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0 10:39: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重阳节经典的古诗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国学,是祖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博大精深。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教师要学习和传播国学经典,努力营造课堂的国学文化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国学经典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举行经典诵读活动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国学经典诗词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古人的名言警句,使学生自觉按圣贤的要求约束自己,身体力行去实践。经典诗词中,还蕴含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励志哲理,展现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思维方法,也体现了“吾日三省吾身”、 “人贵有自知之明”的立人之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学生体验到“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从“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中体验那种辛勤为民、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更让学生树立了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奉献的远大抱负。可见,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
在平时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例如课前五分钟诵读、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读、古诗新唱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得以传承。此外,我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在国学课上做一些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让国学经典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学经典传承活动中来,增长见识,修养身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把国学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结合
好的习惯包括举止文明、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认真听课、规范写字读书、感恩、勤俭节约、惜时守时等,这些都可以在国学经典中找到。
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要做到三到,在《弟子规》内容中说道: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书时,心、眼、口都能一起用到这件事情上,加上手到、脑到和信心,才能发挥实力。肯用心思索,用眼睛专注书中的文字,用口清楚地念出字或动手搜集资料,并且养成力行的习惯,这样读书、做事就能成功了。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有同学因为不小心地碰撞而吵起来,互相指责对方,我就用《弟子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这些内容教育他们,让他们懂得要讲究文明、和睦相处。通过类似的国学经典,让孩子们懂得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同时,加强养成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把国学经典与养成教育融合在一起。国学经典无不渗透着做人的哲理,尤其是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名言,经久不衰,至今仍散发着勃勃生机和魅力。我们宝安中学附属小学创作的《附小三字经》,就是把国学经典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联系,让学生学会感悟和反省,督促自己,规范自己言行举止,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学生。
三、开展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进行国学教育时,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国学文化的魅力。我在重阳节的时候,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手抄报。并开展一次交流会,让学生汇报关于重阳节的知识,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利用周末,我组织学生去爬福永凤凰山,在登高远眺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并给孩子们介绍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一、选编教材,打造诵读之本
国学经典诗文浩如烟海,因而选择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内容十分关键。我校组织语文教师选编了三册以唐诗宋词为主要内容的一套经典诵读教材,供低中高年级学生使用,教材试用两年后,师生都反映内容太单一。于是我校又选编了第二套以《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孟子》《大学》为主要内容,附注释、译文的六册教材,供1-6年年级学生使用,又试用了两年。去年九月,我校参照沙市实验小学的教材第三次进行了改编,形成了一套含经典诗文、名言警句于一体的诵读教材。为诵读活动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营造氛围,激发诵读之情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塑造,具有无声的熏陶和感染的教育功能。为了营造浓厚的经典文化氛围,我们将刻有“书香”“墨趣”“乐园”的石刻放在校内显眼的位置,点染出学校校园文化的主旨;精选古诗文中名言警句,布置在教室四壁和楼道;校园内看似随意放置的石头上,雕刻了雅行、诚信、思、勤、悦等充满书香的提示语;在校园广播、橱窗、班级板报等媒介中,开辟了国学经典诵读专栏,并定时更换;将武术操曲目变成古筝曲;使学生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如此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让学生时时沉浸在书香中,犹如聆听圣人的教诲,激发了他们诵读经典的兴趣。
三、开展活动,探索诵读之路
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在我校可谓“三起两落”: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诵读要求严格。诵读经典讲求语速、语调,语速不急不徐,语调抑扬顿挫,现在学生生活节奏较快,听到诵读经典这么慢,就提不起精神;二是诵读形式机械单一。学校诵读经典,往往采用比较强硬的手段,要孩子死记硬背,使他们感到了苦和累;三是诵读收获甚微。诵读经典,学生背了,但不懂得意思,时间一久,渐渐淡忘,所存无几,部分家长、学生甚至认为诵读没有多大用处。基于上述原因,我校围绕“国学经典诵读途径与形式展开了探讨和研究,经过实践找到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方式。
1.游戏诵读。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我校班主任、任课教师试着在游戏过程中融入适当的经典诵读,让学生在跳绳、踢键子、玩溜溜球、转呼啦圈时,一边活动一边背《三字径》《千字文》,这样,学生就能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精选诵读。对于经典诵读我们主张既要诵读经典原著,又要取其精华。诵读经典原著,以便学生能整体把握其内容,又体现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尊重。取其精华,是便于学生吸收。今年上半年,五年级在诵读经典的展演活动中,选出与学生生活实际接近的名句,分为勤学篇、孝敬篇、爱国篇进行诵读,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刘玉洁同学在感恩母亲的习作中,适时引用了“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名句,不仅提升了习作的深度与高度,让同学们听了她的习作羡慕不已,同时也说明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已经根植于其心,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诵读经典的快乐。
3.书画诵读。学校成立书画兴趣组,学校开设固定专栏——古诗文配画,让有书法特长的学生,定期展示他们的书画作品,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书与画的结合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展示自我特长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经典诵读由原来单一的诵读扩展到读、写、画的结合。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经典兴趣,也增强了学生诵读理解经典的能力。
4.节日诵读。我们把经典诵读与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相结合,在这些传统节日里,开展相关古诗文的征集、诵读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置身于传统美德的熏陶之中,修身养性。
5.表演诵读。每年六·一的学校艺术节上,上台表演经典诵读的节目已是各班的首选,有班级集体诵读,也有家长、学生、老师同台诵读,还有经典诵读与武术表演的结合,经典诵读与舞蹈的结合等形式多样的表演活动,激发了师生诵读兴趣,彰显传统文化魅力,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推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持久实施,彰显诵读之效
重阳节主题讲话稿范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在这丹桂飘香,金秋送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你们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大家,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的诗词佳作。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早出晚归,是谁给我们做好了可口的早餐等着我们,是谁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送我们到学校,目送我们进入校门,是谁在烈日下,在放学的孩子中搜寻我们的身影,衣服脏了是谁洗好后叠在衣柜里,让我们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是谁在我们上课外班的时候,等候在教室外,是我们亲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他们不计回报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今天在这特殊的日子,我倡议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感谢他们为我们做的一切吧!
首先,从内心要感激他们的付出,对他们要轻声细语,不要把长辈对我们的宽容当成是应该的,心里不高兴的时候就对他们大吼大叫。其次,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在他们做家务劳累的时候给他们捶捶背,在他们生病的时候要端茶送水,在晚上做完作业后和他们一起运动锻炼身体。
重阳节主题讲话稿范文
在我们学校搬迁到新校园的一学年里,我们在县教育局均衡教育思想和全力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教育式发展的举措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我们在座的老教师们默默支持下,一小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师生精神风貌有了明显的提振,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就今天座谈会的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大家汇报一下近年来学校所做的工作、存在的困难和下一年工作目标,期盼能得到在座的各位前辈的一如既往的信赖和支持。
一、一年来学校所做的工作
1、坚持依靠正确的办学理念,全力推进发展。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环境极大改善的机遇,进一步理清学校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价值观念。以“传承、发展和超越”为主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进我校教育式发展。以文化立校(立德励学、尽责向上)、环境育人。校训、校风、校徽、校歌逐步深入师生心中;校报《晨光》特色鲜明,出版校刊《永远的幸福追求》和《静听花开的声音》。班主任成长团队“心语工作室”颇受班主任的欢迎,教师的学习工作群“让思想自由的飞翔”成为大家交流的精神家园。班级的文化特色显现、异彩纷呈。
2、外树形象,内练素质,做“博学、善导、包容、合作”的一小教师。
学校继续与全体教师签订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承诺书》,继续用“十不准”的要求保住师德的底线,一年来没有接到一起关于教师有违师德的举报。
这一学年里,我校参加省级培训的老师就多达26人次,参加市级培训、学习的老师多达45人次,教师外出培训有计划,培训经费在增加。XX等地都有我们教师认真学习的身影,大家学习后及时写出反思或体会在《XX教育网》和校报上发表,共有五六万字。发挥骨干教师积极主动的作用,大力开展“同课异构”、“课堂大练兵”、“新进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评课”等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开展丰富的教师业余文化生活,排练合唱节目,举行跳绳、投篮、拔河比赛,开展办公室文化的构建和评比。以增强凝聚力,活跃教师工作之余的生活。
3、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成绩喜人。为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显现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一年来,围绕“我们的节日”这个主题,开展了重阳敬老、端午、中秋、春节实践、清明祭扫等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浸润孩子心灵。20XX年10月开展了学生读童谣、唱童谣、写童谣、演童谣的童谣传唱系列活动,活动成果在校报专版刊登。在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中,利用LED大屏幕播放有关雷锋的影片,同时开展旗下讲话、出宣传栏、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讲雷锋故事等,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依托少先队、年级组、教研组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科普绘画和小报制作等活动。学校组织了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学生合唱、“我与一小共成长”演讲、高年级数学讲故事、英语书写、课本内容朗读、写规范字、“两操”以及拔河比赛等活动,校内活动充实丰富,更多的学生参与并分享了快乐。我们成功举办第一届田径运动会,为学校申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打好基础。我们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这一年里请县关工委来校举办了“知荣明耻”报告会、请交警来校给学生做交通安全讲座、请法制副校长做法制教育报告,开展禁毒手抄报、科幻绘画比赛,规范有序地举行了紧急疏散防震减灾演练。
二、当前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出的多进的少”
我校自19XX年将三至六年级师生划分一半到实验小学后,就一直存在着教师“出得多进的少”的情况。大量教师的退休以及调出等导致师资数量上的不足,除近几年城郊几所学校拆并后随学生来的少数教师补充以外,其他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招和分配了。从20xx年7月以来,我校有六名教师到龄退休、两名教师提前退休、两名教师调出、一名教师去世、教育局调用两人,共计减少13人,而只增补三人。这两年减少教师的数量是城区另外三所学校之和还要超过,但补充教师占不到五分之一,学校的压力很大。
2、学校经费“来源少用途多”
首先,由于我校的新搬迁,内部需更新添置的太多。仅搬迁的这一年来,我们在搬迁费用、校园标牌、宣传栏、窗帘、空调等大件上的投入近三十万元,相当于一学期的公用经费。目前学校的音乐已配备到位,科学室也首先落实一个全新配置,即将安装,图书室新增图书八千多册
其次,聘用教师过多,学校负担进一步加重。我校六月份14名代课教师工资月发放1.85万元(月工资1000元至1500元),一年就是22万元,如果加上相关的考核和活动、培训学习费用一年就需30万元。而教育局补助加镇政府逐年减少的补助不到15万。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好在县教育局已在着手摸索、建立解决教师交流工作方案,尽大可能去缓解师资不均衡的现状。我校是列为提供需求交流岗位的小学之一,这学年,我们从XX等校交流来教师六名,他们都是一线的骨干教师,除一名新分配的教师外,他们都是县级及以上的学科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教坛新星等,既解决了我们教师紧缺的现状,也优化了我们教师队伍的结构。近两个月来得到了学生的赞赏、家长的肯定和同行的认可
三、本学年工作目标
这一学年将是我们全面落实三年办学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三个发展”:以“品端行正”的榜样力量去引领广大师生,凝心聚力谋求发展;以“尽职尽责”的文化旗帜去统领办学目标,全心全意高效发展;以“质优体健”的特色去提升教育质量,增强信心快速发展。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做好教师交流工作以解决燃眉之急,尽力争取内部配置的完善以提高办学水平,特别在学校文化建设上面要加强与深化。因为学校文化的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校园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校园人的发展。它决非单单是在哪块空墙壁上写上几句标语口号,或者是标语口号的堆砌,学校精神是一种无形的、稳定的、持久的影响力,是全体成员共同价值观的体现,是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精神力量。一所学校历史越悠久,文化底蕴可能越深厚。所以我们应在继续挖掘和整理学校发展的历史、传承学校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以一以贯之的坚定意志从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等方面逐步建构学校文化发展的整体框架,推动学校较快形成文化建设的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从而整体提升办学的品质、品位和品效。一所老学校目前已是一所布局合理的好学校,如何丰富其优质的教育教学的,我们将始终围绕抓学生的“重品行、浓兴趣、强体魄”教育不动摇,面向未来,培育“品端行正、勇于担当”的社会人!
各位老教师,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座的各位为了学校的发展,辛勤工作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学校今日所取得的成绩,与你们昨天的奋斗与贡献是分不开的,它凝结着在座各位的心血和汗水,饱含着你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离退休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你们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你们一些心理慰藉。希望你们经常到学校看看、走走,给我们以指点和支持。在全面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智慧,与时俱进地做好离退休工作,要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做到在政治上更好地关心老同志,在生活上更多地照顾老同志,在工作上更有效地发挥大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努力为老同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最后,衷心祝愿你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重阳节主题讲话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小伙伴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大四班的李**。有谁知道这个星期三是什么节日吗?我来给大家说说---重阳节。“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你们知道重阳节是谁的节日吗?重阳节可是爷爷、奶奶这些老人们的节日!所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尊敬长辈,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在生活中自己的事自己做,要多体谅爷爷奶奶的辛苦,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名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到重阳节的那一天,我们还要为爷爷奶奶送上一句祝福,相信大家也会这么做的,对吗?
大家可以和自己的家人一起组织一次郊游,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古代有许多大诗人都写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像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岑参的“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下面我来背诵一首与重阳节有关的经典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大家平时可以多积累、收集一些与重阳节有关的知识,多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谢谢大家!
重阳节主题讲话稿范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早上好!
今年10月XX日是重阳节,请问大家准备做什么吗?
记得去年学校有一些学生做了漂亮的贺卡送给了退休老师,老教师们都很开心,但我想作为子女、孙辈的我们如果也能做一张普通的贺卡,写上一些真诚的话语送给自己的长辈,相信他们也会喜笑颜开,并且保存好这张卡片。也许有的学生这时候会悄悄地说我读书都忙死了,背书、默写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做那个?
现在,许老师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是前些天在网上看到的,写的人是一个在手机维修店工作的员工。有一天,她接待了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穿着比较破旧,手持一个老式的手机,递手机时神情看起来很悲伤,他说道:“姑娘,赶紧给我看看手机哪里出问题了?坏了的话我要接不到儿女的电话,他们会担心的。”工作人员接过手机,经过一番检测,发现手机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她自己心里已经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于是她心塞难过了,然后就有了这么一则小故事。
同学们,可能你们有人已经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有人可能还不明白,许老师再解释一下:其实手机并没有坏,而是老人的儿女们由于在外工作忙忽略了自己的父亲,没有想到给他打电话。许老师再问一下,打给电话给父母需要很多时间吗?子女因为自己工作忙忽略父母对吗?我相信大家的回答肯定是否定的。对,在外工作的子女打个电话关心一下父母或者像我们这样离父母不远的子女回去看望一下他们并不需要很多时间,关键是大家有没有这个心。而作为小学生的你们其实也有很多空余时间,可是大家有时候也忽略了家人,有时借口看书要安静把自己关在房间,不要父母管。不管还有什么其他情况,今天许老师只想和大家说,每天抽点时间,不管是在上学路上还是回家做完作业后,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说说话,问问他们的情况,也告诉他们你的情况,哪怕成绩是不及格,但也可以和他们说说你的困惑,或者请求他们的帮助,当然开心的事更加要和他们说了。也许有的同学会说他们更忙,但是每天多说一句话的时间肯定还有的,只要大家有这个心就肯定可以做到的,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他们。
最后,我还想问今年重阳节大家想好准备做什么了吗?我想答案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要大家去做了,这个节日的目的就达到了,当然最好的是没有重阳节的时候大家也能经常这样做,我想这应该也竖家设立这个节日的初衷吧。谢谢大家。
重阳节主题讲话稿范文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的讲话题目是《花有重开日 人无常少年》。
我们刚刚度过祖国XX岁的生日,国庆节的喜悦还在继续,安静的心情释放着心的微笑。转眼又到九月初九重阳节。自古以来,九月九就是思念的节日,古诗有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逝代人在重阳节思念之情,在古代重阳是团圆的日子,因为不能团圆,在外的诗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亲人,写下了传世的诗歌。思念之心,字字显露真情。现在我铭家给重阳节赋于新的寓义,这一天定为老年节,我国同世界上的好多国家一样,慢慢步入老年社会,关爱老年人,关心长辈,已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让每个人献出一点受,这世界就会变得更美丽。有一天老师、同学们也会老,看看老年的亲人,一晃几十年下去,那也许就是每个人的写照。
主持词的写作需要将主题贯穿于所有节目之中。在各种集会、活动不断增多的社会,很多晚会、集会都通过主持人来活跃气氛,主持词怎么写才更有新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端午演出主持词精彩范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端午演出主持词精彩范文1(一)开场
女: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女: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本届经典诵读活动有来自初一到初三师生的6个节目在这里集中展演。
男:是啊,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经典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合:现在开始!
(二)串词
女:端午浴芳兰,流香满晴川,岁岁端午,今又端午,就在这一天,历史赋予了你特殊的内涵,在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流淌了千年,一个伟大的名字——屈原。下面请欣赏初三年级组教师带来的朗诵《颂屈原》
男: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朗诵,《颂屈原》表达了对祖国江河的热爱,是啊,长江黄河像东方巨龙奔腾向海,他们的步伐始终如一,尽管有时激越,有时铿锵;有时徘徊,有时忧伤。但他们一直没有改变前进的方向。接下来请您欣赏初一年级学生朗诵《长江之歌》《黄河颂》。
女:在长江黄河的哺育下,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有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下面我们有请初一年级组教师为大家朗诵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的《红烛》。
男:经典的文化培养了我们民族的精英,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带给我们启蒙的国学经典呢?
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我们知道该如何认真学习。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接下来请您欣赏初二年级学生朗诵《三字经》《弟子规》
男:《三字经》《弟子规》让我们再次回味了国学启蒙经典的魅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代诗词也是不朽的篇章,诵读古诗词,如同与古代先贤对话,体味其中的至纯至美。在这里既有气吞万里如虎的阳刚之气,也有浅笑低回的阴柔之美,请欣赏初二年级组教师经典诗词连诵。
男:我们是传统文化的后来人,文化香火的传递者。弘扬美德,传承文明,我们重任在肩。
女:在座的各位都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用炽情与信念铸就不朽的民族长城,接下来请欣赏初三年级朗诵《少年中国说》。
(三)结束语
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女: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男:今天,诵读的师生展示了自己的非凡风采。从中可以看出师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女:同学们,让经典伴随我们的中学时光,伴随我们成长,让我们在经典的海洋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合:“中华经典诵读”汇演到此结束。
端午演出主持词精彩范文2一、活动序幕
女:今天真高兴,爸爸妈妈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活动。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爸爸妈妈!(鼓掌)
女:(面对着男主持问)陈隽旸,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男: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
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男: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龙日”、“夏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男: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故事大王陈皓烨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1、《屈原与端午节》
男:谢谢陈皓烨给我们讲的精彩故事!(鼓掌)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不过我还听说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请沈超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大家欢迎!(鼓掌)
端午演出主持词精彩范文3一、开场
女: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女: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本届经典诵读活动有来自初一到初三师生的6个节目在这里集中展演。
男:是啊,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经典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合:现在开始!
二、串词
女:端午浴芳兰,流香满晴川,岁岁端午,今又端午,就在这一天,历史赋予了你特殊的内涵,在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流淌了千年,一个伟大的名字——屈原。下面请欣赏初三年级组教师带来的朗诵《颂屈原》
男: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朗诵,《颂屈原》表达了对祖国江河的热爱,是啊,长江黄河像东方巨龙奔腾向海,他们的步伐始终如一,尽管有时激越,有时铿锵;有时徘徊,有时忧伤。但他们一直没有改变前进的方向。接下来请您欣赏初一年级学生朗诵《长江之歌》《黄河颂》。
女:在长江黄河的哺育下,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有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下面我们有请初一年级组教师为大家朗诵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的《红烛》。
男:经典的文化培养了我们民族的精英,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带给我们启蒙的国学经典呢?
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我们知道该如何认真学习。“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接下来请您欣赏初二年级学生朗诵《三字经》《弟子规》
男:《三字经》《弟子规》让我们再次回味了国学启蒙经典的魅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代诗词也是不朽的篇章,诵读古诗词,如同与古代先贤对话,体味其中的至纯至美。
女:在这里既有气吞万里如虎的阳刚之气,也有浅笑低回的阴柔之美,请欣赏初二年级组教师经典诗词连诵。
男:我们是传统文化的后来人,文化香火的传递者。弘扬美德,传承文明,我们重任在肩。
女:在座的各位都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用炽情与信念铸就不朽的民族长城,接下来请欣赏初三年级朗诵《少年中国说》。
三、结束语
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女: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男:今天,诵读的师生展示了自己的非凡风采。从中可以看出师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女:同学们,让经典伴随我们的中学时光,伴随我们成长,让我们在经典的海洋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合:“中华经典诵读”汇演到此结束。
端午演出主持词精彩范文4A:尊敬的老师。
B:亲爱的朋友们。
合:大家上午好!
B:这里是共同开展的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现场。
A: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
B:他那种爱国情怀,深深的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A:经过岁月的洗礼,端午有了新的意义,那就是亲戚来相聚,情深意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过一个温馨欢乐的端午节。
B: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每个人心中都想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祝福,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国人总是羞涩于表达,其实爱很简单,只需要常回家看看,下面请欣赏带来的独唱《常回家看看》
A:一曲《常回家看看》不仅带给了我们温馨,也带给了我们温暖。
B:说话办事要通气,自己的梦想不放弃。接下来有请我们曲艺队为大家表演金钱板——《莲花闹》。
B: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带来的精彩表演。
A:万水千山“粽”是情,千秋犹怜屈子心,诗人仰天出门去,世间难觅离骚人!
B: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诗人节、浴兰节等。
A:既然是五月五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下面我们将进行一个包粽子比赛。
B:接下来我们将简短介绍本次比赛规则,本次比赛一共16人,分为两组。时间为5分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多和最好者为优胜者,下面请第一组选手上场。
A:吃粽子大家都是行家,那包粽子可就不一定了。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怎样包粽子?首先是准备工作,如辅料用到的肉类需提前腌制,将糯米提前浸泡3-4个小时,将粽叶提前浸泡12个小时或用沸水煮软泡发。
B:紧接着是包粽子。
第一步将两张粽叶叠加,折叠成漏斗状,
第二步放入少量的糯米,
第三步放入辅料如豆类、肉类等,
第四步在辅料上加盖一层糯米,
第五步将粽叶裹紧,呈三角形,
第六步用绳将粽子绑紧。
A:最后是煮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放清水,水要没过粽子。旺火煮1小时后,改小火煮30分钟即好,如果用高压锅煮25分钟,关火焖5分钟即好。
B:比赛进入倒计时环节,大家一起倒计时。
(评委统计评分,穿插知识问答)
A:下面请第二组选手上场。
(内容待定)
比赛结束宣布结果,颁奖、领奖。
A:接下来是抬粽仪式,奏乐,诗朗诵。
B:开粽仪式,有请---开粽。
A:请大家品尝工作人员分发的粽子。
B: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过节的风俗各有不同,而我们本地主要是挂艾叶菖蒲,佩香囊。
A: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挂艾叶菖蒲、佩香囊吗?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而端午节佩香囊是因为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
B:香囊内有雄黄、艾叶、熏草等,不但有驱邪避瘟之意,而且有点缀的作用。在这佳节之际,我们将为大家送上我们的节日祝福,请工作人员向大家分发艾叶和香囊。
A:五月初五是我们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度佳节,在这里向大家表示节日的祝福,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B:感谢各位居民为建设和谐社区做出的努力与贡献,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合:祝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端午佳节!
端午演出主持词精彩范文5(甲)又是一年端午至,心中犹念屈原子。今天的--小学,每个班门口都插了菖蒲和艾叶。
(乙)我看见很多同学都佩戴了香袋,这边还有端午节手抄报展呢。
(甲)漫步校园,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端午氛围。
(乙)正所谓: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甲)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用欢乐的歌舞,悠扬的古筝,有趣的民俗活动,
(乙)来纪念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甲)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到场的嘉宾。他们是:
(乙)再过两天就是五月初五,值此佳节来临之际,先请我们的少先队员们向各位尊贵的客人送上最诚挚的端午节祝福。
(音乐起:礼仪队员赠送香袋)(主持人退场)
(甲)下面有请-校长致欢迎词,大家欢迎。(退一边)
(乙)谢谢-校长。接下来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宣布活动开始。
(领导)下面我宣布,“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1.古筝《洞庭新歌》
(丙)琴声悠扬,铮铮作响。古筝被誉为是群声之祖,万乐之师。
(丁)轻柔而典雅的旋律,华丽而委婉的音符,常常动人心魄。
(丙)下面有请--为大家带来一曲《洞庭新歌》。
(丁)掌声有请!
2.舞蹈《春的变奏曲》
(丙)鞋——多普通的字眼儿。却是山里孩子不可得的奢望。
(丁)冬——光着脚丫多冷啊!有一双温暖的棉鞋多好啊
(丙)来啦,来啦,志愿者们满载着暖暖的爱心来啦!
(丁)瞧,孩子们穿上红红的棉鞋多神气!瞧,他们穿着棉鞋多调皮!
(丙)有爱的童年,如春!
(丁)下面请欣赏舞蹈《春的变奏曲》。
3.歌舞剧《你是我的眼睛》
(丙)军军和毛毛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见证着彼此的喜怒哀乐,他们亲如兄弟。
(丁)“你是我最明亮的眼睛,你是我最信赖的朋友,我们永远不分开。”
(丙)一位盲童,一条导盲犬,演绎了一段人与动物相亲相爱、生死与共的感人场景。
(丁)接下来让我们静静地欣赏歌舞剧《你是我的眼睛》。
4.拉丁舞《拉丁小精灵》
(丙)拉丁舞起源于拉丁美洲,其音乐强烈洋溢,节奏快捷强烈,动作流畅舒展,舞姿动感迷人。
(丁)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拉丁小精灵》。
5.粽子达人赛
(甲)我想请你猜个谜语,好吗?
(乙)你说。
(甲)一个白胖子,裹个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什么食物呢?
(乙)这个谜底我想请大家说,是什么呀?(粽子)
(甲)糯米饭外面裹上翠绿的粽叶,看着,绿莹莹的;闻着,香喷喷的;吃着,甜滋滋的。
(乙)接下来,我们的“粽子达人赛”马上就要开始,请3到6年级的参赛队员准备。
(甲)一片粽叶一片情,一个粽子一思念。
(乙)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欢度传统节日——端午节。
(合)感谢各位的光临!“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活动到此结束。
(甲)队员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送领导退场。
一、在朗诵中发掘画面感和韵律感
诗词这种文体本来就与诵读结合的十分紧密。在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朗诵是整体感知的第一步。一年级的课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是整个系列教材中最简单的了。一年级的学生们开始理解时仍有难度,但是朗读可以使他们熟悉诗歌。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直观的韵律,获得形象感和画面感。
在写景的诗歌中,画面感往往更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虽然学生并不可能真正理解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但是朗读可以让他们获得一些最基本的形象:山色、水声、春天、花鸟。这些形象会组成一张形象的画面,这是他们对这首诗最感性最直观的掌握。学生们同时获得的还有诗歌的那种节奏感和韵律美,从感性的角度理解什么是诗。
这些充满画面感和韵律性的诗歌经过学生的朗读而在脑海中呈现出最初的形象,再加上老师的点拨和讲解,就会融入诗歌的意境中了。“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从儿童认知心理学上来说,他们对色彩、动物、玩耍等十分敏感。通过富有节奏感的朗读,他们脑海中会形成这样一幅画面:一个顽皮的牧童骑着黄牛穿梭在林中,口中的歌声仿佛能振动整个林子,他那锐利的眼神捕捉到了一个鸣叫的知了,为了能上前去抓,他赶紧紧闭双口,小心翼翼地站立在那里。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大胆地描述出自己读到的画面。例如,有的学生会感知到牧童正要捕捉这个知了,却好像又发现了什么异样,于是立即停止了。老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然后告诉他诗歌本来是什么意思,其他的想象也不算错。
朗读诗歌,就是要让学生融入到有画有韵有节奏的氛围中。但是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诗歌的学习就只能以获得整体的感知为目标。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到讲究字句、深入把握文意的阶段,以学生的感知,加上老师的引导,使学生逐渐地走进古诗这种文体,这便达到了初步的学习效果。
二、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和形象性
从整体画面感知到微观形象是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逐渐过渡的技能。古诗教学也要跟随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他们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和形象性。
像“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首诗,仅仅二十个字就带给了学生一种朦胧的心理效果,这就是诗的凝练性和形象性。要引导学生先把精炼的诗“泡开”,转换到现代汉语形象的描述中去,再把这种现代汉语形象的表达“浓缩”回原诗,在这两个转换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凝练性和形象性。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首先要把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用现代汉语形象地表达出来。寒冷的深秋,梧桐的树叶在寒风中飘摇,仿佛送来了一层凉意。江上秋风吹起,打在脸上,让人感受到一种漂泊的伤感。那不远处的院落里一定有织童在挑灯快速地织布,因为深夜了那篱笆院落中还有一盏小灯长明。作者要表达秋天的寒冷,只用了“萧萧”“梧叶”“寒声”“秋风”等简单的词语。这些词语依照秩序排列就给我们带来了一幅秋江梧寒图,而不用长篇累赘地铺陈。
老师还要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如果用现代白话文去描述诗中意蕴,虽然也能获得这些形象,但是相比诗歌原文,少了一种韵律、一种节奏、一种凝练美和形象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前两句很容易翻译为浅显易懂的现代白话文,但是原文把比喻含蓄地融入在七个字之中,现代文显然传达不了微妙隐晦的传神之笔。尤其是“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句,单纯从意义上理解是很简单的,用现代汉语去表达只能表其意而不能传其神。“二月春风似剪刀”暗含着对前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的回答,而且这七个字自然晓畅、不留痕迹。原诗只用凝练的语言去排列,而逻辑关系就隐含在其中。学生能感受到诗歌用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形象和意味,对诗歌文体的整体特点的认知就不言而喻了。
三、还原文本情感,拓展当下意义
古诗词所描述的生活或场景离现代社会已远,如果用现代的思维去分析,肯定会有许多误解。但是纯粹的还原是没有意义的,学习诗词的目的是与当下联系起来,寻找历史与当下的结合点,拓展当下意义。这是小学生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王维的那个时代,漂泊在外与思乡情结紧密结合。在现代通讯发达的今天,可能小孩子不会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情感,这就要给现代的小学生讲解为什么在古代“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什么古人在重阳节要登高望远。再结合当下,思乡情结已经淡化,而且表达思乡情感的方式也大有不同。老师:“在王维的时代,写一封信都要在路上走几个月,今天我们都能用手机、计算机和家人联系了,这是什么原因?”学生:“时代不一样了。”“科学进步了。”老师:“对,社会在前进,科学越来越发达从而改变了日常生活。所以我们从小要热爱科学,将来为社会做贡献。”这样古情与今意相结合,收到了更进一步的学习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所谓国家意义,是说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灿烂文化,其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对于民族延续、国家存亡有着特别重要的国家意义。所谓教育价值,是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幼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可以从两方面认识:一方面,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期在生命发展历程中具有奠基性,幼教在学校教育序列中具有奠基性,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中肩负奠基的作用。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战略任务、培养下一代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奠基性作用;另一方面,教育是系统工程,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牵涉幼儿园、家庭、社区和社会,对幼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激发教师、家长亲近与学习传统文化,将促进家、园、社各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二、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
从广义上讲,凡是用优秀传统文化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本文所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幼儿园教育层面讲,是有目的、有组织、系统地对幼儿进行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它需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并以培养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心向为重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期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文化素养、时代精神、世界视野的现代中国人奠基。通过教育,能使幼儿讲述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诵读一些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初步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初步了解传统礼仪,慢慢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和传统音乐,对一些传统艺术形式开始产生兴趣;了解并喜欢参加一些民间游戏和传统体育活动。
为实现上述目标,幼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遵循三方面原则:一是在教育理念内容上,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国外先进文化吸收借鉴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在教育实施路径上,坚持活动课程渗透、园本特色课程和园所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在教育实施主体上,坚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三、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结构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 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根据这一指示精神,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初步构建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和艺术五个领域,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也完全可以与幼儿学习活动的五大范畴进行匹配。但鉴于科学学习范畴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难以直接体现(虽然科技成就也是传统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在该课程体系中暂未单独列出,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历史上科技典故、科学人物的故事予以体现。此外,在社会学习范畴中,主要是通过传统节日文化和传统礼仪文化的课程内容,为幼儿了解中国社会习俗进行启蒙教育。
(二)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类型
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回答了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类型则回答怎么教或如何实施的问题。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类型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构成。其中,显性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园本课程两大序列,在基础课程中主要采取融合嵌入的模式,即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与五大学习领域有机结合,而非打破原有的课程领域;在园本课程中除采取融合嵌入的模式外,还可以专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课程内容。隐性课程包括园所标志、主题空间和专题教育三大序列,这三个序列旨在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氛围、空间氛围和心理氛围,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熏陶浸染的教育功能。这样的课程类型和结构,既体现了幼儿教育的整体性特点,又有利于园所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资源
针对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什么的问题,需要在绵延数千年、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及其载体中,聚合各种教育力量梳理、选择、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针对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这一怎么教的问题,需要发挥各方面教育力量共同实施。这些工作离不开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的共同参与,因而,在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和课程有效实施中,需要采取开放的态度,充分整合园所、家庭和社区等多方面教育资源。
四、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整体设计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第一,资源课程化。即对家、园、社现存的零散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搜集、分类、筛选、加工和改造,发掘其课程价值,并逐步转化为课程。第二,课程体系化。即将课程化了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幼儿学习领域,整体设计显性(课堂教学序列)和隐性(园所文化序列)两类幼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按照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级分层逐段设计,隐性课程从园所标志、主题空间、专题教育三个维度进行一体化设计。第三,逐步探索幼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法,重点以引导幼儿走进、亲近、感受传统文化为目标,以观赏、故事、游戏、诵读、探究为主要形式,开展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怀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的实践探索,让幼儿在看得见、听得懂、摸得着、做得来的情境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二)积极建设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1. 在基础课程中凸显传统文化价值
基础课程中本来就包含大量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每一板块都有相对应的传统文化活动。因此重视、凸显这些基础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这一理念渗透在幼儿__一日活动中,渗透到主题课程实施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教师可以教研组为研究和教学单位,通过反复、多轮梳理,将蕴含传统文化的主题和教育素材作为教育教学重点研究内容,从活动目标设计到活动有效实施进行研究,让基础课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真正落到实处。
2. 在园本课程中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在园本课程中,应更强调对基础课程中传统文化内容的补充,更凸显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拓展。这方面的探索包括:第一,在多彩星期五活动板块中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第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多彩星期五活动为例,可设计五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一是区域性体育活动。这是幼儿自主选择运动场地,自由结伴活动,自主探索的运动过程。其中有12个场地设计为民间游戏,如舞龙、滚铁环、跳房子等游戏。二是兴趣社团活动。这是由幼儿自主报名,学校聘请专家开展的拓展活动,其中《儿童武术》《中华围棋》《中华书法》《传统剪纸》和《幼儿民间舞蹈》等涉及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活动占整个社团内容的40%。三是风情自助餐活动。这是让幼儿学习餐饮礼仪,感受多元文化,品尝各地美食的课程板块,其中的走遍中国活动,将每月一次的自助餐设计为舌尖上的中国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中国各地美食风情。四是星期音乐会。这是每周一场由幼儿自己报名,自由表演,自信表达的活动,活动中,邀请家长、共建单位等参与中国传统乐器、传统书法、国画、武术等表演。五是宝宝知心书吧活动。这是由校级家委会联合各班家长开展的家庭亲子读书漂流活动,倡导家庭共读中华古诗、古文、历史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