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02 10:36: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马克思毕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毕业论文要求大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来阐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论文是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认识它不容易,反映它更是困难。
因为,这种困难一方面来源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部矛盾有一个逐渐暴露过程,它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另一方面这种困难来源于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中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片面性和主观性。
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有个由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由不够深刻到比较深刻的过程。
而且人们对研究成果的反映也有个由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过程。写论文就是对研究成果的反映,在从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转变过程中就必然有一个修改的环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由此可见,修改文章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写论文,从本质说是一个认识过程,它包括由客观事物到人的主观认识的“意化”,过程和从主观认识到书面表现的“物化”过程。在意化过程中常常出现“意不符物”,即主观认识未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而在物化过程中又容易发生“言不达意”即写成的文章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作者的观点。因此,在写论文过程中,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多一次修改就前进一步,至少可以减少失误和克服不足。正如作家老舍所说:“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
二、修改是论文写作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
修改从形式上看是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文章的完善阶段,但是从总体来看,修改是贯穿整个写作过程的。
写作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加强修改功夫。
第一阶段,酝酿构思中的修改。论文在动笔之前,要酝酿构思打腹稿。修改就要从这里开始。如确立中心、选择题材、布局谋篇等等,都要经过反复思索,有分析也有综合。这不落笔端的修改,却决定着通篇的成败,腹稿改得好,写起来少走弯路。如果确定了一个严密的提纲,搭起一个好架子,文章结构就不会有大变动。所以动笔前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要信笔写来再作大改。
第二阶段,动笔后的修改。落笔以后就进入细致的思索过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用,有事理的推断,形象的探索,层次的划分,段落的衔接,句式的选检,词汇的斟酌、推敲。
各方面都可能经过反复分析、对比、抉择,在改换取舍一些词语、句式、层次、段落之后完成初稿。这就是边写边改,边改边写的阶段。
第三阶段,初稿后的修改。全成之后,要逐字逐句,逐层逐段的审读,作通盘的修改。在修改中不仅要酌字斟句,还要考虑材料取舍、层次安排、结构组织、中心的表达,等等。
第四阶段,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指导老师审阅后,对草稿的优点给予肯定,并指出全文的不足。作者在听取指导老师的评讲后,要进一步发现自己文中的优缺点,研究要透,领悟要深,然后重新考虑修改。这时候的修改并不是一二次能结束的,修改的难度也比原先增大了。但是,如果改好了,文章水平可以有显著提高。
在这四个阶段中,初稿之后的修改更为重要。因为论文在起草初稿的过程中,作者对每个论点、论据不可能想得很周密,表达则更难做到准确无误。而在草稿写出后,作者的着眼点可以从局部写作转到总体审视,居高临下地检查,推敲中心论点的表达是否突出,各层次、段落的安排是否妥当。另外,作者的立足点可以从撰写者移到读者方面,比较超脱地对论文各个部分进行“评头论足”,“挑三拣四”,更客观和更严格地认真思考,反复推敲,使论文进一步趋于成熟和完美。
三、修改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写作能力的锻炼和综合能力的训练。要提高写作能力,既要多写,更要多改。古人说:“善作不如善改”,“文章是改出来的”。有不少大学生思路敏捷,写东西也比较快,但是由于不重视文章的修改,推敲和琢磨较少,写成的文章往往结构比较松散,词句重复罗唆,错别字也较多,因而写作水平提高不快。
应该把修改看作是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学习怎样修改文章,也是写作的一种基本训练,而且是更有效的训练。鲁迅把领悟“不应该那么写”——即修改初稿的方法,称为是“极为有益的学习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会不会写文章,可以用会不会修改来衡量。
只有到了会写也会改的时候,才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和能力。正如契河夫所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通过修改论文,可以进一步提高遣词造句,结构文章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功夫。
修改论文,也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学风的需要。写文章是给别人看的,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作者必须抱着对读者对社会的高度负责精神认真修改论文。认真修改论文,严格把关,这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治学态度。
鲁迅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劝别人修改文章,他自己的文章也常常是反复修改的。
他的著名散文《藤野先生》,修改的地方有160—170处,《<坟》的题记》全文只有1000多字,改动也有百处之多。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在修改他们的著作时,更是精益求精。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写完后,从头到尾作了修改。后来的德文第二版和法文译本,他又分别作了修改。他写《资本论》长达40年,中间经过多次修改,现在的前二卷的前一部分原稿,光保存下来的就有8种之多。
关键词:幸福观;人的解放;人性观;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41-02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一门关切人的学问,哲学一直把人类的幸福作为自己的最高归宿,为人类的幸福进行申辩和论证。因此,在人类的哲学思想史上先后出现了多种幸福观,比如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幸福观、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幸福观等。但我们认为,马克思的现实幸福观和边沁的功利主义幸福观是对我们时代生活影响最大的两种。
追求人类的幸福和解放是马克思一生的事业。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确定了他的这一旨趣。在文中,他提出一个人选择职业的指针应该是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马克思不但为了人类的解放和幸福亲身加入工人阶级的各种革命运动中指导革命,而且他还把为人类的幸福进行论证作为其毕生的理论追求。同时,幸福观也是边沁功利主义哲学的重要主题,是其哲学的灵魂。功利主义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理论旨归,将幸福作为理论的价值指向。
作为对人类充满关切的哲学家,虽然马克思和边沁都把人类的幸福作为自己理论旨归,提出了各自的幸福观,但从根本上说,他们却是不同质的伦理学。马克思幸福观要求逐渐摆脱人的“异化”状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项实现人类解放的事业。而边沁的幸福观则是追求现实的具体快乐,是一种享乐主义幸福观。两种幸福观之所以会有如此根本的差异,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它们立足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人性论的不同是导致这两种幸福观殊异的重要原因。
一、社会的人性和自然的人性
马克思一直对人性抱着一种乐观的态度。首先,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只是在目前的现代社会中,由于资本的逻辑导致了人的异化,使人表现出了许多非本质性的东西,罪恶的东西,那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的定在,具有高尚性。其次,他认为人的真正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人的本性不是某种抽象的东西,就是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所从事的生产实践劳动。可以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
马克思不但在总体上断言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并且他对承担起人类解放使命的无产阶级更是给予极高的赞赏。认为无产阶级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是一种“革命的共同体”,没有自己的私人利益,其全部使命就是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有着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怀。可以说,在马克思那里,无产阶级已经具有了“神性”,人类最伟大的光辉都体现在无产阶级的身上。
同时,在人类思想史上对人性的看法还一直存在着另外一种传统,那就是一种自然主义的传统。它立足于人的本质是一种动物,具有动物的本能和各种自然欲求,人不是超然的。比如在霍布斯那里,人对人的关系就像狼对狼的关系一样,为了保存自己不断地进行斗争。中国古代也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说。就是说人的本质属性就是动物性,自私自利,受一种“兽性”的法则支配。西方人性论的主流就是性恶论,主张人性本恶。
边沁对人性的看法就充分体现出自然人性的倾向。他认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产物,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本能。仔细观察每个人的行为,大家都受苦乐的感性支配,看见快乐就亲近,遇到痛苦就逃避。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一书的开篇中,边沁就明确指出:“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位主公――快乐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只有它们才指示我们应当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是非标准,因果联系,俱由其定夺。凡我们所行、所言、所思,无不由其支配:我们所能做的力图挣脱被支配地位的每项努力,都只会昭示和肯定这一点。一个人口头上可以声称绝不再受其主宰,但实际上他将照旧每时每刻对其俯首称臣。”[2]57
二、发展的人性和永恒的人性
在马克思看来,没有永恒不变的人性。人的存在是一种生存性的存在,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人在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地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同时不断地重塑一个又一个新的自我,可以说没有永恒不变的人性。因此,马克思才会认为“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1]172。在这一认识基础上,马克思把人的幸福定义为:人应该在历史的发展中解放自己,最终实现自我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人性是随着社会实践的改变而改变的,也即不同的实践过程,不同的实践结果才是表现人性的内在东西。
而边沁则坚持一种永恒不变的人性论,这种人性缺失时间性,不发生变化,没有发展。这种人性是启蒙精神的“遗物”,是启蒙运动确立的资产阶级人性观。马克思在批判边沁的功利主义时对这种人性观有着深刻的揭示。马克思说:“假如我们想知道什么东西对狗有用,我们就必须探究狗的本性。这种本性本身是不能从‘效用原则’中虚构出来的。如果我们想把这种原则运用到人身上来,想根据效用原则来评价人的一切行为、运动和关系等等,就首先要根据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但边沁不管这些,他幼稚而乏味地把现代的市侩,特别是英国的市侩说成是标准的人。按现代庸俗经济术语是,理性的人。凡是对这种标准的人和他的世界有用的东西,本身就是有用的。他还用这种尺度来评价过去、现在和将来。”[3]70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边沁是把当时资产阶级的人性当成了标准的人性,永恒不变的人性,认为人类的人性一直就是如此。
马克思的发展人性观和边沁的永恒人性观对立的根源在于他们对阶级意识的把握。马克思幸福观立足于人的解放理论,提出人的解放应该由政治解放进入到人类解放。只有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解放理论是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认为未来的革命和人类的真正幸福在于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统治,最后消灭阶级,达到全体人的解放,建立起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对人性的分析始终是和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而在人类社会中阶级的形态是会发生变化的,资产阶级具有历史性,不是永恒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只是历史的一个过程阶段。
而边沁的幸福观则漠视阶级意识,不承认阶级的存在和阶级的对立,因此看不到人性的阶级性,就无法把握到人性的变化性。边沁把人性当成一种先天的、现成的东西来看待,认为人性是固定不变的,一旦把握了人的本质,就完全把握了人,就会洞悉人的一切奥秘,这是一种理性的“狂妄”。
三、具体的人性和抽象的人性
马克思的幸福观还立足于具体的人,具体的人性,追求每个人的现实幸福,通过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人的自我发展。马克思的“人”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从事具体的生产实践的人,他有血有肉。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4]479。马克思对人性的认识就是立足具体的人,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因此马克思才会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1]67-68个体的具体实践活动构成他的本质,他的属性,把他和别的个体区分开来,是其自身存在的标志。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人性”,超越过去的“人性”,以达到今日之我不同于昨日之我。
马克思的幸福观立足具体的人,具体的人性,马克思把未来的社会看作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共同体”是具体个体的“自由自愿”联合,每个人都保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独立性,自己的特殊性。这种“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3]683,因此,这种幸福观主张的是每一个人的幸福,全人类的幸福。
如此所述,边沁则立足抽象的人性,把抽象的“快乐”和“痛苦”当作基本的人性,并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是如此,都受这一法则的支配。其实边沁的这一法则就是资本主义体制下的“资本法则”的变形。资本的功能是逐利性,疯狂地追求剩余价值,占有剩余价值,实现资本的增殖,实现对无产阶级的无情剥削。这一秘密被马克思所发现,他认为“把所有的人类的相互关系都归结为唯一的功利关系,看起来是很愚蠢的。这种看起来是形而上学的抽象之所产生的,是因为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一切关系实际上仅仅服从于一种抽象的金钱盘剥关系。”[4]479
不同的人性观必将导致不同性质的幸福观,可以说对人性的看法决定着幸福观的性质。边沁的幸福观体现出人类的自私性,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幸福观。“功利主义原理是指这样的原理:它按照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小利益有关者之幸福的倾向,亦即促进或妨碍此种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2]58而马克思的幸福观却与此截然不同,要求“破除”资本主义社会加在人身上的各种异化,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这种幸福观的本质是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全面实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它的立足点是整个人类和人类社会,是要求每一个人的幸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英]边沁.道德与立法的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937年,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最早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在70年代之后成为许多经济学家讨论的热点,企业契约理论也随之产生并逐步发展为全新的微观经济学分支。
1.1张五常:要素契约替代产品契约
华人学者张五常认为,企业对市场的替代只不过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 或“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在1983年发表的《企业契约的性质》这篇论文中,张五常指出,“企业”取代“市场”是不十分确切的,而应该说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或者说是用劳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通常认为这一观点是对科斯企业理论的重要发展。
1.2对科斯和张五常的企业理论的数学模型表达
杨小凯和黄有光在1993年用一个数学模型来表述和发展科斯和张五常的企业和产权结构理论。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他们认为,“企业是一种巧妙的交易方式,它可以把一些交易费用极高的活动卷人分工,但同时却可能避免此类活动的直接定价和直接交易”。
2.中国学者所做的对企业契约理论的对比拓展研究
2.1企业契约理论的机会主义行为分析
中山大学的刘燕(2006)在《基于企业契约理论的机会主义行为分析》中指出:契约关系的“缺口或疏漏”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的互动, 是增加经济活动交易费用的一个主要原因。有限理性、不完备与不对称信息、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 使契约的签订和实施不再是无代价的。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防范契约关系中各种形式的机会主义行为, 成为组织与合同中对经济主体进行激励、监督的出发点。
2.2与马克思的企业契约理论的结合
何宇(2004)在《马克思的企业契约理论:比较与借鉴》一文中首先分析了马克思的企业契约理论,并将其与科斯等人的企业契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作了比较,得出了一些启示:(1)企业作为一种以私人盈利为首要目标的契约组织,契约各方缔约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企业中个人特别是占优势地位的人的利益,如果不加限制,企业的运行极有可能损害到社会、国家和公众的利益。(2)在企业内部契约关系中,各产权主体的地位、权利、义务是不相同的,政府应注意规范和限制强势产权主体的权利,加大对企业中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
文中还特别提到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在各种制度法规都不太完善的阶段,尽管企业内部成本较小,但企业运行的社会总成本可能很大,我们应警惕企业可能产生的外部成本。
2.3企业的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的比较
姚先国,朱海就(2003)在《企业的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比较》一文中比较了企业的契约理论和能力理论,指出了它们的差异,认为两种理论各有所长,在研究企业内部的规治结构、激励机制的设计时, 契约理论较为擅长;在研究企业的生产、技术创新、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 Richardson,1972) 等问题时,能力理论有优势。这两个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 一个适当的内部激励结构会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 从而促进企业能力的积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中国学者对企业契约理论所做的批判以及反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理论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这需要学者们能够突破既有理论的局限,提出创新性的理论框架,发展新的理论。早在2002年,姚小涛、席酉民等就在《企业契约理论的局限性与企业边界的重新界定》一文中指出:企业契约理论在分析企业边界与规模时存在的局限性:由于缺乏对企业从生产角度的研究以及简单的二分法,企业契约理论很难全面深入地解释当前企业界的一系列重要现象。并提出企业的边界决定于核心知识的利用、生产与组合特征,并以此为主要确定标准。
王建军(2007)在他的研究中总结了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即契约理论三个分支: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理论。它们的共同主旨就是:将企业视为“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科斯、张五常以及威廉姆森等人的观点详细介绍了交易费用理论。他对之前的经典理论和流派都作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在全文最后指出企业契约论者都犯了将交易概念泛化的错误,即将交易概念的外延加以过度扩展,超出了交易概念的内涵或本质规定性,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将企业外部的市场关系和企业组织内部关系同质化,造成了企业性质上的误导。企业契约论者以泛化的交易概念为基础,将企业的性质理解为“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把契约关系本身看作是企业的性质,这对于人们认识企业的性质是一种严重的误导。对节约交易费用的强调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这种比较静态方法不能很好地揭示企业组织演进的动态过程。用契约关系来定义企业本质的做法也是一种缺乏历史感的静态分析。
4.中国学者对企业契约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前面的文章已经提到,企业契约理论与历史、现实存在一定的冲突,用契约关系来定义企业本质的做法也是一种缺乏历史感的静态分析。而任何的理论都不应该脱离现实,都应该被用来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并对经济发展和改革起到指导作用。
论文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一、引言
公元前3000年前,我国长江上的皮筏商人就懂得将每人的货物分装在几条皮筏上,出现了“损失分担”的风险管理雏形思想。但是当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时,人类在财务风险和金融风险面前却脆弱无力。根据Dun&Bradstreet(美国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的记录,美国1991年财务失败的企业有87266家。在我国国内,截至2003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共有ST公司123家(含三家纯B股公司)。这些公司被特别处理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它们大多数是由于“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的。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财务风险的界定
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一种,是与财务有关的风险。它通常指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特别是在企业资金的运用中,影响企业决策的种种不确定因素。笔者认为,要界定财务风险正确涵义,首先要正确理解财务风险的本质。根据马克思的《资本论》,财务风险的本质就是资本价值形态转化的风险。在G——W•••P••W′——G′的资本运动中,由于有对资本价值增殖的目标期望,但限于资本流通不畅、资本形态无法转换,需要通过财务获得货币用于垫支才会出现一系列财务风险的转移和积聚。以次类推,财务风险应当是一种交换性的风险,是价值在其载体形态上转移、变换和复位的风险。
(二)财务预警基本理论
财务风险预警是由财务危机和预警两个词组组成的。财务危机是指企业丧失支付能力,无法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以及出现资不抵债的经济现象。它是企业遭受企业财务风险的结果。但是关于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危机,国内外目前没有一种权威的界定标准。
财务危机预警属于社会经济预警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预警理论是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完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需要具有坚实的经济预警理论基础,因此,这里简要阐述经济预警的基本原理是必要的。经济预警基础理论认为,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经济活动,预警过程不外乎都是由这样三个环节组成的循环:目标—手段—结果→目标—手段—结果→ ……。其中,目标环节是信息的加工处理阶段;手段环节是目标的实施阶段;结果环节是目标与手段相互校验,相互适应的阶段,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为下一轮循环的运行提供现实基础。在上述过程中,监测与预测自然是极为必要的阶段,用古人的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预警
(一)预警方法
1.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是指通过财务比率分析来预警公司是否处于财务危机。企业资源配置缺陷与错误的经营管理策略与执行,在会计系统中表现为财务指标开始恶化。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引发财务困境或财务危机。因而,无效率或不良的管理行为特征与会计系统中的相关指标都可以作为财务风险的征兆。一般财务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应该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定量指标从表内信息出发,定性指标从表外信息出发。下表4-1是对常用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概括。
表4-1 常用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和预警区域
指标
类型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计算 预警区域 定
量
指
标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85%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25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0.25 盈利现金比率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1 长期投资比率 % 长期投资总额/长期资产 ≥50% 投资收益比率 % 投资收益/投资成本 ≤净资产收益率 关联方业务收入比率 % 关联方业务收入/总业务收入 ≥70%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5% 营业利润比重 % 营业利润额/利润总额 ≤50% 应收账款周转率 次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行业平均水平50% 存货周转次数 次 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行业平均水平50% 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0 定
性
指
林峰
身份证号码
性 别
男
年 龄
23岁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婚姻状况
未婚
视 力 状 况
身高(厘米)
169cm
体重(公斤)
63kg
民 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抚州市(含区市县)
技术职称
最 高 学 历
本科
现居住地
全国
毕业时间
2010
求 职 状 态
目前正在找工作
电话、手机
15867663****
个人主页
地 址
邮编
受教
育及
培训
状况
2006年8 月 至 2012年7月
吉林大学
哲学系 本科
专业描述:
本班为国家级基地班,本专业课程主要涉及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技哲学,马克思哲学,发展哲学,创新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课程,通过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了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文字能力及创新能力,对知识的了解比较全面,具有较强的思辨,反思,和创新能力及学习适应能力。
2007年9 月 至 2012年5月
吉林大学
工商管理 本科
专业描述:
本专业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企业战略经营,生产与作业管理。主要培养在各类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外贸部门从事市场分析,管理评价或管理实务工作,也可以从事营销策划,商品调研,市场预测和经济数量分析等工作.
工
作
经
验
摘
要
任职公司名称: 上海伟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CEO助理
工作职责和业绩:
在公司担任CEO助理一职,工作主要负责辅助领导进行编写项目策划书,各类商务公函等文案工作以及与各企业的日常及公务联络及商务谈判,在公司内负责领导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处理日常行政事宜,工作期间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较好的完成领导交付的各项任务,能对公司的日常规章制度及管理制度提出合理的意见,对公司进行合理化的改革及日常行政管理费用的合理化精简提出有效意见,为公司创造了较大的利润。
任职公司名称: 中国人寿长春分公司 。
2008年7 月 至 2009年9月
保险销售员
工作职责和业绩:
此工作为大学课余兼职,销售作为一项能够充分接触社会各种人员的工作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实践,所以大三期间利用课余时间从事了保险销售工作,在工作期间,积极的收集各类信息,专业知识,及社会需求信息为保险销售工作做了积极准备,在工作期间,努力实践各种销售技巧及语言艺术,力求更好地实现销售工作,经过努力,出售了100余份保险,总计金额百余万元,为公司创造了有效的收益,自己也受益颇多。
任职公司名称: 中国移动长春分公司 。
2006年9 月 至 2007年7月
夜间客服
工作职责和业绩:
这项工作为夜间客服,主要是负责帮助移动用户解决查询,咨询,用户故障解决等问题,在工作的几个月里成功的帮助了大部分用户解决了在使用移动服务中的疑惑和问题,对于自己也学会了一种用真诚和耐心去对待他人,对待客户,学会了更好的与同事想处及对待顾客一种良好的态度。
求职意向
现从事行业:
管理咨询
现从事职业:
总经理助理
现职位级别:
高级职位(管理类)
期望月薪:
2000-3000元
目前月薪:
3000-4500元
可到岗时间:
一周以内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欲工作地区:
江西省
欲从事行业:
欲从事职业:
人事/行政管理类、贸易、编辑、文案/策划、文职人员
技能特长
大学期间曾数次获得院级一等,二等奖学金 获得院级优秀毕业论文
外语水平
第一外语:英语 普通英语四级
第二外语:英语 普通英语六级
兴趣爱好
阅读,思考。
自我简评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应用性人才
前言
教师课程教学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的水平,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职业教育人才,《应用文写作》教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实践与探索,结合我院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课程地位,以及本人多年的教学实际,对《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方向做出深入思考,与同行共勉。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理念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和工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性学习理论和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课程的建设上确立了“三原则”、“四要素”的课程建设理念。所谓三原则就是“职业导向、素质本位、服务专业”;四要素则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和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师生互动和综合实训为平台”。
二、《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1.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模块,我们在教学时将结合各专业工作要求的实际,以完成职业任务为核心派生工作项目,以完成工作项目为目标派生工作职责,以胜任工作职责为目的重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如对文秘专业的学生教学“会议”项目,让学生明了组织一次大型会务需要准备邀请函、会议通知、开幕词、闭幕词、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会议简报等文书资料,然后以它们为任务目标逐项学习,学习完毕,让学生模拟组织一次学代会,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2.确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案。为使学生适应本专业的就业环境,本课程注重强化训练学生的“三动”能力(动手、动口和动脑能力)。所谓动手能力训练,就是以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如采用情景模拟写作、现场写作、项目写作、案例写作、病文修改写作、一个题材多种写法的写作、整理课堂讨论结果的写作和课外社会实践的写作等。所谓注重“动口” 能力训练,首先是指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优秀例文,以感受应用文的语言特点,建立和培养应用文的语言感觉,其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以语言带动思维,以思维训练促进语言表达,再次,力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学生站起来“口写”,即练习“出口成文”。所谓“动脑”能力训练,即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比如,通过写作情景模拟、案例写作、病文评改等,启发学生思考,面对一个题材,可选用哪些文种进行写作?对题材应该如何处理?文章内容该如何排列?揣摩优秀文章的作者如此写的好处在哪里?在处理具体的写作问题时,通过这些训练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根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不同文体的特点,我们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和推行项目教学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我们拟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①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一定的职业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某种特定的写作情境之中,扮演情境中的某个角色,以角色的身份构思写作,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能够顺利快捷地完成某种应用文的写作。
②现场教学法:即根据应用文种的要求把学生带入现场环境进行教学,然后让学生根据现场情景进行写作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如学院举行技能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大型活动时,老师把学生带入现场,要求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进行主持词的写作练习,然后让学生进行新闻采访练习,之后进行新闻报道写作。又如导游词、解说词的写作,把学生带到校园和寝室,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达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③项目教学法:这是一种通过让学生合作完成某一特定项目和任务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如“会议文书”的写作,要求学生为一次大型会议准备会务资料,通过会务资料的准备,学生了解了与会议有关的应用文体,通过分组写作练习,学生分别掌握了各种相关知识;又如策划文书写作,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市场调研、营销策划、与企业洽谈等综合项目,之后根据各自掌握的材料合作写出应用文。
④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入、案例分析、案例设计等环节,让学生在讨论和重新设计中去发现、去创新。如“经济合同”的教学,给学生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判断,并且修改完善。
5.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注意使用教学手段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在课堂教学上,利用视听媒体和课件的演示,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训指导、参考文献目录、授课录象等相关教学资料在校园网上,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在课外能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还可通过E―mail向老师求教,递交作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等。
6.建立新的课程教学考试模式。《应用写作》教学要真正提高水平和质量,其开放互动的教学思想一定要在评估体系和考试策略之中得到充分地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目标和性质,我们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考核标准和内容以项目为单元,以职业资格考试为依据,实行三个结合和三个为主的教学考核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考核为主;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阶段性评价为主;试卷考试和项目操作相结合,以项目操作为主的课程教学考试模式。
关键词:科研实践 创新人才 本科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88-02
一、研究的意义
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201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69万人。在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的创伤久久不愈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本科生涌入社会,但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本科阶段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与社会实际应用存在很大的差距,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本科毕业生就业举步维艰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又存在大量的岗位缺口,急需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大学生尽快承担起相应的工作的责任。
因此,如何在大学期间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专门人才为发展目标,使学生既能够学习专业领域内相关科学知识和理论,又能以科研实践为推动力促进学生们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理论研究联系工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迫在眉睫。
综观美、英、德国的大学教育体系,与我国高等院校现阶段的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美国和英国的学位(包括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均分类很细,目的性强,根据不同的教育类别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在美国,其宗旨有三:教学、研究和服务。这里提到的教学和研究很容易理解,而服务这一宗旨则是美国高层次学位教育所独有的。即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作,为企业、公司和社会服务。英国在学位教育分类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教育的专门化程度,即将大力培养专业的研究人员作为其教育的重中之重。要求学位的获得者成为某一科学领域的权威,有能力去开辟新的研究论题,并运用所掌握的技术得出新的研究成果。
德国大学对学生的培养强调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开创精神,一些大学明确规定学生必须能在学士论文中证明自己具有独立进行科学技术工作的才能和清晰准确描述自己的科研成果的能力,能提供新的、独立的贡献。其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一是科学探索,培养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提高高等教育学术水平;二是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目标兼具理论性或基础性与应用性或功利性,旨在着重培养能够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工作者。
同时,我们已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我国大学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不足与缺憾,目前国家教育部正在研究并调整本科教育的价值目标取向,逐步向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技术型和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目标转变,随着大学本科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要形成着力培养以应用创新型为主体的新兴学科人才的新格局。
因此,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是学校建设研究型大学、培养应用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内在需求,也是增强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迫切需要。
一些国外知名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伯克利大学、剑桥大学等,其大学理念和使命中都渗透了加强实践教育的思想,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1],学生参加科研实践被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本科生科研实践以工作内容分为两种:一是学生参与以教师为主的研究小组,担任研究助理;二是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包括研究性项目、创造性设计工作及公众服务性项目等。
例如,美国本科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取得1/6以上的学分,本科生科研计划始于1969年,有接近80%的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各大学均设立专项资金对本科生科研进行资助, 许多教师也把指导本科生科研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责任。
德国最著名的工科高校亚琛工大与德国企业界有着联系密切,进行课题研究时,常采取“博士+硕士+工程师”的团队工作方式;从事科研开发时, 强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研究方式。本科生的教育也同样注重科研实践,教授将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部分问题与解决方案有针对性的编入专业课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亚琛工大加强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2]。大学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被教学与工业创新的相结合,特别是与企业界合作的理念彻底打破。
显然,让本科生提早、更多的参与到科研实践当中无疑成为改变培养模式和完善教育体制的不二法门。伟大的思想家,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兼革命导师马克思也曾指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可见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可是相比之下,“高分低能”是困扰我国本科生教育的一大难题,学生知识结构书本化, 毕业后适应社会的周期长,实际工作能力差。为了打破这一现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加强本科生尤其是工科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我国也多方面进行着努力。
从1998 年开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相继实行大学生科研训练教育。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赛等, 目的是以竞赛为载体, 把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动手能力、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的培养作为具体目标。这些学科竞赛在全国高校大学生中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较大影响, 对于培养我国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3]。
虽然我们通过努力逐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我国高校在培养本科生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科研创新活动很多时候是研究人员的自发。处在自发状态 ,一方面缺乏足够的鼓励性政策和足够的科研硬件支持,学科重点实验室很少向学生开放; 另一方面缺乏管理体制上的保障, 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管理措施对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引导扶持, 很少向大学生提供科研活动的经费、场所和必要条件, 没有把大学生科研活动列入教育发展计划。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与市场接轨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存在很多困难与障碍。
二、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传统的、以往的培养模式,针对其不足和带来的弊端,如何使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由自发状态转变为有意识的、有步骤的、有目标的创新行为,是我们制定和完成项目研究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我们试图将课余的学科竞赛转化成长期的、持久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实践。在政策和规定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本科生提供科研硬件支持,并帮助学生尽快的把创新研究转化成创新成果。
本研究旨在围绕大学生本科培养阶段的里程碑节点,在不同的培养阶段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施行不同的培养方法,并以此开展不同层次的科研实践活动,循序渐进的进行培养,形成有效的实践框架和经验。
我们把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结合学生培养里程碑节点,建立本科生应用创新科研实践体系与指导方案;
2.深入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树立本科生科学严谨的科研态度;
3.深化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目标,形成以培养学生勤思、善学、创新为主导思想的有效的科研实践框架。
学生培养的里程碑节点是本研究根据不同年级本科生接受程度、理解能力不同而大胆提出的采用不同培养方案的构想。即,针对本科入学新生而言,大学一年级是他们在大学时期崭新生活的开始,通过发现并引导学生以兴趣出发参与“轻量级”科研实践活动,首先树立并形成学生的科研实践的兴趣源动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启发其创新思维。
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的基础理论日渐深厚,急需我们帮助他们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科技实践生产力以加深其对科研的兴趣及自身科研能力的肯定,即培训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培养过程中,除了对基础理论的讲解,我们也积极引导本科生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一阶段拟通过基础理论课程实验环节选拔具有一定创新潜力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投入到科研项目的实践活动中,促进其提高科研实践动手开发能力;
经过上述阶段培养,在大学四年级即本科毕业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全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升华,同时,使本科生更加深刻领会到精诚合作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三、 采取的方法与具体措施
根据预定的研究目标,在本科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相应的工作。
1.基础性培养
在基础性培养方面我们要求大学生具备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并要不断拓宽知识面。不能局限于对现有书本知识的学习, 或只满足于记忆和重复。旨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对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是基础,是传授知识;科研是创造知识,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4]。我们需要亲自参加科研工作才能更好地了解实际和社会的需求,掌握社会对所教学科的需要,从而使教学更紧密地联系生产实际与社会实践,把课本内容与科研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及时给本科生以引导。将自己在科研活动中获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随时引入到教学中以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专业前沿动态和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以启迪。
我们的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为基础,而不是以传递信息为基础的教学,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究者”[5],于是,我们将在科研中培养的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应用于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同时,项目负责人更着手于通过科研训练帮助本科生树立远大理想, 强化广泛的创新兴趣, 克服从众、倦怠等心理障碍, 使学生形成健全的创新性格。
2.提升性培养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
项目负责人将科研项目和本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让学生真正参与科研。在自己擅长研究的领域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深入指导,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而且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后独立创造或应用科研成果的能力。
然而,在指导过程中,我们并不急于尽快地得到某一些技术成果, 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使本科生熟悉科学研究过程, 从而真正形成科研创新的思维框架。多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时间, 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面对各种难题应对自如。
科研实践当中,我们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挥,同时更着重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例如结合学校承担的某科研项目,选拔一定数量的学生结合所学习过的自控原理、微机原理、单片机技术等专业知识,参加到仪表信号模拟、基于单片机的信号采集与处理、数字信号滤波等实践工作中,提高其科学思考、理论创新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信上述相应的经验,不仅是我们研究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的基本要求,也必将成为我们研究理念得以推广的利器。
四、结论
在项目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不断的融入课堂,将学科相关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地充实到自己的课程体系当中,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事例更加具体,丰富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在不断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促进本科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对科学实践的兴趣,教学效果好,学生反馈好。
把科研创新工作作为毕业实践与毕业论文的基础,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理解更加深入、具体。项目负责人指导的参与课题研究的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并投稿国内核心期刊,现已发表;并撰写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项目负责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使得在本科阶段参与科研实践的学生不仅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树立了明确的创新理念,更培养了其优秀的科研品质。多名学生直接参与到学校的科研任务中,承担软件模块开发与调试工作,这些学生不仅在学习期间多次获奖,由于其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不断钻研的科学精神在就业中显得更加“抢手”,有的学生一人收到多家知名研究所、国企的offer。
从项目的整个过程我们看到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给出的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在培养过程中我们使用的培养方法均是可行有效的,也是具有推广价值的。当然,这个培养过程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在把握目标不变的前提下,也要不断调整方法,遇到瓶颈时更要多鼓励学生坚持,培养其坚韧的科研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超, 赵可. 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J] . 外国教育研究, 2005, 32(11):33-38.
[2] 尹喜云, 南. 科研训练: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 .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4(6):99-100.
[3] 任成龙. 论科研实践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48-51.
摘要:本文从世界高等教育潮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国家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理论是本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资源、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本次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经济转型升级;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1]。目前,江苏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种类、层次和数量均呈现出多元的趋势。另一方面,省内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与区域经济社会融为一体,关注毕业生对地方产业价值的贡献,与区域经济发展“合拍共振”,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一、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从世界高等教育潮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国家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看,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应然之举。
1.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潮流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是时代环境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呈现双向互动关系。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动力和支点,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经济发展先后进入了创新要素驱动阶段,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迫使人才培养结构做出相应调整。
近年,金融危机暴露了深层次经济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产业空心化。美欧各国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必要性,把向实体经济回归、实施“再工业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2]。国家竞争力的增强需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教育能否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密切相关。国际金融危机预示了新的世界经济转型窗口的打开,这也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江苏作为教育大省,顺应世界高等教育潮流,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由“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的转化提供支持,是本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肩负的历史使命。
2.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十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勇于先行、敢于创新的经济强省,江苏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并把它作为“六大战略”的核心战略全力加以推进。虽然江苏经济发展从全国范围看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也先人一步,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严峻。
历经30 多年高速增长,江苏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已经发生变化,目前到了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教育强省,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素质,激发人才红利是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坚定不移地为区域、行业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人才,更是江苏省地市级应用型本科院校义不容辞的使命。
3.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从诸多教育形式看,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教育类型,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更是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亮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完成教育体系的结构性、战略性调整,使教育规模、结构、层次和质量全方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教育体系的根本性变革。
2012年以来,江苏省抓住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契机,组织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以学制贯通为突破、以课程衔接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截止到2014年3月,全省共有13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试点专业达59个,培养规模达7000余人。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指明,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轻技能、轻应用的观念,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缺乏个性,专业特色不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可以说,江苏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尚待建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尚未形成。
4.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科学定位与特色发展的内在需求
截止到2013年10月10日,江苏省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31所,其中本科院校49所(部委属10所,省属30所,市属5所,民办2所、中外合作2所),高职高专学校82所(省属38所,市属20所,民办23所、中外合作1 所),另有独立学院25 所[3]。其中,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共37所,其名单和所在地区如表一:
江苏是教育大省,虽然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有37所之多,然而从区域布局看,不平衡性较为明显,仅南京一市就集中了18所院校,达到总数的48.6%,苏南地区的院校数量要明显多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布局状况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耦合性,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引起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需引起政府的重视。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来看,转型已经提到了每所大学的议事日程,特别是教育资源并不占优势的苏中、苏北地区高校,转型的要求就更加迫切。面临老牌传统高校生源、资源竞争的“挤压”,要想脱颖而出,学校必须挖掘自身优势,凝炼特色,在整个江苏省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进行准确的定位,解决好自身矛盾。
目前,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总体方向已然确定,但定位的具体指向还不够清晰,鲜明的特色尚未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也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理论是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育学基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理论的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价值取向,这一理论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基础论意义。马克思认为“: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本次改革的主要目标,但这一目标确立的同时,必须避免滑向另一个极端——规模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制器”,这是改革的认识前提,留给学生更多选择和创造的空间,在关注人的技能、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应注重个人内在整体性的提升和人的价值、尊严的充分彰显。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教授1983 年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至少有七种与生俱来的智能:文字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后来,加德纳又补充了三种智能:自然学家智能、生存智能和道德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价值中立是它的重要特点[6]。以这一理论来关照个体智力差异,没有哪种智能更优越,有的只是个体差异以及社会需求不同而已。
该理论对当前的改革具有应用价值。中国的教育一向以训练个体的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为任务,其他智能的发展一直被忽视,由于学校历来设置的考察科目基本是与这两种智能有关的,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优秀的学生被视为“好”学生,其他学生便理所当然被视为“笨”学生,这一做法打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从生源看,应用型本科院校接收的不是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特别突出的学生,但这正赋予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凝重使命——努力挖掘每个学生其他方面的潜在智能,激发其高度的职业自信。他们与研究型院校的学生是同一层次的人才,只是智能的结构类型不同,没有智力的高低贵贱之分。数学家、化学家是专家,工程师、高级技师同样也是专家。应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合的培养模式,来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济学、政治学基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由库克教授于1992年提出,他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在地理上分工协作与相互关联的企业、生产研究机构、高校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今天,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是地方政府为取得竞争优势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调控、推动、扶持与激励。区域创新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一个经济命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局意义的重大政治命题。
人是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微观行为主体,区域创新体系的成熟离不开围绕本区域主导产业长期、持续的人才培养供给。
区域创新体系能够激发体系内各创新要素的积极性而使整个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发展活力。在和区域政府、企业的互动中,地方高校能够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的培养符合当地产业要求,从而降低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与选择性失业水平。
三、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资源、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质量评价体系等多维度高度集成的有机系统,对每个维度逐一破解,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1.树立面向应用、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根据区域产业特征及自身办学优势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目前,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我国大部分院校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即以“应用”为主导,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7]。这一共识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普通本科人才培养区别开来,体现了高等教育错位发展的思想,也展示了该类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明晰的改革思路。
随着创新发展战略在各省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江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省内各区域对人才的需要也呈现出多类化、多样化的特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要更加具体鲜明,培养标准和规格需要进一步细化。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并不均衡,发展战略也有一定差异:苏南转型发展、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苏北在“四化”同步中振兴发展和打造沿海经济升级版。因此,根据当地产业特征及自身办学优势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理念的全程融入。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旨归。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8]。警惕人才培养目的的异化,防止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挤压和宰制,留给学生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空间以及平等对话的软环境,让学生获得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是本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2.依托地方产业优势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应用技术类课程比例,注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全方位融入培养、输送的人才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切性,是衡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指标。学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培育当地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与课程,为该区域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供给。比如苏北地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农业为其基本的增长极并协调发展第二、三产业是其主要特色,因连云港、盐城地区是江苏沿海开发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主要承担者,可以重点发展农、林、海洋交通、旅游观光、海洋养殖等专业;苏中地区需在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加快接受苏南产业转移步伐,该地区的院校可以重点发展建筑、机械、化工、纺织、建材等专业;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好,是本次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该地区高校可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专业。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载体。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课程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社会现状的反映,更深层的含义是促进个体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的参与[9]。本次改革应优化理论类课程,加强理论实践融合课程,加大应用技术类课程比例,强化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课程开设本身即是高校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的一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调整。有学者认为: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和全局并以此为载体,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人才培养相协调相统一,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来进行[10]。应注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全方位融入,以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学业规划、职业认知与生涯规划的有机统一。
3.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弹性学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更注重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自主学习、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及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真正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从“为什么”到“怎么做”的转变,是教学方式改革的核心。要把实践教学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增加师生的互动,鼓励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建设好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习实训中心。此外,还需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水平。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需实施弹性学制。多元智能理论证明了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性,个性能力的基本特质是主观创造性,人的探索欲、求知欲充分调动的前提是人的个性发展。“应用型人才并非只‘应用’知识和理论,而不进行研究。恰恰相反,应用型人才不仅在知识的应用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理论的创新方面常常给人们以启发,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所开展的应用性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与作用[11] 。”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特质。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体学习的不同需要,在具体教学中实施弹性化安排,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生长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技术、实践能力的同时形成独特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4.发挥地方政府引导作用,强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形成地方政府引导、行业指导、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关键是大学、政府及企业合作关系的建构。亨利·埃兹科维兹以“三螺旋”理论描述了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良性互动的关系:在官产学研深度合作过程中,大学、企业、政府这三方合作主体在保留自己原有作用和独特身份的同时,每一方都获得并表现出另外两方的一些能力,由此实现了各自效应的最大化,并形成持续的创新流[12]。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共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多方共赢的有效途径。大学实现了专业学科与岗位技能的对接,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长期困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当地企业获得了技术创新所必需的人力资源;地方政府则通过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增强了区域竞争力。因此,必须促成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企业和社会机构为支撑,以产业升级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多方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5.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助推培养模式改革评价反馈体系是高校与社会互动协作的动态运行体系,其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学者认为,高校毕业生社会评价反馈机制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动态系统,运行过程如下: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毕业生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毕业生毕业后进行质量追踪调查,根据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出毕业生社会评价的一般性结果,对社会评价的结果进行教学归因分析,针对原因分析进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13]。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的贯彻与实践,归根结底要接受市场检验,只有把评价权交给市场,通过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的综合评价,才能了解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状况,才能了解学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矫正。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各地区高校应根据情况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努力确保这一“闭合的回路动态系统”良性运转,使其真正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2.
[2]周文夫,彭建强.中国经济转型及其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J].河北学刊,2012(5):123-127.
[3]ec.js.edu.cn/art/2013/10/10/art_4560_55516.html.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0.
[6]Rosa EM,Kramer,Association betwee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the intimamedia thicke?ness 2003,80.
[7]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0-23.
[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4.
[9]奥恩斯坦,等.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52.
[10]朱炎军,李爽.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兼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J].教育发展研究,2012(13-14):109-114.
[1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12]Henry Etzkowitz, Magnus Klofsten. The inno?vating region: toward a theory of knowledgebasedregional development [J]. Research anddevelopment, 2005, 35(3): 243-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