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9 22:45: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两者相同的地方
1.都较重视“义理”教育。“义理”教育,即“道”的教育。“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材一个鲜明的特色。不过,近年来,我国语文教材已由“义理”本位逐渐过渡到“语言”本位,但渗透“义理”的选文在语文教材中仍占较大的比例。美国语文教材同样重视“义理”教育。例如,六年级文学教材第二单元主题为“英雄”,教材的选文有,生活中的英雄:小说《勇敢点,戴纳》、《儿童英雄:救人者、幸存者和有才能者的真实故事》、诗歌《抢救》;勇敢和善良:小说《卡罗琳的第一百件事》、小说《数星星》;杰出人物《狂人玛吉》、小说《泽利》、诗歌《妇女》。教材通过这些英雄人物的介绍,旨在教育学生要像他们那样沉着冷静、不畏困难、勇敢地挑战困难。
2.两者都很重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美国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一把重要标尺。因为,若阅读能力低就不能理解诸如历史资料、科学报告和经济技术文件之类的重要资料,就无从下手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样,在美国人看来,写作水平差,也势必影响学术研究、经商和专业工作等。所以,美国语文很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我们从六年级教材《文学宝库》中就可以窥见一斑。教材除了课堂阅读外,每个单元还开列了“书架”,用于推荐书目,简要介绍书目的内容。如第一单元的“书架”推荐了五本书:(1)《整天》(大卫.麦考德),(2)《代王子受罚的男孩》(悉德.弗莱喜曼),(3)《弗瑞斯比夫人和涅姆鼠》(罗伯特.C奥布赖恩),(4)《六年级借宿生》(伊芙.邦庭)(5)《聪明人范西利莎》(约瑟夫.谢尔曼整理)。这些文章指在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我国的语文教材也很注重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对国内的语文教材,大家都比较熟悉,在此就不进行分析了。
二、两者相异之处
1.两者编排体系不一样。美国的语文教材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的内容主要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而文学类的内容主要有美国和英国各主要历史时期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欧洲和非西方著名作家的翻译作品,包括当代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等。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以语言和文学并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以文学为主。而我国的语文教材将语言知识、文学的学习都融于“选文”中,没有截然分开的语言和文学两大类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两者也各有特色。美国的文学类语言教材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编排体系。(1)按文学作品主题编排。如六年级文学教材《文学宝库》第三单元按“远方的文化”主题编排,“远方的文化”这一单元又细分为非洲探险、跨越时间、跨越国界三个小主题,分别对应的选文是,非洲探险:科学小品文《紧闭的门后》,小说《模仿树和叶子》;跨越时间:童话《鸽子王子》、科学小品文《城堡》;跨越国界:小说《横渡太平洋》、诗歌《东方地平线》、人物纪实《名字:诺姆贝瑞斯》。(2)按作品体裁编排。如八年级文学教材《文学》(银级)按短篇小说?戏剧、纪实 、散文、诗歌、美国民间文学、长篇小说分单元进行编排。(3)按历史时期编排。而我国的语文教材大多按作品体裁进行编排,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言、诗歌、文言文、文学评论等单元。
2.美国语文教材重研究能力的培养,我国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所欠缺。美国是一个崇尚创新的国家,其语文教材也很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凸现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语文教材,都对此有要求。试以六年级《语言》教材为例,六年级《语言》教材第十二部分第一单元共有七篇课文,其中第一课介绍调查报告的定义及其结构,第二课讲解如何寻找调查报告要回答的问题,第四课介绍如何利用资料获取信息,第五课让学生评估获得的信息、留下与调查报告内容相关的材料,第六课教学生总结概括所获信息,做成笔记,第七课则要求学生运用分类、缩写、排序等技能组织笔记上的内容,写出提纲,完成调查报告(或论文)。教材注重“初选课题一重选课题—制定计划—资料分析—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研究历程,让学生获得实践研究和学习语言的切身感受。而我国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同样是调查报告,最多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调查报告、怎样写调查报告,给两篇范文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很少像美国语文教材不厌其烦地要学生亲自调查研究。不过,国人已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年来,上海就较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如上海杨浦高级中学的《汉语新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就搞得比较成功,深受学生的喜欢。
3.美国语文教材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而我国语文教材却未体现。
美国语文教材较重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如六年级文学教材每一个单元之后都有一个“connection”,即“和其他学科课程的联系”。这部分内容丰富多样,异彩纷呈,旨在使学生体会各学科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学科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综合思维和多种技能的培养。如,《上尉和他的马》一文的练习设计,就要求从百科或其他参考资料中查找非洲野生动物的资料;《火星上的罪恶》一文的练习,就要求学生找出美国的四个时区及其之间的时间差,还要求学生画一幅美国地图,表明不同时区的位置。我国的语文教材像这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还未曾体现。近年来,上海比较重视这一点,如今年高考上海综合能力考试卷(理科)首次出现了跨学科知识的题。题目大意如下:上海市中学生正在展开研究性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下面是学生提出的三个课题──上海入骨髓库的心态剖析:上海地区太阳能利用可行性研究;上海地区降雨酸度情况调查研究。要求:写出所选的课题名称,并简单陈述理由;简要列出你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该课题最后成果的形式。虽然是理科的综合考试卷,似乎与本文的行文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其体现的一种教育理念却与本文所述的美国语文教材注重跨学科知识有一致之处,故在此将其提出。尽管学生的答题情况不甚理想,有的甚至连什么叫“陈述理由”都不清楚,特别是对“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成果形式”之类更是回答得千差万别,但它毕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能为我们的教学及教材编写提供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所以,笔者真心地期待着我们的语文教材多一点“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关键词:农民工;主体地位;图书
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由此可见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也是城镇化中市民化的主力。真正的农民工市民化不仅仅是让其住进城市,而是要真正成为市民。就目前来看农民工并未真正融入市民,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主体地位的低下。农民工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经济上、政治上、精神文化上,这不仅仅需要提升农民工的生存技能,也要提高他们的维权、参政议政能力和精神素养,其途径除了有限的教育、培训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足够、实用自学书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在农民工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为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65.5%。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仅占6.1%,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60.6%,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占20.5%,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占12.8%。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但是目前农民工的书籍占有量很不乐观,通过对长春市200名农民工的调查显示,50%的农民工一本书都没有,拥有3本以上书籍的农民工也只占20%左右。这种现状无疑制约了其主体地位的提升。
一、目前农民工类书籍出版存在问题
(一)流通渠道不畅,限制了出版和需求
目前来看农民工书籍流通渠道很窄。首先,农民工书籍的出版在选题上并没有单独列出,基本上是放在是“三农”图书的大的框架当中。在我们的观念中并没有把农民工和农民区别开来,实质上农民工和农民已经有了实质不同,既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其次,就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其工作地点比较分散、偏僻,致使弄农民工与书籍的接触机会很少,上图书馆和书店的时间和条件不便利。从图1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工作,一般来讲这两类工作离繁华的服务区都较远,这也大大加大了农民工与书籍的距离,使农民工类的书籍在流通上受到阻碍。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整理。
出版商在流通不畅的条件下商业利益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出版这一类书籍的积极性也不高。有些出版商虽然参与农民工类书籍的出版,更多的是配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有关部门的活动和计划,如在培训书籍出版上主要是配合阳关工程等。所以出版商从利润角度来讲就要调高图书价格,而对于农民工来说,过高的图书价格极大的限制了购买欲望,这也是此类书籍流通渠道不畅的重要原因。流通渠道不畅既限制了农民工购书和阅读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出版商的出版的积极性。
(二)农民工专业类书籍内容不切合实际性,弱化了其经济地位
农民工专业培训类书籍是农民工提高生存技能和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大多数书籍过多的强调理论和专业,在书中往往涉及很多专业术语,这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无疑就像天书一样难懂,更别提实际效果了。甚至有些技能培训书籍中首先阐述一些历史沿革、物理和化学原理等,使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工开卷就一头雾水,很难在农民工技能提高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在书店也不难发现,冠有农民工标题的图书很少,涉及农民工的一些专业性书籍也是放在大的专业柜台上,如建筑、化工、装潢等柜台上,并没有从农民工角度设计图书的出版,这也说明这类书籍实用性比较低。
(三)农民工政治类书籍短缺,弱化了其政治地位
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综合体现,人的政治素质的高低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无疑一个集团的政治素质也是这个集团在社会上的社会地位的体现。提高农民工的政治素质关键在于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这也需要农民工参政议政类书籍的指导。农民工在家乡参政议政大多通过村委会来实现,但是当他们到城市打工之后,其参政议政意识逐渐淡化,原因在于一方面对城市参政议政环节和方式的陌生,以及对参政议政途径的不了解造成的。目前对于农民工参政议政指导类的书籍很难找到。人们更多的是把农民工当做弱势群体出版一些维权、法律援助等类书籍。
(四)农民工思想道德类书籍的缺乏,弱化了其精神文化素养
农民工出版的书籍从其需求对象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供有关学者研究和政府部门决策需要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著作,如《中国农民工问题》、《中国民工潮的经济学分析》、《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农民工打工调查》等;另一类是供农民工阅读需要的培训、教育、咨询和娱乐等方面的书籍。第一类书籍农民工根本看不懂也没必要看,第二类书籍从出版总类上看更多地体现在培训、咨询等方面,如各种工作的培训指南、城市指南、法律保障、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书籍。而关于农民工了解职业性质和危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以及人文关怀的书籍很少。在出版中往往以城市居民为参照指标,把农民工定义为弱势群体和低素质,所以一些文学作品往往缺乏深度和教育关怀意义,出版一些内容肤浅的口袋书,缺乏农民工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又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阅读书籍。
二、农民工类书籍出版的对策分析
(一)拓展流通渠道
流通渠道的拓展是拉近农民工和图书距离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利润,激发出版商积极性的重要方面。拓宽流通渠道需要调整图书发行方式,象“农民书屋”那样建立农民工流动书屋,适应农民工生活、工作区域分散和偏远的问题,送书到人。在书店经营方式上也要调整,设立农民工书籍专柜,强化对农民工的购书服务,可以考虑网上订书、送书活动。出版商也可与一些电商联合,拓展流通渠道。从政府角度讲,各有关部门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降低图书价格,增加图书销售市场活力,激发农民工购书的积极性。
(二)明确图书定位
农民工是农民中文化素养较高,眼界比较开阔的群体,特别是以青年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不但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具有积极的接受新鲜事物和提高自我的心态,所以说农民工是农民中对知识需求比较强烈,阅读积极性比较高的群体。但我们在图书选题和出版上要定好位。
首先,在选题上定位为农民工。“三农图书”的选题要摆脱以前以农业种植、养殖为主的基调,要首先面对农民工进行选题。农民工目前迫切需要的书籍主要有提高技能方面的书籍(如建筑、装潢、保安、服务等)、生活知识类书籍(如入城指南、就业指南、居住指南等)、维权类书籍(如法律援助、劳动合同签订等)、休闲娱乐类书籍、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教育类书籍等。在选题上应该紧紧围绕这些类别,并以农民工的需要、文化水平进行图书定位。
其次,专业类培训书籍要定位为实用。另外在农民工图书选题上也要具有实用性,要以农民工为切入点,而不是广泛意义的农民。如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指导手册》就非常好,也很畅销,其原因就是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现实问题。
再次,提高政治权利类图书的出版。政治权利类图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权利咨询和维权类书籍。这类图书包括公民基本权利读本、法律咨询与援助、用工合同签订等。这类图书的出版要体现出实用性和通俗性。另一类图书就是权利参与类图书。这类图书主要包括工会和各团体组织的参与权利、参政议政权利等。鉴于这类权利的行使是在农民工不熟悉的城市,所以就要求要有专门的权力行使指导类书籍,包括行使方式、行使地点和行使途径等的指导。
最后,精神类图书要定位为人文关怀。农民工离开家乡后都会感觉到孤单寂寞,这也需要一些通俗而有质量的精神类读物作为精神寄托,所以这类图书要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图书内容设计上既要给农民工以精神慰藉,又要在内容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道德的正能量,而且也应该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引导。让他们既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也能够提高自身的精神素养。
(三)强化数字化出版物的出版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成为阅读的主要方式,通过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手机阅读、光盘阅读等阅读的人群占全国总人数的50%以上,这部分群体中中青年占大部分,在阅读方式选择上手机阅读人均每天阅读时间为21.70分钟,为最主要的数字化阅读方式,其原因在于其方便性和免费特征。据统计与2012年相比,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的人数下降1.4%,为38.7%。所以在出版方式上应该更重视于数字化出版物的比重。对于农民工来说,用手机阅读已是很普遍的现象。由于农民工更多的倾向于免费阅读,国家可以投入建立农民工电子阅读平台,推动电子出版物的发展。也可以以补贴的方式与各大出版集团联合推动电子出版,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向农民工发放阅读卡等方式,激励农民工的参与,提升其阅读的积极性。
选题合理、数量足够、通俗易懂的农民工书籍不但能够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和精神文化素质,进而也能够提升他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只有农民工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才能够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OL/BL].统计局网站,2014-05-12.
[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李奋生,李柱勤.进城农民工政治上弱势地位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新农村建设,2012(06).
[4]庞琳.曾诚农民工法律实用图书出版思考[J].观点,2013(03).
[5]郑波,杨峻,赵伟力.数字化发行,农家书屋的未来[J].科技与出版,2010(12).
90后阜阳女孩王雅静因患先天性小儿脑瘫,脖颈以下严重瘫痪。2008年,她尝试用下巴操作鼠标写作,如今已出版多部作品,成为阜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数字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了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15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课外图书8.21本。
教育部了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浙江省的外国留学生人数达25658名,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老人摔倒的地方就在我家楼下,那天我放学回家,看到路边围了很多人,当时也没太注意,后来在家里看见是一位老人倒在了那里,我就跑了出去。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第二中学高三学生郑英杰为摔倒的老人撑伞遮阳,直到救护车赶来的一幕,深深打动了网友。“遇到老人摔倒,帮还是不帮?”“撑伞哥”用不假思索的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个文化传统要繁衍下去,一定要有新的解读、新的阐释,注入新的活力。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花了整整8年时间,将杜甫的所有诗歌翻译成了英语,学界首部杜甫诗歌的全译本最近得以面世。宇文所安表示,这套诗集“最能帮助到那些会一些中文,但又不足以读懂杜甫的人”。
指住宅与商业、服务业混合,与街道的结合性强的社区。社区里面有银行、超市、商业街、餐饮、医院、学校、幼儿园等。中央发文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推广街区制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避免都市中的个人原子化。
糖 税
>> 少儿数字出版模式研究 数字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模式探索 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模式探析 电子图书出版模式及其版权保护研究 高校数字图书馆门户研究 探索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模式 数字教育出版模式综论 用户参与式设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实践研究及启示 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合理使用问题研究 浅议数字出版与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协同发展 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的业务模式探析 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购模式 地方高校图书馆员学术参与研究 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集团采访模式下费用分摊研究 高校数字图书馆宣传包装与推广模式研究 基于读者移动阅读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模式研究 高校图书馆民国期刊数字化模式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移动阅读服务模式研究 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12-25.
[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5-12-25.
[4]必胜网.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EB/OL].,2016-02-20.
[6]刘炜.未来的图书馆[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9):44.
[7]杨琳.图书馆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2,(3):47-49.
[8]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EB/OL].,2016-05-16.
[10]邹新明,朱本军,张丽静.“北大博文”的思路、做法及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68-70,120.
这已是北京地铁平常一景。在一家建筑设计咨询公司的小刘便是其中的一员。上下班途中,4.3英寸屏幕的智能手机成了他的忠实伴侣。“看看微博什么的,方便!”小刘告诉《中国对外贸易》记者。
如今,这样的移动阅读已成风尚。以微博、微信、微小说等为代表的微阅读时代正式到来。
微阅读网罗大众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微阅读是阅读领域的快餐,口袋书、手机报、微博、微信等,都是一种微阅读。微阅读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多种移动阅读终端而发展,承载着微博、博客、帖子、网络文学等海量数字内容。微阅读契合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
近日,一份 《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半数以上注册了微博,“微博控”即每天微博使用者占到25.15%。其使用微博的主要原因是:关注新闻热点,参与话题讨论,了解名人动态,发表个人观点。同时,新兴的微信
平台已拥有3亿用户。通过微信朋友圈共享信息的“微信控”日渐增多。事实上,“微博控”加“微信控”的手机阅读者,在年轻人的占比已越来越多。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下称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对于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的38.6%上升了1.7个百分点。
电子书的阅读量增幅较为明显,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35本,比2011年的1.42本增长了0.93本,增幅达65.5%。新兴媒介中,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16.52分钟,比2011年的13.53分钟增加了2.99分钟。
我国18—70周岁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信息获取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重视。其中,有70.8%的网民将“阅读新闻”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6.7%的网民将“查询各类信息”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另外,97.9%的网民表示上网时曾进行与阅读相关的活动。
微阅读之风也吸引了孩子们。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的《上海市少儿“微阅读”现状调研报告》显示,如今超过四成的少年儿童进行微阅读,而电子书在其中占到了50%以上的比例。
虽然,有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微阅读会使现代人思想浅薄、思维碎片化。而且,调查显示74.4%的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但是,微阅读已成不容忽视的一种潮流。
微阅读的流行也催生了诸多商机,开发电子书、阅读类应用程序的企业忙得不亦乐乎。
广州坚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ZAKER便是其中一种。这款个性化订阅和资讯聚合的多媒体阅读软件将微博、博客、图片、RSS等众多内容,按照用户个人意愿聚合到一起,实现个性化定制,具有微博邮件等社群化互动分享功能,具备杂志版式的阅读形态。早在2010年12月,ZAKER iPad版就已上线。
“目前,下载次数仍在不断上升,公司也在与内容提供商合作,扩充内容品类。”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
除此之外,电子书的发展也有了新气象。目前各大电商均已在各自平台销售电子书。6月7日,亚马逊Kindle系列产品在华首发,这让受到新式手持阅读设备冲击而日渐平淡的电子书市场再起波澜。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此次入华也将重燃消费者的读书热情。而对于国内电子书企业来说,则意味着竞争。当当网推出“都看2”阅读器,汉王推出新品“黄金屋乾光”,与Kindle正面交锋。
成立于2010年2月的北京多看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面向互联网的电子阅读和视频的开发与应用,旗下书城“多看阅读”提供内容丰富的各种电子书,适合Kindle、Android、iPad、iPhone等终端使用。
“公司正在加强与内容提供方的版权合作,给读者提供更多的电子书资源。面对市场上的同类竞争,我们看重的是读者的阅读体验。”该公司高级策划经理杨帆对本刊记者说。
读者付费意识提升
微阅读的风行绕不开内容产品,微阅读的内容也是免费与收费共存。虽然,习惯了免费阅读的读者依然在乐此不疲地搜寻各种免费内容,付费阅读的读者也在日益增多,付费习惯正在养成。
上文所述的调查显示,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40.1%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手机阅读群体中45.8%能够接受付费阅读,而有54.2%的人只看免费的手机读物。手机阅读人群在2012年全年人均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23.31元,较2011年的20.75元增长了2.56元。
付费阅读量的提高,与电子书的低廉不无关系。亚马逊中国的电子书多数定价在20元以下,打开京东商城的 “近一周畅销榜”,有很多书甚至是0.10元,这与纸质书日益攀升的价格形成鲜明对比。遇到电商搞活动的时候,电子书的价格就更优惠了。前一段时间,京东商城、当当商城和亚马逊中国的免费电子书活动吸引了大批拥趸。
多看书城提供的内容有少部分是免费的,更多的是收费的,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让杨帆感到高兴的是,“愿意付费的用户越来越多,目前,公司已经有3万多付费用户,且还在增长。”
京东商城的电子书于2012年2月上线,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用户超过了400万,发展可谓迅速。而这些用户所阅读的电子书品种中有80%是通过传统纸质图书转化而来的。
一、读与思精学引导
(一)“博学”与“笃行”的过渡
在我国古代的学习论中,“思”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子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慎思”居于整个阅读过程的中心位置。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强调学思结合,不可脱节。古人所说的“思”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有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有对作者旨意的探求,有对社会现象的剖析,有对自身言行的反省。其中的“慎思”,既要求深入思考,不浅尝辄止;又要求明辨是非优劣,慎重择取,已蕴涵“反思”的含意。在从“博学”到“笃行”的阅读行为过程中,“慎恩”“反恩”成为必不可少的过渡。
(二)“期待”与“批判”的中介
如果说“阅读期待”是阅读行为的起点和准备,“阅读批判”是阅读过程的高级发展阶段或归宿,那么,“阅读反思”就是从“阅读期待”到“阅读批判”的“中介”,是阅读能力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阶梯”。“阅读反思”,则是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省察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从而改进阅读策略和方法,以期提高阅读效率。
(三)“接受”与“创造”的桥梁
阅读的陈述性知识和训练阅读基本技能的程序性知识,有助于阅读综合能力的形成,不可忽视。以理解作者旨意、提取文本意义为目标的接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初阶,是“人书”的过程;以超越个人阅读经验、超越文本意义为归宿的“创造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发展的终端,是“出书”的过程。二者之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空间,或不可跳过的阶段,就是以对文本的评价、探究为核心,对个人阅读经验重新建构的“阅读反思”。这时,对书已“入”之甚深,将出而未“出”。换言之,“阅读反思”是从“接受性阅读”到“创造性阅读”的桥梁。没有这种桥梁,读者要么永远凝滞在文本的苑囿之内,要么悬浮于虚妄幻想的半空之中。因此可以说“阅读反思”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保证。
二、阅读与反思比较的重要性
上期我们谈到阅读期待的四重视野,即解文、知人、论世、察己;与之相对应,阅读反思也有四个不同的层面。
(一)文本解读的反思
阅读的第一视界是解读文本。即跨越读者与支本的距离,全面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但是由于种种非“阅读”,的原因,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二)对作者旨意的反思
阅读的第二视界是理解作者,即解读文本不仅要顾及全篇,还要顾及全人。对经典作品的解读更要考察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由表及里、由浅人深,接近文本的真谛,把握作者的主旨。
(三)社会意义的反思
阅读的第三重视界是论世衡文,即衡量文本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意义,体现其阅读的社会价值。一般来说,优秀作品的社会意义与作者的“写作期待”大体相当.抽劣作品的价值低于作者的自我评价,只有少数杰出的经典作品,其社会意义超出作者的“写作期待”。后者如李白、杜甫、莎士比亚、曹雪芹、鲁迅等,都能常读常新,成为永远的经典。2001年8月9日《光明日报》“读书人口”在国民中所占比例。社会的阅读风尚,是一个重要的精神文明指标,也折射一个国家、—个民族的文化底蕴。阅读我国国民读书状况的调查报告,发现我们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还须努力再努力。
(四)自我修养的反思
摘要:文章从图书馆、出版社和书店(以下简称馆、店、社)联合推广全民阅读的意义入手,引发了对图书馆、出版社和书店三家主要文化传播体系团结协作,共同推广全民阅读的思考,对一种全新的推广方式—“图书节”展开了一系列的构思。
中图分类号:G2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12-0032-02
收稿日期:2013-11-11
作者简介:姜洪青(1965-),长春图书馆馆员。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文化的大发展离不开书籍,离不开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塑造品格,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国人的阅读达到了。由此看来,全民阅读风气的形成,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需要及阅读消费的增长等,既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诸多要求,也为出版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书店如何开展营销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馆、店、社如何联手,共同推广大众阅读,这是一个亟待文化工作者解决的课题。
1馆、店、社联合推广全民阅读的意义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文化的传播、民族的复兴,图书与出版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了发达的出版业,才有了繁荣的文献典籍;有了图书馆(藏书楼)的贡献,才有了古代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等的鸿篇巨著得以保存。如果没有图书馆和图书出版,文学家和思想家们所创造的鸿篇巨著就无法流传到现在。而阅读的载体也从青铜器、帛书、竹简、莎草纸、羊皮发展到纸质印刷品,再到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以及多媒体和网络载体。先贤们前赴后继形成的巨大精神财富,是教诲人类成长,开发人们智慧的重要工具。每一次阅读载体的重大变革,都给传播文化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一次重大变革,都离不开图书馆和出版业的巨大贡献。
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馆、店、社更是文化传播的主体,担负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生活的重大责任。要把全民阅读的悠久传统发扬光大,把丰富的文化知识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
2馆、店、社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
2.1图书馆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
近二十多年来,全国各省市公共图书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月”、“阅读节”活动,如:福州图书馆举办的“福州读书月”活动,于每年孔子诞辰9月28日举办;深圳图书馆举办的“深圳读书月”活动,每年11月份举办,现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余年;长春图书馆举办的“图书宣传周”系列活动等。人们的阅读热情和兴趣明显增加了,阅读成为了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文化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使社会上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阅读范围、阅读广度增加了,弘扬了中华文化悠久的阅读传统。
2.2出版社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
据中国出版研究所的第七次国民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 年,我国18~70周岁识字国民人均每天读书、读报的时间为50.12分钟,上网阅读和手机阅读为人均40.15分钟。截至2013年1月底,我国手机用户达11.2亿户,移动通信普及率已达83%。2007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次公布了《全国出版社网站建设调查报告》,目前全国的578家出版社中,有78.3%的出版社建有自己的网站。这些数据显示,出版社已经转变观念,在做好纸质出版物的同时,大力发展网络,以及手机、手持阅读器等各种移动终端,逐渐扩大出版物的类型,为全民阅读服务打好基础。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出版社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职能越来越强大。制定了各种营销模式,如根据个性化需求进行“量身定做”、“按需出版”、“个性化制作”等,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牢牢抓住新闻热点、人物和事件,抓住契机,创造图书销售的奇迹。
2.3书店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
各种读书征文和读书节等全民阅读活动,促进了书店的发展,各地区一年一度的书展,使各大书店人气呈直线上升趋势,书店的效益也逐年好转。例如:广州书展——南国书香节,已经由单一的图书交易活动,发展成为集出版成果展示、出版物展销、文化活动、信息服务交流于一体的文化盛会。2008年,书香节展期4天,入场人数13.8万人次;2009年为期5天的书香节,入场人数达42万人次;2011年书展持续7天,入场人数近70万人次。
3馆、店、社联合推广全民阅读,提升公众阅读的魅力
3.1馆店联合推广全民阅读,开展“图书节”的主要内容
各地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宣传周”和“读书月”举办得如火如荼,各地出版社的书展经营模式和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大。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举办一次大型的图书盛宴,既有图书馆的参与,又有出版社的参与,还可以有作家的参与,来共同打造一个全民阅读的节日,譬如叫“图书节”,把全民阅读活动推向一个。内容是在“图书节”期间向广大读者售出一本书,而签约作家的作品会绝对畅销,出版社与书店的效益大幅增长,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大大提高,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积极性。
姜洪青:图书馆、出版社和书店联合推广全民阅读姜洪青:图书馆、出版社和书店联合推广全民阅读3.2馆、店、社联合推广全民阅读,开展“图书节”的实施方案
“图书节”具体实施方案,在每一个“图书节”之前一年,先和某一位著名作家提前约稿,提前确定出版时间。图书馆,应提前做好宣传,由图书馆统计出宣传周前1个月内图书借阅排行榜,选出前50位读者,作为读书状元,有机会获得作家的最新作品。图书馆还会邀请著名作家来做公益讲座,共同探讨该书的成书背景、成书的原因以及创作计划等等。另外,还要开展作家书目推荐活动。在出版社方面,出版社还可以把这本书的内容电子化,为有视障的残疾人或盲人免费赠送,使他们能听到书的全部内容,为残疾人的阅读提供便利。在各个书店里,或书展上,购买图书200元,就可以免费得到这本图书。如果单买这本图书,就可以享受在书展3~8折优惠的基础上,再给予9.5折的优惠。
另外,还有精彩的宣传,其在“图书节”的星期日,人们如果拿着此书,乘坐公交车到图书馆、书店或者书展会场一律免票。可以想象一下,每人都手持一本作家的图书上上下下,简直就是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那本书一下子就有了纪念意义。而且,在这个“图书节”活动期间里,广播、电视、网络,人们都在讨论这本书。这样,不仅提高了图书馆图书的利用率、提高了大众文化素质,不仅对作家,而且对出版社和书店也是极好的宣传和利润的提升。每年如此的良性循环,图书馆的读者数量一定会增长,图书利用率会成倍增长,从而带动图书馆的其他服务项目。
在这个文化盛宴一年一度的“图书节”,要成为作家、售书人、读书人、藏书人的盛大节日,成为深受广大公众喜爱的阅读节日。
另外,在“图书节”中,图书馆还可以开展其他的丰富多彩的图书宣传活动。如,图书换书活动、文化用品置换活动、各种演讲比赛、读书大赛、我爱记诗词比赛等等。只要参赛,就有奖励,从而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总之,无论是图书馆、出版社,还是书店,都要对所藏、所造、所销读物进行全方位地积极推广,努力使所有图书资源都被充分利用。不仅要通过这种团结协作的方式,来促进全民阅读,还要通过各自的公益活动和图书市场来引导人们通过阅读,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积极鼓励和热情指导公众阅读,就成为了文化工作者一种刻不容缓的重要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许琳瑶.积极推广全民阅读,夯实“学习型社会”基础——2011年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2(1).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误区分析;对策
一、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数据考证
在2013年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的调查数据中显示,电子书阅读的增长速度相对于2012年的来说,每个人都增长了2.35本的电子图书读书量,增长的速度已经到了百分之六十五点五年。在同一时间,在对18岁至70岁国民更喜欢哪种方式的阅读的调查里表示,有13.2%的人喜欢网络线上浏览阅读,有9.0%的人喜欢手机客户端阅读,有2.2%的人喜欢电子阅读器,有1.3%的人喜欢网上打印下载。
在2015年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调查报告中明显的表示,我国在2014年的数字化阅读率跟2013年比较,阅读率达到58.1%,提升了2%。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趋势也逐渐成型,逐步呈现出一种“全球化”发展趋势。
二、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价值内涵
数字化阅读信息是一种网络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主,在本质上采用数字代码的方法和形式,把组织并建立不一样的书籍的信息,在电、光等介质的根本上获得阅读信息。“Dynabook”是电子图书的概念模型,它的现世表明着已经在试着开始建立数字化图书馆。随着各个电子公司的连续发展并且在万维网开始出现并兴盛起后,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更加飞速。它主要的阅读方式有网络阅读和移动阅读两种。多媒体是网络阅读的主要部分,使用计算机来读的。通过于无线网络把图书、报纸等消息传递输送到行动设备的阅读传播,就是移动阅读。
现在,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强大的情r下,如果要创建完美的数字化文化服务体制,就要明确它的认识还有内在的价值。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跟传统图书馆的发展不同,在现在的互联网技术是数字图书馆主要的发展标准样式,电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走向越来越明朗。在图书的管理和出借阅读中,为了审查核实还有整理有意义的书籍,就要运用数字化的科学技术,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阅读知识脉络,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奠定基础。日益发展的收藏的具有文化价值的物品资源具体构建,让传统的道德资源分配样式有了非常大的检验。为了进一步适应数字信息的变化的法则,要更好的把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彼此结合。
现在,数字化科学管理对图书管理工作有着三大价值优势:
1、体现着灵活性。不同的发展需求决定了它的发展形势和体系都会并跟着有一定的调整,并对图书馆馆内体系有系统性的创建。
2、数字化图书资源更具安全性。在信息录入上通过完善计算机服务系统,能够科学分类、查找,保证整体图书管理信息和借阅信息的准确性。数字化阅读形式更加便捷,安全,确保了各项信息的准确性。
3、数字化图书馆的细化性,能够细化各项管理方法,实现系统化管理流程的划分。
三、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主要误区
数字化阅读呈现上升趋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1、资源安排的不完备。数字化图书资源规划、协调和衡量标准并没有得到统一,使得各个单位缺少相应平衡,社会差异明显。从而造成数字化图书资源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
2、检索层次不够鲜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读者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数字化图书分类建设不够明确。专业层次、学历发展没有进行明确的层次分明。
3、管理队伍有待加强。一些常态化问题不断涌现,图书管理的建设上没有深刻透彻的理解。图书管理者工作积极性,创新型和探究型有所欠缺。
4、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系统。电子阅读的便捷性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在法律问题上,会存在一定的“空白对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图书管理有着负面影响。
四、强化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增强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首先要提高阅读素养。为了提升数字化阅读的能力,就要增强技术管理,提升管理的业务的高度、改正创新管理方法,不间断的更改传统的发展的缺陷。
加强阅读特性,实现较人性化的检索服务。按照现在的社会发展状态,要依据不一样的领域、不一样的学历、不一样的年龄层的读者的阅读层次来进行针对性的推送以及最大化的检索细化,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来连续提升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并建造一个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的数字化阅读系统。
是版权纠纷变弱,使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所提升。现在社会日益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出现了新的裂变,数字化图书馆在特定的管理上和制度创建上,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提出科学建议。从而可以严格要求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也逐步完善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图书管理工作要进行不同性质的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数字化建设要求工作者提高自身发展水平,提高业务素养,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灵活的服务。认真做好知识产权服务、网络运营、商业服务等多项经营。不断提高数字化建设的发展,从而建设一个科学高效的公共图书管理体系,向现代化、数字化图书管理迈进更高的,更远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