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19 15:16: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学教学反思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教学理念上的反思
新课程表面上难度降低了,可是对教师来说,实际上是变难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突破和超越学科本位的观念,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核心理念,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这些理念已经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忙学生构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本事。重点突出教学组织的主体性,要摆正师生关系,大力提倡教学民主。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进取参与教学活动的决策。教什么,怎样教,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要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而教师的任务是想办法创设一个既宽松民主又有竞争势态的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方法上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考者。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是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度中解脱出来,故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整合。“教无定法,关键在得法”,初中化学教学要异常注重学法指导,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学生情景,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进取性。对学习本事强的学生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要求,加强辅导,多鼓励,绝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遗忘的角落”。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提高自我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转变主角,“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改变学生理解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进取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本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本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事;交流与合作的本事。
三、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思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本事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要有效地开展好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和基础教学,就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备学生备学生即教学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研究到自我所任班级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有时会出现一个班级成绩遥遥领先而另一个班级却落在最终。认真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情景,采取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需要备学生的生活,挖掘利用好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如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家中生活环境,如在讲沼气这部分资料时,我了解到在班里一些从农村来的学生家里就用沼气,于是上课时我让这些学生给大家介绍沼气的制取及应用,全班学生听得十分认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注重课堂教学环节,新课引入的方法一般分为复习引入、问题引入、讲故事引入、利用实验引入、利用生活现象引入等几种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一样的教学资料选择不一样的新课引入方法。如在讲结晶时,我给学生说一个谜语“生在大海,走在岸边,太阳一晒,身体全白。”精彩的结尾能够使知识得到深化,对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作用很大。如:学习《溶解度》一节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为溶解度的学习打基础。在归纳小结时进行讨论:经过本节学习你明白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本事谁大呢?学生讨论的结果:“是不好比,没加热前肯定是氯化钠要大的多,可是一加热又不一样了”。再问:“如何比较不一样固体物之间的溶解本事才比较科学?”这时同学急于想明白下文,有的会继续讨论发表自我的观点,也有的开始预习下头的资料。
四、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本事,我觉得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忙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实验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的培养。所以,可利用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研究性课题。多开展一些趣味的小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化学实验的教学和活动形式必须更多样和多元化,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本事,更好帮忙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意识。
关键词:反思教学;化学;理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69-02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内容的反思,然后反馈到教学当中去,为教学服务。想提高教课的效率,就必须要做到反思性教学。把学生们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然后把反馈意见反映到教师面前,教师根据学生们对教学的反馈,做到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从而为教学的更优化起到积极作用。
一、反思性教学的特征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们的反馈进行分析和解决,最终发现并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弊端问题。人生需要一直学习,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为学生们的进步和成绩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反思性教学在国内外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反思性教学是有着很多自己独特之处的。
1.发现问题。反思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发现问题是一切的起点,如果没有发现问题,那么何谈解决问题呢?所以在这一个环节中,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反思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就不会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学习存在的问题。如果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他必然会注意学生们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化学教学中,有些学生对于公式的记忆非常困惑,他们很容易把一些公式弄混。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把公式部分讲详细一点,把几种化学反应的机理进行详细解释,并且举例教学生们去记忆这部分内容。
2.反馈意见。反馈意见就是指教师通过在课下和学生们进行沟通,或者是在课堂中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学生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的内容后,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意见的反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主要形式就是通过和学生沟通以及课上灵敏的观察能力。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会学到很多东西,尤其可以掌握学生们当前的学习情况。例如,化学反应中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两种反应的关系,很多学生都弄不清楚。对于一个反应公式,有的学生认为是置换反应,而有的学生确认为是氧化还原反应。前者和后者有着一定的交集,这就是学生们弄混淆的根源。例如,铁置换铜的反应。将铁丝放到硫酸铜溶液中,铁丝会由原来的颜色变成红色,这是因为它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铜。这是溶液中的铜离子被铁单质置换出来的结果。但是在这个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仅仅是置换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
3.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之后,通过收集反馈信息,我们可以很好地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例如,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一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而只有少部分学生他们还是迷惑。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在不影响授课进度的情况下,在课下给这些学生单独解释这一类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得到反馈的意见,就不会掌握学生们学习的实际情况,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很多时间可能浪费在了学生们已经掌握的问题上,这样的课堂效率就会非常低。所以,得到反馈意见以后针对学生们学习的实际情况,把化学教材内容分块讲解,把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述,一些非重点或者是学生们掌握较好的内容,就可以放在课下时间去解决。这样不仅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节约了教学时间,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发展。
二、反思性教学的设计
反思性教学的主体、目的、教学对象已经工具都是相互作用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环节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例如备课、授课、课下辅导已经批改作业等,这些在反思教学中同样存在。这里,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首先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收集信息;其次是教师方面的反思。
1.信息的收集工作。信息的收集工作就是指教师在授课中以及和学生交流过程中,通过和学生们进行交流,收集到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指导教师进行授课活动。化学课程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因为它的内容的特殊性,导致我们必须要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作及时的反馈工作。[1-2]否则不仅仅影响学习的进度,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一些大城市的学校,教师的责任感不强,所以在课上和课下与学生们之间的交流非常少,这就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不了解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一些学生提出了问题,教师认为这部分已经讲解过,所以不愿意给学生们进行再次的讲解工作。所以,学生们在这里不仅仅没有学到知识,还有可能会对其身心发展有不好的影响。有些学生会认为教师看不起他,这样下去他会自暴自弃。而对于一些学习好的学生而言,教师的不关心可能会导致他们厌学。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重,他们喜欢一个老师,才有可能会喜欢上这门学科,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我们班一个学生,他开始对所有的学科都非常有兴趣,而且他的成绩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后来因为换班,他到了别的班级,所有的教师都换了。他开始出现厌学的现象,尤其是体现在化学方面。化学不同于别的学科,只要几天不学习,成绩就会有明显的下降。后来与他沟通才发现,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不喜欢那个班的化学教师。他认为教师对他不够关注,所以他不想学习这门课程。这就是一类学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另外就是一些教学设备的引入工作,在近几年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普及到了每一所学校。所以对于化学而言,也是不可避免的。多媒体教学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容,所以受到了教师的普遍青睐。但是这种教学工具到底有多受欢迎,到底受不受欢迎,我们如果不调查,肯定不知道。我们作为教师不能因为自己觉得好,或者是自己觉得这样对学生好就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有些学生有兴趣,有些学生很反感。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收集学生们的反馈一年才能够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
2.教师的反思与反馈。教师在反思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就是一个信息处理工具,教师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之后再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更明确的指导学生去学习。例如,在化学教材中很多内容的难易程度都是呈梯度的,所以我们针对这些内容可以科学地分布。[5]把这些内容进行一个总结,然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完成这些工作。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些规律,那就是哪些题目更加适合哪个阶层的学生。学生们到底学习到什么水平了,他们到底掌握了多少化学知识。例如,教材中的内容。我们所谓的难易不能代表每一个学生,更不能代表一个单纯的群体。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反馈。可能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一个题型,学生们可能大部分都不明白;也可能我们认为比较难的一个题目,学生们大都清楚。所以,我们不能按照大纲里所谓的难易程度对教材内容进行划分。而是应该针对我们所教的群体,通过对他们的教学工作和课下交流,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内容难易程度是另外一种情况。所以,针对自己所教的群体,把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一个重新的划分,这样就更加有针对性。另一个方面讲,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他们对于一个内容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例如,我们在课堂中发现一些学生对于一个题目有不同的感受。这就告诉我们,应该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思维动态。还有另外一个情况,那就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的诚实度。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中学生有一个特别的情况,那就是他们的群体都是按照成绩分的。好学生和好学生一起玩,成绩差的学生一起玩。所以一些学生碍于面子,在回答教师的问题的时候,总是表现出自己会了的状态。例如,我们在讲完一道题目的时候,总是会问同学们“会了吗?会的请举手”。这个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那就是一种学生不会,但是碍于面子而都喊会了。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这样会误导教师,让教师教学的时候没有方向感。一问都会了,可是考试又不行。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而还有极少部分内向的学生,他们无论会不会都不会举手。所以,有时候老师会说:“会了的请举手。”这些学生不举手,老师如果说:“不会的请举手。”这些学生还是不举手。这些都会给教师迷惑,让教学失去方向。
参考文献:
嘉积中学 蔡素琴
07年高中化学优质课的评比活动如期而至。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我终于完成了比赛,作为年轻的教师,我更多的是怀着学习的心态来参与这次活动的。在观看了部分老师的精彩展示后,特别是听了专家评委们的精彩点评后,感觉思路豁然开朗了许多,对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这次活动真的是成长了许多……,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几点。
1、教学设计。这节课的内容取材于人教版《必修2》和山东版《必修2》的化学反应速率这一节内容整合,主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及地位作用,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知识内容,包括有概念教学,了解其影响因素等;二是学习方法,如对照实验,成果分享,感受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等。以此为教学目标,使我在教学设计方面会更具有目的性。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总体说来是符合科学性以及适用性原则,无论内容,还是内容的编排顺序都是科学的,但编委专家不可能把使用教材的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都切实地加以考虑,这就要求使用教材的教师灵活应用教材。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特点,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需要备学生。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不是对教材作大的调整。如前后相隔几节课对调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引起学生学习上的混乱,增加学生心理负担,也会给学生复习带来不便。当然,一节课需几课时完成,每课时内容分配,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每节课讲多少内容,讲到什么程度,可很据学生情况而定,不可强求一律。例如我们在讲授初中化学一、二单元的同时,可让学生每天适当记忆一些元素符号,以为后面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科学地安排好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寻求更有效、更灵活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能力提高的更快。例如对于不同的内容,有的使用课件可能效果较好,但有的使用课件适得其反;对于化学演示实验,有的实验教师演示效果较好,但有的通过播放视频效果更好。
三、教学细节无小事
有了好的教法,但教学细节处理不当,必然会浪费时间,影响课堂效率。所以必须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妥善处理教学细节,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备课时,应考虑到教学的每一细节以及处理方法。课上一分钟,课下十日功。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四、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实效性是十分重要的。
指导学生预习方法。预习不是看一遍书即可,教师可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
指导学生听课方法。要让学生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动脑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指导复习方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越来越长。
只要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也将受益终身。
五、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人们常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应回避,但个体差异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教师采取有效手段,差生是可以转变的。向40分钟要效率,我们就必需在转化差生上多下功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在中考前的复习教学中分层教学更显重要。
六、善于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无兴趣的课绝对不会有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习兴趣。喜爱才是最好的教师,高效率地提高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效率,是我们每位教师终身所追求的目标。
1、反思性学习的含义。反思性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地对自身的活动以及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如环境、情感、观念等)进行持续性、批判性的审视、思考、探究和改进,力求调节并完善自身的学习,达到学会学习目的的学习活动。它具有自主性、批判性、发展性、迁移性、探究性、创造性等特征。
2、反思的特点和意义。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该过程是学生的主动行为,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生的发展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他人的经验和知识,而是要把从外部获得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身心,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个性心理品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离不开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把外部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经验,要实现这样的建构和内化,反思是一种最好的途径。首先,反思总是指向自我的,反思是自我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自我既是反思的对象,又是反思的承担者。因此,进行反思性学习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实现自主性学习。其次,反思的过程就是建构的过程,反思实现个体对外部信息的内化。没有反思,学习只是一种对知识的简单的转移和复制,不会获得知识的个人意义。只有通过反思,学习者才能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认知结构得以丰富和发展,生成新知识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外部信息最终内化为学习者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可见,反思是一种建立在自主基础上的自我建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可以说,没有反思,就没有学生的进步;没有反思,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没有反思,就没有学生的发展。进行反思性学习是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3、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1)在复习中建立问题档案,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反思性学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学习深入不进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学习中不善于发现并总结问题。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建立问题档案,把问题变成一种诱惑力、吸引力,要求学生把在复习时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把听课时的疑问记录下来,把课后反思中的疑惑记录下来,使学生在质疑中进行内省与自我矫正,进而学会学习。
在教学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①发散式。发散式就是围绕教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有没有其他的说法?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对于同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启示,从而引出多种不同的解法;或者通过不同侧面的观察,将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不同的方向,摆脱固定的思维模式。教师倡导“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训练,并根据所教对象和内容的特点,精心创设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求知热情的由浅入深、多层次、多变化的问题情景,启发探索,诱导反思;②反思式。反思式就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解题过程等进行反思。如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否已经掌握?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把疑惑当问题记录下来。当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时,学习的内容就能够轻松地完成。学生反思活动进行得越全面、越及时、越深刻,就越能确保学生的复习效率、效果及其潜能的充分发挥,最终实现成绩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化学教学;反思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如果不去强迫学生做作业,学生能不能主动去学习?学生作业多一些还是作业少一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教学管理严一些好还是宽一些好?强迫学生做作业,学生很反感,应付现象比较普遍。不强迫的话,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怎样学习,说说话,聊聊天就过去了。这就是为什么要反思?怎样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反思方法和技巧?怎样才能让学生快乐地自觉地去反思?尽管不少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是很必要的,经常鼓励学生反思,但由于缺乏反思理论方面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盲目性,难免会走不少弯路,甚至由于反思占用一定的时问,加重了学习负担遭到学生抵制,导致反思不能深入进行,造成反思效果不佳,反思成了走过场。
1.认识反思的重要性
有的试题讲过无数遍,学生虽然听懂了,但仍不会独立做,或者还是做错,第一次错在哪里,第二次、第三次仍错在哪。尽管有的学生错误百出,在写反思时总是寥寥几行就结束了,给人的印象是应付差事、配合老师检查作业。这就是不会反思的体现,结果是学习效率低下。可能不少高中生不知道反思是什么,他们认为反思是简单的重复,既浪费时问又没有效果,只是学习上的一个负担而己。学生很少对课本和教师质疑,做题时总是往答案上凑,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缺少独立思考、敢于批判质疑的探索精神,大部分学生对反思的态度是不屑一顾或者无暇顾及,认为反思是简单回顾、机械重复,不是深入思考、追根求源。学习过程中经常出错,又找不到原因,认识不到反思的意义和重要性,不知道怎样反思,缺乏反思策略。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经过了十年的沉思,他说:“学习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伟大的思想家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了六年,不露锋芒;牛顿从苹果落地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人问他有什么诀窍,牛顿说:“我并没有什么诀窍,只是对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的思索罢了”;无数实事说明,反思是发明发现的途径。不光科学家需要深入反思,高中生离开反思是学不好高中化学的,机械记忆、生搬硬套只能取得平平常常的化学成绩,根源就在于缺少反思,造成分析问题时只考虑其一不考虑其二,只看到表面现象不去思考问题的本质,遇到难题不能转变思维途径,出现错误时不能想出避免再错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不忘新课程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渗透反思意识,尤其重视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下功夫;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又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包容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探索、去反思;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反思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客观公正地挖掘学生的优点,运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档案袋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样评价方式,激励每一个学生看到希望,不断进步,走向成功:在教学过程中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意义,让反思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舍得在反思上花时间。
2.激发学生的灵感
学习中也需要有一点点灵感,灵感并不是可望不可及,它是长期反思的结果,即“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谁反思的越多,谁的灵感就越灵,灵感与懒汉无缘。反思需要学生自己诚心诚意地去思考,不是靠外界压迫能做到的。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为测一个盒冠的体积,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有一次他进入澡缸洗澡时瓮罩的水就溢出来,他突然醒悟道:溢出的水的体积不就是自己身体的体积吗?一由此,他发现了浮力定律。教师能做的是”激将“。可利用尼采哲学思想的某些方面鼓励人奋进。一切能发挥个人内在生命力、本能、创造性、能动性的东西就是善,一切卑劣的、柔软的、循规蹈矩、没有创新的东西就是恶。有的学生一遇到化学计算题,不管是难还是容易,立即放弃,这是缺乏斗志的体现。课堂上以明确的问题为中心,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自我提问反思自己,解决问题时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倾向,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出声思维“,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说出来或写出来,把选择题当成填空题、把填空题当成简答题、把简答题当成论述题来看待。对问题不能就题论题,而是举一反三、反复求变,全方位进行透视。
3.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传统的作业批改对后者重视不够,造成学生为交作业而做作业,为让教师批改而做作业,教师如果偶尔一次没有全批全改,有的学生就会感到很失落,感叹“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位置,对错误的认识不深刻,对教师批改过的作业不以为然,作业批改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学生之间通过互批互改作业可以较好地发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发现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促进反思能力的发展。“零作业批改法”决不是放纵学生,是建立在对学生的信任基础上的,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节奏,逐渐转变,更多的是理念的更新而不是形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就是要对传统的教学进行改良。
【参考文献】
[1]王建成.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的途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8).
[2]陈清.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2007,(4).
[3]张高豪.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M].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09.
[4]单中惠.杜威的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浅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一、循序渐进,注意培养及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便有了学习的动力,便能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好化学,获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对高一的教学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控制好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尽力避免学生在高一就出现对化学的厌学情绪。
我们知道,高一教材必修Ⅰ是要求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旨在促进高中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因此,教师在必修Ⅰ?的教学中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切忌在教学中随意拔高、加深。旧版高中化学教材,因没有这两个“基础”模块的设置,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的缺陷,使得学生上完高一后,大部分学生基本失去了继续学习化学的热情,给后续化学的学习带来了极大障碍。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接触过不少高一级学生,说高中化学难读,怕学,我甚感奇怪,细问之下,得知其老师,因担心必修Ⅰ内容较浅,从往届高考内容看,认为不能适应高考要求,而把很多选修模块中的内容,渗入必修Ⅰ中,提早进行教学,致使化学教材内容又重复到旧教材“繁难偏旧”上来,致使学生望化学而生畏。这其实是教师对新教材模块设置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笔者从初三所学的得失氧讲起,再简介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只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电子转移的数目即可。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判断等内容坚决不作介绍,留待学生在以下高二及高三来学习,坚持按课本偏排的内容,循序渐进进行教学,使得我的学生在上完高一必修后,仍能对化学感兴趣,较好地避免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畏难情绪,为后续化学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实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结构等知识均是从实验中得来的,通过化学实验,能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相关化学知识,体验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学习到必要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研究化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化学的能力,并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对实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总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学生“经历探究实验,学习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
我在教学过程中,一是积极创造条件,使化学实验从“讲实验”转到“做实验”上来。以往局限于学校的条件,如经费短缺、设备不齐、人员缺乏等诸因素,化学实验往往以讲代做。这样做,似乎也能把课本中相关实验内容弄清楚,也能应付高考了,但这样做,由于学生缺乏亲身实验的体会,动手能力往往很差,遇到实际情况,往往束手无策。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教育应该面向未来这一宏伟的教育方针是格格不入的。为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克服困难,不怕麻烦,创造条件,真正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坚决杜绝以讲代做。依目前情况看,就我校而言,可说大部分实验是可以完成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实验的认识程度。
二是加强指导,大胆组织探究实验。探究实验往往费时、费力,但只要指导明确,组织得当还是能够完成的。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先进行预习,了解探究的目的、过程和方法,克服探究时的盲目性,缩短探究的时间;其次,教导学生体验课本中探究实验的设置目的、基本思路,使学生学会利用实验探究来学习化学的方法;第三,探究过程中注意指导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第四,在探究完成后,帮助学生总结探究结果,处理所得数据,反思探究过程中的成与败,以保证知识的科学性。通过这些努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大体掌握了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总体上较好地实现了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联系实际,使学生亲切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真正实用
教材中,有很多STS教育素材,这些内容,大都为描述性内容,从以往高考的角度看,不算重点、难点,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来不曾轻视这些内容的教学。相反,遇到自己较不熟悉的内容,还积极查阅有关资料。如“食品添加剂”部分,本人就不大熟悉,通过查阅《健康》杂志。对相关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讲课时,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要求。还有如“光化学烟雾”内容,以前亦接触不多,通过上网查找,才知道是美国洛杉矶市于1946年首先出现,对其产生的原因、成分、危害等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给学生介绍时才更得心应手。正是因为重视了这些内容的教学,我的学生才更清晰地认识到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相关,深切体会到化学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主动性,从而树立起学好化学为人类造福的远大理想。对实现学习化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一、反思教学在高中化学概念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概念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和化学能力的基础。在高中化学概念中,学生的认识和掌握要顺应概念的深化和发展。比如离子反应的教学,有的学生往往会局限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是“有沉淀、水或者是气体的产生”。老师在对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进行反思,将离子反应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的复分解反应条件进行深化,作为化学反应原理中盐类水解的基础,引导学生将固有的复分解条件“水的产生”转化成“弱电解质的生成”。有的学生认为H+和CH3COOH-不能反应,那么可以通过在两支试管同时取少量稀盐酸并用玻璃棒沾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而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CH3COONH4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并以同样的方式滴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通过反思法教学方法,以实验结果打破学生固有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真理、对知识的求知欲,达到更好理解化学概念的基础目标。
二、反思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原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