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技服务调查报告

科技服务调查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13 03:29: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服务调查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技服务调查报告

第1篇

一、2013年上半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较好地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导、咨询、协调和服务等作用。紧紧围绕打造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新型建材生产基地、新型食品加工基地建设,认真开展企业科技创新资源调研,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较好地完成了中央扶持政策的配合对接工作。围绕苏区发展振兴、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扶贫攻坚计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全力做好了配合和策应。向县政府报送了《县科技创新情况调查报告》、《区区域扶贫攻坚科技服务规划编制》、《依靠科技实施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等材料,为我县争取政策支持、资金补助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3、向上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和相关奖项取得较好成效。①2月份为公司、公司组织编制项目编制项目材料,向科技部申报了“科技富民强县”计划项目—米粉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以较高的分值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初审和答辩。我局于3月下旬前往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基层科技处、财政部科教文卫司科技处联络,取得较好效果。科技部经专家评审于近日批准立项,项目资金约200万元,这是科技局有史以来争取资金最高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县米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米粉品牌的影响力,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添砖加瓦。②3月,为种业公司编制项目申报材料,向科技部申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高产晚籼“中优洲481”繁育与示范,市科技局已向省科技厅报送和推荐,待省厅组织专家初审。③为广根农作物种子研究开发公司向省科技厅报送“科技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米粉专用稻金优L2的选育与产业化,经省厅组织专家评审,科技厅已批准立项,该项目的实施将得到省级种业专家的指导,为获得科技成果提供鉴定、批准、授权等系列服务,有利于我县种业发展。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得到市科技局的支持,组织专家测产,形成报告向省科技厅申请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县科技局将该项目成果于3月向市科技局推荐2013年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经评审委员会5月7日组织评审,获得83分,农业类9个项目排位第二名,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添补了多年来我县无此殊荣的空白。④为宝葫芦公司分公司申报省科技厅“星火计划”项目--高效油茶林示范推广。⑤为公司产学研结合研发的保鲜米粉申报2013年度省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经省专家审定,省科技厅予以下达,引导和支持我县自主研发新产品。为该项目申请国家专利给予协助和协调,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下达“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近期有望授权,这将添补我县近几年无发明专利的良空白。⑥磊石菌业专业合作社的“竹荪系列保健食品开发”、宏盛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的系种猪引进及全自动系统养殖模式研究、县人民医院的“自拟松解汤促进创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等多个项目向市科技局申报2013年计划项目。

4、县本级科技计划项目启动实施。为了集中使用科技三项经费,不撒胡椒面,而重点扶持项目企业,根据县财政预算安排的要求,今年县本级科技计划项目主要是酱干生产技术改造、品牌打造和专利扶持,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制订了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县本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使企业感受到本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5、完成相关工作。①以市科技局在“三送”挂点为契机,在“三送”、新农村建设点共同开展了科技下乡,举办了生猪养殖、烤烟生产等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②4月下旬组织公司、公司、种业公司等企业参加省科技厅举办的科技项目申报业务培训班,增强了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意识,提高了项目申报水平。③做好了2013年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第二批申报的准备工作,项目课题为公司的保鲜米粉新产品开发试制。④做好了科技宣传、科技信息、技术市场、民营科技等各项工作。⑤协助县委统战部做好省科技厅在镇上增民族村挂点五年规划的实施推进工作,得到省厅挂点领导的表扬,支持民族村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⑥“三送”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明显,投入一万元,组织村里义务投劳修筑灌溉水渠一条,解决了长期以来该区域缺水耕作的问题。征地拆迁工作进展顺利。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以中央支持等原苏区发展振兴出台的《若干意见》为动力,加强与上级科技部门联系,充分利用科技政策资源,加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加大企业申报项目力度,争取更多和更大的科技项目落户。

2、认真组织实施科技部立项的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大规模地开展米粉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示范推广米粉专用稻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进度安排完成各项任务,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理检查取得较好成绩。以提高米粉科技生产水平,促进米粉产业发展。

3、跟踪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创新基金项目。

4、认真组织实施县本级科技计划项目,加强项目实施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水平。

第2篇

关键词:离岸外包;职住外移;工作外包;国际产业调整

美国高科技咨询机构——forresterresearch的报告称:“美国服务经济领域在经过了3o多年的持续扩张后,离岸外包将成为美国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效率转变的一种催化剂。”

2004年6月10日,联邦劳工部宣布,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因业务外包而损失的就业机会比例为2.5%。约有2/3的职位流动源自制造业,在第一季度的失业者中,制造业工人占1/4。这是该部门首次对外包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量做出评估。

外包近来在美国引起的争议还远不止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政府、民众和媒体对外包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呢?本文尝试从外包概念的兴起,其近年来在美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来分析它对美国就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外包概念的兴起与离岸外包的发展

企业总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其组织的构造和边界。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所倡导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所带来的所有权优势、规模效应、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随着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而逐渐黯淡。由c.k.prahalad和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一次提出的“外包”(outsourcing)概念在过去的l5年间一跃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趋势。

所谓“外包”,指的是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并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机构的资源完成企业内部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功能或业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方式。其实质在于强调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有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把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供应商,获得成本和效率优势。

作为一种经营手段,外包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但它在80年代开始才得以广泛应用,并从无价值增值的辅功能(如清洁、保安、餐饮供应),发展到关键的支持和增值性功能(如人力资源管理、审计it技术、制造、营销、物流),甚至延伸至研究与开发等领域。

伴随着更经济的运输方式的出现,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企业信息传递的成本降低,效率和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此之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在市场和企业自身,在网络和一体化组织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使跨国界的离岸外包成为可能。

二、美国外包业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就规模而言,外包从一种企业控制成本的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业务模式只不过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邓百氏公司在(《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中称:相比1997年23%的升幅,l998年全球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业务外包的支出上升了27%,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的总支出增加至2350亿美元。米切尔·f·卡伯特联合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发表的《2002年全球外包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年全球企业对14.8%的日常运营业务进行了外包;全球外包业务正在以每年l9.6%的速度增长,美国占到了全球外包市场的2/3,其特点和趋势表现为:

1.大公司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紧随其后从主体而言,外包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配合全球化资源配置而采取的经营战略。外包市场的2/3由大公司消费构成,1996年,美国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25%选择了外包。2000年,年销售额l000~5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很快加入到外包行列,选择外包的中小企业数量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约25%。外包不是企业能力弱的标志,相反,它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使其得以利用外包商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和规模效应,配合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位于美国中西部的it企业就早大公司一步,率先将部分业务外包至印度。

2.离岸外包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外包活动实施的地域而言,当今的信息技术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企业寻求最佳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外包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从本土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据美国葛特纳机构的估计,2004年,有超过80%的美国企业考虑离岸外包美国的it工作,其中40%的美国企业将完成某些类型的外包,或者从非美国本土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得it服务。

在制造业,离岸外包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手工制品、纺织品、轻工和化工产品),发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飞机的重要零部件)。

离岸外包逐渐向价值链的上、下游拓展。为了节约研发成本,规避研发风险,处于价值链前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技术离岸外包逐渐兴起。据美国eiu(theeconomicintelligenceunit)1993年对50多家世界级大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承认,它们在90年代,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技术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外部。外包的技术也从企业的非核心技术、容易购买的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转变为决定企业未来技术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外包。另外,欧美很多企业将客户服务中心或售后服务的电话支持系统转移到了印度,又创造了售后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如at&t就将电话交换中心搬到了印度。

三、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效应分析

在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沃尔夫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合作的《减员在美国:现实、起源和后果》中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就业市场:减员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新创造的职位数目长期而言远远高于失去的旧职位数目。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创造的职位达到2400万个,同期失去的旧职位只有800万个。外包所引发的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特别是近来由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外包所导致的情况与90年代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

首先,虽然长期而言新创造的职位仍将远远超过失去的旧职位,然而短期来看,外包在过去几年新创造的职位并不比失去的旧职位多多少。按照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的估算,2001年l1月,美国经济应开始由低谷回升,而到2003年底,就业机会却减少了大约70多万个,形成了与90年代高增长、高就业率相对应的“失业型复苏”。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失去岗位的员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更为复杂,其间所经历的过渡期必然更为困难。

其次,外包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是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员工也从外包中获得了利益。制造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美国雇佣了6.5万名员工。仅在新泽西州,索尼公司就雇佣了2000人。全球主要图像公司之一、比利时的agfagevaert集团也在美国雇佣了5000人。西班牙terralycos公司也在美国雇佣了4l8人,这仅仅是一些例子。拥有微软、ibm等美国it大厂会员的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公司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报告说,去年美国净增加了9万份工作。报告预测,到2008年,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调查表明,占全美白领工作l1%的大约140万个工作机会,面临“外包”的威胁。那些无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且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工作首当其冲,像电脑编程、软件开发、医嘱转录、会计和税务、技术、建筑绘图、初级法律和投资研究、保险索赔处理等。同样的工作,一个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大约为500美,印度为700美元,美国则是4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的结合,使得美国外包至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从制造业向技术含量提高的软件设计和售后服务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同美国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短,但外包使美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外包带来的岗位流失,从本质上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来解决。forresterresearch最近的报告预言,在外国设有分公司的美国高科技企业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将从目前的4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30万人。而在未来的12年中,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将把300多万个工作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另一家咨询机构加特纳资讯科技服务公司的资料表明,300万个工作机会占全美工作机会的2%。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工作机会一旦被外包到国外,几乎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多余劳动力转向相应的高增长行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通过再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必须利用美国企业的优势制造新的就业机会。70年代制造业大举向国外转移引发的反对声浪,就是通过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化解的。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补偿现在在高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务上流失的工作机会。需要指出的是,据美国商务部门统计,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34.6万名,到2008年,缺口还会扩大到130万名。尽管美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每年毕业的有充分劳动技能的工人还是不足,应当引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反思。

第3篇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外包为何会在作为推动自由贸易发展主力的美国引起轩然大波,吸引政府、民众和媒体的广泛注意,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外包概念的兴起及发展出发,讨论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外包业务发展特点和趋势,分析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影响。

美国高科技咨询机构——ForresterResearch的报告称:“美国服务经济领域在经过了3O多年的持续扩张后,离岸外包将成为美国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效率转变的一种催化剂。”

2004年6月10日,联邦劳工部宣布,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因业务外包而损失的就业机会比例为2.5%。约有2/3的职位流动源自制造业,在第一季度的失业者中,制造业工人占1/4。这是该部门首次对外包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量做出评估。

外包近来在美国引起的争议还远不止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政府、民众和媒体对外包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呢?本文尝试从外包概念的兴起,其近年来在美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来分析它对美国就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外包概念的兴起与离岸外包的发展

企业总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其组织的构造和边界。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所倡导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所带来的所有权优势、规模效应、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随着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而逐渐黯淡。由C.K.Prahalad和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一次提出的“外包”(Outsourcing)概念在过去的l5年间一跃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趋势。

所谓“外包”,指的是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并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机构的资源完成企业内部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功能或业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方式。其实质在于强调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有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把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供应商,获得成本和效率优势。

作为一种经营手段,外包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但它在80年代开始才得以广泛应用,并从无价值增值的辅助(如清洁、保安、餐饮供应),发展到关键的支持和增值(如人力资源管理、审计IT技术、制造、营销、物流),甚至延伸至研究与开发等领域。

伴随着更经济的运输方式的出现,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企业信息传递的成本降低,效率和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此之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在市场和企业自身,在网络和一体化组织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使跨国界的离岸外包成为可能。

二、美国外包业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就规模而言,外包从一种企业控制成本的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业务模式只不过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邓百氏公司在(《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中称:相比1997年23%的升幅,l998年全球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业务外包的支出上升了27%,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的总支出增加至2350亿美元。米切尔·F·卡伯特联合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发表的《2002年全球外包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年全球企业对14.8%的日常运营业务进行了外包;全球外包业务正在以每年l9.6%的速度增长,美国占到了全球外包市场的2/3,其特点和趋势表现为:

1.大公司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紧随其后从主体而言,外包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配合全球化资源配置而采取的经营战略。外包市场的2/3由大公司消费构成,1996年,美国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25%选择了外包。2000年,年销售额l000~5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很快加入到外包行列,选择外包的中小企业数量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约25%。外包不是企业能力弱的标志,相反,它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使其得以利用外包商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和规模效应,配合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位于美国中西部的IT企业就早大公司一步,率先将部分业务外包至印度。

2.离岸外包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外包活动实施的地域而言,当今的信息技术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企业寻求最佳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外包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从本土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据美国葛特纳机构的估计,2004年,有超过80%的美国企业考虑离岸外包美国的IT工作,其中40%的美国企业将完成某些类型的外包,或者从非美国本土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得IT服务。

在制造业,离岸外包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手工制品、纺织品、轻工和化工产品),发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飞机的重要零部件)。

离岸外包逐渐向价值链的上、下游拓展。为了节约研发成本,规避研发风险,处于价值链前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技术离岸外包逐渐兴起。据美国EIUTheEconomicIntelligenceUnit)1993年对50多家世界级大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承认,它们在90年代,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技术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外部。外包的技术也从企业的非核心技术、容易购买的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转变为决定企业未来技术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外包。另外,欧美很多企业将客户服务中心或售后服务的电话支持系统转移到了印度,又创造了售后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如AT&T就将电话交换中心搬到了印度。

三、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效应分析

在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沃尔夫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合作的《减员在美国:现实、起源和后果》中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就业市场:减员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新创造的职位数目长期而言远远高于失去的旧职位数目。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创造的职位达到2400万个,同期失去的旧职位只有800万个。外包所引发的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特别是近来由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外包所导致的情况与90年代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

首先,虽然长期而言新创造的职位仍将远远超过失去的旧职位,然而短期来看,外包在过去几年新创造的职位并不比失去的旧职位多多少。按照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的估算,2001年l1月,美国经济应开始由低谷回升,而到2003年底,就业机会却减少了大约70多万个,形成了与90年代高增长、高就业率相对应的“失业型复苏”。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失去岗位的员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更为复杂,其间所经历的过渡期必然更为困难。

其次,外包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是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员工也从外包中获得了利益。制造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美国雇佣了6.5万名员工。仅在新泽西州,索尼公司就雇佣了2000人。全球主要图像公司之一、比利时的AgfaGevaert集团也在美国雇佣了5000人。西班牙TerraLycos公司也在美国雇佣了4l8人,这仅仅是一些例子。拥有微软、IBM等美国IT大厂会员的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公司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报告说,去年美国净增加了9万份工作。报告预测,到2008年,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调查表明,占全美白领工作l1%的大约140万个工作机会,面临“外包”的威胁。那些无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且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工作首当其冲,像电脑编程、软件开发、医嘱转录、会计和税务、技术、建筑绘图、初级法律和投资研究、保险索赔处理等。同样的工作,一个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大约为500美,印度为700美元,美国则是4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的结合,使得美国外包至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从制造业向技术含量提高的软件设计和售后服务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同美国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短,但外包使美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外包带来的岗位流失,从本质上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来解决。ForresterResearch最近的报告预言,在外国设有分公司的美国高科技企业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将从目前的4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30万人。而在未来的12年中,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将把300多万个工作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另一家咨询机构加特纳资讯科技服务公司的资料表明,300万个工作机会占全美工作机会的2%。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工作机会一旦被外包到国外,几乎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

多余劳动力转向相应的高增长行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通过再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必须利用美国企业的优势制造新的就业机会。70年代制造业大举向国外转移引发的反对声浪,就是通过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化解的。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补偿现在在高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务上流失的工作机会。需要指出的是,据美国商务部门统计,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34.6万名,到2008年,缺口还会扩大到130万名。尽管美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每年毕业的有充分劳动技能的工人还是不足,应当引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反思。

第4篇

2004年6月10日,联邦劳工部宣布,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因业务外包而损失的就业机会比例为2.5%。约有2/3的职位流动源自制造业,在第一季度的失业者中,制造业工人占1/4。

这是该部门首次对外包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量做出评估。

外包近来在美国引起的争议还远不止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政府、民众和媒体对外包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呢?本文尝试从外包概念的兴起,其近年来在美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来分析它对美国就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外包概念的兴起与离岸外包的发展

企业总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其组织的构造和边界。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所倡导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所带来的所有权优势、规模效应、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随着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而逐渐黯淡。由C.K.Prahalad和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一次提出的“外包”(Outsourcing)概念在过去的l5年间一跃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趋势。

所谓“外包”,指的是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并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机构的资源完成企业内部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功能或业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方式。其实质在于强调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有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把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供应商,获得成本和效率优势。

作为一种经营手段,外包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但它在80年代开始才得以广泛应用,并从无价值增值的辅助(如清洁、保安、餐饮供应),发展到关键的支持和增值(如人力资源管理、审计IT技术、制造、营销、物流),甚至延伸至研究与开发等领域。

伴随着更经济的运输方式的出现,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企业信息传递的成本降低,效率和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此之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在市场和企业自身,在网络和一体化组织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使跨国界的离岸外包成为可能。

二、美国外包业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就规模而言,外包从一种企业控制成本的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业务模式只不过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邓百氏公司在(《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中称:相比1997年23%的升幅,l998年全球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业务外包的支出上升了27%,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的总支出增加至2350亿美元。米切尔?F?卡伯特联合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发表的《2002年全球外包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年全球企业对14.8%的日常运营业务进行了外包;全球外包业务正在以每年l9.6%的速度增长,美国占到了全球外包市场的2/3,其特点和趋势表现为:

1.大公司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紧随其后从主体而言,外包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配合全球化资源配置而采取的经营战略。外包市场的2/3由大公司消费构成,1996年,美国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25%选择了外包。2000年,年销售额l000~5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很快加入到外包行列,选择外包的中小企业数量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约25%。外包不是企业能力弱的标志,相反,它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使其得以利用外包商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和规模效应,配合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位于美国中西部的IT企业就早大公司一步,率先将部分业务外包至印度。

2.离岸外包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外包活动实施的地域而言,当今的信息技术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企业寻求最佳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外包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从本土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据美国葛特纳机构的估计,2004年,有超过80%的美国企业考虑离岸外包美国的IT工作,其中40%的美国企业将完成某些类型的外包,或者从非美国本土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得IT服务。

在制造业,离岸外包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手工制品、纺织品、轻工和化工产品),发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飞机的重要零部件)。

离岸外包逐渐向价值链的上、下游拓展。为了节约研发成本,规避研发风险,处于价值链前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技术离岸外包逐渐兴起。据美国EIU(TheEconomicIntelligenceUnit)1993年对50多家世界级大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承认,它们在90年代,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技术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外部。外包的技术也从企业的非核心技术、容易购买的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转变为决定企业未来技术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外包。另外,欧美很多企业将客户服务中心或售后服务的电话支持系统转移到了印度,又创造了售后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如AT&T就将电话交换中心搬到了印度。

三、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效应分析

在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沃尔夫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合作的《减员在美国:现实、起源和后果》中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就业市场:减员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新创造的职位数目长期而言远远高于失去的旧职位数目。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创造的职位达到2400万个,同期失去的旧职位只有800万个。外包所引发的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特别是近来由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外包所导致的情况与90年代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

首先,虽然长期而言新创造的职位仍将远远超过失去的旧职位,然而短期来看,外包在过去几年新创造的职位并不比失去的旧职位多多少。按照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的估算,2001年l1月,美国经济应开始由低谷回升,而到2003年底,就业机会却减少了大约70多万个,形成了与90年代高增长、高就业率相对应的“失业型复苏”。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失去岗位的员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更为复杂,其间所经历的过渡期必然更为困难。

其次,外包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是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员工也从外包中获得了利益。制造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美国雇佣了6.5万名员工。仅在新泽西州,索尼公司就雇佣了2000人。全球主要图像公司之一、比利时的AgfaGevaert集团也在美国雇佣了5000人。西班牙TerraLycos公司也在美国雇佣了4l8人,这仅仅是一些例子。拥有微软、IBM等美国IT大厂会员的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公司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报告说,去年美国净增加了9万份工作。报告预测,到2008年,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调查表明,占全美白领工作l1%的大约140万个工作机会,面临“外包”的威胁。那些无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且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工作首当其冲,像电脑编程、软件开发、医嘱转录、会计和税务、技术、建筑绘图、初级法律和投资研究、保险索赔处理等。同样的工作,一个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大约为500美,印度为700美元,美国则是4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的结合,使得美国外包至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从制造业向技术含量提高的软件设计和售后服务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同美国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短,但外包使美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外包带来的岗位流失,从本质上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来解决。ForresterResearch最近的报告预言,在外国设有分公司的美国高科技企业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将从目前的4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30万人。而在未来的12年中,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将把300多万个工作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另一家咨询机构加特纳资讯科技服务公司的资料表明,300万个工作机会占全美工作机会的2%。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工作机会一旦被外包到国外,几乎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多余劳动力转向相应的高增长行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通过再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必须利用美国企业的优势制造新的就业机会。70年代制造业大举向国外转移引发的反对声浪,就是通过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化解的。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补偿现在在高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务上流失的工作机会。需要指出的是,据美国商务部门统计,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34.6万名,到2008年,缺口还会扩大到130万名。尽管美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每年毕业的有充分劳动技能的工人还是不足,应当引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反思。

第5篇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产业集群 发展模式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内涵及分类

目前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KIBS)的内涵及其分类尚未形成一致观点。Miles等(1995)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专门领域的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组织。Kemppila和Mettanen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最大特征是知识投入、服务高度依赖知识技能、知识来源于服务、与客户之间的高度互动。我国学者魏江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度高,依赖新兴技术与专业知识,具有较明显的客户互动特征的商业性公司或组织。我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定义为: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的现代知识服务产业,包括金融、保险、教育、咨询、信息电信、物流配送、计算机软件与信息加工服务、研究开发与测试服务、市场服务、商务组织服务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等知识含量较高,需要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服务行业。

本文依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观点,参考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分为五大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科技服务业);教育。

陕西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偏低

在产业结构方面,陕西服务业内部结构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仅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这些行业的增加值就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服务业仍处于低层次结构水平。如表1所示,2009年陕西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比北京、上海乃至全国平均比重都低,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业比重相对偏高。

(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各行业发展不均衡

总体来看,陕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投入稳步增长,2004-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由153.55亿元增长到347.40亿元,年均增长18%,就业人数由86.8万人增加到114.7万人,年均增长6%。

从各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存在较大差距。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09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投资额中,教育投资额最大,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投资额的44%,其次是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投资额最小的是金融业。从发展的角度来看,2004-2009年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各行业中,商务服务业投资额的增长最快,年均增速达39%,其次是科技服务业和教育,其投资额增长速度分别为27%和18%,信息服务业投资额增长最为缓慢,甚至2008年有所下降(详见表2)。

从业人数方面,2009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数中,教育从业人数最多,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数的53%,其次是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金融业,从业人数最少的是商务服务业。2004-2009年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各行业中,信息服务业增长最快,年均增速达24%,商务服务业次之,年均增速为14%,金融业从业人数在2005年急剧下降,导致金融业2004-2009年间从业人数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3%(详见表3)。

陕西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布局

为了测度陕西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集聚程度,本文使用了区位商。区位商用来衡量某一区域某一产业相对集中程度,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区位商的计算公式为:

在本文中,Ei表示陕西省(某市)i产业的区位商;qi为陕西省(某市)i产业的就业人数;Qi为i产业的全国(陕西省)就业人数。区位商大于1,说明陕西省(某市)该产业在全国(陕西省)具有比较优势。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和陕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计算得出陕西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各行业区位商,根据陕西、西安、宝鸡、延安、安康、汉中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公报数据中就业人数计算得出西安、宝鸡等市的区位商,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陕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聚集,但是聚集程度比较低,并且在区域发展方面,各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其中,陕西科技服务业及教育两个行业区位商大于1,说明这两个行业已经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特别是科技服务业的区位商为1.59,比较优势最为显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区位商为1.08,略大于1,说明陕西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非常有限。另外,陕西省内部各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分布差异显著。其中,安康和西安区位商都大于1,说明这两个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陕西具有比较优势,且安康市的区位商大于西安市,这主要是由于西安就业人口基数较大的缘故。

陕西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

(一)集群形成模式

国外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模式有三种:以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为代表的诱导自发型模式、以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服务业集群为代表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模式、以东京新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为代表的引导培育型模式。

从陕西的客观经济条件来看,最适合陕西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模式是引导培育型模式。首先,诱导自发型模式需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为6851.32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19位,陕西的经济基础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陕西省的经济基础不适合发展诱导自发型模式。其次,FDI模式需要有较高的经济开放度,然而,陕西在全国范围而言开放程度显然不及东部沿海省市,2008年陕西省外商投资总额为136.92亿美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25位,在这样的前提下,外商投资型模式显然不适合陕西省。最后,引导培育型需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陕西省非常重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和支持,如在陕西省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指出陕西省要“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另外,国内北京、上海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引导培育型模式适合我国的经济现状。综上,陕西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适合引导培育型模式。

(二)产业结构模式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的发展要处理好聚集和分散的关系。首先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各行业不可能同步发展,应集中有限的资源,有重点、有规划地优先发展重点行业,尤其是主导产业。依据区位商的计算结果,陕西大部分城市金融业的区位商大于1,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同时,金融业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资金融通服务,金融业的发展能直接带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其他行业的发展,属于高辐射的行业。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原则,本文认为,陕西省应该将金融业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

其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内部各个行业之间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行业之间有高度的依赖和关联。某个行业发展滞后,势必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发展,会出现“水桶效应”。因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应在优先发展金融业的基础上,以商务服务业为重心,以教育、科研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为依托,形成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模式。

(三)空间布局模式

根据各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结合《陕西省服务业发展规划》对陕西省服务业的布局安排,陕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可形成“一核、一带、两翼”的三层次发展模式。第一层,把西安(咸阳)作为陕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核心增长极,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教育研发中心、商务服务中心,带动全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二层,把宝鸡、铜川、渭南、杨凌等关中地区次核心城市,打造成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带,形成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格局,重点发展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第三层,依托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服务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陕南、陕北“两翼”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地重点发展金融业和教育等。

参考文献:

1.Miles etal.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their role as users, carriers and sources of innovation[R]. Report to the EC DG XIII Sprint EIMS Programme, Luxembourg, 1995

2.Sari Kemppila, Paula Mettanen. Innovations In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EB/OL]. tut.fi/units/tuta/teta/mittaritiimi/julkaisut/Innovations_in_ Knowledge-Intensive_\Services.pdf

3.魏江,陶颜,王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与分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1)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报告第99号[R].北京,2001

5.刘斯敖.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11)

6.朱红梅.基于产业集群的温州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4

第6篇

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5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上周发生的地震预计导致四川省直接经济损失达670亿元人民币,该损失来自于该省受灾的14,207家企业。奚国华指出,根据市场测算,经济损失约占去年中国GDP总量的0.27%,占四川省去年GDP的6.38%。奚国华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灾区的通信设施和工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有线交换局受损616个,无线基站累计受损1.66万个,传输光缆损毁1.1万皮长公里,造成四川重灾区7个县城及众多乡镇与外界通信中断。四川全省有逾1.42万家工业企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70亿元。甘肃省境内的舟曲、叠部、文县、康县和成县5个县通信受阻,陕西省内部分局所的通信受到较大影响。

截至5月19日8时,通信行业已出动抢修人员2.6万人、调动391台应急通信车、979部卫星电话、7422台发电油机、2000多套其它应急通信和抢修设备,1000块卫星电话专用电池,150套野外电源装备,累计调用卫星转发器资源496MHz,发送应急提示和抢险指导等方面的短信9亿条。

点评:这次强烈地震灾害,让我们心痛不已。大自然的发威令我们失去了数以万计的同胞,这其中包含着花蕾般的少年儿童。然而,灾害不会击垮我们的意志,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坚强。中国人民历经许多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但是,每一次,我们总是能够在挫折面前奋起;能够以我们的经验和智慧,去努力把人员伤亡和各方面损失降至最低;以我们空前团结的力量,去共同战胜重大自然灾害,重建我们的家园。

大地震影响四川IT企业

运营服务短期内难恢复

在此次大地震中,虽然大多数在四川地震灾区的电子制造商其厂房与人员都很幸运地仅有轻微损伤,但业界专家却表示,这些企业恐怕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恢复生产线运作,直至政府有余力将注意力由灾区民众的救援转移至地方基础建设的修复。

成都是中国的电子产业重镇之一,也是交通与通讯的中枢;在过去的十年间,该地区逐渐成功吸引来自各地的电子与科技企业进驻,其中包括许多跨国公司如Alcatel、IBM、英特尔、诺基亚、微软等。这些在地震灾区的电子厂商,都表示其生产运作应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冲击;不过其中也有不少公司在第一时间让员工放假回家查看灾情,或是以安全性理由关闭了一些厂房。英特尔公司的成都封测厂在地震发生之后就疏散了当地的2000名员工。

点评:四川里氏8.0级大地震估计可能造成五万人丧生,灾区目前可说是满目疮痍。科技企业集中的成都市距离震中有一段距离,因此未有厂房人员受损的情况,应能快速恢复生产,不过水、电供应吃紧,交通运输也不顺畅,恐怕对这些企业的全线运作产生影响。

IT企业积极为灾区捐款

“5・12”四川汶川7.8级强烈地震发生之后,地震灾区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国的IT企业迅速做出反应,通过捐赠现金和物资、提供技术支援、发动募捐活动等多种形式支援地震灾区的救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4日18时,中国与国际上125家IT企业捐赠现金部分已经超过9亿元。企业捐款方面,富士康集团捐款6000万元,联想集团捐款1000万元,海尔集团捐款1000万元;个人捐款榜方面,张近东捐款5000万元,黄光裕捐款5000万港元。

此外,腾讯、金山、盛大、九城等多家主要网络游戏服务商表示,将在5月19日至21日停止游戏业务。以响应国务院“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的通知要求。

点评:救危济难,对个人而言,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一种人之为人的“神性”;对企业而言,也代表着一种企业文化,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在更关注经济利益的商战中,也许具有更多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将发展得更好。

金山放弃招牌软件业务改攻网游

日前,金山董事长兼CEO求伯君正式回应媒体,金山的招牌软件WPS业务正在和一家国际互联网公司秘密进行合作,两个月后会有结果。至此,金山离弃软件业务的脚印更加清晰,因为金山的四大产品线――网游、毒霸、词霸及WPS中,只有网络游戏还由金山在独自运营,这意味着,金山已经彻底变身成为一家网游公司。在中国,网络游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特别近两年更是突飞猛进。

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128亿元,同比增长66.7%,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达到4800万,环比增长17.1%。预计在未来的4~5年间,网络游戏还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幅,2011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401亿元。除了早期的专业网游企业盛大、九城外,近几年崛起的网游企业不在少数,如网易、搜狐、腾讯等综合门户网站,以及完美时空、巨人、网龙,这些企业都已成功上市,久游、光宇华夏、杭州天畅等9家网游公司也正在排队等待上市。

点评:一直以来,金山都在扛着“民族软件先驱”的大旗,但相对于互联网的成长速度,发展太慢的软件业务最终难逃被边缘化的宿命。而今,面临“网游新锐”和“民族软件旗手”的抉择,已经在香港上市的金山,选择了“更赚钱”的前者。

北京中关村:IT企业员工薪酬与学历成正比

5月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才服务中心了中关村海淀园IT企业2007届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在北京中关村IT企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与学历成正比,学历越高,薪酬也越高,博士比本科生薪酬高出一倍多。这份报告还显示,学历、专业、学校、性别、企业类型和岗位是影响中关村海淀园IT企业毕业生起薪的主要因素。其中,学历是影响起薪的最主要因素,专科生平均月薪为2307元,本科为2767元,硕士为4317元,博士为5731元。调查中发现,IT企业中大学毕业生理工类专业起薪普遍高于文科类专业;不同学校的毕业生起薪存在一定差别;男性毕业生平均起薪比女性毕业生要高;民营企业起薪普遍较低;研发类岗位起薪较其他岗位要高。调查还发现,毕业生普遍期望一年后月薪水平有较大提升。大专学历毕业生期望一年后薪酬比目前平均水平增加1093元,本科期望增加2026元,硕士期望增加2631元,博士期望增加3487元。

点评:近年来,部分地区的就业中出现了“研究生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专科生”的倒挂现象,使某些人产生了是否还要考研的动摇。中关村的薪酬调查表明,学历仍是影响IT企业毕业生起薪的主要因素。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居全球第一

日前,中国科协了我国第一部《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科技人才总数约为4246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成为国际留学生的第六大主要目的地国家。截至2005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4246万人,比美国的4200万人略

多,仅次于欧盟5400万人的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如果只计算单一国家,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点评:一直以来,我国的总人口数占全球第一。现在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也达到了世界第一,这一方面表明中国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中国科技将以更快的步伐前进。

华为动员全民猎头开出伯乐奖:每挖一人奖500元

日前,有媒体报道,为了发动全体员工网罗有用之才,华为公司开出了“伯乐奖”,规定每挖进一人奖励500元。华为有技术人员表示,近来同部门30多位同事开始轮流值班收集网上应聘材料,为所在部门缺编的30个岗位“猎取”新同事。除了网上应聘者,亲朋好友也成了小文眼中的“猎物”。“公司主要想招有工作经验的,要求研一(年)、本二(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出来后,很多公司都不想贴培训费,都想‘挖人’,而猎头中介费又有点贵,所以只能全民皆猎头了!”

点评: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把人力资源储备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海国资薪酬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张文贤表示,“人才短缺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庞大,人才争夺自然会日趋明显。”

我国动漫产业年产值已突破180亿元

近日的权威调查数字显示,中国每年动漫产业总产值已经突破18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儿童食品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350亿元左右,玩具每年的销售额为200亿元左右,儿童服装每年的销售额达900亿元以上,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每年的销售额达人民币100亿元。调查数字显示,目前中国在销售有版权的玩具产品方面,已经成为亚洲地区第二大市场,由此,卡通授权也成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

点评: 中国现有3.67亿未成年人,他们都是动漫产业潜在的消费群体。估计中国动漫产品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有专家乐观地估计,现在的中国动漫业至少存在800亿元的缺口。

惠普139亿美元收购EDS

5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惠普日前宣布,该公司已经同IT外包服务提供商EDS达成协议,将以每股25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全部股份,这一交易的总价值为139亿美元。这一交易将大幅提升惠普在IT服务领域的竞争力,成为仅次于IBM的全球第二大IT服务提供商。这一交易已经获得惠普和EDS董事会的批准,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惠普表示,通过收购EDS,该公司的服务营收将增加一倍。过去几年里,全球科技服务部门一直是惠普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通过收购EDS,惠普可以为大企业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EDS的优势领域是基础设施管理服务,以及定制应用服务,即帮助客户设计、整合和管理应用。相对而言,EDS在打包应用服务方面的实力较弱,因此无法帮助惠普迅速提升提供给生产线管理人员和企业高管的商业咨询服务。

点评:2007年,IBM以540亿美元的营收在全球IT服务市场占据了榜首宝座,EDS以220亿美元排名第二位,惠普仅以170亿美元名列第五位。通过收购EDS,惠普将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同IBM竞争,特别是在科技服务和IT外包领域。

科技部部长万钢:

中国科技处于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科技部部长万钢5月18日在上海“2008浦江创新论坛”上表示,我国科技事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进入了重要的跃升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万钢说,2007年我国的研究开发经费中,中央财政投入1000亿元,带动全社会的投入总量达到3664亿元。近十年来,我国国家财政投入科技保持年均以16.92%的速度增长,超过了GDP本身的增长速度。2006年,我国的发明专利的申请总量达到21万件,居全世界第4位;从2000年到2006年,中国国际论文数从世界的第8位提升到第2位,被引用次数从第19位上升到第13位,其中纳米技术领域的论文,无论从论文数还是引用数都居世界前列。在载人航天、通信、高性能计算机、芯片设计、核心软件等技术领域,我国的科学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了增加值1.9万亿元,占GDP的7.8%。全国54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总收入达到55,80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了46,000多亿元,工业增产值超过11,200亿元。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万元GDP能耗为每万元0.44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7%。

点评:近年来,我国科技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迅速缩小,期望中国科技能持续保持高速发展,从而以科技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英特尔亚太区总裁:IT产业下个十年面临三商机

日前,英特尔业务及营销事业群副总裁暨亚太区总裁纳文・谢诺伊(Navin Shenoy)撰文指出,将互联网放入口袋、下一个10亿计算机用户、环保计算是下一个10年IT产业面临的三大商机。第一个商机是让因特网跟着你走,把完整的因特网放入口袋中。驱动此趋势的动力是微处理器发展的持续进步,可研发生产出低耗电量、体积更小以及成本更低的产品。第二个商机是连接下一个10亿位计算机使用者。1996年,全球能上网的计算机还不到2亿台,2007年已经突破了10亿台,下个10年的进步会更快。第三个商机为高能源使用效率运算,环保绿化已成为所有产业的热门议题。自2008年起,能源使用效率与每瓦效能将持续成为业界焦点。这对消费者和企业而言都有其重要性。

第7篇

持续领跑网络安全市场

近日,赛迪顾问最新的《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网络安全产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东软NetEye再度在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及防火墙市场品牌双获第一。除了在传统防火墙、入侵检测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外,东软NetEye系列高端管理类产品,异常流量分析与响应系统(Ntars)、入侵防御系统(IPS)、安全运维平台(SOC)也分别在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自2001年以来,东软NetEye在网络安全领域持续保持第一,这不仅是在安全领域十年技术积累的结果,更是多年来严格的质量管理和不断完善专业化信息安全服务的结果。东软网络安全营销中心总经理贾彦生在总结经验时认为,要坚持走成熟可靠的产品技术路线,同时注重研发投入与市场经营思路紧密结合,并不断深化与国际安全厂商间的销售战略合作。东软网络安全品牌及防火墙产品以其稳定的性能配置和卓越的安全解决方案,技压群雄,将继续领跑中国网络安全市场。

点评:在第八届中国信息安全大会上,东软NetEye荣获“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值得信赖品牌”,东软创新产品之一的IPS捧得“2007中国信息安全优秀奖”,这些奖项不仅是用户对东软安全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综合优势的肯定与赞誉,同时也是东软在安全信息领域持续领跑的又一佐证。

微软重组网络广告业务

微软8月14日宣布,已经完成了对网络广告公司aQuantive的收购,并对网络广告业务进行了重组。通过收购aQuantive,微软将有能力提供一个跨设备和媒体的世界级广告平台,从而给用户、广告客户和发行商带来最佳体验。与此同时,这一交易也有助于微软缩小同谷歌在网络广告领域的差距。收购完成之后,微软对网络广告业务进行了重组,创建了一个广告客户和发行商解决方案(APS)集团,主要服务于广告客户和发行商社区,并任命aQuantive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迈克安德鲁为APS集团主管。微软还成立了新兴媒体集团,隶属于APS集团,主要包括该公司新收购的广告相关公司。微软数字广告解决方案销售团队将继续作为网络服务集团的一部分。

点评:60亿美元,这是微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微软此举旨在壮大广告业务,更好地与Google、雅虎竞争,而Google也不示弱,正在等待监管机构批准收购DoubleClick的计划。

我国第九批新职业

咨询师成合法服务业者

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从事对衡器产品进行装配、调试及维护工作的衡器装配调试工等1 0 个新职业。这1 0 个新职业分别是:衡器装配调试工、汽车玻璃维修工、工程机械修理工、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助听器验配师、豆制品工艺师、化妆品配方师、纺织面料设计师、生殖健康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劳动保障部新闻发言人信长星说: “ 这1 0 个新职业里服务业居多数,这实际上反映了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持续发展这样一个态势。这些职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服务类职业,比如工程机械修理工等;第二类是生活服务类职业,比如婚姻家庭咨询师等。”据了解,劳动保障部建立新职业信息制度以来,迄今已九批共96个新职业,新职业一经确立将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点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加快,不断会有一些新职业产生、一些传统职业萎缩,职业变化之多、之快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微件市场盗版率年减2%

尚需完善软环境

日前, 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了2 0 0 7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国内软件市场销售规模将迈上千亿元台阶,预计能达到1003亿元,增长23.省略开源社区免费,希望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点评:作为国产开源产品,OperaMasks 还将面临更多挑战。克服不利因素,抓住有利机遇,相信它会走得更远。

大连跻身全球

离岸交付城市5强

国际信息产业顶级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全球交付指数指标体系的评估结果显示,在亚太地区最有希望成为离岸交付服务中心城市群中,中国城市的排名呈快速上升势头,而大连成为其中瞩目的新锐,不仅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一,同时成功跻身全球离岸交付城市的前五强。依据这份榜单的结果显示:在亚太离岸服务中心的城市群博弈中,印度城市整体优势突出,而中国城市的排名则呈快速上升势头。在这个排行榜上,名列前十位的城市分别为:班加罗尔、马尼拉、新德里、孟买、大连、上海、北京、悉尼、布鲁斯班和奥克兰。

点评:据预测,由于中国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英语技能、互联网条件和技术技能等方面,到2011年,中国城市将取代班加罗尔、马尼拉和孟买,成为名列前茅的全球离岸交付中心。

UML建模师:

IT职场人气之首

未来几年,UML建模技术人员将成为中国对日软件外包企业及日本大型软件企业的热门人才。目前,中日软件外包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质量问题。虽然引发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双方的开发过程、沟通方式、开发标准和文档格式不统一。通过灵活运用建模技术,能够很好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日本的软件企业有70%以上使用UML建模语言,而38%的企业从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使用UML建模语言,在系统分析、设计、编制过程中使用UML建模语言更是达到了41%。NEC、富士通、日立等日本各大软件公司都希望在对日软件外包中,使用U M L作为共同的建模语言,并将逐步要求承担其软件外包业务的中方公司要有经过UMTP建模技术资格认证的UML建模技术人员。

点评: 鉴于日本对软件开发人员的要求状况,UML建模技术人员成为高薪的热门人才。今年9 月份在中国开展的UML资格认证考试必将异常火爆。

十万学生角逐微软创新杯

中国大学生获奖最多

8月10日,在韩国举行的微软“创新杯”2007全球学生大赛决赛结果正式公布,在9个项目所设的27个奖项中,中国大学生获得4枚奖牌。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始创于2003年,旨在鼓励年轻人发挥想象力、热情和创造力,投身科技创新,为当今世界作出贡献,现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今年大赛的主题是“科技可以使所有人受到更好的教育”,共设置了软件设计、嵌入式开发、网络开发、逻辑算法、IT挑战、视频游戏、摄影、短片制作和界面设计等9个项目,吸引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万学生报名参加。来自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大二学生陈志峰获得IT项目比赛第一名,北京工业大学Frontfree Studio-UI和FrontfreeStudio-Web两支团队分别获得界面设计、网络开发项目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北京邮电大学的SEED团队获得嵌入式开发项目第三名。

点评:在这个全球性的IT平台上,中国学生展示了他们世界级的技能以及在未来产业中超越其他国家的实力。

诺基亚全球主动召回4600万

块松下产手机电池

诺基亚8月14日宣布,因存在过热危险,将主动在全球召回4600万块手机电池。诺基亚表示,这批型号为“BL-5C”的电池由松下电器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制造,在极少数情况下,“BL-5C”电池在充电时有可能由于短路而产生过热现象,并导致电池移位。目前该公司已在全球收到100起过热报告,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员受伤报告。“BL-5C”电池是诺基亚使用最广泛的电池,松下公司是为诺基亚生产BL-5C电池的几家供应商之一。该公司表示,其电池问题是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当用于防止短路的一个绝缘层发生破损时,过热现象就会产生。

点评: 虽然没有造成严重伤亡事件,但诺基亚仍决定采取预防措施,更换所有生产日期在2005年12月和2006年11月之间、产地为大阪的同类电池。这样服务,用户才能放心。

IT企业全心助力科技奥运

第8篇

(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坚持市场导向、消费导向,打好“果蔬牌”、唱好“四季歌”,调整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一是在优化结构中稳定粮食生产。按照稳产量、调品种、增效益的基本要求,立足重点乡镇,建设一批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纵深推进高产创建,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集成推广一批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综合技术和重点项目,完成高标准粮田1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20个,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5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稳定在140万吨以上。二以发挥比较优势为重点,调整优化农业区域结构。设施园艺上重点支持梅花、石集、魏营设施蔬菜瓜果等优势区发展,大力扶持四河、孙园两个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3万亩,完成万亩永久性蔬菜基地新(改)建面积0.32万亩。畜牧生产上重点支持青阳镇、西南岗打造现代畜牧产业基地,同步推进规模养殖、设施养殖和健康养殖,新增省部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完成杨树更新改造(一换雄株,二换树种)5.24万亩;严控美国白蛾暴发,全县重要林带“飞防”全覆盖。三是以开发品种、品质、品牌优势为重点,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开展园艺产品“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提升行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等高效农业,充分挖掘草莓、西瓜等特色产业优势,培育特色果蔬品牌,新增三品一标25个;推进设施园艺高效创建和园艺标准园建设,鼓励发展苏式日光温室。四是以农牧结合、产业配套为重点,大力推进生产经营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新型农牧结合模式,加快建立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鼓励规模养殖场联合兴办屠宰加工,促进饲料兽药、畜禽养殖和屠宰加工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强产业衔接,鼓励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农牧结合、综合发展,促进生产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加工营销主体集聚集中、抱团发展。全年出栏生猪110万头、肉羊25万头、肉牛2万头、肉鸡1600万羽,奶牛存栏2.2万头;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

(二)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统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发展家庭农场。一是加快培育示范型家庭农场,重点以青阳粮食产业、双沟返租倒包、石集大户经营、金水集团渔业龙头企业带动等模式发展四大家庭农场集群。把家庭农场作为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农经服务的主要对象,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粮食增产攻关、生态农业等试验示范点,开展“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试点,新增家庭农场150个,种养大户130户,培育职业农民3000人。二是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围绕做强稻麦种植业和水产品养殖及产品加工,扶持一批经济实力强、产业化程度高、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农业龙头企业,充分起到辐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更多农户致富。三是加大农业园区建设力度。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辐射作用,不断提高园区产业化功能、整体效益和科技贡献率,真正把园区建成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四是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建设。做大做强优质稻米、生态畜禽、高效水产、特色蔬果四大特色主导产业,精心打造“临淮、半城的螃蟹”、“陈圩、朱湖的黄桃”、“双沟美酒”、“石集、界集大米、五谷杂粮”等一批特色农产品,成为网上热销产品,夯实“一村一品”基础,全县行政村100%达到“一村一品一店”标准,农产品品牌化比例达到50%以上,实现村村争创品牌店,店店都有特色农产品的目标。

(三)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涉农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农技、农经等公共服务职责,帮助农民降成本、控风险、提效益。以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入户工程、挂县富民强农工程为平台,强化科技体系建设,推广三新科技成果40项。二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探索推广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多种服务模式,扩大社会化经营范围,发展良种繁育、商品化育秧、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粪物集中处理、烘干贮运等农业生产,加快培育财务辅导、政策咨询等涉农中介服务组织。

(四)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是篇大文章,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是时代赋予“三农”工作的新任务,是建设“强富美高”新宿迁的必然要求。面对今年农业农村经济繁重艰巨的任务,全市农业系统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思路,抢抓机遇、转变作风,切实提高“四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切实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要在全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领导关切、社会关注、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捕捉最前沿的信息,提出前瞻性的对策,为决策提供基础和参考,县农委各业务科室、站、所、中心都要围绕今年的工作重点,撰写1-2篇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二是切实提高项目策划与管理能力。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对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作为农业主管部门,我们要认真研究惠农政策,最大限度的发挥农业项目的效应,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要严格履行惠农政策项目监管职责,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推进农业项目申报、立项、实施和验收全程公开,加强项目管理纪检监管,引人第三方审计机制。

三是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强化行业管理、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规范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程序,完善部门内部制约和监督问责机制,提高农业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农业法治教育力度,使法治精神根植于内心,法治思维贯穿于始终。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农业普法宣传,引导他们采取法律手段、利用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监管、动物防疫、农业、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的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制。对涉农突发事件,要保持高度警觉性、政治敏感性,密切关注,善抓苗头,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依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