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08 10:37: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红白喜事礼仪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和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秉承“和谐、互助、温馨”的理念,以“建、管、用、育”为着力点,打造促进邻里互助交流、营造文明和谐乡风、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农村社区治理、锻造乡村振兴内生引擎、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平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二、创建目标
农村社区睦邻中心建设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实现“547”目标。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等5项创建原则,探索公益化、枢纽化、社会化、智慧化等4个创建路径,融合承载党建联盟引领、文明实践传播、邻里守望共治、居家养老互助、关爱留守驿站、乡贤议事平台、社区融入会所等7个平台功能。推动我区承担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的乡镇(村)先行先试,力争“十四五”末全区村(居)覆盖面达80%。
三、具体举措
(一)促进共建共享机制
贯彻落实区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工作方案要求,注重整合各类建设资源,凝聚政府、市场、社会等各种主体投入睦邻中心建设的合力。1.利用现存资源。为减轻基层投入,鼓励村(居)合理利用境内农民新村会所、富余办公场所、集体或国有闲置场所及收购闲置民房进行改建。有条件的地方可因地制宜进行新建。2.推动资源共享。根据辖区内民宿业、田园综合体、养老旅游地产、农家乐等项目发展发展特点,探索利用民宿休闲会所、养老服务场所等资源进行共建。3.整合场所功能。注重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养老服务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红白理事会服务场所、网格化管理场所、志愿服务阵地、“一约四会”活动场所、乡贤议事平台等功能布局,有机融入农村睦邻中心建设。
(二)探索多元管护机制
坚持建管并重,充分激发村(居)委会、社会组织、市场经营主体参与睦邻中心管理的活力,创新运行多元管护机制。1.发挥理事会管理的主体作用。各乡镇要建立农村社区睦邻中心交流协作机制,广泛吸纳各村(居)党员干部、本村乡贤、文化骨干、“五老人员”等参与日常管理,建立睦邻中心理事会。2.引导各类组织参与管理。各乡镇要积极引导协会组织、自治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管理,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乡贤议事会、村(居)“帮客”的作用,因地制宜设置服务项目,推动各类组织服务管理经常化。3.探索购买社会服务管理。有条件的乡镇可探索向社会组织、社工机构购买服务项目的模式,推动睦邻中心社会工作和活动管理专业化。
(三)丰富内容供给机制
1.强化“菜单式”服务。整合各类宣讲服务团等服务资源,汇集形成“菜单”服务体系,推动法治宣传、乡风乡愁、礼节礼仪、家德家风、文化文艺、科学普及、健康教育等进农村社区睦邻中心。2.推行“互联网+”服务。各睦邻中心要完善通信网络建设,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鼓励通过QQ群、微信群、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录制推广睦邻活动微视频,提升农村社区睦邻中心的影响力。3.强化“红白理事会”服务。积极引导红白理事会进驻农村社区睦邻中心,鼓励有条件的村将红白事服务场所同步纳入建设,添置必备的服务设施,满足村群众节俭办理红白喜事的基本需求。鼓励采取与旅游餐饮企业、农家乐饭店合作或者托管运营等模式,为村民群众办理红白喜事提供便利。
(四)健全睦邻文化机制
1.以睦邻兴家风。以睦邻中心为载体,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家教,从家谱、故居、祠堂、牌坊、老物件、老照片中等挖掘家风家训资源,整理当地名人贤达、政商名流的嘉言懿行,组织开展寻家规、诵家训、讲家教等活动,讲好家风家训故事。2.以睦邻铸村魂。依托睦邻中心,结合实际修订特色“村规民约”,鼓励开展“树村规、立村训、唱村歌”等活动,组织开展各类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选树宣传活动,弘扬凡人善举,展示村庄精神,树立村庄正气。3.以睦邻育礼仪。倡导利用睦邻中心开展儿童启蒙礼、成人礼、新年祈福礼、重阳敬老礼、入伍壮行礼、村干部就职礼等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新风。
【关键词】汉英翻译;文化空缺;产生原因;克服障碍;方法处理
0 引言
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语言直接反映文化现实;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Claire Kramsch在其《语言和文化》一书中也将它们之间的关系描述为:Language expresses cultural reality. Language embodies cultural reality. Language symbolizes cultural reality.由此可见,在两种语言――汉英翻译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这一因素。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译工作是一项艰巨任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的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积淀,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语言的发展常常折射文化的变化,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1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
下面就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进行简单的分类,并列举恰当的例子。
1.1 按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否有对应的词语,可分为部分空缺和完全空缺
1.1.1 部分空缺, 即英汉两种语言中能够找到指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其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其中一方有“Yellow”在英语中除了是一个表示颜色的名词外, 在美国俚语中含有胆小卑怯之意, 如a yellow dog( 卑鄙的人) , a yellow livered( 胆小鬼) ;而在汉语中, “黄色”在封建社会中是法定的尊色, 有崇高、尊严、辉煌的意思, 如黄袍、黄榜等。现代汉语中, 黄色又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有失败( 如买卖黄了)和污秽、下流( 如黄色书刊、扫黄打非)的意思。
1.1.2 完全空缺, 即英汉两种语言中根本找不到指示意义和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的词
例如:汉语中的“饺子”是一种在沸水中煮熟的半圆形的、有馅儿的面食。中国人逢年过节吃饺子是一种民俗文化, 是合家团圆的象征, 是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期盼, 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英语中将饺子译为“dumpling”,无论就其指示意义还是就其文化内涵来说, 都是难以对应。
1.2 英汉两种语言中独有说法的文化空缺
关于社会习俗、社会礼仪等等,英汉两种语言各有一些独有说法,算是例外,无法进行很细致的分类。
例如:“红白喜事”――中国人把娶媳妇、贺生日称为“红喜”,把老人过世称为“白事”。对于没有接触过我国文化的欧美人来说,对娶媳妇说成“红喜”可以理解,英语就把喜庆日称为“red―letter day”,但把上年纪人的去世也当成“喜事”,就另他们很困惑。与欧美文化相比,把死人称作“白喜”是我国风俗习惯的个性。“红白喜事”的通常英译是:weddings and funerals,两者的搭配,为西方人士所不解。
汉语中传统美德“礼”、“义”、“ 仁”、“ 智”、“ 信” 这些词语虽分被英语译为“ceremony”“justice”“benevolence”“wisdom”“confidence”,但这些词语都无法准确地表达汉语中相对应的那些文化内涵,这五个词语是中国独有的说法。
2 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原因分析和处理办法
在简单浅显的了解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是什么以及其分类后,接下来着力浅析其原因,研究其源头,便可想出对应的处理办法。
2.1 文化空缺产生的原因
2.1.1 中英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的不同
汉英两民族存在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同的气候环境、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等等,所以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意义。汉语民族生活在亚洲东部的大陆上,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因此很多汉语词汇都和农业、田地有关;而英国四面环海,以海洋性气候为主,人民生活与海洋和船舶息息相关,因此英语中就存在大量与海洋有关的词汇。例如,“挥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ter);“a cold fish”(冷漠的人)等。
2.1.2 社会风俗文化习惯的不同
习俗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中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习俗是文化最直接的反映。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习俗。英汉两个民族之间有着迥异的社会生活习俗, 这些风俗习惯的差异常常使得英汉两种语言间出大量的词汇空缺现象。
2.1.3 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同
“言为心声”,言语是意识的物质化。哲学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中西方经济发达水平不一致,社会基础和上层建筑完全不在相同的水平。决定了西方国家更开放,中国相对保守,所以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此外,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焦点视,汉语散点视;英语客体意识强,汉语主体意识强。
2.2 文化空缺的处理办法
2.2.1 音译加注释法
音译是不同文化交流中常见的一种方法,最适合解决词语空缺问题。在翻译实践中,音译效果比较好,也能像外来语一样被人们所广泛接受。随着交流的日益频繁,有些在西方文化里空缺的概念,随着音译而被认知和接受,成为英语里的外来词。如“秀才,举人,进士”等。对于一些文化完全空缺词语,宜采用音译法或音译加注释法。
例如:(1)炕 kang;太极taichi;风水fengshui;围棋weiqi;饺子 jiaozi;爱国嫂 Mrs Aiguo;秀才:x iucai; 白话文:baihua;狗不理包子goubuli baozi;
(2)“气功”:In many parts of China practice, the breathing exercises called Qigong individually or in groups in the early morning or at dusk通过加注释来弥补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上的空缺
2.2.2 直译
直译是中国传统文化英译常见的一种方法,包括两层意思,逐字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和按照字面意思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
例如:(1)“八股文”:eight-part essay“春节”:spring festival“龙舟”:dragon-boat
(2)“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希望工程”:Hope Project“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2.2.3 意译
意译就是按词语所表达的内在意思来进行翻译,也就是和直译相对的“Free translation”。意译舍弃了词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着眼于传达词语的文化信息。
3 结语
综上,简单的解析“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思路深入细致剖析,并列举具有说服力的句子加以证明自己的论点,其别引用田传茂等知名教授的一些看法,使其更深入透彻。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文化空缺现象对于翻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对于那些造成译文读者意义(下转第313页)(上接第155页)真空的文化空缺,译者有义务有责任采取必要而又恰当的方式来解决。从另一方面讲,译者的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交际行为,与原作者的交际对象不同,他的交际对象是目标文化的读者。因此,译者一方面要能洞悉原文的文化空缺,另一方面,还要对自己的意向读者的知识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合理地来选择翻译手段。
【参考文献】
[1]蒋冰清.英汉文化空缺词汇现象及翻译策略[J].娄底师专学报,2003.
英语文化教学涵盖方方面面,从最初的如何称呼别人,如何打招呼,到如何拜访、接客送客、约会、告别,还有致歉、用餐、助人、交朋友等等。这里我们举以下几个方面的例子来说明在中职英语教育中应注意哪些文化差异,从而在教学中渗透给学生相应的文化背景。
(一)寒暄(Greetings)
寒暄不论在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都是人与人交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遇到熟人或陌生人我们都免不了跟别人寒暄,在中国文化中,我们经常用到的寒暄语是:“吃饭了吗?”“到哪里去呀?”这些都是很亲切、随意的问候而已,其实并不是等待对方真正回答问题。而英语文化中这几个寒暄语却意义不同。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说:“Haveyouhadyourmeal?”表示的是该男子对女子有意,想约她吃饭。至于“whereareyougoing?”这样的问候语在英语文化中会被认为是打探他人的隐私,这就是犯了文化错误(culturalmistake)了。英美人常用的寒暄语有: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ello;Howareyoudoing?Howareyougettingon?回答可说:Verywell/Notbad/Fine.还要注意的是西方文化中,他们不仅会跟熟人打招呼,也会跟迎面而来的陌生人说一声Hi。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我们也不妨像这样给陌生人以问候。
(二)美与丑(Beautyvs.Ugliness)
对于同一个东西,中西文化审美标准不同。Oneman’smeatisanother’spoison(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前面已经举过“狗”这个词的例子。下面我们来看“孔雀”。在汉语文化中,孔雀是“美丽”“吉祥”的象征,孔雀开屏更是寓意着大吉大利。而在英语文化里,孔雀(peacock)象征着“炫耀”“虚荣”等义,英语会说asproudasapeacock(骄傲得像孔雀一样),asvainasapeacock(虚荣得像孔雀一样)。其他的形象如“龙”、“喜鹊”、“老鹰”等在中西文化中都有不同含义。在具体教学中也应该注意区分。
(三)红与黑(Redvs.Black)
对于一个不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大抵会把blacktea翻译为黑茶而非红茶,把brownsugar翻译为棕糖而非红糖。再如翻译“青衣”和“青天”时,同是一个“青”字,英语要翻译成blackdress和bluesky。对颜色的喜好也反映在各自的生活习俗上。中国人的“红白喜事”中,“红”代表喜庆,而“白”指代的是葬礼,对应到英语文化中,就是“白黑喜事”了,因为他们结婚时多穿着白色婚纱,而参加葬礼时多穿黑色衣服。
二、中职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渗透方法
《通知》所指的红包是指“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从现实中,我们撕开红包往里看,红包是一个个酬金、奖金、礼金、贿金的大杂烩。既有经济生活中的回扣、酬金、奖金,又有政治生活中的贿金,人情往来的礼金。从法纪的角度看,红包大致上有三种:一是合法的,比如那些报酬性的、奖励性的红包;二是非法的,就是那些具有贿赂或变相贿赂性的红包;三是“似是而非”的红包,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通常被归入“不正之风”名下。
多年来,治理“红包”工作常抓不懈,取得了成效,但是“地下红包”有增无减,仍在泛滥:
第一,红包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领导干部收红包、医生收红包、交警收红包……要官送红包、贷款送红包、求情送红包、办事送红包……群众说: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红包。
第二,红包的形式越来越多。现金有人民币、港币、外币、存折,有价证券有股票、购物券、支付凭证、手机充值卡等等。
第三,红包的份量越来越重。小则几十上百,多则成千上万,根据其谋利的多少、难易的程度和权力含量的大小,红包的份量也随行就市,待价而送。原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苏凤娟在任徐闻县县委书记四年多时间,光收受红包就高达60万元,大多数是春节给拜年送的,其中93年春节,所送红包20多万元。
第四,送红包的方式越来越巧。红包刚兴起的时候,送红包的盲目性较大,“狂轰滥炸”,现在送红包的针对性强,善于瞄准关键环节、关键人物,搞“定向爆破”了。
总之,红包在现实生活中已成为一股暗流,一种流行病,在一些地方和领域,简直时尚化了。
红包之所以流行,有其赖以滋生的土壤:
第一,红包的作用多功能。有人说,红包有眼、红包有路、红包有情、红包有效。红包是“跑官要官”的重要手段,红包是“权力寻租”的重要谋介,在一些地方,红包简直成了各种钱权交易的共同谋体,成了各种腐败现象的共同“妓”。
第二,红包的外衣很漂亮。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礼尚往来”给红包披上了漂亮的衣服。正是以“传统美德”作掩护,给红包贴上合理的标签,冠以合法的名义“化腐败为神奇”。现在渗透到公务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带有贿赂、准贿赂性质的红包,正是这种“礼仪”的推陈出新、借尸还魂。另外,红包最直观、最大方、最体面,稍有机会便可“成交”,送的很潇洒,收的也不尴尬。
第三,红包问题难查处。送收红包,“一对一”,“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对这类案件,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时很难突破,往往是“挂一漏万”;对于单位或集体送红包,往往量纪过宽、查处不严。
一、以“五色”为中心的色彩体系
“五色”发源于五行。“五行”是中国古老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涵盖了时辰、气候、方位、神灵、人文社会等物质与精神的各个方面。“五行说”将天地宇宙、万物万象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对应起来,进而解释万物万象相辅相成、相互对应的关系。五色则对应五方,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即所谓东方者太昊,其色属青,故称青帝,以掌春时;南方者炎帝,属火,赤色,故称赤帝,以司夏日;居天下之中者黄帝,其色属黄,支配四方;西方者少昊,其色属白,故称白帝,掌管金秋;北方者颛顼,其色属黑,故称黑帝,以治冬日。从而给五色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
《中国服饰文化》一书中写到:“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有着从一到二再到四,再到五的历史性色彩图腾崇拜式的演进。简单的说,一是红色;二是黑白二色;四是青红黑白;五是青红白黑黄。”及“洪荒期尚红;夏商期二元对立,尚黑尚白;西周期四方模式,青赤黑白;春秋始五行横式,四色并坐,黄在居中”。从一色到二色直至五色,揭示了中华民族对色彩从发现到感悟的审美历程。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以“五色”为主体,创造了以不同主色调为中心的配色形式。而五彩并用在我国礼仪、婚嫁的装饰、服装刺绣装饰、戏剧脸谱装饰及宗教绘画中运用最多,体现了一种对昌盛、辉煌世界的向往。楚汉时期漆器装饰上所创造的“杂五色”是在正五色的基础上配以其他间色,其装饰效果更加绚丽多彩。
二、“二色”与色彩阴阳观
著名学者靳之林先生在其专著中提出了在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系中,称之为“阴阳观”的色彩观。色彩阴阳观发源于太极阴阳,即“二气相交,产生万物”。中国民间习俗,男女婚嫁和生命繁衍时多用红色,而丧葬礼仪时则多挂白色,二者并称为红白喜事。在旧式婚俗中,男披红,女挂绿,民间叫做“红官,绿娘子”,是太阳的红色与大地草木的绿色的结合。按这种阴阳合一的色彩观,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色彩组合选择,如虎图腾崇拜的民族“以黑虎为天、为父,以白虎为地、为母,以黑白象征天地、阴阳、雌雄”。
在中华色彩应用系统中以二色为基调的色彩配置,也是一个重要的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有青花瓷中的蓝与白、蜡染中的靛青与白、汉代瓷器中的红与黑及中国画的黑与白。二色配色表达意境明确,给人鲜明的感染力。二色看似简单,却可以创造出变化万千的装饰效果。
三、色彩的象征性
象征性是中国传统色彩的重要特征。传统色彩往往超脱了色彩本身的物理性质,被各种观念和审美意识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
《周礼・冬宫・考工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
从上面的文字看,五色对应于五方。封建帝王则利用五行的方位观念,确立君、臣、将、相等的至高地位与权力,五色便成为代表地位与权力的象征色彩。这些都具体地体现在建筑、服饰的等级划分上,用于皇室贵族的建筑装饰、服饰、器物等的色彩,普通百姓是不得使用的。下面以赤、青两色为例阐述如下:
(一)赤――太阳生命的象征。太阳与火都是万物生存之源。原始人类崇拜太阳,崇尚红色,完全出于生存的本能。血也是红色的,代表着生命的活力。据专家考证,原始人类在人的尸骨上涂上红色,代表了对人死后复生的期盼。
秦汉时期,楚人的远祖信奉于拜日、崇火、尊风等原始宗教。楚汉漆器及棺木上大量红、黑两种漆料绘制的装饰纹样(也有以红、黑为主,杂以其他色的)。除了起源于地方原材料方面的原因外,原始意识崇拜的遗存是很重要的因素。
千百年以来,红色在中国被赋予了各种象征因素,既有祭天、婚庆,也有战争。红色代表着热烈、繁盛、鼓舞等各种寓意,并与民族符号同构起来,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性色彩。
(二)青――生命与生机勃勃的象征。青,介于绿蓝之间。《荀子・劝学》中载:“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是植物、树木的颜色,初春季节,万物返青吐绿,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古代,树木被看成生命的象征而受到尊崇。因此,在汉语词典中就产生了“青年”、“青春”、“青丝”这些表示年轻一代的词汇,而这正是普通百姓所期盼的吉祥、兴旺的景象。
中国传统色彩的象征性这一特点,被直接运用于戏剧服饰、脸谱绘制和布景设计中。在京剧脸谱中,红为忠、白为奸、黑刚强、青忠勇、黄猛烈、草莽蓝、绿侠野、粉老年,金银两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色彩成为“辩善恶、别忠奸”的符号。
事实上,传统色彩象征性和符号性与现代设计色彩学的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不同的是中国传统色彩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人文艺术观念。
四、色彩的抽象性
传统观念对色彩的同一个词性不同使用场所其定义不同,如“青”字,分别可以表示绿色、蓝色、黑色(“青丝”即黑发),表现出色彩在中国人传统思想观念中的抽象性和模糊性。日本学者清水曾认为中国古人的“青”字常与黑(苍)、绿、蓝混用,可以表示绿色、蓝色、黑色。
色彩的这种抽象模糊性,恰恰说明中国人观察事物所具有的意象性的特征。与形态相比,色彩本质上是抽象的,色彩附着于物体,没有物体也就没有色彩。但是,色彩是形态的表现基因,没有色彩也就没有光彩,缺乏精神品质,形与色互为作用、相辅相成。
色彩的抽象性特征更加能够体现思想情感。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色彩即思想,色彩的总体性表明一种意义,没有这种意义,便一无美处。”
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让精神文明唱响乡村振兴战略主旋律,让文明、文化塑造农村的“精气神”,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题中之义。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和重要保障,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质量;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就东宝区来讲,仍有10万人长期生活在农村,没有农民、农村的小康,就没有东宝的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没有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全面小康就不可能实现。
三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农村,不仅是农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城镇居民的向往。我们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在参与中提升幸福感,在奋斗中增强获得感,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四是推动东宝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江汉平原“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和全省县域经济强区、建成全省县域经济新增长点是八届区委为东宝发展勾画的宏伟蓝图。实现东宝高质量发展,既要有城市发展高质量,也要有农村发展高质量。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振农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培育乡村好风尚,是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和农村发展高质量的内在要求。
二、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部分干部存在模糊意识,认为经济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上去,先把经济抓上去,再抓精神文明也不迟;部分干部觉得物质条件差,思想工作难做,精神文明不好搞,应付了事。
二是阵地建设滞后。主要是一些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加之受经济条件制约,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投入较少。部分镇、村无正规专门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设施不齐、设备老化占绝大多数,且没有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生活单调。
三是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多数农民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主要原因是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没能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宣传融入互联网还不够。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主要通过手机浏览网站和新媒体,现在农村也是这样,但是,现在部分镇、村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做的还不够,还没有建立本村村民的微信群为自己所用,甚至有的干部还不会使用微信,更别说掌控舆论,凝聚力量,传播正能量。
三、新时代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一是加大户外公益广告宣传力度。镇、村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型户外公益广告,每个村至少设立1块以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永久性宣传牌,制作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和一批“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及遵德守礼标牌,让正能量充满镇、村的每个角落。二是加大理论宣讲百姓宣讲力度。镇、村要组建宣讲员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基层宣讲活动,活动要覆盖所有村组。要通过评选农村道德模范和乡贤,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教育引导农民弘扬践行助人为乐、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三是加大新老媒体宣传力度。镇、村新老媒体要开设“践行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专栏,经常性报道群众身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类先进典型、好人好事,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流量。
(二)坚持抓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一是要建设微信宣传阵地。互联网时代,手机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每个镇、村都要建立本辖区的微信群,让群众进群入圈,通过微信群来传播正能量,发挥其一键转发,跨平台传播,极速蔓延的强大的宣传功能,广泛凝聚社会正能量。二是要建设乡村“道德文化墙”。要把“文化墙”作为美化乡村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各村不同的特点,在文化广场、主干街道两侧的墙壁上,把孝老爱亲、健康文明的故事制成一幅幅鲜活的图画和文字,构筑一个个文化长廊,彰显乡村文明新风尚,倡树正能量。三是要管好农家书屋。加强各村农家书屋的常态化管理,落实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借阅制度、管理员岗位职责等三项管理制度,实行免费借阅和免费开放。要自觉查处抵制内容低俗下流、恐怖残忍、易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出版物。
(三)坚持抓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一是要经常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传统节日更富人文情怀,让乡村生活更具情感寄托。注重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农耕文明遗存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有根有魂的现代化。 二是要发掘农村文化资源。发掘整理推广各地农村历代保留下来的乡规民约、族规家训、文史典籍,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培育富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具有农耕特质、地域特色、个性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三是要建设文体骨干队伍。村村都要明确文化体育社会指导员,适时组织他们学习培训,加大培养文化示范户、民间剧团力度,村村建设一支农民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清理抵制各种场所的、低俗的演出活动。
(四)坚持抓农村各类先进典型选树。一是要做好先进典型选树关爱工作。积极申报推荐各类先进典型,做好身边好人宣传,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行帮扶和走访慰问,在全社会树立“好人有好报”的舆论导向。二是要发挥先进典型带动作用。在各村建设“好人榜”“善行义举榜” “最美家庭榜”等宣传阵地,组织先进典型评议会,传播先进典型事迹,评议身边的文明行为与不文明现象,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三是要做好“最美乡村”、“最美院落”创建。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水、改厨、改圈等工作;要组织农民群众从房前屋后做起、从不文明习惯改起,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间;要组织开展“最美乡村”、“最美庭院”创建活动,培育农村家庭成员的生态意识、文明意识,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活动。
家谱厚如电话簿
我太太的老家在韩国全罗北道的农村,大女儿上学之前,我经常回丈母娘家。“丈人”、“丈母娘”韩语称“丈人殿”、“丈母殿”。第一次,我照着教科书上所学的称呼他们,结果被太太骂了一顿,说:“就当作是你自己的亲生父母称呼他们爸爸妈妈,他们会更高兴的。”回到乡下丈母娘家,无事可做的时候,我就研究他们的家谱。
韩国人的血缘关系之强是很出名的。日语说是亲戚六眷,但现实中,往往只有三亲等的家族意识。但韩国人不同,他们八亲等、十亲等也是常见的。八亲以内叫做“堂内”,到十亲等叫做“家中”,表达这种亲属关系的词语特别繁多,学韩语时,记住这些单词也费了不少功夫。
这种血缘意识表现在家谱上。太太家的家谱,足有电话号码簿那么厚。我的太太正好是第五十代,听说始祖是5世纪中国吴王夫差的一族。
韩国的亲属意识和日本明显不同。韩国的农村是同姓同族,日本的农村是异性异族。日本株式会社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它的根源在此,因为日本是不同姓氏、不同种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共同劳作,共同举办各种红白喜事,并一起庆祝节日。日本的这种无血缘关系可以直接转换成公司关系或者其他社会关系,而韩国则转换成同族公司,因为彼此是亲属,有依赖心,即使稍微出些差错也不会受到制裁。靠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公司、财阀,成了韩国经济生活中最自然,也最庞大的存在。
因而,韩国人往往不擅长和他人一起工作。
感情浓得化不开
韩国人感情丰富,而且他们从不抑制自己的感情,乐于将它直接流露出来。日本人善于压抑自己的感情,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这种礼仪观念是延续了古代武士的做法,在人面前不能张狂,也不能哭得不成体统。
我在韩国的学生宿舍住宿时,发现韩国同学之间,可以彼此共用牙刷甚至内裤,这让我大吃一惊。还有女生之间彼此牵着手走路不用说,男生之间也是手挽着手走路。在韩国,警官、军人或警察都是两人一组去执行任务,有时在街头也可以看到警官们彼此手挽手的情景。他们并不是同性恋,而是彼此关系亲近的人之间一种很正常的行为。这种亲近关系常常用体肤接触来感觉和确认,韩国人认为这样才有足够的安全感。
太太看到我的父母分别睡在不同的房里,对此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她批评说:“日本人真是冷漠!”而太太的父母,年老后仍然是两人同睡一个被窝的。
有一个韩国朋友喜欢喝酒。每天要到凌晨才回家。我问他:“你太太没有意见吗?”他说:“没关系,夫妻不管回家多晚,只要早上起来同睡在一个被窝里就可以了。”在日本的旅馆,夫妻两人去住宿,旅馆给准备的是两床被子。但在韩国则只为夫妇客人准备一床小小的被子。
韩国的电视剧大都只有一个主题――家庭,脱离家庭主题,像日本的明星偶像电视剧,在韩国几乎没有。也不知道我太太是在什么地方学会说:“清淡”这个词的,她说日本人什么都太清淡了,父子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恋人,公司同事,所有的关系都是清淡;跟日本人相反,韩国社会里的任何关系都“浓得化不开”。
在韩国,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也会经常搭话。比如坐电车,旁边有人看报纸,也会伸长脖子一起看,这种行为在日本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没教养,不成体统,但在韩国人一点也不在意。
虚荣乎?大方乎?
韩国男人大多数花钱大手大脚,即使是借来的钱也照样花。在公众场合,你根本看不出那个花钱如流水的男人,是借着别人的钱在花销。这样的花钱习惯,跟他们的民族性格有关。韩国人喜欢华丽,用太太的话说:“韩国人不这样做不行。”
韩国女子喜欢穿着时髦的衣服,得意洋洋地阔步在街上,过路的人会夸奖说:“真漂亮!”听到这种声音,太太说,会让人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但是在日本,女人穿着再时髦,走在人群当中,谁也不会回头看。韩国人也常常根据人的着装来判断人。我穿便装外出,太太总是很不乐意,哪怕是去散步或是到超市买点小东西,也要穿得一本正经,否则会被别人嘲笑。
女儿上小学时,太太每天都给她穿名牌衣服。每年夏天坐飞机去日本,太太也要让女儿穿得像童话里的小公主。
日本人吃韩国烧烤,为了防止肉被烤焦,肉是一片一片拿到炉子上去烤的,韩国人则喜欢将肉片堆成小山似的一起烤。韩国人吃日本料理的生鱼片。大头鱼和比目鱼都是整条地上来,很难吃完。他们的饮食习惯就是这样,是否吃得完不重要,重要的是体面,数量要多。
在韩国,美男子是那种胖胖的、肚皮出来的男人,韩国女子普遍喜欢这样的男人。问太太是什么原因,太太说是因为看起来富有。
无须多客套,动不动就搬家
日本人无论什么事都说“谢谢”、“对不起”,亲人之间也有客套,但在韩国是亲人之间没礼仪。我留学的时候,同学跑到我的房间里,随意翻我的书,更换电视频道,让我有些受不了。而这恰恰是韩国人表达彼此关系亲密的行为方式。韩国缺乏谦让语,对上司使用尊敬语,对下属使用半词,韩语只需这两种表达方式,说明韩国的人际关系简单明了。
分餐制的历史变化
据《宣和画谱》说,南唐后主李煜想了解韩熙载夜生活的情况,令顾闳中去现场考察,绘成了这幅《韩熙载夜宴图》。《夜宴图》为一长卷,夜宴部分绘韩熙载及其他几个贵族子弟分坐床上和靠背大椅上,欣赏着一位琵琶女的演奏。他们面前摆着几张小桌子,在每人面前都放有完全相同的一份食物,是用8个盘盏盛着的果品和佳肴。碗边还放着包括餐匙和筷子在内的一套进食具,互不混杂。这里表现的不是围绕大桌面的会食场景,而是古老的分餐制,似乎是贵族们怀古心绪的一种显露。其实这也说明了分餐制的传统制约力还是很强的,在会食出现后它还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晚唐五代之际,表面上场面热烈的会食方式已成潮流,但那只是一种有会食气氛的分餐制。人们虽然围坐在一起了,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还没有出现后来那样的大家津液交流的事实。这种以会食为名、分餐为实的饮食方式,是古代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发展阶段。到宋代以后,真正的会食――即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才出现在餐厅和饭馆里。宋代的会食,由白席人的创设可以看得非常明白。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说北方民间凡有红白喜事会食时,有专人掌筵席礼仪,谓之“白席”。白席人还有一样职司,即是在喜庆宾客的场合中,提醒客人送多少礼可以吃多少道菜。陆游以前,白席人已有记述,《东京梦华录》就提到了这种特殊的职业:下请书、安排坐次、劝酒劝菜,谓之“白席人”。白席人正是会食制的产物,他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食客行动、掌握宴饮速度、维持宴会秩序。当今虽然罕见白席人,但每张桌面上总有主席(东道)一人,他的职掌基本上代替了白席人,他要引导食客一起举筷子,一起将筷子伸向同一个盘子。
在传世宋代绘画《清明上河图》上,我们看到汴京餐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在宋代墓葬的一些壁画上,我们也看到不少夫妇同桌共饮的场景。在17世纪日本画中描绘的清代船宴中,我们看到官员们围着一张桌子猜拳行令,桌上摆放着美酒佳肴。这都说明会食传统经过千多年发扬光大,已是根深蒂固了。
当我们现在力图倡导分餐制时,会遇到传统观念的挑战,也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会食制在客观上是促进了中国烹调术的发展的,比如一道菜完完整整上桌,色香味形俱佳,如果分得零七八碎,不大容易让人接受。难怪有些美食家非常担心,担心改革了会食制,具有优良传统的烹调术会受到冲击,也许会因此失掉许多优势,因为分餐与会食对馔品的要求肯定会有很大不同。其实,这也没什么要紧的,丢掉一些传统的东西,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创造新的东西。
高桌大椅改变了饮食方式
分餐制的历史无疑可上溯到史前时代,它经过了不少于3000年的发展过程。会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发展到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制,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周秦汉晋时代,筵宴上分餐制之所以实行,应用小食案进食是个重要原因。虽不能绝对地说是一个小小的食案阻碍了饮食方式的改变,但如果食案没有改变,饮食方式也不可能会有大的改变。事实上中国古代饮食方式的改变,确实是由高桌大椅的出现而完成的,这是中国古代由分食制向会食制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
西晋王朝灭亡以后,生活在北方的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族陆续进入中原,先后建立了他们的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频繁的战乱,还有居于国家统治地位民族的变更,使得中原地区自殷周以来建立的传统习俗、生活秩序及与之紧密关联的礼仪制度,受到了一次次强烈的冲击。正是在这种新的历史背景下,导致了家具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席地而坐的姿式也随之有了改变,常见的跪姿坐式受到更轻松的垂足坐姿的冲击,这就促进了高足坐具的使用和流行。公元5~6世纪新出现的高足坐具有束腰圆凳、方凳、胡床、椅子,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席不正不坐”的传统要求也就慢慢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在敦煌285窟的西魏时代壁画上,看到了年代最早的靠背椅子图形,有意思的是椅子上的仙人还用着惯常的蹲跪姿式,双足并没有垂到地面上,这显然是高足坐具使用不久或不普遍时可能出现的现象。在同时代的其他壁画上,又可看到坐胡床(马扎子)的人将双足坦然地垂放到了地上。洛阳龙门浮雕所见坐圆凳的佛像,也有一条腿垂到了地上。
唐代时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1955年在西安发掘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之兄高元墓,发现墓室壁画中有一个端坐椅子上的墓主人像,双足并排放在地上,这是唐代中期以后已有标准垂足坐姿的证据。可以肯定地说,在唐代时,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古代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终完成了坐姿的革命性改变。
用高椅大桌进餐,在唐代已不是稀罕事,不少绘画作品都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线索。如敦煌473窟唐代宴饮壁画,画中绘一凉亭,亭内摆着一个长方食桌,两侧有高足条凳,凳上面对面地坐着9位规规矩矩的男女。食桌上摆满大盆小盏,每人面前各有一副匙箸配套的餐具。这已是众人围坐一起的会食了,这样的画面在敦煌还发现了一些,构图一般区别不大。还有西安附近发掘的一座唐代韦氏家族墓中,墓室东壁见到一幅《野宴图》壁画,画面正中绘着摆放食物的大案,案的三面都有大条凳,各坐着3个男子。男子们似乎还不太习惯把他们的双腿垂放下地,依然还有人采用盘腿的姿式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