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厨房管理论文

厨房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30 20:18: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厨房管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厨房管理论文

第1篇

一、非处方药的特点

(1)非处方药使用时不需要医务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

(2)非处方药按标签或说明书的指导来使用,说明文字应通俗易懂;

(3)非处方药的适应症是指那些能自我做出判断的疾病,药品起效性快速,疗效确切,一般是减轻病人不舒服的感觉;

(4)非处方药能减轻小疾病的初始症状或延缓病情的发展;

(5)非处方药有高度的安全性,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不在体内蓄积,不致诱导耐药性或抗药性;

(6)非处方药的药效、剂量具有稳定性。

二、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

(1)应用安全:①根据文献和长期临床使用证实安全性大的药品;②药物无潜在毒性;不易引起蓄积中毒,中药中重金属限量不超过国内或国外公认标准;③基本无不良反应。④不引起依赖性,无“三致”作用;⑤抗肿瘤药、毒麻药、精神药物不能列入,个别用于复方制剂者例外;⑥组方合理,无不良相互作用。中成药处方中无“十八反”、“十九畏”。

(2)疗效确切:①药物作用针对性强,功能主治明确;②不需经常调整剂量;③连续使用不引起耐药性。

(3)质量稳定:①质量可控;②在规定条件下,性质稳定。

(4)应用方便:①用药时不需做特殊检查和试验;②以口服、外用、吸入等剂型为主。

三、非处方药的遴选分类

西药非处方药分类是参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根据非处方药遴选原则与特点划分为:解热、镇痛药,镇静助眠药,抗过敏药与抗眩晕药,抗酸药与胃黏膜保护药,助消化药,消胀药,止泻药,胃动力药,缓泻药,胃肠解痉药,驱肠虫药,肝病辅助药,利胆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感冒用药,镇咳药,祛痰药,平喘药,维生素与矿物质,皮肤科用药,五官科用药,妇科用药,避孕药23类。中成药非处方药分类是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其中符合非处方药遴选原则的38种病证归属为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7个治疗科。

四、国家非处方药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7月22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制剂)目录,共有325个品种,没有区分甲、乙类,其中化学药品制剂165个品种,中成药制剂160个品种。每个品种含有不同剂型。按照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安排,至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公布了六批4326个非处方药制剂品种。

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转换评价

2004年4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关于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4年开始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工作,并对非处方药目录实行动态管理。

《通知》规定,除以下规定情况外,申请单位均可对其生产或的品种提出处方药转换评价为非处方药的申①监测期内的药品;②用于急救和其他患者不宜自我治疗疾病的药品。如用于肿瘤、青光眼、消化道溃疡、精神病、糖尿病、肝病、肾病、前列腺疾病、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性传播疾病等的治疗药品;③消费者不便自我使用的药物剂型。如注射剂、埋植剂等;④用药期间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医学监护和指导的药品;⑤需要在特殊条件下保存的药品;⑥作用于全身的抗菌药、激素(避孕药除外);⑦含毒性中药材,且不能证明其安全性的药品;⑧原料药、药用辅料、中药材、饮片;⑨国家规定的医疗用毒性药品、品、和放射性药品,以及其他特殊管理的药品;⑩其他不符合非处方药要求的药品。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已批准为非处方药品种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对存在不安全隐患或不适宜按非处方药管理的品种将及时转换为处方药,按处方药管理。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关于加强广防己等6种药材及其制剂监督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4]379号)和《关于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生产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食药监安[2004]323号),已明确规定将肺安片、朱砂莲胶囊、复方拳参片、复方甘草口服溶液4个品种按处方药管理。

2005年12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氯霉素滴耳剂等12种非处方药转换为处方药,按处方药管理。这次由非处方药转换为处方药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9种,中成药3种。具体药品为:氯霉素滴耳液、氯霉素滴眼液、硫酸沙丁胺醇片、硫酸沙丁胺醇胶囊、硫酸沙丁胺醇缓释片、硫酸沙丁胺醇控释胶囊、复方甘草片、复方甘草含片、吲哚美辛栓、千柏鼻炎片、于柏鼻炎胶囊、源吉林甘和茶。

2007年4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文解毒痤疮丸等4种药品转换为甲类非处方药,同时将三维B片等7种非处方药转换为处方药,2007年7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将碳酸钙口服混悬液等14种药品转换为非处方药。

六、非处方药的分类及专有标识

根据药品的安全性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

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管理;方法和策略

初中数学理念的树立,是实施科学化教学设计,并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重要前提与基础。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与学生的自我心理感受非常重要,因此,有效初中课堂教学实现的关键是指数学教学过程的具体操作,也就是开展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就教学策略而言,主要指的是教师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选择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其在教学中,要加强对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出学生实施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让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明确自己在数学课堂中所发挥的主体地位,并且树立自尊和自信与自强的思想意识。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表现主体性和独立性与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只是被管理对象,同时,还是自我管理的管理人员,数学教师在课堂中是组织者和指导者与督促者以及评价者的身份。如果学生具备比较高的自我意识,与此同时,受到课堂管理的影响,也就会形成自律的意识,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自身的责任心对问题进行解决,进而促进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非常有必要加入学习中,多注重教师权威以及学生服从的理念的改变,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和管理理念。由强调监督与控制学生的管理理念向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激励进行转变,由过分注重师生间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向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进行转变,进而强调民主管理。此外,教师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自身的威信不是从对于学生的专制而来的,更多的是在教和学的交往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承认以及敬仰。因此,教师应该在和谐平等的条件下,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如此一来,才可以让学生欣然地接受教师自身道德与知识的影响,进而产生敬重之意。教师的权威应该在受支持的前提下进行,但是缺乏平等的数学教师则没有办法走进学生的世界。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一步对自身的课堂教学与管理方式仔细反思,把课堂教学与管理理念更好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认真地对教育知识进行反思和检验以及批判,将其内化成自身的思想。

三、引导学生认真听讲

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利用学生有效的听讲进行实现的,其一,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要和学生本身的思维方式相符合,如此一来,可以吸引学生本身的注意力,促进课堂效率不断提高;其二,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对注意力进行主动提高,认真听讲。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才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听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声音进行有效倾听,做到态度和蔼和友好,予以肯定。此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讨和争论,利用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解,建立较好的师生情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激励学生高效提问

可以运用师生间对话和学生间对话的策略,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对课堂气氛进行活跃,初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对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注重问题本身的层次性与针对性,把重点和难点放在提问中,能够让学生具备足够的时间去讨论,还要并注意所收集的学生信息,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分析。

五、营造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

第3篇

西方企业管理自上世纪80年代逐步引入中国以来,备受推崇,这与西方企业在过去60年中取得的巨大成功密切相关。我们今天熟知的一些优秀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如杜邦分析、JIT生产、GE矩阵等,都是在这些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产生的。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对西方企业管理的崇拜达到顶峰。出国留学成了莘莘学子们的理想;而到知名外企挖人,进而引入西方企业管理体系则成了国内民营企业提升管理的捷径。留学暂且不论,单就民营企业直接引进外企管理人才看,不能说很成功,几家国际IT巨头企业都有前高管加盟民营企业的例子,当时引起热议,后来都不甚了了。也有民营企业花大价钱请国际咨询公司出谋划策,据说由于没达到预期效果,还引发了官司。是这些外企人才没本事吗?是管理咨询方案不高明吗?恐怕都不是。现在回头再思考这些案例,是存在一个西方管理理念和本土企业管理现状的对接问题。

实践证明,很多西方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无疑是好的,但要把它们对接到本土企业中,适应本土环境,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破除几个障碍,做到几个转变。

一是破除企业内部对创业企业家的个人崇拜。企业家创业的成功和传奇色彩,往往使其在企业中具有绝对权威,员工迷信创业企业家的智慧,对于其提出的观点做出的决策,无人敢于挑战,直接全面接受。这在创业期的企业,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及时把握市场机遇。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市场环境也不断变化,个人判断难免会出现失误,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决策风险。第一代企业家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给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让路,是能否实现管理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二是改“人治”为“法治”。民营企业内往往人际关系复杂,既有家族内部人员,也有创业元老,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周围形成人际小圈子。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和特殊贡献,使他们往往享有超越规范的权威。员工做事往往首先考虑各种人际关系。以稳妥方式解决这些人在企业内的地位和影响问题,使企业由人际关系主导转变为程序规则主导,才能顺利实施各种先进管理手段。

第4篇

本科毕业论文是中国本科教育中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的重要平台。2004年教育部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1]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界定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学生运用本科所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对实际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本科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性总结,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不仅是高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素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进入社会从事专业工作之前的预演。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年修订,沿用至今)中,对于学士学位已明确了两条考核标准: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2](P4)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

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2001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1人,指导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而到2013年,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4人,指导教师中教授有2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此外,还从学院地理系、教师教育系等聘请相关教师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职称、学历不断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论文选题逐渐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理论知识基础宽且实践性强,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范围相对较宽,增加了选题的难度,导致学生选题出现空泛的问题。如“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等。从2002年开始至今,从各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看,已逐步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多以中国、云南的某一县市、某一区域的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抑或某一酒店某一类型服务项目的开发,抑或某一旅行社产品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现状等进行探讨研究。

(三)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工作已实现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论文指导工作从第七学期学生教育实习回来后的11月初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的5月中下旬,历时6个月的时间中,对学生毕业论文召开专门的动员大会,交代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中的整个流程、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分旅行社管理、区域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三个方向要求学生报名,按照学生报名情况进行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各指导教师按计划进行各组开题,要求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论文研究综述,之后再进行论文撰写及一、二、三稿的修改工作,同时学生还要对指导教师论文每一稿的修改意见进行整理记录,提交论文指导记录表。论文指导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程序环环相扣,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面的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这种论文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也说明了论文指导工作正逐步迈向规范化。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出国的冲突

统计数据表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2006~2009 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13 万人、495 万人、559 万人、611 万人,而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30万人。扩招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奔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或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仓促

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从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师范类学生)等返校后仅6个月或8个月时间,在仅有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学生既要确定选题又要参与一系列的实证调研、收集文献、撰写等工作,时间非常紧迫,加之找工作、考研等,论文质量往往不尽人意。有的学生为节省时间,干脆省略了实地调研的环节,使论文空泛、缺乏论证数据。有的学生甚至从网络或其他途径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学校对此虽三令五申并采取将学生毕业论文上网、学术不端检测等手段,但抄袭现象仍屡禁不止。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毕业论文的指导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除了论文指导费用外,没有其他经费的支持。学生为撰写论文的实地调研、实习等经费也十分有限。[3](P17)

(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水平层次参差不齐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入学门槛的降低,大学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截至200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为2900 余万人,居世界第一。[4](P23)旅游管理专业由于是面向全国招生,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间本身在学习水平方面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学习态度和对自身要求的不同,使得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把握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一、二稿就可通过,有的却需要五、六稿甚至更多。此外,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排除时间的仓促外,有的学生虽已找到了工作,但考虑到毕业论文并未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依然不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论文撰写。[4]

(五)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

在高校论文指导教师学历、职称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的同时,仍有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高度重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出现学生找不到教师或教师不能及时修改学生提交的论文;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论文缺乏新意、条理不清、论证不充分等论文质量问题。

(六)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在整个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虽让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完成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的审核工作,但这些做法流于形式,除了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外并未产生真正监督的作用。另外,在奖惩机制方面,除对为数较少的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外,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论文却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严重挫伤了那些责任心强,认真指导论文教师的积极性。

四、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改革的措施

(一) 调整毕业论文工作时间

将毕业论文撰写时间调整至大四上学期,在大三时就确定论文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布置科研任务、阅读材料,大四下学期学生便可专心进行实证调研、收集资料数据,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论文的撰写,也能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同时也能减少大四下学期中论文撰写与就业、考研的冲突。

(二) 设置“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指导论文的学生人数也有增无减,一个教师指导8~10个学生已是家常便饭。通过学校和学院共同承担的方式,可设置一个“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根据教师指导工作量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也可增加学生论文调研、实习中的经费。

(三) 加强学生监管、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除毕业论文动员大会教育学生重视毕业论文、了解毕业论文外,还应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增加“论文指导”之类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指导教师也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

(四) 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检查

学校以及学院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方面的教育,为教师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供条件。对论文指导工作的监督必须实现具体化、量化管理,如修改次数、与学生见面次数等都必须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五) 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借鉴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实行“导师负责制”,从大三开始组织学生确定专业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其进行研究课题的选择,布置调研任务、推荐阅读材料,到大四上学期,对学生论文的撰写进行具体指导。学院负责本科论文工作的领导、应对教师完成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奖惩机制方面,除了评选学生优秀论文并给予奖励之外,还应对指导优秀论文的教师、指导学生论文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予奖励。而对缺乏责任心、指导的多数学生论文存在质量问题的教师予以惩罚。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服务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