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程风险管理

工程风险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23 02:46: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程风险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程风险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公路工程风险管理一般按照风险分析、预警、应对等过程进行,其中风险分析包括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过程,是风险管理中难点和重点。公路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可能遭到的风险,可将其定义为:在公路工程项目目标规定的条件下,所有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不可控制。在对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估计、评价的基础上,项目风险管理者所要做的是以项目总体目标为依据,根据具体的风险性质及潜在影响,规划并选择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纯风险并尽可能地利用投机风险,将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损失,增加收益。风险管理决策是整个风险管理的核心,风险管理要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甚至获得风险收益,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决策。

1. 公路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1.1 编制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应对计划。 编制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应对计划是制定应对风险的策略和应对措施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提升实现公路工程项目目标的机会,降低对项目目标的威胁。编制应对计划时,应充分考虑风险的严重性,应对风险所花费用的有效性,采取措施的适时性,以及与工程环境的适应性。编制应对计划的依据是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清单,风险的特征,项目主体抗风险能力,风险详细分析资料和可供选择的风险应对措施。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应对计划是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和项目风险控制工作的计划和安排,是风险管理的目标、任务、程序、责任和措施等内容的全面规划,其内容包括:对已识别风险的描述,风险承担人及其应分担的风险,风险分析及信息处理过程的安排,每项风险的应对措施及实施计划;采取措施后期望残留风险水平的确定,风险应对的费用预算和时间计划,处置风险的应急计划和退却计划等。

1.2 风险应对措施。

1.2.1 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当项目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和损失较严重时,主动放弃项目或变更项目计划从而消除风险或风险产生的条件,以避免产生风险损失的方法。对潜在损失大,概率大的灾难性风险一般采取回避对策。风险回避可以在某种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完全彻底地消除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而不仅仅是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风险回避是一种最彻底的消除风险影响的控制技术,而其它控制技术只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严重程度。

1.2.2 风险缓解。 风险缓解,也叫风险减轻,是指采取措施降低工程项目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或减少风险损失的严重性,或同时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后果。风险缓解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公路工程项目中常用的措施有:工程法、程序法和教育法。

(2)减少或控制风险损失,是指在风险损失已发生的情况下,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以遏制损失继续扩大或限制其扩展的范围,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如业主在确信承包商无力继续实施其委托的工程项目时,决定立即撤换该承包商;承包商在业主付款误期已超过合同规定期限的情况下,采取的停工并提出索赔的措施;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后对受伤人员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同时加强作业环境的安全防护;当雨天无法进行室外施工时尽量安排有关人员从事室内作业;业主严格控制内部核算,制定种种资金运作方案等都是为了达到减少风险损失的目的。

(3)分散风险,是指通过增加风险承担者以减轻总体风险的压力,达到共同分摊集体风险的目的。

1.2.3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项目管理者设法将风险的结果连同对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以使自身免受风险损失。这种方式并非损人利己,因为有些风险对某些单位是风险,而对另一些单位并不构成风险,原因是各自的优劣势并不相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各不一样,比如常有工程承包企业将自己企业不擅长的专项工程分包给专项作业公司,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转移者和接受风险者将会取得双赢。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转移是重要且广泛采用的一类对策,分保险和非保险两种方式。

2. 公路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方法

第2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 风险管理

任何行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风险,因工程本身的技术复杂、难度大等特点使得其自身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这样就决定了其是一项多风险的工程项目。所以,在工程管理中,对于风险管理就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了。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其内容主要包括:

1.风险管理的对象是风险。

2.风险管理的主体可以是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个人、家庭、组织(包括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

3.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评估风险管理效果等。

4.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

5.风险管理成为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并成为了一门新兴学科。

二、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

工程项目风险具有多样性,在一个项目中,有许多风险同时存在。只有在了解工程项目风险分类的前提下,才能对风险进行辨识、分析、评估,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制定项目风险控制目标,有效的控制项目风险。下面的表格为一个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类别原因:

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及其总体目标,通过程序化的决策,全面识别和衡量工程项目潜在的损失,从而制定一个与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相一致的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体系,是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项目风险的最佳对策。

1、把握投资决策,加强投资风险管理

1)把握投资决策,预防投资风险。这就要注意三方面:一是建立一支高水平、多学科的投资管理队伍。二是树立风险意识。三是健全风险预警系统。防范风险的关键是预先行动,即主动控制。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时间越长,控制风险的成本就越高。四是贯彻执行风险管理责任制度。投资者要建立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和奖罚措施。

2)把握投资风险因素分析,控制投资风险。因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的风险因素多,而且各种风险经常相互重叠交叉,这就要求投资者应通过研究项目风险的可变性、多样性和层次性来预测、评估,控制项目风险。层次分析模型可根据控制目标的性质和要求将控制目标分解为不同的分目标,并按照目标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及隶属关系将目标按不同的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模型,综合得出需要的控制结果。如下为风险评估的流程:

2、明晰合同细则,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合理控制合同风险的发生。在签约阶段,项目管理者应针对工程项目成立专门的谈判小组,对合同标的、工程承包方式、工程技术要求、工艺选择、工程质量、变更条款、付违约责任条款、结算方式、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必须明确,细化说明切,忌含糊不清。同时结合市场形势,强化项目管理者合同管理意识,不断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3、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招标

“工程量清单”作为投标企业作价的统一依据,由各企业自行制定每个分项的综合单价,反映了工程的消耗和有关费用,易于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计价,更能反映工程的个别成本和实际造价;实行统一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招标,可以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又能避免由此而造成的合同纠纷与索赔,有利于施工合同的履行和管理。与“工程总价报价”的做法相比,更具有科学性、公正合理性,既可减少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又解决了采用定额加费用招标时定额缺项、特殊工艺计价无据可依,标底价与各投标单位报价很难统一,招投标工作难度大的问题。

4、改变项目目标,回避项目风险

风险回避策略是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它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例如,企业目前正面对一项技术不太成熟的投资项目,如果通过风险评价发现项目的实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项目管理组织又没有其它可用的措施控制风险,这时就应当考虑放弃项目的实施,避免巨大的风险事故和财产损失。

5、完善项目风险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在我国,许多制度尚在探索阶段,现行的法律法规不适应WTO有关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我们要针对建设领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建立参照国际惯例并符合中国实际的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制度,研究合理的工程担保、保险的收费标准及费用收取办法。

6、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技术

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首先必须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逐步形成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因为工程项目风险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必须提高对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能力,加强工程项目风险信息收集工作,掌握不同工程的项目的风险规律,确定工程项目风险的相对重要性,以便能够从容准确地应用风险分析技术去面对工程项目风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结语

总体来说,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始终贯穿着风险管理,针对对工程项目所面临的不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风险控制目标,深入研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调整管理方案,并将这一原则贯彻项目全过程,才能充分体现风险管理的特点和优势,提高企业项目抗风险的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风险管理这一概念最初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许布纳博士于1930年正式提出的,所谓风险管理指的是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以及评估处理的流程,通常包含了风险分析、风险处理以及风险监控等环节。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和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但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所谓风险分析即对某时某地发生的或者即将发生的消极事件展开分析,研究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而风险处理即是按照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与宗旨,在科学的风险评价的前提下,在风险产生之后能够采取的包括监测、接受、回避、转移、控制风险等各种策略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过程;风险监控指的是利用已经构建的风险评估标准体系来对风险处理的结果进行评估,而园林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能够借助于这一系统来对工程项目的实际状态作出控制。因为风险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管理过程应当是处于时刻调整中的,随着园林工程项目的逐渐推进以及相应对策的实施,会让影响园林工程项目实施的各种风险因素发生变化,而在我国园林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缺乏的正是科学的运用风险管理手段来进行的管理与控制。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安全系统工程之后,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我国在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空白。现阶段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通常是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为主,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安全管理。虽然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以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规中都明确的提出了施工安全防护对策,但都没有全面系统地针对风险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管控等内容作出规定,另外对环境风险方面的内容还存在空缺,因此工程项目风险管控还应当进一步深化[1]。

2园林工程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内容

因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化进程也推动了园林工程项目的建设发展,现代人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普遍提升,对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也由此凸显了园林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的巨大危害,所以必须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对于园林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我们应将分析、评估、处理这三项内容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各个环节。

2.1园林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以及工程准备阶段的风险管理内容

在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其项目决策阶段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一阶段,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人员必须对项目施工环境和施工计划实施严格的调研,在决策阶段必须对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展开深入考核,对该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同时要对园林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预评估,这一阶段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应当是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研究,从而科学地制定工程项目风险控制计划,从而保证园林工程施工建设的有序开展[2]。

2.2园林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内容

当我们制定好园林工程项目实施计划以后,就需要做好工程项目具体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这也是园林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最佳阶段。在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所需要面对的风险因素是非常复杂且多变的,这些因素都非常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对风险因素处理不当,从而导致工程施工建设出现重大问题。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内容通常是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可能带来的危害进行评估,同时做好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协调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配合施工管理方落实风险管理计划措施,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提高警惕性,同时对园林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所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研讨,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力求园林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得以保障,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预期目标。

2.3园林工程项目竣工后的风险管理内容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得知,园林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应当是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但这并不表示工程项目竣工后便不再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当园林工程项目顺利竣工之后,还应全方位地对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展开客观的评价,总结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同时积极主动地做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验收工作,对其竣工之后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的审查,在这些工作进行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细致的记录,从而对未来的园林工程项目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以便不断提升园林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另外,在园林工程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监控,审查工程项目的预期设计功能是否满足实际需求,其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发挥,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从而确保后续风险管控工作的有效性[3]。

3园林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大部分的工程建设项目都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但是园林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却一直停滞不前,很多园林工程项目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导致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事故频发。我们应当认识到,园林工程项目与其他施工建设项目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项目管理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并未真正重视这一问题,下面我们就各个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3.1园林工程项目策划准备阶段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园林工程的策划和准备阶段所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园林工程项目策划阶段通常都选择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方式来实施项目分析,但当前大部分的园林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都偏向于论证项目是可行的,而非对项目展开全面深入客观的分析,进而导致部分项目开工后没多久就“流产”。在园林工程项目的准备阶段,通常表现为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很多园林工程的设计存在风险漏洞,非常容易造成更大的风险。

3.2园林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现状

施工阶段是园林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阶段,一方面是施工作业人员组织结构较为混乱,因为园林工程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通常而言企业的领导层是固定的,而下设的项目经理与施工作业人员流动性很强。当园林工程项目立项之后便会设置工程指挥部,而开始另一个园林工程时又会成立新的工程指挥部,项目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基本上各不相同。我们知道,园林工程施工不但需要专门的园艺工,同时还需要负责土建的建筑工人以及水电技术工人、施工技术人员等,其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工种,所以园林工程施工人员的组织结构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其人员的流动性以及管理难度的增加都会为工程施工带来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例如露天作业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干扰。而面对不同的施工地区、为不同的行业服务,所涉及到的地方政府法规以及行业施工具体规范,往往让施工作业面临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变化,而在较大范围的环境下实施施工活动,其管理难度也更大,在同一施工现场中经常会存在不同的施工作业队伍共同开展施工作业,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加之施工现场的人员流动性较大,作业环境差等问题也会导致风险的产生[4]。

3.3园林工程项目竣工和评价阶段风险管理现状

园林工程项目竣工与评价阶段的风险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园林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仅仅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验收与总结,并未对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风险展开全面深入的评估和收集,从而导致我国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经验与历史资料上非常缺乏。另外由于所应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很多风险因素在总评过程中不能够全面的体现出来。正是因为园林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这些客观与主观的风险因素,才使风险管理工作变得如此重要,开展起来也困难重重。

3.4我国园林工程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园林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点:①对风险的分析和研究不具有系统性;②虽然对实际施工过程进行了风险管理,但对工程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却不够重视;③风险管理理论不能够科学地应用到工程管理实际中去,对于风险管理的内涵认识不到位;④风险评价存在较大的误差,因为没有过去的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从而导致风险管理工作的着力点不准确,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⑤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没有树立风险管理意识等。

4园林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4.1不断提升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问题产生的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不重视风险隐患的控制,从而造成了问题出现之后难以处理的局面。所以,做好园林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首要要求便是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深入掌握风险管理工作的内涵,在风险问题产生以前进行辨识与预处理,当其发生之后便能够及时地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带来的危害,降低损失。另外还应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尽可能让所有人都能够重视风险管理,及时排除风险隐患。

4.2做好园林工程项目组织风险的管控

做好园林工程项目组织风险的管控工作,一方面是要增强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其具备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同时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与领导能力,从而有效地发现风险因素,及时采取对策来控制风险;另一方面,园林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进行科学规划,以便于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方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强化落实,确保施工建设工作能够规范有序开展[5]。

4.3做好园林工程现场施工风险的管控

园林工程项目现场施工阶段是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在这一阶段必须要加强风险预防。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往往取决于施工作业人员,其风险意识、工作积极性以及责任感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产生影响,对此风险管理人员应当有充分的认识,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激发施工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定期组织进行各种技术培训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风险意识。因为园林工程项目建设所涉及到的施工材料和器械非常多,若管理不当也会产生质量风险,所以风险管理人员应当做好对施工材料和器械的管理,特别是对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同时还必须要结合园林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对园林中的各种植物进行管理,结合各种苗木的生长特性来确定施工计划,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从而将不可靠风险因素降到最低。

4.4做好园林工程项目竣工后的风险管控

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周期并不是很长,一般情况下在半年左右便能够完成主体施工,但是园林工程项目交接所花费的时间通常在2年左右,在园林工程项目竣工之后,我们也不能够放松警惕,要坚持做好工程项目的竣工维护和风险管控。在此阶段我们可以对园林中的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做好植物的维护管理,这些工作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强化后期竣工阶段的风险管控,才能够有效的保障园林工程各项功能的实现,提升其建设质量。

4.5建立专门的项目风险管理组织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施工单位都尚未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风险管控工作的落后,阻碍了风险管理的有效开展,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园林工程项目来说,涉及到的施工作业人员较多,施工技术复杂,项目跨越地域大,内部管理工作自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再应对风险管理。所以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或部门是很有必要的,另外风险管理组织也能够独立地和施工方进行沟通,能够更好地开展风险管控工作,有利于我国风险管理的发展[6]。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是指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统称。

1.1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

在建筑工程中存在各种可能的风险,大体上讲有业主风险和承包商风险,当然还由其它很多风险构成。

1.1.1业主风险

业主所承担的风险如下:

1、投资风险

由于工期、原材料价格、征地移民、投资分摊比例和相关工程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而引起的投资总额膨胀的风险。

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在经济领域中各种导致企业的经营遭受厄运的风险。有些经济风险是社会性的,有些经济风险的影响范围限于建筑行业内的企业。

3、社会政治风险

社会政治风险是指工程建设与有关法律、政策的不一致,以及由于移民安置等引起的对社会安定的影响。

4、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包括天气状况以及像滑坡和地震等自然现象所带来的风险。虽然自然环境是不可控制的,但可以通过识别其带来的风险来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减轻风险的影响。

5、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通常是由于管理失误造成的,例如:由于缺乏经验和尝试,没有签订对承包商有约束力的合同等。

6、组织风险

项目业主若是联营体,则可能由于各合伙人对项目目标、应尽义务、享有权利等的理解、预期和态度不同而造成进展缓慢。

1.1.2承包商风险

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具体在不同阶段他所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同的。

1、投标决策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内容包括:

(l)信息失误风险。就是指在获得信息时,存在失误,比如获得的信息是过时的信息等。

(2)中介与给承包商的风险。

(3)保标与买标风险。

(4)报价失误风险。

2、签约履约阶段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工程管理风险。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参与实施的分包单位多,相互协调工作难度大等问题上,如果管理跟不上,结果将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2)物资管理风险。工程物资包括施工用的原材料、构配件、机具、设备。在管理中尤其以材料管理给工程带来的风险最大。

(3)成本管理风险。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哪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给整个成本管理带来严重风险。

(4)业主履约能力风险。业主不能按时支付工程款,也是承包商比较头疼的一种风险。

(5)分包或转包风险。分包或转包单位水平低,造成质量不合格,又无力承担返修责任,而总包单位要对业主方负责,不得不为分包或转包单位承担返修责任。

3、竣工验收与交付阶段

这一阶段也有很多风险,它主要体现在竣工验收的条件、竣工验收资料的管理、债权债务的处理等方面。

1.1.3其他风险

(1)设计风险。设计内容不全,缺陷设计,错误和遗漏可能性等。

(2)合同风险。包括:合同条款风险和合同管理风险。

(3)人员风险。如果各参与方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都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2.1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概述

2.1.1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定义

风险管理是人类在不断追求安全与幸福的过程中,结合历史经验和近代科技成就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

2.1.2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管理的目标不仅仅只是一个安全生产问题,还包括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和处理风险,涉及财务、安全、生产、设备、物流、技术等多个方面,是一套完整的方案,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2.1.3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我国学者毕星、翟丽在主编的《项目管理》[18]一书把项目风险管理的阶段划分以下四个阶段,并对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即:

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与估计 风险处理 风险监督

风险识别询问法 风险的概率分布风险控制与对策 项目经纪人

财务报表法 历史资料统计回避 项目风险经理

流程分析法 理论分布分析损失控制 项目风险机构

现场堪察法 外推方法分离 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相关部门配合法 项目风险量确定分散

索赔统计记录法 项目风险费用分析转移

环境分析法 项目风险评价准则风险财务对策

SAVE方法 自留

AHP方法 转移(有偿)

保险

3.1建设工程风险控制

3.1.1风险的定义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3.1.2 风险回避

工程风险回避,指切断风险源、避免风险事件在自己身上发生。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主动放弃风险。从实际上彻底规避风险,但同时也放弃了获利的可能。二是利用合同条款回避,积极寻求商务途径解决办法。三是措施回避,采取各种措施对风险源保护。国际工程管理中分包工程是回避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国外承包商以低标价获取非洲某国家的一项大型公路项目,由于标价过低,无法将该国施工人员用于当地施工。该承包商所有物资及人员都必须由国际调拨。从而转移了风险。

3.1.3损失控制

当风险无法回避时,就要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包括两方面的工作:①在事故发生前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即损失预防;②事故发生后降低损失的严重性即遏制损失加剧,设法使损失最小化。控制损失通常可从风险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作为抓手,采用以下办法:

预防或减少危险源的产生;减少构成危险的数量因素;防止已经存在的危险的扩散;降低危险扩散的速度,限制危险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将危险与保护对象隔离;改变风险的有关危险特征,减少伤害性;增强抵抗力,如增强建筑物的防飓风和抗震性能;积极处理环境危险已经造成的损害;稳定、修复、更新遭受损害的物体等。

3.1.险分散

风险分散是对具体项目而言,通过增加项目参与单位以减轻总体风险的个体承受力,达到共同分摊集体风险的目的,如对于工程承包商,风险分散应成为其经营的主要策略之一。例如多揽项目、广种博收即可避免单一项目上的过大风险。

3.1.5 风险转移

工程施工中有些风险无法通过风险控制手段进行有效控制,投资方只好采取转移手段以保护自己。风险转移并非简单将损失转嫁他人,这种手段也不能被认为是损人利己有损商业道德。可能有许多风险对一些人的确可能造成损失,但转移后并不一定同样给他人造成损失。例如:专营设备安装的专业公司承包了一个综合项目,由于对土建、结构专业不擅长,所以存在很大工程风险。将工程分包给相应专业公司后,承包商的风险转移了,却没给其他公司造成损失,反而带来收益,达到供应的目的。

总结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在将建筑工程引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时,只是叙述了知识管理的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结合知识管理的特点,简单建立了建筑工程的风险知识管理及风险控制体系。因此在今后对风险管理及风险控制的研究中,应该对这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首先应该结合过去工程实例,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风险知识管理库,并建立有效的对知识库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机制,从而建立更为合理的风险知识管理体系,最后还要分析建立的风险知识的管理体系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使得研究成果具有实际的效用。

参考文献

[l]乔林主编.建筑工程施工风险与保险.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宋明哲. 风险管理. 台湾: 中国企业发展中心, 1984

第5篇

关键词:金融工程;汇率风险;汇率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166-02

在世界金融动作极其活跃的今天,金融工程(FinancialEngineering)这一尖端金融技术应运而生。金融工程所具有的高度灵活性、综合性和创造性令其在金融领域备受注目。另一方面,我国不断在进行汇率制度改革,汇率逐渐市场化,这样面临的汇率风险也逐渐加大,传统的汇率管理办法已不能满足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因此,使用各种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成为我国各经济主体的首选,而金融工程所具有的巧妙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特性恰恰极大地满足了这一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上述两者的关系,来说明我国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去应付难度较高的汇率风险的必要性。

1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制度改革开始启动。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又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加大了资本流动开放的力度。汇率制度改革的启动对于有关经济主体的影响深远。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使各经济主体对汇率风险既缺少足够的了解和重视,也缺乏必要的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汇率制度改革使各经济主体开始真正面临汇率风险的考验,尽快适应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对汇率风险是一个重要课题。

2传统的汇率风险管理办法

在金融工程方法出现之前,主要有三种汇率风险管理手段:一是资产负债管理;二是保险;三是证券组合投资。(1)资产负债管理法。从总体上来说,这种汇率风险管理方式要求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重新调整,使本币和外币资产负债相匹配。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弱点,表现为:①耗用的资金量大。调整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设置风险基金等资产负债管理方法都要耗用大量的资金。②交易成本高。为了达到资产负债风险暴露状况的匹配,需要在谈判协商、业务调整和具体实施上花费许多时间与金钱。③会带来信用风险。企业为了达到目标,在资产负债项目上要作频繁调整,这可能会从总体上带来企业的信用风险,丢失一部分客户。④调整有时间滞后。这种风险管理措施涉及具体业务的谈判、调整与实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不能紧随短期市场金融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当风险管理措施真正落实时,风险损失可能已经造成。所以,资产负债管理的成本较高,见效慢,价格适应性差,应用范围有限。

(2)保险。通过大多数法则在保险业中的应用,保险业风险事件概率的计算和风险的共担,成为一种主要的风险管理手段,使得海上保险、财产保险相继迅速发展。但在汇率风险的处理上,保险的作用十分有限。一方面由于保险市场有效运行中一直存在道德风险和不利选择问题,道德风险提高了损失发生的概率;不利选择由于投保人分布的偏向性而使保险公司赔付率超过预计水平,二者还相互作用,如道德风险会加重不利选择;另一方面,可投保的风险又具有较为苛刻的选择条件。可保风险必须是很多企业(或个人)都面临的,而这些企业(或个人)彼此之间的风险状况不是高度相关的,而且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确定的。所以,保险可保的是部分有形的风险,此类风险在本质上属于非系统性风险。伴随货币经济的发展,一个金融社会正在出现,有限的保险服务远远无法满足人们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

(3)证券组合投资。在传统金融市场上,投资基金的证券组合投资是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证券组合投资理论认为:预期收益与风险成为证券投资优化的两个主要评估指标。对投资者而言,在最小风险与最大收益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必须在二者之间权衡取舍。投资者就要倾向于通过证券组合投资来获取适当收益。由于组合投资策略的投资风险小于任何单项的证券投资,预期收益介于各个单项证券投资收益的最大与最小值之间,所以被广泛采用。经济学家们也采用了各种模型来实现在具体操作中确定各种证券的投资比例系数以使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最著名的模型要数马柯维茨资产组合理论。但单一的证券组合理论运用到国际证券投资领域,尤其是在汇率风险管理时就相形见拙了。原因一方面是模型本身有缺陷,如模型计算比较困难,数据难以获取等;另一方面则因为单一的证券组合投资理论来规避风险只能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对于系统性风险却无能为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波动往往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汇率风险中的系统性约占总风险的一半以上。

为了解决新经济形势下的风险管理问题,为了满足巨大的风险管理需求,为了弥补传统保险服务和投资基金证券组合投资手段的不足,金融工程这种新兴汇率风险管理手段就应运而生了。

3金融工程

3.1金融工程的涵义

(1)芬纳蒂。最早提出金融工程学科概念的美国金融学教授约翰·芬纳蒂(JohnFinnerty)在1998年发表的《公司理财中的金融工程综述》一文中,将金融工程的概念定义为:“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

(2)格利茨。1994年英国金融学者洛伦兹·格利茨在其著作《金融工程学》一书中提出一个“统一的定义”:金融工程是应用金融工具,将现有的金融结构进行重组以获得人们所希望的结果。

(3)马歇尔和班塞尔。马歇尔和班塞尔在其《金融工程》一书中,肯定了芬纳蒂对金融工程的定义。更进一步,二人还认为金融工程不只限于应用在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层面,近年来,许多富有创造性金融创新都是面向零售层面,有时也称为消费者层面。从实用的角度出发,

金融工程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公司理财、金融交易、投资等现金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其中风险管理被认为是金融工程最重要的内容。

3.2金融工程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必要性

传统的三种控制汇率风险的方法仅是表内控制法(指公司在资产负债表具体项目基础上,通过调整公司基础业务中的资产与负债的不同组合方式来消除市场金融风险)。与之相比,

金融工程对风险管理采用的是表外控制法即是利用金融市场上各种套期保值工具来达到风险规避的目的,由于此类交易不涉及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项目,不改变基础业务资产负债的平衡,一般也不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出来,故称为表外业务。金融工程与传统汇率风险管理手段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更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衍生工具避险的一个重要内在机理就是我们在定义中所言明的衍生性,其价格受制于基础工具的变动,而且这种变动趋势有明显的规律性。成熟衍生市场的流动性(一些创新的衍生产品除外)可以对市场价格变化做出灵活反应,并随基础交易头寸的变动而随时调整,较好地解决了传统风险管理工具管理风险时的时滞问题。

(2)更大的灵活性。场内的衍生交易头寸可以方便地由交易者随时根据需要抛补,期权购买者更获得了履约与否的权利。场外交易则多是为投资者“量身订造”的。而且,以金融工程工具为素材,投资银行家可随时根据客户需要创设金融产品,这种灵活性是传统金融工具无法相比的。

综上所述,我国汇率逐渐放开,进行市场化,金融工程在控制汇率风险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应用金融工程控制汇率风险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唐建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争论、发展趋势及其经济绩效比较[J].金融研究,2003,(3).

第6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037-01

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现代项目管理开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初是在美国军事项目和宇航项目上发展起来,后来蔓延到各种类型的民用项目。项目管理对计划、采购、合同、进度、质量、风险等诸多方面都有充分重视,并形成有机的管理框架。20世纪90年代以后,项目管理开始更加注重人的因素,注重顾客需求和实施人性化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建设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负责制和成本核算制为基础,以管理层和作业层相分离为特征,按照工程项目生产经营的内在规律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种施工管理制度。它是对整个工程的计划、执行和完工考评等整个过程的管理,它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执行阶段和结束阶段。其中,起始阶段是为整个项目准备资源和制定各种计划,执行阶段是监督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完善各种计划并最终完成项目的目标,而结束阶段是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及各种善后工作。

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风险是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的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就是在项目管理活动或事件中消极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工程风险不仅包括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也包括技术性、管理性问题引起的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是根据工程风险环境和设定的目标对工程风险分析和处置进行决策的过程。包括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和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识别及评估方法及模式

2.1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风险识别可以从风险分类着手,采用专家调查法、幕景分析法或者故障树分析法进行有效辨别。其中专家调查法是邀请专家找出各种潜在的危险并做出对其后果的定性估量,没有要求作定量估计。主要有DELPHI法和头脑风暴法。故障树法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风险分解成更加具体的小风险,或对各种引起风险的原因进行分解。

风险按照造成后果可以分为纯风险和投机风险;按照分布情况分国别风险和行业风险;按照控制程度分为不可避免的风险、可转移的风险和有利可图的投机风险;按照是否可管理分为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按照影响范围分为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按照导致风险的原因分为自然风险、社会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其他风险。那么,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主要有可行性研究阶段存在的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可靠,分析模型不合理,预测结果不准的风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设计内容不完整,设计存在缺陷、错误,采用不恰当的规范,未考虑地质条件,未考虑施工可能性,有关数据不足或不可靠的风险;施工中存在的工艺落后,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施工安全措施不当的风险;工艺流程不合理,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风险;自然环境中的洪水、地震、台风、雷电、泥石流、地陷等不可抗拒力的风险;组织管理中的缺乏项目管理能力,组织不妥当,目标不适当,缺乏管理协调的风险;进度计划中的管理不力造成工期滞后,劳动力缺乏或劳动生产率低,材料供应不足,不可遇见的现场条件的风险;成本管理中的不适当的工程变更,不适当的工程支付,预算偏低的风险;合同签订中合同条款表达有误,合同类型选择不当;索赔管理不力的风险;人员配置中业主、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人素质的风险;在材料供应上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供货不足或拖延,数量差错,质量规格有问题的风险;设备上施工设备供应不足,类型不配套,故障、安装失误的风险;资金上的资金筹措方式不合理,费用超支,资金不到位的风险。

2.2 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之后,对工程项目风险的量化过程。它是指采取科学方法将辨别出来并经过分类的风险按照其权重大小给予排序,综合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引起损失的后果。对于不同权重的风险,管理者应该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风险评估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法,AHP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等风险图法。综合评价法是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水平或风险事件进行评估,然后综合整体的风险水平,对风险进行排序。AHP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创立的一种系统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它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偏好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综合评价模型的权重。在层次分析法中一般要采用标度来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以及决策者的偏好程度,该标度方法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是对事物直觉地层次剖析和比较,从人的思维分辨率和知觉的灵敏度看都是合理的。模糊评价法是利用模糊集理理论评价工程项目风险,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或三角模拟等方法度量风险,并可以通过改变参数而多次模拟项目风险,得到模拟仿真计算的统计结果,依次作为风险度量的结果。等风险图法是在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构成的二维坐标图上通过画出等风险曲线来比较风险的大小。

3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及控制措施

3.1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事件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影响项目的潜在相关后果。风险分析可以使用进度网网络模型,寿命周期费用模型或者快速反应速率模型来考察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在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确定项目过程优先级时考查工程进度风险和工程项H费用风险,多用进度网络模型和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在工程项目资金出现问题时候多用快速反应速率模型来确定该项目规划的各种备选方案所需的预算分配。风险分析可以从整体出发弄清楚锌个风险事件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以便制定出系统的风险管理计划,同时可以考虑各个不同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如何才能把威胁化为机会,进一步量化已经识别了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减少这种估计的不确定性。

第7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前言

在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为防范风险,工程参建各方应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要从造成项目造价风险的风险事件与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所涉及的事件入手,识别工程项目所存在的各种风险,确定出该风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找出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原因,才能确定采取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方法去规避、化解、转移和削减这些风险及风险后果,从而实现对于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与控制。如在招投标、合同签约及建设过程中应明确有关涉险内容;在约定合同价款中应包含其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等。

1、 建设工程造价风险形成的原因

(1)规划设计方案陈旧,目标优化错误或未进行优化优选。设计中未采用现代优化设计方法。

(2)项目规划、设计深度不够。在目标设计中,可能存在构思的错误,规划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内容不全,重要边界条件的遗漏;采用规范不恰当,设计参数选用不合理;未考虑当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未考虑施工可行性等。

(3)地基勘测资料不全,地下埋藏物未事先考虑,临时处理不当。

(4)承发包方式选择不当;合同类型选择有误;合同条款遗漏,表达有误,不严谨;合同管理不力,引起大量索赔。

(5)项目实施期间通货膨胀,材料、人工费用上涨;或国家调整产业政策,采用新的要求或更高的技术标准,从而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外大幅增加。

(6)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现象,例如地震、火山爆发、雪崩、暴雨、暴雪、飓风、洪水、泥石流等;也包括某些社会现象,如政府禁令、战争、爆炸、火灾等。

2、 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分析

2.1 资源价格因素 施工生产的资源要素有人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这三大资源要素的价格是工程计价的基础,工程计价时应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材料来源、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等,确定人工工日单价、材料单价、施工机械台班单价,作为计价的基本依据。施工生产消耗的各种资源来自技术劳务市场、建筑材料市场、机械设备市场,因此资源要素的价格动态地反映市场价格。因此资源要素价格是工程造价风险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的建筑市场受到政府层面的人为干预导致三大资源要素的飞涨,从合同管理的角度出发,投标后三大要素在合同履行期间是不能调整的。政府为稳定社会的因素可能牺牲了全体公民的利益,对个别的项目实行了调价制度。这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也是导致突破概算的重要因素。

2.2监督管理因素 缺乏全过程的造价监管管理。从投资估算到结算的“五算”编制过程中缺乏全面的监管。部分项目业主缺乏管理经验,导致投资失控。项目实施中不经审批,自行增加工程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从而增加投资;有的在施工阶段中因管理不善造成质量问题,引起投资增加;有的屡屡更变,签证又缺乏有效的约束,特别是重大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普遍存在手续不完备或“先斩后奏”,既成事实后,才调整概算提交审批认可。

2.3 工程变更因素 工程变更或引起工程变更的因素可能源自设计方、业主、管理机构、承包商或其他方面。引起工程变更的因素既可能是人们的主观意识,也可能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原因。在建筑工程中,工程变更指数在(1.001,1.400)区间的分布比率为 80.6%,说明工程变更造成工程造价结算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定数量的工程变更可能对项目总的建设造价产生负面的影响,一般来说,工程变更的数量越大,造价增加越多。

3、 工程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

3.1 工程造价风险潜在阶段的控制措施 ①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超概问题的源头,正确决策是评价建设项目和开展后续工作的关键。组织有关部门、一批专家为主体、懂设计和造价的专职审查人员等对项目进行论证、咨询,把可行性研究和决策阶段建立在优化评选的基础上。②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推行限额设计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实事求是的“量体裁衣”。③工程的拆迁必须稳定后进入下一阶段工作。拆迁工程未稳定,工程不能进入招标阶段,从现在的经验来看,征拆的不稳定,导致工程的投资绩效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3.2 工程造价风险发生阶段控制措施 ①重视施工合同签订工作:确定施工合同中的经济合同条款是本阶段对造价管理的关键,这些条款的责任、约定必须明确,有制约性和可操作性。②加强材料和设备的价格管理:要加强对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材料调查中应注意同一种材料的不同产地、运输方式和材料价格,要比质比价。在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同时进行主要材料招标,优选高质低价的材料。通过调查及信息工作,不断积累和分析有关数据,掌握其市场变化规律。③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签证。工程变更和签证是施工阶段容易出现漏洞的环节,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要抓好招标管理,明确把施工招标的中标价控制在批准的设计概算之内,凡超过批准概算的建设项目须报原审批主管部门批准。二要强化合同管理,充分发挥中标价对结算价的约束作用,明确中标单位必须严格按中标价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承包合同价和以后的合同价调整控制在施工预算之内。三要建立严格的设计变更、签证审批制度,杜绝不负责任的设计变更和“未审批,先实施”的现象。

3.3 工程造价风险后果阶段的控制措施 ①做好竣工结算资料收集。工程项目竣工后,竣工结算的审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环节。首先要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关结算各方面资料的归集整理,主要是工程计量、计价依据、签证、会议纪要等结算资料,审核依据的落实完善,为竣工结算审计完善条件。②竣工结算实行风险合理承担。在竣工结算阶段,按有关规定编制竣工结算,计算确定整个项目从筹建到全部竣工的实际费用。

4、 结束语

工程建设对国民经济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基础设施投入,既是政府投入也是全体纳税人的投入,投资失控不仅会致使人力、物力和财力大量浪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达不到预期目标。我们要提高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真正使投资者和决策者既有投资效益又承担投资风险,达到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从整体上改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苗宏,浅谈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0 (4).

[2]李蓓,张美渊. 论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陕西建筑,2010(11).

第8篇

关键词:国际工程投标;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1.6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1-138-03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影响国际工程承包投标市场的风险因素日益增多,企业必须在投标阶段就预见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为工程中标及项目实施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主要是从理论上对国际工程投标阶段风险管理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相关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一、概念的认知

国际工程招投标是当前世界各国经常采用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行为,是国际贸易中一种商品、技术和劳务的买卖方法。作为一种跨国家地域形式的商业活动,国际工程投标风险较高,国际工程承包商面临着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涉及到相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甚至是自然环境以及工程业主、监理工程师和相关单位等多种因素,为了提高投标命中率以及中标后项目的顺利实施,投标者必须从一开始就认真分析招标文件,并经历招标文件准备、招标通知的发出、资格预审、招标文件获取、标书准备、开标、评标与决标直到合同签订等过程。对这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管控就成为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

一般而言,对国际工程投标风险都需要经历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的过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并以此为合理地使用多种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对项目活动涉及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实行有效地控制及监控,妥善地处理风险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项目的总目标,加强风险识别的准确性,以提前预防风险的发生,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对风险的管制能力,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加强风险管理成为从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关注重点。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

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在工程风险领域兴起的时间相对较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开始出现在系统工程和运筹领域,而真正将风险管理引入工程项目管理是伴随着大规模的战后重建开始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引起了西方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Jack show[1]认为,公司风险管理必须从专业风险管理团队的组建和培训着手,通过积极调查发现公司的潜在风险,利用专业智库测算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及其与机会的关联度,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对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最好是组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来加强企管风险管理活动。美国权威机构COSO指出,风险管理应当在企业战略制定中得到重视并贯穿企业管理的始终,从而使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因素在可控范围之内。

随着战略管理工具例如平衡计分卡(BSC)的的出现,许多学者将其与企业风险管理(ERM)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他们认为BSC和ERM之间有不少相同点,例如都关注战略的实现、管理过程的视角、各关键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及其联系,要求整个管理过程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强调责任的落实,把BSC与ERM相结合,可以拓宽风险管理的研究视野。Mark. B[3]等人建议把企业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与企业风险管理相互融合,以达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McWhorter[4]等的研究认为使用使用战略业绩评价可以增强ERM系统,并有效提高组织和员工的绩效。

近年来,随着项目风险管理的日趋成熟,学者们对风险管理特别是技术风险、设备风险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工程招标方如何建立有效的工程项目费用支付控制机制及相关理论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5]。F.H.Griffis and Symeon Christodoulou[6]在研究中对投标风险中的工期风险进行评估则主要是利用PERT和Mente-Calo方法;Ming Lu和S.M.AbouRizk[7]通过对PERT网络的改进,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对工期风险进行了重新估计,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风险管理与信息网络技术的结合愈加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Jiang[7]等人从用户合作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信息技术对项目成员合作的影响,指出信息技术支持下项目管理绩效提升的显著性;也有不少学者对投标决策风险评估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Bakker[9]认为风险管理应当与信息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并以实证分析方法指出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对项目风险管理有正效应。

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在项目投标风险评介研究中仍然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D.K.H.Chua and D.Li等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投标风险进行了评价[10],他们着重分析了指标层次内部之间各因素之间关系,却没有深入研究指标层次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其他学者对这方面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弥补,如Seung H.Han和JamesE.Diekmann,运用CIA对项目投资中的风险关系进行分析[11]; Leroy J.Isidored和W.Edward运用工期―费用组合和多重模拟分析,去研究风险的相关性[12][13];Vito F Uricchio等利用模糊决策支持系统对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的风险进行了系统分析,其结论认为利用基于知识的模糊决策系统可以有效降低项目风险[14]。

目前,在企业投标的风险管理研究中,国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引领着风险投标管理的主流,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国内学者的研究

我国目前的风险管理理论大部分都来自于发达国家,这些理论在被引入我国后,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取得了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习俗等的差异,国外的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实际应用中遇到了本土化难题,

我国学者对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研究较多。房颖等从国际工程投标风险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菲律宾国家电力公司钢杆工程投标过程中所遇到的几种风险,并指出了相应的策略。赵朋等(2004)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即利用专家调查对各个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影响后果及其影响进行估计,再通过综合评价,考虑所有风险因素的影响之后得出建设工程承包总的风险水平。郭鹏(2005)等针对项目风险评价中专家评判信息的模糊性与灰性,利用灰色聚类理论得到指标灰色统计量,并构造项目风险模糊隶属矩阵,建立了一种灰色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的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张朝勇等(2007)在模糊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投标多风险因素综合决策算法,并通过案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项目投标风险决策的研究中,张英宝(2006)运用价值风险的相关原理,尝试将VaR风险管理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投标风险评审,为建设工程投标报价评价提供了新的风险分析方法。彭锟等(2002)结合巴基斯坦鞭水电工程项目的投标实例,验证了Fuzzy-AHP方法的投标风险评价与决策模型。刘睿等(2004)从投标风险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出发,AHP方法和改进的两两比较判断方法,对投标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投标报价风险的研究方面,肖维品[15]用概率统计方法计算投标报价总报价风险,其他如刘静[16]的分项计算法和综合系数法等都对工程投标风险费用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已充分认识到了工程投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相关的风险识别、评价等理论方法的研究也较为丰富,但是,这些研究多将目光聚焦在我国国内投标风险管理的研究上,对于国际工程承包风险管理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从市场经济全球化角度来看,进一步对国际工程承包投标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有助于我国相关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风险管理发展趋势

风险管理从个别理论发展到全面理论,从小范围的初步运用到整体的精密动作,从组织内部到组织外部甚至是整个企业的联合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总的来看,国际工程投标风险管理发展趋势可归结如下:

第一,以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标志,风险管理从理论方法到实现手段实现了全面的科学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计算机在网络计划分析中的成熟运用,信息系统及管理科学等理论逐渐被引入到风险管理活动中,风险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空前提升。主要表现在:从现代管理理论中汲取新知识,包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强化了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同时,现代管理方法,如评价决策技术、预测技术、排队论等又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成熟的工具和方法,极大的提升了风险管理的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第二,社会化和专业化成为风险管理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项目类型多元化、运作规模复杂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风险管理不再只是一种理论科学,其实用的技术性体现的更加明显,整个社会对专业化、职业化的风险管理人员爆发出较强的需求,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或公司也开始出现,专职的风险管理员和风险分析师成为新兴职业。

第三,标准化和规范化成为风险管理的主要特征。由于面对的情况十分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因此,风险管理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倾向,要求专职人员具备数学基础、计算机操作能力、风险管理理论以及企业管理其他相关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何从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出发,降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次生风险,使风险管理逐步工作流程化、作业规范化,从而全面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促进风险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和通用化的实现,最大化风险管理水平及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就成为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五、结论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际工程承包投标的复杂性更加凸显,给我国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的研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涵盖了国际工程投标过程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演进、方法及发展趋势,不仅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企业风险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MowbrayA H. Blaachard R H.Williams C A. Insurance.4thed. NewYork: MeGraw-Hill. 1955.

[2] 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 AICP, Sep.2004.

[3] Mark , B.,Chen, A, Nunez. K,and Wright ,L:Working Hand in Hand: Balanced Scorecards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c Finance, 2006.

[4] McWhorter L B.,Mathedy . M and Frizzell. D. M.The Connection betwee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Smitegic Finance,2006.

[5] Meredith .J.R.and Mantel .S.J.Jr. Project mananagement: a managerial approach. John Wiley& Sons.I n c.2000:19-21.

[6] F.H.Gfiflis.Symeon Christodoulou.Construction Risk Analysis Tool for Determining Liquidated Damage Insm-emence Premiums:Case Study.Journal of ofConstm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0,(6):407-413.

[7] Ming LU.S.M.About Rizk Simplified CPM/PERT Simulation Model.Journal of Consml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0,(3):219-226.

[8] Jiang, J.J., Klein, G., Chen, H.G., The effects of user partnering and user non-support on project performanc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Information Systems .2006,(2):6890.

[9] Bakker, K.D., Boonstra, A., Wortmann, H. Does risk managementcontribute to IT project success? A meta-analysis of empirical evid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0,28 (5), 493503.

[10] D.K,H.Chua and D.Li.Key Factors in Bid Reasoning Model. Journal of construetion and Management,2000,(5):349-356.

[11] S.H Han,J.E Diekmann.Making a risk-based decision for overseas construction projects.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0l,21(9):765-776.

[12] L.J Isidore,w.Edward.Multiple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Probabilistic Cost and Schedules Integration.Joum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2,128(3):2l l-219.

[13] L.J Isidore, W. E dwafd, Gary T.FRY.Integrated probabilistic schedules and estimates from project simulated data.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01,23(9):417-426.

[14] Vito F Uricchio,Raffaele Giordano,Nicola Lopez.A fuzzy knowledge-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groundwaterpollution risk evalua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4(73):18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