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质灾害预警

地质灾害预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12 04:39: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质灾害预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地质灾害预警

第1篇

【 关键词 】 地质灾害;GIS;预警预报;二次开发

Study on Geological Disasters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GIS

He Dong-cai

(College of Mining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gxiTaiyuan 030024)

【 Abstract 】 The rapidly development of GIS technology provide a new way to understand geo-information for us, it also makes dynamic warning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become possible. Paper study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system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X City, Shanxi Province, basing on geological meteorological data.

【 Keywords 】 geological disasters;gis;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secondary development

1 引言

近年来,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致使地质灾害频繁的发生,因此,一方面各种地质灾害是已经变成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加之地质灾害发生时其本身的地点、时间、方式、规模的不确定性影响,导致虽然民众与政府都对它的危害性有深入认识,但仍然只能调用有限的资源和采取有限的措施来应对地质害的发生,且在进行地质灾害防灾决策时缺乏依据,致使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早期的地质灾害预测主要是专家根据地质基础资料和野外调查进行地质灾害敏感性判断和评价,称之为专家评价法。该方法的评价精度受到野外调查的详细程度和专家的经验与知识制约。近年来,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和成熟,GIS与数学统计理论、多元统计分析、统计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模糊数学等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预测数学模型方法正在成为地质灾害领域的研究热门。

对于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在内的各种地质灾害来讲,虽然各种不同种类、各类个体灾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形成机理也各有不同,但究其本源,它们都是受到特定的地质环境与特定的诱发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发生的,而这些叠加诱因都是与地理空间信息紧密相关的。GIS软件与技术可以成熟的对上述地质灾害诱因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编辑和管理,同时也可以进行多图层之间的组合操作,叠加专业分析模型,可以实现从时间和空间上预测地质灾害的范围分布和发生的概率。本文在某市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评价模型,并开发了原型系统以实现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预警。

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地质灾害就是受到各种人为地质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组合作用,导致地质地理环境发生渐进式,甚至是突发式的变化,并最终造成各种财产、生命损失的事件与现象。因此,地质灾害系统具有突发性、非确定性、高非线性与复杂性的显著特点,它是一个复杂的耗散体系与开放式系统。利用GIS中的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可能的致灾因子与和地质灾害有关的各种空间数据进行管理,进而实现从多角度(时间与空间)对地质灾害和导致其发生的致灾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统计,最终达到预测、评估各类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规模的目标。

除此之外,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还需考虑其潜在灾害发生强度和历史灾害发生强度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潜在灾害发生强度指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各种致灾因子的形成充分度,也就是说,已经形成的致灾因子越多、越充分,即代表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就越大。而历史灾害发生强度是指待评估地区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地质灾害的次数、强度、规模、密度与频率等,即越频繁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越可能继续发生地质灾害。综上所述,在进行灾害预警之前就需要先进行历史资料的收集工作,来进行上述因素的统计,并综合进行各个待预测地区评估单元的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综合评价,便可得到相关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专题图。

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与处理包括图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属性数据的采集、处理两个方面。图像数据的采集过程即为图形的数字化过程,对于来源不同的空间数据,其数据采集的方法也不相同,主要有手工键盘输入和图像扫描数字化等。数据的处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相关区域的历史资料、空间数据、属性数据进行质量验证,有误差的要及时纠正,主要包括各类数据的编辑处理、坐标位置的纠正、几何数据与其属性数据的对应等;二是对不同类型空间数据间存在的不一致性进行统一,主要有投影方式与坐标系统的统一、空间对象间几何位置与拓扑关系的纠正、各类不同数据格式见的转换、分幅空间数据间的拼接、数据压缩等。

2.2 选取评价因子

致灾危险性评价因子的选取应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地质环境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本文中结合实验区域通过对地质灾害历史资料和相对应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建立降水量与地质灾害之间的统计关系如图1所示。

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选取了灾害数量和灾害频率,即历史灾害强度较大、次数较多的地区,未来灾害危险性仍然会较大。潜在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选取了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矿业活动等四个评价因子。其中地形地貌对地质灾害影响很大,由于地形复杂、坡度大的山区地形相对于坡度平缓的平原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因此该指标主要是将山区地形和平原地形进行了区分。而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地表岩土结构类型指标,岩区地表岩土坚硬结实,而松散物堆积区岩土体越破碎,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地质构造以断裂构造影响区、构造稳定区来判定,在断裂构造影响区如果其上层岩土为松散物堆积,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就很大;矿业活动为矿业开采程度。

3 信息权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

谭卓英教授对传统的信息量法利用现代信息理论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信息权模型。传统信息量法中的评价因子变量值采用的是单概率值,它没有将各个致灾评价因子与其相关的指标状态考虑在内,而事实上,最终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各个致灾因素在作用程度上是有所区别的,加之其每个因子又包含有多个变量或状态,因此它们之间应有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区分,因此应结合权重区别对待。而在信息权模型中,它的因子权重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并且它不但适用于单因素评价,也适用于多因素评价。

根据该理论可建立危险性概率评价模型如图2所示。

其中H即为本文中的四个评价因子,其建立流程为:首先是对每个划分单元格的四个评价因子因素进行概率取值;然后建立全试验区地质灾害的致灾因素概率模型,用危险性概率值来表征地质灾害危险程度;最后建立降雨与地质灾害的相关关系,以危险性概率为基础建立汛期地质灾害预报模型,实现使用本模型确定实验区地质灾害易发区范围。对于四个因子的致灾概率的计算均采用下式计算,其中F表示单元内各要素危险性概率值,a表示各要素在单元内的概率系数,即权重。

F(d,c,g,k)=a(dn,cn,gn,kn)×F(dn,cn,gn,kn)

4 地质灾害预警原型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开发工具为SQL Server 2005、ArcGIS Engine 9.3、C#开发语言。

原型系统包含信息管理和灾害评价两大模块。其中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各类数据的管理,包括数据管理(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空间分析、查询统计等功能;灾害评价模块则主要通过应用信息权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实现特定区域的灾害评估与危险性预警。

原型系统预警的对象是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群发型地质灾害作为预警预报的对象,其按时空分布特征可划为时间预警和空间预警两种类型:空间预警是指在专题图中得到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较大概率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而时间预警是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得到的具有较大概率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给出灾害发生的可能时间段及其相关概率大小。

系统采用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应用层三层结构的B/S体系结构。其中数据层以SQL Server数据库存储和管理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在内的各类空间数据;业务逻辑层以AE应用组件、灾害预警模型算法、用户管理组件、ADO组件等为基础进行开发;应用层以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为基础,根据录入的数据情况,完成指定的专题空间分析,制作灾害专题图。预警专题图如图3所示。

5 结束语

将信息权法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地学领域,可为实现对特定区域进行地质条件评估与灾害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技术手段。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了模型设计与原型系统的开发,并就试验区给出了预警结果图,可以看出,该方法对于地质灾害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芳,娄月红,程晓露.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研制及应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17(2):115-118.

[2] Aleotti P,Chowdhury R.Landslide hazard assessment summary review and new perspectives [J]. bull.Eng.geol.Env.1999,58(1):21-44.

[3] 焦星东,罗勇平,孙忠强. 基于 MapGIS技术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6(4):103-10.

[4] 吴跃东,向钒,马玲. 安徽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研究[J]. 灾害学,2008.23(4):25-30.

[5] 杜军,杨青华,严嘉等. 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的汶川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地球科学,2010, 35(2):324-330.

[6] 谭卓英,吴恒,王思敬.城市地质环境质量信息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1999,24(2):140-144.

基金项目:

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23B00)和太原理工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无编号)资助。

第2篇

云南镇雄滑坡最终无情地夺去了46条人命。从中央到地方,正在积极做好灾难的善后。希望死者安息,生者安慰。在救灾善后的同时,疑问仍然盘旋在公众心头——这样一个严重的山体滑坡,事前竟然毫无预警,原因何在?

这一次山体滑坡发生得有些诡异。山体滑坡一般发生在春夏秋三季,冬季发生山体滑坡的现象极为罕见。比如,2010年陕西子洲发生山体滑坡,发生在当年3月10日;2009年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山体滑坡发生在当年6月5日;2004年重庆市万盛区万东镇山体滑坡发生在当年6月5日。而赵家沟山体滑坡发生在今年1月4日,正是冬季。山体滑坡发生的季节反常,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需要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赵家沟村民多年来一直居住在此,多年来未发生山体滑坡。由于从来没有发生过山体滑坡现象,所以赵家沟并没有被当地纳入山体滑坡的群测群防体系之中,不是当地地质灾害部门的治理点。也就是说,在当地地质灾害部门看来,赵家沟不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那么一个被视为不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为何在这个冬季——地质灾害的“真空期”发生山体滑坡呢?这是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关于预警缺失,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解释说,根据国家规定,只有汛期(每年的4月15日到11月15日)会开展地质灾害预警,这次事故是发生在地质灾害预警的“真空期”。

同时失守的还有另一道“防线”。《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规定,将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点纳入了群测群防体系,相关政府和部门应全年进行监控和排查,不留一丝隐患。但据当地政府官员说,事发地高坡村赵家沟从未发生过地质灾害,此前巡查也没发现有地质隐患,“大家都对此次事故的发生感到十分意外。”

也就是说,在这些部门眼里,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地点上,这里都是很“安全”的,因而没有投入监测预警的精力。天灾就这样在灾害预警的“真空期”、群测群防的大网中突然降临,吞噬了那些毫无防备的村民。不知道面对逝去的生命和悲恸的幸存者,有关部门是否依然心安理得?

地质灾害的发生在时间和地点上可能会有大致规律,出于人力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可以在预警层级方面进行一些区分,但怎么能有一个完全放任的“真空期”?如果一个地方天气反常,比如在1、2月雨雪频繁,有关部门难道不应该主动提高预警意识,怎么能因为有“国家规定”,就对连绵的雨雪天气视而不见?

基层政府也是如此,对一些高危地区应该投入更多人力,但怎么能因为一个地方从来没发生过地质灾害,就对其完全不闻不问?

另外,即便天灾不可预测,平时也应加强对学生和民众的灾害教育。如果民众都具备一定的知识,能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或许就能多一道“防线”。

第3篇

关键词:群测群防;预警预测;应急机制;项目评估;技术调查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08103

1 引言

长兴县在创建浙江省群测群防“十有县”过程中,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强化县、乡、村群测群防三级网络建设,加强与气象部门的紧密合作,不断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与搬迁,开展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加强地质灾害基础性调查,为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得到了长兴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逐步增强,近几年来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协调一致、反应迅速的应急反应机制,长兴县没有发生过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 长兴县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长兴县县域面积1 430km2,现辖10镇6乡2街道,行政村254个,总人口62万人。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长兴县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和泥石流4种类型。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白岘、煤山、槐坎、二界岭等乡镇。根据《长兴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全县易发区面积580km2,占县域面积的40.6%。地质灾害(隐患)点28处,其中滑坡11处,地面塌陷3,崩塌1处、泥石流通13处。2009年发生2处地质灾害。30个地灾(隐患)点共涉及12个乡镇和街道24个行政村,威胁59户、244人、950万财产安全。长兴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有关。同时,切坡建房、矿山开采、弃碴、修路、陡坡开垦等人为活动也是近年来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

3 地质灾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长兴县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国土资源部门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责,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三级网络的作用,协同各乡镇和部门,出色完成了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全县至今未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社会稳定。第一轮防治规划实施以来,县财政共投入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资金2 000多万元,完成14个治理项目,搬迁农户4家。

3.1 领导重视,责任到位

长兴县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长兴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长兴县主要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亲自调研,指导工作,并成立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今年以来,为了推进十有县深入有序开展,长兴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工作会议,强调通过创建活动,使长兴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和能力有全面提高。

3.2 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应急机制

近几年建立并完善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制度,落实各职能部门的防灾职责。制定了《长兴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长兴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操作手册》、《长兴县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从2009年起,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范纳入到长兴县防汛指挥统一系统中,长兴县防汛办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类型、危害程度及责任人的信息,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乡镇。乡镇和街道办每年编制年度防治预案。每个隐患点的防灾预案发放到乡镇、村和国土所。国土局制定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每年暴雨天气,局机关组织了6个应急小分队组,由局领导带队,深入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协同乡镇做好群众撤离转移工作。

3.3 群测群防网络发挥积极作用

按照“预防为主,分工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层层落实,部门、乡镇、村三级都建立了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建立了防灾应急机制,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防治网络。国土局制定了《地质灾害巡查职责暂行规定》,建立巡查台帐和值班记录。制作了《防灾通知书》和《撤离通知书》,遇到特殊天气,向群众下发。每年调整、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今年邀请规划编制单位,对明白卡的发放对象重新进行了一次调查,共发放明白卡110份。

3.4 提升预警预测能力

预警预测能力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前提。为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每年5~9月在长兴电视台播出地质灾害等级预报。长兴县气象局通过预警信息平台,乡镇分管领导、村级监测责任人及国土部门相关人员发放降雨信息。长兴县国土局利用系统信息平台,发送特殊天气地质灾害防治指令。长兴县防汛指挥部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气象的动态情况进行通报,有效地推进了防灾预警预报机制的实施。加强技术监测,并在太傅变电所和白岘三洲山2个滑坡(隐患)点安装了滑坡自动伸缩仪。

3.5 推进工程治理和农户搬迁

避让与治理是降低地质灾害危害的有效途径,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2007年长兴县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资金来源是采矿权价款的5%。几年来,充分用好、用足县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大力推进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到目前已累计完成10项治理工程,搬迁4家。先后完成了煤山尚儒小学后山滑坡、白岘三洲山村茅山后山滑坡、和平周坞山、方家庄滑坡、龙山川步古山庵泥石流等项目的治理,大大减轻了当地的防灾压力。

3.6 开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通过电视报道、报纸专栏、发放宣传资料、上门赠送防灾年历等多种形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全民普及。根据省厅部署,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建委和县教育局,共同开展了全县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行动。为了贯彻《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精神,2010年4月,为乡镇、部门和村级监测责任人、国土干部职工举办了《条例》讲解培训会。国土局还翻印了2 000本《条例》,发放到部门、乡镇及山区行政村。制作了防灾避灾知识的图片展板,在全县地质灾害及山区行政村进行巡回宣传,进一步提高山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遇险自救能力,增强全社会的防灾意识。

3.7 推进地质灾害基础性调查工作

地质灾害基础性调查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支撑。长兴县先后完成了《全县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长兴县1∶10 000乡镇地质灾害与易发区图编制》、《长兴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修编了《长兴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长兴县的防治、监测与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完成了《长兴县中小学校校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查明了全县中小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治理、防范奠定了基础。

3.8 开展项目评估,从源头上减少地质灾害

从2006年起,长兴县易发区内建设用地都开展了评估工作。几年来,全县共对124个项目完成了评估工作。各乡镇也十分重视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在创建生态乡镇、村规划编制过程中,将地灾防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论证,为各项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4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对策

4.1 领导重视是根本保证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公益性强,涉及面广,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因此需要长兴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才能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调、运行顺畅的良好机制。

4.2 群测群防网络是关键

地质灾害的发生,随机性很大,特殊状况下防不胜防,单靠专业技术部门是不够的,必须走群专结合的道路。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网络,上下联动,层层推进,是当前有力的手段。特别是作为第一线的村级监测责任人,应在地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3 预警预测是有效手段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准确的气象预测,能有效地指导防范措施,避免盲动。同时抓好日常巡查与监测,随时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发展趋势,能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开展防灾知识的培训,使山区群众和中小学生掌握识别滑坡、泥石流等类型的征兆,能有效地帮助群众自救。

4.4 资金投入是重要保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大至规划编制、小至农房评估,即有隐患点的防治,还涉及到交通、水利、旅游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经费投入作保障,就无法顺利推进这项繁杂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近年来,长兴县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基础性技术调查、完成了一批灾害点的治理,都依赖于充足的资金支持。通过用足专项资金,到2015年将利用治理、搬迁,使28个隐患点的威胁基本得到消除。

4.5 加强宣传教育是基础前提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形成领导重视、责任到位,全社会积极参与防灾救灾的良好氛围,是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思想基础。开展防灾知识的普及,能够提高群众防灾救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4.6 基础性调查是技术支撑

开展各项地质灾害专项调查,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技术保障,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入、有针对性。真正摸清全县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状况,为防治奠定基础。虽然长兴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不足之处,面临新的问题。

(1)地质灾害调查的准确度还不能满足防灾的要求,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往往未进入防治视野。

(2)山区农民建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防范仍然薄弱。

(3)干部群众对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警惕性有所降低。

(4)茶叶开发、工程建设引发了新的地质灾害,山区农家乐旅游开发大多集在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

(5)与邻近县、市相比,长兴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规范化管理、运用专业技术力量等方面还有不少需要提高的地方。

5 长兴县未来防治地质灾害的建议

5.1 全面开展汛期巡查

目前已进入汛期,针对2010年天气异常的情况,应联合防汛办、交通、旅游等部门,对所有隐患点及地质构造复杂、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开展一次防灾工作大检查,尤其是对中小学校舍、山区削坡建房、切山筑路、山区农家乐、水库等加强地灾监测管理。对一些建设时间早、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但未进行危险性评估的建设项目,要进行一次调查梳理,落实责任单位进行危险性评估,落实防范措施。落实好汛期值班,台风雨天气,做好群众的转移撤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5.2 强化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贯彻落实《条例》精神,进一步健全部门、乡镇的共同防治责任机制。目前正在筹备召开长兴县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座谈会,建立部门地质灾害会商制度,开展联合检查。进一步巩固和健全县、乡(镇)、村为基础,全民参与的群测群防体系,走群专结合的路子,提高防灾的群众参与率,提高群众的防灾水平和自救能力,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对地质灾害防治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实行考核奖励。对照十有县创建标准,不断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建立监测责任人考核和奖惩制度,进一步强化村级监测网络建设。国土局已经制定了《长兴县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人考核办法》,由乡镇和国土局联合考核,对考核合格的监测责任人奖励1 200元。按照省厅部署,开展创建“五到位”(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5个到位)国土资源所,使一批基础好的国土所通过达标验收。

5.3 加强预警预报,增强快速反应能力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提高预警预报水平,使各级防灾责任人能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雨情,落实防灾工作。同时,要根据《长兴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协调一致、反应迅速的应急反应机制,落实包括国土资源、建设、水利、公安、民政、交通、卫生等部门在内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队伍。组织一次全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演练,增强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5.4 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

要按照“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管理从严、建设从精”的要求,高标准组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制定长兴县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程序,确保质量。在确保完成2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基础上,再启动4个治理项目,目前已组织乡镇申报立项。调整地质灾害点搬迁农户的资金补助政策,从目前的每户补助2万元调整到4万元,鼓励地灾点群众搬迁的积极性。优先安排好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户避让搬迁的新村规划用地,使农户远离地质灾害危险区域,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通过综合整治,逐年减少地质灾害点,努力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地质环境条件。

第4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防治手段;灾害预警;划分防治区域

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而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两种因素综合的情况居多。地质灾害的发生无论是对自然环境,还是对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程度破坏。因此,相关科研人员不仅要注重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方面的研究,还要对当前的地质环境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利用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将人为和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1当前地质灾害的现状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大边界线长,因而,在全世界的地质灾害中处于严重的受灾地区。对于受灾程度的确定,主要从灾害的强度以及灾害给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带来的损失来进行衡量。相关研究表明,我国西南山区经常会因为暴雨等自然灾害造成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在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还破坏了当地的通信设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稳定建设。针对这种现状,政府部门应加大山区的建设力度,以降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各方面损失。其中建立防治体系是将地质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的有效措施,具体来说其所包含的内容有:灾害的监测预警、调查区域的划分、相关的应急处置、集体的搬迁治理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等。

2地质灾害的防治要点

2.1灾害的监测预警

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体系是反映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在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上进行重点投入。系统建成后,当所监测的区域发生异常变化时,就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判断,并把生成的灾害数据信息结果进行收集和反馈。其目的是在第一时间,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出预警。这样一来,就能为灾害的处理、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具体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流程。

2.2划分防治区域

划分防治灾害的区域,是进行灾害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防治环节,是对灾害频发地区的异常现象进行调查判断。具体在调查灾害频发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情况两方面。首先,要对划分的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做出准确科学的调查判断,并以数据信息的形式展示出来。其次,还要通过调查灾害发生地的地质情况和周边的影响问题,预测所划分的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并进行灾害发生危险等级的区域划分。这样一来,就能够明确各个区域地点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影响的危害性。相关人员就能够基于此,研究出了相应的灾害预警方案,并传达到当地的人民群众中间。这就极大的降低了地质灾害所能造成的影响。

2.3相关的应急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灾后处理和重建工作内容,要建立其相关的应急处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能在灾难发生后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迅速做出回应。把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降到最低,同时还为灾后的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物力和人力方面的资源。

2.4集体的搬迁治理

当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发出了灾害的报警提示,相关部门应立即组织当地居民撤离。如果发现其灾害波及程度较广的情况,就通过其他的设备调用和避险措施对其进行处理。集体搬迁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措施,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3地质环境的利用要点

3.1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建设

工程地质环境的建设,首先,要对工程所处环境的地质信息和周边区域的地质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出现的类型后,才能实现对其的安全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性评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地质灾害发生。其次,工程的建设人员要树立起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这也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风险性重要内容。就目前来说,人为因素的影响已经成为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对于工程地质环境的利用就要注重人与自然资源的有效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使得人们在进行的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降低了与生态环境的利用冲突。最后,在构建工程地质利用体系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对工程方面和地质方面进行安全评估,还要以可持续利用的长远发展眼光来提高地质环境的利用效果。工程建设者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后,还要提炼出工程进行地质安全建设的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3.2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过程,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和判断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并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的了解所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这样一来,工程建设就可以按区域且具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类建设。其次,在充分了解地质资源的前提下,就可以将其他的地质环境进行科学利用。事实证明,细化地质环境的利用能够使自然资源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对于地质环境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就可以进行区别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存在的危害程度。由此可见,区域性地质环境的开发建设方法,具有操作可行性、实用性。最后,在完成了地质环境利用的灾害危险性调查后,就要着手进行当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这一过程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价值思维和研究视野,要勇于探究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在分区域进行地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可对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问题、工程地质区域的功能性划分以及地质环境工程的建设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4结语

总而言之,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对其的防治工作。此外,还要根据地质环境的应用特点,对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区域、时间、条件进行分析以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处理。这些控制地质灾害影响范围的方法手段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因而,不断完善灾前预防、灾后处理重建的科学技术体系,是相关科研人员研究重要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刘传正,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5):1469-1476.

[2]韦仕川,栾乔林,黄朝明,等.地质灾害防治的土地利用规划软措施研究综述及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14(3):159-165.

第5篇

【关键词】矿产;地质;灾害;防治

一般来说,矿山环境较为恶劣,而且周围的一些自然生态条件也比较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地下的矿产资源很有可能受到较大的破坏。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对自然环境的开采力度在不断的加大,部分地区的植被越来越稀少,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越来越差,从而陷入了一定的恶性循环。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对矿山环境有一个综合的了解,同时制定有效的灾害防治策略,建立良性循环,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本文就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一定的分析。

1 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

矿山环境虽然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在发生地质灾害的时候,一定存在诱发因素,这些诱发因素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导火线。为了更好的防治地质灾害,维护矿山的未来发展,在本文中,首先对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进行一定的讨论。

1.1 疏干排水

对于煤矿来说,疏干排水是采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所带来的灾害问题是十分严重的。对于煤矿来说,地理位置相对特殊,有些是在深山老林当中,有些是距离城市的郊区比较近。不同的矿山环境地质能够产生不同的地质灾害。比方说,当工作人员进行疏干排水的工作以后,许多的岩溶冲水矿区引起了地面的塌陷,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地面的建筑和交通运行,部分地区甚至对农田的耕作与灌溉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在疏干排水方面,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良,虽然我们一直保持在某一个安全的尺度范围内,但是煤矿地质灾害依然在发生,这就证明有些工作还是没有做好。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的采矿力度加大,因此疏干排水所引发的地质灾害程度也在不断的加深。部分地区甚至使厂矿、工业和生活供水出现了严重的阻碍。

1.2 其他因素

从多年的采矿工作中,我们发现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很多的问题都是在小的方面不断的加深所导致的。现阶段的社会是一个高度经济化的社会,人们对矿产的需求数量呈现出了直线上升的趋势。因此很多矿产企业都在加大开矿和采矿力度,在整个过程当中,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应力会相应增大引起冒顶、片帮等一系列的严重灾害。而有些地区在开矿、采矿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的采取安全措施,固有的隐患加上新增的问题,导致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在不断的增加。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地质灾害,并且将防治方法进行一定的深化,杜绝表面化措施。

2 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不同的地质灾害具有不同的成因、破坏程度和范围。同时,每个季节容易发的地质灾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在矿山环境当中易发的地质灾害可以归结为几个大类,按照相应的类别去处理,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2.1 泥石流

泥石流灾害在近几年的发生频率不断提升,部分地区甚至因为发生泥石流灾害,被完全的淹没。为了保证今后的工作增加有效性,本文认为,治理泥石流灾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在工程措施上进行一定的努力,灾害严重的地区采用拦挡、排导和支护措施进行治理。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简单的措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对岩土沟道边坡进行支护,在合适的地点修建速流通道,防止泥石流的淤积。其次是生物措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治理水土流失、另一个是净化土壤。通过上述两种措施的结合,相信能够帮助矿山环境减少地质灾害的破坏程度,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抵抗力。

2.2 塌陷

塌陷灾害是一种破坏范围非常广的灾害,而且突发性较高。很有可能在日常的行走当中,脚下的路就会突然塌陷。在最近几年的报道当中,道路突然出现塌陷的情况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一定会对社会的发展和矿产事业的进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治理塌陷的时候,要从矿山实际的环境地质出发,采用针对性的策略。现阶段的多数情况都在采用充填复垦法,主要是利用矿区附近的一些充填材料充填采空塌陷的复田。这种方法可以就地取材,而且避免了时间上的拖延。 另一方面,充填复垦法还可以较大程度的保护周围环境,形成一定的再生机制,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但是,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来治理,才能得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3 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预防

对于地质灾害来说,所有的人都希望不要发生。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除了要加强治理措施以外,还需要在预防工作中上进行一定的努力。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预防,对将要发生的地质灾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前制定处理措施,把损失降到最小。另一方面,还要积极的处理细节问题,避免埋下隐患,从而达到一个全面预防的效果。

3.1 建立相应的预测系统

现阶段的技术和设备都比较发达,因此可以借助技术和设备上的优势来建立相应的预测系统。比方说运用3S技术,建立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预测和控制管理信息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对矿山环境地质变化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同时在采矿的过程中,也可以增加一定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是,3S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宏观上掌握地质灾害的分布、发生、发展规律,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一个雄厚的基础。只有充分的把握将来,才能更好的治理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为社会的发展谋取较大的福利。值得注意的是,采用3S技术建立预警系统的时候,要对当地的情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同时结合之前的一些资料和数据,这样能够更好的掌握规律,避免从单一的方向出发。

3.2 建立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由于人们的需求过剩,但是矿业在开采的过程中需要时间,为了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部分矿业企业将目光头像了一些“薄弱”地区,这些地区虽然矿产丰富,但是自身的环境抵抗力较差,一旦大面积的开采矿产,势必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造成一定的地质灾害。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从客观的角度去出发,建立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标准体系。这样一来采矿工作就变成了“边采矿、边保护”。在工作过后,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周围环境的安全性,而且避免了隐患的埋藏,形成良心循环才能获得一个较好的成果。

4 总结

本文对矿山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矿山环境地质已经掌握的较为详细,而地质灾害的方式措施也在不断的深化,未来的工作一定会获得较大的积极成果。今后的工作重点在于,必须探索多种良性循环,在开矿、采矿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工作,不能总是为了经济利益牺牲自然环境。只有让多股良性循环共同作用,才能得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矿山地质;地质灾害;保护防治

矿山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最为强烈的一种场所。 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次源的同时,也改变或破坏了矿山地区自然地质环境,从而产生众多的地质灾害,降低环境质量,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产环境。

1 矿山生产活动与地质灾害

矿山,是矿业活动的中心,其生产活动一般包括矿石采掘、矿坑排水和选矿冶炼三大部分。由于上述活动, 而造成地下采空、地下水位降低等八种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形式(见图1),成为巨大的人为地质营力。矿山地质环境,根据矿业活动的影响范围,可分为大气(近地面) 环境、地面环境、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环境和采场(露天采场与地下井巷、采场)环境四大部分。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由于矿山生产活动而造成的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使矿山地区地质环境发生异变,而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和生产的灾害性地质事件。我国矿山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常见的有酸雨、采空区地面沉降、崩塌、滑坡、岩溶塌陷、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突水、溃泥等26种(见表1 )。每年由于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以千计,经济损失则以亿元计,严重影响矿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同程度地破坏了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矿山地质灾害的种类多,其分布空间又涉及矿山的大气、地面、水和采场环境,在每一个矿山构成一独立的地质灾害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特征,即灾害的种类及多寡、灾害的强度和时间、空间分布等,除取决于矿区特定的地质环境(即地形地貌、气候、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外,亦与矿床开采方式、方法及选冶工艺密切相关。这个系统内的各灾种, 由于其主控作用往往相同或相似,而显示出灾害发生的伴生性和链生性。每一种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作用形式,常产生一群相互伴生的地质灾害。一种主导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会链生一系列诱发地质灾害。

矿山生产活动类型 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作用形式

图1 矿山生产活动对矿山环境的作用形式图

2 矿山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矿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随着矿山采掘规模和强度的增大,矿山地质灾害也必将趋于增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量和防治难度将超过以往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水平。

(1)地质环境中矿山侵占土地和废弃物排放数量越来越大。增加了防治范围和治理工作量。我国采掘工业已侵占了大部分的土地面积并且速度在递增。造成矿山侵占土地的原因主要是露天采场、各类渣场及工业垃圾堆置场,这种侵占,对土地来说,即是破坏性的。矿山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废渣和尾矿等。以废渣为例,每生产一吨金属或煤,往往需要消耗和排放数十吨,成百吨的矿石和废石。

(2)需要防治的地质灾害将越来越多,防治难度也越来越大。煤炭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开发时,必须重视研究与水环境变化有关的地质灾害的防治。非金属,建材矿山,由于点多、分散, 其开采的影响范围几乎涉及城乡各地,在非金属、建材工业大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日益增多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土污染等地质灾害的防治。黑色,有色金属矿山及化工矿山,随着一批矿山生产能力的消失,不论是新开发的矿山,还是挖掘现有矿山的潜力,多将扩大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地域,而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量及难度。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发展中的乡镇矿山,由于其自身一些不完善因素难以在短时期内得以改善和克服,矿产资源利用率低,乱采滥挖严重,选治工艺落后,矿山地质灾害会更加严重。

表l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综合表

3 矿山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通过大量生产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已从初期只关心采矿效益和自身作业安全阶段,发展到目前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并重阶段,将来势必会发展到在保护地质环境的前提下,考虑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阶段。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是现阶段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关键。

3.1 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规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矿山地质环境作为整个环境的一部分, 其特点是:生产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发育、环境破坏严重,成为整个生态环境遭受污染或破坏的泥头之一。地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基础,更应成为保护的重点。

3.2 建立和健全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体制

地质矿产部作为国务院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有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及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政府职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与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两者密切相关。各级地方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有责任加强和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及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职能,建立起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地质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3.3 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综合防治

(1)矿产资源勘查阶段,即矿床勘探阶段。主要是查明矿区环境地质条件,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预测矿床开采后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和主要地质灾害,提出防治建议,为矿山整个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预测评价的重点: 一是矿床疏排地下水后水环境的变化和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其评价范围应包括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二是矿床原生地质体(矿石及其围岩) 采挖、位移、堆放后岩土环境的变化, 可能在矿山地面环境和采场环境产生的地质灾害。以及因矿石、废石引起某些元素扩散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灾害。

(2)矿山设计阶段

1)设计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依据。以往不少矿山建设前也编制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但大都局限于以“ 三废” 为对象的环境影响评价,缺少以矿山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为基础,防止或减少地质灾害发生发展为目的的全面评价,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合理开发难以同步进行。

2)设计阶段。矿山建设项目中的地质环境保护设施和地质灾害预防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初步设计中必须有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篇章,利用高科技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地质环境的开采方式、方法和选冶工艺等。

(3)矿山基建和生产阶段。矿山基建时,地质环境保护设施和地质灾害预防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一并验收并移交生产使用。

第7篇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E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311-0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其直接导致对于矿石资源的额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工业技术的推动下,矿山的开采效率得到提高,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有力贡献。

但同时,矿山地质灾害的情况日益严重,极大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矿山的大规模开采还直接造成了地质环境的破坏,有悖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再加上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使得矿山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和环境破坏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应对因为过度开采而造成的地质灾害和环境破坏问题成为当前煤矿开采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此试论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以期能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一、矿山地质灾害的概念及相关概述

(一) 矿山地质灾害的概念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床开采活动中,因大量采掘井巷破坏和岩土体变形以及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发生严重变化,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破坏采矿工程设备和矿区资源环境,影响采矿生产的灾害。矿山地质灾害种类很多,发生在地面的主要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煤自燃等,发生在井下的主要有冒顶、片帮、突水、突泥、井下热害、矿震、岩爆、井下煤自燃、油气井管套损坏、矿坑水污染等。

(二) 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

1. 矿山地质灾害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将会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生矿山地质灾害,极有可能发生地面探险、地面沉降以及山体滑坡等严重的灾害。

受到这些严重的地质灾害的影响,将直接对矿床造成巨大影响,可能直接掩埋矿山开采设备以及覆盖已经挖掘的矿质层,使得前期巨大的投入付之东流,对煤矿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为矿山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惊人的额150亿元,由此可见矿山地质灾害对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极大的降低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矿山地质灾害对生命有极大的危害

另一方面,矿山地质灾害还直接对矿工和管理者的生命带来极大的风险和危害。

矿工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职业,其需要在矿场中工作,本就需要面对较高的危险性,再加上时刻会发生的矿山地质灾害,更进一步对其的生命造成的威胁。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矿山地质灾害,矿场中的工作人员难以逃脱。

同时,矿山地质灾害一旦发生,还容易对周围的山体造成极大的影响。例如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山体滑坡,极容易造成周围的山体公路阻塞,对行驶的车辆造成生命威胁。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为矿山地质灾害直接死亡的人数达到几千人,如果算上间接的死亡人数,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增加。

二、矿山地质灾害对地质环境的巨大损害

矿山地质灾害不仅会对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更总要的是其对于地质环境的重大影响。

(一)破坏植被

矿山地质灾害对地质环境所造成的最直接最明显的破坏就在于植被。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已经直接的破坏了植被,其会对山体表面的植被造成巨大破坏。

另一方面,矿床的开采,会极大的破坏地质和土壤。这就会使土层中的养料减少或者受到污染,对植被的生长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因为矿山地质灾害造成地底塌陷、地下水泄漏等情况也会使得植被需要的水资源受到影响。

(二)影响水资源

其次,矿山地质灾害会极大的影响地区的水资源。一方面,矿床的开采会造成地面塌陷和沉降等地质现象,这就将极大地影响地下水的储存和流通,影响到区域内的水资源。

另一方面,矿床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以及较多的污染物质。这些被胡乱堆积的有害物质极有可能侵蚀地表的土壤进而渗透进入地下水资源中,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三) 破坏区域生态环境

最后,矿山地质灾害还会对区域内的生态坏境造成严重影响。良性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只有在完整的生态链之下,生态环境才具有良好的自我恢复性。

而矿山地质灾害容易对区域中的土壤、植被、水资源等多种资源造成破坏。这就破坏了区域内的生态链,使得区域内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力降低,进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真正的破坏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三、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经过上述,已经可以明显看到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巨大生命财产损失以及其对于地质环境的重要损坏。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变得非常重要。

(一)提高防治和保护意识

经过调查和发现,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不到位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部分矿山企业的防治保护意识不高,没有真正的意识到矿山地质灾害对生命财产和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巨大危害。

因此,首先要做的是提高相关人士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意识。要让有关人士深刻的理解到相关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提高了意识,才能够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二)重视矿山废弃物的处理

其次,应该重视矿山废弃物的处理,这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从一定程度而言,矿山废弃物是造成矿山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这些废弃物不仅会积压地表而造成地面塌陷和沉降,还间接到影响土壤、植被和生态环境,并且胡乱的堆积下更加强了山体滑坡的风险。

因此,有关企业应该提高矿山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一方面,加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要实现矿山废弃物的正确管理和堆积。另一方面,应该提高矿山的开采技术和效率尽可能的减少废弃物的出现。同时,还应该尽可能的提高矿山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不但降低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三)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体系

另一方面,造成矿山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破坏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人为原因。因为相关管理人员的疏忽或者管理工作不到位,才会造成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

因此,相关企业应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对相关管理者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相关企业可以对管理者采取问责制度,对其的工作责任进行问责,以此约束其工作态度和行为。

相关企业应该针对矿山废弃物的收集、处理,以及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勘测等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管理者头上,使管理者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使其真正的尽心的参与到管理工作中。

另一方面,企业就必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以及意识。要做好矿山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有对应的能力来完成工作。

(四)建立相应的保护和防治工作

针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工作,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保护和防治工作。例如针对山体滑坡就应该巩固山体,针对地面塌陷和沉降就应该巩固土壤等等。

另外,这种保护和防治工作还应该包括矿山开采工程的选址和定位工作。在确定工程之前,应该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勘测,要最大化的避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及最大程度的降低其对于地质环境的损坏。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矿山的开采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加大了地质灾害的风险并且对地质环境有巨大破坏。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必须展开,必须结合管理者的意识、管理技术和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从全方位降低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梧州市地质灾害治理的基本做法

(一)领导挂帅,把地质灾害治理列为民生一号工程

2002年,广西在全区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中,就已将梧州市列为地质灾害高发区。2003年,梧州市便开始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004年,市委、市政府正式把地质灾害整治作为今后几年工作的一号工程,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和落实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同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整治的日常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由市人大、国土局、建规委、市政局、发改委等部门人员组成,并设立了工程项目组、工程技术组、项目资金组、房屋拆迁组、房源安置组、综合信息组等6个小组,按其职能分别开展工作。3个城区也相应成立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二)强化责任,严格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1、制定“6.8”灾害治理方案。“6·8”灾害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及时组织国土局、建规委、市政局、发改委、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以及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等有地质灾害防治勘探、设计、施工资质的专业队伍,对市区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和勘测,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并编制了《梧州市区“6·8”灾害治理方案》,根据灾情及分布情况,按照“统筹安排、连片治理、方便工作”的原则,将210个地质灾害点列为急需治理的灾害点。该治理方案于2006年7月28日获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对210个灾害点的治理工程措施有2种,一是采取截水渠、重力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板桩、锚杆格构、挂网喷砼护坡等永久治理工程措施;二是采用绿化护坡、筑拦沙坝、建沉沙池、修排水渠等临时防护措施。所有治理工程项目均由市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委托广西3家有甲级地灾勘查设计资质的单位和市内3家有地质灾害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勘查设计,将项目分门别类,相对重大、危险的工程项目由广西设计单位负责,相对中型及小型工程项目由梧州市内设计单位分城区限时完成。

2、明确地质灾害治理目标、责任。市委、市政府要求210个治理点必须赶在2007年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主体工程,以发挥防灾抗灾作用。在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不少治理点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市政府进一步落实责任,要求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使210个治理项目均落实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包括项目责任人、技术责任人、行政责任人)和具体工作目标,并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问责制度,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2月出台了《梧州市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问责暂行办法》,明确了问责对象在整治地质灾害中,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或者在整治过程中措施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行为将被问责,并规定了问责方式和程序。

(三)积极筹集地质灾害整治项目资金,严格资金管理

该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面广量多,所需投资巨大。为解决整治资金不足的问题,梧州市除了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补助资金外,市政府自筹部分资金。同时,还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谁引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谁使用,谁治理”的整治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治理。210个急需整治的灾害点中,有50个灾害点确定了整治责任单位,如公路局后山边坡,全部由公路局自筹资金实施整治;有38个灾害点由市直、区直、中直机关共56个部门单位捐助资金进行治理。由于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地灾治理工作,从而有效缓解了资金的压力,确保治理工作的推进。

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执行资金的支付程序,每月下旬由分管财政的副市长主持召开资金调度会,审定各城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业主的资金支付额度,然后按规定代扣税金并经财务总监复核后,直接支付给施工队伍(业主),这样既保证了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又防止资金被积压、挪用。

(四)严把工程质量关

该市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办法对治理工程质量实施监督。一方面从市内各设计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质量检查组对各项目进行实时跟踪检查,尤其是在施工中不定期深入工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报市地灾办,由市地灾办项目联系人加强督促落实。质量检查组经常同各项目的监理、设计和施工队伍及时沟通、协调,尽量在施工现场将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推进。另一方面,根据国土资源部《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及重庆市的做法,由市地灾办请示市政府同意,下发了《关于市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验收有关问题的通知》,统一了验收的资料,明确了各类地质灾害治理的验收标准、程序。并委托广西两家有检验资质的单位对各治理项目的关键工序如抗滑桩、锚杆、锚索、挡土墙等进行随机抽样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书。经过检验,目前治理工程绝大部分项目都达到设计要求,对个别不达设计要求的,则由设计单位提出意见,施工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补充完善并验收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

二、有效整治地质灾害的几点思考

梧州市大规模整治地质灾害是近几年的新工作,没有更多经验可循。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梧州市目前的地质灾害整治工作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地质灾害治理的责、权、利尚需进一步明确

梧州市“6.8”治理方案按“谁受益,谁治理,谁引发,谁治理,谁使用,谁治理”原则去实施。但由于历史原因,市区山多平地少,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居民建房不断自山脚向山顶扩展,房屋依山而建,且无规无序,造成大量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之房屋密集,边坡支护及排水设施不到位,每逢暴雨季节,山体经常崩塌塌坡而引发地质灾害,危及周边房屋的安全,其责任认定难度较大。如“6·8”灾害是属自然因素造成还是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很难确定,因为很多都是七八十年代建设的房屋,完全认定由责任单位或房屋所有者承担治理责任难度大。另一方面,一些确需治理的边坡,在实施工程治理时必须拆除部分周边房屋,需要给予拆迁补偿,这部分资金若由责任单位或房屋所有者承担有难度,若由政府全部出资治理和补偿,又会使群众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地质灾害治理是政府的责任。因此,目前梧州市规定,近几年房地产公司建设的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所在地的边坡治理责任,由这些房地产单位、部门承担;而私人住宅及原单位(部门)70~80年代建设项目和学校的边坡需进行地灾治理的都由政府实施治理。今后,必须进一步明确治理责任主体,居民房屋等所有受益者,应该有一份治理责任,也就是要担负一定比例的治理费用;对于需搬迁避让的,政府只给予经济补助,而不能作为房屋拆迁补偿全额补足,也就是不能完全依赖政府。

(二)必须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梧州市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受威胁人口多,且很多房屋建在山上,如何保证老百姓不被地质灾害威胁需要全市统一规划,全盘考虑,科学治理。一方面地质灾害的整治不能为治理而治理,应与城市旧城改造结合起来。如对石鼓冲、平民冲、冰泉冲等万秀区河东片80年代前建在山上的房屋实行搬迁,进行集中安置,并对河东片的土地进行城市建设,既可以进行旧城改造,又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彻底消除地质隐患,让居民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地质灾害治理必须与城市景观改造相结合。梧州市属于一个山城,应利用山来点缀、装饰城市,使之更漂亮、美观。因此,工程措施必须结合山坡以及周边环境、建设物的特点,有些植被、建筑物和设施能保留的,应尽量保留,对景观有影响则在设计时就应考虑拆除,根据山坡的不同景观而采取不同治理措施,以达到既消除地灾隐患,又改善城市景观的效果。由于地灾点多且广,要全面彻底整治,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目前只是实施近期整治,而中期、远期整治必须严格按照《梧州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年)全面分步实施。

(三)解决好治理经费不足的问题

根据《梧州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年),梧州市区近、中、远期整治地质灾害的勘查和治理经费估算需3亿元,搬迁避让费用2.5亿元,共计需5.5亿元。目前已累计投入2亿元,资金不足还需要多方筹措解决。目前除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支持外,还尝试通过地质灾害治理产生的效益以及银行贷款来弥补资金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