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8 22:53: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自主听课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课前自主 习惯 学习准备 指导
一、课前自主预习的重要性
(一)、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预习是学习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预习习惯的培养,为自学能力形成奠定了基础,充分的预习可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对课堂知识提前进行学习,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预习后再听课,学生对于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经心中有数。这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这样,在预习中弄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自然就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二)课前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为自学能力形成奠定了基础。
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科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这种学习方法如能长期坚持,就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增强了独立性;还能够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坚持预习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自学能力,它将受益终生。
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学习准备
农牧区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知识准备上存在一定不足,词汇量有限,学习时间相对不够,更重要的是学习英语的习惯和积极性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开展课前自主预习学生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
(一)思想上的准备
任课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前预习学习,对自主预习的重要性和可能遇到的困难都要给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在思想上能够重视和做好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
(二)、知识与能力上的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过程是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和对新知识的自我掌握,已有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英语中“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应用,学生要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词句分析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师对学生课前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
(一)开展课前预习训练
学生自主预习不是生来就会的,需要老师长时间的训练,刚开始训练时最好放在课内进行,教师以教给学生方法为重点,引导启发学生自己探索,自求解决,并及时点拨。待进行了一个阶段的训练之后,学生预习的技能已经形成,对预习已消除了畏难发愁的心理,并且有了独到的见解,产生了兴趣,这时便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多指导和监督,定期开展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让学生总结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和成效。
(二)设计学生课前自主预习作业
尽管许多教师都会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学生往往是走过场,预习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预习时没有明确的任务,没有较好的方法所导致的。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布置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作业,从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前预习作业对学生而言是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促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与方式的养成。
课前自主预习作业,是教师根据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课前预习题。首先要考虑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帮学生克服,精心设计学生会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不但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利于引导学生“会学、会用、会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前自主学习的督促和激励性评价
【关键词】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
近年来英语课堂中总会出现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并做笔记,但是成绩依然不理想的现象,这其中不乏存在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的原因,但也有教师教学失误的原因,教师平时忽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即没有教会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使部分学生用功但没有效果,课上认真听讲,但是对于所学知识没有时间消化,但是进行课前预习,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一、 关于英语课前预习的正确认识
不论中外,在英语学习都有关于重视课前预习的名言,例如,在汉语里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古训;英语中有句谚语: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所谓课前预习,即课前自主学习或是课前自学,是指在教师授课前预习新知识,通过自己独立的阅读新课的内容,对其有初步的了解,为学习新知识的做好充分准备。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等三个环节构成学习的整个过程,在课程学习中缺一不可。课前预习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能够使学生对于教师的授课思路及教材的线索有更好的理解。学生在听课时能够始终保持一种轻松自如、积极主动的上课状态。在课前预习中能够让学生在听课时对知识更具有选择性、理解性,对于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重点、理解难点有很大帮助,因此若想提高学生听课效果,必须以课前预习为重要前提,听课效果与预习质量之间是成正比的。并且据语言专家分析,若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一般需要3000-5000个小时的语言输入时间。若从七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若每天进行一小时的英语输入,一星期为5小时,一个月为20小时,一学期约80小时,初中三年约480小时,约占掌握英语所需输入时间的十分之一。因此坚持英语课前预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 英语课前预习与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英语课前预习,需要先明确课前预习的目标。什么时候进行预习、预习重点是什么、预习多少知识等均需要有明确的目标。需要以英语课堂教学的进度,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为主要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计划。预习时应该抓住每节课的目标,明确这一节课的重点短语、单词、词组,句子、交际用语、语法。然后英语课堂预习要充分阅读和了解相关语言背景知识。英语教材一般都是以Topic话题展开的。以初中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这一章节为例,它主要讲的是Describe People。在课前学生可以查询资料,查阅能够描述人的外貌的英语词汇,深层次的了解这一教材知识。这样不仅增强对课前预习的兴趣,还扩展学生自身的英语词汇量。语言学习并不是纯粹的词汇、语言点或者语言技能,必须在了解相关语言文化知识的前提下,才能涉及到语言的内涵和精粹。通过所给的课文内容总结该节课的重点,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上向教师提问,解决问题,即课堂上听课的重点。此外课堂重点在本节课结束时教师的强调和下节课时教师的复习也会再现。以人教版的初中英语教材为例,每一个课文后都会有Activity作为学习重点总结,语言点和重点会在这里归纳出来。课前预习需要讲究方法。首先,浏览并朗读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要手脑并用,阅读与划、批、写、注相结合。然后,复习巩固和补充有关的就概念、旧知识,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出课文中的新词汇、重点和难点,积极思考、大胆设疑。讲英语中的特殊疑问词when,what,how,who,where,which与课文对应起来进行解答。同时,解答一部分新课的习题,英语教辅资料中的每课一练可以适当做一些。经过预习,一般能够解答一部分新课的习题,凡属认为自己能做好的习题,都应该独立做一遍,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的解答正确,但可以加深对新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节省新课的练习时间。另外,做好预习笔记。做好预习笔记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摘抄新旧短语和表达法。旧的短语和表达法一段时间不用,很快就会生疏,每一次复现都是一次有效的复习;二是摘抄典型句型,这样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三要注意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记录下来,以便听课的时候有针对性;四是预习笔记可以同课堂笔记合一,使课堂笔记成为预习笔记的补充和延伸。学生预习英语教材,逐渐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会自觉的学会对知识进行思考,发现英语知识的难点,由原本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三、结束语
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中学会自主学习,他们可以把课前预习中的难题向教师提出,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会记的更加深刻,学生通过认真的课前预习,不仅对知识的掌握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提高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美善.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旬, 2015(4):41-41.
[2]乙福艳.课前预习――英语自主学习的舞台[J].校园英语, 2015(2):207-207.
一、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新课的内容,找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并尝试解答,把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
二、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
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定期整理学习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做到定期按知识本身的体系加以归类,整理出总结性的学习笔记,以求知识系统化。把这些思考的成果及时保存下来,以后再复习时,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经达到的高度。在学习时如果轻信自己的记忆力,不做笔记,则往往会在该使用时却想不起来了,很可惜的!
四、及时做作业
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在章节复习中精选课外习题自我测验,及时反馈信息。因此,认真做好作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而去有意识地加强它,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五、复结提高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素质 学习习惯 培养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将会使自己受益匪浅。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进入初中后,不少孩子数学成绩差,视数学为畏途。主要表现在:①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有效注意力差,爱分神、喜欢搞小动作;②没有养成规范的作业习惯,字体潦草、经常拖欠、正确率低下,甚至抄袭作业;③没有养成课前的预习习惯,自学的积极性很差;④没有养成熟练科学的计算、演算习惯;⑤没有养成自觉的纠错习惯。这些看似是小问题,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学生数学素质的整体发展。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初中生可塑性强,这个年龄阶段最适宜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抓好初中阶段这个黄金时段,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从而使他们终身受益。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一、重视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般性学习习惯指预习、听课、作业、反思的习惯。
1.培养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预习是学习新课的前奏。课前预习,要求把本次课将要讲授的内容进行预习,初步熟悉课程内容,找到听课和理解的重点、难点、疑点,记下自己的困惑之处、薄弱环节,带着问题进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抓住自己不会的地方有所突破。当然,预习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在预习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预习时,要明确任务,最好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并督促学生坚持下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是要指导学生看、思、做结合。用笔勾画出书中重点,动手做课后练习,遇到疑问做好记录。三是要让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预习时间及内容。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之后,根据余下时间的多少来决定预习的深度与广度。
2.培养专心听课的习惯
老师会在课堂上把每个重点内容讲述或点拨得非常透彻,因此,要让学生尽最大可能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保持积极的听课状态,对于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疑点要认真思考,通过听讲来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课堂学习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一方面要让学生认真听老师讲,另一方面要通过反馈了解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因此,在听课方法上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课的过程要注意:①听明白每节课的要求;②听明白知识引入及形成的过程;③听明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剖析;④听明白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⑤听课之后要做小结。思维方法上要让学生注意:①多思,边听课边思考,随时多问几个“为什么”;②深思,大胆追根求源,刨根问底;③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④反思,每节课要反思小结,评价自己学习的状况。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思”是“听”的深化,会“思”才会“学”。“记”,指做课堂笔记。“记”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掌握记录时机;②要记录要点、疑点,记解题方法和思路;③记小结课后思考题。“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环节中掌握主动性。
3.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最基本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十分重要。①养成规范作业的习惯:做到专心细致、字迹工整,错题能够及时订正。作业不拖不欠;②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自选作业、自编作业,在综合性和研究性作业中能合理分工、团结协助;③养成对作业反思的习惯:通过对作业的反思,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查漏补缺。
4.培养反思评价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①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②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③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④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⑤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从而促进思维发散。
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在这个环节上要做到:①每天课后先阅读理解教材,结合笔记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回忆公式、定理;②再独立完成作业,并按要求书写规范、表述清楚;③对本节课堂内容做知识小结,写出自己的体会。
二、重视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展性学习习惯指思考观察、质疑创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习惯。
1.培养学生思考观察的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处处思考、时时思考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侧面去思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一是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二是观察做到有序化、全面化;三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各种观察。使学生形成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问题的敏锐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习惯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提出富有独创性的解决问题的设想或方案。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要把提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为学生创造提问题的环境,使学生学会提问题的方法。①从知识的起源“怎么样”、“为什么”及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寻找问题;②从“新”、“旧”知识认知结构的矛盾交接处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会不一样呢”;③从多角度思维处提出问题,如“还可以怎么想”、“假设……又怎样”等。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在课堂上,我们要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方法,在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知识,便在学习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认知经验和规律。这些比教师自认为理想的经验和方法更直观、更实用,而且促使学生把知识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数学课的自主探究学习,要做到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实现“教、学、思、做”合一,这样才能实现塑造学生人格品质、促进主体发展的目标。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1 带着思想准备去听课
俗话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教师要从听课中真正学习,就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要有备而来,才能满载而归。听课前不准备,听课中不记录,听课后不思考,就像天天回家爬楼梯,爬了好几年也不知道有几级。因此,听课时应将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简单的旁观者,使听课灵动起来。例如问问自己:如果是我上课,我会怎么做?我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节课有哪些遗憾?怎么去改进等等。例如我们生物教研组准备集体收看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视频公开教学(江苏省教研室每2~3个月会安排一节全省名师网络公开课,供全省学科老师上线观看,互动交流)。在上“基因突变”这节课前,我们特地提前一周安排本组老师集体备课。本组老师在商讨导入基因突变的原因时可适当联系生活中“夏季防晒霜的使用,做X射线透视的医务人员要穿防护衣,海湾战争中贫铀弹使用的恶果”等实际现象,找出引起基因突变的外界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青年教师,教研组还要求他们先上一堂研究课,这样才能在听课时,将别人的经验与教训、优点与不足,在自己的深思、善辨、慎取中变成宝藏。
2 带着新课程理念去听课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生物学核心素养构成课程主线,课程应该是动态发展的,既有学科课程,又有学生的经验课程,既有显性课程,又有隐性课程。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用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来衡量,据此去听课,才能科学评价所听的课,并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收获。教师带着新课程理念去听课,自然会关注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并重视其全面发展;有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没有在动态的、生成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听课过程中我们要观察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是否珍视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我们高一年级生物备课组在彼此听课后,就发现有青年教师大胆创新设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实验课题确定为“洋葱鳞片中、大蒜鳞茎中是否含有淀粉、还原糖”“探究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中是否含有还原糖”等。这样的学习过程注重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识问题,这就让教师“听”出授课者的智慧,由此判断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并以此作为评课的重要依据。
3 带着开放的心态去听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风景是这样,听课也是这样。听课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身份、抱着不同的心态听课,则听课的效果与收获也自然不同。观察新教师与富有经验的教师上的课,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一般来说,富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之前往往说:“我们曾经学习过……”,而新教师则说:“今天我们开始讲……”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去听课,既引领了他人又成长了自己;站在欣赏者的角度去听课,既鼓舞了伙伴又积累了经验;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听课,既增长了见识又点化了智慧;站在评析者的角度去听课,既撞击了心智又融入了思想。所以,听课者要用一种谦虚开放的心态听课,用一种欣赏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教学,挖掘一些富有创造性、个性的课堂教学。例如听“生物的群落演替”这一节时,“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种侵入,另一些物种消失,群落组成和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如果该群落在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发生明显的波动,而不涉及物种更替,那么这种变动只能称为波动,也就是说,群落的演替一定会涉及物种的更替。带着开放心态的听课者能透过表面的现象,观察到“本质”的东西,,感悟到生物学术语意义的不变性,才能深刻地领会到“教育的精髓”。
4 带着反思欲望去听课
听课中及时地整理和反思尤为重要,一个没有反思的教师永远只能是一个“教书匠”,不能体验“认识升华”“负面转正”的美妙!曾看到我们学校生物教研组一位青年教师这样回忆自己的听课经历的文章,他总结了自己的三个变化:① 完整记录到重点记录再到不想记录;② 由耳朵听课到眼睛看课再到用脑子想课;③ 从关注自己到关注教师再到关注学生。其实这三种不同的变化何尝不是一个普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目前该老师已成长为兴化市教学能手,有多篇于省级期刊甚至是核心期刊。竹子用了4年的r间,仅仅长了3 cm,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 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 m。其实,在前面的4年里,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在教学中,听课中何尝不是经历了这种厚积薄发呢?教师在听课中要总结“得”与“失”。“得”者成为经验,“失”者成为教训;“失”则及时调整、改进,转“失”为“得”,要把听课的“痛苦”变成“直抵内心的快乐”。将听的每一节课整理下来,全面的反思,即使是一听一得、甚至多听一得,都弥足珍贵,这些经历就像散落在自己专业成长路上的颗颗“珍珠”,只要用心地去拾遗,就能串起精美的“项链”,让你熠熠生辉!
关键词:听课;新课程理念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的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几乎每一个优秀教师都是在听课中不断成长,在听课中不断成熟的。如何听课?听课又是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个人对听课的看法。
一、带着准备去听课
俗话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教师要从听课中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要有备而来,才能满载而归。余文森教授曾比喻说:“听课前不准备、听课中不记录、听课后不思考,就像天天回家爬楼梯,爬了一辈子也不知道有几级。”因此,听课时要将自己定位在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例如,问问自己“如果是我上,我会怎么做”;“我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节课有哪些闪光点,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什么启发”;“这节课有哪些遗憾,怎么去改进”等等。这样,别人的经验与教训、优点与不足,在自己的深思、善辩、慎取中变成了自己的宝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那么,听课的思想究竟从何而来?来自于长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学习新课程标准,把住方向盘。2.结合课题研究,关注教学策略。3.凭借个性教学风格,开拓设计思路。4.熟悉名家名课,适时学以致用。
二、带着新课程理念去听课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衡量。据此去听课,才能科学评价所听的课,并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收获。带着新课程理念去听课,自然会关注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并重视其全面发展;有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没有在动态的、生成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等等。由此判断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并以此作为评课的重要依据。
三、带着开放的心态去听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风景是这样,听课也是这样。听课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身份、抱着不同的心态听课,听课的效果与收获也自然不同。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去听课,既引领了他人也成长了自己;站在欣赏者的角度去听课,既鼓舞了伙伴也积累了经验;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听课,既增长了见识又点化了智慧;站在评析者的角度去听课,既撞击了心智也融入了思想。所以,听课者要用一种谦虚的、开放的心态听课,用一种欣赏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教学,挖掘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听课者才能透过表面的现象,观察到本质的东西,才能有所感悟,才能深刻地领会到教育的精髓。
四、带着技术含量去听课
传统的听课无非是凭着主观感受“听听记记”,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其实,听课细究起来是“技术活”,听课者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自己的听课技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而,要较好地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须娴熟地掌握和灵活地使用一些技术。例如,有意识地借助量表、图式记录等工具来观察课堂;有意识地运用摄像机、录音机等现代化设备来辅助记录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活动;有能力地分析各种采用定量和定性课堂观察记录的原始资料等等。
五、带着反思去听课
听课及时的整理和反思尤为重要,一个没有反思的教师永远只能是一个“教书匠”。曾看到一位教师回忆自己的听课经历的文章,他总结了自己的三个变化:一是完整记录到重点记录再到不想记录;二是由耳朵听课到眼睛看课再到用脑子想课;三是从关注自己到关注教师再到关注学生。其实这三种不同的变化就是一个普通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在我们的教学中,听课中何尝不是经历了这种痛苦的抉择?在听课中总结得失:得者成为经验、失者成为教训,失则及时调整、改进,转失为得,又把听课的“痛苦”变成了“直抵内心的快乐”。将每一节听课整理下来,全面的反思,即使是一听一得,甚至多听一得,都弥足珍贵,就像散落在自己专业成长路上的颗颗“珍珠”,只要用心地去拾遗,就能串起精美的“项链”,让你熠熠生辉。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独教而不互听,不与人交流学习,就会使自己见少识浅。在广泛开展听课评课的活动中,每一位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而自觉、自发、自主参与听课活动,“听”出授课者的智慧,“听”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听”出以后努力的方向。这种听课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我想这就是我区推行“推门听课”的初衷吧。
参考文献:
1.陈明娜,《提高听课效益的方法》,《广东教育》
关键词 策略 效果 能力 促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36-02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加以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行动和步骤;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行动;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方式和方法。
一、使用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1.适当的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效果
预习既是学习方法问题,也是学习习惯的问题。预习的内容很多,如:课前要预习生词、课文和语法内容,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去听课,课堂上尽力去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如仍听不懂,课后应马上问同学或问老师,一定要搞清楚,绝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2.听课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应努力提高听课效率
在听课中要集中注意力、善于记要点和善于利用直观的图画等理解主题。听课效率高的学生往往能够在课堂上掌握教师讲授的大部分内容。因此听课要集中精力,听懂教师的讲解,并做好笔记,做笔记时要善于使用一目了然的形式,如图解等。同时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回答问题、对话、角色扮演、复述和巩固性练习等,及时应用和掌握所学的内容,提高听课效率。
3.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掌握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课后要进一步理解课上所学的内容,如整理笔记、复习重点和难点。熟读或背诵重要句子;通过归纳、分析和比较,使知识条理化;总结整理时,如果能用简要的提纲或简单的图示,做到化繁为简、一目了然是最好的。然后根据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4.在学习中要积极观察和思考,主动探究,善于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
观察是启迪我们思维的最基本的途径,所以,在生活中要养成多观察的习惯。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英语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使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这对英语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自主学习强调以问题为纲,提纲挈领,主线贯穿。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越多,好奇心越强,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就越活跃。课堂上要想让学生思考,必先让其发现问题。我们要给出机会让学生将问题呈现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质疑中不断去挖掘、探索,从中发现规律,做到举一反三。
二、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1.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十分重要
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结合学生母语学习的经验和认知发展需求,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异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如感知和模仿英语发音的特点;掌握有效记忆和使用英语词汇的方法;理解英语句型的结构和语用功能;初步运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获取、处理和传递所需的信息;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等。
2.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示范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将“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学习很多时候不是光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依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
3.对每堂课进行小结,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后及时根据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同时每堂课都要让学生自己去小结,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反思是否达到了自定的目标,若没达到是什么原因,可有什么改进的办法。这样让学生自己理清知识脉络,并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学习中要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如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提高理解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提高表达能力;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养成写学习心得的习惯,提高探究能力等等。
5.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的交际的能力。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为开展跨文化交际做准备。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6.明确学习任务,减少学习活动的盲目性
自主学习最大的忌讳就是漫无目的学习。在教学中每节课都有相关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不是老师硬性规定必须达到的,而是由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范围和结合自己的原有基础选择的,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生自己来确定,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提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奋斗的方向也就减少了学习活动的盲目性。
三、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相互促进
1.按照认知策略及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现有的水平、课时安排等,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替换和对教材编排顺序作适当调整,也可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根据学生的特点添加活动步骤和方法等。比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采用最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方法。在课程实施的过程,教师应不断加深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充分和继承各种方法的可取之处,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2.按照调控策略,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包括学科专业知识,还包括学科教学知识,即教师通过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的知识。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同时积极开展教学反思,通过实践与反思,教师有机整合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与认识,形成自主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教师还应通过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制与其他教师主动分享,加强交流,逐步提炼适合个人特点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成为一名不断进取、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3.按照交际策略,适当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平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有计划、有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短剧,以及英语角、英语墙报、校园或班级刊物等,通过这些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并获得成功。
4.按照资源策略,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媒体的手段、多种类型的平台和多方位的空间,学习的制高点则是整合利用这些资源。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自身的知识积淀,还暗含着学习的工具、途径与方法策略。所以除了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与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例外,还应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传统媒体,同时积极利用音像、多媒体、网络和广播电视等,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和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但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要注意目的性、恰当性、合理性。多媒体等的使用不能替代师生课堂上真实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互动和人际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命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总结范文【一】
我通过这一学年的学习,自己专业文化水平有所提高,而且不断更新了知识,更新了教育观念,优化了课堂教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教学水平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将本学期个人成长专业发展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新世纪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创造性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此完善、发展自我。然而教师专业能力既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制约教育质量的瓶颈。 因此,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精神,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本学期,我认真的备课、编写教案,设计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放在首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阶段规划和措施我认真对待,不断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二、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迎接挑战,认真过好每一天,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是个普通的教师,但我坚信,把普通的事做好,这本身就不普通了,所以为了我爱的教育事业,我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工作。
三、丰富专业知识,加强业务学习
1、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促进知识结构的发展,具备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手段。我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互助活动,多听课,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先进之处,运用于教学。
2、观摩、讨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教学水平。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以此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3、认真参加学区以及学校的教研活动,多听课,多学习。
四、依照发展目标完善自己。
依照发展目标不断完善自己,这样,在教学工作中,使我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努力成为成熟期教师,并向学者型教师转型。在教学中不断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面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见解。
总之,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的积极性高,学校的文化氛围浓厚,以及各级各部门的耐心帮助,促使了自己的成长及专业的发展。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总结范文【二】
我很荣幸这几年能参加学生组织的校本培训 ,开展一年来,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得到提升,观念得到转变,教学方式多样化。下面我简单谈谈几点收获:
一、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条布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每天我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与孩子们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同事共同面对课改在教学的实施中带来失败的困惑。经过一年的实践,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方法有了突破,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已经形成。在钻研教材中,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和幻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亲切自然的示范表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幽默活泼的话语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会将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境地。
新课程倡导的“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已经落实到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浓,逐步从“要我学”的心理向“我要学”的欲望转变。
二、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新世纪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更活泼、更多样地学习,把课堂与社会,把课堂与家庭结合起来,在更大更广的天地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学的状态投入学习。在教学中倡导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课堂竞赛游戏,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引入竞争机制的游戏中。如:在进行话题学习时,让学生比一比谁是最佳创意搭档;在巩固新授内容时,设计各种擂台赛。
三、校领导积极聘请专家来校讲座,提供理论支柱。
一年多来,专家们多次对我们进行新课程教改理论的培训,同时,我们还提出了许多在教学中的困惑与专家进行探讨、交流。进而帮助我们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此次,师大的专家到我校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课前,我对此做了精心准备,反复推敲,研究教法,课后,专家对我上的课给予了好评,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在校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更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
四、自我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和材料。
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驿站,休整再出发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确。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每教完一节课后,我都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总之,经过一年来的教学,在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我虽然取得了一些点滴的经验,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扎实的教学,及时反思,认真总结,在课程教材改革的征途上创造出新的成绩。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总结范文【三】
我通过这一学年的学习,自己专业文化水平有所提高,而且不断更新了知识,更新了教育观念,优化了课堂教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教学水平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将本学期个人成长专业发展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新世纪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创造性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此完善、发展自我。然而教师专业能力既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制约教育质量的瓶颈。 因此,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精神,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本学期,我认真的备课、编写教案,设计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放在首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阶段规划和措施我认真对待,不断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二、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迎接挑战,认真过好每一天,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是个普通的教师,但我坚信,把普通的事做好,这本身就不普通了,所以为了我爱的教育事业,我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工作。
三、丰富专业知识,加强业务学习
1、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促进知识结构的发展,具备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手段。我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互助活动,多听课,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先进之处,运用于教学。
2、观摩、讨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教学水平。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以此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3、认真参加学区以及学校的教研活动,多听课,多学习。
四、依照发展目标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