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9 21:49: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业区招商工作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围绕建设“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目标,把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执行力,拓展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领域和内涵,基本建成连片、有特色、高水平的示范区,力争成为全省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试点镇。
1、落实规划编制。在全面完成主要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编制任务的基础上,严格抓好规划编制的落实,突出抓好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初步形成城镇整体景观和效果。
2、显现示范效应。在新区开发、园区建设、绿色发展、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特色,加快推进城镇道路、园林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基本建成有一定规模水平、集中连片的示范区。
3、强化项目抓手。加强企业服务,深化“帮企业渡难关、帮项目破难题”活动,力争总投资3亿元的中普塑胶竣工投产,伟士体育用品、污水处理厂等4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县的平均水平,推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再上新台阶。
4、完善城镇功能。加快顶安小区、农贸市场、污水处理厂等民生工程建设进度,提升城镇配套功能;完善公园、公园、公园等3处绿地公园绿化配套,建设第四、第五级拦水坝,砌筑岸防洪堤1.6公里,形成“一江两岸”景观效果;结合“田园风光、生态之城”建设,抓好官九线上蔡--镇区绿化美化,确保年内建成1条有特色的绿道。
5、推进土地整治和“三旧”改造。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施湖珠鼓鸣岩、顶山龙德等2个地灾点自然村整村搬迁重建,抓好上蔡、霞美、甘寨以及田头等村的土地整治,力争全年新增耕地200亩以上。
6、灵活运用管理体制机制。继续发扬先行先试、开拓创新的攻坚精神,充分发挥省、市、县赋予省级试点镇的各项优惠政策,灵活运用行政、财税、户籍等管理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
二、重点任务
1、落实规划管理。一是深化规划编制。按照集中力量实施“点”、“线”、“面”攻坚计划的有关要求,在完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编制基础上,提高详细规划的覆盖率,着力提高项目设计水平,提升整体品位。二是打造设计精品。围绕“提升城镇品位、突出南特色”两大主题,重点抓好省道官九线上蔡--镇区段、商业街、农贸市场、公园等重点地段和节点地区的城市设计,积极开展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设计,初步形成城镇整体景观效果。三是严格落实规划。加强建成区和新区的规划控制,落实“绿线、黄线、紫线、蓝线”四线制度。突出构建“源头把关、过程督查、落成验收”三级管理体系,项目审批时严格把关,不符合规划要求,不给予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过程中实时督查,采取行政干预杜绝乱占乱建和随意更改土地性质的现象;竣工验收时严格比对,保障工程与规划图纸以及各项技术指标相一致,确保规划真正实施到位。注重规划民主性,提高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民主参与度。
2、加快示范区建设。以顶安小区为中心,加快推进顶安小区4-13#公寓楼、商业街、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二中教学楼、宿舍楼及中心小学宿舍楼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形成有一定规模水平、集中连片的示范效应。抓好绿化整治,做到能绿则绿,见缝插绿,拆违建绿,增加绿量,确保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通过增强示范区的集聚承载、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功能集成,争取成为可看、可学、可推广的示范典型。
3、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公共服务设施的区域统筹、综合配套、合理布局和联建共享,加快高速公路连接线、路等道路建设,完善供排水、供气、人行道、停车站亭、公厕、绿化、电力、污水垃圾处理、通信等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确保年底前镇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镇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燃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
4、培育产业支撑。立足“工业发展”平台,把握高速公路落地的发展机遇,放开吸纳要素,放手激发活力,推动产业培育再上新台阶。一是拉开园区框架。继续推进工业区扩张,力争新征工业用地1000亩,把工业区扩容至5000亩以上,为承接大项目、好项目留足用地空间。同时,跟进园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与高速公路相衔接、与工业区已开发用地相匹配的路网框架,配套园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员工公寓楼,改善员工生活条件,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档次和水平。二是主动对接服务。开展项目竞赛活动,比投资、比投产、比速度、比干劲、比氛围、比成效,每个工业项目都确定一名责任领导,做到靠前服务、优质服务,帮项目破难关,帮企业解难题,确保伟士体育用品、日邦实业等10家企业早日开工建设,齐创公艺、龙缘混凝土等10家企业早日竣工投产。三是突出择商选资。将“生态经济”、“绿色工业”的发展理念融入招商工作中,把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招商工作重点,打好产业转移这张牌,提升以商引商这条路,构筑人脉招商这张网,广开合作大门、广聚四方资源、广泛借智借力,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
5、应用和拓展土地政策。一是用好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充分应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土地整治进度,严格执行实施步骤和工作流程,做好指标交易、村民建房、拆迁补偿、土地复垦等工作,着力打造上蔡村等新村建设示范区。二是深化土地整治。全面实施上蔡村山乾及瓦窑、霞美村田中央、甘寨村寮坪、田头村谢塘等土地整治,重点推进湖珠鼓鸣岩、顶山龙德等2个地灾点整村搬迁重建,做到拆一片、整一片、连一片,扩大复垦耕地范围。加快“三旧”改造步伐,将土地整治与旧村改造、地灾点重建有机结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三是保证建设用地指标。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突破发展瓶颈,坚持以情助迁、以德治迁、依策动迁,做通群众思想工作,继续推进工业区扩张扩容。
6、突出绿化美化。一是重视绿化建设。将绿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上宫旧城区改造和启动区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抓好岸绿化整治,完善商业街、园、公园、岸景公园等绿化配套;结合“田园风光、生态之城”重点示范区建设开展“四旁绿化”,引导农户种植优良乡土树种,种多排树,多层次立体推进,增加绿量,提高绿化水平,确保年底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以上。二是开展绿道系统建设。把绿道建设列为重点项目,建设上蔡--镇区花卉走廊,因地制宜开展内河景观治理,推进路沿、房前、田畔、水边见缝插绿,建成上蔡乡村公园,力争年内建成一条连接上蔡--镇区的具有田园风情特色的生态型观光绿道。
7、综合整治环境景观。一是加快主要街道和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学习借鉴永春经验,对省道官九线上蔡--镇区段的沿街建筑进行立面改造,通过管线下地、清理广告牌、改造公厕、架设路灯和绿化配套等措施,美化景观环境。实施镇区夜景亮化工程,建设顶安小区、公园、二中等17处主要建筑物的夜景。二是加快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提升设施配套水平。
8、灵活运用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完善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实行“双重身份并存、双向自由流动”,允许登记为城镇户口的农民按本人意愿,继续保留其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也可有偿退还或转让,五年内继续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推进暂住证制度改革,暂住人口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凭居住证在医疗、社保、教育等方面与居住地居民享受平等权益。同时,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居民养老保险及新农保全覆盖。二是强化融资运作。加强政银合作,严格落实《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运作《县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企业、个人台账》,从信用原则、抵押当事人、抵押物评估、抵押登记和贷款程序、抵押权实现等方面完善操作办法,破解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融资的难题。充分利用以锦昌公司为主体的投融资平台,开展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市政工程运营,积极对接落实国家开发银行信贷资金。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领导机构,综合考虑工作经验、业务专长等因素,合理搭配人员结构,组建由镇党委书记主抓的小城镇战役攻坚组和由镇长负责的常规工作组,全镇三分之二的班子成员主抓小城镇建设,优先保障小城镇建设力量。围绕项目建设,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细化分工,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确保战役部署落到实处。深化“一线工作法”,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2、健全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工期倒排、项目倒逼的推进机制,强化29个在建项目及16个储备新增项目的过程管理,详列项目每旬、每月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具体措施,高质量、快速度推进,确保小城镇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坚持“一周一推进、半月一督查、一月一汇报”,跟踪督查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建立责任人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动态评估、量化考核,以项目督查情况为评估依据,把小城镇建设项目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评内容,与评先评优、职务任用相挂钩,增强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的意识,提高办事服务的效能,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3、拓展战役领域。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把农林水利、“四绿工程”、城镇美化、造福工程、饮水安全等领域的项目纳入战役实施范围,积极参与全市“十大竞赛”活动,把“田园风光,生态之城”建设作为深化小城镇战役的有力抓手、拉动内需的有效途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同时,结合规划布局和产业政策,加强项目拓展,有针对性地引办一批科技含量高、环境影响小、财税贡献大、经济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4、加强要素保障。灵活运用BT、BOT等融资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探索建立小城镇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和股权投资基金。深化政银企合作,灵活用好信托、融资租赁、债券等金融工具,推进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深入探索实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坚持“遵循规划、有序释放、依法运作、注重效益”的要求,做好土地占补平衡,盘活土地存量,集约节约用地。加强与上级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对接配合,强化协作,联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