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16 07:57: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第1篇

这段小插曲引发了笔者对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儿童思维品质以提高教学效益的思考。中国古典诗文语言凝练、意境深邃、内涵丰富,表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然而小学生由于知识储备有限,阅历经验不足,加之古代诗文与儿童的口语表达相去甚远,古诗背后宏大的历史背景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等原因,要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走进诗文,有所思考与感悟,与诗人产生共鸣,实属不易。在当下课堂模型建构的过程当中,笔者非常赞同采用矛盾质疑和还原背景这两个模型要素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矛盾质疑就是在教学的关键处通过引入矛盾冲突,把学生置于便于质疑、深入思考和换位辨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去审视、去评判、去质疑,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还原背景则是“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有意识的引入生活故事、背景故事、知识发明人的故事,还原当时发明的背景、情景”。(程红兵:《课堂模型之明德设计》)

下面,笔者就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阐述矛盾质疑与还原背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写诗人赴京,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由此产生了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通篇立意含蓄悠远。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照注释和工具书能很快理解全诗的大意:从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水(一条长江)的距离,距离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学生读到“照我还”时能体会到该诗似乎是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但是学生对诗中三个地名即“京口”“瓜洲”“钟山”的具体方位是模糊的,对诗人所指的钟山和哪个地方只隔着数重山也是不清楚的。还有,诗人此时身向何处,“照我还”是要回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也是不得而知。此时,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了教师面前:就字面解释,学生获得的思乡之情只限于对“照我还”这三个字最浅层次的信息提取,如果学生对上述问题都是不清不楚的,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该诗的内容和情感,提升古诗学习的品味呢?笔者在分析了学生与学这首古诗之间的难点之后,基于学生学习的真实需求,采取了矛盾质疑和还原背景来拓宽儿童思维的空间,推进教学。

在学生能读通全诗略知大意后,笔者首先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将学生的目光引向对诗中多个地名的关注,要学生讨论后填写下面题目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题目如下:

诗人要到( A )去,途经( B )时泊船留宿一夜,他遥看(京口)距离( C )只隔着一条长江,( D )与(钟山)也只隔着几重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E )?

学生小组讨论后,形成以下意见:

1. 对于A处诗人要去哪里,诗中没有言明,大家都不得而知;

2. 认定B 处应该是瓜洲,因为诗题叫《泊船瓜洲》,就是指诗人将船停泊在瓜洲;

3. 认定C 处也是瓜洲,因为首句告诉我们“京口瓜洲一水间”。

4. 对于D处是何处,学生则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是京口,有人认为是瓜洲,但都是主观臆断,说不出理由。

5. 对于E处,诗中所指的想回来之处是哪里,大家也不得而知。

在此学生心愤而求通、口悱而不能言时,笔者引入还原背景要素,用PPT出示了一张标注长江中下游主要城市的地图(如图所示)供学生阅读,再来作出推断。这时,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注释探究后发现:京口即今镇江,瓜洲在今扬州南面,京口和瓜洲一江之隔,钟山就是今南京的紫金山,南京和镇江都在长江的南岸,因此,题目中的D处只能是京口。诗人的行进路线应该是从南京(钟山)出发,到达京口(镇江),再乘船渡过长江到对岸的瓜洲渡口停泊过夜,第二天再^续从陆路前行。诗人从瓜洲往南回看自己的行进路线,心声感慨,才会写下这首诗来,而诗人想“还”的地方E处应该就是钟山了。

那么,诗人要去哪里呢?他为什么要去呢?他为何才启程就想着要还呢?为了让学生读懂诗心,笔者再次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整合信息依旧不能解惑时,又及时插入补充资料,对王安石的生平及《泊船瓜洲》的成诗背景加以还原,以再次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突破情感认知冲突:“王安石(1021―1086),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南京居住,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王安石万般无奈,三年后,辞职回到了南京的家中,从此寄情于山水。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1075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钟山出发,上汴京(今河南开封)赴任。据说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如此,学生终于明白了:诗人要去的地方A是汴京,他是前往,且不得不去,这回去是祸福难料,前途未卜,因为只要他坚持变法,就会受到保守势力的打击、排斥,因此他才会忧心忡忡,感时伤景,还在途中就想着何时能回来。

此时,笔者又暴露出另外两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思考,把学生的思维继续引向深入:

师:古代交通多有不便,钟山和瓜洲已隔着山山水水,正所谓重重叠叠山、曲曲折折路,路途本是遥远,为何诗人还在诗中说是“一水”“只隔”呢?

(学生讨论后,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生:因为诗人一心想着返乡,所以虽说路途遥远,但他归心似箭,所以再远也不觉得远了。

生:诗人的第二故乡是钟山,钟山让他感到亲切,他想回到家乡,心里的距离自然近,实际的距离远。

师:体会得真好!再请问诗人想回家乡为什么会提到明月?明月与思乡之间有联系吗?

(学生沉默静思)

师(继续点拨):为了表情达意,诗人常将看不见的情感与看得见的事物相联系。例如明月就常被用来表达特殊的情意。你们能举出古诗词中描写明月的诗句吗?

(学生一下子活泛起来,思维的闸门再次被打开)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也是思乡之情。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生: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

师(点拨):月圆代表团圆。我国古代文人对月亮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常常在诗句中用月亮来寄托对家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这就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外国人不会有 “月是故乡明”的感受,他们认为月亮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明。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2篇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同属哲理古诗,编者根据诗意及含义上的联系,将其编排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其中一首古诗理解另一首。我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带领学生展开了探寻比较。

一、对比,把握哲理诗意

哲理诗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并不鲜见,但让学生正确解读哲理诗,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尤其是《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这类和读书有关的古诗,学生在把握上存在着理解难度。为此,我先展开对比,让学生将两首诗做一个整体比较。

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首先从诗人来说,《冬夜读书示子聿》的作者是陆游,《观书有感》的作者是朱熹,同为宋代著名诗人。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将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进行比对。陆游为宋代爱国诗人,其诗作大多书写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南宋无能者的痛斥。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一生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

这两首诗的内容有何异同?《冬夜读书示子聿》从题眼可知,这是一首写读书的古诗,是陆游和儿子谈读书的诗,而《观书有感》是朱熹对读书的一些感悟,讲的是自己瞬间的体验。

在说理上,这两首诗又有何异同?从共同点上来说,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冬夜读书示子聿》从教导儿子的角度,讲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观书有感》则从自己的瞬间领悟入手,体验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思。

这两首诗的哲理含义有何不同?陆游通过实例告诉儿子,读书是知行合一的,既能读到真知又要实践真知,否则便是空纸一文,毫无用途。《观书有感》中,朱熹感悟到读书能够使人明智,可以使内心的湖面清澈如镜,让一个人保持聪明和睿智。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梳理了两首古诗的异同,从整体上把握了哲理诗的含义,从内容上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拓展,丰富哲理诗韵

古诗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会默写,背诵古诗,而是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受到诗韵的熏陶,思维得到发展,将哲理渗透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要想做到这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就要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

“这两首古诗中,你理解最深的有哪句话?”学生从《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找到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这是陆游举出例子以告诫儿子。我从古诗的第一句抓起:“‘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通过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有学生想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也有学生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么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哪个字眼能够表明读书的真髓?学生从“纸上”和“躬行”找到这首古诗的关键所在,纸上代表的是理论,而不是实践,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收获真知,否则便是肤浅的说辞,对积累知识毫无益处。

在《观书有感》中,何谓活水?从诗的字面意思来解释,那是半亩方塘的源头,是清澈的源流所在。在古诗中,大学问家朱熹难道仅仅只是在谈论方塘的清澈,追问方塘的源头吗?并非如此,作者如此追问,是以方塘的清澈象征人的睿智,以此阐释读书之于活水的关系:正因为不断地读书,才能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获得滋养,更明智。

三、存疑,延伸哲理诗韵

古诗是语文阅读教学园地里的花朵,每一朵都有着异常丰厚的积淀,学生一旦走进诗境,领悟到其中的意蕴,必能拓展思维。为此,我引导学生从唐诗谈起,进行研究比对,看看《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这两首古诗有何特征,与此种诗歌类似的还有哪些古诗。学生认为,这两首诗的哲理意蕴非常丰富,之前学过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有着丰厚的哲理意蕴,与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还有《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那么,还有哪些诗能给人这样的感悟呢?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继续探索,我让学生在课外多找相关的古诗,进行自主探究,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己体会。

哲理诗的丰富内涵,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认为可以将哲理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如谈到读书要理论联系实际,就要用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谈到要积累丰富的知识,荡涤自己的心灵,就要用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因为疑问,学生有了探究的热情和兴趣,获得了语文探究的能力,打开了走进语文殿堂的大门。

第3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目标;原则;科学描述

众所周知,三维教学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具体、恰当。所谓全面,即要关注到三个维度。所谓具体,即指在本节课中能够具体实现的内容。所谓恰当,即指要求的程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过高过低都是不科学的。是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的。

在目前的古诗教学目标中,存在着重视“知识与技能”,忽略“过程与方法”,淡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现象。往往只讲诗句表面意思,轻视诵读,略谈诗的创作背景,不谈意象意境,不欣赏诗词之美。

一、在古诗教学中,制订教学目标的原则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在制订教学目标时,首先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目的是让学生读得得法,读得正确。对于不同的诗,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诗的基调,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情感去诵读,引导学生分清轻重缓急,掌握顿挫,读出节奏。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古诗教学,必须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古诗的精髓在于它的优美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这恰恰又需要人们在诵读之时去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要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从整体上感受语言的优美、感悟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所谓把握大意,就是让学生大体上明白诗写了什么内容就行。

(四)情感教育与情景感悟相结合的原则。文道统一,这是语言教育历来坚持的一条原则。培养良好的品德,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古诗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及古诗特征,应着重加强小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教育,培养他们基本的价值观,引导他们不断吸引优秀的文化,树立爱国,爱家的情怀。

二、结合具体课例,说明如何制订教学目标

老师们在古诗教学原则基础上,制定三维目标,就容易许多了。以《题西林壁》这首诗以例,先看一下原来的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过程与方法: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描述“教学目标”时都会分三个维度来写。这说明教师遵循了基本原则,希望尽可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教师往往对知识与技能目标描述得最具体,而对让学生达到的目标――“经过……过程,体验到……理解……运用……掌握……”是不能较好描述的。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难道不是能力方面的目标吗?

那如何修改呢?

(一)老师们对“科学描述三维目标”的要点要明确:

1.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方式。

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描述时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操作、可测量。

二是描述时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2.描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行为主体――体现了谁?(学习者)

行为动作――做什么?(可观察到的学习行为)

行为条件――在什么条件下?(支持学习的环境)

表现程度――做到什么程度?(行为的标准)

3.教学目标的描述,也有专业的术语(如图)

所以,可以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调整为:

上面教学目标的表述,与前面教学目标表述相比较,主要目标虽然大致一样,但实现的途径却大相径庭,前者是要求学生达到的结果,而后者则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是学生自己在参与体验中获得知识的过程,提高能力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达到“感受美景,感悟哲理”的途径和方法是“利用多媒体资料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这一情感态度目标,是借助“阅读体验感悟”来达到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三维目标的表述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意图,而是将三维目标有机的渗透融合。

综上所述,在设计过程时,教师要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设计是不是遵循了古诗词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二,设计的环节够不够细、够不够科学,有没有梯度。

第三,对于需要经历长期过程的内容,如程序设计,由于无法放在一个大的任务下,教师还要考虑怎样设计一个层次递进的过程。

第4篇

[关键词] 数学课堂 鲜活 生命力

我们现实中的数学课堂,旧的课堂模式在相当范围内仍大行其道,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想像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更无新鲜活力可言。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美好的课堂就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是生动鲜活的课堂。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几点关于情境教学赋予数学课鲜活的生命力的认识与体会。

一、数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构建一个好的教学平台——情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创设贴近学生、贴近教材、贴近生活的有效情境,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必不可少。笔者认为,数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情境创设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新课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已学习的知识基础上的重新构建的过程。数学情境的创设就成为连接学生已有经验和新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纽带,在确定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教学过程中也就必然需要一种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有效的情境,可见创设情境是必需的。

2、情境的创设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数学情境的创设体现了对数学信息的提炼,情境本身就带有本章节知识点,章节与章节之间知识点的关联,也代表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情境产生的复杂性在于教师对情境本身的理解和学生对情境意义的认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共同探索、共同发现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再创造”,通过这种多源地交流达到对教学内容的良好沟通,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思想的碰撞得到了共同的发展和提高。

3、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考空间。

一个良好的情境的提出,对于学生来说就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磁场之中,这种“场效应”能够使学生将许多富有创意的想法不断提出,在这种效应的激发下,交流活动不断增加,数学思想和方法时常得以显现。此时教师的地位已经弱化,学生作为主导,教师进行引导,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真正出现。

二、数学情境创设的常用方法

1、创设故事情境。

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需要进行处理,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创设故事情境主要是要展示教师描绘故事情境的能力,如何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调动学生视听觉,使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感官理解和知识构建,尽快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状态。教师创设故事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为基础的,并且要体现故事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合理迁移。

2、创造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置障碍,让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将其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教师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是激情引趣,即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3、创设协作情境。

学生通过竞争、协作等方式进行学习,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一般情况下,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创设协作学习情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对搜集信息的整合;对学习任务和目标的确定;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教师总结与评价。

4、创设模拟实验情境。

实验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之一。恰当的实验可以使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以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从而建构起当前所学知识的体系。但实验的条件在课堂上并不一定能都得到满足,而创设模拟实验情境可以取代。如上七年级《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带骰子等物品,课上进行实验,记录数据;然后通过学生手头的计算器来模拟产生随机数,让学生比较真实实验与模拟实验的结果,从而对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三、数学情境创设的素材来源

1、从数学故事中引出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起源,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相似三角形识别一课,可以引用这样一个故事: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旅行到埃及,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一位神殿的司祭长陪同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勒斯问司祭长:“你知道金字塔有多高吗?”司祭长告诉他:“不知道。”泰勒斯说:“我可以马上测出金字塔的高度。”说完,泰勒斯随即从白长袍下取出一条结绳,在他的助手帮助下,测得塔高是131米。此时提问:“谁能说出泰勒斯是如何测出塔高的?”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本节课的相关知识。可见,用数学故事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强烈关注,使他们带着求知欲、好奇心主动地学习。

2、从日常生活中浓缩情境。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现象入手,抽象浓缩出可供选择的情境,让学生易于接受所学的新知识,从而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上同类项一课之前我在电脑上面准备了下面许多图片:洗衣机、苹果、书柜、沙发、电视机、香蕉、空调、西瓜、躺椅、电冰箱、床、草莓等,看似毫不相关,但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进行分类,学生毫不费力的将以上物品按家电类、水果类、家具类一一归类。借此,在表扬学生聪明才智的同时,适时地提出了同类项的概念,学生接受明显比较容易。可见,生活场景的穿插和引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

3、从时代变化中提取情境。

我们每天都会通过收看电视、读书读杂志、上网来获取有用的知识,从各种纷繁的新闻中我们知道了每天发生的事件甚至整个世界的变化;于是,我们可以通过提取其中获得的相关素材来创设数学情境。如前不久,央行多次提高了存储利率,借此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计算利率变化前后的获利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更多有关存款、储蓄、利息利润等问题的数学模型来;再如,报纸上一再登出某某买彩票中500万的信息,在学习机会大小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致地估算中奖大小的几率,随后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许多不同的事件,让学生对不同事件的可能性大小进行逐一排列,这样学生就能够解决这样一类看似很容易出错的问题了。

4、从其他学科中借用情境。

新教材越来越强调各门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联系,数学与物理化学之间本身具有很多的契合点;而对于像语文、美术、音乐也可以进行情境借用,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我曾经做过这样一次尝试:在一次画三视图的公开课上,我采用了对庐山的同一山峰不同角度拍摄风景图片配合音乐,并引用了苏轼的《题西林壁》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了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的不同效果,各学科的同时渗透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的数学情境,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教师风采,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必不可少的关键作用。教师通过有效的数学情境创设,不仅展现了数学世界的丰富多彩,更赋予数学课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