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材联盟活动后总结

建材联盟活动后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08 10:57: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建材联盟活动后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建材联盟活动后总结

第1篇

销售渠道因市场变化而改变

从2007年至今,几乎每年的经营思路都在变。公司在2011年之前,主要做渠道的推广,与装饰公司、橱柜商等进行合作,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零售窗口。尤其2009年至2011年,是房地产市场调整发展的几年,无论是销量还是利润都较好,几乎不用做活动。那时市场很好做,通常用固定的模式推广,做好渠道就可以。这时我们有3家专卖店,其它通过10多家橱柜商进行合作,使得消费者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我们的产品。

但到了2012年,市场开始发生变化,一些橱柜商开始自己贴牌,进行OEM生产,使得橱柜渠道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于是我们开始发展下级分销客户,以专卖店经销商为主,加大在县级市场开店的力度,并进一步拓宽自身的零售窗口,加大市内的零售网点,以保证产品与顾客的见面率。通过这些措施有效的弥补了因为橱柜渠道带来的销量损失,使得销售处于增长态势,且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目前,在宝鸡各大建材市场都能看到普田的专卖店,其中有7家市区的直营店,县区80%是分销商合作开的专卖店。对于下级分销商来讲,开专卖店的投资和风险不大,由于专卖店的装修以及上样由总代或者厂家帮着做,剩下的活动由上级商策划。考虑到县级专卖店的生存及可持续发展性,分销商所开的专卖店,可以配橱柜,也可以上卫浴等产品,但与纯粹的普田专卖店的核销和支持标准不一样。近几年的渠道拓展速度开始下降,主要就是将原有的专卖店,按照公司新的标准重新装修,以树立形象。

活动形式要不断创新

2012~2013年,促销活动以团购形式为主,或者与第三方网站、平台合作,或者十个品牌合作进行团购,直接售卡,把顾客邀请到酒店或者卖场,从砍价开始,锁定顾客进行销售。每场活动也可以销售80台左右。团购与品牌联盟不一样,品牌联盟没有砍价,就是各个品牌互相共享资源,带动销售。从2013年开始,团购模式销售较为困难。到2015年之前,品牌联盟的效果都比较好。我们公司的优势就是在各大建材市场都建设有专卖店,以品牌拉力、实力组建更多的联盟共同去推广产品。

前几年,以砍价会、商场联动,把人聚在一起做活动。现在独立做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联盟的力量能为促销助一臂之力,如果独立做战,销售起来更吃力。其中老冠森建材市场鼎级联盟商会的会长就是我,随时都可以借助内部的资源搞一场大型联盟活动。别的市场也有联盟,虽然我不是会长,但因为是核心成员,有一定的话语权,商场很重视。当然,做联盟活动需要选择较为强势的品牌,如九木、欧派、马克波罗等,因为越强势的品牌资源越丰富,借助他们的优势资源可以有效的提升产品的销售。其实对于品牌而言,只要市场做得好,就会有号召力,一方面可以获得较好的广告位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联盟中得到主推。

但2016年开始,品牌联盟的活动也不太好推。市场环境要求我们的营销活动必须跟上市场的节奏。市场还必须要靠活动来拉动,如何做呢?我们于2016年7月2日做了一场工厂直供会,把所有县区,所有市区终端网点的员工全部调动起来,锁定了准客户。这场活动销售了180台。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团队的做战能力较强,另外售卡也锁定了准客户,成交率较高。20个网点,同时启动,同时售卡,氛围及效果较好。做一场活动,客户太少的话,很容易做不起来。如果一个区域只有两三家专卖店,没有下游经销商,那么活动也不好搞,因为单独靠专卖店员工售卡,锁定客户的人数有限。由于渠道网络已经很好的建立起来,活动做起来较为容易。因为具备了两个大条件,这次活动一共有五六十名员工参与活动,很好的实现了预期的销售效果。

让所有资源动起来

以前自然客流就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销量,那时的经销商都是坐店销售,且利润也不错,因为市场环境较好。现在别说专卖店了,就是一个商场,每天进去多少消费者都数得出来。现在的环境要求必须走出去,也叫行销,或者动销,与以前不同,不仅仅是商,甚至商场也在动。不仅要求把人拉出去,员工动起来。也要求把产品也拉出去,以给顾客很好的销售环境和氛围。甚至广告也要动起来,流动性的广告越来越多,我们为此推出了一个推车广告。让消费者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品牌的广告。让所有的资源都要动起来,包括赠品、物料等,能动起来的都动起来。如现在微信很火,那就要求员工每天早晚最少发两条广告微信,并发一定的红包。

做活动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拉链团队,通过活动把一些县城分销商的团队也训练出来,甚至学会组建团队和自己做活动的本领,这样县乡分销商以后做促销活动时就有感觉了。第二个目的就是借这个机会提升品牌知名度,第三个目的就是在销售淡季提升销量,弥补淡季的销售损失。因此,促销活动时间的选择很重要,我们选择在6月份搞这场活动,同行都不看好,因为这个季节是宝鸡收获麦子的季节,但我认为在市场销售淡季做活动,才能很好的凸显出你的品牌。如果在9月份做活动,所有品牌都做,就会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也可能会没有任何效果。所谓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时间证明,这场活动效果还不错。

调动现场促销气氛

精准客户一般来源于这几个渠道,一个是专卖店平常接待的意向性客户,这类客户虽然当时没有成交,但购买意向很明确。利用促销活动的时机,打电话邀约,同时售卡,一旦售卡成功,基本客户成交率就很高。第二种是员工从早上到晚上,渗透到小区寻求准客源,这是难度最大的一种方式。第三种是通过联盟内部寻找资源,如做冠军联盟,有12个左右的品牌,那么可以向这些合作品牌要客户资源,只要没买烟灶热的客户就是准客户。当然,这也需要我们也共享一定的客户资源。此外,如果达成销售,要提供一定的提成和奖励给这些品牌。第四就是寻找亲戚朋友帮忙售卡,把工厂直供会的消息和优惠传达出去,锁定精准客户。

售卡是成功销售的第一步,卡销售出去,在活动开始的这段时期,还要不断的对精准客户做大量的维护工作,一对一的每天有一个问候的信息,如果明天下雨,就提醒客户带雨伞。7.1一大早发一个7.2活动的准确时间和地点,紧接着在7.1下午打电话告知并提醒,让其带现金或者银行卡。对于县区的客户要求下级经销商为客户准备路上的用餐及阅读的资料,如围裙、资料,面包,矿泉水或者饮料等,让顾客一上车就感觉到公司的温馨服务。通过细致的服务让消费者以一个很好的状态进入会场。现场也要引导消费者去吃丰富的冷餐,让消费者在轻松友好的环境中观看产品演示。

此外,现场的销售氛围很重要,要把消费者的激情调动起来。我们也会要求经销商老板在班车上以紧张的氛围对准客户进行促单,如告诉顾客只有200张金蛋卡,给顾客造成紧张的气氛。告诉顾客要先下定单,下好定单后,总裁上去就会宣布价格。此外,为了诱导准客户快速下单,我们也事先找了一些托,配以放德国大兵的催单曲,并不停的公布谁下单的信息,造成紧张的氛围。过程中再穿插抽大奖活动,如冰箱、洗衣机、彩电的赠品,把现场气氛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客户不停的下单。

做好团队建设和管理

动销的执行落地很重要,因此对团队的要求较高,在大联盟推广活动中,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拉链过程中需要进小区,有时甚至还要利用其他人下班的时间到小区去做营销推广和广告宣传,早上一般九点上班,我们从七点就把团队拉出去,做游戏,甚至做企业文化的宣誓,鼓舞员工的士气。其实最初做这些活动的时候,员工也不是很理解要求和奖惩措施,但一场活动下来,拿下了定单,员工就非常理解这种做法了。活动考验的是团队的做战精神,活动中,要给优秀的团队奖励。

现在做活动的难度就是让员工出去售卡。因此,动销中团队建设很重要,要定期组建团队做活动。目前公司有40名员工,市区有3个品牌经理,一个销售主管,我们给每个品牌经理划区域,划店面,也派任务。并建立了店长负责制,每个店都有任务,店长下边是员工,员工有员工的任务。微信建有区域经理群,店长群,员工群,要求团队每天晚上写工作总结,通过所写的总结,掌握店面的整体推动情况,一旦发现某个店的销售困难,或者有可能完不成任务,那就立即召集店长会,通过经理负责制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或者做单店爆破行动,或者找别的品牌支援,以完成销售任务,让每个员工都不受到处罚。

第2篇

走访家博会,红星闪耀

2011年6月中旬,湖南夏季家装博览会(简称家博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据悉长沙家博会以“品质生态”为主题,由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湖南各大主流媒体提供全程宣传支持。作为业内人员,笔者赶到长沙,对本次家博会现场进行了走访。展馆内各品牌施展拳脚吸引着流动的人群,介绍、讲解、砍价、成交,一派繁荣的景象。随着笔者脚步的移动,发现一家名为来自深圳的X品牌的家具展位人头攒动,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不禁想起前段时间走访市场时的惨淡市场的景象,俨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奇的心理推动笔者走进了X品牌展位,经交流该展位的老板张总正在里面忙碌,忙碌之后笔者带着疑问对张总进行了访谈。

打破六月淡季冰点,X品牌两天狂销50万!

与其他品牌一样,X品牌也面对着销量的徘徊不前的局面,但他们没有等待着旺季的到来,而是一直在利用自己的产品、品牌优势在不同的市场寻找机会。恰逢本次家博会,X品牌总部与长沙经销商张总联手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展会营销,短短两天的时间销售近50万,活动费用不到4万元,创造了该行业的销售奇迹。为什么X品牌会在如此淡季时刻取得骄人的业绩?为什么会在业内引起众多品牌与人士的瞩目?除了近50万的销售额,此次展会营销还给X品牌带来哪些利益?笔者提出了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具有多年经商经验的张总显得很平淡:“此次活动的成效我还比较满意,如果准备再充分些我想销售额应该不是仅仅50万,而是100万,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如果说成功的原因,我想这和X品牌总部的支持是离不开的……,所以我总结为五条主线四轮驱动。”

经销五条主线推动家博会淡季发力

根据张总的阐述再加上笔者对本次活动的总结,是经销商的五条主线促成了本次家博会活动的成功。

一、机遇线。

市场机遇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但如果坐等机遇那无疑是守株待兔。当机遇来临时不但你能抓住,所有商家和品牌都会抢着来抓,这时你已经没有了优势,因为大家都有就相当于都没有,所以坐等机遇的品牌往往是随大流,不会有什么起色。一个出色的经销商不仅要能够抓住可遇的机遇,更要辨别机遇甚至创造机遇,长沙经销商张总就是出色的经销商之一,因为他看到了市场的机会点,辨别并创造了机遇。

本次的长沙家装博览会是以家装为主的展览会,参展的商家基本是家装公司和建材品牌,很少有家具品牌参加,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和家具基本搭不上边。然而张总却看到了市场缝隙所在,第一,装修是购买家具的前沿部分,购买家具是家装的延续,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在此时参加展会可以对终端消费者进行上游拦截,使X品牌的品牌先入为主,深刻的印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即使这次没有购买,在日后的家具选择上也会考虑X品牌。第二、正因为家装展览会的家具企业少,X品牌避免了同行的竞争,可以在这方面独享客源,不会导致客源的流失。

二、品牌推广线。

张总参加本次展会的重心是品牌推广,这也是他参加展会的核心目的。“淡季做市场,旺季做销量”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众多商家都是抱着这种心理在做事,但对于不知道如何做市场或对做市场畏首畏尾的商家而言淡季就是放假休整,钻洞过冬,此时他们在节衣缩食,一直等到严冬过去,销量的春天到来。

张总充分的抓住了本家博会的品牌推广时机,展馆完全按照专卖店展厅的效果装修,销售人员进行系统的知识、技巧和礼仪培训,将X品牌的终端形象完美的展示给参会人员;展会前期在长沙的核心小区做了大量参展宣传;报纸、网络、广播进行立体推广,同时充分利用了各种免费资源,虽然花费不高,但效果惊人。

用张总的话来说,本次推广不仅是做广告宣传,不仅是面对终端消费者,还让家装、家具和建材业得很多人认识了X品牌、了解了X品牌,或对X品牌有了新的看法,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比如说活动期间,很多设计师和家装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来找张总,洽谈以后在业务上进行强强联合,这为日后的销量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三、品牌联盟线。

记得在2009年,欧派、大自然、东鹏等六大品牌组织了“冠军联盟”,通过品牌联盟聚集力量冲击销量,横扫家居建材行业,笔者也有幸参与其中,因此印象非常深刻。此次张总的活动也如出一辙,据了解这次家博展是居然之家牵头集体参展,统一收银,无形中发挥了居然之家的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经营和盈利模式线。

安利2007年在中国的销量是138亿元,预计2012年将超过240亿元人民币,这是行业的隐形冠军。现在中国很多营销专家和企业家都在研究安利,安利为什么会成功?原因很简单,就在于它的经营和盈利模式。经营和盈利模式是战略问题,一家企业,一个经销商在做生意时首先要树立一种模式,只有模式对了并坚持走下去才能成功。

家具经销商也一样,看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去经营你的市场,目前大部分家具经销商还是坐商的模式,在家具卖场租一个店面,招聘两名导购,再找一个看似不错的品牌就开业大吉了,然后等待顾客上门买货,这是农民种地的思想,也是守株待兔的模式,能不能盈利,能盈多少利,就看卖场能来多少顾客,就看你的导购能抓住几个顾客,完全是看天吃饭,风调雨顺的年景就吃饱肚子,大旱大涝则颗粒无收,等待总公司的救济,这样的经销商能赚到钱吗?能做大吗?建议坐商者们一定要多学学建材行业的操作模式,要走出去,要学会“坐商+行商”的模式。张总走出卖场,在展会上施展拳脚,这就是行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再看盈利模式,笔者发现有些经销商在定价的时候把价格标的超高,美其名曰“我是高端产品” ,实质上除了价格虚高支撑他所谓的“高端产品”外,其他做得一塌糊涂,根本就没高端产品的支撑点。他们的想法是反正客户又不多,就来一个宰一个,多赚点钱交租金,根本没有考虑市场竞争环境。日常销售时如此,做活动时也如此,促销政策更多考虑我要赚多少钱,而没有考虑我怎么多卖货,所以每次活动都是不痛不痒,力度有限,最后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殊不知,定价是要讲究策略的,做活动时促销政策的制定更需要谨慎,要考虑活动的时机是什么,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活动的对象是谁,你的目标群体为什么要现在买你的产品等等。如果自己都认为没有力度的活动那还是不做为好,免得劳民伤财。为了打破淡季冰点,X品牌张总下力度制定了超低价的沙发,利用价格策略吸引了大部分消费者,甚至有些年底才交房的顾客都订购了X品牌的产品。从表面上看来是薄利多销无钱可赚,可事实上张总从不做亏本的买卖,这次也一样。

五、主动营销线。

生意是给自己做的,钱是给自己赚的。做生意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从现实中来看却非如此,笔者发现很多家具经销商都在等总公司给自己赚钱,公司有活动自己就做,公司没有活动自己就等,哪次公司有活动,但支持力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也不会去做,还会愤愤的说:品牌是你的,你减少我的利润做活动我不就亏了嘛,干脆还是把政策截留,自己多增加点利润吧。公司的让利不过渡到消费者身上而是流到自己的腰包还能做什么生意?有这样想法的人又能做多大的生意?往往就赚点蝇头小利而已,永远看不到他们的前途。

张总则不然,这次展会除了深圳总部的支持外他让渡了大部分自己的利润,将这两方面的物力人力支持融合为一体,发挥了1+1>2的力量,这也是本次展会成功的一个关键,总之最后算下来他肯定是盈利的。

X品牌四轮驱动,助力家博会领跑行业前端   “X品牌在长沙家博会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除了五条主线推动家博会淡季发力,X品牌总部的支持和四维驱动策略也是这次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张总如是说。

一、公司政策支持驱动。

对企业来说,全国市场一盘棋,每个棋子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作为参赛选手会时时刻刻关注整个局势,倾其全力下好这盘棋。如果只靠经销商自己在市场上单打独斗肯定很难支持长久,企业作为其坚强的后盾一定要不遗余力的支持经销商发展壮大,最后实现双赢。 为了支持张总参加长沙家博会,X品牌总部从产品价格、人力资源、活动策略和推广宣传四个方面给予了大力的协助。

二、产品结构驱动。

产品是基础,市场宣传、活动策划、品牌推广、人员培训无疑都是以产品为出发点,有了好的产品消费者才能认可你,因为最终消费者买到手里的是产品本身。张总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源于X品牌独特的产品优势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结构。

据了解,X品牌的产品以客餐厅为主导,将沙发和专业板式家具搭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客餐厅两厅家具的一站式购买。将各个价位的产品完美的组合在一个品牌店面中,在提升整体价值感的同时,为经销商迎战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量与质的结合,把产品结构组合优势直接转变为终端竞争优势。

三、品牌驱动。

现代的市场竞争是企业间品牌与服务的竞争。品牌的强大拉动力会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和购买倾向,一个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高的品牌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能为企业和经销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在消费过度的时代顾客购买产品很大程度上看品牌力,在没有看到产品之前就已经倾向于某个品牌的产品了,这也是经销商在选择其品牌的时候为什么都会青睐于大品牌的原因。

张总不止一次说他选择在长沙X品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看好X这个品牌,他相信X品牌这个品牌能够给他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成就感,事实也是如此。2009年以前人们很少看到X品牌的广告,甚至在国内的一些展会上也难见其身影,因为X品牌完全是在靠口碑来建立品牌,这样的品牌才是最牢固的。自从2010年X品牌调整市场策略后,突然间开始在报纸、网络、终端等媒介上进行大波次品牌推广,很多消费者和商家发现原来X品牌一直就在自己身边,这种病毒式的传播迅速扩大了X品牌在业界和消费者中的知名度。2010年底,X品牌与一家著名设计公司合作,对品牌核心价值、品牌愿景、品牌使命等品牌元素进行重新梳理,更加明晰了X品牌的品牌定位,同时对店面进行第三代形象升级,2011年新装修店面全部以崭新的形象矗立在人们面前。通过360度的品牌打造,品牌正飞速驱动X品牌一路前行。

四、物流成本驱动。

做企业需要成本,做经销商开专卖店也需要成本,目前中国家具行业的竞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移到成本的竞争上。相对成本越低企业与经销商的市场竞争力机会越强,因为不但能够在消费者面前取得相对的价格优势,更可以快速将市场盈利投入到生产和营销中去,使企业竞争力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裹挟效应,实现良性的循环。 物流成本作为“第三利润源泉”,近年来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它在生产成本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在家具这个传统行业还是未曾开发的领域。X品牌身先士卒,分别在华北、华南、西南建设物流服务基地,更为终端市场预留了价格竞争优势的空间。

第3篇

深入推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2015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原材料工业系统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各项工作,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一是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组织提出了一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安全环保效益显著的重大投资项目,包括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城市钢厂搬迁等。组织研究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困难行业“僵尸企业”和低效产能退出机制。积极扩大高端铝材、绿色建材和钢结构市场需求。

二是加大行业发展指导和监管力度。组织研究编制石化化工、钢铁、有色、稀土、建材、新材料等行业“十三五”规划,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化肥行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和《城镇人口密集区高风险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工作方案》,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生产管理办法》等。联合住建部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和《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简政放权。严格稀土指令性计划管理,开展稀土投资项目核准工作,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研究提出稀土资源税改革方案。推进稀有金属立法,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了《稀有金属管理条例》立法计划。

三是深入推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了符合要求的水泥、平板玻璃建成项目,认定符合要求的在建项目;就钢铁、电解铝项目清理情况征求国土资源、环保部门意见,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加快项目备案工作。印发轮胎生产企业公告管理办法、铅锌行业规范条件,制修订煤制烯烃、对二甲苯(PX)、钢铁、钨、锡等行业规范条件。开展轮胎企业符合规范条件审核,公告第二批铝和铜规范企业名单、第八批水泥和第七批平板玻璃生产线名单等。推进稀土大集团实质性组建,中铝公司、北方稀土、厦门钨业和广东稀土已基本完成组建工作,南方稀土已完成集团资产评估。

四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重点新材料研发和应用”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和立项工作。利用技术改造资金、转型升级资金、专项建设基金,组织实施高端材料和新材料保障工程。加快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研究制定首批次应用重点产品目录,推动建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风险补偿机制。研究建立新材料技术成熟度评价体系,为政府制定政策、社会资本投资、用户选用新材料提供决策依据。制定扩大碳纤维在重点领域应用的工作计划,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成立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加大电子材料进口替代工作力度。

五是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制定《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2015―2018年)》。研究建立原材料工业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和水泥、陶瓷智能工厂技术条件,在轮胎、陶瓷等行业积极实施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在稀土行业建设稀土产品追溯系统,研究化肥、农药开展电子商务的具体政策措施,启动智慧化工园区试点工作,为推动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

牵住转型升级这一“牛鼻子”

2016年的工作思路为:

一是研究落实稳增长措施。密切跟踪和掌握原材料行业生产运行态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分析困难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政策需求,研究降低企业税费、减轻企业负担、调整进出口税率等对策措施。制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专项行动计划,推进困难行业扭亏增盈、转型升级。继续组织实施城镇人口密集区高风险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专项,加快推进城市钢厂环保搬迁改造、城区有色金属企业退城入园搬迁改造等重大工程。

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继续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严禁以任何名义备案钢铁、电解铝、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加强对地方备案项目产能置换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定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僵尸企业”退出和低效产能削减工作方案,建立完善退出机制。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跨区域兼并与区域内兼并相结合,打破资产所有制界限,优化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环境。2016年,要完成大型稀土集团实质性组建,督促6家集团尽快落实组建实施方案提出的任务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力争2016年6月底前整合所有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切实抓好稀土应用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三是加快智能绿色升级改造。落实智能制造工程,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智能工厂、数字矿山试点示范,推广普及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和做法。继续做好原材料行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评定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农资电商发展及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开展建筑陶瓷行业“机器代人”工作试点。针对原材料工业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开展主要生产工序对标活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组织实施一批专项工程,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量。

四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编制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建设国家新材料创新中心,重点做好新材料中试及工程化开发,突破产业化共性工艺技术。建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支持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建立新材料统计体系、标准体系和技术成熟度评价体系,夯实新材料行业管理基础。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条件成熟的关键材料,加快重点铝合金牌号开发应用;落实石墨烯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现石墨烯低成本化和工业化首批次示范应用;组织钢铁企业研发生产高铁、汽车、核电、船舶和海洋工程、机械、圆珠笔头等所需关键钢材。

五是加强行业引导监管。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稀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和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企业自我声明、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建设规范企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整顿规范稀土行业秩序,严格控制新设稀土采矿权,制定出台稀土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继续完善稀土行业管理政策法规,将《稀有金属管理条例》列入2016年国务院Ⅰ类立法计划,修订《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办法》、《稀土行业准入条件》。

以绿色低碳和环保安全为首要责任

“十三五”期间,原材料工业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为工作中心,以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发展动力,以绿色低碳和环保安全为首要责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着力推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着力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着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一是加快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严禁新增产能,加快存量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发展生产业,促进钢铁、电解铝、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健康发展。

二是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市场、物流、产业基础等综合条件,鼓励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间耦合化,推进原材料工业基地化、园区化发展,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布局。

三是加快工艺技术创新升级。以提升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为目标,攻克和掌握一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产业核心技术,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加快原材料工业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升级步伐,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努力实现清洁安全、高效高质、数字智能生产。

四是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按照国务院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准确把握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专用装备和重点品种,完善新材料创新发展机制,全面提高新材料创新能力水平,着力实现材料先行。

第4篇

一个低关注度,高参与度行业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家装修、安装地板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地板可概分为实木、强化、实木复合、竹木地板几个品项,不同的产品属性和性价比,对应着相应的顾客群。

和多数建材家居行业品类相同, 地板消费具有低关注度、高参与度特性,多年来,在原有环境里,成本、质量、时间安排、技术诀窍、标杆产品、雄厚资本,只需一种情形保持领先,竞争优势就会很明显,但上述一切在企业间无情的博弈中已开始黯然失色。

第一节 大气候影响小气候

一、宏观方面,大气候影响小气候

1.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及其结构的变化对地板行业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地板行业和房地产成长曲线密不可分,很多投资炒房者并不需要装修,即便是装修也往往不选择品牌的材料,这样销售出去的小区入住率很低或入住率虽高却多是租客居住,所以对地板行业来说,这样的房地产热带来的直接效益并不大。

2. 房地产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地板市场格局带来新的变化。自住需求旺盛了才可能真正拉动建材行业的销售,在政府“国八条”强势实施、对房地产项目踩刹车时,打击炒房者之际,留给地板业的更是“市场有限,分量无限”的格局。各品牌营销新招迭出、花样翻新,攻势一次比一次凌厉,似乎要创造出一种永不均衡,不断变化的环境。

地板品类结构比重的变化将影响品牌的发展。强化地板在地板经营品项中占70%份额,10余年品类发展,在人才战、策划战、广告战、分销战、价格战中不断血拼的全国数千个强化木地板品牌,增量有目共睹,代价同样不低。放眼四海,品牌多、免检多、形象代言人多、不切实际的概念多、低价出口多、低质工程板之多、伪劣板多、法律纠纷多的“八多”氛围,使各品牌业绩泡沫增多。地板的利润本来就很微薄,2006年上游基材持续涨价,使强化地板这个品类犹如鸡肋。2006年末,“剩者为王”时代到来,行业协会开始预警:2007年强化地板半数以上品牌会被挤压出局,新一轮整合开始。。

4.3. 实力、资本的倾向性导引着行业趋势。全球地板大鳄、国际资本力量静海深流,数年同步,从中国地板发展由起步阶段的产品贴牌供配,已逐步升级到资本融入、技术引领、渠道渗透等层面。

5.4. 时机缔造商机,强化地板品类优化整合的薄弱阶段,无疑是实木、实木复合、竹木地板三个品类厂家造势、借势的良机。行业实木资本巨头宜华斥资千万,2007年欲借央视《同一首歌》提升品牌号召力,拓展网点数量,提升终端质量;全球强化地板老大德国柯诺,利用旗下莱茵阳光品牌在中国推广成功之际,信誓旦旦2008年开始强力挺进实木复合地板品类……同样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5-10年内,实木地板企业将有一半以上被淘汰出局,至2010年实木地板企业预计将保留在500家左右,实木地板产销量将突破1亿平方米,实木复合地板将以30%-50%的发展速度递增,强势品牌的市场地位也将越来越突出。

二、中观方面,落后就要挨打

1. 作为价值链的重要一环的地板终端,面临着上游的产品设计周期、生命周期的缩短,新技术的凸现,黑马的频繁侵入,外来资本进入重分市场边界,各品牌江湖地位重新排名等不确定因素,潜在威胁存在于品牌起伏、渠道动荡、消费者质疑之中。今天,强化地板国际巨头德国柯诺,具备释放巨大产能,降低成本攻城夺地的能力。实木地板资本大鳄宜华木业,以王者归来的气势,计划开疆破土,渗透地板多个品类。市场上12毫米厚的超实木地板概念,开始被多个企业炒得热火朝天。

2. 有先见之明的决策者开始保家卫国,核心策略是产品在价格和质量基础上不断迅速升级,凭借雄厚实力和精准速度建立更具实力的客户联盟,保护或侵蚀现有产品或地域市场。近年来,国内强化地板领跑者圣象,携手具备良好研发能力的外资企业康树,对实木复合地板品类不断进行造势;擅长营销的大自然地板,在实木、实木复合、强化品类产品线丰富后,结盟卫浴、装饰等互补大品牌,借势媒体,展开市场新一轮攻击。

3. 长期以来,决定地板不同品类市场定位的是产品固有属性。实木地板的日益稀缺,强化地板质优价低,实木复合地板的技术领先,竹木地板的资源丰富, 缔造出“高品位的是实木、增量的是强化、增快的是实木复合、能异军突起的是竹木”的未来趋势。其间,使不同品类间的成本竞争、定位竞争、服务竞争加剧,同样也会使每个企业命运起伏不定。近年行业协会的《成本白皮书>>、《质量白皮书》在规范市场同时,同样也会使每个企业命运起伏不定。

三、微观方面,精益程度决定最终成败

1. 当前地板工业层面存在的问题是:门槛低、入行易,不是大的越大,小的越小,而是无品牌的游击队企业占到了销售总额的一半以上,这导致一个企业发烧,多个企业跟着感冒现象,商业层面发展的不健康,。使每个品牌强大自己时,还要注意弱势品牌产生负面影响时,自己是否具备免疫能力。

2. 当前地板行业品牌运营存在的问题是:还没有像宝洁运营、海尔服务、西门子品质、黛安芬精益的教父级或教科书级的企业。业内标杆品牌、区域领头羊虽已蓄势良久,仍在怒海深流成长中,有待质变。

3. 当前地板消费层面存在的问题是:地板消费是以拖家带口的家庭消费为主体的,如何让消费者树立起对品牌企业的信心,如何引导消费者正确的消费观,如何让一家几口都满意,如何让小企业往品牌方向努力,共同遵守整个地板行业规范的游戏规则……当前尚无人能倚天屠龙,号令天下。

第二节 跨行业优劣态势比对

成交作为营销的核心意图,我们跨行业比对该行业:

一、和多数行业比,有销售现场订购和安装完毕全款结清两种周期。一组顾客中,对品牌取向、终端考量、信用界定、意向定金、安装鉴定、最终全款付清多个程序,从当天安装到1-3年后预约订货者都有。库存周期与销售周期的大跨度,形成了漫长的工商业分水岭,成为该行业运营显著特性。

二、地板业和餐饮业相同点是,进店都是口袋里揣钱的;不同点是,每个店面让消费者变顾客的变数很大。这种大额投入对消费者来讲,多是谨慎谨慎再谨慎,产品力本身能吸引消费者多停留,但满山遍野的店面,单次成交率很低,竞争就在一次价格的谈判,一次微笑间博弈,没有优秀店员后期跟进,企业只能守株待兔,坐以待毙。

三、地板业和服饰业相同点是,每个进店的消费者多愿意品味产品,同一系列强化地板都是同一价格的现象常年未被打破,导致每款单品不能精确对准每个顾客群。

四、地板业和空调业相同点是,都是半成品概念,但地板业行规是“三分质量,七分安装”,因安装质量投诉的也占七成。无论是安装还是质量问题维护,多会对地板拼接卡槽损伤。企业的维护成本,永远赶不上顾客对整体铺装投入的时间、金钱、感情成本,所以,这是一个不能追求质量售后有多好的行业,好的地板品牌同样是好的管家品牌,哪个地板企业敢长期让他的维修工是寂寞的,他就会成为行业大赢家。

五、热、冷、温三盆水,你左脚在热水中,右脚在冷水中泡过后,同时再放在温水中,左脚感到的是凉,右脚感到的是热。与洗化、电器等相对垄断行业比对,地板行业脏、乱、差、累场景居多,同等薪金难以招募同等级职员,市场各个品牌终端挨在一起,像空姐一样温馨服务到赤膊上阵、信口胡言者都有。

终端人员服务冷热不均的高度差异,难怪地板企业联盟2005年度主席沉吟良久说道:“细节、细节、细节,最终决定品牌成败的还是细节”。

第三节 手握乾坤,还是引颈刀下

服务好的企业的确寿命长,2007-2010年期间,作为以系统服务为核心战略的销售层面,在腥风血雨的古罗马角斗士竞技场上,企业需宏观借势、中观布局、微观建模,营销需通过战技、战术、战略,矢志不移拓宽如下三个瓶颈,以保证自己未来命运是手握乾坤,而不是引颈刀下:

1.客流量决定成交量,如何让顾客购买地板时第一时间感知到我们的品牌,并高度注意,兴趣盎然,愿意前往。

2.成交频率决定现金流量,如何让顾客购买地板时欲望高涨,评价良好,尽快决断购买。

3.产品使用口碑决定长期成交量,售后如何让顾客买后感觉持续良好,成为品牌的义务传播者,任重道远。

而商家在行业内形成的优势,是由每个职员优势、每件产品优势、每个陈列优势、每个终端优势……集结而成的。在价值链所有博弈中,价值战打法是的销售层面最安全、最容易胜算,也是能保持最持久的策略,于己、于行业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从1998年到今天,我们以“成交在顾客临店之前”概念为驱动,在借鉴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逐步拓展出的70余家终端店面,分梯次进行了很多实验性质营销,逐渐成为区域强者。

一、在借鉴中实践。跨行业观察:在实际运作中,达芙妮女鞋专柜多有种令人着魔的魅力,当顾客视觉到达之际,脚的引力就开始出现,离得越进,向心力越强。这符合了一个理论——德国明斯特大学组成一个由放射、神经、企业经济多方面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人脑负责情感冲动和理智的两个区域供血过程进行了观察,判断出了人们在作出购买决定时受感觉驱使与理性支配强弱。该大学公布的最终结果是“名牌商品在人脑中会引发冲动的火焰”,名牌比杂牌更快地促使消费者掏腰包。显然,多学科合作研究消费者行为,能为市场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理论与实际结合,跨行业借鉴.笔者在地板终端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终端诸多硬件细节设计,必需审美性、功利性一体,具备对顾客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深度服务职能,绩效提升效果会很明显.

举一个终端运营很细节的例子:企业LOGO与时效POP互相承载,可以与销售人员介绍形成1+1>2效应,是不说话的销售顾问,将其细分为多种,引发不同层面顾客的消费欲望,能及时传播品牌价值(附件1)。

(附件1)

1. 吸引顾客进店POP:在店面外伫立“品牌故事”、门口张贴“新品到货”等吸引顾客的POP,在心理上给目标顾客方便进入的感觉。通过招牌、条幅、横幅等宣传手段配合,在最远处就开始服务顾客视觉,可有效提升购买力商品力。

2. 引导POP:经常看到顾客进店后驻足、迷路、找不到所需情景,其实,当顾客进入店面时,没有相应引导会淡化顾客购买心态欲望,。以其视线为准,在店面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布局显要位置显示商品分类、收银台、休息区、电梯口、安全出口、吸烟处、洗手间各种不同类型POP,请没有到过店面顾客亲身体会其便利性,帮助顾客就是帮助笔者商家的钱包。

3. 新品POP:新品推广能力往往代表一个店面可持续发展潜力高低,新品优先陈列,POP书写厂家、商品名称、Logo、价格与规格(CI要求一致,卖点突出,文字简洁)。POP整体效果醒目舒适,意图明确,会显著提升销售总额与客销售单价。

4. 利益点POP:客流高峰期,销售人员即便“接一待二照顾三”也无法满足顾客服务需求,对每个SKU顾客利益点提炼,进行POP展示,可适当缓解销售压力,如POP内容为“年度销量第一”, “越早越优惠”。客流低谷期,该内容对销售成交率提升也有推波助澜作用。

5. 推荐POP:旺销、库存过大、销售不畅、仅余尾单可以用推荐POP方式解决部分问题。“经理推荐”、“倍受欢迎,每户限购**平方米”字样,激发顾客购买欲望。

6. 价格带POP:顾客消费层次可以用价格带进行区隔。根据每个系列平均价格,笔者可以判断出该系列对应目标顾客,并进行高中低群体分类,如低端顾客适应“超值精选, ***元/平方米”POP,直接帮助顾客进行有效购买预算,以此吸引购买,加快货品流速。

7. 买赠POP:消费中档顾客,商家可利用高档产品买赠推广时,提升其消费级别,如“满***平方米,赠时尚表一块,市值358元”POP。

8. 处理品POP:针对想买而买不起顾客,在正柜以外相应独立区域,选择促销区域进行,如“缺色断码,58元起价”POP悬挂,配合促销人员,广播等工具,对抛售有极佳帮助。

9. 售罄磐/替代品POP:笔者希望顾客能够买到合适产品,但一些畅销商品断档或停产会影响商家收益。此时,在断档商品陈列位设计“售罄磐,5日内到货”、“替代品***” POP,对笔者商家用各种营销资源所努力请到的顾客来讲,会是一个相应补偿。

10. 服务POP:“三分质量、,七分安装”“好地板+好安装=放心地板”之类POP,结合一线人员的可靠服务,对淡化消费者讨价要求,、提升品牌形象有极佳助推作用。

11. 其它其他:如道歉POP,、答疑POP......,……当销售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出现事故时,引起部分顾客质疑,用POP进行真诚致歉有利迅速化解危机,因为——诚信的代价是最低的。当顾客对某些产品使用、保养等问题较为集中时,及时用POP为顾客解惑答疑,真实比营造出来的诚信更可贵,对顾客诚实赢得的是更高忠诚!

常年对终端软硬件细节实践,在顾客购买全程,我们得知:

管好顾客的眼睛,就能管住顾客的腿;

管好顾客的时间,就能管住顾客的心;

管好顾客的利益,就能管住顾客的支出.

让顾客五官舒适,是企业“终端拦截、资金变现” 基础战术。

第二四节 在实践中总结

“如果你不能为行业负责,那么将无人为你负责”。当前行业格局鱼龙混杂,维护产品品质最好像呵护自己双眼一样平常,悉心服务顾客最好像对待自己呼吸一样自然。每家企业只有这样,在这个运作要求日渐提升、竞争日趋强烈的市场上才可以具备“剩者为王”的基因。

我们的地板专卖店面销售与服务到了第五个年头,我惊奇的地发现,许多顾客来到笔者的店面,签单速度明显加快了,买卖双方的友谊和信任,已成为成交最重要的驱动力。

2007年元月,在广西一建材大卖场,我们对306名目标顾客群进行问卷调查(附件2), 分析得知:

(附件2)

1、.对于您打算考虑的某个建材品牌,您是通过什么渠道认识它的?

a. 自己用过 14.4%

b. 亲友、同事用过推荐 46.4%

c. 装修公司或其他权威人士推荐 21.2%

d. 看报纸或网上的装修栏目对该品牌的介绍 24.5%

e. 通过逛建材市场认识该品牌 23.5%

看到过该品牌的广告:

f. 电视广告30.4% g. 报纸杂志广告20.3% h. 电台广告6.9% i. 户外广告牌 16.3% j. 互联网广告13.1%

2、.什么样的品牌您认为可以信赖?

a. 大品牌,有知名度,很多人用过 70.9%

b. 专卖店形象好 19.9%

c. 店面管理规范,人员训练有素,待客周到 33.0%

d. 售后服务口碑好 46.1%

e. 经常搞推广活动,有生命力 7.2%

f. 广告多,宣传做得好 8.2%

3、.您认为选购地板最应关注哪些方面?

a.品牌知名度 38.9% b.价格是否实惠55.6% c. 质量与环保 70.6% d.耐用性45.4% e.花色 11.1%

f.安装质量如何28.4% g.售后服务保障如何43.8% h.是否能够保证如期供货安装9.8%

4、.关于选购地板的知识,您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

a. 通过向店面人员了解 33.0%

b. 听装修过的亲朋好友介绍经验 47.1%

c. 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或看报纸或网上的装修栏目介绍 47.1%

d. 到安装过产品的现场看实际效果 30.4%

1. 电视广告占比30.4%占比,;报纸杂志广告占比20.3%占比,;大品牌,有知名度,很多人用过占比 70.9%占比,;店面管理规范,人员训练有素,待客周到占比 33.0%占比,;售后服务口碑好占比 46.1%占比,这告诉我们,人的潜意识>意识,第一感觉最重要,。任何人消费全程都有感知、注意、兴趣、欲望、评价、决断、买后感觉七个隐形阶段,成交多依托其社会地位、经济收益、情商智商和购买产品的价格高低而作出做出感性和理性决定;。

2. 亲友、同事用过推荐46.4%的占比、售后服务保障43.8%的占比,昭示的是,:顾客买后长期使用的感觉,是否超越心理预期,决定了顾客是否会重复购买或推荐朋友购买。因为我们常年作做顾客对地板保养维护工作,很多数年使用我们地板的家庭,他们的亲朋好友一旦买铺地材料,温馨舒适的家就成为了笔者一个个的样板展示间、专卖店,在家中喝茶闲聊,现场体验同时,顾客就成为了笔者的销售顾问,很热心的地推荐了笔者的产品,新顾客眼见为实加上亲情信任,到了笔者的店面,多是很快就签单,以至于今天,已很难界定买卖双方到底谁是服务者,谁是受益者;。

3. 多个数据表明,今天的收获,源于我们很早就制定的战略原则—“——“两眼关注顾客,余光关注对手”。事实证明,在每个服务顾客的节点,尤其是在顾客使用的全程,建设出的子系统进度模块,精益服务好每个顾客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五项潜意识,使顾客在消费全程付出金钱,收获幸福,成为就我们与顾客群合力形成“终生锁定、永续消费”氛围,达到“成交与顾客临店之前”的战略目的。

4.所有的数据验证我们过去的路得失成败, “三岁定八十”。顾客们会像看待一个孩童一样看待一个新品牌项目推广,顾客利益点、产品性价比的真实程度,决定了该项目的成败得失。 “三十以前看父敬子,三十以后看子敬父”。就像在一个生活圈内,周边对一个家庭的态度相同,进门前关注的好品牌,进门后是否能让顾客体验到是否有好服务、好价格、好售后,至关重要。

本章回顾与展望:

一个人问一个算命大师:“您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准?真的是上知1000年,下知500载吗?”

算命大师从容回应:“上知1000年,源于8个字———学贯古今、融会贯通,下知500载也源于8个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师大哲般的回答,同样适合对木地板行业过去、现在和将来评估。

纵观当前地板长寿企业,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营销战略核心多不以品牌间竞争为主要目,发展原点虽以企业利益为主,但绝大多数资源和时间,都用在客户购买体验和全程使用体味上,从而成长到今天的。

数年统计资料表明,国内建筑业和房地产业2004年前的高歌猛进,近年地板在外贸出口的绝对额大于进口的顺差,为中国地板行业近10年迅猛提供了外围良性平台。2005年我国木地板产量已达3.12亿平方米,比2004年增长了18%,年产值超过350亿元人民币。2006-2010年,我国地板的年销量增长率将达到15%-25%。2006-2020年间,国内城镇新建住宅竣工面积预计达120亿平方米,年均近8亿平方米,国民经济发展对地板的需求拉动强劲。,地面安装的面积占80%,假定今后5年平均新建住宅面积是今后15年的均值,按近几年木地板在铺地材料领域平均市场占有率为25%计算,2006-2010年城镇新建住宅对木地板的年平均需求量为1.58亿平方米。

显然,对于国内外的前瞻型地板企业、狼性资本来说,中国地板市场是一个聚宝盆,但成功只向那些能预见行业发展特性变化的人微笑,从2007年度央视广告招标预估,地板将不再象像往年一样,把上央视当作品牌升华的唯一途径,从多年搏杀的狂躁狂燥中冷静下来后,每个决策者都会去深刻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地板营销的根本?

第5篇

对以渠道的扩张,一般通用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进卖场销售;第二种是加盟连锁扩张模式;第三者是进入各地市场开直营店。对于中小橱柜企业而言,第三种模式所需要的成本过大,不易采用。所以建议采用采用的是第一和第二种模式。

卖场是大多数品牌橱柜企业青睐的传统营销模式之一。但是受制于橱柜产品需要定制、耗时长、资金链长等特点,橱柜厂商在资金周转上疲于应对。此外,再加上卖场的强势地位,以及卖场开始逐步涉足橱柜行业,对卖场的其他橱柜品牌产生了排他性,因此卖场与供货商之间关系微妙,矛盾一触即发,像去年的“雅百事件”和现在正在走诉讼程序的百安居PK“战百联盟”事件。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卖场依然是许多橱柜企业首选的营销渠道之一。卖场对橱柜产品销量的巨大带动性,使许多橱柜品牌对卖场“欲罢不能”。

第二种模式是大多数橱柜企业都在做的渠道扩张模式,这也是中小橱柜企业值得去尝试的一种模式。但需要提醒的是,在经销商渠道拓展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两个,一是贪大求全,另外一个是“为招商而招商”。对于企业而言,为求尽快占领市场,而一味追求产品的覆盖率,忽视品牌的战略布局,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以失败而告终。第二类风险就是“为招商而招商”。为了能让产品进入当地市场,只要有经销商提出意愿将同意合作,忽视或忽略了对经销商的资质和经营理念的审核。

所以需要提醒的是,在经销商渠道拓展中,企业一定要对经销商进行筛选。找到那些经营观念和服务能力能和品牌的未来相符,专注于你的品牌经营的经销商。在商业合作中,只有志同道合方能实现双赢。所以经销商网络开发一定要宁缺勿滥。

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网络销售渠道的拓展。由于互联网的威力越来越大,网络营销因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逐渐成为橱柜行业营销新宠。尤其针对橱柜产品的自身特点来说,网络营销在打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走品牌化路线

目前中国的橱柜市场已经进入到品牌认知消费时代。当整个大品牌体系已覆盖所有区域和整个传播推广体系正大力兴起时,意味着消费市场进入了“品牌认知和品牌消费期”,品牌成了市场的首选,而接下来出现的是“多米诺骨牌”式惨烈情景——很多中小橱柜企业的市场进入了夹缝生存期,即我们所说的“洗牌期”。但是目前,我国橱柜行业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多数企业的年销售额在一千万左右。

如何建立品牌的连锁扩张优势,如何有效进行品牌市场化扩张,以便不被行业和市场所淘汰,很多中小橱柜企业表现出了急迫的心态。前店后工场的“夫妻老婆店”在中国厨柜行业初级阶段,有其生存的价值和理由,故此,中国拥有数以千万计的类似公司,托起了中国厨柜发展过程中的表面繁荣。今天,透明化,产业化大势所趋,前店后工场的形态,已经不适合市场发展的需要,“改变经营方法和形态”是明智的抉择。

三、控制企业成本

任何企业生存的动力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当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市场销售收入相差不大时,成本的控制则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物资的采购。成本控制的源头在于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再延伸至生产过程成本控制、办公成本控制、市场营销成本控制等等。因此,降低采购成本是家具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和核心。

提到采购,不管是原材料、零部件采购,还是其他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的采购,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回扣”一词,这是每个企业都无法避免的“灰色地带”。对于控制采购中的“灰色地带”,企业可以采取“分拆报价”的方法,即根据各种原材料、零部件生产的各个工序所需成本逐一报价,每道工序的成本加上正常利润就是原材料、零部件的报价,“货与价比三家”,进行集体采购决策,进一步增加采购的透明度,建立稳定的供应合作关系。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考虑招投标的办法,或者是网上采购等等,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法尽最大可能降低企业的成本。

四、突破销售瓶颈

多中小型家具企业,月销售额到了200多万时,再想有所突破时,似乎比较困难,感觉有道无形的坎。销售员对于这种现状,通常都会习惯性的思维,认为是“牌子”不够响,但我们没去想那些牌子响的大型家具厂,他们是如何把牌子做响的,他们在没名气的情况下,到底是怎么把量做大的?我们知道影响销量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只有找到主要原因,对症下药,企业的销售实现突破,是绝对可以做到的。

1、开发新品牌

仅仅针对国内市场,产品定位在中低档,某个品牌做到300万以上时,就可以考虑开发推出新的品牌。两个品牌的产品的风格,价位,颜色,最好能有互补性,而不是形成鲜明地竞争关系,这样可以利用现有的老客户来拓宽市场,加快渠道建设,又不会对原有品牌造成冲击。

2、总结问题,做好细节

营销理论有这么个说法,一个产品的成功,50%倚赖于产品的创新,30%倚赖于形象包装和广告策略,20%倚赖于销售执行;而这销售执行细分,50%在于销售渠道的建设,30%在于终端专卖店的位置,店面形象和产品的陈列,20%取决于导购员的销售能力。

基于此理论,我们可以分析找到影响制约我们销售量的瓶颈在哪里:产品是否有特色?是否有独特的卖点?质量是否稳定?广告投放是否合理?品牌诉求点是否有吸引力?品牌定位是否符合工厂的实际情况?终端的产品宣传资料是否有说服力?销售渠道是否够宽?经销商的选择是否最优?专卖店的装修效果是否能促进产品的销售?产品的陈列有否达到最佳效果?导购员的培训是否到位?以上所有这些都最终影响到销售额。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细节,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把每一个优势都及至地发挥出来,才是既现实有又有效的方法。

五、专攻小众产品

2008年,虽然橱柜价格一直在上涨,但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实木橱柜已蔚然成风,渐成流行趋势。这几个城市实木橱柜的市场占有率已从3年前的不足5%上升到现在的30%多。这个现象一起了许多橱柜公司的注意,更多精力转向实木橱柜,设计、选材、用色等细节的研究开始增加。但对于中小橱柜企业而言,亦步亦趋的跟随大企业的产品战略,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是很危险的。中小企业应该尽量摈弃大众化战略,转向开发和生产适合小众化的特色产品。

第6篇

关键词:勘察设计;内部控制;预算;转型发展

一、勘察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

1. 熟人社会企业文化,现代企业制度执行流于形式

勘察设计单位的员工大部分是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单位的大学生,文化素质高,历经单位的变化发展,对单位有较深的感情;勘察设计单位地理位置多分布在二三线城市,工作岗位可选择性低,跳槽率低;勘察设计单位员工一般住在同一个家属院,工作、生活中彼此非常熟悉,属于典型的熟人社会,类似于农耕社会;工作时间弹性较大,随意性强,企业管理多人性化。这样的企业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单位的关系,主要依赖于情面、信誉、品质,工作行为与私人人际关系交错在一起,导致业务流程重传统习俗,轻现代企业制度,口头授权代替书面授权,惩罚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公平、稳定高于效率,甚至是大锅饭、平均主义,缺乏企业活力。

2. 主辅分离

主业成为上市一部分,辅业留在存续单位,形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组织机构不独立,关联交易不公平。

3. 高层领导多出自设计工程师,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内部控制是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研究与开发、担保管理、采购管理、法律事务与合规、销售管理等具体管理活动的归纳、总结,形成了目标、要素等概念体系,比较抽象、难懂,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演绎成比较具体的规范和应用指南。高层领导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一般从理解概念开始,这就造成了内部控制建设推广过程中的难度。

4. 未形成知识库、人才库

勘察设计类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核心能力掌握在关键设计人员手中,未能形成共享的知识库,一旦关键设计人员离职,则造成核心知识外流。

5. 面临普遍的产业一体化转型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大宗商品生产制造能力飞速发展,近年出现多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勘察设计单位也在经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后,业务陷入低谷,面临转型发展的压力。多数勘察设计单位实施了业务一体化战略,由单纯的勘察设计单位,逐步发展成为集融资、勘察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建设为一体的总承包单位,业务复杂性增加、经营风险放大,缺乏在风险识别、评估、内部控制设计方面的经验。

6. 预算未能发挥战略控制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控制手段,勘察设计单位由于业务特点及企业文化背景,造成对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未能发挥战略目标控制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预算认识不到位。生产部门往往认为,预算就是花钱的依据,根据当前状况确定明年利润目标的手段,造成花钱的预算逐年上升,预算利润目标成为了讨价还价的依据。

第二,勘察设计行业专业知识较强,业务类型复杂,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的生产知识,而且存在重大的信息不对称,无法从根本上评判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无法控制预算。

第三,勘察设计单位业务属于订单式类型,单个合同金额小,合同数量多,合同的执行进度往往更取决于客户,勘察设计单位自身把控能力不足,造成资金计划、生产进度计划准确性差,可靠程度低,预算利用程度低。

7. 内部监督流于形式

勘察设计单位普遍规模不大,在内部控制监督机构设置上,一般由审计部门负责。勘察设计单位的审计部除了负责审计外,往往担负纪检的职责,负责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监督的人员力量不足,为了应付上级单位检查往往流于形式。

二、勘察设计行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勘察设计行业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如果仅仅实施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则很难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而必须从根本的原因入手,具体对策如下:

1. 建立以员工持股为基础的民主、公开、透明的企业文化

(1)勘察设计单位是典型的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组织,但这种最重要的资本没有参与企业税后收益的分配,既不公平也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因此,勘察设计单位应实施股权改革,允许员工持股。

(2)勘察设计单位应建立民主、公开、透明的企业文化,员工不仅有经济收益分配权,更应赋予民主选举权,单位的重大改革发展应充分遵从民意,建立以企业为单位的民主议会制。

(3)人才引进多元化、公开化。多数设计院在引进人才时,考虑了员工子女就业问题,导致文化上的近亲繁殖,不利企业文化基因变异,激化企业发展的活力。

2. 多数勘察设计单位辅业以服务主业为目的

不以营利为目的,造成机构不独立,关联交易不公允,员工效率不高,责任不强。勘察设计单位在强化主业管理的同时,应将辅业进行市场化改革,使辅业参与市场竞争,利用勘察设计单位的声誉使辅业成为服务业的优质资产,如成立物业管理公司、幼儿园等,勘察设计单位利用单位品牌参股,员工个人持股, 由民营公司运营等。

3. 勘察设计单位在内部控制的推广过程中,应从具体案例入手

使得单位领导先有感性认识,再有理性认知,从而真正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避免内部控制建设流于形式。

4. 以项目总结报告为切入口,建立知识库、人才库

5. 以引进人才、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开展一体化战略转型

勘察设计单位在勘察设计技术方面具有经验和人才,但缺乏项目采购、施工方面的经验和人才,不能将项目仅作为培养、锻炼人才的平台,勘察设计单位的资本实力经不起失败,因此,必须首先引进合适的人才,而不是内部逐步培养人才,然后再实施一体化的战略。

当今市场的更新发展速度,竞争也更加激烈,给企业适应的时间越来越短,市场竞争已经不仅仅体现在技术、质量、人才方面,更重要的体现在资源整合能力的竞争,勘察设计单位在业务一体化方面应考虑整合工程施工企业的资源,采取战略联盟或者合资公司的模式,快速形成总承包的管理能力。

6. 完善预算管理环节,发挥预算在战略目标控制中的作用

第一,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由于财务人员生产方面专业知识不足,而且信息存在不对称,对于费用类的预算不再作为关注的目标,而应重点关注完成战略目标的具体年度预算方案,将预算工作视为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工具,而不是仅仅作为利润预测的工具。生产单位也应将预算作为落实战略目标、分配具体责任的工具。

第二,强调职能管理部门的预算执行的刚性。职能管理部门编制预算过程随意性强,在执行过程中强化刚性,避免太多的特殊事项与绿色通道。

第三,强化预算监督与分析功能。按月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并在月度生产例会上通报各单位指标完成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醒改进的方向。

7. 建立资源共享的内部控制监督模式,完善内部监督作用

勘察设计企业由于规模小,建立独立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可以将内部监督的业务进行外部机构,或者由集团公司3~5家单位联合组建审计机构,共享人力、知识资源,落实内部监督。

参考文献:

[1]方瑾.勘察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析[J].管理世界,2009(12).

第7篇

参加了多场的招聘会、面试了多家的公司、衡量了多方面的因素,我选择了这家公司开始我的实习生涯。怀着兴奋、激动地心情,早早的踏上上班的公车,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憧憬着新的一天。

来到公司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和事,让我感觉有点拘谨,努力让自己的微笑减少言语上的笨拙。第一天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由人事经理带我们熟悉公司的环境,结识新的同事。大家似乎都很忙,可能现在是业务的旺季吧。

实习的第一周,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什么业务性的工作让我们着手。我们只是简单的分配到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如整理文档、记录一些旧的文案等等。然后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结识了一些新的同事,熟悉了公司的环境。

实习的第二个星期——小有收获

经过一周的实习,对公司的运作流程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操作过,但是在接触到新的事务不再不知所措,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在接到一些投诉电话的时候,懂得如何安抚客户的情绪,如何进行前期的一个简单处理等等。而且从工作地过程中明白了主动出击的重要性,在你可以选择的时候,就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相信大家刚开始实习的时候,都做过类似复印打字、整理文档等的“杂活”,因为刚开始对于公司的工作内容、流程还不了解,所以做“杂活”成了实习工作必做的工作。虽然工作比较繁杂但是从中也学到不少的东西。所以说事情是不分大小,只要积极学习积极办事,做好份内事,勤学、勤问、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实习的第三个星期——初试牛刀

在经历了一周的打杂工作,让我对公司的运作流程以及业务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因此这一周我们的工作内容也有了一个小变化,除了进行简单的客户资料整理,还开始负责对一些客户的回访工作,在这之前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因为在学校的时候都已经学习过电话营销的技巧了,但是在真正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中间还是有很多小细节需要我们注意的,比如在初次的回访中,尽量不要拖太长时间,一般控制在3-5分钟,就应该结束谈话,要不会让客户产生厌烦心理,同时在交谈的过程中,如何自报家门,如何进行一个产品的推介等都是一个小技巧,因为只有你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客户才会愿意继续下次的谈话,如应明确你为它带来什么利益、做这件事对它有什么好处等,如有可能尽量约见见面的时间,因为很多时候,很多问题通过见面的交谈效果会比仅仅通过电话的交谈会好的多,一个可以通过面谈了解到客户的一个真实的想法,在一些问题的说明上更具说服力。

实习的第四个星期——现场操作

一周的电话回访,从陌生到熟练,从一个电话到n个电话的成长,每天来公司上班就是整理昨天的客户资料,看哪些客户的信息是需要继续回访的,哪些是今天重点客户,要通知其他人员去实地拜访的,接下来就要开始一个接一个不断地电话回访,回访的过程是漫长的,结果是令人心寒的,也许你打了100个电话,只有一个客户是正面的消息,其他的客户都是委婉的在拒绝,有的甚至是态度恶劣,而那一个正面的客户也可能随时的泡汤。终于开始理解前辈们了。

经过一周的电话洗礼耳膜开始有了职业病的征兆了,也同时对于电话产生了恐惧心理,相信这是每一个电话营销人员在自己独当一面后,所要面临的第一关吧!繁杂、枯燥的电话回访,但是却又是必须经历的。只有在克服这个经历后才有可能有更大的进步。

实习的第五个星期——意外的收获

时间飞逝而过,转眼间已经实习一个多月了。回首过去的几个星期,学到了很多,虽然中间有些小小的抱怨,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没有白白浪费过去的光阴。这要感谢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同事给予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克服了电话恐惧症。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所没有知识,相信这会是我今后生活工作中的一块宝藏。

有了这一个多月的业务接触,感觉在拿起电话来也比较上手了,也比较容易调整好心态了。根据每个月的工作任务,开始给自己制定周计划,开始按章执行,对于自己的每一步都做出了一个明确的规划。看似简单的工作计划,却涵盖了很多内容,一个工作计划必须是可实施的,每一个工作目标不是空话,必须是可实现的,这不仅仅是做给上级看的,更是做给自己看的,只有在实现了一个个目标之后,工作才会更有动力。

实习的第六个星期——新的锻炼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电话回访工作后,除了汇报之前的工作情况,以及对此的一些小结,这一周我们有更艰巨的任务——跟老员工一起去拜访客户(而这也就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了)。

在出发地前一天我们就要将材料准备好,不仅仅是书面上的材料更重要的是你脑袋里的材料,在了解清楚客户背景资料后,要明确我们交谈的内容要点,这次我们交谈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等等都要在心里有一个简单的规划。当然这些只是一些要点,更重要的是交谈的技巧等等。

当然以上所谈的那些,老员工是不会告诉你的,比如他这次要谈什么之类的,要如何与客户切开这个话题等等,只能通过几次旁听总结他们与客户在交谈时候的内容要点。在做足功课后,最重要的也就是实战的演练,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地演练才有可能有一个进步,要不就只是简单的纸上谈兵了。

实习的第七个星期——小的进步

经过一个月的锻炼,发现自己进步还挺快的,这一周仍然做通过电话跟客户沟通的事情。偶尔也出去跟客户面谈。

由于自己向来比较内敛的缘故,首次与客户面谈显得比较紧张,也不大顺利,不过有了一次经历之后,进步了不少,再加上经理和同事的鼓励,自己尝试大胆的去应付,慢慢的好了许多。不再会在陌生的场合怯场。今天下来,面对经验比我丰富的阅历比我深的多的多的客户,也能够通过简练清晰的表达让对方熟悉我们的产品,让他们对我们的产品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人往往都是这样,没有经历过的话,永远都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一个样子,是真的那么难,还是并非如此,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是自己完全陌生的事情,只要有机会,都一定要去尝试,努力去做好。因为没有经验,那么就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另外就是不要害怕失败,只要用心去做就可以了。等到熟练了,那么成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比如我的第一次跟客户面谈,虽然我做得不够好,或者可以说失败了,但通过这次的尝试,却令我获益匪浅,对我之后的几次任务的成功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自己也通过不断的经历和尝试检验了自身的水平和适应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尝试,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在弥补不足的时候,我们便实实在在的提高了自己。所以,不管怎样,努力去做吧,告诉自己,只要用心,就能做得更好!

实习的第八个星期——新的认识

在公司里和在学校里是完全不一样了,每天紧张的工作状态,完全没有时间考虑其它事情。于是不知不觉的,就发现原来我短暂的2个月的事情就快要过去了。学到的了不少的东西,比如如何快速的适应公司的环境,融入企业的团体,如何更好的跟同事沟通,更好的完成既定的任务。这些都不是信手拈来的。都需要一个逐步的从点到面的认识。

展览是个很泛的概念,包含了很多很多的行业,展览最直系关系的是主办,承办,搭建(分主场搭建和特装搭建商)。旁系关系的有媒体,酒店,交通,饮食,医疗,农业,旅游等等。

展览的承办单位也是多得数不胜数的,搭建商更是多如牛毛。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当复杂的。承办的和搭建的联盟,和酒店,媒体,交通等合作,而搭建的和农业(花卉),建材等行业合作。所以,在展览中,有很多相关的行业,并不是我们在展会现场所看到的那一些相关的行业。在展览现场看到的背后,还有很多的行业……

实习的第九个星期——回顾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并且把它结合实际的经济生活中。面对许多非常棘手又无奈的问题,通过过去大学里所积累知识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只是理论而已,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所学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与应用知识的距离就更为遥远。今后需要针对处于实际环境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特别关注现在的趋势,也许别人机会当作陷阱,但是自己一定要理智。。我感到对自己感触最深的是,提高自己交际能力,跟别人合作。一支真正的团队是一个能够真正为他人付出汗水的而不是虚伪在表面上做功夫。交往的目的是得到他们的认可与他们的信任。如何做到呢?这些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言行之中需不偏不倚,需以身作则,需修身养性。因此待人要真诚,时时为人着想,处处为人行事。能够把自己溶入群体,而不耻向工人群众学习。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不断更新观念,趋于完善。这样才有利于思想与实际行动真正地结合,只有在思想演练,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自己要从事的行业中处于领先的地位进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我将会为它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创造更多价值。我也应该得到我应得到的报酬与珍贵的经验。

实习的第十个星期——总结

         经过了将近三个月的实习对于展览会我认为企业一般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与做法:有的企业,包括国内一些知名的大型企业,仍无法脱离粗放式的营销管理,常常仓促应战,展会营销工作缺乏针对性,组织策划尚停留在模仿阶段,缺乏对自身品牌独特的风格、独特的销售主张等方面的深入研发与创新。

       另一类企业则在参加展会前较早的时间内就制定了严密甚至苛刻的展会营销计划指导其工作的开展。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原计划工作与展会的实际情况、消费需求、社会潮流脱节,因而,展会所产生的效果也就大大打了折扣,展会营销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    

       反观展会营销工作做得比较出色的企业,总有一些共性存在:第一步就是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及营销目标,对企业的优势资源(产品、信息、技术、服务)或需求进行分析,之后再斟选出适时对路的展会推广,最后再从策划的角度考虑资源如何出奇制胜。

第8篇

一、围绕保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以构建完善以确保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提高质量总体水平为根本,以执法监督和综合管理为手段,深入开展“农资保质”、“清新居室”、“平安六一”、“家电下乡”、“能源效率标识”等专项执法行动,全力保障食品、特种设备、健康安全类消费品三大安全。全年共出动3300多人次,检查企业1200多家次,立案查处24件,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一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制定食品及相关产品2009年度巡查计划和监督抽查计划,突出加强对获证企业的原材料、出厂检验、食品添加剂使用和关键控制点等环节的监管,累计巡查企业253家次,抽查327个批次样品,已出报告206个批次,合格179个批次,批次合格率为86.89%。严格实施年审,年审取证企业54家,22家食品生产企业按期换证,换证率达100%,新增取证企业11家。以奶制品使用相关产品、水产品、豆制品等产品作为重点产品,以石塘、松门、箬横等地作为重点区域,召开106家企业参加的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动员会,邀请专家为企业宣贯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督促企业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加强内部质量安全管理,完善相关台帐记录,着力完善食品添加剂使用申报、违法添加物快速溯源、市场准入机制,共收回企业自查自纠报告141份、企业食品添加剂申报表138份,并清理29家企业36项标准。二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按特种设备数量、企业规模、行业影响力和近年来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在各镇(街道)选择3-5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作为试点,并以分区域、分行业的形式,联合安监部门先后在松门镇、石塘镇等13个镇(街道)的46家试点示范企业召开氨制冷行业、船舶修造行业等18次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工作现场会,促进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结合实际,重新调整37家特种设备安全重点监控单位,并与各重点监控单位签订《2009年度特种设备重点监管单位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深化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陆续启动起重吊装作业、压力管道元件、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等专项整治行动。先后4次向各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通报了1412台超期为检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目前已落实整改1382台,整改率达97.87%。结合节前安全大检查,对“土锅炉”、大型游乐设备、客运索道、船舶修造企业以及重点监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共检查企业283家。深入开展无证使用、使用非法特种设备、超期未检、无证上岗等专项执法检查,共查处未办理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161台,超期未检设备8台,人员无证上岗9家,拆除使用非法特种设备1台,切实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结合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实施,深入开展特种设备万人培训活动,以分行业、分区域形式先后安排10次培训,受训人员共2011人。三是强化其他健康安全类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结合*实际,确定水泵、电机、空压机、电动工具产品为重点监管目录,实施ABC分类管理,并对水泵、空压机行业开展质量分析,组织人员进行巡查,累计巡查企业150多家。针对省级定检和*市级专项检查及外省、市移交的不合格产品,责令相关企业立即停止生产不合格产品,并帮助企业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及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加强水泵产品监管,举办160家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参加的产品质量分析会,邀请检测人员对近年来水泵不合格项目,结合实物对照标准分析讲解,提出解决和防止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对策和措施,指导企业改进工艺、提高质量意识、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加大获证企业的专项检查、抽查、日常巡查力度,生产许可证企业方面,累计巡查430家、年审214家、上报换领证66家;CCC认证产品方面,协助CQC杭州分中心召开“*地区工厂检查说明会”,会同农林局、海洋渔业局对全市100多家食品农产品认证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在此基础上,完成72家20*年已初步建立质量诚信制度企业的抽查工作,先后在223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和水泵和鞋类两大块状产业企业开展质量诚信自律活动。完成394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CCC认证生产企业质量档案的建档工作,并及时录入*企业质量信用系统。

二、围绕保增长,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依托*市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这一平台,以实施名牌和标准化战略为抓手,使质量品牌工作从部门行为进一步上升为政府行为,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共申报16个*名牌产品、15个*名牌产品;钱江摩托参与起草的8个国家标准、中马园林主导起草的2个国家标准已批准,新增旅游行业协会标准4个、企业联盟标准2个。一是深入开展块状产业质量提升活动,致力提升工业产业层次。通过抓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完成16家出口欧盟的水泵企业标准需求信息调查、联盟标准制订备案、检测平台建设及联盟标准推广实施,督促指导新界泵业开展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潜水泵工作组秘书处工作,大元泵业的“高效环保型井用潜水电泵”被列为省级质量赶超项目。深入开展“49”示范企业活动,督促质量管理示范企业新界泵业、能源计量管理示范企业大福泵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示范企业东音泵业、产品质量诚信示范企业利欧泵业抓好各项目标的落实和完善。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全年共登记各类标准261项,办理采标确认119家企业155项,制鞋行业块状产业质量提升被省局立项,3家企业参与创建省级标准创新型企业活动,新增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家。先后帮助13家企业建立计量检测体系,进一步推动节能降耗活动的深入开展,目前,申报各级名牌的工业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了计量检测体系。为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完善*出口企业数据库,及时做好应对技术壁垒相关工作,先后6次对78家企业通报预警信息。二是突出*市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建议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局,统筹协调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联合农林、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开展农业地方规范制修订活动,对全市53个农业标准规范进行清理,其中废止39项,修改复审备案14项;《无公害南美白对虾标准化养殖推广示范》、《高橙标准化推广示范》等2个项目获已通过省级验收,《*省生猪标准化生产推广示范》被省有关部门列入2010年培育计划;积极推荐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起草的《可口革囊星虫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申报省地方标准重点项目。三是立足*实际,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协助旅游部门制订《旅游推荐单位标准规范(餐饮、住宿、购物、休闲娱乐)》,有力地提升了旅游行业素质、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新增条码成员65家,复审96家;积极加强《*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的宣传,宣传推广食品等11大类预包装重要产品实行强制附码制度。同时,深化“计量惠民”活动,对119家企事业单位的1738台(件)强检计量器具进行监督检查,基本实现了民生计量“四个全覆盖”和“四个百分百”的工作目标。加强强检计量器具的备案登记,受理97家单位1123台(件)强检计量器具备案登记,建立了14项21种2204台(件)强检计量器具档案。

三、围绕保民生,深入推进“十小”整规工作

注重把“十小”整规工作与保障民生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块状重点行业整治相结合,从而使“十小”行业整规工作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创业的有效载体。截止11月份,全市16个镇(街道)全面开展“十小”行业整规工作,摸排出的8980家“十小”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中,已完成整规8317家,整规率达93.22%,牵头整规的72家食品加工小作坊,已整规69家,整规率达95.83%。主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市政府高度重视“十小”行业整规工作,并作为全年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3月上旬,协助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市长到会作动员报告,对“十小”行业整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建议市委、市政府将“十小”行业整规工作列入对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其中对镇(街道)考核列入加扣分项目,对各有关部门考核列入个性实绩项目。协助市政府与各镇(街道)签订《“十小”行业整规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实行分线负责。为进一步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建议市政府分别于7月份和9月份先后2次召开“十小”行业整规工作推进会,通过实地考察、典型发言,促使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入推进整规工作。鉴于镇(街道)人事调整,督促各镇(街道)重新建立健全“十小”行业整规工作领导机构。二是协调到位。积极履行市“十小”办职责,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2009年*市“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十小”行业整规工作7项制度,建立健全整规工作月报、主题宣传等相关制度,每月组织召开各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负责人、联络员参加的工作例会,通报各地、各个行业的整规工作进展情况,交流整规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共同破解整规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研究部署近阶段的工作重点,切实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又紧密协作的良好局面。为切实加强对各镇(街道)的指导,专门抽调各有关部门人员,由各牵头部门的分管负责人带队,组成8个联系指导组,实行划片联系、蹲点指导,切实帮助联系镇(街道)解决“十小”行业整规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为及时了解全市各镇(街道)面上的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先后5次牵头组织对全市各镇(街道)开展督查,通过实地检查“十小”行业单位,听取各镇(街道)“十小”行业整规工作汇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三是规范到位。总结推广石塘镇水产品加工小作坊工作经验,通过召开整规动员会、与镇(街道)开展底数“双确认”、健全数据库、实行“四框一盒”管理等工作,采取先易后难的整规方法,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牵头组织开展食品加工小作坊整规工作。同时,通过日常巡查和监督抽查等形式进行有效监管,规定每年每家食品加工小作坊巡查次数和监督抽查不少于2次,重点检查原材料进货控制、生产过程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执行情况,并逐步引导条件较好的小作坊通过改造提升。目前,已有2家食品加工小作坊通过整合提升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2家食品加工小作坊已上报申证材料,另有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正在积极改造中。四是宣传到位。紧紧围绕“3·15”、“安全月”、“质量月”等主题宣传活动,结合新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宣贯活动,通过召开宣贯会、街头咨询、现场解答等形式,共培训相关从业人员1000多人,并逐步使“十小”行业整规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十小”行业整规工作信息平台作用,经常性邀请相关媒体对整规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今年以来,共被各级媒体上刊登(录用)报道80多篇。

四、围绕促转型,努力加强队伍自身建设