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教师职称

大学教师职称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08 21:32: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教师职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教师职称

第1篇

关键词:军医大学 教师 高原 成因

1 军医大学教师“职业高原”内涵

随着全世界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作为传播和产生知识的载体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功能,高校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要力量,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还要进行多项目的科研,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军医大学教师作为较特殊的一类群体,其职业生涯不仅同样遵循动态性、可重生的发展系统,而且还有其军队环境的特殊性质,这就要求军医大学教师在跨越“职业高原”的过程中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无论是军校教师还是普通高校教师,从其职业发展理论的角度来说,都存在教师职业前的准备阶段、引导与自我调适阶段、建立能力阶段、热心与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但停滞阶段等几个主要阶段。教师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就像人生的发展轨迹一样,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直线上升式,应该是一个波动曲线,有自然就会有低谷。当教师在职业生涯的某一阶段,经过了适应期、快速提高期,在达到了某一高度后,普遍出现一个职业发展缓慢或停滞阶段,无论时间长短,我们称其为个人“职业生涯高原期”。处在职业生涯高原期的个人,就像一个从平原来到高原的人,由于极度缺氧,使人的肌体各项功能都处在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每个人适应高原的时间有长有短,除了与个人体质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主动克服高原的积极心态与方法是否得当。军医大学的教师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更是处在高原中氧气更加稀薄的地方,加之受到教师个人能力水平、性格特性、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更易使这种情况演变为一种职业性伤害。军医大学教师一旦处于职业生涯高原期,其典型的心理特征表现为职业承诺动摇、职业情感萎缩、职业角色模糊等,最可怕的是导致军人崇高的使命感、荣誉感的丢失。因此,深入探究军医大学教师“职业高原”产生的原因,对军医大学教师如何跨越“高原期”,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军医大学教师“职业高原”成因类型分析

遭遇职业生涯高原期几乎是每个教师都要经历的过程,军医大学教师也不例外。这一时期一般应被看作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峰点,是个人职业生涯曲线式发展向上运动的相对静止或者终止,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停滞期”。过去我们对教师的称赞多是“辛勤的园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桃李满天下”等等,很少关注教师在育人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进步,也会遇到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会涉及到教师职业能否带给自己职业满足感,进而对影响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

M.特伦布雷(M.Tremblay)等人将职业生涯“高原现象”产生的根源归咎于个人、家庭及组织三大因素。笔者认为军医大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维的,除了同时具备上述三大因素外,还包括特殊的环境因素及不确定的突发危险因素等。虽然导致军医大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外因很多,但根据事物内外辩证关系原理可知,内因是决定高原期产生的根本所在。为了深刻揭示军医大学教师“职业高原”的成因,挖掘军医大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主体根源尤为重要。通过对军医大学教师“职业高原”的个体成因进行分析,并将其归纳为压力过大型、学术瓶颈型、享受生活型、组织边缘型四种类型。

2.1压力过大型

我们都知道一句俗语:人无压力轻飘飘,压力使人进步。压力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只是压力大小不同而已,教师承载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其压力自然要大于普通人群。调查发现,军医大学教师压力过大主要由社会期望压力、竞争压力和社会认同系统乏力共同造成。

首先,作为高等医学教育基地,军医大学教师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传承人类优秀文化,宣扬和引导良好社会道德,进行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服务的重大责任,此外还有军事医学教研和执行军事行动的战备训练等任务。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社会道德文化、科学研究问题日益增多,尤其是当今社会认为医生医德的缺乏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对此人们往往会简单地归因于大学和大学的教师,教师因此会产生巨大的屈辱感、失落感和悲观感。其次,军医大学教师由于其军人的特殊身份,历来被人们看成是高社会地位、高发展性、高稳定性与高收入的职业,现在这种职业的优越性已不再突出。一方面,社会优势职业的大量涌现,职业的流动性加强,大学教师职业与其他优势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不再固守军校单一的平台。另一方面,社会资源分配及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大学教师社会及经济地位有所下降,加之学校本身对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的过程中深感力不从心,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常年存在强烈的疲惫感。第三,社会认同系统乏力。军医大学教师的职业特点除了智力创造外,更多的还要讲奉献精神,这就要求个体的创造与发展特别需要社会在价值上的高度认同和精神与物质上的有力支持。当社会缓解教师压力的支持系统不健全或乏力时,教师就很容易因为压力巨大而产生“职业高原”。

2.2学术瓶颈型

学术瓶颈型是指军医大学教师个体受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限制,以及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影响,而产生的“职业高原”个体成因类型。任何职业生涯发展不可能是直线上升式,军医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应该是一个曲线向上的发展轨迹,在职业生涯初期,教师就像是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一样,尽力在其他人面前展示自己,在经过一个快速学习提高阶段后,特别是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由于个人原因和职业发展规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职业生涯高原期”。

教师的能力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遵循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客观规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军医大学教师不仅要精通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最重要的是具备丰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及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转化为教学成果的教学智慧。有的教师教学能力强,但科研水平一般;有的教师专业知识丰富,但教学能力有限;有的教师各项水平都很高,但因为身体等原因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特别是上述几种情况出现在一个进步很快的组织时,个人会感觉落后于组织中其他人的步伐,久而久之很容易产生“职业生涯高原”。处在瓶颈期的个体,感觉经过以前的努力,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但当前的情况是无论怎么努力也很难再有突破,事业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迷失了方向。如何突破瓶颈期,需要个体及组织共同努力,正确认识职业生涯瓶颈期,提高职业生涯韧性培养,尽早渡过职业生涯瓶颈期。

2.3享受生活型

产生享受生活类型的教师多是受到个体成就动机和自我实现价值感下降引起,职业生涯是一个复杂变化的前进过程,每个人都渴望在职业生涯中持续的进步,获得组织或个人的承认。对教师的职业而言,社会评判教师进步

的标准一般体现在:高一级职称的评定与聘任、高一级职位的获得、更多薪酬的回报、更大责任的赋予、更多挑战的面对等。对军医大学教师来讲,评判教师进步的标准还有立功受奖的级别及次数、完成领导交办任务的好坏等。

有的教师因为能力有限,在向高目标前进时,遭遇阻碍和失败,职业韧性低的人会选择逃避,并将注意力转向家庭或其他方面;有的教师虽然具备很好的提升空间,却因为个人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影响,使其满于现状,对自己的要求偏低,不再把事业的成功当成最重要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他们在教学初期尚能积极进取,一旦能熟练处理日常教学后,或由于挫折、或由于满足现状,就忽视学习,不愿意为提高职业能力而努力。此时的个体对工作失去热情,组织承诺降低,他们不用花太多精力便可达到教学工作的最低要求。当心理的防线一旦松解,一切东西在眼里都可以视而不见。一切工作都可以原谅自己,一切的失误就可以为自己找到堂而皇之的借口。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值得注意,却也是自己最不知晓其中价值的时期。如果个体认识不到其危害,久之便会产生“职业高原”现象。

2.4组织边缘型

所谓的组织边缘型,就是指被组织边缘化。一种情况是教师个体受到上级或同事的回避、漠视、排斥或打击等行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是由于教师个体间存在能力和水平的差异、价值观的不同、个性特征、工作方法和理念不同或因缺乏积极的沟通而产生的冲突。如果教师个体在工作中不被组织关注,或者难以在组织那里得到支持,其孤独感会表现很强烈,工作积极性会急剧下降,失去前进的动力,并最终导致个体边缘化,迎来“职业高原”期。

另一种情况虽然情况相反,但也可称作组织边缘型。如果军医大学教师在他所处的工作环境中,个体工作能力较强,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那么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接受进一步挑战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短期内无竞争对手,导致个体在心理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处在“高处不胜寒”中的个体,往往是有一定工作年限的高职位、高资历的教师,其个体工作能力突出,绝大多数在以往的工作中突破过“高原期”,但现在其职业生涯发展处于一个职业变动相对缺失的时期,即上不来也下不去的阶段,很容易使心里想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一种满足感,从而缺少动力支持,导致职业生涯“高原期”的到来。

参考文献

[1]王艳杰,高校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04-106

[2]田伏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14(9):185-187

[3]寇冬泉,张大均,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心理学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06(4):72-75

第2篇

[关键词] 教学方式 价值观 责任感 大学生

价值观是人们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价值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和利益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怎样保障转型期青年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学校思想教育固然重要,同样,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将是更为现实和直接的作用。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这种教学方式是我国传统中小学教学模式在大学的延续。而大学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质疑性,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基本全部被磨灭,于是笔者打破传统考试方式,采用学生自由结组进行实验设计的方式进行课程考试。在该考试方式评分标准中,连续三年经历该试方式的学生数达448人,分为89组,互评分的平均分为94.8,其中组内标准评分的标准偏差小于1%,组间的标准偏差在1.2~1.8%之间,有19组每个人的互评分都完全一样。在评分之前,强调了互评分的标准,当学生面对第一次互评这样的评分方式,更多的是采用的“等价交换”的原则,而忽视了实验过程中各自同学的贡献。面对这样的群体行为,不能否认市场经济的利己主义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趋向有利于自己评分结果去为同学评分;我们更应该注意到,传统教学方式中缺乏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环节,从而导致了学生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利己行为。

1.当代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发生机制

群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就是“指那些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耿依娜等将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发生机制归纳如图1所示。而20世纪90 年代以后的大学生群体行为由于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群体行为形成和发展又有其自己显著的特点:诱发因素多样化,上个世纪90 年代以前,大学生群体行为的诱因多为政治因素,目前大学生群体行为诱因则多样化。比如,自然灾害、大规模疫病流等。其次,组织意识形态动员淡化。社会和高校对大学生影响显著化,而国家的政治结构影响隐性化。

2.传统教学方式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缺陷

从上述的论述中,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群体行为发生的机制,当笔者采用考试方式的同学互评分中出现大规模的利己评分。目前,我国各高校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即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传授;以培养学生聚合思维能力为重点,而忽视其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对教材和教案负责,而学生也只是满足于完成考卷,考试顺利过关并取得学分。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1.传统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将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大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为其走向社会奠定一定的专业基础的教育,课程内容特别是专业课程内容,不应该再局限于一本或者两本较为权威的教材,而是应该一概教材为主。在课堂上,教师应结合课程的前沿与国内外最新报道和自己的科研成果,对课程讲解,这样不仅让学生得到最新的专业动态,而且在这种教育氛围能提升学生辩证的思考问题能力,改善学生盲目崇拜的价值观念。

2.教学方式固定化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1)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民主的教学氛围,彻底改变教师的“一言堂”,唱“独角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讲授的内容要接触学科前沿,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与理论的魅力,达到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目的。

(3)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学和进行研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给学生确定自学任务和研究范围,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怎样进行提炼、分析与综合,如何谋划布局、组织成文;对学生的成果(论文)进行科学概括、剖析与总结。

三、教学改革日益凸显出教学方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互动式教学方式体现了对学生价值的肯定和尊重

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的现象依然存在。互动式教学应体现教与学之间积极思维的共鸣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

2.科研、实践与教学的结合,让学生充分体会自我实现的价值

坚持实验向应用性、设计性和综合性方向发展。一方面,改革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内容向深层次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以激感和求知欲、创造欲和成功欲;让学生在实践中用所学知识来回报社会、服务于人民,从而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李洪艳新理念下的教学方式转变――课改教学反思[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6,2(3):25-26.

[2][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3]耿依娜,张胜红.当代中国大学生群体行为的诱因及影响因素[J].高等农业教育,2007,12,(12):77-81.

第3篇

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启示

摘要:

通识教育是区域认证组织对美国大学进行认证的必不可少环节,因此所有通过认证的美国大学都设置通识教育课程。课程作为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关键环节,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约是美国本科教学课程总量的30%。对于极为关注本科教育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其普遍把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当作本科阶段教育工作的关键与重点。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美国研究型大学已经形成了多样化与多元化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基于此,笔者从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出发,分析其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特征,指出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的发展困境,探索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启示。

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等因素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对人才的标准与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仅需要某一领域中的专业人才,而且还需要大量的全面性、综合性人才。为适应时展需要,美国研究型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开设普遍高度重视,并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发展至今,美国研究型大学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美国研究型大学都会继续充当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引领者。历经百余年的实践发展,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而言,这些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笔者对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提供有价值的启示,进而推动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分析

1.1基于能力的课程模式

基于能力的课程模式主要是指打乱传统学科分类,以通识教育所要培育的学生能力与所传授的知识主题进行设置。这种课程设置模式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的能力培养,根本依据则是学生能力的组成与发展。采用这种模式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包括哈佛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等等,其中,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生的审美能力、数理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等为核心,把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八类,即文化与信仰、道德推理、审美与理解、实证与数理、生命系统的科学、物质宇宙的科学、世界社会与世界美国,学生则必须从每类中选用一门课程,而且必须选一门涉及各个领域发展历史的课程。这种基于能力的课程设置模式,一方面是新时代知识整合发展趋势在美国大学教育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知识化趋势对人才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基于能力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是适应时展需要的现代化课程设置模式。

1.2核心课程的设置模式

通常意义的核心课程主要是指选用对学习者能够产生直接意义的教学内容,并给予学习者充分的时间对所选择的学习内容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而本文所讲的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指的是以综合多种学科基本知识为核心,以向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背景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课程设置。20世纪70年代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约有10%的大学通识教育采用的是核心课程设置模式[1]。之后受到哈佛大学采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置模式的影响,选用这种课程模式的大学呈上升态势,比如,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以及诸多文理学院等都实施了核心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其中,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是将学生的必修课划分成若干领域,然后在各领域下设多种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讲,核心课程突破了传统课程设置模式,更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其目的不是让学生精通某一学科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与知识视野。

1.3分类必修的课程模式

分类必修的课程模式主要是指对学生必须学习的学科,以及每个学科所必须学习的课程总数制订出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根据20世纪70年代的实际调查发现,美国共有80%以上的院校在使用分类必修型的通识教育模式,另外还有40%以上的高校教师明确表示钟爱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斯坦福大学所采用的分类必修型课程设置模式[2]。通识教育所采用的分类必修课程模式的根本指导思想即“宽广”,根本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也极为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教育思想与知识应用能力,即让学生对所学专业之外的重要学科知识有所了解与接触,将学生对各种事物的理解与认知建立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

2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特征

2.1重视课程设置的不断改革与创新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与实践积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育基础,构建起了清晰明确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授课方式十分灵活,不但与整个大学教育体系紧密融合在一起,而且发展成为了大学的基础知识与主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在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学分中占25%,部分院校甚至已达到5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始终都是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非常重视课程设置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坚持在实践中对通识教育课程持续完善[3]。而这其中又以哈佛大学最具代表意义,哈佛大学从设立通识教育伊始到现在,对该课程设置进行了多次改革与创新,甚至在21世纪初期专门成立了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小组与委员会,以便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专业化的研究与改革。

2.2强调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多元文化主要是指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化以及信息流通的发达化,文化更新与文化转型的速度日益加快,促使新兴文化不断涌现。美国属于一个典型的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在其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多元文化属于内容极其丰富的一个概念,且美国诸多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都是历经了多次融合与演变,非常注重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新时代多元文化的发展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采用了包容的思想与方法,提倡以多种文化与价值作为核心课程设置的基础[4]。促使学生在接受西方文明与西方价值观的基础上,逐渐树立对世界上多元文化的认知、理解与尊重。例如,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将《共和国》这部作品从《西方文明》课程中剔除的举动,引发了一场多元与经典之间的大论战,斯坦福大学强调多元文化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地位与影响,以及努力促进多种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极大促进了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与认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2.3注重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评价

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大学对各类课程的科学合理分配,其中包括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各自所占的比重,以及通识教育课程内在学科之间的划分;二是通识教育课程中具体学科的科学设置。美国研究型大学依据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与理论基础,确定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设置原则与课程的筛选标准,并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的系统体系。其中,美国研究型大学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内容的评价、对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评价、对通识教育课程成效的评价这三方面。这种系统化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的科学化、合理化以及高效化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科学设置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3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的主要困境

3.1市场困境

虽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费很高昂,但对于多数家长与学生而言,能够就读研究型大学依然是其最大的梦想,这是因为研究型大学学历是美国大学生谋取好职位、获得较高经济来源的稳定途径;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带着十分明确的未来发展目标来学校学习的,比如成为工程师、设计师、医生、律师以及教师等。虽然很多人在本科学习过程中会改变原来的想法,但几乎每个人心中的终极目标依然是锁定在特定的行业规划中。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与家长都对通识教育课程持有怀疑或者否定的态度[5]。这种极强的就业功利心,是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阻力与瓶颈问题。

3.2师资困境

在当前美国诸多研究型大学中,对于教师的聘任与晋升并不是以优秀的教学能力为主要标准,而是以教师的科研能力作为重要依据。这种聘用与晋升标准直接导致众多教师将大部分精力与时间转移到了科研方面,而不是教学方面。同时,对广大优秀教师而言,通识教育对于其晋升或者获取终身教职并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对通识教育极为不重视。既然优秀教师不愿担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则很多美国研究型大学惯常的做法就是让院系领导安排一些研究生或者资历浅的教师担任通识教育课程,这种现象直接造成了通识课程教育质量与教学成效的下降,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通识教育课程的积极性。综合来看,因为通识教育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尤其是“次等课程”的错误定位,加之多数教师热衷于科研,直接造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师资力量的薄弱[6];因此,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地位与影响力,聘任有声誉的大学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大力强化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对于提升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改进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3.3组织困境

目前,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形式非常不利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是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困境。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课程的地位取决于以校长为核心的大学决策组织中的话语权[7]。然而,对于大部分美国研究型大学来讲,都没有对通识教育事务设有专门职位,即便是有也通常是由学院院长或者学院教务长担任,但无论是学院院长还是教务长都只是处于学校的管理中层,并非是大学组织的中枢成员,因此缺乏应有的影响力。简而言之,即在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决策组织中,通识教育几乎没有任何代言人,缺乏话语权也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关系到学校的任何重大决策,尤其是在资源竞争和资金拨款时,没有专人负责的通识教育课程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甚至是无人提及的境地。

4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重要启示

虽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也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与进步,培育出了很多优秀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如果要取得更大的突破与成就,就必须正视当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比如市场因素与就业因素是同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的,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而言,其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适应市场要求与就业要求;而对于当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各种争论、学生兴趣不高、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美国研究型大学则完全可以凭借自身努力去改进。简而言之,美国研究型大学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统一学校、教师与学生等所有人员的思想,使其认同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在理念,意识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进而真正尊重与重视通识课程;其次要提高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选用高水平的教师担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最后则是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等途径,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通识教育课程的积极性。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毫无疑问也会遇到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问题;因此,针对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必然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与进步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4.1强化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针对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的发展困境,我国通识教育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师资力量的整合,最大程度激发通识教育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根据目前我国通识教育师资以专职为主、兼职过少的现象,未来可以科学采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合理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适当增加专职教师比例的目的在于丰富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及提升教学整体成效。其中,专职教师要以高校的名师为主,兼职教师则以各领域中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等为主,这样不但可以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知识的广博性,而且能够有效延伸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进而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加大通识教育的宣传力度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要想摆脱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出现的普遍不尊重通识教育课程的现象,就必须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宣传力度,争取让广大师生、家长以及社会成员等认识到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通识教育课程的积极主动性,增强担任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荣誉感与成就感。只有形成浓厚的尊重通识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够真正地促进通识教育的功能发挥,也才能够确保通识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4.3设立通识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

美国研究型大学因为缺乏中枢组织中的通识教育负责人,致使通识教育的发展缺乏应有的支持与引导。因此,我国要汲取经验与教训,在高校中设立专门的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的机构,这不但是提高通识教育地位与加强通识教育认识的必经之路,更是确保通识教育资源科学整合、有效决策、评估管理等顺利开展的基础与保障。

作者:宿金勇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义华.通识教育的困境及其因应:基于对近年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报告文本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3):114-117.

[2]江波,刘楚佳.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特点与启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53-56.

[3]杨学新.21世纪初期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课程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3):45-49.

[4]易金生.中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415-417.

[5]李曼丽.再论面向21世纪高等本科教育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1):81-87.

第4篇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大学生成功;大学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成功。而大学生要成功,大学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主体成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是否能够成功,大学生成功素质获取的主要途径乃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大学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关键影响因素。因为独立学院教育规律和模式与普通高校不同,所以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基于这种特点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对大学教师素质的要求也会相应呈现其独特性和复杂性。

一、大学教师素质的要求

大学教师除了具备普遍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外;鉴于其独特性,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人文素质

当下处于时代的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出现了很多不良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大众乃至对大学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抛开无节制的贪婪、商业上的巧取豪夺,制假贩假售假、腐败现象无时无处不在不说,作为任何社会堕落之最后防线的教育事业,其有的腐败程度、人文素质的低下也令人触目惊心。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较薄弱、不够勤奋,家境较好,因此就会导致自我认识和控制力差,同时个性突出,自我约束力不够。在社会这样激烈的影响下,就会对学生形成腐蚀作用,出现诸如: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导致学生主流价值观和自我实现意识的缺失。这种人文素质的缺失必然影响大学生自身的“精神成人”和阻碍大学生 “五大体系”的全面发展和最终成功。

从当下大学人文素质现状来看,大学教师的人文素质仍然是实施大学人文教育的关键。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人格、技能,甚至教师的礼仪和服饰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行为学中讲到榜样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穷的,所以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效率好的关键。

(二)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是国家教育大计的重要举措,是民族的希望。创新素质是成功素质的核心素质,创新教育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一个人没有创新思维是没有大的的成功的。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必然要求大学教师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

对大学教师而言,创新是一种敬业的表现。创新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批判和怀疑精神,敢于设想和想象,敢于实践。在复杂的否定之否定中,建立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在这过程中,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和时间的,对教师身心和意志的双重考验。当然,具备创新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中本能地会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种强烈的教学互动下,学生的智力会得到经常性的开发,有利于学生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三)实践能力

在教育目标上,独立学院注重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实践能力强是应用型人才的标志,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偏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独立学院更强调教学内容必须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适应专业目标岗位群的实际需求。保障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在教授方式上,强调产学研结合,不断挖掘教学空间,将课堂搬到现场,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前提是大学教师要有很强实践能力素质。在教学和科研上,大学教师要不断创新并将研究成果投入应用转化为生产力。

(四)身心素质

大部分的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并呈现阶梯型层次,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就要求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对大学教师身心素质的考验。只用健康的体魄,才能承受和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所谓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对教育事业的责任认定。健全的心理素质诸如:耐心、信心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要求,可能就需要耐心的讲解和多次重复的强调。

健全的身心素质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不断锻炼和提升大学教师身心素质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五)发现素质

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个性突出,潜质明显的特征;鉴于此,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就提出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同步推进。那么,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就要求必须具备发现素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要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质,使得学生内在的隐性素质升华为显性素质。二是教师同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失败因子,指出和督促学生能够消除失败因子,不断进步并最终走向成功。

往往不是学生缺乏意识或者创新思维,而是教师缺少发现。可见,大学教师的发现素质在学生的成功教育环节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成功的体现是培养成功人才,那么不断提升大学教师的发现素质乃是该教育理念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途径

(一)国家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

近年,国家不断关注和重视独立学院的发展,并赋予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国家应该颁布相应的政策诸如规范制度、经济政策等来加强大学教师素质工程的建设。大学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校发展的基石,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是学校长远发展的保证。

(二)大学教师素质的自我提升

1善于思考,加强交流。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思考,总结自身的不足,寻找素质缺陷不断改进和提升。同时,要加强与人交流,同事相互思想碰撞,产生新的观点,有利于共同素质提升。

2参加教学培训。参加各种教学培训诸如先进教育理念的陶冶,教学技能的培训,教学竞赛的参与等,都能够在不同方面改善和提升大学教师素质。

3努力实践。实践是最有效的教师素质提升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投身实践,不断创新并检验。理论联系实际,总结教学得失,在自我高素质要求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三、结语

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是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和探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也会不断地变化和完善,但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关键还是加强大学教师素质的提升。努力培养大学教师的高素质,进而培养大批的成功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对策

一、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词也被翻译为职业枯竭或工作耗竭,该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其表现可归纳为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其中情绪耗竭最突出。此外,职业倦怠在中国的教师群体还有一特有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感到知识以及方法的枯竭。所谓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在工作要求提高以及环境变迁的情况下,教师因无法应对而长期伴随压力体验而出现的情绪、生理和情感上的耗竭状态。教师作为需高度奉献和投入的职业,其工作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复杂脑力劳动,长期处于压力情境耗损过大进而导致职业倦怠。据调查有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这一状况在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尤为突出,近六万名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成为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从相关调查数据来看,即使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成绩突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并得到了学生肯定,但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教师缺乏职业满足感,而更有半数以上的教师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弃教大学英语,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试图努力通过深造考研的方式转Q学科。从这样的调查研究结果,就不难理解大学英语教师每年百分之四五的流失和百分之三十几的缺编比率。

二、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教学工作负荷过重

近年来我国高校持续扩招,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负荷快速增加。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不同于专业英语,其开设覆盖了高校的所有专业,班级人数根本无法小班教学,通常多达五六十人以上,更有甚者为上百人的大班教学,这样的教学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以本人所在的学校为例,教师们的周课时少则十六节,多则三十几节,教学效果往往难尽人意。除了课堂教学任务之外,教师还相应的疲于完成课前备课和课后作业批改的繁重任务。根据相关研究,工作量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尤其关乎情绪衰竭。长期高负荷运转势必导致教师身心皆疲,职业倦怠由此而生,其中教龄较长者更为突出。

(二)自身发展压力过大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优劣往往学生过级率为标杆,教师工作始终围绕四、六级英语考试的指挥棒转,从而沦为考试培训的机器。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提升,而且高校提供给公共英语教师的进修提升机会很少,其业务水平也无法得以相应提高。许多教师深感专业危机和生存危机却无法找到适合的解决之道。事实上,国内高校的英语博士点很少、入学竞争激烈;而公派出国进修的名额更是僧多米少,能分配到英语公共基础课的教师的机会相当有限。久而久之,教师学历提高和知识更新等需求始终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师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以及其他现代教育教学技能学习任务。总之,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提升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以及现代教技能力才能适应人才知识多元化的要求,这必然会造成驾驶身心疲惫不堪、职业倦怠难以避免。

(三)职业成就感过低

从学科地位来看大学英语并非专业课,这门课程长期存在学科归属问题,因而不是被学术边缘化,就是被其他学科看低。由于缺乏学科依托,相关教学论文并不易发表,往往被歧视为学术性不强。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对大学英语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师地位亟待提高,待遇亦有待改善。高校对教师工作评估往往基于学生评教、科研成果, 其结果难保公正全面,其中的负面反馈会对教师造成打击甚至伤害。总而言之,学科地位以及教师地位偏低,加之社会评价不高等因素都加深了大学英语教师个人成就感较低。

三、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大学英语教师普通存在职业倦怠,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范畴,其解决为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因而需要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着手应对。

(一)从社会层面

目前,社会需要对大学英语教师营造一个宽松且人性化的人文环境,对教师的角色合理期待,勿要过高预期而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改善社会大环境,建立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积极制定各项政策法规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倡导社会支持配合教师工作,对他们给予人文关怀,改善教师经济待遇、重新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此外还应该创设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从而使得教师更加热爱追求教学事业,对自身的职业产生高度自信心和自尊感。

(二)从学校层面

学校应该为大学英语教师生存发展营造出和谐氛围,相关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从“以人为本”出发,给予教师群体充分的人文关怀,为他们排忧解难。学校还应该对大学英语学科给予更多重视,引进更多优秀教师减负,适当的政策倾斜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深造机会,使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了解学术前沿,还可以组织专家讲座、经验交流以及教研活动等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此外学校还应该设立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系统,从而客观公正衡量教师的工作业绩, 有效的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政策制度上减少产生职业倦怠的可能性。

(三)从个人层面

大学英语教师要从根本上消除职业倦怠就必须从自身做起。首先,在思想上要坚定应有的职业信念和理想,对自身职业持有肯定的价值认定,从而具备良好的心态基础。教师还需要正视职业倦怠,主动应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和困难,端正心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强化自身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强化, 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克服畏难情绪,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有的放矢地克服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 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调查[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12).

[2] 江玉. 浅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07(8).

[3] 姜苓. 普通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成因及应对策略[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12).

第6篇

关键词:诗歌解读;素读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164-01

“时间的长河终于流到了清朝末年,这期间走来一个人,他叫黄遵宪,他又给我们带来了一组叫作《今别离》的诗,我们今天就来看这个离我们相对比较近的古人他又是怎么抒写离愁的……”一段简单而富有诗意的开场白很快把我带入了久违的高中语文课堂。刘君朝老师执教的《今别离(其一)》这堂课曾获得重庆市2014年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第一名,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刘老师的课是简单的,他并没有用复杂繁琐的教学手段缭绕耳目,PPT总共6页,仅用了4页PPT呈现整堂课的内容;二是刘老师的课是实在的,《今别离(其一)》教给学生“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迁移到赏析《今别离(其二)》,是对叶圣陶先生“从教到不教”这句名言的最好注脚;三是刘老师的课是本色的,以“读”贯穿整个课堂。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但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朗读的现象,一堂语文课如果只是一味地“只讲不读”,或是过度强调“讨论探究”,都是语文课堂的畸型儿。在本堂课齐读3次,自由读2次,默读1次,个别读8次以上,“读懂-读深-读透”,读到词句的深层,读进作者的心底。

因于以上三点,我把刘老师的课谓之语文“素读”教学。[与小学语文老师倡导的熟读成诵不解其意的“诵读”有本质区别。]此之谓“素读”,指的是朴素本色的语文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教师采用最为传统的对话问答方式,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深入文本把握作者内在的思想。刘老师“素读”教学是极为高效的,师生互动极其到位,在老师不断追问的过程中,文本解读层层深入,师生都以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共同探究、解决疑难,深入把握诗歌意旨,既丰富了师生的阅读体验,又丰厚学生的知识内涵。

为什么刘老师能够在“素读”中实现高效,我认为主要是有以下三大亮点作支撑:

一、解读文本是基础,大胆创新求突破

1、精心备课,充分解读文本。《今别离》(其一)是人教版语文高中二年级第一单元选修课文,网上参考资料不多,刘老师对文本进行了认真解读,充分挖掘书下注释的信息,对这一课有极其准确的定位,他抓住了第一单元的单元说明:领悟欣赏诗歌的一些规律,把握欣赏诗歌的一些方法,对于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也有重大的作用,而这是语文课应该而且可以完成的任务。刘老师切合实际地定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探究《今别离(其一)》意旨,了解黄遵宪对诗歌发展的有益探索;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解读方法探索诗歌意旨。

2、寻找解读切入口。单元说明中还提到“欣赏这个单元的诗歌可以从多种角度入手,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刘老师经过认真思索,终于找到了“以课文第一个注释为突破口来解读诗歌意旨。”结合注释解读文本不足为奇,但执教者却另辟蹊径,把学习第一个注释挖掘注释提供的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这不能不说是解读诗歌的一个创新,正是这一大胆的举措,为学生迅速入题奠定了基础。要教会学生有灵敏的嗅觉,学会抓住极为重要的信息,抓住了还不够,还要学会通过逐句解读以注释来理解诗歌,以诗歌印证注释,最终达到读懂的目的。

二、教学环节循规律,能力提升重迁移

高中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质的变化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正处于一个飞跃的阶段,阅读能力极强,思辩能力极强。 本课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以意逆志,读懂意旨”[ 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第二个环节:“知人论世,读深意旨”[ 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身世,你认为在本诗中他有歌咏轮船火车的目的吗?他表现了近现代人在别离观上的什么新认识?];第三个环节:“学以致用,读透意旨”[ 阅读《今别离(其二)》,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和作者的身世思考]。“读懂”-“读深”-“读透”,三个教学步骤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懂得多少理论,而是让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北大中文系教授曾说过一句话:“阅读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习得。”本堂课上先教给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欣赏诗歌的方法,再“学以致用”放孩子们下水,运用所学方法迁移到欣赏《今别离(其二)》,完全符合学生获取知识的生成规律,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赏析诗歌的方法。从理解到习得的这个过程,体现了十分有效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思维中学会思维。

三、课堂驾驭显能力,追问反馈效及时

1、师生互动,积极高效。刘老师个子很高,为便于与学生交流一直保持教态微倾,上课就打消学生回答问题的顾虑,且面带微笑,语言精炼,不重复累赘、拖泥带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注释8时,第一问“这首诗出自何处?”第二问“是什么体裁的诗歌?”第三问“抒发了什么感情?”极其简洁,学生容易作答,自然就没有畏惧感,为后面的学生大胆作答产生了积极效应。

第7篇

论文摘要:与传统的教学法注重语言知识体系学习的观点不同,交际教学法的教学观认为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掌握一种“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这门公共课课程中,为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课堂教学应从传统教学ST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的课堂角色也就发生了变化,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提示者、参与者和评估者。

1、引言

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课程内涵极其广泛,涵盖了词汇、语法及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内容,它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而交际教学法则是七十年代以来语言教学观发生的革命性变化的具体体现。它的基本原则是强调外语学习的目的,并培养学生运用外域进行交际的能力。在高校英语课堂中。传统的教师角色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并不注重语言的应用。因此,英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探求。及时转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

2、教师的课堂角色

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就是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既扮演教师角色、又扮演与课堂教学相关的专业角色,是课堂教学中的社会角色。在交际学中,构成交际本领的,有三个方面:知识、技巧、能力。基于这种语言交际哲学,我们认为,任何一种英语教学法,如果只管教,是远远达不到英语教学的目的的。而交际教学法正是为了探索一种能使学生把交际本领的三个方面都掌握的英语教学法。根据交际教学法的原则,学生学得不仅是知识、技巧,而是交际当中的本领。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提示者,评价者,甚至是聆听者。

2.1 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

教师是课堂上的导演,也是课堂上的配角,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这个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转换传统的教师课堂角色。教师应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如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习惯先讲单词,然后过渡到课文的训:解。这种讲课方式就局限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局限。每个步骤都是听老师的示下,很被动,也很没有效率。因此,英语教师在讲授大学英语的过程中,应适当改变讲课方式,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多设计一些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探究的环节。比方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先预习本单元的单词,然后再课堂上让一些学生来讲解重点单词的用法和一些固定搭配。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消除了学生的依赖心理,从而达到更好的辅助学生学习的效果。

2.2 课堂的提示者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做简要的点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有效竞争,生成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存内的有效信息资源。但教师如果对学生原始的生成资源不给予及时引导点化,那么,课堂生成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误导。

我们在讲授某一模块的语言知识的时候,传统的做法是教师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挑出,然后逐一地教授给学生。这种教授方式,局限了学生的灵性,没有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实,我们可以把语言知识的整理大胆地交给学生来做。当然,为避免学生的茫然和知识整理的无序,教师可适时点拨,合理规范。

2.3 课堂的参与者

对于语言教学而言,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得与语言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循环学习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引导者者和适时的参与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通过引导和指导让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重新发现新的问题。当然通过多次锻炼,学生还可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解释解决问题的思路、选择自己的方式、并主动承担学习责任。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内在能量得以释放。

还是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任务。按要求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以的时论的形式阅读课文,一边阅读、一边讨论。讨论结束后,归纳总结本篇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手法等。在分组讨论中,老师还可以让每小组找若干组员,分别负责归纳知识点,总结课文内容,恰当阐释文章主题等。在此期间,教师应不断观察各组活动进展情况,同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之后在结果展示中,教师适当点评,还可以把讨论的主题进行交换。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真正得以体现。

2.4 课堂的评价者

在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有些教师在平时课堂上却很少注意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对所谓的好学生进行表演,而对所谓的查收进行严厉的批评。实际上,我们应该多关注不同的学生群体。所谓的好生和差生并不是绝对的。当遇到某一问题的时候,能够因材施教。把每个学生的特点发挥出来。让他们各司其职。鼓励每个学生自信的表达,掌握语言的同时也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发挥了教师评价的积极作用。

此外,交际教学法也要求我们。对于语言的应用应该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评价也不例外。在大部分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评价往往停留在知识层面。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注重一些知识层面的评价。更应该注重对语言的应用。

3、结语

综上所述,交际法旨在培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外语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以日常使用的语言为主。在交际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成败,也是课堂教学主要影响因素。因为在交际情景下,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底蕴,表达方式等都会影响他们对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语言功能的发挥。所以,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教学过程的组织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的课堂角色就是作为给学生学习语言的帮助者,提示者,参与者和评估者。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8篇

近期,不断有报道揭示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求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考试作弊、作业抄袭、动手能力低下、公民素养缺失等。与此同时,国内高校的教师也在抱怨本科毕业设计难带,招收的硕士甚至博士素质达不到预期,难出成果。

大学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大学教育可以培养哪些素质?普通课程的教学过程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素质?这是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 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

1.1 大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广义地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人应具备的在这个世界正常生存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包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养成。

不同的教育阶段,教育的目的体现为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大学阶段,教育的本质是使每个学生能够成为更完善的“人”,但重点在生存能力的培养,具体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锻炼,即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描述的内容。

如果用一棵树来表示“人”在各个受教育阶段习得的知识及其关系,那么,大学阶段的专业知识应该在树的主要枝干处,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对应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则相当于小的树枝和树叶,见图1。

1.2 大学阶段的素质培养

大学阶段的培养手段,主要是课程教学,分为通识课程学习和专业课程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和辨别价值的能力,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1]。

大学阶段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学科有一个初步了解,建立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具备可用于求解相关领域问题的基本专业技能,注重职业能力的训练。这些素质将为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活动、工作阶段的技术任务奠定基础。

ACM和IEEE的《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规范2013》明确指出:?算机科学本科生教育应该使学生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全面准备;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大学阶段通识课程的学习经历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综合作用达到的。这种培养,不是由某一门或某几门必修课的修习完成的,而是所有课程的教学活动长期综合作用实现的,即每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方面都是责任重大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2]。

换句话说,每门课程都可以精心设计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沃土”。但是,这有赖于每位教师对教育目的的正确认识,也有赖于每位教师对课程教学的责任和意义的认识以及每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付出。

CS2013有这样的内容阐述:事实上,学生的软能力(soft skills,如团队合作精神、口头及书面表达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及个人素质(如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合议共治能力、忍耐力、职业道德、机会的辨识力、社会责任感、对多元化的理解等)在未来工作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部分软能力和个人素质(比如忍耐力、时间管理能力、职业道德、对多元化的理解等)将通过大学的学习生活获得,其他部分则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教学活动来培养[2]。

大学阶段培养方案的落实、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这也是每位任课教师的责任和工作意义所在。

2 通过课程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1 以领域问题求解引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知识的讲授一定是围绕着专业原理的。如何让原理知识深刻影响学生问题求解的思维,并被学生实质性地掌握,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3]中提出:“在大学教育中,综合运用精神应占主导地位。”他认为:“在中学里,学生通过艰苦的努力,从特殊具体的事实到初步了解一般的概念;而在大学,他们应该从一般概念开始,进而研究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于具体的场合。一种设计得很好的大学课程是对普遍规律进行的广泛研究。我的意思是,应该对具体的事实进行研究,让它们说明一般的概念。”他还认为:“必须不断发现方法的通用性,并将这种通用性与某一特定应用的特殊性进行对照。”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笔者重新设计了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将理论课堂的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知识应用到课程实践中的领域问题求解。

理论课堂教学仍然围绕着编译程序的理论依据、程序实现原理、具体实现算法的分析与讨论,注重以动画形式和生活实例来减轻抽象内容带来的陌生感。

在课程实践部分,除了编译技术的实现,还启发学生探索编译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各种应用领域问题求解中的实际应用。比如,课程介绍的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原理、技术和方法,完全可以用于实现试卷分解及题库的生成,此时,待分析的不是程序,而是一份满足要求的试卷,待生成的不是程序对应的目标代码,而是容纳各种试题及其答案的试题库。依随课堂教学内容的进度,可以对应地引导学生思考领域问题求解的步骤,然后落实到具体应用问题求解过程。表1为把编译方法应用到实现题库生成系统的学习过程。

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学生寻找各种领域问题作为课程实践求解的对象,例如,网络传输协议解析、简言作诗机、文档编辑器、测试自动化、文档排版、作业自动批改评分、汉语自然语言处理、恶意脚本查杀、音乐简谱处理、逻辑门电路绘制、汉语英语翻译、自动阅卷系统、XML文档解析、中文识别、邮件地址识别、模式识别、游戏脚本处理、MIPS指令解析、JSON解析、身份证号码的识别与利用等。

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自主选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寻找这些“领域问题求解”与“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的共性,指导学生用文法表示领域问题对象的特点,再选用编译技术实现该问题的求解,并将这个过程撰写成研究性课程论文。通过课程实践,学生完整地做出了一个“应用领域问题编译器”,学会了将具体问题抽象成具有共性的“类问题”,实践了编译技术的实现,达到了将理论知识学习与领域问题求解相结合的目的。

课程实践中,教师给定实践要求,比如要做哪些任务、要达到什么标准、如何验收、成绩如何评定等,具体解决的应用领域问题,由学生自己确定。当学生考虑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哪一种编译方法予以解决时,就不得不思考、分析、比较和选择,虽然该过程中会和教师交流想法,但主要部分还是自己完成。对于习惯于由教师安排一切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锻炼主动探究精神的好机会。

课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不同应用领域的问题求解,让学生看到实际问题如何抽象成“类问题”,如何用课程讲授的“类问题求解方法”解决应用领域的“类问题”,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到形式文法和语言只是具体问题的抽象反映,有助于其深入理解计算机学科问题求解的抽象描述、处理的实质和理解“类”计算;而且,分析、设计领域对象文法,选择编译方法予以实现的过程,还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分析具体问题,如何确定问题的求解步骤,如何选择已学知识应用于求解具体问题,这些实践内容充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求解问题的能力。

2.2 以研究性论文培养基本学术素养

在引导学生将课程知识用于求解应用领域实际问题时,还要求学生将问题求解的实践过程写成研究性论文。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学术规范意识,课程了研究性论文模版,其中完全按学术论文的要求设定各个部分,同时将《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书写印制规范》作为文字格式、图表、参考文献引用与标注等方面的评分依据。

撰写论文过程中,学生需要查找与阅读文献,学习和参照科技论文规范,还必须根据成绩评定标准遵守基本学术规范,比如引用他人成果必须标注参考文献等。这个过程,让学生建立了基本学术规范意识,为后续毕业设计的论文撰写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了论文写作基础。

3 以“探究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知识的获取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现实中人们的经验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但许多高考体制训练出来的学生已逐渐失去主动思考的意识,习惯于一切听教师的讲解和安排。

只有具有主动思考习惯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才有创新的可能。为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编译原理课程采取了“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期冀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上做一些努力。为此,教学思路应从如何把知识点讲解得生动、易理解,转变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这一思路,每个主要知识点的教学模式为:讲授知识点前,教师先提出若干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师生讨论学生提出方案的优缺点;最后,教师分析教材上的方法。例如,在讲授“推导”概念时,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用什么样的数据结构表示符号串;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数据结构方案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推导”过程中符号串变化的特点,由此分析不同数据结构表示符号串的优缺点;经过这一过程,学生自然得到最合适的数据结构应该是“栈”,而且看到了数据结构课程所学知识如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比较得到了最后的结论,和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采用“栈”来实现“推导”相比,虽然最终都得到同样的结论,但这个思维过程是宝贵的,学生通过分析性的思考得出结论,既感受到了自己得出结论的成就感,也培养了思考能力。

虽然在课程教学最开始的两、三周,很多学生不适应这样的思考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学生逐渐习惯了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养成了学习中先自己主动思考的习惯,在分析过程中,也学会了如何评价、比较不同的方案,有助于批判思维的形成。

4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为落实能力培养,课程安排了少部分内容作为自主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学、自己讲。

程序设计语言中有一类是“嵌套结构语言”,由于“嵌套”特性的存在,使编译程序的实现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在培养方案中,学生学的是C语言,而C语言没有嵌套结构,不了解“嵌套结构语言”的特点,不利于相应编译技术的教学,但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并无难度。课程将“嵌套结构语言的特点”安排成自主学习,重点是和编译技术相关的“子程序调用规则”“名字的作用域”等内容。要求学生学习之后,??成小论文,并制作PPT,从中选择优秀者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解这些内容。

虽然只有个别学生最后作报告,但是每位学生都参与了这个环节的所有准备工作,锻炼了文献查找与阅读能力、PPT制作能力、报告准备能力,这些都是毕业设计以及后续学习必不可少的基本学术素养。

5 结 语

大学生这个年龄,虽然在很多问题上是有主见的,但确实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未来适应学习、工作、社会生活需要哪些素质和能力也不一定有清晰的认识。这就需要家庭、教师、社会在其成长过程中予以适当的引导,这也是为什么学习是需要采取一定“强制”措施的原因。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忘光以后剩下的东西。对学生来说,接受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能力和培养素质。大学阶段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就是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直接承担者。

围绕着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主题,编译原理课程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探索。通过引导学生将课程知识应用于领域问题求解以及课程的“探究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问题的求解能力、评价不同方案的能力;通过研究性小论文的撰写,培养了学生文献查找与阅读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基本学术规范以及科技论文撰写方法;而自主学习过程,对学生文献查找与阅读、PPT制作、口头表达、报告准备方法等都有一定的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