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2 15:51: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习决心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进入新的学期,我决心在学习上取长补短,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觉得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应该认真听课,将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完全消化,让思维与老师同步。一般先以课本为先,书上的内容是基础。在掌握的基础上,做专项训练,按层次补缺和提高。我还需要建立一本错题集,将在练习中做错的题目和尚未弄懂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逐一解决,形成巩固。在复习中应该提倡务实精神,也应该重视规范化和格式化,要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因为任何一次不规范的答题都有可能造成失分。 2.提前老师的讲解做考纲和全品的题目,前天晚上认真预习。多做深,精的题目,拓展思维。 3.每天坚持朗读外语作品,养成良好的语感。认真识记考纲后面的单词,严格避免中考因单词而失分。认真复习和预习全品的考点聚焦和附录,要求重点掌握语法,句型。注意活学活用。 4。根据考纲认真复习历史知识点,在未来的1个多月里循环复习,加强记忆,认真记忆老师归纳的口诀,表格,利用它们能很好的记忆知识点,关注今年发生的时事,联系时事与中学历史的联系。 5.根据考纲与全品上面的题目和知识点循环复习,背诵。由于今年中考政治变得很活,所以不能死记硬背,要活学活用,认真参考其他地市的中考题目。 以上的学习计划要认真实施,成功在于行动,过一段时间要仔细分析检查现状,与制定的计划。我要确定学习的目标,努力学习的方向就是我的目标,正确的学习目标更能催人奋进。反之,没有目标的学习,就是对时光一种极大的浪费。所以,我的目标就是进入全班前25名。
首先,我认为,学习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老师讲的东西不是不懂,但却总出错,而且对于一些死记硬背才能学会的东西总觉得不耐烦,因此,在这点上,我希望自己能在新学期里对待学习更认真,更有耐*** 心。要科学安排时间,没有合理的安排,再好的计划也会付之东流。所以,在新学期里,我最要学会的就是要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要把每一点一滴宝贵的时间都抓紧。“学而时习之”预习重要,复习也不可轻视。尽量抽出时间复习旧的知识。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虚心地向同学,老师请教。不能“似懂非懂”,更不能“不懂装懂”,那便是自欺欺人。以上是最基本的学习计划要求,但想完全做到也并非易事。我只有努力+努力,勤奋+勤奋,一点一点,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年级排名,争取向最高的境界奋进,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初中四年。快乐学习也能成果辉煌,自信微笑,将打开我通向更灿烂的知识库门的大道!
关键词:粗心;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是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的基础,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是为之后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粗心”现象是每一个学生的一个不良习惯,是一个必须改正的问题。那如何让学生克服“粗心”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就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粗心”问题的形成原因
学生“粗心”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学生心理因素,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素等。
1.学生心理因素。学生心理因素导致学生粗心是由于很多总原因造成的。我结合众多老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有感知错误、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定式、情感不稳定几种原因。
感知错误:在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和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问题时,由于小学生感知的笼统、粗略、在审题时急于求成导致感知模糊,把题中的一些关键字的含义搞错。如,把“增加到”错误理解为“增加了”;举例如“要粉刷一面长为5米宽为4米的墙要用10袋涂料,若把这面墙的长增加到10米,需要多少涂料?”把“把增加到10米”错误的理解为“增加10米”等。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力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不够成熟,而导致错看条件和少看条件,造成解题错误。如“一辆汽车先向左行驶10公里,在向前行驶10公里,在向右行驶10公里,问它现在离出发地有多远?”学生容易把这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加法题,而忽略了向左向右。
思维定式的影响:小学生容易受到之前事件的影响,这造成小学生在解题时容易被前面的条件所影响而忽略问题中的变化,从而导致解题的错误。如,在解决长度问题是,题中数据的单位是“厘米”,而问题的单位是“米”,小学生容易认为问题和条件的单位一样,导致单位写错。
情感不稳定: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是总是认为很简单,一旦遇到复杂点的问题容易急躁。这使学生在解数量关系繁复的问题时会产生排斥心理,缺乏耐心,导致审题错误,从而导致解题错误。如,在解较多条件的问题时,学生会由于少看条件而造成解题错误。
2.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素。
基础知识不扎实:小学生年龄偏小造成大部人的贪玩,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不够认真,造成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公式的推导过程、基本的计算技能等掌握的不够扎实。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造成不能正确理解题意,计算错误等问题。
基本技能不够完善:小学生由于年龄问题,在考虑问题是虽然能够不受约束,但是也不够完善,这就导致了小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不没有很好的解题技巧,不能够融会贯通的运用到解题中,使得解题错误。
二、“粗心”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粗心”造成了很多错误,但是形成这些错误是由于众多的原因造成的。找到了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提出一系列改进的方法,来减少学生“粗心”,来改变这种情况。如,提高学生的心里因素,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它包括提高学生注意力训练,提高学生感知度训练,改变学生思维定式,稳定学生情感等。
在学生完成作业时,要求学生静下心来,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三心二意,坚决不要一边写作业一边说话,或者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文具。其次不要分散学生注意力,当学生写作业是,避免受到同学的打扰,也不要在此时检查学生作业。再次要求学生在写完作业之后认真检查,同时做好验算;如检验法,把算出来的结果在带入题中检验;逐查法,从新阅读题目检查演算步骤是否正确。同时老师也要研究练习形式,提高讲课效率,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学习效率,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平时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要抓住不放手,深入研究,充分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对比错例把相关知识认真温习一遍,对容易混淆的问题多强调,在所有同学面前讲解,使个别同学的训练变为全班同学的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只有对基本技能的提高,才能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在做题及复习过程中不能省略了计算的步骤,熟能生巧,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只有熟练的掌握了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粗心”的影响。
所以说“粗心”是很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有计划、有目的夫人练习,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才知针对学生“粗心”这个重症的良药。
参考文献:
[1] 杨彰发.初中数学学生“粗心”的成因及对策[J].智慧课堂.2012.4
[2] 夏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之我见[N].2011.4
关键词:生活角色;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8—0047—02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基础性课程,要高效地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就有必要“对接”教学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感受到信息技术与生活紧密相连并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而让多种“生活角色”走进教学则是“对接教学和生活”的重要桥梁。
一、教学开头——用生活角色导入
案例:在《查找文件》一课中,笔者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网络警察吗?他们经常需要从犯罪份子的电脑里查找罪证并把他们绳之以法,厉害吧!”“那你知道这些罪证是什么吗?”“就是我们电脑里的一些文件。在你们的电脑里,也有这样的‘罪证’,你们愿意当‘网络警察’吗?”“今天老师也是一位‘网络警察’,要传授你们知识,带领你们一起去查找‘罪证’……”通过这样的角色引导,学生顿时“兴趣盎然”。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了能当好“网络警察”,他们把自己的头抬高、眼睛睁大,似乎要把教师的每一句话都不放过,在这样的场景下,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分析:“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教学开头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激起师生情感共鸣并顺利引导学生学习的效果?事实上,用生活角色进行课堂导入就是很好的切入口。生活角色因其特有的亲和力及新颖性,容易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并以此为桥梁顺利桥接师生心灵形成互动“心空”,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整理原有的知识体系并使之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教学开头用生活角色导入并不是万能药,它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针对性。在教学开头使用生活角色导入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生活角色的选择不要牵强附会,不要单纯为了趣味性而丧失了教学原则或置课堂内容于不顾;②启发性。用生活角色导入是为了能顺利链接新知,生活角色的选用要注意能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调控教学氛围。
二、教学过程——用生活角色铺垫
案例:在画图的《复制与粘贴》一课中,笔者让学生体验了一回小小服装设计师的角色,以“选择布料——选定工具的使用”、“裁剪布料——任意裁剪工具的使用”、“拼接布料——复制粘贴的使用”、“装饰衣物——综合运用”为情境和技术线,请他们运用电脑“设计服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创立的“你就是小小服装设计师”的生活场景中,他们的一言一行通过教师引导而紧紧围绕着课堂教学内容,在快乐体验角色的同时,“小小服装设计师”这一角色为高效地学会和应用相关的复制粘贴技术做了铺垫,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分析:信息技术知识源于生活,而学习信息技术的最佳情境就是生活,把信息技术学习放到“生活”中去,通过具体实践锻炼,促成信息技术学习的生活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生活角色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场景,许多新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都可以融入生活实际。通过生活角色沟通课本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活角色的应用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体验性。学生融入生活角色并不是目的而是铺垫,它应指向于学生进入角色并在亲临实践中生成运用信息技术的“真切体验”,进而产生个性化见解,促使信息技术知识得到固化。②协调性。在学习过程中,因“生活角色”和教学任务而产生情境和技术两条线,理想状态是两线吻合并相互促进,但如果教师不加协调,“情”“技”背离的情况极易发生,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即时协调两线关系,使之相映成趣。
三、教学结尾——用生活角色巩固
案例:在《便捷访问网站》一课结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境:“收藏夹的使用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如果你的奶奶特别喜欢剪纸的网页,希望能经常访问这些网页,可奶奶年纪大了记不住网址,你准备怎样帮助她?这样吧,我来做回奶奶,谁来教教我?”学生一听都举起手跃跃欲试。一位学生回答时声音比较低,笔者就说:“哎呀,奶奶年纪大了,耳朵不大好,声音能再高点吗?”另一位学生站起回答,但不是很精炼,笔者这样引导:“奶奶的记忆力不行了,能说简单点吗?”通过这样的“生活角色”引导,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进一步巩固了收藏夹的使用方法。
分析: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在课堂结尾普遍容易出现疲惫状态,教学结尾所花时间虽不长,但却是学生最易出现问题的阶段,也是教师较难凝练要点并提升教学效果的阶段。要破解这一难题,教师可运用生活角色创设生活情景,用“生活”的情趣引导、点拨、启迪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结课中来,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使用生活角色结课需要注意:①概括性。记忆是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通过整堂课学习学生接受的信息量较大,这就需要对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及时归纳,使学生加以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运用生活角色结课时要注意抓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概括,使之对本节教学内容加以系统和强化。②主动性。在教学结尾要敢于让学生结课,让学生动起来,而生活角色的使用为学生的主体发挥创造了一个广阔舞台,教师应立足于引导学生融入生活角色来主动归纳概括,帮助学生自主总结学习内容,进而巩固升华。
四、教学作业——用生活角色拓展
信息技术课趣味性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促进自主学习的主要核心动力就是兴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其特殊性,操作实践性强,操作流程严谨,概念多并晦涩难懂,一节课40分钟里让小学生都能保持注意力集中状态,跟从教师的引导完成电脑操作,掌握相关电脑技术操作技巧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题。其实,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电脑,在计算机上画图、输出文章、上网冲浪,等等。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诱惑性”,开发出越趣味性强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重视多渠道、多角度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式学习,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心得体会。
一、明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让学生与电脑交朋友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一句话,未来文盲的一个的鉴定标准就是会不会操作电脑。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明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教学教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要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和操作性,与电脑交上知心朋友,通过这位朋友帮助自己解决日常问题,从中体验电脑的便捷性,收获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我需求,渴求掌握不同软件操作技巧,自然就会师生共同创建一个和谐、开放、创新的信息技术课堂,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WORD表格时,让学生画自己的课程表或家庭信息调查表,让学生在枯燥的操作中感到表格技术的现实应用和重要意义,自然就惬意地享受操作过程,独立自主地完成作品,收获与同学分享作品的快乐。
二、创设主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信息技术教师可针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创设趣味十足、形式变化的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探究、掌握电脑新操作技能。
例如,在讲计算机硬件构造时,基本上都是概念性和常识性知识,学生当然不会喜欢听,注意力能达到10分钟左右就已经不错了。因此,笔者设计一个主题情景,把电脑拟人化,把它相关的硬件配置与人的相关器官联系起来,让我们来当孙悟空钻进电脑的肚子里,探个究竟。通过播放一段孙猴子的动画片段,充分调起孩子们的胃口,孩子们都跃跃欲试,急于了解计算机神奇的构造原理……老师再及时抛出问题:猜一猜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间出生的?在教师逐步引导下,理清计算机的发展史,并邀请学生展开讨论:如果你是孙悟空,你可以变出未来的计算机是什么样的?这一节课,信息技术教师都通过孙悟空的指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很顺畅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再如,在学习WORD编辑文字时,可设计马虎大王小明的情景,让学生们帮助他完成错别字和混乱篇章的修改,都学做一名语文老师。这个主题情景的创设自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操作技能,实现良好课堂教学效果。
三、适当引入电脑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电脑游戏的吸引力,大人都欲拔不得,小学生更是经不过“诱惑”。如果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适当引入电脑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另外,信息技术教师要保护好小学生对计算机好玩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因势利导,把“游戏”适时引入信息技术课堂,充分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动能,尤其要注重挖掘学生对电脑游戏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就会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小学生前期操作电脑,鼠标灵活操作技能是重难点,这时就引入扫雷游戏,让学生练习鼠标的操作,通过电脑游戏消除鼠标练习的枯燥乏味,更容易掌握鼠标的单击、双击和右击等操作。在练习盲打时,可适时金山打字通的警察抓小偷的练习游戏,在紧张的追逐中,让学生提高盲打速度和准确性,充分调动学生了练习积极性,熟练地掌握了电脑操作技巧,形成熟练操作技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四、组织多层次操作竞赛,调动学生积极性
信息技术教师可组织多层次、内容丰富的微机操作竞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竞赛意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荣誉感,让学生在你争我赶中提高操作技能,巩固操作技巧。
例如,可定期针对教学内容开展英文指法竞赛、中文录入小能手评比、最佳画家、宣传条幅竞赛、电子队报展评等。信息技术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常规操作技能竞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以赛代“练”、以赛促“练”的最终教学目标。
五、注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今,信息技术课程倡导小学合作分工配合,共同完成任务目标,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操作能力层次不同的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分组,完成角色转换,诱发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共同完成探究过程,共同达成学习目标。
信息技术课要求学生操作性能力强,跟得上整个操作流程,但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要照顾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可分小组分工合作,选拔几个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担当“小组长”,其它同学各司其职,针对一些难题积极互帮互学互助。即使某些同学一方面能力有偏差,但可能另一方面比较有优势,这样就有效地调动多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照顾到所有学生,进行优势互补,全面提高、进步、成长。
六、把握有效的评价反馈,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和作品,信息技术教师都要及时评价反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充分肯定学生的细微进步。通过教师的及时评价与反馈,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间接获得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再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掀起学习,让学生在良性竞争中相互提高,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注重在教学流程中多角度思考,多途径、多手段地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轻松、民主和谐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快乐地学习、喜悦地收获,提高信息素养和综合信息能力。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小学;教学
信息技术课在小学课程中是一门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这是因为小学生除了具有好动、好奇之外,还因为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学习知识、动手操作、亲近人文、体验学习过程和乐趣的特点。但许多信息技术任课老师也深深地感到:要上信息技术课不难,但要真正地完成好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那就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了,一个问题一出来,学生往往是先试一番,之后就糊弄起来,最后是置之不理。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是遇到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知识不相适应,就会产生心理压力,最后会采用逃避或应付了之的方法,此时如何把课上的问题进行设计,让学生真正把知识掌握到手,是每位信息老师最难实施的,也是必需掌握的一大关键。
一、由浅入深,连贯突破
信息技术课由于受到空间及设备的影响,对于学生课后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最头疼的是顾此失彼,一些学生的困惑教师仍然无法帮其突破,而是蜻蜓点水式的帮助。最终问题还是问题,或者只是解决了小部分人的问题。因此在上课中,我紧紧抓住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关节点,由浅入深,再连贯突破,尽最大限度解决大部分同学的难题,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四课《看图片,输字符》(福建省义务教育教科书,福建教育出版社)一文时,其要求学生要会输入:4594+3447= 4174-926= 2402-1914= ……要知道,在电脑中准确、快捷地输入数字及相关符号,是许多财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作为小学生,只能学点基础,本节要突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认识电脑键盘上小键盘区的功能”,第二个问题才是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学会输入数字,而第三个任务则是输入算式。在教学此课时,我先抓住怎么输入数字、算式符号这个关节点,先让学生都在大键盘区输入,当然在大键盘区完成速度较慢,又容易弄错,虽然大家马不停蹄地加速,但事与愿违,不是慢就是错。在这个时候,我亲自在小键盘区演示,全班同学惊讶地发现:在小键盘区操作不但集中的数字键方便了输入,又可提高输入的速度,由于字键少,很快就熟了,多练几遍便可盲打了。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我再逐步提出训练中的注意事项,“用食指完成4、7键输入,中指完成2、5、8键输入,3、6、9键则由无名指负责,其余以最方便自己操作的手指输入进行即可。这样连贯突破,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教学效果。
二、创设良机,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问题处理质量,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中的问题关键。它体现了学生思维出发准确、思维方法的多样,从而催发学生的创造意念,生发创造意识,并进行创造性的尝试。从而体验创新乐趣。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四课《制作有动画的幻灯片》(福建省义务教育教科书,福建教育出版社),本课学习任务为1. 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2. 设置各对象的放映顺序;3. 合理使用动画效果;4. 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教学时,我以福州三坊七巷的图片素材为例,让学生设置演示文稿的自定义动画,设置时大家不拘一格,只要自己觉得可以就好,就连放映顺序也由自己制定,这样全班同学各行其是地进行作业,大家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创见设想和做法。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良机,鼓励学生敢于在操作中体现自己的见解,发现新的线索,乐于求异、求佳。达到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多思、善思、爱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同样,在教本册第十课《温馨提示牌》时,我先让学生回顾哪些提示语让人亲切温馨,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内涵丰富。这些词句正如书上所说那样:像无声的老师,在提醒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既然这样,你打算如何来完成本课学习任务呢?
所以,操作时我把设计机会留给大家,哪些地方该设计什么,大家动手试一试,做完大家互相比一比、评一评,别人好,好在哪里?自己有哪些不足,该怎样纠正?这样,一张张温馨的提示牌,就如一面面镜子在每个人的身边发出闪闪的亮光,指引着同学们前进的方向。通过本课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引导完成信息技术课任务当中,怎样进行纠错效果好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遇到学生不按要求完成任务时,我往往采用先进行言教,然后俯下身亲自操作给学生看,最后交代学生再按作的方法进行练习,就万事大吉,这样虽有一定效果,但速度慢、效率低。且学生在第二次练习中是否真正掌握,无法跟踪。况且这样操作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同学来说,能起到启发、引导作用。若是接受能力一般、或是接受能力中下的同学,那就麻烦了,他们看完之后往往是即时学,即时又忘了,或者是这节课学,当场会,但下一节课或过段时间又不知其所以然,此类型同学又占相当部分。那么,怎样进行纠错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呢?本人认为:遇到学生不会操作,或是操作错误时,我现在一般采用不再强求及时的纠错,而是启发学生弄清楚任务要求你必须完成什么?分几个步骤完成效果会好一些?需运用哪几个旧知识点?努力做到知己知彼,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操作,自由讨论,合作完成,如此运转,拓展了学生间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因为他们在愉快的合作中完成,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即使是大家确实操作不到位,当老师的也只要轻轻地点拨一下,大家便恍然大悟。这样学生记得牢,教师也教得轻松。
四、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对学生的美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许多美德教育代代相传,造就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古有抗金将领岳飞,今有航天英雄杨利伟。是什么动力促使这无数的英雄在死亡面前大义凛然,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那就是这些人从小就有过良好的美德教育,长大才有精忠报国的远大理想。所以,我在每节信息技术课中只要有涉及美德教育的材料,我都毫不吝啬地借此宣扬一番。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六课《打汉字,说说话》(福建省义务教育教科书,福建教育出版社)一课时,我十分注重强调文中那句“汉字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也是联合国5种通用文字之一,电脑世界里不能没有汉字”及“……为了能让汉字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许多电脑专家奋起直追,在以英语为‘母语’的电脑键盘上,研制出各种各样的汉字输入法”,为今后学生热爱中华、热爱祖国文字、勤劳练本领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样,在教学本册第十二课《夜色朦胧,我来画夜幕下的大楼》一课时,在完成用画图工具完成本课主要学习任务后,针对我校大部分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我深情地对学生们说:“画得像你家吗?你家漂亮吧?”“你爱不爱自己的家乡呢?”等等。短短几句一问一答,勾起学生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心中那股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油然而生。多年来,类似这样的美德教育成了我的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取得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里,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热爱劳动、爱校如家、与同学和睦相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我想这与我的上课付出是离不开的。此外,美德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大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克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一、数字化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华东师大陈玉琨教授曾这样描述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用昨天的知识,面对今天的学生,培养未来的人才。”在数字化学习中,这一情况必将发生改变。数字化学习作为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其由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经过数字化处理,可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板书和课本,而演变为全球范围的分布式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是,学习者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师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并通过搜集利用资源、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数字化学习中,学习的环境、资源、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也必然随之发生转变。伊凡・伊利奇曾在《脱离学校的社会》一书中明确指出:“凭现在的教学技术,完全可以考虑学校取消教师,让所有有学习要求的人,用自己所具有的知识和技术,同希望交流的人进行学习和讨论,并获得学习上的自由和满足”。这是否意味着数字化学习可以淡化甚至取消教师的作用呢?事实是,在网络环境下,大量的信息如果不经限制和筛选,那么,学生学起来一方面会因无主题、无头绪而无法保证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会因为缺少辨别而迷惑无所得,甚至反受其害。因此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消弱,反而提升了,所扮演的角色也具备了新的内涵。
1.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向“组织者”和“设计者”转变
数字化学习环境要能够提供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地得到教师或同伴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了,而教师的主导地位弱化了,学生拥有更多的自,这意味着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多教师无法直接控制的事件,因此在学习活动开始前,教师需要针对学习的目标、内容和学生的情况以及网络的特性等,运用系统方法为学习者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学习环境,从而为学生提供自由活动机会和空间,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积极地与同伴协作交流解决问题。数字化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觉地承担学习责任。
2.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传授者”向“引导者”和“指导者”转变
在数字化学习中,教师的地位由“中心”向“边缘”转移,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站在平等的地位去引导和培养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选择、体验、思考、交流、开拓创新,引导他们在学习中享受自由、乐趣、满足。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作交流能力等。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并及时给予帮助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3.教师由考试结果的“反馈者”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者”转变
与传统教学相比,数字化学习的评价更注重于发展性育人和个性化育人。重视高效率的即时性评价和开放性评价。所谓即时性评价就是在学生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对他的学习和教育系统及其构成要素进行评价,其目的不是诊断性评价的预测,也不是总结性评价的成绩归纳,而是为了及时调整学生的发展状况。所谓开放性评价,就是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教师不再是教学评价的单一主体,其主体既可以是教师或教学小组,也可以是学习者本人或学习伙伴、学习小组以及家长或社区组织、专家、相关社会部门等。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师生间相互进行的双向发展的互动性评价。
4.教师由学生思想道德的“说教者”向心理情感的“辅导者”转变
数字化学习中的长期的人机互动,易导致学生情感缺乏、交往障碍;同时网络交往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以及学生心理的不成熟,也易导致一些学生沉迷网络,教师需要掌握必要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具备沟通的技巧和交流的艺术,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能够借助现有的交互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细致、全面和及时的情感帮助,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更加的信任教师,师生互动交流才会更加理想,从而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答疑解惑。
二、实现教师角色更新的新要求
数字化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师要想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进行角色更新,那么,如何实现教师的角色更新呢?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观念更新、能力更新、教学策略更新。
1.观念更新
首先,更新教学观念。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教学上的两个重心转移和两个最佳结合。即教师的思想观念从以教为重心向以学为重心转移,努力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从以知识为重心向以能力为重心转移,努力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最佳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擅于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构建出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
其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快,终身教育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年龄阶段,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选择自己最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教师如不及时“充电”,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
再次,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还停留在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
整合不是混合,不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中。只有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2.能力更新
首先,教师应具各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者
具有的主要特征。信息素养是指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包含三个最基本的要点:
(1)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
(2)批判与理解信息内容的能力。在接受信息之前,会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信息陈述的准确性,识别信息推理中的逻辑矛盾或谬误,识别信息中有根据或无根据的论断,确定论点的充分性。这些素养的形成不仅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技能训练形成,也需要通过加强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培养。
(3)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信息使用者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具有与他人良好合作共事的精神。这些素养的形成是要通过加强思想情操教育训练来培养。
其次,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机交互功能代替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出和谐的教学气氛,良好的精神与心理环境,增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使学生在健康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自我,树立起学习的成就感和责任感。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学艺术,增强人格魅力。
3.策略更新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其具有多种途径:①资源利用的学习;②自主发现的学习:③协商合作的学习;④实践创造的学习。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策略也相应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数字化学习的策略。
数字化学习策略包括:
(1)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2)借助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内容丰富、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
(3)借助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
(4)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 学生 主角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习者学习和成长,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环境,激发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主角,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义。
一、激发兴趣,提升认知动力
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大量研究表明,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积极深刻的思维状态,改变课堂教学中被动沉闷、学习效益低下的状况。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就要发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步就是要求教师上好第一课,第一课通常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在上第一课时应格外注意,可以制作一个高品质的PPT,通过展示新的电子产品、介绍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不只是平时上网聊天玩游戏,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有趣问题。此外还应该有层次并且精心的安排课程,提升学生的期盼。其次,教师还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安排的内容十分紧凑,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但是不少学生还是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做其他事情,老师应该提前教授学生关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通过使用这些操作,可以使我们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更加高效,学生会因此对学习计算机产生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情境,鼓励合作探究
上世纪70年代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开始探索情境教学,“我们在优化情境时应该以儿童为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将学习与生活相连,突出情感的纽带作用,有效地促进‘儿童―知识―社会’的完美建构。”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与同学一起探讨解决,并且要引导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和思路。
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应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生交互解决问题,“兵教兵”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比如,在学习Excel时排序以及建图表这一节内容时,就应该让学生在原有的Excel操作基础上自主进行操作,发现问题马上向教师提问,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寻求更好的方法。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将数据转化为图表信息,因此才用创设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会让学生清楚的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真正掌握知识。整个课堂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而且学生还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记忆也加深了,实现了在课堂上学生成为主角的目标,让其感受学习的快乐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更大兴趣和信心。
三、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要做“站在学生后面”的参与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从讲台上“走下来”,要更多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驻足在学生的课桌旁。坚持“生进师退”“学进教退”的理念,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变知识的接受者为知识的探索者,不仅学会,还要会学、乐学。
传统授课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就很少,更是别说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的时间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不仅仅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感兴趣,还使得其成绩不好。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就要尽量地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由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动手时间比较多,所以多让学生自己操作更是好过老师给其进行口头讲述。现代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完全有基础操作能力让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操作和学习。因此,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留时间,让其主动探索,老师在讲述完课程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后,让学生自主操作让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学生们掌握情况较好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们比赛完成任务,这样不仅使学生们更好地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在较多的探索中可以掌握好知识,只是要求教师留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四、倡导自主,培养良好习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习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建构的机会。
在学习中,好的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要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之外,培养其主动学习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法加强,就必须要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的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论是自主查阅资料,还是询问信息技术的学的好的学生,总之,要主动地解决问题。最后,学生自身会感受到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多使用几次,就会使学生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应用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此外,更加要加强课程的趣味性,学生只有觉得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乏味甚至有意思,才会对其产生兴趣,进而实现自身的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变思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不断地给学生惊喜,不断地给学生展示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教师要加强语言水平、制作课件的水平、与学生交流的水平、自身的业务水平等,才会使课堂更有意思,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地进行学习。归纳来说,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扮演的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甚至是学习者,才能大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着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开发微课、学案等学习资源包,借助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课内外学习的有机整合。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应通过营造课堂的情境和氛围,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多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时光匆匆,转眼我们已迈入高三的大门,等待我们的是责任、是辛苦、是紧张。面对高三,我们自信,因为我们镇定,高一、高二我们并没有虚掷青春,我们已为高三的长跑、冲刺作足了准备。我们自信,因为我们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两者虽不是成绝对的正比,天才出于勤奋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努力才会成功
为了高考,我们坚守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志;为了高考,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尝尽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涩。多年栽种而成的小树早已成荫,我们将会自信地迎接20xx年6月,那个收获果实的季节到来。因为胜利的旌旗将会由我们高高举起,因为我们有战无不胜的勇气和决心。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是前进中的铺路石,老师的谆谆教诲是岔路口上指明方向的路标,我们的汗水将为我们浇开成功的鲜花!
握着沉甸甸的高考接力棒,深知前进路上的坎坷,我们却义无反顾。高考的成功是我们的目标,天道酬勤是我们的信念,永不言弃是我们的精神。为理想,早起三更,读迎晨曦,磨枪挫剑,不惧兵临城下!为目标,晚卧夜半,梦别星辰,脚踏实地,凌云舍我其谁!
在这神圣的时刻,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宣誓:
不负父母的期盼,不负老师的厚望,不负青春的理想!
我们承诺:
我将用严谨的态度书写历史;我将用激昂的斗志奏响乐章;我将用拼搏的精神铸就辉煌!告别昨日的颓丧,我扬起希望;告别昨日的散漫,我打造理想;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我从容不迫;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我勇往直前;在高三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做到:敢于拼搏,用不懈争取进步;自强不息,用汗水浇灌理想;超越自我,用奋斗放飞希望;永不言弃,用信念实现梦想。让青春绽放最美丽的光芒!
行动起来,让我们共同联名宣誓吧!
【高考班级决心书范文二】
流年似水,不应该只将泪水镌刻;风雨如磐,总应该把羽翼淬火!或许曾经迷惘,或许曾经哀伤,或许曾经自暴自弃。
然而,没有地狱的锤炼,哪来建造天堂的力量?没有剧烈的撕痛,哪来完整的愈合?身体里那沸腾的血液,叫器着拒绝平庸的未来;血液里,那不驯的灵魂,嘶吼着不甘卑微的梦想;是的,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借口再次与成功擦身而过。
既已走过悲伤,就请擦干泪水;既已有过失败,就请用未来的辉煌辉映曾经的不如意;即已选择从头再来,就请背水一战,再搏它一回,用我们所拥有的青春、热情和义无反顾的勇力,缔造着永恒的神话!而今的我们,每一次的仰首,都是生命中永远的从容;每一次的微笑,都是擦干泪水后决然的坚定,我们对着天地信誓: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双眼;
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的心!
【高考班级决心书范文三】
奇迹由我们创造!
所以,我们都不会畏惧于前方的几多艰险,不会轻言放弃早已植根于梦想。胸有凌云壮志,无高不可攀!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是湍急的河流,而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所以,我们会用行动证明一切,用行动实践一切。我们会以饱满的精神,无限的激情,不屈的斗志,昂扬的自信,开启明天的辉煌。
我们会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困难,永不言弃!
我们会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愉快地生活学习!
我们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我们会慎思写行,循序渐进,一切井然有序!
我们会总结过去,指导现在,引领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