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园林文化论文

园林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28 13:14: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园林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园林文化论文

第1篇

1.1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园林艺术

我国的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都有着丰富的景观资源,对比两处园林,都不乏耗资巨大,心思巧妙的传世佳作,然而,两个园林在地域文化内涵上却不尽相同,由此也影响到了艺术风格的呈现。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深受帝王文化影响。其布局严谨,多为前朝后寝,即宫殿的布局是园林处于宫殿的后部或侧位,如故宫的御花园;居家住宅是住宅在前、花园在后,如恭王府花园。景物的配搭强调轴线对称,规模雄伟宏大、建筑主体突出。色彩辉煌华丽,红黄墙、琉璃瓦配上雕梁画栋,很好的体现富贵雍容的特色。南方园林,多为私家园林。与北方园林相比,南方园林因为“天高皇帝远”,所以更“接地气”,它比北方园林文化更充分展示自我人格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园林的布局潇洒活泼,厅堂自由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台水榭,宛转其间,规模虽不及北方的气势宏大,但善于以小见大,景物安排曲折幽深,色彩淡雅明媚,建筑朴素,富书卷气。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总体来说,北方园林沉稳大气,南方园林明秀典雅。

1.2儒释道文化影响下的园林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影响力的便是儒、释、道这三家,在中国园林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儒、释、道的思想互为交织,共同影响了园林的发展。首先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首重“伦理”,北方园林中前朝后寝,轴线对称就是儒家思想的反映,前朝后寝与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观点对应,轴线对称则是儒家提倡“礼制”,“居中不偏”的思想渗透。“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古典园林也将“崇尚自然,师从造化”视为最高准绳,把建筑、山水、植物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尽量充分的利用自然条件,为了在有限的空间中抒发无限的情怀,以物喻德,以花木寄情,如兰花寓意幽谷自芳,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等等,创造出心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生相协的园林艺术。二是佛家思想的影响,佛教对园林影响较大的是禅宗思想,它关照人的“心性”,将园林空间升华到“意境”的层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为园林这种有限的景物形式提供了超越时空直达最高灵境的可能性。三是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道教是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成长的宗教,主张“道法自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还体现在崇尚神仙境界方面,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池三山”布局方式与道教有极深的渊源,道家传说东海之东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并有与日月同生的仙人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宫殿中营造园林,为追求仙境,建造一池湖水,曰太液,而湖中有三岛隐喻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至汉代,此格局尤为兴盛,汉高祖、汉武曾在宫中开凿沧池,池中建岛,以效仿仙境。此后这种模式成为历代帝王营建宫苑时常用的经典布局方式。我们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古典园林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中证实了文化与园林艺术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让建筑“建”起来的是理工科的知识,测量、计算、绘图等等,让建筑“立”起来的却是人文艺术学科的知识,二者交相辉映。由此可见,建筑价值不仅体现于建筑本身的工艺技术,也体现在建筑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民族特点与时代精神上,我们研究园林艺术与文化的关系,重视历史文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有助于提升现代园林建筑的高度。

2传统美学观念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美学思想早已深深融入了园林发展过程。无论是如诗画般优美的景致,如书法般巧思的布局,还是如音乐般空灵的境界,都让我们体悟到中国人特有的美学观念。传统的美学思想是快速形成中国现代园林自身特色的捷径。园林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既拥有可触碰的物质形态,又有耐人寻味的精神形态,只是它的精神形态容易掩盖在纷繁复杂的物质形态之下,尤其是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的今天。因此,从中国诗、书、画、乐的表现手法中提炼园林艺术的民族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而以诗、书、画、乐的创作手法进行园林的空间处理和营造意境更具有代表性。

2.1传统美学的空间意识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西方的园林多是由建筑师设计规划,以建筑的眼光来观察运用自然环境,讲究科学的透视方法,用建筑设计的手法打造环境空间。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师多是文人与画家,他们是用诗人的心理,画家的眼光来观察自然,将建筑引入自然环境,他们重视的是,房子和人以及整个环境的和谐关系。众所周知,中国人的空间意识异于西方,宗白华先生是这样表述的: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①中国传统画家作画,不是从一个视点观察物体,他是从有限中看到无限,再从无限回顾有限,具有高度的心灵自由,是《易经》上说的:“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正是这样的空间意识形成了中国园林艺术独特的风格。我们看扬州个园,个园是典型的文人山水园,相传清代大画家石涛曾参与造园。个园最令人称道的是设计者将四时美景设置在一园之中,人们可以随时感受四时美景。春景沿花墙点缀石笋,似春竹破土,加上竹林呼应,春的气息迎面而来;夏景以湖面假山为主,青灰色的太湖石,碧绿的池水,秀木紫荫将整座山体衬映得分外灵秀,清幽无比;秋景以棕黄色的黄山石堆叠假山为主,山势较高,面积也大,可登上山顶,欣赏园景;冬景所处的位置几乎终年不见阳光,地面用白石铺成,山体用宣石堆叠,宣石雪白的颜色一眼望去似积雪未消,令人惊叹。个园占地面积并不大,却表达出“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郭熙)的境界。中国人的空间处理还重视“虚实结合”,在中国人看来留白的空间是物与心之间交流的通道,是可以借助观众的再创造联想将它补足的,就好像“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不同,所生成的意境自然各异,而这正是艺术的情趣所在。传统园林设计者通常都会预先埋设虚实相生的空间,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营造虚空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灵魂所在。水既可成景以供观赏,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溪涧潺潺,渊潭深邃。也可激发变形、虚幻的意境之美。比如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上天天光”,利用水面形成的虚幻倒影空间与天连成一片,大面积的虚空为欣赏者留下了联想的空间,欣赏者凭借自身的美感经验在这虚空中领会到各自的意境。乾隆帝就曾御笔题诗曰“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来翼,中为广亭。榖纹倒影,滉瀁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可见,擅用虚实互补正是园林灵性所在。

2.2传统美学的意境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中国园林独特的意境美是我们区别于其它园林风格的重要标志,意境也是中国艺术最富民族意味的语言。我们要凸显现代园林的民族语言,就必须彰显园林的中国意境。诗词书画的艺术境界与园林最为契合,王国维将诗词境界分为“优美之境”、“宏状之境”、“古雅之境”和“眩惑之境”。园林主要追求的是“优美之境”。“优美之境”,优雅,从容,淡定。如江南园林,精雕细琢中飘溢着清雅气息,清新、淡雅、宁静的色调,高洁的气质令人遥想闲逸淡泊的诗人情怀。园林与诗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园林是在一个固定空间环境中营造意境,只有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情意相通时,才产生意境。同时,它的意境随着日升月落,四季更替而变化,有些景致只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气候出现,如“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园林艺术的意境是综合自然环境、建筑、诗、画等多种艺术的成果,不是所有园林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产生意境,因为难得,所以可贵。意境无疑是一代代中国园林设计师追求的核心,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对仗、赋、比、兴,绘画的“气韵生动”、“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书法的向背、曲直、疏密、聚散等创作手法中汲取灵感,用最富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创造中国意境。

2.3传统美学的音律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只有合乎规律的声音才能组织起来成为乐音,构成乐曲,其中包括了节奏、和声、旋律构成的音乐形象,表达各种情感的起伏,是一种微妙的创造性形式,启示着最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律、度、量、衡结合起来,从音律时间性、规律性来规定空间性的度量,正如《史记》所述:“阴阳之施化,万物之始终,既类旅于律吕,又经历于日辰,而变化之情可见矣”。中国园林造景参照了音乐的严整形式,依照节奏旋律的张驰疾缓,运用门、亭、台、廊、桥、水面、假山、植物、观赏石等等,造成园内的各种曲折变化,空间上的层层深入与高低起伏,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置身园中的人产生不同的情调感受,使园林建筑成为凝固的音乐。

3在全球化语境下反观中国园林民族性的价值

第2篇

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古代,园林既是技术层面的,也是文化层面的。当时,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称谓,园林的建造主要靠一些文人雅士与工匠艺人共同沟通协作完成,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提出“三分匠,七分主人”,“主人”相当于现代的设计师,在古代当属文人之列,他们的人生背景,学养深浅影响了园林的面貌,反之,园林也获得了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机会,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从中国数千年的园林史中可以看出园林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域受主流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在主体建筑、装饰色彩、植物搭配等方面均有不同。以下举例为证。

1.1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园林艺术

我国的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都有着丰富的景观资源,对比两处园林,都不乏耗资巨大,心思巧妙的传世佳作,然而,两个园林在地域文化内涵上却不尽相同,由此也影响到了艺术风格的呈现。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深受帝王文化影响。其布局严谨,多为前朝后寝,即宫殿的布局是园林处于宫殿的后部或侧位,如故宫的御花园;居家住宅是住宅在前、花园在后,如恭王府花园。景物的配搭强调轴线对称,规模雄伟宏大、建筑主体突出。色彩辉煌华丽,红黄墙、琉璃瓦配上雕梁画栋,很好的体现富贵雍容的特色。南方园林,多为私家园林。与北方园林相比,南方园林因为“天高皇帝远”,所以更“接地气”,它比北方园林文化更充分展示自我人格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园林的布局潇洒活泼,厅堂自由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台水榭,宛转其间,规模虽不及北方的气势宏大,但善于以小见大,景物安排曲折幽深,色彩淡雅明媚,建筑朴素,富书卷气。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总体来说,北方园林沉稳大气,南方园林明秀典雅。

1.2儒释道文化影响下的园林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影响力的便是儒、释、道这三家,在中国园林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儒、释、道的思想互为交织,共同影响了园林的发展。首先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首重“伦理”,北方园林中前朝后寝,轴线对称就是儒家思想的反映,前朝后寝与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观点对应,轴线对称则是儒家提倡“礼制”,“居中不偏”的思想渗透。“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古典园林也将“崇尚自然,师从造化”视为最高准绳,把建筑、山水、植物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尽量充分的利用自然条件,为了在有限的空间中抒发无限的情怀,以物喻德,以花木寄情,如兰花寓意幽谷自芳,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等等,创造出心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生相协的园林艺术。二是佛家思想的影响,佛教对园林影响较大的是禅宗思想,它关照人的“心性”,将园林空间升华到“意境”的层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为园林这种有限的景物形式提供了超越时空直达最高灵境的可能性。三是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道教是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成长的宗教,主张“道法自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还体现在崇尚神仙境界方面,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池三山”布局方式与道教有极深的渊源,道家传说东海之东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并有与日月同生的仙人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宫殿中营造园林,为追求仙境,建造一池湖水,曰太液,而湖中有三岛隐喻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至汉代,此格局尤为兴盛,汉高祖、汉武曾在宫中开凿沧池,池中建岛,以效仿仙境。此后这种模式成为历代帝王营建宫苑时常用的经典布局方式。我们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古典园林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中证实了文化与园林艺术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让建筑“建”起来的是理工科的知识,测量、计算、绘图等等,让建筑“立”起来的却是人文艺术学科的知识,二者交相辉映。由此可见,建筑价值不仅体现于建筑本身的工艺技术,也体现在建筑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民族特点与时代精神上,我们研究园林艺术与文化的关系,重视历史文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有助于提升现代园林建筑的高度。

2传统美学观念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美学思想早已深深融入了园林发展过程。无论是如诗画般优美的景致,如书法般巧思的布局,还是如音乐般空灵的境界,都让我们体悟到中国人特有的美学观念。传统的美学思想是快速形成中国现代园林自身特色的捷径。园林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既拥有可触碰的物质形态,又有耐人寻味的精神形态,只是它的精神形态容易掩盖在纷繁复杂的物质形态之下,尤其是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的今天。因此,从中国诗、书、画、乐的表现手法中提炼园林艺术的民族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而以诗、书、画、乐的创作手法进行园林的空间处理和营造意境更具有代表性。

2.1传统美学的空间意识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西方的园林多是由建筑师设计规划,以建筑的眼光来观察运用自然环境,讲究科学的透视方法,用建筑设计的手法打造环境空间。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师多是文人与画家,他们是用诗人的心理,画家的眼光来观察自然,将建筑引入自然环境,他们重视的是,房子和人以及整个环境的和谐关系。众所周知,中国人的空间意识异于西方,宗白华先生是这样表述的: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中国传统画家作画,不是从一个视点观察物体,他是从有限中看到无限,再从无限回顾有限,具有高度的心灵自由,是《易经》上说的:“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正是这样的空间意识形成了中国园林艺术独特的风格。我们看扬州个园,个园是典型的文人山水园,相传清代大画家石涛曾参与造园。个园最令人称道的是设计者将四时美景设置在一园之中,人们可以随时感受四时美景。春景沿花墙点缀石笋,似春竹破土,加上竹林呼应,春的气息迎面而来;夏景以湖面假山为主,青灰色的太湖石,碧绿的池水,秀木紫荫将整座山体衬映得分外灵秀,清幽无比;秋景以棕黄色的黄山石堆叠假山为主,山势较高,面积也大,可登上山顶,欣赏园景;冬景所处的位置几乎终年不见阳光,地面用白石铺成,山体用宣石堆叠,宣石雪白的颜色一眼望去似积雪未消,令人惊叹。个园占地面积并不大,却表达出“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郭熙)的境界。中国人的空间处理还重视“虚实结合”,在中国人看来留白的空间是物与心之间交流的通道,是可以借助观众的再创造联想将它补足的,就好像“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不同,所生成的意境自然各异,而这正是艺术的情趣所在。传统园林设计者通常都会预先埋设虚实相生的空间,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营造虚空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灵魂所在。水既可成景以供观赏,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溪涧潺潺,渊潭深邃。也可激发变形、虚幻的意境之美。比如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上天天光”,利用水面形成的虚幻倒影空间与天连成一片,大面积的虚空为欣赏者留下了联想的空间,欣赏者凭借自身的美感经验在这虚空中领会到各自的意境。乾隆帝就曾御笔题诗曰“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来翼,中为广亭。榖纹倒影,滉瀁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可见,擅用虚实互补正是园林灵性所在。

2.2传统美学的意境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中国园林独特的意境美是我们区别于其它园林风格的重要标志,意境也是中国艺术最富民族意味的语言。我们要凸显现代园林的民族语言,就必须彰显园林的中国意境。诗词书画的艺术境界与园林最为契合,王国维将诗词境界分为“优美之境”、“宏状之境”、“古雅之境”和“眩惑之境”。园林主要追求的是“优美之境”。“优美之境”,优雅,从容,淡定。如江南园林,精雕细琢中飘溢着清雅气息,清新、淡雅、宁静的色调,高洁的气质令人遥想闲逸淡泊的诗人情怀。园林与诗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园林是在一个固定空间环境中营造意境,只有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情意相通时,才产生意境。同时,它的意境随着日升月落,四季更替而变化,有些景致只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气候出现,如“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园林艺术的意境是综合自然环境、建筑、诗、画等多种艺术的成果,不是所有园林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产生意境,因为难得,所以可贵。意境无疑是一代代中国园林设计师追求的核心,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对仗、赋、比、兴,绘画的“气韵生动”、“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书法的向背、曲直、疏密、聚散等创作手法中汲取灵感,用最富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创造中国意境。

2.3传统美学的音律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乐记》:“声成文,谓之音。”就是说只有合乎规律的声音才能组织起来成为乐音,构成乐曲,其中包括了节奏、和声、旋律构成的音乐形象,表达各种情感的起伏,是一种微妙的创造性形式,启示着最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律、度、量、衡结合起来,从音律时间性、规律性来规定空间性的度量,正如《史记》所述:“阴阳之施化,万物之始终,既类旅于律吕,又经历于日辰,而变化之情可见矣”。中国园林造景参照了音乐的严整形式,依照节奏旋律的张驰疾缓,运用门、亭、台、廊、桥、水面、假山、植物、观赏石等等,造成园内的各种曲折变化,空间上的层层深入与高低起伏,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置身园中的人产生不同的情调感受,使园林建筑成为凝固的音乐。

3在全球化语境下反观中国园林民族性的价值

第3篇

论文摘要:阐述了庐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现状及表现特点,从资金投入、绿化思路、建管力度、园林景观、绿化空间、绿化指标以及树种选择等方面论述了庐城镇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为庐城镇园林绿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庐城镇系安徽省庐江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总面积163km2,其中城区面积8.7km2,总人口14.36万人,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期以来,庐江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规划造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挖潜补绿”的园林绿化方针,不断加大对庐城镇园林绿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园林式、花园式的单位、小区、学校层出不穷,使全县园林绿化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庐城生态和人居环境,提升了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庐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庐江县于2006年荣获安徽省省级“园林县城”的称号。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生态城市建设的方针政策,巩固和深化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庐城镇的园林绿化工作谈一点认识。

1庐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概况及表现特点

1.1园林绿化现状

自2003年以来,庐江县逐渐加大对庐城镇园林绿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截止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城区绿化面积达356hm2,树木品种由原来的13个增加到105个,行道树木总量达1.6万余株,地被植物面积从零增加到12.15hm2,庐城的绿化覆盖率增长到29.9%,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88.37h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0.5m2增加到7.36m2,初步形成了“绿树环绕、绿草成茵、城在绿中”的绿化格局。

1.2园林绿化特点

(1)规划标准高。庐江县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规定绿地占建设用地面积要达到9%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m2以上。

(2)地方特色鲜明。园林绿化充分体现了庐城镇河网纵横、面湖(黄陂湖)背山(冶父山)的特点,即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山体河道、城市通道为基本骨架,以重点地段为节点。

(3)园林景观全面。园林景观建设有人文特色的自然景观风貌区,如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汤池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周瑜墓园等;有城市生活特点风景风貌区,如环碧公园、绣溪公园等;有沿城市干道两侧绿化的景观轴;有沿县河、东大河、黄陂湖沿岸、移湖水库四周的滨河景观带;有各种街心小游园、小广场、园林小品,以及城市入口景观等不同等级的绿色生态景观节点。

2庐城镇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对策

2.1加大投入力度,转变绿化思路

自2006年以来,通过义务植树活动,庐江县共完成种植乔木树种5695株、花灌木64286株、地被植物1010m2、建小游园1590m2,投入绿化资金53.3万元。但绿化树种较少,树木规格偏小,绿化项目少,绿化部位小,而绿化的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植物配置设计审批,合理界定植物数量,丰富植物物种,坚持适地适树,多品种搭配。城市绿化要转变曾经一度“以草坪为主、乔灌花为辅”的模式,走“乔木为主、灌木花草为辅”的路子。既可充分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改善城市小气候,为人们提供大量可进入的休闲空间,又可节省大批的管护费用。

2.2强化建管力度,丰富园林景观

2007年庐江县虽然投资1300万元对庐城的绣溪公园和环碧公园进行了新建和改造,但由于管养力度不到位,导致人为破坏严重,需要及时补充绿化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要加强城区周边绿化、城市入口景观美化等;改造军二西路和文昌路的绿化带,因为原来的绿化树种多数已濒临死亡,而且病虫害严重,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美观,而且还为病虫害扩散蔓延提供了种源。2.3开拓绿化空间,提高绿化水平

为了增加城市的绿量,必须挖掘绿化空间。而城市空间却被机关、企事业单位占取相当大的面积。下一步要搞好单位专用绿地和住宅小区绿化建设,有条件时,还要向立体绿化方向发展。以创建“园林式单位”、“园林小区”活动为抓手,提高庐城绿化率和绿化水平。

2.4突出绿化指标,实现自然协调

园林绿化至少要突出绿量、自然化、多样性、乔灌为主等特点。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是衡量城市绿化数量的主要指标。因此,大绿量则是形成城市绿化特色的第1要素。要编制和完善新区绿化专项规划,对建设项目绿化指标明确规定,对城市公园、街区公园、街头游园定位定量。城市绿化的自然化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管养经费,也符合当前城市绿化的发展趋势。

2.5合理选择行道树,形成较稳定的城市森林群落

行道树主要栽培在人行道绿带、分车线绿岛、市民广场游径、河滨林荫道及城乡公路两侧等,因其栽植立地条件差,受烟尘及有害气体污染重,受行人碰撞损坏大,受建筑物庇荫、水泥路面辐射强,应选择“耐瘠抗逆、防污耐损、虫少病轻、强健长寿、易于整形、疏于管理”的树种。从景观效果角度讲,应该择“春华秋色、冬姿夏荫、干挺枝秀、花艳果

美、冠整形优、景观持久”的树种。还要考虑栽植地点和环境,城区道路应多以树冠广袤、绿荫如盖、形态优美的落叶阔叶乔木为主;郊区及一般等级公路,则选择速生长、抗污染、耐瘠薄、易管理等树种;通道及墓道等纪念场所行道树种的选择多以常绿针叶类为主。

3建议

(1)创建园林绿化城市,必须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和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正确选择和应用树种资源、培育健康的园林树木。

(2)行道树的选择应根据道路的建设标准和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以方便路人行走和车辆行驶为第一准则,结合景观效果要求,确定适宜的树种、品种。

(3)在植物配置上,既要有乡土树种,也要有引进树种和归化树种。积极开展地带性植物资源调查,以抗风、浓荫、耐旱为城市骨干树种的选择标准,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以乔木为主,选择出一批优良乡土树种和已归化的外来树种,适地适树,扩大种群规模,应用于主要道路、公园等绿地。

参考文献

[1]赵荣园.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探讨[J].黑河科技,2003(4):53-54.

[2]王东义,刘迪.植物配植与城市绿化[J].黑河科技,2003(2):12.

第4篇

要想保障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森林公园的管理工作,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对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统一思想,将森林公园的旅游业真正纳入到实际的工作当中来,强化组织与领导,并进一步健全相关林业部门与森林公园的组织管理机构。从森林公园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关的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真正做到依法管理与保护。在森林公园的管理方面,要努力处理好人和森林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并将其适当扩大为一般意义上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要着实加强森林公园的资源普查工作,将森林公园的资源情况进行登记,建立森林公园资源保护目录与相应的评价体系。在森林公园保护与管理的过程当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保护好生态平衡,展现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能够进一步化解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森林资源的利用之间的矛盾,能够让社会上进一步加强对林业的认识程度,提升林业本身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二、做好森林公园的整体规划

为了秉承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森林公园的整体规划。森林公园中的景区资源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广,所以要组织多个专业、多个学科的的相关专业人员到森林公园之中展开调查与规划工作。根据森林公园的实际,编定森林公园的整体规划,将所有的景点能够在规划之中有机的连为一个整体,凸显森林公园的特色。在制定森林公园整体规划的过程之中,要善于将自然之韵与人文景观有机的统一起来,维护森林公园的生态平衡,并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使得森林公园的旅游产业具备持久的生命力与竞争力。在对森林公园进行整体规划的过程当中,要善于理清发展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研究的政策,制定规划的发展项目等作为总体的发展思想,在保证不对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与景区资源进行破坏的前提下,尽量多开发合适的景点与旅游项目,并且善于把握好国内与国际两个大的市场,进一步去扩大社会资源,提高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森林公园的发展上,要开展多种经营,生产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与手工艺品,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在进行森林公园深开发的过程当中,要确保其合理性,避免出现无规划的开况。森林公园在整体规划之中,也要确定整体规划的核心和内容。森林公园建设实际上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为了保护森林之中生物的多样性,并且保护森林的整个生态系统,按照循环与再生的基本原理来加强森林公园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森林公园的建设规划要真正突出其核心与内容,让这些核心与内容能够进一步彰显森林公园建设的高品位,因此在对森林公园的建设上,要突破原先对景点与景观的进一步渲染和对宗教、神话等的深挖掘上,在确定森林公园的核心时,要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文化,注重强调其科学性、文化性与知识性,注重去深挖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森林的美学以及如何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等,让游客在游览自然景色之时,也能够加深对森林的一种体验与欣赏,使其与森林之间真正能融为一体,增强其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目的。

三、开展市场营销,提升森林公园的旅游市场竞争力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客源,只有客源在不断的流动,才会为旅游业创造大量的经济利润。因此,森林公园的旅游业毕业加强市场营销,加强市场开发。随着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大,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竞争力度与竞争的范围,逐渐增加起来。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将森林资源资产与资金作为一个重要的纽带,努力去打破地域和行业之间的界限,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将森林公园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突出森林公园的亮点,进一步完善其功能,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与网络等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森林公园的特色与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宣传与扩大森林公园的社会影响,适时举办科学考察与绘画创作活动,向人们更好的去展示森林公园的科学价值与文化底蕴。

第5篇

道路绿化和城市绿化是相互融合的,在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之中包含着城市道路绿化,它们共同地美化着城市环境,而成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规划,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施工,是根据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将不同品种、形态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从而有效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是根据园林的设计理念,将民族风俗、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和园林绿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不同风格的园林绿化景观,使城市文化底蕴变得更加浓厚,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不同的园林绿化景观形态,体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从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带给人赏心悦人们以美的享受,在吸引大量外来旅游人员的同时,促进经济、文化和其它领域共同发展,对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要点

(一)道路园林绿化的具体规划

想要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就必须保证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在进行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规划时,要对城市建设规模、城市绿化建设要求、园林绿化的功能等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以根据小区、旅游、公共等不同场所的需求,对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进行系统性规划,使植物、景观等得到有效配置。在进行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规划时,还需要考虑各种基础设计、公共设计、景观工程、绿化施工和养护等方面的成本预算,避免施工质量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

(二)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树种的配置

在进行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书中的配置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选择:一是行道树整体的情况;二是行道树配置的原则。根据城市绿化建设的情况来看,道路园林绿化的行道树应整体上保证树冠冠幅比较大、枝叶比较密集、基本无飞絮和果种,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促进行道两侧的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一般树种要选择具有较强抗旱性、抗寒性和吸附力的品种,并且,生长寿命较长、生长迅速、根蒂较深的类型,以减少虫害情况出现。尤其是在进行行道园林植物的养护时,便于修剪,从而提高行道园林绿化树种美化环境的效果。在进行行道树的配置时,首先,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土壤的成分选择最合适的树种,以保证行道树的成活率,减少枯死现象,从而降低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成本投入。因此,必须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充分了解不同植物的生物特征等,才能行道树的配置,以达到绿化城市行道的效果;然后,要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园林绿化建设,使城市生态环境和整体形象得到改善,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一定作用;节接着是,生长速度较快和较慢的树种进行搭配,可以有效调节行道树的绿化效果。一般生长较快的树种,寿命比较短,很容易衰老,在短期内可以达到绿化环境的效果,当快生长的树老化后,生长较慢的树种可以接着美化环境,从而保证城市绿化建设单位的整体效果,达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目的;在不同树形的搭配上,要注意层次感,以培养植物群落,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只有将乔木、灌木、不同季节的花和草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繁花似锦、四季常绿的效果,使城市不同季节都充满色彩。

(三)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绿化带设计

由于城市道路的使用率较高,因此,在进行绿化带的设计时,必须首先满足实际的交通需求,以保证道路交通顺畅,提高行人和车辆过往时的安全性。一般行道两侧植物的植物不能超过驾驶人员的视线高度,主要种植低矮灌木和绿色草坪为主,以有效缓解驾驶疲劳。与此同时,绿化带的设计还要考虑美化环境的效果,注重不同形式和色彩的运用,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提升行道绿化带的景观价值。

三、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养护措施

在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养护措施又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定期进行施肥和水分的补给,以保证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各种管道的施工,必须给以高度重视,以保证灌溉设施的完整性和施工质量;二是,不断调整植物结构,注重不同类型植物的培养,注重本土植物的应用,以提高行道园林绿化植物的成活率,确保城市一年四季都充满新意;三是,增强全民爱护花草的意识,以促进城市居民素质不断提高,使道路园林绿化建设得到真正落实。同时,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毁坏行道植物的人员给以严重惩处,使行道园林绿化得到真正保护。通过不同的养护措施,使行道园林绿化植物形成植物群落,从而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第6篇

在工程管理中,以项目的效能监察为重点,规范项目经营行为,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以及相关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项目合同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加强对物资设备集中采购工作的监管,加强对工程队、劳务队的监管。

2充分发挥施工优势,提高绿化施工技术水平

2.1强化质量管理措施和施工措施所有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按规范要求进行材料复试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对半成品、乔灌木进行货源地预验收,减少现场验收程序,确保施工进度。2.2努力提高反季节绿化施工的苗木成活率反季节栽植苗木需要采用修剪、摘叶、增加土球直径、打泥浆、喷洒抑制蒸腾剂、吊营养液、叶面补水、缠草绳、搭遮荫网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提供有利于树木生长的气候、土壤等生存环境。2.3高度重视绿化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处理2.3.1行道树与绿地内的乔木绑扎要区别对待。行道树的绑扎中,要巧妙利用力学原理,除了具有安全的抗风、防汛能力外,还应注意支撑高度、支撑方位最好整齐一致,同时还要注意支撑要减少对行人的阻碍等。2.3.2树干基部涂白。一方面可以防寒防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绿化感观,看上去美观、整洁。

3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质量和水平

3.1养护精细化首先要有合理有效的季度、月度、周度计划,注重养护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技术要求以及病虫害防治计划等,使养护作业计划更全面、更实际、更合理。3.2巧用园林绿化机械提高园林养护水平3.2.1巧用割灌机。用割灌机切边,此法可以减少人工费用,而且切边既快又好;用割灌机切树圈;用割灌机清理硬质铺装上的草坪。3.2.2巧用普通的农用打药机。用普通农用打药机喷施除草剂,代替人工除杂草,大大降低成本。3.3巧用园林废弃物,提高公司资金回报园林废弃物(树叶、草屑、树木及灌木剪枝等)的循环利用(堆肥生产),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回报高等优点,可以大大为绿化企业提供资金回报。

4结语

第7篇

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里具有非常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奢侈与浪费上。奢侈就是奢侈化绿化,体现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过于好大喜功、贪大求洋。进行园林绿化建设时,不理会当地的真实状况,只是重视三高(高投入、高品质、高档次)及三大(大面积、大排场、大手笔)。在实际操作过程里不理会当地的实情,大量投入资金,凿山填湖,一味的建设大广场、引进珍稀品种、建设大草坪、大量移植树木等。而由于当地的经济实情以及人口数额等关系,园林绿化建设没有将相应的功能发挥出来,并且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这样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会形成资金的浪费,还会为以后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浪费指的是资源以及能源方面的浪费。在当前的园林绿化建设过程里,园林绿化设计、建设以及养护是分开执行的,各自存在各自的侧重点。所以,园林绿化建设过程时常会发生在设计过程里没有充分考量到建设以及养护的问题,基本设施、苗木培植、品种质量等设计不到位,给后续的建设以及养护带来了困难。而园林绿化的养护人员又无法完全理解设计人员和建设人员的目的,无法依照设计以及建设的需求进行养护,不仅无法令已经建设的基础设施被充分运用,还会令景观无法体现出设计的效果。所以,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园林绿化建设以及管理能力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可是因为设计、建设以及养护等方面没有有效结合,使得资源和能源造成了较大的浪费,甚至使得有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出现了高价设计、高价建设、高价绿化的现象。并且,园林绿化的粗放式管理形式和公用绿化设施在人为方面的破坏,都成为了园林绿化建设资源以及能源浪费的主要因素。为了处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里的奢侈浪费现象,就一定要进行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2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措施

2.1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方针,建立好目标,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规划设计,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做好,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才可以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在城市工作的各个层面上渗透创建工作。从实际出发,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加强投入产出的合理性。掌握资源的合理运用和节约保护,为百姓提供舒适的环境,让百姓能够更加满意。当前,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的理念逐渐趋于科学化,提高城市环境现状,感受城市园林建设的优点,将改善生态以及环境的功能发挥出来,加快人与自然的和谐。

2.2执行节约型绿化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一些先发展起来的地区,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由于过于急于建设,使得违反自然规律的园林绿化方式层出不穷。因此,一定要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用最少的土地、最少的水、最少的资金,建设对周遭环境最有利的绿化形式,给城市环境给予一个高效能的生态保护系统,让人类和自然可以和平共处。

2.3建立生态优先的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我国的发展而言是一次升华,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环境问题,提高环保实施能力。通过生态学理论为核心,进一步确定城市经济、生态职能,创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提升城市绿地的指标,将绿化的生态效益发挥出来,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加快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4通过科学发展观进行指导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因为大家欠缺持续发展的意识,忽视了对资源以及环境的保护,通过多方面进行宣传,有效发挥出监督的作用,构成较为强大的舆论氛围。只有创建合理的补偿机制,才可以有效解决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结束语

第8篇

1.1改善环境

干净的绿化的环境是人们所喜爱的,也是对人们的生活健康有利的环境,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能够净化空气,美化生活环境,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这不仅是城市园林的重要作用,也是其核心任务。当今经济虽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科技也在迅速更新,但是在这背后,是以无尽的工业污染的存在作为代价的。严重的工业污染,不仅给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恶劣的影响,而且在直接和间接方面都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园林绿化的存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愉悦心情,而且可以吸收大量有害气体,释放新鲜的氧气,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吸收灰尘,减小噪音,给人们呈现出一个宁静清洁的生存环境。

1.2体现精神文明,展现城市文化内涵

园林绿化给人们提供的是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人们在这样和谐的环境中生活,不仅可以保证身体健康,还可以在和谐的生存环境中获得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体现出整个城市的健康和活力,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对于园林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当地的民俗、生活习惯、文化符号、特色产品等作为其设计的元素,然后通过艺术的提炼和升华,以景观的手法表现出来,不但简单漂亮,而且可以引起人们对园林中形象意识上的共鸣,从而增强家乡自豪感及幸福感,同时可以逐渐形成城市的形象,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增加城市文化内涵。

2园林绿化的景观设计策略

2.1按照环境效益配置植物

植物对环境及土壤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效益不同,对土壤中的同一污染物的作用及土壤、水体的净化能力也不相同,因此,植物的功能对景观设计具有很大的作用,必须足够重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在对植物的种类选择之后,再选择不同的配置方式,使植物不仅发挥出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在改善环境污染方面也发挥出其良好的作用。

2.2因地制宜,尽量使用乡土植物

在符合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基础上,植物景观设计应该多选择乡土植物,就是多选择当地土生生长的植物。由于所选植物在本土生长,因此当地种植本土植物更能够保证其正常生长,与本地环境最适合,更容易同城市中的其他植物相得益彰。

2.3符合城市功能分区原则

根据城市的不同区域功能进行分区,将园林规划与当地的城市环境相适应,并且完全与城市的功能区域相融合,但同时又要符合每个功能区域的主体风格,起到一定的功能效应。

3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措施

3.1将绿化养护工作贯穿于园林建设的整个过程

园林绿化中,当然离不开绿色植被,因此需要严格保证树木植被的成活率,使其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还需要保证所栽树木充分的水分供应,需要对植物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及树冠失水,对其树冠进行及时的修剪、浇灌等。对树木进行浇灌时,要采取适当的遮阴措施及有效的喷洒技术,不但要保证树木都受到了良好的水分供应,而且需要保证尽量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减少由此对树木产生的危害。而且,在种植完毕之后,还要浇透定植水,确保树木根系与泥土的牢固结合,保证根系的恢复。

3.2防止害虫的侵蚀

在园林的植被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害虫,这对园林的养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具体的养护管理上,需要对所种植的植被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重点抓好其养护工作中的害虫防治工作。园林植被养护的目的是没有斑秃、四季常青。而害虫的存在会使植被出现诸多生长问题,尤其是在夏季,害虫繁多,危害严重,面对复杂的病虫害,养护管理人员要对症下药,并不断更换所用农药,以防害虫产生抗药性。

3.3充分体现景观设计的理念

景观设计是建设园林的核心内容,是园林形成的技术基础,而养护管理是园林形成之后能够保持良好运行的基础,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园林的养护水平,是园林呈现出其应有的面貌,发挥其本来作用的前提,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园林的养护工作,它可以促进其设计理念的完好实现,同时可以实现对人们的满足功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创造优美的视觉享受,创造舒适的生存空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这些仅仅依靠园林设计是不能实现的。

3.4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园林的建设本身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之目的,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要求,因此,在园林建设的始终,人都是该项过程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园林的养护工作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