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3-14 06:23: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教学质量;重要意义;有效策略

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更是对小学生文化教育的启蒙,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素质培养与文化传承,因此,提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国培养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促进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

小学一年级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儿童智力开发、文化启蒙、性格培养与定型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教学正是承载了文化传承与素质培养的重任,是小学生在儿童时期文化启蒙与性格培养的领航人,因此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生个人的发展,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也会影响小学生个人性格的发展与定型,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希望,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发展,不仅是现今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建设任务中的重中之重。而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质量的好坏不仅对小学生存在一定影响,而且对国家与社会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二、促进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1.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提高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学质量的最根本任务。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儿童发展时期,其注意力与思维能力还处于未成熟的阶段,很容易被外界其他因素的吸引与影响,导致注意力都不集中,在上课时东张西望,不好好学习,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以特殊、新颖的教学手段,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小学生创设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2.以小学生个人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差异教学,从而促进不同性格的发展

小学生在儿童时期会由于个人的发展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知识传授与性格及能力培养时,一定要以小学生个人实际情况为根本依据,针对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小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并以专项教学的方式促进小学生在自由空间中对不同性格的培养与发展,使小学生独特的个性得以张扬与释放。如,教师可以在为小学生布置作业时,根据小学生个体差异都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安排,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创新教学技巧,强化教学功能,从而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技巧多是以提问为主,但是由于很多小学生对教师都存在敬畏之心,这就导致了小学生在老师提问的过程中,往往是处于紧张与害怕的状态,对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会因为紧张情绪的影响而回答不上来,出现尴尬、恐惧的心态,长此以往,极不利于小学生的个人成长,因此教师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创新教学技巧,重视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时可以采用迂回提问的教学技巧,引导小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并对小学生给予鼓励,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4.强化小学生的行为与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行为与学习习惯是小学生个人成长情况的整体表现,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小学生行为与学习习惯的强化可以让小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以开阔小学生的视野,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爱读书的学习习惯。同时,丰富的文化知识也能陶冶小学生的个人情操,提升小学生的个人修养,从而使小学生能够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自身知识的积累与个人素质的培养,还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因此,重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一年级 阅读能力 现状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84-01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学习,小学生可以理解文字的字面意思,发现文字背后的情感,对学习内容有更为深入地理解。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具有自主获取语言信息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实力的提高。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做好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反思教学问题,开发教学策略。

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

1.1小学生缺少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校门,学校的一切学习活动对于他们都是陌生的。在走进学校之前,大多数小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学习习惯还完全养成。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爱打、爱闹、爱玩的阶段,就其自我控制能力来讲,他们很难自觉地安静下来去读书。大部分一年级小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也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这就使得许多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零,给教师的阅读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

1.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要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开发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仍然青睐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在课堂中引导小学生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逐字逐句地对文章进行讲解。落后的阅读教学模式抹杀了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也限制了小学生的阅读思维,不利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与提高。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对于一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来说是一道障碍,更不利于小学生阅读学习观的建立。

2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2.1培养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的小学生,需要从拼音开始学习,从拼音地掌握到汉字的识记,还需要一个过程。在一年级的学习阶段,他们刚刚开始正式接触汉字,接触文章。在这个时候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做好读书选择,是促进他们阅读能力形成的第一步。书籍,是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物质保障,促进书籍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小学生阅读的量,更要关注他们头脑中的收获。组织小学生在学校图书馆或者书店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通过自主高效阅读去扩展阅读面,有利于小学生阅读之旅的开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不能要求太高。引导小学生精心选择喜爱的书籍,鼓励他们坚持读完,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或者观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为小学生推荐一些童话故事书或者基础的科普类书目,促进小学生爱上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主阅读行为中去提高阅读能力。

2.2加强阅读与思维训练整合

阅读行为,不仅仅是看完文章中的文字,而是要与文字进行互动,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阅读行为往往与思考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做思维运动,会让小学生逐渐摸索出正确的阅读方式,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思维训练活动,加强阅读学习行为与思维运动行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讲解《小松鼠找花生》的时候,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阅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小学生去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课文的讲解,而不是让学生在自己的讲解中对文章进行阅读。以学生的阅读代替自己的讲解,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去启发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思考,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流畅度,也会让课堂更加生动。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先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去思考小松树一心要找的花生身在何处。在朗读过后,让学生一起讨论,自由发言,促进课堂氛围的热烈,也让学生积极思考。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小学生阅读时的思维是活跃的,阅读是为了解决问题,发现信息,而不只是阅读。将阅读教学活动与思维训练进行结合,会让小学生的文字感悟能力提高,也会让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质量提升。

2.3加强阅读与看图训练的整合

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要远远好过于抽象思维能力。与文字相比,图片对于他们有更大的吸引力,在二者之间,他们对于图片的理解力更强。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发挥图片在教学中的作用。将阅读教学与看图训练结合起来,有利于阅读教学过程的形象化,也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去了解文字的大概内容。在阅读前,让小学生针对图片内容进行讨论,有利于调动其好奇心。

比如在讲解《夏夜多美》的时候,教师先引导小学生文章的插图,让他们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进行描述。图片的形象性以及小学生正处于夏季,他们的描述会十分真实,想象力也能得到发挥。这时,教师再引导小学生进行文章阅读,有利于他们将图片中的信息转化为文字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快速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要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尽可能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去开发小学生的阅读潜能。引导小学生将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享受于阅读活动中,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我们要积极开发利用语文学习资源。插图作为教材的第二语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插图具有启发诱导的作用

插图具有色彩鲜明、形象真实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根据插图形象直观的特点,把教材中的知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并加以适当的补充、拓展,鼓励学生多说多记。这样,根据图画记忆课文,通过背诵课文联想插图,图文并茂,不但能减轻学生背诵课文的负担,同时还会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比如,一年级上学期的拼音教学,教材中选用了色彩鲜明的与拼音字母相像的图片帮助学生记忆拼音字母,学生觉得有趣,还有利用记忆。

(二)插图具有补充说明的作用

插图不仅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内涵,而且在主旨的深层表达上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小学中的部分课文很多重点难点单凭抽象的讲解,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的理解。所以,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以文中的插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快速自主地与文本对话。如果能借助插图,打通文本与读者之间的联系,语文教学也就事半功倍了。

(三)插图具有审美教育的作用

审美教育应该视为人文学科课程的有机部分,一年级课文丰富的文化建构,体现在课文组成的思想性、社会性、审美几科学等多个维度上,这种五彩缤纷、多元的文化建构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其中课文中的插图将审美体验以图画的方式,提供给儿童一种特殊的视觉愉悦,从而起到移入性情、提升道德、人格的目的。“使学生既有些底气,又有些灵气。”

二、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插图资源的使用,利用插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

部编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结合课文配有不少插图。这些插图生动形象,色彩鲜明,能引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有位老师在教学“aoe”三个韵母时,先让学生看图,那美丽的画面一下便吸引住了学生。他们看到了正在啼叫的美丽的大公鸡,正在检查牙齿的小姑娘以及在河里玩耍的大白鹅。这时,老师进一步问:小姑娘说了什么呀?大公鸡怎么叫呀?大白鹅的影子像什么呀?不等问题问完,学生就回答出来,不知不觉就学会了三个韵母。我们觉得这便是创造性地运用插图。

(二)利用插图,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

从审美创造的角度而言,给课文配插图,学生能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思想启迪,受到课文内在美的教育。课文中的很多插图不仅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画面意境,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如《小小竹排画中游》中的插图,唱歌的鸟儿,跃起的鱼儿,两岸绿油油的禾苗,茂密的树木,一切都那么美丽,充满着勃勃生机。如何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他们内心自然产生了对祖国美的热爱,这就需要教师细细地去揣摩。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时因课”使用插图,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利用插图培养观察力

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学中,观察对于学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如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神态,从整体到局部等,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巧用插图培养想象能力

课文中的插图是静止的不动的形态,是无声的,是课文内容的体现,但静中有动,韻味无穷,能使插图上的东西都栩栩如生。如果我们采用这种以静联动的方法,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就能“激活”插图上的人物、景观,让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都充满生命,活灵活现,仿佛要跃出画面,向人们诉说心中的衷曲。同时,也正因为它的静止与无声,就为学生在观察时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3.借用插图培养创造能力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爷爷和小树》中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文中爷爷给小树穿“衣”,第二幅爷爷在树下乘凉。引导学生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创造新的东西,这时教师应该去探讨的。

4.凭借插图训练表达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教给学生一些看图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使他们逐步学会看图,并能用自己的话把插图的内容有顺序地表达出来。例如《小池》这首古诗的插图有许多形象描写的,这些形象描写作者又是不同的对待,如何引导学生看图,进行说话训练,教师应细细的去思考。

三、小结

第4篇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57-01

前言: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是一项基础性的教学任务,由于面对的群体是各个方面能力都比较弱的六七岁小学生,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工作,譬如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设计以及教学语言的运用等,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相应的教学案例,就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生活中选择素材作为语文教学资源,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另外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比较低,知识面狭窄,加上使用的思维还是形象化思维,因此,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将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

例如,在学习“一去二三里”相关内容时候,语文老师首先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认识数词以及量词并掌握数词和量词。在指导学生写“一、二、三、四”等数词的时候,语文老师可以竖起一根手指,然后问学生是几,再指导学生书写“一”这个汉字。或者,语文老师可以问学生家中一共有多少口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并书写“三”、“四”、“五”等汉字。当学生书写完数词之后,语文老师再指导学生认识量词并书写量词,让学生知道,形容“路程”可以用“里”,形容“亭台”可以用“座”,形容“花”可以用“枝”等。

二、选择趣味性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小學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通常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无论是拼音教学、阅读教学还是看图写话教学,语文老师都是直接将知识给学生灌输下去,让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机,还会让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小学语文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要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来[2]。就笔者教学经验而言,适合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很多,比如情境创设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实践活动教学法等。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使用合适的教学模式,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学习“下雪啦”有关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不知道“雪”是什么,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也就不知道为什么各种各样的动物能够在雪地上作画。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笔者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下雪的视频以及各种雪景图片。在视频和图片的引导下,学生清楚认识了“雪”,也有效掌握了“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各种小动物从雪地上走过会留下一幅幅好看的图画。

三、使用合理的教学语言

除了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下功夫,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还要重视教学语言的运用。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使用通俗易懂、简单的教学语言,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还能加强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语文老师还要尽量使用幽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除此之外,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又喜欢获得大人的肯定,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多的使用鼓励性话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一年级是小学时期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一个基础性的阶段,小学语文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选择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以及使用合理的教学语言等方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桂梅.以生为主,以读为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深度思考[J].考试周刊,2017,(29):89-90. 

[2]王静.新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17(Z2):54-55. 

第5篇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语文;运用原则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他们好玩好动,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弱,这对于教师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困难。如果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真正融入课堂学习中,长此以往,学生还会对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产生厌恶感甚至是抵制的情绪。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当结合游戏教学,使整个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变得有趣生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就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游戏法,希望能够对以后的一年级语文教学提供有用的建议和启发。

一、游戏教学的运用原则

课堂游戏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在设计各种游戏之前务必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1.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使其符合教学的任务和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课堂游戏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设计的全过程都要贯彻和明确目的;另一个方面是让学生在玩游戏时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也就是说他们是为了获得小红旗或者是加分,又或者是表扬,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大脑皮层,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2.多样性原则

这是游戏教学的重要原则,在实际运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绝不可一种游戏“玩到底”,这样学生反而会对这种游戏产生厌恶情感,使得语文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务必保证游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活起来”。学生在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中爱上语文,学好语文。但是教师也要避免游戏的滥用,不可用游戏代替其他的教学方式,因为很可能会使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游戏教学的具体运用

1.摆卡片

摆卡片这种游戏比较适合拼音教学内容,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好一些声母和韵母的小卡片,然后教师读出一个声母或者是韵母,学生要根据教师读出的口型来快速找出正确的声母或者韵母。通过这种小游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高度的集中,他们认真地听教师的读音,观察教师的口型,并且快速、灵敏地找出相应的声韵母,不仅强化了小学生对拼音知识的掌握,同时,也锻炼了小学生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游戏。教师在教完字母之后,仍然可以使用摆卡片这种方法来教授学生韵母和音节,从简到难,不断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

2.猜谜语

猜谜语游戏既可以强化学生对生词的掌握,同时,也能发散小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关于新词的谜语,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谁答得最多最准。举个例子,教师问“一斗米”,这时小学生便会开始在课文中寻找有关“一斗米”的谜语,有的学生能够快速地想到“是‘料’这个词”,教师点头示意,紧接着猜下一个谜语。猜谜语的小游戏最好是在教完新单词之后,因为可以巩固学生对新单词的认知,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3.识姓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姓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学生的姓名作为教学材料,教授适当的识字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学生上台进行比赛,教师读出某一学生的姓名,比赛的学生要快速地写出,写得最快、最准确的学生其小组加一分,通过累计加分的形式来决出胜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战,而且也为了小组荣誉而战,在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集体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总的来说,游戏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语文教师在实施游戏教学时,务必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保证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并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采取多样的游戏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整个语文课堂变得“活起来”,使学生在无形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关星.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张利.小学一年级语文教育游戏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第6篇

一.在课堂上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刚从学前班进入小学,是学习的起始阶段,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只有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有学习语文的愿望。

1、采用直观的教具

一年级语文部编版要求识记的生字较多,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孩子们对于一些抽象的字识记较困难,但对于字与图相对应的识字较为轻松。例如:我在教学象形字“日”时,先将画着太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出示“日”字,让孩子们观察,大家说真像,这样孩子们就轻松地记住了“日”的字形。然后我再将画着月亮的图展示给他们看,再出示“月”让他们观察,他们又认识了“月”字。我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们记住了课本中的山,竹........和课本以外的“网、羊..............等字。慢慢地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就一下就提高了。

2、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识字

因为一年级要求识记的字特别多,每天都有一些识记的任务。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的识字兴趣不在那么浓了,所以我也常常变换方式让孩子们学习。例如:我在教学“王”字的时候,就让孩子们猜字谜“一加以是不是二”当孩子们第一次猜不出时,我会我会给予提示,告诉他们可以在本子上画一画,立刻就有孩子们猜出来。孩子们一下子就有了兴趣。我就用猜字谜的方法让孩子们认识了生(牛过独木桥)、雪(大雨冲倒了山)、春(一日,三人一起去踏春)等一些抽象的字。有时我还会叫孩子们自己通过编故事的方法去识记生字。

我还常常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去识记每节课中的生字。我会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去查找一些相应的识字游戏,让孩子们玩,如“過独木桥,找朋友”通过这些游戏,孩子们每天上课都有期待,都有兴趣学习,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真正记住了这些生字游戏才会玩得很好。

3、在创造中发现识字的乐趣,从而愉快的识字。

识字过程是非常枯燥的,如何制造欢快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识字呢?为让孩子们去发现,去创造,我在教学一些会意字时,就用这种方法,如在教学“尘,森,众”然后就叫孩子们去猜“休、鲜”。再接着我就叫孩子们自己去创造字,如孩子们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泪,歪”等。虽然有些不是真的“字”,但用这种方法使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很浓,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4、在互助中培养识字能力

学习是需要氛围的,学习也是个互助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也一直提出互助学习,我常会让同桌的孩子互相讨论,如何记住这个生字,互读互听,互相纠正,检查。也会让小组同学互相比赛,谁能更快地记住,这样既教育了孩子们互相帮助,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当然,在平常的学习中,孩子们有不认识或遗忘的字词,及可以问同桌,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这样,孩子们不仅在互助互学中学会了不同的识字方法,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二、课外识字,方式方法多样。

1、利用校园文化进行识字教学

每个孩子都用一定的识字愿望,只要我们积极引导,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学校周围的文化氛围进行识字教学。在孩子们刚入学的第一天,我就利用了教室这个文化场所,问问孩子们:教室里的字你能认识吗?是不是好多我们都不认识。那我们今天就做个约定,谁能最快认识我们教室里面的这些字。第二天,真的有许多孩子告诉我:“我认识了好、学、上”等字。在以后的课余时间,我会让孩子们看看教室外墙的名人名言,标语...........。几周后,班上的孩子们识字量大大提高了,直到现在,每天都有孩子告诉我,今天,我又认识了那些字。

2、利用一切可以识字的机会进行识字教学

不光是学校,只要孩子们有识字的愿望,那学习也是无处不在的,有时我会问孩子们,除了在学校,课本上可以识字外,还能在哪里识字?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惊喜不已,他们说:“在超市里,饭店里、公交车上、吃零食、看电视等”。只要我们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孩子们的识字量就会越来越大,当然,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需要家长们的大力配合。所以和家长一起读故事书,也是孩子们每天乐于做的事情。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能力提高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规定:“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新课程的主题被认为是“学会交际、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其中“学会说话” 是学会交际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曾十分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在新课改的今天,我校开展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课题研究活动。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口语交际只有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抓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使学生有话可说。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

1.1 实物展示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另外,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每单元的练习都要在人人练说的基础上,再指名说,还要适当的让全班的同学评一评,议一议,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

1.2 多媒体创设情境。选择和利用合适的信息资源,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陈述、说明、辩论的能力,培养人际和谐交流的态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更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得更逼真、更生动。

二、立足课堂,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都精心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其训练内容之丰,训练形式之活,训练方法之趣,训练手段之新,均强于以往的教材。教师只要真正明确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合理到位地使用好教材,其训练效果是有保证的。低年级学生以想象见长,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好办法。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多重读写,忽视了听说。学生的口语训练往往仅局限于回答老师的提问,很少有双向互动的口语实践。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老师在课堂上营造的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种自由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流。从范围来说,是全员,包括每个学生;从时间来说,是全程;从形式上说,应该是听、想、说多样。使学生始终在富有个性的、积极的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要阵地,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师与生、生与生的口语交际实践,如复述、讨论、争辩、评价等等。另外,根据年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加强示范指导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

2.1 以问促答,丰富学生说话内容。

低年级学生说的时候,往往只能把看到的简单地说下来,内容枯燥。比如在口语交际课上,让学生说暑假怎样度过的时候,学生只能说出去旅游了,很好玩之类空洞的话。我就设计了几个提问,帮助学生丰富说话内容。你和谁一起去的?怎么去的?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描绘一下好吗?你玩了些什么?你最开心的是什么?这次旅游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样学生说的内容就丰富多彩、言之有物了。

2.2 提供句式,理顺思路。

在进行部分观察时,我每部分开头都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哪儿?这里景色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们按老师提问的句式回答:“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逸趣园,这里的景色太美了! ……”“远处有什么?用有的……有的……,说出来”。学生按老师的指导,思维活跃又有条理,兴趣浓厚,说话连贯,表达得有声有色。

三、利用课外生活,发展学生口语实践能力

3.1 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

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

3.2 利用活动进行训练。

第8篇

一年级小朋友刚接触英语半学期,学习兴趣很浓,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很强,学习习惯初步养成,但由于年龄的特点,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本学期,还有待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目的、任务: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培养学生纯正的语音、语调;

3、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事情,自己也能发号简单的指令;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交流;

5、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能说简单的英文歌谣;

6、能看图说出单词,听到单词说出物品;

7、初步了解外国文化习俗。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事情,自己也能发号简单的指令;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交流;

3、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能说简单的英文歌谣;

4、能看图说出单词,听到单词说出物品。

四、主要措施:

1、运用直观教学法:如借助图片、实物;

2、运用电教媒体。

五、个人研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六、教学进度安排: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chazidian.com

第一周:Lesson 1

第二周:Lesson2

第三周:Lesson3

第四周:Lesson4—Lesson5

第五周:Lesson6—Lesson7

第六周:Lesson8

第七周:Lesson9—Lesson10

第八周:Lesson11—Lesson12

第九周:Lesson13—Lesson14

第十周:Lesson15—Lesson16

第十一周:Lesson17—Lesson18

第十三周:Lesson21

第十四周:Lesson22

第十五周:Lesson23—Lesson24

第十六周:Lesson25—Lesson26

第十七周:Lesson27—Lesson28

第十八周:Lesson29—Lesson30

第十九周:Lesson31—Lesson32

第二十周:Lesson33—Lesson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