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9 13:32: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二物理教学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本备课小组这个学期开展了的工作
一、认真备课,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为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我们尽量能够具体备课,遇到一些难题时大家能一起讨论,找到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各位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所教学生情况,适当增减,形成自己的教案。备课组活动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由于使用新教材备课组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备课组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备课组这一个学期以来,每周都定期召开备课组活动。大家坐在一起,认真讨论教学教法,分享前一段时间的教学体会,拟定后一段时间的教学进度,对一些难点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还在一起研究教材,理解教学大纲,使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还讨论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尽量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兴趣地去学习。具体安排如下:
第3-第6周 第八章 动量 主备:翟璠
第7-第9周 第九章 机械振动 主备:张敬岗
第10-第13周 第十章 机械波 主备:赵彩清
第14-第15周 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 主备:翟璠
第16-第19周 第十二章 电场 主备:张敬岗
第20-第22周 第十三章 欧姆定律 主备:赵彩清
二、积极做好资料、信息收集工作。我们手头上有关新教材的复习资料少,有关新高考的信息不多,所以注意到了收集、积累,用以或指导或补充我们的高二的学习。大家分工去收集和查找资料,然后整理出一些练习再印发给学生去做。学生只有多做练习,成绩才会有所提高,才能取得教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高二物理备课组,本学期开展新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课题,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指导物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效益,并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推广研究成果。为了新教材的素材资料,我们高二备课组在每测验一章知识后都及时把试题上传到本年级的课件收集文件夹中,每个科任教师每上完一节课要把使用过的物理课件和物理图片等有关的新教材素材,都及时上传到本年级课件收集文件夹内自己设立的个人文件夹中。
四、落实教学工作制度。期中和期末联合教务处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等等。
五、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六、公开课开展顺利。这个学期,我们备课组认真地安排上公开课的老师,并有序地进行公开课。对上公开课的老师要事先写好教学计划,进行说课,然后把教案打印出来。备课组认真组织老师去听课,听完课后大家能在一起讨论这节课的优缺点,在自己学到一些好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让授课老师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七、备课组对每一次考试,都认真安排老师出好题目,并打印出来大家一起研究,看哪些地方要进行修改,然后再经过调整才上交到学校统一印刷。每一次考完试后,大家能及时按时,认真地批改试卷,对学生的考试情况认真地记录下来,并写出试卷分析。
物理是高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因其自身抽象性比较强的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在进行物理的学习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三物理教学中学案教学法的应用问题,希望对提高高三物理教学的质量有所帮助.
1 学案教学法概述
1.1 学案教学法的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案教学法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学案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不仅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开发,是一种师生感情和谐的教学模式.
1.2 学案教学法在高三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目标
学案教学法的目标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其一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使学生在展示自身个性的同时也获得全面的发展;其二是完善教学体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二者兼备,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 高三物理教学中应用学案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高三阶段的学生已经经过了高一、高二两年的物理学习,储备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具有相应的物理学习能力,例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等.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高三阶段的学生内心渴望独立,希望能够在观察某些现象之后通过互相的讨论与探究以及自主思考,搞清楚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但是,必须注意的是高三阶段的学生自主分析与判断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引导,指导学生以科学的方式对问题进行研究.
其次,高三阶段的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主要是对高一、高二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在反复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物理学习能力以及领悟能力.传统的物理教学中,高三学生大都是在教师讲述之后被动的进行学习,学习热情不高,效率也相对比较低.并且,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涵盖所有的重要知识点,导致复习的效果大打折扣.而教师应用学案教学法进行教学之后,就为学生架设了一座通往教材的桥梁,通过为学生预设问题进行思维引导以及细化学习步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从而有利于其学生成绩的提高.
第三,高三阶段的学生学习物理已经有两年的时间,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完整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然而,传统的高三物理教学中,要求学生统一复习的步调,按照教师的同一要求进行复习,导致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感觉浪费时间,而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则十分吃力,跟不上复习的步调,降低了全班学生总体的复习效果.而学案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复习,可以根据自身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主控制复习的时间和速度,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3 高三物理教学中应用学案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3.1 根据课堂类型选择合适的学案类型
物理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新授课以及复习课,而复习课又包括专题课和热点课,应用学案教学法的时候应该根据课堂类型选择合适的学案类型,以提高教学效果.高三物理课堂教学主要是复习课,应用学案教学法时应选择复习性学案,也即围绕复习这一主题,选择多样化的题型,层层递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引导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理清复习思路,夯实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自主探索学习的规律,提升学习的能力.在二轮复习中,教师对教材习题、教辅资料中的习题等进行精心的选择,重组之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学习能力.
3.2 高三物理教学过程中学案的具体内容
高三物理教学学案的具体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高一、高二教学学案中都有的内容,例如课题和课型、学习目标以及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网络、学习例题以及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等.其二是高三复习型教学学案有的内容,包括教师寄语、高考复习要求或复习指导、容易混淆或者出错的知识疑点、典型例题、课后的分层作业等五大方面.所谓教师寄语常见的表现形式为鼓励性的语言、人文哲理名言、导语或学习指导等.高三阶段的学生需要克服的困难不仅包括高考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而且包括繁重的学习任务,加之,高三物理习题的综合性是比较高的,难度相对较大,极易导致学生产生乏味的心理.通过教师寄语与学生进行沟通,激发其学习的昂扬斗志,缓解其学习的压力,从而提高高三物理的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高考复习要求或复习指导就是把考试说明进行具体化,明确学生的复习重点和方向,使其能够根据高考的要求进行复习,提高其复习的针对性.容易混淆或者出错的知识疑点指的是某些物理概念或规律在表述上十分相似,但是又完全不同,导致学生极易将其混淆而出错.将其纳入学案之中,能够帮助学生扫除障碍对其进行正确的分辨.典型例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高考中对知识点的考查方式以及评分标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课后的分层作业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复习的知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获得提升,提高其自信心,从而从整体上提高高三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分析
1引言
教学设计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进行分析,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如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类型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课后进行教学评价等,教师能够通过教学设计有效优化教学过程。本文就高中物理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2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具有严谨逻辑体系的自然学科,这些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学科有其必须遵守的规律。根据多来的探索研究,笔者认为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2.1坚持以实验为优先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实验优先的思想。只要是学生能够动手操作的实验,教师最好能够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当中,切忌用计算机模拟或者计算机仿真来替代。“对实验的兴趣是人的天性。”教师应尽最大的能力保持学生实验的浓厚兴趣。高中物理实验中计算机的应用主要是在实验方案选择、设计、过程展示分析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
2.2整体规划物理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教学方案的设计需要体现这一教学目标。学生物理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成,各种物理能力层次有相对应的内容体系,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整体规划教学目标,提出阶段性能力培养目标。 如高一重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高二重点培养学生信息处理、推测答案、实施实验以及联系实际的能力;而高三则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反思能力和构建完整物理知识体系的能力。
2.3推行教学主体活动化
当前流行的教学模式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即“双主模式”)。教学设计关键在于尽可能为学生创建真实的情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功能。“双主模式”在保留课堂教学环境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4教学方案设计应具操作性
教学方案设计应具操作性。教学方案设计的理论性很强,技术要求比较高,教学设计方案不宜太细太全,否则反而不易操作。其次因为高中教师工作量大,教学方案的设计不应该太过繁杂。
3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和自身教学实践设计具体的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设计不仅仅是指教学方案的设计,还包括了前期准备工作、课堂反馈过程以及课后总结修改等环节。
3.1前期准备工作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设计之前,应先系统钻研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按照教材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类型的授课模式。如教师可以把高中物理分类成概念课、现象课、实验课和规律课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制定教学计划。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还应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物理知识存量、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求,在这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具体教学目标。
3.2教案设计过程
教案设计应以物理教材为载体,在三个方面加强注意:一是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整体把握物理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照本宣科,应用系统的眼光看待知识点在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备课,将大部分力气花在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的备课之上。三是对于一些较为容易探究的知识点,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自学获得知识,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自足学习研究,只需要粗略地准备一个框架性教案把握教学的大方向即可。
3.3课堂反馈过程
教师根据具体物理知识内容设计教案和实施课堂教学时,最好能够借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更为清晰地向学生展现物理分析过程,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处理等。在课堂教学讲解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状况以及学习效果,并在这基础上分析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4课后总结修改
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教师课后应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改教案,通过重新整合教材、改变教学方式等方式,使物理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教学目标的要求。
4结语
学校教育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教材内容的不同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本文虽然是依据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展开,但这对其他学科的教学设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世金.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8)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中物理;过渡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1.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与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比较生动具体,容易理解和掌握。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能力要求较高,比初中物理抽象许多。
2.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
而在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公式,考试就很容易了。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从而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二、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合理过渡
1.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高中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中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阶差”,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2.高中物理教师要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使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生活化,符合高一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
3.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中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和深广度。
4.重视学生物理思维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物理思维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5.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
其次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学习感到越困难就越需要阅读 ,正象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曝光一样,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课堂提问和分析论述题,培养学生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物理问题、认识物理现象的习惯,要求学生“讲理”而不是仅凭直觉。通过课堂上教师对例题的分析和学生分析、讨论、解答物理题,使学生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养成先分析再解题的习惯。严格做题规范,从中体会物理的思维方法,养成物理的思维习惯。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高中面对实际的教学困难,揭示出农村学校物理教学所处的困境,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
关键词 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应对策略
在农村高中的物理教学活动中,学生物理基础差、缺乏实验器材,课时不足,课堂上很多经典实验无法演示或操作,再加上学科难度大,学生易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教学质量不达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一、农村高中物理教学面对的困难
(一)生源素质低。农村高中招的学生大多素质较低,学习成绩较差,基础薄弱、比较欠缺抽象思维能力、很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以及从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和图景。还有一些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怕苦怕累,学习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容易退缩。而物理学科本身难度偏大,又抽象枯燥,有时脱离生活实际,这就导致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低,或是恐惧学习物理,甚至弃学或厌学。还有一点,由于农村高中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没有父母的关爱和引导,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
(二)农村高中由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学校的资金不充足,很多教学用的实验器材配备不齐。
(三)在新课程改革后,物理学科的课时减少,大多数学校是高一物理每周3课时,高二理科每周4课时文科每周1课时。
应对策略
(一)培养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一般都是用经典的模型进行处理物理问题,这是重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对于基础差、欠缺一定抽象思维能力的普通高中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很不适。如果刚接触物理,就急于要求学会建立各种经典物理模型的话,会让学生感觉到物理是很枯燥乏味且脱离现实生活的。而教师会通过布置大量的题来让学生加深印象,这对成绩差的学生来讲简直就是折磨,会让学生在开学之初就丧失信心,缺乏学习动力。所以在高一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用生动有趣的问题来引课,拉近与物理的距离,重点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物理的趣味性,并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征,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优化课余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教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下,完成物理教学任务?笔者认为一定要提高业余时间的利用效率,优化预习及复习内容,在课外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预习和复习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生只有知道如何学习,会学习,才能主动地索取知识,才会提高学习效率。预习新知识时,往往也是在复习学过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及复习任务时,就要精心设计符合具体学习目标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复习时有明确的重点,而不至于茫然。否则,学生只会泛泛的读一遍书,而没有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例如:在“向心加速度”这一教学中,教师在布置课后任务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为什么引入“加速度”这一概念?它的定义和方向是怎样的?
问题2.结合数学向量运算的有关知识,理解在矢量三角形定则中,如何表示两矢量之差?
问题3.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吗?其速度变化是由大小还是方向改变而引起的?如何画出表示其速度变化的矢量三角形?
问题4.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如何?何为向心加速度?
问题5.什么是变速圆周运动?其加速度就是向心加速度吗?若是,答出理由,若不是,答出区别。
以上前两个问题是本节学习中的必备知识,这一点对重点高中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但是农村高中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差,通过这样的复习,才能达到预期目标。第三个问题是学过的知识与新课之间过渡的问题,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要是预习的好,收效也更好。第四题是本节中的主要内容。最后一个问题是对本节内容的深入思考,为以后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适合留作课后思考题。
2.布置课后任务时,难易适中、坡度明显
教师在布置预习和复习任务时,要精心设计题目,选择难易适中、存在难度梯度的问题,使学生能够经过思考独立解决,从而实现预定的目标。问题难度大,学生容易失去信心而弃学;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懒于思考,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最好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的问题。例如:在上述预习任务中,前两个问题,大部分学生经过复习都能够回答出,回答第三题则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于农村高中的学生基础差,可能需要物理教师再强调一下数学知识,学生才能达到目标;第四题,中等水平的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并加以总结就能够回答;最后一题,难度稍大,能够提升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合成绩较优异的学生。
3.布置预习、复习任务后,及时验收
及时验收和评价布置过的任务,可以有效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同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适度的赞扬和肯定,可以增加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会产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从而学生能够重新树立起学习物理的信心,尤其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另外,通过验收还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总结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按下面两步来进行验收和评价:
(1)将预习、复习的内容印成讲义,在讲义的边角位置上设置自我反思、评价栏目,让学生总结复习的感想;
(2)及时收上来学生完成后的讲义,总结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并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解。
4.灵活的布置复习任务
复习学过的知识,既可以通过做习题,也可以通过做合适的小制作和小实验,或者写调查报告来完成。例如,在学习必修二“宇宙航行”这节时,课后可以布置学生去查阅关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发射、升空、飞行及回收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并作出科学的解释说明。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后复习,既巩固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到物理是一门既有趣又有用的学科。
(三)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
对于农村高中的学生基础差,教师在平时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比如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解题习惯,在做习题时要求学生画图、做图像等方式来建立物理模型,在长期的严格要求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总结: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的课程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成绩很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物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成绩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城市中的非示范性高中也存在严重缺乏课程资源的情况,教学条件和农村高中相差不多,本文中涉及的教学策略对这些学校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宏,于基兵.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探讨,2009(5)
[2]管飞飞.基于信息技术整合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的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4)
[3]谢宏,于基兵.新课标背景下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J].物理教学探讨,2009(13)
[4]夏振华.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谈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2009(24)
[5]宋佳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主动寻找课程资源[J].新课程学习(中),2011(06)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衔接 提高质量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学生普遍认为高一物理难学,原因何在?难在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难度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1.认清初、高中物理的变化
1.1 教学要求不同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通过简单的推理总结,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如用函数表达式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等。
1.2 对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的要求不同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在高中,较多的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
1.3 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公式,考试就很容易了。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而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如抛体运动要注重运动的情景,单靠记公式是很难解题的。
2.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2.1 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高中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中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平滑过渡,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2.2 教学要切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中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和深广度。如:受力分析就是高一学生的一个难点,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反复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评讲,先研究单个物体的受力问题,再研究连接体的受力问题,先易后难,再复结,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弄清何时用整体法分析、何时用隔离法分析。
2.3 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了解科学家的研究、探索过程,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弄清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来龙去脉。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的同时,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注意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含义。
2.4 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2.4.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老师可以通过课堂限时小测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
2.4.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学习感到越困难就越需要阅读 ,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曝光一样,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很少对教材进行津津有味的阅读,当然可能跟教材的内容和编写陈旧有关,内容不丰富,画面不直观。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设计思考题,使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读书,还应设计些对重点的、关键性的内容能激起思维矛盾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当然,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电脑动画再现物理情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4.3 培养常复习、勤归纳的好习惯
先复习再做作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但是大多数同学都是怕作业太多做不完而不复习的,其实这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做法。试问用一把还没有磨利的刀来砍柴,效率高吗?当然不高。要想砍柴的效率高先应磨利刀。同样作业前就应先复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再做,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查书,这样的效果会比较好。勤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系统,容易巩固知识。应要求学生每周有一次对知识的归纳总结。
2.4.4 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物理问题、认识物理现象的习惯。要求学生回答时要"讲理"而不是仅凭直觉得到答案。通过课堂上教师对例题的分析和学生分析、讨论、解答物理题,使学生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养成先分析再解题的习惯。 严格做题规范,从中体会物理的思维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2.4.5 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
现在学生不重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或是什么都不记,或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到了高三才发现高一、高二时学的知识没有记忆造成学习困难、复习效率低。准确的记忆是正确应用的基础,理解是物理记忆的关键,对比联系是记忆的有效方法,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记忆才能有效地用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其本质,在此基础上,将易混的概念和规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再行记忆。当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后,要进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才能记忆牢固,灵活运用。
总之,一个好的物理教师应该熟练驾驭教材,熟悉学生,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高中物理 衔接 思维方式 数学工具
一、问题产生原因的初步分析
1.学生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熟悉的老师,一起学习生活的同学,了如指掌的周围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新的周围环境……高一学生产生一些莫名的焦虑和烦恼。学生适应新的环境要有一个过程。这些对他们都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淡化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思维方式的不适应。初中生的思维与高中生的思维是不同的。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定性的感性知识多,定量的理性的逻辑内容少,这是符合初中生的思维规律的,这种思维是属于较低的思维,其由物理感觉引成的物理概念是直接的、经验性的、浅层的。
高中生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的。对他们要求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来归纳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3.学习难度深度的不适应。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的、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的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
4.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不适应。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突出,但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却已经成为能否处理各种实际问题至关重要的手段了。对比初中物理,高中阶段很多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且公式各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再加上运用图象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学生解题时就往往无所适从。
5.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初中学生更多的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进入高中后,高中物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课堂密度也上来了,而且知识之间有关联,而有的同学还以老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的同学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穷于埋头做笔记,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因而学生就感觉到物理深奥难懂。
二、高一物理教学中应采取的对策
1.改进教法,阶梯式提高难度。改进课堂教学,设法创造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判断能力、概括能力、抽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推导过程,清楚其使用前提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即清楚概念的来龙去脉和规律的适用范围。同时应该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引入?怎样进行抽象概括?
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从认识规律、理解规律、掌握规律,到应用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梯度高、难度大,在教学中应该一步一步地走,适当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步步提高,切不可高估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同时高一物理教师必须熟悉初中物理教材,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2.明确方向,使学生尽快入门。学好物理,入门非常重要。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包括其内容和研究方法。比如物理概念的学习,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什么要引入概念?其物理意义是什么?物理量如何定义?数学表达式如何?量的性质等等。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意识到这是物理研究概念的一般方法,那么对以后学习概念就有方向。不会误以为学习概念就是背出其内容,记住他的公式就好了,就能掌握概念的内涵。调查表明,大多数高二学生认为物理并不难学,其原因是他们已经摸出了物理学习的门路,入了门。也就是他们掌握了物理研究对象的内容、研究的方法,找到了其内在规律。
转贴于
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渗透物理思想与方法教学。高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事项。高一物理中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都是如此。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的从物理情景和过程之中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中,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不断强化。
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增强其自主意识。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学习方法,之所以有一部分高一同学跟不上,学习物理吃力,跟他们没有正确的适合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不无关系。因此,高一物理教师一开始就要指导好学生的听课、笔记、作业、复习等环节。就听课来说,要让学生知道问题是怎样引入,规律是怎样得出,例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做笔记不能还是象初中一样,为了便于记忆全部都记下,而应该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下重点、难点,及一些相关说明。笔记也不要求记在笔记本上,记在书上空白处就行了,这样便于结合教材理解掌握。
高中物理内容多,信息量大,且有一定的难度和坡度。学生要听好课,就必须提前预习,特别是那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如此。老师要让学生明白物理的预习不能只是一目十行,一扫而过的阅读教材,而是要有所思、有所疑、有所获。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在讲评试卷或作业时对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对物理概念不清而造成的错误,应当场让学生查阅教材,并结合教材进行分析,使学生意识到这些知识在教材上阐述的一清二楚,应该重视教材的阅读。同时,老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一些难度稍低、可读性较强的章节,采取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老师还要指导好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如我们可以在每节课新课之前让学生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小节。新课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进行单元总结,画出知识结构图。
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的、统筹安排的系统工作。要从教材、从学生方面想办法;也要从教法、教师方面想办法。而且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又会产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物理老师应该时时关注和研究,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渡过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衔接关。
参考文献
[1]梁树森.物理学习论.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王学斌等.中学物理教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
江苏省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提出要把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并列举了要求考查的五个方面的能力,其中第四个方面是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即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找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数学的特点、规律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做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得出物理结论.能够根据物理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所给的条件,恰当的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等形式和方法进行分析、表达.能够通过分析所给的图象找出其所表示的物理内容,用于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
高考的要求对高中物理教学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其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考查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中体现的非常充分.如2012年江苏卷第4题,2014年江苏卷第5题等.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数学知识准备不足,遇到复杂些的计算错误率很高,甚至直接跳过.长此以往,学生怕做这类题,教师却常常抱怨:“这么简单的运算的也不会”.究其原因,从初中到高中,物理的学习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有着明显的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准备往往落后于学习物理时对其数学知识的要求.比如;矢量的运算法则在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就会涉及,而数学教学中“向量的运算”至少要落后一个月,这无形中造成了学生对矢量理解的障碍.
本文中笔者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数学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希望对同仁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2教学中常用的数学知识
2.1矢量(向量)与标量的知识
对矢量的理解是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一面,是对物理概念全面、深入理解不可或缺的一点.学生常常将矢量与标量混淆,在矢量运算时直接相加减,将标量正负[TP6GW50.TIF,Y#]的意义理解为方向.所以,矢量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高中阶段涉及的矢量有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动量等,涉及的标量有路程、功、动能、势能、磁通量等.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矢量的运算法则先介绍.如图1.
2.5相似三角形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在共点力的平衡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中,应用相似三角形可以给解题带来方便.
例5如图7所示,轻绳1绕过固定在A点的定滑轮系在轻杆B端,轻杆另一端通过铰链连在O点,B端下面挂着重为G的小球,拉绳1使轻杆缓慢转动,不计所有阻力,此过程中绳1对B端的拉力T和杆对B端的支持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TP6GW56.TIF,Y#]
A.T增大,F减小
B.T减小,F增大
C.T增大,F不变
D.T减小,F不变
解析缓慢转动过程中,B端合力为零,T、F、G三个力构成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图阴影区).由几何知识可知:三角形ABO与力构成的三角形始终相似.
AOGBOFABT,
AO、OB的长度不变,AB长度变小,所以F不变,T减小.
3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
3.1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为新知识的教学做准备
高中物理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数学知识准备不足.但具体是哪些知识欠缺,如果没有调查摸底,恐怕很难说清,更别提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化解难点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通常有三种,一是先研究教材,掌握本节内容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再向学生或数学教师了解这些知识初中有没有学过,学到什么程度,高中阶段会在什么时候讲,讲哪些内容.二是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此法常能事半功倍,尤其对新教师掌握学情,提高效率有很好的帮助.三是通过分析检测中的错误,在试卷讲评中补充必要的数学知识,并做好总结,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3.2逐步渗透,循序渐进,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在物理课堂讲数学知识不会是一种常态,对数学知识的补充也不会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作个整体的规划.笔者认为逐步渗透,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是比较妥当的方法.在高一阶段,学生知识准备不足,此时数学知识的渗透和物理新知识的的传授同样重要.高二阶段,需要着重讲解重要数学工具的应用,如:函数法、微元法、图象法.高三阶段,主要的数学工具都已介绍,此时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