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7 02:43: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能打动女孩子的话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这里住着一对遭到命运残酷打击的老人。4年前,也是这样的春日,他们中年时才得到的唯一爱女,北京大学物理系三年级学生徐攀——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青年,在刚刚度过21岁生日的时候,不幸因心脏病猝发而永远地离开了他们。(徐攀的事迹见1983年第4期《中国青年》杂志及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个女大学生的足迹》一书。)
巨大的悲痛几乎压垮了两位老人,这悲痛还出自深深的懊悔:岁月匆匆,忘我的工作,动乱的分离,能够给予女儿的关心和照顾太少了!悲痛欲绝的母亲自此几乎断绝了一切娱乐活动,唯以拼命地工作和不停地吸烟来与内心的凄苦苦苦搏斗;父亲则多种疾病缠身,常年与医药打交道。近日,随着女儿忌日的来临,他们又一次沉浸在无尽的哀思之中。
正在这时,他们收到了一封信。
那是一个小小的黄色信封,寄自安徽省无为县羊山乡电力排灌站。徐攀的母亲拿着信纳闷,他们在那里并没有熟人啊!她迟疑地拆开了信封——
“亲爱的妈妈,您好!”
几个秀气的字跳入了眼帘。老人心中一震,甜甜的呼唤触动了母亲的心扉,她禁不住眼眶濡湿。
好容易定住神,又往下读去——
请允许并接受一位素不相识的姑娘对您的这一尊敬的称呼吧!
我是从《中国青年》的报告文学里看到了母亲遇到的不幸的,我含着眼泪读完了那篇报道。妈妈您是一位自豪的母亲,因为您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好女儿—攀攀姐姐啊!……亲爱的妈妈,今天我要求您答应我,接到信后给我寄一张攀姐的照片,我要把它挂在我的床头……攀姐呵,我一定向你学习,做一个对四化有贡献的人,绝不浪费一点一滴时间……我恳求妈妈满足我的这一要求吧!请妈妈为我献一束花给攀姐,她将永远永远活在我心里……亲爱的妈妈,万望多保重,假如我能上北京的话,一定替姐姐行孝敬之劳,以慰藉妈妈那颗痛苦的心。最后请接受我这一纯洁的吻。
一个您素不相识的姑娘
明明 85.4.15
两位老人看完了信,已是泪眼模糊,他们完全被这女孩子的一片真情深深打动了。在女儿逝世4周年的前夕,这封情真意切的信,如同回暖大地的春风,温暖着两颗忧伤破碎的心。他们决定马上给这个“明明姑娘”回信。
这天,安徽省无为县羊山乡电力排灌站的女职工缪明收到了一封信,信来自北京。一拆开,掉出了一张照片,照的是个女孩子,20来岁,弯弯的眼睛,清秀的脸庞,一看就让人喜爱,可缪明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孩子。她连忙念信,越念越糊涂,信里说,收到了她的信非常感动,应她的要求寄上攀攀的照片,望她好好学习、工作,做个对祖国有贡献的好青年。落款是个陌生的名字。
缪明愣了半天,忽然想,会不会又是小宇干的事啊?母亲没猜错,信的确是她的大女儿小宇写的。小宇大名叫宇和平,那年刚满21岁。别看她外表普普通通,文文静静的,对人对事却挺有主见和追求。小宇高中毕业,未考上大学,闲在家里,除了帮妈妈做点家务,偶尔去电灌站值值班,大部分时间与书报广播为伴,凡是能搜罗到的她都看了,不但看了,还细细地品味琢磨,常常一个人,望着村后那片绿油油的林场,望着远方那条奔流不息的河出了神……
那篇描写徐攀事迹的报告文学就是这时读到的,小宇一看就不能放手,一边读一边哭。那个叫徐攀的女孩子太好了,太美了,她也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女孩儿,死的时候才21岁,还未来得及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建树,但她的人生目标是那样明确,理想是那样崇高,还在动乱年代里,她就立志要做中国的居里夫人,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高考一恢复,她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最高学府。她追求生命每一秒钟的价值和意义,把火一样的热情和善良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以至于她死后,有那样多的人深深地怀念她。
小宇过去也读过不少介绍英雄人物的文章,也曾不止一次被感动,然而这个叫徐攀的女孩子最吸引她,最叫她佩服。
这天晚上,小宇把徐攀的照片端端正正地挂在了自己的床头。
转眼到了1988年秋天,大地捧出一片金黄。一天,小宇对爸妈说,她想去北京做做事,看看外面的大世界,也去看望徐攀的父母。父母没有阻拦她,他们了解自己的女儿。他们夫妇均在电灌站上班,家境一直很好,孩子们并不缺钱,不需要像周围人家的孩子们那样去大城市“谋生活”。他们知道女儿的心事。自从她“认识”了那个徐攀以后,一直和徐攀的父母保持着联系。听说有关徐攀的事迹和纪念文章出了书,她千方百计托人弄到了一本,流着泪读了一遍又一遍,还把其中那篇徐攀母亲写的《妈妈日夜思念着你》的回忆文章推荐给妈妈看。她一直惦记着那遭遇不幸的老两口。
小宇来到了北京,简单的行装里带着徐攀的照片和书。她先到一户干部家庭做服务工作,一年后,便鼓起勇气去找徐攀的父母。
1989年4月22日,正是徐攀的忌日,天气乍暖还寒,下着小雨夹雪。
小宇在大门口打通了电话,急急地上了楼。门开处,站着一位面容瘦削坚忍的老妇人,小宇急步上前:“您是伯母吗?我就是‘明明’啊!我的真名叫宇和平,开始我怕写信您收不到,就借用了我妈妈的名字。我一直想来看望你们……”
她哽咽着说不下去了。老人眼前的这个女孩子,文静的面庞,闪着泪光的眼睛,相貌虽不出众,浑身上下却透射出一种纯净而真挚的动人气质。想不到千里迢迢,这个孩子竟然……老人的眼圈红了,连忙让小宇进屋。
小宇没想到屋子里已有了一堆人,经老人介绍,有徐攀生前的同学、老师、好友,还有好友的母亲,他们都赶来纪念徐攀。再一抬头,她呆住了。天啊!这屋子里到处都是徐攀的照片!儿时的,少年的,青年的,坐着,站着,微笑,沉思,她宛若阳光,在各个地方各个角度活生生地存在!
踩碎水影\至上
——哇塞!纸姐姐,那是什么?
——这个呀,是纸风车!
——嘿嘿……风车跟你姓呀。
——唔?呵呵,也许吧。
纸姐姐真名叫纸巧,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她那乌油油的柔发像一匹绸缎披挂在肩头,像一张黑色的闪光的纸一样。白嫩嫩的脸蛋像一颗珍珠一样,似乎永远都不会黑似的。她的眼睛光溜溜的,扑闪扑闪的长睫毛似乎能扇出风来。我叫她纸姐姐。
我常问母亲:纸姐姐永远都不用回家吗?一直都住在我们家里那就好了!
母亲笑道:纸巧没有家,可怜的孩子。
我会反驳道:纸姐姐哪里没有家?我家就是纸姐姐家呀!似乎越淳朴的越纯真的话才最打动人,母亲泪光闪闪,把我抱在她的腿上,摸摸我的脸,说:纸巧没有爸爸妈妈,她是个孤儿,明白吗?她很可怜,大冬天的时候她躺在我们家的门口,一直在哭,好可怜啊!你爸爸心软就将纸巧抱了进来,我和你爸爸就收养了纸巧。可是,本以为我们不会有自己的孩子的,可以安心的不必担心生活费用的收养纸巧时,你却出生了。爸爸不舍得放弃你小小的生命,就决定两个都养!
纸巧特别喜欢纸,手儿特别巧,我们就叫她纸巧了,所以,你姓林,而纸巧呢,姓纸。你知道吗?原本我们的生活很幸福的,可是纸巧的一个同学就告诉了她,她的身世,还嘲笑了她一番,她没有哭,没有惊讶,反而笑道,又怎么样呢?反正我认定了他们是我的爸妈!
妈妈揩了揩泪水,她微笑着说:月啊,对纸姐姐要好哦!
我不明白妈妈的意思,却说:我知道!我特别喜欢纸姐姐!
数年后,我们都长大了,父亲的公司迁移到了外地,母亲留在家里抚养我们。
纸姐姐越长越漂亮,美得像一朵纯情的水仙,像茉莉一样清淡似水,楚楚动人。睫毛长长地,扇出碎碎的风。我也长大了,却不美,却还保留着小时候的可爱,脸蛋软绵绵的,嫩嫩的,鼻子小小的,嘴巴弯弯的,原本不太大的眼睛上架上了一副浅红色的细框眼镜。
邻居一见我母亲就夸:哎哟喂,林大嫂,你也太有福气呀!两个女儿都那么好,一个漂亮学习好,一个哎呀,反正是能看,学习也好呀!
偶然之间:闯进电影学院
余男,一个男孩子的名字,读书时,她也的确像个男孩子,不善打扮;唱歌、跳舞,女孩子会的,她一样也不会。唯一的爱好,就是看电影,陈冲、巩俐的影片,她一个都不放过。或许这让她在冥冥中,与电影有了不解之缘。
说起余男走进电影学院,那可真是被幸运撞上了腰。1995年,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来到大连招生,听到这个消息,处于高考高压下的大连市第二中学的余男,为了缓解紧张情绪,抱着试试的心态,跟班上的其他几个同学跑去了考场。面试中,余男表演了小品《姐妹之间》,心无得失的她,表现得非常放松。结果,被主考老师谢园,一眼相中,顺利过关。
当通知书发下来时,全班竟然只有余男一人中榜。一霎时,余男心中满是失落,她原本的目标是考公安学校,或外语学院,殊料“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可如何是好啊?进入一个自己从来想都没有想到过的领域,将来会是什么情况呢?她的内心交织着迷惘与失望。
一天,余男一股脑儿地把苦恼倾诉给了疼爱她的爷爷奶奶。留过洋的爷爷,开明地说:“孙女啊,这次考中电影学院证明了你潜藏的天赋,你现在就像是一张白纸,只要你努力,你就会画出人生美丽的花朵!”爷爷的话,如一颗定心丸,让余男拿定了注意。对女儿的自作主张,爸爸妈妈颇有微辞。余男回答说:“老爸老妈,我虽然不能感受到做警察和翻译的快乐,但我可以体会到当演员的快乐呀!”
就这样余男成了95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班里,唯一的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相比于其他社会经验丰富的同学,余男单纯得就像一滴水。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她抱着一本又一本书猛啃;在多少个疯狂的星期天,她在排练室重复着一个又一个单调的动作……她的“默默无闻”,让同学们 “熟视无睹”,余男却没有一点欲要张扬的心思。
但是踏踏实实的余男,骨子里却藏着桀骜不驯。如果,她觉得老师的讲课是应付,她就会作出惊人之举:毫不避讳地从教室里走出去。躲到图书室;藏到看片室;一切可以让她学习的地方去。1996年,余男有幸和她的校友徐静蕾主演了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然而这次“作业”,只能算是及格,并没有给观众留下什么印象。
正是这次触电,让余男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她愈发地努力汲取知识的养料,她像一朵空谷幽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春天……
华丽出场:两次摘得影后桂冠
大二那年,学校里组织了一次“献血”。余男天生晕血,就偷偷带着几个怕血的女孩子溜掉了,结果让老师大发雷霆,余男据理力争。这时,恰逢第一次当导演的王安全来学校为他的处女作《月蚀》挑女主角,他经过窗口目睹了这一幕。
余男侧脸扫了一下窗外,正与王安全的目光不期而遇。一瞬间,王安全从她那大而黑的眸子里看到了几分勇敢,几分忧郁。他认定是她了,推门而进:“老师,打扰了,我们准备挑一个演员……”老师怒气未息:“这些学生太不听话了,我们正在处理呢!”王安全笑着一指余男说:“把这个问题学生交给我吧……”
下了课,一番交谈后,王安全把剧本交给了余男,对她说:“你仔细看看吧,觉得可以的话就给我打电话!”就这样,余男幸运地走进了《月蚀》,并一人扮两角色,一个“”和一个“新新人类”女孩。还没有毕业就担此重任,余男觉得难以胜任,很紧张。王安全看在眼里,不紧不慢地安慰说:“别慌,我也是第一次呢,男主演、摄影师、录音师都是第一次呢!”
几个月后,几个新人通过努力,终于拍出了一部融入了他们新理念的《月蚀》。这部与众不同的片子,在2001年3月法国的杜威国际展上大放异彩,余男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
得缘于《月蚀》,余男又被法国导演相中,出演著名影片《狂怒》的女主角。据说该片的导演在亚洲选了4年的女主角未果,才遇到了余男。导演对这部如此看重的影片,要求是异常的严格,还要余男说法语。
这对对法语一无所知的余男而言,真是一个莫大的挑战。但不服输的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在演出合同上落下了名字。为了攻破法语这只拦路老虎,余男每天不顾训练的疲劳,六点就起床背诵法文单词,然后,到人群中去与人进行对话训练。她的手提袋里则随时放着法文会话本,在公交车上、地铁里、一有空就拿出来阅读。通过一段时间废寝忘食地学习,余男的法语讲得勉勉强强,但说起台词来还真能唬一些人,影片得以正式开拍。
11月余男走出《狂怒》,回到北京,板凳还没坐热。王安全又来邀请她出演他的第二部电影《惊蛰》。这是一部农村题材,对自小生在城市的余男难说,又是头一遭。整整半年,她都无法进入状态,慢慢地,王安全对自己的御用大将也失去了信心:“如果你实在不行,我们就找当地人来演!”
余男意识到必须打碎自己先前的东西,来重新塑造人物。为了走进主人公关二妹的内心,她早上5点就起床打扫院子,生火做饭,出门干完活,晚上回来还做饭。一个月下来,皮肤风吹日晒,变得又粗又黑,当时,同一剧组的一个农村女孩子都笑话她太土气,而体验生活的那家人也把她当作地地道道的当地妹子了,亲切地吩咐:“二妹去挑水”,“二妹去喂猪”……
付出终于有了回报。2003年《惊蛰》在金鸡电影节上,由于余男演的关二妹太真实了,评委们在惊呼又一个巩俐诞生的同时,毫不犹豫地把最佳女演员奖的桂冠戴在了她的头上。《惊蛰》之中一鸣惊人后,余男又顺风顺水地走进了好莱坞,在国际大片《权杖》中,扮演了一个一个精干的商场女人。再次让西方观众欣赏到了她精湛的演技。
扬名杜威,随即成为中国演员第一人做法国电影女主角,又再拥金鸡,之后走向好莱坞。余男满怀激动。但她并没有在荣耀中迷醉;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一个起步,作为一名演员,将来的路还很长。
变身“图雅”,去柏林驯服“金熊”
2005年年底,余男和王安全三度携手,她走进了王导谋划多时的第三部作品《图雅的婚事》。
《图》剧讲述了蒙古族女子图雅招亲的故事。图雅的丈夫巴特尔,在草原大旱的时节,掘水井受伤,双腿残疾;图雅独撑家庭重担,劳累过度,腰椎病变,也有瘫痪的危险,巴特尔为了不耽误图雅,执意离婚。面对残酷的现实,图雅只得无奈地答应:她改嫁可以,但必须带巴特尔一起生活。之后,图雅开始了艰难的择亲历程……
为了能真切地反映出故事的社会意义,王安全采用了纪实的手法来拍。要求演员不能露出表演的痕迹,而剧中又只有余男一个人是专业演员,其他配角都是原生态的牧民,这更是要求余男不露蛛丝马迹地带动他们入戏。
独撑大局,责任之重,让很少怯场的余男,也感到肩上沉甸甸的。为了体验生活,余男在气候恶劣的草原上一呆就是5个月。剧组常常在北风狂吹,暴雪纷纷,零下30度的环境中拍摄。 从住地到拍摄地,每天还得在冰天雪地来回地走3个小时的路,回到住地手脚都麻木了,可余男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
最难的是,刚开始练习骑骆驼、骑马。擦破了大腿,晚上睡觉时,伤口粘着裤子,特别疼,但余男硬是咬紧牙关忍着。有时,痛极了,她就自我安慰:“余男呀,既然选择当演员,所有的苦难都不要成为表演的障碍,你的目的,就是让别人觉得你和那些非专业演员没什么不一样!”
慢慢地,余男,站的姿势,说话的声音,都融入了草原上的环境,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牧民。站在寒风里,喊一嗓子,就能吆喝几百匹骆驼;站在高处,鞭子一挥,就能让成千的羊群,云集响应……
但是,几乎与一个蒙古族妇女一般无二的余男,在演图雅面对爱情时,却遇到了难题。这在生活中,余男还没有碰到过现例可循,怎么演都感觉放不开手脚。余男犯难了,有好几次她都觉得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太生硬,这让一向沉得住气的王安全也显得有些“焦躁”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余男在拍戏的中途回了一趟北京。她跟几个朋友去逛街,来到一个蒙古族人开的小店里买东西。当时,小店里有个漂亮的蒙古族女孩子,觉得她的朋友中有一个男孩子不错,连眼都不眨地看着,好像是在说:“我看上你了,你喜欢我吗?”见此情景,余男大悟:原来,蒙古族的女孩子对感情是自然流露,一点都不遮遮掩掩。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她被这种大方天然的举动打动了。等再回到镜头前,也自然了许多。
2006年秋天,当片子拍完,余男整整瘦了一圈,可是她却感到特别的欣慰。她的艺术生命又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升华。著名影评人芦苇看了电影后,评价说:“余男演得真好,可以说她是现在少有的没被商业污染的演员,表演中有着难得的真诚,是最好的纪实风格的演员。”
袁媛从小就出类拔萃,凡事比别人看得远。母亲是艺术师范学校的舞蹈老师,父亲是一所中学语文教师。自小就受文艺氛围的熏陶,激发了她对艺术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了她与众不同的高雅气质。受母亲影响,袁媛酷爱跳舞,而且喜欢自编自演,常常一个人乐在其中。为了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她总是处处争取锻炼自己的机会。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袁媛一直是文艺骨干,不管是民族舞蹈还是现代舞,她都演绎得出神入化,经常在学校文艺演出中大放异彩。高中毕业时,作为学校里公认的校花,袁媛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拥有1.70米的高挑身材。
大学没考上,袁媛决定去实现已久的梦想――做一名模特。在三番四次跟父母沟通后,袁媛和一个要好的女友来到省会郑州,很快就入选到一个模特演出公司工作。虽说工作时间不分白天黑夜,还时常赶赴全国各地演出,挺忙挺累,不过袁媛却觉得生活很充实,毕竟她已经能够独立生存,又可以见识缤纷多彩的世界。但模特是一个热门行业,冲这行来的女孩子是越来越多,公司难免僧多粥少,收入自然也大打折扣。两年后,袁媛决定去深圳闯。
经一些模特姐妹介绍,来到深圳后,袁媛又做起了模特老本行。时常在各个舞厅酒吧里走秀,这对袁媛来说都不算什么,最不情愿的是由公司安排和客户吃饭喝酒。公司里的20多个模特很多都抽烟喝酒,可袁媛却不愿也不肯染上这些恶习。有几次被客户灌酒灌到呕吐,更有一些客户借着酒劲对袁媛动手动脚,袁媛实在无法忍受。于是,她毅然辞职,决定自己干一番事业。
当了几年模特,手上有了一点积蓄,袁媛开始琢磨干什么行当比较能赚钱。这几年的磨砺使袁媛更加成熟,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有了经商的头脑。来深圳打拼的外来人口居多,而且大多数是18~40岁的青年人,都面临婚嫁问题。经多方调查,袁媛发现深圳的婚纱店并不多,但生意都十分红火,市场潜力和需求还非常大,就决定也开一家。她掏出自己近10万元的所有积蓄,又向朋友借了5万块,找到一个曾经在婚纱店打工的姐妹,一起出资20万元,还聘请到两个经验丰富的服装设计师和化妆师。在她的张罗下,一个小型的婚纱店终于开始经营了。
漂亮和热情,良好的人缘,加上地处繁华路段,袁媛的生意开局喜人。为了追求她,经常还有男士将鲜花送到婚纱店,其中不乏事业有成的优秀男子,袁媛的芳心后来被一个帅气的酒吧DJ阿杰捕获。
市场看得远情礼录音新品热卖
就在袁媛沉浸在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喜悦中时,生意突然面临挑战。开业还不满3个月,在离她店面不到20米的地方,有一个从巴黎学婚纱设计的专业人士开了一家大型的婚纱影楼。豪华的装潢、新潮的婚纱造型、多元化的服务、超低的开业酬宾价格,一下子把袁媛的生意抢去一大半。而昂贵的租金和不菲的开支使袁媛很快陷入困境,她的婚纱店没过多久就撑不下去了,把店面转让后再还上朋友的钱,袁媛手头所剩无几。岂料到,男朋友看到她生意失败,竟向她提出分手,双重的打击使袁媛难过得想自杀,她翻出男友以前送给她的礼物,劈里啪啦地往地上摔。可是当她拿起那个装有一枝玫瑰的花瓶时,却不忍心摔下去,眼泪不听话地哗哗流出来。这枝玫瑰勾起了她的回忆,她痛心地看着这支录音玫瑰花,想起两人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
袁媛以前经常收到追求者的各种礼物,有鲜花、音乐盒、宠物小饰品等礼物,她都没有特别的心动,可偏偏是这支录音玫瑰让袁媛找到了恋爱的感觉。按下玫瑰上的按钮,阿杰当初那句打动她芳心的绵绵情话随即响起,“袁媛,你知道吗,你是我生命中遇到的最美丽的女孩子,给我了解你的机会,好吗?”当初在袁媛听来,那份浓浓的喜悦和甜蜜一瞬间把她包围,这使她很快就接受了阿杰。
袁媛不由得仔细地再次端详它,它那永不褪色的外观由塑料做成,鲜艳的花朵和嫩绿的枝叶几乎以假乱真,录音器部分极小而隐蔽,把它插在花瓶里又不失为一件精美的装饰品,但也就是它伤害了袁媛的感情。轻轻地把着它,悠悠地思索一些漫无边际的问题,袁媛的心情逐渐回复平静。袁媛想到,录音玫瑰花既以花象征爱情,又可以把迫切想表达而又不好意思当面说的话录下来,成为一个永恒,是一个非一般的礼物,难怪自己当初也这么容易心动。袁媛突然记起阿杰说过,这是去香港旅游时专门买回来送给她的,内地都没有卖的。怪不得经常光顾花店,她也没发现有这种花卖。袁媛不禁心动,如果能找到这种花拿来在市场上销售,是不是一个生意机会呢?但去香港找是不现实的,看它的做工也并不复杂,深圳的厂家恐怕也能生产出来。
袁媛突然来了兴致,她擦干眼泪,决定先做市场调查。袁媛去花店、礼品店、精品店等场所转悠,都没发现它的芳踪。她随即开始找工厂洽谈,经朋友介绍,她认识了一家电子产品生产厂家的老板肖厂长,谈了开发产品的设想。袁媛对市场前景的无比信心打动了肖厂长,他当即拍板尝试开发。于是肖厂长开始着手电子部分的开发,很快就完成了录音器制作,紧跟着又同一个塑料模具厂达成了玫瑰花部分的合作生产。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产品开发成功。
经历过生意失败的袁媛显得更成熟谨慎,她先少量订产200支,以此验证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及市场反应。而后,袁媛到一些人气旺的礼品店、花店,同老板洽谈合作试销录音玫瑰花,袁媛的亲和力和诚意很快征服了他们,并统一按29元/支零售。让袁媛惊喜的是,仅一个星期,她分布在这些礼品店、花店的近200枝录音玫瑰就卖完了,特别是一个花店的老板仅3天就卖30支,他跟袁媛说,录音玫瑰花比真花还好卖,而真假玫瑰搭配在一起,送给情人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各个经销店迫切要求补货让袁媛信心大增。她分析,现在都不是什么特别的节日,销售就这么火,如果是情人节、圣诞节、元旦等节日,那产品岂不是卖到疯了?袁媛马上决定,用她手上仅有的最后一笔钱投入批量生产2000支,因为这样能很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为了拓展更多的销售网点,袁媛以同一手法马不停蹄地跑市内的各个花店、礼品店进行商谈,20天一举拿下了31家。随着客户的出货量越来越大,进货周期越来越短,袁媛一个人已忙不过来,她就招了1个小伙子专门跑送货,还招了4个女孩子,让她们平时到学校、电影院、酒吧门前、火车站前等场所展开直销。现场演示的效果吸引行人纷纷驻足了解、购买,特别是在学生族中掀起了一股流行风潮。据闻,还有广州、珠海等地的客户从袁媛的经销商那里转货,袁媛赶紧出招――在报纸上做广告,面向全省招经销商,这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省内客户进货热潮。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巨大回报,袁媛3个月赚了20多万元,乐得她睡觉都在笑。
考虑到录音玫瑰的消费群体是比较年轻的一代,而且只有情人之间才送这样的礼物,消费局限大,袁媛认为开发系列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层次的录音器产品将有助于市场拓展。联想到电话机录音留言,当有来电时如果主人不在家也可通过它来传达一些信息,袁媛就想开发出一种这样的留言器,当爱人回到家时,留言器能感知并把已经录好的话播出,这将让归家者感到多么的惊喜和温馨!还可以对一些重要的事情作录音嘱咐,加强提醒,用途还真不少。于是,感应留言器列入了开发生产计划。对于小孩子,如开发一些带有玩具趣味的录音礼品,既让小孩子喜欢拿来玩,又能以另一种方式听到自己的声音,增强小孩子的好奇心和辨声能力,家长肯定会乐意掏钱购买,都说赚小孩子的钱最容易!因此,袁媛计划开发录音公仔系列。
袁媛还了解到,市面上早就有可以进行长时间录音的录音笔,有可录1小时的,有可录10个小时的,价格从100元至500元不等,肖厂长的厂也在生产这种录音笔。但袁媛却想,它又不能用来写字,不应该叫做笔吧。由此,袁媛计划开发真正的“录音笔”。它外形像圆珠笔,可以录音几十秒,可以把自己的祝福录下来送给亲朋好友,同事同学,其销售面极广,价格又便宜,一定会受到商家和消费者的追捧。这样,厂里按照袁媛的计划很快就开发生产出了感应留言器、录音公仔、录音笔等系列产品。
渠道看得远要连锁必须诚招商
随着新产品陆续面市,袁媛的销售队伍渐渐壮大,精英人才日益增多,而多样化的产品使销售渠道也变得更加复杂、丰富。对于销售网络,其不外乎集中在商场、超市、玩具店、文具店、礼品店、电脑器材店等。为此,袁媛组织销售人员对这些场所展开攻势,拿下很多个经销点,到后来,连学校附近的一些小杂货店都卖上了录音笔和录音玫瑰。而分派销售人员到写字楼、小区等地方作宣传促销更是袁媛惯用的手法,独特、实用的产品性能和面对面的沟通效果往往使顾客乐于掏钱购买。多点多面的畅销使袁媛很快又赚到30万元,为了更大的发展,袁媛决定成立公司,把战场扩大到全国各省市,深圳市一点红商贸有限公司由此应运而生。而全国范围内的招商方案也开始实施。
袁媛通过报纸杂志把广告打出后,公司的招商热线火爆不已,合作者纷至沓来,很多经销商都轻松赚到了钱。湖北的刘先生是专门做文具连锁店的,许多小学、中学附近都有他开的分店。一次,他的邻居去深圳出差,看到袁媛的录音笔和录音公仔就十分感兴趣,于是各买了一个带回家送给儿子,但儿子最喜欢那只录音笔,做作业时都用它。刘先生的儿子和邻居家的儿子平时一起上下学,这个新奇的录音笔很快被他发现,就吵着刘先生给他买。刘先生看到这个小产品虽然简单,却也新颖好玩,很吸引小孩子,有市场潜力,于是刘先生亲自跑到深圳考察,看到公司各种产品的进价不贵,而且各地的来电及订货都非常多,他二话没说,当即订了300套录音笔,200个录音公仔。回来后,刘先生只是在他的各个分店中销售,不到一个星期就销得差不多了,他随即跟公司签下协议,并对市场进行了全面的运作,仅两个月就赚到了3万元。
湖南的下岗工人老朱平时在学校附近摆地摊卖打火机、收音机,刚开始生意还好,3个月后就越来越淡了。一次偶然,他看到了录音系列产品的招商广告,觉得产品有新意,就决定批一些货来试试。结果,几种产品都卖得脱销,甚至有人还向他预订价格较贵的长时录音笔,他赶紧火速向公司下单订货。现在,老朱也赚了2万元,比上班要强多了。
曾经给袁媛带来感情伤害的录音玫瑰,成就了她辉煌的事业。
地址:518000深圳市罗湖区凤凰路133号楼303室 深圳市一点红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 0755-21136366
25160818(传真)13724380192
2010年 7月 14日,“韩端足球俱乐部”在大连开发区红梅小学挂牌成立。该俱乐部在红梅小学组建第一支30名队员的校园女子足球队,韩端出任俱乐部名誉教练。
2000年,17岁的韩端就入选国家队,那支被称为“铿锵玫瑰”的队伍,是中国足球史上成绩最荣耀的一支,韩端也被捧为孙雯的接班人,这支玫瑰也在绿茵场上绽放了整整11年。
日前,从全国女足锦标赛上携冠归来,大连实德女足将有一个月假期。这一个月,将是美女韩端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月,她将和男友认真规划一下明年何时结婚。当了11年国脚的韩端,终于决定要嫁人了,据说男友还是个成功的商人。
相识 二人因足校结缘
韩端的情感之路并不平淡,能成为她结婚对象的会是什么样的人呢?热爱足球是必须的。事实上,二人的相识就是因为足球。早在三年前,韩端就计划筹办足球学校,当时认识了现在的男友,后者帮助她联系了很多企业家朋友,希望能找到赞助。韩端开办足球学校出于一种责任,因为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她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对足球感兴趣,进而说服家长,让孩子投入到足球训练中来。而她的男友正是被韩端这种责任心打动,开始积极地帮韩端联系赞助。那时二人还只是普通朋友,韩端还在与前任男友相处。两年后韩端恢复单身,二人的关系也在不断地接触中开始逐渐转变,没有告白,没有转折,他们在一件件小事相处中,自然而然地成了恋人。
相知 他在她眼里很完美
情人眼里出西施。在韩端眼里,她的男友几乎是完美的。在人品上,“他很真实,很善良,从来不整虚的。他朋友特别多,处事很周全。 ”在性格上,“他很聪明、成熟、稳重、幽默。他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有可能让我发笑”。在长相上,他“很帅,虽然不高大,但很阳刚,很有男人味”。以上是韩端对自己男友的评价,当有朋友开玩笑问她的男友是不是像她一样长得黑,韩端大笑着说:“你什么意思?你不能问点别的啊!”韩端自然的肤色在她留美期间曾大受外国人羡慕,可回到国内,却只能当“黑美人”了,对此韩端一直比较郁闷。不过在男友眼里,韩端是完美的,他喜欢韩端的大气、漂亮、执著、有事业心。
相惜 输球时给予最大安慰
由于韩端经常在外踢球,而她的男友有时会到国外做生意,因此两人的相处并不像普通情侣那样朝朝暮暮。但只要韩端休假,男友会尽量抽时间陪她。两人经常一起锻炼,踢球是两人最喜欢的运动。在踢球方面,韩端对男友的悟性非常赞赏,“他非常聪明,真的是一点就透。可惜没练足球,如果从事足球,肯定能练出来,能练成中国的梅西,哈哈。 ”韩端说。不过两人对攻的时候,韩端更厉害,“我毕竟是专业的,要不然20年球白练了。 ”
自从二人相识,韩端在足球事业上一直随着国家队遭遇失落与伤心。每次输球,她的男友都会及时给予她鼓励与安慰,他总是说:“你尽全力了,没什么可后悔的。”“你今天表现非常好,只不过缺少运气。”韩端说,中国女足现在实力摆在那里,他也知道,所以他非常理解我,非常懂我。
相伴 有我在身边,韩端就会幸福
“你觉得韩端是个幸福的女人吗?”曾有人这样问韩端的男友,后者考虑了一下说:“我觉得算吧,她那种大气开朗的性格,是会让自己幸福的人。而且有我这样的男友,一直在她身后坚定地支持她,会让她幸福的。”韩端男友对她最大的支持,就是鼓励她继续踢球。“其实我年龄已经到这儿了,如果现在就退役也可以,但是俱乐部还需要我,我还想踢2013年全运会,我男朋友非常支持我。”韩端继续踢球,她的男友不太忍心,因为韩端的伤病很多。奥运会预选赛之前,她膝盖受伤手术,但为了提早训练,她提前一个月拆了石膏。为了这件事,二人还吵过架。其实从经济和名气上来讲,韩端完全可以过得轻松一点,不受皮肉之苦与压力的煎熬,但韩端认为足球是她20年的事业,就这么放弃,完全舍不得。她的男友在这方面完全懂得她,因此只要是韩端坚持的,男友都会尊重她。
“吵嘴这样的事情是肯定有的,但他有话绝对说在面上,不会藏着掖着,这也是我爸妈对他非常看好的地方,不过对他最满意的地方还是他非常会照顾人。”韩端说。二人其实考虑结婚有一段时间了,“2012年,如果地球不爆炸,我就结婚!”韩端以前曾开玩笑说。现在,2012年马上就要到了,韩端结婚的信念不动摇了,她要跟男友结婚了。“接下来这一个月,我们俩会坐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规划一下未来,明年什么时候结婚,这个月就能定下来。”
相约 培养接班人,让中国女足重返巅峰
谈完自己的人生规划,韩端便不忘自己的老本行――足球。从国家队退役了,用韩端自己的话说,我的时代结束了。此时放眼全国,谁能当韩端的接班人?
在韩端11年的国家队生涯里,她经历的11任共9位不同的主教练,几乎无一例外都将她确立为主力前锋,很多时候球队战术都围绕她制定。“每个教练可能觉得我这个特点的前锋很少,让我打主力,但我换了多少个搭档,没有一个队友能和我并肩作战三年以上,我一个人在这撑着。”韩端挨个点着自己的锋线搭档,长长的一串名单,“我们之间没有长期磨合,相互都不了解”。而这长长的名单中,没有一个能像韩端一样挑得起大梁。
“你觉得在中国女足谁能当你的接班人?”记者问韩端,韩端长叹一声,“84年龄段的女足球员出现一个断层,那以后练球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了。”韩端说。有统计显示,日本有女足注册球员3万,德国100万,中国不超过千人。正是基于这种现状,韩端成立了一个足球学校,专为一到三年级的孩子开设兴趣班。兴趣班刚开时有80多人,现在只剩下27人,其中女孩只有1人。尽管如此,韩端还是欣慰的,至少她为大连足球尽了一份力。“现在足球环境不好,孩子家长对足球没有信心。我希望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家长们改变对足球的不良看法。这件事我会继续做,中国女足经历过巅峰,目前处于低谷,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重返巅峰的。”
谈男友
“他很真实,很善良,从来不整虚的。性格上,他很聪明、成熟、稳重、幽默。他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会让我发笑。他很帅,虽然不高大,但很阳刚,很有男人味。”
谈婚姻
“接下来这一个月,我们俩会坐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规划一下未来,明年什么时候结婚,这个月就能定下来。”
化妆椅上垫了两个厚厚的坐垫,化妆师在她脸上涂抹了一层又一层,她悬空的脚前后晃动,就像一个小女孩在课堂上万分无聊偷瞄窗外一样,自以为没有人看到。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董洁的声音立时活跃起来,就像平铺直叙的电视剧突然插播的广告一样,她嘴角上扬,眉目带笑。
每本拍她的杂志,都想给她拗出不一样的造型,但最终都会落败,不管是妖娆性感也好,冷漠孤傲也罢,她都独立地在那里,不卑不亢。
董洁是娱乐圈的异类,她拒绝学会这个圈子的种种规则,她坦然地在事业成长期和喜欢的人结婚生子,不动声色地掌控着曝光的频率,她从来与负面新闻无关,甚至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要用负面新闻炒作。她表示不懂与媒体的相处之道,一颗心坦坦荡荡,话说得真减,而媒体也鲜少为难她。所有丢给她的问题,都不会得到听惯了的“标准答案”,想不到怎么说时,她会沉默着想一想,就在你几乎以为她是放弃回答时,她会突然认真地告诉你思考后的答案。
娱乐圈的一切部是自己的选择
董洁不喜欢扯着嗓子大声说话,不习惯做人群里最扎眼的那个人,她的教养和性格让她成为一个觉得明目张胆地引人注目是一种无礼的女孩。当问起最近看了什么书时,她略微一笑,“刚看完《白鹿原》,”紧接着她滔滔不绝地说着这本书打动她的原因,“其实从古至今,人所接触的事情与面临的困境都是一样的,几千年反复地一遍遍体会,终究也逃不出历史。”她还表达了对现在许多书丧失了厚重感的遗憾,语气略带伤感。出乎意料地,止人看到一个当仁不让地表达见解的董洁,你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让你感觉如此羞涩有着清澈眼瞳的女孩,能在娱乐圈自在地存活下来。她与世无争,不是躲避,而是透彻和了然。她的姿态,低调而骄傲。晃神的一刹那,忽然想起潘粤明的话:“她是一个特别喜欢看书写东西的女孩,很安静,很文艺,每当这时我会画下她的侧面,很漂亮。结婚后,我才相信婚姻不是靠修炼,而是与生俱来的合适,每当我回家推开门,看到她自在安静地坐在那儿,那么温暖的感觉,忽然就很感动。”
入行10年,董洁没有大红大紫过,但她的分量也从没有变轻过,她要的终究不是大起大落,而是一切可控,兀自过着想要的生活。“娱乐圈没那么多身不由己,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人人都在抱怨这个圈子,不过是它蛊惑人想要的太多。”今年媒体上董洁的曝光率忽然增多,问她是不是因为厌烦了言必说她“低调”的标签?她老老实实地说:“其实还是状态决定的,到了我现在的人生阶段,因为经历多了,想表达的东西也多了,愿意在自己状态非常好时多做一点事情。其实也很正常,本来这个阶段的女演员应该是特别能出成绩也特别容易拓宽空间的时候,我挺珍惜这个阶段的。”
她习惯顺着内心的状态,不过分强求。“年轻的时候,更多是出于兴趣爱好在做事。刚开始入行,只是觉得当明星很光鲜,还没真正感受到电影的魅力,但光鲜也不是非要不可,所以那时的状态就是想做就做,不想做也不着急,就在家里休息享受生活。”
她的朋友在一次电视访谈中说:“如果说娱乐圈是个大染缸的话,没有哪缸水能染她,她会把那缸水给漂白了,她看着柔弱,其实内心挺自我,特别坚持自己的东西。”
在宝贵的时间里做最想做的事
董洁的坚持,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有些木讷矜持,不够左右逢源,难免失去机会。徐静蕾曾经透露说她很佩服董洁,有一次她们共同参加一个饭局,导演对董洁说:“你不是练过舞蹈吗?起来翻个跟斗给我看看。”董洁面色如水,淡笑着说:“这里不适合,我翻不了”言语间没有愤怒,一派不容置疑的坚定。当然,那部戏后来就没了下文,董洁对此不以为意。“对演戏我肯定是热爱的,但不会沉浸在演艺圈的氛围里,我始终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踏进过演艺圈。有一种演员,演戏和生活化为一体,无法抽离,那样会成就一个非常出色的演员,但我想生活也会一塌糊涂,为了演戏付出一切,我很明白自己不是这种人。”
她以前很少参加活动,自然曝光率就低。她说:“那种活动会让我很紧张。我也不像其他演员到了那种场合会如鱼得水,我属于站在旁边傻乐的人,一般就在角落里看别人说话。通常这种时候我会很想家里人,很想朋友。田壮壮有次终于忍不住走过来问我:‘姑娘,你怎么就会站在边上傻乐!’我笑出来,我怎么好意思告诉他,我想家了!”
董洁的坚持,不张扬,不哗众,暗自涌动。刚出道那几年,演一部戏时,导演对着监控器当众大吼:“董洁,你太胖了,你看你的脸都圆成什么了!”当时她已经为减肥连着几周节食,饿得头晕眼花,换作其他顶着“谋女郎”光环的演员,大多会当面把自己的委屈说出来,可董洁默不作声,背过身去泪流满面,“能说什么呢,胖就是胖,犯不着再摇尾乞怜。”
演戏这么苦,有没有后悔当初入错行?她沉默一阵,随即眉目舒展,“电影确实有魅力,每次我在参加电影节、看老电影的时候,都会为演员的表演还有导演本身对故事的表达感动,那种时候就会庆幸我是个演员,这种东西永远地保留下来了,它可以把你年轻时的美貌、才华永久保存下来。这对普通人来说非常遥不可及,顶多拍个照片、录段DV,但演员却很幸运地能在人生的短暂里演绎永恒。人生不过短短一条单行道,还是要在宝贵的时间里去做非常想做的事。”
做这行最紧要就是别跟人比
2006年董洁与潘粤明因拍戏传出绯闻,几个月后,董洁做客《超级访问》,主持人让她在四位男星中选出最适合做伴侣的人,她出人意料地选了潘粤明,完全不顾当时正在绯闻的风口浪尖上:“共同生活的话,还是要相处舒服,我觉得他让人很放松。”有人说董洁不懂怎么应对媒体,她不是不懂,她只是骄傲,骄傲到不屑说谎。
“和潘粤明在一起,我变得开朗很多。”有人说好的感情关系,会让双方都变得更好。董洁认同地点头,“我平常是个不太懂得开玩笑的人,特别认真,可能都有点呆板,尤其在剧组里,人家讲笑话,我觉得这笑话不适合女孩子听,我就不笑,装作没听见,而且我克制得特别好,完全就像没听见。跟潘粤明在一起,我就会特别风趣。因为我从小离开家,在父母那里我已经不会像小孩子那样撒娇了,很早就像个大人,但跟他在一起,我还挺像小孩子的。”但董洁是个冷静而理智的人,即使爱情降临,她也不相信“磐石无转移”一样至死不渝的爱情,“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这些虚无的承诺,其实没有什么用。”她的感情经验是,两个人在一起,互相包容、互相信任是最重要的。别把自己看得太重,别较真儿,别非要分出一个谁对准错,放宽一些,别纠结,就会快乐很多。
她享受日常的生活,会在家做精致的奶茶,亲自下厨备齐一桌饭菜,拍什么戏都没有亲自编写她的人生剧本重要,人生比拍戏复杂,不可以再来一次,“我工作的时候很沉溺,但生活就是生活。我喜欢喝茶,喜欢把家里收拾得很美好,喜欢给家人惊喜。这些是真实的浪漫、现实的浪漫,不是说非要送玫瑰
花、非要甜言蜜语,才叫浪漫。有时候,我们三个人在家里,就那么坐着。明明是很平常的场景,但总止我感动。”
演艺圈能做到像董洁一样淡定不强求,与世无争却样样都有的,连她自己都承认“没有几个,袁泉、周迅应该算在内”。这一切人人渴求的幸运和幸福,在董洁看来,不过只是“正常的生活”。“我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做该做的事,遇到对的人就结婚,有好的戏就接,没有也不着急,有些机会确实需要付出代价来获取,这种时候我总是想,算了,还有下一个。天时地利人和,演员有时确实要这三点具备。做这行最紧要是别跟人比,这样容易快乐,否则永远学不会做自己。”
她觉得自己过上了年轻时曾经向往的那种生活:“有相爱的人陪在身边,有活泼可爱的宝宝,家中的老人也非常健康,然后我们彼此有自己的事业,我觉得人生分外有价值。可是我愿意为我的爱人和家人忙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她这样设想很多年之后的生活:“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我和潘粤明两个人,我们住着一个小院子,种着一些花,还种菜自己吃…--”
Q&A明星态度玩转职场
Q:人生中让你改变最大的事是什么?
A:许多好导演和好作品都让我有过改变,但对我改变最大的还是我的婚姻。婚姻让我快速成熟起来,我突然之间发现,再不是孩子了,这个时候才真正觉得自己独立了。
Q:事业和家庭有过冲突吗,你怎么平衡?
A:我感觉在各个人生阶段里,都挺顺其自然的,我就是在适合的时间里做想做的事。工作和家庭有冲突,常常是因为同一个阶段,你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抓着不放,结果可能哪头都顾不好。我不太会想选择了这头就等于牺牲了那头,我只是想这个阶段我更想要什么。
Q:在演艺圈,你如何保持淡定的心态?
A:我没有太多拼争的心理,可能因为出道比较顺,对许多事看得比较淡。我从小的性格就有点温吞吞的,到现在也是在自己能力所及之内我一定会努力。但如果这个东西原本不属于我,或者就算我强求了也勉为其难的,我通常就会放弃,觉得再等等吧,也许还有下一次机会。
Q:最奢侈的一次消费是什么?
A:前不久在英国给自己买了一块表,挺贵的,狠狠心,买了。对珠宝钻石奢侈品之类的,我不狂热。现在买贵的东西还知道心疼,我觉得挺好的,到哪天都不知道心疼了,就没有购物的乐趣了。
Q:你希望在儿子眼里,是个怎样的妈妈?
A:传奇!他崇拜我崇拜得一塌糊涂,我总是带着他去冒险,我希望成为这样的妈妈。
在我的整个青春时代,我都自认为是个“女权主义者”。
大一换宿舍,从5号楼六楼搬到6号楼五楼。我将所有东西打包,一个一个往6号楼运。宿舍楼没有电梯,每运一个包都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有男生热心过来请愿:“我来帮你!”我两手紧拽行李,生怕一不小心被对方抢了去,迅速回绝他:“不用不用真的不用!谢谢!”然后拖着行李就跑,生怕两个人一争执搞到无法拒绝的地步。
搬到最后,我发现宿舍里好几个姑娘都已经搬完了,我还有好几个行李!大惊道:“你们的东西这么少!”她们笑眯眯地说,谁谁谁帮搬的……
然而那时候我觉得,找男人帮忙这种事冲击到了我的做人底线!打死我也不会做!因为女人绝对不能在男人面前示弱啊!
重男轻女家庭出来的妈妈很要强
和男人争强这爱好,大概遗传自我妈。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这口号简直就是我妈的基本做人准则。她所理解的”男女都一样”就是:男人能做的,女人一样能做!而且一定要比男人做得更好!所以永远别指望她会心甘情愿让男人帮忙。她最喜欢做的事是抓住一切机会证明自己不比男人差,比如回家炫耀她在厂里的什么比赛得了第一,得第二的那个男工友如何对她表达了崇拜和夸奖;比如在外面炫耀我们家什么事都是她做主,连装修买房子都是她挑大梁,因为我爸做事她根本看不上……
这一切其实都源于姥姥、姥爷的重男轻女思想。妈妈一直想向姥姥、姥爷证明:女孩一点不比男孩差。可是我那个生在旧时代、受老一辈思想影响,张扬跋扈、说一不二的姥爷和我那个忍气吞声一辈子的姥姥很难被妈妈的种种努力打动并有所领悟。反倒是我那个无辜的爸爸,因此要和我妈过一种有点凄惨的夫妻生活。想像一下吧,我妈要抓住一切机会证明我爸不如她,如果有机会羞辱一下对方那就更妙了……
我妈永远是对的
要说我妈绝对是个又上进又负责的人,在单位工作兢兢业业,年年往回拿工会颁发的大奖状和卫生纸、毛巾之类的奖品,对我和我爸的照顾更是没得说,老的小的出门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还订了一堆家庭育儿杂志学习如何过更幸福的生活……可是如此上进还是避免不了和我爸的争吵。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回我爸发了工资去商场给我买了条紫罗兰色的新裤子,买回来一试,短了。我妈冷笑一声:连闺女长多高都不知道,这爸当的!我爸二话没说,夹起裤子回去换。回来一试,正好!我妈又是冷笑一声:这裤子得过些天冷了穿,这会儿穿着正好,能穿的时候还指不定能不能套进去呢!我爸这回脸就不大好看了,问:你说买多长的,我去照着尺寸换!我妈拿出根软尺,两个人撅着屁股在床上量了半天,我爸蹬着自行车又出发了。第三回,我爸拿回来条绿色的裤子,紫罗兰色的号不全了……我妈撇着嘴看了半天:这个颜色不好看,退了吧。
我爸当场就火了,“整天抱怨我不知道给孩子买衣服,买回来又哪哪儿都不对!”我在一边着急:“妈,挺好的,这个颜色我也挺喜欢的。”“你不懂。”我妈不理我这茬儿,提溜着一个裤腿问我爸:“你退不退?”
最终我也没捞着穿那条裤子,因为我妈永远是对的。
爸妈都有理,我很纠结啊
我爸在一般情况下就忍了,不过也有忍不住的时候,比如刚上学的时候我写作业写得慢,我爸说:“甭着急,慢慢写,一笔一划别糊弄人那!”我妈则在一旁把我爸瞪回去,然后催我:“把速度提上去!写这么慢考试做不完题怎么办?”然后他们就吵吵起来了,我爸说这是打基础的时候,字要慢慢写,不能老求快,写得乱七八糟等字形定了就不好改了。我妈就说,你不要求她抓紧时间她会磨洋工!我坐那儿看他俩唇枪舌剑吵半个钟头,最后我爸来一句:“好好好,我不管了!”
在我们家,我妈永远是对的,可是有时候我觉得我爸说得也有道理啊。于是我很纠结:我该追求速度啊还是该追求质量啊?
忍是没用的
有一回他们吵的声音特别大,我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吵,邻居大婶幸灾乐祸地跑过来“拉架”,其实就是来看热闹,还不怀好意地跑过来对我说:“你也不劝劝你爸妈?”我跑到爸妈面前看着他俩发呆,这咋劝啊?他俩反倒是看到我都憋着降低了声调,我爸冲我低吼:“去另一个屋看电视去,别管我们。”
事后爸妈和好了,对邻居大婶进行了非常一致的抨击:“这家伙真够讨厌的,人家两口子吵架她来凑什么热闹啊!”
不论如何,爸妈都觉得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是件挺难堪的事。尤其是我妈,还是个坚持看育儿杂志的人!教育专家都说了,夫妻吵架伤害孩子!
于是我妈开始试着“隐忍”起来,比如,她开始在我爸反驳她的时候沉默不语,但是,很可惜,她不是我那个习惯了忍受的姥姥,她是个相信“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新女性啊!这种倒退行为常常让她积攒起更大的愤怒,然后出现更不可控的爆发,河东狮吼的分贝指数直线上升。而我爸在被长期打压之后要么对家里的事不闻不问,要么就对我妈冷嘲热讽,基本不可能为夫妻和谐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所以,两个人争吵火力不断升级。虽然为了避开我,两个人常常在战争爆发后双双出门躲到外面去吵,可是硝烟弥漫的火药味,我可是闻得一清二楚!
爸妈的相互不认同让我学会了自我纠结
我从来没见过爸妈大打出手过,可是我知道他们互相有多么看不上对方。尤其是我妈对我爸的那个不满啊,我太了解了,因为我妈经历的种种委屈和牺牲,让她急欲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这个角色自然而然就降临到了我的头上。
“妈妈也不想发脾气,可是有时候真得忍不住,你爸爸要么刀枪不入,一句劝也不听,要么就是完全不负责任,我有时候觉得好累……上一回那事,你说你爸他做得对吗?!”妈妈这种含泪控诉带有极大的杀伤力,因为不怨恨一下我爸,我简直都觉得不好意思做人。
可是,怨恨自己爱的人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哪怕我心里装着爸爸再多的好,为了安慰妈妈,我也必须和她站在一起,去否定那个影响自己深远的人,而在否定他的同时,我也不得不否定自己身上传承自他的那一部分特质。
我爸说如今社会上的人都太功利了,只追求物质,一点精神世界也没有。我妈就说,就你有精神世界,精神世界能当饭吃?我爸对我说,现在教育体制有问题,有空多看看课外书,别变成书呆子。我妈就愤怒,等你闺女考上大学她爱怎么看怎么看!有本事你让大学招生考课外书去!
于是儿时那种类似写作业到底追求质量还是追求速度的纠结一再涌上心头,我的纠结简直多如牛毛,且越来越喜欢自我否定,看课外书的时候想起妈妈的话就有犯罪感,写作业的时候想起爸爸的话又担心自己变成书呆子。这种自我怀疑和青春期的迷茫纠结在一起,把我折磨得简直可以用“生不如死”来形容。
我变成一个好辩成瘾不解风情的姑娘
整个学生时代,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参加辩论赛,和人争辩真是我的强项。我尤其喜欢和男生辩论,曾经有过语文课上就一个话题舌战十几个男生的记录。唉,别说早恋了,我的中学男同学们都快讨厌死我了。
大学更不用说了,我的争强好胜几乎吓跑了所有的追求者,哪个男生会喜欢一个独自拖着行李箱N多趟奔波在两栋宿舍楼之间拒绝男生帮忙的女孩呢?这姑娘得多不解风情啊!
好在我的丈夫慧眼识珠,看出我种种劣迹背后还是藏着一颗正直善良温柔的心,收了我这枚大龄剩女。可是婚后,他要无数次地在我试图自己换灯泡、自己修开关、试图像我妈一样显摆自己的能干而羞辱他一番的时候,温柔地将我拉到面前,一字一句认真地对我说:“别忘了自己是个女孩子。”
说实话,第一次听这话我可一点没高兴,马上涌上心头的感觉是受到了侮辱!我暴跳如雷:“你什么意思?女孩子怎么了!”只是刹那间,我忽然有种我妈上身的感觉。
丈夫拥有和我完全不同的视角
我自然不认同我妈的种种做法,因为那曾经给我带来过巨大的痛苦。所以很庆幸,当我发觉自己复制了母亲的行为模式时,我开始反思。
我也像我妈那样看各种书籍杂志学习,感谢科学昌明和媒体的发展,我学到的东西比她有技术含量多了。我开始懂得父亲常常被母亲指责的“不负责任”,其实正是源自母亲的不断否定,大人和孩子一样需要鼓励啊!于是我开始学着给丈夫一些机会去为家里做点事,然后狠狠地称赞他。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我依旧没有解决,就是:我自己的那些纠结和自我否定。
有一回我对丈夫说:“每当我看一些文学艺术书籍,就有罪恶感,觉得自己太不现实了。有时候我拼命工作赚钱又觉得自己好庸俗。所以我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我丈夫惊讶地瞪了我半天,最后很认真地说道:“我曾经有过很艺术但是不喜欢工作的女朋友,也有过只在乎物质没有精神世界的女朋友,最后我找到了你,我觉得你简直就是完美的……”听完这话,我懵了,哇呜!我这么好?
如果换种方式,“不同”也许没有那么可怕
我试着去想像,如果我的爸爸在提醒我写字认真的时候,我的妈妈不是以反驳而是以补充的姿态去提醒我,在认真的同时也要注意速度,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同时接受这两点都很不错的建议?如果爸爸在提醒我注意积累课外知识的时候,妈妈提醒我不要忽视了学习,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将花费在自我纠结上的精力用来全面发展?如果他们在给我提各种建议的时候不是用相互否定的姿态,不是想方设法一争高低,而能够学会接纳彼此的不同,那么,我是不是就可以像我的丈夫看待我那样看待自己,而不至于自我纠结、自我否定、自卑痛苦地生活这么多年呢?
而一旦懂得换种方式去看待父母观点的不同,这份“不同”也不再是造成我痛苦的根源,甚至成为扩展我视野的一种财富。
小时候,干过一件特别操蛋的事。那时候第一次暗恋别人,连那孩子削铅笔的样子都觉得无比好看。老是远远看着,隔着一排桌子,几个人,很多花花绿绿的习题册、作业本,或者一个腿很长的女生。有一次我们坐得很近,晨读的时候,我在背后盯着他看,他的耳朵就慢慢变红了。
没过几天,他顶着红耳朵去要求调座位,用好多件蓝白条的校服把我分隔开。
这个孩子聪明,成绩好,手指很长,写书法,会画画。他有时候躲我,有时候不躲。不躲我的时候,他教我背最讨厌的地理、历史、政治。有一年,我们班在暑假集体补课,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提前给我讲完了一个学期的历史课。他和我对面坐着,指着历史课本里的插图,问我那个人是谁?我说是张伯伦。他又问,和他握手的是谁?我说,希特勒。他于是继续问,他们为什么握手?这里是哪儿?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我绞尽脑汁去想,想出来就谄媚地笑,想不出来也谄媚地笑。想着想着的空白里,我还会问他,我刚剪了头发,是不是很好看。他脸会红,所以他常常半途而废,扔下课本和我。
那时候他有一个朋友,是我最好的哥们儿。也因为这位朋友,我第一次了解到男女之间,没有什么所谓最好的哥们儿。这种关系,是金丝肉松饼里的肉松,五仁月饼里的五仁,是芝麻汤圆里的黑芝麻,是饺子、混沌、包心鱼丸里胡搅蛮缠的一团又一团。他成绩一般,但待人和善,情商很高,是我们班委。我明明知道,班委同学喜欢我,就有点儿仗势欺人的意思。我整日和他黏在一起,但我只和他做朋友。做朋友的时候,我和那孩子也是朋友。
我很想知道,那孩子喜不喜欢我。但是我极力维持着一个少女的矜持。有一个周末,班委说,他和那孩子要去徒步。他讲话的时候,穿着一件白色短袖衬衫,袖口上缀着一只黑色的标签。标签上是一个图画,我盯着那枚小小的logo,几乎用视线跟踪了每一根丝线的走向,琢磨着怎么说出我的心里话。但后来我还是把头偏到一边,一边收拾书一边说我可不可以一起去,最近学习很累,我也想要出去走走。我的想法跟着我的手散漫在每一本被我整理的书籍上,我想,如果那个下午我们可以一起去徒步,大概我就会跟那孩子告白。在气喘吁吁的路上,站在那片茂盛的杨树林里,管它天上刮着什么味道的风,挂着什么颜色的云,当着我哥们儿的面也没关系。但后来,班委说,他们不会带我去,因为那孩子说要思考,带上一个女人还怎么思考。然后,他补充,也许下次可以带我一起去。
整个夏天,我常常半夜忽然醒来,醒来后就想那个孩子。那时候我根本不觉得痛苦。暗恋一个人不是痛苦,是一种有点儿遗憾的甜。更多的时候,我会歪起嘴笑。我觉得他很可爱。翻书可爱,削铅笔可爱,发呆也可爱。我没和班委讲我喜欢那孩子,但我觉得这位哥们儿应该知道,我觉得我们班几乎所有人都应该知道。我全身上下似乎光长了心脏,它扑通扑通跳着,动静那么大,我都捂不住。
后来我好不容易捂住了。因为要考美院,他去上美术培训班。他走得很突然,但一定和一些人告别过,只是对于我,就视而不见了。我心中暗恨过班委没有给我透露一点点的消息。有时候我还会激烈地想,如果我知道他要走,我大概会向他告白。不管那时候在上课,在自习,还是在嘈杂的课间,有多少双不一样的眼睛发出不同程度的亮度也没关系。但是我也只能想一想。
他不见了并没有让我停止想念。我偶尔假装不经意地问起他的情况,班委都不怎么详细作答,直到那年冬天,我又一次不经意问起来时,班委放下手中的笔,任它躺在一群等差数列里,像一具尸体。我最好的朋友脸上有一点点笑意,那笑容很奇异,克制而尴尬,他像是要不经意地对我透露一个秘密,他说,那孩子大概有喜欢的人了。我心中一抖,忙问他喜欢谁?班委说,大概是培训班里的某个女生吧。这时候,我才感觉到一种痛。迟迟顿顿的痛。它不那么锋利,也不猛烈,可是常常叫我胸闷气短。
半年后,那孩子回来,和他离开一样,他回来也叫我吃了一惊。我们生分好多。高三功课很多,大家都埋在一堆习题纸里。我历史那时候很好了,邻班班主任是我们的历史老师,他有次在小考后表扬我,说我进步很大,继续加油等等。我偷偷往那孩子的座位看,他笑得很详细,对着长腿妹子,他显然没有听到老师对我的夸奖,他专心听长腿妹子讲话,他专心笑。我瞬间觉得自己知道,他喜欢的人是谁了。
有一天,我对班委说,我们谈恋爱吧。他听到这句话时,愣了。然后他问我,怎么谈?
于是我们就一起放学回家,一起做作业,周末一起到学校自习温书,学烦了去徒步。我们做着和之前差不多的事。他待我如从前,我待他不如从前。有一天我们放学和那孩子并肩下楼,我热烈笑着,对他说,喂,我们恋爱了。
他没有讲话。
我等他讲话,他什么也不说。
于是我就像红黄色的充气小人一样,鼓风机一关,摇摇晃晃卸了劲儿。
我卸劲儿以后,再不能和班委在一起待着了,我开始躲他。很多时候,我自己上下自习,远远看到他,就会拐到一边去。比起那孩子,我更怕遇到他,更怕看到他的眼睛。
那年四月,有几位同学相约徒步,这次去的地方比较远,要搭车一小时到。班委来问我要不要去,我摇头。听到他在我头顶的一声呼吸,很重,很累,长相和叹息很相近。但是它短暂、隐忍,只顶着张呼吸的脸。我觉得那重量快要降落在我的身上,我急着要挪开,但是我的朋友已经走了。
那晚,出了一件不小的事故。几个同学返程时间晚点,没有搭到最后一班车,于是只好步行。途中要经过一片密林。在春天,密林是怡人的,有各种花木的香味,有微风。孩子们很开心,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都在夜风中被揉成甜甜圈。班里成绩最好的女生,在这一夜唱了首歌,不知道是什么歌,但是这声音引来了一群小混混。学着港片里模样,他们骑着摩托,时刻准备打劫和性骚扰。这次出去的,都是我们班的学霸,男男女女,手无缚鸡之力。他们站在远处,看我最好的朋友保护他们,看我最好的朋友被狠揍在地上翻滚,他们最后交出了所有的钱,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索性因为有这一点儿反抗,学霸女孩子只是被摸了一下臂弯,没有遭到更严重的侮辱。那晚他被送到了医院,脾破裂,额上被缝了针。我们班几乎所有人都去看他,有女同学回来还哭着。他们去看他的那天我和几个不亲密也不熟悉的同学在教室里自习,班主任进来看见我们几个,脸上说不出是厌恶、厌恶还是厌恶。
高考完,我们都念上了大学,只有他还在医院。我出去玩了一个月,回来时我妈说,有一个男孩子来找过我两次,每一次都在门口徘徊很久,第一次看着可疑,我妈前去询问。第二次看着可怜,我妈前去关怀。
不知道在楼下站了多久。我妈说。
我跟妈打听那人的长相,我妈说,头上有一条小指长的疤。
我知道我的朋友来过了,但我没有联络他。
那年冬天,我在大学里恋爱,这一次我喜欢的人恰好先向我表白。人生圆满。
正喜悦着,忽然收到他好厚的一封信。一点儿也没有提及我们的恋情,只说他的现在,说我们的友谊。他说,在复习,未来要考到想要去念的大学。他说,那时候有你这位朋友真好,不会做的数学题随时都可以问一问。我看完那些字,把信退了回去。
退回去的时候,我写,我们不要再联系了。
我怕他成为心中的重负。只要他不出现,我就没有重负。我可以好好的认真的谈恋爱了。
后来,和人们谈起初恋,他就像是从不存在。我说我暗恋过的人,我热恋过的人,我愿意共度一生的人。这些人里没有他。而他曾经是我最好的朋友和伙伴。
六年前的冬天,他通过一个同学,问到了我的qq号。他让那个同学先来问问我,他是否可以联系我。他说本可以打电话,但是怕打扰我。我想了想,说好吧。我们十年没有联络过了,但是他,仍然是我的重负。我知道他真考上了想要去的大学,我知道他毕业先在天津,后来到了深圳,现在在一家证券公司。我知道,他在和当年的一位高中同学恋爱。我曾经费力找到过他的照片,我努力去找那条疤的影子,但是并没有找到。他好看地笑着,所以我也笑了。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知道他的一切。
当时离过年还有一个星期,我在书房上网,先生在厨房给我榨果汁,在榨汁机嗡嗡的工作声中,我通过了一个闪烁的头像。
过很久,他才开始说话。
你好吗?
我很好。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可以。
你那时候,有没有真正在意我的瞬间?
我喝了一杯梨汁,我先生把浮沫渣滓都过滤得一干二净。果汁是褐色的,很甜。我喝了很多口,喝了很久。然后我放下杯子,打字给他看:没有。
也是很久过去。他发来一行字。
他说,谢谢,我其实早知道,只是来问一个准确的答案。过完年,我就要结婚了。
祝你幸福。我飞快地打字。从来没有狠狠疼过的心像是被绞肉机搅碎了。
我疼着的时间段里,被他拉黑。
他铲除了记忆的污点。我还背着重负。
下
密斯白的旧桃花泥,还没有结束。
我们念大学那些年,我暗恋的那孩子,忽然常常写信给我。他的信,被想要说的话塞得满满的。每一次都满满的。像是我从前写给他的信那样。只不过,我给他的信都扔了,从来没有塞进他的眼睛里去。
我拿着这些信的时候,只是很感激。我不会心跳,不会激动,不会喜悦,我只是觉得那几年的时间似乎也还好。有一些时候,我也不那么急着看他的信。甚至有一封,在抽屉里待了很久才被我翻出来。那封信是用英文写的。信里说,他有了一个喜欢的女孩子。
因为过去太久了,也因为我失恋了,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我没有回信。隔很久,他又写来一封,再隔不久,又来一封。再没有提到过那个女孩子。我们就这样度过了大学时代。
毕业以后,他到上海去,成为一家知名公司的产品设计人员。那是他的专业。成为设计师的他,有时候打电话说一些我听不懂的工业设计。有一年他回来开会,我们见面,在一家餐厅吃饭,对坐着。他的脸不红了,我也不会再偷偷打量他。我们是彼此熟悉的老同学。我问他,我的发卡好看不好看,他一本正经作评说,还行。
我们讲很多鸡零狗碎的事情,讲工作也讲未来。那时候我们都还没有结婚。我讲我的男朋友,他讲他的女朋友。我们讲到山穷水尽,总觉得还有没讲到的话,总觉得食道里卡着一团无法吐出也无法下咽的过去。
然后我问他,那时候你在美术培训班喜欢谁?
他一脸惊愕,丝毫不明白我在说什么。
他说,在培训班的半年,是最艰苦的半年,除了画画,还要自学文化课。所以那年他才可以靠文化课成绩考上一所985大学。他说,哪有时间去恋爱。
我也一脸茫然接着问,你是不是喜欢过长腿姑娘。我问的是我的心结。那时候我痛过的理由。
他又茫然了,他已经不大能记得那个女同学。
我们忽然沉默起来。
出了餐厅的门,我们打算告别。那时候也是冬天,天气很差,空气里有辛辣的味道。我们的四周站立着一些高楼,楼宇的身体上密布眼睛。眼睛始终睁着,发出白色的、黄色的、蓝色的、鎏金的光。光在雾中,在夜里依然灼灼。
我忍不住问他。那些话我忍了又忍,忍住了觉得不甘心,不忍住又觉得无意义。
我问他:你喜欢过我吗?
他的耳朵,在餐厅外墙下的光晕里,一层一层地红了。他没有回答。
好多年过去,我问出来这句话,这句话就变成了废话。
往后,我们的青春期就真正结束了。大家进入平庸生活。你喜不喜欢我?成为无聊的问句,在成人的世界。
再往后,我偶尔会再听到“我喜欢你”这样的表白。这些表白再没能打动我,也再不能刺痛我。偶尔冒出来一个人,一直问我,问你呢,问你呢,问你呢,你为什么不喜欢我?到了这个年纪,好多时候,说这样话的人,身上都扛着重负。他讲出这样话的时候,我看着他的肩头,一边蹲着一个女人,一边圈着一个孩童。他的脸不会红,心不会怦怦跳。像是尸体。
偶尔,在公园,在超市,在餐厅,或者在随便一个什么地方,我看到穿着校服的少年情侣,都会被甜出糖尿病来。我总会痴痴呆呆地看着他们的背影,那些背影上面布满了我的记忆。
后来,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少年,他看到我的时候耳朵就慢慢燃烧起来。我看到这些的时候很感激。就好像我回到少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