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计算机科技论文

计算机科技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3-16 11:21: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计算机科技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计算机科技论文

第1篇

由于计算机人才已经得到了社会舆论中的普遍认可,即便不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毕业生,在工作中也得到了日常化的普及。不论是学者撰写的学术论文,还是会计财务人员的核算方式,抑或是教师在课堂上广泛使用的PPT技术,都显示出计算机基本技术在工作领域中的通用性[3]。然而在现实的高校中,由于课程地位的不是很高这一现实状况,使得教师少有从业的激情,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以混学分为目的,而认识不到计算机的应用基础技术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与无限制的发展空间。虽然和英语一样,计算机应用基础学问也存在着社会考级这一现象,省级二等与国家级二等的证书也是非专业的很多学员应该持有的证件。但是在具体的考级教育中,学生更感兴趣的依然是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一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考试,校方也往往不把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学生毕业学分的参考标准,这就使得计算机在学生的意识和学习取舍中彻底边缘化。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改革方略及建设性思考

(一)提高公共课程的学科地位解决计算机用用基础教学的这一问题,首先还要遵循着“解铃还须系铃人”的策略方针,在高校公共教育体制之内践行深度化的改革方略。首先要在教学方针上,提高公共课程的学科地位。虽然高校是一个为学生谋求业务发展的平台,但是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毕竟仍然要以生存技能的重视为主要前提。不论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还是大学外语或者大学语文,都是每一个学员基本常识培训的重要学科,属于生存技能层面中需要掌握的知识。高校要在四年学制中,秉持并把握住“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的理念,在前一两年的教学进度中加强公共课的教学重视力度。

(二)扩大相关专业的招聘规模加强计算机课程内的师资力度是实现改革方略中的最重要一环,不论是企业单位还是机关、教育单位,任何改革都离不开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基于这种认识,计算机专业中的人才需要在社会价值的疏导过程中正确树立自身的择业倾向,要认识到理论教导高于实践应用的原则,一定程度上培养“君子不器”的价值理念。毕竟人才的衡量尺度是多元化的,教育的成功仍旧可冠之以人才的美名和称谓,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部门之内。高校也应当扩大计算机专业的招聘规模,并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以调动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三)宣传社会考级的重要价值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最重要改革过程中,与社会考级的重要地位紧密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略。社会考级的一度热门,正因为等级证书在具体的就业过程中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价值。而在公共课的讲授中,通过刺激学生的考级目的而增强课堂流程中的活跃程度,不失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鉴于当前英语考级体制发生的变革,计算机考级也应当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与人才市场行情的需要而适当调整原有体制。

三、结论

第2篇

计算机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掌握好计算机技术,其应用基础是关键。但是,由于我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工作比较固化,相关的课改工作反应迟钝、认识的深度不足等问题,严重限制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的提升,因而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对于改善教学的质量有积极的意义,以下将做简要的阐述。

2.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改现状

2.1面临的困境

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改困境主要集中四个方面:其一,传统教学的观念浓厚。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定式,许多教师已经适应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思维难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成为了教学习惯,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因而,在课改的初期阶段就有教师有抵制的情绪,可见,改革存在的阻碍是很大的;其二,缺乏足够的课改经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改开展的时间非常短暂,从2012年初到现在不足两年,许多内容都要推倒重来,没有具体的模式可以参照,因而经验缺乏,导致课改在探索中前进,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也缺少相关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可以说课改的方向不够坚定,没有科学的经验作为指导;其三,时间紧迫。由于课改开展的时间短暂,但在短期内要见到课改的成果,时间短、压力大、任务艰巨,要在一年之内的时间编写出合乎要求的教材,兼顾各方的要求,通过验收;其四,工作的任务繁杂,计算机中心的教师不但承担了信息化建设的任务,而且在课改中采取项目教学法,模块达到了24个,每个模块又进行了细分,有教学素材、单元设计、说课课件、实施方案等内容,任务繁杂,需要课改成员投入巨大的精力。

2.2课改的讨论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改之初,进行了非常激烈的谈论,但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没有经过实际应用的检验,虽然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什么是项目,是逐个论证项目设计还是仅验收项目的最终成果,是否需要情境导入等,但在短期内做出定论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3.案例分析

在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实施课改的内容时,以《同学聚会邀请函制作》为例,通过实际的操作项目,会勾起学生对同学情谊的怀念,从内心产生愿意聚会的主观意愿,也会提升他们对于《同学聚会邀请函制作》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将word邮件合并的知识融合到邀请函的制作当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又如,在进行超市标贴的制作时,教会学生拓展应用,做到举一反三,将word中掌握的技能应用到其他领域。通过种类多样的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度高,思路清晰,在轻松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并透彻地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4.课改措施

4.1逐步阶梯式的推进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改是在短时间内进行的,应用的经验不足,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需要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我们可以将整个课改的24个项目分为三轮,每一轮的课改设计工作完成之后,组织团队参与听课并进行交流,以便进行总结更新,为下一轮的工作提供参考,在此阶段尤其要注意课改设计者的亲自参与,在体验中感受课改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4.2逐个评估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改采用项目教学法,总共分为24个项目,其中有教学素材、单元设计、说课课件、实施方案等内容,每个环节涉及到的知识非常丰富,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因而要针对每一个内容和环节进行评估,论证实施的效果,对不足的地方做好记录,以便进行改善和加强。

4.3加强交流

课改是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的,既有设计者,也有教学者和学生,因而为了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各方面的人员要加强交流,构建交流的桥梁,比如采取中心讨论大会、电话会议、教学部会议、短信、QQ等各种通讯方式及时沟通。在交流中可以为各个成员提供课改设计与实施的最新信息,确保信息的畅通。

4.4自愿参与

在组织课改的团队时,不将任务强加给中心教师,采取自愿的原则,充分考虑教师的积极性。因为强制性的行政指令容易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教师的课改设计也有可能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在参与人数较多的复杂团队中,要注意明确相关的责任,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强调纪律性。

4.5领导参与

领导参与是统筹课改项目按照预定进度实施的保证,并且也能促进各方面的保障工作尽快落实。在明确了课改的任务和目标的同时,达成共识,可以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有条不紊地推进课改工作。此外,领导的参与可以了解课改中存在的困难,如资金的拨付、课改设计的时间调配等,为课改工作提供有利的保障。

4.6创新课改思维逐,步完善,强化教学的效果

创新课改的思维,要积极借鉴各个专业课改工作的优点,组织特色教材的建设交流活动,并组织专门的竞赛,让教师在交流比赛中学习对方宝贵的经验,并且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探索,尝试特色教材的编写,因为特色教材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课改工作是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的,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通过学生的体验来挑选感兴趣的素材,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这样的改革才可以很好地强化教学效果,并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第3篇

1用户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因素

在使用该系统的过程中,所有用户都受到用户终端设备设置的影响,因此,确保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了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整体运转状况,还关系到了用户端能否实现日常的高效维护,而只有时刻确保计算机通信网络终端处于高效的运转状态,并具备较强的交互能力,才能提高该通信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2网络管理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下,如果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规模相对较大,那么其在设计的过程中必定是十分复杂的,这是基于设备供应商以及相关网络产品的差异性所决定的。针对规模大、系统复杂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就需要配备相应的网络管理技术。只有实现网络管理技术的同步化,才能实现对网络运行状态的全方位监控,这样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实现有效的解决,从而在降低甚至避免故障发生几率的同时,以实现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高效运转,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3信息传输设备方面的影响因素传输设备方面

对计算机通信系统可靠性所造成的影响因素来源于计算机的布线系统,以及网络集线器,这方面的影响因素通常都成为了当前计算故障诊断中的最难环节。所以,这就要求在设计布线系统时,首先就需要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并要将其冗沉以及容错的能力考虑到其中,需要确保留出一定的发挥空间。在设计网络集线器的过程中,要明确如果一旦网络集线器出现问题,就会致使整个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丧失,这是做好提升计算机通信系统可靠性的首要环节。如果集线器出现了故障,那么所有与这一集线器相连接的用户都不能工作。

二在设计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时应遵循的原则

在实施可靠性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首先,要以国家的相关标准为设计前提。当前,我国对计算机通信系统可靠性的设计提出了如下标准:要采用开放式的设计结构,并要具备与异构系统以及易购设备相连接的能力,在不断提高系统扩展能力的基础上,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同时也要确保系统的先进性与稳定性。其次,要确保此系统具备较高的互联能力。只有计算机通信系统具备较高程度的互联能力,才能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实现对多种通信协议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在提升网络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系统运转可靠性。最后,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条例。建立健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管理条例,是强化网络管理人员意识、实现网络的定期维护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计算机网络的可靠运行创造出必要的环境。

三提高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的途径

1提升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可靠性

作为计算机可靠性保障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有效地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才能更好地避免计算机被恶意病毒侵袭。这就需要设计者对网络软件进行周密的设计。通常上对计算机的防火墙地址进行规则转换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可靠性。实行这一安全措施之后,计算机在和互联网或者局域网进行信息传输与交换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安全级数较高的安保系统,阻止其他计算机群对系统内信息的截取,从而实现了计算机通信可靠性水平的提高。

2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分层处理

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由多个系统层次组合而成,因此对计算机整体通信可靠性与单一层次通信可靠性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为了更好地提升计算机的通信可靠性水平,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而要实现计算机通信可靠性的提高,一方面需要依赖于先进的网络设备,另一方面也需要依赖先进的网络层次结构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设备高性能的发挥需要建立在合理的网络层次结构与网络体系机构的基础上,只有确保网络层次结构与网络体系结构的合理化,才能够实现网络设备高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促进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提高。如果网络层次结构与网络体系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不但无法促进网络设备高性能的充分发挥,反而会造成设备资源的浪费,对网络数据传输造成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量的增加,网络服务向着分布式方向不断发展,交换设备也向着用户级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适应网络发展需求的高速网络分层设计方式,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模块多层设计。网络多层设计中的网络容量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会随着网络节点的增加而不断扩大。多层次网络结构的确定性较好,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对故障进行快速的查找与定位、排除,促进了其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3做好计算机通信系统的容错设计

第4篇

关键词:关于计算机教学论文

阐述了计算学科中数学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方法;揭示了教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与计算机教学研究的内在联系;给出了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研究中的应用;旨在更好地借鉴其他学科现有的科学方法,自然运用到计算机教学研究中。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运用快速浸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战争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一日千里的变化使人们苏醒认识到: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不控制计算机学问和根本技艺,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电脑要从娃娃抓起”,信息科技课程曾经成为学校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现代教育强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员的作用要表现在引导上。面对丰厚多彩的计算机世界,每一个学生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喜恶。而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员又必需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较繁重的教学任务。那么如何统筹二者停止高职计算机的教学呢?我在几年来从事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停止了一些尝试,总结了一些较适用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办法。

一、教学形式

1.边讲边练,精讲多练

计算机学科的理论性很强,强调学生操作才能的培育。假如采用传统的教学办法,“纸上谈兵”,学生容易感到单调乏味。而自觉的上机练习也难以保证学习效率。所以每当学习新的操作内容时,一堂课中我普通只布置15分钟左右停止解说、示范。讲一个问题时就让学生同步操作,然后关键的一步就是布置相似的练习让学生入手理论。等他们控制以后再讲一个学问点。这样每堂课讲授的学问学生们都能应用于理论并得到稳固,最终到达纯熟控制。有时能够依据学生的实践程度恰当调整讲课内容,精讲重点、难点、疑点,把时间最大限度的留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关于一些重要的、较为烦琐复杂的操作,尽可能天时用多媒体教学网络,一边演示一边解说。这种直观、共同的教学方式常常能惹起学生的留意力,激起起他们本人尝试的兴味,这样,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进步了教学效率。几年来的理论证明,学生在本人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被动承受教学时要多得多,而且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控制更为结实。这样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操作主动的考虑。

2.耐烦辅导、培育兴味

“兴味是最好的教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个问题产生兴味,对会启动思想,才会主要去寻觅处理它的方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学问,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兴味是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起发明力的必要条件。因而,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味无疑是教员的重要任务之一。每当我接手一些新班级,总会发现其中有一局部学生从未运用或极少运用过计算机,基本不具备根本的计算机学问和操作才能,完完整全是个“电脑盲”。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呈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十分简单,以至令人发笑。但是我深知:作为教员,不能因而而讪笑、怒斥学生。一定要留意倾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有的能够开门见山的答复,有的演示一遍操作过程,有的和他们做简短的讨论,有的则用另一个问题将学生的考虑引向深化。在辅导过程中,我留意与他们站在对等的角度,当心维护他们心中萌生的兴味之芽,并用恰当的鼓舞和褒扬树立他们胜利的自信心、决计。

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现代教育供认个体的差别,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施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我在接手班级时,首先做好了这方面调查,在此根底上对学生的上机座位停止布置。在讲授一些常见的学问点时,如:汉字的输入、资源管理器的操作等,并支持他们停止感兴味的一些操作,如:电脑绘图、打字游戏。此外我还鼓舞他们自学课本上的选学模块,并作一定的辅导。这样就有了较多时间对根底差的同窗多指导,使他们能顺利地完成我布置的根本教学任务或操作锻炼。

高职计算机教学主要目的是激起学生学习和运用计算机的兴味,稳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控制计算机的根本操作技艺并应用于理论,注重培育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思想以及自学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依据学生目前的实践状况应用这样的办法停止多样化的教学还是有其可行性的。

二、教学办法

“教无定法”。只需能促进学生了解、控制顺应就是一个好的教学办法。

1.比喻阐明法

计算机课程中有相当一局部是根底理论学问,关于学生来说有时较单调。假如在讲课时恰当地运用比喻,就会有助于学生对学问的了解和控制。比方:在讲网络中的域名和IP地址时,能够这样讲:世界上的人很多,我们怎样来辨别彼此呢?我们能够经过用本人的名字和用身份证号两种途径,我们能够运用身份证号来独一的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太难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名字来指定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辨别彼此,他们也有“名字”~我们称之为域名,同样他们也有本人的“身份证号”~IP地址,IP地址能够独一的指定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不太容易,平常,我们只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纱。

2.高兴教学法

众所周知,汉字输入锻炼是一项机械、单调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常常在学会了输入办法之后不愿花时间重复练习,这样就不能到达请求的输入速度。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味呢?创设一种高兴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办法。首先停止指法锻炼。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解说键位及指法请求,接下来我为每一台学生装置打字游戏软件。形形的打字游戏马上惹起学生的浓重兴味。经过几次游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就能够教会学生汉字输入办法,进入实践锻炼。以后能够再装置上汉字输入的测速软件,搞几次分组或全班学生的输入竞赛,调动起学习的热情。

第5篇

关键词:基础知识;适应性;能力培养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的应用也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已成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学生将来进入工作岗位的必备条件。因此,在技工学校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一、抓好基础知识教学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从地起”。在计算机无穷无尽的知识领域内,掌握基础知识是学好计算机、用好计算机的关键所在。将计算机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整体概念。比如说,在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环境中,操控鼠标就能够操控Windows的各种对象,也就是说操控Windows就是操控电脑。那么要让学生灵活运用鼠标操控电脑就必须让学生掌握鼠标操作的基本知识。另外,计算机教育是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有些问题单凭教师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掌握。如何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呢?我们可以利用技能操作来巩固基础知识。譬如在讲五笔输入法这课时,我们只需要在理论课上讲清五笔规律和拆字规则,再通过上机操作进行强化训练,将所讲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两者通过动手实际操作而联系起来,这样,基础知识扎实了,输入速度也逐渐提高了。

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技工学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地,为了更好地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劳动者更多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使其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能力。

1.自学能力。计算机发展十分迅猛,更新速度加快,硬件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软件版本不断升级,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计算机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基础课程具有稳定性,有许许多多新的软件,教师还没来得及讲解,就已经被淘汰了。像我们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大学学的是DOS、Windows97、98系统等,现在教的是WindowsXP、2003系统,新系统的掌握靠的就是自学。当你在教学生Windows2003的时候,WindowVista系统又普及了。因此,学生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不得不加强培养自学能力。教会学生自强不息,就等于给了他们生命的茁壮和饱满。在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后,充分、深刻领会其含义,加以升华,有计划地进行自学,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无师自通”。

2.实践能力。要想掌握真正的本领,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的操作就是一种实践过程,它既是一种现代高科技机器操作的训练,也是一种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检验。通过操作,可以提高对计算机的驾驭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巧和技能,为以后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理论上老是无法讲清,或者说讲完也是模棱两可的,很抽象,但只要一上机,鼠标一点,既直观又生动,学生易于掌握。因而教学应采用在多媒体教室,微机边演示学生边操作,实现一体化教学。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重点,同时对模棱两可的问题还可上机实践。

3.创新能力。所有优秀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也希望以后的学生再超过自己教过的学生,这符合社会的发展。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的一切教学实践活动,既可以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环境和条件,也可以成为阻碍学生创造的精神束缚。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的去猜想、判断,要有意识地加强创造性的计算机活动,在活动中养成学生勤思考的习惯,碰到问题要问“为什么”,解决问题后要进行反思,总结活动经验。在学习中学会产生疑问,培养学生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去积极克服思维定式,要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培养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能力。

总之,计算机教学就是要认准方向,夯实理论基础,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这符合职业教育对学生培训的要求,也是人才市场对劳动者条件的基本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才能有职业教育发展的空间,这才是其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第6篇

目前部分学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用学生参加国家级计算机考试过关率来衡量,这样将导致教师的授课重点单纯集中在考试内容上,学习这门课程的精力集中在考试的相关内容上,导致学生追求考试合格率。造成与实际应用脱节,如部分学生在写论文,或者社团活动中连简单的排版都不会应用。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1)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在课堂一问一答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轻松掌握基本知识点、概念,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能自主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思考、表达、分析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讲信息安全这一章时,采用案例讲解分析、概念分析、课堂问答、幻灯片演示、图表讲解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整个单元的讲课以案例“不翼而飞的存款”为例引入信息加密的概念,从而培养起学生对信息安全的正确概念和对整个课程的兴趣。由每个学生上网查询资料、整理企业案例,让学生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访问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站,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最后完成给定实验题目,并写出实验报告,帮助学生消化课堂上所讲授的基本知识点。

2)开设第二课堂教学,注重课外实践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喜欢实用性的技术,对于理论等不是很感兴趣,喜欢能够看得见、能够动手试一试的学习方式,而且更加关心这些知识或者技术能否在今后有用。学生们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大学教育阶段除了知识教授之外,还需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开设第二课堂教学。为了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满足需求,尤其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学习,培养他们的计算机信息素养,正确引导他们的兴趣。为此,我们每年举办全院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大赛。如多媒体设计大赛、计算机基本技能大赛、编程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设立计算机协会、网络协会,组织学生参与课题小组。丰富了校园文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即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我院参加河南省ACM大赛,荣获三等奖。

3)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在全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环境,将会使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在课程学习阶段就参加科研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的方式之一。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习中的具体技能,如复杂的文字处理工作等,这些技能经过亲历亲为的锻炼将会更好的掌握。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要更加注重,本门课程所讲述的内容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什么样的用途,以及如何在灵活的应用本门课程的知识。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在保证所讲述课程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需要注意尽量阐述课程知识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提高所学知识的被理解程度,提高学习效率。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基础课要系统、透彻,专业课程要覆盖全面

基础课程属于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本盘,是学生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延伸的过渡。掌握基础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举一反三,不断扩展自身知识面。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注意课程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把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关系讲述明确,尽量建立起概念和理念,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理性的认识水平。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各种新技术和新思想不断涌现。因此其课程内容可能具有很快的更新速度。课程教学要能够准确地反正这种变化。但是由于其变化的迅速,我们很难在课堂上将每一个变化都讲解透彻。所以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在讲好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尽可能使专业课程的覆盖面广,让同学们对该部分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具体理性的理解则可以让其在后期的具体工作中继续锻炼提高,升华为理性认识。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全面性可以包括为两类:一是要覆盖本专业课程所涉及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第二是要尽量把本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发展历程描述清楚,阐述清楚不同历史进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于一些比较新的领域,可以对其近似的知识体系进行综合的阐述。

5)要重视提升理论水平高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同学们理论水平的提升。理论水评的提升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二是从实际的工作中发现问题,总结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以及什么样的问题才是科学问题等,提高学生对总结和发现问题的感觉。课程学习阶段虽然很难让同学们熟练掌握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但是至少可以提升大家对理论水平提升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打下一定的基础。

6)当好导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老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设计、总结和报告,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师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导向性的专题研究和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知识教授很重要,兴趣教学也很重要。因此,我们还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大量的知识灌输,学生可能兴趣不大。应多举实例,多联系信息时代的新技术。同时,把知识教授转化为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启发大家共同思考,共同学习。

7)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前人创新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分析前人如何在当时的知识框架和一般看法之上,独辟蹊径,取得自己的成果。通过这样的实例,学生就会了解前人的创新方法和思路,为我所用。鼓励学生在自己想法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做出成绩。对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如果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作为老师,最好能够进行鼓励;如果学生思考方向有更深的内容可做,并且符合学生的研究方向,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做下去。平时作业中,设置一些开放问题,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业中的一部分当然应该是锻炼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的问题,但除此之外,可以设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出自己的答案。

3结束语

第7篇

1.1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核心:以学生为主现在的教育模式要求从以前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向现在的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模式转变。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更是如此,教师要精讲,让学生多练,真正实现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不知不觉掌握了该节课的基本技能,并通过基础练习、巩固练习、提升练习使学生的技能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真正达到向动手动脑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转变。

1.2任务驱动教学法

核心:创设有效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教师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有效的学习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感而发,从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通过设置一个一个的任务,让学生完成。小的、简单的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大的、较难的任务由小组合作完成。通过这种把大的问题细化,把难的问题简单化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从而不对该门课失去兴趣。

1.3分组合作法

核心: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分为一组师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认识和了解,由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为4-5人一组。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平均分配,使各小组水平均衡。组长由教师指定。一般为有责任心,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好,能指挥协调小组内部成员的学生担任。分组完成后,每节课较难的教学任务由各小组合作完成。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每次小组合作的形式也不同。可以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也可以由组长分配指定任务由小组成员独立完成,也可以集思广益共同完成。教师在这个环节只起到协助、指导的作用。最后每小组指派一人代表该小组展示交流该组作品。通过小组合作环节,既能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又可以确保该组每个成员的水平都得到提升,更好地掌握该节课的知识技能。通过展示交流环节,即展示了自己又学习了他人,开阔了思路,提升了自我审美能力,还能更好地发挥中职生爱表现的个性,充分地体验成功的喜悦。每节课结束前统计各小组的成绩,期末评选出成绩最好的小组并颁发奖品。通过奖励的激励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求胜心。

1.4重过程轻结果

核心:与考证挂钩。新课改要求全面考核每一个学生的各个方面。不再像以前只是单纯的看重考试的结果。考核评价要求多方面。该研究者的课程考核机制是平时占80%,考试成绩占20%。而平时考核中每节课都要求学生进行一个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但即使这样也不足以让一些学生重视该学科。该校的做法是这门课必须参加考证考试,而这个证书和中职毕业证书挂钩。这样一来就促使一些学生不得不适当的重视一下计算机基础课。同样的,该研究者看到其他的学校不单要求这门课还要求学生拿到一些其他的证书,比如:普通话、打字录入、外语口语等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单可以提升向社会输送的生源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更可以改变一下文化课的尴尬处境。

2结语

第8篇

1、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计算机课不同于普通的课程,它需要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教学,这是信息技术教育最大的难点,许多老师不知道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很难形成系统的教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学校的计算机老师人数不够,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老师甚至根本不是教师,而是由无教学经验的机房管理员担任,这些老师并不懂得如何教育学生,也不知道如何系统地教授计算机知识,课程质量也自然无法得到保障。

2、教学设备陈旧或者不足

计算机的购买成本很高,更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因此,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大部分学校没有能力也不愿意花费大量成本购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算想上计算机课,也没有条件,以至于只能抱着计算机课本了解枯燥的理论,而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谈何学习。再说说有设备的学校,如今的电脑科技发展迅猛,日新月异,课本上的知识总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设备也是如此,很难满足教学需求。

3、缺乏考核机制

现在的中学生成绩考核中,并没有计算机成绩的一席之地,学生会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语文、英语、数学等考试科目,但是对计算机这门课程,由于要求并不高,所以提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这让计算机老师也很无奈,就算自己倾尽全力教授学生,也换不来明显的效果,因为计算机根本没有有效的考评机制。尽管在当今的时代下,信息技术教育显得那么重要,但是教育体制仍然如此,所以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在实质上就可有可无,更别谈学校对这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了,大多数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只是为了应付教育局,暗地里却“偷工减料”,严重缩短计算机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传统教育体制内的教学内容。试问,这种学生、老师都不重视的课程怎么可能得到提高呢?

二、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提出的对策

1、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学校对信息教育的重视程度

当代科学发展迅猛,科技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学校领导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放远视野,不要将目光局限在升学率的狭小范围,而应该为学生的未来着想,重视对学生有用的课程。只有学校重视了,信息技术教学才能有效的进行。学校应该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规定,安排计算机课程,同时,不能吝惜购买设备的资金,这是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付出的投入,没有什么好吝啬的。只有提高了重视度,完善了相应的教学设备,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促进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良好的教师资源

学校想要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优秀的计算机教师。学校应该为学生配备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计算机教师,让学生享受到良好的教师资源。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计算机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师对课程的积极性。常开公开课,检测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创新性教学,鼓励教师的新型教育方法,不断尝试和改进。一定要根据计算机课程的需要,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能重理论轻实际,也不能重实际而轻理论,应该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另一个需要强调的问题是,学校不应该把设备管理和维修之类的工作塞给计算机老师,而应该有专门的技术维修人员,老师的工作是教授学生知识,许多学校将这类维修杂活交给老师,不仅仅是对计算机老师的不公平待遇,更给他们许多压力,这会严重打击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3、加强师生交流,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