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12 23:31: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图书馆汇报材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通过对第四次、第五次《县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指标体系和基本框架的研究,结合驻马店市县级公共图书馆评估后的具体指标和得分数据,从几个方面进行比照分析,提出了笔者的建议和观点。
中图分类号:G25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24-03
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经历了1994年、1998年、2004年、2009年和2013年五次评估定级工作。通过这五次评估,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图书馆建设、服务理念、办馆条件、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各县图书馆把开展评估定级工作作为重要的发展机遇,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的有利契机,有效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和发展图书馆事业的积极性。1对第四次、第五次《县级图书馆评估标准》的认识和比照分析通过第四次与第五次《县级图书馆评估标准》的比照分析(见表1),能够深刻认识到第五次《县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无论从框架到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完善,理论上体现了改革的精神,评估中尊重现实,凸显前沿性的导向作用。
2.2实现全免费服务,服务形式多元化
各县(区)图书馆认真落实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规定,目前已经全部实行了免费开放,各图书馆扩大了阅读空间,增添了基本服务项目,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图书馆的服务。
各县(区)图书馆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主动探索创新读者服务方式。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均在56个小时以上,实行全开架借阅,全免费服务。图书馆均设有基层服务网点,坚持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西平县主动和电视台协作,利用媒体,为图书馆开辟“图书馆读书专题报道”。 各县(区)图书馆建立了基层图书室,重视对乡镇文化站、街道图书室、农家书屋的业务辅导,承担了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培训任务,提供送书上门、送书下乡服务。积极组织举办各种技术培训活动,为农民工服务、为弱势人群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服务效果。
2.3共性和突出的问题
公共图书馆队伍建设是第五次评估中各县公共图书馆存在的共性和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图书馆专业人才匮乏,急需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如:引进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和英语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各县图书馆都存在人员超编,既是图书馆进人,也是安置政府所需要照顾的人员。队伍建设问题直接造成了公共图书馆馆员业务素质差,大专以上人员比例低,而且成人学历占到90%以上。高学历、高职称的馆员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造成了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严重匮乏,极大地影响了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
图书馆馆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各县图书馆缺乏对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更无法进行经常性的知识更新,造成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管理落后,使得数据库建设、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等工作无法展开。
3第五次县级公共图书馆评估后的思考
笔者通过第四次和第五次县级公共图书馆评估的经历,深深体会到:各地图书馆通过参评,增加了图书馆的基本建设,当地政府也加大了投资力度,增添了必需的设施与设备,文献资源入藏量增加,对推动图书馆自身的业务建设和提升服务质量,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针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没有引起各县图书馆足够的重视,缺乏整改力度。特别是有些当地政府、图书馆把评估当成一种形式,走过场、做一些面子工程,只注重材料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忽视实际工作的效率,应付评估,一旦评估结束就万事大吉。更为可惜的是,那些评估得分差,排名落后的图书馆针对评估专家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只是记记而已,不主动利用“以评促改”的绝好佳机,放弃“以评促改”。
“以评促改”其实对于那些落后的图书馆也是一种良机,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评估的契机,对于专家指出的弱项和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主动地向当地政府和文化局汇报,在汇报中图书馆要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交需要整改的方面和解决的方案,积极要求政府和文化局给以重视。
笔者认为:要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整改、监督机制。文化部在制定评估标准中,要增加复查条款,设立整改项目、整改要求和监督落实条款。实行当年评估,第二年复查验收,针对在当年评估中各个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时间、整改要求,通过复查验收,最终评估定级。这样就杜绝了形式主义,对地方各级政府、图书馆都会产生约束力。要真正做到“以评促改”,还必须实行政府、文化局、图书馆负责制,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整改的问题,要落实到位到底,见实效。只有这样图书馆事业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东琴, 金胜勇. 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主体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2):35-39.
[2]梁亮 ,冯继强.对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的认识与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3(8):46-50.
[3]李丹等.新起点 新视野 新任务――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 成人馆部分) 评估定级标准解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4-17.
通过剖析我国中小学图书馆评估主体存在的三个问题,并借鉴国内关于图书馆评估主体的研究结果,对中小学图书馆评估主体体系构成进行了研究,得出必须要构建由基础教育行业、图书馆行业、第三方机构、读者、学校自身等方面组成的多元化评估主体体系,并加以详细分析。
[关键词] 中小学图书馆;评估;主体;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258.6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5-0080-04
1 我国中小学图书馆评估工作之现状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以下简称新《规程》),其中在第四章第四条特别指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图书馆建设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指导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做好图书馆建设的组织、协调、配备、使用、培训、评估等具体业务工作。”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中还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和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并将其列为对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的一项内容。”可以说,新《规程》的颁布在全面、大力地推动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同时,更开启了重要的中小学图书馆评估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近半数省份和很多城市都纷纷制定了中小学图书馆“评估标准”或“评估细则”,并已经认真地进行了一次或多次的中小学图书馆评估工作。此项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确认了工作成绩、揭示了存在的问题、指明了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很多基础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在评估工作中发现了一些弊端和问题。例如2010年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卫辉市一中校长张水香指出,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是影响中小学图书馆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1] 中学图书馆工作者严明华、邬晓琰撰文指出,中小学图书馆评估主客体存在误差,致使评估结果片面性;评估指标缺失,致使评估过程重数量轻质量,重台账轻实际。[2] 笔者也曾撰文指出中小学图书馆评估缺乏科学的评估理论指导。
纵观评估理论、评估标准、评估主客体、评估方法诸方面,笔者认为评估主体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包括单一化、主观化、重形式轻调查、重硬件轻服务等问题,其能否科学构建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影响着整个评估工作体系的有效性。
2 中小学图书馆评估主体存在问题之具体剖析
评估主体是基于一定目的主动实施评估行为的实体,是图书馆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的关键环节,它解决的是由谁评估的问题。[3] 35 分析资料得出,目前我国各地区中小学图书馆评估主体有所差异,其选择范围总体包括:主管教育部门人员、公共图书馆或高校图书馆专家、中小学图书馆人员、中小学领导及教师。在评估工作中,上述评估主体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2.1 评估主体单一化
我国目前最普遍的评估主体体系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官员、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人员、受聘的基础教育、高教系统图书馆专家。所进行的评估基本上是基于教育系统内部的自我评估,特别缺乏读者评估和行业外第三方机构评估。即使从教育角度分析中,也缺乏教育科学部门的参与。这就造成了很多教育部门官员和图书馆专家既亲自编制了评估标准,确定了评估办法,而且又作为评估主体参与评估。这种“自导、自演”相对封闭的评估主体体系使得图书馆评估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检查都站在同一角度即教育的角度,缺乏横向比较,不利于发现问题和不足。
2.2 评估主体主观化
由于评估主体大多属于同一地区教育系统人士,免不了与一些作为评估客体的学校相互认识,出现人情请托的情况。有时评估人员会过多地考虑与评估客体的校际关系、人际关系以及评估客体的人情影响等因素,致使评估人员在事实上弱化了评估标准的作用,使评估结果易受主体影响,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进而会使评估结果难以成为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决策依据。
2.3 评估主体重形式轻调查、重硬件轻服务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就要求评估主体在评估过程中必须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掌握最真实可信的一手资料,来作为判断结果的依据。但是在评估中评估主体往往乐于把原本不多的时间大部分用于在会议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在材料里“捕捉”评估依据,不大愿意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而且由于评估主体中教育部门人士往往不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不太熟悉图书馆工作流程,在实际评估中往往容易重视馆舍面积、环境布置、硬件装备、书籍数量、桌椅数量等直观、感性的内容,而对于能够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信息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则有些轻视。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中小学图书馆在评估准备工作中把“人均册数”“馆舍面积”“阅览桌椅数量”等都作为重中之重,而“怎样更大地发挥图书馆优势,更好地为师生服务”等问题则明显考虑不足,进而造成一些图书馆楼高人空、参观重于利用。正像有人所说中小学图书馆终于从“灰姑娘”蜕变为“公主”,却又不幸成了“睡美人”。[4]
3 国内关于图书馆评估主体研究简述
关键词; 档案管理 ; 公共图书馆; 作用
2013年6月,文化部对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了第五次评估定级,目的是运用评估定级这一手段,调动图书馆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增强图书馆的业务建设与科学管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促进图书馆改善办馆条件,进而有力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更大发展。富平县图书馆作为县级公共图书馆,首次参加文化部对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定级,通过参加评估和对评估定级细则的分析,发现档案资料在评估定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图书馆工作业绩的真实反映,也为图书馆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和改进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同时也是国家对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的重要依据,因此,抓好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直接体现着图书馆工作的整体水平。
本人通过参与本馆参加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全过程,以及和同行们的交流、探讨,有以下几点感想,愿与同行共飨。
一、 图书馆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意识淡薄
未参加过评估定级的公共图书馆,存在档案意识淡薄的问题,馆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档案资料的重要作用,忽视档案的自身建设。在参加评估定级时,出现业务统计只有一些表格,没有反映表格中的相关资料;一些活动资料东一块西一块,没有集中归档,工作汇报资料写的天花乱坠,脑子里装着好多工作,但拿不出反映这些工作的相关档案资料,这与平时不注重档案资料的及时收集有直接的关系。
(二)档案建设滞后于图书馆业务工作
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和技术手段,普遍落后于本馆业务部门,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这些情况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图书馆档案工作的发展。因为,档案资料是在管理工作和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这就要在平常的工作中及时收集和整理第一手资料,按照建档程序,客观真实记载当时的活动情况,这样,档案工作就能为本馆发展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
(三)档案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公共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只负责登记、收藏、保管等一般性管理工作,没有经过档案管理专业培训,对馆内所生成的档案不能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归档、统计分析,使档案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二、 如何加强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
图书馆档案是在图书馆各种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并为一定目的保存下来,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各种不同载体的文献资料。它是图书馆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真实记载着图书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具有很强的信息利用价值和信息传播功能,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改进及未来的规划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强图书馆档案工作势在必行。
(一) 提高认识、增强意识,成立档案管理机构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领导重视,认识到档案资料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断增强全馆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成立档案管理机构,确定档案管理的分管馆长、管理员等,来具体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统计分析,以备后用。在图书馆的评估定级、文明单位、巾帼文明岗的评比评选等活动中,都非常看重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原始档案资料,对馆内所做的一切工作,都需要有图片、影视、原始数据等资料来证明。因为图书馆工作比较特殊,原始资料来自不同的行政和业务部门,这就要求各部门分设自己独立的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向专职档案员及时准确地提交归档材料,比如图书、杂志的借阅登记册、读者办证登记册、利用共享工程设备举办培训、讲座、播放投影等情况,专职档案员对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并进行综合分析,作为馆领导制定决策的依据。因此,只有培养全馆人员的档案意识,明确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人人参与,注重收集原始资料,才能保障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健全档案制度,做到档案及时收集、归档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没有制度的约束和规范,档案工作也难做到尽善尽美。图书馆可根据《档案法》和国家有关档案、文件的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整理归档制度、库房管理制度、借阅制度、鉴定销毁制度等,使档案管理有章可循,做到将单位各个时期产生的有关文件活动、计划总结、业务统计、工作测评、学术交流、文献建设、读者服务等原始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装订的期刊杂志、报刊,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收集的地方文献,要设立专柜,专人管理,以方便读者的查询。特别对馆内收藏的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籍书目,要针对不同的纸质和装订方式,做相适应的保管,确保历史文化得到妥善保存,并能使文化精髓发扬光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要认真做好档案的八防工作,即防火、防光、防潮、防霉、防盗、防高温、防有害气体侵蚀和机械磨损,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
(三) 保障经费,改善条件,培养电子化档案管理人才
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有足额的经费和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档案要准确归档,妥善保管,整齐有序的排放,并得到有效利用,就应设置档案室,购置档案柜及档案盒,配备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照相机等办公设备和温度计、除尘器、灭火器、防虫剂等防护器材,但这只是搞好档案资料管理的硬件基础设施,而配备的人员素质的高低则是搞好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软实力。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各县市公共图书馆的普及和推广,图书馆的业务办公已走向电子化、信息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从时间和空间上大大拓展了档案工作的范畴,从而给档案学基础理论带来冲击,也给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变革和发展的机遇,对管理文件的数量和质量都相应有所提高,这就要求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档案管理知识,更要不断充实和掌握信息自动化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要富有细心、耐心和恒心,做到脑勤、口勤、手勤,积极主动地做好档案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三、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为党政及社会团体提供信息服务
利用档案是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所以,档案工作者不但要收集、保管好档案,必要时还要对档案材料进行科学地分析和汇总。只有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好档案信息资源,为党政及各社会团体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信息服务,为馆领导制定决策、开展活动提供有效的档案信息,档案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希各图书馆高度重视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把档案管理作为单位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让其在图书馆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的相关概念,其次说明了开展绩效评估的必要性,然后研究了高校图书馆中评估主体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67-02
1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之概念界定与必要性
绩效评估,原来是用于企业里,用来评估企业员工的工作表现、业绩成果等方面的情况,并以此来决定要不要对员工进行加薪升职。后来随着绩效评估的深入发展,该评估体系就应用到了其他领域中,比如政治领域、图书馆领域等。
图书馆绩效评估,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就是:“对图书馆服务或设备的效能、效率、利用及适应程度的测评程序”。国内图书馆界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评估以来,习惯使用“图书馆评估”一词。对“图书馆评估”的定义,表述得比较权威的是:“图书馆评估就是科学地制定图书馆评估标准,以评估标准及其指标体系为依据,全面系统地收集图书馆的各种相关信息,对图书馆实现预期目标的条件、行为以及状态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的过程。”[1]
伴随着全国绩效评估的开展,研究图书馆的绩效评估是势在必行,研究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主体的必要性如下。
1.1提高评估主体的素质
在现有的评估主体中,很多人在评估时只是为了应付,随便填写就行,并没有把这项任务认真对待。开展绩效评估就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图书馆的各种资源,通过内部、外部的评价发现管理员自身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哪些方面还达不到要求,从而通过后续工作,解决发现的问题,提升管理员自身的素质,从而达到总体要求。
1.2促使绩效评估结果更客观公正
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开展主要靠评估主体,而绩效评估的结果也完全取决于评估主体。评估主体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每个评估主体对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不研究评估主体,不对其稍加约束和引导,那么评估结果就会差异很大,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只有研究了评估主体和评估主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尽量克服主观因素,减少差异性,才能使评估主体在评估过程中实事求是,使绩效评估结果更客观公正。
1.3促进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开展绩效评估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每一次的绩效评估都会引起领导者不同程度的关注。绩效评估的开展可以发现图书馆在管理和运行当中的问题,比如高校图书馆存在着资源闲置率高、利用水平低等问题。通过评估主体来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解决,将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配备到位,最终促进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2高校图书馆评估主体存在问题之评析
2.1评估主体单一
长期以来, 图书馆绩效评估主体单一。根据以往图书馆行业评估的情况,担任评估的评委基本上由图书馆界的领导和专家组成。他们通过听汇报、看材料和现场考察,对参评的图书馆进行了解[2]。评估主体主要是图书馆界的内部人士, 方式是“内部评估”。而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公共图书馆逐步从“内部评估”转向“外部评估”,评估主体既有各级管理者、业界专家, 也有读者(用户),有的甚至有咨询顾问、公司参与, 评估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3]。而高校图书馆的绩效评估相对滞后,评估主体仍然主要是图书馆的领导阶层和馆内人员,且采用的大多也是内部评估。
2.2评估主体主观差异性大
高校图书馆馆内人员组成情况复杂,除了专业性的人才外,很多都是教工家属,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不同,导致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致,致使不同的评估主体对同一个评估内容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且,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对待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以上两方面的原因致使评估主体思想差异大,评估结果参差不齐,最终影响了评估结果。
2.3评估主体的封建思想遗留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一些不良的文化因素也遗留下来。中国人一向爱面子、讲人情,这给绩效考评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不小的阻力,但这并不能成为是否可实施绩效考评的依据[4]。很多人做事都撇不开面子,在进行评价时如果是实名评价,则评价结果不会很客观、公正,但如果在评价时采用的不是实名制,则结果就会大有不同。受我国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很多人会坚持中立的立场,对图书馆评估既不会评的太差,也不会评的很好。因此,很多评价只是走走形式,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2.4评估主体易受客观环境影响
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绩效评估,评估主体容易受到客观环境影响,这些客观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我国高校图书馆基本上是实行“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从而造成图书馆在总体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分工[5],各个部门各成一体,不利于统一调动。由于部门职责不同,管理的内容不同,就使得在绩效评估时对一些评估客体不了解,影响评估结果。
3高校图书馆评估主体存在问题之对策
3.1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
高校图书馆多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行政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有一定的弊端,每个部门只管理与自己部门相关的工作,这就使图书馆的统一协调性发挥不出来。因此,图书馆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各个部门进行共同管理,每个部门在进行了整体的运行之后就明白各个部门的难处,就懂得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这些小问题、小摩擦,最终在评价时会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评价。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图书馆所有人员的集体努力,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王钱林:关于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主体的评析王钱林:关于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主体的评析3.1.1加快思想转变,不断与实际结合。图书馆员习惯了传统的管理方式,过快的转变会让人接受不了,所以要先在思想上进行转变,从而带动行动。图书馆管理者要不断学习,把握时展脉络,摒弃传统观念,向国内外先进单位学习,每月定时召开学习会议,在传达最新思想的同时也要将思想渗透到日后的工作中去。
3.1.2部门分工合作,不断进行新体验。高校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各司其职,每个部门执行相同的任务,时间久了心里会产生厌恶感和抵触情绪。所以,管理者需要改变管理方式,让管理员在不同的部门进行工作,这样,管理员在学习的同时也在体验着不同部门的工作,在体验中会对一些传统的观念进行纠正。管理员在了解了图书馆的整体运营情况之后,会对图书馆有整体的了解,最终在绩效评估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3.2评估主体多元化
原有的高校图书馆评估主体大多都是图书馆内的领导和馆内人员,评价主体单一,对评价内容的看法只局限于管理员,只是从内部的角度来评估,容易产生局限性。因此,要使评估主体多元化,可以选取老师、学生、兄弟院校图书管理员以及图书馆管理专家来进行评价。首先,高校图书馆主要针对的是校内的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当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他们对这些问题比较有切身的体会,他们对图书馆的管理有自己的看法,所以,让校内老师和学生来评价图书馆的绩效有很大的说服力。其次,兄弟院校的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问题都是相通的,对待同样问题不同学校会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借鉴,可以优化出最佳解决方案。最后,图书馆管理专家,对图书馆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经验,对某些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让专家来评价图书馆的管理,更具有权威性。
随着评估主体的增多,评估结果参差不齐,就需要对评估结果进行整理。笔者认为,这就应该采用加权平均法,每个主体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专业性的所占比重偏大点,剩下的逐次分配权重,最后加权,这样的结果比较公平,对每个评估者也比较公正。
3.3为评估主体营造良好的环境
由于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估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评估主体易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使得评估主体在评估过程中不敢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意思,图书管理员害怕评估结果与高层意思相反,自己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受冷落,受不到重用;兄弟院校害怕在评估过程中有分歧,产生隔阂。所以,要给评估主体营造一个良好的评估环境。首先,图书馆要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给评估主体一个制度保障。制度是文化内层相对稳定的部分,图书馆制度是国家及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属于国家的文化制度范畴[6]。其次,要对评估主体进行激励。在评估前,要对评估主体进行精神激励,鼓励大家勇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在评估后,要对表现好的评估主体进行物质奖励,奖励一些小礼品。只有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才能发挥激励的作用。
总之,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还处于初级阶段,图书馆的绩效评估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研究评估主体有助于解决存在问题,促进图书馆的整体发展。笔者以上研究比较浅,还有待于更深一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2]方小苏.图书馆绩效评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余胜.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4):101-104.
[4]邱薇.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范式下的绩效考评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4):455-457.
[5]梁吉东.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1(1):5-6,28.
好的策划,首先是保持对外部环境的敏感,能够及时而准确地抓住机会;二是善于迎合环境,比如迎合政府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某些诉求,迎合公众现实的或潜在的需求;三是形成能够实现的方案。这些,就是丰南图书馆案例给于我们的启示。
李超平
1 引言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已经实施一年,国家从政策、资金上给了一定的扶持,让人倍感振奋。但是,免费开放仅仅是个开始,公共图书馆的诸多根本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比如经费、人员保障、管理体制等问题,这些问题仍然束缚着基层图书馆的切实发展和服务的切实提升。县级图书馆作为全国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主体,承担着县域服务体系中县级节点龙头作用。因此,县级图书馆人的有效努力尤为关键。
丰南图书馆通过引入智慧管理积极争取,到“十一五”开局之际,获得政府重视,新书入藏、设施建设大幅提升。但是,由于积重难返,一时并没有读者云集。当时,每天到馆读者仅200多人,外借几十册,有时仅仅10多册。为吸引读者,图书馆从2007年起开始实施免费服务,还渐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免费后图书馆更加积极策划运做,在争取领导重视和提升服务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2 丰南图书馆免费开放以来关于建设方面的策划案例
2.1 案例一:抢抓机遇,争取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
2006年末,偶然见到局领导正在拟订《丰南区“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我们主动参与,充实促进图书馆发展的指标内容。积极参加丰南区文体局、区政府的有关讨论会议并建言,既为图书馆做了有力宣传,又形成了发展图书馆事业的有力依据。将“十一五末丰南区图书馆藏书达到20万册”列入规划,而当时我们整理后藏书仅仅6万多册。规划出台后,以此为依据分别找政府主要领导,购书经费由2006年的5万元跃升到2007年的30万元,并拨付了系列设施经费。我们首先大幅增加新书入藏,增加自动化服务设施,同时取消了办证工本费和图书磨损费,读者到馆率和图书借阅率立刻提高了不少。
我们体会到,善于发现机会、迅速反应、促成有利于图书馆的地方依据,有时比各类上级文件更加易于落实,这里体现了捕捉信息、抢抓机遇的重要性与策划理念的做局原理。在良好起步后及时实施免费开放,走在了全国图书馆前列,丰南图书馆由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2.2 案例二:智保馆舍:避免老馆拆除停业,促进新馆建设
由于丰南图书馆早已列入规划的拆除范围,但关于新馆建设问题一直没有明确。在 2007年我们工作刚刚起步的情况下,突遇拆迁建设,为了避免出现先拆后建的不利局面,我们及时联系丰南图书馆忠实的读者、现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拜托其为新馆建设进言,在其努力下,丰南政府很快明确了新馆建设选址,并开始进行建筑设计。尽管如此,不久后仍然接到拆除老馆的通知,丰南图书馆及时收集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有关政策文件来研究应对,给领导打报告分析利害得失,并提出“新馆加快进度,老馆主体缓拆”方案。报告送出后,我们担心正面申诉不足以引起领导重视,甚至容易引起反感;因而继续思考再次申诉的办法。我们了解到每次国家法规性文件出台后,有关部门和媒体常常要表彰一些落实好的典型、批评一些落实差的典型。经过上网查询,找到辽宁灯塔市因拆除公共文化设施而被曝光批评的新闻材料并立即下载,就此我们站在为领导着想的角度及时向政府主要领导做汇报,最终获得了领导的明确和认可,制定了先建后拆方案。之后,我们继续以迎接全国第四次评估为契机,进一步申请将相邻的搬迁闲置楼划拨丰南馆使用,获得批准并拨付了修缮费用。这样,馆舍面积由原来的1500平米增加到2500多平米,达到了国家一级图书馆的标准。
这里运用了策划中的情感原理和迂回反证、借力代言的方法,成功阻止了老馆舍的拆除,避免了闭馆几年的不利局面,维护了刚刚起步发展的态势,同时增加了老馆面积、促进了新馆建设加快进程,使近年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并为乔迁新馆做好助跑对接准备。从中也说明我们需要对行政、媒体运作需有所了解。
2.3 案例三:服务创新的着力点:宣传推广与读者活动
自2007年免费开放之后,丰南图书馆在不断深化服务的同时,更注重强化宣传。在图书馆门口、流动服务车、活动宣传单、网站等各个地方都打出“免费办证、免费借阅,欢迎建言、欢迎荐书”的宣传标语。制作PPT和动画宣传短片到学校小电视台播放;注重利用区电视台、《丰南周报》、政协提案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简报等地方媒体报道我馆工作;自己制作彩版工作简报《书香丰南》及时向有关部门、有关领导报送;积极开展流动服务,送书下乡、进企业、进社区;利用“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等契机、通过开展“读书节”活动,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年活动总数近40次。当年年底安排下年度预算时,区领导主动将我馆2008年购书经费由30万元继续增加到50万元,使丰南图书馆进入崭新阶段。2009年参加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我们由三级跃升到一级。每天外借图书从2006年的几十册增加到2008年的150多册,到2010年再次增加到300多册。
免费服务后,我们积极以宣传活动、读书活动策势造势,营造书香氛围,强化图书馆意识,吸引读者入馆,争取领导重视和社会支持,促进了丰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和良性循环。目前,我们已经为几位上级领导订阅了《图书馆报》,名为给领导决策提供选书依据,实为强化领导图书馆意识。
2.4 案例四:大力推动新馆建设,促进新馆面积和设施配置上档次
2007年,丰南图书馆新馆立项阶段,领导确定我们与档案馆合建共6000平米。我们多方咨询、寻找依据,从文化部到国图,找到了尚未正式出台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草案,以此为依托说服领导将丰南图书馆独立建筑面积扩大到8000平米。新馆建设过程中,原定装修简单,设备一般,但看到丰南区政府在我们新馆门前建设了面积达800亩的惠丰湖旅游景区,并继续紧锣密鼓的沿唐津运河向南建设运河唐人街,我们便借助临湖优势及时写了《关于将丰南图书馆新馆打造成惠丰湖景观亮点的思考》报告呈交主要领导,最终得到区主要领导的肯定,使丰南图书馆新馆建设定位得到大幅提升,增加装修经费、设施经费至600多万元,应用了自助借还设备、无线网覆盖、短信平台,追加了购书经费。我们为此确定了打造“百姓书房、城市窗口”的办馆理念,并努力突显免费、开放;人性、智能;文明、高效;多元、休闲等特色。新馆自2011年4月22日开放以来深受欢迎,不到一年办理图书证4000多个,使办证总量达到8000多个。平均每天读者量从老馆的500多人次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人次。平均每天外借图书由2010年的300多册增加到现在的900多册。
新馆建设运用了策划的借力、借势运筹方法,也体现了挖掘信息、抢抓机遇、超前运作的策划思维,促使新馆面积扩大、装修和设施上档升级。
3 “免费开放”背景下的服务创新
3.1 案例六:开创“书香丰南动车组”服务新模式
2009年,丰南图书馆在原来单一图书流动服务基础上,增加了文化共享工程视频播放服务,及时应用新推3G无线网络,增加随车笔记本电脑,提供数字资源查阅服务。由于集成了图书馆借阅服务与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我们把它称之为“书香丰南动车组”。开始的车型采用费用较低的小型客车搭载设备,实现户外流动服务,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我们不断研究探索,于2010年采用厢式货车改造新型流动服务车,获得了国家专利;2011年结合新馆智能化设备实施,在流动车上增加自助借还设备,使之成为全国首部智能化、多功能流动图书馆,做到了模式创新,在基层图书馆有一定推广价值;2012年,大幅增加流动服务次数,服务时间确定为夏秋季晚间进社区、进广场,冬春季集日进农村。夏秋季节每周出动四晚进社区,每晚大约可接待读者1000多人次,办证10个左右。
“书香丰南动车组”流动车有三大特点:一是功能最全:该车集成了图书馆传统借阅服务,应用3G无线网集成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的视频播放和电子阅览服务;二是设施先进,配备投影机、发电机、笔记本电脑,使用适应集群管理的管理软件,应用3G网络与馆内服务器连接,实现了户外流动借阅的智能服务。尤其率先配载小型自助借还设备,进而使该流动车实现了智能化;三是造价最低:流动车选择廉价的厢式货车进行设计改造,车辆投入在5万元到10万元左右,而大巴车投入则要30万元左右。因此,最适合基层图书馆推广。
同时,“书香丰南动车组”流动服务还有三大特点:一是资源最丰富:车上除了可载图书3000册(对外1500册,内储1500册),同时携带文化共享数字资源磁盘、光盘,更可以通过3G网络共享文化共享工程河北省分中心所有数字资源;二是受众最广:实现车外服务,适应大开放服务格局,方便、直观、亲和,接待人流极大;三是服务时间最方便:我们的流动服务在时间上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明确全年夏秋季晚间进社区、进广场,冬春季进农村、赶大集,尤其晚上进社区,切实选择读者休闲时段,不但真正方便群众,也起到了极大地宣传作用。
独具特色的流动服务受到媒体关注,被文化部、省文化厅简报、《河北日报》头版、《燕赵都市报》、《图书馆报》等报道。关于动车组流动服务的介绍论文被评为2010年全国中小图书馆联合会年会一等奖,并被安排发言。
“书香丰南动车组”运用了策划的组合、整合原理,收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对宣传图书馆和文化共享工程意义重大。同时“动车组”流动服务切实成为文化惠民新举措,也为构建文化服务体系作出了贡献。
3.2 案例六:提高新书上架速度与人员效能
从2007年免费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每周都有新书上架,对读者急迫需要的图书,选择最快渠道采购,并且先借后编。为了有针对性的采购图书,我们联系社会各界典型读者,收集书目,并邀请读者代表直接参与采书。在外借册次上一改原来每证限制固定册数的模式,调整为按所借图书定价之和不超押金数额的办法,大受欢迎,使外借图书量大幅提高。
在人员利用上,实行穿插安排,以最少的人力完成更多的工作。比如,非窗口服务的办公室人员一律周末参与窗口倒班,流动服务为大家晚上轮班,除馆长外所有人员几乎都在服务窗口任职,相关事务性工作选择窗口不忙的时段办理。因此,我们以当时在岗人员数量仅8人的队伍,于2011年初完成高标准、智能化新馆建设,完成有序搬迁,中间仅仅闭馆2个半月就及时开馆服务。而且这8人中3人临近退休1人为临时人员,期间为了宣传新馆还专门组织了规模盛大的2011元宵猜谜活动。
免费开放是为了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我们不妨观摩一下各地书店的风景,他们的新书以最快的速度时时更新,他们作为自食其力的企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免费接待读者阅览、支持免费摘抄。当前,媒体不断发展普及,如果我们的效率不能跟进,好多人还是宁肯花钱选择书店或者网络和电子媒体。
3.3 案例七:积极联合社会各界,实现多方共赢
我们为了推动幼儿阅读,联系并培养义工群体,现在每周都有“故事妈妈”到馆给孩子们讲故事,切实把幼儿阅读做了起来,而且有声有色。我们与丰南社区教育学院联合开展讲座活动;与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联合开展“青年读书节系列活动”;与区教育局联合开展“燕赵少年系列读书活动”、讲座活动;争取企业赞助组织名家书画展;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开展周末外教英语角活动;与区文联联合开展摄影展活动等等;与民间义工团体——唐山爱阅团、小希亲子公益阅读团队联合开展少儿阅读推广,依靠他们专业而又充满激情的人力资源填补了幼儿服务空白并极大地推动了少儿阅读工作的跨越。而且,我们的新型流动车也是争取的企业赞助(以企业冠名),流动车赞助不仅弥补了经费不足,同时也使得流动车的购买与改造得以快速完成。
4 结语
一、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
1、冀唐学院图书馆全员培训计划
为逐步提高全体馆员的业务素质与技能水平,掀起学习型图书馆建设的热潮,我馆拟制定2021年全体馆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与图书馆知识更新活动计划:
①实施业务岗位培养计划
2021年拟制定实施业务岗位培训计划,各业务部门要时刻关注各类培训的动态信息,按岗位工作需要组织馆员外出参加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数字图书馆技术应用、参考咨询服务、阅读疗法、文献编目、读者服务等等。外出培训者要形成书面汇报在馆内部讨论交流。
②选派馆员赴先进馆学习交流
2021年拟选派馆员赴先进馆学习交流。分期分批组织骨干力量到市内优秀图书馆参观学习,增强馆际交流和协作,扩大宣传我院、我馆的知名度。赴先进馆学习交流的馆员要认真做好学习交流笔记,形成书面报告在全体馆员大会上介绍学习心得和体会。
2、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做好国图、省图、市图三级学会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培养全体人员的学术科研意识,并积极组织人员进行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工作。
二、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1、根据预算计划制定和完成采购任务
在图书采购工作中,加强与教学、科研部门的联系,完成配置、采购、预订重点专业、精品课程相关的图书;采取现场采购、书目选购、到出版社采购等多种方式,拓展采购渠道;进一步推进生物医学类图书的采购工作,在保证种类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生物医学类图书的复本数,以保证数量和品质。认真分析馆藏结构现状,全面了解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需求,常态化做好读者需求调查工作,做好馆藏结构现状分析。对于建馆以来的所有图书进行分类统计,并结合文献利用率等相关数据,做好馆藏数据分析,为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打下良好基础。
2.完成期刊招标、现刊签收等工作
在组织2021年期刊招标的过程中,注意总结以往经验,捋顺招标流程,充分准备各种招标材料,保证期刊招标工作有序推进,圆满完成。
积极与期刊供应商联系,确保每周的期刊都能及时送达,以保证期刊的到刊率。及时完成期刊,特别是医学专业期刊的签收、交接工作,仔细核对期刊配送单,做到期刊不积压、不滞留,第一时间送交各个期刊分配地供读者使用。
在装订完成后,尽快对2017年合订本期刊进行数据加工和典藏。
三、加强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和建设
1、加强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建设。加强图书馆门户网站信息更新的时效性,将最新的信息资源传递给广大读者。时时关注新数据库试用等信息,使读者第一时间尝试体验;及时更新资源动态,将更新、更好的资源推荐给读者。同时尽快完善非书资源管理平台的功能,及时上传馆内随书光盘资源,并适时增加教育学习及其它视频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向读者宣传介绍该平台,提升该资源平台的访问利用率。
2、做好各项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保障全馆业务的正常运行。定期主动巡查馆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和使用情况;安排专人针对馆内PC机进行常规维护工作;安排专人对馆内服务器进行定期维护,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建立电子设备档案,做到心中有数。
四、加强读者服务工作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
我馆搬迁后,读者服务工作已经形成非常人性化的“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服务模式集“藏、阅、查、咨、借”于一体,图书馆服务功能不是按条线而是按块进行分割,阅览室已不只承担书刊的借阅功能,馆员已不再承担简单的借借还还、上架整架的“二传手”角色,信息查阅、咨询服务已成为大部分馆员都须面对的课题。现代高校图书馆要求馆员成为信息资源管理者、网络向导、咨询专家。随着角色的转变,拓展知识面、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成为图书馆员刻不容缓的任务。图书馆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不断加强馆员的业务培训,以适应图书馆的发展要求。
2、继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高校图书馆应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促进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建设,激励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做好2021年书香文化节活动的准备工作,努力把书香文化节办成一个读者积极参与的、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活动;继续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纪录片放映活动。
3、开展“利用图书馆知识”的宣传教育。一是充分利用利用多种媒介对图书馆进行宣传,如馆内广播、LED全彩屏、博客、网站、院报、展板等,帮助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读者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二是对每年入学的新生做好入馆教育工作,使他们尽快地了解图书馆并走进图书馆。三是和系部合作,定期做好“新书推荐”工作,以引导读者更充分的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这样既可使图书在动态流动中加快周转和流通,同时又能唤起读者的阅读意识与信息意识;四是继续办好一小时讲座,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4、深入开展阅读指导工作。通过好书推荐,积极引导读者读好书,激发读者的读书热情。根据我院师生情况,我馆每周拟向读者推荐50种精品图书;积极开展阅读指导工作,对需要帮助的读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并对读者做有针对性的导读工作。
五、加强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建设
2021年,我们要继续围绕“教学与科研”这一主线,一是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适当调整教学进度;二是要进一步规范教研活动,将教研活动制度化。教研室固定的教学研究会议时间定于每周五上午,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互帮互评,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切忌流于形式;三是要构建符合学院实际的教学体系,创新适合于本院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师能够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能深入学生中去;四是要鼓励、教授学生积极开展毕业设计与科研活动。
努力打造以医学信息检索课程为中心,多门辅助课程为支撑的专业课程结构。不断深化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层次,针对部分专业有毕业设计的应用要求,调研适时将选修课程改为必修课程进行教授,从而提升课程教学与评价的质量。而针对相关专业可以增设医学信息学和医学论文写作等课程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也可增设到图书馆一小时讲座当中,及时、便捷的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推进新版教材的使用工作,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新的需求与教材内容中的疏漏等问题,适时开展第二版教材的编写工作。
六、加强管理,严格制度
1、继续坚持做好每周一下午部主任例会制度。
2、继续做好考勤工作,严格执行学院请销假制度和考勤办法。
3、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继续健全图书馆档案管理制度,使本馆各类档案、文件资料不遗失,查阅方便。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要求考生能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以及“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其中“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谓“价值”指的是文本的积极作用,指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社会上产生过的、正在产生的或将会产生的作用。而“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具有两面性。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把文本放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去进行评判。高考考查一般以正面的影响为主。
【解题技巧】
一、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1.准确判断,客观周全。要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作客观周全的判断,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主次颠倒,更不能主观臆断。
2.独立思考,体现个性。在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可从真、善、美的角度出发,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进行分析评判。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及生活积累,形成具有个性色彩的评价。
3.尊重公德,尊重事实。考生必须明确,对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作出“独立”的评价,虽然强调个性色彩,但是个性化评价必须是以尊重社会公德、尊重事实为前提的,
4.拓展思路,追求深刻。考生除了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解答,还要学会知人论世,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作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当然,还可把文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与社会现实或未来发展结合起来,作出动态的现实主义的评价,使评价具有一定的深度。
5.评述结合,形成答案。“评”就是观点,“述”就是具体材料。答题时应该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文本中的材料加以阐释。只有观点没有材料,或者只有材料没有观点,都是不规范、不符合要求的。
二、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1.正确解读文本,辨清立场态度。在阅读中,可以从作者对材料的选择和叙述的方式上去体会作者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评价。通过对传记的阅读考生要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或负面影响,客观评价其功过得失。
2.联系社会现实,提出独立观点,合理规范表述。这类题目通常是论述题。考生答题时应像写小的议论文一样,首先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结合文中的事例、细节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再次表明观点。
【同步突击】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修谱之风盛 寻根情结浓
一《中国家谱总目》主编、上海图书馆
研究员王鹤鸣访谈录
任思蕴
《文汇报》:清明节将至,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日子又到了。与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重温家族历史和记忆的意识是不是特别强烈?
王鹤鸣(以下简称王):应该说,中华民族是特别重视家族历史和记忆的民族。从我研究多年的家谱谈起,世界范围内,修家谱的民族并不少,但各国修家谱的发展程度、形式各不相同。我国有长达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一传统发展得最完整,最系统,最成熟。
中国人修家谱的历史悠久,中华民族的家谱文化是伴随着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母系氏族社会讲究血缘的纯正,讲究辈分和宗族,因此中国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开始就有了原始形态的家谱。
此外,中国人修家谱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修谱的意识始终很强烈。尤其是近五十年来,海峡两岸以及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民间一直非常热衷于在祖先留下的家谱的基础上编修新家谱。中国历史文化有三个传统:一是正史,如《史记》《汉书》《二十五史》等,由国家编撰;二是方志,由地方政府编撰;三是家谱,记载一个家族的脉络。例如,现在孔子家谱已经编到八十几代,记载着世界各地两百多万人的人口信息,规模庞大。编修新家谱是中国历史上修谱传统的延续与发展,短短几十年内形成的这股热潮,其声势之大,影响之深,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编修家谱的任何一个阶段。
《文汇报》:为何是近五十年来形成了这股修家谱的热潮?我国现在修家谱风气较盛的是哪些地区?
王:近五十年来的这股修谱热潮,最初是在台湾地区出现的。台湾地区绝大多数人是从大陆迁移过去的,但是他们的根在大陆,与大陆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直以来无法割舍深厚的宗亲情感和恋土怀乡的情怀。因为客观因素,台湾与大陆分隔,当地居民逐渐掀起修家谱的热潮,以厘清祖上脉络,排遣思乡之情。据统计,台湾家谱约有一万种,其中80%是近五十年编修的。而大陆出现编修新家谱的热潮,是在1978年以后。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一度受到压抑的谱牒研究在大陆重获关注。民间热衷于修谱之余,还自发组织一些文化活动。现在,大陆修家谱比较多的是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南、广东等省。
1987年以前,台湾人不能回大陆,修家谱时也只能记录家族中生活在台湾的人口的信息。进入21世纪,两岸民间修谱活动更趋活跃,逐渐出现海峡两岸、海内外宗亲合作编修新家谱的现象。
《文汇报》:有没有一些令您印象深刻的事例能反映出家谱在华人世界的“热度”?
王:我曾收到很多信件,提供私藏家谱的相关信息,提醒我们编进目录。我记得,上海音乐学院有一位老教授叶淑莲,退休后定居美国,回国探亲时偶然得知我们的编撰工程,特地来到上海图书馆,把自己的一套家谱送给我们。她对我说:“这部家谱收藏在上海图书馆,出现在家谱总目录中,是这部家谱最好的归宿。”还有一位侨居美国的山东大学中文系的退休老教授王宜训,好几次写信给我,表示要来上海做一名志愿者:“我不要任何报酬,一切生活费用自理,我期待着《中国家谱总目》这一功垂千古的历史文献,早日问世。”
《文汇报》:由此可见,华人心中的家谱情结的确非常浓重。那么,就增强全球华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而言,您认为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家谱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王:其实整个编修新家谱的过程,就是海峡两岸人民和海外华人对同宗共祖的血脉的追寻和认同,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在合作编修新家谱的过程中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进而收到了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效果。这对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也必然有推动作用。
在我看来,绵延五千年之久的编修家谱文化习俗,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值得继承、发扬的优良文化传统。
(选自《文汇报》2011年4月4日,有删改)
1.下列对访谈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汇报》记者认为清明节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日子,王鹤鸣先生认同了记者的观点,并对此进行了阐述。
B.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家族历史和记忆的民族。世界范围内修家谱的民族并不少,但是中华民族最重视修家谱。
C.台湾与大陆分隔,当地居民逐渐掀起修家谱的热潮,以厘清祖上脉络,排遣思乡之情,这是近五十年修家谱热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D.谱牒研究在大陆一度受到压抑,在台湾修家谱热潮的影响下,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大陆修家谱才逐渐兴盛起来。
E.海峡两岸、海内外宗亲合作编修新家谱,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收到了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效果。
2.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特别重视家族历史和记忆的民族?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郑胜天先生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的艺文选,读后让我对接轨的意义和周折有了更生动的感悟。
郑胜天先生195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留校任教。1979年,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有意和美院合办一次国外进口美术图书展览,展后书店将所选书刊以优惠价格卖给学院图书馆。他和殷光宇、司徒虹到北京选订书目。在此之前,中国对国外当代艺术几乎一无所知。这批进口画册展览后,落户浙江美院图书馆,它填补了三十年间的巨大视觉空白,全国美术学子争相赶赴杭州阅览,成为一代新潮美术家启蒙性的精神资源。这项工作,促成了中国美术界与外界的一次大面积接轨。
还是1979年,国家决定选派大专院校教师公费出国进修。郑胜天被学院推荐参加外语统考。如果外语过关,就可以出国进修。温习时间只有一个月。他自知笔试及格有难度,决定猛抓口语,于是找到大嫂程欣求助。程带他找到早年同学冀朝铸。冀朝铸是、的翻译,英语水平自然很高,当时在驻美大使馆工作,正好回来度假。他对郑胜天问了一下,说,你这样的英语水平,估计考上可能性不大。商量出一个临时抱佛脚的办法。由郑胜天揣摸一些可能的口试题,写出答案,请冀朝铸修改一遍,用标准美国口音念出对话,录在录音带上。当时袖珍录音机十分稀罕,冀朝铸正好从美国带回一台,借他用一个月。经过这番耳听口练,郑胜天笔试虽不及格,但口试成绩优秀,榜上有名。终于在1981年到达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术系进修。
当时公派出国学者每月从使馆领400美元,省吃俭用勉强生活。要买绘画材料或外出旅行完全不可能。使馆对访问学者管理很严,规定不得在外挣钱。郑胜天是画家,朋友邀请他举办画展,出售作品。他虽囊中羞涩,但不敢违反规定。这时,美方系主任想出一条妙策,让郑胜天把一些画捐赠美术系,卖画所得由画廊直接付给学校。系里为他设立账户,如买画具或外出,材料店、旅行社直接向系里收款。这使他从容作画,还能到心仪已久的墨西哥旅行。两年进修结束时,他遍游欧洲12国,参观了几十座美术馆、博物馆,经苏联回国。
回学院不久,他便出任油画系主任兼外办主任。当时中国艺术界了解世界如饥似渴。他多次公开演讲,从艺术潮流讲到美术教育,从博物馆学讲到智力开发,受到校内师生乃至中国美术界的欢迎。他还请赵无极等海外现代艺术家来办班。1986年他再次到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访问,促成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在美国举行。他创办《世界美术信息》报,组建世界美术研究会,又以策展人的身份,把许多中国艺术家推向具有国际影响的平台。国内美术界的新一代名家,六七成都得到过他的提携。他对于当代中国美术重新与世界接轨的作用,可以与徐悲鸿那一代人把西洋艺术引进中国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