”顶岗实习教学检查纳入到日常教学检查项目中来,使对“2+1”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监控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专项化四、建立科学的实习成绩测评体系来反映实习效果科学的实习成绩测评体系对真实反映学生实习成果和整个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实习成绩可以依据实习报告、实习指导教师记录和实习单位鉴定表三个途径来综合评出,重点测评实习的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
实习报告是学生实习环节的记录和总结,是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应按规定将实习报告提交,参加实习成绩评定。实习报告应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习单位简介,主要包括:实习单位的性质、地址和联系方式,单位的主要业务和在行业中的地位,近年来取得的主要业绩等。二是实习过程综述,主要包括:实习时间,实习部门和岗位,实习的工作内容,实习单位所面临的新问题和难题,实习中运用的所学知识情况、实习中所学习的新知识和形成的能力方面。三是实习体会,主要包括:对胜任实习工作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认识,实习工作对自己未来工作的启发和以及今后努力方向。实习指导教师记录和实习单位鉴定表则分别从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两个方面对学生整个实习过程进行评价,主要观测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是否完成了计划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了实习教学的目、实习单位或岗位的实际工作要求。
摘要: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2+1 的教学模式在建筑类专业得到普遍实行。本文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2+1 教学模式和顶岗实习工作的现状进行阐述,同时分析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而为高职学生2+1 模式顶岗实习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教学模式教学管理顶岗实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结合当前高职教育实际工作情况,我国建筑类专业普遍实行2+1 的教学模式,指学生2 年在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1 年在专业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模式。这是根据建筑行业特点,结合高校教育方针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结合专业特点,有效促进学生(特别是经济困难群体学生)就业的需要。
经过几年的工作摸索,该方法对于促进高职学生就业、高质量就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用人单位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招聘人才时,招聘的学生往往通过短时间培训就可以进入试用期,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往往开始适应工作岗位,能够顶岗实习,1 年后,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地从事一项或多项技能性工作,完全胜任工作岗位,可以留在实习企业就业,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学生经过近一年时间的锻炼和实践,把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为用人单位解决了部分人员、技术等方面困难。顶岗实习期间用人单位支付给学生相应的报酬,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所以顶岗实习学生在用人单位有生活保障,思想基本稳定,达到了学院、学生、用人单位互惠共赢的目的。
1 工程造价专业2+1 教学模式和顶岗实习工作的现状
工程造价专业多年来一直实施2+1 教学模式,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也有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每届顶岗人数近五百人,实习学生通过在校期间广泛参加招聘会和利用假期两个月时间积极应聘,都顺利联系到了顶岗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工作有序地进行着。
2 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2+1”合作模式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生产一线的真实情况,领略到企业文化的内涵,为他们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学生的个人品质和素养将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一年的顶岗实习任务。
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学习被动,不系统很多实习学生在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环境,不能快速与企业人员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多数实习学生处在等待企业指导老师指派工作任务的被动状态。而企业指导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往往缺乏教学经验,往往不会系统地指导实习学生,另外由于企业的指导老师往往工作繁忙,容易使实习学生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而且企业指导老师布置的任务往往很零碎不具备系统性,造成实习学生收获知识不具有连续性。
2.2 看重短期利益,无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认清自己的实习目的,不是以学习为目的而来,而是抱着赚钱的目的来实习。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互相攀比哪个单位工资高、包吃住,而不是哪个单位工作苦累、收获多。由于对自己职业生涯没有一个长期系统的计划,就造成实习期间不断跳槽的局面,而浪费了实习的大好时光。
2.3 拈轻怕重,无担当很多实习学生在工作中总是害怕别人批评,不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不是知难而进,而是知难而退,或者偷偷利用工作闲暇时间玩游戏、聊天等,没有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面对工作任务拈轻怕重,没有勇于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2.4 不善沟通进入实习工作岗位后,就是步入社会了,任何工作岗位都要求具备基本的沟通能力,尤其是建筑大行业,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擅长沟通而又逃避无疑是职场杀手,有的学生面对困难向同学发牢骚,得到的往往是不成熟的建议。这种状况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加大问题的严重性。
3 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笔者认真研究,给出以下对策:
3.1 全力建设重量级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实习单位的优劣是直接影响到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系统化地建立一批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至关重要,所以需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能满足有规模接收一定数量实习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将学校的人才优势与企业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同时要利用学校自身条件,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既可以利用培训资源为企业员工进行再培训,也可以与企业共同研发、攻克企业难题;为企业提供适合企业长足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总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是优质实习岗位的根本保证。
3.2 筛选适合本专业的实习岗位实习岗位的选择是直接影响实习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安排实习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具有先进理念和优秀企业文化和社会声誉好的单位实习。选择岗位时应注意实习岗位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岗位的选择应该保证实习学生在专业领域能够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在选择实习岗位时要考虑企业的规模、效益、项目的连续性,最好能提供比较多的岗位类别,并具有轮岗的工作制度,使学生有较多的岗位实践的机会,切实提高实习效益。
3.3 系统化设计顶岗实习方案在制定实习方案的时候学校尽量考虑可能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求职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求职时间、实习跳槽情况、实习质量如何保证等情况。要做到尽善尽美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顶岗实习计划。制定计划前,首先走访校企合作基地以及学生实习的企业进行调研,弄清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研究出解决对策;其次,校内指导教师选择专业教师担任,避免外行人指导内行人的错误做法出现,保证学生的专业问题及时解决;在校外指导教师安排上,学校建立了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专家库,经过多年筛选将经验丰富、人品优秀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吸纳进来,采取师傅选徒弟模式,制定完整的学习、指导计划,结合企业工作内容,共同形成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与进度表,最终形成完善的顶岗实习方案。
3.4 广泛开设就业指导讲座该校学生从入学开始,经常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讲座,既有专业现状及前景方面,又有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学好本专业以及职业礼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预算人才、如何提升职业技能等。到了大二学校开设如何在企业中脱颖而出、如何写好简历、如何面试,以及就业观念的改变、就业心态的调整等讲座,如何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公司、企业招聘人员的忠告等,通过讲座使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调整好心态,做好应聘准备,尽快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避免实习期间走弯路。
3.5 建立辅导教师联系制度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走向社会的第一站,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他们必然会遇到一些专业方面的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部分可以由企业指导老师直接解答,但有一些理论比较强的问题还是需要专业教师来解答,为此在顶岗实习之前,学校为每一个实习的学生指派了专业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通过电话、网络等工具交流,解决学生的专业知识欠缺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使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之路。
3.6 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时间较长,短一些的半年,长的可达到一年。这期间遇到的各类问题也很多。既有工作中的专业问题,也有个人感情问题,还有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完成的实习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学校需要了解学生有困难是否及时解决,做法是负责实习、就业工作的副主任与年级辅导员、班主任与校内实习指导老师经常到各单位进行回访,与实习单位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交流,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所学专业技能的应用情况、动手能力、工作态度、协调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并认真了解企业对于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哪些建议或意见,通过总结整理之后反馈到教学管理部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完善与修改。
总之,顶岗实习工作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实习学生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岗位适应性和提升就业竞争力,也提高了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满意度,同时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更优秀的高技能型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静.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7).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基地;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99-02
顶岗实习是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特色、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基地是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基础。教与学双向互动的实践教学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通过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实习基地还可以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它有助于学生更早的了解企业,融入社会,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完善职业素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顶岗实习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组成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总体成长十分有帮助,总体来说,我院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在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研究探讨并予以进一步完善解决。
一、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顶岗实习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融入于真实的物流生产环境中,了解掌握最新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把校内学习的物流知识运用到物流企业生产实践中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而顶岗实习恰好好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需要。
开展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意义重大,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以完善教育教学为目的,以提升实践技能、增进就业、服务企业为宗旨,开展全面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将教育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管理过程紧密联系,总体实现校企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互惠双赢。为此,校企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应遵循学生全面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教育教学目标和顶岗实习教育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顶岗实习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共同评价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就业市场的衔接。
二、当前我院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具有完全的经营自。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以追求最大利益化为目标,有理由可以不接受学生顶岗实习,而是以自身利益发展为前提,有条件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在这种环境下,各种问题随即日益凸显。
1.双方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基地的观念不一致。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对在顶岗实习认识不到位,认为开展顶岗实习主要是完成学校各类教学评估需要,学生顶岗实习没有很好的顾及企业的需求及利益,造成我院积极合作、热情高而企业合作不冷不热的现象;另一方面,物流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把合作当成缓解企业某一时期人力不足的途径,希望学生在生产订单多、工作忙、需要大量用工的时候顶岗实习 ,如“双十一”及各类大型促销活动,不支持学生在订单高峰期返校学习;而在订单任务不多不紧的情况下,企业则不太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总之,企业不愿也不可能因为学校的教学安排而随意安排顶岗实习,也不关注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也没有把学生成长融入企业文化中,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支持力度不够。
2.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基地的运行机制不完善。首先,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一直都是单一的“随机”式的顶岗实习模式;其次,系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多数靠面子,基本是无偿性的,由于物流师资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科研和实践教学能力比较薄弱,无法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技术支持,长此以往,企业得不到实质性利益,缺乏吸引力;第三,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没有在顶岗实习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订单教育,企业没有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培养所需员工。因此,校企合作双方运行机制的基础点没有放在互惠共赢和相互促进发展上,还没形成良性合作机制。
3.校企合作建设顶岗实习基地校内运行保障环境不佳。首先,学校层面缺少全面完善的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目标和宏观规划,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基地运行和管理方案,保障和激励等基本制度不完善,没能为实习基地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系部层面没有明确实习基地的负责制,缺少实习基地的顶层设计,对本系的物流实习基地在结构、层次、数量上没有全面规划,寻求校企合作机会不积极主动,思想封闭。没能为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第三,在专业和教师层面上,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不清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不完善,教师在参与顶岗实践教学中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淡薄。
4.校企合作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实习的岗位与专业培养方向不吻合。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岗位往往是企业急需要人员的岗位,即“依岗设人”,一线岗位最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但这常常形成学用不一致。学生无法深入学习和掌握重要技术,同时,顶岗实习的岗位通常是固定在某一工位,没有能够做到定期换岗操作。以至于学生无法全面了解企业运作,视野不够开阔,从长远看,时间长了,学生对顶岗实习会产生怀疑和不认同。
三、解决目前校企合作建设顶岗实习基地问题的建议
1.重塑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实习基地建设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要重新树立为物流企业服务的理念,主动融入物流企业发展的价值链中,力争做到教育教学结果与物流企业的需求完美结合。
2.坚持“合作双赢、互惠多赢”的原则,是保证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运行的基础。也是校企合作良性循环的纽带。基地建设校企双方要寻求支撑不同需求的利益支点,通过合作协商,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在实现企业利益需要的同时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3.建立校企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协调机制。首先在战略层面上,应制定双方共同的长远目标和长期规划,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其次,在策略措施层面,签订《顶岗实习双方协议》、《校企共建顶岗实习基地计划》、《顶岗实习期校企双方教育教学环节基本要求》、《顶岗实习期校企双方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办法》等常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实践教学培养中的责任和义务,建立顶岗实习工作管理协调组织机构,配备兼职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同时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业,具体协调好岗位调配、食宿待遇、工作时间、学业促进、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关系。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协商并确保实习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学校要配合实习单位,共同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就业、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4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顶岗实践基地建设上的重要作用。学生是顶岗实习基地的教育主体,学生在基地的学习、工作、生活能否顺利进行,有赖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辅导员在基地建设与运行中至关重要,基地实践教学中思想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在坚持学校与物流企业齐抓共管的同时,辅导员要做好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思想工作,并教育学生认真遵守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辅导员要引导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综合素质。
5.对建设实践基地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研究,努力扎实推进实践基地建设。首先,院系要审视物流管理专业自身的影响力和办学规模,选择合适的物流企业作为校企实践基地的合作对象,签订校企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其次,物流管理专业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并协调参与管理并组织实施,第三,校企双方要定期进行总结交流、评价和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和深度。
物流管理专业能否在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上深入开展、能否长期与物流企业良性合作,取决于双方需求及利益平衡点的把握,取决于合作中各种保障机制的合理建立。所以,学校、系、物流企业、都要继续努力,建立完善的规则制度,诚心诚意协调各类关系,建立可靠的基地建设资金保障制度,相互促进,通过顶岗实习结合,实现学校、学生、物流企业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孙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PDCA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发展,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教育部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教学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高校要强化人才培养过程,PDCA循环法正是一种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工作方法,将其运用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中,符合专业教学持续改进,跟随需求变化灵活调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本文结合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要求,阐述对PDCA循环法的认识和应用。
二、PDCA循环法
PDCA循环又叫戴明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Plan)计划,既制定工作计划,确定过程和目标,D(Do)执行,贯彻实施工作计划,C(Check)检查,对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A(Action)改进,总结经验,反思纠错,保证持续改进,PDCA循环法见图1所示。
PDCA循环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环环相扣,互相促进。PDCA循环是由若干个大小循环组成,一环扣一环。如: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就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过程,而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与评价、实训教学等工作就是小的PDCA循环过程。其中,大循环是小循环的依据,小循环是大循环的具体落实,各循环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朝着总目标同一方向努力。
2、周而复始,不断循环。PDCA循环的4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一个循环完成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
3、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定成果,工作就往前推进一步;到了新的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和内容,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三、基于PDCA的人才培养过程的构建与实践
针对传统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的实际需要,引入PDCA循环管理学理论,构建实施了如图2所示的基于PDCA的人才培养流程体系。
PDCA人才培养流程体系
1、PDD计划阶段
P(plan)计划阶段对应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阶段。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前提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贯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思想,准确把握专业的核心内容,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主要通过双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实施。
(1)实施双专业带头人
学院专业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即学院带头人和企业带头人,学院带头人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企业带头人要求是企业的技术能手。双专业带头人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深入了解和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2)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成立相应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大部分来自企业技术能手和学院专业带头人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对专业建设给予全面深入指导,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审核。
2、DDD执行阶段
D(do)执行阶段对应为教学做一体实施阶段。教师按照已制定的培养方案为目标,通过实施校企一体的平台,实现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课堂教学与岗前实训、学院与企业,实现学院与企业发展同步,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的教学主要通过建设双师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
(1)建设双师教学团队
学院积极拓展了校企合作途径,建立了与行业企业联合培训专业课教师的机制,制定了学院专业课教师每年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活动的制度,要求教师参与率达30%以上,参与的时间不少于30天,努力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同时,学院积极为企业免费培训技术及管理人员,增强他们的科研、理论水平,然后聘请他们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参与学院的实践教学或指导毕业生定岗实习,努力建设一支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学院为了强化双师素质教师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其中学院全部承担了“双师型”教师及教师在企业培训的全部经费。
(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进一步拓展实训基地功能,降低实训成本,提高学生专业实训效果,学院通过校企一体企业,每月可接受顶岗实习学生规模为400多人。为满足学生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需要,每个专业在校外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可满足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需要。
综合大型实践教学到真实的生产车间里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穿工作服,按时考勤,按行业规范、企业要求进行管理。严格的纪律约束和质量管理制度,不仅保证了实训操作的真实性,更从心理上对学生产生职业素质的影响,积累学生的实战经验,使学生毕业时能快速地适应企业的实际检测工作。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后留在实习企业就业,实现了教学和就业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就业质量。
3、CDD检查阶段
C(check)检查阶段对应为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等过程管理,根据对学生职业能力素质要求,监控工学结合的执行效果,及时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主要通过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企业生产管理制度来实现。
(1)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按照学院的工学过程监控与评价体系,学生在企业参与项目实施,以企业监控、评价为主;在校期间,由学院教学行政部门、教学系部、院系两级督导组织,对工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紧紧围绕形成单元专项能力,对模块选择、模块化任务确立、工学结合实施计划、专项能力的形成(考核方式)、工学结合成果等实施全程质量监控,构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保障体系。如图3所示:(2)按照企业生产管理制度评价学生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比重大幅增加,实践教学呈现多地点、多时段、多样化特点。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迫切需要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创新以下机制制度:
①创建校企合作管理机制,负责学生各项实习的全面管理,共同制定实习计划,落实实习任务、实习指导教师,做好安全管理等工作。
②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提高实训基地使用效率。
③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完善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运行管理、考核鉴定管理等;明确校企共管的责任、义务。
4、ADD改进阶段
A(action)处理阶段对应为PDCA循环的改进阶段,主要是对就业质量总结评价。主要通过用人单位和学生自我评价实现。其培养的人才质量要让社会、企业、行业及相关用人单位检验与评价。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各反馈意见,提出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进措施,不断调整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手段与方法。
四、总结
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水平螺旋式逐步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以此类推。利用PDCA循环不断地改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可以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何茂勋.PDCA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应用.中国质量,2008.
[2]郭如平.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嘉兴学院学报,2009.
[3]俞继凤.高校教学质量监控PDCA模式的实践探索――兼论教学质量监控的质量问题.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
[4]刘书庆,吴田.基于PDCA循环原理的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方案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07.
关键词 高职 机电类专业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Graduation Design Guidance and Practic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AO Jianjun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graduation design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ummarizes experience of guiding graduation design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adopted mode of Integration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working practi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ion design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re embodie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integration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working practice
1 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14号文《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①
机电类专业是高职教育中专业技术性强、就业行业口径最宽专业之一,专业技术性、综合性突出,其毕业设计是专业技术与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的综合,是各单项技术、单项技能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发现技术问题,从文献、技术资料、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另外对提高学生写作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2 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与实践
笔者自2005年以来,一直担任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并负责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对于采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
2.1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一体化
(1)时间安排一体。高职教育一般三年制,时间短,教学课程多,把毕业设计安排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边顶岗,边毕业设计,时间上得到了保证。
(2)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一体。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是双重身份,既是企业新员工,又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也是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同时,进行学生岗位指导,使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3)毕业设计课题内容与岗位工作一体。一般来说,课题由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确定。常见课题可分为以下几类情况:层次较高的技术应用设计类,比如:RS智能绕丝机电气系统的设计、钢铁生产火焰切割机PLC改造、基于TPC7062K触摸屏的微生物发酵PLC控制系统等;装配调试类: 高铁用电器组件的装配、单晶炉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橇装式加油机的安装与调试等;维护管理类:变电所系统管理及维护、英派斯跑步机使用及维护等;操作生产类:包装机操作与维护、电缆生产操作流程、计算机主板SMT的生产工艺流程、二极管生产工艺等;技术文献类:硬盘原理及其修复技术、机电一体化在纺织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等。
可见,每一个课题均涉及不同的行业、企业,且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下,毕业论文内容与企业行业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改思路,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②
2.2 校内师生双选、校企共同指导
校内指导教师实行双选,教研室公示每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擅长的领域,学生选择适合的老师, 而教师选择专业和方向对口的学生。教研室根据学生工作单位、学生岗位、教师指导人数集中协调,确定每位学生的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教师一般由企业安排的师傅、班组长、部门负责人担当,学生把相关师傅信息上报给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在走访学生时,要与企业师傅详细交流,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详细情况。
2.3 规范毕业设计格式标准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虽然在内容深度上降低了要求,但在逻辑性、规范性方面对培养学生文字书写、表达水平,提升学生文案处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毕业设计格式一直没有自己独到标准,一直以来都向本科设计看齐。我们在本科院校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形成自己的格式标准。实施中,适当降低语句表达要求,但是论文层次、逻辑条理、文字格式、图表格式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4 多形式组织答辩
提高教师服务意识,采用多样化的答辩方式。大部分在学校周边参加顶岗实习学生,返校参加集中答辩。人数相对较多的企业学生,可以申请企业现场答辩,教研室业余时间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师傅共同进行。个别学生因参军、异地工作,采用书面答辩方式,提交答辩报告。
2.5 立体化指导、检查监督
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采用电话、QQ、飞信、Email等方式加强联系指导、督促,要求学生严格按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实施,学生要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阶段成果。规定指导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学生。教研室统一组织中期检查,加强检查监督,每月要求指导教师上报指导学生状态数据,如所指导的学生工作单位、工作岗位、企业指导师傅及电话、课题名称、进度等信息,督促教师加强指导。
同时,学校组织实施“百名教师下百企业”专项毕业工作检查,组织教师们交叉检查学生设计情况及教师指导情况。学校教务对每届毕业设计论文开展抽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优秀论文推荐参加省级评选,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促进作用。
3 成效及思考
采用一体化的毕业设计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打破由教师出题,学生择题,理论完善,缺乏实践的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每人一题,起到了师生互动交流及教学相长效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专业发展潜力大,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适应高职学生现状,可操作性强,也体现了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高职特色,对实现专业目标培养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然而,从最终形成的文章上来看,内容上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又不仅是学生简单的劳作总结,而是结合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专业技术的再学习、再提升、再应用。这种总结性、应用性的文章书写过程,帮助学生在平凡、简单的岗位上,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意义,更深入的了解企业、了解行业,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应用。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文章深度、广度、设计性、原创性存在不足,严格意义上说,不能叫设计,笔者个人认为称之为顶岗实结更为合适。
可以这么说,通过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提升了学生技术、技能、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力,为其事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打好了基础。希望不久将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设计能够形成自己的标准及规范,更好地指导一线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