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7 16:01: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智能化建筑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建筑智能化主要通过结构、服务、管理以及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通信以及图形显示技术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一体化体系,从而搭建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高度安全、快捷、优雅的环境空间。在实际智能化建筑设计中,必须强调智能建筑设计内涵,完善施工单位技术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在积极调配角色的同时,不断适应新形势。
一、智能建筑设计理念以及存在的问题
智能建筑按照美国智能建筑学定义,是将系统、结构、运营、服务相互联系、具体综合的最佳组合,从而达到效率、功能、舒适性高的要求。在智能建筑修筑中主要包括:ba楼宇自动化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ca信息自动化系统、fa消防自动化系统、sa保安自动化系统五个部分。在综合布线的基础上用计算机进行综合集成,整体管理,在各个环节舒适、高效的同时,创造建筑智能化。
(一)智能化建筑设计理念
智能化楼宇设计概念作为智能化楼宇高品质的前提条件,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施工承包方、业主方以及设计院之间的关联。在设计过程中,如果业主方对智能化楼宇设计理念理解不到位,就会导致可以智能化设计的项目被忽视;设计院根据以往设计思路,忽略工程施工实际可操作性,导致信息科技发展前瞻性估计不到位,系统设计偏低,在要求业主方修改设计图纸时,采用过高的设备部件和昂贵材料,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对业主方工程造价成本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智能化建筑设计中,设计、业主以及施工方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围绕智能化建筑设计原则进行协调,统一设计理念和思路。在智能化设计时,必须符合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建设原则;在综合布线系统和建筑物主体吻合的同时,保障同步施工建设和同时设计顺利开展;在掌握承包商责任以及工作范围同时,遵循相关综合布线体系标准;从而在满足业主方使用功能设计的同时,保证体系扩充性和灵活性,方便业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充和变动。
(二)智能化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智能化建筑中,普遍存在着“智能化”水平低、智能化体系运行不良好,用户业主不满的情况。设计作为形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缺乏智能建筑理解和认识,过分偏信设备供应商,不切实际的求全、求新;从而提出不符合实际要求的智能化建筑设计;由于国内设计人员对智能化设备技术了解不够充分,导致很多智能建筑整体设计不能有效完成。
同时,由于某些境外设计不规范,设计文件和图纸低于我国水平,设计方法和承包方式、工程施工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很多智能建筑设计无法实施。另外,由于缺乏智能建筑规划技术、设计以及产品配合选择,让部分设计、建设单位单纯依靠“一流产品”,缺少“系统集成”的理念,从而缺乏智能系统技术、规划设计以及产品选择,盲目设计和施工,引起不良效果。
二、智能化建筑设计影响
(一)智能化建筑设计对设计标准以及环境的影响
在智能化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在国内智能化水平程度、建筑物功能需求、建筑物规模的基础上准确界定建筑物智能化标准,从实际规模来看,当建筑物面积达到两万平方米或者以上时,使用智能化建筑设计不仅会更使用,也会更经济。
同时,根据智能建筑设计目标,必须尽量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智能建筑内空气质量、温度、光线、安全独立的生活工作环境、计算机网络、休息空间、符合人体需要的办公用具、建筑物外景以及适当隔离等方面都必须充分展现设计师独特的设计理念。从而,有效避免大面积的平面布局,保障进深在十米左右,办公区域有充足的阳光以及室外景观。最后,根据平面corner office,将外墙尽量设计成凹凸有致的形状,在办公区域安排适当的
自然风味休息角落,从而避免固定扇外窗带来的不便。
(二)智能化建筑设计对层高、形式以及柱网的影响
在智能化建筑设计中,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层高、形式以及柱网,运用灵活多变的框剪结构、框架结构,在九米的柱网位置进行空间、停车分割和结构设计。根据智能化建筑内部要求,避免管线暴露;确保综合布线要求、中央空调管道、架空地面以及空调捧水坡度。在智能化建筑修建中,建筑物层高一般在3.6米以上,在保障办公区域净空大于等于2.6米的同时,确保走廊净空不低于2.3米。
(三)智能化建筑设计对布线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针对建筑物内部设备噪音、热量、设备维护、办公区和生活区的不同性质要求,必须进行有效布线;在合理区域划分的同时,根据季节、气候以及光照变化自动调整建筑物内部相应控制指标,保障居住环境舒适度。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必须智能化建筑内部变化、发展以及增加项目可能性进行科学设计。
三、智能建筑设计重点
智能建筑设计以建筑设计为基础,通过排水、结构、强弱电、空调暖通等各专业共同参与和协调,从而达到智能化建筑设计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除了要有自身设计特点,还必须注意智能化建筑设计的特点,在正确掌握智能建筑设计性质的同时,注意建筑设计要点。
(一)智能建筑墙面以及天花板设计
在智能化建筑物设计中,一般采用架空地面、地毯地面以及预制线槽的方式进行设计。架空地面具有接线方便等特点,双层地面可以分开设置弱电、强电;在旧楼改造中,由于地面高差,存在一些问题;楼板面层预制线槽则根据施工方便、不产生高差等特点,一般布设在10厘米以内。当层高受限时,根据交叉点、线路点少等分支线路,一般采用扁平线布线系统。
对于墙面,智能化建筑物内部墙体除了隔断以外,还必须在墙面做相应的出线口,墙内空间布置相应的传感器以及控制设施。在天花板设计中,智能建筑物主要根据送风、照明、出风、喷洒、烟感等走线以及出口任务进行布置。
(二)特殊机能室设计
在智能化建筑物设计中,特殊机能室设计主要包括:中央空调室、咨询中心、电视会议室以及决策室。中央空调室作为整栋智能化建筑的核心,主要负责设备运转、监控以及安全保卫等工作。咨询中心,主要配备多功能工作站、电脑、电子档案、微缩阅读以及影像设备输入输出。电视会议室配备相应的光源以及配电设计。决策室需要相应的会议、通信、电脑系统综合设计。
(三)屋顶和节能设计
建筑物屋顶作为接触大自然最直接的空间,智能化建筑物系统应该配备相应的设备,在屋顶美化、绿化的同时,充分吸取风能、太阳能以及自然界提供的能量和物质。同时,做好预防自然力量侵袭,及时做好防水、防震、防风措施。另外,智能化建筑设计还必须充分结合建筑设计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达到节能的功效,延缓建筑物可持续发展,降低智能化建筑运营成本。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应该将设计方案、设计设备与实际情况具体的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根本上增强我国智能化建筑水平和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智能化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B845.63文章标识码:A
1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由于该建筑的特殊性,因此一般灯光营造的环境和单调的灯光效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需能体现该建筑的高品位及自身形象。同时要求无论什么时候工作人员进入建筑内,都应该感觉到灯光效果带来的舒适和庄重的环境。通常公共建筑具有以下特点:照明灯具除了开关控制外,还要求具备大量的调光设备;控制的区域相对集中,多是建筑的功用部位(如大厅、餐厅、大小会议室等);要求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简单;照明光源多以热辐射、LED光源为主,兼有少量的气体放电光源。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正是一个集多种照明控制方式、现代化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控制系统。其目标是更能体现人性化、智能化。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为建筑照明提供多种的艺术效果,而且使灯具控制和维护变得更为简单。如采用分布智能照明控制,由调光模块、场景切换控制面板、液晶显示触摸屏、智能探头、编程插口、时钟管理等部件组成,将以上各种基本独立控制功能的模块用一根五类四对屏蔽数据通信总线将它们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照明控制网络。这种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安装布线容易、可扩充、面板可编程等优点。
1.1 大厅:考虑到这是工作人员进入此建筑的必经之路,因此其灯具的选用和灯光的布置不只为了大堂照明的需要,更是考虑到照明的气氛及照明与建筑装潢的协调。所以作为一个公共建筑的大堂应该最大限度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端庄的光环境。整个大堂的灯光由控制系统自动管理,系统根据大堂运行时间自动调整灯光效果。同时建筑内工作人员可在现场进行手动编辑,非常方便的设定或修改。
1.2 会议室:这是该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各照明回路进行调光控制,达到在进行不同的会议时都能有适合的灯光效果。还可以和投影仪设备相连,当需要播放投影时,其灯光能自动缓慢的调暗,关掉投影以后,灯光又会自动柔和的调亮到合适的效果。
1.3 餐厅:厅中通过可调光控制器,预设了多种灯光场景,用来适应不同场合的灯光效果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可编程控制面板,调用所需的某一灯光场景。使用餐人员舒适的用餐。
1.4 客房:首先设置接电控制箱。工作人员进入客房后插卡取电,房内廊灯(门厅灯)自动点亮,卧室床头壁灯由灭逐渐变亮到30%亮度,所有空调风机有墙上三速开关直接控制,此后客房灯光才可以通过其就近墙上开关进行操作。客人拔卡离开房间后,延时10S,系统关闭所有受控设备(包括全部室内、卫生间照明、电视、床头台灯等),但不影响计算机、传真机、卫生间剃须插座的电源。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该公共建筑为为一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在一楼设置消防控制室,设置有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柜、消防事故广播主机、消防电话主机及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在消防泵房、变电所、冷冻机房等值班机房设置固定式消防通信分机,在各层每段设有手动报警按钮、消防栓按钮和消防电话插孔。
系统采用总线制方式,依消防规范在建筑内各层的不同位置安装了感烟(温)探测器,在客房内设置的智能感烟探测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以人为本的原则。[1]选择了在火警时,声、光同时显示的探测器,在厨房的灶间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在走道、大厅、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内设置广播扬声器,每个扬声器的功率大于3W,平时利用消防广播作为播放重要通知和背景音乐,在火灾状态下,由消防控制室强切作为事故广播。
3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系统集成的基础,在规划上必须考虑全局,整体规划。新建的系统既要满足目前的需要,又要具备可扩展、可升级的能力。在构建此建筑综合布线时,必须考虑将来的发展,在系统关键的设备配置中留有适当的余量。
综合布线系统应满足本工程信息通信网络的布线要求,应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信息传输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是信息通信网络的基础传输通道,应满足本工程近期的实际使用和中远期发展的需要。综合布线系统应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实用性、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该项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六类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星型结构进行设计;系统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
3.1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信息点分为数据点,光纤至桌面点。数据点、语音点全部采用六类非屏蔽模块。各不同模块、插座采用不同颜色、标记区分;
3.2 水平子系统:水平线缆采用六类非屏蔽线缆;
3.4 垂直主干子系统:机房至各管理区数据主干采用一根室内六芯多模光纤+1根六类线;至管理区语音主干采用3类大对数电缆;
4.5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设于三层管井。
4 安全防范系统
由于此公共建筑的特殊性,本项目安全防范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周界防越系统,呼叫系统、门禁系统(含智能一卡通系统),各个子系统既可独立运行,又可统一协调管理,形成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立体化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功能强大的技术防范体系。以满足现代化建筑对安全防范的所有要求,配合保安人员的管理,可实现人防与技防的统一与协调。该安全防范系统各个子项的高度集成是此项目主要特点。
4.1 视频监控系统
4.1.1 摄像机选择与布置:[2]枪式摄像机全部选用日夜型宽动态彩色摄像机,彩色模式下水平分辨率480线,镜头根据监视的范围选择不同焦距的镜头;主要布置于一层谈话区通道(加配拾音器,实现音视频同步录像)、半球摄像机全部采用彩色半球摄像机,水平分辨率480线,镜头为内置,布置屋顶、大厅入口等处。利于大范围巡视或突出重点监视目标;
4.1.2 显示系统:监控室电视墙由8台42寸液晶电视组成,指挥中心电视墙由12台25寸逐行监视器和1台100寸背投幕组成,用于轮巡显示各监视画面以及固定显示部分重点监控画面;
4.1.3 主控系统:系统主机采用全矩阵系统,所有视频信号可手动及自动编程切换,实现自动程序控制。操作台上配置一台电脑用于查询、回放监控录像资料。可根据需要在主管领导办公室安装分控。
4.1.4 录像系统:采用数字录像技术,共配置16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6台、4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1台。保证回放的图像质量达到5级损伤制;
4.2 周边防越系统
4.2.1 前端设备:前端设备由红外线探测器组成,主要用于防止非法人员的侵入;
4.2.2 中心控制设备:报警主机选用总线制传输的多防区报警控制主机,控制主机的防区采用扩充式防区设计;
4.3 呼叫系统
该系统专用于谈话室,实现谈话室与监控室或警卫室的半双工通话;监控中心可单方面提醒置留室内人员注意事项。
5 多功能会议系统
本系统主要针对大会议室:系统主要功能如下所示:
5.1 会议室的扩音功能,保证整个会场内有足够的声压级、足够的语音清晰度、尽量小的声场不均匀度、无啸叫现象;
5.2 会议时的多媒体显示功能,通过大屏幕投影系统将各类数据、表格等多媒体信息表现给与会者;
根据以上的功能要求,这里需要建设如下三个子系统:
5.5.1 音频扩声系统:满足《厅堂扩声系统特性指标》一级语言扩声要求;采用主扩+辅助扩声的方式;周边采用8进20出数字媒体矩阵,该矩阵编程方便,可以为本会议室量身编程,提供两种模式的音频处理方案(会议扩声、演艺扩声),调音师可根据会议要求,方便地进行选择;功放功率配置按1:15。
5.5.2 数字会议系统:采用手拉手会议话筒,主席机和代表机均具有发言、听发言、及请求发言的功能,但主席机拥有话筒优先按钮,按下按钮时可以长期或暂时关闭所有正在使用中的代表机。一共采用5只数字会议话筒。
5.5.3 视频系统:由于需要满足与上级部门远程视频要求且预留向下延伸功能,因此这里在会场的主席台前、侧、后各布置一个快球;加配硬盘录像机,一方面能对本会场的会议进行录制,另一方面能录制整个电视电话会议进程;在投影显示上,考虑到本会场的建筑面积,采用一块120寸投影幕+5200ASNI投影机,保证图像清晰明亮。
6 智能一卡通系统
智能一卡通系统的目标是为了建立一套支持现代化管理模式的综合管理信息体统。所以其一卡通系统必须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非接触式IC卡技术,并建立在大楼局域网之上,才能为大楼各项管理功能提供现代化手段,提高大楼的管理质量和水平。
7 结束语
几年来,由于工作需要,本人作为建设方工程管理代表,圆满完成了多个地块建设的设备安装建设管理工作任务,深深感到作为业主,必须在开发前期做好智能化系统规划,只有规划科学合理了,智能化大厦系统功能实现起来都比较合理、实用,并且可以节约一定的资金投入。另外,如若没有规划或规划得不太合理的智能化大厦在建设中,感到有些分系统或子系统不是配置不合理,就是与整体不协调,资金投入也大,总感到是为了做工程而工程,而不是在建造“智能化大楼”这个人们想象中先进的建筑。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能耗
智能化建筑电气设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了较大的进步,但在过程当中,也暴露出较多的问题。一些投资商往往注重产品的质量以及其能创造出来的经济效益,不关注电气设备的节能,这就导致电气设备对资源的大量浪费对于智能化电气设备来说,其节能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节能减排与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是同一概念,所以做好智能化建筑电器节能优化设计十分重要。
1智能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电器节能
对于智能化开发的产品来说,计算机技术就是其核心制造技术,智能化设备的开放实质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再将各个计算机系统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在这其中包括有众多的管理设备,例如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智能化电力设备还要对自动化建筑体系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样才能给人们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我国目前的智能化系统的运转还存在有较多的缺陷,例如智能化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或是故障频发等一系列问题。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节能优化设计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是一大难点,又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传统的节能系统无法做到真正的做到节能减排,对于电气设备的关注度还是在品质方面多一些,而现如今的智能化建筑电气设备的节能装置是全自动操作,充分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从表象来看,智能化电气设备的节能减排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实际出现的情况却是相关制造商对于节能减排装置的不加重视,导致节能减排成为空谈。
2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控制方式、照明光源选择不合理
如果照明、开关控制设置或系统控制存在问题,就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进而严重影响电气节能系统的发展。
2.2协助电气设施安装不到位
协助电气设备就是指辅助电气设备运转的相关装置,例如给排水系统、采暖通风系统等,这些装置如果安装的不合理,就会引起智能化电设备出现耗能现象。例如通风装置如果存在问题,就会导致电气设备的散热性达不到自身运转要求,从而导致设备出现系统奔溃等的不良现象。
2.3未选用节能电气设备
没有选用节能的电气设备比如:节能灯具、节能变压器、节能的风机水泵等,同时也没有充分结合充分利用电气产品本身的节能特性。
3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优化设计
3.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
对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来说,最主要突出的就是节能设计,其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电气设备减少耗能,要达到此目的,就要从电气设备的多方面进行权衡考虑。最重要的一点是电气设备的供配电系统,在实现此项工程之前,要对电气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例如用电设备的特点、用电设备的负荷容量以及用电电压的数值等,一定要对这些相关设备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强有力的保证配电整体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供配电系统在节能方面的设计,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电气设备的用电电压,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保证电气设备的的用电电压恒定,要将配电电圧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其次就是供配电布线。对于供配电布线的挑选,应尽量采用短而直的布线,这样既可以节省资源,还能对对电气复杂的系统进行简化,从而减少相关能源的损失。
3.2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
在所有的智能化建筑设备当中,照明所消耗的能量也是不可小觑的。在对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一定要注意对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照明系统是支撑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一大因素,对其设计,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照明灯具的选用,传统的照明灯具没有节能减排功能,而且还会增大照明工具的耗能,因此,对于照明灯具的选用,最好选用节能照明的灯具,而且照明开关也应该采用声控装置,这样既能达到节能目的,而且又能节省投资资金;其次,对自然光的利用,应该充分的利用自然光,例如太阳光,例如安装的采光井,自然光的利用就可以减少灯管的耗能,减少能量的消耗。
3.3电梯、通风和供水系统的节能优化
电梯的利用已经在我们生活当中成为一个普遍的电气装置,相关人员在进行电梯的设计选用时,就要注意电梯型号的选用,电梯要采用一定的节能材料,其对电能的大量消耗,因此在一些较低层数的建筑当中,就可以不采用电梯装置,以减少耗能。在选择空调系统时,应首选水源热泵空调,因为其有节能性能优、零排放和无污染等优势,且其机组效能远比传统空调高在设计供水系统时,可以优先选择无负压供水设备,这种设备不仅可以做到节能环保,还能对水的质量有所保证。
3.4利用再生资源
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优化设计当中,利用再生资源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手段。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利用再生资源技术,既可以达到想要的目的,又可以有效的解决节能问题,减少污染物排放。此外,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时,还可以使用光电幕墙,并采用新型的节能保温材料建造,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4结束语
就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来看,其本质目的就是节能减排,因此,在电气设备的各个建造环节都应该体现节能减排的设计。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节能减排越来重视,智能化建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电气设备建筑实现智能化的同时,其节能减排也随着时间的变化凸显的越来越明显,但我国目前的智能化电气设备在节能减排设计当中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有待改进,相信在未来,我国的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水平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给节能减排的电气设备开创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参考文献:
[1]叶晓雪.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201-202.
[2]李朝辉.探讨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节能的原则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9.
[3]张东栋.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分析[J].电子测试,2016,(17):146+130.
[4]杨冰,杨树森.智能建筑电气应用与节能[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关键词:住宅建筑;智能化设计;初探
1 住宅智能化界定
1.1 “智能住宅”概念探讨。清华大学教授林贤光称:人一设备一建筑相协调产物被称为智能住宅,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解决太多的信息。用极小的空间进行信息交流,如突破空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计算机、电话、网络等,由一个智能化系统构成舒适、安全、便利信息化居住空间即是住宅智能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把智能住宅界定为“具有预测性、适应性智能服务系统”,把家庭中所有与信息有关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和家庭保安装置,运用家庭总线技术聚集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中,进行异地监视或集中、控制和管理家庭事务,而且保持住宅环境与家庭设施和谐作为其实现的目标。
1.2 住宅智能化含义。从智能住宅方面研究,容易得出住宅智能化与商务中心、办公楼智能化存在差异,它是将高科技成果、运行模式、先进设备,与住宅单体和生活小区实施集成设计,以一种“亲切”、便捷的方式展现在居民居住模式中。综合运用设备、建筑、综合布线和电脑网络技术,运用家庭管理平台把与家居生活有关所有子系统有机的整合到一个系统,通常被定义为“住宅智能化”。使其发挥高效益、多功能和高舒适性住宅建筑运营方式。住宅安全防范、配套设施和主要设备监控与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等是住宅智能化的主要内容。
2 我国智能小区发展中存在问题
2.1 智能化服务及技术落后。当前,大多数智能化设备都依赖于进口,设备从引进到操作、安装、保养、培训、修理都离不开国外公司。没有一家国内的智能建筑技术工程公司可以独立接受大型智能化工程任务,系统建成后系统升级和后期维护也缺少专业队伍给予配合和支持。住宅智能化小区运行水平,不仅取决于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同样取决于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星级标准。
2.2 定位不准、概念模糊。因为技术和经济原因,许多“智能化”只是商家的一种炒作方式。有些开发商对智能小区系统集成及建设产生理解误区,对电视监控、车辆出入、电子巡更、楼宇对讲等园区智能化内容方面重视过度,从而忽视了人们实际生活需要和中国经济文化背景;一味的追求“A”或者“星级”数量,使智能建筑健康发展受到阻碍。
2.3 行业标准。全国性规范或整个智能建筑系统行业标准还未形成,目前还没有统一部门负责管理协调。各个系统集成了智能建筑,建筑规范水平很难达到智能化。相应行业管理规范应该尽快出台,加一把度量“尺”给智能建筑建设。
2.4 建筑设计沟通不到位。许多专业对智能建筑整体设计认识不足,协调沟通不到位。因为没有充分考虑管线埋设、设备使用和综合布线要求,设备空间和管道井通常预留不够,致使在建成后或施工过程中,仍需在墙面、楼板上钻孔。或者是设计标准太高,在建成项目并且交付使用后,存在智能化系统开通率低的现象,使其实际应用程度较低,智能化系统经常处于不工作状态,造成巨大设备资源和能源浪费。
3 住宅智能化设计综合应用
住宅智能化包括多种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
3.1 网络通信系统智能化设计
住宅智能化设计神经系统是网络通讯系统,它将居住小区内网络管理中心和各个功能子系统终端设备连成网络,而且还与Internet互联,为住户提供同外界沟通桥梁以及信息传输通道,从而为居住者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和完备物业管理。有线电视线、电话布线、计算机网络布线、电源布线是连接各个住户网络的基本传输介质。在这当中,智能化设计重点是计算机网络,网络拥有相当好的可扩展性和扩充性,能为住户提供物业管理、国际互联网接人等服务。
3.2 管理服务系统智能化设计
住宅智能化设计核心部分是管理服务系统,因为它集中表现了“以人为本”建筑设计理念。管理服务系统可以主要概括为IC卡系统、自动抄表计费系统、以及楼宇自动控制系统;IC卡系统。通过一张IC卡,住户可以在住宅区内方便、自由进出,消费、停车、交纳多种费用等,都可以用“一卡通”实现。IC卡系统可以与停车管理系统、巡更系统同时运行。与此同时,还能建立住户档案、门禁档案和住户医疗档案等。比如,IC卡读写器、停车管理系统由道闸、传输线缆组成和管理电脑,住户拿着智能IC卡出入时,只要把IC卡在读写机的前面摇晃一下,系统就可以完成记录、检验、收费、核算等多种工作。同时对于来访车辆,道闸会自动启闭,这时应该由值班人员分发临时卡,并且核实各种资料,确认无误后才能放行;自动抄表计费系统。把数据采集器设置在住宅建筑内部电、水、气三表较为集中的地方,电表、水表、气表(采暖地区)读数可以实现实时收集,并在存储器中存储。数据采集器运用总线的形式与管理中心电脑主机连接在一起,管理中心能打印、计费,也能通过银行数据网络传到各职能管理部门,从而使电子自动抄表到户变为现实;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住宅建筑内部机电设备运行自动控制,以计算机管理、控制为核心,以各类执行机构和传感器对区内照明、电力(空调)、给排水、电梯、喷淋灌溉等实行检测,运行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3.3 防范报警系统智能化设计
住宅智能化设计重要组成部分是 防范报警系统,它包括灾情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盗系统等多方面;安全防盗系统。包括门禁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及对讲防盗门系统。当中,在住户人室门框上边中央位置处安装一对门磁,住户可以通过钥匙正常开启,但是发生撬门现象,门禁系统就会发出报警信号,运用家庭防盗主机把信号传到小区物业管理中心,值班人员就可以第一时间调度保安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被称为门禁系统;在各个单元人口处装上楼宇安全门对讲系统,居民通过设置可控制楼宇安全门对讲机,拜访客人可以运用对讲系统实现和被访住户通话。与此同时,保安人员也能直接和住户交谈,从而确认访客身份;灾情自动报警系统。包括可燃气泄漏报警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两部分设计内容。前者就是在住宅楼梯间、居室客厅及电梯前室等处安放智能型烟感探测器。小区管理中心防盗与智能型烟感探测器、防灾监控网络系统相连接,在火灾发生时,后者会自动启动警报。
4 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在对住宅小区智能化确定方案时,一定要避免运用短期过渡性系统、产品和技术,充分考虑系统扩展性与开放性。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功能设置,合理考虑实用性、经济性,小区周边条件也要考虑在内。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综合体现了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其已经作为为一个国家、城市和地区现代化水平重要标志之一。住宅产业带动了大多数相关产业发展,住宅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也为电信运营商和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了新利润增长点。因此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讨论,一定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陈鲜纯.探讨智能化设计在住宅建筑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1,(04).
[2]李长虹,李茹.智能化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9,(01).
[3]张霄云,李雪佩.工业化住宅建筑中家居智能化建设要求探索[J].中国住宅设施,2012,(05).
[4]李长虹,李茹.智能化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2,(01).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设计分析;通信系统
当前智能建筑的显著特征是向以太网传输技术和IP应用技术靠拢,这给设计者提供了更宽广的设计思路和更多样的技术手段,选择更为合适的技术路线来实现建筑物的实际功能需求。
1 建筑通信系统
作为超高层建筑的通信系统,因其规模庞大,一般由当地电信运营商承担建造,提供语音、数据、视频、传真、因特网互联等多媒体综合传输业务。在建筑物内设置的用户电话局是城市级别的通讯网络的一部分,设计者应考虑预留物理上分开的双通信接入系统路由,以满足如城市SDH(同步数字体系)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的应用需求。
在超高层建筑物内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竖向分区的特点,分别采用分级和分区的设计措施:
1)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宜建立两级的通信网络系统。一级通信系统由提供建筑物整体业务的中心程控交换机等局端设备组成。在不同使用区域构建二级通信网络系统,如办公、酒店、商业等区域,采用网络型程控交换机,分别提供各类业务需求。
2)可考虑如图1所示以无源光网络等通信接入技术在建筑物内的应用。可将光网络单元(ONU)部署在避难层的电信小室内,管理避难层之间功能区的数据、语音业务。
通信系统的网络组成方式需要结合当地电信运营商的本地资源情况进行部署,因其组成方式直接影响建筑物内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因此设计者应立足于超高层建筑的特点,与当地运营商尽可能早地共同制定出网络方案,才能更好地把握设计品质。
2 构建控制网络的统一通信平台
超高层建筑宜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功能需求构建控制网络,并以此作为智能化系统的统一通信平台。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监控点数量可在万点以上,采用RS485总线式传输系统,从中心向外辐射的总线数量将会超过10条以上,总线之间不能统一利用和备份。
安防系统中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可在千台左右,采用数字IP网络化监控系统能有效削减线路敷设成本。
广播系统的分区可在百个左右,尤其是背景音乐兼作消防广播系统时,如不采用数字式系统,其系统的构成将相当复杂。
如上子系统中采用数字式网络系统不仅更有利于建筑物建造,其占用机房面积更小、线路敷设成本更低、功能调整灵活,降低后期维护,而且数字式网络系统可以更好地提高系统品质,提供备份传输机制,软件控制替代部分硬线控制,后期维护和功能调整相对简单等。为了进一步发挥数字网络的优势,需要将如上子系统的传输部分统一整合成一个独立的网络,控制网络系统,如图2所示。
控制网络系统应具备:
1)采用两层网络体系,网络的核心设备部署在总控机房内。核心层设备采用稳定的双机热备系统,与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千兆连接。考虑到技术的发展以及需求的变化,主干网采用可升级至万兆传输的物理传输介质。
2)每台核心交换机内还应提供多层次的冗余,包括引擎冗余、电源冗余以及支持模块和端口的冗余分布,保障业务的无缝切换。
3)接入层设备选用百兆端口的交换机,分布部署在各楼层弱电机房内。多台楼层交换机级联后,通过双上联端口与核心交换机互联。
4)按照服务区域及系统服务类型进行VLAN划分和Trunk连接。
5)网络系统具备数据包级别区分、标识、带宽控制、队列管理等功能,支持各类服务质量措施。
6)与其他网络互连时,网络系统采用设置防火墙、AAA认证方式等措施以确保网络的安全。
7)配置网络管理软件,便于网络管理员的系统维护。
统一的控制网络通信平台不仅可将应用于建筑物内的各类基于IP技术的智能化子系统从形式上集成起来,而且可将控制网络进一步扩展到智能化集成系统、物业管理系统、智能一卡通应用系统等信息应用系统的构建中。
3 系统互联
超高层建筑宜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功能需求选择适宜的智能化子系统并建立互联机制。
超高层一般都有两个及以上的功能分区,如办公、酒店、商业等功能分区。首先,对于不同的功能分区即有不同的运营、管理及维护部门,必须为其设置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确保不同管理部门的各子系统独立管理和操作;其次,对于不同管理部门的同一子系统应能实现各功能分区的子系统之间信息互联互通。但其互联的机制应结合功能的需要和子系统结构,分别建立主从式、对等式和分立式互联方式。
一般来说,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宜统一设置设备总机房,在各功能分区设置设备分中心设备,属主从式互联方式。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安全技术防范系统(S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宜采用对等式互联方式,各功能区共享功能通过系统软件的权限划分来确定。
在不同功能区子系统存在异构形式或不需要共享功能的,如会议系统、扩声系统等宜采取物理上分开的分立方式。
4 系统集成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宜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功能需求建立纵横式集成方式。
目前较为常见的系统集成方式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安全技术防范系统(S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实现设备状态、控制指令、历史数据的动态图形显示;根据决策预案实现各子系统的联动。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宜从子系统和功能分区两个层面考虑:一方面,不同功能分区的同一子系统(如BA、SA、FA)宜采用对等式互联方式,通过用户权限设置等手段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同一功能分区内的BA、SA、FA子系统进行集成(BMS)。其系统构架如图3所示。
5 结语
智能化建筑是将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其信息管理科学、设备高度自控以及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成为建筑设计的新亮点,智能建筑将成为能够使用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文章中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分析说明,希望可以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吉星;赵飞.智能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分析.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期刊】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5-15.
【关键字】智能建筑;总体方案;设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建筑业的结合,智能建筑与智能住宅小区工程项目迅速发展。建筑智能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单位所接受。目前智能化设计主要分两个阶段,总体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建筑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初步设计在智能化设计中被忽略。这有以下原因:一是当建筑工程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时,往往重视建筑设计本身的平、立、剖,而对其它专业,特别是设备工种,包括水、电、暖忽视,只要写一个简单的说明即可,而对智能化设计则未被列入内容,有的甚至不被考虑。二是当在设计方案评审时,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或设计单位询问甲方(建设单位)关于智能化设计时,项目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这时,有的甲方才认识到需要这方面的设计。设计单位才被要求做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三是正当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进行时,由于工期紧迫,建筑设计已进入施工图阶段,甚至已出桩位图,设计迫在眉梢。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甚至未经评审就进入施工图设计。四是部分工程项目在进入施工后才发现缺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施工图,重新找设计单位进行智能化系统设计,在招投标时产生总体方案,中标单位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
上述种种情况说明在目前智能化系统设计尚不正规,不能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时,总体方案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总体方案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呢?总体方案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工程概况。叙述该工程区位:建筑总面积、总高度;所属建筑级别;工程意义;建筑平面功能、用途等。设计依据。包括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行业标准;建筑单位、主管部门有关文件及具体意见与要求;设计单位、建筑等各工种提供的技术资料或文本。设计原则。智能化子系统配置的总体要求及目标。智能化子系统配置:列出该工程项目所需设计的所有智能化子系统名称,这要根据不同性质的工程,建筑单位不同的要求而设置不同的智能化子系统。智能化子系统内容介绍,这部分是设计的实质性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子系统作详细介绍,以一个高层综合楼为例,主要有以下智能化子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该子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占全部智能化子系统设计的三分之一工作量,还要与水、电、暖等设备专业密切配合。其主要描述内容有:设计原则;本工程建筑机电设备设置情况,如冷暖空调机组;热源锅炉(热水器);油系统;通风设备;变配电设备;给排水设备;照明设备,包括公共照明、室外照明、泛光照明等;电梯、自动扶梯等;各机电设备的控制要求;分类列出各机电设备监控点数表,并介绍选用监控系统厂商、品牌及系统情况、产品性能的简单介绍。
通信网络系统。主要内容有语音信息点设置原则;各楼层不同功能用房的信息点设置一览表(可与计算机信息点同表);机房设置;机房设备选择虚拟交换机、程控交换机等;接入网。如果不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同走综合布线系统,则要叙述垂直管线采用通信电缆,水平布线采用四芯通信线等,每楼层设置电话分线箱;管线敷设方式,垂直管线走弱电竖井,水平管线走吊顶。部分工程还有无线通信系统等。
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内容有计算机信息点设置原则;各楼层不同功能用房的信息点设置一览表(可与语音信息点同表);机房设置;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主网络交换机和楼层网络交换机设置;系统厂商、品牌及系统情况、产品性能的简单介绍。部分政府办公大楼要组建外网、内网,有的业务部门要组建小型局域网。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从严格意义上讲,该系统并非智能化子系统,而仅是通信网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理支撑。本文为了便于说明也将其列为一个子系统。有的方案设计将该系统取代通信网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本人认为不妥。
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特别是办公楼,布线系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按工作区、水平布线、垂直布线、楼层设备间、中心机房等几部分组成,有的工程还有各建筑单体之间的建筑群子系统。目前常用超5类布线,采用超5类的线缆和信息插座,部分工程采用6类线缆和模块呈上升趋势。垂直干线采用光纤,进户线一般采用6芯单模光纤。常见1000M到建筑单体,100M到楼层或桌面。
闭路电视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这是属于安全防范体系的二个互相关联的子系统,需列出本工程监控点、防盗点的设置一览表,还要介绍选用主要设备的厂商、品牌、功能。目前监控一般采用硬盘录像技术。部分工程要求监控摄像与灯光照明联动。
卫星电视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该系统一般采用860MHZ双向邻频传输系统。对于住宅一般采用集中式分配分支器系统,原串接分支方式基本不用。要列出电视终端配置一览表,对主要设备厂商、品牌、产品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公共广播系统。一般该系统与消防紧急广播系统兼容,要说明与消防紧急系统的切换方式。扬声器设置如不完全相同则要作补充,部分场所要增设音量调节开关。如无消防紧急广播系统的工程则要配置扬声器,对主要设备厂商、品牌、产品作一简单介绍。
停车场管理系统。大型公共建筑设置地下层停车场的建筑工程需要设置该系统。在汽车通道出入口设置管理室,安装系统主机,方案中要对选用产品品牌、性能作一简单介绍。
会议系统。一般办公楼具有各种规模、各种用途的会议室、报告厅均需设置该系统。由于建设单位要求档次不同,投资不同,选用会议系统内容也不同。主要有会议扩声、投影、摄象系统,会议视频系统,还有会议表决系统、发言系统及多语种同声传译系统等。要根据不同建筑,不同会议室(报告厅)作不同描述。主要要有系统功能、产品性能等介绍。
大屏幕显示系统及触摸式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公建项目的办公、商场等一般设置上述二系统,该系统设置于门厅、大堂等公共场所,对公众起广告、引导功能。大屏幕显示装置附近需设置小控制室,留足电源功率,一般1平方米面积1KW左右。方案中要对设施功能作一简单介绍。
其它系统。根据不同建筑物,尚有综合楼宇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一卡通门禁、考勤、消费系统等。如有商场,则还有POS系统。均要逐一对系统功能、配置、主要设备产品性能作一简单介绍。
总体方案中还要涉及各智能化子系统机房设置,管线敷设,电源、防雷、接地等内容。在工程设计中建筑智能化设计投标文件中除了上述总体方案设计外,尚需提供以下资料及说明:智能化子系统投资估算;各阶段设计周期;设计单位基本情况;智能化系统设计资质证书;智能化系统设计业绩;本工程智能化系统设计人员组成及简历;设计费用报价;违约责任等。
对于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它基本上确定了工程项目智能化系统的档次及完整程度。当然总体方案设计前,智能化系统设计师要与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密切合作,对系统配置进行探讨,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需求、投资、管理等情况确定系统的规模,以使总体方案切实可行,为今后施工图设计,集成承包商深化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智能化为使系统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提高整个系统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智能度,即要实现检测智能化、操作智能化、决策智能化。所谓智能化,即整个系统、各个领域(控制、维护、管理)、与生产过程直接相连的检测装置、执行装置等,均具有目标分析、状态及故障分析、行为及态势分析、决策分析的能力。
在一个庞大的集成系统中,部署分布必须合理,包括任务分布化、智能分布化。集成与分布相结合才能使各个部分尽职尽责、保质保量、安全可靠,整个系统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运行有序,从而使整个系统在整体上获得最优的质量、可利用率和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智能化在不断发展完善,高新技术不断推出,智能控制水平越来越高。建筑智能化其实质是信息产业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其建设过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是综合的系统工程。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前期的设计过程,显得十分重要。
智能化系统作为建筑物的“电脑”,设计原则应当是具有设备的先进性,配置的合理性,安全的可靠性和费用的经济性。为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呈现的影响,我们应该对以往认真总结回顾,尽可能地化解各种不利因素,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理。笔者仅以微不足道的工作体会,针对建筑智能化设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管理角度谈些非常肤浅的认识和对策。
2、建筑智能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主观设计倾向在本文的参考文献(1)中,作者归纳出四种值得我们注意的主观设计倾向:
第一种是简单化。
例如: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保证恒湿,没有采用湿度调整设备;
第二种是概念化。
突出表现在综合布线设计上,水平线缆不问情由地一律采用超五类UTP(非屏蔽双绞线),甚至对所有的语音点都采用6类线缆也非常舍得;
第三种是形式化。
在设计中不分条件,只管堆砌技术形式,结果沦落成摆设。
第四种是理想化。
所谓理想化设计就是把运行状态静态化,忽视大环境条件和系统运行的动态特性。
2.2重广告轻标准
由于建筑智能化技术覆盖面广,涉及的行业多,所以在工程建设中需要遵循规范,便于业主、设计师、工程师、承包商、供应商,在各阶段用统一的语言交流和运作。
可是时常看到有些技术方案,在不同程度上轻视标准。例如,在设计依据中罗列了不少标准文件名,设计内容却不符合标准,或者依据的仍是旧标准。
许多方案设计者热衷于厂家的广告,很重视广告跟踪。给出的设计方案富有广告性,大量的篇幅是在为厂家做广告宣传,甚至就是厂家广告宣传的翻版。
2.3缺乏整体把握犹如设备“堆积”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筑智能化的规划与设计应当是面向功能,为功能的实现而合理配置,并且尽量优化组合。然而有的设计者可能是设备集成商兼商,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把“最好”、“最先进”的设备都“堆积”到设计中;或许有的设计者是只从局部考虑,而没有考虑到能否和被设计的的建筑、环境相配合的问题,缺乏从整体上把握“智能化”;有的设计者还以“备份”为由,加大设备数量,实际上所增设备却从来是备而无用。
3、设计过程中存在不足的原因
设计者都希望自己的设计,对建筑物日后的运作起到一定的智能化作用。之所以存在如上所述的不足,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3.1很难全面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和设计方法
不同建筑物,基于用户档次,应用环境等因素,对设备配置以及运行的要求,皆有不同的需要。必须既要量体裁衣式设计,防止与现实脱节,又要照顾到日后的发展,有冗余地设计,做到恰到好处,切忌“高不成,低不就”。不要盲目追求与国际接轨,向亮点工程看齐,而一味的参考国外,参考高档工程。
设计人员因为很难全面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和设计方法,或者由于业主往往期望在本系统、本地区等范围内成为亮点,提出过高的需求,而不能正确地进行设计,合理地配置。有时候,设计者对于供应商供货的要求,硬件方面的技术指标没有具体说明,或者重视述说了硬件方面的要求,而疏忽了对其软件方面的要求,致使设计时在总体思路上,或者对于系统日常运作细节的考虑,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3.2没有及时跟进科技进步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个有始无终的科技进步过程,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随着应用的提高,不断有新技术加入,也会不断地有新的问题产生。设计人员由于工作的忙碌,没有及时跟进,在设计中仍然沿用着过去不知那年那月的培训。
3.3各子系统设计缺少协调
子系统的设计,通常是在建筑设计院主设计完成后开始的,往往留给各子系统的设计空间相当有限,进而给每个子系统对其他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建议带来不便,或者总体设计师没有注意在各子系统设计时对智能化系统的指导,设计上缺少协调。
4、把好设计关的对策
4.1启用建筑智能化顾问公司
如何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进行优化,取得最大效果是智能化建筑设计的核心。应选择对建筑智能化技术有经验的建筑设计单位,负责施行以总体设计师为核心的、包含建筑师、各所需专业的一体化和优化设计。应在设计阶段的一开始就启用建筑智能化顾问公司,配合、协调以总体设计师为核心的主设计,协助用户做需求调研并形成报告;向用户介绍智能化系统各专业的设计方案;提供招标需要的技术文件;完善主设计的设计建议书,并且要说明各专业对其他专业的设计建议和特殊要求,形成专业设计之间的衔接。招标文件不应由参加投标的集成商、工程商提供,以利于公平竞争;招标文件不应设置“陷阱”。
4.2技术评审至关重要
工程前期做好对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的技术评审,对以后的建设过程至关重要,因
为很多事情在工程设计确定之后,要改变就比较复杂。与其在建设过程中要花数倍的精力来修正,倒不如在前期把好设计关,给施工以及竣工验收创造良好的开端,促进工程的良性运作。技术评审要审查设计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评审不仅要考虑与设计有关的技术工作,而且还要考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其它方面。技术评审意味着一种“关卡”,这种“关卡”用来确定进入下一阶段的准备就绪状态。
5、技术评审
国内外建筑业采用的工程发包模式有多种,其设计阶段都有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之分,有的将施工设计放在招投标之前进行,有的将施工设计放在招投标之后进行。
5.1基本的技术评审
初步设计评审:该评审是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进行,评审合格表示可以进入招投标阶段,或进入施工设计。初步设计评审不应与评标合并进行,因为投标者有多家,如果不能安排充分的时间,搞突击,就会走马观花。初步设计评审要为每个子系统及其功能上的相关组合进行评审,要对初步设计方案在全系统级的优化进行评审,要研究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性、可用性、安全性和可实施性等等,为进入施工设计尽量提供更多的建议和分析。
施工设计评审:审定施工设计是否符合初步设计和招标书的要求。如果符合,业主和中标施工承包商则可以签署合同,便可以由中标者开始各种所需要的准备工作,为采购和施工作好过渡;如果不符或由于招标后设备选型改变、采纳了优化建议等,中标施工承包商应对施工设计作出修正和深化设计,直至全部相符。
施工设计评审认可的施工设计是具体施工的依据,时间要恰当,评审之后不要过多的变动,对采购和施工准备有不利的影响;进行地过晚,则可能推迟施工进度,整个工程期将拖延。在具体施工之前,应进行施工交底。
5.2技术评审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5.2.1评审的准备
评审的准备工作,应由业主技术负责人组织,恰当挑选设计者、专家,以最少的成员组成一个精干的评审小组;评审组的成员应充分地掌握被评审的专业,能胜任被评审专业的评审,以便参审者之间不用在交换意见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业主在评审前应准备好议事日程安排、评审项目和成套资料,以免到了评审会上措手不及;成套资料不能过多,如果超过了被评审的范围,不仅导致不必要的资料费用,而且有限的评审时间,也会导致评审质量的损失。
5.2.2评审的进行
应当保证评审组充分地审查所有的项目,并提供协调过的评论和指导;应当鼓励所有参审者采取坦率、公正和客观的态度,参审者之间应当通力协作;通过对问题正当地提出疑问,来找出设计的缺陷。
5.2.3评审的结束
应公布技术评审备忘录,备忘录应确认技术评审的记录汇编及更改项目,认可技术评审已完成。备忘录应包括会议中提出的重要评论、结论、决策和建议的概述及理由。
5.2.4评审的注意事项
要从“关卡”出发确定评审方针、议事日程、参加人员等各种评审活动;
应由总设计师负责制定技术评审计划概要和评审进度,并由业主认可;
应当给子系统设计者提供参加评审的机会,便于对各子系统进行正确的评审;
要有施工保障方面的职能部门(例如,基建处、供应处)参与评审;
物业管理部门,也应参加系统的设计审核,看看是否符合使用需要;
只要有可能,在技术评审中应当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不能企图采用简易方法完成优良的技术评审,充足的时间、合适的评审范围、高素质的参审人员,对评审工作的成功起重大作用。并且,最好要指定每个项目的负责人。
关键词: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设计发展方向;智能化
1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问题
目前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存在比较多的缺陷,比如在没有充分考虑其使用价值时的盲目投资,还有核心技术匮乏,导致我国每年都会花费大量资金从国外引进技术,这样不仅增加了智能化设计成本,而且电气智能化设计应用时,实际效率并不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1)智能化电气设计理念还没有大范围普及,很多设计人员还不了解智能化设计理念,所以不能进行对大型公共建筑电气的智能化设计,再加上我国电气智能化引进较晚,所以真正掌握并应用此类知识人员还不多,这种状态是影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水平的首要因素。
(2)由于目前有些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现代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水平有限,一些盲目投资导致智能化电气使用率不高,造成浪费现象。
(3)虽然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水平越来越高,但还是缺少核心技术,大部分设计都花费大量资金从国外引进,也没有结合本土资源合理使用,所以核心技术的缺乏,增加了成本却没得到很高的效率。之外,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目前面临的重要因素。
2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要点
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要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1)在拟订设计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电气智能化设备寿命,并对未来电器设备的使用都有预留量,各种布线都应合理规划在电气设计中,合理采用接地方式,在住宅内做等电位接地,提高实用性;做好防雷设计,增加安全性。
(2)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的设计必须具有实际操纵性。制定的规定在关于公共建筑电气部分已占有的比重也相当多,但少具体的落实措施,暂时还不够更加细致、科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失误;大型公共建筑电气的智能化电气研究暂时还不够精准。
(3)对大型公共建筑电气的智能化需要标准化。对建筑电气的设计而言,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需要遵循唯一的准绳就是国家制定的设计规则,但是在大型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国家制定的规则没有完善节能和安全这两个因素,对于那些投资巨大、设备先进、控制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而言,其安全和节能方面更需要深思熟虑。因此,必须制定操作性能、实际利用率、后续设施配备、整体适应性的相关制度,要求系统的智能化设计标准化,这一标准必须科学规范,符合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这样才可以保证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发展有更长足的后劲。
(4)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方法。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是电气照明智能化的设计理念:对于大型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功能和要求来讲与正常照明的要求不同,于是对照明的方法和要点也不同。智能化照明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一般照明;②分区一般照明;③局部照明;④混合照明。注意以下几个建筑场所可采用白炽灯:①需要瞬时启动或者需要连续调光的场所;②使用其他光源不合理的场所;③电磁干扰要求不严格的场所;④对装饰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从建筑物的功能出发,选择正确的光源和灯具,考虑变化预留照明等条件等是智能化照明设计基本原则。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个人化是大型公共建筑通信网的发展方向。目前建筑物通信业务包括数据分组交换业务、会议电视业务、移动通信业务等等。通信的目的是实现某一地区内任意两个终端用户间的信息交换。要完成这一目的,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①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用户终端设备来解决;②信号的传送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把简单的音频传输设备换成先进的微波设备、数字通信设备和及光纤设备等等;③信号的交换问题,可以由更具备信号地交换、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新交换设备解决。实用性、扩展性、可靠性、高效性的建筑网络系统是保证大型建筑物电气智能化系统的扩展。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网络系统的设计方法要点:①充分考虑建筑物各种信息服务的需求,同时为将来的网络系统扩充预留充分余地。②充分考虑建筑内主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联系。③智能化设计原则需要统一、全面、有根有据、有条有理。④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联标准(OSI)和实用的TCP/IP协议系统标准。⑤在保护实现系统需求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3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发展条件慢慢走向了成熟,国家的政策对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的相关制度也日益完善。大型公共建筑电气的智能化知识应尽快普及,优秀的电气设计会使建筑物的附加值大大增加,有效地利用电能对负荷合理分配,可以减少电能损失,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节约环境资源。按照当前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发展方向,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理念对控制和操纵有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多种使用方式的兼容性,注重使用起来高效性、快捷性,对电气系统性能的要求更严格,因此要求技术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理论素质。信息技术在不断的进步,这将会带来大型公共建筑电气的智能化设计的改变甚至变革,大型建筑电气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面对当下计算机技术、网络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电气的智能化发展拥有良好的大环境。真正实现大型建筑电气智能化对服务信息的搜集使用,需要建立在建筑电气中的各种智能化构想实施和应用上。因此顺应当前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利用好各种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为建筑电气的设计者提供更多的系统化信息,最终解决大型建筑智能化设计问题。
4结束语
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探究过程十分重要,虽然我国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但是在设计人员努力解决这些挑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进一步掌握大型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方法,并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具体工程设计中,将来一定能够解决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飞峰.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1):94.
[2]罗兴.大型办公建筑的智能化先期策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