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师职称论文

经济师职称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12 03:17: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师职称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师职称论文

第1篇

(一)未能对知识资本成本进行核算,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现今大部分企业当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是企业知识成本的较量,更谈不上对知识资本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因此,导致成本管理意识不强,预算约束弱化,企业隐形的成本增加。另外,我国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由于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而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就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成本核算和管理最终走进了只重“产量”不重“销量”、重视有形成本、忽视无形成本的思维误区。

(二)成本管理理念滞后,缺乏战略性和系统性

许多企业未能站在战略性和系统性的视角对广义成本进行管理,片面强调狭义的成本控制。在我国,许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仍以生产制造过程的耗费为主,停留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上,导致成本核算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企业成本核算中只重视物质资料而轻视人力资源成本。虽然我国有大量学者对人力资源进行了探索研究,但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仍然以物质资料为重点,而没有将人力资源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成本的构成应当是物化劳动消耗成本、知识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的总和。笔者认为,成本补偿只有包含了这三方面的消耗与支出,才能最终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实际上,企业发生的许多成本是获取关系资本、人力资本、环境资本的必要手段,管理层应将“成本观”转换为“投资观”,平衡人本和成本的关系,提升成本管理绩效。

(三)传统会计成本的分类及核算方法陈旧,企业价值补偿不足

当今社会是一个强调个性化的时代,产品也不例外。产品生产的导向已悄然发生变化,由以前的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导向型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和消费者导向型。生产品种的多样化、单件化和知识化与传统工业经济中生产的单一化、批量化和物质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就是说传统工业中成本分配的品种法、分步法等已不适应新经济形态中产品生产成本分配的要求。由于企业中知识因素的运用随处可见,但企业自身并未把知识因素的耗用加入成本核算的行列,导致企业资产价值流失情况加剧,价值补偿严重不足。也没有通过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关活动来达成整个公司的策略目的,实现成本的最低化。种种因素,使得企业成本计算不足,导致盈利虚高,从而最终产生信息失真的后果。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开展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对策

(一)企业管理层应与时俱进地树立人本财务观

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习惯于只重视成本,忽视人本,最终导致企业经营总成本的增大。富士康“跳楼门”、三鹿企业的破产就是片面节约成本、忽视对劳动者、消费者和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所引发的悲剧,企业管理者应引以为戒。知识经济也是人本经济,对知识资本成本进行核算及管理,体现了对知识资本和人的尊重。人是创造知识资本和社会财富的主体,也是企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人本财务打破了现行财务成本管理物是人非、财务成本核算见物不见人的格局,将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新资本纳入到财务管理范畴。企业管理层树立人本财务观,对企业整体实施以人为本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改进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企业应以长期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核心技术的成本效益,不断地开发核心新技术,不能因为一项新技术在初始发展阶段的成本费用很高而放弃投入。其次,在新形势下,企业应重视固定成本的管理,尤其重视由知识资产转化为固定成本的那部分,从而促进企业在知识成本方面效益的提高。最后,企业原有的成本管理方法局限于着重企业内部、着重于变动成本,不适应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因而应该逐步被一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所取代,如成本分析法、目标成本法等,这些方法不仅着眼于产品整个的生命周期甚至超出企业可能的存在时限,从源头到源尾对企业的长期固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二)将知识资本纳入成本核算及管理的范畴

首先,知识资产的计价。企业知识资产按获得方式不同一般可分为自创、外购和接受投资三种:对于自创的知识资产,可按研究开发成本或未来收益的现值入账,主要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权、专有技术等;对于外购的知识资产,可按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主要有如外购的专利、版权、设计等;对于接受投资的知识资产,则按评估价值或协议价值入账。其次,知识资产的摊销。对某些减值速度快的知识资产,为了提高知识资产的更新能力,可按加速折旧的方法摊入产品成本中,以弥补企业价值补偿严重不足。再次,在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借鉴作业成本法的思路,即按照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来分配各项知识成本,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从而使知识成本的分配与实际使用情况大致相符。徐国君、赵书东(2009)研究了作业成本法思想在人本价值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作业成本法可以核算出每一员工所创造的价值以及每一员工分享的价值,这为降低委托成本、选择员工、激励员工等价值管理活动提供了基础,并且利用作业成本法能够核算出增值流程、不增值流程以及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为企业流程以及作业改进提供了方向。最后,知识资本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分配。无论是高级劳动者提供的高级知识资本,还是普通劳动者提供的普通知识资本,均应享有劳动者权益,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短时期来看,企业分配给劳动者的这部分收益构成企业的社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但长期看来,对劳动者价值的肯定和对象会激发劳动效能,改善劳资关系,提升企业商誉,最终会促进企业组织资本和结构资本等其他知识资本的提升。

(三)加强人力资本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第2篇

(1)城市经济发展路径依赖,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风险。

从全球产业分工及其价值链角度来看,中国的产业和城市经济由于后发劣势,一般集中于加工制造和资源出口环节。如果不能及时抓住分工深化和产业升级的机遇,会导致一方面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劳动生产率无法通过专业化分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制造业也会因为缺乏生产业的支撑而被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也陷入低水平循环,出现路径依赖。

(2)盲目产业转移,出现空心化问题风险。

国内部分大城市出现为解决城市病而解决城市病的简单一刀切现象,对城市发展和产业变迁的阶段规律缺乏正确认识和正确判断,不理解生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制造业升级的背景,盲目鼓吹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造成城市产业空心化和城市经济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而陷入衰落的困境。

(3)对服务业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良性发展认识不足。

国内外都存在对服务业发展的认识不足问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曾经因为“滞胀”现象对服务业发展产生怀疑,出现诸如“卡尔多定律”、“新工业主义理论”和“自我服务理论”等质疑,认为服务的作用是消极被动的,依赖于商品的生产,不对经济增长做贡献,服务活动导致了生产率的不增长和低增长。

(4)错误的执政理念和政绩观的挑战。

受到官员任期限制和不正确政绩观的影响,重视工业而轻视服务业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在制定规划和政策时偏重于鼓励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大项目多,投资后见效快,拉动地方GDP增长的作用相对显著。同时,把服务业许多领域当作非生产性活动来对待,把经济发展片面地理解为上项目、建工厂,忽视服务业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服务生活、提高市民福利、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二、正确认识服务业在城市经济良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服务经济的转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全球经济正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经济结构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服务业产值在全球GDP占比平均已超过60%,发达国家超过70%,是全球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新业态层出不穷,知识和技术密集化使其内部结构不断升级,成为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标志性经济结构。更进一步,服务活动可以是经济增长的独立发动机,它创造就业,满足需求,助力生产,推动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2)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服务业与产业转型升级。

从OECD国家发展的经验数据来看,服务业的第一波上升期发生在人均收入1800美元左右,主要是传统服务业;第二波上升期发生在人均收入4000美元左右,主要是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通讯、计算机、法律、广告和商务服务等,并且第二波现代服务业的上升更加迅猛。不同的国家或者区域城市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和逻辑不同,城市产业转型要注意把握好两者的阶段性关联。

(3)生产业嵌入价值链,促进制造业升级、提升效率。

生产业通过“干中学”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投入到生产的过程中,通过价值链的分解强化产业间关联关系,并经由知识溢出效应扩散到整个产业链条的上下游,改进产业链和服务业自身的效率,使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业升级,并使整体的产业利润率和环保水平提高。

(4)服务业推动城市工业化与城市良性互动。

在城市经济发展高级阶段,服务业通过就业效应、出口效应、产品竞争力效应、吸引力效应等四个机制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四大效应,是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城市在二战以后,成功实现从“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型的关键因素,是这些城市治愈环境疾病、提高城市经济运行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突破口,也是他们能够保持在国际城市分工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的原因。

(5)服务业的就业吸纳与优化效应。

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工业就不大可能大量吸收劳动力了,而服务业则具有很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成功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全球性特大城市,其生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的基础部门并向城市周边输出服务,有效促进了就业增长。同时,从城市发展角度看,服务业发展有助于强化城市主体结构,紧密衔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城市格局和城市体系,进而又反过来进一步增强城市整体就业吸纳能力和优化劳动力市场配置。

(6)城市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必然性和规律。

聚集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并能通过空间上的聚集降低消费者的寻求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入,形成良性循环。聚集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分担基础设施,并带来信息和技术渠道的共享和吸引力提高。服务业集聚一般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历史上大城市内部服务业首先集中在CBD区域,然后开始向郊区分散,最后又在大城市区域内的特殊节点上重新集聚。能够实现标准化、传统具有“后台”功能、不需要采用面对面接触方式的服务业,布局在大城市的边缘区域,有利于降低营运成本。而不能实现标准化、具有高度“前台”功能,如法律、管理、公关、咨询、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等复杂生产服务企业,依赖与顾客面对面接触,仍需在大城市集聚。

(7)服务业影响城市体系重构。

服务业集聚不仅发生在城市内部,也会在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差异化分布,甚至导致对城市等级序列的重构。事实上,生产业都倾向于在特大城市布局,如企业总部、金融中心倾向于集中在全球性城市,那些非特大城市、甚至较小的大城市的生产业则处于相对的劣势,进而导致有效机会的不均衡分布、地区经济重构持续进行,还影响到地区内服务企业和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跨国生产企业的布局及其布局调整,会影响世界城市网络结构和大城市经济,即服务业对重构城市经济结构有直接影响,进而间接影响世界范围的城市体系结构的重构。

(8)实现产业环保转型,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

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空气质量较差,1987年有69天空气质量达不到美国的国家标准,但是美国1980年开始调整特大城市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降低能源使用强度,减少城市中的能源密集型产业,效果显著,纽约市有毒物质释放量大大降低,到1993年,其空气质量全年达标。在此过程中,纽约市的经济总量并没有降低,服务业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上快速成长,市区向服务业集聚发展,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人口也进一步集聚,工业能源的使用量得到有效控制,虽然商业、交通运输和城镇居民用能持续上升,但是属于总体可控。总之,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特大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和必然选择,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关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知识,通过价值链分工实现产业环保转型,不断创新服务的技术和手段,加快用信息化、智能化、节约型、清洁型、环保型等现代技术和服务来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从而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重点

(1)把握好地区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有序发展。

在理解阶段差异的基础上,既不能过分超前,又不能过分滞后。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要增加工业制造业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增强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等;当工业化发展到较高阶段之后,制造业与生产业开始互动发展,互相促进,互为前提,共同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向价值链两端即生产业转型,价值链中间的生产环节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同时,在服务业内部,不同类型服务业具有不同的发展背景、适合阶段、发展特点以及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需要区分对待。

(2)破除行业垄断,推动事业单位改革,释放服务业。

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有些部门过分强调产业兼有的社会属性,包括银行调节经济手段属性,科学、教育、卫生、体育的公益性、福利性属性,文化、传媒意识形态属性等,大量本应作为营利性市场主体存在的经营性机构存在于社会事业单位之中,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太低导致大量服务需求内置。需要打破政府或国有经济垄断经营,对社会资本开放,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在服务业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出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3)抓好规划、招商、政策的一条龙服务与管理。

作为特大城市的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像以往抓工业一样抓服务业,多管齐下、优化结构、集约发展,促进服务业产业发展水平的明显提升。包括重点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从编制规划、政策体系、产业指导、招引项目,到考核评估、技术标准、行业规范、统计制度、税负体系、人才培养引进、行政审批、执法效率等方面,抓紧落实系统化的一条龙服务与管理。

(4)平衡服务业的集聚与扩散,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做好特大城市服务业的都市中心集聚与多区域、多中心扩散集聚的平衡,特大城市内部按照多级中心模式发展CBD体系,满足不同服务业类型的发展需要,同时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结构优化要立足于解决城市病和增强居民福利,即把行政、教育、医疗、养老等具有很强社会属性的公共资源有意识地分拆和多中心分散,保证各级地方的活力和提供基础性需求。高度重视服务经济时代,大型生产业(总部)的布局优化及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一个城市自身动态比较优势,在整个价值链的全球化中控制战略性环节,不断优化升级城市产业结构,从而提高其在区域城市等级序列中的位置。

(5)创新城市产业生态园区集聚。

第3篇

关键字:景观;硬质景观;作用与分类;设计;新思路

Abstract:Hardlandscapeisanimportantpartofthecitylandscapes,whichattractmoreandmoreattention.Thepapersumsupthedefinitionofthehardlandscapes,thenclassifiesthehardlandscapes,anddiscussesthenewnotioninmodernhardlandscapedesign.

Keyword:landscape;hardlandscape;theuseandclassification;design;newmethod

硬质景观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构成城市形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1]。作为现代、后现代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硬质景观在改变设计品位和景观环境质量的同时,还体现了现代科技对景观作品的驾驭能力。本文总结了硬质景观的定义,提出新的分类,并初步归纳了硬质景观设计在不断进步的发展历程中的新思路,力求启迪设计者将硬质景观设计不断推陈出新。

1、相关概念

1.1景观

景观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美学概念到地理学概念再到生态学概念三个阶段。16世纪末,“景观”主要被用作绘画艺术,泛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2]。后来,“景观设计”一词是吉尔伯特·密森(GilbertMeason)最早使用。1899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成立,标志着现代意义的景观设计正式产生。第三阶段的景观是生态学概念的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总之,地理学界和生态学界所论及的“景观”总的来说还是属于一种自然科学的范畴,而景观设计学则是一门自然与人文相交叉的学科。它应该是同时具备景观形态研究、景观生态研究和景观的人性化研究三个层次[3]。

1.2硬质景观

硬质景观(HardLandscape)是英国人M.盖奇(MichaelGage)和M.凡登堡(MaritzVandenberg)在其著作《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中创造并首次提出的,意指相对于植物的软质景观而言。即城市景观分成以植物、水体等为主的软质景观和以人工材料处理的道路铺装、小品设施等为主的硬质景观两部分[4]。本文结合王春沐对居住区硬质景观的定义[5],认为城市硬质景观即城市中以游憩、使用、观赏为主要功能的场所内,以道路环境、活动场所、景观设施等为主的景观。广义上说,除了城市绿化、水体和建筑物以外的有形物,都可认为是硬质景观。其内容包括步行环境(含地面铺装、踏步、坡道、挡土墙、围栏、栏杆、墙及屏障)、景观设施(含照明、座椅、垃圾箱、雕塑小品、电话亭、信息标志、护柱、种植容器、自行车停车场)、活动场所(游乐场、休闲广场、运动场)、车辆环境四大部分。

2、硬质景观的分类

硬质景观分类有很多种,如根据美学原则可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的硬质景观[6];根据设计要素又可分为步行环境、车辆环境、街道小品三类[7]。还有根据硬质景观使用用途分为类形成的道路、驳岸、铺地、小品四类[8]。本文主要从硬质景观的景观功能出发,将其分为实用型、装饰型和综合功能型景观三大类,再在此基础上划分。

2.1实用型硬质景观

实用型硬质景观包括道路环境、活动场所和设施小品三类。其中,道路环境又由步行环境和车辆环境组成,主要包括人行道、游路、车行道、停车场等;活动场所包括游乐场、运动场、休闲广场等;设施小品即照明灯具、休息座椅、亭子、公共停靠站、垃圾箱、电话亭、洗手池等。这类景观是以应用功能为主而设计的,突出体现了硬质景观使用功能强大、经久耐用等特点。

2.2装饰型硬质景观

装饰型硬质景观以街道小品为主,又分为雕塑小品和园艺小品两类。现代雕塑作品种类、材质、题材都十分广泛,已经逐渐成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艺小品即园林绿化中的假山置石、景墙、花架、花盆等。这类景观是以装饰需要为主而设置的,都具有美化环境、赏心悦目的特点,体现了硬质景观的美化功能。

2.3综合功能硬质景观

一些硬质景观同时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特点。如设施小品中的灯具、洗手池、坐凳、亭子等,既具有使用功能,也具有美化装饰作用;装饰小品中的假山、花架、喷泉等,既是观赏美景的对象,也是人们休憩游玩的好去处。这类具有综合功能硬质景观设计正是体现了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统一,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3现代硬质景观设计的新思路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后现代主义进入到艺术设计领域,也丰富了当代景观设计的语汇。现代科技手段的进步,造园材料的丰富及景观设计思潮的不断创新,使硬质景观材料和设计思潮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向新的方向不断完善。许多在它们刚出现时让人不可思议的表现手法,现在已出现在景观作品中,而且收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

3.1后现代主义符号学诠释新景观

“符号学”最初是研究语言学上的符号(Sign)或象征(Symbol)的学科,后被运用到心理学、哲学和艺术研究的领域,随后出现了建筑符号和城市空间的符号学。“景观作为符号”是后现代主义的景观观,后现代主义景观的符号类型又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三种[9]。

现代硬质景观由于其材料丰富、可塑性强、功能多样等特点,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扬后现代主义符号学景观的设计思潮。利用景观符号的“形”,使使用者体会到设计作品的“意”,进而传达现代设计的“神”,正所谓聚“形”、延“意”、传“神”,在审美和内涵两方面得到了超越。

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也在不断探索对景观符号的应用。文丘里在富兰克林庭院的设计中,利用不锈钢骨架模拟原有建筑,创造出历史效果。查尔斯.摩尔设计的新奥尔良广场,以历史片断、夸张的细部及舞台剧似的场景,赋予场所“杂乱疯狂的景观”[10]。

3.2材质色彩创造“软”的质感

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汇聚成一种国家的文化的特征:色彩是一个丰富而又生动的主题,他是一种符号,一种形式,一种象征,也是一种文化。”在很多发达国家,对城市整体景观、街道和社区的色彩都进行规划。城市的标志色彩又由总体色彩(主要由建筑构成)和近人尺度的城市硬质景观色彩(主要由人行道及广场铺装、各种标示广告牌及城市设施的用色)构成。虽然硬质景观大多材质坚硬,在心理上给人坚定、理性、现代的感觉,难以有亲近感。但多种人工原料色彩的可控制性,使硬质景观比植物,水体等软质景观具有更丰富的颜色选择,通过色彩的调和,形成与软质景观一样有亲和力的空间。

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色彩的代表人物如玛莎.施瓦茨。她设计的“面包圈花园”(BagelGarden),将面包作为园林造景的一部分,以面包圈的黄色和沙砾的紫色作对比,创造了一种家庭氛围。再如,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前广场,鲜明的色彩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可识别的景观设计”。

3.3注重景观形式与社会生态的统一

景观设计是为公众服务的,其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现代硬质景观设计不同与传统设计的方面,就在于它还考虑诸多不能由视觉显现的设计因素,如人的生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环境因素、生态建设等。因此说现代硬质景观设计是形式与社会、生态的统一,是社会、自然、艺术的综合体。

我国中山岐江公园及彼得.拉茨设计的杜伊斯堡风景公园,都是将硬质景观与社会、生态的设计相结合的范例。两个设计都是使废旧物在利用中都获得了新生,保留了工厂基址生态的和视觉的特点,也保留了真实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4、结论

硬质景观是城市景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造型丰富,材料繁多,而又充分显现了现代的科技手段,越来越受设计者的青睐,使用者对硬质景观的需求和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硬质景观的设计和发展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关键环节,而硬质景观的社会、文化、功能等各方面的效果,正是可以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砝码之一,甚至成为设计作品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认真探讨硬质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理解硬质景观设计的新思路,才能在设计中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廖艳红.试论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与建设[J].中外建筑,1999,(2):5.

[2]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杨锡荣.现代景观设计的方法论初探[D].南宁:广西大学.2004.2.

[4]M.盖奇(MichaelGage),M.凡登堡(MaritzVandenberg)城市硬质景观设计[M].张仲一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3.

[5]王春沐.居住区开发空间中硬质景观的规划与设计[J].北京园林,2005,21(2):7.

[6]陈开森.浅析园林绿地硬质景观设计[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9(3):125-126.

[7]廖艳红.试论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与建设[J].中外建筑,1999(2):5.

第4篇

关键词: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现状和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园林植物应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工程的质量及园林植物功能的发挥。植物造景必须最大限度的发挥植物的特点以及习性,要达到植物造景符合审美原则与合理栽植原则,就必须把握好植物个体美以及植物与景观的配合美,这不仅是对植物习性以及生长特性了解程度的考验,也需要把握景观与植物的生态关系以及合理的组合搭配。

一、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1、功能序列方法

包括直觉的运用、多层面的感知,然后通过控制,利用直觉,挖掘多层面感知后建立具体空间。

2、 知觉“思维”分析方法

理解设计对象和平面或空间相融关系,在对视知觉状态有着多角度理解之后,针对项目,具体抽取设计语言的不同层面。

3、“集合层”形态分析方法

将一个设计项目剥离出若干层面,分别设计之后将各个层面相关联起来。

4、主题文化设计方法

抓住所在环境的人文情感和意向环境的感受,生成文化的环境主题。

5、组团空间环境分析方法

将诸多空间环境相关联,衔接建筑、功能设施等形成一个组团。

6、“自然持续”生态设计方案

将自然元素、环境持续和实地自然状态相统一,突出环境的自然表现。

7、A-B 转换过程设计方法

A 是设计之前的环境初始状态,B 是设计师要完成的最终设计结果。通过对 A、B 两个端点进行分析,得到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

8、激活式设计方法

激活点既是创意点,找到创意点后通过设计的控制和完善将灵感状态明晰。

9、“无痕”理念设计方法

9.1 “渗透环境”减少人类生存留下的痕迹。

9.2 “意如无痕”环境的表达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造型状态。

9.3 “直取内心”使审美的愉悦达到心灵的深处,是设计的最高理想手段。

二、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

1、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而且能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需求,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再现和保护地域性的景观类型。其中植物是反映园林景观设计最有生命力和代表性的元素。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为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人们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通常会遵守两个比较常见的原则:一是植物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地域的自然特色;二是要重视植物的时序性,处理好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所以现代园林通常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同时具备“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

2、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越来越现代化,这也为园林植物景观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把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的装饰品,动辄为跟上新潮流而更换园林植物,甚至今天栽明天拔,年年建设城市新形象,急功近利,要求尽快见效果,草坪风、大树进城风一阵猛似一阵。 还有人工气息过于浓重的园林也不断涌现:乔木+灌木+草坪(地被)模式的滥用;许多植株的种植密度过大,不利于植物生长,造成浪费;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把植物都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球体或几何形体。人工化过于明显,自然风逐渐减弱;过于追求自然效果,铺张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这些情况是当前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所面临的窘况。

三、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问题

1、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低下

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公共绿地采用西方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大面积草坪和灌木林修剪成模纹图案的绿化方式,或者在草坪上种植花卉组成色块图案。这种植物景观形式虽然具有草优美、整齐的景观效果,但从生态学上看,此种绿化模式发挥的生态效益远不如中国传统的乔灌草复合群落,而且养护费用相当高。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是不可去的,也是不应提倡的。

2、植物景观“千城一面”

对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解缺少深度和内涵,设计作品仅仅停留在概念、形式提出的水平上:有的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附属地位;有的偏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或几何形体——如此种种的做法,使得国内一些城市因缺乏城市特色而导致“千城一面”,未能形成特色的城市地域性景观。

3、植物微观群落不稳定

植物微观群落是植物与植物之间建立的互惠的、共生的关系。特定的“乔灌草“组合的搭配是物种亿万年进化的结果:符合自然规律,并且能够使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生长良好、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但是,从植物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来看,设计者主观性的把一些不具备共生关系、甚至不能共同生长的植物种植在一起,使植物微观群落变得非常不稳定。

四、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措施

1、科学性

适地适树和选用乡土植物是科学性的基础。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非常不同,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空气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群体生态中还涉及各种植物相互关系,所以,要营造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依照植物之间的微观群落的互惠共生关系,搭配植物。

2、文化性

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内涵丰富的植物文化,植物成为为人们赋予文化信息的载体。众所周知,梅兰竹菊、玉堂富贵都有其代表性的树种。此外,本土树种也可以代表当地文化。例如,哈尔滨就有“榆都丁香城”的美誉,榆树和丁香是我国旱地地区的本土植物,更代表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3、艺术性

一般的艺术规律同样可以用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形式美规律可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创造出极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

4、生态性原则

从生态学上说,生态位是指处于群落中的物种,在时间、空间和营养方面所占的地位。植物空间的生态位,从宏观层面上来讲,是指植物空间提供给人们的或者可以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如土地、气候、休憩空间、交通等)的集合,反映植物空间的现状对于人们各种活动的适宜程度及吸引力大小,良好的生态位比较适宜人们的各种活动,对人的吸引力比较大;从微观层面上讲,良好的生态位是指构成植物景观的每一种植物处于合理的空间分布,在它所处的生态空间都能比较健康的生长,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

结束语

总之,城市园林规划就是要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市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富足以及衣食住行方便,使城市建筑及构筑物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合理分布、相得益彰,人与动植物相亲相近和谐共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的园林设计中要注意园林景观的设计中的要素,更要注意和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只有通过合理、科学的园林设计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在植物的选择、颜色的搭配、植物外观形状上都要别具匠心,将各个景观串联起来,才能提高园林的艺术价值,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周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2]张冰,王小平.浅谈园林艺术民族风格的形成[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3).

[3]闫明.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